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商务礼仪 素质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逐渐明朗,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国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国内的英语教育也逐渐向商务英语靠拢。但是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育片面的强调了英语以及英语的商务性,却没有注意商务英语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商务礼仪的需求,导致了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遭遇困难和尴尬的问题现象,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提升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英语礼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可能更多的参与到商务活动中去,有更加强烈的商务礼仪学习需求。所以对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大量的高等院校只是在原有的旅游专业礼仪课程基础上为英语专业学生设置了礼仪课程,不仅专业针对性不强,而且严重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导致英语商务礼仪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高等院校甚至认为商务礼仪课程可有可无,因而根本未曾开设这门课程。

2.教学实践性不强。商务礼仪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课程,只有在现实的商务活动情境下,进行实际的商务礼仪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但是当前开设商务礼仪课程的院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教师往往会采取传统的理论阐述形式对学生进行商务礼仪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会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会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练习任务,但是教学活动基本是在室内进行的,没有相应的实训联系,学生很难进入角色。加之过大的文化差异,很容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熟练掌握商务礼仪,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会出现举止无措的问题现象。

3.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商务礼仪课程是国内新兴的专业课程,因为在这之前没有相应的院校培养过专业商务礼仪人才,所以在现代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专业商务礼仪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商务礼仪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商务礼仪课程大多都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教师本身对商务礼仪的理解就存在不深入和不全面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商务礼仪学习过程中问题不断,可以说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已经严重限制了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的提升。

二、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提升的建议

1.加强礼仪课程建设。首先高等院校要端正对商务礼仪的态度,要认识到商务礼仪是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必备的实践技能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有巨大的影响。在主观重视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完善商务礼仪教学基础设施,建立包括语言室、商务实训室、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内的商务礼仪实训中心,为学生营造一个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的商务礼仪实训环境,并设置覆盖业务关系洽谈、商务合同签订等商务活动全过程的商务礼仪培训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进行全方位培养。

2.提高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商务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的课程,高等院校在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以各种形式实现对学生的礼仪技能培养,最大限度的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在商务礼仪的实训课程中,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原则,设置学生更加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积极应对思考,如:一位商务人员在与客户成功签订合同后,于一家高档酒店宴请客户,宴请结束后,客户坚持要买单,并且要将发票交给这位商务人员拿回去报销,如果你是这位商务人员,那么what would you do in the situation?或者直接向学生提出“You company is launching a new preduct in four month is time,agree on the details is likes the wentue for launch,the date and time of the event,enent programme and so on.Then present the ideas to the class.”。

3.提高商务礼仪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提升过程中,商务礼仪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等院校应该坚持专业化、实践性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积极吸收专业从事商务工作的服务人员进入到商务礼仪教师队伍中来,并组织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体提升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提升,让商务礼仪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切实的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加科学、有效的提升商务礼仪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明朗,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接触跨国商务活动的概率不断增加,对商务礼仪的实际需求不断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对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提升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商务礼仪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为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苏陈艳.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培养[J].校园英语,2014(21):84.

[2]徐小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88-189.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礼仪教学情境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227-01

一、对商业礼仪的分析

商业礼仪是合作的起点,在商业上,礼仪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按照商业礼仪做不一定能够达成商业合作,但是如果不按照商业礼仪做,商业合作根本不可能达成。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和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长才干。

二、情境教学融入商业礼仪的重要性

(一)在商务礼仪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引入,让学生们充满了学习热情,与传统的教学对比,收获的效果更加明显,不再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读读、写写、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来记忆,印象更加深刻,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

(二)情境教学的融入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商务交流过程中的环境和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要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扮演角色,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表演,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周而复始,学生们既摆脱了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学到了书本知识,又得到了切身的锻炼,通过实践,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正,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有大致的目标,更加适应强烈的社会竞争。

(三)在商务礼仪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

情境教学改变了那种老师讲着辛苦学生听着痛苦的状况,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让学习者在快乐中学习,轻松容易,对商业礼仪产生的是喜爱而不是厌烦。

(四)在商务礼仪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还能够解决教学中一些难点和重点

当出现一个非常抽象又复杂的知识点时,通过干巴巴的语言是无法将它的内涵解释清楚的。融入情境就不一样了,在相关的情境下,一些复杂的问题被yulu.cc解剖、一步步分析,最后通过整体的组合来化难为简,让学习者有收获成功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五)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学校的商业礼仪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基本上是采用小组的方式来进行,一个人的表现好坏并不是评价其交往能力的依据,而是通过这个小组综合的表现。所以通常在老师设置情境后,一个小组的人员就会互相沟通,不断想出各种方案来使自己组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六)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要求

以前传统的教学,學生只会被动的听,老师讲什么他们都毫无选择地全部接受,传统的商务礼仪课虽然能够带给学生们知识但是却不能保证学生会用,致使有些学生走到社会上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很大,会有明明学了很多知识却还是很失败的感觉。这就是因为理论没有和实践结合导致的后果。现在的教学是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再是被老师灌输知识的工具,因为融入了情境教学,学生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具体地应用起来,可以在现实中演示,增加学习记忆。通过融入情境教学,让学生多多锻炼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结语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想成功就必须讲礼仪,试想有谁会愿意和一个无理、野蛮的人交流、谈问题呢?在商务工作下,对礼仪的要求更高,所以现在商务礼仪的发展备受人们关注。如果商务礼仪的教学一直靠以前传统的方式教学,会使效率非常低下,赶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在商业礼仪教学下融入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商务礼仪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是非常符合时展的,非常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不断地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让我国礼仪之邦的美名越传越远。

作者:陈敏

     参考文献: 

[1]杜娟.商务礼仪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陈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1).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3篇

一、艺术思维模式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艺术思维的内涵

艺术思维是指依据艺术创作方法和规律,围绕对美的形象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的形态和所有的运作方式。它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去反映、表达人自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艺术思维不仅包含了形象思维,还包含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灵感的思维和情感的思维方式等。任何一部作品的设计都离不开各种表达方式彼此之间的渗透和影响,不同的艺术存形式都是为了一种思想情感的传达,这种情感的流露最终要达到审美的统一。

2、艺术思维的特征

艺术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由于这三种思维方式是介于对概念、认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感性形象、情感、联想等系列活动中渗透形成。这就意味在表达作品上首先要源于真实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或真实情景,其次还要在表达上具备整体把握性、直观传达性、审美感和诱发创造性等特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3、艺术思维模式下的商务礼仪教学可行性分析

商务礼仪是高等职业学院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商务交际礼仪及商业实务礼仪等。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商业服务更加规范,并养成一定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就内容而言商务礼仪课程的内容就涉及到人对世界的感知,这些表达都是需要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礼仪的外在表现即使一个人的情商的表现,是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由于教学过程会贯穿着各种感觉的培养,并协调综合能力的运用,外在的形象就是通过五种感觉后所呈现出的静动两方面的表现,所以就可以从艺术思维去思考情感表达。在艺术形式上,艺术思维的应用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不同,分别可以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途径展现。试想,把这些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植入到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来,使得商务礼仪的内容和核心?r值发到更加得清晰化、直观化,并且具备审美情趣,产生共鸣和联想。

二、艺术思维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1、艺术思维渗透教学内容

商务礼仪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原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业活动礼仪、涉外礼仪等,保持原有的教学理论传授在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些内容提炼出可以用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的部分。例如:社交礼仪中的接待部分,就可以用戏剧的形象呈现出来,让同学通过舞台表演领悟到更好的技能核心要素。通过提炼-分析-人物塑造-表演等环节,凝练接待部分中的各种场合、情景,面对的各种类型的人,通过一个设想-模拟-提炼得过程,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使内容更加立体化、直观化,使理论与实践内容用审美的角度重新设计安排。

2、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设计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手段依然要保持传统的口头语言、文字、PPT、事物展示等途径,还要加入视听系统、BBS、聊天室等。把美术视觉室、舞台、剧场等场所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一个申美艺术场所中去,意识中感受美,在行动中在表现美。

3、教学方法嵌入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上依然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这些途径最终要要考虑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那么艺术思维模式就是这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植入音乐、美术、戏剧、雕塑、文学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形象设计环节,通过对服饰礼仪TPO的原则的传授中,加入舞台的表演,学生需要通过探索、研究、思考、讨论和总结,对服饰礼仪的学习、舞台T台秀的演练等技能的掌握,最终可以很清晰、直观得获得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象和本质两方面同时加工揉和,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内容变化,同时还能有效表达学生个性审美的价值取向。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培养目标。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指专业素质,更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商务礼仪》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正确的待人接物行为等,对于学生就业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立足于社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有显著作用。那么,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应如何定位?应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呢?

《商务礼仪》教育定位

(一)角色定位

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礼仪教育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不同,应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教育是培养某个行业、某个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的,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的职业要求。所谓就业,其实就是一次商务谈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优异的价格推销自己。在这种谈判中,往往有许多竞争对手。如何能脱颖而出,又能快速上岗?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学生的礼仪素养。因为礼仪能体现求职者的文化素质,体现求职者的道德水平、个性特征,一名员工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

高职学生面临毕业求职、走向社会、工作生活的考验时,意识到个人形象对求职面试、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因此,高职《商务礼仪》教育应为学生走向职场做准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商务活动过程中各种与职业相关的礼仪规范。因此,它应该定位于专业礼仪教育,注重职业特征,与贯穿从入学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就业指导的整个礼仪教育体系互为补充,以实现对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能体现出较高的礼仪素养。

(二)内容定位

高职专业设置都具有很强的就业针对性,在专业课程设计上也是以操作性和职业性为原则,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和熟悉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并能运用到工作中,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服务类专业,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文秘等,这些行业的工作岗位都是与人打交道,职业礼仪修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外,《商务礼仪》课程特别强调操作性与技能性,因此,课堂教学应与实地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战演练。

《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认知

(一)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知识结构为主线,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礼仪课程虽然已纳入高职课程体系中,但一些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使得师生互动比较困难。其次,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训练综合能力的实训项目,部分教师对实训环节重视不够,往往介绍知识点多,实践行动少,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结束后,却不了解礼仪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甚至不清楚该怎样与人握手,如何选择职业装。这样就没有达到开设礼仪课程的目的。

考核方式落后目前,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还是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单一。这样的考核导向,对于一门主要讲授行为规范、具有极强实操性的课程而言,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和考察,也就未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构建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礼仪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只有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设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时,以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商务活动的礼仪素养并能灵活运用。为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设置课程框架时,应基于工作过程,通过对各种商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几大模块,在每个模块下,以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设计出若干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均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把礼仪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编写行之有效的实践性讲义或教材在教材开发中,以实际需要为中心,将教材分为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商务活动礼仪,不仅讲解知识点,同时设计相应的实训方案、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可观赏性、可模仿性。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配备相应的校内礼仪实训室,设计实训脚本,进行情境模拟表演,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礼仪知识解决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多参加各种商务活动或接待工作,给学生多提供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机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重设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根据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要求,重新确定评价标准,实施注重实操、开放灵活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细化实际操作的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标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1)平时成绩占50%。其中,40%的分值来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发言状况;10%来自学生的考勤;50%来自商务活动方案的脚本设计、课堂模拟演练或较大案例分析的成绩。(2)期末成绩占50%。其中,50%来自综合实训项目考核,另外50%的分值来自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这样,通过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判定学生的综合成绩。

《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是通过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商务礼仪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传统的讲授方式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运用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案例讨论法在教学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礼仪角度学会分析、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个人形象塑造时,举出著名公司招聘人才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每一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并接受“个人形象需要精心塑造”的理念。再如,在讲授握手礼仪前,让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讲授握手礼仪,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在无意识中加深了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创设情境,模拟“实战演练”商务礼仪的可操作性,使得师生可共同设计实训脚本,将礼仪基本知识和动作融会贯通到生活场景中。教师先提出要求,学生模拟不同角色,最后共同评议交流。如见面礼仪,就可以分几组各自设计不同的见面介绍情境,如长辈之间、男女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拜访客户等不同对象与场合,学生先了解礼仪规范,再进行演示,最后一起点评演示中的仪态、表情、语气及细节表现,在实践中体验礼仪规范。

教师示范与学生个人体验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如训练学生的仪态举止时,教师一边介绍各种姿态的动作要领,一边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让学生对规范仪态有更直接、更形象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与教师一同练习,在直接练习中把握对仪态礼仪的理解。可采用分组练习、个人表演、相互观摩的形式,掌握基本的举止礼仪动作,进一步美化仪态。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5篇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1   X月X日,我到XX幼儿园看评幼儿礼仪教育,该幼儿园虽然硬件条件不是很好,设施也不够完善,但幼儿园十分重视幼儿礼仪教育,准备得非常充分,教师专心致注教学,其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认真度和专业度值得赞赏,本次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我许多思想感受和新的启迪,特叙述如下:

  一、要重视幼儿礼仪教育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礼仪教育要常抓不懈,使全社会深刻认识礼仪的重要,形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认识礼仪,养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因此,要重视幼儿礼仪教育,切实把幼儿礼仪教育抓好,促进幼儿文明健康成长。

  二、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幼儿是人生中的第一阶段,其心灵十分幼稚单纯。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采用特殊的方式方法,做到与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相衔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就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不必说明这是礼仪教育,而是在礼仪教育中,使幼儿明确该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与小朋友交往,怎样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使幼儿自然而然做到礼仪,成为一个聪明活泼、人人喜爱的一名好孩子。

  三、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文明礼仪

  要通过实境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礼仪,做到文明礼貌、举止行为规范。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切实抓好三方面内容:

  1、做到语言文明。语言文明是礼仪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让幼儿做到语言文明,

  一是要讲普通话,讲尽量不讲方言、土语。

  二是用词文雅,要检点语气,显得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

  三是语言礼貌,要多说“你好”、“请”、“谢谢”、“再见”等日常礼貌语言。

  2、做到交际文明。要教育幼儿在与父母和老师交往中,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做父母的好孩子,做老师的好学生。与小朋友交往,要做到团结友爱,互推互让,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画图大家一起看,成为小朋友们都喜爱的好伙伴。

  3、做到行为规范。

  一是要求幼儿遵守幼儿园纪律,能够按时上学和下学,自觉排队,做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二是要求幼儿吃饭要不拣食吃饱,不浪费粮食;中午睡午觉要睡好,不发出响声,不影响其他幼儿午睡。三是要求幼儿要团结其他幼儿,说话有礼貌,遇事共商量,促进班级幼儿的团结。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_月25日--26日,我参加了_乡教师职业礼仪培训。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在这次培训中,我懂得了礼仪是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礼仪的核心和精髓是律己和敬人;品格指的是一切美德。我还了解了2.5岁-6岁是幼儿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善于模仿,在这个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很重要,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示对家长和孩子的尊重。尚老师提到了很多细节,这些在生活中有的我注意到了,有的我没注意到,听完这次培训后,我要改正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在方方面面做到一个有礼仪的人。

  对于一些离幼儿园日常生活较远的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比较困难的部分,如公共场所礼仪,尚老师也给我们讲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用走出去加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更好的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礼仪教育,还可以用剧场表演的方式展示给家长看等等

  另外通过对教师礼仪的系统学习,使我懂得了它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它还含有师资、师表、师德、师心四大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师资,即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一名好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

  师表即要我们要为人之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范作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在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能够误导子弟,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师心就是要有爱心,无论是对幼儿园、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懂得尊重他们,与他们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

  总之,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教师礼仪在我们的教育事业上越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学习礼仪,多以礼仪来规范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家长喜欢,学校放心的好教师。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不知礼,无以立。就是说知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素养,不知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这句话通过孙岚老师在《赢在形象——职场人士的商务礼仪》系列讲解和阐释中更能体会到它的思想内涵,更能理解商务礼仪在工作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友善沟通、共同进步的重要价值。随着商业活动越来越全球化,商务礼仪已经成为现代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场合适用的礼仪规范和交往艺术。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和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商务礼仪简言之,就是我们在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守的交往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礼仪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交往中应该根据礼的对象改变我们施礼的形式。我们在具备有一定的礼仪知识的同时应该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若在生活中你懂礼仪,给人的是一种好的精神面貌,你的教养、风度和个人魅力将会为你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礼仪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

  学习商务礼仪对我受益匪浅,不管是生活中的小细节还是以后能够以一种得体的形象来争取到工作的机会。在休闲、公务、娱乐时分别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搭配什么样的饰品行什么样的礼才是合适的。如在穿衬衫时,夏天时穿短袖衬衫不可带领带,穿休闲衬衫时也是不打领带的。衬衫一定不能放在西裤外面,袖口一定要扣上,袖子不能太短,衬衣袖口可长出西装外套的0.5—1CM,不能过长,会显得格外局促,缚手束脚。长袖衬衫如果不系上领带,领口应该要敞开;在男士穿西装时,里里外外可是很有讲究的,穿上西服后,左边袖口上的商标要及时的拆掉,不要乱塞东西造成鼓鼓的感觉,会破坏整体服装的形象。穿单排扣的西装时,如是两粒扣的只扣上面的一粒,三粒扣的则扣中间的一粒或扣上面两粒。西装的左胸外面有个口袋,这是用来插手帕用的,起装饰作用,不要插钢笔或放置其它东西。全身衣着要保持在三个颜色内,金属配饰,比如手表、袖扣等,应该与皮带扣的颜色一致。手表的款式要庄重,品牌要跟身份、收入相符合,经济条件不允许时不要显大牌显阔。对于职业男士而言,公文包的颜色应该和身上其他的皮具保持一致。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务礼仪 文化差异 价值观 时间观 空间观

人们在长期的商务活动形成的行为规范及常用形式就是商务礼仪。在商务交际中,商务礼仪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球每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不仅有着国际交际性,而且还蕴含着不同国家的民族特征。因此在进行商务活动时,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交际距离,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除了要遵循国际通用的社交礼仪之外,还必须留意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性。本文从价值观、时间观、空间观、语用习惯等几个文化视角探析不同文化间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西方,人们往往将自身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上,信仰的是自由主义及利己主义,自身有追求其物质及精神利益的权利及自由。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社会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人的价值往往都是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衡量,否定个人的物质利益及精神享受,“牺牲”、“忘我”等这类词语往往与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中国,人们所向往的是伦理道德的社会图景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个性的弘扬是在确保国家或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被肯定。由于价值观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因此,价值观差异是商务礼仪存在差异的根本性所在。

二、时间观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一般来说,时间观上的差异有以下三种:

1.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过去、现在、将来认知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过去的时间取向、现在的时间取向和将来的时间取向。我国是属于过去的时间取向,较西方更为重视过去;而像印度的教徒,由于他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他们侧重于向往将来。

2.环形时间观与直线时间观的差异。在印度文化中,由于佛教的影响,他们的时间观往往是环形的,在他们看来历史是呈现一种循环的发展方式,生命像车轮一样在天堂、人世、地狱间轮回。而在部分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往往是用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他们把过去、现在、将来看成一条时间直线,并将时间的重点放在将来。而在中国,这两种时间观是兼而有之,但是直线式的时间观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中国人常常将时间比作流水,一去不复返。但是,中国的直线式时间相较于西方的来说往往较薄弱,例如,请客人吃饭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说一些客气话:“请慢慢吃!”等等。

3.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所谓的单向时间习惯指的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准时性的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习惯则表现为对工作安排、时间限制不那么固定,在时间安排上较为随意,更讲人情味。具有单向时间习惯的地方有西欧、北美、北欧等,而亚洲大部分国家、非洲国家、拉美等地都是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如事先通知是单向时间习惯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人认为约会、邀请或参加任何某商业活动都应该事先通知对方,这表明主人是真心实意的邀请。在商务活动结束之时,单向时间习惯的人往往希望有个结果,如与美国人进行商业活动商谈之时,他们希望与对方达成一个确切的结果。而在中国,商务交际往往还会涉及感情投资,喜欢酒桌文化,在推杯换盏中进行商务交际,这样的商务交际自然较为缓慢,甚至是重复进行的,一个协议的签订可能需要几次的商务交际才能达成。守时也是单向时间习惯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使只是迟到几分钟,道歉也是必须的,假如迟到达到半个小时,这个人往往就会被标签为难以信赖,对此次商业活动的不重视、不尊重,是一种严重失礼的行为。

三、空间观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的远近是空间观的重要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交际时相互的间隔距离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在相互交谈的时候,瑞典人、英国人等相互之间的间距较大,而希腊人或意大利人间的间距则较近。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及“试探”的方法了解对方的间隔距离。

在不同文化间的商务交际中,注意空间观上的差异,往往会增进商业交际的和谐。而对于商务活动中的最佳空间距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声音》和《隐含的规模》中有大量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美国人与南美人谈话,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情景,前者步步后退,后者步步靠近。所以,美国人到了南美国家,常会用坠子或椅子作障碍物,以此来与当地的谈话伙伴保持距离;后者却常常干脆越过这些障碍物,以寻找他们喜欢的人与人间的亲近。”在东方国家中,最佳的空间距离往往还会关涉到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及阶层,例如坐席的安排就是按照人的社会地位来排列的。

四、语用习惯的差异

语用文化是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决定的,在商务交际中,不了解对方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与交际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有关。例如,中文中的“谢谢”与英语中的“thank you”的不同用法就常常会在中英美商业交际中产生误解:在受到别人的嘉奖之时,“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回答,但是在中文中,则会说“过奖”,又或者是“惭愧”之类的话。如果直接将中文中的回答转换成英文,就会变成“you flatter me”、“I feel ashamed”,这些回答在英语中是不得体的。

各种文化在商务交流中都会照顾对方的面子,如果是有伤害到对方感情的话,都要避免直说,让对方从含蓄的话语中体会出来,从而降低交际的不愉快。比如,在东方文化中,对他人的请求如果不能答应,很少直接说“不”,而是要婉言拒绝,所以东方人如果回答“是”、“对”的时候,并不一定变式同时,往往有时候还会表示“可能”等否定的意思。这些婉拒会使一些西方人感到疑惑,觉得东方人不够真诚。对于他人的赠予之时,东方人说“不”的时候也不一定表示拒绝的意思,有时只是表示客气。美国人喜欢直来直去,对于不喜欢的东西也会直接说“不”,很多时候这样都会让东方人感到尴尬,而在墨西哥,直来直去又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甚至是一种背叛。所以不同文化的“不”包含着不同的文化韵味在其中。

五、行为语言的差异

行为语言是属于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包括有人体语、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等方面。在商务交际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着一个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最常见的见面礼节——握手。如何握手,在同一文化中,长幼之间、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有不少讲究,一般礼节是主人、身份高者、妇女、年长者先伸手。握手方式上,用力过大、软弱无力、用手指尖、用手背握手等等都是不礼貌的,戴手套表示不欢迎或讨厌与对方握手。美国人一般经过第三者介绍后两人才握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见面时经常相互握手,英国人很少与别人握手,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人们见面不是握手,而是相互拥抱,而在日本,见面时只是相互鞠躬。

又如翘大拇指,这个行为在中国表示赞扬,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个行为表示赞成、满意。拇指向下翘表示反对或不满,在希腊则是表示“滚”,在英国则是路人用来请求搭车的信号。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会致使完全异同的商务礼仪。如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间商务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商务人士就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层面的商务礼仪,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采取正确的商务礼仪,避免误会的产生,得体的商务交际定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方燕妹.跨国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7篇

关键词:商务日语能力;日语应用能力;商务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中日经贸关系良好稳定的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有增无减。随着投资领域的扩大,岗位的细化,日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过去单一的以语言、文化为主的日语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一些既有较强日语应用能力又掌握经济、贸易、管理、金融、服务、IT等专业知识,熟悉日本商务惯例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成了人才市场上的宠儿。应用型人才是以学习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面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它强调能力,能力为本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商务日语的定义和特点

商务日语和以前的经贸日语、商贸日语专业不同,它比经贸日语、商贸日语的范围更广,所涉及的领域已经从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扩大到了管理、服务、法律、财会、IT等范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商务活动范畴的不断扩大,商务日语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延伸,商务活动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1]所以商务日语是指在日本企业里从事某种工作所使用的日语,它强调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综合日语应用能力,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各方面。

商务日语与语言、文学为中心的学术日语不同,有其鲜明的特点。从商务日语的目标来讲,它是职场使用日语的能力,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从语言形式上讲,它有特定的词汇、用语、文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它是日本企业里用日语从事实际职业活动的能力,需要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它涉及到外贸进出口、服务业、制造业等众多行业,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它的内容和活动手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商务日语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职业性、发展性等特征。

二、商务日语能力的内涵分析

十几年前,一些高校就设置了商务日语专业,但对商务日语的认识基本局限于日语+商务知识,做法就是在原来语言文学教学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经济、贸易方面的课程。真正的商务日语及其所要培养的商务日语能力并非如此简单。它并不是“日语”和“商务”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商务工作需要的词汇堆砌。只掌握一些日语专业词汇和经贸知识是无法自如应对各种商务工作问题的。所以,需要学生在具备一般日语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商务工作的日语应用能力;在教给学生日语知识的同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从事商务工作的商务知识、商务策略以及日本人的商务惯例等,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商务礼仪、经济和政治文化、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教给学生在商务活动中怎样和日本人打交道,如何和日本人合作工作。它包含着文化的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工作、业务能否正常展开,能否取得职业成功。

综上,笔者认为商务日语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是日语应用能力、商务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1.日语应用能力

作为一名在日企工作的商务工作人员,起决定作用的是会讲日语,这是商务日语的基础。商务日语是职场的工作语言,它需要和日本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直接沟通。所以日语应用能力更应该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商务日语是建立在普通日语语言基础上的,它有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具有显著的功能性和场景性。它有特定的词汇、用语、措辞、语法、文体风格等,是特定的商务背景下的日语。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掌握职场领域里需要掌握的通用语言。第二,必须掌握礼貌的措辞。「です「ます「でございます之类的郑重语是商务人员的基本措辞。拜托的时候,如果采用「…をおいできますか「恐れ入りますが、…をし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这样的请求方式,对方会愉快提供帮助。第三,商务日语中最明显的语言特征就是敬语的使用。在交谈时,要根据对方的身份、职务、对方与自己的地位关系等恰当使用敬语。日本人对上下关系、内外关系、亲疏关系极其敏感。如果因为使用敬语不当而给对方“缺乏常识”的印象,虽然不会直接造成商务损失,但会产生负面影响。商务日语专业的日语应用能力由基本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特定的商务背景下的日语语言能力构成。

2.商务能力

作为一名在日企工作的商务人员,为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商务知识是指和商务有关的知识,包括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日本商务惯例、经贸金融知识,保险公关、营销管理等经济管理、服务和IT等知识,相关的经济法、劳动法、WTO原则等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商务实用知识,如以网络通讯为基础的邮件、博客等商务交流手段等。

在日企工作,虽然有较高的日语水平和日语写作能力,但如果不知道具体的商函写作方法,那么也势必影响工作。所以还要必须具备电话日语、会议日语、谈判日语、计划说明日语、产品描述、演讲日语、酒会日语等的“听说”能力;电子邮件、商务书信、报告书、传真、规格书、计划书、多媒体制作等各种“非对面”形式进行交流的“读写”能力。根据田村雅昭的研究(2009年),在日资企业,“听说”项目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电话。“读写”项目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电子邮件。[2]除此之外,还包括商务策略能力、具体的商务操作技能和工作处理能力。所以,商务技能是指熟练地运用商务知识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商务活动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商务知识和运用商务知识进行工作的能力。

3.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作为外企工作者,必须具备跨文化商务意识。跨文化商务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3]一个民族或国家一定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做事的行为准则、礼仪礼节、风俗习惯等。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接触时,各自的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了各自行为的差异。商务活动中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如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会使对方产生疑惑、误解,甚至冒犯对方,这会对商务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是商务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必须了解并认同不同的文化,提高对异文化的敏感性。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进行得体、合适的商务交际的能力。它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交流形式。其“语言”交流是指语言使用的适时性、得体性。“非语言”交流是指通过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视线、距离、姿势等形体语言,它能表达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正确进行“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可以使日语表达恰当、符合语境,举止行为得体、适度,符合日本商务礼仪,避免异文化之间的冲突。

所以,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由跨文化商务意识、得体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构成。

三、商务日语能力的培养对策

1.以“实用为原则、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

从现阶段的日语教育情况来看,虽然一些地方高校也看到了商务日语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了商务日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日语界还存在着对商务日语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做法简单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商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合理设置课程。因为课程是学生各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它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商务日语所培养的是既懂日语知识又具备商务操作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针对日企对岗位的要求,以实用为原则、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实用性、应用性的特点。

2.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渗透

在日企工作的商务人员,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是语言表达要得体、符合日语习惯,同时还要尊重日本的商务惯例、礼仪礼节等。固文化误解会导致冲突或者摩擦发生,甚至工作失败,所以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渗透,设置实用性强、形式多样的文化课程。如《日本国概况》、《日本社会》、《日本经济》、《日本文化》、《日本商务礼仪》、《网上报刊选读》、《日本影视欣赏》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商务礼仪等有全面的了解。另外,作为课程的延伸,还可以请日资企业的日本管理人员作关于企业文化、商务礼仪、日资企业管理理念等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做关于中日文化差异方面的讲座;特别是即将毕业之前,可以设置有关应聘日本企业的课程内容;注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体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商务日语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要创设良好的商务实践环境,使学生各种能力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炼。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增加模拟商务情景活动,把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可建立日语文化体验室、商务日语模拟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加大商务活动的模拟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商务操作能力;同时加强产学合作,可邀请企业家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定期不定期地给学生做讲座。也可聘请企业家直接担任课程教学。增加学生去企业实践的时间,建议每学期有校外实践时间,重点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经营决策等能力和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加强教材建设

商务日语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至今只有10多年的历史,所以无论是理论上对商务日语的研究,还是实践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商务日语教材也是如此,存在教材编写滞后、内容陈旧等问题。如商务日语礼仪、商务日语敬语、商务日语应用文写作等教材凤毛麟角。日语外贸函电教材较多,但内容相对陈旧,以致于学生学而不能致用。教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和能力的高低。所以学生要选好教材。第一,要选用成熟、内容先进、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商务日语教材。第二,要创造条件编写实用性强、内容新颖的教材。第三,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议在编写纸质教材的同时,尝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制作,使课堂视听结合、声像、图像结合,给学生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商务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商务日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红.商务英语的概念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146.

对商务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8篇

关键词:身体语言,身势语;文化差异;商务谈判沟通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244-02

0 前言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加强、补充语言表达,使语言信息能表达得更具体些。周国光在《体态语》一书中指出,所谓身势语是指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号、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置的变化。心理学家赫拉别恩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率=7%的语盲+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如今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国际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随之国际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也越来越多,身势语也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又因为身势语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连续性和变化性强、以及信息可靠程度高的特点,所以身势语可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交流。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种信息。所以非语言交际中的身势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使用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

1 身势语的含义及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1.1空间距离

当人们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不同文化的交谈双方,交谈时采取不同的交谈距离,是因为交谈双方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交谈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隐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对空间的要求不甚强烈。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喜欢宽松的氛围。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要求、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赋予空间的使用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1.2目光注视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往往可以看出人的心理状况和真实的想法。而且在人们身体能够传递信息的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最能传递微妙信息的部位。目光的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感情的微妙交流。在谈判沟通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直视对方的眼睛表示尊重,低头则是不礼貌的行为。例如,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他们则不喜欢和戴墨镜的人谈判沟通,更加不愿意和不敢直视他们的人做生意。在英国有教养的男子认为直接凝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但在日本人就认为直视谈判沟通对象是不很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目光的礼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1.3身体接触

在人类谈判沟通活动中,眼睛的信息传递是微妙的,而握手发出的信号却是直截了当的。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俄罗斯人不允许两人隔着一道门或跨着门槛握手,以为这样做是不吉利的。而中国人的握手则没有什么忌讳。异性之间握手,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在阿拉伯国家,伸左手与人相握,是无礼的表现。

1.4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指由眼、嘴、面部肌肉等变化而显现脸部的情感体验。面部表情一般是随意的、自发的。相对目光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的线索。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另外,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外露,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西方人比较豪爽直白,七情六欲都能表现出来。

2 商务谈判沟通通过身势语体现的礼仪

现在的国际经济趋势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也就接踵而来。因此商务沟通谈判中的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也该被人们重视起来。商务礼仪也作为非语言行为参与商务沟通,商务人员在与他人进行交易时,须遵守特定的商务礼仪:如着装、餐桌礼仪、参加正式商务会面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赠送或接受礼物的礼仪等。正确的礼仪是郑重、诚信的标志。商务礼仪通常有一些国际惯例需要遵从,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有区别。例如赠送礼物,中国虽有“礼轻情意重”一说,但实际操作中却讲究礼物的厚重,以表示重视对方。但在讲究法制的欧美国家,如果礼物过重反而引起误解,会被认为送礼者“有所求”或“有所图”。另外,有些常用来作为礼物赠送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却可能成为忌讳的东西,如中国江浙一带出产的世界著名的手绘、刺绣、真丝手帕是许多国际友人喜爱的工艺品,日本也有过年送毛巾的习俗,但在地中海沿岸,手帕代表“诀别”,是让人哭时用来擦眼泪的,是商务交往中非常忌讳的东西。商务交往中,相互拜访或邀请约会都是常见的商务活动,中国人认为节假日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最佳时间,因此周末、节假日通常是首选,但欧美国家的人却不喜欢在这一时间接待朋友或接受邀请,他们认为节假日是个人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是自我休闲、自我放松、自我陶醉的时间,如果被邀赴约,尤其是公务约会,他们会认为对方有意妨碍他人休息,干涉其私生活。或对他缺乏尊重。商务礼仪是商务交际中无声的语言,它体现了商务人员的知识修养和职业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沟通的桥梁,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