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1篇

摘要:学界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定义还暂无共识,国外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编制出多个自伤行为量表,但国内相关测量研究并不多。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可用于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涵盖典型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的问卷用于调查成都、上海、西宁的2000名大学生,经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典型自我伤害行为可抽取两个因子它物伤和自我伤(RMSEA:0.065,GFI:0.951,α系数:0.856,重测信度:0.785);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可抽取五个因子,分别为社会规范违规、能量消耗、身体伤害、独处孤立、感官刺激(RMSEA:0.049,GFI:0.949,α系数:0.905,重测信度:0.877)。量表内容与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B8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1-0076-08

Structure Explor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Injury Behavior

YANG Yuqi1,XIAO Fang2

(1.Graduate School,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2.Psychology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selfinjur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bstract: No consensus has been achieved on the definition of selfinjury behavior (SIB). Scholars abroad have developed several versions of SIB scale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while relevant psychometric studies in Mainland China just start. The College Students SelfInjury Behavior Scale can assess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Altogether 2000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from Chengdu, Shanghai and Xining were surveyed with the scale including typical and atypical SIB. After conduct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data of typical SIB suggest that there are two factors: selfinjury with objects and selfinjury without using any objects (RMSEA: 0065, GFI: 0951, Cronbach Alpha coefficient: 0.856, testretest reliability: 0.785); data of atypical SIB suggest that there are five factors: social norms viol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bodily injury, staying alone and isolated, and sensory stimulation (RMSEA: 0.049, GFI: 0.949, Cronbach Alpha coefficient: 0.905, testretest reliability: 0.877). The analytic conclusions of scales content and structure indicate the scale is reliable and valid.

一、自我伤害行为

(一)自我伤害行为的定义

自我伤害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人类行为之中,学术界对自我伤害行为的界定还不统一〔1〕。国外通常将自我伤害行为表述为Selfharm Behavior、Selfinjury Behavior、Selfinjurious Behavior等,与之相近的还有Selfmutilation、Selfdestructive Behavior,可见研究者对自我伤害行为的标准还未达成共识。Favazza用Selfmutilation来描述自我伤害行为,在他看来,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故意的、非自杀的破坏或改变自身身体的行为。该定义中“故意的”是指并非意外的行为,“非自杀的”暗示行为常常被误解为具有自杀意图〔2〕。在针对自我伤害行为的不同研究中,研究者都将“故意的”、“非自杀的”作为研究对象定义的组成部分〔3~7〕。因此,本研究亦采用前述两点特征作为自我伤害行为定义的组成部分。

(二)自我伤害行为的范畴

国内学术界对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大多将研究对象界定在针对身体的伤害行为这一范畴之中,只有少数研究会涉及到没有伤口的行为〔8〕。然而,伤害除了身体上的伤害以外,还应该包括心理或精神的伤害。从伤害行为的承受者看,儿童与女性受到的伤害在一些研究中包含了心理伤害这一类型〔9~11〕;从伤害行为的发出者看,个体的侵犯或伤害行为可以区分为针对身体的伤害行为和针对心理的伤害行为两个类型〔12~13〕。

笔者也认为自我伤害行为应该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不同方面,分别通过可见与不可见的行为表现形式反映着行为主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本研究将自我伤害行为定义为“出于非自杀目的的、对自身生理或心理造成伤害性影响的主动行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杨宇琦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结构探索及量表编制

(三)自我伤害行为的强度

除了自我伤害行为的定义在学术界中没有达成共识外,其内涵和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理解。Favazza在1998年时就根据行为严重程度、发生形式将自我伤害行为分为三类:主要的自我伤害行为、典型的自我伤害行为和表浅或温和的自我伤害行为,表浅或温和的自我伤害行为又包含了强制式、插话式和反复式三个子类别〔2〕。Skegg在其研究中将自我伤害与自杀进行比较,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将自我伤害分为三组,分别为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有高风险的行为和没有可见伤口的其他行为。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与自杀行为有一定的重合,如摘除眼球、;三组自我伤害行为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相互之间有部分重叠〔8〕。另外,Lloyd等人在1997年对自我伤害行为表现形式的因素分析中发现自我伤害行为可以提取出两个因子,一个是中等及严重的自我伤害,另一个是轻度的自我伤害行为〔14〕。可见在研究自我伤害行为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中往往会涉及到行为发生的频率、行为结果的严重程度等较为明显又可识别的特征。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在研究中的出发点不同,根据不同特征来界定与分类自我伤害行为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本研究以自我伤害行为的后果严重程度与社会接受程度为研究视角,根据此两项特征将研究所涉及的自我伤害行为划分为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指那些通常适用于临床诊断的目标行为,往往对个体造成较严重的伤害而且不被社会认同与接受,通常行为人的行为会被他人制止,如用刀割自己的皮肤;而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指那些会对行为人造成伤害但伤害程度较轻的行为,社会对此类行为的知觉程度较低,不给人产生明确的病态印象。

(四)自我伤害行为的量

随着统计手段的进步,可以通过高级统计分析探查不同自我伤害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测量的方式研究自我伤害行为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用于测量自我伤害行为的工具并不多,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用于测量自我伤害行为的工具主要有SIBS(SelfInjurious Behaviors Scale)、SITBI(SelfInjuriou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Interview)、SIQTR(SelfInjury Questionnaire Treatment Related)、DSHI(Deliberate SelfHarm Inventory)、ISAS(Inventory of Statements About SelfInjury)、SHIF(SelfHarm Information Form)、SHI(SelfHarm Inventory)、BPI01(Behavior Problems Inventory)的自我伤害行为子量表,以上量表全都需测量自我伤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频率,但是量表所涵盖的项目数量、测量方式(SITBI是以访谈的形式开展测量)、行为类别(按照Skegg的分类)是不尽相同的。张芳等国内学者在2015年修订并汉化了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Ottawa SelfInjury InventoryFunction),其他关于自我伤害的研究均是采用自编问卷开展的〔15~18〕,但是这些问卷所涵盖的自我伤害行为并不完全相同,缺少权威且广泛适用的测量工具。量表间的差异印证了学者们看待自我伤害行为的不同视角及对其理解的多样性。

另外,上述量表的编制多源自临床案例及样本,注重其诊断。研究者发现,70%的临床自我伤害行为案例当事人报告曾有自杀意图〔4〕,可见自我伤害行为水平可以评估行为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但是专注于临床案例忽视了“亚健康群体”中出现的较为隐蔽的自我伤害行为,即忽视了自我伤害行为对身心健康水平的描述性作用。国内学者王培席等人对中国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151%〔19〕;黄任之等人运用汉语版SIBS调查发现自我伤害行为总检出率为1066%〔20〕,对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调查发现,17%的受调查者报告有过自我伤害行为〔21〕,可见青少年中有相当比例的个体心理健康与精神情绪状态值得研究者关注,其自我伤害行为水平也值得被评估与研究。

综上所述,研究视角不同的学者往往自说自话,而不能将自我伤害的概念统一起来,亦不能将相关研究整合起来。本研究认为自我伤害行为表现形式多样,应该包含身体的伤害与心理的伤害两个方面。鉴于以往研究对象多为临床样本,注重自我伤害行为测量的诊断,忽视自我伤害行为对普通个体心理健康的描述性作用,而自我伤害行为的性质、特征及功能侧重有所不同,故在本研究中将自我伤害行为划分为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两类,并分别进行研究。另外,以往研究的临床取向忽视了大学生的存在,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并担负起祖国建设重任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尤为重要。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内涵进行识别,并对自我伤害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通过量化研究编制可用于评估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程度的测量工具,为描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为自我伤害行为研究进一步本土化做出贡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位于四川省、上海市和青海省的8所高等院校,发放问卷2000份,共回收1933份,其中有效问卷1851份。样本中男生1066人,女生781人(4人缺失);大一443人,大二895人,大三408人,大四105人。

(二)研究工具

参考自我伤害行为问卷DSHI、SHIF、BPI01及国内外相关研究〔7,22~24〕所涉及的自我伤害行为项目,吸收通过访谈而采集到的符合研究定义的自我伤害行为,最终获得典型自我伤害行为17项,采用“没有过”到“经常有”四点计分;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87项,采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点计分。

(三)施测过程

在征得上课老师的同意后,在抽样班级上课时发放问卷,施测前统一介绍指导语,待被试完成问卷后当场回收。在初次测量以后三周,对其中55名同学进行重测测试。

(四)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和AOMS7.0分别对回收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在经过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确认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后,采用主轴因子分解法、Promax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碎石图,提取因子。

根据因素分析理论,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项目删除:

(1)项目因子载荷值小于04;

(2)共通项载荷值之差小于02;

(3)项目在任意两个或多个因子上载荷值高于04,且载荷值之差大于02;

(4)两个项目之间有较高的相关,且意义重复。

以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为依据,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其拟合度。

三、典型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的结构探索

(一)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的编制

1.探索性因素分析

Bartletts球形检验与KMO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13831041,p

项目它物伤自我伤吸食或注射违禁药物0.916-0.080用刀割伤自己的皮肤0.837-0.027用手砸玻璃,让手被划破流血0.829-0.081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0.812-0.079让自己吞食异物0.7340.074灼烧自己的皮肤0.7270.006用其他物品把自己的皮肤刮出血0.7230.066用针或利器扎或刺自己0.7020.085用绳或其他东西勒自己0.6910.144打脸或头0.0210.616掐手、脚或脸并留下明显伤痕-0.0040.551咬自己的皮肤或身体其他部位-0.0280.550用手打墙或其他较硬的东西0.0160.526使劲掐或捏自己,感到非常疼痛或皮下出血0.1000.523拔自己的头发或身体上其他地方的毛发-0.1030.503把身体挠出血0.0890.403贡献率(总积累率:54.059)43.04711.011

2.相关分析运用

Pearson积差相关对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它物伤、自我伤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和0923,且具有显著性(p

3.信度检验

4.效度检验

考察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内容效度发现,两个因子分别代表着以它物作为中介伤害自己和通过双手直接伤害自己两种途径,在伤害方式是否借助外物的分类上,涵盖了所有可能,且两个因子项目数量相近,说明量表内容效度较好。从因子间及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两个因子具有中等强度相关,与总分具有较高相关,说明两个因子之间是有差别的,但是能够测量总量表所需要测量的内容,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较好。对大学生典型自我伤害行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它物伤与自我伤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588,由此得到拟合指数指标,见表3。

(二)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的编制

1.探索性因素

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19152071,p

2.相关分析

运用Pearson积差相关对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进行计算,五个因子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41~0733之间,说明各个因子能够测量到该量表想要测量的东西,且相关性较高。运用AMOS对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33~0507之间,说明各个因子间具有差别,但也有较弱的内在联系。各因子之间及各个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5。

3.信度检验

采用α系数和重测信度作为信度指标以评估研究质量。各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88~0863之间,重测信度在0677~0869之间,这说明提取出的每个因子皆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各因子下不同项目均能较好测量到相同的内容。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7,说明该量表信度良好。各因子及总量表α系数、重测信度见表6。

对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内容效度进行分析后发现,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包括生理伤害(社会规范违规、能量消耗、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独处孤立、感官刺激)两个方面,符合研究伊始对自我伤害行为的界定。生理上的身体伤害因子是与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最为相近的类型,说明典型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社会规范违规所涉及项目以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形式发生,而能量消耗与身体伤害是个体与自身内部互动的结果,说明生理伤害的三个因子涵盖指向外界和指向内部的两种途径,其表现形式较为完整。独处孤立与感官刺激也分别代表自我伤害行为的个体与自身内部、外界环境互动的表现形式,可见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内容合理,效度较高。该量表各因子之间具有较弱相关,说明各因子均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是所有因子与总量表之间有较强相关,可见各因子能够测量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程度,即结构效度较好。对大学生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的拟合指数指标见表7。

四、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量表的研究结论

(一)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

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典型性自我伤害行为由两个因子构成:它物伤,借助于外物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方式;自我伤,伤害行为是自行发出的,不借助于外物从而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方式。两个因子α系数分别为0931和0721,总量表α系数为0856,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两个因子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1000、0597和0785。它物伤的重测信度为1,这可能是因为此类自我伤害行为会给被调查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被调查者不易记混此类行为的有无,所以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才会完全一致;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典型自我伤害行为往往是针对临床案例而设定的,加之此次重测样本量偏少,进而导致它物伤的自我伤害行为检出率为零。两个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803与0923,说明两个因子与总量表有很大正相关。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拟合度指标RMSEA值为0065,根据Browne和Cudeck在1993年提出的观点,量表该拟合度指标介于005至008表示合理适配〔25〕,所以该量表结构较为合理。

(二)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量表

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由五个因子构成:社会规范违规,指违上普遍存在的约束、规范的行为方式;能量消耗,指对自身体能或者精力的过度耗费的行为方式;身体伤害,指通过隐蔽性的行为对自己身体造成一定不舒服感的行为方式;独处孤立,指让自己脱离社会环境,达到减少人际交流目的的行为方式;感官刺激,指行为人通过一定的途径达到让自己感受恐怖、惊吓的目的的行为方式。这五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88~0863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5,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233~0507之间,各个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41~0733之间,说明各个因子之间、各个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结构较为合理。对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拟合度指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表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因子结构较为合理。除了身体伤害维度是过去普遍意义上存在的自我伤害行为的模式之外,社会规范违规、能量消耗、独处孤立、感官刺激在以往研究中均未被明确提及。社会规范违规、能量消耗、身体伤害维度中的项目更倾向于身体层面上的自我伤害行为,独处孤立、感官刺激两个维度中的项目更倾向于心理精神层面上的自我伤害行为,社会规范违规、能量消耗、身体伤害维度两两相关系数明显大于与独处孤立、感官刺激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水平,说明两类自我伤害因子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独处孤立与感官刺激两个维度之间相关水平低于其他所有相关水平,可能是因为独处孤立维度倾向于导致过度低沉的精神状态,而感官刺激维度倾向于导致精神过度兴奋的结果。

(三)典型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间的相关关系

对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个量表总分具有中等强度相关(r=0523),说明典型自我伤害与非典型自我伤害之间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同时又具有差异性;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中除社会规范违规因子与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总分具有中等强度相关(r=0505)外,其他非典型自我伤害因子与典型自我伤害总分、典型自我伤害因子与非典型自我伤害总分之间仅存在弱相关,这说明研究之初将自我伤害行为区分为典型与非典型两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社会规范违规因子与典型自我伤害行为总分之间的中等强度相关可能是因为两者都具有“不被社会价值观认可”的特征,只是认可程度上会有不同(一类可能被解释为不良习惯,另一类可能被解释为心理不健康)。两个量表各因子之间具有弱相关(0131≤r≤0454),说明量表各因子均具有独立性,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五、结语本研究将自我伤害行为的范畴扩大到分别倾向于精神和身体的自我伤害行为,将其划分为典型的自我伤害与非典型自我伤害行为两类,自编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能成为评估大学生精神健康状况的良好工具。但是由于缺少对非典型的(或心理的)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本研究仍然面临非典型的(或心理的)自我伤害行为目标项目较少、缺乏与临床样本进行比较研究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立双,韦小满.国外关于特殊儿童自伤行为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8,(4):41-44.

〔2〕Favazza A.R.The Coming of Age of SelfMutilation〔J〕.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98,186(5):259-268.

〔3〕Wolff J,Frazier A.E,EspositoSmythers C,et al.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SSI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Psychiatrically Hospitalized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3,41(6):1005-1013.

〔4〕Nock M.K,Joiner T.E,Gordon K.H,et al.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Adolescents:Diagnostic Correlates and Relation to Suicide Attempts〔J〕.Psychiatry Research,2006,144(1):65C72.

〔5〕Kortge R,Meade T, Tennant A.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Harm(DSH):A Psychometric Examination of the Inventory of Statements About SelfInjury (ISAS) Scale〔J〕.Behaviour Change,2013,30(1):24-35.

〔6〕黄任之,丁立平,黄敏.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6):965-967.

〔7〕王玲,.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14-416.

〔8〕Skegg K.Selfharm〔J〕.The Lancet,2005,(366):1471-1483.

〔9〕Sharon ing to Terms with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J〕.Child Maltreatment,1999,4(1):56-68.

〔10〕Tang C.S,Cheung F.M,Chen R,et al.Defini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A Comparative Study in Chinese Societies of Hong Kong,Taiwan,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02,17(6):671-688.

〔11〕Fitzgerald L.F,Buchanan N.T,Collinsworth L.L,et al.Junk Logic:The Abuse Defense in Sexual Harassment Litigation〔J〕.Psychology,Public Policy,and Law.1999,(5):730-759.

〔12〕Wolfus B,Stasiak E.Measuring Conflict Tactics in Offender and Nonoffender Popul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1997,41(4):325-339.

〔13〕Cheng C.Heterogeneity of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Adolescents in Taiwan:Direct and Indirect Relational Aggression〔J〕.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14,29(16):3035-3052.

〔14〕黄任之,刘明矾,何文,等.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常用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45-647.

〔15〕李卓,林丹华.对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分析――以山西太原的调查为例〔J〕.青年研究,2008,(7):8-15.

〔16〕梁素改,闫敬,朱翠珍,等.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中学生人格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6):970-973.

〔17〕王婷婷,刘景,陶芳标.高校学生自伤行为及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163-165.

〔18〕谢永标,彭子文,徐莉萍.广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69-472.

〔19〕王培席,路颜羽,李平.某校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J〕.河南医学研究,2007,16(3):256-257.

〔20〕黄任之,彭孝玉,詹小平,等.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初步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5):389-390.

〔21〕Wan Y.H,Hu C.L,Hao J.H,et al.Deliberate SelfHarm Behavior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1,20(10):517-525.

〔22〕林云强,张福娟.学生课堂自伤行为的分析及干预策略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92-95.

〔23〕Maclaren V.V,Besta L.A.Nonsuicidal SelfInjury,Potentially Addictive Behaviors,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in Undergraduat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0,49(5):521-525.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2篇

“这些年你是否有点累,微笑中带着几分疲惫……”这首带着几分无奈、忧伤的歌,在不少都市人的心中引起回响,“活得累”已是都市人一种相当普遍的感受。就都市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著名医学心理学专家张理义

一组“惊心动魄”的数据

最近,在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心理疾病防治中心主任、第102医院副院长、国家卫生部心理咨询专家张理义教授,向记者提供了一些权威性数据:截至目前,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13.47%;抑郁症患病率为10%~15%;重度精神病人的总数已达1600万;全国自杀死亡率由8.5/10万上升到22.2/1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理障碍占中国所有疾病的比例将提高到17.4%,而且它将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原因。张教授还介绍:仅102医院的心理咨询及心理科,迄今诊治过的心理障碍患者人数已在13万例以上,而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其中市区人员占到五分之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6亿人存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心理疾患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熟悉一个看似熟悉的概念

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精神病,是指“重度精神病”,它的发病率目前为1%,而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患者大多是指“亚健康”者。也就是说“亚健康”者多数为心理障碍者。目前医学界给心理障碍下的定义是:因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致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看看身边的人

据记者从张理义教授处了解,某市商界一位十分有名的“女强人”每天靠服“忧克”方能工作,原因是心理压力太大。据说其退休后得了抑郁症。

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不堪学习的压力,感到活得没有意义而跳楼自杀。

某公司团总支书记因企业兼并,自己也在分流人员之列,得知消息后,傻笑了3天,父母不得不把他送进102医院。

一位个体老板,因企业运转不灵,时常噩梦不断,对一切丧失信心,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

某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为子女的再就业四处奔波均无结果,子女还能面对困境,可她却焦躁不安,整夜不眠,全身乏力等,很快便得了焦虑症,本来就不太称心的家庭又平添了几多阴云。

另外,城市中,接受心理咨询的“白领”人士日益增多,心理咨询热线成为他们“减负”的良药。

听听专家的分析

据张理义教授分析,社会转型为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就业难的社会矛盾,以及都市人日益增大的工作压力,利益格局不平衡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这类问题是以往传统农业经济社会所没有的。转型期的人一旦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新的矛盾,心理问题及变异就很容易产生。

目前,心理障碍患者急剧上升大致有6种可能:

(1)现代意识的增强,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不回避病史,愿意暴露病史以便寻求积极的治疗,这是人们对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认识提高的结果。过去,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都十分忌讳的疾病。

(2)社会变革所造成的工作、学习、生存的压力加大的缘故。

(3)现在独生子女多,独生子女大多任性。家长给予的关爱太多,挫折太少,造成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这种问题。

(4)人际间的交往减少,人是群聚的动物,需要交流,现在交流的对象、空间不多,人与人之间交流太少了,有时甚至是冷漠。

(5)人的寿命在延长,老年人心理障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老年人孤独的心灵需要安慰、需要陪伴,他们闲暇时,往往一个人独处。俗话说,闲者生非。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我们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我国老年痴呆和抑郁症的发病率正逐渐增多。

(6)低收入者,生活困难群体,大部分是流动人口,他们漂泊在外有一种无“根’的漂泊感、沧桑感乃至自卑感,经常造成心灵的不平衡,其中也包括一些人格障碍的人群。导致心理障碍的常规因素包括负性的生活事件,躯体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差,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以及都市化、城市化过程中的角色转变等。

张理义教授认为,患心理障碍并不可怕,除了药物治疗外,要学会合理的宣泄,要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对一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加以纠正,学会把压力转移,俗话说“将压力变为动力”,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注意科学用脑,降低期望值,对防治心理障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你的心理健康吗?

最后,张理义教授还提出:看看“亚健康”的各种发病状态,我们可判断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强迫动作,即重复出现一些动作,自知不必要又不能摆脱。

焦虑症: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到将有不利情况或危险发生时,主观上会有焦虑发生,如果程度严重,原因不明,且延续时间较长,则为焦虑症,表现为紧张不安、恐惧预感、易惊、头痛、失眠、胸闷、心跳、出汗、手抖、阳痿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3篇

    1心理韧性的概念

    心理韧性,源于早期心理学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而不脆弱的儿童。对心理韧性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

    美国文化传统词典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从疾病、抑郁、变化或不幸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恢复正常的能力;是一种物质特性,即在被弯折、拉长或压迫后恢复其初始形状或位置的能力;弹性。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GailWagnild总结:心理韧性意味着内在力量、能力、乐观、灵活以及面临逆境时有效应对的能力。李海垒等总结大量心理韧性的研究文献,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tD理韧性,如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胡月琴等认为,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看法:①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②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③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结果说、过程说、特质说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都应归人到心理韧性的概念范畴中。心理韧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克服生命威胁、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和睹。心理韧性因情景、时问、年龄以及生活环境而水平不同。心理韧性也可理解为是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起初,心理韧性原本是指人格特征,而近年来,更多地将其重新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可变过程。葛秀杰等认为,心理韧性的研究实质是关注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积极因素和过程。这样以心理韧性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发展,实施干预后结果的实验性研究都得以认可。心理韧性的概念虽然多年来已引起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兴趣,但在护理行业,也只是近十几年才开始意识到心理韧性在不同临床护理领域的潜在价值.

    2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

    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心理韧性。多数研究者选择多种尺度和工具,包括自尊、道德品行、生活满意度、从属感等。Wagnild&Young于1993年发表的韧性测量量表RS已经作为有效可信的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心理韧性的五项基本特征:毅力、镇定、人生有意义、自立自信和独立自由的品性是Rs的概念基础?.此外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CD—RISC、Friborg编制的RSA也影响很广。CD—RISC来自于临床治疗,包括25个项目,涉及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感、精神信仰5个因素。RSA包括43个项目,主要测量个体面对应激的保护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家庭和谐度、社会支持、个人组织性5个因素.

    3研究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背景及意义

    3.1背景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的特殊性使手术室工作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地理性限制的区域内同时协作工作的人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医疗、麻醉、护理、技师、工程师、保洁工等。手术室是一个多等级人员共存的环境,人们因信息、价值观、信念、经验、角色、兴趣以及目的不同而常发生人际冲突。冲突的程度从小的争议、观点的不同、性格不合,到明显的敌视对抗,甚至身体对抗。国外文献报道,手术室护士不仅常常遭受暴虐手术医生的语言虐待,就是护士之间,也存在横向暴力,表现为欺凌、骚扰、语言虐待。

    3.2意义

    3.2.1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适应能力

    心理韧性是在复杂环境工作的必要素质元素,是能够习得的重要品质,拥有韧性品质的人能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能身处逆境直到情境变得和谐一致和得到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能适时应变多变的紧张环境,所以,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要求高。反过来说,没有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水平低的护士不仅不能适应、胜任手术室工作,不能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要,就其本身的生理、心理也备受折磨,甚至最终不得不离岗离职。

    因此,研究手术室护士如何习得心理韧性对提高工作适应力具有现实意义。

    3.2.2指导手术室护士遴选

    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韧性有其定义性属性或保护性因素,Marie总结6位研究者的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效能、幽默感、有理想、积极的正面关系、正面社会取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内在控制力等。其中,前四项6位研究者均认可。而这些因素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通过认识相关因素预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从而可在遴选适合手术室工作性质的护士时作为参考.研究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可以在遴选手术室护士、培养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促进一个团结、稳定、上进的手术室团队建设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

    4.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T作经验、教育水平等能预测护士的心理韧性,这一点并未被很多人认可。

    但不少研究已显示这些个人特征能影响护士对压力的应对和管理。Moore等通过对小样本研究发现,急诊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易感性与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年纪较大的护士(>50岁)压力水平最低,提示年长护士比年轻护士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可能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行业,具有心理韧性特征。另外一些相似的护理研究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一些研究者测量了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护士稳定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护士年龄与工作满意和稳定心态显着相关。

    也说明年纪较大的护士倾向于稳定,因为他们已经对服务机构有了承诺。不过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反驳这一观点。Adams等发现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与工作满意水平没有相关性。

    4.2续聘计划

    计划继续受雇是护士留下来的重要标志,可能与心理韧性有关,表明护士具有在临床环境中坚持的能力。就护士工作年限、教育水平与继续受雇的计划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相冲突的研究结果。Chan等在一个114名新加坡护士的小样本随意抽样调查发现,工作年限长和教育水平高的护士倾向于继续雇佣关系。而Shields等对英国护士大样本概率抽样研究表明计划离开、教育水平与雇用期限相关,研究认为较高学历的护士比低学历者更有职业灵活性。

    因为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不同,Adams等和Shields等的结果更易接受。研究测量个人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并不多。

    而且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反映了不一致性。测量老人心理韧性的研究推测年龄的增加与高水平心理韧性没关系。相反,Leipert等和Bowman等“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发展与年龄相关。样本量、抽样方法、研究方法可能是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这些不一致提醒将来的护理研究去调查这些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预见性效果。为描述和测量个人特征对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Brigid等对澳大利亚手术室协会成员进行系统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应用CD—RISC心理韧性测量表测量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量化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因素预测护士心理韧性。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与年龄、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个人特征中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但是该研究同时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不一定依赖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而是可能受手术室环境文化影响。如那些经常与暴虐手术医生合作的护士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适应工作。手术室护士通过暴露于压力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人际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情形。其研究也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虽然与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实际工作经验,如经常配合难度大、复杂手术的护士与只是配合小手术的护士,仅靠年限为尺度的工作经验对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可能不一样,但这是目前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Waller提出,当个体遭受逆境挑战时,他们经常变得更强大,未知的、潜在的能力被激发使之能够克服逆境。所以,心理韧性是可发展的,而且不限于或不全依赖于个体的年龄或经验。其他因素如环境和特殊情况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心理韧性的能力。

    4.3其他因素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4篇

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

僻”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孤僻”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孤僻”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现在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僻”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超级秘书网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参考书籍: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5篇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的特殊性使手术室工作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地理性限制的区域内同时协作工作的人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医疗、麻醉、护理、技师、工程师、保洁工等。国外文献报道,手术室护士不仅常常遭受暴虐手术医生的语言虐待,就是护士之间,也存在横向暴力,表现为欺凌、骚扰、语言虐待等。冲突的程度从小的争议、观点的不同、性格不合,到明显的敌视对抗,甚至身体对抗。手术室是一个多等级人员共存的环境,人们因信息、价值观、信念、经验、角色、兴趣以及目的不同而常发生人际冲突。

研究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可以在遴选手术室护士、培养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促进一个团结、稳定、上进的手术室团队建设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没有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水平低的护士不仅不能适应、胜任手术室工作,不能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要,就其本身的生理、心理也备受折磨,甚至最终不得不离开手术室这个岗位。

1心理韧性的概念

心理韧性的概念虽然多年来已引起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兴趣,但在护理行业,也只是近十几年才开始意识到心理韧性在不同临床护理领域的潜在价值,在手术室护理领域的应用也还只是起步。心理韧性,源于早期心理学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而不脆弱的儿童。对心理韧性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美国文化传统词典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从疾病、抑郁、变化或不幸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恢复正常的能力;是一种物质特性,即在被弯折、拉长或压迫后恢复其初始形状或位置的能力;弹性。起初,心理韧性原本是指人格特征,而近年来,更多地将其重新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可变过程。总之:心理韧性意味着内在力量、能力、乐观、灵活以及面临逆境时有效应对的能力。

心理韧性的研究实质是关注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积极因素和过程。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这样以心理韧性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发展,实施干预后结果的实验性研究都得以认可。心理韧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克服生命威胁、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

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看法:①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②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③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结果说、过程说、特质说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都应归入到心理韧性的概念范畴中。心理韧性也可理解为适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

测量心理韧性的方法有很多。心理韧性的五项基本特征:毅力、镇定、人生有意义、自立自信和独立自由的品性是心里人性概念的基础。多数研究者选择多种尺度和工具,包括自尊、道德品行、生活满意度、从属感等。

3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

3.1续聘计划

计划继续受雇是护士留下来的重要标志,表明护士具有在临床环境中坚持的能力。可能与心理韧性有关,就护士工作年限、教育水平与继续受雇的计划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相冲突的研究结果。计划离开、教育水平与雇用期限相关,研究认为较高学历的护士比低学历者更有职业灵活性。工作年限长和教育水平高的护士倾向于继续雇佣关系。

为描述和测量个人特征对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量化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因素预测护士心理韧性。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与年龄、工作年限显著相关,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个人特征中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但是其研究也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虽然与工作年限显著相关,但实际工作经验,如经常配合难度大、复杂手术的护士与只是配合小手术的护士,仅靠年限为尺度的工作经验对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可能不一样。该研究同时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不一定依赖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而是可能受手术室环境文化影响。如那些经常与暴虐手术医生合作的护士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适应工作。

心理韧性发展与年龄相关。手术室护士通过暴露于压力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人际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情形。研究测量个人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并不多。所以,心理韧性是可发展的,而且不限于或不全依赖于个体的年龄或经验。其他因素如环境和特殊情况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心理韧性的能力。

3.2个人特征

研究发现,急诊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易感性与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年纪较大的护士(>50岁)压力水平最低,提示年长护士比年轻护士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可能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行业,具有心理韧性特征。年纪较大的护士倾向于稳定,因为他们已经对服务机构有了承诺。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工作经验、教育水平等能预测护士的心理韧性,这一点并未被很多人认可。也有人说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与工作满意水平没有相关性。但不少研究已显示这些个人特征能影响护士对压力的应对和管理。另外一些相似的护理研究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一些研究者测量了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护士稳定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护士年龄与工作满意和稳定心态显著相关,不过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反驳这一观点。

3.3其他因素

心理韧性是人生中任何阶段都能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而非生来具有的人格特征。而且,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和经验协同作用的基础上的。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觉得人生有意义、具有平和的性情、自强、有恒心毅力以及能够独处;社会家庭的支持、与社会家庭的密切关系、内在精神力量、自我价值、同情心等有助于个体韧性的提高。另外,手术室护士的其他个人特征,如婚姻状况、工作经历也可能是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这些对所有人共性的保护因素自然也是手术室护士的保护因素。适应性强的个体认为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概念、希望和成功应对。

4研究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意义

4.1指导手术室护士遴选

Marie总结6位研究者的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效能、幽默感、有理想、积极的正面关系、正面社会取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内在控制力等。其中,前四项6位研究者均认可。这些因素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通过认识相关因素预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从而可在遴选适合手术室工作性质的护士时作为参考。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韧性有其定义性属性或保护性因素。

4.2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适应能力

心理韧性是在复杂环境工作的必要素质元素,是能够学习的重要品质,拥有韧性品质的人能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能身处逆境直到情境变得和谐一致和得到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能适时应变多变的紧张环境,所以,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要求高。因此,研究手术室护士如何习得心理韧性对提高工作适应力具有现实意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格;文化背景;会计人优良人格特征;构建途径

会计人的任何一种道德品质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着会计人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基本态度及行为方式,反映着会计人人性的美丑与人格的优劣,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会计人的人格是会计人道德品质的基础,会计人的道德品质亦即为会计人的人格道德,是会计人通过长期的会计活动实践所形成的稳定的、整体的个人心理和行为品质上的特征、倾向与状态。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言:“恰恰是‘人格’的那些最内在的要素,决定我们的行为,赋予我们生活以意义和重要性的那些最高的、终极的价值判断。我们也承认它们是某些客观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会计人人格的最内在要素所具有的价值即优良人格特征,不仅赋予了会计人生活的意义,而且还决定着会计人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的形成及会计工作与事业的成功。

一、人格界说

“人格”一词的拉丁原型为“Persona”,直译为“面具”,是戏剧中不同角色所戴的脸谱。一个人有公开可见的一面和隐藏在面具后面的一面,故人格就有公开展示的被人知觉的外在人格和涉及内心世界的较为真实的内在人格的两重含义。开创哲学家探讨人格概念先河的是古罗马时期的波伊提乌,他在赞同真实人格的同时,还强调理性的存在,即“所谓的人格是理性存在者的不可分割的实体”。而康德又是人格主义的先启者,他在《纯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应当把人作为理性的自由活动的主体,并经常作为目的的本身来思考。人作为这样的东西就是人格,亦即“人格是每一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到了现代,人格主义伦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弗留耶林在《创造性人格》一书中提出:“人格可以描述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指向的能力,个人是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指向的核心”,即人格是一种主体的内在精神,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指向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一种较高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日本学者高田纯则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在社会中自我形成的主体,是自我实现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的统一”。而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哈维兰却认为“人格是个人经历的濡化的产物,每个人的人格也都带有独特的遗传品质。因此,‘人格’不宜用正式的定义来界定,但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可以把它看做是个人思维、感情和行为的独特方式。”

由于人格一词有多种含义,至今还没有一个举世公认的人格定义。据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奥波特在1937年的研究,当时的人格定义就已达50种之多。不过美国的另一著名心理学家L・A・珀文所给出的人格定义是较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和身体一样,人格包括结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并且体现着个人的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此外,人格还包含过去的影响(包括对过去的记忆)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以上例举的人格定义虽然众说纷纭,但概括而言不外乎有这么几点:人格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较为稳定的特质或属性;是一种蕴于内表于外的思想、情感、行为甚至品质的理性的统一体;是个人独特适应环境或文化的结果;是意识、心理、天性或遗传的较为复杂的个体机能系统;与个人的经历(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人格具有主体性、统一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的最基本的几项特征。

至于人格的具体构成,由于受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在人格的构成类型或因素上都会有所不同。较具代表性的有:如在中国的最早历史文献之一《尚书》中,就已提出了人的“九得”,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实际上就是有关人格的九种分类。尤其是三国时期的魏人刘劭。著有《人物志》一书,将人细分成十二种类型,亦即具有十二种人格特征或倾向的人: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之人、凌楷之人、辩博之人、弘普之人、狷介之人、休动之人、沉静之人、朴露之人、韬谲之人。又如英国的心理学家卡特尔通过问卷调查。编制了著名的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简称16PF),其构成为: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l,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目前在世界上公认并最具代表性的人格结构,则为经过多位心理学家研究,最后由斯塔和麦克瑞于1992年集大成的“大五因素模型”(the big five factors model),其具体人格因素结构为:外倾向性对内倾向性、宜人性对敌对性、责任感对散漫性、神经质对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对封闭性。

二、影响会计人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虽然从上述关于人格的界定中可知,自然生态环境、遗传、天性等条件对包括会计人在内的一切人的人格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会计人的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表现的统一即人格,却基本上是会计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产物。正如Mischel在其提出的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简称CAPS理论)中所认为的:个体人格是通过生物、环境、社会及文化因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格系统与社会环境及文化在个体一生中形成了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故而影响会计人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会计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一)社会环境对会计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会计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人际背景,特别是所结成的人际关系,亦即个人经历。会计人个人人格最独特的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其所处的包括家庭、同伴、学校、工作单位等在内的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会计人个人在出生时还是一个自然个体,在幼儿时期只能和几个特殊关系的具体人如父母、祖父母、兄姐发生联系;在儿童时期,不仅与家庭、邻居、玩伴,而且亦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如教师、同学、同学家长发生联系;到了青少年的中学、大学时期,开始与社会上更多个体和团体发生联系;走上工作岗位充当了一定的会计人的社会角色后,更与单位领导、会计业务领导、同事、服务对象的个体或单位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个人与团体等等发生联系。通过这几个阶段的社会化后,会计人的个体“自我”就逐渐趋向抽象化和概念化,并达到以社会规范、人际规范尤其是会计规范为依据时,会计人的个人人格就完全形成了。

在影响会计人人格形成的社会环境中,首先是家庭,如家庭结构(双亲还是单亲家庭)、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状况(父母职业、人格、经济收入)等等,都会对会计人人格的形成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其次是会计职业工作,会计人在会计工

作中与领导、同事、服务对象尤其是与前者所处的关系(如有的领导本身有人格缺陷,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喜阿谀,恶直言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会计人的情绪、心理甚至行为。而且会计人所从事的具体会计工作(如企业财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教研等),亦会在会计人个人的思维、习性、心理、行为诸多方面产生一定的差异。另则,会计人少年时的玩伴、学校的教师和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结交的知心朋友、恋爱婚姻对象等,对会计人人格亦有一定甚或重要的影响。

(二)文化背景对会计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文化背景指影响会计人个人基本人格形成方面的宏观社会环境,包括会计人在内的任何个人,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会计人个人的最基本人格就是在包括社会结构型文化、社会主导型文化等在内的大文化背景作用下的结果。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卡丁纳在其所提出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中所认为的:人格是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有组织的集合,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系列共同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亦就形成了同一文化中的不同成员之间基本相似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结构,即基本人格。

在文化背景中,社会结构型文化和社会主导型文化对会计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因为社会结构型文化一般可分为等级社会结构型文化和民主社会结构型文化两种类型:前者是一种专制性文化,必然造成人们的愚昧、依附和保守;后者是一种平等性文化,必然引导人们的自强、独立和创新。社会主导型文化主要体现在是奉行倡导集体主义还是个体主义的文化维度上,前者必然导致人们的个人服从集体、自主性弱、依赖性强;后者必然导致个人的自我导向、依赖性弱、独立性强。故而这两大文化背景对会计人基本人格的影响是相当深刻和重大的,如长期受中央集权等级社会制度文化和儒家文化影响的中、日、韩等东方国家的会计人与受三权分立民主社会制度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美、英、澳等西方国家的会计人,在基本人格上有较大差异就是最好的例证。

综上所述,会计人的人格是在生物、遗传,尤其是在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会计人的人格就是会计人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交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既体现了作为类存在的人的主体性,又体现了作为会计群体存在的特定社会性以及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或属性的个体机能系统。

三、会计人的优良人格特征

所谓的会计人的优良人格,一般就是指会计人人生所追求的完善的人格目标,亦即社会期望会计人所能达到的理想的人格境界。而其来源即会计人优良人格最直接的参照系就是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代表人物对优良人格的构想或设计,这亦就是构建会计人优良人格必须予以掌握的前提。

中国古代自《周易》、《尚书》开始,孔孟、老庄、刘劭、朱熹等人无不在构想优良或理想的人格。如孔子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君子的“喻于义”、“周而不比”、“泰而不骄”、“坦荡荡”等人格特征就是孔子所构想和追求的优良人格。而《周易》正如程颐所指出的:“《易》道广大,推远则无穷,近言则安静而正。天地之间,万物之理,无有不同。”故当代心理学史专家燕国材对《周易》中关于人格的种种描述和要求作了归纳,从而得出了较为公认的十种优良或理想的人格特征,即: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与人和同的待人态度、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胜不骄败不馁的正确态度、趋时守中的处事原则、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特立独行的完善人格。

西方的理想人格,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了理性是最重要的,他的学生柏拉图则进一步认为理性人格应包含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应具备这四种美德。到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发现了共有的^格模式,进而选择出48位杰出人士做研究,从而得出了自我实现者的较为优良的15种共同人格特征:(1)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充分地知觉现实;(2)对自己、他人及大自然表现出较大宽容;(3)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4)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5)对工作、事业以问题为中心;(6)具有较高的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7)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8)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9)周期性的神秘和高峰体验;(10)喜欢和所有的人打成一片;(11)具有民主性;(12)具有强烈的审美感;(13)有十分完善的毫无恶意的幽默感;(14)具有创造性:(1 5)抵制适应社会现存文化,在一些社会习惯上反对常规。

参照以上中西方的优良或理想人格特征,再结合会计人专业上的一些具体特点和要求,可以大体概括出会计人较为普遍的八项人格维度及其相应的一些具体的优良人格特征。如表1所示:

四、会计人优良人格的构建

至于会计人优良人格的构建,参照古今中外大多杰出代表人物优良人格的形成缘由。不外乎就是通过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亦即有着内在和外在两条途径。

一方面,由于会计人人格是会计人个人在成长、学习、工作、退休即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会计入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密切相关,是会计人个人主观上学习与修养及个人潜能发挥的结果。学习主要是会计人在儿童、少年、青年时期,在家庭和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如何通过主观上的努力,去学习、模仿和培养自己优良的个性、意志、态度、行为、兴趣等人格因素或特质;修养主要是会计人在青壮年时期的在正式进入社会从事会计职业工作中,如何通过主观上的努力,去修身养性和磨砺增强自己优良的品质、志向、情感、作风等人格因素或特质,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之更趋完善。

另一方面,由于影响会计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因而完美优良的人格需要有一个完美优良的世界即必须要改革或创造出一个与优良人格形成相配套的优良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这就一则应重视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环境的改善和优化,特别要使家庭中的父母、学校中的教师、单位中的领导们的自身人格尽可能达到完善与优良。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他们的身教、言教对会计人人格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直接而重大的“近者”的作用。另则应改善社会结构性文化和社会主导性文化。因“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包括会计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是特定社会文化的塑造物,其人格无不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实际上以上内外两条途径并不是各行其是、分开实施的,而是相互结合统一进行的。会计人个人在主观上努力学习、修养和发挥潜能的同时,亦在接受客观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熏陶、影响和塑造。客观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改善更有利于会计人个人优良人格实现的努力,而会计人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改善,会计人优良人格的构建是主客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

[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140.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7篇

苏之安,苏州人,苏州大学心理学硕士,现任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人才咨询中心高级总监。

生活在一个竞争残酷的都市,工作在一个适者生存,以“up or out”为晋升标准的企业,依旧可以做到人淡如菊,这样的女人往往让人过目难忘,因为在其平淡安然的外表之下,总是跳跃着一颗热情洋溢的心。或许,正是那一缕淡香之后的醇美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苏之安,便是这样一个女子。

江南水乡走出的女子苏之安,人如其名,清雅、淡泊。娇小的身躯里蕴藏着细腻的情感,爽朗的微笑和得体的妆容,又将这位高级人才经纪人村托得精明却不失妩媚。

“爽朗、优雅、淡泊、妩媚”,这几个传统意义上原本有些矛盾的词语,在这个女人身上却融合得恰到好处。

幼年学习美声的经历让苏之安对音乐有着一份执著的眷恋。她说,是音乐给了她一颗如此淡然平静的心,让她能在嘈杂浮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一份真诚。简单的真诚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朋友并收获更多的欢乐。

闲暇时,苏之安会约上好友小聚或静下心来进行一场心灵瑜伽,抑或是在独处之时静静欣赏一段美妙音乐。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加之些许的浪漫情怀,在苏之安看来,享受心灵的盛宴才是对生活最美好的体验。

作为企业的高级人才经纪人,难免会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但苏之安却并非想象中“咄咄逼人”,性格温润的她在工作中更愿意放下自我,倾听别人。她说:“我从来不会去争,其实,当你不争的时候你也从未失去过什么。”

苏之安的职业之路走得颇为曲折。本科主修医学的她毕业后在医院做了几年神经科医生。看过了太多的生死离别,苏之安突然惊觉自己竟已对这样的场面感到麻木。压抑的环境越来越让她感到窒息,于是,她选择了离开。

抱着“医人身不如医人心”的想法,苏之安攻读了心理学硕士学位,并在毕业之后选择了高级人才咨询工作,为人才进行职业规划。每天翻阅着大量不同的简历,面对着几页纸就能阐述完的人生经历,苏之安渐渐感觉到,人最重要的还是做人生规划,要让人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为什么要成就这样的自己,以及这样的我们能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这一次,苏之安真正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职业的定位。对“成功”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的苏之安,对她来说,成功的定义已经不单单是事业上的辉煌,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作为高级人才经纪人,苏之安感受到的成功更多的是成就别人,成就别人的过程也是得到。

作为咨询公司的高级人才经纪人,苏之安每天要接触不同层面的人,面对不同需求的客户,进行的也都是与“心”相关的工作。在她看来,“心”与“心”的交流是最难的同时也是最简单的。难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诉求,要想达到每个人都满意,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易事;但“心”与“心”的交流又很简单,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首先拿出自己的“诚心”,坚持一贯的“诚信”,那么换得别人心理上的认可也并非难事。如此说来,最难琢磨的是人心,最有效地沟通途径亦是人心。

面对竞争,苏之安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去挑战,但却不愿去“争”,处事达观的她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豁达的心态,面对任何事情都不悲观、不乐观。

苏之安执著地相信,当你不争的时候其实也从未失去过任何东西。

与职场上太多的精英谈论过人生,苏之安感到,快乐的人并没有几个。她庆幸于自己能够一直拥有一颗快乐无比的心。苏之安说:“开心的秘诀就是打开自己的心门。把要求留给自己,对别人常怀感恩。感谢职场上帮助过我的人,也感谢那些曾经刁难过我的人。”

由于服务的对象是形形,不同层次的人,苏之安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客户的刁难。对此,苏之安并没有太多的抱怨和不解,总是能够抱着“一切本来如此”的态度坦然接受。因为她知道,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那么无助,很多人连自己的“心”都控制不住,又怎么能奢望去控制别人的“心”?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要求留给自己,首先把握好自己的尺度,不必太过强求,因为苏之安明白,一切求来的东西其实都不属于自己。

苏之安是个心怀感恩的女人,尤其是在职场上,她说,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很多品质,一颗感恩的心是必不可少的。在她看来,这个“感恩”是用心体会之后的有感而发,并不是一句“谢谢”就能够完全表达的。

对工作中的每一位同事,苏之安都会心存感激。因为在她心里,任何成就的取得都不会单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完成,正是因为有身边同事、客户的一起努力,才真正能成就一件事;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8篇

1.休闲的一般意义。休闲,从文字上看,休,人依木而“休”,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休,游息也。”闲,即娴静、适意,指心绪的平和与安宁。休闲常用于休息或闲暇的同义词。其实,休息是相对于劳作而言,指身体在劳作时间以外的、持续性活动的状态;休息仅仅是获得片刻喘息之机,为的是放松肌肉、活络筋骨、消除疲乏,以利于继续繁重而紧张的工作。相对而言,休息只是一种被动的身心调节,而休闲则是一种主动的自由选择,是全身心的放松,尤其是神经和精神的全面松弛,为的是获得心理的愉悦,使埋藏在心底之欲望得到释放,使长期积压的痛苦和焦躁情绪得到消解。

2.思想家探讨的休闲意义。在马克思看来:“休闲”既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又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休闲”就是“非劳动时间”,“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1] 休闲既包括积极、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消极、被动的一些消遣活动;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因而可以说休闲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的价值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休闲是马克思对人类生存真正目标的回答,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休闲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界的“物质”保障。

皮普尔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由空闲时间所决定,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休闲有三个特征:①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②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③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恩赐”。皮普尔认为,人有了休闲并不是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快乐;否则,我们将毁灭自己。[2]

凯利则说,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是人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休闲是以存在与“成为”为目标的自由――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杰弗瑞・戈比说,休闲是从文化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人能够以自己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克珍特米哈依创造性地提出了“畅”(flow)的概念,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体验”。“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休闲。这样,休闲从根本上是一种有益于个人健康发展的内心体验,而不是用什么外在标准界定的具体活动;“畅”能使人在工作和闲暇活动中更积极地去寻求最佳的心灵体验,即达到休闲的境界。[3]

3.什么是休闲?如果把休闲定义为一种生存状态,那么它就应当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需要考虑生活问题的心无羁绊”,也可被认为是一种“冥想的状态”,比如朱自清教授《荷塘月色》中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休闲也被定义为一种心态。心理学中的所谓心灵感知便是“驾驭自我的内在力量”和心灵之自由感受。于是休闲便意味着感知者作为一个自由主体,通过自己的选择,投身于某项活动之中。而这些活动甚至有可能会使身体十分疲倦,但精神上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因此,这种疲倦绝不等同于劳作后或精神重压下的疲倦,这是一种轻松的疲倦、愉悦的疲倦和自由选择后所获得的疲倦。

可以认为,休闲是个体在摆脱了义务责任的束缚后而享有的平和、恬静、适意的存在状态,是一种精神状态,正如约翰・纽林格所言,将休闲定义为一种精神状态,而非活动或时间;休闲既非环境,亦非行为,而是与之相伴随的态度;休闲不是依据其地点、内容或时间要素而定义的,而是指与这一状态相关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并不一定与工作劳动相对立;[4]摆脱束缚即指精神上与尘嚣世俗、物欲功利的疏离,既不意味着与各种状态的完全脱离,在时间上亦没有明确的界线,它是一种自由的享受生命过程的精神状态。因此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5]休闲具有一种理想和追求的意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一种对你来说值得去做、一有空闲便想去做的向往和期盼,那么“休闲”可能就没有实质性意义,因而有可能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马惠娣更直接地认为,休闲是一种存在状态,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精神状态,是人“成为人的过程,是人的一生中持久的、重要的发展平台,休闲的最好状态应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休闲应成为美丽的家园”。[6]

二、 教师休闲教育的追求

1.休闲教育

检索文献发现,将休闲教育与闲暇教育混为一谈的并不鲜见,事实却是有明显差异。

闲暇教育(leisure time education),也称余暇教育,指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志趣的本领。[7]显而易见,闲暇教育是指个人劳动工作之外的余暇时间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保罗・朗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休闲教育(education for leisure),字义上是为(或针对)休闲而进行的教育。《教育大辞典》无此条目,只有“休闲目的”,它是教育目的的内容之一,指通过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支配休闲时间,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9]

笔者认为,休闲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休闲服务的技能与技艺的培训,它广泛用于对休闲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中。如欧美一些学校(中学及大学)相继开设的休闲教育课。二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依托一些休闲活动,对受教育者(教师)进行休闲意识、休闲价值观、鉴赏力、创造力等的培养,引导其形成自律、崇尚自由的秉性,为个体(教师)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并在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中完善自我。这也是本文立论的基础。

美国教育界将休闲教育的目标描述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闲暇将会重新扩大一个人的创造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滥用闲暇时间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

《世界休闲组织》[9]则详尽而具体地描述休闲教育的目的:“在以休闲为中心的社会中,大量闲暇时间的增加可能潜在危及个人与社会的休闲质量。人们准备最佳休闲习惯最终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这种生活中休闲是安全的、令人向往合适的财产。这种准备可通过完全适合个人与社会需要的教育实现。”“充分适应以休闲为中心的生活可帮助个人享受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以有效的、有意义的、富裕的、有趣的生活方式为特点,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体会到快乐感、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意识、成就意识以及自我表现意识;精神的、身体的、社会的幸福安康;人类最高尚、最持久的品质,这种品质尊重并且不妨碍其他幸福的追求。”

2. 教师休闲教育的追求

(1)祛除功利色彩,感悟生命价值。现代教育更多的定位于为职业做准备,而忽视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也就是说,由于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理念,由于对人的片面理解,导致教育人文意义价值的失落。与此相联系,“现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长度(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广度(大教育、泛教育)的同时,却在丧失它的深度(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10],内容上重视了科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方式上绝对崇尚工具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开发了人的理性潜力,却放弃非理性潜力,呈现出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2)追求自我实现。教师的休闲如果是一种教育形式的话,那么这种“教育能够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解放”,“在解放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完整的知识而只有可以认知的对象,而这种对象在认知过程中作为主体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系起来”。通过这种对象,“能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11]通俗地说,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通过继续教育“解放教师”具有三层含义,即:从众多的控制和规范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足够的自由、有创造力发挥的空间;从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简单机械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创造性的积累和提高;从繁杂的应付性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给教师以自由提高的休闲时间。

由此看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虽然不是基于休闲的目的,却为我们描绘了教师休闲的美好追求。他认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类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自我实现可以解释为:“至上的发展和运用我们所有的能力,实现我们所有的品质和能力倾向,我们应当成为与我们所具有的潜能相称的那样的人。”[12]在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多达十五种认知特征中至少有六种属于可视为休闲的目标:[13]①“独处和独立的需要”,他们的行为和感情,是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和强烈的自我定向的,有能力形成自己的意向,作出自己的决定,履行自己的动机与纪律;②“自己的活动”,他们发展依靠自己潜能和内部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受危机和免职的影响;③“鉴赏的不断更新”,他们能连续不断地使某些经验增殖,并在生活中有积极体验;④“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在高峰体验时,自我是超越的,而这个人则被能力感、信心感和责任感所抓住了,感到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能完成的;⑤ “人际关系”,他们有与其个人更强烈的相爱,更深厚的友谊和更完全地打成一片的能力,但对吹毛求疵的批评是严厉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或许还有“偶尔的敌意”;⑥“创造性”,他们在个性上是有独创性的,有发明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同时这种创造性是一种无偏见的和直接的考虑事物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第3分册.人民出版社,1975,P287

[2][3]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兼及对中国休闲学研究的思考.[J]culture.省略

[4]约翰・凯利.走向休闲: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P31

[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P14

[6]周丽洁.论休闲产业发展的推动力[J].求索,2005.3,P50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P496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P110

[11]悼念:希勒尔・罗斯金,哲学博士,culture.省略

[1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