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园道路建设

产业园道路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1篇

一、主要成效

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54.8亿元,同比增长35%。新增建成面积15.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77户,全市园区入驻企业达617户。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3.5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08.8万平方米。__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邻水经济开发区分别进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1000亿培育园区和500亿培育园区。

(一)规划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建设理念,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园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能力。__经开区临港大道b、c段、广前路景观改造一期、新桥管理中心等项目顺利完工,10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启动,完成了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市规委会评审。邻水经开区完成了经开区规划环评和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可研及产业规划,完成了城南机电园1300亩a、b、d线2公里道路黑化,园区供水管网完成了升级改造。前锋园区全线贯通了连接前锋片区与新桥片区的24米主干道,轻纺园区横八路建成通车。武胜经开区已完成翡翠大道道路主体、管网建设及路灯安装,正进行道路绿化。华蓥工业发展区全面完成了广华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机电四期整体平场、铜堡三期安置房基础平场全面完成。岳池回乡创业园大力提升园区形象,安装园区企业指路牌,实施九环线、科创路、兴园路及园区大道等人行道修建2.5公里,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各产业园区启动安置房建设4800余套,建筑面积达43余万平方米。

(二)项目推进成为新亮点。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投资105.9亿元,同比增长58%。竣工项目 25个,新开工项目 91 个。__经开区玖源化工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预计于9月底投入试生产;鼎恒锂电池项目办公楼和钢结构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于9月底试生产;铜铝型材已安装完成部分生产线并试产;岳池回乡创业园科创产业园项目,正加快硬化厂区内道路及预埋雨污管网建设;五星金方药业已完成围墙、施工便道、厂区内雨污管网建设和2栋厂房地基圈梁浇筑;武胜经开区鸿岱科技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队伍招标,正加紧进行厂房基桩开挖和板房建设;英明、千贻达已完成厂房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预计9月初进行试生产。前锋园区耀业机械、国美汽配等7个机械加工项目快速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万豪三期办公楼建设完成至三层;国雅二期完成宿舍楼建设,已启动办公楼主体建设;邻水经开区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达76.2亿元。

(三)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__经开区成功引进正威聚酰亚胺新材料、玖源聚苯硫醚、城市综合体、精密机械制造、华油二期、印刷包装6个产业项目,协议引进资金273亿元。重庆河北商会投资50亿元的河北工业园项目在邻水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正式签约。武胜县引进投资50亿元的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整体入驻。西部牛仔产业园协议引进项目18个。1-6月,全市产业园区共引进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428.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7个。

(四)功能配套有了新提升。积极规划布局园区生产业和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质量检测等项目,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快速提升。邻水经开区建设省级汽摩零部件质量检测中心和电镀园先后通过省上批复,已启动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武胜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银刚广场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生态长廊项目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岳池回乡创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确定bot建设模式,正在编写设计方案;__经开区积极跟踪华润集团希望小镇、北大教育城等项目,大力完善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园区建设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商贸、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个别产业园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

二、下步要求

下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要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工业产值500亿元,拓展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

(一)立足扩容升级,做好规划修编。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做好新一轮产业园区修编扩容,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要突出园区产业特色,明确每个园区2-3个主导产业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在园区供地、招商、优惠政策的兑现、运行要素的保障方面,给予调控。规划既要考虑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更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

(二)加快项目建设,尽早达产增效。强化协调服务,全方位保障项目加快建设,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要着重抓好15万吨铜杆、杂卤石钾盐矿风险勘探、4个总部基地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抓好群力汽配、渝腾锻造、英明、千贻达、超强连杆、贝德罗家具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加快推进玖源化工、锂离子电池、电积钴、五星金方药业、鹏扬食品包材、捷能新能源等项目建设进度。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2篇

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园区,全面推进“一区六园”建设……记者昨日获悉,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今年以来,宜昌高新区多个园区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猇亭工业园:60个项目年内落地

宜昌高新区猇亭园区今年将实现项目落地60个以上,二季度计划有35个项目开工建设,有望率先实现“过千亿园区”目标。截至目前,中兴汽车、富程科技、联邦电缆、机械类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三期、宜昌联邦电缆千亿产业园,凯翔化工、艾肯特种材料、旭达商品砼、升华新能源、红安达墙体新材料、伟业泡塑等8个重大项目陆续开工。

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0万辆SUV系列整车和配套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中兴汽车项目,正围绕迎接国家工信部检查验收抓紧实施大规模的设备基础施工、设备安装工作。计划8月30日完成设备安装,10月30日完成调试,11月15日整车下线。

总投资90亿元,生产纳米隔热保温玻璃涂料、纳米隔热保温墙体涂料及建筑用其他纳米材料的纳米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场平已基本完成,计划近期确定设计方案,5月开工建设,形成以基本纳米材料、功能性纳米材料为带动作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白洋园区:三大百亿项目二季度“启航”

白洋工业园自去年启动以来,园区建设不断加快,目前已进入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阶段。

沙湾路、曹岗路、梅子溪路、马家铺路、新318国道等一批主干道路,马家铺路、梅子溪路路形已基本形成,正在进行管线及路基施工;田家河大道已于4月6日进场施工。三站(沙湾220KV变电站、田家河110KV变电站、田家河特勤消防站)、三厂(沙湾污水处理厂、田家河污水处理厂、白洋工业水厂)、两港(白洋港一期、田家河港)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加速完善

有生态型园区之称的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目前,花溪路水稳层施工全部完成,即将开始路面“刷黑”;花艳一路拆迁已基本完成,5月前开始路面“刷黑”;汉宜路路基已基本成型,已摊铺水稳层;东山三路已全面进场施工,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开工建设。配合道路建设的自来水、燃气、煤气、排污干管、路灯等建设正加快推进。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3篇

1 南山湾产业园区现状概况

1.1 区位情况

南山湾产业园区位于汕头市区南部、工业经济带东北部,台湾产业园东部,西至中心路、东至达南路、北至河中路、南至疏港大道,用地面积308公顷。该片距北岸中心区12公里,距火车客运站15公里,距外砂机场24公里,距广澳深水港3.7公里。

1.2 现状建设情况

该片现状东北角有低矮建筑3栋,为简易厂房;区内没有居住建筑。

1.3 土地使用和权属情况

该片现有已征用地1幅,一类工业用地,用地面积2.35公顷,为达濠区凤岗管理区集体建设用地。

1.4 道路交通现状

现状已建的城市主干路有北侧的河中路、达南路,均为部分建成,未达到规划宽度;南侧疏港大道正在筹备建设中。

2 规划目标

2.1 功能定位

2.1.1 南山湾产业园区定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汕头?台湾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粤台经贸合作示范园区的启动片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濠江片区,滨海工业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市工业经济带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汕头市招商引资的形象窗口之一;

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为主,同时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先进地区的转移;承接本土企业的转移;承接海内外华侨的投资。

2.1.2 南山湾产业园区产业

以一类无污染工业为主,二类少污染工业为辅。发展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

3 发展目标

3.1 发展规模预测

南山湾产业园区用地总规模308公顷,扣除城市主要道路后,园区用地287公顷,产业用地的比例达到园区总用地的70%以上。

3.2 人口规模预测

①产业人口

按照同类产业园区(现代制造业、新型产业为主)一般的产业人口为100~150人/公顷产业用地的测算口径,园区产业人口约1.5~2.2万人。以上两个数据综合,园区预测产业人口为1.8万人。

②居住人口

根据汕头市一般工业区实际运作情况,就业员工住宿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地的务工人员,;第二部分是外地务工人员,;第三部分为外来投资人口和高级管理人员(占产业人口比例10%左右),其住宿一般为独立与本工厂外的居住小区或公寓。根据以上测算,本工业区居住人口约0.2万人。

③结论:综合以上两项,规划核心区总人口约2万人。

4 用地布局

4.1 规划布局结构

4.1.1 规划用地布局

根据规划设计要点,园区用地以一类用地为主,二类用地为辅。综合考虑片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和片区污水排放向北收集的要求,二类用地集中布置在园区北部。

4.1.2 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用地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四组团”。

一心:即行政办公和商业金融中心区,位于园区东部、达南路西侧,集办公管理、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即形成一个工业发展轴和一个生态景观轴十字交叉的两个轴线。

工业发展轴:以达南路上的园区主入口和中心服务区为起点,以园区中部东西向的主要道路为载体,联系园区和西面的台商投资区、河浦工业区。该轴线是整个台湾产业园的交通轴线和发展轴线。

生态景观轴:主要以疏港路上的园区次入口为起点,贯穿园区南北向,并与南面园区配套研发用地有机联系,该轴线是园区的服务轴线和景观轴线。

四组团:由区内道路分割形成四个工业组团,其中西北工业组团、东北工业组团的北部为具有轻微污染的二类工业,西北工业组团、东北工业组团的南部和西南工业组团、东南工业组团为一类基本无污染型工业。

入口:入口广场既是园区职工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园区对外形象宣传的一个窗口。主、次入口分别设面积较大的广场绿地,有利于形成园区入口景观,展现园区形象

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1 现状概况

园区东侧的达南路,已建成路面宽度约36米;北侧的河中路,已建成路面宽度约36米。

5.2 道路交通规划

5.2.1 路网结构

园区道路遵循《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的城市路网布局,规划路网以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园区道路组成。园区内道路以交通顺畅、便捷、灵活为原则。

园区内部干路结构为“三横三纵”。区内主干路为刚性控制,区内次干和支路均部分为弹性调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结合结合实际用地需要,经有规划部门确认后,可进行适当调整。

道路等级划分

(1)外部交通

园区对外道路由河中路(60米)、疏港路(60米)、达南路(60米)等城市道路构成。

(2)内部交通

区内道路形成园区主路、园区次路两个道路等级。园区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米,园区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米。

6 绿地系统规划

6.1 规划理念

结合园区主要道路安排防护绿带,结合水渠安排公共绿地,在整个园区形成绿地网络,对各工业街坊实行隔离并形成通廊,以减少各类产业门类之间的相互干扰。

结合园区出入口设置广场绿地,形成工业区的入口景观,展现工业区形象。

6.2 绿地布局

6.2.1 公共绿地

区内的公共绿地主要为入口广场绿地,结合生态停车场的设置,以实现景观性和功能性相统一。

6.2.2 防护绿地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河中路南侧防护绿带宽度为50米,达南路西侧防护绿带宽度为30米。考虑到已批准的河浦工业片区和台商投资区濠江片中,河中路南侧防护绿带按10米控制,因此园区内河中路南侧防护绿带统一按10米控制。

区内道路防护绿地为道路沿线带状绿化,其中绿带宽度按10~12米控制。

防护绿化起一定的隔离作用,配置树种以具备除味、抗噪、阻尘功能为主。

6.2.3 单位附属绿化

单位绿化是指各厂区、配套公建等单位内绿地。同时,在各个单位内,应推广庭园绿化、立体绿化,提高总体绿化覆盖率,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各工厂车间周围不宜种植密集的树木,应种植低矮的植被,有利于有害气体的迅速扩散,不至于因大量聚集而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7 环境保护规划

7.1 规划措施

7.1.1 水体保护规划

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以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7.1.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产业政策,作好对区内企业的产业导向、规划导向和排污总量的控制,禁止在园区内建设有大气污染的企业。

7.1.3 声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噪声管理法规,对工业、施工、商业噪声的管理。加强对外交通干线绿化和隔声设施建设,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积极防治社会生活噪声;加强交通管理,降低交通噪声。

8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背景及产业类型,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园区的性质、职能和定位。以资源及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为原则,合理安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使之能够与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引导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塑造汕头市南部工业新城的滨海、沿江景观特色,增强其未来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汕头市工业经济带控制与发展规划》(2006)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4篇

根据《县目标绩效督查中心关于报送政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知》件精神,我单位结合年初政务目标任责任清单,逐条整理政务目标任完成情况,现将政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已完目标

1.引进优质企业合作开发园区产业化项目1家;完成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完成中药材加工基地提升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2.完成县科技有限公司300万元配套设施设备购置。

3.优化“1+5”产业园体系,完成花椒主题园核心区提升项目。

4.完成县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道路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5.成功创建州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申报东西部储备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2000万。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疫情影响,重创旅游,园区企业今年只能实现产值6000万元,无法完成全年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的目标;

二是受“7.15”、“8.16”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在建的县藏红花椒扶贫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路面、路基、堡坎、桥涵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预计约633.33万元,今年无法按计划完成县藏红花椒扶贫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5篇

和冯瑶一样,对镇宁城镇化建设感到惊喜的还有38万镇宁群众。“十二五”以来,镇宁常住人口从28万增加到38万,城镇化率由24.5%提升到目前的41.5%。如今,一曲新型城镇化乐章,正在镇宁大地上奏响。

抢抓机遇谋发展

2014年12月31日,安顺市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随着试点工作的加快推进,镇宁迎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春天。

当地立足区位条件、交通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点面结合、景城一体”的要求,围绕“康庄福民,建设秀美镇宁”目标,深化城乡一体化,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全面推进镇宁自治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2015年3月9日,镇宁自治县委第九次全体会议明确将新型城镇化发展定位为山地新型城镇化、山地特色城镇化、山地旅游城镇化。

为将蓝图变美景,镇宁先后投入资金49.77亿元,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44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道路建设项目10个,山体公园及绿化工程7个,小城镇项目2个,产业发展项目11个。大幅改善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进餐饮、住宿、娱乐、商贸中心提质发展,以城镇化建设拉动消费“新引擎”,有效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我们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为优化。”镇宁自治县委书记庞琨说。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镇宁各族干部群众谋定而动、全力而为,县主要领导带头调研,先后组织召开50余次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全面谋划城镇化建设项目,推进各项工作大步前行。同时明确所有项目都有一名县领导牵头带队督查,实行“日督查,周调度”制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镇宁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1.5%,比2010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74.91亿元。预计2016年城镇化率将达45%。

产城融合走新路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镇宁按照“产业兴县、城建活县”的思路,立足资源优势,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强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功引进和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经济实体,产业升级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构建起“10+3+2”的发展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园区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镇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通过优化工业园区布局,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石材产业园、轻纺产业园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以波波糖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粮油、茶叶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和与之匹配的乡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启动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以推进,产城互动、镇企联动的良性互动模式初步形成,就地吸纳6260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通过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镇宁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生态牧养示范园区、大山镇中药材示范园区、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和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城镇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更具优势,实现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生态优先更宜居

融合山、水、路、人、景“五个要素”,建设以人为核心、城乡一体、产城景互动发展的山水田园城市,成为镇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亮点。

镇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上充分融合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近年来,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

“十二五”以来,镇宁经济快速发展,引进项目283个,引入项目资金395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镇宁立足做好山与水的文章、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打造“绿色之城、山水之城”。

2015年底,镇宁陈家坡、青龙山、蝴蝶山、坤山、大真武等7个山体公园及环翠新区绿化(一期)、县城绿化工程建设完工,绿化面积达到206770平方米,增加了0.3%的绿地率。此外,还重点打造了红旗水库、白马湖;对穿城河道进行整治,推进沿河路改造;对境内水库、河流进行规划,加强了对桂家湖等的水体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几年达到100%。如今,在原红旗水库基础上升级打造的红旗湖公园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沿着水库修建的2618米环湖游步道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镇宁的城镇化建设,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考虑以人为本,在44个实施的城镇化建设项目中,民生项目占据大半,公共服务设施是重点,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幸福,为城市发展而骄傲。”镇宁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潘登岭说。

城乡统筹促和谐

为建成宜居宜游型城市,近年来,镇宁通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辐射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做大城区,做特城镇,做美乡村。

为抓好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镇宁以“8+1”“8+X”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以“一建四改治八乱,五有四化三提高”为主抓手,扎实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积极探索“1+N”建设模式,镇村联动,推出了一批美丽乡村。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6篇

根据国内有关旅游文化产业园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阜康市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在建设中出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典型的案例(例如,西安曲江新区、曲阜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典型案例在园区开发建设中成功的经验与启示,立足阜康市地方文化特色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现状,提出打造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产业集聚;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市境内,距离省会乌鲁木齐市45km,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天山天池不仅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景,同时还带有浓郁的新疆民俗风土人情,让本来具有色彩斑斓的天池文化增添了更多的内涵。无论从神话还是从鳞次栉比的风景来说,天山天池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和游览价值。随着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目前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交融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因此,阜康市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上重要的旅游城市,通过抓住当前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难得发展机遇,在借鉴全国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园区。同时准确对园区性质和发展战略定位,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用地布局,选择适合园区运营管理模式,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阜康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研究区域概况

天山天池景区处于87°46′E~88°44′E,43°45′N~45°00′N之间,隶属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阜康市,其东侧为吉木萨尔县,西边连接着米东区,南边和乌鲁木齐相望,北边连着福海县;整个天池东西长为76km,南北长为198km,总共有8528.8km2。天池由南到北贯穿峡谷,呈阶梯形状交错着,由崎岖山地慢慢走向宽广平地过渡,气温也由原来湿冷山地变成干旱平原,这些所有转变仅在80km范围之间,海拔落差5000m,整个地形地貌表现出规律性带状分布,这正是展现了西北干旱地区独特的自然现象。

2旅游景观资源

2.1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景观资源调查是揭示一个地区景观资源吸引丰度的重要步骤,也是了解风景资源及其特色、品质和空间分布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景观资源的筛选、分类和评价可以为景区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提供依据。参照国家建设部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对风景资源调查内容的分类规定,在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分类

2.2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

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是阜康市人民政府按照“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惠民富市”的战略选择,以天山天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重点,全力打造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园南起天池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北至吐乌大高速公路之南,东至四工河冲积扇,西至甘沟,总规划面积约23km2,以休闲、度假、会展、购物、娱乐、创意文化展示等为主要业态,目前已启动实施了新疆馆、五江天山温泉国际大酒店、丝绸之路奥特莱斯、王母悬圃文化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文化产业园区投资2亿元建成了天山天池游客集散中心(景区门票处);产业园核心区道路、集中供热、供排水、电力地埋、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主通道建设;投资1.5亿元的世博新疆馆迁建项目已完成场馆建设;丝绸之路奥特莱斯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完成项目区土地平整工作和三大区域基础工程;五江天山温泉国际大酒店(总投资11.8亿元)已完成主体建设,计划2015年10月完成装修投入试运营。2015年还将争取启动梦幻天山欢乐谷主题乐园、未来水世界、天池马文化游乐园、天池书画院、温泉小镇等项目。产业园雏形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天池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基地和西王母文化培育保护基地等项目也将落地文化产业园。

3新疆天山天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可行性分析

3.1园区战略价值分析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旅游的核心区,紧邻全疆旅游集散枢纽乌鲁木齐市,依托多样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未来将成为新疆旅游的门户服务枢纽和“新疆”的区域旅游名片。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结合天山天池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将着力打造以天山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将加快新疆特别是乌昌经济圈国际化进程,构建中亚首席区域性国际城市,实现多民族共荣发展。

3.2园区区位条件分析

3.2.1战略区位。

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临近亚洲内陆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拥有绝佳的区位交通优势;随着高铁的开通,乌鲁木齐市的陆上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未来产业园区依托乌鲁木齐市的区位优势,可以共享国际国内客源。

3.2.2地理位置。

天山天池位于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立足中亚五国,联系世界各地。

3.2.3外部交通。

这里有26条国际航线联接中亚和俄罗斯主要城市,通航城市总数超60个,38家航空公司在地运营。这里有亚欧大陆桥国际铁路线,国内高铁通车后至西安约9小时,至北京约11小时,至上海约14小时。同时,丝绸之路开启亚欧互通有无、东西文化沟通的陆上通道。

3.3文化价值分析

天山天池地处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天山天池文化,其具备承载“跨区域共同价值观”的潜力。从文化资源类型上来讲,神话宗教、高山湖泊、异域风情等多条文化发展轴线交汇,贯穿人类时间、空间、民族的演进脉络,影响深远;从文化资源质量上来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元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学、民俗、宗教、美学、朝圣、科普、考古、艺术等价值。以高山湖泊主题的文化产品体现着自然文化价值;“天山”、“天池”寓意其山水资源禀赋的顶级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科普价值。

3.4资源禀赋条件分析

新疆的天山北坡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利福尼亚共同处于北纬44°纬度线上,是全球三大酿酒葡萄黄金产区之一。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及土壤为生产优质葡萄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但是与丰富的资源相比,目前天山尚未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酒业品牌和葡萄酒旅游度假基地,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

4结论与对策建议

4.1结论

本文以阜康市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关于文化和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阐述了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所依据的相关理论支撑,针对目前阜康市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特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西安市曲江新区、曲阜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的成功经验,论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创新思路,并得出以下结论,为阜康市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4.2对策建议

4.2.1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阜康市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其中以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之上的天山天池最为著名,该景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风光水域、生物景观,同时将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古迹融为一体。但是当前天池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天池文化中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没有充分利用。因此,在旅游产业文化园区建设中需要充分挖掘天池文化内涵,在建设天山天池旅游产业文化园区过程中大力发展天池文化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理解和把握具有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和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走出一条符合阜康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园区建设新路子。

4.2.2统筹旅游和文化资源,实现规划理念创新。

以主题化、景点式的规划理念为核心,以瑶池、西王母古老的传说和天山壮丽地景为支撑,打造天池文化特色核心区。通过国内外规划设计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文化景观资源和旅游景观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力求把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产品、高新技术、技术创意、科研人才等聚集的重要场所,形成新疆天山北坡地区文化、旅游和经济新的增长点。

4.2.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对于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不仅是先进的硬件设施,还包括对产业发展软环境的改善。通过持续改善基础环境,给予更多优惠政策等途径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尤其是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尽快提高产业集群的规模和质量。阜康市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政府的政策倾斜力度为产业园区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园区内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针对关系民生的道路、绿化、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并且优先划拨专项资金;对于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内开展的重大项目,其中涉及的水利、暖通、路网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阜康市政府可以从项目的专项管理资金中按比例进行补贴。

4.2.4建立金融服务平台,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成立阜康市天池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以及担保公司,通过财政资金来盘活园区内土地、文化以及景观资源,通过园区内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来带动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等公司进驻产业园区,提供金融信贷、融资担保、司法担保、履约担保、投资中介服务等政策允许的相关等服务,推进园区内旅游文化产业融资平台的完善,有利于吸收更多社会和金融资本投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4.2.5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要继续发展壮大,需要依靠重大项目的实施来带动,以重大项目对大企业或者集团进行招商引资。这就需要政府引进国内文化产业中国营企业投资,发挥其在资金雄厚、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文化创意多样和市场销售方面的优势,形成园区内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集团。同时,阜康市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条例,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积极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其较强的市场洞察敏锐度高、人才创新性比较强、企业运行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促进阜康市旅游文化园区的建设。

4.2.6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园区品牌。

阜康市政府应该对产业园区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科学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将园区产业集群的市场效率充分发挥出来,持续提高园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天山天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应发挥自身职能,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品牌。

作者:张锐 王承武 王凯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向勇.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樊盛春,王伟年.文化产业闶区理论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8(10):23-25.

[4]方世忠.政府在文化产业闶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以现代戏剧谷为例[J].上海人大月刊,200910(15):10-14.

[5]许莉,吴玥.西部文化产业闶区发展模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9):45-47.

[6]李兰.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的思考[J].前沿,2011,(24):172-174.

[7]张立波.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91-95.

[8]樊盛春,王伟年.文化产业园区理论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8(10):9-11.

[9]祁述裕.建设特色文化园区,促进区域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8-10.

[10]王伟年,张平宇.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6(01):110-115.

[11]张海燕,王忠云.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8):743-746.

[12]杨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3]马红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对西安经济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4]刘勤.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抢抓国内外航空产业加速发展和国内低空开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市航空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加快航空零部件园区建设,加强对园区的运营管理,强化对入园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全力打造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目标思路

积极探索航空零部件园建设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筹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方式,由公司法人承担航空零部件园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开园,力争年实现入园企业12家。到“十二五”末,实现入园企业超30家,航空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的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园区建设和引企入园协调服务机构

为加快航空零部件园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在市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小组内,下设园区建设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园区规划、征地、拆迁、报建等相关事项,提供企业落户、规划用地、建设方案等服务,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现场为企业协调解决厂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园区建设、运营及管理机构

创新工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模式,航空零部件园建设和运营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由市国资公司承担航空零部件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资、投资和建设,负责该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和服务,并承担为园区企业生活配套商业、住宅等设施的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

为加强对园区国有资产管理,成立航空零部件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管委会与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市国资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履行对航空零部件园区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能,其主要职责是:拟订航空零部件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审核入园企业投资计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园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工作规定,负责协助办理园区土地出让或出租手续,落实市政府对航空产业园的财税政策,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等。

四、建设资金来源

航空零部件园及园区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占地4700亩,产业园区的土地征用、补偿、平整以及园区地面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7亿元,为产业园配套的生活和商业设施的开发建设约投资3亿元,合计投资规模为10亿元。

按国家对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由市政府投入项目资本金2亿元,其余8亿元资金按照“借、用、还”为一体的信贷模式,由市国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筹措。

五、项目运作摸式

按照自求平衡的原则,建立园区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市国资公司通过土地投资开发经营的方式,最终实现项目投资的保值增值,具体方式是:

(一)航空零部件园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分三期建设产业区,由市国资公司负责实施项目土地平整和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即“七通一平”,同时,将与入园企业协商参与其厂房投资建设。

(二)由市国资公司依法受让航空零部件园4700亩建设用地(包括1200亩配套商住用地),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在扣除征地、拆迁等实际成本后,市政府将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补贴)给市国资公司。

(三)依据园区规划和入园企业建设需要,市国资公司(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按市政府政策规定的优惠价格,通过土地二级市场,供地给入园企业。

(四)市国资公司实施对商业、住宅配套设施的土地经营和开发,所得经营收入用作弥补园区产业区建设项目运作的的资金缺口。

六、政府政策支持

鉴于产业园区近期的实际收益与园区土地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严重倒挂。为实现产业园区投入产出平衡,市政府通过以下途径给予政策支持:

(一)出让1200亩商住用途的土地给市国资公司,用于园区配套的商业、住宅开发,并全额返还该宗土地出让的全部收益和税费。

(二)依据园区建设项目以及入园企业实际缴纳的税费金额对市国资公司给予全额奖返。

(三)对园区用于开发建设的贷款,其实际发生的银行利息由市财政安排资金贴息。

(四)市政府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作为航空零部件园建设项目资本金。近期由市财政先安排4000万元,用作一期工程项目启动资金。

(五)争取上级政府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补助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

七、时间进度安排

(一)年1月底前,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设方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组建航空零部件园项目部,人员进驻园区着手项目前期准备。

(二)年2月底前,浮梁县政府对园区前期投入情况进行清理,向国资公司移交园区前期建设相关资料。协调当地拆迁、征地、开工建设等具体事项。

(三)年3月底前,逐步落实项目资本金,与国家开发银行沟通落实项目融资事项,配合贷前调查评审工作;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项目立项审批工作;着手建设工程设计招标,落实设计单位。

(四)年3月底前,国土部门办理建设用地征地报批手续,浮梁县、市林业局等部门实施征地、征收补偿工作,办理用地规划和项目开工建设手续,施工队伍进场。

(五)年5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土地整理,逐步向入园企业移交建设用地,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厂房建设施工相关手续。

产业园道路建设范文第8篇

2011年12月12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10天后的12月22日,产业园开工奠基,一期规划面积25.1平方公里。沿着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一路向前,就到达阜阳城南新区。2012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城南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城南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放在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整体格局中,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与城南新区打造“内陆新特区”,会产生什么样的牵引效应?

在阜阳留下“合肥烙印”

在《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总体规划》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该项目是安徽省学习江苏省苏南苏北共建园区的成功经验,为皖北乃至全省科学发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有生命力的典型案例,成为安徽南北结对合作促进皖北崛起的窗口。”这是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在加快皖北振兴方面的责任。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开创了结对合作的一个全新模式,肩负着皖北‘四化’同步、先行先试的重任,是阜阳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必将对阜阳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牵动、催化、示范作用。”阜阳市委书记、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于勇如是说。

如果从阜阳城市发展的视角来看,是“分享省会经济的红利”。“十一五”时期以来,包括合肥在内的中西部省会城市经济集体崛起,成为区域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现象。随着合肥自身经济实力上升,对外辐射力也在增强,合肥经济圈已经与阜阳市无缝相连。阜阳顺势而为对接合肥,可谓水到渠成。

正如阜阳市市长李平所说:“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是阜阳改革开放的引领区、产城一体的先行区和社会管理的示范区,对阜阳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的核心工作团队大多来自合肥,他们把合肥的园区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整体打包”输出到阜阳,合肥最成熟的经验在这里繁衍。比如,颍州区市场化运作外包城市道路保洁的做法,就是起源于2013年2月,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对湖北佳士成公司的成功引进。于勇还特别鼓励说:“勇于探索,创造示范,好的做法可以直接用在阜阳发展中。”

另一方面,即使把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的近期土地用完,也只能为阜阳增加250亿元的工业产值。而共建园区带来的发展理念和培养出的人才,恰似揉入一团“酵母”,对当地发展环境和干部队伍起到极强的催化作用。

“园区建设两年来,启动了皖北振兴的新引擎,对阜阳发展的示范效应与溢出效应开始显现。”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厚亮认为,“看得见的是项目,看不见的是项目背后的发展理念。”

很多发生在园区中的案例和故事,便是示范效应的佐证。

一个是拆新楼的故事。一家企业把楼房紧贴规划红线建设,已经建到第三层了,园区管委会坚决要求炸掉,王厚亮认为:“必须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的刚性。”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企业家身上。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引进了一家投资上亿元的冷冻食品企业,企业在上报发展规划方案时,每次都是同样的两张纸,一张平面图、一张鸟瞰图。园区管委会了解后才知道,这位企业家花4000元,找了一个挂靠在企业中的设计公司的年轻小伙子,做了这两张图纸。发现这个情况后,园区管委会直接配备设计师,手把手地教,让这家企业跟着学。王厚亮告诉《决策》:“现代产业园既引进一流的500强企业,也引进阜阳当地的企业,让他们跟着先进企业学习,为阜阳发展培养一批现代企业家。”

在园区运作上,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市分别注资10亿元,构成30亿元发展资金。王厚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30亿元的基础上,按照信用贷款70%的比例,获得银行授信贷款21亿元,这两项共形成可用资金51亿元。园区每平方公里开发成本5亿元,一期25平方公里需要120亿元,意味着还缺口70亿元。这就需要依靠土地升值来实现。按照每亩100万元的纯收益,需要7000亩用地指标。

根据安徽省的规定,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用地指标实行单列,每年2500亩。其中,有18%作为商业用地开发。“我们把30亿元看作种子基金,我们是种下一粒种子,希望能发出更多的新芽。”王厚亮说,“最终实现的,是资金的滚动增值。”

“蝴蝶效应”

建设一座撬动阜阳的现代化新城区,阜阳人已经梦想了多年。如今,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这就是城南新区。

在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上,记者采访了阜阳城南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束浩然,他先后在合肥海恒集团、合肥滨湖新区、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工作过。“这里不是重复造城,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填空’,而是统筹阜阳城市建设的全局。”束浩然告诉《决策》,“实现产城融合,阜阳城市结构与功能必将得以完善,城市形象与特色得以提升,一座现代化新城发挥出辐射引领作用和承载功能,一定会带动阜阳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这就是城南新区的‘蝴蝶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南新区是一座城市的建设标杆和样板。“城南新区定位‘阜城都芯、绿智水城’,体现阜阳‘三清贯颍’的特色。”束浩然介绍说:“建成后,将是阜阳乃至皖西北的金融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

这样一个“高富帅”的新城区,一定要布局“高大上”的好项目。位于阜阳淮河路、毗邻城南新区的万达广场,就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项目。万达广场进驻阜阳,还刷新了一项纪录。

2013年5月28日,阜阳第一次与万达集团洽谈,85天后的8月24日,双方正式签约。又过了仅仅52天,10月18日,阜阳万达广场正式开工建设。前后总共用了137天,创造了万达集团在全国建设的“阜阳速度”,也见证了一座后发型城市快速崛起的铿锵步伐。

阜阳是万达集团进军皖北的第一站,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从10月18日算起,18个月后,就能让阜阳人享受到吃、购、游、娱一体化的大城市生活。

万达广场是阜阳城市功能提升的新动力,更是阜阳城市商业功能升级的一个缩影。最近两年,阜阳的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凸起,“十二五”时期,将达到20座。届时,阜阳将实现从皖西北商贸中心向中部区域性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的转变。

但比城市改变更可贵的,是阜阳大建设的“市气”已经形成。特别是在城市西南部,阜阳大气魄战略布局使城南新区、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经济开发区、西湖片区互联互通,高效对接,形成1+1+1+1>4的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