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1篇

2020-03-18

一、基本情况

我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截止2019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农村饮水工程313处,总供水能力3.93万吨/日,总投资13721.0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476.24万元,省级资金2591.5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653.20万元;早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标准低,建设了大量小而散的农村饮水工程,很多达不到农村安全饮水标准,加上管理不到位,维养资金、技术人员缺乏,导致全县129处农村饮水工程已报废(主要是2010年以前建设的项目),报废项目总供水能力0.37万吨/日,总投资1166.9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5.20万元,省级资金103.2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08.51万元;目前我县尚有正常运行或可运行的农村饮水工程184处,总供水能力3.56万吨/日,总投资12554.1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21.04万元,省级资金2488.3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44.69万元;分散式供水工程涉及全县15个乡镇,主要为自建压水井,共3220处;建档立卡贫困户2026户,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从水利部、省水利厅及市水利局明察暗访以及相关媒体等途径反映的情况,通过前期整改和摸底调查,目前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同上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建设标准低、项目布局点多面广。全县184处可正常运行的农饮工程,包括千吨万人项目6处,占比3.26%,百吨千人项目29处,占比15.76%,百吨千人以下149处,占比80.98%,分布全县15个乡镇;前期因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设计和施工均以供水为目标,在水源地选择、处理工艺、水资源论证和周边污染等方面未做过多考虑,导致前期建设了大批标准低、无处理设施的小型农饮工程,项目建成后受益乡镇、村、组未及时跟进管理,导致全县已有129处2010年前建设的农饮工程全部报废,浪费资金1166.91万元,现均需重复建设,预计需要资金5000余万元。

2、项目管理不到位,安全饮水保障程度低。全县184处项目仅有6处千吨万人项目落实了管护责任和管护主体,其余的178处均未制定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水源地选择、水源地技术等级划分和保护措施不到位,均存在安全隐患,2019年按照省、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县政府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6处千吨万人项目水源地存在问题的整改,尚有178处农饮工程水源地未进行整改,大约需要资金5000余万元;部分农饮工程消毒设备未设计、未安装或消毒设备工艺简单、未正常运行,导致安全饮水水质达标率低;农饮工程无维修养护资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养护,普遍存在工程建后无人管护问题;水费收缴困难,农村用水率偏低,供水企业或村、组工程运行主体无资金保障农饮工程正常运转。上述原因导致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水质达标率偏低,2018年疾控中心取样检测102份,合格率仅为60.8%;2019年疾控中心水质取样检测125份,合格率仅为64.8%。不合格主要原因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等指标超标。

3、农饮工程多,监管检测困难。按照农饮工程管理规定,供水企业要实行24小时水质监测,目前仅千吨万人项目配备了检测设备,且部分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其余项目均未配备检测设备,水质检测、监测工作存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工程数量较多县疾控中心对全县农饮工程水质状况定期抽检、监测等工作很难按时完成。

三、下步工作建议

1、提前谋划,精心编制“十四五”供水规划。根据我县农村供水现状和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谋划“十四五”供水规划,2月底我局已聘请省水科院编制“十四五”供水规划。

2、适时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按照省、市工作布置,农村安全饮水将全面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全省已有景德镇市和新余市已全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省已有50多个县正在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只有乐安、资溪、XX三县未签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合同,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有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县城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最大限度覆盖县城周围农村安全饮水;二是改造扩容现有千吨万人农饮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形成中心集镇集中供水,通过管网延伸对早期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不能保证供水的村、组实行安全饮水覆盖;三是对极个别受地形限制、人工分散等因素制约无法通过管道延伸覆盖的地方通过打机井等方式解决当地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实行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从取水、制水到输配水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监测信息化网络,健全水质卫生常规制度,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安全监管水平。

3、加大水费收缴和财政补贴维养力度,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在未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前乡镇为农饮工程管理主体责任人,同时要落实村级管理责任人和工程运行管护责任人,按照农饮工程“三项制度”有关规定,落实管护责任,筹集管护经费,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实现农村供水从保量供水到保质供水转变,筹集资金通过购买化服务聘请专业管理机构对农饮工程进行维修养护,逐步提高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掇刀区;城乡一体化;措施;建议

一、掇刀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荆门市掇刀区地处“两圈”结合部,一区踏“两圈”,是战略实施的“复合区域”,又处于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中间地带,有利于促进“两圈”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加速融合和社会协调发展。

掇刀区是荆门市的城市新区和新型工业区所在地,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23.36万,所辖的两镇两街道全部位于城市规划范围区内。掇刀区三次产业融合度较高,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9.5:64:26.5.。辖区内大型中省企业比较集中,企业带动能力较强,例如石化总厂、电热厂、福耀玻璃、李宁工业园等辐射和带动能力都比较强,具有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客观条件。该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1]

二、掇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1)加快推进“三圈”协调发展

在新城市核心圈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以城市空间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和承载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为重点,将现区域内现有的16个城中村、城郊村进行城市化改造。大力繁荣以大市场、大卖场、大物流为主的商贸物流,支持发展以“国资、外贸、民资、股资”为支撑的多形式金融业。在新城郊扩展圈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围绕项目向片区集中、农民向城镇(新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目标,不断扩大新型城乡结合部,将团林铺、麻城两个中心镇和周边26个村纳入扩展范围,涵盖半径向外延伸10公里,重点建设好两个中心城镇和一批农村新社区。在新农村辐射圈重点实行“三农减半行动”。以新农村居民点和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推进村庄集并、村民集中、农民减少。[2]

(2)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坚持“三次产业互动、城乡产业共融”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产业特色的培育,依托荆门石化等骨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渗透、配套和内生循环。鼓励和扶持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产业升级计划,不断拉长产业链,强化产业集聚。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把双泉工业园、麻城工业集中区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以现代工商管理理念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绿色特色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形成核心竞争力。

(3)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抓好荆潜路、207国道沿线景观带建设,完成城市小街小巷改造,建设一批具有掇刀地域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按照城市社区模式,对迎春村、掇刀渔场、双泉渔场等“城中村”实施改造,把搬迁安置房建设与商品房建设“捆绑”开发,着力构建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加大中心城镇建设力度。以打造区域副中心城镇为目标,按照1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和10万人口的规划,完成团林铺和麻城两个镇的总规和控规修编。按照“科学选址、规划集并、配套建设、打造特色”的要求,打破村级行政区划界限,撤并小型村、缩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

三、掇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就

1、经济发展态势较好。

按照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思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扶持壮大以商贸物流为主导的服务业,宝山农贸、惠民水果、星球家居、洪源建材等专业市场经营形势良好,规模、档次和效益稳步提升;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均有较快发展。掇刀区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强化招商责任,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9年元至9月,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29亿元,同比增长55.72%,新引引进项目48个,其中投资过亿的5个;直接利用外资809万美元。

2、城乡面貌有所改观。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419万元,完成了关公园小区道路等3条主干道及排水管网工程;投资500万元,完成了枣山居民点、江山新村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环卫设施159余处;率先在全省启动通村达组公路建设,修建通组公路852.5公里,通村公路194.7公里,通村率80.2%;累计维修各类水利工程376处,解决了2.65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狠抓乡村“清洁工程”,荆潜路景观大道绿化工程顺利完工,207国道沿线绿化、净化工程有序推进。

3、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财政支出结构调优,着力解决群众“四最”问题,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一是着力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面编制了整区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方案,在城市核心圈,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荆潜线等5条景观大道沿线的征地拆迁、绿化、美化、房屋立面改造等工程建设。二是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并侧重向农民倾斜。积极推行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机构统一、参保对象身份统一、保障水平逐步统一的并轨体制。

四、掇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1、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目前,南城区建设速度需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市直部门向南城区搬迁。尤其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在城乡路网骨架建设上需要加强。一是将大外环(象山大道至凤袁路段)、东外环(团林兴隆到麻城斗立)、西外环(响岭皂当公路至凤袁公路路段道路)纳入城市道路建设范围。二是为了减少荆潜公路经过麻城扩宽时的拆迁难度,同时,利用国家投入将城区路网骨架拉开,推动南城区扩张,掇刀可以在荆潜公路改造升级的时机,申请国家投入,将公路改道绕麻城和掇刀城区。三是针对掇刀区整区推进通村通组公路中存在240公里断头路且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掇刀区可以向荆门市里寻求支持。四是将供水、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延伸至207国道及荆潜路西侧居民点,并向城郊居民点延伸。

2、加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掇刀在经济管理、城市建设、农业林业、水利、房地产、道路交通、司法、教育、民政、文体、国土资源、环保等方面与东宝区相比,享受到的省、市财力支持相差大约在1个亿左右,与扩权县市相比,这一差别更大。客观地说,这些资金差别完全由市财政给掇刀补齐,也不太现实。掇刀可以在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的同时,市财政在教育、民政、文体、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方面,对掇刀加大倾斜力度。特别是是在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覆盖率方面;将掇刀城区学校纳入中心城区教育规划并加大投入;将掇刀卫生体系纳入市里统一规划,将掇刀人民医院规范化建设管理纳入项目规划,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 城乡一体化 对策

城乡一体化是指逐渐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公共资源得到均衡配置,城乡生产要素实现双向平等流动,从而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地区。加快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能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缩小和中东部地区的差异,实现区域性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一、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工业化程度不高,以工促农能力弱

工业化水平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偏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渡期。另外,各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农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工业化基础条件差,吸引与利用外资的能力差;三是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偏低,文化素质差;四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资源利用率偏低;五是乡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因此,当地的工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均严重滞后,无法反哺当地的农牧业,以工促农的能力不够。

(二)城镇化水平低,以城带乡能力弱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规模均对农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程度越高,对农业的反哺能力也越强。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实践显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中心城镇与重点小城镇发挥的作用能发挥出特别明显的作用。不仅能让农民就近就业,还能集约节约农业用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3%,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2014年青海省常住人口为583.42万,其中,城镇人口290.40万,占比为49.78%,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少,规模小,城市相关基础设施落后,无法起到以城带乡的作用。另外,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有三点:一是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当地中小城镇的发展,特别是户籍、社保、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有待改进;二是城镇规划欠缺合理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与对农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均不足。

(三)二、三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就业岗位少

城镇化的实质是通过生产力的变革来促使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变迁,传统农业比例减小,而二、三产业比例增加。我国西部地区二、三产业比值非常低,据研究显示,该地区一、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为51.3:17.9:30.8。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个百分点[1]。这表明西部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二、三产业极不发达,工业化程度非常滞后。

二、加快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经济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均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和平崛起等战略问题。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近年来,境外屡屡制造破坏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安定局面的犯罪活动,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统一,并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可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区域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二元结构”模式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制约当前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逐渐实现城乡户口管理一体化。通过政策引导,让更多有资金、有技术的人员向城镇聚集,并让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子女在上学、就业、参军等方面享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逐步改革劳务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住房政策,允许农民在小城镇与中小城市落户,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落户城镇的农民可按照本人的意愿保留土地经营权,允许其将土地进行依法有偿转让[2]。这将盘活大量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达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目的。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由于西部地区是劳务输出的重要区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更为突出。正因如此,尽管农民工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受到歧视,这也降低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通过政府财政扶持,下拨专项资金,着力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一要把握市场用工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二要在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现代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三要重视对农民科技培训服务机构的管理,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服务体系[3]。

(四)重要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逐步提升城镇县域经济实力与吸引力。首先,要挖掘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并因地制宜,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其次,以中心村、特色村、重点镇为代表,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再次,鼓励农民将富余资金投资到乡镇企业中,从而将农民利益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供电供水工程、通信网络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等。同时,在政府的主导下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倡导合理消费。一要制定更合理、更积极的多元化就业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二要加大保障性财政投入,逐步构建系统、全面的社保体系,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4]。三要净化城乡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并加强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合理消费,培植消费新增长点,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发展。

(五)劣势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经费使用以及建设项目时,要逐步向支农、惠农政策倾斜,以发挥出政策的导向性。通过发挥财政支农的二次分配效用,将更多财政资源与社会资源吸引到农村基础建设上来。同时,要逐步构建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为农业基础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除了要争取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还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道路建设、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中来。

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惠农资金支持力度。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镇的事权与财权,确保二权对称与统一。二要对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水平严重滞后的地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着重发展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要尽量争取国家对农村民生工程与农村基建工程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农村特色产业。要依托小城镇兴起的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深挖地区优势,明确区位发展定位与功能定位,并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5]。比如,可发展旅游名镇、商贸集镇、工业重镇等。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产业。

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移民搬迁办法。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对抗外界干扰力差,生态功能十分脆弱。当地人一般都处于贫困线内,温饱问题仍未解决。这类地区无法照搬上述城乡建设模式,而应采用移民搬迁办法。通过将当地人口转移到生态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解决这些人的教育、就业问题,也能让生态脆弱区得到保护,远离人类的破坏。

总之,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振兴西部经济,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对维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稳步增长,尽快让西部人民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刘以雷.中国西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及政策建议[J].新疆农垦经济,2010,25(3):1-6.

[2] 滕忠.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新经济,2014,9(23):51-52.

[3] 刘菊.农业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15(7):91-95.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一、全省城镇化发展特点

2012年,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27美元,城镇化率达51.26%,从发展规律把握,全省已进入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期。

(一)全省城镇化率位次前移,社会人口结构进入新的阶段

2012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51.08万人,城镇人口比上年增长65.7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59.75万人,比上年减少48.22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91.33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超过50%,在全国的位次由去年的17位上升到16位,实现了由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向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转变,社会人口结构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区域城镇化过50%的覆盖面扩大,差距缩小

2012年,朔州市进入城镇人口过半的第一梯队,全省城镇人口超过50%的市由上年的4个增加为5个(太原、阳泉、大同、晋城、朔州)。城市人口比重居前三位的是太原市(83.76%)、阳泉市(63.04%)、大同市(57.95%),后三位的为运城市(41.41%)、忻州市(41.43%)、吕梁市(41.61%)。从分市发展情况看,城镇化率比上年增长幅度最大的3个市为朔州市、运城市和长治市,分别比去年增长了2.15、1.90和1.88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排第1位和第11位的差距由2011年的43.84个百分点缩小为42.35个百分点,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城镇化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种城镇发展模式

从发展模式来看,山西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5种城镇发展模式:以上党城镇群、临汾汾河百里新型经济带、沁河小城镇群为典型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以孝义、侯马、怀仁、平鲁等县(市、区)为典型的“大县城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以太原长风文化区、太原南客站片区亦即晋中高校新区为典型的 “新区带动城市发展模式”;以平遥、介休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为典型的“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模式”;以昔阳大寨村、榆次后沟村等为典型的“旅游乡村发展模式”。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山西省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但若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滞后。从山西省城镇化历程来看,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山西为51.26%,山西城镇水平不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1个百分点,还低于2011年全国51.27%水平0.01个百分点。与2012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5个省份(除直辖市)广东(67.40%)、辽宁(65.65%),浙江(63.2%)、江苏(63.00%)福建(59.60%)相比,分别低了16.14、14.39、11.94、11.74、8.35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需更加匹配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2012年,山西省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提升空间巨大。城镇化与工业化(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之比为0.99,比上年上升了0.06,仍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区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三)城市核心带动力有待充分发挥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为了利用城镇对人口、资本、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集中所带来的聚集效益和城镇经济辐射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按公安部的户籍人口数统计,目前山西省只有太原市和大同市这2个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万,长治、晋城、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7个城市人口规模在50-100万之间,其余13个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由于大中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以及小城镇粗放发展,导致城镇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从区域、行业、企业3个层面积极推进两化融合,选择煤炭、电力、焦化、钢铁、煤化工、装备、建材等7个重点行业,按照产业特点,分别开展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现代化管理等工作。二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工业企业的相对集中,推进工业项目进园区,让更多劳动力在一个地区聚集,产生物流、商贸、住宿、餐饮、娱乐、教育、文化等生产业和生活业,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以及投资者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的良好人文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镇,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三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城乡发展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二)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城镇群

加快推进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发展;加快推进阳泉、忻定原、离柳中3个城镇组群发展;做强太原都市圈,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重点开发区域,成为中部崛起新的增长极,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重点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建设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建设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等。

(三)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加强城镇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大容量运输主通道、综合路网和交通枢纽建设,构建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城市群之间层次分明、网络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改造建设城镇供水设施和管网,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排水管网,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生活垃级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城镇燃气管网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通过城市容貌和人居环境专项治理,促进城市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

(四)创新城镇建设及其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议

一、诸城市水源地保护概况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总面积2182.7平方公里。2008年,全市辖13个乡镇(街道)、1个开发区管委会,总人口106.82万人。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市区内有潍河、扶淇河两条主要河流。潍河,是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它由诸城市西南部入境,经市区北流入峡山水库,境内长78公里,流域面积6367平方公里。扶淇河,是市区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积265.8平方公里,在市区南端扶淇河上建有中型水库――三里庄水库,是市区的主要水源地。

诸城市目前集中供水水源地以三里庄水库为主,青墩水库为辅,引涓工程为三里庄水库补充水源,目前无法正常使用,墙夼水库为远期规划饮用水源。2003年4月,划定三里庄水库水系和陆域为诸城市市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青墩水库位于三里庄水库上游8公里处,与三里庄水库构成梯级水库,是向城市供水的后备水源,现已开始向城区和部分乡镇街道供水。目前,三里庄水库和青墩水库及其流域水质COD监测平均值均低于15毫克/升,达到了饮用水二类标准,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诸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4.67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需水量5.5亿立方米,年缺水0.83亿立方米。通过调查和抽查,到2009年4月,诸城市仍有117个自然村,7.68万人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8.8%。

一是,饮用水源地基础设施存在较大饮水安全隐患。诸城市的地表水资源工程由于大多数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因工程标准低、设施老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造成部分供水工程失管,供水能力衰减。目前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乡镇(街道)仍有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排入河内、库内,库区周边和上游村庄均缺少垃圾处理设施,开放式监管难度较大,引涓干渠年久失修,一旦引水就会对三里庄水库造成严重污染。

二是,监管力度有待加大。水源地保护涉及环保、水利、国土、建设、城管、规划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配合力度不够,协调不够顺畅,有责任不清和推诿扯皮现象,存在一些监管死角。

三是,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居民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三里庄水库和青墩水库周边仍有161处养殖场(养殖户)、43家饭店、2家医院和114家工业企业。青墩水库和三里庄水库周边有大片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皇华镇规模较大,距青墩水库较近,其生活污水对青墩水库水质有一定影响。水库沿岸村庄规模持续膨胀,对水体的污染不断加剧。不少农村的水井周围10米以内,有厕所或粪坑、牲畜圈、污水沟等。

三、诸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一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的划分。诸城市政府于2003年3月划定三里庄水库水系和陆域为诸城市市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地总面积为51.61万亩,水域总面积为3.63万亩。三里庄水库、青墩水库库区为一级保护区,水库流域内的其它区域和引涓干渠、涓河拦河闸为二级保护区。2008年8月,诸城市政府划定农村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依法实施保护区制度。根据诸城市水资源“十一五”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涓河拦河闸向西沿引墙夼水库水入涓河的渠道两侧村庄以及墙夼水库流域划为二级保护区,其水质标准不得低于(GB3838-2002)三类标准,

二是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管理力度

(1)加大日常管理。市里成立了饮用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在三里庄水库和青墩水库组建了水上和陆上巡逻队,三里庄水管局投资5.3万元在水库溢洪闸门安装了监控设施,进行不间断监管。开展水源地污染源调查活动,依法取缔三里庄和青墩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饭店、废品收购站、养殖小区,关停并转高污染企业。在三里庄、青墩水库和潍河投放鱼苗150万尾,取得了明显效果。

(2)加强水污染监测和防治。加强环保自身监测能力建设,2008年底环保局监测站配备人员已达到28人,监测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办公面积200平方米,投资36.7万元购买仪器设备。在潍河及其主要支流及青墩、三里庄等水库共设置监控断面47个,建立了完整的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库。对全市9家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实现了全省联网。

(3)全面推进城乡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2007年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城乡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工程涉及全市10处乡镇(街道)、开发区。其中建设5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5处乡镇铺设排污管网工程,2处城市污水处理厂各进行4万吨的二期扩建工程。从2010年4月份开始,在未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乡镇(街道)全面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

(4)加大水源建设投入。诸城市有规划、有步骤地加大对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充足,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投资6亿多元,实施了潍河、涓河“百里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对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潍河公园实行综合开发,增加拦蓄水2370万方,有效造地1100亩。

(5)诸城市政府创新大水务管理体制。诸城市政府根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行业发展政策,按照城乡水务一体化和政企分开的原则,整合成立了水务集团,对全市水库、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砂、土地、苗木和旅游等资源及相关联资产进行整合重组。建设大水务,融资投入到从原水处理直到污水处理的水链条全过程。依托市水利局成立了农村自来水管理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建立起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

四、诸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大向上级政府争取支持力度。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到2011年投资2亿元,使诸城市有条件的单村供水工程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争取省和潍坊市加大对诸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潍坊的母亲河――潍河和潍坊市区饮用水源――峡山水库水质安全。要充分发挥诸城信息港、中国诸城等网站的网络宣传优势,让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深入人心,创造强大舆论宣传环境。

二是,创新发展规模化、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区划,多渠道融资,利用中小型水利工程多的优势,统筹区域内的村庄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模式。完善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农村自来水管理处职能,要逐步扩大三里庄、青墩两大水源地的供水范围,扩大康源供水工程、龙泉自来水工程的供水规模,加快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和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步伐,开辟石门水库、郭家村水库、吴家楼水库等后备水源,大力发展规模化、城乡一体化供水。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 就地城镇化 丹东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方向。当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会有相当大的人口比例留在农村。而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这个目标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作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丹东,有着建设美丽乡村的天然优势,我们要根据丹东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近年来,丹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64个乡村实施了村镇道路、供水、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有18个镇、村喜获省级“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称号。但由于丹东市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制约了丹东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促进丹东市城镇化发展,帮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我们尝试给出可以践行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投入,保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先决条件。丹东市农村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就要建设等同于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应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乡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引领作用。按照就近(距离城市近)就优(村镇地理位置和财政实力好),先郊区、县镇,后乡村的原则,统一规划和逐次延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市与郊区、县镇、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根据县(市)区财政实力和现实条件,合理分配辐射和承载城镇化建设份额(如东港市份额比例可以大些),形成以强带弱,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局面。切忌只唯上、不唯实,贪大求全,运动式造城的政绩观和工作态势。

二、强化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广开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业,鼓励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应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东港的前阳镇等均实现了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的良好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但让农民成了庄稼地里的工人,其不断放大的观光旅游功能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开辟了新渠道。一些旅游度假资源丰富的乡镇则通过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以特色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凤城的大梨树村、东汤镇、宽甸的河口村、青山沟镇等都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环境、文化优势,促进资源加工、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和壮大村镇企业及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过渡。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据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对自然村落进行整理,使村落布局更加集中、合理,节约土地,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可在一些试点村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而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解除了留乡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经过土地流转,分散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又帮助农民获得了红利,促进了农民的身份转换,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东市土地流转面积仅达28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四、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步伐,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的服务保障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户籍改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谋划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加快消除原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让在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求学、参军、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能够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让农民愿进城、能进城、能安居、能乐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城镇聚集。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7篇

(一)大力推进“五县一市”天然气管输项目。“五县一市”天然气管输项目旨在连接桃源、临澧、石门、澧县、安乡和津市的天然气输配管道,涉及数百万群众用气问题。项目全长245.9公里,总投资4.822亿元。目前,整个项目已并全线通气,实现了全市所有区县市及主要乡镇天然气管网全覆盖。

(二)完成____“____城____欢乐谷”周边亮化工程。为做好“____城____欢乐谷”周边亮化建设工作,迎接六一正式开园,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实施了____“____城____欢乐谷”周边亮化工程,对柳叶大桥、彩虹桥、桃源桥、白鹤桥、渔歌桥、武陵监狱及周边等15栋(座)建筑物进行夜景亮化。本次亮化由市规划局负责统筹,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具体完成,投入资金约578万元,由市财政全额出资建设。工程于2015年5月1日开工,5月30日竣工,现已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统一控制。

(三)积极推进芙蓉南路续建工程建设。已完成动物园的征收拆迁工作,目前,已完成管道敷设,形成初步黄色路面,争取年底建成通车。

(四)完成武警支队院内市政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积极督办市武警院内改造工程项目,目前已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道路改造10687m2(砼路面1707m2,沥青8980m2),改造排水管网902米(DN200为48米,DN300为125米,DN400为359米,DN500为243米,DN600为127米)。

(五)积极完成市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板大中修工作。我局从今年8月底开始启动市城区主、次干道大中修一期工程,重点对沙港路、三闾路、皂果路、武陵大道、洞庭大道、紫菱路、龙港路等多条道路人行道板进行更换,共计17000平方米;对光荣路车行道路面进行沥青砼更换,共约计6000平方米。该工程已于9月8日全部完工;十月中旬启动市城区主、次干道大中修第二批工程,重点对人民路、朗州路、沙港路、市场中路等多条道路人行道板进行更换,共约计7000平方米;对竹叶路车行道路面进行沥青砼更换,共约计6700平方米。目前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11月底前竣工验收。

(六)供水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江北城区主次干道新增消防栓工程已全部完工,在施工过程中,因城区“三改四化”整体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实际共计完成33条主次干道安装消防栓533台,完成了预期目标。已完成2015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摸底工作,并进行了现场复核,今年安排了“一户一表”改造500户,财政共计补贴30万元,预计12月中旬完工。

(七)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水进程。今年是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收官之年,重点围绕推进小水厂处置、加压泵站建设、供水管网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2015年编制的项目实施计划,组织市中心城区及周边500平方公里内21座乡村水厂处置(重点处置14座),组织新建供水加压泵站或一体化加压设备3座,完成主、支及入户供水管网敷设,新增市政供水人口46376人,确保年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八)顺利通过节水城市复检。8月初,我市顺利通过住建部组织的“国家节水型城市”首次复检。为迎接此次复检,我局组织市节水办做了大量工作:制定____市迎复检工作方案,召开迎复检动员会,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100分编制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检申报资料,制作节水工作汇报片,并报送住建部、国家节水委、湖南省住建厅、湖南省发改委,并做好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水厂、污水处理厂、雨水收集、生态过滤等多个现场验收点的迎检准备。

(一)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排忧解难。结合社会求助服务热线系统,坚持落实城建热线24小时值守制度,调整了值守安排,同时,结合系统实际情况,制定了局系统2015年工作方案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了社会求助平台的交办件301起,____论坛市民留言共22件,网上件12件,均做到了及时回复,100%办结,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的燃眉之急和合理诉求。

(二)努力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今年,我局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6件(主办8件,会办8件),为确保办理质量,我局实行“五定”的管理责任制,即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责任;力争做到三个100%,即与代表委员的见面率达到100%、及时办理答复率达到100%、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100%。

(三)积极参与海绵城市的申报工作。为申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积极参与国家海绵城市申报相关业务的培训学习,认真组织相关资料的收集,密切配合设计单位的申报资料编写,最终成功申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四)认真做好水价改革相关工作。配合市

物价局完成了2015年水价改革的调研论证工作,使本次水价改革顺利通过听证会。(五)认真落实“两供两治”项目建设的对接和督导。认真落实省住建厅“两供两治”的文件精神,充分结合我市的水务现状,在考虑专项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省住建厅申报了我市城区水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整计划,并采取月报的形式督导项目进度,同时不定期的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查看。

(一)确保城市正常供水。一是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实行 “水质三级检验制度”,即生产班组、水厂化验室、水质监测站分别对管网水和出厂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和水质全分析。二是狠抓现场管理,确保设备完好。所有重点部位(水池、加氯间等)均安装监控系统, 24小时专人值守。三是强化水源防护与监督。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了界标、交通、宣传等标示牌,24小时巡视,加强对水源水的监测力度。四是切实抓好液氯的安全使用。对沅北水厂加氯车间安装漏氯吸收安全装置,一旦发生泄漏事故,能有效的控制周边环境及居民安全。

强化二次供水监督管理。市节水办在全市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监测培训会议上就进一步加强2015年二次供水管理作了具体安排,重点对清洗消毒、水质监测、维修检漏、持证上岗、安全卫生、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我市今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市节水办牵头起草了《____市迎接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工作实施方案》,向责任单位交办了责任任务,并指出了节水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整改措施。

(二)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全力确保市政公用行业生产安全。为进一步确保我市市政公用行业生产安全,由我局分管领导带队,组织专业人员对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城市桥梁等领域进行全面安全大检查。1、城市供水行业安全检查。9月1日,由我局副局长李远国带队,对市自来水公司在沅北、沅南水厂及灌溪鼎盛水厂、东靳驮水厂进行安全生产检查。2、城市燃气行业安全检查。9月2日至11日,我局组织局应急办、市燃气办、市政公用事业执法大队并抽调燃气专业技术人员,成立3个燃气生产安全督查组,分别由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辛长明,副局长刘志祥、蒋卫新带队,采取分片分组抽查的形式,对全市燃气行业生产安全进行督查3、城市桥梁安全检查。为筑牢桥梁安全预防体系,确保所辖桥梁始终保持在可控状态下安全运营,由原市公用事业局陈红文调研员带队,从9月上旬开始,对全市主要桥梁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大排查。其中重点对桃花源大桥进行检查。

(三)强化城市排渍防涝。为更好地解决城市排涝问题,我局制定了江北城区排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将武陵区、柳叶湖区住建局、水务局纳入城市排水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对全市排水设施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市排水处针对今年防汛排涝情况及时修订了防汛排渍应急预案。根据日降雨量,防汛排涝应急管理按四级进行管理,非雨天气启动四级响应;日降雨量50mm以下启动三级响应;日降雨量50mm--100mm或每小时降雨达30mm启动二级响应;日降雨量100mm以上或每小时降雨30mm以上启动一级响应;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雨季和汛期各类设备正常运行。

(四)强化混凝土行业管理。一是明确职责,加强监管。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监管和指导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各企业履行安全职责。二是狠抓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坚持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增强安全意识。三是落实管理制度。要求企业严格落实混凝土生产操作规程和设备检修制度,确保生产安全;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关于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管理驾驶员和运输车辆,对驾驶员实行安全运营与奖金挂钩的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一)做好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相关工作。紧跟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结合我市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工作实际,逐步理顺体制,实行重心下移,分级管理,市场运作。进一步规范对“一城四区”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维护的督导与检查,认真搞好对“一城四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考核工作,每月坚持做好3次暗检和1次明检。根据《____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常发[2015]4号)和关于印发《____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常发[2015]4号)的要求,提出《____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草案)》。同时为了做好我局的“三定”工作,对《____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草案)》征求各分管领导和科室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将意见收集后上报主管部门,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后续跟进工作。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我市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这一主题,以“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2唐山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小城镇建设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发展还不均衡。尤其在建设思路、规划水平、资金投入、城镇面貌等方面,还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规划建设滞后,特色不够鲜明。

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没有新编规划,致使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有的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导致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数小城镇建筑样式单调、风格雷同,主要街道和重点地段缺乏详规控制,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镇形象。

(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由于缺少建设改造资金,存在着设施不完备、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容貌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集中供热、供气发展缓慢,已建成的供热、供气覆盖范围过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普遍不足,休闲娱乐设施和空间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三)小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还不强,多数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部分小城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产业拉动力不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乡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

(四)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还不宽,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多数县(市)区投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较少;受建设投资理念和土地政策的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做的不够,利用民间资本和金融贷款还不足,资金问题成为困扰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优先扶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落实的不到位。为支持小城镇建设,促进其加快发展,省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小城镇建设都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但落实情况普遍不理想,尤其是财税等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关留用和返还的税费没有落实。

(六)全市村镇建设系统管理力量不足。随着村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村镇建设管理薄弱的问题日渐突出。县、乡(镇)两级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不足。县建设主管部门村镇建设管理职能科(处)室人员配置及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管理人员更为匮乏。

3唐山市小城镇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唐山市以发展小城镇为突出重点,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功能、服务功能和聚集功能。根据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进一步明确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城镇规模和布局,增强镇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导小城镇科学发展。

小城镇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着眼未来,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首先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规划编制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合理确定发展规模,保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其次是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建设用地指标,杜绝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发生。第三是与详细规划相结合。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各类用地及重要节点科学编制详细规划。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建设,提高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提升小城镇品位。在小城镇建设中,把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作为切入点,增强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其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作用。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近几年来,我市的小城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继完成了一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二是以精品工程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城镇形象。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美化家园的原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小城镇建设,改善了城镇环境,提升了城镇品位。三是以旧城改造为契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结合旧城改造,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配套建设的理念,进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三)坚持扶优扶强,突出抓好小城镇镇建设。近几年,我市按照“不均衡发展”策略,在加强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基础上,对率先崛起的小城镇,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发展潜力分析,按照扶优扶强、突出重点、梯度推进的原则,对省、市、县三级重点培育发展的对象,并实行动态管理。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发挥其在全市小城镇建设中的领跑作用。

目前,我市小城镇建设已形成了梯度推进,健康发展的态势。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已脱颖而出,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4加快唐山市小城镇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针对当前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一)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编制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辐射带动力等因素,明确总体发展思路,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合理安排企业、住宅、商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制定和完善与总体规划配套的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维护规划严肃性,坚持逐步发展,分步实施的思路,避免走规划重复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二)积极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以解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欠账为重点,积极推进小城镇建成实施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覆盖面积;实施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工程,加快村庄街道和小巷的硬化改造和道路两侧沟渠、绿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安排中小学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文化品位。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针对小城镇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现状特点,拓宽投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镇组建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加大投融资力度。积极引导乡镇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产业来对待,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四)深化户籍管理配套改革,实现小城镇人口健康有序增长。发展小城镇的实质是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要加快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实际居住地和所从事的职业,将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扩大城镇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