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籍测量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要点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the digital measurement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adapt to society progress land measurement methods, cadastral plans to land border, ownership and types have important registration and label effect, cadastral should conform to the time change, realize its digital, convenient ensure cadastral information of real-time and accurate. Combined with digital cadastral actual work, in explaining the digital cadastral survey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cadastration, should provide a digital cadastration point of, the hop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gital cadastration quality of the work.
Keywords: digital; Cadastre survey; points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的需要量和准确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土地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籍测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卫星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效率和质量,突出地籍测量的现实性、集成性、功能性和可解析性。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重要应用,是融通内外作业,将数据采集、整理、制图和管理等诸多工作集于一身的工作。要想做好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应该从以往成功的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经验入手,明确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涵,掌握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数字化地籍测量的要点,为提高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质量,促进土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服务。
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概述
1.1数字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地界勘验、权属确定、面积核算、质量等级划分、利用类型确定和分布状况等诸多要素进行专门测量,是土地管理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土地登记、开发和利用提供现实的数据信息。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基于数字测绘技术的地籍测量,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网络、卫星定位和现代测绘技术全新解析地籍信息的测量技术。本文定义数字化地籍测量为: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设备,连接这种测绘设备,应用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建立地籍测量内外业沟通平台,将地籍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制图等环节高度整合的现代地籍测量技术。
1.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方法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字化地籍测量有三种主要方式,首先,原图数字化方式,是将原有纸质地籍图进行数字化、矢量化处理,将原图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判别、计算和加工的数字信息。其次,航测数字化成图方式,是将航拍照片通过计算机解析,获得所测绘区域内模型,通过地面数据校正和采集,得到数字化地籍图。最后,地面数字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在测量区域内实地的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应用制图软件进行数据编辑和处理,最终形成地籍图的方法。
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要点
2.1数字化地籍测量准备工作的要点
目前,实行数字化地籍测量需要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好实测的方案,明确测量的工具、方法和意外情况处理措施。其次,确定地籍调查的范围,根据测量当地特点,正确划分测绘区域。其三,做好地籍权属的调查工作,地籍图具有法律效用,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权属登记和调查。最后,确定测量控制网和控制点,根据测量工具、方法,测量地域实际情况布设合理、简明、清晰的测量控制网点。
2.2数字化地籍测量实际作业的要点
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是重点应放在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
2.2.1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时地籍测量的基础性工作,具有传递坐标、保证精度和限制误差的作用,在实际的地籍控制测量中应该在测量区域内选定重点的控制点,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在同一的坐标体系中,用精密仪器确定其高程和平面位置,在这些控制的关键点基础上辐射生成其他细部点,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目前通常的数字化地籍测量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地籍控制网点的建立。
2.2.2地籍细部测量
目前,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测量和全站仪相互配合的技术,通过电子手簿、便携机、电子速测仪、便携式GPS和数据存储装置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来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首先,数据预处理,对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常规检验,发现可能的错误,同时将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制图软件和图形加工软件可以处理的数据格式。其次,数据处理,对外业数据进行成图操作,初步建立可以应用的细部地籍图。最后,后期处理,此过程以地籍图中生成等高线为标志,用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形成地籍图中的等高线,并自动绘制出来。
2.3数字化地籍测量成图的要点
首先,数字化地籍图成图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对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消除地形上的矛盾,确定权属的界限,在必要的地方进行文字注记和符号标示。其次,通过外业巡查和复检,初步确定数字地籍图的精确程度。最后,组织相关权属、设计和开发人员对数字地籍图和宗地关系图进行检验,对有争议的地区和部位进行严格检验,在得到一致意见后,争议方确定签字,最终形成质量合格、权属清晰、注记准确的数字化地籍图。
2.4数字化地籍系统建立的要点
通过数字化地籍测量可以初步建立地籍数据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不断延展可以帮助土地部门建立地籍信息系统,这不但可以提高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成图的准确程度,还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的地籍资料,方便社会各有关部门有效使用数字化地籍信息,这也是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地测量中应用数字化地籍测量是适应时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的保证。在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中应该理解数字化的意义,熟练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操作,认真做好设计、准备、测量和加工工作,为提高土地测量工作质量作出基础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曲学彦.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实践与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
[2] 马策,文雪巍.基于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特点及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5.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1、地籍测量的特点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地籍测量的手段更加的丰富,技术更加的先进,更能很好的进行地籍的测量。另外,地籍测量都是政府进行的,只有进行地籍测量,才能切实维护个人的土地产权,保证国家的土地税收。在另一方面,地籍的测量都是由法律保障的,切实的维护人民的土地权利,与此同时,土地的测量必须要符合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切实的保障人与土地和谐发展。因此,地籍测量的特点不单单要求技术上的先进,更要求符合法律上的标准,不断的发展地籍测量,以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地籍测绘是地籍测量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进行好地籍测量的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地籍测绘的重视,促进地籍测绘工作的发展。
2、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基本框架
2.1、分析资料
首先提取待测地区的已有地籍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依据这个地区的自然和自身条件及地形和地貌,在现存的装各库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设各来完成地籍测量的任务。
2.2、获取数据
一般来讲,获取数据就是按照要求的格式,直接去目的地收集和采集诸如控制数据、地类数据、地籍数据和地形数据等,根据这此数据来建立新的地籍资料。当然,如果本地国上部门已经有了详尽的且准确的地籍资料档案,最简单的途径就是直接调取分析。
2.3、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为了使最终的地籍数据管理系统更加完善,那么就必须对收集和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依据以下流程进行技术处理,最后形成地籍数据库的雏形,以利更好的管理数据库。
3、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3.1、遥感测绘技术
遥感技术让测绘工作变得简单易操作,有了遥感技术,再进行地籍测绘就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实地到野外进行测量,我们可以直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遥控测量,这样既减轻了工作强度,又得到了更为精准的数据。遥感技术测量比起以往的野外测量所测量的范围,明显变宽了,摄像条件也不再受动态或者静态约束了,都能瞬间成像:摄像效果也不再受天气、地理位置、时间的限制,主要是通过电磁波波段来实现遥控测量,从而降低了测绘地籍所产生的费用。不过目前的遥感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不能准确的测出面积,不能主动监测变化等,同时目前还暂时不能满足测绘地籍所需求。
3.2、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
纵观我国现在的测绘技术,全野外数字测绘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在地籍测量中,要保证其测量质量,主要在于作业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还有合理分配作业工具。另外,数据测绘依旧占据着数据测绘的重要位置,这种技术大多被运用于各类部门。它的作用很独到,可有效地避免重复投入资金。
3.3、内业扫描数字化测绘技术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绘在现代社会科学管理中发挥了其明显的优势,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等等测量中,很好地体现了测绘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价值,它不仅能提供详细的数字化信息,又能确保其高精度;同时,还能够满足其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它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成图的技术方法,比传统测图技术更精确、更高效、更能快速满足当今科技发展的需求,有更广阔优越的发展空间,引领了测绘技术发展的前沿。扫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带来了卓越的成效,以下是它的优势。一是扫描数字化测绘能够通过模拟计算机方式在荧屏上直观地体现反应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生动形象且一目了然,包罗万象。二是扫描数字化测绘技术有很大的优越性,在计算机辅助作用下,使统计测量中更方便、更精确、更规范、更科学,成为今后测绘技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3.4、摄影测量技术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最主要的便是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操作简单便捷。初次在外,在地籍测量中提供高精度的数字化地籍数据,并且实现自动化成图。它还适用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为我国土地信息调查提供测绘基础。摄影测量技术得到的地籍数据信息丰富全面、时效性强;地籍图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直观明了,具备几何特征;不仅减轻了工作强度,而且具备高效的特点,是一种发展不断完善广有前景的测量模式。摄影测量技术优点众多,且地籍测量对于各项数据要求过于偏高,而利用该技术可以增大效率的采集地籍数据,控制点和目标点都能得到很好的把握,这样能为我国城镇建设规划快速提供测绘数据,方便结果更新。
3.5、GPS技术
测量时根据地籍测量的要求,需要采集两类数据:一是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二是属性数据,例如权属、利用类型等。每测一个地物,同时填写野外记录表。
(1)GPS一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2)(2)GPS一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GPS技术的优点表现为:减少人力费用,定位精度高,测站间无需通视,在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遥远地区能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计算,且定位不受人眼视线的限制:控制网儿何图形已不是决定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长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由布设:操作简便,容易使用。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精确地3维系统24小时免费使用,全天候作业。由于GPS接收机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非常方便,因而减低了野外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控制点之间无通视的要求,顾客省去人量建造标志的费用,同时野外实测时间短,人员少,大大降低了测量成本,精度高,使用大地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根据载波相位测量原理进行静态相对定位,目前达到的典型精度为lppm;能在同一坐标系统中提供二维信息,GPS定位是在国际统一的坐标系中计算的,因此不同地点的测量成果相互关联,可实现数据共享。由于信息自动接收,数据自动存储,内外业紧密结合,减少了繁琐的数据记簿和人工计算工作,由于配备有功能完善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迅速提交控制测量成果,提高了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规划程度。GPS测量也有一定的局限。在建构筑物密集的地域。由于多路径效应而造成测量精度降低,有些位置如楼房角和树荫下由于卫星信号被遮挡,接收机接收不到足够的卫星数量而无法正常工作,可以利用GPS在开阔地区实测布设控制点,解算和处理结果。然后,利用全站仪及GPS控制成果来完成细部测量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GPS存在的技术缺陷。但测量的仪器昂贵,人员技术要求高,对于农村地籍测量明显支出过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测绘技术与地籍测量的紧密结合,为地籍工作降低了难度,大大提高了精确性,这为土地建设工作和土地普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尤其是现代化测绘技术中GPS技术的运用,能在地籍测绘中减少人力费用,而且体积小、自动化全天候工作、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代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从而自发形成了目前最高效的一套数字化测绘方案。
参考文献:
[1]蒋植兴.浅谈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5:208.
关键词:城镇 地籍测量 方法
城镇建设中的地籍测量内容主要以权属核查、野外数据收集、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信息建立为基础,在实地测量中要以城镇土地的位置、面积、属性、用途、权属为出发点,详细的收集地籍信息,以保证城镇经济建设以及国土部门对地籍图和地籍数据的正常需求。本文从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出发,论述了城镇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并细致的分析了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
一、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
城镇地籍测量的方法应满足城镇地籍管理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成图质量和单位面积的测量经费。时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地籍测量应从科学技术、数据精确、组织合理等面方入手,选择经济有效实用的方法进行实地测量。
(一)测量经费的合理性
城镇的地籍测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地籍信息进行测量,同时还要考虑到经费支出问题,因测量方法的不同,单位面积所需的经费也不同。针对一个发展中的城镇这种测量经费往往无法接受,针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地籍测量方法。
(二)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选择较为适宜的测量方法以满足测量过程中对坐标、面积、界址的需要。测量过程中对一般城镇和村庄都可以利用解析法和图解法进行测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宗地面积变小,界址密度也逐渐增大,需要利用现有的比例尺对现行的地籍图形进行似画,并根据实地测量绘制成地籍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宗地坐标的划分,解析法可以计算出地籍数据,但有部分地籍数据还不够精确,这时利用实际测量确认部分解析的数据,以达到节省工作量和资金的目地,所以说城镇地籍测量要充分利用好测量方法,突出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三)原有地籍资料的可利用性
原有地籍资料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在地籍信息收集中一定要强化对原有地籍资料的再利用,这可以极大的缩短地籍测量图的成图周期,体现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目前,我国的土地测量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仪器与设备相对落后,在开展地籍测量时存在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实际测量中如果测区内有现成的地籍图,可首先进行选用,如有平面地物缺失可进行修补,然后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对宗地勘丈数据和地籍要素进行绘图,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缩短了成图周期,达到了土地管理的要求。
二、城镇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
(一)GPS静态控制测量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技术在测绘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方法对城镇地籍数据进行测量。GPS静态控制测量具有控制范围大,平面及高程同步准确,选点灵活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城镇的地籍测量。在测量中利用GPS静态网通过GPS高程拟合的方法来进行测量,测量中受基线解算的影响有时高程精度会不太准确,这时可以建立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长时间对待求点的观测来得到精度较高的高程值。实测中还要注意静态GPS控制网容易受到天气、环境、无线信号的干扰,同时还要考虑GPS信号面对人流、行车、建筑物的影响因素,测量中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多次测量,强化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导线测量法
导线测量法是城镇地籍测量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施测的范围多为建成区。导线测量法的特点是精度高、检核条件多、布设灵活、方法简便等,在城镇测量中只需相邻两点相通就可以得出测量数值,并且可以利用三角高程导线进行测量,比较适合测量城镇中的隐蔽地区。导线测量每站需观测水平方向折角和垂直角,并根据斜距及测距时主站的气压、温度、仪器高进行测量。城镇地籍测量中还要根据不同精度的要求来调整仪器的测角、测边精度、起始数据精度、导线长度等,减少实测中的误差值,这里所指的误差值主要是设备和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所以在导线测量作业前,尽量根据技术要求选定好作业人员和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检校。
(三)GPS-RTK测量法
GPS-RTK技术利用GPS提供的数据能够为实控测量区域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这不但提高了地籍的精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RTK定位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主要可分为同测站误差和距离误差,同测站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路径误差、信号干扰、天气因素等,因此利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时要按着GPS的作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首先应选用适宜的基准站,减少遮挡增大发射距离和接收信号的准确;其次做好基准站的抗干扰措施,远离无线电、高压线、积水区等;再次基准站应架设稳定牢固,避免观测期间晃动,影响测量精度。
三、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
地籍测量后成图的保管非常重要,它所表达的内容除了地形和地貌外,还记载了土地的权属关系等一系列的数据,土地部门了为发挥其作用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必须对地籍的保管和利用加以重视。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主要分为三个主面:首先,明确土地权属关系后,利用地籍图对土地使用的范围、使用者、使用年限进行统计,避免过去因征地而引发的用地矛盾,并与户主进行联系,做好户主及面积的核对,理清可用地的范围为城镇建设打下基础;其次,做好地籍资料的收集与变更登记,这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土地的面积与地价,使土地的使用与评估更具权威性,同时也更为合法。
参考文献:
摘 要:地籍测量是地籍信息系统的前期工作, 地籍测量的好坏直接牵涉到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 因此对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在地籍测量中需要进行野外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产品质量检验、地籍图数据录入和建库等工作过程, 各个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系统的最终质量。本文从地籍测量的概念、测量内容和测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剖析了开展地籍测量的问题。
关键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权属调查;
一、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内容。1、根据地块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参照表10-2设置界址点标志。2、界址点标志设置后,按照下述“二”中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要素测量。3、测量内容:包括区划、权属、地类、地形四要素的所有面、线和点状对象,外加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3)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4)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解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表1(表略)的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表1地物(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厘米)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按表2(表略)等高线间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表2 等高线间内插点的高程中误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关键词 地籍测绘; GPS技术; 应用
0 前言
土地权力所属的核心是地籍,由国家进行监管,对地块及其附属物的空间位置、面积大小以及所属关系以及利用现状进行信息整理,用数据、图标等方式表示出来的信息集合[1]。地籍的精确测量是进行地籍有效管理的前提。但是由于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地籍测量工作往往具有数据更新快、测量范围大、界址点琐碎等特点,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GPS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减少人力物力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籍测量中的地籍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工作当中。采用GPS静态模式测量,同时建立高等级GPS地籍测量控制网,在碎部测量当中采用RTK技术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了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测量原理和流程,同时也探讨一些影响GPS测量精度的因素。
1 地籍测量
1.1 地籍测量的内容和特点。地籍测量就是为了取得相关地籍信息的测绘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测定土地及其附属物的类型、位置大小、权属关系等相关信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相关信息,主要内容是:(1)测定行政区域,土地权属以及土地的几何位置等;(2)对地籍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更正地籍信息,保证地籍信息的正确性和即时性;(3)选定测量基本控制点,方便以后的测量工作。其特点表现为是一项行政测绘行为,具有法律特征,其信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测量技术先进,为当今测量技术及方法的集大成者。
1.2 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地籍控制测量须遵循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分级控制测量原则。优先考虑国家统一坐标系统,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采用任意坐标系。GPS测量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是精度,其大小对GPS网的布设、观测以及数据处理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由《地籍测量规范》可知,地籍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误差不得超过 。
地籍碎部测量主要包括地境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的确定,以及确定各地类要素以及地物点坐标。界址点是指结构物边界线的空间转折点,其坐标指的是利用测量手段在某一特定坐标系中获取的一组数据。其精度的选择需根据测区的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及经济价值来选择,具体要求等级可见下表1。
1.3 传统检测方法与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比较。传统的地籍测绘方法一般有平板仪和简易补测法两种方式。平板仪补测法一般适用于明显地物点较少、变更范围较大的地区,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效率低、速度慢,受操作者影响的因素较大,不能保证测量精度及检测成果质量;而简易补测法一般适用于有明显地物点较多且变更范围小的区域,采用皮尺或是钢尺根据截距法、距离交汇法等方法对变更物与周围明显地物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实测丈量。而利用最新的GPS定位测量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适合于各种复杂多变的变更地带,能够实现地籍测量的动态化和实时性,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各种不足,同时GPS的优势还体现在作业效率高,没有传统测量方法所需的"搬站"问题,一次设站,可完成半径5km的区域测量;数据精度高安全可靠,全过程由程序控制,没有累积误差;同时不需要两点通视即可测量,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并且作业自动化,无需人工干涉,程序自动完成数据处理,测绘等工作,提高了作业精度。因此GPS技术是一项在地籍测量应用非常广泛前景的实用技术,能够使我国的地籍测量等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2 GPS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2.1 GPS地籍测绘的布网原则和观测方案拟定。地籍测量就是对地籍图根控制点以及地籍基本控制点进行测设,获取相关信息建立地籍信息的动态管理。通常可布设二、三、四等三角网以及边角网,一、二级GPS网等。在GPS地籍测绘中没有常规三角网布设时要求的近似等边[2]。
2.2 基准设计。GPS基准设计主要是指确定网的方向基准、位置基准以及尺度基准。通过在网中选取一固定坐标值或给予网中一点适当的权,用稳拟平差或是自由网伪平差来确定位置基准,通过这种方法确定的位置基准对网的尺度和定向基准的选择没有影响。如果在GPS网中选择数个坐标点进行固定,则确定后的位置基准会对网的尺度和方向产生影响,影响的大小程度主要由所取观测值的精度决定。
2.3 选点与观测方案拟定。GPS观测站之间中间可以有障碍物,不严格要求通视,同时其网的布局形式也较为灵活,点间距离可长可短,长边可达20 ,短边可为 故选点工作较为简单,但不同测点位置的选择对测量结果还是有很大影响,因此在选点前要充分收集测点周围的地理条件以及原有测点的分布及保留情况。由于GPS接收器受电磁波影响较大,选点时应避免靠近大功率微波站、电视塔等结构,同时应保证对空通视,远离大面积水域,便于观察和点的加密。
同时观察卫星的几何分布对测量精度具有决定作用,为选择最佳测量时段,需先确定GPS卫星的可见性图,由观测站与卫星组成的几何图形,可由空间位置精度因子表示其强度因子,其值需满足一定的要求范围。确定最佳观测时段之后,其余实际工作可按最优化原则进行设计。
2.4 观测数据的处理。观测数据的处理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两个阶段。GPS数据的预处理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编辑和整理,通过数据分类,去除无效观测信息,从而形成各种专用信息文件,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对观测值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正[3]。观测结果的外业检测能够确保观测质量保证预定精度,因此每次测量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剔除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补救措施。GPS地籍测量时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使其满足现行GPS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之后,对其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主要是对预处理获得的标准化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计算方式以三维基线向量和它的标准方差作为观测信息,以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为计算依据,对其进行无约束平差计算。
2.5 观测数据的误差分析。采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时,影响其控网精度的主要因素由表2所列的因素决定。
3 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与传统地籍测绘方式相比而言, GPS测量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地籍测设的现代化水平,应在大规模的地籍测量中广泛推广该技术。
参考文献
[1] 樊志全.地籍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2-13.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也日趋加剧。地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籍测量就是为解决地籍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在国内没有统一概念,作为特殊的测量工作,是测绘学与土地管理学的综合应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测量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度达标的而进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测量数据作为地籍测量数据的关键数据,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控制测量,即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测量。进行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以及碎步测量等工作。为满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点误差控制在0.3 mm以内,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0.5 mm。
1.2 界址点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的界限,即界址,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界址点是否明确是解决权属纠纷,处理有关土地问题的关键。作为地籍测量工作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地籍图测绘
作为基础资料,地籍图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点及其其他相关地物信息。地籍图具有完整与清晰简明的特性,又能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地籍图的内容,运用本专业技术手段,制成专题地图,进而满足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
1.4 面积测算
测算土地面积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地籍测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土地宏观调控等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土地面积测算涉及行政管辖区、宗地、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总的来说,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积测算和图解法面积测算。具体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伟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等。
1.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从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等,利用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遥感的理论方法,实时掌握土地数据及其变化,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全面的反映当前情况,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土地部门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依据数据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执行进度,及时作出反馈信息;可以实时监测重点工程的关键指标,划定警戒范围,服务于决策;还可以协助土地监察部门查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领域数字化普及应用,让地籍测绘工作向着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包括RTK 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RTK GPS测量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的定位精度,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图表等,具有实时、快速、高精度、经济效益高等优势。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以获取目标影像信息为目的,经过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加工,制成各种特殊影像图,辅助地籍控制测量中、绘制地籍图。GIS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按照空间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将各种地理信息输入、储存、编辑、检索、查询、分析等综合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内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软件通过强大图形处理技术和海量属性信息处理功能能将图形与属性建立紧密联系,解决了图形与属性不能建立联系的历史性难题。
3 结语
虽然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国内专家学者对地籍测量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在“金土工程”推动下,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地籍测量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国土资源管理进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2版.科学出版社,2012.
[4]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润查中有关钡嵫濒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5.
[6] 韦春琳.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81):55-57.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包括权属调查和权属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1 地籍测量的含义及作用
1.1 地籍的含义
由政府监管,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称之为地籍。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1.2 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地籍测量应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为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土地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2 地籍测量的技术路线
2.1 采用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野外全解析数字地籍测量一步到位工作模式,同一地块调查和测量工作由同一小组完成,大幅度减少工序衔接问题。
2.2 采用国内优秀的商业化测图系统软件CASS 5.1和自主开发测量软件相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升调查成果的科技含量。
2.3 采用统一提供的软件将地籍调查成果全部录入计算机,地籍测量数据按照统一规定格式加工处理,为建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2.4 采用“套作”技术,即将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地籍测量、资料建库、数据加工等工序在时间上作一定的穿插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2.5 为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果质量总体达到优级,采用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调查和测量工作。
3 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界标物:作为界标物的各类地物必须测量。
建筑物:永久性房屋应逐幢测量,临时性房屋不测量,房屋等建筑物按墙基角测量,围墙,栅栏,栏杆应测量,阳台雨逢下有支柱应测量,全封闭的阳台按房屋测量,与权属界线无关的悬空阳台不测量,室外楼梯与房屋相连的通道应测量,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装饰性的门柱应测量,露天设备等不测量,住宅小区内每幢有院的分户墙,凡与权属无关的不测量,居民院内违章搭建的房屋其高度未超过围墙的不测量。道路:街道和有正规铺装面的内部道路应按“规范”要求测量;公路以路肩线测量;街道以路涯线测量,建筑区内道路有明显界线的以路测线测量,无明显界线的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主;路旁的行树检修井、里程碑,指标牌等可舍去;道路上的桥梁,涵洞,隧道要测量;应注记路,街巷名。宗地内部道路只测量主干线,郊区道路如有界线,则必须在图上标明,路肩线也必须测量。
植被:较大面积绿化在(10m2以上),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的农田,菜地,园地,河滩等按分类含义绘出地类界,配置少量植被符号或注记说明。
4 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4.1 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4.2 界址点坐标测量
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普及,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是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采用GPS-RTK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址点需认真测定二次。
4.3 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
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4 摄影测量法
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是一种利用被摄物体影像来重建物体空间位置和三维形状的技术,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邹岩.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1,(2).
[2]本刊编辑部.什么是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J].青海国土经略,2010,(4).
【关键词】GPS RTK;全站仪;地籍测量
一、GPS RTK与全站仪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站仪,GPS RTK等先进测量仪器和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测量工作也逐步向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GPS RTK+全站仪+计算机的数字化测量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将GPS定位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布点灵活、经费低、点与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等优点,是建立地籍平面控制网的最佳方法,其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RTK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一定限制,包括建筑物阻挡导致无法接收5颗以上的GPS信号、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无法进行通讯等,都会影响RTK作业。实施测量时,可以利用全站仪来辅助,RTK辅以全站仪实施土地测量方法为将RTK 流动站的接收机安置在可以成功求解点位坐标处,并记录坐标,按此要领以RTK实施全站作业所需的控制点点对,然后在该点安置全站仪,以全站仪器量方法测算P点坐标。
二、地籍测量的理论基石出
2.1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获取和表达地籍测量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的基础。
2.2 地籍测量的基本内容
地籍测量是指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测绘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测绘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和地籍碎部测量。地籍测量主要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
2.2.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图件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的带全局性得技术环节。它是根据址点及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结合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有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的测量工作。它为地籍碎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量服务,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地籍控制测量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的原则。
2.2.2 地籍碎部测量
地籍碎部测量也称为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是在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限、位置、形状及地类界限等并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绘制宗地图。在权属调查与地籍控制测量工作之后进行。
地籍碎部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位置、测绘基本地籍图、求算宗地面积和制作宗地图。地籍碎部测量的方法有: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三种。
2.3 地籍测量的主要功能
地理是指为不动产的位置、面积、质量和权属境界几何或数字资料。法律是指为不动产的权属、租赁和利用现状提供资料。经济是指为不动产的评价、分等定级、征税、有偿转让等提供资料。社会主要是为区域规划、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和古迹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
2.4 地籍测量的特点
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并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工作确非常强现势性,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2.5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地籍控制测量是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利用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的办法。地籍碎部测量:将全站仪架设在RTK所测的最后一点上,以RTK测出的倒数第二点为后视,全站仪归零,将仪器水平度盘转到1800锁定,将这点的相关数据输入全站仪,在用棱镜在这条方向线放制所需要各点,用全站仪测出个各点位的桩号、高程。
三、GPS RTK与全站仪在地籍测量中的具体实施
1、 GPS RTK测量方法与具体实施过程
GPS RTK测量是由基准站接收机、移动站接收机、数据链的系统组成。GPS RTK测量方法有无投影/无转换法和键人参数法。无投影/无转换法是直接用接收机在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WGS-84坐标,其后利用观测的已知点的WGS-84坐标和相应的地方坐标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而键入参数法是把用静态观测求得的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键入到手簿中,进行转换,也可以置入静态观测平差时求取的转换参数。
2、GPS RTK测量系统组成
基准站:基准站GPS接收机及接收天线、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发射天线、12V -60A直流电源。
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及接收天线、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天线、'TSC l控制器及软件。
3、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过程分析
基准站的选定和建立要注意选址要求。外业施测立点要确,稳住对中杆,面出草图。首先应选择好坐标系、设置好投影数、设置七参数和转换参数状态、设置基准站、进入“求转换数”、重测Pl或P2点坐标,用“测点成果输出”功能可以把RAT 文件转换为用户所需要的格式。
4、全站仪在地籍碎部测量的应用过程
界址点测定。使用全站仪,地籍图测绘。主要包括制作地籍图和宗地图,地籍图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在图面载荷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反映其它内容;宗地图是土地证的附图,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是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持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凭证,是处理土地权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5、利用RTK结合全站仪进行土地测量的步骤与流程
利用RTK在城市中进行测量中,首先在城市中l0km范围内找到一个已知点,将参考站摆设在已知点,输入设定参数后和电台频率后对流动站进行设置相关参数和电台频率,先在附近点位进行测试,流动站手簿会在RTK模式下当场算出数据,核对无误后再进行测量工作。如果是网络RTK,可以直接使用流动站设置相关参数后测量,无需摆设基准站。
在城市土地测量中,RTK接收GPS信号正常,可以进行作业时,直接使用RTK测量,当RTK接收到GPS信号小于6颗时,无法进行测量工作,需要用全站仪配合进行土地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首先在选定RTK进行测量获得的控制点作为图根控制点,将全站仪摆放在这些图根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对目标进行测量获得图根点。在城市中,根据GPS信号情况,RTK与全站仪配合使用,可以获得最大工作效能。联合测量时的测量精度应该介于0.014m与0.163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