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第1篇

观光休闲农业是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可以综合体现现代农业的实力和水平,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蔬菜是观光农业景观资源中的重要构成内容,蔬菜家族品种多、色彩丰富、生长期长,不仅具有食用功能,而且具有观赏功能。为了拓展蔬菜产业的休闲观光功能,丰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观光采摘型蔬菜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2008年起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土沟村京承碧园合作社实施了“京承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项目中的“蔬菜四季观光采摘园”项目,为京郊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普通日光温室的合理改造提升了观光效果

传统的观光蔬菜栽培是在现代化大型连栋日光温室中进行的,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维护成本也较高。巨额的投入使许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和菜农难以承受,使蔬菜观光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普通日光温室结构又不适宜观光蔬菜的景观化种植,现有蔬菜观光园还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针对这种现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创性地在普通日光温室中进行观光蔬菜景观化栽培技术研究,对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进行了适当改造,即将温室南端下沉,做出一条甬道供游人行走,在把温室北边垫高的同时,将植株栽培在培养箱内而引蔓上架,营造蔬菜树式景观,使日光温室能够适宜观光蔬菜的生长。另外,还在温室后墙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夏季温室中的温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观光蔬菜品种与技术集成配套提升了观光内涵

观光园区采用蔬菜树式栽培、无土栽培、盆景蔬菜造型栽培、嫁接、品种选择、播期调整、花色搭配等栽培技术与措施,涉及茄果类、叶菜类、水生蔬菜、药用蔬菜等209个品种,建成了春意盎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药菜园为主题的“四季园”观光区,实现了园区的周年景观更替,为游人展示了植物四季变化的无穷魅力。

2.1春意盎然踏青园

主要采用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技术,采用栽培床下沉倾斜(栽培床南高北低,倾斜30°,形成立体效果)等措施,建成了包含奥运五环、奥运单项运动标志、红旗飘飘、吉祥彩虹、月亮弯弯等景观的奥运主题景区和美丽的祖国景区。

2.2姹紫嫣红瓜果园

采用多种栽培技术和观光道下沉(下沉80cm)等措施,突出设施蔬菜现代栽培技术,扩展温室空间,提升景观效果。建成了芳香蔬菜坛、阳台菜园、百瓜飘香、番茄树林、绿色世界等景观。

2.3金秋十月赏菊园

主要采用不同品种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技术,以及栽培床下沉、倾斜,南高北低倾斜30°,提高了观光效果。设计了曲线和对角线种植方式,并配合盆栽彩色蔬菜造型,衬托出“金龙腾飞”、“彩虹飞舞”的景观效果。

2.4寒冬保健药菜园

选用板蓝根、黄芩、叶用枸杞、珍珠花菜、藤三七等22个药用保健蔬菜品种,采用不同图案,结合盆栽,形成了高低搭配的艺术化栽培景观效果。同时,用科普展板介绍每种保健蔬菜的特点、保健功能及烹调方法,突出“菜药”同源,寓保健于美食的理念。

3拓展日光温室功能的技术与经验

3.1日光温室改造技术

根据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改造,使改造后的温室既有利于作物种植,又有利于提高观光效果。为了实施树式栽培技术,吸引游人眼球,将温室南端下沉,做出甬道供游人行走,将温室北边垫高,同时将植株栽培在培养箱内而引蔓上架,营造蔬菜树式景观。这样的日光温室结构适宜观光蔬菜的生长;将其他观光栽培作物的通道设计成曲曲弯弯,并将温室另一端开一个门,作为出口,形成循环观光路线,游客在园区既不走回头路,又能欣赏温室之间的不同特色景观,有“步移景新、曲径通幽”的感觉。

3.2温室间的景观设计

利用各温室之间的空间,分隔成椭圆形、云彩形等不同形状小区,种植各具特色的蔬菜及其他农作物,形成不同特色的观光景观。如建成不同形状水池,采用棚膜衬底等防渗漏措施,种植了莲藕、慈姑、荸荠、茭白等6种水生蔬菜,建成了“荷花影翠”等水生蔬菜观赏景观;种植芋头、生姜、萝卜、芥菜等作物,形成根茎类蔬菜观赏区;种植谷子、高粱、黍子、大豆等,形成五谷杂粮观赏区;种植穿心莲、藿香、珍珠花菜等,形成药用蔬菜观赏区;采用不同花式、不同高度的5种插架方式,形成各种“蔬菜架林”观赏区等6个观光区,不仅充分利用了温室之间的空地,而且建成了反映农户庭院蔬菜种植的瓜田月下景观,使游人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学到了科普知识,起到科普宣传的效果。

3.3日光温室观光蔬菜树栽培技术

利用蔬菜多分枝、无限生长的性状,人工调控适宜的环境,使之充分生长,并利用棚式支架等方式,让其众多分枝放射而形成扩展生长,使果实从枝叶中垂下,给人以硕果满“树”的感觉。将番茄、茄子、彩椒、砍瓜、大葫芦、小葫芦、南瓜、冬瓜、香丝瓜、蛇型丝瓜、苦瓜、佛手瓜、瓠瓜、一串铃冬瓜、蛇瓜等15种蔬菜作物培育成“树”。日光温室有土栽培番茄树的成本仅需860元/株,而连栋智能温室番茄树的栽培成本需2840元/株。日光温室栽培成本是连栋智能温室的30.3%。

3.4竹艺廊架与观赏瓜类种植相结合

研究了以竹艺廊架为衬托的109种形状各异的观赏瓜类种植技术,采用葫芦门、瓜趣桥、休闲廊架、奇瓜异果屏风等7个景观,使“麦克风”、“金童”、“玉女”、“子孙满堂”等稀奇百怪的观赏瓜类与竹艺廊架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观光效果,增加了游客的观光兴趣。

3.5家庭阳台种植蔬菜

针对居民阳台养花和种植其他植物只能看、不能吃的现实,研究开发了家庭阳台种植蔬菜简易设施和配套种植技术,为城镇居民家庭阳台种植蔬菜提供了4种种菜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产品安全等特点,使居民“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3.6独特的文化创意及科普宣传

在打造蔬菜景观的同时,利用展板等形式,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变化的物候特征、蔬菜科技知识(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等农业知识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向游人普及养生保健、蔬菜选择、蔬菜烹调、食物搭配、时令节气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了观光采摘园区的品味。#p#分页标题#e#

3.7茄果类蔬菜全季节采摘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采用遮阳覆盖、人工授粉、搭架落蔓等技术,及时调整温室温度、光照强弱,优化温室内的温、光环境,使成串番茄、彩椒等茄果类蔬菜长势健壮、生长期延长,营造出游人在棚内能看到硕果累累的景观效果。这些蔬菜在12月份育苗,2月份定植,从5月份开始采摘,直至12月拉秧,采摘期长达7个月,有效延长了采收期和适游期。成串番茄每株结果28穗,单株结果数达300多个,彩椒每株结果达到36个,既调动了游人的采摘兴趣,又提高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3.8盆景蔬菜造型技术

选用矮生樱桃番茄、藤三七、落葵、羽衣甘蓝、观赏茄子、叶牡丹等15种蔬菜,采用品种的选择、嫁接、整枝、搭架,以及药剂处理等技术措施,开展盆景造型(拱形、小树形、螺旋形)、盆栽营养液肥料配方等技术试验,形成了家庭盆栽蔬菜景观特色,使游人既可观赏,又可买回在家种植。

3.9新型鲜用药草茶生产技术

通过颜色搭配、造型、不同冲泡水温、辅料配比等技术措施,开展了藿香、薄荷等5种药用蔬菜的鲜用药菜茶配置技术试验,开发出不同口味、不同保健效果的药草茶配方。

3.10观光、采摘型蔬菜品种的引进与筛选

普通蔬菜种植品种的选择依据是适应性、高产性、抗病性等,而观光蔬菜种植品种的选择标准是新奇特、功能性强,能吸引游客眼球,其具体标准又分为2种:①适合观光的蔬菜品种要有外形奇特、攀附性强、色彩丰富等特点;②适合采摘的蔬菜应具有可鲜食、口感好、安全、产品供期长、便于游人携带等特点。根据以上标准,从国内外引进特色蔬菜品种226个,通过引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在京郊种植的观光采摘蔬菜品种94个,其中水果苤蓝、黑珍珠番茄等42个品种适合采摘;砍瓜、五角茄子、地肤等52个品种适宜观光。在这94个品种中,蛇形丝瓜、金丝瓜、五角茄子等12个品种是北京地区以前没有的品种;黑珍珠番茄、利蒲水果型苤蓝等6个品种为全国以前没有的品种;另外拓展了砍瓜、芝麻菜、地肤等11个蔬菜品种的观赏功能,为北京市观光园区增添了新靓点。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南瓜;氮;磷

中图分类号:S542.1;S131+.1;S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669-02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又称番瓜、楼瓜、北瓜、金冬瓜、饭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南瓜甘甜适口,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是良好的保健食品[1]。嘉鱼县是湖北省蔬菜板块种植基地县,全县蔬菜基地面积2万hm2,其中南瓜生产面积约4 000 hm2,产值7 500万元[2]。但在生产实际中,农户在南瓜种植上的肥料施用比较盲目;据我们在嘉鱼县的调查,当地农户种植南瓜时,施氮量最高可达357 kg/hm2,而少的仅为60 kg/hm2;施磷(P2O5)最高可达180 kg/hm2,但有的仅为18 kg/hm2;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南瓜栽培管理的适宜肥料用量进行试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简况

试验地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渡普镇东湖村2组,该村处在北纬30°03′22″、东经114°08′01″;土壤类型为潮土,质地较黏,土壤基本理化性状(0~20 cm土层)如下:总氮含量1.30 g/kg、硝态氮含量42.01 mg/kg、铵态氮含量1.00 mg/kg、总磷含量1.70 g/kg、速效磷含量29.70 mg/kg、速效钾含量249.68 mg/kg、有机质含量16.40 g/kg。

1.2 材料

试验所用有机肥为腐熟鸡粪,由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其水分、N、P2O5和K2O含量分别为8.86%、1.80%、2.82%和2.25%。试验所用的氮、磷、钾化学肥料分别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和氯化钾(含K2O 60%),均在当地的农资供应部门购买。供试南瓜品种为蜜本(C.moschata cv. Miben.)[3]。

1.3 试验设计

根据化学肥料氮肥、磷肥的不同用量,试验共设11个处理,各处理的有机肥、氮肥、磷肥用量组合见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均为24.5 m2,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所有的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试验地中,而氮肥和钾肥分为底肥和追肥(有2次)分别施用,底肥中氮肥和钾肥用量占两者总用量的50%,每次追肥则占两者总用量的25%。底肥施用方法是将所要施入的肥料都撒在沿小区中线开挖的施肥沟中,然后肥土混匀起垄[4];追肥则全田撒施。密本南瓜栽植密度为2 850株/hm2,在2012年3月9日播种,4月8日移栽,7~8月分批收获。在试验过程中,其他农事管理都统一按当地种植习惯进行。收获时,在田间将每个小区的全部南瓜和南瓜藤蔓收获量实地称量并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瓜适宜磷肥用量及有机肥中氮、磷有效性

2.2 南瓜适宜施氮量分析

3 小结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嘉鱼县蜜本南瓜栽培管理在生长阶段的适宜肥料用量为施氮(以N计)量226.9 kg/hm2、施磷(以P计)量32.7 kg/hm2。对南瓜而言,鸡粪中的氮与等量化学氮肥的当季有效性相当,而鸡粪中的磷在当季则基本无效。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合理施肥对增加南瓜产量、降低肥料投入、进而减少管理用工、提高种植收益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清芳,崔崇士,张耀伟.南瓜营养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6):754-758.

[2] 鲁运江.蜜本南瓜的科学种植技术[J].长江蔬菜,2010(23):10-11.

[3] 李品汉.蜜本南瓜[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9):15.

[4] 刘振威,赵润洲,刘 弘.4个南瓜品种苗期净光合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8(3):33-35.

[5] 沈其荣,沈振国,史瑞和.有机肥氮素的矿化特征及其与化学组成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5(1):59-64.

[6] 赵 明,赵征宇,蔡 葵,等.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1):83-86.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第3篇

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坐落在这繁华而不失美丽,富饶却带点诗情画意的嘉鱼。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80户,拥有2个蔬菜冷藏保鲜库

2 600 m3,仓储面积2 000 m2,3辆货车,2辆轿车,3个农资配送中心,1个农技服务部,20名技术管理人员,200 hm2蔬菜生产基地,4 hm2名、优、特蔬菜示范基地,66.67余hm2钢架大棚反季节精细菜(辣椒、茄子、番茄、苦瓜、豆角、黄瓜、莴苣等),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家余富德”,9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种,2014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顺势而为 选择投身蔬菜行业

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创业过程中举步维艰的现实击退了多少热血的青年,路漫漫的曲折见证了多少半途而废的创业者,所以成功的背后不是偶然,而是辛酸、汗水浇灌出的一种坚韧与执着,一种智慧与卓越。

王国雄原本就职于一家国有供销社下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体制之内,一无衣食之忧,二无辞退之患,揣着铁饭碗,本来也惬意。然而,天生就不愿惬意的他,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下,自主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农资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既让他困惑也让他焦躁不安的问题,就是因农民收入不稳定而导致的资金难以回笼,甚至资金链断裂。

创办合作社也是出于无奈的顺势而为。农资公司经常与农民打交道,农资产品基本都是赊购给农民,等农民有了收成,才能结清,但农业是靠天吃饭,风险难以控制,很多时候就会出现资金难以回笼的现象,要想弄清农业种植的基本概况,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此外国家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于是他顺势而为,回到家乡,牵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取名为富德。他说:“富民之道,德行天下。”这既是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初衷,也是他日后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

几经失败 在失败中坚持前行

“跨艰难而含笑,历万险而傲然。”谈到合作社目前的成绩,他只有平静与柔和,展现出一种走过了起落和坎坷,才会有的淡定和从容;经历了沧桑与磨难,才会有的大气和豁达。2009年刚刚成立合作社时,实行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农户也只是处于观望状态,为此王国雄自己流转土地13.3 hm2,因不敢贸然引进新品种,就种植传统的“两瓜两菜”(大白菜、甘蓝、南瓜、冬瓜),因缺乏蔬菜种植经验,及对市场行情的把握与理解,年前价格低廉亏损十多万元,幸运的是年后价格上涨,合作社扭亏为赢。

2012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王国雄决定尝试引进新的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当时他选中了苦瓜,因为价格高,行情好,利润可观,甘蓝、大白菜1.4~1.6元/kg,苦瓜可以卖到4~6元/kg。当即就与其他企业合作,实行苦瓜订单种植,种植面积20 hm2。

当时对苦瓜的冷藏储存技术不甚了解的王国雄听信苦瓜进冷藏库可以放置1个月,他琢磨着行情好价格高就可以卖出去,价格低就可以冷藏直到价格回高,心里暗喜这样无论如何都不会亏损。

可到了5月采摘季节,苦瓜刚上市,行情好、价格高,农户便为利益驱使失信于合作社,将苦瓜高价卖给商贩,导致合作社苦瓜收不上来,订单完成不了,王国雄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到6月中旬,苦瓜市场趋于饱和,价格开始一路下滑到1.2元/kg,农户的苦瓜卖不出去就全部送到合作社,为守信于民,王国雄还是咬紧牙关,照单全收。回收的苦瓜一部分储藏在冷库,一部分销售进超市、学校、批发市场等,但是后期苦瓜产量越来越大,农户送到合作社的苦瓜越来越多,而价格越来越低廉,而与此同时冷藏库里的苦瓜却不能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可以储存1个月,四五天就开始变色,王国雄就这样眼看苦瓜越积越多,滞销越来越严重,最后苦瓜全部都坏掉,农户的损失得到了保障,合作社却亏损严重。王国雄说:“就这样因为缺乏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冷藏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当地农户的认知,一下亏损了二三十万元!”

立足现实 探索蔬菜创新之路

经过第一次的悲喜两重天和第二次的血本无归,王国雄体验到了关于农业的一个残酷的事实:市场瞬息莫测,蔬菜种植风险极大;农户抵御风险、承受损失能力极低;蔬菜竞争白热化,生存艰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降低风险,助农致富,是合作社未来发展需要不断摸索的难点,也是王国雄不懈奋斗的重点。

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他发现农业致富之路,就是农业创新之路,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才能占领市场,最终抵御风险,为此他对合作社经营管理做了以下调整。

其一,引进新品种。王国雄带头,先后引进了优质高产的绿秀苦瓜、紫龙三号茄子、荷兰圆球甘蓝等新品种,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二,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安排种植茬口,上半年种有机毛豆,下半年种西兰花;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黄瓜、辣椒、番茄等精品蔬菜。

其三,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农户入社自愿,统一种植标准,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化肥、农药、种子、信息、技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对按照标准种植的农户产品进行定价保底回购,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降低农户种植蔬菜的风险。

其四,开发新的销售渠道。产品销售以沃尔玛和家乐福等欧美大型超市,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本土知名超市,农贸市场直供点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为主,并建有多家专门以蔬菜销售为主的绿色食品生鲜连锁门店。此外,与武汉白沙洲农贸大市场、汉口北四季美农贸大市场、武汉中商集团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商户进行业务对接,并寻找农产品进出口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实行订单式生产和销售模式,提升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第4篇

这种绿意也不再是大堂和走道旁的绿色植物,不再是垂直绿化带,而是大环境下的绿色庭院、花卉学堂、温室育场,其中的花园,是森林、果园、菜地,是百花丛,是历史名园。

“菌菌相互”的有机农场广州花都合景喜来登度假酒店

22亩地,14000余平方米,可以做什么?

在度假酒店领域里,它可以是一片高级别墅,一个休闲会所,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而在这里,它是一个农场:依山而建的农田里,整整齐齐地分布着不同的种植、养殖区域:温室区、菜田、稻田、鱼池、养鸡场等。

“这两个是无菌温室区,水培蔬果,隔壁是鱼池,养了三四种鱼。”彩虹农场的大当家王滨,沿路讲解着。穿上消毒衣服鞋子,进入温室区域,室内至少有40°C,酷热难当,“有防虫网、含有植物乳杆菌的营养液的不断循环灌输,抑制有害菌,加上温室顶棚保护,过上一个月,青菜就很好吃了。”王滨说。

转过温室的另一端,便是有机鱼池,4个两米多高的鱼池,饲养着罗非、鲩鱼、鲈鱼等鱼种。爬上楼梯,拿个探测器往水里一探,鲩鱼约莫有四五斤。“我们制作的这套微生物循环系统,养鱼密度可以很高,循环水通过蛋白分离器不断循环,加上不间断的增氧喷淋系统,巴掌大的鱼苗养到五六斤重。不夸张地说,养出来的鱼,可以直接做刺身。”

从温室到鱼池,让王滨自豪的,不仅仅是这套有机的养鱼、培植模式,核心还在于,农场采用的养殖模式走在全国前列——一是酒店农场与广东省农科院的各个研究所合作,水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家禽研究所、畜牧研究所,甚至植保研究所,全部参与其中;第二是全部采用“以菌抑菌”的方法,用微生物技术改善水质和土壤环境,全程无添加任何抗生素,是真正正正的“有机农场”。

立秋刚过,2亩的水稻田里刚插好秧,绿油油的一片。一年两造的稻田,种的是最好品质的丝苗米。在种植之前,田里已经洒过有着苏云金杆菌的营养液,可以防虫。同样的原理,可以用在菜田里:刚收获过黄豆,土地被翻松,洒上含有植物乳杆菌的营养液,“就像喝了益乐多,植物生长的环境好了,没有虫害,吸收得好,自然就能长得好。”而旁边的花生已在开出茂盛的花朵,“过两三个月就可以吃花生了。”王滨介绍,光是这种含菌的原液、粉剂制作技术,已申请了三项全国专利。“菌不能杀菌,但可以抑菌,喷上耐高温、耐强酸的菌原液,大田菜(指在田里种植的青菜)就不怕虫害,不怕酸雨,口感清甜无渣,酒店的住客最喜欢在采悦轩吃我们种的菜、养的鸡和鱼。”

种一棵菜、养一头猪,花费的成本就要翻倍或者更多,酒店“不惜工本”在施行益生菌种植技术,而你甚至可以比在超市还低的价格把这些完全有机的蔬果带回家:3元一斤的白皮冬瓜,一只三四斤的龙门胡须走地鸡108元,还有黄豆、苦瓜干等,“来的住客、熟客几乎都买。”王滨说。

营养加倍,快乐满Fun广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

试想一下,若你安坐在酒店餐厅,享受着星级服务的同时,品尝着绿色无公害、色泽可人的菜肴,大抵你也不会想到它出自何处吧。然而我要告诉你的是,酒店的天台,除了可以俯瞰四周景色,正正也可以做出一道“名菜”。

这个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无土蔬菜园,建立于空置的酒店天台上:进去的方式也不容易,是要穿过厨房而后顺着楼梯上去的。拉着帐幕的大棚下,一棵棵菜苗被安放在装着营养液的管道中,“一棵青菜一个坑”,放眼望去,整整齐齐,水培喷雾法的定时定量栽培方式下,青菜的长势几乎一模一样,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工作人员无不骄傲地告诉我,在2011年初“建园”的时候,酒店还是中国酒店业首家应用楼层的蔬菜种植园。2年半过去了,青菜的品种越来越多,技术也越加成熟,生菜、芥菜、菜心、上海青、潺菜等品种,应有尽有。

自产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供应给酒店员工及客人食用,说回来,口感如何?我想说的是,有了配备齐全的营养液滋润,厨师也遵循着清淡原则,蔬菜的味道非常清新,特别是白菜,清脆可口。现摘现炒的出品,果然还是不一样。

不仅如此,若有兴趣,你也可以跟随厨师或者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这个位于天台的绿色菜园,感受采摘的乐趣。酒店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菜呢,从营养管槽中“连根拔起”,放到袋子里,拿回家,这是最无污染的处理方法。除了管道蔬菜,这里还有温室栽培的番茄、辣椒等蔬果,不需要搭棚子,小孩子们弯下腰就可以采摘到。据说迟些天,种植大棚里还能种上草莓。想象着红通通一片的草莓果实,还有一手摘下塞进嘴巴连洗的程序都免了的野趣滋味,加上草莓的酸甜气息,就已经胃口大好。

一城宋韵半城水半园烟柳半清波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

在太阳落山天将黑未黑,天空呈现湛蓝色之际,金明池对岸的宝津楼也亮起了灯,这是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一天中最美的时分。临着北宋四大皇家园林之一金明池的荡漾碧波,以雄楼杰阁的宝津楼做恢弘背景,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在北方打造了又一个江南!

开阔的湖面,碧波荡漾的湖水,湖畔宝津楼的雄姿伟岸,跨水飞虹,依稀让人看到了一些皇家园林的大气。从酒店大堂、房间、餐厅都可以欣赏到碧波荡漾的金明池以及池畔雄楼杰阁的宝津楼。《梦溪笔谈》记载:“金明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开凿,池水引自金河水,旧迹在开封城西”。北宋初年,太祖也置神卫水军在此操练水师,以保卫沿海领土。太宗也曾到此检阅水战演习。后来,金明池和玉津园、琼林苑、宜春苑合称为宋代四大皇家名园,变成专供游玩的场所。

跟着园艺师杨燕逛酒店花园,听她讲解花园里的一百多种鲜花绿草,简直就是一堂生动的植物课。

大堂两边遍植的石楠属于木本植物,花坛上的扁竹开着紫色的小花;出门右手边有七八棵开着白色小花的树居然是樱桃树,而左手边则红枫成簇,间或还种有竹子和枇杷;继续往左下坡,可以看到连翘,和迎春花很像,只是多了一个花瓣;海棠花也开得正艳,桃花也见五六棵;惊喜的是居然还有樱花,在路右手边排成一排,花团锦簇,后来在开封的许多地方如铁塔公园、大相国寺都看到有樱花,我们戏说毕竟开封也叫“东京”(汴梁)呀!樱花的坡下有一处水塘,里面种植了一片蒲苇,到了夏天还会种上荷花。春天是各种鲜花的季节,而到了夏天,酒店就成了一片荷塘的世界,临湖卧室窗下,中餐厅包厢区窗外、阳台边到时就变身成了八百枝荷花的世界,雨打荷叶,“汴京八景”之一的“金池夜雨”便又可以重现了。

不只是酒店也是一座森林巴厘岛RIMBA Jimbaran Bali

往巴厘岛中部Bon Village拜访阿雅娜的农场。“先有阿雅娜农场,再有RIMBA森林酒店”,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这里除了40000棵合欢树外,还出产菠萝、橙子和野生的猫屎咖啡(kopi luwak)咖啡豆,为酒店提供美食素材。另外,还有10000棵合欢树、热带林木和果树种植在RIMBA周围的花园里、金巴兰阿雅娜77公顷的土地上。

在建酒店之前,RIMBA管理层先种下了一片森林。凭借俯瞰着金巴兰海湾的悬崖胜景一炮而红的巴厘阿雅娜水疗度假酒店(AYANA Resort and Spa Bali)推出后,RIMBA选择了森林主题。当地村民把RIMBA酒店所在土地称为“bukit alas Jimbaran”,古梵语中“金巴兰森林”的意思。

“五年前,我们产生了在阿雅娜附近新开一家酒店的想法,所以委托农民在位于巴厘岛中部的阿雅娜农场上种下了40000棵生长迅速的合欢树。现在,其中一些树已经被用于建造RIMBA,我们也不断在农场补种新树,这是我们致力打造绿色巴厘岛行动的一部分。此外,我们已经在RIMBA周围种植了10000棵树来进一步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RIMBA 项目经理 Wayan Widhiada是酒店绿色攻略的推行者。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蔬菜绿色营销策略

我国是一个蔬菜大国,蔬菜人均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及消费国。蔬菜也是我国除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极具活力,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蔬菜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一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但在质量上和总体效益上,仍旧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面对着全球范围兴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蔬菜产业将何以应对?从市场营销学角度来讲,全面推行绿色营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绿色营销的内涵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人类生存健康的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也由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必将成为本世纪的市场营销主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以环境保护观念为其经营指导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目标市场内进行的包括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推广、服务提供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对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及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这种绿色消费需求促成了绿色营销的产生。

绿色营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绿色营销着眼于考察企业营销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突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自身利益与满足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综合了传统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等多种营销观念。

统一性、多向性。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良好推行有赖于国际社会、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企业自身的行动和国际合作、国家政策、消费者行为以及自然条件紧密关联,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绿色营销复杂而艰巨。

标准明确一致性。绿色营销有一套具体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遵循,绿色标准及绿色标志认证的技术参数尽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其内核和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求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置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

由于其内容和特性,绿色营销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象本文所涉及的蔬菜绿色营销便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蔬菜绿色营销市场环境

蔬菜市场总体行情。我国蔬菜产量连年高速递增,而消费总量却增势平缓,国内市场总体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买方市场已然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蔬菜价格逐年下调。200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约为5.4亿吨,比2001年增长12.5%(比2002年略增);近几年家庭居民蔬菜消费总量稳定在14000万吨(数据不包括餐饮及食品服务业中的蔬菜消费量)水平左右。然而,虽然大路菜需求缩减,但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蔬菜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具有绝对的国际比较优势,出口量增长迅速。截止2003年11月底,海关统计我国累计出口蔬菜493万吨,同比增长16.96%,出口创汇金额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出口量约占世界蔬菜贸易量的4%。但近年来,国际绿色壁垒的强化对我国的蔬菜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蔬菜消费需求特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趋向绿色化、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安全卫生性,讲究营养健康,人们口味向绿色自然化回归,也追求多样性。因此,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蔬菜、特色蔬菜、野生天然型蔬菜日益流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蔬菜消费方式上也趋向高效便捷,超市净菜走俏。在消费倾向上,品牌消费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广大传统消费阶层的观念转变,及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旺盛的成熟的绿色蔬菜消费需求还有待培育。

蔬菜产业状况。我国蔬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但是仍属于数量型增长,在质量和效益上却跟不上,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总体处于较低层次,不符合发展生态型大农业要求。由于引导不力、技术支持不到位及菜农素质不高等原因,我国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品种单一,质量上也不高;而且,蔬菜生产分散,加工处理和流通环节跟不上,市场组织化弱,产业化不高,不能创造高附加值。

政策环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进行相关制度改革。2002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使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农业部随后出台《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确定包括蔬菜在内的几种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要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相关的环保法规也正在不断健全。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办法》,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绿色食品标志,确定了具体的绿色食品标准,从事绿色食品的认证和质量管理工作。

总之,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几条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绿色产品策略

首先,在蔬菜种植上坚持绿色环保型、科技型,努力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一定要禁止使用剧毒农药,而代之以生物农药、高效无残留或低残留农药;化肥要尽量少施,提倡施有机肥料。另外要大力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反季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等,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其次,积极发展蔬菜净菜加工、冷冻保鲜,创造高附加值。原始的蔬菜初级产品是不适应现代大市场要求的,绿色蔬菜要提高竞争力,实现高效益,关键就在这里。第三,积极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实行商标和包装绿色化。强化蔬菜产品的品牌观念,运用各种手段树立品牌,而且要突出绿色环保。在商标设计时,品牌命名、商标设计要突显出绿色标志,注重激发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联想,使其对产品产生信赖和向往,树立起绿色蔬菜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例如,在冬瓜、南瓜、西葫芦等瓜型蔬菜上把商标图案刻在幼果上,或用纸塑贴皮,形成天然图案,或者贴可食商标、生物商标。在包装上要重视包装及其残留物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生物分降解、可再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使之无污染。

绿色价格策略

有人曾经提出“环境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的观念,我觉得这在绿色营销定价上面具有积极意义。蔬菜供应商用于环保上的支出应该计入成本,根据成本定价理论,绿色蔬菜的价格必然要高于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对环境资源占用、损害的多,当然应该在价格上予以更多的扣除,这是说的通的。所以,绿色蔬菜价格应高于普通蔬菜,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根据成本控制理论,绿色蔬菜也应该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水平范围内,控制好成本,以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来追求更大的利润,并将成本降低带来的利益适度让渡给消费者以获取其更多的支持。

绿色渠道策略

蔬菜绿色营销要求物流渠道高效环保。绿色蔬菜要及时与市场接轨,减少不必要的聚散,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蔬菜的流通渠道要尽量集中统一,减少中间环节,及时有效沟通产销,而且要有利于环境保护。首先,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冷链储运以保质保鲜。其次,构建发达的营销中介力量,及时有效组织产销。传统的蔬菜流通三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不尽符合绿色营销功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的。可以仿照发达国家建立专业营销协会,使产销高度组织化。另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在营销渠道上的特殊优势,例如现在有的地方开发的农业信息网、蔬菜网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营销渠道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潮流。再次,加快推动农贸市场超市化,使生鲜超市承担更多的渠道任务。生鲜超市较之传统农贸市场,在集中统一蔬菜流通渠道,组织产销,促进蔬菜产业化,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绿色营销的要求。

绿色促销策略

即在传递产品信息、刺激消费的同时,对公众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采用各种促销手段,一方面宣传绿色蔬菜的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公众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使人们树立主动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消费者也会因此主动接受绿色蔬菜。这样,有利于实现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这正是绿色营销的宗旨。

绿色服务策略

商家不仅仅向消费者提供绿色蔬菜,还要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例如包装物的回收处理,绿色蔬菜的消费方式指导以及各种便利服务等。在传统蔬菜营销里,各项配套服务是很不到位的,这一点上,绿色营销应该树立比较优势。在服务策略上,“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永远是真理。

以上是从微观角度,即从商家的角度,提出的蔬菜绿色营销策略,而实际上绿色营销还包括宏观的因素,即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何况蔬菜还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在蔬菜出口方面国家仍扮演着重要的营销角色。国家要为蔬菜的绿色营销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时候还要直接参与营销。对蔬菜绿色营销产生重要影响的国民综合素质、社会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培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国家的工作。如前所述,我们国家在这一点上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具体规范绿色农产品的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确定了有关绿色食品标准及“绿色标志”,但都侧重于产品自身的检验,缺乏有关生产、加工处理、流通过程的具体标准;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足够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甘碧群,《关于绿色营销问题的探究》,中国营销传播网,2000.7.24

冬瓜的栽培与种植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

中图分类号:F3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110-05

1 引言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党执政的纲领,覆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1]。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的发展,能在发展林业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又能保障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林业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大理州林业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认真贯彻各级政府部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森林大理”建设。

2 生态文明和林下经济

2.1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良性互动、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的提出确定了生存环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必将极大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

大理州地处云南中西部,森林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山地居多、地形复杂,绿化很不平衡,质量也较粗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趋严重,资源能源消耗也大大增加,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扩大环境容量、拓宽减排途径,同时还要保障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实现大理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林业这个生态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探索出一条能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主要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林地上开展养殖业、种植业、采集业及森林旅游业等,充分利用林下自然资源,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并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其既包含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和林上产业?而与传统的林产业不同的是,林下经济是一种绿色产业,坚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4,5]。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机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是一条适合大理州的能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 林下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保护好生态才能更好地发展林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林下经济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方向,能在发展林业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又能保障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3.1 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系统通过发展、变化、调节达到一种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为止。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其系统的结构就越稳定[6,7]。大理州93.4%的国土土地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林地面积达2035417 hm2,在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大理的绿水青山,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而发展林下经济,是增强大理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2.3.2 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保护森林资源

林下经济是一种人工生态经济复合系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科学设置,提高林下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强森林系统对自然能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据测算,发展林下经济的森林生态系统,其生物量是对照系统的4.24倍,光能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2.09%[8]。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延长了林农在林地的劳作时间,对林木的田间管理等工作会更加及时,有益于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以林下经济与森林生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的形成[6]。大理州森林资源丰富,但山地偏多造成人工经营困难,林农积极性不高,而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增强林农主观能动性,在有力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3.3 增加林农收入,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林下经济的发展,让林农有了依靠自己的林地增收致富的渠道和希望。林农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林下的空间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也可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发展林下经济是应对林木经营周期长、效慢、风险大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林下经济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林牧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效带动加工、市场、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还改善了传统家庭养殖业居住环境的污染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

3 大理州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状

3.1 大理州林产业发展现状

大理州93.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林地面积达2035417 hm2,占国土面积的71.8%,农村人均集体山林面积为0.66 hm2,是人均耕地面积的10.6倍。近5年来,州级以上林业投入累计达27.85亿元,完成营造林184009 hm2,义务植树5193.84万株,较“十一五”增长15.4%;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58.21%提高到60.27%,提高了2%,森林蓄积量由8637万m3增加到1亿m3,增长15%,林业总产值从45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增长3.5倍,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生态改善与林农获益双赢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大理州林业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效益补偿、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等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十二五”期间共实施森林管护978716 hm2,完成公益林建设39002 hm2,实施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700701 hm2,兑现补偿资金64703.32万元。实施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2667 hm2,新一轮退耕还林1000 hm2,陡坡地生态治理4667 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种植业36382 hm2,补植补造7960 hm2,总投资达44931.43万元。完成森林抚育42535 hm2,省级低效林改造项目31334 hm2,零星改造32802 hm2。新建沼气池4195口、节柴灶49568口、太阳能71789台,建设农村能源乡村服务网点54个,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193.84万株,开展了全州古树名木普查,对8840多株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登记和挂牌保护,编印《大理古树名木》图册2200册,全州林业生态总体持续改善,成效显著。全州在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核桃产业为主,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庄园等多种形式的可持续林业产业,并已初具规模。目前,林业企业达1100多户,省级龙头企业达61户,2015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各种产值的百分比如图1所示。

3.2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概述

3.2.1 大理州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1)充足的林地空间和独特的高原气候。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山高坡陡,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大理州林业用地面积2039222 hm2,占国土面积的71.89%,有林地面积1611314 hm2,多为山区和半山区,林下发展空间充足。山区和半山区是大理州最大的土地资源,因此,为成功攻破山区经济发展难的难关,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高原特色林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必要途径。

(2)物种资源丰富。大理州内有高等植物3643种,中药材1500余种,陆生野生动物50余种,鸟类150余种,是南方核桃种群的原产地、适生区和富集地,有泡核桃栽培种40余个,是南方核桃的基因库、云南山茶花和杜鹃花的原产地、兰科植物的富集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的适生区及云南松和旱冬瓜的主要分布区。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必将为发展大理高原特色林下经济作重要的资源依托[9]。

(3)扎实的群众基础。大理州农村人均占有林地面积0.66 hm2,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的10.6倍,是农村最大的土地生产资料。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迅猛,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成效显著。林农真正享受到了实惠,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激情高涨。

(4)良好的政策优势。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针对这一州情林情,森林大理建设按照云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林业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国家、省、州等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有效保障了林下经济高效快速的发展。

3.2.2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大理州林下经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和产值也不断提高,林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大理州逐步探索研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大理州林下资源开发13.4万hm2,林下经济产值已超过10亿元,占大理州林业总产值的6.82%,林下经济发展迅速。

(1)林下种植模式。林下空间广阔、环境光照弱、湿度高,为林下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大理州12县市已大规模开展林药、林菌、林菜、林茶等林下作物种植。目前大理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广阔,在云南省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开展了重楼、续断、三七、天麻、附子等中药材的林下种植,种植面积达8500 hm2,产量2.5万t以上,产值3.9亿元以上,已初步具备产业规模。剑川和巍山两县气候及土壤优势较其他区县明显且野生菌资源丰富,主要发展林下菌类种植和加工产业,目前已分别建立了野生食用菌加工厂,主要种植及加工羊肚菌、香菇、木耳、平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等人工菌种,松茸、松露、鸡枞等野生菌种,年加工量高达1000 t以上,年产值高达370万元,远销韩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力的Ф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林菜模式包括草本蔬菜和木本蔬菜,草本蔬菜如魔芋、百合等,木本蔬菜则包括香椿、树头菜等,该模式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操作简便,在全州范围内都有开展,但由于经济效益不高,导致林农重视程度不够,种植面积尚未成规模。

(2)林下养殖模式。林下养殖是一种以林地资源为依托的典型循环经济模式,具有立体、高效、生态等特点,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植物、昆虫等资源。大理州林下养殖模式主要是养殖生态鸡、生态猪、肉牛等,漾濞、宾川、云龙等县已大规模开展以林下养殖合作社为主,林农为辅的林下养殖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州共出栏生态鸡20余万羽,生态猪和肉牛出栏6000余头,产值可观,经济效益显著。林下养殖模式已成为大理州林下经济的重要形式,是林农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也为人们的餐桌提供了高品质的绿色生态食品,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好,是农村经济和林农增收的“热点”和“亮点”。

(3)森林旅游模式。大理州旅游资源丰富,共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5361 hm2。苍山洱海,山水相依,全州12县市也均有其特色的旅游产业,南涧县无量山、灵宝山,云龙县天池、诺邓古村,祥云县清华洞、水目山,巍山县巍宝山等。大理西湖、剑湖等湿地公园以及数不清的古村、古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理州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在各县市建立了诸多生态旅游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力地加快了经济发展。大理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森林生态旅游产值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州森林生态旅游产值已达8.7亿元,经济效益明显。

(4)林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是林下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随着农林经济的发展,林产品的加工需求也愈加旺盛。近年来,大理州野生资源采集与林产品加工发展迅速,对各种林产品如松子、核桃等的加工企业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全州林产品加工年产量1亿t以上,年总产值3亿元以上。发展林下经济、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是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手段。同时,发展林下产品加工,是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提高林产品的价值,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4 大理州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4.1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A段,虽然带动了大理州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4.1.1 缺乏合理布局与科学管理

近年来,大理州林下经济零星发展情况较为普遍,结构比较单一,难以形成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缺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科学布局。同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产业链条不完整,容易造成无序化生产等问题。加上缺乏统一管理,缺少技术指导,导致采集方式粗放,破坏生态平衡,使部分资源趋向枯竭。目前全州林下经济产业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除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外,其他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相对滞后,如林下套种药材、林下菌类种植及林下养殖等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引导,还存在跟风及盲目发展的情况。

4.1.2 发展基础薄弱

近几年全州林业产业发展以泡核桃为主,林下经济的发展相对薄弱,且因部分林下经济单位面积投资较高,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多数地区长期以来都没有主导的特色林下经济,没有形成产业品牌,林农林下经济收入还普遍偏低。同时,全州山地居多,发展林下经济的山区和半山区的部分路段,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林农居住分散,产业分布不集中,给产品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且“龙头”企业小、散、弱,加之产品加工水平低,而销售成本高,信息化水平低,造成了推广困难,制约了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同时,部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配套服务不到位,旅游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部分景点路程远、路况差,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制约了森林旅游的发展。

4.1.3 科技支撑薄弱

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下经济生产需求不能有机统一,试验示范基地少,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一是在林下经济产业推进过程中,林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低,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全州除部分地区依据本地自然及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种养殖外,适合于其他地区的林下经济和品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验及分析。二是林农对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大部分林农仍沿用传统的种养殖方式,林下畜禽的粪便处理粗放,有的地方还存在过渡放养畜禽而破坏林分生态环境和影响植被生长的情况,以上诸多因素使得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三是林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对核桃、食用菌等多为初级加工或不加工,精加工及后续销售环节相对薄弱,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

4.1.4 林下资源开发和经营意识薄弱

林下野生资源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州以山地为主,林下野生资源大多地处山区,在地理环境、交通、文化和产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林农发掘的野生菌、野菜等林下野生资源以自用为主,少部分被林农个体在各地农贸市场直接销售,也有部分个体户或小型加工企业进行简单加工包装后销售,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加之观念落后、资源保护意识薄弱,部分地区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对林下野生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如林农为了尽可能地挖掘鸡枞,对鸡枞的生长蚁巢进行掠夺式采掘,破坏了鸡枞与白蚁共营共生的关系,此后将不再产出鸡枞。

4.1.5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下经济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政府投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的资金有限,建设资金短缺,农户自发投入也比较困难,导致林下经济发展的工作配套设施落后,服务工作保障不到位,生产技术障碍不能及时解决和消除。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缺乏,生产条件差,成效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林下经济产业快速、稳健、持续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大大限制了新模式、新产品及深加工的发展。

4.2 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4.2.1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大理州立体气候明显,根据全州各县市、各乡镇的特点,结合大理州实际和高原特色林业庄园经济示范园建设,明确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任务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高原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作为全州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加大对林下经济的各类科研、生产项目的支持力度,及时成立大理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各县市林业局设立领导办公室,统筹并因地制宜地做好全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布局优化及控制、配套政策制定及实施、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等工作,实现大理州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2.2 科学引导,宣传先行

通过多种途径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和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对发展高原特色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成功典型案例等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通过收入对比、技术讲座、科普宣传、参观考察等方式,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林农的资源保护意识,加大对林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林农不仅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还要有对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经营的意识和决心。此外,要加强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林业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与产业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规模经营、功能突出的林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林产品品牌,增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后劲。

4.2.3 强化科技支撑

结合大理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做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服务。加强林业科技服务力量的建设,充实各级林业科研院所、森林资源管理站等林业科研、生产及管理部门的编制和人员,增强科研力量,争取在每个山区行政村安排林业指导员,使林业科技支撑服务能直接落实到林农,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保障。同时,搭建林农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加强实用技术研究和林下循环经济系统的应用研究,充分依托大理大学、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加强林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术创新和技能运用型人才,增加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科研、生产项目,积极探索适宜大理州不同地区的林下经济模式,编制技术丛书,指导生产实践,以科技链延伸产业链,为大理州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科技支撑。

4.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资金,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补贴,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示范基地、示范户及森林生态旅游园配套设施建设。设立林下经济小额扶贫贷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加大“林权抵押贷款”、“生态信贷”、“金果贷”等金融产品推广和实施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各类担保机构开展林下经济贷款担保服务,放宽准入门槛,有序发展林业小贷公司,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民资参与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与融资机制,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确保林下经济顺利开展。

5 结语

生态文明的提出确定了生存环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的基础,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林下经济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大理州森林资源丰富,在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核桃产业为主,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庄园等多种形式的可持续林业产业,着重发展林下经济,但在成果显著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应充分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有序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岭宏.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W院学报,2013,12,(3):19~22.

[2]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 李文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林业生态建设[J].理论视野,2007(12):24~25.

[4] 赵文东.广西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综合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5] 黄 干.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科技,2017(3):70-71.

[6] 张东升,于小飞.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林下经济探究[J].林产工业,2011,38(3):50~52.

[7] 陈景欢.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实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6,(1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