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旅游文化感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发挥政府对旅游业作用
十堰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资源环境。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是朝阳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目前发展的实践来看,生态旅游业应有更全面的考虑。我们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对于目前过热的生态旅游热,我们应持谨慎的态度,应该以科学、依法、高效的方式来管理生态旅游,经营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在有序中发挥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辐射作用。
政府应主导发展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成长的主要经验,也是旅游产业提升期的重要保证。在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同时,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各方利益,促进旅游文化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或重组,提升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实体和市场竞争力,做到有制度保障,有政策支持。政府要充当行业指导者、市场监督者、资源投资者等多重角色,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和规范旅游市场竞争环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做到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
这是实现十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不仅要做到保护好那些可供利用的一切资源,而且也要保护好那些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具有较多暂时还无法加以利用或没有价值的非资源即潜在资源,更要保护好原本就比较脆弱的环境。这是增加资源可供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十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产品一般尚处于开发初期,因此,还可以汲取许多地方开发旅游使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破环的教训。我们必须负起责任,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武当文化之精髓。因此,必须突出资源保护,强调可持续开发。
三、深度发掘产品文化内涵
面对日益成熟、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旅游市场,必须加强十堰地区旅游地基础文化研究,努力发掘和拓展十堰的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高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来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调研,而产品开发又是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要将十堰旅游文化底蕴以产品为载体,使之看得见、摸得着,达到形神兼备,再通过解说系统、旅游工作人员服务等直观、可感知的形式和途径,将科学与审美、传统与创新的内涵传递给游客。
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现代旅游者的消费经验日趋丰富,追求新奇和个性化的心理特征更加突出,他们自主意识强,识别品位高,在十堰旅游活动开始之前,往往对目的地已经有所了解,加上互联网上可以非常便捷地查阅旅游目的地的详细情况,使得人们对旅游质量的心理预期有所提高。为适应不断提高的旅游消费质量要求,十堰旅游服务质量应更加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特别是在提供个性化和情感化服务方面要有更大进步,使旅游者获得悦神悦志的文化感知和体验认同。
五、结论
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可形成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选择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从最初的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模型(R性资源分析、M性市场分析、P性产品分析)[8]发展到现在的MRCP模型(R性资源分析、M性市场分析、C性社区参与分析、P性产品分析)[9],见图1。由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注重产品与市场的结合转变为旅游产品开发在资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受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产品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旅游产品开发由注重市场到注重参与者的主动性,更加凸显旅游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对旅游目的地居民还是对旅游者来说,通过互动交流才会使双方获得最好的收益,所以在把握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才能开发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但旅游文化休闲产品的开发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联动,除了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外,还应将政府和企业纳入分析模型中,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和企业在开发经营、项目建设、职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全方位转变乡村民的发展意识,提高其从业素质,从而使其明确镇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居民参与的有效性和积极性、主动性(图2)。
2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RMCP分析
2.1R性分析———资源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R性分析就是从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出发,分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首先应全面了解目的地的资源分布、数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然后结合市场需求条件去创新产品形式,开拓旅游市场。潭柘寺镇旅游资源分析如下:①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潜力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潭柘寺镇的资源种类进行分析(表1)[10]。由表1可见,潭柘寺镇旅游资源主类有8个、亚类共20个、基本类型36个。由此得知,本地区景观种类齐全、景观构成丰富多样,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良好。②区位条件优越,资源具有独特性。潭柘寺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新城西部生态涵养区,距离市区不到50km,国道108线贯穿整个辖区,潭王路与109国道相连,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镇域内的潭柘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加上围绕潭柘寺景区发展而出现的“农家乐”和“民俗游”,使该地的比较优势愈加明显。③资源组合较好,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在类别构成上(表2),潭柘寺镇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基本类型种类远高于自然资源,数量优势明显,且具备较强的开发价值。同时,风景资源分布基本上是以潭柘寺镇政府为中心,资源分布区域相对集中,便于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资源的集约化开发。
2.2M性分析———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必须经过市场检验才能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产品开发应以市场需求作为基础。M性分析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乡村休闲度假方式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主要包括修身养性、回归求知、参与体验等内容。潭柘寺是潭柘寺镇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也是镇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客源依托地。为了了解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对潭柘寺景区及其周边等地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放245问卷,回收问卷235份,回收率为95.9%。通过问卷分析发现:①潭柘寺景区的游客主要以企事业单位人员为主,占游客总数的67%以上(表3),他们大多来自北京市区及周边城区;其次是学生群体(北京高校众多,学生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人群),这种客源结构有利于景区精准化营销,更好地针对顾客开发专项产品。②从游客出行的目的看,总响应人数为281人,其中宗教朝拜有104人,响应百分比为37.01%;其次,游览景区景点占有较大比重。由此可见,目前潭柘寺镇旅游产品种类较少,主要集中在景区观光和宗教朝拜上,缺乏深度参与体验的休闲娱乐项目。③从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评价看(表5),游客总体满意度8.19分,满意程度相对较高。重游可能性和推荐可能性达到8分以上,说明游客在未来再次到潭柘寺镇旅游或将潭柘寺镇推荐给亲朋好友的意愿较强烈。
2.3C性分析———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从业者以社区居民为主,注重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有助于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和发展成果共享。C指社区,引入社区分析因素,即旅游产品开发在资源挖掘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重视社区居民参与受益,这有利于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且使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具活力。目前,潭柘寺镇居民参与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家乐。潭柘寺镇农家乐经营主要集中在平原村,依托靠近潭柘寺景区的地缘优势,在道路两边形成了属于市级民俗接待户的“农家乐”39家,主要提供餐饮,兼有少量住宿。农家乐经营场所一般以自家宅基地为基础改建而成,经营者同时兼服务者,很少聘用员工;居民对农家乐住宿餐饮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营销活动的参与性、自主性较高,个别接待户还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和口碑效应宣传群体。通过这种家庭式自主经营的方式,居民主动性高、参与性强,有利于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服务水平低、各自为营、经营混乱、恶性竞争等问题,不利于整体形象的塑造和经营效益的提高。②民俗村。潭柘寺镇民俗村经营主要集中在赵家台,依托位于镇域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经过统一规划布局,建成以村为单位的民俗旅游接待区。赵家台现有民俗户90家,在村委的统一安排下,统一宣传和接待,主要提供住宿餐饮,但居民的自主性较弱,参与性不强。这种统一经营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接待团队游客的能力,合理调控客源和资金;另一方面,住宿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不利于主题化开发;餐饮菜品统一推广,不利于创新发展。③古村落。潭柘寺镇古村落经营主要集中在阳坡园,凭借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运用“政府+公司+农户”的方式,以原先古村落为基础,融入现代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理念,整村规划开发。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居民参与服务的经营方式,一方面可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居民的增收就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破坏原有生态资源、减少居民参与经营机会等问题。社区居民既是文化休闲产业的服务提供者又是发展受益者,注重社区居民参与,实现全员经营、全员参与、全员营销,是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成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更成为社区居民的意愿和诉求。目前,潭柘寺社区居民参与仍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政府规划引导不到位,乡村居民发展意识淡薄、素质低,企业相关政策不明确、就业培训不足等。
2.4P性分析———产品开发产品是资源开发的最终呈现方式,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关键,因此应在资源基础、市场需求、社区参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立产品开发的整体思路,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潭柘寺镇现有旅游产品主要有:①景区景点类。潭柘寺镇主要有潭柘寺、定都峰等设施较为完备、发展较好的旅游景区,以观光游览和宗教朝拜“一日游”为主。其中,潭柘寺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约60万人次,主要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游客。还有高桥寺、平原古村南北大庙、八奇洞、潭柘紫石等旅游资源。②节庆民俗类。潭柘寺二乔玉兰节已连续举办六届,活动期间有赏花、摄影、祈福、品茶、悟道等一系列活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潭柘寺新春敲钟祈福活动,每年大年初一到潭柘寺祈福是北京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上“头柱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综上所述,潭柘寺镇现有产品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游览、观光、娱乐上,资源挖掘不深、游客体验不足、停留时间较短,且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弱、综合效益较差。一方面,由于潭柘寺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引导;另一方面,资源挖掘不深,产品体系不完整,镇域内产品整合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
3RMCP模型下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需要多样化的特色产品、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精干的人才管理队伍、规范的服务制度和有力的支持政策。通过对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RMCP分析,针对资源、市场、社区参与和产品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3.1深挖特色旅游资源潭柘寺镇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种类丰富且组合性较好,应在完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相关设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间的融合创新,以品牌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打造独具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品牌旅游目的地。此外,潭柘寺景区作为镇域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依托,在后续发展中要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配套设施,并举办佛教文化论坛、禅耕文化养生论坛、新年撞钟祈福、民间艺术节、文化旅游节、慈善活动等相关节庆活动,开发佛教文化工艺品、素斋餐饮及融入佛教文化的主题民宿。通过深入挖掘佛教文化资源,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产品功能,打造集观光游览、住宿餐饮、商务会展、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构建完整的文化休闲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3.2多样化品牌营销市场是实现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潭柘寺镇应充分利用靠近北京的地理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消费群开发相应产品,如设计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娱乐项目,增强旅游吸引力,扩大客源市场范围。品牌是形成顾客忠诚度的重要因素。潭柘寺镇应在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塑造特色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以扩大知名度,增强景区发展实力。如潭柘寺景区可突出佛教文特色,打造“千年古刹”的品牌;定都峰可着力打造健康养生、生态步道等特色旅游产品;赵家台、平原村则可重点发展乡村民俗旅游。营销宣传是扩大目的地知名度的重要途径,除利用电视、广告、杂志、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促销外,还应充分考虑到游客朋友之间的口碑宣传。如构建旅游信息交流网上社区等[11],扩大受众群,提高认知度;促进镇域内景区间的合作发展,实行联合营销,共享品牌形象、销售渠道和旅游市场,实现旅游客源的空间拓展,整合潭柘寺与戒台寺的营销;除深度开发北京旅游市场外,可加大对周边省市的营销推广力度,丰富游客来源,提高经营效益。
3.3提高社区参与度潭柘寺镇应积极响应门头沟区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目标,把握发展契机,充分利用其作为北京42个重点小城镇之一的优势,适时推出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软硬环境设施建设,吸引高端资本进入;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完善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全镇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乡村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乡村人口素质和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社区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在充分发挥其规划引导作用的同时,企业也应积极投资建设、开展各种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参与积极性。同时,村委会应放开经营管辖权,充分调动居民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其创造力,促进乡村民俗旅游的主题化、多样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地域文化 变异消亡 风险机理 旅游活动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81-04
一、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及其变迁表现
1.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内涵。旅游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在空间地域上,表现为旅游地居民在该地域生活环境中,长久积淀形成的文化特质的旅游文化圈层,汇聚融合了当地的方言习俗、道德观念、、艺术追求等多种元素共同组成的地方特色文化体系[1]。当然,旅游地地域文化在接受旅游开发者、外来旅游者的同时,也产生了交流与互动的过程[2],其中,“居民”、“开发者”、“游客”等诸多“人”的角色,则成为地域文化圈层体系中最为鲜活的载体形式,并且他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则构成了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的主要影响主体。只是当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并未细分其间哪一类主体的作用强度及作用方式最为直接、最为深刻。
2.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形式。旅游地域文化的变迁,按照影响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首先,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存在自身的客观规律,是旅游地文化圈层内各类文化的层次与特质的动态变化,也是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这一自组织系统,对外来文化的扬弃及自身结构的重建。其次,在历经了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政治、经济、外来文化、突发等多种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该地域文化圈层也会在承受外力交互影响作用下,发生了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变异,这就表现为某些文化特质的变异消亡或者变迁发展。但是不管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是由于自身演化还是受制于外力影响因素的变化,旅游地的当地居民及其地域环境,则是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最直接表现载体,这也是目前从旅游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最多的旅游地当地居民感知课题[3]。但是更加深入研究那些能够影响到当地居民文化价值观以及地域环境变迁的可控因素(旅游开发行为)和不可控因素(外来游客行为),则是寻求当地文化变迁发展与变异消亡的经验与教训、探求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预防变异风险的现实需求。
3.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异消亡的表现。以往有关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古城古镇古村落等文化载体,例如,苏州园林、丽江古城、宏村古村落等等诸多旅游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变迁状态来看[3~4],当地特色的古典园林文化意境、村落村寨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逐渐减弱、消亡的现象居多。但有关综合的特色文化圈层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事实上科学合理地把握旅游地的综合的文化圈层、文脉信息,是旅游开发行为能够尽可能遵循旅游地文化圈层自组织系统的运行规律的前提保障,也是旅游开发行为能够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合理创新、延伸旅游资源特色内涵、设计有吸引力的旅游文化产品的理念准则保障。
许多事例说明,旅游开发在给旅游地带来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未能够给当地带来相应的文化繁荣,反而出现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迷失与变异的现象。例如,旅游开发行为,使得当地居民的价值观(特色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形式之一),从传统民风转变为过度追随市场化的欺客宰客;还使得当地居民因为旅游开发利益分享方式与分享程度矛盾,而与旅游开发商、当地政府之间形成冲突;甚至还使得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不均条件下,宁愿选择劣质经营、破坏环境等不惜损毁自身赖以生存的地域文化环境的短见行为。仅把地域文化特色消亡的责任推脱于旅游地当地居民,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导致旅游地当地居民价值观念劣化、导致特色地域文化负向变异的始作俑者,是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地盲目追逐开发利益的旅游开发行为,此种行为较之当地居民作用于地域文化的行为,更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效率要求,影响力度也更为显著深刻。
二、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风险机理分析
1.旅游开发行为是特色地域文化变异风险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外力因素。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形成与积累时期非常漫长,其自身变异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外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只是各个不同时期阶段,外力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不一。首先,在未进入产业化时代的早先时期,自然环境变化、政治权力与社会动荡、历史沉淀积累等因素对其影响比较显著。其次,当进入产业化市场经济时代后,市场经济追求高效率,时间就是金钱,资本追求高利润等等,使得很多特色地域文化逐渐没落。最后,后来兴起了市场化的旅游开潮,只是,旅游地的开发行为产生了比以往各个阶段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冲击力量。旅游开发行为作为后来居上的外力影响因素,在追逐旅游经营效率与利润效益的过程中,为了简单迎合旅游者需要,而建设粗糙的旅游设施,粗放无序经营,利益分享矛盾日益激烈,致使特色文化意境与本质内涵遭受破坏。
2.旅游开发带来的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异消亡的风险主体。在特色地域文化圈层体系变异风险中,“当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游客”等诸多影响主体的作用强度不一样。其中,旅游地的外地游客是流动群体,虽然他们对旅游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属于多方面的,但毕竟属于频繁更迭的,毕竟不是所有的外来游客都会给旅游地带来消极的、深刻的影响,并且当地居民并不是在所有外来旅游者面前都会丧失自信心。但是进驻旅游地“开发者”,不管是外来的旅游投资开发商,还是当地政府直接作为旅游开发主体,都是展现出具备资本优势、更能适应市场运营规则的强势主体的典型特征。旅游开发主体在旅游地相对稳定持续的旅游经营行为,并未合理分享给当地居民的可观收益,则会对当地普通居民、小经营商户及旅游开发企业的基础旅游从业人员,带来更为深刻的对比反差影响,这要比外来游客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文化干扰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旅游开发行为的受益者,只要建起景区大门、拦起景区围墙,其坐收门票的一天营业额就可以比当地普通民众一年甚至多年的劳作、经营收入还要多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旅游景区当地居民、商贩的欺客宰客行为,其实是对当地旅游开发行为的低劣效仿。以当地居民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传统,还是独特且脆弱的,则会在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开发经济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出以下风险:被引入的旅游开发经济效益,必然会被其负面效应和先前未被正确评估的环境后果、社会后果、文化后果所抵消[5],那么,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消亡则会在所难免。
3.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异风险反作用于旅游开发行为。当然,特色地域文化本身也存在着对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影响渗透,它以自身变异消亡方式,警示旅游开发者开发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时,真正所能依托的吸引力资源――事实上也是当地的特色地域文化;并且通过影响旅游地游客规模的方式,迫使旅游开发者重新意识到应该尊重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原真性,否则就无法吸引旅游者来到旅游地旅游,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开发者预期的经济价值了。例如,嵩山景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过267万的年游客规模;但由于后续旅游开发行为的失控与失误,致使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游客下滑的局面,甚至跌落至不到50万人的年游客数量低点,这与同时期周庄古镇、丽江古城等其他地域文化促使旅游业兴旺发展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反差。究其原因,嵩山特色地域文化景观在无序旅游开发和无序经营的干扰作用下,丧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且致使当地旅游开发利润大打折扣,甚至亏损。
三、嵩山文化圈作为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风险分析
1.嵩山文化圈的特色地域“标的”文化的自身变异风险。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作为中国特色的名山旅游,具有相当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深一步而言,嵩山特色地域文化圈是围绕中岳嵩山为中心的地域范围内所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堪称中华文化的缩影。所谓的“嵩山天下奥”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嵩山自然景观的“奥妙无穷”;二是嵩山像一部“博奥精深”的文化史册,嵩山文化圈的特色地域文化的自身传承与变迁轨迹,在全国、全球范围内都应该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标的”意义。只是绝大多数的文化“标的”,在近来的市场经济浪潮中,都萎缩成了历史遗迹、抽象文化记号,其所蕴涵的特色地域文化信息仅仅表现为庞杂浅层的描述性文字,从而丧失了鲜活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凝聚力。即便当前政府作为旅游文化的开发者和营造者在极力打造嵩山文化品牌,但想实现嵩山文化变迁发展尚需时日。
嵩山文化圈包含了“中华文化源泉”文化、“天地之中”建筑文化、封禅祭祀礼制文化、佛教禅宗祖庭文化、儒教理学策源地文化、道教洞天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少林拳法发源地的武术文化、严谨超前的天文科技文化等等 [6],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的地域特色“标的”文化。但是尽管嵩山文化圈的特色文化“标的”非常富集,其中诸多文化类型的内涵特质的传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程,而具有发生自身变异的倾向。究其原因,大多数保持有相对特色的地域文化,基本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其文化传承与变迁,与当前全球化市场经济文化的强势扩散相比,具有相对的脆弱性与缓慢性。但正因为此种与众不同的弱质文化,又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拓展出了最适宜发挥其文化感召力的领域――文化旅游产业。但是从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浅层浮躁而深度不够的旅游开发理念,则是导致嵩山文化圈的特色地域文化“标的”消亡的主要原因。
2.旅游开发深度不到位,导致特色“标的”文化消亡。在嵩山特色地域文化的旅游开发进程中,仅仅是少林武术文化处于一枝独秀的变迁发展状态;而其他深刻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则处于前者的垄断、遮蔽效应之下。少林寺的武术文化,以其形体化展示的自身特色优势,加上早期电影《少林寺》的影响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持续经营等外力影响因素的适时引导与推广,而成为嵩山文化圈层中最具有旅游吸引力和文化表现力的文化载体。但是,少林武术文化一枝独秀的文化变迁发展态势,并不能掩盖其“禅武结合”力度不够,佛教禅宗主旨内涵缺失的弊端,因为大多少林武僧武术表演节目仍然处于展现武术动作的层次。事实上,少林寺更为核心的文化“标的”价值在于其开创的佛教的新一流派――禅宗,推崇“顿悟”的禅修理念具有中国特色。直至目前,有关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有形文化展现作品仍然非常少,适合普通文化层次的旅游受众群体理解与接受特点的禅宗节目形式也非常少。
与此同时,少林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态势,相对于嵩山地域其他文化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垄断与屏蔽”优势,挤占了嵩山其他特色文化类型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空间。例如,游客们很少有机会了解“嵩阳书院作为儒教中最大流派――程朱理学策源地”的文化“标的”地位,仅仅游览一座院落遗迹、看看三颗将军柏和大唐碑就匆匆离去,游览时间不会超过40分钟。很少游客有机会了解到嵩山是中国帝王推崇“受命于天”的礼制文化而最早选择祭祀的山岳,嵩山作为封禅文化起源地的“标的”意义被文化圣山泰山所取代;也很少人记得可以在嵩山追寻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反先贤帝王泰山封禅足迹,而唯独选择中岳嵩山封禅的独特文化“标的”;大周封祀坛[7],作为则天女皇在拜谒嵩山后兴建三座祭祀坛之中唯一仅存的历史文化遗迹,几乎处于世人遗忘的角落。也很少了解中岳庙建筑群,是中国诸多道教建筑景观之中,唯一现存的礼制规范最为完整的代表作,同时也见证中国的“天地之中”山岳信仰。游客对于唐代僧一行创制天文历法《大衍历》的地方――会善寺、元代郭守敬创制先进的《授时历》的地方――观星台等天文科学文化遗迹的理解,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记载。嵩山文化圈的史前、史初人类古文化遗迹,在推进中华文明形成中的核心作用[8],更是鲜为人知。2004年嵩山成功申请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总算是借助于政府推进文化特质资源保护方式,实现了吸引游客注意嵩山见证华夏古陆35亿年来的地质演化,但很少游客能够理解“五代同堂”地质文化“标的”意义。
3.旅游开发行为过度,导致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由于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电影拉动嵩山景区游客数量增长刺激,此后一段周期内,嵩山旅游开发行为处于过热、失控状态,嵩山景区内原有的山林、绿地被村庄、居民点逐渐蚕食[9],1990年景区内居民商户的建筑面积2.95万m2,到了2002年景区内居民商户的经营建筑面积增至51万m2,增长了16倍。这一时期,景区内欺客宰客的商业气息浓厚,核心区域的生态环境也出现明显地城市化倾向,核心景区内的人口密度达到2万人/km2,大大高于正常城市人口密度指标。
与此同时,各种过度、无序的旅游开发建设行为蜂拥而上。例如,在此阶段政府作为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在少林景区内开发建设的占地3.6hm2,建筑面积910m2的“仿古旅游市场”;在中岳庙景区投资500万元,建设一期工程占地1.86 hm2,建筑面积4 781 m2的“中岳封神宫”;以及后来合资建设的“少林游乐宫”、“少林达摩宫”、“少林靶场”等诸多项目[10],后来都陆续以政府另外斥资拆除方式而告终。显然,这些建了又拆的低水平、无意义的旅游开发建设行为,直接改变景区原有的地域文化景观环境,地域文化被低劣的商品文化信息充斥掩盖。
4.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行为,带来特色地域文化的变迁发展。2003年初至2004年,登封市政府投入3.5亿元左右的资金总额,对嵩山核心景区内的私搭乱建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域环境氛围整治工作。政府直接作为的旅游环境氛围营造主体的行为,确实产生了重现“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文化意境的良性变迁效应。
2005年6月,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发设计了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投资3.5亿元,演出项目投资1.15亿元,2007年4月正式运营,此种适度合理遵循地域文化本底特征的旅游开发行为,为游客提供了一把解读嵩山禅宗文化奥秘的钥匙,为嵩山文化旅游、河南文化旅游增添一张“新名片”。2008年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等殊荣,被列入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文化旅游类)名录”。目前音乐大典二期工程正在建设,计划投资4亿元,六年内完成,计划把音乐大典项目打造成以禅文化为特色,融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继而实施连片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010年8月,在政府力量的推进下,嵩山成功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所打的“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品牌,是对嵩山作为中华文化圣山的地域文化体系的集中梳理。所传递的“天地之中”、“文明源泉”的“标的”文化信息,显然政府保护特色地域文化的公共行为,为2009年底新成立的港中旅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公共媒体的营销推广平台。2010年,嵩山景区游客量实现290万人次,同比增加25%,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增加40%。嵩山“天地之中”特色地域旅游文化,正在逐渐被旅游受众群体所接纳。
四、防范特色地域文化变异消亡的旅游开发导向与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变迁或变异的影响力度最为深刻。旅游开发者应重新审视所持有的地域文化开发观念,应该在遵循旅游地地域文化变迁轨迹的自身规律特征的基础上,科学严谨的推进地域文化景观与环境营造行为;合理承担自身企业应该对当地社区居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妥善运用市场营销、事件策划等间接开发旅游地文化的诸多手段来影响和引导外来旅游者的行为;并且应该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自觉规避旅游开发给旅游地域文化带来的变异风险。
1.引导旅游开发者提升地域文化开发观念,科学审视开发的着力点。旅游地的旅游开发者作为地域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的主体,应该重视科学的文化开发理念,在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策划的着力点时,一定要本着“原真性”的原则来塑造“真实”的“舞台化”场景。这就要求开发者在理解地域文化内涵时,必须把握核心文化内涵。禅宗推崇的“顿悟”,作为佛教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教派,其境界之高一直鲜有得道高僧参透,这就限制了旅游开发者,开发“禅宗祖庭”这一特色文化“标的”的科学着力点。但日前在全球化范围内广为传播的瑜伽“禅修”,则具有广阔的市场受众群体,可见后者抓住了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条件下,人类寻求放松与超脱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事实上,旅游开发商应该更加深入挖掘禅宗主张的“抛弃尘世功利和喧嚣、在顿悟中感受人生价值”的文化内涵,可以借鉴具体的禅修音乐及禅修动作设计,来帮助游客实现“追求心灵宁静,超脱拜金拜物的物欲权欲”的逃逸心理诉求。
2.建立社会公众的监督机制,敦促旅游开发者承担社会责任。期望旅游地的旅游开发者能够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对旅游地当地居民所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毕竟还是有难度的。除非开发者能够意识到:开发当地特色旅游地域文化产品项目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地域文化的本土载体――当地居民。如若当地居民的对抗,会使得旅游地域文化枯竭,文化产品真正成为“伪文化”,失去文化产品的“人文背景”。但是当前由于旅游地当地民众的自我维权能力与意识以及参与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开发的能力相对有限。至少直到目前为止,当地居民几乎无缘涉及到嵩山特色地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旅游产品的原创设计,其话语权的卑微状态可见一斑。并且,很多嵩山当地居民在嵩山景区地域环境景观治理与拆迁过程中,更是付出了丧失农田、参与景区经营利益合理分成的代价。因而,必须呼吁建立起更为完善规范的公共舆论监督机制,敦促旅游开发商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
3.加强政府对旅游文化开发与经营秩序的监督与惩戒力度。在旅游文化开发行为之中,可能会衍生出滥用宗教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内的负面形式。例如,曲意迎合崇洋媚俗、附会承奉低级趣味,使得当地地域文化丧失自豪感;或者自毁诚信来诱骗游客购买劣货假货;更有甚者有很多景区宗教场所利用游客敬神畏神的心理,而强拉游客拜佛纳贡、占卜算命,功德香价格不菲等等。2009年嵩山风景区还出现当地居民假冒僧人有组织有预谋地算命骗钱行为,严重损害嵩山特色地域文化,后来警方力量介入终结此事。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类宗教事务管理协会部门,应当认真审视当前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景区及文化场所的经营开发行为,加大对其监督与惩戒力度,才能防范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
总之,科学规范、合情合理的旅游地域特色文化的开发行为,能够使得旅游地特色地域文化圈层在经受强大的外力干扰下,仍然保持兼容并蓄、吸纳与传承的强大生命力;并且能够使得旅游地的特色地域文化与外来旅游者的关系转变为“铁打的营盘”与“流水的兵”的渲染与受感染的关系,这就真正实现了旅游地域文化的持久吸引力。也就是说,旅游地以开放姿态与引导价值取向方式,来防范旅游地文化风险实为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杨俭波,乔纪纲.动因与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J].热带地理,2003,(1):75-79.
[2]龚胜生,何小芊.旅游地文化变迁与整合的文化地理学透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3]文红,唐彪.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9).
[4]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3).
[5]布莱恩・阿切尔,科利斯・库铂.旅游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G]//全球旅游新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63 .
[6]郭黛.“天地之中”的嵩山历史建筑群[J].中国文化遗产,2009,(3):10-21.
[7]老松.嵩山――中华文化圣山之七:女皇封禅[EB/OL].,2011-02-17.
[8]周昆叔,张松林,等.论嵩山文化圈[J].中原文物,2005,(1):12-22.
奉化市具有独特的农村自然生态风光、田园景观、人文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全市356个行政村近一半拥有优质旅游资源,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中期,奉化滕头村率先提出“用景观的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的理念建设农村”,保护利用“全球500佳”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二、三产,着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在滕头模式的启发下,奉化市把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了生态旅游型、田园风光型、滨海风情型、文化特色型等四种类型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并加强分类指导,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有意愿的地方先行发展。目前,已有33个村形成较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规模,9个村和经营规模较大的21家“农家乐”分别被认定为浙江省、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与点。去年初,奉化市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滕头村初步通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审,并被评为省首届农家乐十佳特色村。但是,奉化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奉化市的乡村休闲旅游像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以农民为经营主体,而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旅游经验相对缺乏,致使多数乡村休闲旅游,特别是小型乡村休闲旅游经营户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未来发展认识不够,经营和管理理念落后甚至缺乏,在产品设计方面互相模仿,很少主动地创造能迎合旅游者需求的富有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导致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奉化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主体有两大形态,一是以到“农家乐”吃农家饭为主,二是以“收获品尝型”为主。奉化的“农家乐”与全国各地一样,都存在产品类型单一、特色不足的现象,没有构成强大的吸引力,造成了同类产品的重游率低或游客滞留时间缩短等现象。“收获品尝型”产品则以匆匆的“观花、摘果”一日游产品为主要形式,同时,由于“观花、摘果”产品的季节性强,导致花开、果熟季节景点游客拥堵,旅游质量难以保障,而其它季节则门庭冷落。
(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参与体验性弱
旅游是一种体验,休闲时代的体验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休闲旅游应突破原始的表面层次的被动式的体验,从而达到一种被动式经历与主动感悟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上的体验。旅游者来乡村旅游其参与互动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参与互动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目前奉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仍然是以走马观花式的观赏乡村自然风光或者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观光产品为主,即使一部分乡村度假型旅游中设计了让游客参与和体验乡村农业生产生活、节庆艺术及健身娱乐活动的内容,但是就其开发层次而言,仍然处于表面层次的开发,只是在原有农业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或对乡村生活片面简单地抽取,缺乏创新设计的乡村旅游产品,影响了游客的参与体验。
(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低
乡村休闲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性是休闲旅游产品的内容和深层表达,是休闲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休闲旅游的突出特征。当前,奉化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体现乡村民俗、社会风情、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乡村休闲产品较少,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的设计布置文化气息不浓郁,也未能充分体现当地乡村特有的意象。大多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印象只是浅层次的到“农家乐”吃农家饭的形式,而奉化现时的“农家乐”大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少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不注重搜集挖掘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文物特产等资料,没有把饮食佳肴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不够重视游客的精神享受。
(四)乡村休闲旅游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奉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启动了一大批项目,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了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和“生态环保网”的形成。但是,目前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与乡村旅游的连接性不强,并没有真正为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是虽然“村村通客车”工程在奉化已完成,但多数进村公路级别低,路况差。二是很多乡村道路缺乏必要的标识系统,使旅游者进入乡村旅游地后东绕西转,交通成本上升。三是乡村景区内指示系统和解说系统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指示牌和解说牌。四是与乡村休闲旅游者主要交通工具——汽车配套的停车场、加油站、维修站等设施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五是有些乡村的卫生设施还处于原始状态,与秀丽的乡村风光形成巨大反差。六是休闲旅游者非常关注包括“保险”、“救援”等项目在内的“救援系统”,但是目前奉化乡村关于维修援助和安全救助等方面的服务都比较欠缺。奉化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各地乡村休闲旅游开发中也普遍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现代化视域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路径探讨
(一)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现代化视域下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必须满足市场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的需求,对现有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优化现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结构,增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让乡村休闲旅游向更高层次持续地发展,使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由同质化竞争转为差异性竞争,形成乡村休闲旅游新格局。一是丰富表层体验的山乡观光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以山村独特的山野风光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山乡旅游,营造“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山乡风情,让游人观赏林木葱绿、民居掩映的美景,尽领山乡绿野风情。与此同时,沿山发展山地乡村度假,尽显“山水人家”情趣。二是创新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如开发以成片花园、果园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园艺习作为主题的花果观赏体验型乡村旅游。以奉化市为例,花果观赏体验型以萧王庙街道林家村万亩桃园、溪口镇三十六湾村花卉园林、西坞街道尚桥茶园等为代表,其他众多乡村为辅助,主要利用农村原有的成片果园、茶园和花木,为游客提供赏花、剪花、插花,观果、摘果、尝果,采茶、品茶等旅游活动场所,使游客既愉悦身心又从较深层次体会花文化、果文化、茶文化的内涵。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亲近自然、挖地种菜、与农民共同生活,体验农耕的辛苦与快乐,体验乡村生活的简朴和耕种收获的喜悦。总之,乡村休闲旅游要避免开发成只以视觉审美为主的观光形式,应把乡村特色资源、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合而为一,集观光、娱乐、健身、科普等为一体,使游客身心放松的体验审美休闲活动成为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
(二)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培育以“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价值都是经由文化表现出来,文化是乡村休闲旅游的灵魂,是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突出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有助于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吸引力,有利于加大乡村休闲旅游的辐射范围。据报道,国际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有强烈的关注,英、美、日、德、法、澳六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大动机之一,而乡村旅游产品正符合境外旅游者这一需求。因此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时要深入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创意、文化包装、文化经营等方式精心打造文化主题型乡村旅游产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并突出“文化”的灵魂作用。对乡村特有的名人轶事,以及与建筑、娱乐、餐饮、文学、休闲等方面相结合的民风民俗,广泛收集整理,融入文化因子,特别是融入非物质文化因子,使其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以此培育以“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与吸引力,丰富游客的视觉、听觉、文化感知与心灵之旅的内容。以奉化为例,可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奉化布龙、奉化吹打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设计一些参与式的旅游活动,以增加旅游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也可把溪口镇岩头等古村落特色建筑与文化作为核心吸引物,满足游客对古村历史与文化体验的需求,而且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同时,达到对古村落建筑与文化保护的目的。还可以注重搜集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文物特产等资料,使之与乡村休闲旅游活动结合起来,让游客边听故事、边观赏原料和烹饪工艺、边品尝美味佳肴,使游客乐在其中,受教育在其中。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首先要把第一产业做强,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将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背景支持,因此应该把乡村旅游资源由当前的小块分割结构聚集起来变成大块结构,为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如注重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高起点、大规模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搞好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做大做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以奉化为例,可结合东部海洋农业区、中部城郊农业区和西部生态农业区“三大农业区”格局,重点形成金峨至滕头的城郊田园休闲带、三十六湾至岩头的休闲观光精品带、冷西至黄贤的生态高效农业休闲旅游带。一方面摆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模式,鼓励沿线村民发展水蜜桃、竹林、花卉、苗木、草莓、芋艿、葡萄、名优茶、名特畜禽、海水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指导各村开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使休闲旅游向农业渗透,农业与休闲旅游联姻。在推进农业产业资源整合,把生态效益、民俗文化和空间环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的同时,打造特色化的观光、休闲和度假等旅游项目,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档次,最终推动奉化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发展乡村的休闲旅游业。
(四)加强外引内联,形成多元化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格局
当地政府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主导力量,在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审批、规划、评估以及管理方面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监督。外来资本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力量,通过筹措外来资金,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广大农民是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内生发展动力,毋庸置疑,乡村休闲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应该是农民。政府应通过外引内联,让外来企业与当地农民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结成一定的利益关系,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和联动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如借鉴近年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出现的诸如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促进外来企业与农民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又如针对休闲旅游中家庭、小团体、自驾车出游比例不断增大的现实情况,引导外来企业与农民共同建设适合家庭住宿的房屋、有利小团体聚会的场地,以及为自驾旅游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标识系统,规划和建设自驾车营地、汽车旅馆、露营营地等,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及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挥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和拉动功能,形成以乡村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建立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分工,并带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这些都将有助于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的打造和乡村休闲旅游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五)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