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护理职责

基础护理职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基础护理职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1篇

1.1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员缺编是我国护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卫生部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我国注册护士已经超过200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护理人员数量标准:即每千人口中应有2名护士计算[2,我国注册护士缺口6O万,造成护士数量上绝对不足。临床岗位护士流失严重,加上护士职责界定不清,如外出取药、送血标本、陪病人检查等工作加大了护士人力资源浪费。

1.2思想认识不足

全院职工包括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表现为对相关内容认知不全、科室没有具体方案等。

1.3规章制度不健全

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不能完全符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部分年轻护士对相关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全。

1.4后勤保障不力

病房基本设施不全,如病人的就餐问题不能保障,基础护理的部分物资匮乏,如洗头用具、用品等不能满足病人需求。

1.5护理管理不规范

虽然医院有三级质量管理组织和相应的制度,但部分护理管理者因日常工作繁忙,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将质量控制流于形式。质量的细节管理落实不够,在护理管理上忽视了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因而导致基础护理质量有下降现象。

2对策

2.1合理配置

护理人员,解决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针对我院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低、护理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招聘了护理人员充实临床一线工作,医院为3个示范病区增加了护理员,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人员数量。简化护理文书,把护士还给病人,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2强化思想认识

针对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认识不足现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山西省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深刻领会精神。制订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计划并落实,要求各科组织反复学习,护理部就“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精神及进展情况对全院护士集中进行培训3次,在全院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使大家认识到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要求,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在病区内公示,让病人监督,社会监督。通过引导、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总结经验,进一步在我院其他科室开展,以达到“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的活动目标。

2.3健全规章制度

由于护理工作模式及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护理部围绕卫生部提出的16项重点工作修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临床各类护士工作职责,完善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开展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规范护士的操作规程。根据工作性质设立岗位职责,根据学历、职称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搭配、明确责任,改变了治疗与护理相分离的现象。护士的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4为确保示范病区

护理质量,做好后勤保障严格供应室的管理,做发下收下送工作;要求药房工作人员送药到科室,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把时间还给病人;落实病人院内订餐、送餐工作;做好解释工作,因陋就简,为不能自理的病人用脸盆接水洗头。

2.5责任到人,加强护理管理

试点病房实行小组责任制与护士责任制两种模式,由于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落实的力度得到了加强,使病人的每一项护理工作均有效落实到具体责任护士。各试点病房结合专科特色,不断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从人院到出院,乃至出院后的全过程无缝隙护理,认真做好病人的人院教育、住院护理、出院指导、出院后访视等工作。为落实基础护理的目标,实行分床责任制,在病人多、基础护理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基础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此外,责任包干制的护理模式实行后,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医护治疗组配合默契,保证了医疗安全。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认知教育;基础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70-01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常常会忽略或简化基础护理,因此一些基础护理项目都是护工或家属处理。对于基础护理的概念护理人员比较混乱且认识上有所缺陷,因此导致对基础护理职责认识比较低,落实基础护理项目相对较差[1]。为了研究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医院开展了一次基础护理认识教育活动,分别在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和落实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共650名,男10名,女640名,年龄(26.7±5.6)岁,平均工作年限(5.3±7.6)年。职称:15名副主任护师,220名主管护师,265名护师,150名护士;学历:本科155名,占23.8%;大专354名,占54.5%;中专141名,占21.7%。

1.2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基础护理的调查内容包括输液观察、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等,按照实施程度进行评分,1分为实施19%以下,2分为实施20%~39%,3分为实施40%~69%,4分为实施70%~89%,5分为实施90%以上。

1.3实施方法

1.3.1 开展教育讲座

医院在开展本次研究中分别举办了4次教育讲座,讲座内容有:基础护理中对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技术操作等工作职责;根据医院制定关于护士职责的条例和守则讲解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责任,针对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当提供的护理项目;护士从患者角度看待基础护理工作,感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评价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以及讨论在家属不同意做基础护理的情况下是否继续执行护理项目等。

1.3.2 开展经验交流会

护理部召开4次护理经验交流会,由落实基础护理较好的科室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讲解护理经验,针对基础的洁面梳头等护理项目进行交流,使这些项目专业化、有效化,同时总结此次经验交流的感悟,为以后更有效的实施打好基础,提高医院的基础落实工作[2]。科室内也开展各种关于基础护理的讨论会,每名护士对自己工作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质量,同时由经验较深、资历较高的护士讲解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后提高康复质量的典型病例,增加护士工作的积极性[3]。

1.4疗效评价标准

对医院全体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价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情况。发放问卷由护士长负责,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内容。本次开展基础护理认知教育前后发放问卷数均为650份,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人员对认知程度的效果比较

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洁面梳头、清洁口腔等护理项目认知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一 护理人员对认知程度的效果(n/%)

2.2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情况效果比较

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基础护理的实施情况均显著高于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二 护理人员对实施情况的效果 ( ±s)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基础护理认知情况和实施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郭丽华,路迢迢.基础护理认同教育的实践与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12):141-143.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3篇

卫生部在2010年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1],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为了落实上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我院作为区属二级基层医院,结合我院实际,启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具体探究了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实践的工作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2011年5月,本院选择综合外科病房做为第一个优质护理试点病房,试点病房共开放床位27张,共有注册护士11人,护士与病房床位比为1:0.4,其中本科毕业5人,大专毕业6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7人,平均年龄27岁。患者住院时间为4-7天,平均5.5天,病房使用率达60%,主要收治普外科、骨科的患者,90%的患者需要手术,并且很多年老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内科系统疾病,以致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护士给予完全的帮助或者部分协助,使基础护理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要求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康复功能指导。

2 方法

2.1 组织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1.1 全院动员:护理部通过组织召开护士长会议和全体护士大会的方式,在不同层面人员中进行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动员,介绍开展示范工程活动的背景、意义,强调开展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进行工作开展前的动员[3]。

组织全院学习有关文件: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4]、《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活动方案规范》,并将配套文件分发给每位护士长,同时要求以病房为单位组织学习。在全院范围积极动员,营造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氛围。

2.1.2 参加相关培训:为了更好地落实卫生部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与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活动方案,我院护理部主任和外科护士长参加了丰台医院组织的护理管理班,认真听取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郑一宁讲授的《护理安全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参加了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实施培训班》、《全国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思维模式创新与实践高级研讨班》,拓展了我们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提高了思想认识和管理技能,并为今后的示范病房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2 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2.1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根据护理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与护士分层管理的要求,护理部要求外科护理人员实行按职称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分层次上岗,重新制定护士岗位责任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实现护理管理模式的跨越。

2.2.2 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临床护士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由于我院基础设施不全,病房没有配备卫生间,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院领导为其配备了洗头桶、洗浴盆、理发工具等等,每天早上、晚间有夜班护士和责任护士为患者实施晨晚间护理,每天下午三点增加一次生活护理,要求包括护士长在内的所有护理人员都必须参加基础护理。

2.2.3 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护理部根据北京市的相关文件制定了住院患者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护理级别,根据所规定的护理要求为患者实施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护理部要求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制定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切实落实患者的各项护理,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

2.3 加强岗位培训:加强全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有关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的继续教育讲座;开展全院护理业务大查房;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4 贯彻实施

2.4.1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护理表格书写,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认真学习文件内容,同时将现使用的护理表格与北京市下发的护理表格进行对比,结合医院的工作实际,修订了我院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并且修改了部分表格,护理文件规范化、表格化,把重点放在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记录上,减少护士书写时间。

2.4.2 加强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督查:护理质控小组设基础护理质量督查小组,加强医院自查。在全院护理人力安排、基础护理落实、陪护率等方面逐项梳理,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制定基础护理量化考核标准,根据标准每月进行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并进行量化评价。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服务等。护理部定期征求病人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及时有效地评估与反馈护理工作质量,及时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保证基础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情感的距离[5]。

另外,护理部制订了优质护理试点病房的危重病人检查表,核实责任护士执行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护士能否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术前的详细指导、术后护理、术后活动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出院前的宣教等, 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护理部将强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促进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2.4.3 完善后勤支持系统:护理部定期到试点病房进行查房,建立与试点病房间的重点联系征求一线护理人员意见、帮助临床查找问题并切实解决临床的实际困难。

护理部在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护理人员的数量。并取得了院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协调和解决。

后勤支持系统逐步完善,由运送中心承担了带领住院病人外出检查以及各种化验标本的送检工作,同时还承担了输液液体的送收工作。供应室对各种消毒物品、一次性物品以及医疗垃圾也做到了下收下送。努力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病人接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3 体会

通过上述措施,笔者总结了在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

首先,护理部要制定不同级别的患者的基础护理的内容及标准,责任护士要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护理措施,并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

其次,更加强化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重视基础护理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并且能保证质量。

最后,护士作为基础护理的实施者,要抓好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使护士积极主动去做,同时也要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提高基础和专科知识,以及临床技术操作水平。

综上所述,启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后,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对外科住院患者随机调查,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实施后的98%。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产生了极为有益的影响,这些改变正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6]。

参考文献

[1] 吴欣娟,曹晶.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8-309

[2] 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3] 王彩云,贾金秀.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32-33

[4]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S].2010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4篇

为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尽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增长和巩固急诊护理人员核心才能及整体技术实力。

2、培训目标

巩固专业思想,抓好三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各种工作职责与程序,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3、培训内容

规章制度的学习

基础理论培训

基础操作培训

各班职责跟班

基础及重病护理

护理文件书写

急诊件的培训

4、培训时间

岗前集中培训:培训一周

临床后续培养:强化培训3个月

5、培训计划

【月安排】

第一个月:熟悉科室环境及规章制度,掌握各班次的工作程序、文件书写、基础及危重护理、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技能,提高穿刺技能。

目标:全面熟悉科室工作环境和各岗位职责,掌握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程序。

计划: 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医疗安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核心制度。

2、 开展思想教育,进行礼仪、礼貌用语的培训。

3、 介绍急诊科环境、布局、结构、人员。

4、 介绍急诊科日常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序。

5、 急诊科主要仪器设备及操作规程。

6、 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班职责。

7、 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程序、内容、目标。

8、 学习交接班规范。

9、 急诊科常见抢救药物、仪器的放置、使用与管理。

10、跟班学习各班次工作流程。

实施: 相关法律法规、院纪院规及礼仪培训由护理部集中学习培训。

2、 由科室骨干负责带领巡视各个区域,边看边讲解。

3、 对照实际工作,学习科室各项制度。

4、 由抢救班、治疗班、输液班各带教老师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个月:掌握急诊件,提高急救技能。

目标: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晨间护理工作程序

2、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记录方法

3、 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4、 熟悉急救车内药品、物品放置的位置,各种抢救药品的作用

计划: 病情观察重点

2、 基础及重病护理

3、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4、 讲解急救车及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5、讲解常用药的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实施: 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病情观察要点、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2、 各班次带教老师随机讲授,加强记忆。

3、 科室安排讲解急救车及急诊件的使用。

第三个月: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的培训与操作技能培训阶段。

目标: 巩固基础理论,掌握急诊科护理常规;

2、 熟练规范基础操作程序,如:铺床、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技术、肌注、皮试、输液等。

3、 掌握专科基本操作技能,如cpr、吸痰、吸氧、雾化、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各种标本的留取方法等。

4、 掌握急诊件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计划: 讲授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

2、 培训基础及专科操作技能。

3、 结合实际工作交流护理心得,提高沟通能力。

实施: 由教学组长安排每周讲课,做好记录。

2、 各班次带教老师随机讲授,加强记忆。

3、 护士长晨会提问,巩固知识。

4、 由带教老师示范各种专科基本操作技术、老师演示为主,边做边讲,然后培训者反复练习,带教老师负责指导。

5、 各班次带教老师在实际工作中负责监督指导。

【考核】

采用单向考核、多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笔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考核新护士的业务能力,一方面了解带教效果。考核成绩与奖金分配及转正挂钩。 单项考核

护士长协助带教老师,单独对培训者进行某一项指定的理论操作考核、如心电监护、呼吸机消毒保养、各种仪器操作规程、急救车上的抢救药物及常见疾病的抢救程序等。

2、多项考核

临床培训阶段考核的主要形式。考核培训者某一常见病人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工作方式、方法与效果,了解培训者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和方法熟练程度。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层分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524-02

国家卫生部确定“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对护士综合素质、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及操作水平提出了 高、更全面的要求,我科5月份被医院确定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后,将护士素质、技术要求、护理岗位职责与护士的分层管理有机结合,按职上岗、分层培训、弹性排班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近两年的时间,护理质量得到很 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保健科现有床位28张,配护士14名,护龄5-10年以上的3名,护龄3-4年的4名,护龄2-3年的2名,护龄2年以上的4名,不足2年的1名。

2方法

2.1制定培训计划 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要求,结合科室护理人员层次结构及科室特点制定培训计划;按各层次护理人员素质制定培训目标及培训要求;由技术及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培训考核小组,负责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科室培训层次为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

2.2护士分层次使用特点及方法 采取分层分组管理,实施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立体管理框架,护士、医生、患者为一组管理的工作形式,科室护士分二组,分组固定一名责任组长两名责任护士,每组床位14张,每名护士不超过8张床位。实行24小时责任制,采取弹性休息排班方法。交班后责任组长带领指导本组责任护士完成患者的护理、治疗等。每组护士按不同资历、能力进行组合,排班时注意人员层次的合理搭配,确保护理、医疗质量安全。

2.3制定各层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2.3.1护士长岗位职责

在护理部主任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根据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护理工作计划。对复杂、疑难患者的护理或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要亲自参加实践。有计划地提高本科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辨证施护能力与各项操作技能,促进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组织本科开展护理科研,培养专科护理科技型护理人才。负责组织科室考评,确定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的人员定编,弹性排班、全面护理质控,并负责科室护士的绩效工资核算。协助护理部负责本科护士的轮换和临时调配。

2.3.2责任组长岗位职责

负责对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进行临床技能和工作水平指导,对分管小组的患者落实全面整体连续性全程护理,掌握患者的病情,熟悉患者“九知道”,检查护理措施及医嘱落实情况,负责本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检查,评价患者基础护理到位情况、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危重患者及时观察、护理到位,并随时记录检查。

2.3.3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根据医嘱完成分管患者的常规治疗护理,按护理级别护理到位,随时评价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熟知患者九知道,指导辅助护士工作。

2.3.4辅助护士岗位职责

国家注册护士资格,掌握专科护理知识及健康教育内容,规范完成50项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工作主动,做到护士“四勤”。

2.4绩效工资分配

绩效工资分配按岗位系 与工作绩效考评相结合,实现多劳多得责、权、利的相对统一。

3讨论

3.1每层次护士的培训目标明确,护士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合作性增强,提高护士学习主动性、合作性、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在工作中结合临床实践完成学习,强化培训效果。督导护士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培训计划内容,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3.2在护士分层次管理下,责任护士在责任组长的指导、帮助和协调心下工作,对本班负责。规定护士必须进行“五查五看”,接班责任护士负责“五查五看”和进行病人床边的具体交接等工作,助理护士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有问题及时报告责任组长。由于分工明确,有上级护士及时反馈和指导,使下级护士迅速成长。

3.3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士长根据护士完成的护理工作量、质、患者的满意度及危重患者护理人次进行绩效考核,将能够完成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动作为专科护士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激励各年龄段护士支持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护士由被动执行医嘱到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4因层次管理责任明确,在住院患者得到优质护理保障的同时,护士的工作价值得到体现,从整体上提高了各层次护士的临床技能、协调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拓展了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为今后专业护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闫怡静.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5.

[2] 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 工程

2010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号召,笔者所在科作为示范病房,开展和完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介绍如下。

1 对护士进行思想动员

开展之初,很多护士对活动有误解,认为活动只是强调生活护理,有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多次召开护士会,解读文件,分析形势,提高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所属成员必须具备特别的道德水准,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1]。这样护理人员才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主动尽其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因此,转变观念是做好优质护理的重要环节。

2 针对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

2.1 补充护理人员

2.1.1 清理护理岗位,做好护士归队工作 笔者所在科共有八个护理单元,在编护士近90人,但因各种原因,长期有12~15名护士以各种理由请病假。护理部与人事处共同清理护理岗位,对长期报病假的护理人员逐一谈话,做好护士归队工作。

2.1.2 护理部将机动护士及轮转护士(尚未定科护士)充实到笔者所在科,由责任护士一对一带教。

2.2 管理措施

2.2.1 简化护理病历书写 采用表格式的护理病历,减少了护士书写病理的时间。

2.2.2 改革排班模式 (1)实行护理责任包干。每个护理单元28张病床,将其分为4组,每位护士分管5~8名患者。由1名责任护士,1名轮转护士共同承担所管组患者的护理任务,全面负责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各项内容。护士的能力不同,负责患者的数量、轻重程度也不同。责任护士分管重病患者,负责解决本组疑难、高风险、高难度技术和指挥危重患者的抢救,轮转护士分管病情稳定的患者。护士工作职责明确,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2)在上述排班模式的基础上,弹性排班,增设早晚帮班护士1人,协助做好晨晚间的生活护理。在治疗集中时间段增加护士,保证各项治疗护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2.3 修订岗位职责 病区中,上午为一天中工作量最大、最繁忙的时候;下午和晚上工作强度较低;因此修订岗位职责,相应的调整各班工作量十分重要。

2.2.4 医院后勤支持 医院相关领导针对科室提出的困难,召开多次现场办公会,责成设备下修、耗材下送,药房、供应室下送到病房等,将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3 制定完善操作流程

以老年病房常见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的相关操作流程。全部患者使用腕带以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完善入院护理标准操作流程,将为患者订餐也纳入标准中;完善患者安全管理流程及措施,在病房的不同位置安置防跌倒、高危药物、防导管滑脱等警示及温馨提示牌;将本科常见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制订成精美图册,每间病房一册,便于患者翻阅等,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加安全的、全程的、优质的、整体的护理服务。

4 加强基础护理落实

老年病房瘫痪、卧床患者多,管道护理多,工作量大,基础护理任务繁重。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特色的体现,只有在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下,从技能、管理、理论、科研等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使护理专业有更大的进步与发展[2]。采取“四定”的措施,即定人员、定班次、定时间、定内容[3],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加强督查,强化基础护理到位。

5 加强专科知识技能的学习

加强护士老年科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全科护士按工龄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工龄分层培训,内容包括老年科常见病护理、抢救配合、常用药物和高危药物使用、专科技术操作示范和常见仪器操作等。定期考核,提高专科病情观察能力和技术水平。

6 体会

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护理工作的挑战和机遇。在实施的过程中,本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主要问题是护士对这项活动的认识不够,护士编制远达不到要求,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尚不完善,对护士的激励机制尚未健全,支持系统力度不够,护士仍然承担部分非护理性工作。护士长、护士都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各自相关能力,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知识,尽全力护理患者,是护士对患者最大的尊重[4]。同时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者在如何有效利用护理人力,如何调动护士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上采取有效措施,让护士及整个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赵曙光,李晓予.用理论指导护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护理理念.护理杂志,2003,20(6):66-67.

[2] 吴欣娟,谢瑶洁.基础护理在“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23-25.

[3] 徐同巧.适应整体护理模式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9):1060-1061.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7篇

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住院病人舒适度,对基础护理进行检查控制。我院护理部经研究于2010年11月特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基础护理是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患沟通的桥梁,护理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我院护理部在提升基础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对于生活护理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风俗生活习惯,提供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的人性化服务,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建设中,质控小组成员积极带动科员加入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服务水平,并积极争创省级优质护理示范医院。自开展基础护理质控活动以来本院按照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层层落实,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本院做法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质控人员:目前我院采取三级护理质控体系,一级质控:各病区质控员一人(共30个病区);二级质控:基础护理小组组长(组长一人,副组长三人,由病区护士长担任);三级质控:护理部质量控制委员会。

1.2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宗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护理服务

1.3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目标:随机或定期检查全院各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以上)。

1.4 基础护理质控小组职责

1.4.1 明确基础护理小组目标,职责;

1.4.2 组织本科室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操作规范学习,带领科员严格执行基础护理操作规范;

1.4.3 负责本科室基础护理自查工作;

1.4.4 监督本科室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2 方法

2.1 学习并掌握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操作规范、考核标准及评估方法并组织实施;

2.2 各科室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成员每月自查一次,平时工作中随时监控,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及早实施;

2.3 质控小组核心人员每季度按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对每个科室进行检查,作好记录;

2.4 每季度召开小组会议,每位小组成员准备好资料,商讨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交流基础护理质量管理经验,推广先进方法,及时反馈给护理部。

3 评价标准与结果

实施一年半(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后,按照我院基础护理质量质控体系考核指标[1](晚间护理、晨间护理、生活护理、压疮护理、口腔护理、失禁护理、留置尿管的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上述参数合格率与上一个一年半(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每月全院各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80%)的总体水平。自我院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后随机或定期检查全院各科室基础护理合格率100%,考核指标均在90分以上。

4 效果

4.1 护理并发症及投诉降低: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拓展护理服务新内涵,在保障患者安全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及生活护理自理能力积极落实基础护理措施,为卧床患者床上洗头、擦浴、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给予亲人般的关怀。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爱心、真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患者感到舒服,整洁,整齐,还要感受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尊重、以促进疾病康复,大大的降低了全院的护理并发症及护理投诉。

4.2 提高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我院基础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和上岗教育,并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进一步专业化的培训学习。基础护理质控标准使得日常生活护理程序化、制度化、患者得到了科学的照顾,基础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家属的陪护时间、精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基础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不但反映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并且在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医院风险和纠纷,预防院内感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础护理也是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2]。

4.3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以来,基础护理满意度比(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的88%提高到98%,取的了明显效果,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4.4 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重患者的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活动;要求护士用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地为患者服务,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视患者如亲人,用心去护理每一位患者。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健康宣教知晓率普遍提高,无自请护工,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患者和家属的普遍认可。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职责范文第8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内科收治的2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26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为34~77岁,平均年龄为(53.14±4.5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为34~79岁,平均年龄为(54.28±4.31)岁。内科护理人员共34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有16名,护士8名,护理员2名。

1.2方法

(1)转变全新的护理观念。

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最重要是先转变护理观念,成立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小组,严格执行护理方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定期组织各级护理人员召开会议,总结护理工作情况。同时,合理评估患者情况,从而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护理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直到达到预期制定的效果。最后进行宣传部署优质护理工作,落实内科优质护理工作的实施。

(2)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完善临床护理服务的工作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内科应该不断落实护理岗位职责,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专业护理常规、病情观察以及安全管理等知识技能,同时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护理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内科临床护理中建立完善的护理准则,实施统一的护理操作标准等。

(3)落实基础护理职责。

为了改善内科护理工作模式,医院必须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内科疾病的特点,采取合理的分工和分层管理,每一位患者均安排一名责任护理人员。责任护理人员服务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康复训练等,实现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护士指导护理员实施基础生活护理。最后,根据内科的特点,科学调整排班模式,确保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服务的落实。

(4)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服务中,进行结合内科特征,制定真实直观的专科护理的记录,以突出患者需要重点观察的内容,对患者病情作出全方面的监测,如发现异常,及时反馈于医生,并采取综合解决方案。制定连续动态护理的工作流程,以减少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强护理服务的规范性。在内科中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讨论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综合解决方案。在患者出院后,落实随访工作,制定患者调查信息报告,反馈于科室。

(5)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内科室中评选出一名优秀护理人员,给予表彰以及经济上的奖励,为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提供晋级评优的工作机会,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护理部应该统一分配护理人员分配机制、调配以及绩效考核等,根据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进度、患者满意程度,构建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切实提高内科护理服务水平。

(6)丰富护理内涵。

在消化内科设置服务意见反馈箱,以便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从而为科室不断提高服务理念找准方向。科室及时发现护理服务不完善之处,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沟通技能,培养其应急能力。护理服务的宗旨是尽早促进患者康复,实施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切实落实以病人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遵义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医疗纠纷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内科治疗的疾病多种多样,护理工作非常繁重,需要不断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完善临床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理改革进程。内科护理中,基础护理工作量大的现实情况,护士工作强度很大,经常加班,传统的护理模式,难以符合内科护理要求,长此以往有可能出现护理质量下降,引发护患纠纷。优质护理服务是将患者满意程度、社会满意度、政府满意度作为实践目标,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运用感情、心理、个人品质与能等影响力进行护理工作,增强护理规范性。优质护理服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护理中实施责制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服务成本,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制定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