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建构;本土化

[作者]李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昆明,650092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072-00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一直是时髦的学术词汇。在文化学的视野里,共时态的“全球化”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由多维文化组合而成的特殊文化景观。在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下,旅游作为文明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世界各个角落蔓延开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当人们开始广泛购买由旅游过程所带来的人生体验时,就表明社会已从实用性的物质消费时代转向了享受性的精神消费时代,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可见一斑。作为一种被深度认可的社会现象,“旅游”具有全球共性化的发生动因、发展规律以及衍生问题,从而为旅游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融会贯通的语境前提。

一、旅游人类学的建构

旅游人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指导弱势文化地区的旅游发展为己任。因此,运用“文化”工具,追索旅游现象的本质(包括旅游影响的文化本质)就成为研究者的目标。西方学者为此所做的大量研究及其理论成果,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思想指引,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产生的巨大学术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要达到指导旅游地发展的目的,仅仅依靠“解释”或“认知”依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旅游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要从“人类学性质”转向“交叉学科性质”,在此思想指导下,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框架需要予以重新考虑。

(一)研究范畴

旅游行为是人的行为,个体行为的加合成一种社会性的常态,成为社会现象;而人类学的研究宗旨则是以文化理论为利器,破解繁杂的社会表象,揭示其文化内涵,进而发现人类社会的演替规律。所以旅游人类学研究也应以“人”为主线,探索旅游现象的文化内涵、发现旅游的文化影响并揭示这种影响产生的社会推动作用为其研究的主要范畴:

1、旅游现象中的“人”

根据社会角色理论,在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中,各种人群按照参与行为的不同功能进行角色分类。即旅游者、旅游服务者和旅游“管理者”。

旅游者是一次旅游活动中的行为主体,是旅游行为的具体实践者,在其行为过程中,牵引出了其他角色行为;旅游服务者是旅游活动能够实现的具体保障者,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直接参与旅游保障行为的各种从业人员,为完成行为主体的活动而提供各种功能;二是并不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的当地社区,其具有两个方面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提供了旅游景观背景,另一方面提供了环境保障。旅游“管理者”并不为一次旅游活动提供具体的服务,但却从整体上监控旅游现象的产生、规模与节奏,协调旅游行为者之间的关系,维护旅游交易行为秩序等。在社会发育较为成熟的区域,旅游“管理者”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面目出现,而在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的区域,旅游“管理者”的功能通常由政府或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

根据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一次完整旅游活动的各种人群可依照交易行为中的状态进行分类:即消费者、供给者和“保障”者。

消费者即旅游需求者,也就是旅游者。在旅游研究中,往往依据旅游消费行为的特殊性揭示旅游者的文化内涵。供给者即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提供各种服务的职业性人员。在旅游交易中的各种职业行为特征,是旅游从业人员共性文化的外在表现。“保障”者主要是指旅游地社区,它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是旅游活动完成的基础。而旅游行为的后果在保障者行为中得到不同体现,或增强了保障功能,或削弱了保障功能。这事实上就是指旅游的“双刃剑”效应,或区域旅游发展中自我制约的文化内涵。

2、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着眼点”

如果认定旅游是一种“异地性”的特殊消费行为,那么“异地性”特征就成为研究的基点,这往往造成了旅游研究中的困惑。如宗晓莲所介绍(宗晓莲,2001),西方学者从三个切入点对旅游进行研究,即旅游目的地社会、游客和客源地,这显然是在早期“旅游系统”的基础上所做的形象性分解,并按“异地性”的理念,划分出“客源地”和“目的地”,从而进行两地的文化对比。理论上客源地可以是任何人类聚居地,那么,在旅游人类学中的“客源地”的所指是什么?是否泛指城市或现代社会?若果真如此,那么“旅游人类学”就可以转化为“城市人类学”或其他人类学了。需要说明的是,世界上任何地方也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但按照目前旅游发展的实际及旅游研究中约定俗成的观点,旅游目的地是指那些社会认可度较高,现实旅游流较大的地域。因此,“异地”理念所造成的研究困惑表明旅游人类学需要新的研究“着眼点”。

如果一个人从A地去B地旅游,那么其旅游的特殊消费行为、及其完成这种行为的各种“保障”事实上只发生在B地。因为旅途中(即A地到B地)的各种消费行为是消费者与社会公共服务的交易行为,其性质与非旅游者并无差异。由此可见,旅游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文化现象均表现在B地。因此,旅游地(或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具体“着眼点”,对旅游地区域内所表现的各类人群行为的文化解释与探究,也就成为旅游人类学的具体研究范畴。

(二)研究立场

旅游是现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必然纳入到旅游学者的视野。但泛化意义上的社会研究囊括了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由此导致了旅游研究中百花齐放的缤纷“场面”。故而旅游研究中的学科“交叉性”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从历史的角度看,旅游现象是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成果,其产生及演化具有跨地域、跨民族的共通性动因。因此,社会学、人类学似乎对旅游现象的本质、旅游的发展规律,以及旅游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更具有契合性。尽管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视角具有差异,但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二者逐渐融合共通。均从注重宏观层次的社会、文化演变,转向个体的、心理的、主观层次的、微观层次的研究。虽然社会学强调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的研究,人类学强调文化符号解码、文化体系及其文化特征的探讨,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社会行为、关系及其结构的产生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分析,并且文化体系及其特征也因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结构而显现其差异性。

社会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社会的表征,研究对象本身的交叉性,导致社会学、人类学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层次上存在着天然联系,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二者的交叉融合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我国人类学一开始就与社会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老一辈人类学家如林耀华、吴文藻、费孝通等都具有深厚的社会学背景,恰恰是人类学与社会学交叉融合才使他们对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出现了《江村经济》、《金翼》、《凉山彝家》等经典之作。特别是费孝通先生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他的小城镇研究、社区比较、协调发展等成果为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费老将人类学和社会学交叉结合,其研究才能够卓有成效。这种研究理念与范式为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成为旅游人类学实际研究中所依托的立场。

由以上分析可见,人类学介入旅游研究,事实上是介入到当今社会的一种特定“社会事实”的研究。旅游人类学的建立,是因为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天然联系而产生,是人类学自身学科性质使然,也是时代、社会、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所谓“旅游者与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具有行为过程和表现的相似性”,并不能成为人类学介入旅游研究的真正理由。

因此,旅游人类学应以文化理论为工具,以旅游现象中的各类人群为主线,以社会学理论、方法为借鉴,立足于当今时代的社会现象(旅游)研究,探讨旅游现象中各类人群的行为、关系和区域旅游运行机制的文化内涵,揭示旅游对社会的互动影响规律,为旅游发展及区域社会进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没有必要区分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社会学,人为设置本来就较为薄弱的学科藩篱,二者应结合起来共同对现实社会中的旅游现象进行研究。

(三)理论框架

旅游“认知理论”需要解释旅游现象中的两种关系,其一为“人――地关系”,其二为“供――需关系”。所谓“人――地”关系是旅游系统中的基本关系,“人”指的是旅游者,“地”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旅游产品及其旅游环境。这是从宏观层面上、粗线条地将旅游现象中的对应双方规定为“主体与客体”(与旅游系统中的三分法相对应)。旅游人类学应被视为“旅游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客观上要求将其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即以解释旅游现象中的“人――人关系”作为研究基点。这就需要将“地”中有关“人”的要素提取出来,从而能够探讨旅游者、旅游服务者和旅游“管理者”在行为、关系、制度三个不同层面上的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形式,及其文化动因和文化后果。具体地说,旅游人类学就是研究在一次旅游现象中,各类人的一定的行为如何表现一定的关系,一定的关系又如何造成一定的制度,进而研究行为、关系、制度三者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以及旅游与社会的互动功能。

事实上,这种“人――人”关系仍然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一,情感内涵。即主、客体的情感的交流;其二,交换内涵。即主、客体的交换行为与关系;其三,制约内涵。即主、客体在行为过程、关系建立中生成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制度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反映出的文化内涵。

鉴于以上认识,可概括出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如下(图1):

二、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

总结近20年的中国旅游研究,可发现其困境在于多学科交叉后的逻辑线索紊乱与其理论建设参照坐标的匮乏。所以,最好不要急于按照主观的臆想去赋予它一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中的“指导性”。实际上,在旅游理论范式与观念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还没有厘清之前,过于强烈的“科学理论情结”是要不得的。很多貌似科学的旅游研究成果要么是以偏概全的结论,要么是“话语霸权”的结果,譬如南开大学的余书炜对旅游研究的质疑就很令人深思。另外,很多以“科学决策依据”面目出现的研究成果,其在实践中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有多大?都值得反思。事实上,在真正认识、理解、把握某种自然或人文现象并建立一门科学的理论之前,“理性思维逻辑”都要比那种看似“科学”的“研究结论”更真实有用。因此,旅游研究的科学性辨识,要以某种理论作为参照,通过“批评式”的讨论,才能具备对旅游现象的客观理解与把握能力。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所引进的“旅游人类学”思想,可以对国内前期的旅游研究做出审视,从更为宏观的文化层面承担“批评”任务;而人类学研究中的弱势群体立场及非功利性传统,也使旅游人类学具有“公正性批评”的职能。可见,以“旅游人类学”作为旅游理论建设的“参照系”,可以促使各学科的旅游研究更加深入与合理。

(一)旅游研究批评的必然性

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其研究的多学科的介入理所当然,但正缘于此,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成果,一旦纳入“旅游学”整体框架,就显现出其概念的分歧与理论逻辑的混乱,譬如对于旅游概念的认识就莫衷一是:地理学立场重视其人的空间位移;经济学立场强调人的消费及其后果;管理学立场关注人的数量统计;文化学立场则看重人的行为意愿等,皆因学科立场不同而出现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犹如盲人摸象,导致了后续研究中一系列概念的随意性及“旅游学的结构散乱、功能低下”,由此也使旅游研究陷入“奢尚空谈、不务实际的学术风气,影响着旅游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境地。

“概念”作为科学的研究范畴规定了我们的想象和思想资源,也规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当一门学科的概念严谨并发挥强有力的学术统一功能时,概念在学科研究整体中的存在就是结构性的实体存在。而目前旅游研究中几乎所有概念都因不严谨而不具备学术的统一功能。旅游研究中概念的基点在于“旅游”,或许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其概念定义和理论研究也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一目了然、无须证实、无须论证、无须解释的常识性的知识形态,因此对“旅游”的不同专业背景的理解,必然导致旅游研究领域出现“大杂烩式”的混乱局面。

此外,“旅游资源”作为我国学者旅游研究中的常用概念,在新近出版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就列举出了郭来喜、陈传康、周进步、保继刚、Houoway J C、及国家旅游局等多种定义。而在不同版本的《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规划》等教材及一些论著中,其定义不下几十种,显示出作者不同的学科立场。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具有地理学专业背景,其定义强调“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后续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根据自身主观理解对“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人工创造物”等用词进行了替换。“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对旅游研究影响很大,并延伸出一系列的学科及理论,如“,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等等;以及所谓“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等。该类定义的关键词在于“吸引力”,这是一个极端模糊的、大众性语言的限定词汇,无法用学术标准予以衡量。事实上,任何存在(无论实体还是精神)都无法运用科学手段判定其是否具有“旅游吸引力”,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学科及理论研究的科学

性,或称客观性难道不令人质疑?与此相类似的概念在旅游研究中比比皆是,如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开发等“核心概念”,以及其延伸性的概念如生态旅游、体验旅游、休闲旅游等。这样,似是而非的概念群,加之研究者不同专业立场的理解,导致了旅游研究的无边界性、无逻辑性、无统一性特征(当然,也可美名其曰为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特征),进而导致旅游学研究不能真正深入到旅游现象的本质层面上进行剖析,并提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来。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谓旅游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崇,但我们显然忽略了中西旅游产生的背景与旅游发展道路的不同,使这一“理论”的中国式分析令人啼笑皆非。西方国家旅游属“自发性”旅游,多数旅游地是在“需求者”的推动下产生并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规律;中国旅游的“政府主导性”,使多数旅游地是在“供给者”的建设中产生,加之我国旅游层次的时代特征,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不存在所谓的“巴特勒规律”。因此,生硬套用所谓理论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旅游发展现实。

从旅游经济角度看,旅游因其经济作用而最早被经济学界关注,从而形成了整个旅游学界的研究偏向,使得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都更接近产业经济学。然而,旅游业是否是一个产业?已故美国学者托马斯・戴维森(Thomas Davidson)认为,旅游业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组合,因为旅游需求方实际创造的价值与所谓的旅游产业(旅游供给方)可观察计算到的产值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旅游的经济现象是旅游者所有的支出产生的效应,而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收入效应,即旅游的经济现象是“支出推动型”,而非“收入推动型”。因此,将旅游定义为产业是不正确的,是有悖于旅游的真实情况的。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既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发动机,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力量。这就对传统的旅游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这里没有否定一切旅游研究成果的意图,只是欲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不同学科背景下所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在更高层面上予以审视和批评,才能整合各种专业背景下的研究成果,使之能够形成旅游学整体框架下的有效成分,有机组合形成一个更加符合旅游实际的学科门类。我们需要对2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做出深刻反思,并需要一门学科以对抗“传统的旅游理论”,从而为新的建构奠定基础。

本学科内的学术批评与反思很难超出其范畴而在根本上实现理论突破,反而会演化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复制。因此,“旅游研究批评”的外延要大于经济学、地理学及管理学对旅游研究的想象,要有一门学科能够通过回溯“研究历史”以争取到合法化的批评地位,“历史”是在某种文化背景下所讲述的历史,也就是旅游研究自身演变的文化历史,因而旅游人类学理所当然地充当了这一角色。客观而言,或许旅游人类学本身并没有强大的理论力量,但其批评性立场与职能,却可以监督和制约其他基础性学科对旅游研究的逻辑上的混乱和理论的无效。

(二)作为对抗模式的旅游人类学

特殊时代性背景下,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使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也显现出急躁性特征,于是发展的迫切性与旅游研究的急切性相对应,现性即产生出旅游研究的“实用性”目标。全国各类学校旅游专业的兴建要求旅游教学的体系化,导致各类旅游教材纷纷“出笼”,呈现出“乌托邦”式的旅游理论体系。在这种趋势召引下,本为揭示旅游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旅游各类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追随“教学需求”进行着“实用性”的功能转换。在“利益”趋使下,“旅游研究”的现实目标本身就与其理想的研究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在数以千计的各类论著中,相互“借鉴”和重复的内容屡见不鲜,各种观点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不胜枚举。中国的旅游学研究表象上已经“枝繁叶茂”,但是支撑这些枝叶的树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育。所谓“重实践、轻理论”已为学界所诟病,急切中拼构而成的“旅游**学”或“**旅游学”等“理论”,不仅远离旅游现象本质,而且误导了青年学者,从而导致学界发出了“旅游理论研究在研究什么?旅游理论学习是要学到什么?”的呐喊。

90年代后期,由于张晓萍等一批学者的引介,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旋即在中国旅游学界流行开来。检索21世纪以来的国内旅游研究论著,大多引用了西方人类学者的理论或观点,如“神圣旅程”、“人生礼仪”、“舞台真实”、“旅游地文化涵化”等。这种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立场、视角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使旅游人类学一开始就作为一种旅游研究的“对抗模式”存在,解构了原有旅游理论中的概念体系,使旅游研究在宏观上具备了文化理论的坐标,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批评”角色、承担了“批评”任务、显示了“批评性”的职能。

旅游人类学借助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对旅游现象进行分析,并建构了自身理论。从思维模式的角度看,它对旅游研究有两个方面的贡献:

其一,对旅游现象的“本质性”剖析。旅游人类学避开了对旅游现象的表面性描述,如人的空间位移、交易行为及其影响等,而借助“社会表象理论”,利用人类学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参照物去解释旅游现象,将旅游现象具体化和形象化,出现了所谓“神圣旅程”、“人生礼仪”等认知视野。事实上,这本身也是人类学看待世界的方式,因此其对以往旅游现象研究的启示在于:

1、旅游现象的认识是有关生活的复杂的知识体系,其解释包括研究者的价值观、信仰、态度等要素;

2、认识到旅游现象的内容和过程的重要性;

3、旅游现象的文化内涵能帮助定义旅游事实;

4、旅游行为包括群体与个体间文化的沟通和互动;

5、通过运用暗喻、类比以及与原型的比较,将新的或抽象的概念、事件整合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之中;

6、旅游现象的文化解释能对其行为及其影响研究加以指导;

7、社会现象的解释将社会事实与其发生的文化环境联系起来。

简言之,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思维逻辑是:研究者(或文化背景)――社会事实――内容分解――要素关联――文化内涵――影响后果。这种思维模式有利于人们理解旅游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旅游行为特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人们探讨旅游行为方式的稳定性与动态性;有利于人们对旅游发展的社会后果做出科学预设和响应;也有利于从研究者的立场判断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一般认为,旅游发展会对旅游地社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假设是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在实际调研中社区人们也会受这种判断影响,而将社区一些问题归咎于旅游发展,但事实上,需要考虑各关联要素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发展与旅游影响实现“对接”,将“干扰因素”与“旅游发展”相剥离,才能得出客观而科学的研究结论。

其二,运用人类学中的“符号理论”对旅游系统进行阐释与理论建构。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强调,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进行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将旅游理解为个体与自然和异文化社会相互沟通的互动过程时,旅游体验就带有鲜明的文化特

征和符号意义,而旅游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异文化”间符号传递,而且还是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建构行动。旅游主、客体行为在各种具体的旅游环境与过程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对这种符号的文化解读,既诠释了旅游系统的文化内涵,也建构了旅游人类学的理论。

西方学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把符号学思想引入旅游研究,麦坎内尔(《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1976)、库勒(《旅游符号学》1981)及格雷本(《旅游人类学》1983)等都是旅游符号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国内学者杨振之(2006)、谢彦君(2005)、彭兆荣(2004、2005)等也曾对旅游符号理论做出研究。这些研究内容涵盖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解码、旅游者行为的符号建构、旅游动机、旅游决策与旅游影响等的符号认知等等。

运用符号理论解读旅游者、旅游供给者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对研究者而言,无论是想象的满足,还是异文化的驯化,都表明了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的深度认识,更贴近旅游的文化本质。因为其思维逻辑是:发现符号――解读符号――揭示其文化内涵――寻求对策。

当旅游人类学以旅游地为基点进行主、客体行为研究,并揭示旅游系统的文化关系时,其立场总是在“现状批评”的模式中表现出“自我反省”的思维状态,在人类学语境中一次次挥起对旅游实践和“传统”旅游理论挑战的长矛,从而形成一种形而上学的对抗模式。马狲炜先生在其“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旅游研究批评并不意味着旅游研究的终结,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旅游研究的“隔音密室”状态,消除具有垄断性的“话语霸权”或者是已成定论的某种观点,将研究思维本身纳入思维与反思的过程之中。旅游人类学在我国旅游研究早期的缺席使之具有了后期批评的机会,是现代旅游研究进展的必然性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清场作用”。

旅游人类学与我国前期旅游研究所形成的差异与裂隙,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批评能力,但其自身发展仍需要一种学科的整合,需要具备自我完善和自省意识,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有效结合,消除自身的局限和任何“终极性”的思想。作为一种批评模式和对以往研究的“反思”,旅游人类学是旅游研究中的一面“镜子”,使其他所有学科的旅游研究能够检审自己,从而推动现代旅游研究更加深入并逐渐科学化。

(三)文化研究――向着存在论与人类学的辩证综合

在当今旅游理论研究及旅游实践的场域中,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展与实现,不仅大大地拓展了研究视界,打开了旅游研究与旅游叙述的多元的呈现方式与阐释向度,而且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广泛的意义关联,同时也找到了人类学话语方式对旅游研究的切入点。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其他学科旅游研究与文化场域的生态构成,因此,旅游人类学一出现就引起了旅游学界的广泛兴趣。

目前旅游研究所面临的现状是所谓基础性的学科划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造成了对于真正深层次问题的遮蔽。文化本是旅游的内在动因,也是旅游的存在方式,但当下时髦的不着边际的泛化,使“文化”过分抽象化和概念化了。旅游研究中的文化是一个近似于本体论的虚指,由于旅游人类学“缺席的原因”,因此在以往的旅游研究中,“文化”不是作为原因和定义在起作用,而是作为效果和影响在起作用。

在新近出版的《旅游文化学》最后一章中,专门讨论了旅游文化研究的难题。我们事实上不可能接近那个叫做“旅游文化”的存在,我们不可能先把什么是“旅游文化”界定清楚了再去搞“研究”。

一方面,旅游的文化研究需要超越“旅游文化”本体论的预设来展开。在今天,商业性大众文化正在发挥着一种类似于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们与传统意识形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人的控制似乎更加直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生活中符号与文化、价值与反价值、现实与虚构被大量复制,旅游事实上就是生活的复制形式之一,在旅游中人们达到一种抹平差别的神秘化效果。因此,从需求角度看,旅游的“生活复制”与“消除差别”成为“消费者”的文化主题。

然而,传统的旅游文化研究模式受制于美学的思路与规制,总是从旅游客体对象的角度对单个的“景观”进行审视,倾向于不置可否的说明与描述,或者将其作为旅游审美的例证,形成对旅游文化的单向度解释。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是长期困扰旅游文化研究思维的枷锁,我们总是抽象地、先验地设定一个“旅游文化”研究客体,而真正的“旅游文化”作为一个经验性的研究对象始终被排除在思考之外,研究者的思维也因此处于一种“悬空”状态,无力澄明研究客体。鉴于此,文化研究就需要从“美学”的思维模式中退出来,寻找旅游中的文化经验事实,建立一个全然不同的理论视野。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出发,旅游的文化研究就是以可感知的经验事实为基础,探讨其文化意义与文化关系。如此,旅游的文化研究将从根本上超出美学视野限制,逼近“旅游事实”的真相。

另一方面,旅游文化研究也可依托人类学理论而展开。人类学经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成熟的基础理论,这种理论使旅游文化研究从根本上依托人类学的“整体观”视野,避免重走形而上学的老路,而具备了深沉的经验主义品质与活力。比如,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畴除了大众文化之外,还涉及民族、阶层、性别、地域等等领域。按照传统的研究思路,这些领域分属于不同学科,但从人类的视野看,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学的文化表达范畴,并且人类学的话语构成与表现方式也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了样板,而人类学在文化研究中的“经验逻辑”,也会使旅游的文化认知更加全面。

三、结语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旅游研究; 旅游学科; 学科体系构建

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文件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旅游发展拉开了序幕。与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和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方式不同,新一轮的旅游发展更加注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和科技兴旅,注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注重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相比之下,旅游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尤其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其中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旅游学”。旅游学作为旅游学科大厦的重要地基,目前发展还很不成熟,“旅游学”这一名词仅出现于《旅游学概论》之类的教科书中,还不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成熟,甚至不被主流学术圈所认同,因此,旅游要成“学”还有待于广大旅游学人的齐心努力。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取决于能否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分类一般是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和目标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量的,因此,旅游学的学科构建能否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是旅游成“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旅游学学科地位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旅游学科主要是被列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旅游管理”(二级学科)。这种制度性的学科安排,人为地割裂了旅游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消解了旅游现象研究与管理学以外的人文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之间的逻辑关系,缩窄了旅游学的概念范畴和研究领域。将旅游现象研究局限在工商(企业)管理的范围内,不仅大大削弱了旅游在宏观经济上的功能,也不利于社会效益的发挥。要改变目前旅游学科寄居于“工商管理”下的尴尬境地,就需要建构起符合学科规范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本学科固有的研究对象、确定的研究范围、独特的研究命题和术语体系、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目标、脉络清晰的学科分支谱系等。目前对于旅游学的研究仍属于探索初创阶段,即库恩所说的“前范式”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坊间以“旅游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的概论性教科书多达80余种(不计海外著作和教材),内容涉及:旅游学研究对象;旅游学;各学科与旅游;旅游、旅游活动、旅游行为;旅游史;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业;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信息技术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宣传、旅游营销;旅游区、旅游地;旅游影响;旅游组织;旅游发展趋势;旅游管理、法律、政策;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体验等(见图1)。

已有的这些教科书多以旅游业概论为主,对于旅游学的学科建设探讨不多,这倒并非作者的疏忽,而是客观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现状;即使是西方的主流旅游教材,也与此大同小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力求在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特点和范围等方面做些探索。

1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1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旅游学概论教科书中对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10多种(见表1),归纳来看,可分为矛盾说、关系-现象说、三要素说等三大类。

教材名作者表述

1旅游学概论董玉明、

王雷亭,2000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旅游活动和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多种关系与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学科。

2旅游学概论张立明、

敖荣军,2003旅游学就是以各种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解释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3旅游学概论何丽芳、贺湘辉,等,2006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4新编旅游学概论陶汉军,2001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科学;是以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总和的社会现象,研究出游期望与旅游产品效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5旅游学概论马勇、

周霄,2008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6基础旅游学(第3版)谢彦君,2010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7旅游学杨时进、

沈受君,1996旅游学是反映旅游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也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象是构成全部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和关系及其运行中的规律性现象。

8旅游学刘伟、

朱玉槐,2001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旅游的现象和各种关系的研究,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9旅游学教程李冠瑶、

刘海鸿,2005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及影响研究。

10旅游学原理申葆嘉,2011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11旅游学概论李肇荣、

曹华盛,2006旅游学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重点是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结构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2旅游学基础王兆明,2007旅游学是以“旅游产生与发展、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研究对象”。

13旅游学概论董观志,2007提出了三种旅游学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

14旅游学概论周武忠,2009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系统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活动;第二层次是以企(事)业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第三层次是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旅游事业。

15旅游学概论(第6版)李天元,2009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16旅游学邓观利,1994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注:表中所列“表述”摘自于各教材的最新版本,个别“表述”在文字上略有技术性改动。

(1) 矛盾说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如董玉明、王雷亭(2000)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旅游活动和由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多种关系与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学科;张立明、敖荣军(2003)认为:旅游学就是以各种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解释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何丽芳、贺湘辉等(2006)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陶汉军(2006)认为:旅游学以世界范围的旅游活动为背景,将旅游作为总和的社会现象,研究出游期望与旅游产品效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马勇、周霄(2008)认为: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作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谢彦君(2011)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2) 关系-现象说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现象,如杨时进、沈受君(1996)认为:旅游学是反映旅游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旅游活动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也是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对象是构成全部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和关系及其运行中的规律性现象;刘伟、朱玉槐(2001)认为:旅游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李冠瑶、刘海鸿(2005)认为: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及其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及影响研究;申葆嘉(2010)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3) 三要素说

所谓“三要素”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不同的学者对于“三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指(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体;也有的是指旅游者、企业和行业;也有的是指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地等。如李肇荣、曹华盛(2006)认为:旅游学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重点是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结构及其相关联的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王兆明等(2007)认为:旅游学是以“旅游产生与发展、旅游主体、客体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研究对象”;董观志(2007)认为:有三种旅游学概念:第一种是以旅游现象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二种是以旅游系统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第三种是以旅游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学;周武忠等(2009)认为:旅游学是一门旅游系统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活动,第二层次是以企(事)业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第三层次是以行业管理为中心的旅游事业;李天元(2009)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邓观利(1994)认为,旅游学是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显然,在上述这些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中,对于旅游的理解包含了旅游活动、旅游业、旅游现象等多层含义。

1.2学科性质

对于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定性因学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不同,认识也不同,主要有边缘学科、应用学科、社会学分支学科等多种理解。如陶汉军(2001)认为: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科学;张华容等(2002)认为: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社会学分支科学;张立明、敖荣军(2003)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和知识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王德刚等(2004)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安应民等(2007)认为:旅游学是一门由多种学科理论与知识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也可以界定为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王洪滨、高苏(2010)认为:旅游学是旅游现象和其他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心理学等)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化的、高度概括了的社会科学。

总之,多数学者认为,旅游学是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边缘学科,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特点,但也有个别学者将其定位于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旅游学科的归属与分类

目前,对于旅游学科在社会学科中的归属与分类,在旅游学术界内没有公认的一致意见。但在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上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文件和参考标准。

2.1《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这个目录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学位办”)于2011年颁布的,是在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和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旅游学科被归入管理学学科门类(代码12)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见表2)。这个目录对于旅游学科的影响最大,涉及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职称评定、招生就业、学位授予等多个方面。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将服务业从工商管理中分离出来,另设“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涵盖旅游、会展、文化产业、体育经济、电子商务等(见表3)。这一方案将旅游与文体休闲、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等二级学科整合在同一学科门类下,从行业的应用性看,似乎更为合理些。但也有学者担心,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服务业的社会地位较低,将“服务业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会对旅游学科高端人才培养以及招生、就业等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服务业管理”仍然只是突出旅游的经济和消费特性,没有包括旅游的文化属性。

2.2《学科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起草、1992年首次、2009年第一次修订、主要应用于基于学科的信息分类。在这个国家标准中,旅游学科没有被归入管理学,而是分别置于经济学(二级学科:旅游经济学)和地球科学(三级学科:旅游地理学)项下(见表4)。

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中,旅游地理学是2009版新增加的,但在其它一级学科或学科群下均未出现旅游学的分支学科,如心理学(190)下未列旅游心理学、社会学(840)下未列旅游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850)下未列旅游民族学、旅游人类学或旅游文化学等。

2.3《中国图书分类法》(1999年版)

《中国图书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目前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图书(文献)分类体系,简称《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最新版是1999年修订的第4版。《中图法》是对各学科学术研究发表的成果进行分类,主要用于图书编目和检索。《中图法》的最新修订版距今已经有12年了。由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主要用于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编目,需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修订,因此无法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尽管如此,鉴于《中图法》在出版业界、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也可以视作是一种学科分类的参考方案。

《中国图书分类法》共有5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22个大类,但在《中图法》中没有“管理学”和“工商管理”类别,而是在“F经济学”大类下的“F2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列“F27企业经济”(其中“F270.7企业现代化管理”等);而旅游学科则归属于“F经济学”之下的“F5交通运输经济”的亚类“F59旅游经济”――可见,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旅游学科的地位要高于工商管理(见表5)。

2.4《“复印报刊资料”分类指南》(第一版)

“复印报刊资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该中心目前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有118种,分为五个大类,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其中经济、管理类的系列期刊有30种,包括有《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研究》(但没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的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旅游经济》,2000年改为现名;出版方认为,《旅游管理》是属于“直接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相对应的学术类专题期刊”。从《“复印报刊资料”分类指南》(见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分类方案受《中国图书分类法》影响的痕迹较深,也是除旅游学教科书之外关于旅游学科分类中内容最为齐全、涉及范围最广的方案。尽管这一分类是基于图书情报和文献编目,但对于旅游学科建设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5旅游学的学科结构

由于目前旅游学仍处于初创期,属于库恩(Thoms S.Kuhn)所述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对于旅游学的学科结构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学科内部结构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其外延边界是不确定的,随着旅游学者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延伸。旅游学的分支学科大多数都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旅游学可以说是由这些边缘学科形成的各分支学科的集合。目前旅游学之所以不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这些分支学科中的大多数学科发展不成熟所致。

杜江、张凌云(2004)在查尔斯・格德纳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同心圆学科结构框架(见图2)。同心圆的最外圈层,是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第二圈层,是旅游学与相应的外层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电子商务等;第三圈层,就是最核心的部分――旅游学。

3关于旅游学学科地位的讨论

从表2至表6中可以看出,旅游学者对于旅游学的阐释并未得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学主管部门以及学术界主流的认可。在旅游学科体系中,只有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等少数几个分支学科被认同,且处于二、三级学科的地位。尤其是在国务院学位办的 《专业目录》中,自1997年就取消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被置于“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之下的二级学科。一般认为,工商管理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这意味着,旅游管理主要是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而将旅游(或旅游管理)置于与文体产业、会展管理等“服务业管理”学科下,也只是扩大了产业范围而已,仍然没有超出经济属性。显然,这大大缩小了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漠视了旅游活动和现象所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特点。事实上,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学科的学术地位不升反降,由多学科综合变为单学科专题,由宏观降到微观。由此可见,旅游学科要成为一门独立的、被学术界公认的学科,还有待广大旅游学者的共同努力。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认为,构成一门独立学科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2)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3)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产生方式和研究范式,即方法论。因此,如果旅游要成“学”的话,必须要从纷杂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中寻找到其本质,界定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形成一套具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并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由经验到理论的研究范式。

我国的旅游学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建立旅游学和旅游学科体系,如:谢彦君对于体验是旅游本质和旅游学“硬核”的研究;申葆嘉以“假设-命题-结论”的规范研究来探究旅游运行规律;曹诗图等从哲学的视角来辨析,提出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即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张凌云对于“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旅游本质的研究等。张凌云认为:对于纷乱复杂的旅游现象可以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方法――“现象学悬置”(也译为“悬搁”、“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将旅游现象中那些无关紧要的要素“悬置”起来。

如前所述,旅游的多义性反映出的是旅游概念的多层结构。旅游首先是一种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或生理欲求,但这种欲望满足与否并不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其次,在这种需要支配下,可能付诸实施而产生的行为和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加,当旅游活动的需求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就产生出一系列提供和丰富这种活动的产业和系统;最后,由于人的频繁交往而造成人地关系(人与环境)、人群关系(主人与客人)发生变异的现象。

在这个概念的多层结构中,最基础的和最核心的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或生理欲求),这是构建旅游定义的关键。

从第一层次看,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是对惯常生存状态和境遇的一种否定。这是旅游的本质和核心,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交圈不同,惯常活动范围不同,旅游动机和目的地的选择不尽相同。所谓“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在空间上并不限于居住区本地,与逗留时间也没有必然关系。

从第二层次看,旅游是由于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需要和行为得到满足和释放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简言之,我们将旅游看作是一种基于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普适的人文现象。用深受现象学思潮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来看,旅游也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旅游作为一种人的自身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并不受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对于现在学术界总结的旅游的种种性质和属性(例如经济性、文化性等)则是我们后天赋予的。旅游产生的历史要远先于旅游产业的存在。从人性的个体上看,我们可以推定,那时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和体验(尤其是观光旅游)与今天的旅游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面对大自然的崇高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时,产生的审美和移情体验都是基本相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是使得旅游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廉价、更加舒适、更加大众化罢了。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查尔斯.P.斯诺(Charles Percy Snow)在《两种文化》(Two Cultures)一书中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和区别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文化的进步是谁都不会怀疑的,但人文文化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例如,很难说我们今天比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更能理解莎士比亚。对于旅游也是如此。

总之,对于旅游本质的深入讨论和对于现有旅游定义(或概念)的解构和重构,或许能为我们建构旅游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框架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urkart A J,Medlik S.Tourism:Past,Present and Future[M].Heinemann,London,1981.

[2]Charles R.Goeldner,J.R.Brent Ritchie.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M].12th Edit.,John Wiley & Sons,2011.

[3]Christopher Holloway J.Claire Humphreys and Rob Davidson,The Business of Tourism[M].8th Edit.Prentice Hall,2009.

[4]Dimitri Ioannides,Keith G.Debbage.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Tourist Industry――A Supplyside Analysis[M].1998.

[5]Lloyd Hudman,Richard Jackson.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M].4th Edit.,Thomson,2003.

[6]Michael C.Hall,Stephen J.Page.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Environment,Place and Space(3rd Edit.)[M].Routledge,2006.

[7]Norma Polovitz Nickerson,Foundations of Tourism[M].Prentice Hall,1996.

[8]Stephen J.Page.Transport and Tourism――Global perspectives[M].2nd Edit.,Pearson,2005.

[9]William C.Gartner.Tourism Development――Principles,Processes,and Policies[M].John Wiley & Son,1996.

[10]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查尔斯・戈尔德耐,等.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8版)[M].贾秀海,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2]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J].旅游科学,2011(1):8087.

[13]邓观利.旅游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4]董观志.旅游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5]董玉明,王雷亭.旅游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6]杜江,张凌云.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04(3):1926.

[17]冯革群.德语国家休闲与旅游地理研究的回顾与进展[J].旅游学刊,2006(11):2430.

[18]何丽芳,贺湘辉,等.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9]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0]李冠瑶.刘海鸿.旅游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6版)[M].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3]铃木忠义.现代光论[M].东京:有阁,1984.

[24]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5]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6]浅香幸雄,山村顺次,等.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74.

[27]山村顺次,等.新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

[28]申葆嘉.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29]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0]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1]田中喜一.光事业论[M].观光事业研究会,1950.

[3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3]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4]王德刚.试论旅游学的学科性质[J].旅游学刊,1998(2):4749;63.

[35]王洪滨,高苏.旅游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6]王兆明.旅游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3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8]杨时进,沈受君.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

[39]张华容.现代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40]张立明,敖荣军.旅游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1]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J].旅游学刊,2009(7):1217.

[42]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10):1216.

[4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4]周武忠.旅游学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System of Tourism Discipline

ZHANG Lingyun

(Institute of Touris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With rich connotations, the polysemous word Tourism carries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phrase Tourism Studies is a phrase presenting only in course books like 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However from more than 80 course book of this kind published in China,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re has been no agreement neither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s of tourism science nor on its nature, classification and attribution as well. Scholars abroad haven’t reached consensus about it either. This paper insists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studies and discipline building should start from studying the most basic, central and essential concepts.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沌理论;哲学观;旅游学混沌态;旅游奇异吸引子;旅游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54―05

1 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学科体系等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讨论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专业视角,从各自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旅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系统边界的模糊性,以及旅游学科本身积累的不够,致使在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共识尚未形成,还处于科学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哲学观去看待旅游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厘清发展思路,科学地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运用混沌理论的哲学思想去审视、分析旅游学的混沌状态,从中找出它的有序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哲学支撑。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科学的第三大发现,是当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构成了对现代科学最具影响的三大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混沌理论对科学哲学观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改变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图景和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牛顿和拉普拉斯关于世界的自然图景模式,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示着整个宇宙都在可预测之中,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只要有了方程及初始条件就知道了一切。它描绘的世界图景是一种钟表模式的图景,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像一架钟表,它们按照确定的方式运行,科学的任务就是阐明钟表的结构,揭示它的运行规律。然而,当混沌理论产生时,它提出决定论中的混沌性,揭示了在确定系统中的不确定,从有序到无序,无序中又隐含着深刻的非线性动力机制,体现出无序中的有序。因此,混沌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图景和思维方式,它用混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哲学观念的一大变革。

2 混沌理论及其哲学观

混沌(chaos)一词,又称浑沌,通常指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在我国古代用“混沌初开”来描述宇宙形成之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哲学层面来看,哲学家庄子在《庄子・应帝王》中描述了一个由浑沌到有序的转变过程,是人类对混沌认识的最早哲学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混沌则是指在确定的系统中出现的类似不规则的有序运动。哈肯对混沌曾做过这样的精辟定义:“令人惊奇的是无规律运动来源于完全的决定性方程,为了表征这个新的现象,我们定义混沌性态为来源于决定性方程的无规则运动。”可见,哈肯是从过程的角度指出混沌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混沌理论不仅具有严格的科学体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混沌理论中既包含3种基本的辩证科学范畴,即确定与随机、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又包括诸如线性与非线性、可测与不可测、有限与无限、衰退与创生、整体与部分、同与异、存在与过程、状态与演化、结构与功能等其他的辩证科学范畴。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混沌理论对本文的哲学思想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混沌理论认为简单孕育着复杂,从复杂中可以抽象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复杂性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普遍行为,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事物的复杂整体性中才能真正显现。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混沌的随机性是内在的,是确定性系统自身固有的,被称为“内在随机性”,或“自发混沌”、“动力学随机性”,它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以必然的形式从系统内部产生出来。黑格尔说过,必然性(确定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随机性)。它们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偶然性(随机性)是在分叉点附近起作用,分叉后又是确定性起作用。

(3)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关系。混沌是稳定的,又是不稳定的。一般产生混沌的系统是具有整体稳定性的。混沌与有序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局部不稳定性。局部不稳定性表现为在进入吸引子区时随着进入的初始位置的不同,将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即所谓对初值的“敏感性”。局部不稳定性还明显地表现在奇异吸引子的相空间运行中,这一点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述。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蝴蝶效应”,认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会导致气象系统的极大差异,他还解释道,如果有一只蝴蝶在巴西拍动翅膀,就有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可能性。

(4)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它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周期和对称,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有序,但它却有跨尺度的自相似性。混沌运动的轨道在相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内无穷次的折叠,构成一个有无穷层次的自相似结构――奇异吸引子,奇异吸引子的这种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性,是一种更深刻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

3 旅游学混沌态分析

旅游活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现象,活动内容涉及的面广、领域多,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领域,活动的形式复杂多样,因此,对旅游活动及其现象研究的专业领域也十分广泛,旅游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如从旅游研究的领导性刊物《旅游研究纪事》所刊载的内容就可以得到证实。国内学者吴必虎对1973―2003年《旅游研究纪事》上发表的文章,按各分支学科主题词索引法进行了统计,他认为主题词数出现较多的分支学科,说明该学科的概念、内容丰富,对学科的研究深入,统计结果见表1。

可见,《旅游研究纪事》汇集了对旅游感兴趣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旅游学多学科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时,旅游学的多学科性也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充分体现。杰弗瑞(Jafari)在2001年就对西方大学科系中开设有关旅游课程及其相关研究范围进行了统计,他非常清楚地勾勒出旅游在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状况,见表2(按英文字母排序)。

此外,各学科由于学科范畴、知识谱系、专业视角不同,因而在旅游学科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 呈现出多样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它们的不足。虽然,对于一个分散的、跨学科的领域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各学科的研究者并不太注意学科的“边界性”,对旅游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会毫不犹豫地借用本学科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进入到旅游学的领地,造成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虽然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但仍站在原学科的思维角度,不能从本质上与旅游现象相结合。同样,旅游学科的研究者也忽略了自己学科边缘性的特点,在应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时,则因对这些学科研究方法掌握不够、理解不深,虽然站在旅游学的角度,但却分析、研究得不够深入。这些不足使旅游学科的综合性变成各相关学科的简单集合,跨学科或边缘学科变成各学科内容的直接剪裁拼接,使许多学者对旅游学科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如著名的政治科学家马修斯和里克特(Matthews,Richter)说道:“多年来,对旅游的学术研究被认为是轻浮的,不适合于成熟的学者。”

总之,旅游学科理论建设的不成熟,以及在许多重要学术问题上观点的不一致,都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旅游学科还处于学术上的荒蛮阶段。按照库恩的科学哲学理论,旅游学还处在“前科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科学共同体和公认的范式,存在许多竞争的学派,他们各执己见,学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从混沌理论的哲学观分析,旅游学的混沌态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确定到不确定的发展演变过程。旅游作为一种活动,它其实很简单,就是旅游者想换个环境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放松一下心情,开阔一下眼界,因而目的十分明确。这种现象正如混沌科学中所描述的那样,旅游起源于一个简单而又确定的事件。但是,当把旅游活动过程置于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时,则表现得相当复杂。首先,作为社会的人,他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旅游中的旅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过程,文化交流也成了或几乎成了全球性的文化,“跨文化交流”一词在旅游中应运而生,因而,一切与旅游有关的人类的行为、价值取向、文化背景、旅游观等都有可能对旅游过程和旅游结果产生影响;其次,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则凸显了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等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也将对旅游过程和旅游结果产生影响。可见,旅游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用混沌科学的哲学思想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复杂是由简单分化出来的,确定性中蕴含着不确定性,而且这些不确定性是由于旅游活动本身内在机理所产生的,表现出“内在的随机性”。为此,本文所指的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为此将旅游学科归属于任何其他学科门类,都不利于它的发展,有悖于它的本质属性。

针对旅游学混沌的状态,旅游学界应持怎样的观点呢?美国学者丹尼逊・纳什说道:“一旦出现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物,就要有一个统一的研究理论或特别的方法论似乎不太可能。目前,最好的总体目标是对旅游现象能形成一些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能使学科之间的学者的研究融合起来。”可见,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混沌理论中称“初值敏感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例如较早进行旅游领域研究的经济学科,则把旅游经济现象作为研究的初始路径(以意大利的马里奥蒂和奥地利的赫尔曼为代表),他们只考察了它的经济外壳,认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旅游经济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从而跳过了旅游现象本质的东西,即旅游现象形成的过程、形成的基础及其形态、结构的研究,直接进入对旅游现象性质和定义等概念的论证。

那么什么是形成这种总体观点的初值呢?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把游客看作是整个旅游研究的中心,是旅游学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由于旅游是因游客的出现而出现的,游客是产生旅游活动及旅游现象的核心要素。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发生误解,对旅游学的研究就注定要走上迷途。

4 旅游奇异吸引子及学科体系建设

4.1 旅游奇异吸引子

混沌理论中的奇异吸引子是系统趋于有序的一组“定常子”,是系统总体稳定性与局部不稳定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分形性,具有自相似性结构(如果在吸引子内取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小块放大,将会发现它们在统计意义下是相似的,即具有所谓统计自相似性)。它有内外两种方向:一切在奇异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它靠拢,这是“稳定”方向;而一切到达奇异吸引子内的轨道都相互排斥,对应不稳定的方向。也就是说,系统在混沌区域的相空间行为表现为快趋近一奇异吸引子时突然“跑”到另一奇异吸引子域里,而快要趋近该吸引子时又突然“跑”到原先或其他奇异吸引子域里。可见,奇异吸引子不仅体现了辩证关系中的无序与有序,而且体现了稳定与不稳定的辩证关系。

同样,假如我们把旅游学科系统看作是一个混沌系统,要在该系统中找出它的有序性,则应找到旅游学科系统的奇异吸引子。从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本文认为旅游奇异吸引子有两个:一个是围绕着游客(需求)产生的体验;另一个是围绕着供给产生的服务(即旅游的一切供给都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服务,而且是围绕着游客的体验来提供的服务)。从旅游的本质分析,旅游是旅游者寻求愉悦的一种体验,是一种经历或过程。旅游的这一本质已被大多数旅游研究者所接受。如杜江(2004)提出:“体验,它是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是天然的。就个人经历和体验而言,2000年前欧洲人去埃及金字塔观光,与今天我们去那里的感受并无本质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旅游(需求)起源和旅游业(供给)起源的时滞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旅游本质的解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里不仅明确了旅游体验与生俱来的本质,而且也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即现代旅游是在游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供给)而产生的。同时,从哲学层面也给予了重要启示,即任何系统都是由事物的多方面组成,尽管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但是单凭体验单个因子是不可能构成一个系统的,一定有与之紧密联系的其他因子一起共同组成。可见,体验和服务是构成旅游系统的两个重要因子,这里称之为奇异吸引子,它同样具有类似于混沌理论中奇异吸引子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旅游学混沌系统中体验与服务这组奇异吸引子的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理解,有必要对这一对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因子做进一步的分析。按体验经济的理论,体验是继农业、工业和服务 业之后的又一经济类型,它既是服务经济的一种延续,又是服务经济的深化,是从服务经济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无形附加值,是一种新的价值源泉,是服务经济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必然结果。体验(experience)的原意是“经历”、“阅历”、“经验”、“感受”,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们参加某一实践活动而后得到的印象、感受、领悟的总和。所以,体验是“内在”的,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体验的特点是“个性化”。服务是指向消费者提供的利益满足的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系列活动。对游客来说,服务是“外在”的,是为了获得满意体验的一个平台,服务的特点是定制化,所以,服务与体验是有区别的(相斥性),在相空间有各自的运行轨道。然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当服务经济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服务经济对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所追求的标准化的挑战,它所追求的是差异化,即“个性化”,因为消费者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就必须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为此,服务经济是对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标准化的哲学否定”。由此可见,服务与体验又在“个性化”的价值上得到统一,体现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性,具有相互吸引性。体验与服务这两个奇异吸引子在相空间轨道运行中的这种吸引性和排斥性,正是旅游学混沌系统稳定与不稳定、无序与有序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为我们以体验和服务为核心构建旅游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哲学源泉。

4.2 旅游学科体系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体验和服务是决定旅游学混沌系统无序中的有序的重要因子,也是旅游学科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但是,根据混沌理论,在奇异吸引子域里,为了保证相空间状态的唯一性,即相轨道不能相交(否则在交点有两个运动方向而违背唯一性定律),系统所需的相空间至少是三维以上,所以,从旅游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本文认为旅游学科体系构建除了体验维、服务维外,还有影响维、信息和技术维,由这4个维度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学科体系。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质,旅游本质,文化本质论,素质

一. 问题的提出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这个数字不仅显示了旅游的强大生命力,也昭示出旅游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却是伴随着旅游业而诞生的。旅游业的出现,使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渐渐吸引来学者的关注,最后成就其学科地位。正因为如此,旅游的经济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的本质所在。随着文化本质论的出现,经济本质论才被。然而,由于旅游这门学科起步较晚,且研究它的学者皆是其它学科之人,造成了当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状。因此,找到“主干”对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 旅游本质的研究现状

旅游学科创立之初,就已被多门其它学科介入,对本质问题的研究亦是如此。如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社会交往本质论、心理体验本质论、生态本质论等等。这里只就三种典型的旅游本质论探讨。

(一)经济本质论

经济本质论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经济活动,并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来寻找其本质。以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 Mariot t i,1927)代表性著作《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 di economia tourist ica)一书中的结论“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为代表。国内学者葛立成曾说:“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角度出发,人们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一种心理体验、一种文化活动或一种历史现象。但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旅游者的经济行为。”[1]旅游的经济属性虽展现最早,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它只触及旅游的表象,因此经济本质论最终被否定。

(二)文化本质论

文化本质论被大多数国内学者所赞同 重点强调旅游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认为审美 娱乐 休闲是旅游的本质。现以谢彦君教授为代表,业界对于他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中的观点较为认同,但也有不同观点,陈道山认为:旅游文化本质论的提出,是更注重旅游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结果,而旅游文化在复杂的旅游行为表现中的确占有重要位置,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等,但是人类的旅游不仅仅是精神需求,也有以生理需求为主的表现,如康复旅游、健身旅游等等,恐怕这难以用文化本质论来涵盖[1]。也有学者提出参观“万人坑”的旅游无法用愉悦目的来解释,对此,徐菊凤提出:从美学角度看,悲壮美也是一种美;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心灵的洗礼和各种情感的释放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观看“万人坑”也能让人对屠杀者的罪行进行谴责,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进行反思,对人性的复杂、生命的脆弱生发感慨,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释放)和认知升华,无疑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2]。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了,我们可以把经过顽强抵抗的死亡(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叫做悲壮美,而“万人坑”只是单方面的屠杀,不分男女老少、老弱病残,没有抵抗,只有屠戮者的嘲笑与戏谑,和被屠杀的人的无助的眼神与哭喊,这实在无法与悲壮美联系起来。

(三)仪式本质论

仪式本质论 由葛雷本提出,认为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旅游与传统生活中各种周期性仪式和阶段性洗礼在实际意义方面有类似性,认为年度性的旅游度假与结婚仪式、毕业典礼一样,是人生当中必需经历的仪式,而那些带有自我考验性的艰苦的旅游,如探险旅游、野外生存旅游等则是一种界标式的人生仪式,受此考验,人们会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变得高兴、愉悦。陈道山认为:仪式本质论对旅游的阐释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旅游的本质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范本。[1]龙江智、马勇、周霄则认为:仪式本质论忽略了旅游的建构性仪式本质[4,5]。 其实,仪式本质论是在告诉我们旅游具有引导性,人们在旅游之后,在知识、经验,亦或心灵上都是有所裨益的。旅游在引导旅游者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

三. 旅游本质的认识

(一)旅游的本质属于哲学问题

努力寻求对旅游本质的理解,其目标是为旅游知识共同体的构建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内核”、“共核”或“基点”。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到旅游的“源”。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根据。本质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事物必然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第二,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或独有的属性;第三,对事物的多种其他属性而言,则是规定和影响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属性。第四,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基于本质的四个特征确定体验是旅游的本质曹诗图等[6]已说的很明确了,这里笔者不在说明了。

(二)体验即“旅游”中的“游”

体验即“旅游”中的“游” 。旅游,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为“即旅且游” ,“旅” ,意为出门在外,“游”即观光游览,旅游的重点是“游” 。这也是旅游与旅行的根本区别。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人文风情、特色食品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游差异的事物让我们产生了欲望,这种心理的欲望(需求)变成现实,就是一种尝试,尝试一些新鲜的、新奇的事物,这就是体验,旅游的核心所在。

(三)旅游的本质对于旅游的意义

根据全集然文明《生活的饮料》的分析:本质其实就是类别,决定事物的归属。龙江智也说过“旅游是体验,但体验并非就是旅游”[6]。可见,体验包括旅游。

如果把旅游比作刚刚降生的婴儿,那么他的本质是人,他的一切生理条件都符合人的特征,因此他在人类的环境下最适合生存。如果他和一群狼生活在一起,那会很困难。所以人这个本质决定了他的大方向,但并不具体,也无善恶好坏之分,婴儿只是所有人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走向。旅游的本质决定了今后不管旅游如何发展脱离不了体验,所以,旅游的本质并不决定旅游具体的发展方向。

旅游最开始是按经济的路走的,之后又朝文化的路走,还有人提出其他的路,不管那条路都是在体验的范畴内。那旅游的路或者说旅游的意义在哪里?笔者认为应从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两个方面找出答案。

1. 旅游客体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美的因素是先人类而客观存在,是物的美、内在自然的美。人类酷爱自然景观的美。一是因为自然景观使人的各种感官获得;二是因为自然景观的组合风格与审美主体人格心理之间产生了象征性契合关系,自然景观的具体形态和自然属性启发人们去发现自然景观的象征美。比如,“四君子”之一的翠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它长得既高且直,中空有节,枝条平垂,绿叶常青,给人的感觉是:线条曲直参杂,色彩素雅清新,结构疏密有间。人类有“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中国人尤重视这种伦理性的审美观。他的挺直象征人性格的刚直;他的竹节之间的相衔象征民族的坚贞气节,它的中空象征谦虚的美德;它的常绿不凋象征人类生命力的顽强;他的直立飘逸的造型也犹如人的潇洒风姿。人类自古就崇尚刚直、坚贞、谦逊、洒脱,故赞美翠竹的诗文画卷汗牛充栋。景观本身的象征意义与人们所褒赞颂称的人格相辉映。我们重视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内在美的观察欣赏,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但不能忽略旅游客体对旅游全体的人格塑造功能,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祝光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人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因其自身不断感受大自然的美,不断彻悟大自然的哲学道理而提高。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人类遗址、庙坛陵墓、古城、寺观塔舍、园林胜迹、碑碣塑雕、陶俑古玩……)、建筑园林(建筑奇观 、神殿教堂、宫殿城堡、中西园林)、民俗风情(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商贸、节庆、婚丧、民间游艺)、文学艺术(古代诗歌、词曲、散文、小说、绘画),主题公园,新兴城市风光,乡村文化等。人文景观中对游客最有吸引力的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的灿烂文明。它凝聚了人类几千年的的精华。一般来说,人文旅游资源大多都具有史学价值,是历史的见证,是直观的历史教科书,使游人了解人类的昨天,增长知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对民族或国家深厚的历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激发旅游者的民族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建立的赫尔辛基集中营、奥斯陆集中营当时是法西斯血腥的杀人场所,中国的“万人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今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追讨法西斯罪行的有力武器,还能激起旅游者愤怒的情绪,对残忍、暴力的深恶痛斥,有助于旅游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景观含有精神文化的内容,精神文化内容有的以物质 实体为载体,有的单纯是精神文化的,这些 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与实体的景观相互渗透,更容易给人启迪。斐声海内外的岳阳楼,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家均在楼上留下诗赋,特别是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从而名声大噪的。游到此处,人们不仅会歌颂古人的精神,也会感同身受,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更加明白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2. 旅游主体(旅游者)

自然风光旅游中,旅游者获得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还可以得到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历史遗迹旅游中,旅游者获得旅游者可以了解历史,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种通过实体的感受更容易让人身临其境,使人不仅在知识上得到提高,且在思想上也会得到提高。民俗旅游不仅让人增长见识,也让旅游者体会了人性“真”“善”“美”,更让旅游者以后再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少数民族时,多一些理解与关怀,少一些矛盾与纠纷。又如红色旅游,再现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既提醒旅游者勿忘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又增加了民族自尊心与爱国主义观念。

无论人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哲学道理、人生观、世界观,还是爱国主义、优良的传统美德、民族自尊心,都人的素质的体现,所以,旅游的意义在于提高旅游者的素质。

四. 结语

旅游是一个多学科介入、系统复杂的学科,确定旅游的本质只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开头,确定旅游的意义对旅游的影响更为深远。提高人的素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素质便会需要提高一次。而我国正处于人的素质落后于当前经济生活水平的阶段,人的素质亟待提高,旅游恰是这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旅游论坛,2011,4(1):7-14.

[2]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旅游学刊,2011,26(10):21-30.

[3]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旅游学刊,2010,25(1):26-31.

[4]马勇,周霄.旅游的产生发展、本质属性与社会价值.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1(4):8-12.

[5]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旅游学刊,2005,20(1):21-25.

[6] 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旅游科学,2011,25(1):80-86.

[7]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旅游科学,2007,21(3):27-30.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英语;定位;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院校;开设;旅游文献检索课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590-4

藏书几千万册的柏林图书馆大门上刻的碑文上有:“这里是有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文献检索课》正是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钥匙”。我国的文检课起步较晚,主要参照国外的用户教育方式,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图书馆用户进行的有关利用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方法和技能的教育。在旅游院校开设的旅游文献检索课是集旅游、图书情报学和信息技术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旨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有效地获取最新知识最佳专业信息的技巧以及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需的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文献检索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情报工作已经成为全方位的社会需求,而文献资料则是信息、情报的重要来源。对于信息利用程度的高低已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报意识,善于利用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能进行开拓创新的人才已经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跨世纪智能型人才的培养,更使得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独立获取知识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文献检索课程,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程。

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文检课教师或图书馆馆员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布情况及图书馆服务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对图书馆文献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把数据库的认识与使用讲解给读者,普及利用图书馆的知识,提高利用图书馆技能。这是其他课堂讲授知识不可替代的。文献检索课有别于其他理论课及专业课程,它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总之,文检课教学宗旨是高校培养素质人才所必须依赖的一门重要课程。文检课应该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而不只是选修课发展下去。高校领导和图书馆领导,应为开设本课积极创造条件,图书馆承担起现代大学最根本的职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新世纪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旅游文献主体内容及特点

人类对旅游学的研究起源于西方世界,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很大的进展。旅游文献是随着旅游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旅游科学知识的记录,是旅游科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旅游科学知识发展的产物。现代旅游科学的迅速发展,对旅游文献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1、旅游文献主体内容包括:旅游理论研究;统计资料与概况信息;行业应用理论与方法;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标准;旅游机构、组织、企业与人员资料;旅游史资料;导游、接待所需文化背景、礼仪知识;新闻、报道、广告及其他动态信息;旅游宣传介绍文献资料―面向旅游者;外语教学文献资料等。

2、旅游文献的特点

由于旅游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文献本身也具有一些特点:旅游文献数量增长速度快,旅游活动日益成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现象,在全球和世界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旅游文献具有分散性,在中图分类法中体现得比较突出;旅游文献内容具有广泛复杂性和时效性,广泛复杂指的是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角度丰富多样;旅游事业发展变化性旅游研究的动态性,使旅游文献的内容也不断变化较快,因而一些统计图表、数据和商情报告时效性很强,若不及时获取和利用,便会很快失去价值;旅游文献具有效益性,旅游文献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比较突出;旅游文献的专业性不断增强,旅游文献的专业性把旅游文献与其他各种文献区别开来,但又加大了旅游文献检索的难度。

三、旅游院校学生开设旅游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

由于旅游学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各类文献排序比较复杂无序。如:图书馆对旅游文献进行分类时,只能按照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法在有关类目之下设立旅游方面的子类目。这样,就会造成旅游文献不能集中整理而只能分散在不同的传统学科类目中,期刊杂志也会根据期刊名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学科的阅览室中,使得旅游类文献的查找复杂且困难。而随着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又要求人们必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这就决定了旅游文献检索能力对于旅游科研人员、旅游实际部门工作者和旅游专业学生致关重要。

信息检索是高校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对受教育者来说,学会文献检索与利用,掌握独立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以,可以增强大学生捕获信息的情报意识,提高吸收信息和选择知识的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旅游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从旅游专业的学习、科研和实际工作出发,讲授必要的基本检索理论与方法,培养情报意识和必备的自学和独立科研能力,从而使个人能够迅速掌握使用任何检索工具的方法,查找到旅游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旅游信息源,通过检索语言、检索方式等基本检索知识,运用信息的采集、编译、发送、存储等检索工具,获取全面的旅游信息。

三、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学上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安排与培养

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师应当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师资队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方向。专职的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师有必要进行旅游专业的文献研究,教学过程中有责任担任咨询服务和信息检索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才能有切身的实践经验,才能把旅游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讲得结合旅游学科实际,更贴近旅游学科的新兴性、丰富性、多样性、动态性。兼职的文献检索课教师需要是科研骨干或者带头人、走在科研前列的人员来兼做,最好正处在科研工作,这样也可以把科研中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讲得深入贴切、理论更好的结合实践。由这样两部人组成一个教学研究室,图书馆负责教学的组织工作,这是目前较好的组合形式。

同时,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核心因素。对于教师的培养,一是应从图书馆工作人员中选拔教师是较好的人才补充渠道。因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检索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另外选拔本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其他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这个群体是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及有着较好专业外语基础,对本校图书馆及教学科研情况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的短期培训,并在图书馆或院(所)资料室实习一段时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一定检索技能之后,便可进入教学岗位。

2、旅游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检索课教学要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水平,关键靠的是教师。所以,作为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必须坚持与所教授的课程共成长,其专业化发展也必须融入到所教授的课程之中,并以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来迎接文献检索课发展创新的挑战。

旅游课程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图书情报信息知识和丰富广博的旅游学科知识,又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更要具备网络旅游相关专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对计算机的应用要懂得各种软件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教学实践中要能很好的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授课、举例均应用旅游术语,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师必须学习系统的旅游学科知识,掌握旅游前沿动态,关注旅游学科技成果,贴切的应用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效果更生动、具体,紧贴实际。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教师还应具备科研能力,能在反复的自我磨砺中积累丰富的资料总结经验,指导学生的检索实践。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注意新颖性,将当今最先进的信息知识,科研中的思考、经验和体会等作为实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成效。加大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让学校和学生认识旅游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已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从数量繁多的信息中寻找到有用的数据和资料?这时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愈加显现。文献检索课程在我国从开设至今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在大多数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是作为一门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学生普遍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仅将其作为一门查找资料的方法课。由于学校和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定位偏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旅游院校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旅游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应当把旅游文献检索课提升为必修课,这样做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有利于在校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而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行业的工作时也体现出其意义所在。特别是对于科研人员,旅游文献检索作为一项基本功,这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于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任何社会要想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离不开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离不开对记录知识的各种文献资料的充分利用。因此,旅游学科的发展也必须充分利用人类知识宝库中有关旅游的科学知识,因而也离不开文献检索,所以文献检索是旅游院系及旅游专业人员为我国旅游事业做出贡献必不可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魏振枢.旅游文献信息检索[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1.

文化旅游的科学性范文第8篇

内容摘要:发展红色旅游,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红色旅游 科学发展观

发展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壮大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的一项政治、文化、经济和战略性工程。目前,经过地方政府的多年探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集中强势的宣传下,红色旅游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总结多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红色旅游应遵循的发展规律

红色旅游承载着多元平衡的发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阵地,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综合性经济产业;既体现一种政治行为,又体现一种经济行为。有效地发挥红色旅游的各种功能,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发展。

坚持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教育的属性。“红色”是红色旅游的内涵、资源、特色、品牌,是红色旅游的突出特质。红色旅游必须考虑资源特色和社会影响,保持红色资源的真实性、思想性、教育性和严肃性,这是由红色旅游发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一要力避轻视历史,红色旅游本身就是历史旅游,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二要力避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中,不要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真谛的媚俗文化。三要力避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四要力避不切实际地盲目贪大求全。

坚持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教育性的政治活动,从本质上讲,它更是一项旅游活动、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和开发其他旅游产品一样,必须牢牢把握旅游经济脉搏,按照旅游经济的规律,始终以市场需求和公众兴趣为导向来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消费需求如何满足,直接影响着资源向效益的转化,这是检验和评价红色旅游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应当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提升产品化水平。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只有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证其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同时,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性。建好红色景点、红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的过程,也就是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要培育红色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就应当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从创新性、丰富性和整合性加以构建,努力提高其观赏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内涵,延长客人居留时间,将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变成可看、可欣赏的产品,并与娱乐休闲、购物、居住等多个要素搭配起来,使客人在愉快的消费中获得享受。因此,应当深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红色旅游产品从经营资源向经营文化升级,从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也同样得到高度重视。勿庸置疑,旅游业的存在依托于对环境、资源、生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旅游业的存在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天然的一致性。而以红色历史遗存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对其开发、保护和利用成为旅游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抓住三个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五个效益。

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科学开发。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红色旅游不可能长久发展。红色旅游有其特殊性,如何将当年的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又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精品意识;必须注意适度硬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恢复的破坏。二是永续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又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产品,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三是有效保护。发展红色旅游应当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为此,要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例如革命纪念馆和遗址维护修缮、革命纪念地环境的整治工作。同时,应当出台相关的规范与制度,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度化、规范化。

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是形成循环经济的原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原则。应当尽快启动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工程,努力克服并消除开发、经营和使用的不当行为,在努力促进保护的同时,获得红色旅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开发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必须以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实现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革命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保护和利用的对象,不应一味强调“保护第一”,而限制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贪大求洋、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旧建筑推倒重建;不应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修缮。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有利于保护传承的。要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使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实现五个效益。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红色旅游资源的早期开发建设,会发现如下不足: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对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保护重视不够,同质性、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这些问题反映出在今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关注数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要努力寻求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的五统一。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政府主导,措施得力,红色旅游就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红色旅游的统筹协调发展

恶性竞争是红色旅游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整合,目前,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渐成气候。推动红色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平衡地区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而且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我国红色旅游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加强区域内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在区域内发展红色旅游,一方面,为满足旅游者自主化需要,要加强不同旅游形式之间的协调互动,增加丰富性,为旅游者提供完善的菜单式选择模式。另一方面,要借助其它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相关资源,使其成为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旅游产品形式,实现集聚效应。所以,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把红色旅游、绿色(自然生态)旅游和古色(历史文化)旅游、蓝色(海洋)旅游、风俗(民俗风情)旅游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打造色彩斑斓的旅游产品组合, 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加强区域间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红色旅游应当着眼于形成红色旅游大开放战略格局,统筹兼顾区域旅游合作,按照主题明确、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差异开发、优势互补的原则,统一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加强营销和宣传上的联合、部门企业间以及旅游营销人员的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发老区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应当说,红色旅游的亮点就是生态保护的重点、扶贫开发的难点。红色旅游的开展可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有效地扩大就业。开发红色旅游可以带动老区第三产业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就业的百姓越多,百姓的生态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意识越强。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四,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进入性。

总结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经验,应当重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要善用优势谋发展。优势就是特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在特色中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以特色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二要精益求精谋发展。发展就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身的特色做到最好。这需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以及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发展好品牌。三要科学规划谋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不能简单地把红色景点堆积起来,应当进行科学规划。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已有总体规划,在空间上照顾均衡,突出重点和主题。在时间上囊括了党的代表性历史,有利于在各地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各区域发掘自身潜力,突出自身特点,展示区域独特性,确定符合旅游规律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方向,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产品。

建立发展红色旅游的协调机制。发展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活、富有成效的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府主导机制,将红色旅游准确定位,全面调控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行业主管机制,实行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市场运作机制,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入旅游业,形成多渠道投入红色旅游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机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谷玉芬.红色旅游成功因素分析.商业经济,2006.2

2.范思立.市场增势强劲“红色旅游”预热2005年旅游市场.中国经济时报,20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