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婚俗文化研究

婚俗文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婚俗文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1.分析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的价值

在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开发中,我国少数民族的婚俗具备多元化以及故事情节丰富等特色,独具少数民族婚俗魅力,具有趣味性[1]。比如,在农闲时节,少数民族婚俗中,就有苗族的“跳月”“游方”“会姑娘”;侗族的“行歌坐月”以及仡佬族的“走坡”等多种民族婚俗,少数民族婚俗多样。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婚俗旅游经济,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特有的民俗婚俗文化,保持少数民族婚俗传承和发展下去,发挥积极的开发价值还能够使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参与各种婚俗活动,感受少数民族婚俗中别样的人生,丰富旅游者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加深自身对生活的理解[2]。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还可以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中,有效避免婚俗旅游商业化、庸俗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传播发扬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还能给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地以及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带来良好的帮助,以婚俗旅游宣传当地的旅游经济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重要价值。

2.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的对策

(1)保护婚俗特色,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可以因地制宜,既突出当地的婚俗特色,又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2)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在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地,可以展示一些带有表演性质的少数民族婚礼,这样可以让游客能够参与到少数民族婚礼中,亲身感受少数民族婚礼氛围,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认知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对当地的婚俗有新的认知,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可为游客专门安排民族婚俗表演,由于少数民族婚俗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可以让游客参与到婚俗环节中,可以邀请少数游客上台扮演少数民族的新郎。在开发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时,必须在婚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基础上,深入发掘旅游地少数民族婚俗事项,为旅游者参与少数民族婚俗活动而设置合理的参与时机。对于少数民族婚俗旅游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做好相关的f调工作,并能够在婚礼前期做好调查准备工作,将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完美地展现给游客。同时,还可以组织游客参与真正的民俗婚礼,让游客以婚礼中一方“亲友”的身份,亲自参与到少数民族的现实婚礼中, 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能够自然地融入少数民族婚礼氛围中,还可以使其了解其婚俗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提升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3)因地制宜开发旅游婚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婚俗旅游活动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发展婚俗旅游资源,尊重少数民族婚俗;要注意评估开展婚俗旅游对少数民族当地人文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保证在旅游中传承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婚俗旅游资源,应做到因地制宜,开发基于少数民族婚俗文化的衍生商品,在产品开发中不仅要确保其具备观赏性,也要有很高的纪念价值。

综上所述,在我国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发展中,优化开发婚俗旅游资源,提升当地发展旅游中婚俗旅游的价值,突出少数民族婚俗特色,并可以从少数民族婚礼的过程以及细节中,体现出少数民族婚俗的文化性,创新开发婚俗文化, 吸引游客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旅游,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婚俗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闻喜婚俗方言词语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种方言的产生与当地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即从记载闻喜婚俗的方言词语入手,谈谈闻喜婚俗中的文化内涵。

一、方言与婚俗的关系

1.先有某种婚俗,才有记载该婚俗的方言词语

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女儿在出嫁前,都有哭嫁的习俗。而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逐渐演变成了婚俗中的“哭嫁”,而“哭嫁”这一婚俗的形成往往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真情的表露,感叹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结束,表达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的惶惑不安和对未来的生活产生担心和恐惧;同时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骨肉情长,自然情意绵绵,不由得涕泪交流,痛哭一场。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心理上的迷信,有些人认为,新娘上轿不哭,娘家就不兴旺,临走哭嫁被认为是吉利的事情。有的新娘没哭,娘家做出假装要打的样子,让新娘哭出声来。哭,成了特定的婚俗惯例。于是,就有了“媳妇哭,娘家富”、“女儿哭一哭,娘家富一富”这些记载婚俗的方言词语。

2.方言是婚俗得以传承的载体,婚俗是方言记载和表现的内容

婚俗中含载了大量的方言词语,通过对这些方言词语的了解,我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晋南闻喜,结婚当天新郎理发、刮脸时,要坐马褥两个,坐后一个交与女方,一个自用。结婚当天,有所谓“终身为民,一日为官”的说法,俗称“小登科”,知县路遇迎亲队伍也要让路。新娘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女儿出嫁这天,娘家妈要关照女儿少喝水,多吃鸡蛋,怕女儿到了婆家挨饿。新娘出轿前,要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头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搭油”,然后有女方的“送姑”(普通话中的伴娘)和男方的“捏姑”(普通话中的伴郎)左右搀扶着新娘下轿。新娘要脚踩红毡或红布进院,名为“铺踩布”。拜堂后,新郎新娘要拉上同心结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洞房,司仪也要在一旁把草杆、麸皮、瓜子、花生、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还要边撒边呼“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入洞房后,新郎要用秤杆将盖头挑掉,之所以要用秤杆挑盖头,是因为旧称一斤为十六两,十六颗星,按南斗六星,北斗六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十六个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之意。此时,新郎还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有辟邪一意。民间认为邪魔易侵入洞房,如果不镇压,对于新娘新郎都不利。

从中可以看出,婚嫁礼俗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而且更加受到重视。

3.一种婚俗消失了,记载这种婚俗的方言词语还将存在一段时间,但最终也会消失

一种婚俗可以流传至今,与方言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记录这种婚俗的方言词语可以一直流传并永远存在。当某种婚俗称谓不再使用,那么记录这种称谓的方言词语最终也会消失。

在民间,男婚女嫁必须有媒人,最早的媒人称为“执柯人”,出自《诗经・豳风》云“伐柯如何?匪务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执柯人”便出自其中。后又出现“冰人”一称,相传晋代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人语,使占梦者占卜云:“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故后,世以媒人为冰上人,俗称“冰人”。

媒人在婚事中仍有不少称谓,如“月老”、“红娘”,而“冰人”、“执柯人”则由于难以理解,使用较少而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可见,方言与婚俗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种婚俗称谓消失了,就意味着记录这一现象的方言词语也不会存在很长时间。

二、婚俗现象可以反映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纵观闻喜当地的婚俗,我们不难发现,在婚俗文化的背后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首先,是讲究红火热闹。迎娶之日,不论男女双方,都力求将婚礼办得像模像样,热热闹闹,这不仅表达了双方亲友对这一人生重大礼仪的重视,更是充满对新人婚姻的祝福。而且新娘要身穿红衣裙,头罩红盖头,全身上下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三日内不分大小。“闹洞房”、“戏公婆”这类风俗更是将喜庆气氛渲染得异常热闹。

第二,是祈求吉祥如意,希望新婚夫妇和谐美满。拜堂之后,新娘新郎要手挽“同心结”共入洞房,而且新娘的姑姑、舅舅要蒸一种里面有像算盘珠子似的小面块的馍送给男方家,意思是希望二人婚后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第三,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如在食盒中放置枣子和石榴,都含有“早子”、“多子”的意义,或是在被褥里放置栗子、花生、瓜子等干果,希望新婚夫妇早生贵子。

最后,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无事。如新娘来到新郎家的头一件事就是跨火盆,用以驱除邪恶,夫妇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且要闹洞房,

“不闹不发,越闹越发”这些都寄寓了亲朋好友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三、结语

从闻喜婚俗中,我们不难看出方言与婚俗的密切关系,婚俗是方言存在的载体,如果没有婚俗语境,则不会产生记载这一种婚俗的方言词语,而这些方言词语更是婚俗得以流传,被人们所熟知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没有方言,我们则无法解释许多民俗现象,更不可能将它们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张光明.方言歇后语与民俗[D].第二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7).

[2]山西省史志研究所.山西通志・民俗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所谓买卖婚,就是把女子当做货物,用其它的财物交换以作为自己的妻妾的一种婚姻方式。“嫁”这个字就形象的反映了这一婚姻方式。在古代,女子的婚嫁,是以男女家庭不平等为前提而成为事实的。《汉字简史》认为“:嫁”得名于“贾””沽”“购”,而“贾“”沽”“购”都有买卖之意。《说文》:“贾,市也”。“市”就是买卖。“沽”亦为买卖之意,《墨子•公孟》“:当为子沽酒。”成语“沽名钓誉”“、待价而沽”里的“沽”也是买卖之意。“购”的意思则是重金收买。而且,在先秦“,嫁”字确实有“卖”义。《战国策•西周》“:臣恐齐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嫁之齐”就是卖给齐国。可见“,嫁”表现了古代的买卖婚俗。正是因为有了买卖的性质,所以就产生了嫁女的补偿问题,也因此出现了女人的高低贵贱之分。

二、从“姑“”舅”看表亲婚婚俗

在我们现在的观念中,我们都知道,“舅”是指母亲的弟兄,“姑”是指父亲的姐妹。但是在古代的文献中,“舅”“姑”这个称谓和我们现在的理解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古代,这两个称谓不仅指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弟兄,它还可以指公婆。《尔雅•释亲》“:妇称夫之母曰姑”。这是妻子对婆婆的称呼.除了公婆这两种称谓外“,姑”字还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媳妇对公公的称呼,亦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为出生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成辞受帝衣中密诏,当诛曹公。”理论上说,舅姑表婚有三种基本形式。从男子的角度来说,一种是与父亲的姐妹的女儿结婚,一种是与母亲的兄弟的女儿结婚,还有一种最普遍的是双向的姑舅从表婚,即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结婚,这个女子既时他父亲姐妹的女儿,又是他母亲兄弟的女儿。产生这种婚姻的原因并不是一代产生的,而是上一代的婚姻也是从表婚产生的。在有些地方,这三种形式不一定并存,但它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有一定的遗存,如云南沧源侗族中就曾经十分盛行双向交错从表婚。

三、汉字婚俗文化的教学原则

(一)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就显得略有不同,这就显示出了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差别性的选择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体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教师应体现出动态性。所谓的“材”就是指的学生,学生是活动的,变化的,因此在婚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来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师要体现出整体性。在婚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针对个别的学生来进行教学,而是针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提高班级的文化能力。第三,教师应体现出阶段性。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质的飞跃,当不同的学生都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时,教师就应该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句话说的很好:“事异则备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些方面来看,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进行区别性教学显得很有必要。

(二)循序渐进

对教师来说,婚俗文化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婚俗文化的学习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人的认识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在婚俗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从慢到快,从少到多的教学节奏。在刚开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教学生们进行汉字的书写,如:“婚”“嫁”“娶”等等。在学生掌握这些汉字以后,教师开始逐步地对学生们讲解这些汉字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在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这些文化知识之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快教学的进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个缓冲的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保持客观中立态度的原则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要用客观的态度来上好每一节课。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强国,婚俗文化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师给学生讲授婚俗文化知识时,不应该夸大其词,更不应该卖弄、炫耀,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在讲解婚俗文化的特点时,应该客观地去讲解,不能私自夹杂个人的感彩。教师更不能私自评价其他国家婚俗文化的优劣,这样容易打消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因此,在以后的婚俗文化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教师也应该尽量避开,从而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四、结语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前苏联民族学家在民族历史研究中有这样的观点:其一,在民族历史研究中,民间音乐是保留民族特性最顽强的主要资料。其二,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民族特色最顽强的、最后的堡垒是婚俗。羌族由于没有文字,所以民俗成为其历史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婚姻习俗的形成是众多人于集体中创始、萌发、为大家所接受和实行,它是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羌族的婚俗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分析它们对羌族民歌的影响,以及特殊环境下如何利用民俗将羌族民歌进行发展和传承,让羌族民歌不至于在数年后成为绝响。

一、羌族婚俗与婚礼歌概览

在羌族婚俗中,从订婚到结婚都有一定规矩,一般要经过说亲、合八字、订婚、报期、结婚、回门等过程。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女子,便请媒人(又叫红爷)去说亲,男方办两套“水礼”(三把面条、一瓶酒或一块两斤多重的肉、一封糖),一套送红爷,另一套送女家。

“报亲”,又叫报喜酒,即通知女方结婚日期。在结婚前三个月或半年之内,男家请端公或算命先生测定良辰,并由男家备彩礼(酒肉、衣服、鞋袜等)。由媒人和男方亲属按择定日期一并送去,女方办酒席接待。尔后女家父母就给女儿做陪嫁等。结婚时都要大办酒席三天三夜,头天为“支客”,第二天为“正酒”,第三天为“谢客”,双方都要请一个能说会道的“支客司”负责安排接待客人,还要请厨师和若干帮忙人员。

第二天,女方“正酒”,男方为“支客”。男家请红爷和押礼先生带领一些人去接亲。前去结亲的有引姑娘二至四人,吹鼓手二至四人(腔语叫吹“撇喇子”),抬轿子的二至四人,抬滑竿的二至八人。接亲时要带若干彩礼以及荞面和酥油做成的“孔子馍”和“圆馍”各一个,有的村寨还要带一块未完全割开的肉,叫做“离娘肉”,以为女儿虽离开家,心却与父母相连。一路上吹吹打打到女家。待礼成后,开席迎客。晚上女家举办“坐歌堂”(又叫女花夜):在堂屋上方摆一张桌子,放上核桃、板栗、葵花、糖果等招待四周围坐的客人;共唱羌族民歌“花尔让则”,齐跳锅庄舞,然后轮唱。先由新娘唱《歌堂歌》,唱词是“黄金台、紫金台、团转姐妹请过来,请到席上陪我坐,替我唱个哭嫁歌。一面哭,一面说,眼泪汪汪落下来……,哭声爹,哭声娘,细听女儿诉衷肠,父母养育儿女苦,女儿嫁出永不忘……。哭声哥,恩同娘,扯鞋面,缝衣裳……哭一声我舅娘,扯衣挂红费心肠……。”歌声婉转悠扬,倾诉了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之情,答谢亲朋好友送礼之意。新娘唱完后,客人轮流唱些赞美祝贺新娘之歌。与此同时,在男家支客的晚上也举行“男花夜”,亲戚朋友前来贺喜,扯红放炮,有的送义务鞋袜和银钱,舅父母还要送咂酒一坛。

第三天女家“谢客”,男家“正酒”。早上新娘梳妆完毕后,由引姑娘和伴娘扶出门,听支客司喊礼,向家神叩拜辞别祖宗,叩别父母上轿前往男家。到男家后举行仪式,拜仙叩首,引入洞房并开席。晚上,还要贺新房。为了酬谢前来贺房的亲友,新房内放有咂酒。由舅父母给每人送一根管吸咂酒,边喝边唱羌族民歌,共跳锅庄舞以示庆贺。

二、婚俗对羌族民歌的影响

古籍《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人的这一朴素思想一方面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肯定了音乐与民俗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婚俗作为民俗的主要种类,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相应地,与同样作为这些学科研究对象之一种的音乐艺术(尤其是民间音乐)关系密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自然而然地,独具魅力的婚姻习俗亦是音乐艺术的重要题材和主题之一。音乐中以婚俗为题材和主题的优秀作品从古到今不断涌现。

羌族婚俗活动中,民歌和沙朗伴随始终。新娘通过歌声将对亲人的依恋、不舍,对朋友的感谢娓娓道来;新郎通过歌声将对新娘的期盼和盘托出;朋友通过歌声来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音乐在婚礼中不仅可以助兴添彩,更是人们交流感情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婚俗为羌族民歌传承提供了固定的时机和场所。婚礼作为羌寨的头等大事,人们总是放下手中的各种活计,聚在一起,在婚礼的各个阶段不仅融入其中,还唱不同的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此时的婚礼,还像一个练歌场。

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即便是再偏远的羌寨,民俗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西式婚礼的婚纱和鲜花,对传统婚俗提出了严峻挑战,流行音乐更是席卷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显而易见,一旦婚俗活动被丢失,大量的婚礼歌亦即大部分传统民歌必将成为无源之流而随之消亡。“5.12”特大地震后,国家相关部门对羌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视,并投入和相当的人力物力。希望通过此契机并借助旅游产业的复苏与发展,保护好羌族的民俗,让悠扬的羌族歌声时代传唱。

参考文献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 羌族史.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1

[2]〔美〕哈维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3]张海洋 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09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婚俗绣品图案文化吉祥寓意

吴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水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它的五个本质性属性:水文化、鱼文化、稻文化、蚕桑文化、船文化,在水乡的婚俗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在婚俗中经常见到的精致绣品就是这些文化的深入体现和艺术化。

绣品在水乡新婚的妆备中占据得相当广泛,在整个婚俗中也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早在春秋时期,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①,秦汉以后,“妻妾衣服,悉皆锦绣”②成为风尚;宋代,皇家专在苏州设立“绣局”,征收绣品;从明清到民国,刺绣已成为苏州姑娘的“必修课”,几乎“家家有绣棚,户户有绣娘”。苏州人在托媒择偶时,都要看对方姑娘的绣品,以此了解姑娘是否聪明灵巧。这些绣品不是婚俗中的硬件,它是附在硬件上的小件,是姑娘人品的折射,是传统的习俗思想的物化形态,不可或缺。

水乡婚俗是一个系统习俗,因有“六礼”③的传统习俗贯穿始终,故有其深刻的人生寓意,在婚礼的所有细节和过程中将祈福、求子、驱邪的传统习俗融合其中。作为习俗的物化形态——婚俗绣品承载了这些善良、美好的愿望,民间艺人们则围绕这三个方面设计出了不同的绣品形态,以及丰富多彩的刺绣图案。

祈福

“福禄寿”,福居首位,足见福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年节之日要祝福,喜庆之日要祝福,在人生大事——结婚这一场面上更是极尽能事,处处祈福。绣品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美术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愿望。

在水乡婚礼场合最显眼的被面,因为嫁妆在结婚当日先在女家陈列,要“铺行嫁”,谓之显被,故最招人眼。丝绸绣被从八条到二十条不等。看料子底色的不同绣以不同的图案,构成不同形式的图案式样。

被面以鸳鸯戏水图案居多,鸳鸯身上各部分的配色虽不尽相同,但都不外乎红、绿、黄三个主色调,变化在于某一色彩的三至四个层次的渐变,或某一色彩的邻近色的穿插(如绿和湖蓝、淡黄和中黄、橘黄等),色彩的变化因素比较多。鸳鸯的动态也各异其趣,有的同向而游,游在前面的回眸顾盼;有的对向戏首,私语窃窃;有的贴身同进,耳鬓厮磨。不同的动态,搭配不同的落花流水纹,有的水纹动感十足,有的则曲波微漾;在鸳鸯的旁边再配以象征富贵的牡丹纹样及各色花草,同样的花草内容再以角隅纹样的形式绣制在被面的四角。有的被面的四角则配以蝙蝠和云气的纹样,通常以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尚书·洪范》曰“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在民间五福则是“福、禄、寿、喜、财”的象征。

为何在婚俗绣品中鸳鸯图案用得多?一般认为其象征了夫妻爱情的忠贞不渝,但其更有古老而深刻的含义:鸳鸯属雁形目。古代农民冬则居邑,春则居野,田牧之世,分散尤甚,故嫁娶必始秋末迄春初,雁来而以为礼,雁来则祀高媒,皆可见嫁娶之时节。在六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都要以雁为礼,一是取雁南来北往顺乎阴阳,象征阴阳和顺;一是象征爱情忠贞。其初始来源是与季节有关,以雁为礼限定了婚礼的季节,在农耕文明时代,秋末至春初是农闲季节,因收成有余才有能力置办婚事。

在新床的正上方的红色帐沿上,绣制了喜鹊登梅枝的图案,两只活泼的喜鹊在梅枝上欢快鸣叫,这是“喜上眉梢,开门见喜”的隐喻。

在婚礼上,新娘穿的“踏婿鞋”“礼仪鞋”和由蝙蝠、寿桃、荸荠、梅花等纹样组成的“福寿齐眉鞋”,以祝愿新婚夫妻“福寿双全”“举案齐眉”,还有一种由玉兰、海棠、芙蓉、桂花等图案组成的“玉棠富贵”鞋,寓含着为新婚夫妇祝福的吉祥之意;婚后穿的“凤穿牡丹”和“梅兰竹菊”等图案组成的花鞋,意为富贵、纯洁和守贞的意思。

婚俗中的绣花鞋,图案设计古朴,色彩鲜艳,针功细腻,水乡农村的绣花鞋,更是鞋形别致,鞋形如船,喻路路通,除实用价值外,其图案式样代表了人们朴素的美好愿望,闪现着水乡妇女的智慧和艺术天赋。

同样的花草刺绣图案也出现在了妇女的贴身之物——肚兜上,各式花草,荷花、荷叶还有蝴蝶等组成了肚兜的主体刺绣图案。

求子

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意识强烈,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水乡婚俗的绣品上也表现得较为丰富,如前文述及的被面,有以金鱼为主体图案刺绣的,金鱼以五六条不等,形态、大小不一,动态各异,辅以水草、花卉及曲折水纹。同样金鱼的图案还表现在妇女的私密之物——肚兜上,当然是两条水中戏闹的金鱼。

早在上古时代,鱼已成为瑞应之一。《史记·周本记》上载有周王朝有鸟、鱼之瑞。古人又认识到鱼的繁殖能力强,鱼离不开水。元代刘庭信《新水令·春恨》云:“几时能够单凤成双,锦鸳作对,鱼水和谐。”后世遂称夫妇和好为“鱼水合欢”,肚兜上绣制的两条金鱼,正暗喻了合欢和传宗的意思。

这是求子意识在动物图案中的反映,在植物的花草图案中也有这个意识的出现,在绣制鸳鸯为主体的被面上,在牡丹花纹的中间穿插了一株姿态婀娜的草,它在牡丹的花枝间前后左右穿行,直至窜到牡丹的最上方,结出一个沉甸甸的穗子,上面结满了累累籽实。这些籽实的绣制技法有别于其他纹样的技法,其他纹样都以平针绣出,而这些籽实却以打籽的技法绣制这颗沉甸甸的穗子,也暗喻了强大的生殖能力。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野生物种的繁殖力都非常强,如稻田中的稗草,总是除不尽,还处处结起来。最直截了当的求子意识,当推麒麟送子的图案。这个图案有的也绣制在了新床正上方的帐沿正中,画面是一个男孩骑在麒麟身上,一手持莲,一手抱笙,寄“连生贵子”之意,古人认为麒麟是“音中钟吕,步中规矩,不践生虫,人折生草,不食不义,不饮池”的“仁兽”,挂在新房中祈求夫妇早生贵子,连生贵子。据传,孔子的出生就是麒麟送子的结果。

在上述的绣品图案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形态、动态各异的水纹,除了图案形象的写实情节需要以外,水纹图案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始图腾意义。《诗经》的《衡门》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闻一多先生认为古时男女幽会多在依山傍水之地,好行秘事,所以山和水叫“密”,水或叫“泌”,“泌之洋洋”含有此义。鱼代表了两性关系和生殖,而水与鱼关系密切,所以对水的原始崇拜也正因为了水(鱼)的生殖力和生命力。

驱邪

中华民族纳吉驱邪的文化思想,在博大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都能找到其物化的具体形象,水乡婚俗中的绣品也不例外。

以凤凰登梅枝为主体图案的丝绸被面,在梅枝旁还绣制了象征刚正、清廉的君子之风的竹子,梅竹二君子相依相伴,引来彩凤双飞翼,象征贞洁和美好的夫妻感情。

同样,凤凰也出现在枕套的刺绣设计中龙凤呈祥的图案:大红的面料上,用黄线和金丝线绣制的蛟龙(黄线绣龙的外轮廓,金丝线绣龙鳞),蛟龙脚踩如意朵云,龙首朝下,龙尾朝上,是一条降妖除魔的蛟龙;一只以蓝、绿色为主调的彩凤则口衔牡丹回首呼应。

“凤凰一出,天下太平”,枕套图案有以双凤设计的,凤穿牡丹:两只色彩各异的凤,互相顾盼,动态造型适合了枕套的长方形设计,边框再绣以瑞气云纹,图案中心是一朵雍容华贵的红牡丹。

象征吉祥长寿的也出现在新婚枕套的设计中,一般都是两朵,再饰以曲折飘逸的绶带。

还有挂于新床上方帐沿中间的发禄袋,从整体造型到花样绣制,整个工艺稍微复杂一点。发禄袋造型有如意加花瓣结合的,有单个如桃子形状的,有六角加花瓣形的,其下方及两旁都挂有各色丝线束成的流苏,袋面上绣制以各类花草、石榴、葡萄等多子瓜果,蝙蝠、喜蛛、万字符,局部部件制成如意、花瓣、绶带造型,外轮廓边以金丝、花线绣成,发禄袋上出现了多种含义的象征物,也就集合了多种美好的愿望。

据记载,宋代时苏州有一条“绣花巷”,集中了专门为刺绣制作花线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种色泽的花线,加上每种色区分各种深浅层次,合计达700种之多,真是万紫千红各色俱全了;苏州一带,当时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刺绣教习工作,同时她们还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的工艺品,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这些待嫁时制作的乡绣品闪烁着水乡新娘的聪慧。姑娘的闺中绣品,如荷包、香囊、扇袋、镜帙、眼镜套乃至裙袍、披肩、衬衣、鞋帽等都成了陪嫁中不可少的物品。这些绣品常以花鸟山水为题材,常常含有吉祥的寓意。

结语

在漫长的岁月里,水乡婚俗绣品造型及绣品图案,除了吉祥图案审美特征外,还渗透进了水乡文化的许多特征,如水文化、鱼文化、蚕桑文化、船文化等的印记。这些文化印记的渗透,使得这些婚俗绣品更加体现了吴地人绵柔、雅致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使得这些艺术品显得更加精致、隽永。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一些地方民俗文化更是体现了鲜活的地方历史,人们通过这些直观可感的完美形式,表达了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热切渴望。

注释:

①引自汉·刘向说苑.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族 婚俗 田野

一、喇家村土族族群概况

地处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处的民和官亭镇人口1.5万,其中土族占89.1%,生活着青海省人口仅次于互助县的土族群落,他们主要集中在官亭镇的几个村落,其中喇家村的土族最为集中。信仰、习俗、文化、语言等与互助地区土族有着较大的区别。基本上看不到穿着本民族服装的居民,但语言保存较好,全村大小基本上都可以讲流利的土族语言,而且很多人无法听懂普通话和青海方言。所以在该社区内,言语的保存较好,在口音上又接近于甘肃话和撒拉语。生产生活方面,大多数人仍然以农耕为主,有一部分男性村民在做生意,表面上看来该村的贫富差距较大,但由于本地土族村民的族群认同强烈,所以以血缘关系为单位的群体互帮互助比较明显。喇家村的婚俗和互助县地区的有着较大差异,和整个青海地区其他民族的习俗也有着较大的差距。

二、 喇家村婚俗内涵解释

1、 沿袭传统汉族文化特质

这里尽管为民族聚居区,却较早地开始了与中原文化的各层次接触,我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和思想观念长期地冲击着其原有的婚姻文化格局,形成了土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和以“六礼”为主的婚姻规程。当然, 在文化重构过程中,土族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与我国传统文化既遥相呼应又自成一体的文化本色。如纳采仪式,我国古代女家若有意联姻, 便接受礼物, 以示有意结亲, 反之,则退回礼物,男家则心知肚明。在土族婚俗中,纳采礼品是一对锟锅馍和两瓶拴系在一起的酒,女家若接受馍酒礼,就表示婚事有望,否则,将如数退回礼品。这套仪式中的细节变异正是土族文化自身民族性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土族婚礼仪式繁琐,程序复杂,几乎每项仪式都伴有祝辞颂歌甚至舞蹈,其中有近一多半的婚礼歌要用汉语演唱,其内容涉及我国传统文化中开天、女娲补天等远古神话内容;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观世音菩萨等古代传说中的人名及其业绩。

2、 喇家村土族婚俗差异表现

该地区的整个婚礼过程和青海其他农业区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首先,在婚礼当天,娶亲队伍只有一位媒人和一位新郎的叔叔,两位男性组成。娶亲队伍显然不够大气,最特别的地方是没有“娶亲奶奶”(该角色一般为女性),送亲的队伍队伍中对女性忽略不计,而其他地区还有“送亲奶奶”。送亲队伍中有两位绝对不可缺少,新娘的舅舅和新娘的哥哥。按当地的风俗,迎亲队伍于晚上22:00左右抵达女方家,在女方家吃了上马席之后于凌晨2:00左右出发,新娘忌讳脚落地,出门由哥哥抱到迎亲的车子上,出门前要将一把筷子洒向身后,寓意不带走娘家财富。新娘子于早晨5:00前到达夫家,到大门前时,由新娘哥哥抱下车,并让新娘子坐在夫家大门前的棉褥子上,坐的时候要面朝西方。夫家的人用篦子在新娘头上梳几下,年轻姑娘们则围着新娘唱“迎娶歌”表达婚姻的祝福。唱完后会把一面镜子塞到新娘的怀里。礼毕,新郎和新娘哥哥一起将新娘抱入夫家大门,并进入侧边的厢房,而且是坐在地上,等到天亮拜堂。随新娘前来的娘家人也会有区别对待,所有女性均与新娘安于侧面的厢房。而娘家男士均被请进堂屋的炕上,而且新娘的舅舅与哥哥都要坐在上位。堂屋内绝对不能有女性出入。上炕后,开始进入下马席,夫家的男人们,挨个挨个的开始敬酒,每人必须喝完6杯。上午8:00开始拜堂,当地土族拜堂不拜天地,也不拜父母。而是将的照片放于院中跪拜。拜完后,燃放鞭炮,有人从屋顶向下抛洒核桃、红枣、糖果等食物,邻里亲戚纷纷抢食,寓意吉祥。拜毕后新娘才可以上炕,表示正式成为夫家的成员。

三、 土族婚礼的文化价值取向

土族婚礼仪式非常复杂,而且细致生动, 祝辞颂歌伴以美酒歌舞,足见其在土族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系列约定俗成、严格规范的仪式以其隆重庄严的内涵和嬉笑逗说的氛围不断感召着人们对婚姻所保证的家道盛荣、人丁兴旺的人生愿望的趋同与归属。同时,从文化学意义上讲, 它又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人生价值观念,传达着一个民族对婚姻的基本态度,甚至隐约折射出一个民族曾经历过的种种婚姻形态的信息。土民族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讲究婚姻的天作地合,认为只有经“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的婚姻才合乎人伦, 才是符合民族人生准则的。土族敬酒道拉中这样说:“自古婚姻媒公连,喜堂花烛父母恩。”因此, 土族婚礼程序中非常在意媒这个角色。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曾指出“媒的产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大约在父权制、 私有制产生时,婚媾逐渐向专偶制过渡,议婚形式发展时期, 媒就应运而生了。”

在土族婚姻中,信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媒人肩负着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全过程中说和、议事、协调的使命,同时还要和两亲家商议具体婚礼程序中的细节事项,就是婚礼中的谢媒仪式完成以后,媒人还要坐入首席中直至喜宴结束。甚至在发生离婚纠纷的时候,媒人还要被请去帮助协调。所以,媒人始终是婚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一桩婚姻的见证人。在土族地区,媒人一般由威望较高的男性担任,有些婚姻就算是由妇女牵线搭桥的,但在婚礼的正式场合,一般也要请该妇女的丈夫或在婚礼的谢媒仪式上,要吟诵《谢媒词》,同时要给媒人敬赠绣花枕头一对、鞋一双、猪头一只,还要给媒人搭红致谢。从“谢媒词”的内容来看,土族人男婚女嫁事宜的完成全靠媒人的撮合,媒人被尊称为 “媒公大人” 。可见民间还有以做媒为风尚的习惯, 这与“明媒正娶” 的婚姻观念是要相辅相成的。因此,媒一方面代表着婚姻的道德标准, 一方面又监督着婚姻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希腊;婚俗文化;我盛大的希腊婚礼

1引言

      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特色的婚礼习俗,而这些婚俗形成后,会经他们的子孙后代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逐渐成为人们缔结婚姻关系的准则和制约婚姻行为的标准。每年全世界都会有一定数量的以婚礼为题材的电影问世,成为研究各地婚俗的有效题材。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是一部表现希腊裔美国人生活的电影,故事发生在美国大城市——芝加哥。女主角图拉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希腊家庭中,整个家族以父亲为权威般的意志力为代表,并认为希腊是世界之源的精神动力。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家庭里,图拉被她母亲及奶奶教导人生的三个目标:嫁个希腊人,生一群希腊小孩,然后把每个人都喂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当图拉遇到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伊恩,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并迅速坠入爱河。伊恩为了让这个被希腊风俗所根深蒂固的大家庭所接纳,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最终经过伊恩与图拉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步入了教堂。举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希腊婚礼”。无论是从婚礼的前期准备还是在结婚典礼上,从新娘的服饰,到婚宴及后续的舞宴,都具有着浓厚的希腊风情,充满了古典和浪漫的气息。

2.电影中的希腊婚俗文化

2.1婚前准备

      在希腊,婚礼牵动着俩家人,但婚礼准备却是由女方全权负责,小至新娘礼服,大至举办隆重的婚宴,而在中国或是其他国家,男方家庭在婚礼准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1.1新娘礼服

      结婚礼服是结婚仪式及婚宴时新娘穿着的服饰。婚纱既可指身上穿的服饰配件,又包括头纱、捧花的部分。婚纱的颜色式样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电影中女主角图拉身穿白色的婚纱就非常的讲究,穿在外面的素白拖地长裙必须由未婚的姑娘们缝制。在结婚当天,新娘较好的女友需提前去新娘家帮忙,因为礼服得由她们协助穿上,并且进行时必须不断吟唱和结婚相关的民谣。另外教父在婚礼上给新郎及新娘分别戴上一个花环,这个花环有白色和金色,由四季开放的鲜花,或用金色或银色的纸包起来的象征爱情的树枝和藤编织而成。从背后看上去唯美而浪漫,似乎象征着两个人从此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花环,让我们见识到了希腊人的心灵手巧。橄榄枝代表着和平,幸福美满。新郎及新娘头戴花环也表示众人对这对新人的祝福。

      2.2.2结婚场地

      《我的希腊婚礼》中那个神圣庄严的爱神宫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希腊的新人只能在教堂举行婚礼,因为只有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才被希腊承认为合法婚姻。东正教一直被希腊人民视为国教,很多年轻人依然坚持去教堂见证他们的这一神圣时刻,图拉家亦是如此。爱神宫里华丽而辉煌,庄严而喜庆,水晶灯上缀着红白色的绸带,堂前鲜花簇锦,烛火通明,四壁金色的精美装潢及神像被映衬得熠熠生辉。

2.2婚礼

      在影片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分的莫过于因为图拉的婚礼而聚集在一起的亲戚们,她们各个为图拉的婚礼而准备忙碌着。加斯问图拉是否要宴请玛利雅、马克•普罗斯。图拉不以为然,说:我不认识他们。姐姐雅提娜答道:为什么不请啊,他们是我的姻亲。由此可见在希腊人眼中,结婚并不是个人行为,他至少担负着俩个家族间兴衰,牵动着众多人的利益,这算得上一次不折不扣的“集体行为”。 在图拉结婚的那天,玛利亚郑重地捧着白色婚纱来到图拉的房间,在众人的帮助下图拉穿着一袭白纱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婚礼上,伴随着一首结婚进行曲,图拉在父亲的牵引下,徐徐地走进教堂。搭配着白色的面纱,这样的装束使新娘看起来像圣洁端庄的雅典娜一样美丽。希腊宾客频频往图拉及伊恩身上吐口水,也许这在其他国家表示不恭敬,但在希腊却表示祈福和辟邪。

      在图拉的婚宴是似乎随处可见鲜艳的鲜花,这也突显了希腊人爱花的特质,在鲜花盛开、芳香扑鼻的大厅里宾客们边饮边吃边谈,并频频举杯像新婚夫妇表示祝贺。在这场盛大的婚礼上还包括:一辆深蓝色的豪华轿车、两座冰雕、十位穿着镶满绿宝石礼服的女傧相、一只需要塑料提子的高达五层的巨型鲜艳的蛋糕还有如同喷泉般的香槟酒。

2.3婚宴和舞宴

      在舞宴上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图拉和伊恩在众人的拥护下翩翩起舞。希腊人喜欢在婚礼中伴随着传统的舞蹈来招待宾客。在传统的希腊婚礼过程中,除此之外,另有一项程序是由诗歌班的领唱者训示新郎要好好照顾和保护妻子,新娘子则会轻拍新郎的脚掌以表示尊重。然后新人则会用薄纱包裹蘸糖衣的扁桃仁,然后以鲜花分发给众位宾客,这象征着丰足和美满。

在婚宴上,图拉的父亲加斯以一栋房子作为给女儿的结婚礼物,这也是希腊的婚礼习俗之一。

3.结语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而每个个体在生长的环境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一场盛大的“巨型希腊婚礼”将希腊特有的婚礼习俗展示的淋漓尽致,他们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形成了独有民族特性的家庭婚姻和婚俗文化。一个带有宗教特色,充满世俗魅力和反映地方特色的婚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陈恒.失落的文明:古希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4.

[2]狄金森著,彭基相译.希腊的生活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54.

[3]旷丽娜.从《我盛大的希腊婚礼》看希腊裔美国第一代和第二代移 民的跨文化冲突和融合[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3).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诗经》;婚恋诗;婚俗;文化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还是其思想性,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具有多种诗歌类型,在《诗经》的305首诗歌中,婚恋诗在其中占据大量篇幅,共计八十余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感人力量,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关于恋爱婚姻的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并向我们展现了悠久古老的婚俗文化。

一、婚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关于婚姻的观念,其实这个观念由来已久,在古代也是深入人心,人们尤为重视并形成了相应的婚姻规范。《礼记・内则》之中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而有家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 [1]。可以认为男子应该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结婚,女子应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就需要寻得一个好人家,结合当时生产力低下和当时统治者的相关政策可以推测,《诗经》时代的人们对于适婚年龄大大早于理论上的年龄,更早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结婚年龄,但没有一个具体的年龄规定,那时的人们为了当时社会发展和劳动力的需要,只有不断的繁衍后代才能更好维持生计。《诗经・召南・有梅》里说: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表达了一位适龄女子对求得一位如意郎君尤为急切,迫切的把自己嫁出去的愿望。《邺风・匏有苦叶》中“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诉说了一位待婚女子热切期望未婚夫迎娶她,不要等到了冰封溶解的时候,希望尽早成婚的愿望。

二、婚期

古代的婚礼的举行都要符合农业耕作的顺序,符合广大人民的耕作时间的习惯。婚礼作为人生一项特别重大的事件,充分受到人民的重视,并结合农业文明的特点来安排婚姻大事,因此人们多在春季和秋季举行婚礼。《诗经》对于春季结婚的的事例的描写也有很多,如《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中描写了男女之间成婚的过程,其中筑鹊巢发生在春季,春季就成了那是成婚的季节。《卫风・氓》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确切的说明秋天是个迎亲的好时候。

三、婚时

人们在选择了具体的婚期之后就要确定具体的日子,涉及到日期之后,对时辰的选择更是小心谨慎,千万要挑选个良辰吉日为新人举行婚礼,良辰吉日也是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开始,为家人和亲属都图个吉利。《释名・释亲属》记载“妇之父曰婚,言婿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2]。《唐风・绸缪》中“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记载了新婚夫妇成婚时间三星正挂在中天,可见这对夫妻成婚之时是在晚上。《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把婚时定在了黄昏之时,这同样也印证了《诗经》时期的人们多把婚时定于黄昏的观点。

四、婚姻禁忌

1、门第观念

唐诗有云:“人各有耦,瑟类须同”意思是有钱有势的家族间“门当户对,结为姻眷”[3]门第观念向来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婚姻观念中,《卫风・硕人》中在介绍庄姜的时候,就着重介绍了她的身份地位,“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庄姜的身份非同一般,有着显赫的身份和高人的地位,与她所嫁的卫侯身份地位相当,双方门当户对,相得益彰。又如《王风・大车》中“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因男子是个赶大车的而遭到女方家里的阻碍,而男子相约女子一起私奔同生共死。

2、归宁不易

“归宁”也叫“回门”,女子在婚后三天由丈夫陪同一起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子远嫁他乡后,入住夫家,人身自由也受到严重限制,如果没有公婆和丈夫的批准就不准随便回娘家,特别是女子父母去世后就基本失去了回娘家省亲的机会,在《诗经》时代的女子的悲惨人生可见一斑,思乡之情无人体谅。《卫风・河广》记述了宋襄公的母亲思归不得之情,所以作诗吟咏出心中的无奈,所以才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予望之。”的感叹,体现了已婚女子对娘家的思念之情,远嫁他乡,感慨颇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此时的社会已不再是母系氏族社会,而是进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社会,女性已逐渐成为男性和家庭的附属品,失去了独立的人格。

总而言之,《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婚恋画卷,《诗经》中所展现的各种婚俗文化,全面反映了《诗经》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百态。

注释:

[1]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71页。

[2]王先谦:《释名书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3]李鉴踪:《中国民间婚恋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

[2]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3]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 王先谦.释名书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