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我管理;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也为后续管理学科的学习起着基础平台作用。几乎所有高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都开设管理学课程,高职院校同样也是普遍在大一开设了该课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知识面窄、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不足、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底层分数的考生往往就读于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这些特征在民办高职大学生身上表现更加明显,这也给管理学等理论体系化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现在很多高校的管理学比较偏重于知识讲解与传授,缺乏对学生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采用普通的理论讲授法是没有听众的,也达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授课中采用较多,但是受学生能力、案例选择、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效果也不太理想。很多学生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案例认为是空洞的,没有兴趣和吸引力。着这样的学习状况下,管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自我管理简述

1.自我管理是管理的基础

在我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从中我们也可以看自我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管理的原理可以用来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艺术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管理的他人性,指挥他人是管理的一项挑战,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是不可能有效的指挥他人,所以要对企业、社会进行管理,就必须先自我管理,即修身。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包括心态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金钱管理、健康管理等内容。自我管理能提高人的自觉意识、培养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个人的一种自我调控,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自我管理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动机和生产力的管理策略。

2.高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是一个较高中学习宽松很多的环境,上课之外的剩余时间较多,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生活和学习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之下进行,缺少自我管理意识,进入大学之后很多高职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人生目标缺失、无职业规划、没有时间管理概念、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较普遍,很多学生处于打发校园生活状态。这对于教学和学校管理都带来了很多问题。自我管理能够使学生具有自我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健康管理、金钱管理等能力,对于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初始就给学生灌输自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良好的平台,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大学生活,更可以为就业、为学生未来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学和学校管理也相有诸多益处,大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我们要教给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适应环境、自我调控的能力。所以,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和管理学现有教学模式下,管理学的教学应该在学习基本管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管理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本着“注重基础、突出实践、增加弹性、精选内容”的原则,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注重实际管理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两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要服务于专业发展,基本的管理理念的培养,管理方法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高职管理学理论讲授部分要采用案例、引导式、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让学生作为主体,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意学生的兴趣与管理学教学内容的结合,让学生在乐趣、思考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教学要能让大学生在大一开始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让管理为自身服务,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为:

1.整合管理学教学内容

管理学作为科学,在逻辑的基础上,已经成为较系统化的学科,管理学教材内容在理论内容上差异较小,但是对于高职学生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要进行讲授,要有选择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本着实用、够用的特点,突出“以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教改思路,让学生掌握基础系统管理知识的同时形成教学与实践应用互动的机制,如组织这一章节: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就可以梳理出几对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突出重点分析,精选案例,变繁为简。另外,对于后续的一些课程重复的内容要少讲、略讲,对于前沿的管理理念可以多讲,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2.增加自我管理知识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职管理学改革的重点,除了讲授以往的管理四大职能和决策外,重点内容放在各个职能的具体运用上,坚持“依据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的理念,丰富学生感兴趣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举出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在一个个心潮澎湃的案例中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模仿成功人士的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在现有管理学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章节内容嵌入相关自我管理知识,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出发点,丰富和扩展的内容主要有: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理财管理等内容,详细内容见上表1。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虽然在学习习惯和自控能力方面和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一些励志人物对于他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类型的励志故事引入自我管理的知识,在励志故事的讲解中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效果很好。比如,在讲解目标管理和学习管理的时候,讲解新东方创办人俞敏洪的学习和成长经历,让学生总结我们像俞敏洪学习什么,我们自己欠缺什么。草根阶层的创业历程对于学生的触动是较大的,我们把这些用在教学中,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在心潮澎湃中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真谛。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管理实践和应用能力,很多大一新生对于企业管理案例感觉遥远、空洞,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学习意识较差,如果案例选取不合适,案例教学并不一定能激发学生的管理热情。最近几年笔者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到教学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写班级舞会、晚会、求婚、生日PARTY等方面的计划书,将一些热播的电视剧、电影里人物的管理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教学效果气氛好,学生的热情也很高。管理学的教学仅仅是案例教学法不够,需要多种教学方式并用,角色扮演法、游戏练习法、故事引导法、头脑风暴法都可以应用到教学中,照本宣科在高职院校是没有听众的,互动式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效果比照本宣科要好得多,自我管理教学内容的引进更应该注重实践,讲课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4.开放第二课堂

高职高专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要有更多的渠道让学生接触真实企业管理。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聘请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到校演讲或者参与教学,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知识。(2)组织演讲、谈判等类型的比赛项目,培养学生的演讲、沟通、谈判的能力。(3)要求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调查访问,撰写报告,在课堂上分享采访心得和收获。

5.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一定要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仅仅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分数高低,考核方法要结合教学内容,并强调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学生的课堂演讲与发言、团队项目等都可以纳入评分系统,使考核更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作者:杨俊玲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巢莹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6):95-97.

[2]朱晓红.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谈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3,(08):34-36.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应用研究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整合各项资源,从而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运用党的思想和理论来教育人、启发人,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实践活动。二者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将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思想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学的内在联系

首先,二者都是以组织中“人”的要素作为研究对象。都具有“人本”的基础,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需要、动机、态度等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侧重于从被管理者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动机出发,更好地调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矫正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使群体中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一致起来,最终达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最终目的。其次,二者都是以改善组织中人际交往和沟通为重点。了解组织中群体的内聚力、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组织中的沟通、团体中的协调合作,通过使人们在行为价值观念上形成共识,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减少组织内部损耗,从而节约组织的运行成本。最后,二者都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达成组织目标为目的。不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工作原则,还是管理科学中对以情感来维持、并以情感为逻辑来现实要求的非正式组织研究,都是为了以组织良性运作为基本前提,以充分、紧密的合作来实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目的。

2管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研究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首先,管理学理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人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限制,主要针对政策宣传或者对有思想情绪的人员进行疏导和教育。而管理学在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了被管理者的参与和互动,减少了人员思想问题的产生。如果将管理中的人本思想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各个管理阶段的重点,将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具体化,也能更好地配合组织管理,达成组织目标。其次,管理学理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更加丰富化。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疏导、谈心等方式,解决职工的现实思想问题。管理学则侧重于具体管理方法的研究,有明确的方法和步骤,通过预测和管理人的行为,来提高组织绩效。将管理学具体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能通过具体的方法将内化的思想统一到符合要求的行动上来,从而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假、大、空”的弊端。最后,管理学理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更加制度化。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需要管理学手段来规范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管理方式、考评手段等,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①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3管理学相关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管理学各个阶段都有涉及人本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可以应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3.1目标管理理论中的下级参与

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指出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目标,并依照目标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评估和奖励各部门和单个职工贡献的标准。其实质除了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就是重视人的因素,是一种民主化的、自我管理式的,把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制度。目标设置阶段,上级要注意确立下级的目标,并且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在实现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倡导检查最好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在总结和评估阶段先由下级提出书面报告,上下级共同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目标管理使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助于改进组织职责分工,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前,如果能提前了解组织目标和职工的主观想法,将思想工作做到前面,将沟通做到问题产生之前,就能更好地将职工思想认识统一到组织目标的确立上,通过自觉管理来达成组织管理,也减少了后期组织管理过程中思想问题的产生。

3.2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提出职工的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使之不满的因素通常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如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等,被称为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疾病,但不能提高体质;使之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如富有成就感、成绩能得到认可、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管理者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外部因素,还要用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双因素理论可以有效提高沟通和激励的效果。第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激励的深度问题。除了不断改善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还要从工作本身的责任和意义来提升职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种内发的激励能促进激励的效果,并且使激励效果具有更长的持续性。第二,在我国,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以知识分子集中的组织群体中,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避免采用就事论事的简单方法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根本上抓住职工的精神需求,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3.3管理学中的有效沟通理论

管理学中认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只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恰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才能形成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便组织达成目标。为了达到沟通的良好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沟通前认真准备,明确目的性;第二,沟通内容准确,言之有物,语义明了;第三,沟通要有诚意,双方彼此信任;第四,倡导平行沟通、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第五,设计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如果能借鉴管理学中沟通的要义,对提高沟通的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第一,明确谈话目标,做好谈话准备是基础。在明确政治方向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谈话目标,在沟通前要进行构想和准备,了解沟通对象的需求,寻找达成目标的共同点。第二,良好人际关系和真诚的沟通态度是保证。思政政治工作者本身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众基础,在沟通的同时要注意认真的倾听,对方才容易表达真实的想法。最后,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是根本。管理学强调形成沟通常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是随机的、随心所欲的,要建立规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给职工建立能够主动反映思想问题的机制和渠道,让思想政治工作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进行沟通。

3.4管理学中的组织文化功能

狭义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被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包括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组织文化形成的文化力具能起到约束、导向、凝聚、激励和辐射等诸多功能。从组织文化的含义和功能可以看出,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党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同组织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积极上相的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让看似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具有生动性和文化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从沟通管理到传播管理

传播问题在管理学中通常称为“沟通”(两者使用同一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汉语的翻译以及实际所指确实存在差异),而沟通问题也似乎一直是管理学关注的话题之一,只不过所持的立场和角色的定位不同而已。回顾组织理论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历程,结合传播学关于组织传播问题的当代思考,我们越发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功能主义色彩下的沟通管理思想在应对危机传播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在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初期,管理学家们对沟通理论的关注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沟通以上下沟通和行政沟通为基本特征。一般认为,梅奥是最先认真思考沟通管理价值的管理学家。他主持的霍桑试验,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包括上下沟通和人际之间的沟通——的重要性。

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件的,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工作有10种作用,而沟通和人际关系占3成”。

莫尔、刘易斯、沙因等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公共关系与外界公众进行双向的沟通,也可以通过企业人员与外界的接触把企业的价值体系推广到外界去,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

电子通信/传播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结构和传播环境,管理学家们开始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上认识沟通的作用。

西蒙发现了传播结构的变化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主张在组织中成立一个特别的“信息联系服务中心”,以收集、传递和贮存各种情报。

德鲁克注意到现代组织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知识管理”对于现代组织的意义重大。

圣吉沿着这一轨迹又向前迈进,指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让管理学家们意识到知识网络化和组织虚拟化生存的新特点。

不难看出,尽管管理学家们对于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视,但管理学视野下的沟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观念在理解组织传播现象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只把传播行为视为组织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忽略了传播在整个组织中相对的独立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或许我们更应该用“传播管理”来称谓“communication management”这个概念。语词形式变化虽小,但各自的思路和框架相差甚大。随着传播学的诞生,“传播”这一极为普通平常的社会现象的独特性逐步受到学界重视,“传播”之于社会作用的基础性地位也越来越得到认同。

从片段化的传播管理到“全传播链”管理

“全传播链”的理念构想是郭庆光教授率先提出的。郭庆光教授对现代企业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企业组织的整个全产业链模式是由信息和传播链接起来的,没有这样全方位传播模式的支撑,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很难得到实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产业链”背后的“全方位传播链”构想。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很大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真正以传播学立场看待组织的传播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全传播链”管理思想,首先将组织机构的传播活动理解为一个由众多相互影响的“链条”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主张将组织机构的整个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注重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深层意义上说,“全传播链”管理思想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上:传播行为虽然通常与其他种种现象混合纠缠在一起,但传播活动有着自身的独特本性,遵循着自身的独特规律。

从大的范围来看,组织(包括各类机构)的传播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对外传播和内部传播。前者面向企业组织的外部世界,通常通过大众媒介来实现,称为大众传播;后者面向企业内部员工,通常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渠道实现,称为组织传播。

传统的组织传播管理通常将这两部分分割,内部信息传递工作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办法。外部的公共信息传播又往往被分成不同的单元,人为地将组织的传播活动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很少也很难将两者相互打通,因此是一种片段化的传播管理。各部门之间尽管也会进行会商,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单打独斗,不能实质性地统一协调运作。

这种片段化的传播管理模式至少存在三大隐患:一是容易浪费资源,二是效率降低,三是增添危机隐患。各个部门为了自己的业绩(或利益)行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协调一致难免增加难度,而这种不一致本身就是危机滋生的温床。现实中,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不同部门对外传播的不同声音,也是导致误解、差错的主要原因。

“全传播链”管理理念对这些缺陷都有针对性的考虑。我们分别从它的几个关键词来做个解析。

全:“全传播链”思想强调了一个“全”字,克服了旧的传播管理思维中过分侧重于某一两个环节,而忽视整体的缺点。这个“全”字可以这样理解:横向上,从头到尾,由里到外;纵向上,从战略到战术到战役的各个层面。

传播:这是一个视角定位问题。“全传播链”思想突出了传播学本位而非管理学本位的视角定位。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更多地从传播规律出发考虑传播问题,改变单纯管理学视角中对传播规律重视不够的弊端——而这正是传统管理学对沟通问题理解得不够透彻的主要原因。

链:强调了组织传播的系统性,将组织的传播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可以随意割裂的孤立片段。“链”的概念重视构成组织传播活动整体的各个传播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站在整体思维的角度才能有效地串联起这一个个看似分散孤立的传播片段,使之成为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传播链条。

从危机传播应急到“全传播链”风险管理

“全传播链”思想应用到危机传播管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发展出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传播管理”思路。既考虑到组织外部的危机传播应对,又考虑到组织内部的信心维持;既考虑到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处置,又考虑到危机出现之前的风险防范;既考虑到危机发生的显明点位,又考虑到相互影响的潜在环节。这对于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完善。

过去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有两大特点:一是偏重于对外部的危机公关,二是偏重于危机传播的应急处置。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主流的概念界定上得到印证。

比如,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希斯(Robert L.Heath) 认为,“危机传播即是以道德的方式控制危机的高度不确定性,努力赢得外界受众的信心”。②作为较早开展危机传播研究的学者,希斯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另一位美国学者班克思(Kathleen Fearn-Banks),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③这两个观点的侧重点都在组织之外。

国内研究者也有相似观点。史安斌认为,“危机传播是指危机发生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媒体、公众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④方雪琴说得更详细,“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和事件,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传播规律,利用大众传媒与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过程”。⑤

很显然,这些观点都把焦点对准了危机传播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环节。一个没有言明的假设前提是:组织内部以及组织内外部之间的传播影响不存在或无需考虑,似乎处理好外部的舆论影响就意味着完全化解了危机。这些理论认识也在危机传播管理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方式多比较重视危机公关和媒体应对,其目的都在于想方设法影响或控制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舆论情绪。

然而,这种思路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外科手术式的管理方式尽管可能(只是“可能”,不是“一定”)部分地、外显地(不可能完全地,起码隐含着危机的根源和产生新危机的可能性)解决一次危机,但对将来的危机毫无防备,对危机发生的机制毫无了解。因而也谈不上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和防护力。

“全传播链”风险管理信奉危机管理的共同信念:见于未萌,止于未发。最佳的危机管理不是强有力的危机应急处置,而是使危机不发生。因此,提出了传播风险防范重于危机传播应急的观念,强调将重心前移的策略,将控制风险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而危机爆发后的紧急应对都只能是被动的,可控性极低。

“全传播链”风险管理,首先将组织内外传播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部门打通,构建一个无缺陷的传播风险防范完整网络。其次,强调从危机信息监测到预警、应急和恢复的动态过程去解读危机传播发生、发展和处理的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传播链”风险管理强调了媒介融合情形下危机“混合”的特点,对媒介化危机和危机的媒介化给予足够重视。这样的管理系统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防范。

注释:

①郭庆光:《“全产业链”背后的“全方位传播链”》,《大众日报》,2011年11月23日

②Heath,R.L.(1999).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from interpersonal contacts to external affairs.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③Fearn-Banks,K.(2007). Crisis communication:a casebook approac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inc.

④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高校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目前,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高层次发展,经济结构由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向内涵式管理主导型转变,“向管理要效益”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因此,现实经济活动迫切需要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管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显而易见,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培养足够数量的适用人才,是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管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出发,分析目前管理学教学的问题,并探讨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管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启蒙、奠基性的课程,对于所有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学生而言,通过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建立有关管理的基本知识体系,其中包括对管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框架体系,尤其是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将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科基础。

2.培养最基础的管理思维模式、具备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基础课,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管理学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必须在实践环境中才能学会管理学知识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尽管管理知识围绕在每个人身边,但普通本科学生通常对管理学知识的运用缺乏概念,缺少理解,不知其作用。因此,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使大部分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形成最基础的管理思维模式,具备最基本的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个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学科的研究,许多经济管理类院校在理论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学的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针对性。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知识框架中不可或缺。但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异,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必然存在差别,因此,管理学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不同,讲授的理论深度和内容必然应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区别对待,所以无论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侧重上都需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符合各专业特点对管理学课程的需要。但目前看来,许多高校在管理学课程的开设上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没有考虑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很好地配套。

2.教师对学生学习课程的初期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对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认识不清晰,缺乏学习兴趣。

通常管理学课程都在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开设,学生对专业认识少。在管理学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课程的性质,学习该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管理学课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知识的运用时刻在自己身边,一点也不深奥,很好理解和运用。但目前总体来看,教师在授课之初的引导普遍缺乏,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管理知识的运用介绍偏少,使学生缺乏兴趣,觉得管理学遥不可及,尤其是非管理专业的学生,觉得管理学知识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缺乏实际用途,从而一开始就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3. 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形式,但从各高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案例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首先,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缺乏,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难以体现。在案例教学中,全国各院校普遍引用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学模式,但哈佛的案例均来自教师和学生的生产实践,针对性强,层次高,而我们的教师普遍实践能力欠缺,案例多选择国内企业案例,一方面综合性强,对课程的适用性差,另一方面,低年级本科学生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也缺乏分析案例的能力,从而使案例教学变成了案例介绍,失去了其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对案例教学不太适应。一方面,我们现在的教师多是来自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对企业管理本身感性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本科学生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虽然在课堂上能参与到案例教学中,但因为对企业实践不熟悉,往往容易形成本位主义。

4.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会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形成最基础的管理思维模式。但目前在管理学教学中普遍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管理理论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明显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5.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研究上投入不够。

首先,由于管理学课程内容较多,所以部分教师仅仅以是否完成大纲要求作为标准来组织课堂教学,对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认真细致的考虑和设计,在学生看来缺乏生动性,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条件下高校学生的整体现状缺乏清楚地认识,仍然按照以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而没有从现实条件出发思考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更多地强调科研。虽然多年来对教师的考核包含教学和科研两方面,但在具体执行时,在教学工作中更多地只体现了数量的要求,对质量的评价很难进行,而科研的考核相对比较容易,在年终考核、评职称等工作中也是对科研相对关注更多,因此也导致出现了部分教师不愿意在教学工作中投入,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科研上的现象。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1.管理学课程教学应与各专业培养方案相辅相成,针对专业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有些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综合性管理人才,有的专业则强调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能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尽管在其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安排有管理学课程,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别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厘清课程讲授的思路和目标,使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保持一致,突出不同专业对于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重点突出,提炼经典,讲述清楚。

2.加强课程教学初期的引导,强调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本科生在开始学习管理学课程之前,对于管理学不了解,更不清楚其用途,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积极性,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介绍管理学课程在管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介绍管理学讲授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管理学讲什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学好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工作、学习、生活统筹安排的方法等,是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在一开始就强调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比较注重实用的现阶段本科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兴趣。

3.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使学生易懂易学。

在管理学课程内容的具体讲授过程中,为了使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更易于理解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讲解管理学知识。例如,结合学生宿舍生活编写“如何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结合学生组织各类活动编写“学生会活动没有搞好原因何在”,结合学生大学学习计划编写“是继续读研究生还是毕业工作”、“每一年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等。运用这些来自校园生活的自编案例,尤其是结合学生所在院校特点的案例,由于学生和教师对于发生在校园中的案例发生的背景和情况都比较熟悉,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也容易引导和教学,通常能够比采用社会上的案例和国外的案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重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实地调查、广泛收集、分类编写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案例,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和企业特点编写短小精悍的案例,适应管理学教学的需要,并对案例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更新,形成一个适合管理学课程服务对象的、内容新颖而全面的管理案例库,给管理学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4.选择多渠道的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性教学环境,做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设计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行为模仿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环境,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布置学生观看一部电影或上网了解年度财经人物的经历以及成功的经验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当然,对于调研活动经验、结论以及学生网上了解的相关感受必须进行课堂展示总结,有条件的可以给予课堂奖励(书籍、光盘等)。

其次,加强与社会合作办学。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演讲,例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邀请企业高层管理者就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邀请企业负责生产管理的人员介绍生产管理的经验和问题;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邀请企业营销工作人员就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相关问题谈谈相关的做法和经验;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等。让学生通过与实际企业工作人物的接触与现场沟通了解认识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借他山之石。

另外,为开拓学生视野,了解企业实践,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企业管理的现场,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感受企业实际工作的氛围,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寓学于乐,在管理学课程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5. 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法研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生动性。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教师注重根据本科生的特点,加强教学法研究的力度,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法研究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蔡根女.关于《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2期,第85-88页.

[2]周裕全,赵水生,苏小玲,吴光华,何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5期,第73-76页.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模块化教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的70年代,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即: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目前,我国高职教学中,模块化教学主要在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学中运用。基于MES的教学模式,理工科进行模块化教学相对简单,容易操作。相比之下,文科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较少有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成功例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少有充分合作的企业的支持;二是较少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我院经管类专业选择《管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尝试,主要是考虑到几点:一个是《管理学》开设于大一上学期,希望从新生入校开始,对高等职业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学生更快速的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二是本门课程的专业基础地位,要求学生必须对课程有较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打下扎实基础,才能在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思路

《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于大一上学期,是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才能对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专业课提供前提和基础,因为专业基础课犹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的稳固,才能铸就高质量的专业大厦。《管理学》教学模块的构建思想以CBE(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此种模块化教学的思想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的培养。目前,《管理学》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在教学中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基本是理论的灌输,学生缺少亲身体会和感受,对管理基本技能的培养十分不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教师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这一要求,对涉及我院经管类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符合教改要求,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按照《意见》中提出的课改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管理学》模块化教学的整体思路大致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打破《管理学》教材中按照管理职能划分章节并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把《管理学》的教学划分为基本理论、基础能力培养、能力提升三个模块。在基本理论模块中,强化基础突破章节的编排,以经管类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从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出发,将本课程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理论进行归类总结,通过强化基础,讲透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在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够用为原则,将需要学生理解并牢记的知识点尽量简化,避免因为理论知识的过多讲授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乏味现象的产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确定基础能力培养和能力提升模块。首先从培养学生解决基层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工作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此能力的培养,包括对生产或管理一线具体环境的分析,展开行之有效的市场调研,对员工能力的深入了解,以及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企业基本组织结构形式,通过进入企业实际调研,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自主分析不同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结合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反馈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对企业战略、计划的理解和知行能力,如通过不同员工薪酬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分组协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在企业管理中,团队的重要性,协作的必要性。

3、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强调课程的基础地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考核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知识考核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训报告等;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取消一次期末考试评定成绩的方法,强调平时成绩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到底重要性,期末考核中,试题以开放性测试为主,强调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管理学》模块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1、进行模块化教学,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化教学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合二为一,这不仅要求课任老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更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企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选择好老师并进行合理分工。作为课程负责人的老师,需要担负起本门课程总体的教学组织工作,并对整个课程教学实施进行过程管理控制。授课老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并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对自己承担的教学模块要有所专长。如:在能力提升模块中,涉及到有效沟通的问题时,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突发性事件中化解危机的能力等。

2、在教学条件方面,为保障课程模块化教学收到成效,尤其需要在实践方面提供更加充分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条件。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才能让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时间条件。如:在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中,学生要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需要深入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企业只有真正得益于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把本企业的一些内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设计等核心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只有这样,学生到企业的实践,才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才是能够真正培养基础能力的。

四、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通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及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更明确,学习目标明确,目的性增强,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学习中,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比发现,模块化教学实施后,学生尤其对基本理论和基础能力培养模块的兴趣提升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基本理论模块中的原理、概念等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更高了,学习效果也更明显了。

2、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打破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名授课老师一统课程的局面,要求老师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对自己要教授的模块更加熟悉,有所专长,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进行企业定岗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学习并提升自己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改变了教师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不向企业一线学习,不愿意参加企业实训的思想观念。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知行思交融”模式;管理学;课堂参与

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切入点。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基础理论课程,与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往往开设在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无任何先导课程的知识导入,无相应的学习情境植入。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值,教学模式则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模式养成。思维方式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不仅强调学生知道,更强调知识的内化,因此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1“知行思交融”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传到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过程,这过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将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真实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反思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激励学生获取更多解决问题办法,这种“知行思交融”良性循环模式将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知”即学习,“行”即实践,“思”即反思。知行思交融模式(见图1)是一种遵循学习规律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1)必要的基本知识是“行”的起步,此步骤可以通过教师传授或学生自习完成。(2)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应用。当学习者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时,他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也会激励过程一。(3)有学有用之后,加深了对初始所学理解的同时,就可以展开“思”了。“思”不仅仅意指思考,更有反思、内省之意,是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4)不断的“行和思”,能够回头强化对“知”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的“行”,能够慢慢在实践中应用所学,能够把自己之前多年所见所闻、所言所行而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再次融化和提炼。(5)不断的“知行思悟”的反复螺旋上升过程,逐步会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并趋于稳定。

2“知行思交融”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从2013学年开始,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进行了“知行思交融”的教学改革和尝试。本次研究重点分析“知行思交融”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可以说3年中,本课程开发小组也同样历练了“知行思交融”的过程。“知行思交融”模式图

2.1研究问题及研究框架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一入学就接触的基础必修课,以往学生普遍的反映是课程很重要但没学到什么东西。教师的反映是学生没有任何管理情境带入,满足于课堂上的听一听;案例讨论教学沦为教师与少数活跃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对学校整体教学的判断,任课教师希望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2013年经济贸易系抽调各教研室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立了管理学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团队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后,精心筛选“知”的内容,反复斟酌“行”的方案,积极引导“思”的方向,促成学生形成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该课程模式下可以从“思”的内容与“知”是否合一并得到升华;学生的参与度如何两方面进行评价。

2.2课程设计与开展

“知行思交融模式”强调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设计引导学生“行”用“知”,“行”后“思”,“思”引“知”。本课程应用“知行思交融”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管理学导入这一模块。本模块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目标是:(1)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2)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3)探究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知”方面,教师花了20分钟对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四个职能,管理的研究方法做了课堂讲述,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在“行”方面,教师设计了企业经营模拟的游戏。游戏内容是模拟生产商和销售商交易的赚取利润的过程。游戏规则是:(1)将学生按5-6人划分小组赋予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角色,银行、政府、原材料供应商、顾客等其余角色均有教师承担。(2)每个公司200元的启动资金,最多允许贷款额为现金量,利率为25%,每个公司每个交易周期要交50元房租和员工工资。(3)交易流程为: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原材料采购价格为40元/单位,生产完成后向销售商出售,交易价格由双方谈判决定;顾客每次的收购价格及收购量由市场决定,销售商花钱做市场调查可提前获悉收购价格和收购量。(4)当用现金支付不起员工工资和房租时则视为企业破产,破产企业由支付拍卖。(5)模拟经营时间为2月,交易8次。交易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每一小组的经验策略,记录每一小组的交易数据,为后续小组点评和建议提供依据。在“思”方面,根据每一小组的运行数据,教师用“为什么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的人经营差异如此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并作出总结与汇报。经过事后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为了完成总结与汇报,学生会对模拟过程进行复盘,对自己的行为与决策与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比对,与其他小组的决策与行为做优劣比较,进而反思自己小组的决策并提出优化方案。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行”中的短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励学生完成新一轮的“知行思”循环。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结果分析班级特质和学生个体特质,更好的掌握学情,进而更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

2.3学生课堂对比度分析

2.3.1传统课堂与“知行思交融”模式知识获取对比分析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案例、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的授课学生更多停留在对管理学重要性、管理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表像层面,认真的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记忆等方式能背出管理的定义等内容。在“知行思交融”模式中学生的汇报中,教师欣喜的看到了学生总结出管理要关注战略与计划制定、竞争与合作机制选择、团队分工与构建、领导的决策、风险控制意识、库存意识、生产商面临“成本高,利润低”的经营环境、渠道为王等等管理中的关注点,每一个问题都是实践中总结的真理,这些带给了他们刻骨铭心的教训。

2.3.2参与度方面的对比分析传统课堂中更多采用提问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仅限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且这种互动是个别的,少量的。而“知行思交融”模式下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表现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为小组成员间的意见交流、决策探讨,也表现为与其他小组成员间的谈判交流及对其策略的评议等方面,这种交流不仅是“是”与“否”的交流,而是解释性与评议性的,能较好的反映学生参与的深度与质量,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卷入程度是比较高的。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探讨,达到了相互启发、相互教育、相互提高,也就到达了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构架新知识和新理念的教学目的。

3研究反思与启示

在应用“知行思交融”模式的几年中,发现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明显提升了,课堂变得更加热闹了。学生变得乐于做,善于思,形成见,敢于说了。从教师角度而言,要时“知行思交融”模式产生教学效果,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行”的方案设计

“行”的方案设计直接决定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应遵循浅显易懂、易操作和可控的原则,注意项目的设计要新颖,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行”的方案设计还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可行性:(1)学生执行的难易程度;(2)道具准备的成本;(3)完成时间;(4)隐含的知识点与课程内容的匹配度;(5)执行时的可控性。“行”的方案设计出来后,教学团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发现其漏洞与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例如为了检验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中的方案在2013年管理学开课之初和课程结束各安排一次,但发现该方案占去足足6课时,因此在2014年调整为后一次模拟在学生晚自习完成。

3.2“行”的过程监控

“行”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原来教师唱独角戏变为教师与学生沟通参与,课堂可以热闹但不能无序。这需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承当总导演的角色,要时刻注意对过程的监控,亲自参与全过程。同时教师还要观察“行”状态,记录“行”的数据,做到对学生的精准点评,帮助学生有效认识自我,挖掘其潜能。

3.3“行”的结果奖励

管理学中X理论认为大多数人是懒惰的,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在高职学校的学生中,不乏此类学生,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中不滥竽充数,教师要在激励措施上下功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关于激励参与方面,我们的课程开发团队在课程的评估体系上做了大量的改革,大大降低了期终考试成绩的比重,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除此之外,为了鼓励学生的参与,还增加其他的加分项目,例如在班级中分享管理学小故事平时成绩加5分;参与班级、学生会、社团管理工作并在班级分享加10分;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班级分享加10分,游戏中获胜3次的个人获老师送出的小礼物。

作者:刘细萍 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袁丽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知行思交融原理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2]尹秀英.论翻转课题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6,(7).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护理操作风险;沟通交流;形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22-01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称为护理操作风险。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中,如何协调各因素的关系、如何分享管理思想,如何迅捷地传递信息等,就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根据管理学有关概念和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认为解决此问题有效途径之一是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在医院的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建立畅通的联系桥梁,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1 沟通交流的含义

根据管理学定义,沟通交流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思想或行为,其目的常常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任何一个沟通交流过程都有两个要素: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1]。因此,对于护理操作风险管理而言,沟通交流是指在医院日常管理行为过程中,两个或多个个体或群体间交流信息分享思想及情感的全过程。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护患之间良好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医院护理操作风险管理高效的前提保证。

2 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沟通交流的形式

整个护理操作操作风险管理工作都和沟通交流有关。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按其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小,以及沟通交流发生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大类。

2.1 情感沟通。人类是有自我感觉、情绪、情感、兴趣、爱好、偏好、习惯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并非完全理性的,特别是患者,由于其处于特殊时期,非理性所占比重较高,他们特别需要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经[2]。因此,了解和疏导、调节人的情感,特别是增加护患之间情感交流必然是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

2.2 业务信息沟通。在日常工作中,护理过程是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因此必然存在着怎么工作、应该怎么工作及目前工作如何的基本业务信息的沟通,这可称为业务信息沟通。

我们知道,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向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更大的工作决策和创造能力,也是护理工作存在着更高的风险。因此,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护理人员能否创造性地工作,能否及时传递各种业务信息。从实践中看,及时、准确、客观沟通,已经广泛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并确实对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产生了积极作用。

2.3 责任、权利、利益沟通。现实中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机构,但也不排除要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任何一个护理员工,都要有比较明确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划分。护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构成了日常护理的劳动分工、岗位职责和授权划分。护理人员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和组织地位,它是医院吸引,激励护理人员为医院目标奋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

权利、责任和利益最好用书面式固定、确认下来,即以书面形式进行正式沟通交流。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呈现动态发展和交互作用,所以并非总那么容易清晰地划分清楚。因此,在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中,不仅正常明确的责、权、利关系需要沟通,当它们发生变化,使某些护理人员对其认识开始模糊和难以把握时,尤其需要及时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

2.4 制度沟通。医院日常运行和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是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常规化部分。事实上,护理操作风险例行管理是医院健康成长的重要保健因素。没有保健因素,再好、再强壮的人也要生病甚至死亡;没有例行管理,再好、再强大的医院也要衰退甚至破产。

要注意的是,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在制定前、中、后都需要良好沟通交流。制定前,沟通交流保证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即现实性;制定中,沟通交流保证制度的全面与完整及与其他制度的配套性,即科学性;制定后,沟通交流保证制度的准确理解、及时执行和效果监测,即实效性。在所有制度沟通中,都必须有反馈,以便对制度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的最终体现在于制度有效执行并产生了预期的积极效果。制度沟通的最终目标是护理成员人人知所当知,并为当所为。

2.5 护理文化沟通。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文化最需要沟通并也适合沟通。护理操作风险文化的形成发展,既是沟通的手段、目标和结果,又是沟通的环境和背景。我们所用的任何一种沟通方式和工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地,在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中,我们的沟通工具和方式也是护理操作风险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护理操作风险文化熏陶之下,护理人员个体的个性受到了某些同化和改造,其目的也是为了更轻松容易地达成沟通,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效率。

2.6 多角度的外部沟通。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并非只是与自己护理的患者打交道、互相传达信息,并且还要与同行、医生、患者的陪护家属、相关科室人员等进行沟通交流。原因是,一方面其他群体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护理过程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及操作风险管理过程当中,过程与结果会影响到患者与陪护家属的利益。护理人员如果与之沟通不好、不足,就会危及医院的生存、发展。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及所进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外部沟通交流。

3 结论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及所进行的护理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因素众多,涉及的人员不断变化。因此,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沟通,业务信息沟通,责任、权利、利益沟通,制度沟通,护理文化沟通,多角度的外部沟通等构成了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多维沟通形式,了解它们,认识它们,充分掌握它们,必将对有效的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沟通能力已成为现代酒店员工的一项基本职业素养,各大酒店都把“沟通能力较强”作为招聘员工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院校的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应采取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策略,即进行沟通学课程目标定位;合理设计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适合沟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实践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沟通能力;教学改革

1当前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沟通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高校师资队伍主要由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博士、硕士教师构成,普遍没有酒店行业从业经历,缺乏酒店管理实战经验,在沟通学课程教学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目标定位

由于国内高校教师主要是来源于高等院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学生也主要来自高考生源,师生都缺乏酒店管理从业经验。于是,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沟通课程教学中,自然而然就出现了重点强调沟通理论知识的教学倾向,缺乏对学生酒店管理沟通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一问题的出现恰恰是与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需求相悖,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酒店等服务企业就业,主要从事对客服务工作。毕业生一方面要具备酒店等服务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顺利地解决对客服务中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

1.2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一方面,表现在高等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主要讲授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方法以及沟通的社会学、心理学基础等知识性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教学课时量的限制,教学过程中较少引入酒店沟通实践内容。另一方面,沟通能力是一个复合能力结构体系,多数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对于沟通能力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强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等。这样,培养与就业需求的供求矛盾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1.3教学方法较单一、滞后

高等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理论讲授的方式,课堂以讲课为主,互动讨论也相对较少,引入的案例也主要以教学案例为主,与酒店管理联系紧密的案例较少,这样的教学方法肯定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入酒店管理相关沟通实践训练,这对于以培养沟通实践能力为主的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会产生缺乏实践训练不足的严重后果。

2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应用型本科本质上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专业性(刘欣,2009)。①笔者认为,应用型酒店管理教学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既要避免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又要避免本科教学的高职化倾向。应用型教育沟通学课程教学中要采取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策略,即进行沟通学课程目标定位;合理设计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适合沟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实践能力。

2.1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沟通学课程目标定位

王均平(2013)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应包括: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较好的组织才能;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强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富有创造性;很好的团队精神;正直的人格以及善于学习的能力等。②可以看到,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每位大学必备和一项从业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尤其重要。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特别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入学后要经过22周的酒店基本锻炼,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每周一项主题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③我国高等本科院校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中开设沟通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从业能力,不但要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而且要结合酒店大堂经理的对客服务业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来设计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内容

本文认为,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本科课程目标设计中要以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沟通分析(TA)理论为核心,以酒店人际沟通为背景来进行教学,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沟通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TA理论,是以三种自我状态(PAC)为基本架构的人格理论系统,探索人与人之间彼此以何种自我状态进行沟通的分析,主要包括结构分析,交流分析,游戏分析和脚本分析四个方面内容。学习和掌握TA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他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人与人之间如何进行交往,帮助你改进沟通方式,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沟通课程实践部分应包括酒店管理中成功沟通的理论基础内容,酒店工作中的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内容,酒店管理中的交流分析内容,酒店管理中倾听的技巧,酒店管理中前馈、反馈和建设性意见,以及处理酒店人际冲突所应用的沟通技巧等相关内容。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应以酒店管理中的交流分析(TA)理论为核心,在理解成功沟通的社会学、管理学及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系统学习TA理论以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酒店工作中各种业务的人际沟通训练。TA理论认为,在任何时候,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表现出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或成人自我状态,而且个体能够根据现实的多样性从一种自我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自我状态。④在酒店对客服务中,客人有些时候是以客观、理智的态度来讲话,这当然是酒店工作人员最喜欢面对的态度。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客人对房间、餐饮、购物、健身等酒店服务的强烈不满,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极为不友好的态度,丝毫不顾及酒店工作人员的感受。但不管面对客人的态度怎样,作为从事对客服务的酒店工作人员,正确的工作方法是进行换位思考,洞察客人感受,以客观冷静的成人自我状态来面对客人的各种指责,以缓和人际冲突、克服沟通障碍,解决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达到比较理想的“我好—你也好”的和谐人际关系状态。

2.3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采取适合沟通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依然是采取单一的课堂知识灌输方法,缺少学生的反馈机制,从而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适合实践性较强的沟通学课程的教学。在应用型酒店管理的沟通课程教学中,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取诸如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案例讨论会、师生互动讨论等活动,来营造平等交流环境以锻炼学生沟通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法来进行实践教学,即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模拟前厅服务、礼宾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项目,轮流扮演服务员与客人的角色,学会通过主动与客人沟通来了解客人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沟通能力。学生通过扮演服务员与客人的角色互换,通过换位思考分别体验了服务员与客人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到双方的难处,进而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沟通。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来换位思考看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采取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适合沟通学课程学习的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人际沟通方式和途径,为学生解决酒店对客服务、酒店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以及冲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人际沟通技能。

2.4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实践能力

Arrow(1962)认为,产业或行业需求的实践平台能够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⑤对以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学生与人沟通的实践能力是就业单位十分看重的能力。要达到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能力培养目标,就应该以学校教学和酒店企业实习为合作培养平台,将沟通理论教学融入酒店沟通能力实践培养之中。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经过一百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形成了一支拥有多年酒店从业经验的高学历师资队伍,同时要求本科学生毕业前要进行酒店业务实习和管理实习为期两个学期实习体验,以达到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因此,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带头去学校合作酒店进行挂职大堂经理实习锻炼,了解酒店大堂经理对客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结合沟通理论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沟通学的实践教学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酒店企业实习实践,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于沟通课程学习效果的考察,教师也要变革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可改用个人口试、小组沟通游戏或邀请酒店大堂经理随同考察等实践考察方法考核,以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探索基于培养学生从业能力的沟通课程教学改革新途径。

作者:赵振宽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贵州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黔科合LH字[2014]7271号)的研究成果之一;2014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注释

①刘欣.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起点范畴与特征[C].厦门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编,2009:17-29.

②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2-75.

③张丽“.洛桑模式”对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