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医疗卫生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职 医疗服务信息化 医学信息技术 计算机教学 课程体系
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卫生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正日益受到重视,随着 “金卫工程”的实施,我国的医院正在往医疗服务信息化努力并大力发展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服务信息化提高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大部分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条件较好的大型医院已经实现了全院信息化管理,全院信息化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全院信息化指医院建设有医院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一般由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三个方面组成(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是医院信息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医护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使用医院信息系统。
二、中职卫生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卫生类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仅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内容,而随着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医疗卫生行业还需要的是也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卫生类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学好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熟练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因此,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学校必须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针对卫生类学生,重新制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精选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最后使学生学到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具备实用的医学信息技术能力。
三、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设计
3.1 课程设置的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中职信息技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加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中职卫生类的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要让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实用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能力,特别还要根据学生以后的岗位需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掌握相关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操作知识。
3.2 基于岗位需求,深入研究,精选教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卫生部在印发的《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所以学校在教材上应该选择紧跟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在笔者对医学岗位进行充分的调研后,笔者认为教材可以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主编刘艳梅,该教材上篇是信息技术基础,下篇是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上篇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下篇是医药卫生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上、下两篇均是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重在操作。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卫生类学生的工作岗位特点,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对原有的课程标准进行重心调整,整合相关医学信息知识,制定如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全学期18个教学周设计,两学期上课,第一学期每周3学时排课,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排课。《信息技术基础》56学时,《医学信息》32学时,共88学时。
3.3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实际工作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授课中可以采用传统举例法、对比法、图解法,也可以采用以实践为主的问题驱动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等。(1)举例法。例如在学生学习word文字格式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通过样例来让他们对格式有表象的认识。(2)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前设计好课程开始时的一些先导问题,这些问题尽量覆盖了课程内容的重点或者难点,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探究,摸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把医疗卫生行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案例尽量覆盖教学内容操作技能要求,并且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供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多操作技能方法,而且,通过案例涵盖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课程改革需要
课程改革的关键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中职卫生类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多为计算机专业毕业,大多对医学信息技术了解不够,因此要想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医学信息技术这方面的知识。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除了加强学习本专业的学习外,还应该去医院或其他医疗行业单位进行学习,了解医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总结出现今医疗卫生行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把课本的理论转换成创新实践,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1从业人员现状
由于卫生信息技术起步晚,目前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缺乏、专业背景复杂,从业人员多数是计算机、医学、统计学或病案管理专业毕业,有些只是经过了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等相关培训,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医疗卫生数据的统计和信息的管理或兼职病案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工作者整体素质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医疗机构信息化进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技能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1.2职业岗位群分布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领域,职业岗位群涉及医疗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或设备故障诊断与恢复,数据库管理与信息存储维护,医疗卫生信息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实施与维护等多个岗位。
1.3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要求
1.3.1知识目标
具备信息资源获取、组织、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技能;掌握信息分析、研究与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网络工作基本原理、常用组网技术及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评价与维护的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
1.3.2能力目标
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能力;具备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及数据处理的能力;具备医学统计的基本能力;具备程序设计能力;具备解决医学信息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技能更新的能力。
1.3.3素质目标
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具有适应岗位工作的身心素质。
2职业资格准入情况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对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的资格准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学生除获得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参加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取得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职业资格证书。
3课程设置的原则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为此我们邀请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管理一线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设置,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2以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为保证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环节,采取“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实验与实训。为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针对职业岗位群开设综合实验实训课程。
3.3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为满足学生个性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素质拓展课和实践教学课七大模块。公共课模块开设了就业指导、职业发展、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专业基础课模块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JAVA语言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平面设计制作标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卫生信息管理学等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专业课模块开设了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无线网络配置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SQL网络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信息存储与管理、虚拟技术应用与实践等课程,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达到0.76∶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考证能力。专业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设置了VFP数据库编程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电子病历系统、云计算与云储存等课程,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了毕业生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相关领域的就业能力。
一、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社会需求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离不开日益显著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引发的开放式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管理透明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间的平衡的呼声愈发强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公共利益所涉及的资源。医学教育机构跨越卫生与教育两大领域,对于解决社会医疗卫生需求与挑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承担的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以及一定的医疗管理和医学人力资源分配作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常,一个国家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充分关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反馈,且不断提高其内在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并将这一价值理念内化到医务人员的服务过程中以便更好地表达其内在意义[1]。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有针对性和统筹协调的服务措施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公平性意味着社会中人人能够享有相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针对性是指优先关注民众最需要和最普遍的医疗问题以及社会弱势人群。效率则是指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来帮助普通大众。由此,形成了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所涉及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四个价值衡量维度。
(二)医学院校的行业与社会影响力医学院校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其外铄和内隐的行业与社会影响来实现。那么一所医学院校如何通过其所蕴含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最大影响力呢?图1表明一所医学院校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应有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责任[2]。以教学功能为例,计划阶段对于公平性的关注可以通过是否具有解决不同地区和领域医疗卫生不均衡发展的培养计划体现,具体而言,即为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地区和领域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执行阶段则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专题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能力或为一些卫生领域急需项目的医疗、教学、研究进行相应资源的再分配来体现。影响阶段包括与政府、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协商,拓展社会急需卫生领域的岗位,以聘用更多的毕业生。目前,随着对于教学、科研、服务活动的环境、共同一致的基本价值观、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和同其他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医学院校获得了更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条件。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不完全仅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生物等一系列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医学院校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需要诸多因素采取共同和协调的行动。例如,通过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对医疗服务产生影响就需要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从业者本身等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协作行动。
二、基于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
(一)社会责任层次划分基础Boelen和Heck在1995年提出,有必要建立一种具有共识性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促进标准,并将其作为诸多国家医学教育评价认证方案设计的内在指标性元素[2]。社会责任标准的本质在于,通过推动有意义的实践来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计划目标,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卓越,以期对医疗卫生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这说明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医学教育追求卓越的社会性基础条件。因此,WHO 将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定义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应优先满足由政府、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和公众共同确定且是社区、地区或国家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1,2]。当然,这是一项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任务。虽然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的初衷都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需求,但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教育和卫生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适应系统,加强和改善原有的医学教育。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在 2004 年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社会责任履行模式,促进医学教育探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同正确的伙伴进行正确的医学实践,以培养优秀的医生[3]。然而 Neusy 等人认为,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不会出现一种固定不变的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路径和评价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具有反馈环路的分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4]。
(二)社会责任层次结构根据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提出的分层分类原则,社会责任感(SRb)、社会响应力(SRv)和社会责任标准(SA)三种不同分类代表了社会责任实现的三个不同层次[5]。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是指能将对于社会职责的认识转化为行动;而社会响应力是指努力专注于在课程中付诸行动来回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社会责任标准则扩大了行动的范围、增加了医学院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书面说明文件要求,通过书面阐述行动理由,说明付诸行动可能获得的结果和前期论证结论,并且强调作为医学院校回应社会责任行动重点的优先解决事项需要各利益方共同参与完成。社会责任图 1 不同阶段社会责任的价值观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化发展。图2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满足不同梯度社会需求从“隐性”到“显性”的飞跃[6]。其中社会需求必须通过患者、公众、家庭、当地社区和整个社会等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理解。图 2 社会需求分层反馈[6]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由图 2 可以看出,在第一层次即社会责任感状态下,内隐性地表明学校的任务目标并不直接来自于对社会需求的仔细分析,存在着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高风险,且无法解决目前评估或认证机制中社会责任评价的缺失。例如,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而言,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虽然能提供包含对医疗卫生不足和差异产生影响因素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课程,但不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该领域的真实生活情境[6]。而一所有社会响应力的学校则不会局限于社会责任感状态,而会鼓励学生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活动并将之贯穿到课程当中,借此来评估学生能力,鼓励学生更多地服务于最具有需求的人群,引导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欠发达地方。如图 2 所示,从学校培养目标到毕业生结果又返回目标的反馈环路作为补救措施而存在,因而形成了一个改进后的社会需求响应系统。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社会需求”是管理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7]。学校通过参与需求分析,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项目,并论证前期预估的目标结果是否通过毕业生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当然这一反馈循环模式也可同样用于医学院的研究和服务功能。#p#分页标题#e#
(三)不同层次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关系图 3 在 6 个基本维度上比较了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组概念,并解析了社会责任范围的逐步拓展并最终到达社会责任标准的过程。三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定义各自的具体特点,而是主要描述了一个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响应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聚焦于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社会需求只是作为客观依据,既不暗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也不明确产生社会响应力或是有预见性地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社会责任标准则要求医学院校在全面研究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应对社会未来在人口学、流行病、经济、医疗卫生系统调整和卫生专业人员角色变化等方面的可预见性转变,通过积极的系统反馈循环和自我能力适应尽量将不良风险最小化[8-10]。首先,就医学教育机构目标而言,医学教育机构的任务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目标的有效性是基于准确描述社会当前和未来需求的结果,因而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意见而不是教师自身直观的想法来定义医学教育机构的目标。其次,就教学计划而言,当前以理论学习为特征的价值取向正向以反映学生未来医疗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转变,因而大大增强了学校教学计划同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也十分有利于社会责任标准理念下学习者对于社会环境背景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社会最需要的领域。再次,就毕业生质量和评价重点而言,通常所说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是一种准确表达医学教育成果的方式。相对而言,将医学教育成果解释为学生符合“专业化”的需要则更加贴切。因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医务人员、患者自的支持者和社会正义的倡导者。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毕业生更应成为促进公平和有执行力的医疗服务系统的积极推动因素之一。由此,最新的基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服务性学习”概念建立了积极的学习反馈循环,纳入了有责任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和改革者采纳了这一概念,将充分参与服务性学习作为评价的关注重点[8,9]。图 3 不同层次社会责任概念辨析[6]最后,就评价主体而言,图 3 说明社会责任义务评价的本质有别于其他同类概念。社会责任感主要聚焦于过程和学校内部参与认证的评价者,而社会响应力则扩大到关注对社会需求产生影响的成果并且要求外部同行评审。Woollard 指出,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应努力优化和配套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应对社会面临的挑战,并和利益相关方一起更多地参与服务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预期结果。因此,对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而言,其关注范围应扩大到能够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影响的绩效和改善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且社会民间代表作为其合作伙伴参与认证评估和反馈工作[7]。
三、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再认识
(一)“卓越”目标与GCSA2010全球共识2011年,Charles撰文指出,追求以循证医学为特征、基于社区实践的科学方法影响和改善公众健康的行为应被视作追求卓越的标志之一[6]。现今西方大部分顶尖医学院校将努力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视为未来的最大挑战,这也是医学院校追求卓越和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首要目标之一[9,10]。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版的《医学教育发展白皮书》建议将社会责任标准纳入医学院校的共同奋斗目标之一,并提出了10 条建议原则,以适应医学教育未来发展需要。其中第一条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标准应成为医生和医学教育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个人与团队、医生和医学院校应该努力应对和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和社会需求,承担与国际要求相匹配的责任[3,5]。2010年形成的 GCSA2010 全球共识对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了功能性定义,因而其所包含的 10项基本原则方向和每个方向下的具体标准也就成为了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的基础[11]。其核心在于:致力于改进医学教育质量,从本地区到全球范围内对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产生影响并促进医学教育标准、评价工具和认证制度的发展。无论各个医学院校在执行社会责任标准时如何变化,但是所有关于社会责任的工作都围绕着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核心理念———帮助医学院校明确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的服务社会责任方向,并努力保证各项工作聚焦于这一过程,以社会责任标准原则为基础,对教师、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学生和管理者等参与方的行为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可用资源进行管理[12]。就 GCSA2010 共识的整体而言,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具有结论性的10 项基本原则方向共识反映了各方普遍认同的医学院校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标准[11]。由表1 可见,这 10 项基本原则方向围绕对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产生影响这一核心目标,从医疗卫生需求分析到需求影响效果确认,涵盖了一系列完整的系统性社会责任标准问题。这是一个始于理解社会大环境、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面临挑战和需求并建立伙伴关系、开展有效行动(方向 1 和方向 2)的逻辑过程。而作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策略的制定应来源于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所需的医务人员工作角色和工作能力(方向3和方向4),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与研究和服务策略的一致性。同时,通过标准的建立引导医学院校去追求卓越的高水平(方向6和方向 7),并将这些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予以认可(方向8)。当然,虽然社会责任标准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一种普遍认同价值(方向9),但本地社会仍然是卓越医学教育最终成效的评价者(方向10)。表1 GCSA2010的10项基础原则方向
(二) 以 GCSA2010 共识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社会性评价在GCSA2010 出现之前,对于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应用评价主要在理念层次,而采用的标准也主要是诸如 WFME2003 这样的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内的社会责任标准内涵元素。但随着 GCSA2010 共识的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评价逐步偏重于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在内的多阶段过程评价,其内在具体元素应从 GCSA2010 所包含的 10 项基本原则和现有的医学教育标准中进行提炼和筛选。2010 年会议后,Boelen 和 Woollard 在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将 CPU 模式(C 是概念化,P 是成果,U 是可行性) 作为社会责任标准的评价框架[9]。CPU 模式中的三个具体概念虽然互相连接又互相依赖,但每个概念下的具体组成元素都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化”一级指标下的元素包括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指标元素和系统需要使用的指标元素。“成果”一级指标涵盖学习和培训所需要掌握的大部分重要能力。“可行性”一级指标主要指院校应采取基本的主动行为以确保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社会需求作出最佳回应,并且其内涵应优先考虑措施和要素的“可用”或“有用性”。此外,还需要强调能力、真实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三者的统一。#p#分页标题#e#
四、GCSA2010共识对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2011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准备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球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对我国即将起步的卓越医生教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服务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服务医疗体制改革为目标,主动全面对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改革试点计划项目前期,不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注重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服务社会责任层次的重点。在项目中期,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和高校的自身情况,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个层面上有序展开并有所侧重,着力从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医疗卫生不同需求的能力,鼓励院校在培养计划中建立社会需求反馈机制,实现服务社会责任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预防医学 专业人才 改革 临床专业
三级预防保健网是以县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以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结合实施医疗、预防及保健等各项卫生工作措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是我国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关键,是落实各项预防保健措施的组织保障[2]。以居民的健康需求为依据,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充实人员,健全政策,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不断加强完善三级预防保健网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3]。针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使临床专业的学生既能掌握提供医疗服务的基本技能,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医学。我校针对临床专业医学生开设的预防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通过非授课教师出题的方式避免知识点学习盲区。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分为临床医学本科班、临床医学(生殖方向)本科班、临床医学(妇幼保健方向)本科班,我校针对所有临床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教材选择的是供临床医学使用的全国规划统编教材,教学大纲是针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求以及临床医学生就业需求制订的。因开设期班不同,授课教师不同,授课水平以及学生接受程度会有所差异。因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盲区或者漏学的知识点。知识的考核不是要刁难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考核反馈学习的情况,了解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为了实现均质化培养学生的目的,让所有临床专业学生都能达到培养要求,我们采取了由非授课教师出题的方式,同时对所有临床专业授课期班进行考核,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监督教师的教学效果。
其次,修改考核形式以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是临床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为考查,因缺少考试的督促,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此外,这门课程需开设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学习结束之后,即在第八学期给临床专业的学生开设预防医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预防医学这门课程不是临床专业的专业课程,无需认真学习。而且第八学期也是临床专业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和考研的关键时期,学生受就业和考研的双重压力,精力和心思根本没放在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上,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认知程度,我校将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修改榭际钥纬蹋让临床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预防医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临床专业学生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认知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或手术)”为主的单纯治疗型服务型模式转向为“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服务模式,从个体被动服务转向为主动服务[4];认识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学生的择业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和大医院,许多学生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有发展前景。学生认知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有利于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建设和完善。
再者,开设实验课程,从感官上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最初制订的教学大纲中未设置实验课程,学生对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内容无法当堂消化,及时理解吸收,最终也无法实现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学效果,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同时增加了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配套执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保障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实验课程的完成程度也算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此外,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还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在课后增加了课后作业,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案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课堂教学的印象,督促学生重视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对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投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强化临床专业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技能,保障了临床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为临床医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李士雪,刘兴柱,袁长海,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1996,15(7):15-18.
[2] 焦永明.加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建设的几点做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42.
关键词 医疗信息化 远程医学 继续教育 开放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医疗信息化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势所趋。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卫生部在“十二五”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医疗信息化工程正在快速发展,各地分别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医学继续教育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之一,必需要适应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医疗信息化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卫生管理机构、患者、医疗支付方以及医药产品供应商等机构提供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递卫生行业数据的业务和技术平台,以支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的工作过程。①医疗活动中,作为医疗活动主体的医生还需要采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并借助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个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决定了提供技术支撑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复杂性。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相对较晚,随着新医改的推动,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从整体上还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
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发展普遍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②目前,国内大医院大部分已经具备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信息体系,应用和开发正向深度发展,逐步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应用延伸,并逐步开始推进内部信息系统与其他医疗机构的系统对接。
2 医学继续教育的信息化
医学继续教育是对已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卫生人员进行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终身性训练活动,目的是使卫生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在脱产培训上存在资金、人力不足等问题,远程医学继续教育既节约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继续教育费用,又提高了继续教育中学院的现场参与感觉,对满足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员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卫生部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要进一步加快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要建立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管理中心。③因此,利用目前已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的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就成为了一种值得探索的手段。目前,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处于辅助地位,存在重视不够、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高、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不充足、课件质量不高等限制性因素,普及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医学继续教育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巩固教育信息化成果,推动继续教育与远程医学的集成,依托远程医学平台实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型。
3 构建依托远程医学平台的远程医学继续教育模式
远程医学教育工作模式突破了医疗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同时对有效地培育积累新的医疗资源将产生积极的作用。④远程医学平台的功能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医院探视、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目前,国内众多地区都在积极建设远程医学平台,在远程医学平台框架内,构建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系统既是远程医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医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当前远程医学教育技术平台
目前使用的远程医学教育技术平台主要有两种,呈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⑤
(1)是基于卫星网的交互式远程演播的“天网”系统。该系统在主办地点建立地面卫星双向站、视频会议系统、卫星演播系统和远程多媒体教室,并在所属各学习中心建立卫星接收设施和学习基础设施,其优势是通过卫星直播传递教育信息,实现快速、高效的音频和视频信息传送。在我国主要以双卫网为代表,在新疆、贵州和江西等地发展较为充分。
(2)是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平台的“地网”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远程教学网站,开发设计符合互联网特点的教学网页、教学管理平台和课件下载服务器,其优势是教与学不受时间限制,教学资源获取方便。在我国以好医师网站为代表,主要推广地在云南、山东和北京等地。
3.2 嵌入远程医学平台的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系统
近年来,远程医学已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创新。远程医学继续教育是远程医学平台的重要功能,可以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教育教学活动,并能在远地专家指导下学习远程手术操作等实践知识,还可以进行患者治疗和护理等实践活动。依托远程医学平台先进的“天地结合”的远程视频通讯技术和通讯技术设施,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动态、声频、视频同步的教学与交流,并可开展多人讨论、数据会议、会议记录及媒体广播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这将大大提升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效果。
3.3 嵌入远程医学平台的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系统的开放交互式教学模式
依托远程医学平台的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系统则可以基于其先进的“天地结合”通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互动,迎合了医学教育对交互的迫切需要,是远程医学继续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嵌入远程医学平台的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系统的开放交互属性主要体现在:
(1)可以实现教学信息、资料的开放共享。任课教师可以方便地提供基于不同课程的各种教学资料(包括讲义资料、参考资料、作业等)和相关的教学活动信息,并可以实现实时开放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所有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和课程链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融合。
(2)可以实现专题讨论式互动交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计并提出一个具体讨论的议题或者是医疗案例,要求并引导学生通过视讯系统参与到开放互动讨论中来,共同对问题和病案进行研究分析。对典型实例,以分析、讨论的方法开展教与学,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远程医学平台为进行网络互动交流提供了基础,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对专题讨论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形成了开放、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
(3)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开放流与学习。针对不同病案和教学问题,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视讯系统参加问题解决的讨论之中,信息来源、分析方法等不再仅仅依托教师的传授,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利用软件平台提供的视频、语音、白板等功能,制作视频专题演讲,基本上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学生交流要求。
(4)推动教学管理的开放互动。相关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把学生的有关信息资料通过互动平台提供给任课教师,帮助任课教师进行公平的课程考评。更有意义的是,可以根据互动交流平台统计的信息分类、数量等,对每个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交流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评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建立真正的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4 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在技术上、教学模式上、教学效果上等都具有明显优势,在当前大力发展远程医学平台的背景下,推动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4.1 重视远程医学平台建设中的教育教学功能
在建设远程医学平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的集成性,在远程信息传输、PACS系统、远程呼叫等基础平台基础上,开发远程教育系统,并注重远程教育系统与远程会诊系统部分功能如远程手术录播等功能的共享,以提高远程教育效果。
4.2 开展多种远程教育工具的集成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综合应用网络、卫星、视频教学服务器等多种远程教学手段,在网络条件不佳的地区积极应用视频教学服务器,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或在教学流程中采取视频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预习自学-视频学习-小组讨论与开放演讲-课后练习-面授答疑”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⑥
4.3 探索并建立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需求的远程继续教育模式
远程继续教育模式需要开展以病案为中心的实践式教学,注重操作能力的提升和临床技能的规范化训练。另外,教学部门还要积极探索适应远程医学平台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推动教学管理、考试与评价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继续教育信息库的建设。
4.4 调动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
远程医学平台建设为远程医学继续教育提供了契机,各部门需要加强对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国家层面需要建立相对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社会层面则要加强远程医学教育机构评审和评估,建立健全远程医学教育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只有充分调动和凝聚政府、区域中心医院、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基层医院及其他社会各方力量,才能形成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大发展的局面。
注释
① 江捍平.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② 汪鹏,李刚荣,周来新,等.建广义数字化医院,走区域医疗信息化之路[J].重庆医学,2009(13):1566-1567.
③ 盛丽芳,岳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1(8):8-11.
④ 廖菁,杨建萍,朱文勇,等.远程医学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6):203-205.
关键词:全科医师;免费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压力的重要举措。免费医学本科生今后面向乡镇(社区)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因而加强对全体免费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把全科医学教育作为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新任务。
一、全科医学概念
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的新型医学临床二级学科,它以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主导,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人们提供主动的、综合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1]全科医疗首先在美国建立,并相继在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我国的全科医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结合生理、心理、社会因素考察疾病,明确诊断,并进行初步处理,通过治疗、预防及健康教育,改善病人及其家庭的健康状况。全科医生是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是健康保健系统的最佳守门人。
二、全科医生人才培养
全科医生是一类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病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培养目标要求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能力要素有机融合。目前在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2]从2010年起,教育部、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连续3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本科毕业生。目前,中西部22个省份66所高校已招录免费医学生1万余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全科医师视角下免费医学本科生的培养
1.培养目标与总体要求
培养目标为:根据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的培养要求,为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农村及社区卫生工作需求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立志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对健康和生命的尊重之心,对患者的大爱之心、关爱之情。
知识体系要求为: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熟练掌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基本了解人文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基本技能要求为:具备较扎实的全科医学技能,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处理方法;初步掌握预防医学及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与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一般疾病的初级诊疗、疑难病症的转诊治疗能力。
2.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践三段式教学;设置主干学科和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全科医学课程及选修课等课程群。将传统的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型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实施通识教育,通常包括思想政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数学、物理、化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科学研究概论等课程,为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2)生物医学课程
以夯实专业学科基础为主要目标,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
(3)公共卫生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独立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扎实基础。通常包括预防医学和(或)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与管理学、初级卫生保健、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等有关内容。
(4)临床医学课程
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通常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基础、口腔科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中医诊断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课程。
提倡早期接触基层,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开展临床课间见习、集中见习等获取临床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5)全科医学课程
以强化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是整合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程,通常涵盖全科医学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计划生育指导、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技术、急救医学等课程。
(6)选修课程
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依据,科学配置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通常分必选和任选两大类。
3.教学评价
一是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记分作业考核、教学实践活动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二是分析课程考核和考试质量,坚持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75-17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区医疗的不断扩展,对于“下得去、留得住、用的顺”的社区全科医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医学教育在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上已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机构开展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发展的需要。[1]卫生部在201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提出“积极探索,创新卫生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
到2015年达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的目标。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师,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培养专科方向住院医师。
当前,国家虽然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在本科和研究生层面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这个层次的人才很难下到社区开展具体工作,因此,这也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基础,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的课程体系还没有脱离开传统临床医学的结构,而在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人才培养中更是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型的模式,为此开展以全科医生为导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对于实践国家提出的“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全科医生的培养计划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深入调查基层社区全科医师的工作任务,分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对全科医师的能力需求,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的培养课程体系,提出适合城乡社区卫生发展的全科医师培养的新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深入分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分析,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济南市五区的10个社区中的20名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
抽取的这20名全科医师均为在社区医疗工作五年及以上的社区全科医师。参与调查的20名全科医师学历层次情况(本科:9人占45%、专科:6人占30%、中专:5人占25%),年龄情况(30~40岁:6人占30%,40~50岁:8人占40%,50岁以上:6人占30%),职称情况(副高级:3人占15%,中级:8人占40%,初级:9人占45%)。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中15人曾经参加过全科医师培训,占到了调查人数的75%。通过对这些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式来了解社区全科医师的业务范围及内容,分析全科医师所需的医学知识与职业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见。可以发现全科医师的主要任务依次是:常见症状诊治、疾病诊治、健康咨询、疫苗注射、体检、慢病管理、儿童保健等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即社区全科医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六位一体”为中心的,即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医护人员首先就是要懂得基础的医学知识,掌握乡镇社区常用的护理技术、诊疗技术、医疗设备操作技术以及致残性疾病康复技术,要会诊治农村社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要懂得如何预防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疾病,同时还要了解和懂得社区保健、老年医学以及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2]。
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的小组访谈获知基层急需防治结合型的合格全科医师,目前基层的全科医师大多为内科医师转型而成。现行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实际工作需要严重脱节,医学生培养质量较差。一是缺乏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对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缺乏了解。
(二)分析现阶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对照社区全科医师的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对现行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现阶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端和问题。
1.课程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方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主要是向基层卫生机构输送医务人员。但在传统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而且探讨的理论内容太过精深,看重理论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3]。我国课程体系的改革并没有跟上医学模式发展的步伐。
2.课程教材滞后且课程设置有待创新。目前三年制的专科医学教学仍然在使用本科的医学教材的压缩本,并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较为成型的系列教材,因此更没有将专科医学特有的“六位一体”的工作理念融入到教材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专业人才的培养[4]。一些院校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始设置很多选修课程,但是由于考虑不足,选修课程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构建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课程体系。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家调研及把握“六位一体”宗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基层医疗的实际发展状况,并吸收医学类及其他有关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模块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体系见下图表:
四、该研究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学制短,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很难兼顾课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组织编写适宜的教材,加强课程群的师资队伍培养,摒弃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授观,树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培养观[5]。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理顺关系,使三年制临床医学的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关键词】医学生;法律意识;建议
医学是一门集科学性、服务性、实践性于一身的学科。在我国,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医疗事故纠纷、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因此,应当加强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使之成为不但具有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而且还拥有全面法律知识的优秀医护工作者,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一、提升医学院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1.有利于法治社会发展。自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来,国家大力开展普法工作,成效显著,法治思想、法律意识深入民心。加强医学院学生法制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关系到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和卫生事业的依法管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卫生事业领域的落实的关键。因此,医学生必须学习卫生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在医药卫生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坚持依法行医。
2.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部分医药卫生关系需要法律来调整,如商业贿赂、医疗事故、乱收费等。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向卫生立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如:安乐死、人工授精、克隆技术、艾滋病等病种的诊断治疗准则等问题都需要法律做出明文规定。为了卫生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健全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不仅卫生机构的设置、各类医务人员的执业要进行法制管理,医务人员的行医行为、病人的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也要进行法制化管理[1]。
3.有利于医学生的自身发展。医学专业技术性强,并且直接涉及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知情权等人身权和财产权。国家在卫生事业方面制定了《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执业药师法》、《护士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进入医疗机构工作必须首先通过相关卫生法律方面考试。
二、提升医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
1.国家层面
一是不断提高立法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二是组织力量编写医学院校通用的医疗卫生法律教材,改变目前医疗卫生法教材种类多、质量内容参差不齐的现状。三是有关部门应将卫生法学列入规划教材,组织编写适应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并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执业药师、护士资格考试等资格考试相衔接[2],为学生学法指引方向。
2.学校方面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要完善法律基础课程和扩大教育渠道。要重视基础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专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就业实践需求。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增开法学相关第二学位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应当大胆引进医学领域的新问题、热点问题,如安乐死、克隆人、堕胎等,正确引导,让同学们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二是教学方法上,要改变“重法律知识传授,轻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思维与模式,要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对医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上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社会上发生的最新热点事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掌握与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三是师资力量上,要组建一支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在课堂上,要将法的价值和精神传播给学生,要通过授课,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他们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和解决学生遇到的任何法律问题,用身边的事去影响学生树立法律思维方式,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3.实习单位方面
实习单位是医学生学习的另一重要基地,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使实习生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增强学生卫生意识的根本[3]。医护人员有相当强的侵权责任意识以及一定的民事法律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和正规医疗步骤、操作流程进行,做到每一步都有据可依,切实减少法律纠纷发生的几率。
4.医学生自身方面
要树立“宪法至上”的法律思想,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形象。这不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法律要求的义务。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的信仰法律,主动、自觉地学好法律知识,并将法律思想融入职业道德,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总之,医学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对其个人成长、社会价值的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医学生、学校、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崇其,达庆东.卫生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4.
[2]达庆东,曹文妹.加强医学生专业法律知识教育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