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学的特征

中医学的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医学的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1篇

中医学的特质内涵毋庸置疑是中医学生存的根基,更是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所在。故中西医结合教学理应准确把握和充分体现中医学这一特质,方可科学地优化教学的内容结构,完成教学目的。

1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 “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3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4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则又强调身心健康状态的重要性。

西方文化要求探索世界的本源、本质、变化。西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追求对疾病溯源的探索,重治疗而轻预防。

5 中医学的调理观—阴阳自和

中国文化强调顺应而不是抗争,侧重主观而不是客观。因此,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重视通过扶持人体的“正气”去战胜“邪气”,更注重治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作用。如 “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就是中医学典型的自我调理观。他如针灸、推章、气功、食疗、音乐疗法等的非特异作用,都是基于调其 “自和”,而达其“自愈”为宗旨的。

西方文化则强调抗争和对抗,侧重征服。故西医的医疗方向是以对抗性为基本原则的,重视借助理化手段改变病理,强调直截了当的结构修理。

6 中医学的功能观—司外揣内

《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形而上”,轻视“形而下”的。所以中医学重“道”轻“器”,重“神”轻“形”,重规律轻实体,重功能轻结构。如中医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均疏于其结构形态的论证,却重视其功能价值的阐述。

西方文化侧重物质性探求的实体中心论。故西医学对大到肌肉、骨骼,小到细胞、分子,所有可被认知的部件形态均被逐一解剖观察。诚然,结构决定功能,了解结构才能准确把握功能,而死的结构却不能尽显活的功能。所以中西医学对于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各具特色。

7 中医学的思维观—取类比象

中国文化强调通过假物取譬去“心悟”、“体认”的认知方法。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遂·《千金翼方》)就是取类比象。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以及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等思想都是取类比象的结果。用模糊学等现代宏观科学知识来衡量的话,取类比象这种思维观也是一种思维科学,甚至不失为是一种高级的思维科学。

西方文化重视凭借工具、实验手段以还原的思维模式。故西医学对人体进行了极其细微的分析与实验,比较精确的掌握了人体基本构造、理化性质、致病因素、治疗手段的特异性,逐步完善了西医学的学科体系。

8 中医学语言观—哲学意蕴

中国文化以注重整体、直觉、感悟、辩证、动态、功能、察同而见长,其语言就带有先验、类比、愈向、思辨的文学和哲学的特征。中医学的语言每每既有文学之美,又有哲学意蕴。如“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释),浅显而不乏生动,通俗却寓意深刻,抽象需会意揣摩。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2篇

一、整体的思维。传统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整个世界,所谓“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传统中医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例如,望闻问切是中医全面系统了解病情的手段,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体现了整体的全面的哲学思想。中医治病的思路就是从整体出发,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机制对抗疾病。中医给予病人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它治病重在整个人体而不是人体的某个部分。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更注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与现代的医学模式相比较,传统中医学更早地从宏观上勾画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生物医学模式,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二、个体化的思维。个体化思维是传统中医学的独有特点,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学的精髓,它决定了传统中医学是一门个体化的医学。辩证的证其实包括了两个含义:一是症状,一个是证型。就一个病人而言,很多症状可以归纳为一个证型,但不是一个证型能包含这个病人所有的症状。虽然相同的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具体到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不尽相同。传统中医学追求的是疾病与个体体质综合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化差异,所谓的“一人一方”。例如,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病症大致相同,后三个方子都是在四君子汤得基础上加味而成。但针对湿聚的轻重程度不一样,病人表现出的症状不完全相同,所以选方也有相应的差别。四君子汤最平和,脾虚就有湿,四君子汤用茯苓来健脾利湿。若湿邪较重,胃脘不适,舌苔厚,就非四君子汤所能奏效,就要在四君子汤得基础上加上陈皮,即五味异功散。若湿邪进一步加重,胃脘胀,舌苔厚腻,痰多,就要在五味异功散的基础上加半夏,为六君子汤才是药证相符。若湿邪夹杂寒邪,胃脘胀痛,舌苔厚腻,痰多,呕逆,泻泄,这时非六君子汤所能及,而要用香砂六君子汤。可见,同一种病,同一个证型,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样,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病重药轻达不到治疗效果,病轻药重则损伤正气。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医个体化思维的特征。中医重视个体化差异,集中表达了中医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细致的思维。传统中医学需要细致的思维,细致的思维贯穿在传统中医学的整个诊疗过程中。西医以病为核心,中医以证为核心,证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决定了传统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细致性。传统中医学考虑的问题面面俱到,它不仅要考虑病的方方面面,还要考虑患者的方方面面,所谓“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在具体的用药上,传统中医学既要考虑药物的性味与归经、作用,又重视组方的原则和配伍的技巧。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盆腔炎这个病,西医认为是炎症,治疗以消炎抗菌为主。中医则根据患者以白带多为主症,治以健脾祛湿为主。又考虑到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每劳累或经期加重的特点,认为与人体气虚有关,佐以补气。再者,慢性盆腔炎一般认为炎症宜清热解毒,但就中医来看,寒凉太过则易戕伐脾胃,“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中医的这些考虑,思维方式非常贴近病情。如果中医用简单的思维诊病疗病,只能使中医庸俗化,从而失去中医真正的魅力。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3篇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4篇

 

这些命题的提出,都离不开当前语境下中医学发展的需要,看似高妙空玄,实则很接地气。提出这些命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不易。相对于另外 4 个命题,中医原创思维更具有基础性,一旦研究到位,不仅有助于合理说明其他命题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发挥消除存在已久的中医异化与分化的积极作用。从字面而言,中医原创思维的说法较为宽泛模糊、学理性较弱,为方便系统深入探讨,本文采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提法,这样可以提高命题的刚性,增强论证的强度。由于命题本身复杂,需要首先明确如下 3 个问题,以作为全面研究的基石。

 

1 何谓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首先需要对“中医”、“原创”、“思维”和“模式”做出符合命题本意的说明,不可望文生义地随意发挥。这里所说的中医,其主体是狭义的,是在汉文化背景下生成、发展、演化而来的医学知识体系,不包括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回医学等广义中医学范畴的民族医学,因为不同医学体系的文化背景与实践环境有所不同,若不加区分,势必造成新的混乱。

 

原创也有 2 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基于医者个体实践的,不同于传统,也有异于同时代其他医者的个性化创造; 另一种则是基于中医传统整体的、不同于其他医学体系的差异化创造,后一种理解符合命题本意。思维在此处的含义不是局限于严格意义的概念、判断、推理范围内的形式逻辑,而是综合性的认识过程,更接近于“认识论”和“认知”。模式不是对一种或一类具体中医学认知方法的说明,而是对中医学知识积累中带有共性的普适规范的概括。

 

在上述 4 个概念中,最重要且争论最多的是模式,共有 3 种代表性意见: 一种认为中医不存在模式,只有灵活机动、因时随势的各种方法,充其量可以说是方法体系; 另一种主张模式在中医学中存在多种形式,是一系列类似武术套路的程式,属于技术范畴; 第 3 种观点认为中医学尽管个性化色彩较为明显,看起来缺少一个共同的标准化基础,但实则形散神不散,共同的基础其实是存在的。如同风筝在天空中看似随意飞舞,但有一条线始终掌握在操控者手中,只是这条线是柔性的,不是一条刚性的铁丝罢了。

 

笔者倾向于第 3 种意见,也曾经思索过为何中医学的标准是柔性的,而非西医那样的刚性标准。与中医放风筝模式相比,西医的模式可以看做牵引式航空模型,它有两个特点,其一牵引线是铁丝,其二它靠自身动力,不受环境中风的影响。显然,尽管风筝与航模的运动形式不同,但两者间的共性是存在的,一方面都是飞行器,另一方面都受人操控。两者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风筝的动力由环境风力提供,故受环境影响较大,而航模动力则由自带的发动机提供,受环境风力影响较小。所以结论是,两者本性相同,都是由人操控的飞行器,但类型不同,一种是环境动力型,另一种是自身动力型,故技术标准不同,前者是柔性棉线,后者则是刚性铁丝。

 

中西医也可如此类比,功能相同,类型不同,差异的根源在于中医建立在自然主义文化基础之上,而西医则建立在技术主义文化基础之上。

 

可见,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共性规范,不是个性表现。中医的存在形式有两个,一个是文献知识,一个是职业实践。如果没有共同的标准,这些文献将无法组织成为体系,供人们学习与传承; 如果缺少公认的规范,中医也无法以职业形态存在于现代社会,得到患者的信任与选择。因此,问题不是中医有无模式,而是存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中医自身成长在自然主义传统文化环境中,模式意识不强,经验、多元倾向明显,因此没有强烈的标准与规范需求。

 

在以西医为主导的技术主义文化氛围中,标准与规范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如同道教遇到佛教后,为适应社会需求,将自己也规范为相似模式一样,这是一种面对强势文明的自我发现与调整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要注意在形式上可以借鉴,在内容上不可异化,否则道教也就成了佛教。冯友兰用“新瓶装旧酒”对这种文化更新活动做出了适当的方法论说明,既生动又准确。中医可以按照这样的原则说明自己的模式,并要意识到这种说明是必要的,是对发展中医有利的,不要觉得委屈,也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异化。

 

2 为什么要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百年来,在西学东渐之风的强劲冲击下,中国文化整体衰落了。尤其是其中的自然国学部分更是损失惨重,到目前为止,曾经独领世界学术数千年的天学、地学、农学、工学、算学、兵学等学科成体系地被西方科学替换,惟有中医学一支仅存。但在西方近代还原论科学的大环境中,整体论的中医学处境艰难,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形形的不合理质疑,或者不断边缘化到民间领地,或者在体制内被迫异化以适应狭义的还原论科学规范。久而久之,不仅中医学的学术和实践功力弱化,而且渐渐迷失自我,失去明确的方向和学科的立身之本。通过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揭示,重新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是中医学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之务。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否存在的问题,关系到对中医学知识的属性定位,而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特征说明,则涉及对中医学知识类型的定性。如果认定存在一个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那么就可以合乎逻辑地认为中医学是有理论体系框架与方法论支撑的、高质量的知识系统,而非没有内在联系的、难以传承的经验性知识碎片。而进一步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特征说明,则可以凸显中医学知识的独特性,强调其主体性,在弱势情况下有效捍卫自己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创造性,从而增强行业内的信心和公众的信任,有力地推动中医学的学术建设与社会健康服务。

 

一个直接的重要结果,就是对长期以来纠缠不休的中医科学性问题给出清晰的回答,即中医学是探索生命活动机制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虽然与西医的还原论模式不同,但依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与还原论科学等价的整体论科学类型。两者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适用范围有差异,应该互补、而非互斥。

 

中医学有其整体论模式的自身发展规律,不可以用还原论模式改造,那样势必导致毁灭性后果。中医学自身的规律集中体现在它独特的、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基础的方法论上,而其中的核心便是原创思维模式。中医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完善自我,现代化是必要的,但不能在方法上将中医学的临床诊疗与病理学命题建立在西医以细胞、分子、线性关系为标志的还原论生理学基础之上,那将导致全面的异化。而应在系统、信息、非线性这些与传统中医学理论通约的复杂性科学的相互作用中,找到中医学在现代大科学环境中的恰当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中医学自身的发展,摆脱被动、孤立的处境,而且能够推动新的广义科学观的建立与深化,可能发挥引领科学新一轮变革的积极作用。

 

3 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从这里开始涉及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及核心问题,总体而言,宜在医学、哲学、史学 3 个角度展开讨论。医学角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中西医的思维模式有何不同? 另一个是为什么中医界认识问题的个性化倾向如此明显,以致难以找到普适规范的基础? 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也有两个: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中如何体现? 以及如何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 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还是两个: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历史上是稳定存在的,还是动态变化的? 在西方医学传统中有否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形态,如果有,它与中医学的关系如何?

 

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会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当的研究方法,因为方法不是僵死的,而是伴随问题而生的。可以不夸张地说,问题是一切研究工作的灵魂与原动力。

 

比较中西医的思维模式,需要确定相同的时间截面,这里所说的中西医是当下并存于世的两个医学体系,而非过去的两者。概括而言,西医的思维模式是还原论,中医则是整体论。还原论的观念基础是“天人两分”,观察视角为“实体本体”,研究对象为“局部结构”,分析方法是“主客相分”; 而整体论的观念基础则是“天人合一”,观察视角为“关系本体”,研究对象为“整体信息”,分析方法是“主客合一”。与还原论模式相配合的文字组织体系是形式逻辑,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基本特点是清晰、抽象、线性、刚性与排中; 而与整体论模式相配合的文字组织体系是辩证逻辑,也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基本特点是模糊、意象、非线性、柔性与守中。正是因为整体论模式的辩证逻辑特点,采用此模式的中医学个性化色彩明显,规范性基础不强。

 

这里导致非均一性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环境,一个是心理。西医知识的起点,近代以来以实验室为主,作为研究对象的细胞系和实验动物可通过近交系培育实现均一化,但中医学知识的起点则是临床人体,无法均一化,因此个性化诊疗无可避免。个体性最突出的便是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最终中医的特长所在也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与环境动力的医疗作用了。

 

认识到这一点,便可以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与技术环境中建立适合中医的规范,其要点是 “弹性”,即刚性(共性) 要素一半,柔性(个体) 要素一半。既不像西医那样过度排除个性化因素的刚性“铅球”规范,也避免传统中医过度强调个性化因素的柔性“面团”规范,建立一个既能体现现代社会的普适规范要求,也能保留传统中医个体化诊疗优势的弹性“皮球”规范。皮球的优势便是兼备了铅球的常态固形,以及面团的动态变形的双重特性。

 

有学者主张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中务必区分中医与中国哲学,其实这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传统的学问中,哲学与科学是无法分割的,而在现代科学环境中,像思维模式这样的方法论问题,往往属于科学哲学范畴,更是不能分开。因此,要找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只能到中国哲学中去。认识论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如同人的两只手,或者是左撇子,或者是右撇子。那么纷繁的人类认识活动,说到底基本类型也不外乎“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这两个。

 

中国哲学中这两型均有,但后者是主流类型。西方哲学中也有这两型,与中国哲学相反,主流类型是前者。天人合一便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中的体现,也是其自身的逻辑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可以引申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包括视角、对象、方法三个要素。目前已经形成分别从中国哲学和中医学角度提出的两个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表述,即刘长林的“以时为正”、“道法自然”和“立象尽意”,以及王琦的“形神一体”、“气为一元”和“取象运数”。两者之间的对应点在于时空关系中的“重时”与形神关系中的“重神”,本体论中的“自然”与“气”,认识论中的“意”与“数”。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提法虽新,但其存在却已十分久远,至少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成型。模式的本质是方法论,它是知识积累过程中的组织者,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中医学知识才会不断地自组织,在历史长河中适时强化其理论内核,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在演化中逐渐完善。除了中医学知识体系内部的自组织机制,还有两种外部力量时刻影响着它的发展进程,一个是人类学因素,另一个是社会学因素。

 

人类学因素带有根本性、源头性特征,社会学因素则带有过程性、即时性属性。可见,人类学因素相对稳定,与常说的“道”接近,和文化精神相通; 而社会学因素则时时变动,与通常意义的“术”吻合,和技术形态一致。由此可见,更多反映观念与民族气质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内涵上是相对稳定的,但其外在表现则会因时随势发生对自身有利的嬗变。西医的历史相对于中医较为复杂,它包含了除印度医学和中国医学之外的几乎所有世界上主要的医学体系,如埃及医学、美索不达米亚医学、希腊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等,这些医学体系的类型呈多样性,既有整体论也有还原论,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渐渐凸显了以还原论为基本模式的近代西医学风貌。就是在现代,受生物学中实验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两个传统的影响,医学领域依然存在还原论的实验传统以及整体论的观察传统之别。其中实验传统为主流,但伴随转化医学理念的兴起,两个传统之间的融合已经开始。可见,整体论科学非中医学所独有,在西方古已有之,今天也依然存在。至于它是否受到中医学的影响,则是一个难于简单回答的问题。

 

近代以前,通过阿拉伯医学的少量间接影响是有的,直接影响则缺少证据。近代之后可以明确地说几乎没有对西医主流产生什么影响,但对一些非主流医者则有一些点滴影响。较大的影响始于 1972 年带来的针灸热,之后中医学以替代医学与补充医学的身份持续对西医影响至今,且渐渐深入。较为合理的说法是,中西医均有整体论与还原论两种类型,但中医以整体论为主流,西医以还原论为主流,两个医学体系独立发展,相互影响不大,两者的整体论类型表现形式也各有其自身文化与技术特点。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思维方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孙关龙,宋正海.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自然国学[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

 

[4] 潘永祥.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 刘长林. 中国象科学观[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5篇

1当今的中医

中医进入21世纪,今天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已经焕然一新了,在我们的调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各大医院中,中医药的治疗占的比例是低于西医治疗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在中医院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的作用是逐渐弱化的,可见在今天,中医还是存在一定的弱势。

医院的资料数据表明,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在整体治疗上比不上西医,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今天中医面临的不只是治疗技术上的弱势,更可怕的是国民对中医的认可度日趋见低。

2中医现状的反思

西医在科技发展中占了上风,它很好的利用了现代的科研成果,而恰好相反,目前中医临床实践所应用的诊疗技术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所研究开发的现代中医诊疗技术没有被行业认可并得到推广,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单纯成果或专利的状态而束之高阁:没有攻克一批对中医现代化发展带动性大,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的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影响了中医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影响中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中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作用的发挥。

3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3.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气。气元论讨论的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气-元论渗透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等。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要领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立。

3.2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要领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3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病因讨论了外感六和疠气:内伤七情太过,病理产物性病因如瘀血、水湿痰饮、结石,以及过劳,过逸,饮食失宜,外伤,用药不当等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等内容。

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协调,发病的两要素是正气和邪气,外界环境,体质和情志等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病途径主要是外感和内伤。发病类型则包括新感即发,伏而后发,,继发,复发等。

病机是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等,还讨论了疾病的转变与转归。

4中医养生和治病原则

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三项内容。其实施主要在于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固体能锻炼,谨和寒热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并介绍了中医养生常用的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创新。

5了解传统文化,重视东方思维

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性不单纯是为了传递中医学术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思维方法的培植,中医学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其思维方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中医学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因为中医学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传统文化中医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陷人危机,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观的辩证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它把人与宇宙视为―个整体,即天人合一思想,而中医学也是以辩证论治为核心,强调辩病与辩证相结合,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者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在人文哲学导向科学技术的后科学时代,研究中医药更应弘扬东方特色的思维模式,因为在中医学理论中蕴含着许多古代儒、道、释家等思想,只有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也只有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医,应用中医,才能真正把握中医学的精髓。

6熟读经典著作,继承发展创新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自古医家出经典”这句话的准确性,张仲景谙熟经典而成为医圣,金元时期的刘宗素非常重视《内经》理论,尤其是对五运六气的研究,认为医学的“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他在对运气学说与《内经》病机十九条研究过程中,创立了火热论及病机证治,明汪绮石对虚劳一门独多钻研,为此特校昔贤之书,尤于《素问》、《灵枢》,大启悟门,得其要领,乃参订补注,集成《理虚元鉴》。

历史上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医家无不是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著书立说,治病救人,造福苍生,中医学者必须熟读中医经典,通过经典去了解中医的内涵理解中医的治病法略,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思维继承与创新。

深刻研读中医经典,深刻领悟其蕴含的微言大义,通过对理论的继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经典着手,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才能实现诊疗水平的提高,理论创新是临床发展的前提,在继承的方法,途径上要体现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要发展,薪火相传。

7”穷“则思变,中医如何发展

    7.1有所为有所不为

    7.1.1所有为有所不为。中医几千年的历史显示了其伟大的生命力,这很大部分是源于其突出的临床优势。A.中医学辩论论治方法的优势,从整体而论主要是无创伤性获取病理信息;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整体动态的论察内容和简便,经济的诊察方法。B.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其单味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具有多效性。C.中医非药物治疗使用器械或手法,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D.中医治疗大部分慢性病的疗效独特。

中医在医学思想和医疗方法中既有优势的一面,也有劣势的一面,中医发展应当采用”扬长弃短“的态度,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全面开花,更不要处处与西医争短长,处处与西医相抗衡。应当发扬自己的优势“方面”,对自己的劣势”方面“则直接用现代医学来弥补。

7.2不盲目尊古尚古

中医的诊疗技术,无论舌诊还是脉诊,无论针灸还是推拿,几乎亘古不变,仍然是中医医疗实践中的主要而且是有效手段,甚至今人仍然以追求古人的技术水平为目标,无论疾病怎样变化,中医的诊疗方法仍然“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这种较强的实用性和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医疗实践的需要,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医技术升级。

8全面发展中医人才

面对当今的局势,中医药的发展才是最根本的因素,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医人才决定中医以后的发展前景,而年轻毕业的中医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中医生的培养,各大中医高等院校可以说成为中医的人才基地,对中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髙等院校的人才质量是中医今后的发展的关键所在。

9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现代知识

中医学理论体系,方剂药物,临床经验,无一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科研之于中医药临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医学医理深奥,方药独特,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中医中药的许多理论,如方剂的配伍,单味药的协同,剂量的选择,中药的不良反应,还有治法,疗效等方面的问题,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是基于对整体现象的观察,没有真正从结构上去认识疗效的确切的作用点,需要用现代实验的方法去进行科学阐释和挖掘整理,以期为现代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彰显其科学内涵,达到更深层次的揭示中医规律的目的,因此,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如逻辑学、病理学、统计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命科学等,多视角深人研究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加强多学科参与,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是新时代对中医学的要求,也是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科学发展史证明,判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要依靠实验方法,并借助理论思维,才能弥补单纯观察的不足,中医中药也是借助于科学实验实现其继续发展。

10回归指导临床,疗效才是关键

“读经典、做临床”只是第一步,通过临床取得的疗效,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完善理论的整体性,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是我们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起医学实践模式及观念的巨大变革。循证医学是讲求证据的医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制定和病症具体治疗措施的选择都应基于最严谨的科学证据之上,因此,中医药要想得于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也应该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作为衡量临床疗效的手段,重视临床证候的采集,同时还要认识到疾病的多变性与不定性,重视与疾病相关的其他因素如人体的禀赋,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等,以人为本,证随人见,采用个体化诊疗模式,因人制宜,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同时这也是发展,创新中医学理论的最终目标。

11中医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依靠中医养生和治病卓有成效。实践证明,中医中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和合理因素以及现实有效性,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社会科学著名学者田森先生说:“中国有五大发明,而不是四大发明,中医就是第五大发明。”

结束语

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前景下,中医学的发展不但要有理论的系统化,更要有理论的更新和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求疗效,坚持与时俱进与自主创新,同时要重视实践,因为实践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同时还要把临床作为切入点,遵循中医学的固有特色,发挥中医学治疗特长,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原创思维;概念时代;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77-02

在人们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及发展前景的争论中,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动荡中不断发展变化。上个世纪,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由“工业时代”(Industrial Age)向“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的转变。而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软件向亚洲外包、物质丰富和自动化盛行,新的时代――“概念时代”(Conceptual Age),即将到来。发达国家的知识工作者正在挖掘、掌握那些不能外包的技术与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创新意识的要求更加强烈,原创思维得到高度重视。发展右脑,进入全新思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源于此,在新的概念时代,重视中医原创思维,大力传承发展中医原创思维对于中医学的整体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概念时代的到来

概念,是人类对世界认识、也是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模式。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类知识组成的最小单元。概念被认为是思维的基础,与判断和推理并列为思维三要素。概念的内涵定义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外延则描述了概念所对应的一切事物。

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发生变化,从逻辑、线性、以计算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上。在信息时代标榜的“左脑”逻辑思维能力在今天仍然必要,但是却不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曾经被低估和忽视的具有形象思维能力的“右脑”――富于创造性、执著、快乐感和探寻意义,将越来越能决定世界的未来。实际上,无论怎样分开谈论左右半脑,它们都是协作的。大脑作为一个运行平稳、一致的联合体,是完整统一的――左半脑知道怎样处理逻辑,而右半脑负责了解感知世界。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人类才有了强有力的思考能力。随着对右半脑形象思维能力的不断重视,作为一个时代标志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被赋予了更宽广的含义――“高概念”(High Concept)的出现,使概念具有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高概念是形象与逻辑的结合,是概念间的复杂联系。高概念的能力包括具有美感、富有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以及将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与之并列的则是高感性(High Touch),高感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别人、懂得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细微之处、找到乐趣并感染别人、超越平凡、寻求生活的真谛和意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1]描绘了与美国现代作家丹尼尔•平克的畅销书《全新思维》[2]中相似的场景:崇尚高概念、高感性。正如丹尼尔•平克告诉我们的:未来属于另一类人,他们拥有全然不同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了共情型思维、模式识别型思维和追寻意义型思维。以上几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都要求人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勇于创新。这些全新思维方式的运用更能体现学术之魅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1世纪,追求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具有创造性的原创思维将会受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广泛重视,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中医学的原创思维

所谓原创思维,是指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概念时代的到来,要求任何学科的发展必须具有原创思维。只有具备了原创思维的学科,才能拥有原创性的成果与原创性的优势,才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学是历代医家数千年来通过不断深入的观察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通过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概念与理论的医学体系。它是中国医生群体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思维。中医学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念为核心,重视临床医学,其原创思维既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也强调天人相应、调身与调心并重。这一思维模式的形成既来源于众多医家的临床实践,又以临床疗效作为检验的证据。

首先,中医原创思维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中医学不仅属于医学的范畴,还寓有人文科学的内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前者更强调客观性,后者常带有主观性。但两者又密不可分,互补互动。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中医学反映了人体的客观规律,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同时中医学植根于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含有大量的人文内容。人文因素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也是中医学原创思维的重要体现。可以说,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哲学内容是水融、难以分割的。因此,要进行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不能忽视人文哲学对于中医学原创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原创思维多是基于形象思维,因而思维科学和形象思维的研究会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

思维科学的研究,其突破点在于形象思维学的建立,形象思维解开了,才能去认真研究综合性的创造思维。形象思维是宏观的、整体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象思维被大量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有不少宏观性、整体性的思想成果,中医学就是这一成果的典型代表。中医学中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都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譬如,五脏中的“肺”,其功能主气,司呼吸,在体合皮毛,为华盖,居至高之位,主治节,为相傅之官。根据其形态和功能,以金曰从革,中医学将其形象地称为肺如“橐龠”,肺体清虚。橐龠:一种有鼓风袋,似通气管的风箱。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龠的画面。它有3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这种将“肺”比为“橐龠”的形象思维,生动、贴切的展现了肺的形态和功能。又如五脏中的“肝”,在五行属木,木曰曲直。中医学将肝比喻成一棵参天茂盛的大树,如果无拘束、无羁绊的成长,则可正常发挥其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如果受到阻碍和抑制则会功能失常,引发疾病。因此说,肝性刚喜柔,性喜条达,郁则生病。同样,如此将肝比做“木”的形象思维也生动描绘了肝的性质和功能。在中医学中,这种恰到好处的形象思维比比皆是,正是这些形象思维的集合,使得中医学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点,形成了其独具的原创思维。

其次,中医学强调天人相应、调心与调身并重。中医学重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体的综合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因此中医学在认识与治疗疾病时强调要综合、整体的考虑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学科独有的诊疗模式。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形神一体与辨证论治,要求理法方药一致。论治讲承制调平,圆融和合,防治求本。其诊疗过程是医生通过与患者接触,进行望闻问切等自身感知与体验,对于患者的病证所对应的模式进行识别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医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不断验证并修正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是多维的、自上而下的综合集成的过程。体现了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3概念时代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虽然中医学与西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与手段不同,但其基点是完全相同的――两种医学体系所关注的基本对象都是人体;其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因此,两种医学体系只是以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共同反映。正是因为不同医学体系的并存,为人类认识与防治疾病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不同医学体系间的交流与借鉴,更加有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本质,追求健康的真谛。因此,在概念时代,更要重视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在保持中医学自身特色、发挥其特有优势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其整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中医学原有的概念与形象思维是中医学原创思维的基础与源泉。重视中医原创思维传承,也是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是发展中医、创新中医的主要途径。重视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医学发展的动力。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园地之一。对于其原创思维的传承、创新应以形象思维来阐述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形神兼备等有关学说,并联系综合集成的思想,诠释辨证论治,然后从我国首创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阐述中医理论。从思维科学出发,与现代系统论相结合会为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基于经验,结合现代科学前沿方法学,并运用其方法系统阐释与发展中医学的原创思维。这种发展更应该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融汇百川,倡导多学科交叉渗透,欢迎相关学科与前沿学科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医药的学术研究。中医学人要认真学习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特别是要认真学习系统复杂性科学。通过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医发展,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努力。

东方文化的掘起,欧美文化中心论的动摇,世界正以更加客观、成熟的视角来审视与学习东方文化与中医学。在信息革命第三次浪潮中,更加侧重于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长于综合,中医也以综合为自身特点。尽管中国传统综合与今天所提倡的综合有相当距离,但是,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进入高级综合时代的,这也是东方思维的巨大潜力之所在。

新时期,“概念”叩响了时代的门扉,高概念和高感性正在世界经济和社会中产生着作用。发展中医学的形象思维和综合集成的四诊八纲,会为医学科学吹来习习清新的空气。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概念时代的需求,重视概念并将其拓展到高概念。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将中医原创思维向全新思维过渡,以保持其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

抚今追昔,在全新思维的“概念时代”,正是企盼现代化的中医药工作者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只要珍惜并抓住这一机会,奋发图强,一定会创造现代中医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7篇

身体是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不断发现与解释身体奥妙,不断认识自我生命复杂机制的过程。通过了解医家对身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观察、探索、阐释的整个过程,便能清晰地发现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脉络与细节。遗憾的是,据笔者所见,时至今日,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研究在中国大陆尚未全面展开,还没有代表性的著述对传统中医学身体观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本论文拟弥补此不足,对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系统阐述。

1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

“身体观”就是对于身体的认识和看法。身体的内涵,远非肉体所能概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并非是简单的解剖学所见脏腑组织器官的总和。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常常渗透进了中国人以身体为视角对于生命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理解。简言之,身体成为了古人理解传统文化生命观、宇宙观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与“观”两者往往是渗透交织在一起的,身体中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观念,观念又在反向重塑和巩固身体的内涵。可以说,身体并非是静止的,其中夹杂着生命个体对自身与宇宙的体验,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身体的塑造和改造。身体总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而呈现出变动的内涵。因此,我们很难单纯地从文献论述中去剥离身体与观念各自清晰完整的内涵和外延,如果为了表述的方便而简单地从“身体观”中去区分身体与“观”,我们可以把“形神统一的生命躯体”作为身体的论述基点,把围绕这个基点所产生的生命观、宇宙观统称为基于身体基础而产生的“观”。

中医学身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综合认识。身体作为医学立论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与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等其他领域的身体观相比较,传统的中医学身体观更加注重对“形神统一生命体”本身的关注,即更加注重对构成生命躯体各基本要素的关注,如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等。传统文化其他领域的身体观往往把个体生命的身体作为一个既定的、无须详尽阐发的整体,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个体生命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各种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或者说,对观念的论述要远远大于对身体本身的讨论。医学则把对身体的讨论作为基础,在讨论的过程中既借鉴和体现了传统文化各领域所共 有的一般身体观,又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影响了传统文化一般身体观的内涵与发展。或言之,中医学身体观的内容既包括中医学所特有的对身体生命本身的认识,如脏腑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等等,又包括对传统文化一般身体观的理解和融入,如对身体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论述等等。而且,传统中医学对身体的理解与诠释,又影响了整个传统文化对身体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整个传统文化对身体结构及功能理解的基础。例如,《二程遗书》中云:“医者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以中医学对身体手足之感受来探讨理学中“仁”之内涵以及人与天地万物之关系。

2中医学身体观的特点

2.1天人相应,贵在和合:时空的身体

中国传统文化长于对各种关系的阐发,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等,是传统文化不同侧面所论述的重点。而且在阐发这种关系时,中国传统文化擅长以身体喻事,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身体哲学。

生命个体处于宇宙时空之中,身体亦成为宇宙时空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中有一种类型是盘古身体的各部分形成了宇宙中的万物,可见早在远古人类的思维中,人的身体便与宇宙相类。葛兆光把这种中国古代思维称作“同源同构互感”。正是源于这种思维,透过身体以洞悉和表达宇宙时空的演变,成为了传统文化身体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二程外书》有云世之人务穷天地万物之理,不知反之一身,五脏、六腑、毛发、筋骨之所存,鲜或知之。善学者,取诸身而已,自一身以观天地。“这种特征在中医学身体观中亦有鲜明的体现。中医学把个体生命放置于时空运转之中,密切关注时空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未病则注重不同时空环境中的顺时因地养生,已病则关注不同时间地域对身体的影响而制定个性化明显的治疗方案。中医学的这种身体观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时空的身体观”,在身体内的脏腑中这种特点尤为明显。恽铁樵亦因此把中医脏腑称之为“四时的五脏”,其云故《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不明此理,则触处荆棘,《内经》无一语可通矣。”所以说,源于时空观念而建构的五脏的部分特征,决定了五脏恰如是一种功能模型,着重于阐发身体比拟于时空之流变而产生的各种演变。

中医学身体观的这种特点是中医学身体观的最根本特点。正是围绕这种时空化的身体,围绕时间和空间所呈现出的变动不居,个体生命才被赋予了极强的变易性与仪式性、规律性与可预测性。

2.2天道周行,如环无端:循环的身体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常常是类比于天地“大宇宙”的“小宇宙”,宇宙的运行变化规律在人的身体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这一点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中非常明显。

在古人的宇宙观中,日月星辰等天体作环周循环运动。“天道环周”思想是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指出这种发展变化是一种周流不息的环周运动。类比于人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中也应该存在类似的坏周运行规律。例如,《灵枢·经水》云:“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292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的经气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就五脏而言,依五行相生而形成的五脏相生理论,亦是一种环周式的资生和促进。

再如,气血律液的运行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环周运动。以气之运行为例,《灵枢·脉度》有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气运行不息,如环无端,终而复始。

2.3体用兼备,重在释用:功能的身体

传统中医学对身体的观察既关注身体各部脏腑组织的形态,更注重对其功能的阐发,可谓体用兼备,但更重在阐释其用。诚然,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解剖学意义上的形体观察在中医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逐渐处于次要的边缘位置,甚至中医学中许多对身体功能的阐发丝毫不是建立在解剖的基础上,但若据此而否定解剖在中医学身体观中的地位,无疑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但有意思的现象是,解剖所见的身体在中医学理论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小。例如,宋代《宾退录》中记载:“王莽诛翟义之党,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然其说今不传”。比对王莽解剖之事与《黄帝内经》,便可知中医经脉理论构建之初不可能源于解剖。若是源于解剖,则不可能直至王莽时依然把血管错以为是经脉。王莽所做并非是医学实践精神之驱使,而是类似于古代常见的戮尸惩罚。这与《吕氏春秋》所记载的商纣王“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的行径相似。

推之于脏腑,亦是如此。例如,《礼记正义》载:“郑驳之云:《月令》祭四时之位,及其五藏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后而肾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肾也、脾也,俱在鬲下。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祭者必三,故有先后焉,不得同五行之气,今医疾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如郑此言,五行所主,则从《今文尚书》之说,不同许慎之义。”祭祀所用之牺牲与解剖密切有关,中医不取此种五行脏腑分类,亦说明了中医对脏腑的关注重点不在于解剖,而在于对功能联系的表述。至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依然认为《素问》所载脏腑之重量、长度等,“其言仿佛是真,其实脏腑未见”。可见《黄帝内经》以降所论脏腑之形态很多时候是一种基于功能而作的推测,而非解剖。

与解剖所见的身体大相迥异的是,对身体功能的阐发成为了中医学身体观的主流。以中医脏腑为例,传统中医所言五脏的功能常常是现在我们解剖学意义上几个脏腑组织器官共同表现出来的功能状态。

2.4内外相系,各部相连:联系的身体

上文已叙,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身体是时空的身体、循环的身体、功能的身体。时空身体所表达的是身体与时间、空间的密切相关性,循环的身体所表述的是在天人相应的基础上依据天道运行规律而确定的身体内部运行规律,功能的身体所强调的是中医学对身体的关注重点在于身体各部协调所表达出的整体功能效应。简言之,以上所述中医学身体观的三种特点都是在表达身体与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或者是身体内部的诸多联系。时空的身体、循环的身体表达的是身体与宇宙时空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功能的身体表达的是身体各部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内外相系,各部相连”概括这种身体内外的联系,称之为”联系的身体“。可以说,联系的身体是对以上时空的身体、循环的身体、功能的身体的概括。

任何医学都不可能把身体各部作为孤立的研究对象,即使相对孤立的身体各部的单独研究最终也要放置于身体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综合研究,考虑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协同作用机制。现代医学的发展也越来越把这种研究趋势推向细致。所以说,我们常以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的特色是不准确的,强调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不是中医学所特有的。只能说,中医学建构与认识身体整体性的方式方法是有别于其它医学的,是中医学的特色。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把身体所表现的整体正常生命功能与病理反应变化划分为几个大的类别,以高度凝练的符号化术语加以概括。

在概括身体所表现的整体生理功能时,中医学确立了以五脏为核心的藏象学说,把身体从外在形体官窍直至体内脏器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功能归属于五脏,五脏亦因此具有明显的符号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若不明白中医学表达身体联系的方式,试图把某一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某种功能定位到单一的脏器上,是很难诠释五脏内涵的发生原理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五脏的符号化意义并不是要否定五脏的客观物质属性,并非是说中医学中的五脏完全是哲学思辨的产物。中医学中的五脏必定对应着一定的身体物质结构基础,只不过是说这种对应并非是简单地一一对应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内脏器官,而常常是对应于几种器官或组织。这一点是需要中医学身体观现代研究审慎处理的。

中医学的特征范文第8篇

一、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研究的优势

1.预测早,信息全

疾病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疾病在出现形态结构变化之前通常会出现代谢的异常,因此,在病灶区会发生温度的异常改变。而温度异常的范围、形状和温差大小又反映了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在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异常之前就检测到其代谢的异常变化和区域,从而及早进行疾病的预测。而其他影像学检查只能等人体发生组织结构的异常时才能得到阳性的检测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进行一站式人体全身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健康评估,能够综合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态。

2.非介入,无损伤

红外热成像技术无辐射,只接收人体细胞代谢中产生的热辐射,且不接触人体,是相对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其他影像学检查一般有射线、强磁场或者核辐射,或者要被检者服用造影剂,对身体具有一定的伤害。对于传染病、严重创伤性疾病及其他重病无法耐受造影剂等情况,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中医病证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则有更明显的优势。

二、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学理论的结合

1.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学“整体观”不谋而合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诊查疾病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各脏腑之间、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影响。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生物红外辐射源,人体任何部位的病变均会导致其红外辐射的改变,利用红外技术可以获得人体连续的、动态的红外信息。红外热图可反映人体体表整体的温度分布状况,根据中医学藏象理论与经络理论,从不同的脏腑体表对应区域、经络循行区域、以及特定穴位点的温度变化综合判断中医病证,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不谋而合。

2.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更好发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优势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指导亚健康干预的主要理论之一。其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对“治未病”的认识。具体而言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尚无病,此时的“治未病”目的是为了养生强体,以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已病”,已经产生了疾病(或潜在的,病而未发),此时“治未病”为的是有病早治;也包括疾病发展到了某些阶段,此时“治未病”为的是阻止其进一步加重。经过历代医家对其理论的不断完善,现代对于“治未病”的理解概括起来有4层意思: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疾病在发生器质性病变之前就已经发生组织代谢和血流的改变,因此,在体表温度分布上会产生异常。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功能性影像学技术,能够通过捕捉到体表异常温度分布的热图信息,对功能异常区域定位,对其严重程度定性,为疾病的早期发现与防治赢得宝贵时间。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疾病预警方面体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影像学技术无法比拟的。这与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具有相同的意义。结合“治未病”的理论,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3.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学“思外揣内”的诊断原理吻合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疾病内在脏腑的病理本质都会在体表表现出来。《灵枢•本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观察外部表现,可测知内脏变化,从而了解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丹溪心法》总结:“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望诊为四诊之首,且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病理变化,必然会通过外在的表现反映出来。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捕捉的是人体体表红外热辐射的特点,反映的是体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动态变化。根据藏象学说及经络学说,在异常的脏腑体表对应区域、经络循行线以及特定穴位产生的体表温度变化,测知其内在疾病发生的部位和性质。这与中医学“思外揣内”的诊断原理相吻合。

4.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学“八纲辨证”理论能够很好地结合

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8个纲领对四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深浅、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相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阴阳的方法。通过八纲辨证,可找出疾病的关键所在,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推断其趋势,为临床治疗指明方向。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病邪有阴邪与阳邪之分,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阳邪致病导致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损,或是阴液亏虚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证;阴邪致病导致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调经论》)即为此意。因此,寒证与热证实际上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具体表现。正常人群热态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对称性,疾病状态下人体脏腑或经络热结构出现的凉偏离或热偏离,能印证中医脏腑气血阴阳的异常病理改变。研究表明,红外热像技术可全面客观地测量各脏腑对应体表的温度,使脏腑功能状态变得可视化;生理状态下,人体各脏腑的温度呈现出一定的排列规律。通过测知人体体表温度的状态,能够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辨别疾病的寒热性质,同时也是疾病阴阳属性的具体表现。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八纲辨证,反映了脏腑的阴阳盛衰,同时也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寒热属性。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应用现状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在辅助中医诊断、辨证、疗效评估、经络理论相关研究、中医体质、亚健康等多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辅助中医诊断方法的研究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采集人体体表辐射的红外线来分析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的状态,是中医望诊的延伸。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面诊、舌诊以及其他局部望诊的辅助诊断。

1.1面诊面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了面色与光泽的诊断。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面色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面部光泽判读,主要是依靠临床医生主观评价,缺乏客观化数据支持,成为影响中医面诊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面诊研究能避开可见光检测技术的难点,通过分析面部皮肤表面的温度来测定对应脏腑的寒热属性。吴敏等对700名学龄期健康儿童进行了面部红外热像望诊,结果表明正常学龄期儿童面部温度均值无明显性别差异。李洪娟等通过测定316例健康体检者面部红外热图,分别取额、目、鼻、唇、下颌等部位的平均温度。研究发现,平和质者两目温度最高,左右额头次之,男女无差异。鼻子温度最低,男性高于女性。左右面颊温度基本对称,右颊略高于左颊,嘴唇和下颌温度与额头接近,男女无明显差异。

1.2舌诊舌诊是中医望诊独具特色的诊法之一。舌体与脏腑通过经络构成联系,是反映内部脏腑功能的一面“镜子”。相关实验证明,舌体上布满血管,没有脂肪组织,比起指尖以及手臂等部位更能准确地反映人体内部微循环等方面的信息,是疾病无创诊断的很好的测量点。舌温与年龄、性别、舌色、舌面分区、病证及舌血液灌注率等有关。刘黎青等应用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红外舌图特征及冷热温度负荷变化规律,之后又对42例糖尿病患者不同舌质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舌温低于正常人,不同中医证型的红外舌图各有其特征及变化规律。此方法简便直观、无痛苦、可重复性强,可作为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疾病转归、疗效判断的实用客观指标。此外,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季节舌体的红外热图存在差异性;老年人不同中医证型的红外舌图也各有其特征。

1.3其他局部望诊除舌诊与面诊外,专家学者对其他局部望诊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李顺月等通过分析正常人体背部的红外热图探寻背部温度分布规律,研究发现:①正常人背部的平均温度值为(32.58±0.91)℃;②背部及躯干左右两侧温度较对称,两侧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正常女性背部的平均温度值比男性的稍高;④颈部平均温度值为(34.10±1.21)℃;肩部平均温度值为(33.94±1.18)℃;背部平均温度值为(33.55±1.25)℃;腰部平均温度值为(33.18±1.27)℃,按照从颈、肩、背、腰部顺序向下温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红外热像图所观察到的背部温度的正常值将为背部疾病的诊断和经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辅助中医辨证的研究

寒证与热证,是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辨清寒证与热证,是确定“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疗原则的依据,对于认识疾病的性质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辅助中医辨证方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寒、热的辅助辨证。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在同一患者身上,往往出现既有寒证,又有热证的寒热错杂现象;或者出现疾病本质为热证,却表现出“寒象”的真热假寒证,或者出现疾病本质为寒证,却出现“热象”的真寒假热证。通过传统中医望诊进行辨证很容易出现错误,而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分析人体体表红外热图数据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病证的寒热本质,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而准确的依据。李红娟等通过红外检测发现,平和体质人群与冬泳、艾滋病感染者3组人群的督脉、命门等区域热差值有明显差异,说明正气强弱在人体体表温度上有差异。对比寒证、热证两组艾滋患者的脏腑热值数据,获得两组人群在胸膺(肺)、大腹(脾)等区域热差值的显著差异,为辅助寒热辨证提供研究基础。张越等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手足心热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借助红外热图可以比较客观区别阴虚、阳虚及脾虚阴火证等病因,打破了手足心热是由阴虚内热引起的常规认识。张宜等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肾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膝骨性关节炎不但是局部病变,而且与肾阳虚和心脾阳虚相关;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及早识别阳虚与阳虚兼证,从而可辅助中医辨证。此外,通过对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红外热图的关系研究发现,红外图像变化与不同证型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乳腺红外探查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判定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可望成为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

3.中医疗效评估方面的研究

正常人体红外热像图与正常解剖结构相同,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和稳定性。以人体后正中线为中线,以腰骶菱形窝为中心展开,上下及左右对称大致分布均匀。只要打破这种分布规律,远红外热像就提示机体的代谢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当人体患病或者某些生理状况发生变化时,全身或局部的远红外辐射热能就会受到破坏和影响,在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从中医角度来说,人体健康的“阴平阳秘”状态就是构成人体各个区域热值均匀,脏腑产热散热平衡。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对应体表各个区域热值出现寒热偏离时,即为非健康状态;通过中医干预治疗,人体脏腑气血阴阳调和平衡,通过红外热图则表现为全身各区域寒热偏离状态得到纠正。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中医疗法的客观评估指标之一。诸多专家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不同疾病的中医干预疗效进行了评估。郭会鹃等通过对183例艾滋病患者2个疗程的红外热值与118位正常人的红外热值对比,初步揭示了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身体热态的变化趋势,从而验证了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张立娟等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实验证明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红外热图像变化明显,疗效显著。黄进淑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热图中炎性病灶热区最长径线改变量及热区温差差值这两个量化指标对200例盆腔炎患者不同疗法进行对比评估,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疗效的客观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及基础。

4.经络穴位相关理论的研究

4.1经络穴位客观化研究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主要部分之一,其中穴位是针灸治疗的主要靶点。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呈现经络穴位的温度分布规律及走形,观察针灸前后机体的温度变化是分析针灸作用的一个途径,也是经络客观化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经络的存在及循行路线,其探测到的红外高温线带与经络走行基本一致,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相关研究已基本证实,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且多表现为经络线下的表皮层的高温线带。该红外辐射轨迹可以在穴位的体表刺激下诱发产生,但温灸是诱发循经高温线的最佳方式,电针次之。

4.2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非侵入性的功能性医学影像手段,已经在针灸的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提供给我们诸多直观的科学证据。相关研究表明,艾灸热敏腧穴产生的腧穴热敏现象(如扩热传热),除了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红外热成像技术很好地辅助了经络穴位的相关研究,使患者的主观感受客观化、数据化、可视化。临床研究显示,面瘫患者患侧与健侧存在明显的温差,针灸疗法能调节患病区域表面温度,使之与健侧温度接近对称。而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指导临床取穴,提高针灸疗法的有效性。

5.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中医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病因的易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预后的差异及个体对干预措施的不同反应性。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是中医体质辨识客观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避免了量表评估法由于个人主观理解及认识的不统一而产生较大偏差的缺点。研究表明,红外热图能有效地显示出夏、冬两季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的差异,并与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客观反映人体的季节性变化,并在中医体质客观化研究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郑霞等对30例阳虚质正常人和30例非阳虚质正常人的红外热图特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正常阳虚体质者和正常非阳虚体质者具有相同的代谢热值规律,头面部和四肢区位是应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评价阳虚的两个敏感区位。李启佳等采用非制冷镜头的红外热成像仪对30例平和质与46例阳虚质的正常人的红外热图进行对比研究,得出:①示指、中指、无名指和下肢是应用非致冷镜头的红外热像诊断系统判定阳虚的敏感区位;②无论何种致冷方式的红外热成像仪对膝部、股后区与小腿后区热值差异的研究具有可重复性;③冬季仅行下肢扫描即可进行阳虚评价。

6.亚健康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