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灾害风险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防治需求。泥石流广泛发育于占我国陆地面积约2/3的山地,分布广泛,活动频繁,每年爆发数百处以上,直接成灾的泥石流至少数十处,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山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山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山区工程建设及其安全运行。科学、有效、经济、适时地防治泥石流灾害是国家减灾和山区发展的战略需求。今后,我国泥石流防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进一步加强山区城镇泥石流监测预警、灾害治理和风险管理,有效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山区城镇这一区域发展中心的安全保障;加强水电、道路、管线、矿山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减灾防灾工作,针对工程安全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减灾技术,制订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减灾标准,更加有效地开展重大工程减灾;进一步加强民众的减灾知识和科学普及,建立和完善灾害群策群防体系,扩大减灾实效和范围;加强泥石流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理论方法的研究,开展泥石流风险分区和风险制图,服务区域发展和工程建设。
存在问题。我国泥石流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已经针对不同危害对象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适合欠发达地区特点的泥石流综合防治模式和配套技术;然而,泥石流形成条件、运动规律和成灾机制复杂,泥石流研究历史较短,对其物理性质和基本规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就使得泥石流防治还处于半经验阶段,不能满足国家减灾的需求。目前,存在于泥石流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有:泥石流预测预报基本上是基于“雨一地”关系的模型,没有脱离统计预报的范畴,预报精度不高,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较大;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经验性,不同科技人员计算结果差异较大,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近期才得到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建立完善的灾害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尽管已经在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一定探索,但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加强泥石流灾害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充分利用灾害的资源属性。
对策建议。加大对泥石流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注重地震区泥石流形成演化规律的研究。系统集成泥石流减灾技术,不断完善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促进减灾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泥石流灾害治理,将灾害治理和资源利用相结合,保障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泥石流类型和形成背景条件,选择典型灾害点,开展试验示范工程,树立灾害治理、区域脱贫、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示范样板,在全国推广经验和技术。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
崔鹏,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分会副主任等,曾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云南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国家站站长。主要从事以泥石流为主的山地灾害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研究,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及三等奖3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项目。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水利部制定了《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部 水利部
2014年1月16日
附 件
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以下简称中央补助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安排补助经费,专项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以及水利部、农业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
第三条 中央补助经费使用范围包括:
(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包括前期基础工作、防治区山洪灾害调查、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详查、山洪灾害分析评价、调查评价数据审核汇集及成果集成、调查评价业务培训等支出;
(二)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包括监测系统补充完善、预警系统补充完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善及各级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完善以及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建设等支出;
(三)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包括洪水风险图规范制度制定、洪水风险图通用软件开发、洪水风险图编制、洪水风险图管理与应用系统建设、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等支出;
(四)重点山洪沟(山区河道)防洪治理。包括采取修建护岸、堤防等工程措施支出。
第四条 中央补助经费不得用于移民征地、城镇及景观建设、修建楼堂馆所、车辆购置、人员补贴以及项目管理费等支出。
第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全面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运行维护经费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承担。运行维护经费定额标准由地方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水利部门制定。
第六条 财政部、水利部建立中央补助经费分配奖补激励机制,根据年度资金规模和建设任务,结合上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地方投入、项目建设管理等情况,确定中央补助经费分配方案。
第七条 每年6月15日前,财政部商水利部按程序将中央补助经费下达至各省级财政部门,并抄送各省级水利部门。
第八条 中央补助经费下达后,各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年度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建设任务和组织实施要求等,统筹安排中央补助经费和地方建设资金,用于当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各省级财政部门应按预算级次和程序及时下达中央补助经费,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九条 由水利部、农业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实施的项目,中央补助经费列入中央本级部门预算,预算编制按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财政部、水利部组织对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与中央补助经费安排挂钩。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水利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
第十一条 中央补助经费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中央补助经费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中央补助经费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中央补助经费购置的物资材料和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十三条 中央补助经费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
第十四条 下达地方的中央补助经费连续结转两年及以上仍未使用完毕的,一律视同结余资金,收回地方同级财政统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部、农业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2010〕7号)要求,将中央补助经费结余资金全部统筹用于编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对于中央补助经费结转资金,在编制以后年度预算时,应根据项目结转资金情况和项目年度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安排财政拨款预算。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对中央补助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中央补助经费使用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对中央补助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及个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水利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送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关键字] 区域地质 评价 滑坡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188-1
1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现状
在一定的面积范围内根据区域地质条件背景、地质灾害的触发因素以及人类的活动状况,对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伤进行各种评估和分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地质灾害评价"。这些分析评估主要是指对区域灾害易发性(主要以基本地质条件分析为主)、区域危险性(在易发性基础上分析人类活动等诱因)和区域风险性(在危险性基础上考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的评估调查。我们回忆分析贵州的地质灾害区域评价,尤其是滑坡灾害的区域评估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许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中心都全面的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用在滑坡的区域评价上,地质灾害区域的研究又再度掀起波澜,受到国内众多地质学科研究者关注和探讨。
(2)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国外滑坡风险评价思想体系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因此实施了对于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和管理。
(3)2006年1月省政府以黔府办发〔2006〕11号文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明确教育、建设、交通、水利等14个省直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4)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资源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地更有计划,减轻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财产和生命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产、生活环境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贵州省国土总体规划》(2000-2020年)、《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全省县(市)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及近年以来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本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规划期共10年,划分为近期与中期,近期分两个阶段规划到2010年(第一阶段为2006-2008,二阶段为2009-2010年),中期规划到2015年。
上面都是简单的回忆贵州地质灾害区域评价的发展过程,紧接这我们将回顾近年贵州在地质灾害防治上的一个典型代表事件。贵州筛选了700个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县市分阶段分步骤的开展调查科规划工作。到2012年为止,一共完成了168个县的调查和区域划分工作,并且还建立了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群测群防网络。目前已查明地质灾害点8203处,其中,对人和财产构成威胁的隐患点7049处,81.36万人及152所学校6.17万师生受到威胁。人数大于500人的隐患点307处,38.1万人受到威胁。地质灾害隐患涉及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公路、桥梁、河道等。目前贵州正在逐步完善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测群防网络。但是在参与这个项目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较为突出的很难解决的问题:调查容易区划难。以前的常用的专用性调查方法和区划方法在应用到县市中时明显有问题,它在实施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项目中积累的许许多多的数据是以前地址工作者怎么都得不到的,现在要将这些数据准确有效的应用到实际上网防灾减灾决策中,当务之急是要摸索出一条适合贵州的县市一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这也是贵州防灾减灾部门实施灾害风险监控的有效管理道路。
2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中的若干问题
经过仔细的总结,目前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过度片面的追求数学模型的复杂性。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得知危险性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两类。可是不管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不管形式的严格与否,他们都会存在很大人为的因素,致使评价结果有较大的随意性。
(2)评价或者区划结果的标准不够明确。这里强调评判标准问题,主要是因为涉及到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原始出发点和目的。现在人们对于区划结果是否Fuehrer实际状况总是有这样的标准,例如"已经存在的滑坡点所在评价单元得出的评估价别是不是高危险性的"。这里不仅在逻辑上存在不严谨的地方,而且在危险性的评价单元得出的目的上。仅仅依赖这一项指标就下结论也是存在很大问题。我们对区域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估是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以是否能在管理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是判断评价结果是否正确的最后标准。如果在实际评价中不能够为滑坡危害的管理带来很好的依据。那么评价结果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3)地址学家太过于强调GIS的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联合国提出十年减灾的计划,所以在自然灾害的评价和管理方面达到一个空前的。另外在同一时期系统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等理论、遥感以及GIS技术的引入,使得研究者碎玉地质灾害区域评价好预测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不过客观公正的评判10年以来在地质灾害评价领域的发展。GIS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贵州的地质灾害管理和评价要想真正走上风险评估与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而实施滑坡灾害管理的基础是滑坡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在未来教程的一段时间里,地质灾害评价领域都会围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区划。所以我们要重视地质灾害的管理和评价分析,要搜集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发生机理,进一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借助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的评价和管理,为防灾减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华斌,吴树仁,汪微波.滑坡灾害空间智能预测展望[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2期.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地表高程下降的一种缓变型地质灾害,发生初期不易察觉,具有隐蔽性,一旦致灾则波及面积很大,难以治理。
地处平原区的盐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沉降成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2 盐城市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致灾因子分析
地面沉降成因多种多样,各种成因又相互联系、相互叠加, 在一定时段一定地区的主导因素又会发生变化。
2.1 地质环境条件
本区域从中生代开始发生相对沉降,新生代以来沉降明显,其间有短期停顿或相对上升,但总体趋势始终表现为缓慢地沉降。有关资料显示,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速率约为0.4~1.2mm/a,平均大约0.5 mm/a,在地面沉降中比重很小。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山岳冰川和极地冰川不断融化,海洋表面与深部的温度差异造成海水产生热膨胀效应,全球海平面的相对上升。据有关研究报告,江苏附近海域的海平面上升速率估计值约为8.0mm/a~9.5mm/a。
由于本区成陆时间不长,河湖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发育。在盐城市区西部一场地进行现场勘探,由地表到地下划分为14个工程地质层,然后分层进行地面沉降变形监测,在10个月的监测中各土层都发生了一定的沉降变形,其中第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变形占地面沉降总量的46%,第七层黏质粉土变形占地面沉降总量的18%。本区广泛分布了淤泥质粉质黏土,所以本区浅部软弱土层变形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大。
2.2 地下水的开采
按含水层埋藏条件和水力特征,区内松散岩土孔隙水可分为五个含水层组,各含水层组特征如下:潜水含水层组,时代相当于第四纪全新世,含水层厚度约为10~15m,水量较贫,水质较差。Ⅰ承压含水层组,时代相当于第四纪晚更新世,含水层厚度约为10~25m,不宜供水饮用。Ⅱ承压含水层组,时代相当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含水层厚度约为15~85m,目前最大水位埋深为34.76m,水位降落漏斗面积约为202.4km2。Ⅲ承压含水层组,时代相当于第四纪早更新世,含水层厚度约为15~45m,目前最大水位埋深为40.89m,水位降落漏斗面积约为1583.7km2。Ⅳ承压含水层组,时代相当于第三纪渐新世晚期河湖相沉积,含水层厚度大于40m,目前最大水位埋深为45.45m,水位降落漏斗面积约为1792.6km2。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当潜水位下降后,潜水位变动带的孔隙水被疏干,上部土层压力完全由固体骨架承担,土体孔隙压缩,造成地面沉降。对于承压含水层而言,承压水位的下降是承压含水层弹性释水引起的,会造成含水层上下的相对弱透水层中有效应力增加,固结压缩,形成地面沉降。
2.3 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
(1)施工作用
本区软土普遍发育,城市建设中广泛采用桩基础,桩基施工时产生的动力荷载作用,可使砂土层产生挤密效应,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基槽及地下工程开挖,则直接扰动土体,卸荷造成地面变形。
(2)工程荷载作用
盐城市城区的四个地面沉降漏斗之形成与城市建设进程极为吻合,这些地区原来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容积率小;现在以密集的高层建筑为主,容积率大。
综上所述,盐城市地面沉降的致灾因子是海平面上升速率、开采含水层层数、软土厚度、地下水开采量以及施工加载。
3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3.1 评价体系的建立
地面沉降成灾风险取决于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和损失程度三个方面。
地面沉降的易发性由致灾因子决定,危险性则由累计地面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决定,损失程度由人口和建(构)筑物密集程度决定,地面沉降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3.2 评价标准及权重
根据本地区经验,评判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本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可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针对具体地段进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风险定量评价。
4. 本区地面沉降的防治建议
(1)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系统,以便科学确定并不断修正安全开采量,获取开采模数。
(2)通过增设基岩标、分层标,提高地面沉降监测的精度。
(3)新城区规划时做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 结束语
通过对盐城市区现场勘察及地面沉降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出地面沉降致灾因子,建立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但如何准确获得各参数值还需做大量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险观;灾难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风险认知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55-04
一、问题的提出
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各种灾害风险更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洪水、旱灾、地震、飓风、海啸、矿难、空难、环境污染、核泄漏、大规模恐怖袭击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灾难与风险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如不同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1]、公共危机与社会风险研究[2]、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灾难学,[3]灾难人类学更是异军突起,对灾难与危险进行独特研究。[4]然而,从国内已有的风险与灾难研究文献上看,不同学科之间未建立起必要的对话机制和跨学科研究,学术概念不统一阻碍了不同学科的对话。
在此态势下,如何全面理解、认知和应对“风险”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梳理社会理论中关于风险的认知,探讨人类学家如何认识、理解风险;并试图构建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以扩展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二、三种传统风险观的比较
在风险管理方面,ISO风险管理标准《ISOguide73:200险管理术语》中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ofuncertaintyonobjectives)。这是一种技术性取向的理解,试图通过计算风险概率以控制风险;还存在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取向的理解,将风险看作是一种社会后果。[5]“广义地讲,风险是指一切对人及人所关心的事物带来损害的事件与行为的可能性。风险的实质是其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既源于风险事件与行为本身的随机性,也源于我们对风险影响理解与把握的不确定性。”[6]
对社会风险的认识存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持客观主义观点,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而玛丽・道格拉斯等认为当代社会风险实际上并未增多或加剧,而只是被觉察、被认识的风险增多和加剧了。[7]对此,一些学者认为风险本身就是客观和主观的综合体,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既要研究民众的风险意识,也要研究中国的风险现实。[8]可见,风险是当今社会理论的重要论题。
昂格尔在《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指出,经典社会理论必须面对三个问题,即方法论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和现代性的问题。当代社会理论仍需直面上述三大问题,出于对现代性和当代社会秩序的反思性思考,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以及尼古拉斯・卢曼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基础上,风险社会理论成为当代重要社会理论之一,并成为当代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风险社会文献研读与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在风险社会理论中存在以下三种风险观念:即自然主义风险观、结构主义风险观和建构主义风险观。
(一)自然主义风险观
从历史角度看:在原初社会中,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没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对自然具有一种崇拜和敬畏心理,常常是通过巫师祷祝、献祭等方式与自然沟通。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直接联系,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洪水、干旱、地震等。对自然灾害的经验逐渐塑造了人们自然主义风险观。这种风险观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风险是自然存在的;其应对方式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如迁徙、如传统禁忌等。这种自然主义风险观在农业社会也仍然普遍存在。
从理论方面看,贝克等人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是暗含风险社会之前的社会是具有自然风险(本能的)、可控风险(机械的)这一预设的。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与工业社会相区分,是因为贝克敏锐地观察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出现了断裂,技术风险已经超越传统的自然风险,成为主要的风险因素,自然主义风险观已经无法解释现代社会风险的结构特征。所以,贝克等人赋予“风险”新的概念,认为它表明自然与传统的终结。
(二)结构主义风险观
贝克和吉登斯等人的风险观念一般被认为是制度主义风险观,是现实主义风险观,这是从本体论角度的概括。笔者提出的结构主义风险观是从风险认知视角出来进行的描述。
首先,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分,这是结构主义认知的基础范式。吉登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被制造的风险”,贝克也特别强调风险社会中“技术风险”的主要影响。其次,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技术风险与制度风险在现代社会中引起的结构性变化,如认知结构的变化―对未来的思考决定现在的决策,而非基于过去而决策,又如风险分配取代财富分配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逻辑。最后,社会风险在社会结构中放大或缩小,个体化公民被镶嵌于社会之中,独自面对风险。从风险认知角度看,卢曼基于系统环境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主义风险观。
(三)建构主义风险观
所谓建构主义风险观主要是指被感知的风险才是真实的风险这样一种风险观念。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风险分类不一致,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取向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观。比如,玛丽・道格拉斯根据阶层/权力分类图式[9]与不同的风险取向的分析,认为等级制度主义文化中倾向于认为政治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而市场个人主义文化中则认为经济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处于社团群落边缘文化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自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10]他们认为,风险不是一种社会事实,而是一种文化现象。风险分类不一样,因为不同社会的文化感知不一样,故建构出不一样的风险文化。灾害和灾难是通过物质实践和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互构而得以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11]斯科特・拉什在玛丽・道格拉斯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文化”的概念,试图用“风险文化”的概念替代“风险社会”的概念,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维度。可以说,作为人类学家的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观超越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风险观。
三、灾难人类学
目前,人类学对风险的认识与理解主要体现于灾难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之中。灾难人类学将灾难视作社会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因为“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灾难中因社会、文化和物质的需求被降低到最低点而完全暴露出来。”人类学研究灾难主要有三种基本视角:一是行为反馈模式,二是社会变迁模式,三是政治-经济环境模式。[4]从现有文献来看,灾难人类学更重视灾难发生后的研究,因而风险概念很少进入其分析架构,但通过社会脆弱性概念以及灾难人类学对灾难原因及灾难预防的理解,可以体会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
(一)社会脆弱性
脆弱性是在灾难和风险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但其定义并未得到统一,脆弱性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如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生态和制度等方面的脆弱性。但社会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这一概念的出现使人类学者开始重视灾难发生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分析,而这一转变就是从重视灾难到重视风险分析的转变。
灾难人类学中常用的脆弱性定义是由布莱基(Blaikie)等提供的临时定义:“我们所说的脆弱性,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预期、应对、抵抗自然灾害的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和特点。这里涉及的是一套组合因素,它们决定在自然和社会中分立和可区分的事件,在何种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生活”。[10]
脆弱性是风险分析的一个有效概念,它使我们看到风险如何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影响中,借由社会意识形态、人口因素、环境特征、经济关系等社会文化结构,如何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发挥影响的。通过脆弱性概念,人类学者能够分析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因为社会结构关系不同,受到同样的灾害的威胁程度不同,其应对方式也不一样,这是一种明显的关于风险的社会分析方式。
(二)灾难原因
当社会脆弱性概念的引入,人类学不再认为灾难仅仅是由自然因素引起,而是在自然―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灾难不再被看做是“上帝的旨意”或者是“不可预测的事件”,不再是中断、突发,不是外在力量的强行介入,而是持续与嵌入,是原有生活的投射。[12]
“在大多数情况下,灾难并非不期而至,而是通过两种因素:一是人口以及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二是有潜在破坏力的因子,两者相结合才产生灾难。这两种成分均嵌于自然和社会系统之中,并且作为一种进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展开。当灾害威胁和灾难发生时,它们都成了物质、生物和社会文化系统复杂交汇的表现。”[13]对灾难的理解急需综合性分析,其原因在于人的社区与行为并非简单地定位于环境。人类学以整体观作为学科领域的标志,提供了一个能够覆盖灾难成因与影响范围的理论框架。
(三)灾难防治
人类学者在研究灾难时不可避免地打开了应用人类学的大门,因为研究灾难不得不涉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和灾难的防治。在灾难的防治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人类学者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之道。
首先,人类学强调灾难防治的本土实践。人类学认为同样的灾害对不同地区、不同社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规范的现代科学性、技术性的防灾减灾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社区。外来的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思路要充分了解目标社区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特征,使统一的科学模式能够与本土特征相契合,强调防灾减灾的本土实践。
其次,人类学注重利用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的社区生活中,人们在面对各种灾害风险和灾害影响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当地行之有效的灾害预防知识与智慧,这是适合于当地防灾减灾的地方性知识。比如,有学者对彝族比尔文献中的灾害防治地方性知识做了分析,认为将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14]进一步地,张原等敏锐地观察到地方性知识体系必须保持开放性,以维系不断变迁的地方生活世界有序性,否则将“导致地方社会文化结构的脆弱性,诱发各种灾难情景”。[15]
最后,人类学者强调在整体的生活世界中直面灾难。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采取碎片化的、项目式的工作方式,而是应在社区的整体生活世界中,从自然、结构、文化以及历史的维度中直面灾难,认识灾难在生活世界中的本来面貌,[16]从而采取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防灾减灾方案。
从上述对灾难原因与防治的分析和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人类学关于风险有如下基本理解:其一,风险并不仅仅是一种概率性的偶然事件,它与社会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其二,灾难的风险产生于自然―社会系统之中;其三,灾难风险分析需要人类学提供一个整体研究框架。
四、人类学与风险认知
(一)人类学的认知框架
在西方人类学传统中,认识人文世界存在着三种基本传统:第一种是受卡尔・马克思影响的强调生产、经济的物质主义观,第二种是涂尔干脉络下的社会结构观,第三种是马克斯・韦伯脉络中的强调文化与意义理解。这三种传统分别注重的是物质环境、社会事实与文化意义,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传承不绝。我们认为人类学的三种基本传统或者说自然(nature)、结构(structure)和文化(culture)的三种视角,不可偏废,它们共同构成人类学认识人文世界整体框架,这一框架对我们综合认识风险也是极具意义的。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看到人类学的三种传统都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人与自然”的二分结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人文图景,其风险观念也会明显不同。正如前文所述,在自然主义观念看来,人与自然合一,人完全存在于自然之中,人们对自然的神秘力量保持一种敬畏之心,面对自然风险采取的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反应。在结构主义观看来,人与自然是二分的,而且随着人类技术的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面对自然风险的态度不是敬畏而是采取工程技术防治。在文化相对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互构的,而风险是在人类与自然互构的环境中发生和产生影响的。可见人类学的认知框架对我们综合理解风险大有裨益。
(二)人类学整体观与风险认知
综合上面风险社会理论中自然主义、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风险观,以及灾难人类学对风险的综合性理解,结合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的整体认知框架,人类学对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呼之欲出。
一方面,我们认为自然物质、环境生态和身体生命等具自然属性的事物是风险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风险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没有人与自然,风险无从发生,也无从被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基础等具结构属性的社会事实是风险得以发展变化的基本载体,在不同的人为结构之中,风险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变化和影响。再一方面,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分类范畴、传统经验等具有文化属性的意义建构是认识风险的知识来源,也是风险应对决策的基本准则,不同的意义建构将导致人们不同的风险认识和风险应对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类学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
我们认为应带着人类学整体观的认识视角,从上述自然、结构和文化三方面综合认识和理解风险,在理论上加强不同向度的风险认知的对话与理解,在实践上进行纵向历史和横向空间上的比较分析,使人类学关于风险认知的整体图景能够成为社会科学中风险认知的基本参考,也能指导不同地区的人们有效应对和防范风险。
(三)民族志调查与风险认知
持续系统的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民族志是其田野调查的科学成果。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往往集中于一个社区,对该社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比较,并能与宏大叙事理论发生关联,展现人类社会的不同面向、贡献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能综合各个学科关于风险的理解,将之统一于自然―结构―文化的认知框架之中,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人类学也提供了田野调查这样一套独特的方法观察风险实践。
流动性和风险应成为当下人类学的重要课题,[17]人类学者已经认识到灾难是其天然实验室和危机显示器,[4]很多人类学者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关于灾难的民族志调查,如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18]一般都是注重灾难发生时和灾后重建的社区调查,但已开始注意到关于风险形成和风险观念的田野调查。我们期待经典灾难民族志的出现。
五、结语
风险是面向未来的损失的可能性,灾难是已然发生的事件。我们看到,风险既是一种自然因素,更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风险理解上,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自然―结构―文化的三维认知框架,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为确切的整体把握。当风险和脆弱性进入灾难人类学乃至整个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将超越传统风险观,进而为风险认知提供更为基础、更为综合的知识观念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广利,许丽娜.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04(2).
[3]李明泉,赵娉萍.灾难学研究框架构想[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4](美)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著,彭文斌译.人类学对危险与灾难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
[5]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2007(2).
[6]彼得・泰勒-顾柏,张秀兰.社会风险治理经典译丛[M].中国劳动出版社,2010.
[7]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9).
[8]刘岩.风险社会三论及其应用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9(3).
[9]张宁.风险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启示―文化视角下的风险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10]安东尼・奥立佛-史密斯.灾难的理论研究:自然、权力和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11]马步云.风险社会的文化透视[J].兰州学刊,2006(5).
[12]夏少琼.国外灾难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13]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著,彭文斌编译.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14]叶宏,郭虹.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减防灾―以彝族尔比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2).
[15]张原,马浪.知识图景中的灾难考察―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关键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
[16]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17]范可.流动性和风险:当下人类学的课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18]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4.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雷电能造成人员伤亡,能使建筑物起火、击毁。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雷击造成的损失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通信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可为评估对象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雷击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早就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在2010年后陆续开展了重大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布布局、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是一项科学、、严谨、复杂的技术工作,依赖于监测手段的进步、技术标准的完善。
系统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认识和评价风险,进而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点,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生命损失、公众服务损失、文化遗产损失和经济损失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估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经济投入、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龙里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全国各地均在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开展较好的已有百余个项目,较差的刚起步。评估范围涉及有大型建设项目、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普通住宅、重点项目、人员密集场所等。下面分析一下我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一)多没有进行现场勘察、测试,也没有统一的勘察报告或调查表。仅靠平面规划图是不能全面了解局地地形、地质、周围环境、雷击历史、小气候等来分析对雷击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评估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
(二)评估采用标准不规范,部分将已废止的标准或过期的规章和已转化为国标的国际标准还在引用,现行国际标准只能参考,不宜直接采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多没有在《报告》中列明。
(三)对住宅小区评估没有分区,对于工厂密集建筑没有总体等效为一个建筑物或分区或分装置来进行评估。
(四)评估分析损失类型不全面。部分只作建筑物中人员生命损失类型风险评估,而未进行经济损失和可能引起其他损失的风险评估。其实规范要求仅对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建筑物或医院以及其他内部系统的失效马上会危及人员生命的建筑物,才进行全部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分量的分析,否则仅对个别分量分析。
(五)对住宅燃气管道的雷击风险没有考虑,特别是管道法兰间非金属衬垫因雷击电火花穿孔,有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的风险没有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三、雷击风险评估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现场勘察原始记录应有内容
现场勘察原始记录应有评估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地址、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联系人电话、建筑面积、总投资额,勘察日期天气环境、使用仪器设备及编号、附近雷击史、土壤电阻率测试记录,工程项目的数据、结构类型及电磁特性、附近雷击大地密度、防接触与跨步电压损害措施,地板类型、防火等级、火灾风险、特殊损害度,强弱电系统电缆及设备特性、各建筑间关联性、项目平面示意图、电气布线总平面图,项目存放原料、产品、经营物品和生产设备等,还应对现场拍摄必要的影像资料,还必须有现场勘察人、委托单位陪同人等签名。
(二)项目预评估
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 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三)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区域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雷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呈多发态势。为切实加强全市防雷减灾工作,依照规定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防雷减灾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进一步加强全市防雷平安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运用科学的原理方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确保防雷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对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及雷电灾害发生后的严重水平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因此,组织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依法履行防雷减灾管理职责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基本的科学依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各级气象和平安监管部门应把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日常平安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全面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涉及面广、责任重大,雷击风险评估作为社会公共平安保证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依法履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各级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平安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需根据委托单位的需要,客观、科学、准确地提供评估结果。评估范围内的业主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应主动配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三、规范实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危险易燃易爆环境等建设项目。必需同步做好雷电风险评估工作,设计单位应当把雷电风险评估演讲作为施工图的设计依据,根据演讲要求、防雷技术规范和规范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切实从源头把好防雷安全关,以确保社会公共平安。
(一)本行政区域内应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包括:
1乡村桥梁、燃气、轨道、供水、供热等公共设施;
2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设施、电气装置;
3石油、化工、矿山等易燃易爆物资和剧毒物质生产车间与仓储设施等爆炸危险环境;
4医院、商场、学校、影剧院和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
5乡村火车站与铁路枢纽的主体工程;
6重点建设项目及高层建筑(建筑高度≥50米的建(构)筑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
7高速公路的高架桥、Ⅱ类以上的机场;
8其他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重大建设工程。
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需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对评估结论负责。
(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出具的评估演讲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基础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还应当对探测仪器、探测方法和探测环境进行说明;
3评估所依据的规范、规范、规程和方法;
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分析;
极端雷电事件出现概率5雷击风险性的评估.;
6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7评估结论和适用性说明;
8其他有关内容。
四、切实抓好防御雷电灾害平安责任制落实
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防御雷电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督促各单位完善和落实防雷电灾害平安措施,监督有关单位主动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认真落实防雷设施平安检测的有关规定,及时排查治理雷击平安隐患。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rescue process, and provides ways of optimizing rescu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China carring out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关键词: 地质灾害;救援管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relief management;BSC;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001-02
0 引言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最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由于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的20%-25%。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将更加频繁,破坏性也将不断加大。因此,加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减小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的地质灾害风险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救援体系,虽然灾害管理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先进的救援体系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因此调整和优化救援管理,无论对今后救灾,还是对社会的不断进步,都将十分有益。
1 基于BSC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机理
平衡计分卡自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得到了理论界和事务界的广泛关注,《哈佛商业评论》更是将其评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与其他战略管理工具最大的区别是其“平衡性”,从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客户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考察企业绩效,四个维度构成“十字”结构,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平衡性。实施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的实质目的是将组织的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同时对战略的实现进行实时控制。因此,平衡计分卡不仅是绩效管理工具,更是战略管理工具,使被评价组织在战略导向下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强调的不单单是救援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能总结出从预警到救援再到重建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能力。本文通过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设计一套以救援战略为中心,注重各救援维度间平衡的指标体系,综合运行平衡计分卡和绩效评价工具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很少有学者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当前提倡的一种思维和方法的创新。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四个维度总体指标和企业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基本一致,但内容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企业绩效评价最核心的是财务维度,其他三个维度是提高财务维度的因。而对于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应以公众利益为核心,其他三个维度是如何满足公众利益需要的因。也就是说想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就要科学合理规划救援流程,提高救援流程的效率;需要优化保障方案,合理配置各种保障资源;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学习,改善救援方式,提高救援水平。而无论是对救援流程的、保障方案的优化,还是对地质灾害的学习与改善,其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尽可能减少因地质灾害管理给公众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损失,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2 基于BSC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企业绩效评价最核心的是财务指标;地质灾害治理主要是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作为推动评价地质灾害治理绩效的一种管理技术,其绩效评估的内容必须严格围绕地质灾害治理的使命和战略。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价值始终是第一位,人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地质灾害治理绩效评估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地质灾害风险中,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其核心目标,其他维度必须有效推动该目标的实现,形成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从战略目标一致性上分析,本文将平衡计分卡中企业财务维度与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公众利益维度相对应,是非常合理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公众利益维度应包括救援全过程中公众的知情权、公众在灾害救援中的生活保障以及灾后重建。公众利益维度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所能创造的价值,但企业所能掌控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必须尽可能使其资源配置及业务流程达到最优化;而在地质灾害风险中,由于救灾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资源不浪费的情况下,各个救援流程的效率与效益水平成为影响救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将平衡计分卡对内部流程维度与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中救援流程维度对应起来。救援流程维度按时间跨度应包含灾前的应急预警、灾害发生是的应急响应以及灾后的应急善后工作。救助流程维度具体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企业实现财务指标离不开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客户指标是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是否合理的风向标,客户的满意与忠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地质灾害风险中,救援行动的顺利执行同样离不开救援保障维度的保驾护航,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尽量顺畅提供足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保障救援行动的顺利执行,从而保障救援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可以将客户维度内涵扩大以对应于灾害救援管理的保障条件。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中保障方案维度包含人力、财力、物力、环境、信息以及设施等方面的保障。保障方案维度具体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任何企业都要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技术和能力根本无法确保其实现未来的战略目标,所以学习与成长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持续动力。每次爆发的地质灾害特点各异,上一次的治理策略和治理方式无法适用于下一次地质灾害管理。因此,地质灾害治理应对以前的救援案例进行总结,持续对救灾流程进行改善优化,不断提高救援水平,以尽可能完成救援目标。因此,平衡计分卡学习成长维度与地质灾害管理中学习与改进维度要求是一致的,即包括学习能力和改进能力两方面指标。学习与改进维度具体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
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在确立了地质灾害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后,可通过现场考察、社会调查、专家测评、数据处理等方式对各级指标打分,结合各级指标预先设定的权重,得到最终的绩效分值。平衡计分卡的有效运作还必需对绩效评价计划进行广泛的讨论,建立绩效评价的有效反馈机制,以不断改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绩效评价的动态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公众利益维度,救援流程维度,保障方案维度和学习与改善维度,以及各维度下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揭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变动的各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指标间的逻辑链,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达到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过去指标与未来指标、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过程指标与目标指标、原因指标与结果指标之间的平衡。通过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整体战略的基础上,协调公众、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企业的利益,平衡公众的需求与政府资源的供给,调和公众与救援管理人员的关系,解决地方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调和公共资源支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进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优选方案。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整体救援的效果,通过借助平衡计分卡思想针对地质灾害风险的战略目标要求,创造性构建了四个维度14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绩效评价工具来完善和优化救援流程,并为调整和优化救援方式提供途径和方法,为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雁林.地质灾害防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探讨[J].灾害学,2012(10):47-50.
[2]张士强,王景波.浅析平衡计分卡的“平衡”性[J].价值工程,2007(2):130-132.
[3]毕丹.县级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研究[D].长沙:湘潭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