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俗文化研究成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盐城民俗文化的特点
民俗文化通常是指当地保存或传承的工业时代前的传统风俗,也是指人类社会中所有形成习俗、惯例等世代传承的事项总和,如民族服饰、节庆活动、土特产、工艺品、特色美味食品等。
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东临黄海,境内河渠纵横,历史上盐、农、渔、商多业并举,民俗文化非常丰富,盐城本土的民俗坐标融合了海洋、农业文化的特色,决定盐城民俗有很大的先进性、开放性、多样性及复杂性。
近几年,国务院公布的民俗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盐城民俗是一本大书,这本书是社交礼仪、游艺娱乐、衣食住行、民间禁忌、婚丧嫁娶、生育寿诞、生产习俗、岁时节庆的集合体。据调查,早在2013年中国机动车已突破1亿辆,汽车保有量每年极速上升,但是带来很多负面问题,如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城市公路环境急速下降、高速公路因乱抛物的意外事故率上升,这些都和车载垃圾有关。为此,本课题倡导人们设计富含盐城民俗特色的车载置物袋,旨在推广盐城民俗文化的同时,解决车载垃圾问题。
二、车载置物袋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科技的发展使得汽车置物袋的需求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关注并使用它,它也对汽车的美观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车用塑料已由普通的装饰用途逐渐发展成制造结构性的部件,要求也在提高,我国汽车产量的增长使得高性能的车载置物袋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全球的汽车产量在不断增加,近5年的增长率达到30%。中国汽车产量超过一千万辆,居世界第一位,美国、日本汽车产量为862万辆和839万辆,居世界第2、3位,此外,德国、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汽车产量也较大,增长率超过10%的国家有美国、墨西哥、印度。
依照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车用塑料量非常多,高达汽车总重量的15%,单车高达150千克,而我国单车塑料的使用量仅占车重的7%。车用塑料中的通用塑料价格最低,如PP、PF、PVC、ABS,使用量达到50%,其次是工程塑料盒和特种塑料价格较高,使用比例较低。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前期准备
前期在指Ю鲜Φ拇领下,本项目已制定可操作的详细实施计划。团队成员参与并搜集了相关材料,归纳整理了盐城当地民俗和有车一族喜欢的车载置物袋特点,提炼出以盐城民俗为主题车载置物袋,能够符合车主需求的,结合盐城本土文化特色,为广大车主用户设计出符合盐城本土文化的车载项目产品。
(二)中期策划
(1)主持人肖阳同学负责制定盐城民俗车载置物袋相关的设计方案,掌握盐城民俗元素与车载置物袋融合的设计方法。
(2)乔雨和戴旭同学归纳整理了相关图书馆资料文案,初步掌握了置物袋产品与盐城民俗设计的整个流程,并可以深入盐城各地对各类民俗元素进行搜集,如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等,尽可能地挖掘与本课题相关的盐城民俗设计元素。
(3)乔雨、孙睿等同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走访盐城各个乡镇,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并且到相关车载用品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听取他们对本项目的建议。
(三)后期组织实施
在整个项目的组织后期,本文从盐城本土风情特色出发,分析车载置物袋设计的民俗多样性,最终融合沿海文化特色,提炼典型特色民俗文化元素,将其设计为各类置物袋专属图案,将拥有文化特色的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元素设计在车载置物袋上,提交给指导老师审核验收,并在盐城广大市民和师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设计草图方案是否可行,最终制定设计成稿。
(四)实践环节
根据盐城本土民俗产品特色,团队成员设计出符合本地人需求的盐城民俗产品,手绘设计草图,并用Photoshop、AI等设计软件,绘制盐城民俗作品以及产品设计的平面款式图、结构图、彩色效果图、工艺流程图等,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文本。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加强指导,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以确保项目的完成。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半年的努力实践,本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首先,将国内早期车载置物袋和当今车载置物袋进行比较,主要是比较设计元素在置物袋造型上的表现方法。
其次,要做的是:设计素材收集――设计元素――创意构思――民俗文化元素、车载置物袋相结合。
最后,作品呈现,如图1所示。
五、整套设计的创新点及问题分析
(一)创新点
广泛汲取盐城民俗文化元素(如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立足现代车载置物袋的表现,深入了解近年来盐城车载置物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展现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的艺术特质。
本套设计主要是两款(虎头鞋款和脸谱款):
虎头鞋款是可降解的塑料袋,可以防水防潮,承受力和耐用性都很好。优点是不占用空间,不足之处是美观性稍差。
脸谱款用的是可回收的粗纸,外观大气,兼容产品外包装的美感与设计感。优点是外观漂亮,不足之处是吸水性较差,占用一定的空间。
整套设计以塑料和纸质两种材质相辅相成,根据汽车空间的大小来定制不同种类的置物袋,在颜色和材质上面都进行优化,方便用于汽车上的不同地方,以及用于各种用途的汽车。
(二)问题分析
本次研究时间仓促,笔者对盐城当地民俗资源梳理的不够多,走访的民俗工艺品厂不是很多,对民间工艺品文化元素挖掘得不深。团队成员前几次商讨时,一起讨论盐城特色民俗文化元素,如射阳虎头鞋和东台发绣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完善。在设计传统民俗置物袋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在选取最佳方案绘制效果图时,出现一定的意见分歧。比如,是绘制脸谱图案还是虎头鞋图案,分歧较大,因为脸谱图案绘制在塑料袋上易造成立体感不强,并且颜色复杂,不容易上色。在后来的团队讨论中,虎头鞋在民俗元素置物袋电脑效果图的设计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设计方案。在成稿的修改过程中,置物袋要根据整体风格进行适当的处理,处理方式灵活。根据实用性的需要,要彻底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包装袋式样、色彩搭配、质地材料的形式,设计结合包装袋本身的造型特点,冲破固有的认知束缚,进行夸张和优化的处理方法。
六、结语
在民族文化资源甚多的盐阜大地上,很多资源都适合应用在民俗车载置物袋的设计上。本次课题相关的民俗文化元素探究虽然已经有一些基础,但是力度还不够,在今后的研究中更要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大力发展创新型民俗研究产品。除了本土文化,还可以开发非本土文化,如盐城铁军文化,可以开发研究海盐文化置物袋以及铁军旅游区储物袋。在今后的开发中,人们要多检讨存在的问题,为盐城民俗特色的进一步开发保驾护航。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风情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目前学术界就旅游对民俗风情所造成的影响,大多倾向于消极影响方面或某一民族文化某一方面而进行探讨。胡绍林对张家界民俗旅游发展中的民俗风情粗糙低俗的现象进行了剖析,马晓京则指出旅游对非常落后的民俗地区,消极影响重视不够;邢海燕以青海土族服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马福成对门源回族习俗进行了探析。由青藏铁路运营带来的“旅游热”对青海民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有关这方面的影响及合理开发与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欲通过对青藏铁路给青海民俗文化方面所带来影响的研究,探讨对策,旨在使得青海民俗文化之魅力能够永久的维持。
二、青藏铁路对青海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
(一)有助于促进青海旅游业和民俗文化的发展
2007年青海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幅比近十年的平均增幅要高出33%,入境游客也有类似的增长趋势;这也带来了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据2008年8月份西宁统计局统计,青藏铁路开通后,仅由西宁中转的客流量每年就将达到60万人次以上。因此,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大大地促进了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青藏铁路开通后,大批游客的涌入,为了发展旅游取得更好的经济收入的需要,当地一些原先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开发和保护,历史建筑等也得到维护和管理,如黄南的隆务寺已加紧修缮,塔尔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昆仑文化精品旅游工程等已列入青海省当前旅游规划重点项目。
(二)青海民俗文化被不正当的商业化、庸俗化、甚至被同化和消亡
青藏铁路开通后,大规模、长时间的旅游客流纷至沓来将成为必然,这将可能会给青海的传统民俗文化带来无法避免的消极影响,使其为保持独特的民俗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旅游景区并不是在挖掘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厚内涵上动脑筋,而是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使民俗活动完全成为赚钱的手段。有些民俗活动没有在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随时都会搬上“舞台”,活动内容被压缩,表演节奏明显加快,甚至在日月山景区文成公主馆中,外省汉人冒充当地藏族同胞主持一些宗教仪式。这些活动虽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其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由于过度的商业化而导致该区民俗文化趋于庸俗化。青藏高原素来被称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其民风民俗非常独特和淳朴。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现在不少少数民族群众以汉族文化为自己的模仿对象,人们在服饰、发型、节日、饮食、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汉族看齐,而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文化随着岁月的流失及游客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被同化、消亡,进而危及青海旅游吸引力的持久保持。
三、青海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青海民俗文化知名度
青海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较低,旅游吸引力较差。具体为:(1)借鉴一些通过各种方式而使知名度提高的少数民族的范例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如电影《刘三姐》而使壮族的知名度大增,《五朵金花》也使白族家喻户晓,丽江的摩梭族因其走婚制而引起很多学者,记者的注意并加以研究和报道,使其知名度大大提高。(2)通过青海卫视媒体、制作旅游宣传图片、画册、光盘等手段并结合开展旅游文化节等加大宣传,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扩大国内外的影响。(3)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名篇等来包装民俗文化的形象以此来提高知名度。如可利用西部歌王王洛宾及其家喻户晓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来宣传金银滩草原的藏族风情;
(二)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提高民俗旅游地区的可进入性
民俗开发除了较高的知名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从青海各市州2005-2009年年均旅游发展情况可看出主要有两个问题:(1)游客主要集中在西宁及其附近的海南、黄南等地,而青藏铁路沿线所经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的玉树等地的游客相对稀少。(2)从旅客人均消费量来看,西宁和玉树相对较高,与全国旅客平均消费水平大致相当,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的黄南、海西、果洛很低,只及前者的1/3甚至更低。这与大部分偏远山区的旅游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很薄弱有关。因此,应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强民俗地区旅游交通建设,提高民俗地区的可进入性,让潜在的民俗旅游资源变为实在的旅游市场。主要措施有:(1)在青藏铁路线上可增加2~3个客运停靠站,解决沿线500公里“有景点无人看”的状况;(2)离省会较远且对外影响较大的旅游区修建中小型机场。(3)在循化、互助、黄南等比较偏远且民俗风味较浓的地区加强“吃、住、游、乐”为一体的比较高档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解决“游客有钱没处花”的问题。
(三)以特引人,以特取胜
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方面,要在“特”字上下功夫,开发具有独特优势性的民俗文化旅游。土族、撒拉族风情在国内民族风情中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因此可以经过精心包装,打造成青海民俗旅游精品。具体做法:(1)对于土族,可选择民族形象最强,民族特色最浓的互助县进行开发,可在互助县建立规模大、档次高并且与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相结合的吃、住、游、购为一体的大型土族民族文化村。在此期间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要让游客真正了解和体验到土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并非是形式上的只是简单地表演几个节目而已。(2)对于撒拉族,循化被称为“撒拉族之乡”。可以在循化县建立具有“青海高原西双版纳”之誉的孟达自然风景区及黄河融和为一体的吃、住、游、购齐全的大型撒拉族文化村。把互助县和循化县打造成青海的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民俗翻译;安徽民俗
一、民俗与文化翻译
翻译除了是源语言文字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包含了意象传递、交谈和融合等活动。吕亚娟在《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一文中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播。文化翻译观则是试图研究和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规律。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文化研究逐渐步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初“文化翻译”这一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尤其是尤金・奈达对于翻译,与文化关系论述的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时兴,以及王佐良先生积极倡议把翻译研究与文体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学学派”一度成形。20世纪90年代初,勒菲佛尔和苏珊・巴斯奈特在合编的论文集《 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中也指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延伸并认为翻译研究已经走出形式主义的框框,应考虑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延伸。
二、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民俗具有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即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美国民俗学家查理・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正因为民俗和文化的共性,研究民俗翻译要置于文化翻译学范畴内;而民俗的特性又要求我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翻译策略来解决民俗文化翻译问题。
1.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从地理上看,它位于长江下游,深居华东腹地。东近吴越,西接荆楚,北邻齐鲁,春秋时称为“吴头楚尾”。这里自古是南北文化汇集碰撞之地。文明悠久的安徽人杰地灵,历史上有许多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诞生在这里,使安徽成为中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安徽地形复杂,受风土的影响,民俗习惯南北迥异;区域文化,特色鲜明。安徽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独树一帜、充满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花鼓灯、徽剧和傩戏等,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信息大爆炸的今日,安徽民俗文化要走向世界,多语种的翻译活动必不可少。为符合安徽民俗翻译的诸多特点,安徽民俗翻译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2.安徽民俗文化翻译策略,以直接音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出现在较多的地名、人名及约定俗称的民俗表达的翻译中。这一部分的民俗相关文化表达较为简短,口语化和本地化,不乏一些方言掺杂其中。译者通常为了贴近当地民情采取直接音译的方式固然合情合理,但是这种坦率且不加注释的直译却给译出语读者增加了不少理解困难。而有些民俗术语包涵多种文化暗指,并不源自音韵的模拟,这部分民俗术语的翻译就需要谨慎处理。例如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剧戏班之一的“春台班”,译者译成“Chuntai Troupe”。春台,是一个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因此,在翻译这类名词时适当地加入注解或许更有助于译出语读者了解安徽的民俗文化。
3.安徽地区有其独特的发展史、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负载着相关文化的词汇、成语、典故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实写与虚写相互掺杂,句式参差错落,大量的修辞手法融汇其中,译者往往无从下手。比如安徽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叫做傩戏,流行于安徽贵池和九华山方圆百公里的地区,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的请神送祖的祭祀活动。演出前后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朝庙”等傩事活动。在旅游英语中,傩事活动的过程被译成“The ritual procedure includes inviting,welcoming,and thanking spirits. Following the solemn ritual,Nuo drama is performed to entertain the spirits.”显然,“inviting,welcoming,and thanking spirits”与原文“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相比在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上出入较大,而对于文化意义的传递又存在变差。傩戏以祭祀祖先的目的为主,“神”则应被理解为“forefathers”而非“spirits”。
三、民俗文化翻译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语言环境
许多译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因素被忽略和篡改常常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在仔细调研反复琢磨后的译法,即便难以面面俱到,但是也会得到认可。而囫囵吞枣的翻译态度则会带来误解。例如,戏钟馗是盛行于安徽徽州地区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同时也是除煞祈福的一种形式,民间对他有“除恶状元,镇邪将军”的美名。译文“the protector against evil spirits and demons,the hero capturing ghosts”中将“状元”译成“the protector”,“将军”译成“hero”似乎有些信手拈来,天马行空。毕竟“状元”所包含的“top”的含义以及“将军”所包含的“status”的含义完全在译文中被忽略了。
总之,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归化或异化,每一种翻译策略都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孤立的,而是应该互补长短,相辅相成。民俗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移植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其翻译过程必然充满艰辛,这要求译者除了精通译出语语言文化,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语言文字也要有深刻了解,真正做到令译本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民俗翻译研究是中国民间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载体。研究民俗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诠释策略以及在译出语读者群中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文化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注:本文是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从文化翻译学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ida,E.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3]吕亚娟.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科技咨询,2009(15).
[4]王慧杰.新疆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剑南文学,2012(11).
[5]李建军.文化翻译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舞龙文化 民俗文化 保护传承
舞龙自问世以来,受到各民族的喜爱,深深扎根于民间,代代相传,长久不衰。舞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孕育了各地舞龙运动灿烂的文化,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收集保护,舞龙发展成为体育竞技项目,舞龙文化呈现勃勃生机。
吉安地区历史悠久,拥有着灿烂的民间灯彩文化。吉安灯彩古有“吉安龙灯冠赣江”一说。吉安龙灯汇集了民间故事、民间工艺、民间信仰、民间文艺,反映了吉安地方民间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
一、江西吉安龙灯文化现状
吉安灯彩表演以龙为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吉安地区文艺工作者对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舞龙文化才得以挖掘出来,并保护至今。吉安地区舞龙文化项目表如下(表1):
表1 吉安市舞龙文化项目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人们意识的转变,传统龙灯文化面临着内外矛盾的发展环境。
1.内部环境
(1)意识
人们的生活的发展及价值观的转变,加之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流入,使得以人为载体的龙灯文化受到了冲击,人们不再对传统民俗文化感兴趣,以前自发组织、共同参与、不计回报的观念淡化了。
(2)时间
意识的淡化加之时间的流逝,如今的传承人年过古稀,龙灯文化从道具的制作、民间的传说、动作的演练的艺人越来越少,年轻的人衔接不上,部分舞龙文化后继无人。
(3)资金
过去“打灯”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灯会”的收入,二是村民自发捐助。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民间运作资金变得非常困难。这是民俗文化资源同物质生活产生的矛盾,两者相互制约。
2.外部环境
(1)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层次开始上升,文化的保护开始提上日程。2010年和2012年吉安市召开“吉安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得以交流,舞龙和祭祀类项目作为重点表演节目。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有:
静态保护,寻根问祖;对文字、影像、声音等进行整理、建档、保存;研究成果编纂成文。
动态保护,人们认识到发展年轻传承人对目前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务之急。
龙灯文化有了很好的政策发展氛围。
(2)时间
时间的脚步慢慢让我们忘却了民俗表演的寓意,人们不再追求对某一表演的历史背景的认识,以及不再接受传统的不吸引眼球的表演。现代竞技舞龙运动,以其高难度、快速度、整齐度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传统的舞龙表演渐渐消逝。
(3)资金
吉安在全省不算富裕的市区,政府虽然也在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但政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对于文化发展虽有所涉及,但是贯彻执行力度不够。
传统文化项目一旦确定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家每年拨款6万元下放到当地文化局,江西省政府每年也会拨8000元给传承人开展活动,国家政府和省政府的拨款只在开展传承活动时使用。每次参与表演或比赛形式也会划拨一定费用给队员。能够满足部分活动要求,但这些资金还是不够的。
二、吉安龙灯文化发展措施
1.政府的政策引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①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提高传承文化的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统筹领导,让传承工作落实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针对目前已经申请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龙项目,合理安排各级别经费开支,同时加强监督,监督资金下放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滞留的情况,以及阻碍舞龙传承表演活动不能顺利开始的现象。
要开拓思路,拓展市场,通过城市的舞台,展示村落龙灯魅力。一改传统走村串户的表演形势,让舞龙表演走出村落,为民俗文化搭建传播平台。2010年吉安在人民广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吸引了各地观众围观,让更多的吉安人知道吉安原来有这么多的民俗文化。从农场走向城市,这类的文化活动应该积极提倡和引导。
2.在高校开展舞龙运动
在高校开展舞龙运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勇拼搏的精神,还有助于传播地方民俗体育文化。舞龙文化经历了传承和复杂的演变发展至今,能够在历史的洗礼中顺应和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并以旺盛的生命力生存在当今,与大众形成共鸣,从而代代相传,说明了该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地方高校熟悉地方环境,了解地方民情,便于开展实地考察及文化交流。当今,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是高校的义务,高校来源于社会,更应该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舞龙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竞技性和独特的民俗精神,体现了团队协作、顽强进取的精神。用传统的民俗动作表演加之现代舞龙竞技表演技术动作,既保留了原生态的地方舞龙动作,又融汇了现代舞龙技术动作,既是舞龙运动的双赢,又体现创新的发展思路。
3.依托其他产业带动舞龙文化发展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是南北交通的枢纽,“井冈山革命圣地”既是闻名天下的红色旅游之都又是绿色旅游风景区,和地方旅游业合作,将舞龙表演引入井冈山风景区,大招文化旅游产业,运用舞龙的表演形势,传播地方舞龙文化的故事传说、技能表演和地域文化。是旅游业和民俗文化保护传播的双赢。
吉安舞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能缺少专业人才的参与,在已经申报的龙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都有相应的传承人,但受到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局限,无法将项目的内涵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传统的口传身教的传承形式,只能保持动作的原生态基础,但动作表演形式使得外行的观众难以理解。因而聘请专家包装,专家可以给民俗文化的保护提供指导作用,在对文化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规划,打开市场,将吉安龙灯表演市场化,有助于吉安龙灯文化的传播。
三、结语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吉安舞龙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和竞技价值,它反映了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具有娱乐、健身、教育和经济价值。保护和传承这一地域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弘扬地域民俗文化,推动继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注释: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参考文献:
[1]吴慧倩.同仁“龙舟文化”之探析[J].大舞台,2012(12).
[2]雷军蓉.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灶头画;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33-02
一、嘉兴灶头画研究概述
灶头画又称“灶画”、“灶壁画”。旧时江浙一带农村普遍以灶头作为燃具,这些灶头形制不一,大都由灶山、烟柜、灶身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些乡村艺人便在灶头的表面绘上各种图案和纹饰,配上内容不同的文字,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种由民间泥水匠在灶头砌毕后用颜料徒手绘于灶头上的壁画,坊间便称之为灶头画。嘉兴灶头画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已于2007年和2011年被分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兴灶头画的研究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当地的民间艺术爱好者与文化工作者。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胡永良就曾花费了20余年的时间在嘉兴的海盐、平湖等地拍摄收集灶头画200多张;嘉兴市文化工作者张觉民等人也曾走访了10多位专门从事砌灶描画的民间泥师,拍摄图片60多张,记录了嘉兴地区平湖、嘉善、桐乡、海宁、海盐、秀城、秀洲农村灶头的历史变迁和灶画的传承与变化。近年来、随着民俗学的升温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嘉兴灶头画的研究亦逐步深入并形成了相关成果。2005年,张觉民的《江南民间美术――嘉兴灶头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次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载体、工艺特色、文化功能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初步介绍与分析,使嘉兴灶头画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林天顺的《灶头、灶神、灶画》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灶头的起源和发展、砌灶风俗、灶神的由来、职能等,并说明了嘉兴灶头画的图案布局和艺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嘉兴灶头画的文化生态环境。同年,王其全的《简说灶头画》对海盐灶头画作了具体分析,揭示出其地方性特点。2010年,朱俊的《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台画研究》对江南的砌灶习俗、灶头的形制、灶台画的种类、灶台画的寓意等方面做了介绍与分析,其内容也部分地涉及到嘉兴的灶头画。但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现有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于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表征的描述与分析,缺乏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其二,就现有成果来看,研究者多将嘉兴灶头画视为一种艺术载体,很少将之视为一种文化载体,未能从民俗文化的视野对其作纵深研究,故难以揭示嘉兴灶画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所承载的功能与意义。
二、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嘉兴灶头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概括起来,嘉兴灶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类图案、神灵类图案、自然风景类图案、历史戏曲类图案、文字纹样类图案等几大类。
嘉兴灶头画中的动物类图案主要包括:鱼、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龟等,植物类图案主要包括:莲、桃、松、竹、梅、兰、菊、牡丹等。这些图案的绘制虽已注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但对先民原始崇拜观念的继承仍是其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嘉兴灶头画中有关鱼的图案十分丰富。赵国华先生在分析半坡彩陶鱼纹时指出:“从表象来看,因为鱼的轮廓,更准确地说是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远古人类以鱼象征女阴,首先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这种羡慕不是一般的羡慕,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这种崇拜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动物崇拜,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嘉兴灶头画中的鱼图案表现生殖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图案中鱼皆体大肥硕,象征了强旺的生殖能力。而鱼儿戏水、娃娃抱鱼等图案皆含有早生贵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鱼也是吉祥的象征,如嘉兴灶头画中的鱼跃龙门、盘中盛鱼等图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样的,嘉兴灶头画中的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等也皆包含着生殖崇拜与祈求吉祥的文化内涵,而鹤与龟还带有祈求长寿的寓意。
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莲是灶头画中常见的题材。而莲花之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物象,则同样是因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来看,莲花花瓣舒展,状似女阴,其花心多子则象征多子多福。嘉兴灶头画中也有较多关于桃的图案,而桃也与先民的生殖崇拜与祈福的观念密切相关。《诗经・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里的“桃”同样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当然,发展至近现代,嘉兴灶头画中的桃图案更多的应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除了具有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外,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体现出Mr]的道德价值观念,最为典型的就是灶头画中的松、竹、梅、兰、菊等图案。
嘉兴灶头画中的神灵类图案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财神、弥勒、嫦娥等各种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神灵。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其中“东厨司命”四字也出现在嘉兴的灶头画中,指的就是灶神。灶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灶神也是道教神灵之一。据说道教将灶神视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监察善恶,录人功过,定期上报。如葛洪《抱朴子・微旨》日:“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嘉兴灶头画里的灶神都是男性,有的图案中灶神身旁还有妻子。在灶上绘制灶神图案还与民间祭灶、送灶、接灶的风俗有关。三者除了细微的差别外,都是供奉灶神,以此来获得灶神庇护的民间活动。嘉兴灶头画中还有着许多山水自然风景图案,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图、钱江大桥、新安江电站、宝塔、日出等等。这些图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讴歌与热爱。
嘉兴灶头画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的历史戏曲类图案。其中历史故事类有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华容道义释曹操、武松打虎、太公垂钓等图案,戏曲类有“游园”、“惊梦”、“长亭送别”等图案。不难看到,这些历史故事类图案大都包含着某种道德教化的用意。如“三顾茅庐”教育人们要虚心求才、不耻下问等。而戏曲类图案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游园”和“惊梦”是明朝戏剧作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二者也是嘉兴灶头画中比较经典的故事类图案。
“游园”是崇尚个性解放的体现,告诫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而“惊梦”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嘉兴灶头画中也有一些文字纹样类图案,如万字纹、竹节纹等。万字纹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语中为“吉祥之所集”。竹节纹则有节节升高的象征意义。
可以看到,嘉兴灶头画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嘉兴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祈愿。
三、嘉兴灶头画的保护与传承
(一)成立嘉兴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民俗文化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便极易走向衰亡甚至很快被人们所遗忘。为了保存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的记忆,有必要建立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设嘉兴灶画网页,面向全世界宣传。
(二)培养灶头画的继承人。要使灶头画这种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必须首先要考虑传承人的问题。
英文名称: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主管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432X
国内刊号:65-1013/G4
邮发代号:58-11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一、区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景区景点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高端大气,乡村景区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忽视旅游地历史的、民俗的等区域文化资源的主题定位和特色彰显,内涵挖掘不深,底蕴凸显不够,失去文化支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文化发展缺乏规划
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发展,要把旅游文化发展与旅游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或忽略了涉及面广、周期长、显效慢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问题。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文化吸引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文化旅游,喜欢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去体验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旅游文化发展滞后,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的旅游地势必难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景区景点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策划、营销、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艺无人传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绝不能单凭市场调节和民间自觉。部分地方政府对强化旅游文化软实力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总体协调,政府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不利带来了无序、盲目发展,发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区域旅游文化主题,打造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形成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灵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和主题定位。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与调研,为制定规划,定位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论证、整理、开发、包装和宣传,力争开发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夯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直接载体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专业人才组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旅游文化事业长效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中要体现区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媒体宣传中要鼓励继承、发展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区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合力
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体验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基础。要把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入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文物遗址中,使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历程等能够让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念馆、人文生活馆、主题文化园等载体和民俗风情表演、民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学术论坛研讨等形式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四)培养引进区域旅游文化人才,促进区域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人才是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档次。积极培养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经验足、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评优晋级等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要创造条件给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保证基层本土文化人才储备充足。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潜能,通过群策群力促进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五)拓宽区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确保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民族文化遗产 传承 作用
教育以促进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及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其自身的独特性和文化活力,在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同时,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资源。地方高校要谋求教育特色发展及创新教育品牌,就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地理位置、特色环境及各种文化差异所形成的民族特色文化,挖掘传承发展的优势。不同民族文化特色体现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诸方面,它是构成世界文化绚烂多彩的组成部分。如云南的铜器、银器、服饰、民居建筑、雕塑、方言特色及民风习俗极为丰富。以大理白族服饰为例,白族民众通过穿戴传统服饰体现节庆、习俗、祭祀等的庆祝气氛。白族人信仰本主,村村不同的本主庙及民众间仍然使用的甲马,体现了白族人对祖先、图腾、生活庆典的祭祀,借助这种方式表现族群的特征和文化内涵。2002年,北京《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教育研讨会》召开,这是中国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施的大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进入中国教育体系的开端,对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提升民众对重视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在信息实践及社会参与方面具有地域性的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潜力。大学是文化信息交流的平台,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和未来。高校教育解决好现行教育体系中对本土民族文化认知的欠缺,使民族文化研究得以重组和宣传是紧迫的。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各地民族博物馆、各民族研究所、民间组织在此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某些地方高校也走在了拓展民族教育发展的前列,但这远远不能够解决那些正在消失和需要保护的文化生态。
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地方大学就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体现在:优化学科建设,培养地方人才,拓展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
一、发挥高校信息职能,拓展民族文化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全球化现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差异进行接受和分享。网络技术加速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整理和传承工作,它提供了信息共享及大众化的浏览功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多样性使信息技术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民族文化资源大量的研究成果、系统化的文字资料、相关图形、图像和声音合成、三维一体的可视化形象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信息库缩短了查阅、翻找的时间,提高了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工作效益,也使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拥有了最大化的开放性空间。同时高校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库的建立为学生、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快捷和方便的信息来源,也是民族文化交流可行的依据。民间文化遗产普查需要到民间实地调研,史料整理、文字编辑、录音、录像、图像等原始信息需要保存,而信息技术则为遗产地、科研人员及广大民众提供了服务的平台。对于形态多样、信息量大的民间文化遗产史料的管理应用,以及用于教学、科研的数据,信息技术提供了快捷的查找功能及应用功能。高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上民俗文化交流网站、网上图书馆、资料信息库、网络刊物,网上民俗馆等是可行和方便的。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库方便了各族民众间分享人类的文明,同时还能以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带动地方产业化发展。建立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估体系,对可开发利用的各个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研究的基础上处理好保护与研发的关系。包括对传统工艺及工艺流程的整体记录、传承方式、生产方式、器物的采集和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及对各种文化保护实践的规划和参与,即文化保护措施和保护技术的研究,这既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又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科学研究的过程,从学术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层面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分层次研究。“根据民族文化不同的资源特点采用保护型、创新型、移植型等不同的开发模式,依托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乡镇文化内涵”。
二、以民族文化为发展,推进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性资源优势,体现在植物学、药学、人文学科、特色金属、民间美术学等学科的建设。地方大学教育应广泛深入地展开社会调查,自觉地把相关成果作为素材或现实问题融入到课程内容。以大理学院为例,在医药学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临床、基础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护理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体系,走在了学科发展的前列。艺术学院民间美术专业从抢救现存民间艺术品和培养民间艺术创新及民间美术人才,造福百姓,服务社会等方面发展学科建设。从美学的角度,挖掘民间美术的发展和创新。如何系统化走上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是关键。艺术学院民间美术专业与史论教研室、雕塑专业、工艺设计专业可跨学科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系统、专业、富有特色的办学形式和交流方式。相关民俗美术馆、资料馆的建立为史料来源提供了方便。图文并茂的民俗藏品成为民俗史的佐证,既能指导教学又能做学术研究。高校拥有历史、文学、民俗等各学科的学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互相共享教学环境和资源,并结合本学科将他们纳入到传授系统之中,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大学除了通才教育之外,还要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使学生们认识到除了精英文化外的民间文化都是民族文化个性化的基础,都是民族存在的核心。这对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导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民族村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考察。从社会生态、民间美术、民间资源、文化的保护等方面着手,以纪实摄影、纪录片、专题、宣传等形式进行。这些项目可以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同时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认识民族文化理想的途径。
三、培养地方人才,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壮大学科队伍的优势。地方高校大多位于地理条件复杂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民族文化需要众多的人才、物力,以及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热情。地方高校生源70%面对各省覆盖的大部分的城镇、乡村(国家重点高校除外),二三类院校达80%至90%。从学术视点加强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实行普遍的民俗素质教育,培养民族骨干人才,加强地方文化建设。学校可开展民族文化采风活动和民间文化志愿者服务。以文化下乡服务于民的方式,体验民众的生活。同时,“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和丰富该地区民俗学、文化产业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推动学科建设”。以理论、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带动应用研究方面的突破。以民族资源的开发作为切入点,推动民俗学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的战略转移,推动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人才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带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建立起科学的文化资源评估体系。地方高校培养民族文化人才是造福百姓的千秋伟业。在高校教育中,各民俗学科和民间美术专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民族文化面前,高校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南大学在民族文化教育和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先后建立了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南自然资源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教育心理研究、区域发展研究等特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历史地理”、“民族文化教育”、“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地方高校利用丰富的地域资源,以某一个学科领域突出的特色为龙头,形成规模,壮大发展是可行的。挖掘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特色,从它的内涵和民俗特色出发,如何保护、抢救、创新需要高校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视野参与研究和评估。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学校教育同样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专业途径,强化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地方高校依据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高校的学科优势突出地区教育特色是地方高校有别于同类高校的教育特色。发挥高校在民族文化事业中的作用,强化教育多元化发展及参与世界性先进文化的交流,以民族文化的发展树立教育品牌意识也是建设一流大学、发展特色大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继东,罗明东,张宝昆.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