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作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境内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无数个国内外的游客,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分析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4403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林等自然风光,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 280亿元,同比增长 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 82%。这一数字表明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未来。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 732.7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2005年为404家,2010年增至716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内蒙古民俗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努力去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内蒙古旅游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使内蒙古民俗旅游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自落成以来,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院里收藏的民俗展品非常丰富。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热衷。但是,如果游客获取内蒙古地区民俗生活的体验方法仅停留在博物馆之类的场所,对于内蒙古民俗旅游而言,是一种警示的信号。引导游客,去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生活才是内蒙古民俗旅游努力的方向。

1内蒙古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发展程度较低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提起蒙古民俗文化,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在历史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可以说是适应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迁徙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对自然先祖的信仰。随着草场的退化和萎缩以及围栏式管理等政策的引导,蒙古族牧民逐步采用砖砌式房屋,设置冬夏打场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蒙古包已经被牧民收起。砖砌的房屋相对蒙古包,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耐用。然而作为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草原,并不是想看到这些,当然也没有想到所谓的蒙古包就是砖砌的圆形小屋。

其次是服饰文化。内蒙古是以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却在生活生产方式相互有所区别,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在这一民俗现象在一些大型文化节等活动中以民族服饰时装表演的形式被游客所了解。然而在很多游客眼里,分不清哪些是哪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第三是饮食文化。一提到来内蒙古,游客一定会提到被劝酒或者用大银碗喝酒的经历。

蒙古族在漫长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抓肉、马奶酒、奶茶和各种奶食品。游客在享用草原美食的同时,有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草原的羊肉没有膻味,马奶酒和各色奶制品是怎样制造的,草原上的奶茶为什么加盐而不是加糖。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和学习,一些旅游从业者,自己本身就对这些知识比较空白,就会使得民俗旅游缺乏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内蒙古旅游的吸引力。

第四是交通。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自古以来,蒙古人的出行离不开骏马的相伴。当然,在一些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地区,人们还会借助骆驼来作为运输或出行的工具。还有神奇的勒勒车,承载了蒙古人民生活的轨迹。然而,游客来到草原,看到的耷拉着脑袋的伤马或者老马,或者是驼峰已经瘪掉的骆驼。或者穿上褪色的蒙古袍在勒勒车上拍照就算完成了民俗旅游的体验。

目前,内蒙古民俗旅游仍处于只注重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挖掘和推广传播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长远的规划。

1.2民俗艺术元素异彩纷呈,但未能渗透到旅游的终端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内蒙古出身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提到蒙古族音乐必须要提到“长调”和“呼麦”。

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自古以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赞美祖先和祈福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马头琴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纯美,风格独特,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萨满崇拜时期创造的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场面欢快热烈,为当地人民所喜爱。另外,顶碗舞、筷子舞等,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人们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热衷的民间舞蹈。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全面的认识,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在旅游过程中,以简单罗列或者多个孤立的点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民俗文化未能充分、立体而丰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无法让旅游者尽情感受和体验内蒙古民俗文化,失去了民俗旅游的核心价值。

1.3民俗节庆丰富多彩,但游客参与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蒙古语那达慕,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以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附近的牧民们都要带着祭品赶来。一些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产品间内容相似,并由此造成草原民俗旅游地区间的不良竞争。

游客在参加这类民俗活动时,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了解活动内涵,没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游客的充分参与,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对游客内蒙古民俗旅游记忆的索引点。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正因为游客在节日期间的充分参与,才使得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有吸引力。

1.4旅游景区等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景区管理不完善

内蒙古旅游市场经过政府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开发,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一是以呼伦贝尔、满洲里口岸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二是以锡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和喀喇沁为重点的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这是内蒙古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三是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乌兰察布草原、黄河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四是以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额济纳和航天城为重点的阿拉善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其中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月亮湖、贺兰山广宗寺、阿尔山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沟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有较强的号召力。

地处我国北方,与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壤。由于地理空间的特点,很多旅游地区相互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在旅游经营和活动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地区间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的良性氛围。

管理触角未能到达行业末端,经营者单一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设施不完善、价格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同时为盲目迎合游客,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民俗文化的错误的使用,景观相似性很强,不仅无特色,大同小异,同时表现形式单一且低水平重复,造成负面评价,“吓跑”了游客,对后续民俗旅游的上升空间造成不良影响。

2相关对策

2.1民俗旅游业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

游客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对内蒙古的理解,首先就是草原,认为来内蒙古旅游,就是去草原的游客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保护草原。然而,实际上保护的主体应该是草原文化,当一个文化消失的时候,即使所谓的环境依然存续,也已经失去了本应有的内涵。

据自治区文化部门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的大规模普查发现,全区有10种民俗文化遗产需要重点抢救:以敖包为契入点的草原生态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契入点的祟拜和图腾文化; 以马文化为契入点的游牧生产文化; 以额尔多斯婚礼为契入点的草原民族婚礼文化;以博克为契入点的体育和竞技文化; 以蒙古族长调为契入点的歌曲音乐文化; 以说书为契入点的曲艺文化; 以安代为契入点的舞蹈文化; 以二人台为契入点的河套文化和民间戏剧文化; 以剪纸为契入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政府已为此投人专门力量,但是保护力度与广度与实际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打造精品民俗旅游的前提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只能使本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走向发展乏力的尴尬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民俗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纠正迎合部分游客需要而扭曲的、错误的民俗现象,达到正确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促进和发展。

2.2规范民俗旅游市场,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各旅游景区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呈现的民俗文化的现象过于程式化,甚至是错误的。这不仅没能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反而降低了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中应参考民俗学专家的指导,针对传统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礼仪与祭拜祖先的程序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正确的民俗行为,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研究游客的需求,使从业人员能够解答游客对民俗现象的各种疑问,进而打造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正确的、健康的民俗旅游景区。

2.3开发多层次的旅游线路,鼓励培育精品家庭旅馆式接待模式

我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端,游客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加之我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消耗在了途中,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创新思维,开发新的、小而精的、针对不同逗留时间的多层次的旅游线路。

突破那种只在草原旅游点接待客人的模式,鼓励牧民自己接待《牧家乐》的旅游活动。积极鼓励《牧家乐》的经营者重新启用真正的蒙古包,极力打造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生活环境,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奶制品的制造过程等民俗内容,并亲自参与其中,从而体验牧民生活。以“住一天蒙古包,做一天牧马人,听一曲蒙古歌,品一碗马奶酒”的游览内容和特色吸引游客。

2.4开发内蒙古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内蒙古民俗旅游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很多旅游纪念品。由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这些商品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工厂化的元素。当这些元素成为了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征,将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品,甚至给游客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内蒙古民俗旅游行业应该迅速确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良品质的、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同时挖掘民间艺人,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考虑游客个性化订制服务,如:订制蒙古袍等个性化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被世界所认同。民俗旅游是一项古老的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热点。把握和利用现在最佳的发展机遇,努力将内蒙古民俗旅游打造成精品和名品。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把民俗文化渗透始终并且正确传承和发扬,将是内蒙古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元上都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当前,元上都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理念等与元上都的独特地位及其独有的自然、历史、人文等独特旅游资源,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应对不当,必然会成为影响其长远发展的隐患。为此,必须与对元上都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拟在对元上都遗址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合理整合其旅游资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一、元上都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历史景观。元上都遗址不仅拥有典型草原、金莲川湿地、浑善达克沙地等自然资源,还拥有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本身具有历史传奇色彩,因此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性:

(一)草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类型多、规模大、视野开阔等特征。其所在的金莲川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夏季雨水比较充沛,植被覆盖度大,植物种类多,生长茂盛,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貌;而金莲川周围则属于典型草原,广袤无垠;北临浑善达克沙地,有疏林、沙丘、湿地,充分体现了生态多样性特点,是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遗址北部的平顶山、东北部的阿斯哈图石林等都是自然天成、不可多得的好景观。但目前的现实是景观过于分散,交通体系不发达,游客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之这类地区旅游功能分区时很难将游览区与生活服务区分离,使得旅游开发极易造成草原景观整体性分割和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遗址是蒙元文化的浓缩,而蒙元历史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体系,其核心部分是蒙古族帝王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民俗文化。众多的文化汇聚在相对集中的范围内,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丰富旅游资源。

元上都的规划与宫城、皇城、外城及墓葬群、周边特色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这里曾是发生宗教大辩论的场所,佛教、道教、景教、儒学以及本地宗教萨满教荟萃交融;城市建筑中蒙古族传统建筑、世俗宫殿建筑、佛道等宗教建筑交相辉映,其世界性与区域性、世俗性与宗教性等特色和谐交融为一体,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传奇,构成当今丰富性与独特性和谐统一的旅游资源。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遗址位于蒙古族聚居的锡林郭勒草原。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与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形成了豪迈爽朗、乐观向上、坦荡磊落的民族性格,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无比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饮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饰文化;呼麦、长调、马头琴以及备受推崇的当代歌舞艺术;蒙古族独有的马文化、礼仪文化等等。这些民俗已经融入到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民俗文化无论从视觉上、听觉上、味觉上都能极大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感官需求,是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元上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元上都位于草原腹地,从空间上看,周围没有大的城市,人口密度也很低,游客资源组织及其数量受到客观限制;从交通上看,目前基本上靠公路交通一种方式,旅游的快捷性、舒适性暂时还无从谈起;从元上都附近城镇的旅游接待能力上看,上都镇、多伦县两个城镇的规模有限,宾馆饭店的规模、层次、服务水平也尚待提高,满足旅游需要的配套要素如购物、娱乐等资源十分缺乏;从旅游资源特点及其组合上看,元上都旅游目前基本上局限于遗址废墟、遗址周围的草原自然景观、粗放的民族饮食体验等。这些旅游资源一方面还没有整合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显得单一、薄弱;另一方面旅游内容单调,形式简略,结构重叠,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草原观光和民俗风情表层欣赏,缺乏层次感, 缺乏文化及其内涵的体验,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组织模式上雷同,没有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文化产品。游客逗留时间短、文化体验比较贫乏,进而导致旅游产业附加值有限。此外,因为气候等因素造成了旅游周期主要局限于夏季,也是需要突破的瓶颈。

三、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锡林郭勒盟南部中心城镇和机场、铁路的兴建,很多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元上都旅游业也将得到改善。但是,如何整合、丰富旅游资源,培养与发达的旅游业相一致的旅游业服务人才,依然是需要尽快着重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我们放宽旅游资源整合的视野,对旅游资源的理解突破单纯草原自然景观的范畴,挖掘草原上附载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美食特产、歌舞娱乐、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资源,使草原旅游成为有生命力的整体。

为此,要建立完善的保护规划体系,包括全面规划和专项规划。对于元上都来说,全面规划有《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专项规划有《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保护规划》《正蓝旗元上都周边蒙古民族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广阔,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目前,这些旅游资源的利用还显得过于粗放,应该精细化、系统化,整合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元选择。元上都可供整合的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有张北县的元中都、克什克腾旗的应昌府、多伦县的东凉亭以及清代康熙会盟、锡林浩特的贝子庙、蒙古国的哈拉和林等,这基本可以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以元代为主、兼及清代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链;可供整合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有元上都金莲川草原、多伦西山湾水库、浑善达克沙地、灰腾梁典型草原、平顶山台地、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乌兰布统草原、达里湖等,构成一组以草原风光为主、兼具多样化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组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蒙古族饮食、歌舞、服饰、婚俗,体育如搏克、射箭、赛马等全方位涉及衣食住行的以生活体验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组合。除了有形的资源,还应看到无形的资源:锡林郭勒境内察哈尔、乌珠穆沁、苏尼特、阿巴纳尔四个蒙古族部落文化资源各具风采,需要在开发上细加挖掘,展示其民族文化的细腻与丰富。这些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可为元上都旅游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如此,就可以在广袤草原的背景下, 把蒙古族民俗旅游与元上都历史文化旅游及草原风光自然旅游整合成一个复合型旅游资源,体现其组合优势,形成对旅游市场的更强感召力。

同时,元上都草原旅游业要实现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和观光参与型转变,应当注意将草原景观与当地民族文化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将“动”的文化融入“静”的自然风光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注重大众性与参与性。例如观赏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歌舞和婚俗表演等。游客的参与,不仅会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新奇、升华的享受,而且会成为其旅游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原旅游区组织蒙古族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体育的惊、异、奇,不仅会在体验中加深记忆,而且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加深理解;还可以创造机会让游客亲自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开展牧业生活游,让他们领略蒙古民族独特的生活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食品制作、牧业生产劳动等。所有这一切,对于元上都旅游而言,都是有益的补充与丰富。

元上都旅游目前能够代表地区与民族文化特点的旅游产品主要以奶食、肉食等原料型食品为主,设计精巧、制作精良、品质高端的非原料型产品还十分有限;至于涉及元上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通俗性的书籍音像资料、工艺品、仿古产品等更是少之又少。毫无疑问,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提高其文化吸引力,仅仅靠自然风光、饮食体验等是远远不够的,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图书音像资料,设计制造一批高端工艺品,是一件必须重视的旅游产品开发任务。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蒙古;设计;民族特色;色彩;图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如今,设计越来越趋向于民族化、国际化。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民间艺术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基石。蒙古族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艺术价值蕴藏丰富,是民间艺术的巨大宝库,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点。同时,在设计的领域里对蒙古族民间文化视觉元素的纹样应用研究已成为主导,蒙古族的设计艺术在发展的趋向和内在要求是其极具价值的表现。

1.2 研究意义

如今,在艺术领域赢得胜利的关键是有民族特色。我们处于当今的信息时代,设计倾向于同类化,缺乏新意。因此,根据内蒙古草原的区域性和文化特色,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采用传统的蒙古草原文化符号为载体,对民族符号传播进行研究。

2 蒙古族民间美术色彩纹样概述

2.1蒙古族传统色彩观

色彩是构成蒙古族民间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从民间美术发生、发展和存在方式出发,它不只是一个纯粹的造型艺术,而是与民族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民俗学更加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是民间艺术存在的根基。

内蒙古呼和浩特在正月十五一年一度举行的查玛舞表演活动,它承载和继承着多种多样的民间纹样的艺术形式。“传统民间特色艺术存在的地方,必将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创作,每每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习俗节目,成为千百年间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现象。内蒙古民俗穿插在个历史长河中成为民间美术品用来寄托民间文化精神等观念形态的表现媒介,也是内蒙古民间艺术的载体体现。没有内蒙古民俗活动何来民间美术?”

2.2 蒙古族民间美术色彩纹样的特征

1.装饰性

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色彩及纹样是来自于长久以来的民族风格客观历史中的主管体现,其色彩淳朴、明快、鲜亮、对比大胆强烈有着极其强的装饰性表现性。内蒙古民间艺术和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强烈的特色风味,一向是追求华美而多彩多样的视觉效果,使装饰的工程完整厚重,力求完美。

2.民族性

民间美术不仅仅是艺术源泉,还是艺术之流。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生产、生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地域性、人文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人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中自然流露出蒙古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认同感,与此同时,蒙古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也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3.色彩性

象征是用视觉可感知的具体的现实的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观念的一种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行动,为了使这些抽象的观念外化得以使人容易接受,就需要借助象征。因为抽象的想法很难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而颜色经常被用来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手法加以比喻,在其过程中在它的性质已经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2.3 蒙古族民间美术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蒙古族民间艺术色彩不仅注重颜色的象征性表现,同时也注重装饰美学的审美性;不仅注意色彩表达情感的内涵,而且还注重营造色彩的形式美。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也是不仅注重表达其内在含义,还注重审美创造的外在形式。这些都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通过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在涵义,实现了两者完美的统一。这两种身份,使蒙古族民间艺术和平面设计在审美和装饰象征的色彩组合找到契机。

3 蒙古族传统图形的艺术观念

3.1 传统图形的运用

蒙古族传统图案往往狭义的将图案作为界定,实际上,除了在各种纸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现出来的传统模式和传统用具、家电、生活用品、刺绣、服装、家具、雕塑等或有各种类型的其他对象及其表面上的纹样和装饰,还有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如传统礼仪祭祀文化、民间舞蹈、传统建筑、节庆娱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它的形象一旦被摄取到平面设计,也有丰富的传统图形意义。

3.2 蒙文字的设计和运用

蒙古字体设计首先源自对于蒙古字的拆解,当计算机输入蒙古文字时,你会发现每个蒙文字就像英语单词,也是由几个字母放在一起合成的词。英文字母变化多样,有成千上万的字体但是蒙古文却只有少数几个,在计算机里的标准字体中也只有十一种,其实也就五种有形区别的,其余六种只是笔迹厚度的变化,这不能不说是缺少的一个设计方面。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多少人知道蒙文,也没有多少人会读写蒙古字,蒙文的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是,这仅仅是从文本通信,传言达意的角度来说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讲,要从文本形态来看待。其实文字的本身就是图形,文字的本身极具美感,我们不了解不认识它的同时,更方便抛开它真正的意义,以便从它的外形着手,用现代的设计眼光仔细观察它们,将每一个文字,字母笔画纵横的图形。纹样文字元素被现代设计一一解构,原有的正规书写体系被打破,成为了新的图形符号,将文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创建出一个新的视觉体验。这样的图形使人们可以更加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内涵,彰显独特个性。中国文字以这种方式进行解构重组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作品被国内外设计界认可。

4 蒙古族特色符号融入平面设计中面临的新挑战

4.1 注入民族创新的新血液

传统的元素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并采取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

在现实中,图形、图案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只是不同的形状,却使传统的民族图案沉淀了数千年。但它只是一个符号,如何使我们的民族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符号并且更容易传播,让公众更加容易理解?这是民族性设计一直追求的目标。

4.2 符号导入的可持续性

今天,我们大力弘扬区域文化品牌,我们希望符号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是形式上的美,文化上的美,它更应该如何长期的、有效的沟通和发展,因为我们中国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在民族性设计上,过于照搬西方理论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导致民族文化精神反而变成了陪衬。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本土的设计过于注重形式感、视觉感,而忽略了设计的主旨在传播。大家都知道,平面设计的图形美感越强、越抓人视线,但这个设计又能维持多久?使用后丢弃?或者成为人们学习材料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好的设计感的艺术作品,但不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特色,形成了在中国文化中缺少文化,在文化特点中缺少特点的这种趋势。我希望在我们设计大发展的今天,设计不仅要考虑传播的经济价值,更应保留住在设计工作中自己民族文化的影子。

5 结语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20-02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在当今艺术大发展大融合的形式下,很多的民族文化开始相互融合,彼此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形式。要开发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就需要我们首先对这门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蒙古族剪纸艺术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以剪影作为形象表述的艺术形式,是在多种材料上运用雕刻、剪裁、镂空等手法创造的艺术,它是辽阔草原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是内蒙古流传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则认为其更为久远,这种剪影语言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

剪纸艺术人将这门贴近生活、扎根于人民的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内蒙古的剪纸艺术极为丰富,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并延续了几千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剪纸极具艺术特色,既有原始艺术特点浓厚的艺术作品,又有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现代剪纸形式。

一、蒙古族剪纸艺术题材

蒙古族剪纸艺术主要题材为人物鸟兽、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有的表达吉祥喜庆的,有反映生殖繁衍的,有的祈求消灾降福的,有表现草原文化风情、展现现代蒙族人快乐生活的。

一个地区剪纸样式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历史、和图腾崇拜等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和林格尔民间剪纸,其影描较多,传承的是远古岩画和匈奴青铜镂空艺术。包头地区的剪纸也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积淀。包头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同期交汇地,许多古老的文化因素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断交融和更替中被传承下来。包头的汉墓中曾出土过用金箔剪制的各种动物形的贴饰,这是此地自古就有剪纸类镂空艺术的历史见证。

二、蒙古族剪纸艺术造型语言特征

内蒙古地大物博,拥有辽阔的草原,养育了具有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脉络,也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无论是艺术形态方面,还是文化内涵方面,蒙古族剪纸都蕴含着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形态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思想,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和审美学等多学科人文价值,被学界誉为“农耕与草原图腾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遗存之一。

(一)蒙古族剪纸的气质――粗犷与细腻

蒙古族剪纸在造型语言方面既有粗犷的一面,又有细腻的一面。现在有一些蒙古族艺术家在剪纸的造型手法上追求原始的、不加修饰的、减法式的剪纸创作风格,用简洁的图形语言表达剪纸创作的内涵,努力体现草原人粗犷的不拘于细节的性格特征。像内蒙古民间剪纸艺术家萨仁老师的作品,在人物形象与动物的造型上都用的是简约的造型手法,努力追求画面的意象美,视觉造型语言简练而又不失其应有的美感。对蒙古族男人脸部刻画上,她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鼻子和嘴,用洗练的手法表现眼睛与耳朵,将蒙古族汉子的粗犷和对家庭的温柔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审美情趣也会相互影响,汉族剪纸的细腻性、复杂性也逐渐融入蒙古族剪纸当中。一些艺术家受此影响,在画面的造型语言上更趋细腻、唯美,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强调惟妙惟肖,表达的主题也更加隐晦。蒙古族剪纸艺术家荣凤敏的作品《盅碗舞》人物造型形象而有动感,造型手法上大气又不失细腻。尤其是在背景图形的处理上,将图底的疏密关系进行了强烈对比,主体人物形象并用大面积的实图,只是在头饰、衣角、裙边等地方做了花纹类的细节装饰,将蒙古族姑娘那种婀娜多姿、偏偏起舞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幅作品动感十足,细腻又不失大气。

(二)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的高度概括与传神特性

受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以善、伦理为主要的表达主题。当代的内蒙古艺术家在创作剪纸艺术时也受到这个理念的影响,在设计画面内容时,注重表达蒙古族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蒙古族剪纸同其他地区剪纸一样,都是艺术家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提炼来表达主题的。比如,用剪影的手法将蓝天、白云、蒙古包、人物、牛羊等事物共同安排在一个画面之上;用阴阳纹理的处理方法,相断、相连的处理手法,来表现事物或人物鲜明的性格,既追求形似,又注重神似。当代的蒙古族剪纸艺术家的创作多以蒙古人为主体素材,在表现蒙古族特征的时候主要是从服饰特征人手。蒙古族有很丰富的服饰种类、复杂的帽式、精美的刺绣,剪纸艺术家抓住这些饰物的特征,几个简单的阴刻与阳刻处理,就将其表现的十分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图3中,艺术家将人物的头做横向处理,使脸部微微上扬,就传神地表达出蒙古族小姑娘和她小狗朋友之间的友谊。小姑娘手上还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使画面童趣盎然。作品既高度概括,又十分传神。

蒙古族剪纸艺术气质上乘,布局合理,气韵生动,与其他民间剪纸相比更具概括性,也更生活化。

(三)蒙古族剪纸造型艺术意象之美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蒙古族;碗;文化内涵;审美意蕴;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66-01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本民族是在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审美习惯、性格特征及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的影响与制约下逐渐形成的群众自娱性舞蹈活动。但从民族风格出发设置和发展动作和技术技巧,再加上具有民族韵味的音乐,也完美地诠释出了蒙古族舞蹈韵律的和谐之美。

一、蒙古族舞蹈的文化历史背景与渊源

蒙古族舞蹈的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宋辽金西夏元时期,出现了蒙古族宫廷舞蹈,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很多原因,草原文化的发展受到重重阻碍。一直到以后,随着种族的逐步扩大,由狩猎逐渐变为游牧,牧民有了相对稳定的游牧点,改变了“逐水草而居,居无常所”的生活状况,民间舞蹈的活动也有所改变,特别是一些老艺术家深入牧区采风学习,搜集各种民间舞蹈,整理加工蒙古民间舞蹈教材,创作新颖多样的舞蹈节目,促进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飞跃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可喜局面。

二、蒙古族舞蹈中的表现形式

(一)具有典型特色的介质――碗。在聚宴场合进行歌舞娱乐活动,是蒙古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古往今来,热情好客的蒙古族牧民,总会借节日、婚礼之际将亲朋好友邀至一起,于举盏酬酢中纵情高歌、乘兴起舞。对此,许多内蒙古地方志多有记载,“以碗而舞”便是其中之一。

(二)蒙古族舞蹈中的碗的选定及应用。在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盅与碗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当其进入舞蹈,成为舞者手中的道具时,就演变成彰显蒙古族民俗生活特点的象征物。传统的“以碗而舞”,因受封建礼教“女子不能上席”的束缚,多由入席的男子即兴而舞或由民间艺人表演。近现代,则改为以女子表演为主。在鄂尔多斯地区,由女子表演的此类舞蹈更显风韵,同时也形成了此类舞蹈端庄、稳健、含蓄、柔美而不失热情的艺术特征。现在,经过艺术家的创作、提炼、加工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演变为蒙古族所特有的舞蹈表现样式。

三、碗与蒙古族民族文化内涵的关系

(一)碗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顶碗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形式,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能够在民族艺术领域内存活和发展,是因为蒙古族先民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民族的审美意识的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本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形式。顶碗舞这一古老舞蹈形式的继承、延续、发展和创新在各时期融合了本民族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这种舞蹈形式符合人民的审美情趣,具有特殊的内在表现力。

(二)蒙古族舞蹈中碗的情感体现。茫茫草原给了游牧人民宽大的胸襟,他们直抒胸臆以宣泄情感,所以“以碗为舞”是情之所至,是能表达人在彼时彼刻的激动,碰撞出来更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真情实感。加之这是一种酒酣兴浓的席间舞蹈,更贴近生活,易于被人们接受。“以碗为舞”所呈现出的意境和情感是艺术家创造出的想象性意境和想象性情感。主要有三个阶段:

1.捕捉情感。一些舞蹈艺术家和工作者为了要更加深刻和真切地表现蒙古族“以碗为舞”的这一风格特性,就会深入生活中观察蒙古族妇女的端庄与典雅,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感,用切身的体会去捕捉他们的人情与喜悦;2.凝聚情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要将之前捕捉到的情感元素如人情、喜悦、端庄典雅等气质凝聚起来转变成观念,把这些未加工的感觉变成想象,再通过想象来奠定“以碗为舞”的心理模型;3.表现情感。舞蹈艺术创作家经过第二阶段整理后,结合心理状态、肢体语言、音乐、道具等,再把这种想象具象地表现出来,这时观众所感觉到的便是舞蹈最真切的情感。所以艺术想象在舞蹈的创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一种既传统又经典的艺术形式,能够直接并全面地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自身生活、文化特征。立足当今的艺术舞台,我们享受“以碗为舞”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回首从前它的发展历程,又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艰辛。艺术之果得来不易,作为当代艺术人,我们应该透过这小小的碗,看到民族艺术领域那片可以发展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2]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2.

[3]王景志.中华舞蹈志・内蒙古卷[M].学林出版社,2006.

[4]赵小丁.民俗文化对蒙古族舞蹈题材的影响[A].艺术探索,第5期.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传统民俗 文化旅游资源 城市 乡村 物态 非物态

一、引言

民俗文化是指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是一定群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生活模式,它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与竞技习俗、岁时与岁日习俗、礼仪与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既体验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各自文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由此也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本质特征。不同地方,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更由于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参差不齐,致使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了解不同文化、体验不同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古城墙、四合院、琉璃瓦、大运河、地方小调、玩龙灯、踩高跷、赛龙舟等,这些带有强烈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印痕的城市传统民俗,凝聚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审美观,隐藏着本土一系列的人文观念和人伦关系,是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录,是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者了解城市文化个性,领悟城市风情,体验城市传统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茶馆、山西的大院、苏州评弹等都是旅游者感受地方传统民俗风情、传统民俗文化的旅游热点。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城市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传统民居、街道、会馆、当铺、作坊、商号、祠堂、府邸、书场、剧院、戏台、庙宇、园林、碑石、城楼、学堂等,都属于物态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传统建筑及其古老的结构布局,真实地记载了城市百姓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及城市形态连贯的记忆与韵味。如上海的石库门房子,是大多数上海市民的主要生活、繁衍生息的场所,它是中西建筑艺术及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随着上海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的不断变化,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适合于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所打破,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都成为了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石库门房子作为最具上海社会人情、最富有上海地方情调的上海居住文化特色,成为旅游者了解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还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西关大宅院等,都因其中蕴涵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成为旅游者体验传统民俗真实生活的热门旅游景点。

传统城镇民居、古老街区,包括建筑文化、生态文化、礼仪文化、商业文化、风水文化等都具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以城镇中未经现代改造或毁坏的传统街区、坊巷、院落为主,并包括其周边的城镇自然环境及风貌。如浙江的周庄、同里、乌镇,北京的胡同,丽江与平遥的老城区,苏州的古城等,均是典型的代表。这些传统的民居、街区,具有民居建筑、街道布局、自然环境的观赏功能,是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城市的标志――城楼和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它蕴含着不同的传统城市文化。城楼是标示城门的位置,观察控制出入城的人流,望敌情的,可以瞻示威严;钟鼓楼是城市的中心,也是一项景观工程,既为报时又做礼仪之用。从过去到现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遗留着它自身的历史痕迹,也记载了现时代的面貌与存在的状况,这种历史与现代集于一身的真实反映,证明了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如北京的正阳门,湖南的岳阳楼、河北的正定长乐门、西安安定门等等。几百年来的时代更替,城市在变,城市里的人也在变,不变的是文化和人的情结。城楼和钟鼓楼,它带给旅游者的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有众多的会馆,如北京的“老舍茶馆”,成都的茶馆等,无不渗透出浓浓的地方风味。

园林则是一种自然山水和人的思想意境相融合的一种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自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如我国主要的传统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日是传统民俗文化生活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大量有趣的传统节日民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

(2)传统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的娱乐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传统民俗文化颇具特色的内容之一。龙舟竞渡、清明踏青、重阳登高、元宵赏灯、春放风筝、夏日赏荷、秋斗蟋蟀、冬作诗会以及踢毽子、舞狮子、玩龙灯、打秋千等,都构成了丰富的城市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3)传统民俗文化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技艺包括传统民间歌、舞,传统戏剧、曲艺(如京剧以及各地的传统戏曲),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等,底蕴丰厚,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地方风味。传统民间美术中如被称为来自民间的“大百科全书”――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具备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连续性。它的内容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追求理想精神的实质,把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各地都有代表本地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从一个城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及工艺品中,可以断定在过去这个城市民族的手工业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更可透析出这个城市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如江苏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等。旅游者从一个城市的手工技艺中可增加对这个城市民族历史的了解。

三、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那些远离现代城市的村落、乡村,有着完全不同于都市生活经验的生活场景。那些散布于广袤土地上各个角落的建筑、服饰、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文体游戏等,都是传统民俗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乡村民俗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些特点是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古村落、乡间民居文化旅游文化资源。古村落是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单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箱底。它保存着各种历史记忆和细节。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源乡的西递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报德乡朗德上寨、安徽黟县的南屏村和宏村、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村等等。

中国乡间民居按地域主要分为北方乡间民居和南方乡间民居,其中中国南北乡间民居有很多不同。如最具有江南水乡代表性的苏州、杭州的乡间住宅规模和布局很有特色。住宅的墙壁高大,房房相连,中间由风火墙隔断,庭院的面积不大,高高的楼房,使天井显得分外高深。它与北方乡间民居的明显区别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十分淡雅,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幽深,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旖旎的水乡风光,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乡村建筑文化,是江南水乡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2)自然风光及环境文化旅游资源。乡村居民的传统农田房舍、牛羊稻麦、耕田插秧、碾米织布、浣衣煮饭等生产劳动和家居生活,无不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结果与生态特色。这一切构成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最自然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乡村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活动,有汉族“春节”的庙会,“元宵节”的舞龙灯,有壮族的“三月歌圩节” 等等,成为了旅游者体味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乡村的“元宵节”舞龙灯是一种民间乡间舞蹈,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舞龙灯的民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将龙视为能呼风唤雨、降福消灾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舞龙一般用草、木、竹、布、纸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以图吉利。除颜色的区别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页龙”,用木板凳制作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用布糊制成的“布龙”等等,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还有汉族乡村的“斗鸡”、“爬竹竿”、“练拳脚”,藏族的“锅庄”,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传统文化娱乐。如蒙古族的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它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娱乐游艺等项目为主要内容。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是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是当地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2)传统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乡村社会中,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宗教、仪式、庆典、习惯等等还相对保留着较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更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巫风色彩和人神崇拜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湘西、鄂西土家族、苗族的傩堂戏、傩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藏族、土家族的热贡“巫风舞祭”,江苏等地的唱麒麟、唱凤凰等带有巫风色彩的艺术活动。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乡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如聚居在湖北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撒尔嗬”即“跳丧”,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它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据说它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直到今天,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着这一文化习俗。还有土家族的婚俗――哭嫁等均是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与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某些自然景物外型特征像人形或其他生物,人们便将其想象为有思想有行为的生命体,或者是一些在当时的人看来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想象和猜测中产生了一个个神话故事。如长江三峡的神女峰,因赋予了巫山神女的传说而使长江三峡游更具魅力;如山东蓬莱阁,由于海市蜃楼这一自然景观而被赋予了“八仙过海”的神化传说,使得山东蓬莱阁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还有湖北省孝感的董永传说、浙江省诸暨的西施传说、浙江省天台县的济公传说等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4)传统民俗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间歌、舞中如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锅庄舞;传统戏剧、曲艺中如安徽省凤台县、颍上县的花鼓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中如河北吴桥的杂技,河南的少林功夫;传统的手工技艺中如藏族的唐卡,苗族蜡染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及各地乡村的剪纸技艺等等,这些都是各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类别与编号:一般项目2007d449。)

【参考文献】

[1] 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2] 中国自然资源从属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旅游卷)[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

[3] 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4] 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7篇

校本课程开发,非常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地将地域文化纳入其中,以此推动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激发其学习的浓烈兴趣与强烈的热爱家乡之情。

敖包文化与蒙古民族的关系,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特殊现象。一个民族长期追寻一个文化理念,乃至整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追寻一个文化理念的历史,这,就是蒙古民族与敖包文化关系的真实写照。蒙古民族创造了敖包文化,而敖包文化又陪伴了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堪称是世界民族文化史上一道非常柔情的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团结自信心和自豪感。

1.激情导入

1.1 揭示课题--我们身边的敖包播放:《敖包相会》歌曲,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名字吗?

学生答:《敖包相会》,同学们回答对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敖包相关内容,同学知道什么是敖包吗?

教师总结补充:敖包也叫"鄂博",是蒙古族语音译,即"石头堆"的意思。它由人工堆积而成,数目、大小、高低不等,中间竖有苏立德,有的还插有树枝,挂上各色哈达。这就是敖包。1.2 我们的家乡有一个美丽动听名字――"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以蒙古族居多,同学们看老师身上所穿的就是蒙古族的服装,你们了解蒙古族的风俗吗?敖包是蒙古族人民吉祥物(神圣的地方)。

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师生各抒己见,我们对敖包有了初步的认识。

2.讲授新课

2.1 同学们你们在博尔塔拉哪些地方看到过敖包,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往赛马场去的路上有《博尔塔拉敖包》、还有《温泉敖包》、《阿尔夏提敖包》等,都是由石头堆成,圆形的。

教师播:图片欣赏

2.2 同学们知道蒙古族是如何祭祀敖包的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祭祀敖包的影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播放影片:祭祀敖包相关内容

提问:祭祀敖包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祭祀中,要为敖包磊石添木同时从左向右围着敖包绕三圈,还用羊肉、奶制品供奉神灵,烧香浇酒、奉献哈达。 同学知道祭祀敖包结束后还有进行哪些娱乐活动吗?

教师播放:下面我们欣赏一段敖包娱乐活动的影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学生回答: 祭祀敖包后的娱乐活动:赛马、摔跤、射箭、江格尔弹唱、叼羊、追姑娘等。 同学们知道祭祀敖包活动在哪个月份进行?

2.3 学生回答:每年的农历五、六、七月份、绿草遍野,燕子北归,本地蒙古族开始祭祀敖包。

该阶段使学生观看敖包庆典的实录及欣赏家乡敖包的图片让学生对敖包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及祭祀敖包的季节时间等。

2.4 那同学们知道敖包有什么作用吗?

回答:(1)最早是提供人们识别方向和道路的标志。后来牧民也用它来装点家园,表达对养育自己的山川大地的纯朴感情。(2)现在成为了蒙古族人民供奉祭祀和各族人民进行重大娱乐活动的地方。每当尊贵的客人到来,都要到敖包处迎接、行酒、祝礼以表示尊敬。当客人返回时,在路过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下车,前去祭祀、行酒、祝礼,求神保佑路途平安。

该阶段给学生渗透敖包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尤其不是某一宗教的文化,它是民族文化,或者叫民族民俗文化。自古以来蒙古民族信仰长生天,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蒙古民俗哲理基本内容。

2.5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些最早的敖包和现在的敖包图片,请同学们留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哦。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个敖包造型很独特,它是纪念神州6号的纪念性敖包,还看到了江格尔敖包在新疆塔城和丰县…........

通过同学们的各抒己见我们对敖包及家乡民俗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谁来说说其他民族的习俗呢?

如:维吾尔族有麦西来普以用歌舞的形式来表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汉族有端午节等。

学生: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

该阶段使学生欣赏从古至今的敖包图片让学生了解敖包的发展和它的不同形状、造型艺术及每个敖包的寓意不同。

再渗透了其他民族的民俗使学生去观察了解身边的民俗及事物,从而要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3.作实践:首先教师示范。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敖包?学生答:想!那么同学们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敖包,把材料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谈制作的构思。

好,现在开始制作吧!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蒙古人》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完成作品。

该阶段使学生激发大胆想象创造设计敖包并制作出造型美观敖包。从而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协调能力及技巧,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灵感。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家具 图案特征

一、喀尔喀蒙古部溯源

1. 地理位置

喀尔喀蒙古部是一支历史渊源悠久的蒙古族部落分支的总称,据文献记载,“喀尔喀”这一称呼始于清末明初,是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该词源于著名的喀尔喀河。从地理位置分析,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

2. 历史渊源

分布于喀尔喀河的蒙古诸部落统称为“喀尔喀蒙古部”,喀尔喀蒙古部的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叶。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今中国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其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今蒙古国。

根据上述有关地理位置对蒙古族渊源的描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部落属于“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部也称为“漠北蒙古”。

3.

鉴于喀尔喀蒙古部的历史渊源,其也保留了较为完整和淳朴的,进而又影响到了喀尔喀蒙古部的民俗民风和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

“佛教”和“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的两大。佛教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喀尔喀蒙古部及中国境内内蒙古地区信奉的佛教均为藏传佛教。

蒙古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这也体现在其对各种宗教的广泛接纳。在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原来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 (公元1209~1259年),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蒙古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公元1247 年蒙古皇子阔端台与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晤,标志着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正式结缘的开端。在这之后,藏传佛教(主要指格鲁派)逐渐在蒙古草原传播开来,与萨满教共同构成了蒙古族传统的两大主体。

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蒙古族的先祖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二、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

1. 图案的原生态特征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具有很强的原生态特征。“原生态”一词原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形态,是一种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的代名词。在这里借用“原生态”一词指代没有被外来其他文化侵袭的,具有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特征的图案及表现形式。

“纹样”是蒙古族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类型,而在喀尔喀蒙古族传统家具中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得尤其具有地域特征。在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家具彩绘中,多数实物样本中的绘画均采用图案化的特征,具象的图形出现的较少,大量实物样本的调研很好地例证了这一“原生态”特征。

实物样本“双屉朱底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1)”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边角纹样、连续纹样和中心纹样,这样的全部采用纹样的组合来装饰家具表面的做法在其他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上均有反映。调研中的有些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彩绘图案用今天的印刷工具甚至都很难完成,而在过去全由工匠手工绘制,由此可见喀尔喀部传统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图2)。

白色被蒙古民族视为圣洁的颜色,白云在蒙古族中是吉祥圣洁的寓意,云纹是蒙古部传统家具中应用较多的纹饰图案。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彩绘图案中,对云纹图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变形处理,而是用了较为淳朴的绘画方法,将云纹直接沿小木桌的束腰处连续围合绘制,再在云纹中填以金漆,这样的图案及彩绘方法也决定了该木桌作为供奉的明确用途(图3)。

2.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用色丰富,具有多样化的色彩特征。这一特征在橱柜类家具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家具彩绘图案中,色彩搭配采用较接近的色彩,一般不会采用明度、纯度或色相相差太大的配色方案。但是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调研,使我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色彩有了重新的认识。在相当数量的样本中,图案色彩采用了色彩相差较远的搭配方法,这不仅没有让图案色彩混乱,反之这样的“非常规”的配色使得家具整体视觉感受变得更加丰富。实物样本“三屉红底单面金漆彩绘盘肠纹木橱”中红色做底,加以金漆彩绘花纹和浅蓝色彩绘边框装饰(图4)。另一件实物样本“五屉红底单面彩绘卷草纹木橱”也采用了类似的色彩搭配方法,这样的色彩搭配案例是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传统家具中没有的(图5)。

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用色中,偏好使用红色和金色,黑色较少出现,黑色的使用也是很慎重的。关于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彩绘中使用黑色的案例,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家具中均未见案例,但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中,这样的实物样本也使得我对黑色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中重新审视。实物样本“翻盖红底单面金漆彩绘卷草纹经卷盒”(图6)中间“池子”部分用黑色做底,在其上施以金漆彩绘,加之这件家具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是收纳经卷所用。另一件实物样本“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7)”也采用相似的彩绘技法,是不可多得的该类家具的精品。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同一家具上相同图案采用不同色彩但又采用对角线呼应的彩绘方法,“对开门红底彩绘团花盘肠纹橱柜”就是这样一件精彩实物样本(图8)。其他在同一家具上具有丰富色彩搭配的实物样本均印证了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这一特征(图9)。

3. 图案的宗教气息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图案的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现为具有明显的佛教题材特征。如实物样本“翻盖红底三面彩绘生命树小盒(图10)”中,绘制了佛教有的生命树,其所绘形态同时也可视做或喻为萨满教中的“长生天”。由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创建的八思巴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图案彩绘中可见其一斑(图11)。为了表达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并寄托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彩绘时将八思巴文加以美化,升华了图案彩绘,创作了赋予精神追求的、经过美化的八思巴文纹饰(图12)。其他实物样本中均不同反应了浓郁的宗教题材,“红底单面彩绘佛教故事纹经卷盒(图13)”上的图案是佛教八宝纹样和佛教故事纹样的结合,“束腰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摩尼宝珠纹供桌(图14)”样本中图案为佛教中有美好吉祥寓意的莲花座和摩尼宝珠纹样的结合。

三、结论

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实物样本的调研和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家具图案特征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图案的原生态特征;2.图案色彩的多样化特征;3.图案题材的宗教化特征。

在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的影响中,又数藏传佛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刻”题材两方面。家具表面彩绘中大量佛教题材的绘画、图案和文字使家具的装饰更好地服务于功能,这样的家具用于供奉、诵经和藏经,家具表面各种关于佛教题材的内容寄托了使用者虔诚的祈祷和企盼。在普通牧民家庭中常见的诵读经文的诵经桌,既有诵经的台面又有储藏经卷的抽屉,这便于虔诚的信仰者在草原上随身携带经卷、随时诵经(图15)。

在喀尔喀蒙古族的传统家具上,装饰题材较多地使用了“佛教”题材。通过调研发现,佛教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用具和家具等方方面面,这种在家具上施以宗教题材的彩绘和雕刻更反映了喀尔喀蒙古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对于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将逐渐得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特色,对完善草原文化研究体系也将作出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乌日切夫.《蒙古族家具》.民族出版社,2009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郑宏奎.《蒙古族文化图典――游乐卷》.文物出版社,2008

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

郭雨桥.《细说蒙古包》.东方出版社,2010

额博.《蒙古人写真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韩宝花.《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郑宏奎.蒙古族游乐文化.艺术评论,2008(12)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家具,2006(01)

张欣宏.艳丽吉祥的蒙古族家具.新居室,2007(01)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研究―分类与审美.艺术评论,2008(12)

王丽.蒙古族传统家具造型特色研究.美与时代,2010(07)

王丽.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金光.传统蒙古包装饰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