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教育的方法

品德教育的方法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1篇

1、知行并重法

知行并重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道德知识教育,又注意组织儿童道德行为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为统一起来,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导之以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儿童培养成为执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儿童道德行为训练应注意:(1)要求具体,训练有序。(2)环环相扣,持之以恒。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训练通常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讲解,二是示范,三是训练,四是监督,五是评估。以上几个环节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3)坚持说理,尊重儿童。通过说理,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如下信息:什么行为可以接受或不可以接受,为什么这些行为可以或不可以接受,提供评价行为的标准。

2、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讲解、谈话、讨论、指导阅读、调查、报告、参观访问、电化教育等。

讲解:说服常用讲解,讲解可以是简短的说明,也可以是系统的,既可以口头讲解,也可以通过墙报、广播进行,时间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但必须目的明确,观点鲜明,有的放矢,有说服力,使小学儿童感到情深意切,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谈话:谈话是教师与学生当面交换意见,是说服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也可以在集体或个人中进行,但多用于课外个别教育时进行。谈话之前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应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谈话内容事前要有所准备,谈话时态度要诚肯,要耐心的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武断的做出判断,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要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情感,注意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

讨论:当学生对某些问题认识不明确,或有不同意见时,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明辨是非,做出正确判断,这样进行教育的效果比较好,也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应有明确的中心,教师对讨论的问题也应有明确的态度,形成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行为。

指导阅读书籍、报刊:指导学生阅读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报刊,这是说服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传记、生动的故事,以及其他科学、文艺方面的文章,读后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也要了解学生是否阅读了不健康的书籍或报刊。如有,不能简单的制止就算完了,还要注意疏导,只堵不导,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运用说服要注意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3、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小学生又富有模仿性,生动形象的典型,易于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对于如何作业有了释放,因此榜样示范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进行榜样示范教育时,要善于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对小学生影响较大的榜样有以下几种:

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是具体而生动的教育材料,学生们学习以后,不仅产生敬爱之情,而且都会以此为榜样照着去做。例如学了雷锋的事迹以后,各学校都出现了学雷锋的小组,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好风尚;学了赖宁的事迹以后,大家都争着为集体做好事。

教师: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做出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同龄伙伴:用于学生年龄相近的先进人物或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进行教育,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有说服力,特别是孩子们中的那些平凡的小事,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更容易产生感染力,因此,教师要注意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树立学习的榜样。

4、锻炼

练习: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爱清洁、讲礼貌等文明行为习惯,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例如要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等十字礼貌用语的行好习惯,光告诉学生、讲明道理不行,而且更重要是要求他们背熟、在同学交往中练习、在社会生活中使用,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形成良好品德。

组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是很重要的道德锻炼。这些活动包括学习、课外活动、劳动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克服许多困难,经受多方面的锻炼,因而能培养学生各种好品德。特别是通过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能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有助于学生提高品德素质、正确理解党的政策和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人生观。

运用锻炼要注意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做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这些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公正、严明的奖惩,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认识自己的优点、好的行为表现和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可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道义感,激励他们积极进行自我修养,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和自觉捍卫学校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表扬一般可分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这是最常用的。当发现学生有一些好的表现时,可以立即做出肯定的评价。它能给学生及时的鼓励,以巩固和发展这些萌发出来的好的表现。表扬是对学生比较好的思想和行为表现郑重做出的好评,可以口头当众宣布,也可以书面形式张贴出来。

批评,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指责。这是较常用的。当发现学生有某种不良表现时,就及时给与适当批评,提醒学生注意和立即改正。批评要弄清事实,要慎重和恰当;不能主观主义、随随便便、不讲分寸。当然,对不良现象,应当批评的教师就要理直气壮的指出,而不能放任,这样才能制止不良行为。但是批评确实要注意方式、讲究艺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奖励与处分:奖励,是对学生突出的优秀品质做出的较高评价。一般包括几个等级: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品德 激情 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站在历史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新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特点,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方法与新路子。

一、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主要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谈话,教师就有关的思想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相关道理。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个人和集体都适用,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班级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时,对谈话对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要有一个充分了解。在谈话中,教师要以亲切、真诚、自然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做到以诚相见,将心比心,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热爱和诚意,从而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

二是讲解,对需要深刻理解、辩明是非和哲理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运用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解时根据理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可系统解说,也可简短说明,或通过墙报、板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三是讨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当学生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常能带来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故事讲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与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与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情景设计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发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其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典型分析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践行。如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五、“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建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言语,不需要教师动人的讲解,在这种情与境的交融中,教学已经升华出了一种境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相信它的正确性,并确信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明确要求,并有自觉的愿望,学生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行为,并且能够坚持不懈,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3篇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效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只有让青少年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认清犯罪的危害,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才能使其从根源上远离违法犯罪,才能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不同于其他德育途径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常识课,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但它用德育点统率知识点,用知识点支撑德育点。它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不仅是目的,而且也是手段。它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公民独立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法律素质”这个根本目的。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有必要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

一、利用教材进行直接讲述

要想把法律知识讲透,教材讲解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先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走的是一条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知道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身自由,能够自觉尊重他人;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尊重别人的隐私;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知道不良诱惑的形势与危害,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只有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行为准绳是什么,认识到哪些事是法律禁止做的、哪些事是法律允许做的、哪些事是法律鼓励做的,才能够进一步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利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活动也许就是这种事例研究讨论”。思想品德课概念、原理的抽象性和中学生思维与情感的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其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根本方法。案例教学正是思想品德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回归生活、开展主题性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通过药家鑫事件进行讨论:

药家鑫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药家鑫侵害了受害人的哪项权利?

这样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危害?

当药家鑫撞上张妙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了解这件事后你有什么感想(从中得到的启示)?

又例: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阿朵(因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故用化名),在校屡遭无赖勒索,为了回家偷钱被责骂竟然向年迈的亲奶奶举起屠刀,制造了一场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2001年12月下旬,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阿朵无期徒刑,。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我们采取忍气吞声、私自了解或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我们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这样的案例教学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不仅可以给人以暗示启发,而且可以给人以理性思考。学生透过案例可以看出犯罪的代价极大,无论是对自己、家庭,还是他人、社会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渗透会使学生在心灵上对犯罪有不同程度的憎恶,而这种憎恶的心理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三、利用情境创设进行用法教育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通过广泛的经验得以成长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直接学习或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法制教育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提供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作出决策的经验并建立一种可以促进正常发展的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通理达、激情促信的目的。

例1:2010年9月11日早6时许,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城区水厂门口路段发生一起案件,一名女中学生遭到一名歹徒的挟持。假如,作为路人甲的你正好目睹了这一事件你会怎么做?理由?

例2:小明同学在家门口的小卖部里买了四盒牛奶花费10元钱,回家后发现其中一盒已经超过保质期2天了,这时他该怎么做?理由?

小刚的爸爸在超市买了一瓶白酒花费858元钱,第二天他在另外一家超市发现同样的白酒,但是售价为598元钱,这时他该怎么做?理由?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4篇

一、形散而神凝的内涵

神凝:一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总体要求去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应学习钻研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即教学应遵循思想品德内化生成的教育规律,依据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去构建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形散:指的是围绕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在教材处理、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和结构上没有规范的、严谨的模式。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需要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从而使学习者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

二、形散而神凝在教学中的实践

1、形散而神凝的起点: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预设的模糊性。

教师在上课前,总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预设。但是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这种预设应是支架式的,只是为学生搭起了通向课程标准的脚手架。至于具体如何建构,取决于课堂的互动,是散的。一堂好的预设不应是面面俱到的,清晰于框架,模糊于细节。例如在上《诚信的智慧》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具体实施诚信的情境性、复杂性。我在备课时,设置了一个辩论的环节,但是至于具体的辩题:“病人患了绝症,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 ,“小健知道小奎在网恋,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健是遵守对小奎的承诺,还是告诉班主任”,“做诚信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要实话实说”……这要取决于当时的课堂互动,教师的教学机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这一课标。

2、形散而神凝的重点:对教材再组织、再创造的多样性。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尊重教材也是忠于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但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围绕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呈现教科书内容,它的主要形式有:

(1)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教材内容。选取那些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而非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使德育教材内容生活化。新课本也是按照这个理念选取教材内容的,但是课本中更多出现的是小明、小军、小菲……等人的例子,这些抽象化的人物,就如心理学上说的,我们看到“悲伤”两字,如果没有必要的场景,是很难让我们一起悲伤的。因此,作为一个品德课老师,应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发掘自己学生身上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件,让他们进入课堂。如:《网络交往新空间》,书本上举了一个小波同学玩游戏,最终因合伙抢劫进了派出所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点泛化。因此,我举了我校一初三同学XXX,在初一时期末考试还排在年级段第二名,后来开始进入网吧打游戏,从课堂上神不守舍到逃课,最后在初三第二学期辍学回家,连初中都没毕业,这样一个发生在同学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2)围绕学校的德育主题组织教材内容。每个学校在一个学期都有一个明确的德育主题,随着这个德育主题的循序渐进,氛围的形成,教师应适时抓住这个机会,可突破教材体系的限制,紧扣课程标准进行教育。如:我校最近开展的感恩系列教育,我就紧扣“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这一课程目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教育。

(3)按照细化的课程目标来组织教材内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一节课是很难真正落实多个德育目标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课程目标进行细化,根据细化的这一目标重新选择、补充教材。在减少德育目标的前提下,提高有效性,这是符合品德教育的精神的。

(4)按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组织教材内容。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增加视音频材料、教学模型、flas、小品……等,以增加教科书内容的形象性。随着初中生批判能力的提高,教学情景的呈现不能平铺直叙,再现的情境应含有讨论、争议意义。如上《情趣与兴趣》一课,课本突出了情趣有雅与俗之分,这时我适时的引入了“度“的 概念,学生讨论的兴趣就上来了。

(5)围绕乡土资料来补充教材内容。

3、形散而神凝的支点:依据课程标准,着眼生成性教育。

思想品德课堂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开放,同时也应该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思想品德不是一套知识体系,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性,因而教学过程不能强调平衡有序,应在无序中有序,在不完美中完美。当学生有价值的行为偏离教师教学设计的标准程序时,实际上这正是学生自觉内省的表现,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悦纳学生的“非标准程序”,依据课程标准,及时调整预设的计划,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即:形散而神凝。例如:在上《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课时,关于做不做家务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一位同学说:“妈妈只要我好好读书,不要我洗衣服。”另一位说:“我不会洗衣服,洗不干净。”第三位颇有见地地说:“这是父母的义务,谁叫他们生了我呢?”面对这样的观点,我及时地改变了教学预设,关于“妈妈为我洗衣服,是否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我的权利?”展开了辩论。虽然课堂结构被打乱了(形散),但是“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这个课标却更明确了(神凝)。

4、形散而神凝的落脚点:以多种教学方法为依托,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讲授式、练习式的教学方式,气氛安静、严谨,在维护教师权威的同时无疑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与思想品德自我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平等、开放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也就是只有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主体性。要创设这种形散而神凝的课堂气氛,必须依托于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讨论、争议、辩论的话题能在课程标准所约束的范围内。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时政教育

众所周知,政治学科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容易认为政治课不好学,政治教师在空洞说教。长期下去,他们会丧失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如果把时事政治教育贯穿政治课教学的全部过程,教学效果会怎样呢?

一、时政教育的必要性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那么今天的人和事与昨天又会有所不同。即时代不同与于以前。

2、现在中考试题,不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易选择时政信息作为背景材料,来考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3、还有,我们的世界不断变化,科技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做一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学生已不符合时代潮流。

比如,在2012年中日两国在(日方称尖阁列岛)问题上关系紧张,今年两国在该问题上又互不相让,有专家认为,这是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关系最为紧张的一个时期。那么我们国家从上到下,都坚守一个信念: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今年乃至今后几年中招试题都会涉及该热点。那么联系教材,七年级想到做一个自信自强的中国人,八年级从法律上阐释我国的领土权利,再到九年级讲我们的国情,讲经济实力的发展,这样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尊严。

二、思想品德课中时政教育的实施方法

1、教师抓好课堂上的教学,让每节课都充满学习时政的乐趣和时代的气息。

对一堂课而言,导入是否精彩也很关键,有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都深知这一点。比如,有些老师会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一些重大的国内外事件,这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他敢于面对这么多学生讲话;一方面,这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下一步,教师会选择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时政内容。

我们都说,向45分钟要效率,那么,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对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

在讲到“新学校,新同学”一课时,我可以讲到新生入学时的场景,一个孩子报道,后面跟着几位家长,到教室再到寝室,家长们累得满头大汗,应该说,这个过程寄托了家长们多深的爱!天之大,大不过父母的爱。在讲课时,我用这个开头效果较好,去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同时,我又进行了感恩,孝道教育。

2、课下的时间不放松,通过各种媒体接触时政。

作为老师,我们都有如下感慨,这个社会变了,信息大爆炸,有些时候,学生比我们知道的还多。这里讲的就是信息传播问题。我们知道,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那么,学生能不能在课下搜集整理一些新闻材料呢?这一活动使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去动脑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3、教师对于报纸、杂志等书面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作用也不能小觑,书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都以传播速度快,时政性高而著称,应该是浏览信息的最好途径。

其实,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时政,自觉地、科学地与政治教材相联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强烈时代感、新鲜感。在我的周围,我的同事们每天早上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浏览网页上的新闻。

三、时政教学在中学政治课中的重大作用

首先,这样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注强调从生为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学会多少。时政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以外去动手、动脑。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问题,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其实,这么做,广大学生的各种素质无形中会被激发出来。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

全国中学生优秀班主任培训会上,北京119中学的任小艾老师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讲到中国伟大的核物理学家钱学森的例子,钱学森要求每门功课在80分以上,不要求100分,然后他干什么呢?他去参加这样那样的社团,这和他的早期教育有关系,钱学森小的时候很调皮,他父亲是搞地质的,就天天带钱学森到山上玩,去激发、培养他的兴趣。任小艾接着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激发了你的创造力、想象力。

在课堂上,学生讲出一些重大时政材料时,这其实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实现了生命的狂欢。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把时政与知识相结合,教会他们去关注这个社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布鲁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的相信某种结论,相反我们教会他们通过活跃的思考去寻找最佳结论。”

最后,融时政教育在中学政治课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在2009年的一期《今日说法》上,主持人对话任小艾,主持人张绍刚先放了一段片子,一位母亲给她的儿子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可是,孩子长大了,却不听话了,她把孩子送到魔鬼训练营,想让孩子吃点苦。一段时间后,她的孩子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她在问有没有办法教育她的孩子?其实,通过这段视频节目,孩子能否去思考,如何走向成熟的自我!如何去面对母亲的爱!

其实,每一个国家都要求本国公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有一个忠诚的心。作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更应该强调这一点。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才,更要有德,去做一个有同情心、责任感的公民。然而,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了,极少数人的道德观却下滑。比如南方的“小悦悦”事件,北方的“42辆车事件”。引发我们去关注这个社会。

我在讲“人生当自强”时,讲到我国从“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发展到现在,其他国家不敢肆意妄为,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咱们中国的实力变强大了。再联系到现在我们的南海利益诉求与安全问题,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上渔船对峙已达三个星期,一方面显示了我们的战略克制,我们领导人高超的政治智慧;一方面,我们又要抓紧经济建设,把国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应该说,这就是思想品德课特有的德育功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广大师生都要自觉地融时热教育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都去关注这个社会,使广大学生知识得到生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得以提高。还有,他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得到点燃,爱国情怀得以强化。

参考文献:

[1]何春艳.《时事政策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6篇

一、 选择题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7篇

摘 要: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知、情、信、意、行各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正确理解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涵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强化系统性、强调综合性、突出针对性、增强融合性、注重全面性、重视开放性,是提升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85-04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内涵和本质基础上,全面认识各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模式的合理采用和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如此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心智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而德育工作重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此时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

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抽象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知―情―信―意―行”。如果道德从认识产生情感,进而形成了信念,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已经自觉地成为行为习惯,这个道德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满的过程。知、情、信、意、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上述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过程,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陈万柏、张耀灿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几个因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

综合以上观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内在因素演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品德的迭展过程。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数学中的一种算法,是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既有基础上,在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进行迭代,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德育主体,知、情、意、信、行各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是不一样的。准确把握德育主体各因素的发展状况、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是确定德育工作重心、选择德育方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内在因素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活动等生活要素,小到在学校、家庭等各类组织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熏染以及网络的影响等,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但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客观外界因素不是采取消极、被动反映的方式,而是会主动选择、消化、吸收,外部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来得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结果。

德育就是发挥外部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影,通过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知、情、信、意、行等内在因素的演化方向、促进内在因素的演化速度、提升演化水平,即把握思想品德迭代方向、提高迭代效率的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尊重德育主客体的实际状态,深入分析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选择。

(一)道德认知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道德认知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最为重视,但也是理解偏差最大、教育效果最差的一个因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方向性错误,是影响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首先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偏差。潘懋元先生认为,与智育教学过程有所不同的是,智育方面所说的知识,看重要求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即懂得“这个事物是什么”、“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道德知识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有所认识、做出判断,是对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那样的一种认识。而且,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是着重于对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待这些关系的态度[3]。但在德育工作中,把对道德知识与对智育中知识的理解相混淆,按照智育中知识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是在德育课堂上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记忆与复述,不重视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甄别好的结论作为真理强加给学生要求接受,在低龄学生阶段,或许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还不重视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判别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德育势必是不被学生所接受的。其次,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认知”的理解偏差。一是把记忆当成认知,让学生把概念、原理、方法等道德书面知识机械地背下来,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似乎能够复述、默写出来,学生就懂了、会了,以后就能够按照着去做了,殊不知表面的知识记忆,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并没有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做好铺垫,更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自觉实施。二是把叙述当成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犯错误时,在没有思想引导、是非辨别教育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纯粹地写书面检查,几百上千字,写的字数越多、叙述越深入透彻,就认为是认知越深刻,似乎学生写出来的就是真正认识到的、今后就能够做到的,殊不知这里有太多的口是心非,这样做反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伪善行为。三是认为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把德育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上,通过灌输、记忆、解读、考试等手段,企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道德理论、原则、规范,似乎学生只要道德认知到位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似乎只有先掌握道德知识,才能够有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道德认知环节选择德育方法时,就不能生搬硬套智育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要以道德知识的内化感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复述为掌握目标,以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培育为关键,以道德行为的实际践行为归宿。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方法选择时,要以说服教育代替强行灌输,强调正面引导和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专题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形式,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培养学生道德知识判断、辨别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真心信服、自觉接受;要灵活使用情感教育法,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要灵活使用实践教育法,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感动、感悟,提升道德品质。

(二)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古人云,知易行难,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根本性问题。在知行转换的过程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既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又是共振过程,发挥着动机激发、方向引导、行动催化、强度保持等作用。道德情感,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样一些态度;道德信念,是指某些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真心诚意的信心,成为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道德意志,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4]。

在西方的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是系统深刻探讨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既提倡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别人。人本主义道德理论强调的“完善人格”、“自我实现”、“激发动机”、“心理体验”等概念,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培养理念和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大学实际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对道德认知过度强调的同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凭感觉的状态,班主任、辅导员只是下意识地根据工作经验与教师的职业本能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道德信念的教育则似乎仅是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从道德知识的层面进行灌输,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而对道德意志的砥练,更是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状态。因此,大学德育迫切需要系统性地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教育和道德意志磨炼,构建德育过程的动力机制。具体的德育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环境熏陶,通过催人奋进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区的物理环境布置,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的构建等,以德育情境的创设来感染、影响学生;二是艺术感化,有计划组织开展主题诗歌朗诵、电影欣赏以及正面典型榜样的塑造与激励等活动,从情感深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三是意志磨炼,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实施挫折教育、引导自省慎独,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吃苦拼搏中坚定意志、坚韧性格;四是心理辅导,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品德发展。

(三)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养成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一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都是内在的,最终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支配之下所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如果经过反复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是道德习惯[5]。

中国传统思想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比较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西方德育模式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促进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处世,也都强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德育理念。美国学者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对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做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道德行为不仅是思想品德的外显,而且对深化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信念的坚定和道德意志的锤炼,也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还要重视行为管理和素质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言行的纪律约束,对于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德育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决、及时予以查处,开展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罚,防止不良言行导致纪律的涣散和思想的松懈;二是注重细节的养成教育,督促、帮助学生培养主动问候、随手关灯关门、随手带离垃圾、集会提前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随时表扬,做不到及时批评,从小处着手随时随地开展品德教育;三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在服务社会中品味高尚品德带来的愉悦感,在辛勤付出中品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体会总结、感悟分享,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引导更多学生的向善行为。

三、关于大学德育方法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选择的讨论,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强化系统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并为

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中学阶段的学习为主开始主动转向国家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己今后就业、择业相关的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等方面,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现象等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分析学生目前的德育总体水平,对应该具备但还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弥补性强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在方法选择上要坚决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用偏而导致学生反感的德育方法,如纯理论灌输、机械式记忆和概念性笔试等,更多采用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熏陶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育方法,更多地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的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毕业前阶段,要加强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品德准备。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发展效率

虽然本文分成三部分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方法选择开展讨论,但并不是认为知、情、信、意、行各因素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是相互割裂的。日常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要综合考虑知、情、信、意、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多类型的德育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升思想品德发展的效率服务,并尽可能在一个阶段教育活动中就形成思想品德发展的闭环。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集体性教育安排,不能成为零碎的、单项的、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的一大堆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争取帮助学生实现从品德的认知深化、情感触动上升到意志磨炼、信念形成,并在日常行动做到自觉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螺旋上升中的一次完整迭代过程。

(三)突出针对性,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因时

因势而变

西方有各种德育模式,国内也有各种德育方法的总结,但每一种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或德育对象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既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道德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成型,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该是对已有道德认知的改进、完善,是改造而不是从零开始的构建,是促进内化而不是背诵记忆。所以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情、信、意、行的因素,重心放在体会、感悟、实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分析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巨大影响,创新基于网络的德育工作方法,研究利用网路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四) 增强融合性,以大德育的视野深化德育内涵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思想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鉴别判断能力,推进思想素质的内化与升华;二是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之中。

(五)注重全面性,保证教育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不仅指教育内容和德育过程的全面、系统,还应包括参与人员、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德育对象、主体、环境的全面性,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合、全过程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尤其是全员参与,要强调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负有明确的育人职责,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德育主体,特别需要关注沉溺于游戏、经常违规违纪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六)重视开放性,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

工作合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重视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德育生态系统,整合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等各方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更是要利用专业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典型的工作案例、感人的先进事迹等社会上具体生动的德育教育资源,邀请社会道德楷模、企业先进工作者、杰出校友代表等鲜活的榜样人物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熏陶、促进感化,提升教育实效。

⒖嘉南祝

[1][3][4][5]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一 高等教育学讲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4-285,285,290,291.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研究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题目。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

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必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必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1)图表法。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2)特征量计算法。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4)统计分组法。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