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孩子品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品德教育 良好性情 心理问题 疏导
片面强调思想教育,忽视良好性情的培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误区,不良的性情不但个人痛苦,而且危害家庭和社会。很多教育者至今采取鸵鸟政策,闭眼不看现实,否认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把心理健康教育问归结为品德问题,面对新时期的新问题,坚持老一套的做法而不顾其效果。
开学伊始,我参观了市一中的“嘉峪关市青年心理咨询活动中心”,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生动活泼的现场讲解下,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受益匪浅。这次参观感触最深的就是心理教师老师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存在的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句话让我深有同感。
的确,作为多年从事基层教育的工作者,我很少深思过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实施着我说你服的“听话教育”,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通常把孩子们的某些乖张行为、逆反情绪、孤僻性格、漠然态度都笼而统之地定义为品德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么是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用一些抽象枯燥的学生守则、班规、校纪规范、约束孩子的行为;要么是以简单的“说教灌输”为主,比如要求孩子上课不能随便说话、不能做小动作、下课不能打架骂人、教室里不能乱扔垃圾……抑或是你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团结爱护同学、尊敬师长……往往是晓之以理多,动之以情少;说教灌输多,倾听启发少。不但忽视了之所以应该和之所以不应该的理由,而且忽视了孩子顽皮、活泼、好动的天性,更没有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深入孩子内心去疏通和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们在一味灌输说教班规校纪约束压制下屈从于教师的威严,变成了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岂不知,学生变成了墨守成规、只知学习的工具,个性、情趣、潜能都被无情地扼杀。随着孩子知识与年龄的增长及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孩子更注重自我的感受,长期强烈的压抑与焦虑,最终导致孩子性格扭曲,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危害家庭与社会。因此,小学阶段表现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听话,年龄越大的孩子逆反心理越严重。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开在春天里的花,没有不美的花。只有不当的培育和不美的环境才会影响花朵的绽放。孩子的某些过失行为并非品德问题所致,而是心理障碍使然。我想说,没有天生存在品德问题的孩子,不是孩子不好,而是我们走入了一个思想误区,长期徘徊在心理疏导门外,没有注重孩子良好性情的培养,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应从培养孩子良好性情出发,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与孩子们沟通和交流。只要架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就会引领孩子走入一个柳暗花明的世界,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
记得曾经带过的一届学生,低年级时个个天真活泼,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老师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唯命是从,而那时的我也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师者,用一把“三好学生”的标尺精心地裁剪,孩子们在我的精心塑造下成长,一班听话、好学、规矩的孩子诞生了,我也因此暗暗自喜。转眼,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已经成了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了自己的情感倾向,开始注重自我的感受,我渐渐发现他们曾经纯洁的眼神里多了一些复杂的神情,对于我的话,也不再是唯命是从,有的孩子敢说为什么要让我去做;有的孩子敢说他怎么不去做,还有的孩子公然转身愤愤而去,往日那些如灵丹妙药一样的守则、班规、校纪在孩子们无声的不作为中失去了作用,我的威严渐渐丧失殆尽,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常常一筹莫展、自艾自怨,情急之下我气急败坏,罚卫生、罚跑圈、找家长,写检讨,可是收效甚微,状况依然频频出现。
掩卷沉思,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我的教育方法,并尝试改变,学生出现违纪现象,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静下心来问问他们什么这样做,再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后果。如果学生遇到一些思想方面的困难,我也会耐心听他们诉说,并为他们排解困难。有些孩子不善于和老师交流,我就让学生以作文的方式――《老师我想对您说》与学生用文字来交流,有时孩子会和家长发生矛盾,我也让学生用作文的方式――《妈妈、爸爸我想对您说》,给孩子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当我发现孩子的思想问题,我便提前找他们谈话,或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给予疏通。
另外,我还不断挖掘语文课文中的教育资源,借助文中的故事,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反向思维,理解生活中容易产生心理情绪的问题。如:在教学《小抄写员叙利奥》这篇课文时,在学生了解叙利奥为什么瞒着爸爸抄写公文,受到爸爸的误解还坚持抄写的原因后,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父子之间的爱,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叙利奥,面对父亲不知情的责备会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也有认为自己很委屈的,也有像叙利奥一样坚持为父亲分担压力的。乘着学生兴致,我又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假如老师误解了我,假如爸爸妈妈误解了我的问题,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项家庭作业:如果自己曾经错了,请回家对你的妈妈或者爸爸说一声对不起。话音刚落,我班一名同学站起来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曾经错了,请您原谅,我以后不会再惹您生气了。在他的带领下,又有几个学生陆续站了起来,教室里气氛变得严肃而感人,有些孩子甚至流下了眼泪。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遇到问题总会和我像朋友一样交谈,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着自己,我想就是这样的一堂课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触动了纯真的心,是这样一项作业点亮了孩子的心灯。
渐渐的,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天气晴好的课余,我会组织学生一起游戏,孩子们课间不再是无所事事,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游戏中的欢声笑语驱散了孩子们心里的不快,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原本如此美好。游戏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培养了活泼开朗的个性,克服了交往的个性缺陷,学会了宽容、理解他人和他人的内心需要,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良好的心态培育了良好的性情,良好的性情成就了健康的体魄。
不论是学生教育,还是教师育人,教学相长,教育着并学习着,学习着并快乐着,不是我们已经走上了绝路,而是我们的思想需要转弯,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转一个弯,换一个角度,一个全新的世界就会出现。只要能转变一种思想,疏通一条心路,点亮一盏心灯,拨动一根心弦,培育良好性情,就能造就身心健全的一代新人。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段名言: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行为跟着改变
行为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命运跟着改变
这是一条心理循环链,对每个人的影响都很大……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行为习惯;问题;途径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德育,即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幼儿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幼儿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于德育之中,是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及学校的教育与熏陶下,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态度、坏倾向,真是事倍功半。”可见,幼儿时期品德教育的启蒙与奠基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当前幼儿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方面
1 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导致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儿童的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当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的机会,造成孩子懒惰、自私、依赖性强,不体谅他人等问题。
(二)幼儿园方面
1 品德教育流于说教,脱离幼儿生活实践
简单的说教、单向的语言训导,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亲历道德的过程,道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难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及行为习惯。
2 教师不能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
教师的良好思想素养和品德行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榜样,身教育重于言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素养,无形中给幼儿树立了反面榜样。
针对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了解幼儿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三、幼儿品德教育的途径
从幼儿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我们初步探索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1 情感陶冶法
利用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和各种情景中的情感因素,感化幼儿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能关爱孩子和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使孩子在赞扬和鼓励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2 定期评价法
幼儿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家长必须定期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真正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自信心。
(二)寓品德教育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行为规则
良好行为规则的养成,以促进幼儿品德发展。在小班开展游戏活动——“送玩具回家”,幼儿在每次活动之后能分门别类地将玩具送回各自的“家”,在不断地强化下,幼儿能有意识地收拾、整理玩具,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在中班、大班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每天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端饭菜、抹桌子、挂杯子、扫地等。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1)品德教育渗透于角色游戏中
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其中以角色游戏为最佳选择。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例如,游戏“乘车”,司机与售票员紧密配合,扶老携幼,礼貌待客,乘客先上后下,互相让座,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2)品德教育体现在情境表演中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的德育实践进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第三,重视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1让家长认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是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目标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明确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达成共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以正确的方式融入到对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
2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多渠道实施素质教育
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2.1请家长走进校园,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同感,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具有巨大的优势,不仅时间充裕,“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定向培养。但家庭教育也有“双重性”,父母的不良习惯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2.1.1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比较,使家长找到差距,懂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增加适应社会的本领与机遇。
2.1.2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借活动机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2.2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走入家庭,体现素质教育的互动性。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孩子的命运与未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而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都是以家庭教育为背景进行的。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意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且伴随孩子的一生。教师的定期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
由于小学生还不能接触社会,所以其成长环境比较简单,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就显得比较重要。如果家庭环境和谐,家庭教育得当,将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学习也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庭内部矛盾冲突很激烈,孩子整日处在一个不安、动荡的环境之中,家庭教育就会出现很大的副作用,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这种家庭教育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对孩子以后各个阶段的教育以及成长都产生难以抹灭的负面影响。
其次,孩子在进入学校学习以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强的。当孩子回到家以后,会模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或者根据自己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分析家长的行为和言谈。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种有利于思想健康发展的行为可能会被抹杀,或者得不到鼓励而使孩子对思想品德教育失去兴趣。同时,孩子在家里的模仿或者实践行为,也是对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思想品德理论和方法的拓展与延伸。简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思想品德中发挥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延伸和提升作用。
不仅如此,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补充作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比较全面系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践应用教学课较少,对于在实践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分析不够全面。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当他们把在学校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学校没有及时讲到,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的选择。此时,就需要家庭教育发挥其补充作用。对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进行正确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健康地发展。
二、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就把家庭教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时代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才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推动力。而家庭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其好坏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带动作用。
三、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第一,很多家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受旧观念的束缚,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当并且只需要由学校来负责即可。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家长只需要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孩子只需要学习好就行。在这种错误想法的引导下,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对。有些家长坚持棍棒教育。对于孩子,总是采取一些过于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伤害。还有些家长始终坚持自己的权威性,从不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使孩子在家长面前有一种畏惧感。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使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正确影响,有时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校外活动 青少年 品德教育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不同民族不同省份对于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差异。比如,北方广大农村地区的父母不会将孩子送到夏令营或是野外活动中,而城市的父母恰恰相反,他们热衷于将孩子送到校外的活动中去,让孩子多学习,多交流。当然,校外活动不仅仅是这些表现形式,还有其他的内容。校外的活动可以提供机会和时间,让学生体验品德重要性,可以让学生进行品德力量的思考。本文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入手,将校内的教育不足,以及如何在校外培养青少年的品德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二、青少年自身特点
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1到17岁的孩子,这个时期是形成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受到的教育,无论是技能性的还是思想性的,都会对其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影响。首先,青少年的思想并不成熟,容易冲动,做事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主观方式进行,没有顾虑;其次,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的阅历,对客观世界发生的事情,没有形成全面性的认识,容易武断的判断是非,体现出极大的幼稚性;再次,青少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来源于教师、家长、同学、朋友等,存在着比较大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校内教育在德育培养方面的不足
对于校内教育而言,对于品德考察的要求比较低,并没有形成单独的课程进行品德教育。一般而言,学校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关注度不够。接下来将校内教育中培养德育方面的缺失进行详细的叙述:
1.教育变革不够,缺少对品德能力的考察
我国的教育一直处于变革之中,并且程度不断地加深。但是,一直以来,没有将品德能力的考察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我国的品德教育课一直都进行着。但是,每个学期和每个学习阶段并没有进行考评,也没有进行档案记录。这样的管理制度下,青少年的精力不放在品德上,而是学习技能。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青少年品德教育的缺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2.教学任务导向,致使教师偏重技能教学
在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集中在文化基础课上,学校之间质量评估也是按照成绩进行排名的。这样的管理模式使教师只能进行文化课技能基础学科的深入讲解,品德教育得不到充分利用重视。
3.学校对于品德教育一直依赖于家庭教育
品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将这部分责任推给了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管理和培养,学校仅仅是进行重要的文化学习。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压力或是其他的原因,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够,出现了品德教育缺失的现象。
四、校外活动培养青少年品德的要点
1.理解校外活动培养青少年品德的意义所在
通过上面的分析已经得知,校内无法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做到位,学生的品德教育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开展校外活动的时候,应抓住培养青少年的意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首先,在校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是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学生进入社会,课堂的知识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还需要高尚的素质以及品德教育下得到的好品质,品德教育做的好,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次,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融入社会。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打造美好的社会;再次,校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青少年的品德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学校的校外活动是最能培养青少年的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获得多种体会和感悟,甚至得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合作能力。
2.校外活动的项目内容要符合青少年的需求
在进行校外活动实践的过程中,组织者和活动的管理者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做到最大限度地符合他们的精神追求,不提供不健康、危险、难度大的项目。如今校外活动走向市场化管理,青少年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方式渐渐放宽,导致大量的青少年走向了迪厅、网吧,这些娱乐的地方。青少年应在校外活动中积极与同学、朋友进行学习上的交流,相互启发、鼓励,将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进行挖掘,而不是一起去享乐。比如,参加夏令营进行户外锻炼,伙伴之间应相互帮助,学会在团队中成长,运用团队的力量发展自己,而不是单独地去游山玩水。
3.校外活动应增加老师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指导
校外活动本身来讲是不需要有教师进行指导的,是自由的、个人的事情。但是,为了可以做好品德工作,应在活动过程中或是活动前后与教师进行沟通,获得教师的指导。这个时候,教师在做指导时,不应仅仅是做表面上的回答,而是进行活动内容的详细分析,将其中每个人的作用和过程中不同人的责任进行分工,确保大家都可以有所收获,并能从活动中获得收获。比如,集体出动进行实践活动,过马路时,需要有专人进行道路安全的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应懂得谦让和遵守规矩,保障不伤到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参与活动,安全的返回。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应让学生进行总结,将其中得失进行分析,使学生尽快地成长起来。
4.校外活动与社会号召结合起来,让学生直接感受正能量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国。每年国家进行大量的准备,来纪念先人或是庆祝重大节日。这些都可以加入到学生校外活动思想教育中,这些是我国的传统,也是民族的灵魂。学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自己民族的智慧和品质,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自己内心深处形成种种的民族归属感。这些内容的传播和教育同样是对其品德方面的教育,并且作用更大,意义更加深远。比如,我国今年制定了第一个国家公祭日――日。在追悼死难者的活动中,就可以将这段历史进行传播,使青少年铭记历史的教训,努力学习,建设起强大祖国。
校外活动是对课堂重要的补充,也是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经历,都可以得到收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个问题的思考,由学生进行自我体会,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学生。
五、结语
综上,将校外活动品德教育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现代教育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校外活动的注意要点。只要学生、教师进行配合,充分地发挥集体的凝聚力,就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耀,刘琪,杨鸣.大众健身行为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1.引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会尊重 品德教育不是对学生的消极约束,而是人的自主实现,是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如果品德教育只是要求学生“遵守”,关心学生外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不能调动起学生饱满的参与热情。在品德教育中,只有调动学生饱满的参与状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品德建设的主体;只有将认识水平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大而空的道理教师会说,学生也会说,但是他们更缺乏的是真情实感的体验。
在品德教育中要重视以情感作中介,沟通品德认知和品德行为,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在“体验”中思考,使学生在情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自主地实现人格提升,领悟尊重的内涵。小学《品德与生活》中的“孝敬父母”教育,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内心情感入手。教学前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先采访自己的家长 “我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家长们向孩子们讲述了孕育他们时的喜悦、分娩时的痛苦、抚育婴幼儿的艰辛……家长们声泪俱下的回忆定地打动所有的孩子。在教学时当我问到这个话题时许多孩子们流着泪说:“我们的生命是在母亲的阵痛中诞生的,是在父母悉心关爱下成长的,父母是学生最尊重的人。”
2.尊重学生言行中的每一个闪光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不断营造一种适宜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教师的任务就是搭设平台,并尊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每一次表现。
一位历史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个从不作笔记的学生,在一次课上却专心致志地在本上画了些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原来,这节课讲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由于当时士兵的衣着过于复杂,这个学生觉得穿起来像是龙虾,所以就用画“龙虾兵”来作笔记。马教师没批评他违反纪律,反而认为正因为他认真听讲才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促进了求知欲,这不正是教师求之不得的吗?于是允许了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自此以后,这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见浓厚。期末历史开卷考试,他却要求闭卷。马教师满足了他的要求,结果他考了第一。
当年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教育学生最后让那位打架的学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调皮的学生也有人格,也有闪光点,也需要尊重,“四颗糖”让这位打架的孩子终身受益,也让我们每位教育者感悟终身。
3.尊重并激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名?我们不是常常听到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你怎么不给妈得个第一名!其实,有人可能一辈子都得不了第一名。所谓成功,并非是终结性的,或达到某一固定目标,而是形成性的,进步就是成功。教师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把立足点放在激励而不是鉴别上、放在进步而不是结果上。以激励反馈为主,淡化鉴别、选拔过程。品德教育必须看重每一个人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这就需要启发学生的内动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眼中找自己。要教育学生不和别人较劲,要和自己较劲。一个人,有了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他是幸福的,生命是有质量的,他也是值得尊重的。
4.让学生懂得尊重,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首先要面对的是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在于服务。尊重学生在道理上教师都会认同,可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却很难。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维方式,都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他们。大多数教师是爱学生的,可是爱并不等于尊重。教师们在教育中要“请学生坐下来谈话”、“不从窥视孔中看人”、“不用''差生''一词”、“先向学生问好”。
【关键词】幼儿品德 教育内容 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和关注。孩子一出世,就全力开发孩子的智力,不到四岁就学舞蹈、书法、英语等,这样的培养方式往往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正因为这样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非常普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与发展,与他的品德密切相关。儿童时期灌输的做人原则,小时候培养的品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将来作为社会成员的素质,所以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
使一个人幸福的真正因素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非金钱。那么,什么是道德品质呢?笔者认为,“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在这里专指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应遵守的规律、规范和原则,“德”就是符合“道”的思想和言行。而"道德品质"则是指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在个人思想和言行中的体现,是个人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因此,道德品质(简称品德)教育就是引导和培养人的思想、情感、动机、言行要符合一定的规范,信守应有的原则,也就是说,使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要合理、合情、合法。《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幼儿德育的内容就是培养幼儿的“爱”、“诚信”、“讲礼貌”、“好学”、“严谨”、“承担责任”、“勇敢坚定”、“乐观向上”等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二、幼儿品德教育的策略
1 注重生活化的德育
幼儿同伴与幼儿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掘并利用幼儿身边的教育资源,以此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四个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开发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让幼儿在体验、认知、实践以及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只要细心,我们不难发现,在一日生活中德育资源无处不在。例如,在洗漱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用餐过程时,可以培养幼儿爱惜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在幼儿玩耍时,若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教师应加以引导,把握最佳教育时机,培养幼儿礼貌、谦让、合作、爱好公物等优秀品质。与此同时,在教师的启发下,要让孩子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错能改,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此外,我们还应适时的举办一些大型的游戏活动,尽可能地让全年级的孩子参与其中, 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分享互助的快乐,从而激励幼儿积极情感因素的开发,进一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2创设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
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就要为幼儿做好榜样和表率,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老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老师的言行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很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的一举一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针对幼儿爱模仿的特点,结合故事、图片及日常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模仿,比如在主题活动《找快乐》的情景表演中,请几个幼儿扮小动物,帮助其他的小动物做了好事,其他小动物很快乐,自己也找到了快乐,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助人为乐。我班的杨颖和肖思旋小朋友每天吃了中餐后都会主动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利用她们在幼儿园的行为树立“我真能干”的榜样,号召全班小朋友学习她们乐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行为。并且在节日中将节日和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比如:在“三八”妇女节,要求幼儿为妈妈或奶奶、外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爱妈妈、爱奶奶、爱外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大班的孩子学习打扫教室卫生,回家学习做简单的家务,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等等。
3循序渐进,不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意识
道德的自我发展遵循一条普遍规律,它往往在儿童晚期形成,而学前儿童正好处于这样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往往能够分析人们包括自己稳定的性格特征。有些专家告诉我们,道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同情心、利他主义、分享等亲社会行为都是与个体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并受认知发展的限制。因此,儿童的道德发展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是从他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人和事开始,教育孩子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进而扩展到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应培养孩子能够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在游戏、学习、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能够互让互谅,互相帮助,遇事能够想到别人,愿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4家园一致,教育同步
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地修正言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是非辨别能力很低,这就要求教育引导要以一贯之,不同的教育者切不可观念不一,相互“打铁”,使幼儿无所适从。如果家园教育不一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因此,幼儿园和家长要经常性地、及时地互相沟通,互相告知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正确行为和错误做法,以此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发扬优点,克服和消除缺点,从而协调一致地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三、结束语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如果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所以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幼教的我们要时时处处树立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教育幼儿,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全面、健康、快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