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1篇

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措施为: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关键词】 急诊 质量控制 护理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

1.1 设置要求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 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1.2 设备要求 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2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2.1 人员数量 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2.2 人员资质要求 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3 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2.3.1 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 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

2.3.2 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 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 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3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1]

3.1 快速反应观念 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 院前急救观念 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 现代监护观念 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 现代服务观念 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3.5 现代效益观念 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4 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4.1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4.2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 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4.3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4 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 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 h通讯通畅。

4.5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 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5 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6)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 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4)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8)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9)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7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24-328.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2篇

本文主要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措施: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

设置要求: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4张,留观床位10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设备要求: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人员数量: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人员资质要求: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人员培训: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1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1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个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

快速反应观念: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患者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院前急救观念: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现代监护观念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现代服务观念: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患者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现代效益观念: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患者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患者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患者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

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1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建立危重患者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制定质量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0;年褥疮发生数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4制定并落实急诊患者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sup>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7/sup>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8/sup>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9/sup>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急救;疾病谱

Keywordsfirstaid;diseasespectrum

我院急诊科抢救室自2003年4月-2006年9月月期间所收治的1356例急诊重症抢救病人,本文对1356例急诊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356例病人,男603例,女753例,男女之比为0.8:1;其中0—13岁141例,14~50岁648例,51~94岁567例,年龄最小者为6小时,最大者94岁。

1.2进入抢救室抢救的标准

(1)各类休克、循环衰竭;(2)严重创伤;(3)心脑血管危重病症;(4)急性中毒;(5)高热、昏迷、窒息、惊厥;(6)肝、肾功能衰竭;(7)消化道出血。

2结果

2.1各类急诊疾病系统构成比(见图1)

图1各类急诊疾病系统构成比

2.2前8位疾病种类排序(见图2)

图2前8位疾病种类排序

由图可见,前3位疾病系统占急诊抢救的71%,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占18%,恶性高血压占5%,急性中毒中,镇静安眠药病占14%,农药中毒占5%,神经系统疾病中,脑血管意外占9%,脑出血占6%,脑梗死占3%;各类创伤中脑外伤占5%。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抢救病例中,14~50岁几乎近半,占47%,提示急诊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中青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中青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用药原则和抢救措施。

从急诊抢救疾病类别构成比和前8位病种排序中可以看出,药物中药,心内科、神经内科疾病病人占抢救室总病例的55%,内科急诊重症在急诊病例中占首位,急诊护理人员应具备上述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药物中毒在病种排序中居第1位,成人以安眠药为主,占19%,患者年龄在16~30岁之间女性居多,病情较重,常伴呼吸衰竭,均由某种心理刺激所致。因此,在积极救治疾病的同时,要给予心理护理,加强人生观教育[1],小儿中毒常是由于医院、家庭、托儿所的剧毒药物如消毒、杀虫剂管理不严所致。因此提醒相关部门和家庭要加强管理,防止小儿误食。

4护理对策

4.1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意识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急、危、重症患者到达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反应敏锐、沉着冷静、果敢迅速做出妥善处理,医护人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紧密配合给予积极地救治。急重症抢救是与时间争夺生命,也是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保障。

4.2加强对专科疾病的护理

4.2.1心血管疾病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心血管急重症的临床表现、急救方案;正确指导病人休息;给予心理安慰,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对于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或坐位,予氧气吸人;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的变化,及时予心电监护或心电图并做好记录,熟练掌握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

4.2.2中毒护理立即了解毒物的种类、名称、进入剂量、时间、出现的中毒症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及抢救药物通畅;迅速清除毒物,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辅助呼吸;口服中毒者立即予洗胃,以洗出液澄清、无气味为止,必要时洗胃后给予25%Na2SO430—60m1或50%MgSO440—50ml导泻或灌肠;根据中毒药物不同,遵医嘱给予解毒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同时要做好女性病人的心理疏导,以提高健康概念。

4.2.3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此类病人男性多于女性。嘱病人注意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合理饮食,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并观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量变化,及时记录心率、血压,有无并发症出现。

4.2.4神经系统疾病护理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心理疏导,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予降颅压、利尿等对症治疗,注意观察意识、头痛的性质、肢体活动、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有无脑疝的发生。

4.2.5儿科疾病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气道通畅,惊厥者防止坠床、舌咬伤发生;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遵医嘱予镇静剂,对于惊厥持续状态可选用氯羟安定静注治疗,以达到快速止惊的目的,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惊厥持续时间、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4.2.6外科系统疾病护理急重症以颅脑损伤、腹部闭合伤多见,男性居多。应立即了解伤情,给予伤面处理及有效的止血措施,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呼吸、面色、瞳孔变化,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

综上所述,我认为急诊科的护士应加

强全科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全面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急诊抢救工作。医院要加强急诊科队伍的建设,建立完整的体系和机制[2],以符合现代急诊抢救的需要。

参考文献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急诊科 昏迷 临床治疗 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昏迷是急诊内科上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病因常常因为不详,即患者家属不能详细提供给医疗人员该昏迷患者的确切资料,导致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容易误诊漏诊而不能及时确诊与治疗,以致患者病情延误并进行性加重。所以如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确诊及正确的治疗是对昏迷患者救治的关键因素。我院自2012~2014年收治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4年急诊内科收治昏迷患者100例,所有病例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3~80岁,平均53岁。其中轻度昏迷患者共计50例,中度昏迷患者共计30例,深度昏迷患者共计20例。全部患者中因脑血管而致昏迷者共2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昏迷者20例,糖尿病降血糖治疗期间致昏迷者15例,器官疾病晚期而致昏迷者10例,感染性昏迷者共15例,肺性脑病昏迷5例,高渗性昏迷及酮症酸中毒5例,其他5例,均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统计性。

根据患者的继往病史、临床反应及实验结果对患者给予分类抢救。

病史:对送诊人员要讲行详细的提问与记录。如年龄、性别,既往有无外伤史,有无农药或煤气等可以引起中毒的病史,有无可以引起昏迷的内科疾病。

体格检查:对被送来的昏迷患者要进行4大生命体征,皮肤状况如有无瘀点、颜色如何等,以及头颈部情况的检查。

辅助检查:患者入院后除一般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胸片”外,还要根据病史和症状体征对其给予选取其他的检查项目;如患者有神经病史应给予脑CT、脑电图等。

治疗:在已确诊后,应该对其给予治疗。主要行以下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因阻塞呼吸道而窒息,如要必要,可切开气管进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辅助通气;

(2)维持有效血循环:给予强心苷类或拟交感胺类等药物进行强心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等升压药物进行升压来纠正休克;

(3)颅高压患者给予甘露醇、速尿或甘油等降颅压药物进行降颅压;

(4)预防或抗感染治疗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病因治疗。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并以P

2结果

100例急诊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者为90例( 90%) ,抢救失败者即死亡者为10例( 10%) 入院原因:在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中,因脑血管入院的共计32例,所占比率为32%;有机磷农药中毒为23例,所占比例为23%;糖尿病共计17例,所占比例为17%;综上可以看出,脑血管疾病、有机磷农药中毒与糖尿病乃是急诊科内常见的3大病因。死亡分析:本组共10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中脑血管病4例,占40%;有机磷中毒3例,占30%,糖尿病2例,占20%;器官疾病晚期1例,占10%。

3讨论

急诊科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医疗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要。其主要病种有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危象、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慢阻肺、休克、急性中毒、癌症晚期等,而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在被送来急诊内科治疗之时,通常都存在同一种表现,那就是昏迷。昏迷,是指患者神志迷糊不省人事的一种现象,中医称为昏蒙、神昏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指出昏迷是由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昏迷多见于伤寒、中风等急症。若患者已感到不适但尚有意识存在,可以自行按住人中穴来强迫血压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以及恢复呼吸节律来保证患者全身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以便能及时缓解症状消除不适感。如果患者已经昏迷,则家人在发现后,同上,可以用指尖持续按压或针刺位于上嘴唇和鼻尖之间的人中穴。

昏迷,在西医上的概念为意识障碍的最严重阶段,即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其严重的意识障碍,即便给予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使之觉醒。昏迷的病因很是复杂,既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又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结果,在学术上总共可以按以下3类来进行分类:Adams 昏迷、Plum昏迷与颅内颅外昏迷。在本组病例中,最常见的3大疾病所致昏迷的原因分别为:脑血管疾病、有机磷农药中毒、糖尿病。昏迷的临床表现:70%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按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浅昏迷:此类患者的睁眼反应消失但可以呈现出半闭合状态,伴随语言能力丧失,但对强烈痛觉刺激有反应,概括来说就是强烈痛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

(2)中度昏迷:此类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能力都已丧失。概括来说就是对痛觉刺激的反应消失,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

(3)深昏迷:对强烈刺激无反应,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等生理反应均消失,只有生命体征存在。

综上,因此在抢救患者时,检查与抢救措施应同步进行,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完成,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以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急诊;脑干梗塞;一个半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4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76-01

一个半综合征由Fisher于1967年报道并命名,是桥脑病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一组症候群[1]。该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且大多数就诊于神经科,因眼球运动障碍而就诊于急诊科的更是少之又少。现报告1例就诊于急诊科的因脑干梗塞而引起的一个半综合征。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4岁,因“眩晕、复视伴眼球活动障碍16小时”就诊于急诊科。患者伴恶心、呕吐,左手麻木感,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不清,无饮食呛咳,无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查体:T368℃,P60次/分,R18次/分,BP160/110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思维、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左眼瞳孔直径3mm,右眼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存在。左眼外展位,不能内收,水平性眼震(+),右眼外展及内收均不能,双眼上、下视可。双侧眼睑无下垂,眼裂等大;双侧面部痛温觉对称;双侧咬肌、咀嚼肌对称有力;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左偏,未见舌肌震颤;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对称正常;左手麻木,左手臂及其余三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轮替试验不灵活,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正常、对称。双侧Babinski sign阴性,Chaddock sign可疑阳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行心电图检查示左室肥大;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I可疑脑干急性期小梗死灶。请神经科会诊后考虑脑干梗塞引起的“一个半综合征”,并收入院治疗。入院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及脑保护等西医治疗及中医穴位针刺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3天后左眼可回到正中,右眼仍不能内收及外展;10天后右眼能内收及外展,但欠流畅,复视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2讨论

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 syndrome),又称脑桥麻痹性外斜视,若一侧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及双侧内侧纵束(MLF)同时受到破坏,则出现同侧凝视麻痹(一个),对侧核间性眼肌麻痹(半个),即两眼向病灶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向病灶对侧注视时,对侧眼球能外展,病灶侧眼球不能内收,两眼内聚运动仍正常。它是由Fisher于1967年报道并命名的,是桥脑病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一组症候群。其病因为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外伤等,其中常见病因为脑梗塞(38%),以桥脑被盖部的腔隙性脑梗塞最为常见,其供血动脉为椎基底动脉系统深穿支和小脑上动脉分出的桥脑被盖支[2]。发生机制为桥脑被盖部病变侵犯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和同侧内侧纵束(MLF),导致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病灶对侧眼不能内收,外展正常。有学者认为,支配眼球随意性水平联合运动的皮质下中枢位于PPRF,它支配同侧外展神经核,并通过MLF支配对侧动眼神经核,使同侧眼球外展及对侧眼球内收,若一侧PPRF受损则两眼不能向病灶侧注视,表现为向病灶侧的水平凝视麻痹。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若同时使支配同侧动眼神经的MLF受损,即引起单侧核间性眼肌麻痹(INO),其临床表现是其临床表现是向对侧水平注视时,同侧眼内肌麻痹,对侧眼外展有水平眼震。如损害未累及中脑,则会聚反应完整。

除特异性的眼部特征外,一个半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也相当关键,因为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大不相同。急诊检查首选CT,因为CT在很多基层医院也相当普及,而且操作快捷,对出血性疾病诊断率较高。但其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对缺血性疾病早期不敏感,尤其对脑干及小脑的病变发现率远远没有MRI高。本病例就是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而及时行MRI检查才发现了脑干早期梗塞灶。在治疗主要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而且临床证实由腔隙性脑干梗塞所致的一个半综合征预后良好。在西医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及脑保护等对症治疗,减少斑块形成,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组织,营养脑神经,全面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在中医上可采用阳白、丝竹空、鱼腰、攒竹、四白、下关、地仓、颊车、承浆、风池、完骨、风府、哑门等穴位进行针刺疗法,改善后循环的血流量,增强脑细胞的活性,有利于神经反射通路的重建和修复,进而促进疾病的康复。此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症状好转取得理想疗效。

报告此病例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急诊医师对一个半综合征的认识,对因眼球运动障碍来就诊的患者一定要通过仔细的查体,如若发现特异性的眼部体征,同时伴有眩晕、复视、脑干受累等临床表现,在CT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选用MRI检查进行确诊,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急诊抢救:流行病学:探究

我院为了能够了解重症流病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利用资源和医疗措施,提高重症流行病患者的生存率,从而对我院急诊科2015-01~2016-03 1231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进而了解流行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和急诊状况,探讨疾病在各个年龄段的构成情况并统计不同年龄段,相同病例的死亡率。

1.具体方法

1.1对象

我院2015-01~2016-03 1231例流行病患者,所有患者都在我院的急诊科中进行就诊,急诊医生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及救治的因由、护理、结果都有详细的记录。

1.2.方法

制定相关的Excel表格,并将患者的年龄按照40~49;50~59;60~69;70~79;80以上进行分组统计。根据离开抢救室时的第一诊断将疾病分类,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构成比例,再比较不同年龄,急诊抢救的死亡率。

2.结果

2.1患者流行病的构成及对应的死亡率

根据上述的分析方法,统计出离开抢救室时的第一诊断疾病的构成情况。主要病症分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猝死、外伤、中毒、肿瘤、休克及肾功能不全这10种流行病症,现统计如下;

据统计资料显示,1231例患者中,死亡率为13.3%,死亡总数为161例。死亡患者的构成比例为:外伤、休克、中毒,猝死这四例的死亡率较低,总死亡率为19.2%。神经系统疾病死亡占40.8%。呼吸系统死亡率占12.4%,消化系统的死亡率为14.5%,循环系统死亡率占13.1%。

2.2 急诊抢救不同年龄的疾病构成

我院的主要抢救对象是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这两类流行病,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抢救记录,制定Excel表格进行统计显示

通过对图表1的系统分析,60岁以上患者占急诊抢救病例的62.3%。年龄在70~79岁之间死亡率较高,占该年龄段死亡人数的60%以上。

40岁以下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流行病例为神经系统病占有30.3%,因此外伤是这一年龄阶段急症抢救最高的。另外中毒患者中的死亡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其在各个年龄段,虽然抢救率不高,仅占据总人数的5.6%,但死亡率却高达32.3%。

通过图表2的统计可知,在40~49岁和50~59岁之间,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总占比例均为25.3%)因此,此类病例的不是该年龄段的主要流行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60~~69和70~79岁这两个年龄段中,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了53%,到了80岁以上时,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已经高达69.7%。

3.讨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流行病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外伤、肿痛、休克猝死以及肾功能不全流行病,而到了40岁以上的人群,就需要格外的注意自己的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在这一年龄阶段,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见,我院急诊抢救患者中以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主,需要加强社区老年病的管理,最好是能够建立急诊-社区绿色通道,为社区老年做定期的全身检查,防止其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宇,李亚林,秦俭,孙长饴,梁萧.4349例急诊抢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10:950-952.

[2]王海燕.1052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骨创伤;急诊;诊断;漏诊

骨创伤依据创伤史、骨折及脱位专有体征、X线片多不难做出诊断1。在现实生活中,受伤的原因日益复杂化,要及时准确诊断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急诊室,就诊的外伤患者病情常常非常复杂,急诊科大夫多为年轻大夫,由于日工作量非常大,加之部分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急诊漏诊。为了让急诊科医生对此高度重视,提高急诊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漏诊的发生,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总结我院急诊外科最近5年骨创伤漏诊的13例病例资料,分析导致漏诊的原因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2岁—61岁。其中多发性复合伤9例(占69.2%)。按漏诊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脊柱(胸椎)压缩骨折2例,肩部骨折1例,腕部骨折、脱位2例,髋关节骨折、脱位1例,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例,跟骨骨折1例,颅底骨折2例。漏诊延误诊断的时间1d—32d,平均6.5d。

2 讨 论

2.1 病史采集 在急诊科由于就诊患者太多,值班医师少,要在短时间内对所有患者进行处理,要求急诊科医师对所有病人都进行全面详细的病史采集存在不少困难。家人或者监护人不在场时,老年患者、幼儿及其醉酒、昏迷等不能合作的患者,提供不了准确的受伤病史。

2.2 受伤原因 车祸伤7例,坠落伤4例,跌伤2例。严重的交通事故,挤压伤及高空坠落伤,身体往往出现多部分损伤,就诊时由于患者伤势严重,有时来不及采集详细的病史以及做全面、细致的检查。对于一些合并昏迷、休克的严重患者,部分患者虽然能够提供主诉但在提供主诉时,仅仅提供一些疼痛比较重或者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情况,使多发性创伤伤中的主要损伤掩盖了次要损伤,因而使诊断不能及时而发生延迟诊断或漏诊。在病情不稳定、意识不清、查体不合作和多发伤等情况下,造成一定数量的漏诊是不可避免的2。急诊科医师在面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时一定要在积极抢救生命的同时,不断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全面仔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3 体格检查 严谨仔细科学的按医疗常规进行体格检查是减少漏诊的重要举措。体格检查是每一个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急诊科医生更应该熟练掌握。调查结果显示13例被漏诊病历中,5例是由于医师未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造成的。对一些多发伤患者深在的、疼痛轻的、体征不明显的情况年青医师未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查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医师要严格遵守诊查常规,认真询问外伤史、详细查体、阅读X线、CT片,大多数的骨与关节损伤的漏误诊是能够避免的。对急诊外伤患者应常规坚持“两次检查法”,即首先判断并处理致命的损伤,然后再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以求发现所有的损伤,从而减少漏诊的发生。“三次检查法”,即在患者入院后,有住院医师再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体格检差,以补充急诊初诊的不足,防止漏诊的发生,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4 临床经验不足 由于急诊科医生并非专业的骨科医生,因此缺乏对骨科疾病的诊治经验。例如在遇到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人时,大脑里只有常见的Colles骨折和Smith骨折两种概念,而忽视了Barton骨折,这样就很容易把掌侧缘的Barton骨折误诊为Smith骨折,把背侧缘的Barton骨折误诊为Colles骨折。孟氏骨折病例仅诊断为尺骨骨折,而遗漏了桡骨小头脱位。本组病历中就出现1例把背侧缘的Barton骨折误诊为Colles骨折情况。

2.5 患者本身因素 患者本身因素也是导致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患者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提供准确的病史、主诉,如昏迷、醉酒、精神疾患、婴幼儿等;有些患者不配合医生的诊疗计划,不去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线、CT等;有些患者及家属因为某些原因提供错误或者虚假的病史,引导医生做出错误的诊断。

2.6 各种辅助检查 合理应用先进的诊查方法是减少漏诊的必要措施。根据病情和受伤部位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至关重要。有些部位的骨折仅仅通过普通的X线片很难发现,如颅底骨折必须根据临床症状和CT才能诊断。对临床上可疑的腕舟骨骨折除了常规拍片外还要加拍向尺侧偏斜的后前斜位片3。膝关节部位的骨折要想判断韧带的损伤情况MRI检查必不可少。当然也不是辅助检查做的越多越好,越先进越好,对患者的诊治无益的检查只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可能。当然辅助检查做完了医生也不能仅凭报告单去诊断疾病,还要自己根据临床表现认真仔细的去阅片。通过自己的阅片能够避免一些因为放射医师的粗心而导致的漏诊。此外还有一些X线片不易发现的骨折,不少骨折因部位比较特殊或骨折征象不明显而漏诊,因此当临床上骨折症状比较明显而X线片上无明显骨折征象时,必须要短期内复查X线片,必要时需进一步采用更先进的检查如CT、MRI等。

总之,急诊科医生在急诊的医疗工作中,对于一些骨创伤发生漏诊是难以避免的。做一个好的急诊医生,应该经常归纳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作出准确的诊断,大大降低伤漏诊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康锦,贾卫斗,张绪斌,等.骨与关节损伤漏诊漏治37例相关因素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4,16(4):259—260.

急诊科常见的病例范文第8篇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两个月的外出学习就这样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么一次好的机会,能够到杭州大医院去学习,虽然两个月的时间很短暂,上班很忙,很累,夜班上的也很多,但这短短的两个月,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大。

   市中医院的急诊主要分四块区域,包括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病房和监护室,我主要在抢救室和输液室上班,就谈一下这两块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一、抢救室工作情况

   1、先预检分诊给予挂号牌后挂号,对入院病人做到认真、细致的分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能迅速及时处理。

   2、进抢救室的病人,根据情况一般都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糖、开通静脉通路等措施。

   3、抢救病人填写急诊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单,保证抢救记录的完整、及时、准确。

   4、护送危重病人时,携带急诊抢救箱(备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安、注射用具等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等。

   5、护士抢救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对病情观察比较细致,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对重症患者经处理病情稳定后在送病房进一步治疗。

   6、建立住院病人回访制,以了解病人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听取意见、建议,使急诊工作做的更好。

   7、遇危重病人抢救时,各科室医生互相帮助,互相协助,共同抢救病人。

   8、新老护士搭班,传帮带精神比较好。

   二、输液室方面

   1、工作量很大,每天有两三百个病人,但护士只有3人,因此很繁忙,没有空闲时间。

   2、人手虽然比较少,但查对制度很严,医嘱经两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每做的一步操作(配药、注射,巡视等)都要用掌上机扫描确认后,才能执行,以防差错。

   3、消毒无菌很严,注射时都是一人一巾一带,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送供应室塑封包装。

   4、药物现配现用,避免失效。

   5、输液最后

   一袋液体贴上红色标签,防止漏挂液体。

   三、其它方面

   1、皮试液配置,用原液配置,收集整理消毒用新洁尔灭(取新洁尔灭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或酒精。

   2、皮试过敏史盖章,家属签字,严格执行询问制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3、收费方面:凡进抢救室的病人都收床位费、等级护理费、危重病人抢救费等,费用收的比较细,不漏收。

   4、科室的学习气氛很好,科室组织的操作训练,业务学习等,不管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认真参加,认真训练。

   四、新技术

   1、口咽通气管的应用适应症:

   (1)意识不清患者由于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弛引起的气道梗阻。

   (2)昏迷患者通过其它方式如头后仰-托下颌或下颏前伸等方法开放气道无效时。

   (3)患者经简易呼吸皮囊给氧时,口咽通气管能托起咽后软组织,有利于肺通气及防止胃胀气。

   (4)防止经口插管者咬气管导管。

   (5)需要吸除患者咽部分泌物。

   2、抽血气(2ml注射器抽取肝素钠1ml-打在针套内-抽动脉血后-针头套上针套-送检)。

   3、对缺氧,氧饱和度低的病人给予储氧面罩给氧。

   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医学知识,提高急诊抢救能力及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急诊护士年终个人的工作总结

   一、积极开展中医急危重症业务技术培训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卫生厅“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急诊科中医药人员的人才优势,运用中医药疗法为广大患者服务。为此我们急诊科制定好科室发展计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人才梯队不断满足专科中医内涵建设需要。制定发挥中医特色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并不断完善常见病及特色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提高特色病种的辩证论治水平,提高中医治疗率。开展了针刺疗法、耳穴压豆、拔罐疗法、中药灌肠、中药湿覆、红外线治疗;制定了急诊科常见病临床路径。我科中医甲级病历率100%,辩证论证优良率≥92%,中成药辩证使用率≥92%,中医治疗率≥92%,中西医结合治疗率≥94%,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2%,急重症中医治疗率≥90%,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5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二、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科室业务的管理

   重点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如病历书写制度、处方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医嘱制度、会诊制度、转诊制度、转院转科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三级质控网络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来约束。不断完善质量控制和考评指标,每月进行集中检查考评。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和生产安全工作。我科通过科早会、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等形式,反复强调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临床医师的医疗安全意识,教育临床医师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及时、全面、正确地书写病历及各种记录。为确保医疗安全,防范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进一步强调了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切实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着力改善就医环境,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使急诊科人员进一步理解落实和深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深化医疗环境,更新服务模式,简化就医流程,改进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杜绝对病人生、冷、顶、推、拖现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我科开展了免费医学咨询、饮水供应、轮椅供应、简化就诊环节等便民措施。急诊科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的费用查询,为住院患者提供住院费用清单。严格医疗收费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扎实做好整体护理工作。护士长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护理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护理文书,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了对每一位护士的“三基三严”教育,重点加强对操作技能的培训。加强院感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感控医师每月对急诊科住院病区的住院病人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月底病案统计。

   我们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及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电复律、除颤、洗胃等常规的技术操作。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相关病例及时进行业务讨论,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为适应现代医疗市场的发展,今年我科把发展院前急救这项工作当成重要任务抓,严格急诊出诊制度,院前急救小组24小时待命,5分钟安排急诊出诊,制定有急诊绿色通道总体方案,如遇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已做到先行抢救,而后补办各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