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1篇

一、 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 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 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2篇

(一)区域布局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有一个较为基础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其区域布局问题。当前的农村往往有着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们对于农村教育的布局中常常有着区域化的分布问题,很多时候农村教育受到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管理。这就会造成农村教育在多个管理力量的支配下变得无所适从,有时也会变得区域化的优劣势对比较为明显,加之农村适龄上学儿童人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在几股管理力量的共同支配下,有可能会造成区域内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也会引发生源之争。这种复杂的区域布局势必影响到农村教育布局的正常调整,也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资源调整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其资源调整问题。这些资源调整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问题、经费问题、固定资产问题等方面。就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凸显出多个问题,在调整之前,很多农村教师相对来说还过着一种较为安逸的日子,然而,调整之后,人们也更多地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一下子就加大了。有些时候,甚至农村教师的待遇较之调整前有所下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罢课等现象。同时,调整后的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超编与结构性不足的现象并存,其教学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骨干优秀教师流动性较大。在经费方面,农村教育调整后的资金投入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经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增加,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加以约束。此外,在固定资产方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必然要面对固定资产的归属问题,它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对固定资产在合并中的归属权问题进行探讨与划分。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对策

鉴于以上两个问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改进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人和社会的同步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要求教育结构形态的社会化,加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合村并居现象,又使得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探索活动。那么,我们到底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做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面临着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并不能盲目为之,除了遵循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还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否则,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将会出现一些人为的问题。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交通并不是十分便利,在教育布局重新调整以后,一些学生有可能会走更多的路程去上学,从而加大了学生的上学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寄宿的话,又给学校带来设施是否齐备的压力。因此,在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教育布局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就应该秉持一种以人为本的调整思想,加大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为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事实上,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集中各种教育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初衷就是要为农村儿童提供更为公平、公正、优质的教育服务,追求农村地区的教育平衡发展。而以人为本就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根本原则所在,主要从农村儿童利益出发进行调整,才能真正提高农村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效果。

(二)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教育管理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还会涉及学校的隶属关系变化。这就需要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努力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域局限性,让农村教育实现跨区域式的发展。这种跨区域发展的模式,主要是把原先地域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关系进行变更,然后又会涉及学校生源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会对同一个行政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起到负面的效应。然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资源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合理配置,让农村儿童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因此,它要求农村教育必须打破原先固有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法,解决一些孩子在农村教育重新布局调整中遭遇的种种行政区域划分困难,要按照教育基本规律来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只有把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并重新合理布局调整,才能让这种教育资源产生较大的发展合力,突破行政划分区域的阻碍,建立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方式,减少由于抢夺生源而造成的恶性竞争,还可以更大范围地利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跨区域教育管理。

(三)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应该从教育公平出发,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化发展。具体来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首先就应该关注受到直接影响的农村教师问题。尽管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其硬件设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但是作为教育软环境范畴的农村教师问题却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前面。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于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他们在教育布局调整以后,由于生源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而教师队伍就相对显得有些过于庞大,其内部结构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因此,必须针对这种现状在农村增加特岗教师,保证在岗教师定期接受培训,杜绝农村优秀教师外流的现象,在实验点实行教师的市场化,把竞争机制带入到教师的选择中来,从而让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多个途径下得到有力保障。此外,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还要重视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学校发展,要严格遵循教育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注重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讲究办学效益的提高,尤其是要把弱势学校在布局中进行重点关注,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让农村地区的有限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用。

(四)集中家长与社会的力量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3篇

一、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现状及成效

农村教育布局结构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部分地区也进行了调整农村校点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学校数目、师资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缩减,减轻了教育不必要的负担。以安龙县戈塘镇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运行为例。戈塘镇2010年前有一所初级中学,政府所在地有1所中心完小,另有14所村办完小及2个教学点,在校学生4800余人。这些学校覆盖全镇人口3万余人,校点分散,办学规模极小,导致教师及其他教育资源严重缺乏。2011年,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撤并为9所完小、5个教学点。调整措施主要有:撤龙屯、这磨这些距附近校点不远且几乎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教学点,并秧地、大水井、纳利、牙皂、岔河这些规模较小的村办完小的高年级到就近规模较大的村,几个村联合办学,使每所学校的规模都超过300人,而且教学点分别归并于大型完小管理,作为“子学校”。大型完小并负责教师的调配和教学常规的指导。并在条件适宜的戈塘村、香车河村各建一所寄宿制,在镇政府所在地建寄宿制中心完小,各村办完小部分或全部划入中心小学。清退编外教师21人,分流富余人员20人,调整不同能力人员予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撤并重组,优化组合,我镇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校点布局模式,达到了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调整我省农村山区小学布局结构,将分散办学改为集中办学,这是目前我省山区乃至全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较为适合的一种模式。从事实理论上讲,这是一次提升农村教育办学层次的大好机会,也是一件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大好事。

1.布局调整有利于学校布局结构的优化。过去,为了提高入学率,采取就近入学,所以各地竞相办学,基本上是村村都有学校,形成我镇村小分布相对分散、规模小、条件差的办学模式,有的村寨还出现了“一寨一校”的“麻雀学校”。布局调整也有个别村级小学出现“空壳”。通过积极合理的调整布局,我镇基本形成了政府所在地集中、分片集中、高年级集中的“三集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打破了“一村一校”、“一村多点”、“家门前上学”的格局,也消减了“一校一师”、“一师多课”、“一师多班”的教育落后现状。

2.布局调整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过去由于学校多,很多学科教师不匹配,一些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存在“一师多课”的现象,加之学生少,学校设备、仪器、图书等资源缺乏,许多学校只能开语文、数学课,其他课程形同虚设。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将分散的资金、师资、设备等集中使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接受更规范的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农村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人口意识在逐步转变,使各地生源逐年减少。如我镇大坝、岔河两个村的村小生源呈现萎缩状态。整合资源集中办学后克服了分散办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一是改善了办学条件。布局调整后,学校规模大了,教学设备相对齐全。如我镇各村小的图书从布局调整前的生均1册提高到生均图书12册。二是保护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合法权益。通过调整结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配齐了缺科的教师,使农村学生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享受到基本上与城镇同龄孩子一样的教学待遇,保护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为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校均规模、平均班额都提高到预期的目标,农村孩子拥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已呈明显态势。

3.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过去由于校点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一师多班”、“一师多课”现象非常多,很难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安排,更难满足农村孩子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与需求,教师无暇顾及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自身的发展。调整布局后,对于在职教师进行重新调整,实行“教师聘任制”,清退富余代课教师,通过对撤并学校教师实行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能力分流,使教师队伍更加优化,任课教师相对集中和规范,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更加精干,全镇专任教师比例比原来提高。这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能有力地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素质。布局调整后,教师相对集中,增加了与同事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机会,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相对改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从而安心工作和规范学校管理。同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专业水平将会得到提高,从而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提升。

4.布局调整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布局调整后,把规模小、效益低、危房严重或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校点撤并后,人、财、物相对集中。一是减少了一次性投入,资产得到有效整合,能够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用于保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发挥了最大办学效益,达到了“规模、效益、质量”相互协调发展,也做到了“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二是减少了人员及经费的投入。2010年以前我镇的办学布局,全镇小学的班级数需要小学教师180人以上。通过布局调整,清退编外代课人员21人,现在的布局班级数只需教师150人,每年节约人员经费开支约80万元,直接减轻了财政支出。三是节省了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布局分散、规模过小的村小学予以撤并,能够避免学校的重复性建设,节约了教育资金和师资力量,便于集中有限的资源统一办学,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得到整合,音体美等课程全面落实,提高办学效益,学生素质将会得到全面发展。四是规范了农村教育制度。改分散办学为集中办学,有利于对农村教学体制进行统一规划,更方便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的统一管理。

二、农村山区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调整学校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存在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这对发展农村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农村教育覆盖面及广,情况较为复杂,任何一种极端的不切实际的措施都不能在这里获得完全的成功。不顾实际情况,急于求成的做法,势必会产生诸多的弊端。

1.学生辍学隐性因素增加。尽管国家补助一部分资金,但是集中办学学生费用大、上学的路途远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从教育统计数字看辍学率仍保持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但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一些学生家长产生一种担心学生安全和感到住宿经济负担过重的心理,这种心理已成为学生辍学的潜在因素。

2.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目前教育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农村地区都无法与城市相比,所以导致乡(镇)生源流失。有条件的农民子女择校到安龙县城或兴义就读,使得城市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出现大额班现象屡禁不止,而乡镇生源又明显不足,使得教育资源浪费。

3.合并模式单一造成教育资源新的浪费。学校撤并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约教育资源,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但实际上,由于农村中小学被撤并以及小学高年级并入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导致农村原有的大量校舍及其他教学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或完全被废弃。本意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却造成了另一种形式浪费,即从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直接过渡到造成资源闲置而浪费。

4.保留学校压力集中。首先表现在经费不足。由于学生增多,办学规模扩大,学校不能承担学生涌入而导致硬件设施设备不够的大型建设。有些学校无所适从,出现管理混乱,尤其是有些寄宿制学校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导致生管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5.学生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集中办学后,有的小学生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给学生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学校布局调整后,无论是乡(镇)中心小学还是村小学的教师,其压力都明显大于从前。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来说,一方面,由于不少学生到校路途远,总担心学生路上出事;另一方面,对寄宿的学生,教师又担心在校出问题。同时,学生数增多,教师们负责的学生数增加,工作负担随之加重。这使他们的身心压力都大重于从前。同样,对于村小的教师来说,他们的负担也不小于中心小学的教师。由于中心完小和村小要统一配备教师,中心完小因村小高年级并入,教学规模扩大,就能配备相对多的教师,而村小由于学生数锐减,按比例就配不到几个教师。可学生数少了班级还是一样多,这就意味着一个教师要负担几个年级。这既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也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6.调整布局、整合资源与学校建设不同步。学校调整后,一些条件不好的学校被撤掉了,不少学生上学的路程增加了许多。为了上学不迟到,学生不得不减少睡觉时间,早早起床赶到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快,使得前期投入不足,导致大部分住宿学校住宿条件较差。在有些寄宿制学校条件简陋,一间十个平米的寝室要挤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更重要的是十多岁的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自控能力,非常需要生活教师指导、关爱,但学校显然难以担此重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身心极易出现问题,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道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7.农民负担变相加重。过去,中小学生就近入学,学生不产生吃住等开销,布局调整后学生伙食费每餐开支4元左右。虽然国家实行了“营养膳食补助”惠民政策,每天补助3元,可用于早餐,也可用于午餐,若用于午餐,从现在的物价水平看,学生每天还需自己支付1元才够,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每天也需要自己支付1到2元,在外面租房居住的学生,还要支付租金。学生每次放假回家,都需要一定的费用。这就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这些过去可以不花的费用,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是一项不轻的经济负担。而对那些走读生,其家长又不得不时刻惦记着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在路上出事。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家长的心理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对策

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实事。如何将好事办实,将实事办好,还需要从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符合县情、乡情和生源现状,尽可能方便群众,方便孩子,真正达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中国农村教育资源状况改善关键还是发展模式问题,即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范围内,如何根据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整合模式。很明显,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单一的“撤并”无法担此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研究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多方面因素,找出既能节省教育资源,又能从整体上促进教育发展的新的布局调整模式。

1.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要把中小学布局调整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以“均衡发展、优化配置”为原则、以“分片集中建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以“多种整合模式”为主渠道,坚持把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加强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不要盲目撤并、片面追求调整的力度和高度,既要使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又要做到条件成熟才撤并。

2.实行单一合并与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为了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首先在学校多、学生少、相对集中、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等比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展,如我镇的鲁沟、纳利、鲁沟塘、洞广、秧地这些完小。“撤并”模式仍然可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整合方式,只是在操作上要注意整合的效益,做到有效合并。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经济状况都是不平衡的,单一的整合模式显然具有局限性。因此,在整合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整合模式,做到合并模式与其他多种整合方式相结合。其次,学校布局应充分考虑到地区的生源现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尤其是要根据农民居住的地域类别,区分高山地段、公路沿线地段等不同情况尽可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决不能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农村学生失学和辍学现象的发生,如戈塘、大坝、免补、平桥、龙新等就不能大撤大并,这些地方交通不便,村落分散,山路难行。

3.布局调整要注重结合实情创新方法。在不同的农村地区,不能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必须做到求新、求变。比如在有些教育服务半径大、服务人口多、分布过于分散的地区,如科发、免补、戈塘、大坝在一条公路沿线,如果考撤并学校来实行资源整合,很显然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可以采取新的整合方式,将戈塘小学组合成一个大的教育系统总校,其他学校本身并不废置,学生依然可以像以前一样按就近读书。所不同的是各分校由总校统一管理,资金、师资也统一分配,一般情况下教师采取校车接送的形式,到不同的子学校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因路途、住宿等造成的问题,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又可以保持各学校平衡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真正优化。

4.强化管理,为学生生活安全提供保障。集中办学后,住宿生增多,学生衣食住行管理不好,直接影响布局调整的实施。这就需要强化管理,为学生生活安全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政府要组织教育、公安、卫生、城建等部门对学校的房屋、食堂、宿舍、接送学生车辆等涉及学生安全的事项进行定期检查,尽可能消除各种隐患。二是对寄宿生确定相应的年龄限制。特别是对小学生要明确规定年龄和班级界线,三年级以上能够自理的小学生方能住宿等。三是对小学生住宿要配备保育员,科学地按学生比例配置。四是住宿学校要有校医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保健。

5.通过“学校+基地”创收弥补经费不足。戈塘镇全镇15个校点都由学校自办食堂,大力提倡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周边的资源作为基地,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增收,弥补学生生活经费不足问题。在这一点上,安龙县教育局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建有“两个基地”,即蔬菜基地、养殖基地,鼓励在不影响教育教学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自己建校办工厂。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

一、城镇化背景及农村教育资源概述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均提到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内容。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其重心应该是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

(一) 城镇化背景概述

城镇化概念的使用在我国最早见于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书。现较为普遍的解释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对城镇化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人的城镇化并不仅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使得城市规模扩大这种纯粹空间意义上的城镇化,还应该包括城镇化地区人口整体受教育的水平、文化程度、思维方式的全面城镇化。怎么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与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农村教育,完善、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城镇化是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城镇化的手段来改善农村面貌,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惠及群众、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发展经济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城镇化必然包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

(二)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是指维持、组成、参与并服务于教育系统的一切资源。按照性质和组成内容不同,教育资源分类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时空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权力资源、制度资源、政策资源、关系资源等。1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活动中关系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农村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缩小与城市教育资源存在的差异,其次,就农村教育资源本身而言,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类资源之间的配置。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不少外国学者给出教育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2。而我国教育学界总结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面临着两方面困难,分别是教育投资短缺、政府教育拨款不足和教育投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作为教育资源应该在国家财政体系中获取多少支持,其次才讨论城市教育资源和农村教育资源二者之间的配置,最后才是农村教育资源怎么配置的问题。农村教育资源除了给钱,还需要思考如何运用绩效评价的支出管理方式建立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绩效评价机制,科学评估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通过研究评估结果促进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三)城镇化视域下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1.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党的十报告多次提到城镇化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学龄人口的优质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化发展对农村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城镇化给农村,尤其是西南偏远山区的教育带来了办学效率低下、教育不公平、教育质量下滑和社会效益不高等方面的困境。2016年3月召开的凉山州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凉山州未来五年的城镇化进程做了详细的规划,其中一点提到:"到2020年,促进约3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左右。"3在城镇化背景下,对凉山州的农村教育资源管理与创新研究,如果仅限于静态层面的研究,明显赶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城镇化视域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创新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践层面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理论及实践的客观需要

从理论上来看,教育资源管理问题涉及到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本研究是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理论的具体运用,因此,在城镇化视域下研究以凉山州为代表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不仅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展以及方法论的创新,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推动和充实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理论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和理论的研究,而且将对在城镇化背景下制定凉山州农村教育发展策略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其他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实践上来看,对于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着重解决如何优化资源的配置,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对探讨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改善以及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而有限的教育资源又存在配置不当、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教育资源管理与创新,有利于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有效配置现有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在经济转型中提高质量;有利于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国内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农村教育的现状披露与对策研究限于静态层面,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大背景下的内容并无涉及。

二、城镇化视域下凉山州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凉山州地区社会状况的特殊性

凉山州位于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之间,是中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因山高气寒,故被称为凉山,但凉山这个词到了清代才开始在文献中出现。凉山州部分区域与云南省相接,全州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470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居住的自治州。

1.凉山州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凉山州带给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贫困。据相关资料显示,凉山州是我国最后一个消除奴隶制的地区,1956年在全国的民主改革运动之后才摆脱了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落后局面。凉山州长期贫困的局面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长久以来的贫困、生产效率低下、生活方式落后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凉山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六十多年来其依靠全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国家扶贫工作的帮助及自身的发展让凉山州的贫困局面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依旧贫困的现实仍然是凉山州地区发展时面对的最大窘境。由于财政供给能力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区域内的教育发展极度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差距非常大。

2.凉山州地区民族状况具有特殊性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地区还有藏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特点,凉山州的人口状况和民族状况都有其特殊性。凉山州的少数民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口状况,当地人普遍存在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因此这里的出生率高于其他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生活方式不科学,又使得这里的死亡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人口平均寿命更短。在这个六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彝族的人口占全州人口一半以上,加上这个地区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使得这里的地区发展带有非常明显的民族性。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与汉族的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某些落后的彝族文化氛围又体现了这个地区精神上的贫困:听天由命、迷信鬼神、重男轻女。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凉山州地区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3.凉山州州内各地发展不平衡

由于凉山州地区的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导致了这里的交通极不方便,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以直线距离来计算,交通建设也因此非常困难。而修建大型公路工程量极大,成本极高,很多技术难题难以攻破,导致了这里的道路建设举步维艰。各个地形单元之间由于交通不便,联系困难,所以相互之间非常闭塞。虽然成昆铁路和雅西高速这样的大型交通工程为凉山州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两条生命线未穿过的地区并没有享受到最直接的便利,这也让这些偏远的地区相较于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发展更加落后,使得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另外,由于地区之间的自然差异明显,例如矿产资源分布差异以及农作物种植选择差异,也让凉山州内各地区之间的产业比例有着很大不同,导致了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明显。

(二)凉山州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凉山州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

凉山州农村地区整体教育状况落后,尤其是彝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其它少数民族。十年前,凉山州农村地区教育完全不被当地群众重视,甚至有很多村民认为读书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钱。这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凉山州的农村教育体现了大多数西部农村教育的特点,即入学率低,升学率低,辍学率高。但实际上在凉山州的农村地区,"两低一高"的状况体现得更为突出,这也使得当地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提高面临更大的困难。不仅如此,正如大多数西部山区农村地区,凉山州农村地区落后的性别观念也让当地的受教育程度在男女比例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甚至在近些年也还有大量的女性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近几年,在凉山州的农村随处可见类似"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这样的宣传标语,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地政府正在作出努力试图改变教育不受重视的现状。

2.凉山州农村地区硬件教育资源配置滞后且不合理

近年来凉山州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校舍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校舍建筑很多都是用简单的材料修筑,有些年久失修或是更为破败的校舍甚至不能抵挡当地恶劣的天气,这一现状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产生着威胁。除此之外,凉山州农村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必备的课桌和凳子都很简陋,高低不一,难以保证正常书写。地形状况的限制又让一些学校连一块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在这样的硬件状况下,读书变成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凉山州农村地区教育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该地区教育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凉山州农村地区教育师资配置和学校管理不合理

首先,体现在凉山州农村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低。以往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被推上小学的教师讲台,这些教师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地区一个合格教师所要求的文化水平。其次,虽然有些条件稍好的学校聘用了一些有着正规师范学历的老师,但这些老师所学的专业与他们的授课内容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凉山州的农村学校,时常可见一个老师横跨几个科目,科目之间的随意变动也是屡见不鲜。这些都不能严格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凉山州农村地区的学校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水平低、管理制度松散、缺乏民主决策等,都让这些学校无论是学校管理学生还是学校管理教师都存在恣意和无序。

(三)凉山州农村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贫困使得凉山州农村教育面临困境

贫困的局面导致了这里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校舍和必要的教学器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提供诸如村道、校车、图书馆这样的辅助类设施和设备更是无从谈起。贫困也让更多的人稍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逃避这里。该地区的年轻人非常憧憬大城市的生活,因为落后的经济状况,少有的能读书的年轻人在大城市学成后并不愿意回到家乡,外面的教师也很少愿意来到这里。凉山州与周围其他地方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和其内部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让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选择凉山州的农村学校作为自己的职业归属。贫困与落后的教育资源又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凉山州的农村教育发展愈加困难。

2.思想文化落后让凉山州农村教育难以摆脱困境

由于凉山州在民主改革运动之前长期处于蛮荒的奴隶制社会,现代教育在凉山州起步较晚,所以这里的思想文化大大滞后于其他地区,教育观念的落后就是一个最大的体现。落后的文化和教育观念仍然深深影响着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这里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相对保守和封闭的状态,对外来文化持反对,排斥态度。家长教育意识相对薄弱,没有站在发展的角度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凉山州的农村地区对待教育有一种特别普遍的思想:读书太花钱,不如去大城市打工。诚然,没有厚实的经济基础,确实让这里的村民很难负担长达十几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年轻村民背起行囊到大城市打工确实弥补了一些经济上的困难,但文化的匮乏和知识的欠缺,让这些年轻人并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接受教育才是长久之计。

3.教育资源投入失衡造成农村教育面临困境

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凉山州的教育资源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这些教育资源的投入还是呈现了城乡分配不均的特点。植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教育投资层层下发,教育资源的投入先满足省会城市,其次是地、州级城市,再次是县级城市,随后是乡镇,最后才是边远农村地区,而"自上而下"的模式,会使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出现两极化的发展态势,这也导致凉山州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稀缺。4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上下级联动不畅也使得教育资源的投入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投入缺乏针对性,精细化程度不足也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同时存在教育资源浪费和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

4.城市化进程让凉山州农村教育受到强烈冲击

城市化带来的是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随之相对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到城市工作和居住,也留下一部分人在农村,这里面就有很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缺失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少了一部分的教育约束,他们只能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一特点导致了凉山州的农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就有很大的不足,也更容易辍学。城市化也让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或多或少会抢占一些农村的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凉山州的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出现两极化的发展态势,也导致了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地区更加稀缺,城乡教育的发展也更加不平衡。

三、国外对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及借鉴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仅仅是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日本和韩国这类同属亚洲的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曾同样面临过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在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优化的相当一部分措施,对于我国诸如凉山州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韩国

1960年后韩国,随着城镇化和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剧增,农村地区人口流失逐年上升的状况。从1970年41.1%的城市化水平到2006年高达90.2%,到目前为止城市化还在呈上升趋势。5为应对城乡失衡问题,1970年4月,韩国时任总统朴正熙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村运动",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以及新村教育,其中"新村教育"作为新村运动的核心,具有"二元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包括扫盲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等。

农村社会的急剧变化引发了许多农村教育的问题,农村学龄人口减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资源不足等问题突出。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针对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韩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村教育得到稳步发展。

1.相关法律的制订颁布过程

1949年《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有接受六年制初等教育的权利,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要为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设置必要的学校设施,学龄儿童的监护人有让其监护的儿童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义务。6此后,由于初等教育的学校数量迅速增多,升学竞争也越显剧烈,对此韩国政府于1969年出台"初中免试升学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由此全面实现,并在1984年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修订定进《教育法》。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1967年,韩国还颁布了专门法《岛屿、僻地教育振兴法》,在农村、渔村、山林开始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优先解决岛屿、偏僻地区学校用地、教室和学校网站等必要教学设施设备;给予岛屿、偏僻地区的在职教师优先研修的机会,并支付研修所需的经费;按照地区的级别划分向教室支付津贴等。

2.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

1981年韩国教育部准备开展"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旨在解决农村适龄教育人口日益减少的问题。以"面"(韩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我国的"乡"、"镇")为基础开始推行,以学校人数为标准进行合并,统一组织与管理。该政策的推动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了教师负担,同时还促进了闲置校舍的有效使用。在忠清北道,从1982年到2014年间,成为"废校"的235所乡村学校中有4所被造成为运动员的训练场等教育设施,10所被改造成为免费的公共文化场所,5所被改造成为地方性政府的盈利性公共场所。7这样的利用方式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又丰富了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外的扶持、特惠政策

2009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实施了以针对国内所有的幼儿园,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资助为项目主要的内容的"幼儿学费支援计划"。为弱势群体儿童提供无偿的学前教育,减轻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相当于普及了学前教育。为增加农村大学生的入学机会,韩国政府还修改相关法案,颁布农村学生大学入学特惠政策,从1994年开始,为农渔村出身的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从2004年开始,为农渔村出身并学习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学杂费补贴。8

4.农村教师的鼓励政策

按规定,每隔2至4年,部分韩国教师要在城乡学校之间进行调动换班,为鼓励教师自愿到农村地区任教,政府为农村教师提供津贴,增加工资外的教学奖金,改善教师膳宿条件等。除鼓励政策外,也有一定的强制手段,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在申请教职时,必须服从分配,到同一行政区划内的不同地区的学校去。以此吸纳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二)日本

近代日本教育始于1872年的《学制》,到1879年废止并公布《教育令》,再到1947年的《日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成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制度演变过程。基于二战的特殊历史背景,战创后的日本农村教育面临崩溃,校舍被毁,许多教师学生被迫疏散或者被动员参加劳动,放弃学业。为此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明确了在日本农村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在此大原则下,日本政府依据《学校教育法》,在农村教育方面做出以下的努力。

1.重视普及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

1954年日本制定了《边远地区教育振兴法》,以提高条件设施差的山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拉小差距。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住宿费的补助,对偏远学生的走读费补助,特殊地区的餐食补助等,保证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义务教育费用国库负担法》和《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国库负担法》规定:"日本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其中包括由国家财政直接出资部分和地方财政中以转移支付形式分担的部分构成。地方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公立学校教育费用,分别由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二级财政按教育财政法令规定各自负担。"9地方财政分担的转移支付金即国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方交付税返还给地方行政团体,日本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地方分担费用,实则地方税收的返还。其大部分用于教职工的工资、学生的补助、福利保障费以及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因此,所有的教育经费实质上是由国库直接和间接负担的,保障了经费的有效到位。

3.提高教师地位,建立教师交换、轮岗制度

日本明确规定,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一般官吏相同,并根据教龄的增长,给予不同程度的加薪。为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保障农村教育师资的充足,还建立了教师的交换、轮岗制度,保证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具体实施表现为,每3到5年期间内,各学校要进行师资轮换调整的工作,同一教师不得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超过5年。

4.合并小规模的农村学校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91年的日本农村,人数在499以下的小学数量占全国小学总数的68%,且近年来此数据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0可以看出,日本正大兴将农村学校合并,且按照在校生人数的标准划分合并。

(三)对韩日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借鉴

根据以上对日韩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分析,可以发现两国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做法,比如:重视振兴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并颁布对应的法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合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学生补助与教学设备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以及城乡教师流动换岗制度。作为同为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的凉山州,国家、政府应重视紧抓凉山州的教育,学习韩日的先进经验。首先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立法上规范建议;其次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变贫困现状,将教育资金作为首要经费投入;最后学习借鉴城乡教师流动换岗制度,保证优秀教师资源的注入。

当然,韩国与日本在各自的农村教育上也有比较特色的制度值得借鉴。一是,韩国义务教育外的扶持与特惠政策,在义务教育前的学前阶段与义务教育后的大学阶段给予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扶持和帮助,保障他们受教育程度的完整性,降低辍学率。二是,日本的教育相关法律的颁布较为系统完善,比如,仅仅关于国家实施就学奖励的法令就有很多部,《学校给食法》、《学校保健法》、《学校安全法》等,均对学生的学习用品费、餐食费、偏远地区走读费等补助予以详细规定。三是,日本的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学习日本的财政转移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其成为一项制度,缩小城乡差别。

四、凉山州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的建议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凉山州所面临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创新问题也正是很多类似农村地区正在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繁荣,而且关系到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全局。另一方面,资源总是稀缺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总量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如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可利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凉山州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对该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创新配置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资源配置理念--"公平高效"

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要做到"公平",就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地区及类别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调节和修正。不仅要保证资源配置从计划实施的一开始就是公平且科学的,也要保证资源配置的结果是符合"公平"要义的。而要做到"高效",一般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们往往用投入产出比来考量项目的经济效果,那么在教育方面,我们也同样要考虑到投入的经济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会给本国带来的效益来考量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况且,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为经济上的,更会产生极其广泛的囊括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凉山州地区的教育问题,对于该地区是否能够摆脱贫困,更是至关重要。而在配置方式的选择上,无论是采用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型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等的哪一类,教育其本身作为国家产业,其最终还是要以尽可能多地取得效益作为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相应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对财力资源配置--"专项转移"

"专项转移"作为一种被广泛适用的财政的宏观调控手段,同样作用于教育领域。而基于我国自身的特点,如版图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各方面发展差异较大等。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对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更是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凉山州作为贫困地区,其义务教育工程属于专项拨款项目。要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我们应做到:完善事财匹配的管理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清主次,按区域担责;完善项目设计的科学机制,统一设计,专项管理;完善项目整合的工作机制;完善提前告知的工作机制,做到中央与地方预算编制同步,那么就必须保证地方预算编报的完整性,确保地方配套的资金能够及时落实到位,以利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及时落地执行,这样才能有利于人大和各方面监督;完善项目绩效的评价机制,制定一体化绩效评价机制,将绩效和专项转移支付挂钩,;完善透明公开的监管机制,专项转移支付环节的主要环节可以公开进行,建立科学的定期报告与审计制度,要做到地方紧跟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进行管理和约束,要使教育专项真正独立,提高资金使用率,不被其他项目挪用挤占,真正做到专款能够专用。11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确保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供给,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人力资源配置--"灵活分配"

我国现在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通常为"城市优先",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往往被人为割裂看待,这样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得现如今部分发达城市地区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资源差距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境地。分配不均而产生的教育上的严重差异会进一步地影响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这样不均等的社会发展程度又会反作用于教育本身。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从源头上,阻断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

想要补足现存的这种"二元教育制度",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就要做到整体合理与部分倾斜相结合,强调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要促进和保障优秀教师到凉山州地区从教,就必须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保障农村教师入编,稳定教师群体;完善农村教师财政投入制度,保障农村教师在当地的各项福利与社保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审计制度;尽快解决农村教师代课问题,制定代课教师的聘用、考核、辞退整体标准,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水平,争取将长期代课教师入编,保证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各项事由;必须完善凉山州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制度,由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培训措施,建立对各地教室培训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培训要立足于当地的农村教育的基础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能力。12

虽然前文强调了教师的安置工作,但是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必须考虑到市场对教师资源配置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如果仅由各地方以行政强制手段直接干预教师流动的话。只会导致教师调动困难,打击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因此,若要采取行政手段调控教师群体的流动,首先就要为来到凉山州工作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劳动力价格以控制教师的流动走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待遇的合理调整;二是提供流动成本对流动教师进行经济补偿;三是对不同的流动教师进行差异补偿(包括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等)。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流动模式,是"教师交换"和"对口支援"等补足型模式,还是教师定期轮换的全员流动模式。当然,选择不同的模式后具体应如何操作还需由凉山州本地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13

(四)对信息资源配置--"远程共享"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偏远,其复杂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地貌特征使得这里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其基础设施建设难度也远远大于其它地区。那么,从发展教育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既然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改变当地的地理环境,那么也可以暂时用其他手段弥补当地的地理与师资缺陷,使当地人能够接触到发达地区的先进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改变当地人对传统教育的错误认识,纠正他们的"读书无用论""女孩读书无用论",让他们真正地知道读书能够带来的好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远程共享"这一信息武器了。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进行的先进技术手段,具有空间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简便快捷等优点。一般来讲,学校各自发挥自身的学科结构和师资优势,选派优秀的老师前往凉山州进行交流,传授先进的教育经验,并且与对方学校互聘短期教师并承认教学工作量,允许学生跨校选择网络课程,实行教材资源共享,合作订购教材,互通有无,两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两校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培训在职教师等。

对于凉山州等贫困地区的学校来说,其可利用的自身优势不多,且没有远程通信设备,那么就应由政府出面,组织在学校内部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安装远程信息交流设备,组织学校与发达城市的学校达成定点的长期一对一友好合作关系,借助先进的信息交流公共平台,让凉山州的孩子能够远程学习到其他学校的课程,同时与该校学生结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借助有趣新颖的现代教学模式和同龄人的相互鼓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其本身的灵活性,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克服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凉山州的老师们也可以借助远程信息技术与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定期学习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当地教师的职业素质。此类帮扶项目也不光仅利于凉山州学习,对方学校也可以由此学习彝族自治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语言,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差异,开阔学生和老师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结语

本文的完成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与老师的指导。在此,特别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给予项目的支持,感谢凉山州美姑县侯播乃拖乡板诺洛村小学的能子尔衣校长及吉列阿佳老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

[2]1978年,Benson给出了教育财政体系运行好坏的三个判断依据:教育资源分配的效益如何、提供教育服务是否充分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1991年Levin又将这三个标准扩展为: 经费是否充足、教育资源的使用是否有效率、资源配置是否公平。1996年Csatro-Leal就非洲国家马拉维的教育改革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 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效应角度论证了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在反贫困政策层面起到了显著效果。

[3]"未来五年凉山城镇化进程大提速",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2016年3月7日。

[4]陈慧敏.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5]朴继植. 通过教育共同体的自律和参与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可能性的摸索--以克服忠南牙山巨山小学停办危机事例为中心[D]. 忠清北道:韩国教员大学教育政策学院, 2007.13.

[6]Im Youn-Kee.Towards New Directions for Korean Rural Education Policy[A].ISFIRE: Improving Equity Rural Education[C]. 2009 SiMERR National Centre,2009.11-14

[7]王婵,"他山之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国外咋解决?",广州日报,2015年5月4日。

[8]Cui rongshao.Trends and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Policy in South Korea[R]."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2009.

[9]闻竞主编.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9).

[10]武锐,方媛.从中日对比谈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9,06:225-228.

[11]余奕祥.关于规范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4,01:52-55.

[12]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 教育研究,2006,09:47-53.

[13]夏茂林,冯文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10,01:75-79.

作者简介:

施乔(1994-),女,四川安岳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

张伯骏(1990-),男,四川温江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研究。

陈雪欢(1992-),女,四川成都人,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金融法研究。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农村教育;家庭教育;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8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85-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小学教育从硬件条件到师资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城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分配上,更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而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则表现的最为突出。

二、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来自于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而其资源投入的不足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从总量上看,我国小学儿童就读于农村小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但国家对小学教育的投入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却远高于城市。同时,由于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而农村人口较为分散,使得农村小学的数目更是远高于城市,由此以学校为单位获得的国家资源投入就相对更少。同时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很多农村小学的义务教育经费很难保证发放到校,这使得农村小学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与城市小学存在巨大的差距。

2.社会投入不足,且现有的投入针对性不足。到目前为止,多数论文在阐述社会投入时考虑到的主要是慈善机构、个人的捐赠、救助,本文认为,除此之外,农村和城市小学教育最大的社会投入差距应该是私企资源的投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落后,从总量上看,每年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且投入方向上主要是社会贫困救助,疾病救助,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比例上看都是相对不足的。目前,我国对农村小学的社会投入主要是个人、企业和慈善机构这三大来源。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对投入对象现状的调查、核实成本较高,一般依赖于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信息的真实性存在质疑,且主要是针对儿童个人的投入,即使有对学校硬件投入,一般也是一次性的,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改善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在监管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使得每年看似巨大的对农村教育的慈善捐赠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如众多希望小学的荒废,只有电脑没有投影仪的教室等。由此可见,尽管对农村教育的社会投入在不断的增长,但由于缺乏引导和监管,针对性不高,对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水平作用不大。

3.家庭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农村壮劳力外出务工情况非常普遍,留守儿童数量不断的增加,以重庆开县为例,2012年留守儿童高达9万人,这就导致家庭的主要陪护人为单亲或祖辈,教育观念陈旧,且由于周边人员的示范效应,读书无用论逐渐盛行,使得家庭对儿童小学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根本没有,有的甚至是消极的。同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壮劳力的流失,在农忙季节,儿童作为家中的半劳力也会参与劳作;同时,由于交通、家庭经济、师资调动等种种原因,使得农村儿童的小学教育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开展。由于小学教育属于国民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被很好的掩饰在这一教学制度之下,但同时又由于小学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基础教育,高中的升学率,大学的升学率,同龄人的就业结构、师资和生源的流动方向等都可以说明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和城市的差距。所以,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目前正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即:教育投入越少—教学质量越低—师资、生员流动越大—教育越看不见成效—其后教育投入则更少—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降低。

三、对策建议

首先,应从政府的角度,建议一科学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使得农村小学的投入、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目的性。目前,我国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缺乏一个具有较强可行性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使得本就有限的投入总是处于一种散而乱的状态,对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改善没有根本的意义。其次,建立合理的师资引进、培养的渠道,使农村小学教育在师资的数量上、专业上获得稳定的保障。如城市和农村小学的长期合作机制、教师长期的农村支教制度、并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时将农村教学履历作为硬性指标,给予农村小学教师更多的发展渠道等都可以引导小学师资向农村小学教育方向流动。再次,为了保障上述措施的有效性,国家和社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监管力度,对教育资源的来源、流转、使用、效果评价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

综上所述,面对农村小学教育当前的困境,我国应该从全局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进行阶段性规划;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拓宽发展渠道,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使农村小学教育走出当前困境,切实推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志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M].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7).

[2]吴春霞,郑小平.城乡公共品财政投入不平衡性分析——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例[C]//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9).

[4]关鸿羽.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小学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高平叔.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7篇

第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总量短缺。可以说教育投资短缺是个全球性问题,但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事实使教育投资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证这个观点:首先,可以从公共教育经费总量得到说明,据杨东平的研究,近些年我国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一直维持在170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5%,而这1.5%比例的公共教育经费,却用于培养占世界20%的教育人口,即大约2.4亿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教育。因此从世界角度来看,我们不可以不说我国是在以极不对称的经费维持着众多的教育人口。其次,可以从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得到说明,这一指标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整体水平。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而实际情况是,据杨明研究,1992年发达国家除日本和西班牙外,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都在5%以上,其中挪威等均在7%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2%,最不发达国家平均为2.8%。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2.0%。另外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的研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991年为2.86%,此后持续下降,最低为1995年的2.41%,2002年回升到3.32%以后,又开始下滑,2004年下滑到2.7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调高了2.3万亿元)。教育资源配置总量严重短缺是当前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现在我们出发点就是在这样的资源配置总量短缺背景下来考虑城乡教育资源的协调与优化。

第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这里讲的结构是指城镇与农村二元体系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差异具体反应在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异、城乡升学率差异、城乡辍学率差异、城乡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差异、城乡开课率差异等诸多方面。根据袁振国的研究,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我国城镇小学的生均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还有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城镇均为农村的1.6—3.4倍之多。另外结构失衡也表现在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包括中学、中专、技校、职中)、高等教育(大学)三级体系结构下的失衡,具体表现为这三级教育中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基础教育按人口比例来讲大部分在农村,这样也就间接的造成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

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探讨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途径的实质,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中找到一种均衡,靠单一的配置模式是行不通的。

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共同属性,就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现阶段我们依然强调政府应该对教育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尤其是对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强调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利支配教育资源,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的。

明确了政府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在全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分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比例要进一步加大,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又主要是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而县、乡两级政府公共财政困难,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和贫困县、乡财政更是困难重重,却要承担基础教育的筹资重任,县乡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拨款微乎其微。再加上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教育“口子费”(即为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不能满足教师工资发放而余下的资金缺口,而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目前农村学校的经费来源就只有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渠道很难筹集到资金,这些微薄的经费来源导致每年出现巨大的经费缺口。因此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原本师资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的中小学,一部分年轻教师离开了教师工作岗位,下海创业、经商、甚至打工去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雪上加霜。剩下的教师基本上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年龄严重老化、知识老化,所以要想尽千方百计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要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等多方面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3)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

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设施设备老化,或者干脆就缺少设备,这主要表现在硬件上,比如房屋简陋、桌椅破烂、音体美等教学设备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奇缺等等。这都需要政府投入财政经费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4)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其实是改善办学条件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大学生教育实习、大学生援教、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软件教学等多种方式,把城市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这种手段间接输送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弥补农村学校资源的不足。

(5)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央管、中学教育省市管、小学教育县乡管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农业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利益,属于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这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其次,就是农村学校要从人事方面激励教师积极性,从招生方面扩大生源,从教学方面改善教学质量。

(6)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

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如通过专项资金、贷款、引进投资主体等方式,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筹集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使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8篇

一、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自然减少和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急剧增加,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问题日益凸现,各学校都出现学生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从人数减少到班级压缩,到最后一些学校不得不面临撤并。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人去楼空”的现象,为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二、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人口自然下降

近十多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加之孩子抚养和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农民对计划生育国策的认识普遍提升,人口总数自然下降,适龄儿童数量随着减少。

(二)城市化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与教育,留守孩子的诸多教育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带在身边,送进城市学校就读。

(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发展失衡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教育本来存在差距。在资源配置上,最需要扶持的农村教育往往被忽视,从而加剧了城乡差距。许多村民对当地教育现状不满,所以才想尽办法将学生转到城镇学校去,这种大规模的学生流动就像股市中的“羊群效应”一样,一小部分学生的流动已影响到大多数家长的心态。而转出的往往是农村的优质生源,学校发展陷入恶性循环。面对越教越少、越教越差的教育现状,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四)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明显落后。不少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流向城区学校,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农村学校生源萎缩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对城区中小学的影响

1、导致城市教育资源短缺。城区学校教学资源原本处于饱和状态,而大量农村学生流入城区学校后,使部分学校不堪重负,甚至腾出了图书馆、实验室等作为教室。以秦州区石马坪中学为例,2012年9月全校2238名学生、29个教学班,班级平均人数超过77.2人,学生“两操”都无法正常开展。

2、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城区学校普遍场地狭小,发生学生挤踏、冲突事件的可能性大增,一系列安全问题让学校提心吊胆。进城就读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学习习惯不同、知识层次不一,教师教学工作量加大,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

3、社会舆论压力凸显。由于生源多、班额大,教学效果受影响。很多城区都采取了应对方法,如收借读费,成绩限制入学,办辅导班强化,没有学籍空挂学生等,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违纪违法问题,备受社会舆论关注。

(二)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

1、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致使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投入农村教育经费比重加大,很多校舍都是新建的,也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施、生化实验室,图书室等。但现实是有很多学校面临撤并或闲置,秦州区中梁中学杨家河教学点于2010年撤并,中梁学区两处村级教学点先后撤并;平南镇丁川附中因学生大量转出于2010年变为教学点。

2、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少农村骨干教师被选调进城,加之大部分成绩好、有潜力的学生流入城区学校。面对越教越少、越教越差的教育现状,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农村学校发展受阻,前景堪忧。面对“人去楼空”的现状,农村教育出现诸多矛盾:教育投资和学校撤并的矛盾,资源增加与学生减少的矛盾等,使农村中小学的发展前途迷茫。

四、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情况下的办学方向

充足的生源是一所学校生存的必要保障。学生数量的减少给农村中小学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农村中小学在这种不利的处境下,办学思路该作出如何样的调整?笔者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能给当前的农村教育带来转机。

(一)加大宣传力度,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使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另一方面,切实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以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二)加大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也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它是事关农村教育未来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所看到的农村教师教学现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针对教师老龄化的情况,可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后,安排后勤、宿舍管理或者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让老教师觉得学校给予了照顾,又觉得老有所为。

2、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3、抓好课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充分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在促进师资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4、学校建立学习制度,以各种方式鼓励教师主动学习。

(三)细化教育管理,实行小班额教学

生源萎缩是近期农村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正好适应小班额教学。相对于城市学校班额大,教师疲于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得不到全面关注的现象来说,农村实施小班额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地兼顾一般辅导和重点辅导,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关注。

(四)精心规划布局,构建寄宿制学校

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遏制生源外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构建寄宿制学校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首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本地实际和农村区域特点,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重点建设一些寄宿制学校,以便优化与整合教育资源。

其次,加大投入,办一批学校规模和教育质量较高的寄宿制学校。要筹建标准化的学生食堂和寝室,配套内部设施,基本满足农村学生住宿就读的需要。

再次,寄宿制学校在教师配备上要多于其它普通学校,学校既要承担传授知识的重任,又要管理学生的饮食起居。可将一部分教师先进行前期培训,转化为生活老师,为构建优质的寄宿制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整合闲置资源,兴办乡村幼儿园

农村中小学生源逐年萎缩,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摆在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关精神,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闲置的教育资源正好用于办学前教育。在条件较为便利的村镇大力提倡“小幼一体化”办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举措。这样既利用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又破解了当前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大量适龄幼儿入园学习,对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巩固生源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中小学生源逐年萎缩是我们农村中小学当前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和问题,积极调研并制定应对之策以确保农村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润勇:《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思考》.

[2]李淼:《教育与经济》 2011年第04期《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