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健康互联网

大健康互联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健康互联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1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大学的课程体系,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来。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具有更好的私密性、实时性等优势。

关键字: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48-02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富于理性、敏感、激情,更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将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网络化发展进程中,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正处于高速成长与发展时期,其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据报道,高校学生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紊乱。而研究发现,24.5%大学生有通过网络寻求心理帮助的经验;如果未来有心理困扰,57.5%大学生愿意选择网络心理咨询获得帮助。而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诸多不利现状,包括: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信息传递渠道,心理健康存在死角;内容乏味,以线下活动或课程为主,参与成本高,不便捷;大多学生遇到问题时对面对面和咨询师聊天存在抵触情绪,普遍认为,“从心理咨询室里走出的学生都是心理有问题的”,“去心理咨询,一定记录会在案,被当作重点观察对象”,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心理咨询服务等。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服务让大学生都用、喜欢用、有效果,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聊天、学习、查阅东西等,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拥有着高智商和优质资源的大学生是最先接触也是受互联网技术影响最大的群体。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人格形成、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先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大会上的统计数据说明,由于网络内容丰富、资源实用,体验良好且娱乐性强,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日趋严重,日均上网时长已高达11.45小时,而移动端互联网的访问量更是远远超出PC端互联网访问量,达到60.52%,现在的大学生平均每6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

建立“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典型优势有以下几点。

1.灵活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工具,随时随地检索、阅读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当出现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时,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相关文章或与专家交流。

2.隐匿性。使得学生更易于与有关人员交流、咨询平常不便或不愿讲出的题。

3.交互性。告别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历史,可以随意点击、各取所需,主动控制信息内容并与之交流。

4.扩散性。网络媒体扩散速度快、范围广,信息资源检索收发方便快捷。

5.平等性。传统的“理论教育法”、“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极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虚拟条件下的交流,避免了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从而有利于咨询师更全面地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其分忧解难。

6.实时性。可以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动态,把握他们的网络心理问题,进而实施有效地交流、沟通和引导。互联网+技术具有灵活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做到网络上,能够降低学生获取和使用服务的成本,让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更有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向广大高校大学生提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自我测试与自我调节方法、心理障碍的治疗案例,以及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等信息,使广大高校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个性化、一对一、私密性强的“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能够保证各位老师实时互动的与学生交流,具有更好的实时性、针对性、私密性和互动性,为学校更有效的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尝试。微电子学院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利用新媒体平台,申请播客运营账号,以“播客”形式,定期邀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校内外资深专兼职辅导员,时事风云人物等在同学间有较强号召力、吸引力的人员,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时事文化热点,以访谈或者单人脱口秀的形式定期录制音频节目。节目经过剪辑和审核后将上传至播客平台,并通过院团委公众号推送给学生,供学生随时收听,构建一种个性化、全天候、针对性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开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专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资料,播送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一些典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案例。介绍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测试、自我调节的小知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等。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话报务。设立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热线电话,接受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咨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任重而道远,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够弥补现实社会心理教育手段的不足和形式内容的匮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易于使大学生放下防备,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能够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避免大学生沉溺网络,进行网络欺骗,并维护网络安全。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要不断积累经验,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罗薇薇,苏颖宏.高职教育中新媒体应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

[2]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07).

[3]李冰清.借助新媒体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向心力和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5,(21).

[4]靳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山西青年.2016,(09).

[5]万虎.新媒体视阈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6]孙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10).

[7]龙月芳.谈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

[8]梁启文.在教学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2篇

11月初,39健康网联合新浪,网易、中华网、腾讯、赛迪、硅谷动力、天极等各大网络媒体举办的“互联网从业者健康调查”得出了更为严峻的结果。

该行业的工作压力以及长期与电脑的亲密接触,导致当前互联网从业者的健康状况着实堪忧。

该调查的对象包括针对从事IT行业、媒体编辑、设计师、计算机工程人员、互联网广告从业员等相关从业者。这些人员长期而频繁地使用计算机工作,他们的身心健康比一般网民更容易受到电脑和互联网的影响。

“每天面对电脑,皮肤明显变差了!”、“长期上网导致大量脱发!”常常听到上班族这样的抱怨。调查显示,只有2%的被调查者表示,从事互联网行业之后,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变化。其他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视力、免疫力、身体关节以及皮肤问题。其中61%的被调查者因从事互联网行业产生颈椎、手腕疼痛以及腰肌劳损问题;而过半互联网从业者时常感觉体困易倦,免疫力明显下降。

除了生理健康,被调查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也在调查数据中引人注目。除15%的被调查者认为长期从事互联网工作不会引发心理问题外,性格内向、抑郁、情绪焦躁、感觉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感等症状都得到大批被调查者的共鸣。

互联网行业的高压力一直众所周知,从业者除了在与计算机的长期接触中引发各种身体疾病,也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有81%的互联网从业者日常与同事的交流选择使用电子邮件或实时软件,以亲朋好友时常相聚的只占到30%。

专家认为,长期承受电脑辐射,坐姿不正确、缺乏运动等都是引发各种“电脑病”的元凶;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的机会减少,使得互联网从业者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专家建议长期从事互联网工作者应选择适当地宣泄情绪、增强人际交流、充分安排休息时间、注重身体锻炼,这些都是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要素。

所幸大部分互联网从业者已经有了相当清醒的保健意识。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已经开始采用如调整姿势,预防辐射等正确的方式使用电脑,并重视加强人际交往。5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尽力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而电影、音乐、聚会、出游等方式也部是被调查者首选的减压方式。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医院档案;依法治档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33

[中图分类号]G271;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互联网+”作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应用“互联网+”视域管理医院档案,为医患提供便捷的档案服务,实现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启动“互联网+”医院档案远程服务,建设“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中心,成立电子档案中心,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民生和谐稳定奏响档案乐章。

1 “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要“敢+能+会”

“互联网+”视域下的医院档案管理作为一项新事物,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敢+能+会”,具体实践下列事项。

第一,要“敢”,就是要敢于打破传统医院档案守旧、自封的管理思维,特别是要摒弃医院档案和“互联网+”无关的理念,将“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当作医院档案工作“新常态”,以“互联网+”档案为中心,搭建“互联网+”平台,紧抓信息时展机遇,思考、筹划、实践“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要“能”,这是一种资质,表现为“能搭上+存货多+货质好”,其中“能搭上”知识“互联网+”档案基础的是数字化档案和“互联网+”平台,以及档案的鉴定和解密;“存货多”是指医院档案信息大平台拥有丰富档案资源和海量信息,通过源源不断的资源信息输送,让医院档案资源源头“活”起来;“货质好”是指“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重要民生档案信息,收获良好服务效果。

第三,要“会”,这要讲究手段和方法,是做好医院档案服务。具体到“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可以看到传统医院档案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要求,也难以满足患者服务需求,这就需要在“互联网+”视域下,整合多类渠道传递医院档案信息,便捷、快速、最大化服务患者,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

2 “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路径

2.1 “互联网+”创新成果融于档案工作

医院需要启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开启医院档案数字化工作,利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基于医院局域网、面向特定区域内的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特定区域内收集、归档管理档案。医院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建设医院档案管理平台,将每位患者设置独一的“身份证”,将患者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化记录,整合后应用于患者健康管理,即查询医院档案信息可以便捷得知患者就医、诊断、体检、转诊等信息,建立患者健康管理信息“活档案”。

将“互联网+”融入医院档案管理,可以从架构设置和操作层面视角设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从架构设置方面看,“互联网+”医院档案是以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整合医院各科室所有信息资源,如健康体检、电子病历、妇保、肿瘤科、计划免疫、儿保和药品管理等应用模块;从操作层面方面看,患者各自持有自己的“身份证”(健康卡),医生持有“绩效卡”,整合患者和医生信息后,记录在医院档案平台。让“互联网+”创新技术,融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为医患提供健康管理档案,并对医生医疗记录进行有效管理,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2.2 走资源为本、高效利用、依法治档之道

“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想要取得好效果,需要遵循并走“资源为本+高效利用+依法治档”之道。医院档案是医院服务历史的记载,是医院服务活动的完整、真实记录,医院档案管理目的在于向患者、医生提供档案信息,只有真正发挥档案作用,才实现档案的价值。“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要,引导医院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探索数字化档案管理活动,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提升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档案法律知识培训,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设依法治档氛围,推进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同样,医院档案中丰富的档案资源和信息,也为“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发展创建高效利用的基础,通过“互联网+”档案平台,可以向特定区域内患者提供远程档案服务,患者可以在平台查询医疗服务档案。“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利于患者和医生查询、利用档案信息,真正实现医院档案“共享+远程+实时+便捷”的利用和服务。

医院档案是医院历史的记录,是医院文明的传承,是服务患者、医生、社会的先进手段,在“互联网+”视域下开展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适应医疗服务需求,“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要“敢+能+会”,立足医疗服务利益,将“互联网+”创新成果融于档案工作,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走资源为本、高效利用、依法治档之道,深化医疗服务全面改革,服务于患者身体健康,服务于医院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于社会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 普惠金融 发展路径

随着百度、腾讯、阿里三大集团强势介入我国的传统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正逐渐改变着大众的传统思维,各种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将互联网思维与金融行业进行充分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的金融模式。同时,互联网具有低成本性、开放性和草根性等独特优势,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提高普惠金融的发展效率。

一、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普及

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助于普惠金融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而不受居民身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既体现了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也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宗旨。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将广大社会成员作为服务对象,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的差异化服务问题。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其开放属性满足广大居民的利益诉求,这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因此,互联网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普及,互联网视阈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更具开放性。

(二)有助于普惠金融拓展有效客户

其次,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使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也使普惠金融的服务更加便利。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有效平衡金融供给。例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接入端口,这也使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得到了普及,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在传统金融物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实现了拓展有效客户群体的目的。

(三)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共享性

互联网的低成本性和草根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共享服务的可行性,这与普惠金融的共享性理念达成共识,普惠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推进和达成共享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金融交易的成本逐渐减小,而金融服务的范围则逐渐扩大。互联网以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依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普惠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及其大数据,有效控制了交易成本,为更多的客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这种技术也降低了客户的准入门槛,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草根性。例如余额宝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具有草根性,100元也可以享受理财服务。由此可见,以互联网的草根性和低成本性为依托,为所有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形态下的重要服务模式。

二、“互联网+”视阈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路径

现如今,国家正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服务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拓展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不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从业规范和行业准入制度,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路径主要概括为政府的扶持、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以及征信体系的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国家应根据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其价值理念和目标,就目前来说,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分别受到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但还没有针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也推动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将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同时进行金融领域的深化,有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增加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除了相关政策的扶持,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增加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并对互联网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功能可以有效激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潜力,云计算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技术支持,而大数据则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大量客户信息,对数据中的隐藏价值进行挖掘,有助于提高互联网金融控制风险的能力和金融产品的营销精确度。增加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到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仅有助于互联网金融持久的技术保障生命力,还能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的物理支撑条件无法满足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导致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上的优势难以体现。

(三)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

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有效发展。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由于受众群体广泛,因此,更加重视对客户的信用审核。但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征信体系,而现行的征信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了解不足,无法为普惠金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客户的信用状况对于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具有Q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是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国家应提高对建设征信体系的重视程度,将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向普惠金融机构进行合理开放,同时,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大数据功能,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评定,以确认客户的具体信用情况,补充征信体系中的漏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征信审核系统才能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和核心价值是一项长期工程,若要在政策规划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真正贯彻落实普惠万民的方针,除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还应具备全面的、综合性的构造体系。对于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来说,互联网技术只是其发展进程中的路径之一,普惠金融仍然需要以传统金融为依托,只有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充分融合各种优势,才能进一步实现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涛.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1).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0引言

在我国金融行业中,互联网的出现一方面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利用互联网杂诈骗的行为,给我国当代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在互联网金融中,它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金融业务的往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具有一定风险性。为此,做好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2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互联网金融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延伸到自助转账、第三方支付、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互联网金融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活动,所涉及金额越来越大,使得我国金融市场日渐繁荣。然而互联网作为一种非工具,它本身具有开放性,人们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时候,需要承担较大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如竞争风险、信誉风险、经营风险等,一旦风险发生,不仅会影响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金融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互联网金融才能得到健康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1]。

3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网络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与互联网为依托的,人们在进行金融活动中的时候需要依靠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来完成,然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很容易遭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系统遭受到攻击,就会造成重要的信息泄露,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竞争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扩大了金融交易方式,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传统银行价格面临着的较大的竞争风险,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银行的业务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三)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指的是参与交易活动的主体不能按照约定时期履行相应的职责,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交易,而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对于企业而言,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会虚构自己的财务信息,等到了偿还贷款的时候,企业往往会借经营不善,不再规定日期内归还。另外,在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常见的信誉风险有卖家信誉风险,买家信誉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誉风险。如买家在支付款项后,卖家不能按时发货,这就是典型的卖家缺失信誉

(四)法律风险

尽管互联网金融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立法方面的规定还没明确,现有的法律法规都只是针对传统金融业务,不适应互联网金融,使得人们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时候市场发生纠纷,严重的还会引起网络诈骗,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4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而网络安全风险作为威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2]。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都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在互联网金融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我国传统银行既迎来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了较大的挑战。在机遇面前,银行要把握时机,抓住机遇,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保障。面对挑战,银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弊端,要善于扬长避短。在银行发展过程中,要积极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强化资产负债组合,优化银行资产结构。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负债可控性,促进金融业务的发展[3]。

(三)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金融风险,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完善企业、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对企业、个人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其次,完善互联网身份认证,确保互联网金融的透明度[4]。

(四)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在这个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法律来提供保障和依靠,只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才能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首先,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金融监管法治体系,确保金融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要完善金融立法,使法律能够有效地运用于金融经济活动中,规范金融套利行为,保障资金安全。另外,金融监管机构还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制度,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提高对金融活动的敏感性,逐步减少现有的金融管制,在确保我国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的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实现资金在市场内部和市场间自由流动,使市场机制发挥真正的作用,降低整体市场运行成本[5]。

(五)提高风险管理的认识

随着互联网的发扎,我国金融行业引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虽然活跃了金融市场,然是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此,对于个人而言,在进行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业务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银行而言,就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在发展信贷业务的道路上不断提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时刻保持较高的风险意识,在银行内部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而促进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6]。

(六)加大专业金融人才的培养

信贷业务在银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银行信贷业务的稳定发展,加大专业内控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金融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高超的沟通技巧,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与客户沟通中能够维持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具备超强的风险意识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对银行内部,银行必须加大专业的金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CFP、AFP人才方面的培养;其次,同时还要放开政策,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的人才,注重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培训。另外,为了稳住人才,商业银行应当为专业的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待遇及收入待遇,进而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保障。

5结语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增加了金融风险。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金融行业要想稳定发展,就必须全面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法,降低风险的发生,确保金融活动安全,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鹏.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2]康欣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吴钊.在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背景下的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王泽华.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王亚琦.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的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4.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6篇

【关键字】 “互联网+” 医疗卫生 信息化建设

一、“互联网+医疗”的概念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的结合并促进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随即成为舆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与传统医疗行业交叉渗透、融合创新而产生的一种全新医疗模式。

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当下的热点,无论是区域医疗、远程会诊,还是预约挂号、健康咨询等,无不顺势而为,笼统冠以“互联网+医疗”这个新名词。掌上医院、网络医院、云医院、虚拟医院等接踵而至,应接不暇。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重构医疗资源,颠覆传统医疗模式,让看病就医更加人性化。

虽然“互联网+医疗”应用风生水起,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互联网+医疗”是时代潮流的体现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但“互联网+医疗”模式面临多重现实瓶颈,互联网的精神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但当前的法律不利于开展网召医生服务,法律法规要求,除非急救、义诊等情况,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若属急救、义诊,医生上门服务尚不存在争议,一旦存在收费行为,或者属于日常诊疗,就可能触及相关法律的红线。

其次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生只能在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医疗服务。多点执业在部分城市试点,并未完全开放,离自由执业更是遥远。目前的上门医生,既不能开处方,也不能开具检查单,不能实施具体治疗,更多只能提供健康及医务咨询。而当医生上门服务后,缺乏严格的流程管理以及医疗手段留痕机制,产生纠纷后更将难以化解,这将极大提升医生执业风险。

最后医疗卫生资源依然很不平衡,高端医疗资源依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三级甲等医院中,名医是很难加入到“互联网+医疗”中来的。无论从体制机制还是个体身份,名医都不可能被互联网平台随约随到。否则,就是非法行医。

因此“互联网+医疗”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但其在优化看病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方面将大有作为。

三、“互联网+医疗”在改善就医体验方面的探索

3.1预约挂号

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涵盖全院门诊所有科室、所有专家,集微信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支付宝预约、现场预约为一体的全预约模式的预约挂号系统,避免患者扎堆就诊,患者节省等待时间,医院节省空间,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3.2一卡通

下一步医院即将上线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区域就诊卡将实现线上健康信息平台和线下指挥医院的协同共享,实现区域就诊一卡通行、额度共用、健康档案及信息共享,让患者感受到诊疗间的“零距离”。

3.3在线支付

可开通支付宝支付与微信支付功能,患者可在手机上完成充值与缴费,不必前往收费窗口或自助充值机排队缴费、充值。患者甚至可以在去化验室、取药的路中利用几秒钟时间完成费用缴付,减去了患者取现金或者带银行卡的麻烦,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减少了往返的时间和路程,省去的是麻烦,留下的轻松,提升就医体验。

3.4在线报告查询

可充分利用微信服务号,患者只需关注医院的微信服务号。医院即可第一时间向患者手机推送检验报告,或患者通过服务号自行查询检验结果,免去患者排队等待之苦,医院也将变得秩序井然。

3.5在线咨询问诊

很多医院现在都推出了咨询问诊服务,然而大多都无法实现医生即时的在线服务。现在医院可通过微信平台,鼓励专家在线问诊。患者只需要把自己的问题拿到平台上,问题会直接推送至医生手机,医生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解答患者的疑问。患者不需要早起、排队、等待,即可获得对自己病情或保健的初步指导。

四、结束语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运用科学的理念和工具,让医患友好这个理念变得切实、可操作、有价值、有特色, 通过“互联网+医疗”患者就可以获取从门诊到住院、从院前到院后、从信息流到资金流、从医疗到健康的全流程服务。医疗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驱动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快捷、明白的就医途径。让千万患者享受方便快捷、温馨的服务,感受到医者的温度。

参 考 文 献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7篇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意义重大。《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

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正是契合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必将推动和进一步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多样化和便利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移动终端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兴行业,因其成本低廉,使用便利,加之可穿戴设备的逐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医疗实现了健康数据实时监测“进入寻常百姓家”,受到各方关注。

在为老百姓提供多样化便利的健康服务的同时,移动互联网医疗对进一步破解医改难题也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破解移动互联网医疗的身份焦虑、监管缺失、误诊维权难题等,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移动医疗的新产业曙光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正在席卷各个领域,医疗领域也不例外。如今,移动互联网医疗APP(第三方应用软件)快速增长,患者可在线挂号、查看化验单、缴费、咨询,甚至是在线问诊,同时还能满足患者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等需求。移动互联网医疗,因其服务市场前景可观,正呈现出新产业的曙光。

让患者看病就医更便捷

也许不久,老百姓去医院看病,挂号、候诊、交费、取检验报告,将不再需要排队。有人预言,移动互联网将彻底颠覆现有的传统就医模式。

近日, 北京友谊医院、支付宝和东华软件公司共同搭建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未来医院”正式上线。记者带着好奇对该院进行了体验和采访,感到“未来医院”确实让患者看病更便捷了。患者到北京友谊医院看病时,无需在医院大厅多次排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挂号、交费、排队候诊与支付、取报告等就诊环节,大大缩短了就医排队时间。

支付宝服务窗在友谊医院上线,无论自费患者还是医保患者,只要患者的手机下载安装了支付宝钱包,在其“服务窗”中搜索关注“北京友谊医院”,并绑定北京友谊医院的诊疗卡号后,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挂号、交费、查取检验报告等操作。

找医生看完病后,医生开具处方,患者手机上会收到提醒,点击同样可以在支付宝中支付药费,然后直接到药房窗口取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支付宝缴纳挂号费和医药费,都支持医保结算。北京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介绍,患者在离开医院前,可以在门诊大厅内的自助终端机上进行“医保分解”,完成分解之后,医保报销的费用将实时返还到患者的支付宝账户上。需要发票的,还可以在窗口补打发票。

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统计,在上午挂号最为繁忙的7点至10点,移动挂号数已约占挂号总数的13%。支付宝医疗行业的产品经理赵连升表示,与线下挂号相比,支付宝还能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识别“黄牛号”,如一人一天当中多次挂号、每天挂号,系统可以识别,从而对这个账户进行限制,减少黄牛挂号。支付宝还会在医院内提供免费WiFi服务与室内导航等技术支持,引导患者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

今年5月支付宝宣布“未来医院计划”,要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用5年至10年时间,打造基于大数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智能就医平台。目前,阿里巴巴已和全国主要城市的近50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年内将会有约50家“未来医院”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昆明、重庆等10个城市。

此外,由于网络平台通常引入了“服务反馈”功能,患者在就诊结束后,还可以对医院环境、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

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在角逐“未来医院”,腾讯的微信也在抢滩登陆。据悉,上线不到两个月,佛山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粉丝迅速超过3万人,医院就诊卡绑定量超过1.8万,绑定量高达60%,目前每天通过微信平台的交易近1000笔。

小病无需再跑医院

湖北武汉市民周涛发现近期大腿上经常长红疹。他将红疹照片和症状输入手机中的一款名为“春雨医生”的免费医疗APP中。不到1小时,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副主任就进行了回复,医生为他提供了毛囊炎治疗建议方案和注意事项,并提醒若病情加重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除了为医院的医生和患者建立更方便的双向联系,不少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APP的业务模式是搭建面向全国患者和医生的开放平台,可以进行网上健康咨询和服务。这类APP还能满足慢性病护理的需要。北京市民赵先生的父亲患糖尿病多年,他专门给父亲下载了一款名为“糖尿病心天地”的手机APP,上面有糖尿病患者必备的日常护理知识,还能提供健康食谱、计算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等。“糖尿病是个慢性病,以前动不动就要跑到医院去排长队咨询医生,现在用一款免费的手机APP就解决了糖尿病的日常护理、保健问题,确实很方便。”赵先生说。

如今,“身体不舒服,低头问手机”已成为年轻一族的生活潮流。山东济南的上班族王琳琳刚生完孩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工作很忙,专门下载了一款名为“妈咪掌中宝”的手机软件,从备孕到孕期营养、护理,再到产后调理,都可以在上面得到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的专业解答。“不少医院的妇产科都是人满为患,问诊都要先挂号再排队,这款软件为我省去了挺着大肚子跑医院的麻烦。”

对于医生而言,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已成为诊疗工作的重要补充。重庆某公立医院儿科医生赵岩去年年底加入“春雨医生”。她说,移动互联网医疗APP让患者不再“有点小病就跑医院”,还打破了地域限制,能有效弥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一定帮助。

医生可远程查房,护士出差错的情况也少了

移动互联网医疗带来的革新也在医院的内部管理和运行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介绍,目前,北京市很多大医院建立了移动查房、移动护士站、移动收费站,医院正在步入移动医疗时代。医生要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在机场候机时打开装有特殊软件的平板电脑,他所在病区的病人资料、最新检查结果、体温脉搏等信息就会在电脑上一一显示,而且实时更新。医生即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随时对所负责的病人进行远程查房。

记者在北京朝阳医院采访,医院现场演示了该院是如何实现医生移动查房的。所谓移动查房,即医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安装一个相关软件,有需要时,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登录系统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和治疗。

北京朝阳医院一位消化科医生打开小型平板电脑,登录后能够看到该科当天住院病人有44人,其中新入院9人,医生点中其中一位病人的名字,这个病人的姓名、床号、入院时间、主管医生等基本情况立刻显示在屏幕上。继续向后翻就能看到这个病人的电子病历,包括入院记录、初步诊断、病程记录、以往查房记录、医嘱、病人体征信息等。此外,医生还可以调阅出病人所有的检查结果,比如内窥镜的片子、CT图像、报告单等,图像还可以动态播放。

据朝阳医院介绍,2013年该院将相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在移动平板设备上,开发实现了移动查房系统,实现了医嘱系统、检验系统、影像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互通共享。

护士拿着一台手机大小的掌上电脑扫了一下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主管医生两分钟前刚开的最新医嘱立刻显示在屏幕上。这种移动护士站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等多家医院中得到应用。小小的掌上电脑正在取代以前的手写护理记录单和纸质医嘱。

过去,护士都是先到护士站看医生的医嘱是什么,然后跑到病房给病人做检查或治疗。在北医三院,如今护士是在床旁用PDA直接读取医嘱,减少了医疗差错和事故。

另外,过去护理记录是手工填写纸张,手写容易出错,现在护士给患者量体温、测血压后,在掌上电脑上轻点几下,把这些检查结果直接输入,这些数据就直接记录到全院的护理信息系统中,不仅差错少了,护士还能从繁重的护理记录工作中解脱出来。

资本发现新机遇

10月13日,挂号网联合腾讯宣布,挂号网获得腾讯领投的融资,本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此前,“丁香园”宣布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丁香园”成立于2000年,是面向国内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医疗在给患者看病就医和医院的运行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资本已发现并看好这一新机遇和新市场。

大量投资的远不止腾讯一家。9月19日,九安医疗公告称,其开发的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将获得小米公司2500万美元投资。iHealth是九安医疗旗下的智能健康设备品牌,目前已推出智能健康腕表和移动互联血压计两款产品。

“春雨医生”于8月宣布完成C轮融资5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中金公司、如山创投、蓝驰创投等。“5U家庭医生”也宣布完成首轮近千万元人民币融资。“5U家庭医生”不同于“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专科医生在线问答模式,致力于推广发达国家成熟的家庭医生模式。而之前提及的阿里巴巴的“未来医院”计划,腾讯微信等工具与医疗机构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在大数据方面,7月,百度联手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推出“北京健康云”,将其基于大数据中心得出的分析结果提供给健康服务机构,比如医院、健康咨询机构、减肥机构、健身机构等。

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增长率接近30%。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APP已达2000多款,伴随互联网技术和环境的提升,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

移动医疗撬动医改“顽石”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医疗在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的同时,对于医疗体制改革,在完善分级诊疗、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弥补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大数据分享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辅助推动作用。

完善分级诊疗 缓解医院负担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医疗行业的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紧缺;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三是在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医生仍有执业限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软件开发科科长尚华说,在发达国家,80%的疾病都在基层医疗组织里面消化解决了,在中国则是千军万马奔大城市、奔大医院。移动互联网医疗可以解放医生的生产力,在医院前端对患者进行分流,助推分级诊疗。

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房居高已经在“好大夫在线”开设个人网页5年多,每天早晨,他都会用半小时查看各地患者上传的病例、检查结果等,并解答患者疑问。房居高说,每天网上咨询的十几个病人中,最多只有一半的人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或诊疗,若移动互联网医疗能进一步普及,将起到重要的诊前导流作用,为人满为患的医院减轻负担。

作为省会城市的杭州也正将互联网医疗作为医改的突破口,吸引病人到社区首诊。据了解,杭州做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把“信息孤岛”连成了“群岛”,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互联互通。杭州建立了全市城乡一体化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所有市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相关数据都汇集到市卫生数据中心。

据悉,杭州主城区有4家市属三甲医院和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影像、心电会诊中心。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向上转诊申请、电子病历上载和下传、转诊满意度评价等功能,为双向转诊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老百姓的市民卡与医保打通,卡片充值后,医生开完药可即时结账,免去了交费排队之苦,这种“诊间结算”为患者省去了不少麻烦。有了这些保障和便利,老百姓也更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了。

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缓解资源分布不均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说,无论实体医院还是移动互联网医疗,医生都是最宝贵的资源。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整合的资源既有二级医院的医生,也有不少三甲医院的医生,但利用的多是他们午休前、下班后等“零碎”时间,并不影响其正常工作。根据其解答问题数量和用户好评度获得报酬,做得最好的一个月有一两万元的收入。移动互联网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质健康服务供应。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说,移动互联网改变着健康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这种新的信息利用模式,已经冲破了医院的围墙。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说,目前春雨每天有3万多条待回答问题,100%的问题都可以获得解答,并且都是在30分钟内获得解答,这些都是调用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实现的。这已经超过了中国最大医院的门诊量。“有可能的话,我们还会把全国甚至全球的健康服务资源连接起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增加健康服务供给。”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移动互联网可突破时空限制,推动医生多点执业,让农村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大医院医生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影响下,包括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项工作将影响医改全局。随着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移动互联网医疗必将带来深刻变革。

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医改便利

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共享逐渐为医疗改革提供便利。

宁波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朱春伦告诉记者,宁波的智慧健康保障数据中心和专网为市级各医疗卫生机构和该市海曙、江东、江北区提供了基础平台和应用服务。

互联网医疗助推传统医疗体制改革,医保改革也获益。记者在杭州的多家公立医院看到,医生开药的过程中,电脑里有时会弹出一个提醒框,内容是该药品不在医保范围内或是超量,通过这一提醒,医生就会对用药开始控制,这个简单的提醒不仅节省了医保浪费,将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还能时刻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

为了提高医保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杭州医保通过互联网应用,建立了智能审核监控系统。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发展,通过升级医保联网结算系统,配合医疗系统诊间结算的开展,对通过项目付费的医保费用做到事前规则提醒,事中结算控制,事后计算机全面审核的全过程监管模式。

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谢道溥说,这一模式是通过网上智能监控,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行为和参保人员的就医行为,形成因病施治、合理诊疗的导向。总额预算与智能监控相结合,并通过对医保大数据的挖掘应用,推动医保管理的良性运作,确保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新产业能否长大有三问

尽管移动互联网医疗发展有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但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合力推进其健康发展。

误诊维权之问

近日,北京市民赵烨的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他担心看病麻烦,按照网络在线医生的建议,给孩子吃了两天感冒药和抗生素,没想到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还加重了。随后,孩子在正规医院被诊断为肺炎,需住院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高蕾等医师表示,移动互联网医疗的最大优势在于疾病预防、健康知识普及、小病诊疗等“轻问诊”服务,若所有疾病都用此来诊断则存在一定的误诊风险,很多疾病的症状和原因复杂,且患者个体差异明显,需要望闻问切和专业仪器辅助,单靠互联网平台的简单交流可能导致误诊,引起医疗纠纷。

业内人士认为,在医院内的诊疗活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医院通常不会让医生独自面对,而是出面协调解决。可在线问诊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则有可能出现医生“裸奔”的现象,医院不会为医生承担法律责任。

线上交流与线下的面对面诊治,也存在不搭的问题。如患者身在杭州在线提问,杭州的医生在线回答,可以在网上了解基本情况,同时约定线下的面对面就诊时间,对于这名患者而言,这就是一次极为有效的掌上就诊体验。而如果换作是北京的医生在线回答,患者就不太可能跑到千里之外就医。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张海波表示,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还有很大的改善或者发展的空间,很多只是作为人们健康交流应用的,从医院的角度考虑,如果作为临床诊断,要下医院明确的诊断和用药的话,现在还不多。

宁波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朱春伦认为,有些病种可以适当开放,如高血压,通过每天的血压数据等相关信息来进行诊断。互联网医疗可以用来辅助,但是常规性手段不能放弃。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医疗最有应用前景的地方应该是健康管理,即利用互联网积累健康数据,对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进行管理。

在U糖首席执行官陈潇枫看来,像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起并发症,所以监控和预防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每年投入的医疗费用数额巨大。慢性病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应该是一个发展趋势。

监管身份之忧

门槛过低导致当前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鱼龙混杂,信息解答内容良莠不齐,直接影响用户对该行业的信任。记者随机下载几款医疗软件,有的软件比较规范,在线解答的医生标明了工作单位、姓名、专业等信息,但也有不少软件信息不全。记者在一款软件中尝试输入了一个皮肤方面的病症,却是一位耳鼻喉科医生给出的诊断,继续追问就再也没了回复。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国内互联网医疗产业的蓬勃发展状况,对其监管却处于缺失状态。现行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条例,均未涉及互联网医疗行业。

“监管不足很可能造成用户维权困难。”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谭启平表示,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即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但用户在医疗客户端上获得的处方建议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了误诊或用药问题,患者将陷入维权困境,很难找到责任主体。

同时“身份焦虑”也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医疗前景广阔,但目前普遍存在身份不受认可,主体资格缺失等“身份焦虑”问题。“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说,他们与全国各地的医院谈业务合作时,经常被院方提出的两个问题“难倒”:一是公立医院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是否有政策支持;二是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具备医疗机构资格,医生参与网络问诊是否存在非法行医嫌疑。这两个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

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也成为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移动医疗企业“好大夫在线”目前已积累了几十万用户,收录了近30万名医生,但仍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创始人王航坦言,其产品主要包括信息查询服务、专家咨询服务、预约挂号和电话咨询服务,其中只有电话咨询服务是收费的,其他服务都无法产生利润。与“好大夫在线”一样,“春雨医生”虽然采取部分在线服务付费模式,但付费用户比例不到5%。

健康发展之路

受访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政策法规和政府监管应跟上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步伐,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可因噎废食,宜从资质许可、监管政策、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推动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授予行业资质许可,并将其纳入健康产业扶持范围。业内人士认为,涉及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健康行业作为牌照性准入行业,资质认定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在当前难以取得医疗执业资格的情况下,应将互联网医疗行业纳入健康服务业范畴进行扶持鼓励,还要明确医生参与互联网医疗咨询的合法性,解决行业发展的身份焦虑和资质缺失障碍。

其次,填补政策法律监管空白,规范行业秩序。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准入审批、经营范围等做出标准化要求。比如明确手机等移动平台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医疗设备使用等。

谭启平等专家建议,我国宜借鉴美国经验,在平衡保护患者与鼓励创新之间,出台相关政策并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审查备案、医生资质、医疗纠纷处理、患者维权等关键问题予以规定,改变该行业“无序生长”的现状。同时,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轻问诊”的优势,对于其可涉及的疾病种类和诊疗规范予以明确,尽量降低误诊风险。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疗业;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医疗弊端日益凸显

1、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无论是东西中部的地域差异还是三级甲等医院对基层医院的人才与资源的虹吸都是导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卫生机构总床位数占全国总数的40%,而西部地区只占29%,东部比西部多出近4.2万家医疗机构。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的医生资源比西部高出3到4倍。因此,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优质资源都过度集中于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医院,从而导致小医院看不好病,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2、医疗服务各方关系紧张,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医院,其痛点主要来自于盈利的需求、职能所需的公益性和政府干预三者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对于医生,其痛点主要来自于高负荷的工作量、职能所需的公益性、政策规定的低收入以及晋升难度大带来的工作压力极大,据数据统计,超过92%的医生都表示对日常工作感到疲惫。对于病患,其痛点无非是由来已久的“号难挂、队难排、医难求”社会难题。正是这三方痛点加剧了医疗服务各方关系紧张,而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更是对本就不足的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

3、我国医保结构性问题日渐严重。第一,医保分类不合理,政府医保远远高于商保总额,政府医保负担重,商保种类少;第二,缺乏控费机构,过度医疗较严重,医保基金管理模式不健全,医保收支失衡,支出压力大;第三,医保支付不便利,支付标准不合理;第四,缺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投保方案。

(二)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1、远程医疗兴起。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远程医疗逐渐兴起。传统格局将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未来几年注定是国内医药产业的变革时期。

2、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并快速发展。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的移动医疗已达2,000多款。随着全国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以及移动宽带网络和服务的拓展,移动医疗无疑将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业发展重要作用。

3、互联网医疗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医疗领域的华丽蜕变,“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的诊疗弥补了传统医疗的不足,如今挂号、交费、查取报告等一系列原本复杂低效的诊疗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完成,这种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被人们快速接受并广为传播,互联网医疗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并渗透其中。

二、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优势

(一)“便捷+高效+智能”的特性。“互联网+”医疗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重塑医院服务流程,跨越时空实现实时闭环服务与管理,有效解决了病患就医三长一短(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问题,增强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并且医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信息更加透明,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从而改善医患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完善。

(二)相关技术的推动。4G和WiF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更加便利与快速;智能终端设备大量普及,手机网民高达9亿,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并即将实现全民化;医疗设施与机器技术的日渐成熟将使患者感受到更加智能的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让即时从实时数据流中获取有效信息成为可能,等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都将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并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2014年国家卫计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同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5年1月《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同意在宁夏、云南等五省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等,这些政策都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环境。

(四)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加入。BAT、京东、360、小米等大体量公司凭借敏锐的嗅觉迅速进军移动医疗领域,引发了业内对互联网的热烈关注,大量创业者投身互联网医疗领域,短短三个月之间,挂号网一亿美元、丁香园7,000万美元、春雨医生5,000万美元三起融资使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热潮涌动,并即将迎来爆发。

三、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前景

医疗健康是人类生活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互联网+”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已经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民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并提出推动健康大数据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开展远程和移动医疗,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以及方式。

互联网医疗是未来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必然趋势。第一,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展对远程医疗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第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疗健康领域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这辆快车,移动医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加之BAT纷纷在移动医疗领域布局,未来的移动医疗市场将作为一座富饶的金矿被开采出来,智能化医疗的时代触手可及;第三,2014年,BAT和互联网众巨头强势入驻互联网医疗产业,2015年互联网对医疗产业的改变乃至重构更加猛烈,互联网医疗中国会认为,该产业未来10年将有10倍增长空间。

四、“互联网+”医疗发展障碍

(一)国内医疗环境尚不开放。就政策来说,医改并没有改变本质问题,现在公立医院仍是基本垄断着市场,私立医院生存艰难,医疗市场化发展缓慢。

(二)移动终端诊疗技术有限。虽然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是移动终端诊疗毕竟不是面对面的,医术再高明的医生在没有接触到病患的真实状况下还是不能百分之百的确诊,这是一个需要科技去不断改善的现实缺点。

(三)医保支付问题。在传统观念里,人们普遍认为医疗由医保来埋单,但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并没有介入,缺乏医保支付手段支撑,缺乏责任认定机制及行业标准,这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支持解决。

(四)盈利模式不清晰。虽然全国各类医疗健康APP已有2,000多个,但至今还没有一款APP真正取得成功,获得用户的认可,国内互联网医疗仍都处于投入阶段,对于盈利对象和模式不清晰,盈利的很少。

五、建议

(一)改善医疗业发展环境。首先,加强卫生、工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医疗健康业与互联网的对接;其次,促进优势企业的强强联手,以便加快、加强新产品研发速度和力度,培育壮大互联网医疗品牌;最后,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将国家关于互联网医疗政策落到实处。

(二)盈利模式重点关注药企与险企两大收费方向。根据医疗产业链梳理,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收费对象分别有:患者、医生、医院、药企、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从价值需求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来看,药企与险企都对互联网有极大的依赖性,药企是互联网医疗当下和未来的主要盈利模式,同时,险企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三)加强行业监管。首先,需要明确行业监管机构,加强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其次,出台相关细则与政策,以明确互联网医疗中出现问题时责任所在和解决办法;最后,加强互联网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六、总结

如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顺应潮流,未来的医疗将会是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相结合,虽然在互联网医疗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这些障碍最终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被跨越,互联网医疗将大大便利人们的生活,其前景依旧广阔,其发展空间不容小觑。许多互联网公司将目光转移到医疗行业上,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医疗会越发普及,它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燕京.前景预测:互联网医疗成必然趋势[R].方正证券,20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