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1篇

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加强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企业培养来之则能用,用之则能行的有一定理论、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人才,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卓越人才需求调研,目的在于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和相关企业对一般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服务方向;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我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卓越人才培养;企业需求;调查分析

1概述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院于2011年4月启动了首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也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明确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确企业对相关岗位人才的具体要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划,我们针对川渝地区的一些相关网络公司,政府部门及我专业部分优秀毕业进行了本次卓越人才的需求调研。

2调研概况

1)调研目的通过座谈、调研和统计,收集企业、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分析高素质人才胜任的工作岗位,明确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等信息,为我们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打下坚实的基础。2)调研时间、对象及方法本次调研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调研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至9月3O口,调研对象为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彩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重庆朗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政储蓄信息部以及万州招商局等企业及政府部门;采用会议座谈的方法进行调研。第二阶段的调研的时间为2O12年2月9日至5月9日,调研对象为川渝地区网络工程相关企业及我专业部分优秀学生所在公司,包括北京恒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新媒农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调研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相结合的方式。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待遇及发展前景较好的职业岗位群,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优秀毕业生对目前专业课程开设的想法及建议,以及优秀毕业生就业去向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就业岗位需求情况本次座谈企业6家,发放26份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主要分为5大类: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系统管理,网站开发与组建以及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维护维修与销售。具体的岗位需求情况为:网络工程师占岗位需求总数的76.9%,硬件维护工程师占57.1%,技术支持工程师占73.1%,运维工程师占69.2%,网站维护占46.2%,售后工程师占69.2%,售前工程师占53.9%,计算机及相关品的维修占38.4%,宽带安装与维护占42.3%,网页设计与制占34.6%,网站开发占53.9%,其他占19.2%。在这些就业岗位中,在这些就业岗位中,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硬件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站维护工程师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2)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如下:具备项目分析的能力;网络工程(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规划、实施、测试与验收的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能力;网络服务器安装配置能力;网络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能力;网站的开发与安全管理维护能力;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能力等。另外调查还显示企业用人的理念中,对个人素质的要求甚至大于职业技能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学生会做人、情商高、讲诚信有担当。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建议

1)夯实基础,分类教学。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通识教育教育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所以较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课堂中夯实学生的基础,选拔有意愿的学生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某一个方向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学中应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2)重技能更重素质的培养。根据企业用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有吃苦精神、敬业精神、有担当、学会感恩、不随意跳槽,否则有再好的技术也是无用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素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有才无德的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做到技能与素质并重。3)培养有理论、实践强的优秀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简单,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另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所以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省市级的技能竞赛,利用一切资源多进行有效的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同时,高职院校积极加强与周边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结合,在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同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而言,培养有理论、实践强的优秀人才都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从多方面入手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4)课程的开设应面面俱到,且有侧重点。根据调研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设维护与维修、网络产品配置、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综合布线、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办公软件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在这些课程中,核心课程为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在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先打好学生的基础,在根据优秀学生的特长,指定专门的导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5)推进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依据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二是,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具体而言,应从知识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等多方面入手。三是,注重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卓越人才培养的对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必须能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且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

5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研,使我们明确了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进行卓越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来胜任企业的中、高级岗位,只有明确了企业需求,按照企业、行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必将能够培养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J].科技经济研究,2013(12).

[2]张永旺.高职院校体验式教学与学生可雇佣性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5).

[3]杨健.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课程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10-111.

[4]郦丽华,谢鹏,李清平,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22-2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CEC-CDIO模式;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23-03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联合成立了跨国研究合作组织,据此确立了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理念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当针对岗位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然而,长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模式,脱离了以能力为本位这一职业教育的目标,并且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何进行岗位定位和能力定位,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及处理二者的关系,如何针对岗位的侧重点和方向设置课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在继续探索之中。由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理论与实践割裂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强,教师也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应岗位需求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笔者拟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情况和企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研,从适应工作岗位的培养出发,将学校与企业对接,确立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CEC-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

教学状况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状况

笔者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个班级从专业认识、就业前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98.4%。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65%以上的学生愿意今后从事与网络相关的工作,但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44.2%的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表示认可,70%以上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和《实用组网技术》课程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85%的学生认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最难学,只有26.7%的学生觉得《实用组网技术》课程难学。70%以上的学生觉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设置比较合理,但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而且希望改革的方向是讲练结合、项目化教学和师生互动等。对于考核方式,52.5%的学生希望采取“平时成绩+项目成绩+考试成绩”的方式,完全认可卷面考试的学生只占4.2%。

(二)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笔者通过走访、寄送问卷、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等方式,对学院周边及浙江省范围内的48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IT企业33家,非IT企业15家。通过调研,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进一步认识。

企业人才分析 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不论公司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多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聘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高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设计工作,而聘用的高职毕业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 综合48家被调查企业的反馈意见,一方面,企业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实践能力有待加深加强;另一方面,认为沟通协调及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特别是在IT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发展迅速的IT行业而言,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上需要加强上述能力的培养。

企业需求情况分析 (1)工作岗位。通过调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网络建设及管理岗位就业的约占36%,在硬件维护岗位就业的约占15%,在技术服务岗位就业的约占20%,从事网页制作的约占11%,从事软件编程的约占8%,从事行政管理的约占8%,还有2%左右是普通技术工人。(2)能力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急需提高的能力主要是:协调沟通及组织能力(占38%),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占27%),可视化编程能力(占16%),外语应用能力(占11%),其他能力(占8%)。(3)知识结构。笔者针对25个知识点组织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学生急需掌握的知识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占30.2%),外语知识(占16.5%),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占12.1%),企业数据库系统知识(占10.3%),C语言知识(占9.7%),C++程序设计知识(占5.5%),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占4.8%),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占0.6%),其他知识(占10.3%)。

基于CEC-CDIO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修订CEC-CDIO模式的培养方案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CEC-CDIO教学大纲是由校企双方按照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技术标准、技能要求共同制定的。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大纲的第一层包括基本素质要求、专业知识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能力要求、职业品质要求、证书要求等六个部分,第二层是对第一层每一项内容的细化,第三层是可以具体操作的教学目标,具体描述学生在教学项目结束后应掌握什么、会做什么,更细致地展示其内容和目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构建CEC-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

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调研分析,按照CEC-CDIO模式的要求重新确立课程体系,整合为公民素质课程、社会活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大模块,四大模块围绕项目实施这个核心,并与这个核心融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四大模块的阶梯式进阶关系如图1所示。

(三)确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定期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使教师完成由单一的学科型人才向复合的“双师型”人才的转变。聘请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管理者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实践课程等进行交流。

(四)研究工程项目主导的课程设计

校企合作,引入企业项目,按教学需要进行模块化划分 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企业实施的实际项目援引到教学课程中。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企业项目分解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6个模块细分成30个任务。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设计 根据上述6个模块确立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完成项目或任务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目标是完成项目及项目中的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如表2所示。

考核方式设计 CEC-CDIO模式下的实训教学,由于采用“项目工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上,通过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占80%,终结性考核占20%。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各占30%和50%,终结性考核为笔试。实训考核的具体分值分配如表3所示。

基于CEC-CDIO模式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按企业岗位要求修订教学大纲,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进行课程结构调整,构建任务+案例+项目的项目化课程内容,通过“做中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高职教学特色,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从企业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积极地到企业一线参加生产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形成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正如合作企业所评价的那样: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技术课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方式采用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振涛,杜展,周法军.基于CEC-CDIO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68-69.

[2]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3]李振涛,周法军.CDIO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09(3):115-116.

[4]王志强,蔡平,杜文峰.基于CDIO理念的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12):137-138,143.

[5]薛元昕,王承辉,丁燕君.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7):115.

[6]张慧平,戴波,刘娜,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自动化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138-141.

[7]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工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探索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33-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网络相关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从事网络工程、维护、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各行各业信息的发展进程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该专业大专层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就业质量不高。例如在化工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8%以上从事技术服务层面上的工作,有一部分只从事简单的网络数据录入工作,处于计算机技术人才层面的最低端,真正在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建设与管理岗位上工作的甚少。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1)专科层次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充分根据工作过程展开专业教育教学。

(2)化工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师资积累较少,技术积累较浅,没有足够的沉淀,难以有较强的网络技术教师水平。

(3)化工类院校化工类专业特色鲜明,适合人才市场需求,而信息技术类专业趋于弱势,社会需求和学生选择专业时,往往不把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首选,造成生源质量不高。

由于上述原因,在化工高职院校办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处于一种次要位置。因此,如何在化工高职院校化工特色鲜明、社会需求旺盛的环境下,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是我们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长久以来一直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2 依附学院特色改进专业方向

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工类专业群建设成就突出,被社会认可。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化工、机电类毕业生就业率高。

我们学院近邻就是内蒙古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如何与此学院合理划分人才规格和专业定位,办出化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色?近三年来,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了学院三届校企洽谈会,进行了调查问卷、座谈、定向访谈等活动,对于化工类企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我们三年的调查中,对210余家化工建材类企业进行统计,得到的结论是:

(1)企业需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技术人员,这样的人数在需求比例上约占企业毕业生需求总数的5%左右。

(2)企业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熟悉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熟悉办公自动化系统,熟练进行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网络建设。

(3)企业需要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才:在调查的大中型企业中,DCS系统应用普遍,环境总线系统已有应用,对于此类技术,很多从业人员是由计算机专业改行从事控制技术工作,进入工作慢,学习实习过程长。

(4)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市场销售的定向及地理位置的扩展。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绝大部分化工建材类企业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人员是综合性的,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而现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划分及定位,正是缺少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向的毕业生。

作为一所化工高职院校,开办计算机类专业正处于一种“窘迫”境地,我们既没有信息类学院专业定位明确,又没有化工建材类专业的显著特色。因此依附化工类专业特色,研究并探索具有化工职院特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是我们近几年的探索研究的课题,经过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

3 主要改进措施

3,1合理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双证毕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组网”、“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我们将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培养能在中小型化工建材企业第一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以培养高等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我院注重行业社会背景分析,进行了人才需求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设计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组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项目管理与开发、网络电子商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项目管理与开发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开发;网络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3,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组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组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管理及电子商务三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电子商务三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结合、“双证”课程的融合。

以我院为例,我院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深度这些行业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知识,调整课程设置,制定优质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确定“网络工程与管理”的核心能力为课程主线,按照“组网”、“管网”、“用网”三个专业方向(三个模块)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别与行业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表2所示。

3,3依据工作过程构建实训模式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 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生产复杂产品、完成重大项目都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领域后,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体系。

(1)采用“项目/任务训练”模式。

为保证综合实训的有效性,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操作训练,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生产项目/任务,可以让学生体验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技能的要求,了解生产或服务的程序,体会生产或服务中环节的连接重点和各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中我们可以以“建设某商务网站”和“组建某网络”为实际任务,并设定网络、网站的具体需求,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方案设计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预见到应该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工作要以完成项目要求为最终目的,按照自己事先的设计独立完成,在进行操作的同时应完成相关文档的书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考察生产实地、设计方案及调试设备等,仅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解决他们的一些疑难点。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系统、完整、具体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通过必要的组织形式完成工作。

课程综合实训采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企业常见的劳动组织形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

目前,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领域主要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共同完成网站项目或网络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在实训成绩评定的过程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学生的成绩由个人和整个团队两个方面的表现决定。

(3)课程综合实训应集中、连续的进行。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综合了各个技术环节的连续过程,其中会出现很多需要反复调试和处理的突发问题,因此综合实训的课程安排应该是连续的,甚至是没有课时概念的。整个过程应该有总体的时间要求,但是学生的具体工作时间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项目小组的项目经理灵活安排。

一般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应安排在实习前进行,并具有连续的、充足的、安排灵活的课时(时间一般在两周以上),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多项操作程序的综合训练,达到就业岗位的最低要求。

(4)课程综合实训的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诊断、反馈调节等多重作用。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应采取与以往不同考核评价方法,采用多方位的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在评价内容上采取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相关联的考评体系,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指导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实训的综合得分由实训设计、实训过程、实训成果、实训报告、回答问题等几个部分的得分组成,学生的成绩由个人和项目小组两个方面的表现决定。指导教师记载每一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成果验收得分、批阅实训报告得分;在项目设计、实施和验收过程中,由项目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汇报答辩,指导教师也可从项目小组中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其成绩作为本组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3,4做好系列化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突出重点,保证质量,配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教材的编写出版规划,做到:

(1)将教材编写重点放在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上,放在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资源充足的课程上,放在教学内容经优化整合后的新课程上。

(2)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点,推广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尽快完成在编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3)鼓励教师摆脱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编写教材。

3,5加强企业合作,提高就业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科研、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指导委员每学期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专业指导委员会都参与,我们认真听取了校内外专家们对本地区企业发展的现状及行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使专业的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对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人才培养方案。

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也邀请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参与,把握好“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近一半左右的比重,相当一部分实训项目是在与学校签订了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由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特点的了解,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认真做好本专业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采取学生自找与教师安排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方式,在企业进行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确定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学生与企业进行了实质性的双向选择,实现了顶岗实习、做毕业设计课题与学生就业的三位一体化。近几年由于校企结合得比较紧密,工学结合顺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与企业间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比较满意,每年企业在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都与本专业不少毕业生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实践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是保证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专业教师积极利用实验室、实训室的条件,开展校企合作,而其中工学结合是改革的主题和重点工作。

(1)完善企业参与教学改革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合作,进一步发挥专业顾问委员会的作用与职能。聘请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订,并邀请他们定期讲座,介绍企业改革、发展情况,使教师、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2)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为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工程意识和竞争意识,实现全过程育人,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规定学生假期必须进行社会调查,每学期交社会实践报告一份。

(3)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我院计算机实验、实训室共有7个,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有两个,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

(4)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继续巩固与北京爱思爱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西部动力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奔腾计算机服务公司的合作,结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计网06-1班在北京爱思爱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顶岗毕业实习,实施效果良好。

3,6改革考试方式

目前,我们在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时,参照了锐捷,Cisco,华为等业内龙头企业IT认证的中级教试标准,适当提高要求,建立本专业人才技能水平评估标准,然后分解到课程,建立每一门课程(或者课程模块)的评估标准,努力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试题库和网上实操作考核平台,理论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客观评估学生的能力。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渠道,我们将业内主流企业的培训资源(例如培训教材、电子课件、在线考试系统等)免费“拿来”,以内容置换等形式加以利用吸收,融入到专业技能课程和整周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层次,进一步扩大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努力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作岗位;“职业人”培养方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李向东(1982-),男,湖北广水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34-02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最普及的高职专业之一,也是社会需求量最多的专业之一。但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众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怎么样培养具有优势品质和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人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过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体系。要从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状态、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计划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为了使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不需要用人单位再花额外的资源进行培训,通过职业院校2~3年的培养,毕业生能够马上适应岗位的需求。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研究,对工作岗位(群)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列出工作环节的要素,提炼出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和技能,根据技能所包含的知识点进一步开发课程,转变教学方式,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的模式研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包含的岗位能力,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培养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

一、“职业人”培养方案的研究内容

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从培养体系的开发过程进行分析,其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现状;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明确,进行行业、专业背景分析,明确本专业发展前景,调查国内同类专业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清楚专业培养的外部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势,从而使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口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以职业岗位(群)人才规格为目标,研究以应用为主旨,技能为特征,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研究现有“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执行效果,进行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反过来指导“职业人”培养方案的修订;“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实施条件和措施研究。

二、研究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

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案例,培养方案的开发应该从企业一线岗位的定位开始倒推,在广泛调研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岗位定位——网络管理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总结这三方面的技能,提炼出主要技能所包含的知识点,开发适合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编制人才培养计划表,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准备,如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具体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三、“职业人”培养方案的研究开发步骤

一是确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专业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零过渡”。

二是研究职业标准。分析国家、行业、岗位对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标准的要求。

三是研究人才培养规格。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研究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素质。

四是确定岗位工作流程与课程开发。岗位工作流程是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深入调研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拆解各个工作环节与要素,进而得出各个工作要素需要的工作技能(能力),从而确定相应的岗位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发专业的课程。

五是制订培养计划进程表及分类表。培养计划总表和分类表是本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体现形式。

六是围绕如何完成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的,从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体系要实施的条件等。

四、岗位工作流程与课程开发

按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来开发课程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岗位为例,按照职业要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从环境的熟悉到业务工作完成的全过程,要经过熟悉工作环境、熟悉工作业务流程、掌握业务解决策略、业务质量保证、完成任务等若干个工作环节。网络系统工作过程要经过网络分析、网络设计、网络工程环节和网络管理与应用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和课程开发详见图2。

五、“职业人”培养方案需要的实施条件与措施

课程开发出来以后,要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必须需要一些条件和措施来支撑。

1.硬件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比如,为保证“网络工程设计”、“实用组网技术”等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完成,必须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等,使相关实验设备应能满足课堂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场所,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校外实训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有效手段。

2.软件条件

(1)学校支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从2005年开始研究制定各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方案以来,进行“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已经历经7年,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实施操作已经比较成熟。就7年来实施效果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学院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类课题在政策、条件、人员、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学团队”组合。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要合理。在教师中要引进企业一线的工程师来校任教,“双师型”教师应该占到教师比例的大多数,兼顾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构成。

(3)包括精品课程在内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带动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支持,优化课程结构,重点保证“精品课程—优势课程—重点课程—主干课程”这一课程系列的建设,从而带动所有课程的“工学结合”改革。

(4)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材建设。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大力推进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材建设。项目化的实践教材更适合高职教学方式。浙江育英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出版包括5本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10余本教材。

因此,“职业人”培养方案要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及对职业人才的规格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对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工作环节的各要素和相对应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分析,确定培养目标需掌握的知识,从而开发相关课程。这样,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基本可以实现“零过渡”。

参考文献:

[1]徐济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设置;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009-3044(2016)31-0112-02

1引言

物联网是1999年提出的,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包含RFID射频技术、有线传感技术、无线传感技术、数据交换与网络异构、终端管理等关键技术。

在国外:美国提出“智慧地球”;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日本在2004年提出了U-Japan计划,2006年提出了I-Japan战略2015;韩国在2004年3月提出了U-Korea战略等。

在国内:2009年8月和12月,提出建立"感知中国"。2011年11月末国家又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深入,“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成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09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000多亿元,预计,2016年物联网规模将达到8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要比信息互联网大30倍,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有近40所知名院校获批开办物联网专业、2012年又有30多所院校获批开办物联网专业,2013年有些中职学校也开始开设物联网相关方向的专业,我校在《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厦府[2011]219号)文件精神下,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根据我校办学及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下与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了物联网方向的5年制高职班)。

1在中职学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意义

中职学校当下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造就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使学生成为会学习,能工作且自立于社会的人;成为探求新知不断完善自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变革的人。中职学生有了宽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能力,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身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广泛就业的适应能力,成为一专多能、一专多技的应用型人才。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高等学校争相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大都是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及设备的硬件设计制造及软件代码编写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等,还需要大量中低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这类工程技术类人才。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在工程技术领域,还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设备的规范和统一,为中职学生成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一线技术人才创造了可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事。

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够依据行业及社会现实,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合判断,对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向有所预测。现在一生从事多种职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要想得到很好地发展,不仅要对本行业的前景有预测能力,还要对相关行业或可能从事的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进而能够根据行业及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调适自己,以适应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2用物联网思想向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渗透

2.1入学的专业介绍

现阶段的初中生在中考结束,报考中职学校时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对将要学习的专业认识严重不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有着认识的误区,片面地认为学计算机网络就是“玩”电脑联网游戏。因此,中职学校在新生入学时,非常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内容和特点,同时也把物联网介绍给学生。从物联网的技术支持到物联网的现实应用,让学生真实地感知“物联网时代”就像“互联网时代”一样已经汹涌澎湃地向我们走来,并且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正是这浪潮的最前峰技术甚至是主力技术。这种学前的引导,对每位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2.2 学生的专业学习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上,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与物联网联系紧密以及相关联内容的是多方面的。在信息传输技术方面,关于信息的物理传输介质、组网技术、信息传输方式、路由协议和算法等知识内容都与网络技术相通;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关于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加密、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安全机制、海量数据处理等知识内容也是相类似的。对于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的中职生来说是比较难于理解掌握的部分,也是需要我们计算机教师想方设法利用各教学方法手段来完成这个教学目标,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应用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普遍都会开设的图形图像设计、网页制作、动态网页制作、动画制作、视频剪辑等课程的知识内容在物联网上应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物联网的真正内涵是让人们去真正实现“物―物”相连,“物―人―信息―社会”相通,即是让人们能轻松去“感知”这个物的世界,因此,“交互性”是各种物联网应用的重要体现。据此,教师在教授像Photoshop、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设备调试等课程时,应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利用项目教学法、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微课教学、Mooc教学、混合式教学、顶岗实习等模式进行教学,这些对于物联网即将来临时代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他们职业生涯的珍贵的基石。

2.3 学生的就业指导

职业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安装、调试、维护、生产、营销和推广等工作。物联网是一个智能的网络,它在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涵盖了交通、建筑、家居、环境监测、农业、食品安全、健康医疗、军事车防、电网、物流等很多行业。纵观物联网的从业岗位,对于技术人员,尤其是建设调试、维修保养、技术服务、营销推广等工作,不需要非常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具备最基础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岗位必备的技能技巧即可以,正符合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强、适合奔波式工作的职业特色,所以对于当前人才需求量大的物联网技术相关行业中必然会有相关岗位需要我们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去就职。

3用物联网思想向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调整

3.1 调整网络技术专业化方向

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主要有网络技术专业化方向、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化方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化为例,该专业化的学生学习以网络硬件操作为主线,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配置、中、小型网络建设、管理和安全维护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结构化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网络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但对物联网系统的概念、RFID、各种传感器、物联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不了解。需要适时调整专业化方向,在课程设置上融入物联网思想。为物联网产业时代的到来储备好人才。

3.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化课程设置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化课程。原来的网络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由: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S图形图像处理;专业核心课程有:Acess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Linux)、网页制作;专业化方向课程有: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动态网站开发,网络布线技术。以上专业课程均没有涉及物联网思想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途径,在专业化课程设置时融入物联网思想相关的课程,如:专业基础课程加入物联网技术导论,电工基础、C/C++程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加入电路分析、传感器及WSN技术、RFID及二维码技术、SQL Server安装配置与管理;专业化方向课程加入.NET应用程序开发、智能家居综合实训、安卓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智慧生活综合实训、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智能追溯综合实训等课程,提升专业课程与物联网产业的吻合度。

将学生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应贯穿始终。重视文化基础课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化方向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企业意识、岗位意识、工程意识和规范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为物联网产业服务的能力。

3.3 教师更新物联网新思想,更新教学内容

当前,物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而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跟不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更落后于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与生产、生活实际脱节。所以,学校应安排一线教师到物联网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物联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一线教师应把学到的新知识带回学校并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跟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步伐,为学生今后能够顺利地在物联网相关行业、产业找到合适的岗位,并为学生晋升高一级学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总之,物联网时代已到来了,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中低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用物联网思想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渗透,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课程。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紧跟时代步伐,为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从而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能顺利踏入社会,找到理想的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鑫国.浅析物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J].福建电脑,2013(4).

[2] 舒松,喻会. 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3] 邓兆红,桑庆兵.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48- 51.

[4] 顾卫杰,王云良.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82-183.

[5] 柴方艳.邵丹,李祥杰.物联网应用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1(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育教学 研究原则

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定位,最后提出了目前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和共享性。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3)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

1、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点:是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观性强,知识面宽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足之处:①计算机网络教学缺少自己的应用软件,这有待于软件开发商的开发;②自己的课件制作还不完善,有待于自己开发制作。③网络教学不仅在多媒体教室上信息技术课运用,还应在其它各学科教学中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共享,把网络教学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网络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前景美好,智能广大,应用广泛,技能技巧很多,有在于网络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新,开创计算机网络教学新的里程碑。

三、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虽然许多院校建立了校园网,修建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但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先进性,校园网和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上还没有被真正地发挥出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普及速度缓慢。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新技术,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捏惯了粉笔,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电脑操作不大熟练或者根本不会操作,对电脑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敢尝试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难以普及。对此,我们应积极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电脑及网络知识,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工作。

(2)设备问题。目前各种软件设备较多,但网络软件较少,软件设备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硬件,作为教师要精心挑选,要考虑到教学软件设备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相互关系,在挑选软件时要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适合师生的需要。

(3)计算机网络素材数据库信息缺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院校资源库的贫乏,越来越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需要,作为资源层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系统的维护力度不够。许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系统在开发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但由于缺乏有力,及时的维护,使计算机网络教学不能正常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软件内容陈旧,或者粗浅,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迅速发展。

四、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知识的更新很快。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所以,计算机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事实不可否认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由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起步较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校,但是,在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以及人们奔小康的步伐加快,这就要求教师是操作电脑的能手或高手。因此,教师在提高本专业业务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相关技术和技能,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介入了教师们的备课、上课和教学研究中,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师们不断的追求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那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作文多维教学模式”,利用图像,声音,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媒体,提供给学生一种比较直观的体验,并倡导互动和讨论,为学生创设主动发现、自主探究、积极意义构建的愉悦作文环境,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会明显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正使原有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1 教学设计前的思考

《计算机通信网》做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来开设,首先面临地就是如何选取一本适合学生上课使用的教学参考书;然后是针对学生前期学习的效果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及实验内容,制定教学重、难点;接下来是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及完善教学设计,争取通过两到三轮学生的教学,制定出完整的《计算机通信网》教学设计方案。

⑴《计算机通信网》教学参考书选择。《计算机通信网》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认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教学重心是放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或两者兼备,是我们选择这门课程教学参考书的关键。我们认为本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一种通才教育,主要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应技术。从近的方向说,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长远方向来说,是为他们将来工作中可能运用到的技术打下理论基础,便于他们从事相关工作。因此,这门课程我主要让学生对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有一定的认识,教材参考书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⑵《计算机通信网》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计算机通信网》以前已经学习了《数字逻辑与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波与电磁场》、《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现代通信原理》等课程。

⑶教学安排。这门课程是一门考试课,由于课时限制,安排的理论教学课时为44学时,课内实验教学环节为10学时。因此,对于教学参考书中的章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对于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只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理解。

2 《计算机通信网》教学要求

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的学习,让学生对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网络应用技术,网络发展趋势;具备计算机组网、规划和选型的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程度的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编程能力[1]。为了达到上述教学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实现方法,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网络应用技能[2]。

3 具体开展的教学设计方案

⑴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学过程中普通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这个过程,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传授知识。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虽然使用讲授法,但没有按照书本照本宣科,而是在讲授的同时结合身边的事物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帮助他们认识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2.2物理传输媒体》这一小节教学时,通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传输介质,比较我们身边的网络情况,归纳出这些传输介质的特点。

⑵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案例引入、分析、讨论、总结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给学生介绍《6.4无线局域网(WLAN)》时,可以通过我们身边的WLAN引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WLAN,给出他们的认识、分析WLAN的特点、对WLAN应用前景时行展望,讨论WLAN的基本技术和标准,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教学参考书上的这个小节知识有个全面地认识。

⑶实验法。任何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相关技术。比如通过《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实验、《组建局域网》等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网、规划和选型的基本技能,通过《Internet/Intranet Web编程》等实验让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和编程能力。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要尽可能让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也要加强管理。对于玩电脑游戏的同学可以进行及时的控制。

⑷参观、讨论。为了让学生对最近使用的数据通信技术有个直观地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机房(如:学校网络中心机房、移动或网络公司中心机房),但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网络设备,同时不能对中心机房有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认真听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所使用技术,而且通过参观具体了解当前使用的各种网络设备的参数和使用特点。当然,在参观过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把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对《计算机通信网》这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虽然教学重点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传统技术,但教师要多了解这几年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最近出现的通信和网络新技术多加介绍,而且必须针对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践条件让学生尽可能联系当今实用技术对这门课程有一定地认识。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 电子信息 工程技术 应用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148-01

引言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取得飞速的进展,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需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快,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项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处理与控制电子信息的技术,该技术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对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等。该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人们所用的手机、网络,都是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利用才能实现信息的获取,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是个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其包括计算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等技术。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2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原理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指导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有很广泛的应用。信息的处理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都依赖通信技术。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把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很好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现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习电子信息知识,有利于对各种数字信号和信息的运行机制的掌握。

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资源的共享都依赖于网络技术。资源共享包括电子邮件的收发,新闻资料的阅读等等。很多协议在实际资源共享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明确规定了设备连入因特网的要求以及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传输标准,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三次握手”,完成数据的传输。TCP/IP协议涉及到了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曾和应用层等体系机构,不同的层实现了传输控制协议,它们把传输的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拆,分拆成为更小的数据包,然后进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到达目的设备。TCP/IP在数据传输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很多电子设备间资源的共享都是通过该协议来实现的,因此,该协议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应用中的重要体现。在通信原理的课程中,有多处要用到信息论的结论或定理。信息论已成为设计通信系统与进行通信技术研究的指南,尤其是它能告诉工程师们关于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在通信工程领域,编码是一种技术,是要能用硬件或软件实现的。在数学上可以存在很多码,可以映射到不同空间,但只有在通信系统中能生成和识别的码才能应用。编码理论与通信结合形成了两个方向: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调制理论可划分为线性调制与非线性调制,它们的区别在于线性调制不改变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非线性调制要改变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并且往往占有更宽的频带,因而非线性调制通常比线性调制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接收端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分开,还原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解调或检测。在通信原理之上是专业课程,可以进一步讲述通信系统的设计或深化某一方面的理论或技术。要设计制造通信系统,了解原理是必要的,但只知道原理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硬件(电路、微波)与软件(系统软件与嵌入式软件),这是专业课程计划中的另一分支的课程体系结构。

3 电子信息工程的网络安全

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信息的机密性工作似乎变得不那么容易了,但信息直接代表着企业的商业机密,如何保护企业信息不被窃取,篡改,滥用以及破坏,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又能确保信息安全性已成为各中小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企业的网络条件来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很多企业的多个二级单位都在系统内通过广域网被联通,局域网在各单位都全部建成,企业应该利用这种良好的网络条件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安全服务。

在日常的通信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可能会受到黑客攻击。为了防止黑客攻击或者供给后计算机数据的丢失,计算机管理人员应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与修护。数据库的备份与修护工作是电子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为了保护计算机数据的安全,应该杜绝来历不明的移动储存设备,严防来历不明的程序和链接,不随意下载不明的网络信息。还要做好对计算机的保护工作,比如定期杀毒检查,安装防火墙,通过科技手段实时监测流量信息,对不同的用户群组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采用加密方法进行文件传输等等。同时计算机机房的选址也要综合考虑,注重安全性、场地的电磁干扰性,要避开较强的振动源。

综上所述,现今社会电子信息产品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它独特的优势。电子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产业化的时代,电子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大展身手。小到人们的生活起居,大到国家的科技发展都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身影。 尽管现在计算机安全措施有很多,但都是伴随着计算机安全威胁的更新而更新,黑客行为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所有的用户从自己做起,及时了解计算机安全动态,不断的跟踪新技术,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 温正卫.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