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殊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28-01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比较落后,且发展也不平衡。造成这一落后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特殊教育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

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比普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难度更大,要搞好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对这两种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同时许多特殊教育学校设备、经费和师资等物资和人员条件不足,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办好。可能的原因有:或学校领导思想落后,封闭办学;或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自指导思想不科学,学校只重视简单的文化知识传授和基本的康复训练,不重视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还有部分主管行政领导对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不重视,不能给予政策、资金和师资等支持。有关行政领导如果能够改变传统特殊教育观念,多关注特殊儿童的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那么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论从政策上,还是设备和师资上均可得到更多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就会充满信心。那么,如何开展好对特殊学校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活环境

对特殊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最经常的是学校班级以及与他们交往密切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这些都会使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的现状,我们应把堵与导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激励性的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特殊教育学校也必须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常规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行为规则,它确定着对儿童行为活动规范的方式和标准。特殊学生由于易遗忘、丢三落四、时间观念差、个人卫生差,坚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要。

例如每周一升国旗,在国旗下奖励卫生好、学习好、不迟到、爱劳动、讲文明的优秀班集体和优秀个人。学生养成了每周日自觉洗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的习惯,每个星期一都能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按时到校上课。这些都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架起沟通桥梁,融入文明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全人与他们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则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矫正。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

如,与正常学校建立友谊班,加强与正常儿童的接触和交往,增强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正常儿童每月来帮他们打扫卫生,辅导他们做数学题。他们也可以为正常学生表演他们的文艺节目,或者向正常儿童赠送小礼品等。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友爱,从而培养了正常儿童理解、尊重、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美德,对特殊学生来说也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独立意识,也学习了正常儿童的办事效率与优秀品质。

三、将德育融入生活,感恩社会

在抓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生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监护和安全条件下,开展有利于他们品德发展的活动。如:教育学生孝敬长辈,让他们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观念,又能提高他们做事的能力,提高自立、自强的信心。毕竟,这群学生早晚是要走向社会的,将来想在社会上生存肯定要获得更多人的帮助。那么,现在就要学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理解和信任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在这里学习的特殊学生是社会的不幸儿,在社会和家庭中他们受到的常常是冷落和歧视,很少能享受到温暖和爱,这就使他们的缺陷程度加重,如胆小任性、蛮横无理,动不动就表现出一种防卫姿态,丧失自信心,自卑心理突出……这些病态的心理,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教师满腔热情的爱心,再加上特殊的理解和信任,可使他们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逐步建立起向上的信心,使不良行为习惯得以淡化,使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强化。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2篇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运用自编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北京市两个区十六所学校共16名资源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表明,资源教师队伍存在如下问题:性别比例失衡、年龄比例不合理、专业能力不足、体制严重滞后.研究者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剖析了我国资源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点建议,包括促进性别和年龄的优化、设置系统化专业培养课程、健全体制及提供资源教师发展的平台.

关键词 :资源教师;培养;角色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66-03

特殊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隔离到融合,其发展路线突显社会文明的进步.当特殊需要人群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且不断融入社会团体时,必然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资源教师就是在此趋势下应运而生.由于随班就读教师不仅要负责该班普通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负责班级内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需求,往往力不从心.为了满足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辅佐普通教育教师更好的适应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特殊教育教师行业中出现了巡回指导教师及资源教师,即对所辖地区的教职人员,尤其是普通小学及幼儿园的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或工作指导,以满足该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与一般儿童共同生活、学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理念的不断变革,北京市的资源教师不但要任课于普教,还需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指导.所谓资源教师(Resource Room Teacher)就是负责资源教室工作的教师,我们今天所提及的资源教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教师了.目前资源教师不仅承担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测量、咨询、教学、康复等直接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普通教育教师、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咨询者等等.目前,北京地区资源教师的发展尤为突出,并且收到一些效果.为了推广并借鉴北京地区资源教师的发展经验,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访谈调查.本研究将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对其资源教师的培养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通过研究为我国资源教师的发展提供客观的建议.

1 角色理论

最初“角色”来源于戏剧,因为贴近人的日常生活,角色的相关概念很容易被理解.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了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重视.对角色分析常采用心理学与社会学两种观点:心理学强调个人对角色的认知与角色共识;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偏重环境与角色的互动关系,是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的规律的研究领域,属符号相互作用论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社会学角色理论还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结构角色论,强调围绕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代表社会结构因素的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行动起制约的作用.另一种过程角色理论,此种取向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

总体而言,角色理论包括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个人的角色扮演受社会的制约;社会的运作依赖于各种角色的扮演三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资源教师的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2 现实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研究者将资源教师的培养问题总结如下,大致包括了四个方面.以下将着重对其进行分析.

2.1 性别比例失衡

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由来已久,目前依然存在,此次受访者16名资源教师中仅2名男性,女性为男性的7倍之多.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一致,李凤英等人(2010)对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男教师仅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2.2%;杨文(2009)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吉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比例失衡,其中男性特殊教育教师仅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6.7%.为何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比例如此失衡?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出发,社会期望对于教师性别的认同感以及支持度是影响资源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男性作为人类社会组成部分之一,一直被赋予承担家计、成就大事业的责任,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男性教师对于教师职业更加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抵触情绪,并且个人成就方面会感到毫无所获,并不能满足男性对社会地位的强烈需求.因此男性从事教师职业的积极性相对较为薄弱,不及女性教师,这一差异在特殊教育教师中更加突出.特殊教育教师不但难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且必须具备相当的耐心和爱心,这些都是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认知,男性资源教师在其工作中不易实现预想的社会认可,自然会禁锢男性选择师范教育,特别是成为特殊教育教师的想法.所以,资源教师的培养会出现性别比例的失衡现象.

2.2 年龄比例不合理

实际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资源教师年纪最轻的24岁,最年长47岁.年龄分布中30-39岁占47%,几乎占了一半;29岁以下占18%;年轻教师参与者极少.研究结果说明,目前从事资源教师工作的教师年龄比例以年长者偏高,而年轻的资源教师明显不足,无法做到老、中、青三种年龄段的合理搭配,不利于资源教师专业团队的发展以及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角色理论认为,人际互动过程更能够体现或诠释人的角色行为.作为一名资源教师,在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是多重角色.角色的扮演需要在具体的社交活动中才能体现,年轻的资源教师实践经验少,但是理论知识丰富;年长的资源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需加强理论支撑,实际的互动中双方可以互补,充分体现资源教师之间的角色扮演,提升个人的成就感.而目前资源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的问题,会影响资源教师的持续性发展,不利于资源教师彼此的交流合作与成长.

2.3 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资源教师多出自普教,其中2名特教本科,1名特教硕士.从持证的类别看,持特教证的有3人,另有1人持双证,其余都是持普教证的.持普教证的教师,除自学因素外,均通过参加特殊教育的研讨会或培训班,从2小时至20小时,或一周到两周不等的短期培训;根据资源教师对专业需求的调查也呈现出教师对于求知的热切渴望.由上得知,目前资源教师的专业能力确实有待提高.每位资源教师所指导的特殊需要儿童包括了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不同类型的儿童,同时,调查显示每天每位资源教师指导的特殊需要儿童的数量最多为35人,最少的为1人.教育对象类型复杂、数量多,都是目前资源教师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如果资源教师不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或专业素养,将无法应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

资源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与庞大的多元化的教育对象形成鲜明对比.资源教师对于个人角色认知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系统有密切的关联.资源教师虽然立足于特殊教育的资源环境中,每天接触个案、特殊教育教师、普教教师、家长,但是由于资源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有限,对于专业中各障碍类别的认识也不足,导致资源教师无法正确评价个人的角色扮演,他们可以在不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不能够在同一空间扮演多个角色.如此的问题也成为资源教师的角色认知的矛盾.实际调查中,资源教师曾反复强调,对于自己是咨询者、教育者、评估者等角色的问题虽认同却感到心力不足.这正说明资源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欠缺之处.

2.4 体制严重滞后

研究者还发现,大多数资源教师是兼职,即该名教师本身是普教教师,平日兼任资源教师.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地方政府未把资源教师列入教师编制体系内,导致资源教师的待遇不能由政府财政支付,即使具有相应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师也由于体制问题而无法进入资源教师行列.

社会对个人的角色认知以及认可,将决定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认知.那么,社会由何因素评价个体的角色呢?其中是否参与公职是判定标准之一.资源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或聘任教师,其待遇滞后,社会对其认可度自然下降,资源教师对个人的角色认知也就受到影响.如此而言,自愿参与资源教师工作的青年教师会更少;已经成为资源教师的人员情绪会更加低落,工作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影响.

总之,每个人都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分子之一,如何更好的认识个人的角色将有助于个人积极的工作和选择满意的生活.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还未出现系统的资源教师培养课程和专业,而已经纳入资源教师队伍的人员,也多为普教教师或部分全日制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构成.研究者发现,资源教师的培养存在根本性问题,资源教师的职业生涯毫无发展可言,严重影响资源教师个人的角色认同及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也将降低资源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而目前资源教师的性别、年龄、专业性以及体制都不利于资源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3 具体建议

研究者根据角色理论,通过资源教师的实际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我国资源教师的培养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以教师发展模式促进资源教师队伍性别和年龄结构的优化

教育工作是项神圣的职业,教师任教也需要追求目标、愿景,在刘慧丽(2013)的论文中提到教师发展模式的建立就是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也发展了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她根据Cogan等人的视导理论创建了教师发展模式,强调教师培养自我视导、重视良好人际关系,最终鼓励教师自我省思,以达到高层次思考决策能力.在该理论基础上,教师发展模式提供了完整的指导工作策略、步骤、方法,对现阶段资源教师指导困境的解决起着引领作用.此模式的实施前提是必须资源教师和普教教师双方坦诚沟通、建立信任及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普教教师进行指导.

资源教师队伍性别和年龄结构问题已经不属于新问题,同时它也反映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这种态度早已经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据蒋丽珠(2000)的调查显示,教师职业声望在调查所列的18种职业中属于偏下,在职业选择意向上,只有58%的调查者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做教师.王雁(2011)等人研究发现,社会因素是影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社会的肯定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提升有绝对正面的影响,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很难让资源教师获得成就感,外界的鼓励就显得特别重要.改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看法,除了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观念,提高民众对于教师职业的接纳度,这也将促使更多优秀的青年选择教师职业,选择特殊教育专业,并且积极为特殊需要儿童服务.如此而来,关于资源教师的性别和年龄问题自然就得到解决.因此,从角色论的角度出发,研究者认为,社会群体赋予角色的意义将决定资源教师本人以及民众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制约了教师职业的选择.

3.2 设置系统化培训课程

目前,资源教师工作存在其专业与实际需求不对口的现象,培训制度的缺失导致资源教师所学片面而零碎.培训课程并非盲目执行,研究者认为应该对资源教师的个人发展与特殊教育发展置于同一高度、同时规划,也就是将资源教师当做一项单独的职业生涯来规划,按照年资安排有层次的进阶式研习课程内容,完善行政体制及管理、评鉴制度,提高资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更好的为特殊需要儿童服务.

资源教师的新陈代谢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按比例维持整体组成份子的年资比,每年的教师流动控制在20%以内,比如新任教师(第1年)、种子教师(2-5年)、成长教师(6-9年)、骨干教师(10年以上)等.一定程度的新陈代谢,可由资深教师引领新进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新进教师的加入则能带动活力,注入新的理念,对课程研修和教师个人成长以及特教的整体发展都比较有利.

3.3 健全资源教师编制体系

资源教师专业化,首先应解决教师编制问题,专人专职不再兼任普教课程.政府应给予地方学校以实际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将资源教师纳入正规教师队伍,使其享受体制内的待遇,保障资源教师的合法权益,利于资源教师积极的工作,安心地完成教学任务.

建立规范的资源教师任用及评价制度,由学校行政、家长及教师代表成立教师评鉴委员会(教评会),监督校方对资源教师任用流程和评鉴的规范性.至于对资源教师的考核,应考虑资源教师自身的工作量,对工作量大的教师有一定的奖励或政策的倾斜,避免将考核变相成为资源教师的负担,反而增加资源教师的工作成本.

3.4 提供资源教师发展的平台

根据刘慧丽(2013)的调查,资源教师反映,每一区的资源中心各自行政,平时很少交流,就是区里的学校相互间也极少有合作.这倒提供了另一个视野,那就是应多举办校际间或社区邻里间的活动,有助于特殊儿童走进人群,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对于一般群众也可以有机会了解特殊儿童、特殊群体,知道他们的特点,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协助他们,能够有正确的接纳心态,更好地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与推广.

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班级,需要普通教育教师的无私关怀,但由于普通教育教师对于特殊学生的各种“特殊性”经常手足无措,往往造成普通教育教师心理的恐慌以致排斥,因此研究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融合教育的推动,首先是从教育改革出发;其次是由社会活动做起.

(1)特殊教育的提倡及师资培育不应停留在特殊教育范畴,应该深入普通教育系统,所谓“融合”是将特殊需要儿童融入一般儿童的群体之中,特殊人群融入一般社会之中,因此对于普通教育教师的培育应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概念理解,及对特殊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认识,比如开设“特殊教育概论”这门课,并把这门课的选修改为必修,使所有普通教育教师对特殊儿童都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懂得如何对待、教导,懂得寻找教育资源,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老师再选修各种障碍类别的科目,比如“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等等.只有“普通教育接纳了特殊教育”,才能实现融合的理想.

(2)社会活动可以由学校、民间、福利机构或政府单位主办,地点可以设在学校、公园、小区活动中心等,结合医院、学校的专业人士、教师,以活动的型态或方式邀请特殊学校学生、特殊教育机构学生参加,事先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小区居民参与,与特殊儿童同乐.这种活动除了让一般群众认识特殊儿童,家长们也能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不再觉得可怕、恐怖.特殊儿童家长借由活动彼此认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鼓励的平台.资源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既是教师也是专家的角色,除了协助设计适宜的活动外,也可以在活动区内设置咨询服务台,由多种专业人员轮班解答相关特殊教育问题、提供资源等服务,扩大服务层面,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提升资源教师的发展平台,既提升了自身价值,也能因此获得社会大众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与认可.

总而言之,我国资源教师的发展尚待提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将会促进资源教师积极的参与工作并积极的表现自己.通过对现实状况的陈述以及分析、建议,希望以此为我国资源教师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振德.资源教师的角色功能[J].小学特殊教育,1986(6):30.

〔2〕范雯雯.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中学校长培训课程研究——以X培训中心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1.

〔3〕李凤英,等.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65.

〔4〕杨文.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胡颖.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6〕蒋丽珠.教师职业专业化论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16.

〔7〕申仁洪,林欣.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6):81.

〔8〕王雁,肖非,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况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10):9.

〔9〕刘慧丽.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的指导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10〕王培峰,等.小康社会视野中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J].中国特殊教育,2004(1):77.

〔11〕张福娟,等.特殊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40-01

1.勇闯关,快乐识字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在教学识字时,我把"闯关"游戏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分别以"认字大比拼"、"识字大比拼"、"写字大比拼"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在借助拼音读词语,看汉字读词语,同桌互读之后,分别设计了"开火车和摘苹果"的游戏。

2.猜字谜,趣味识字

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特殊儿童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特殊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颗树,栽在石头上(磨);"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小子下面站,只盼幸福降(享)。""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金)、"千里相逢"(重)、"三人同日去踏春"(春)、"用耳用眼用口用脑(心)"便是(聪)明等。特殊儿童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3.顺口溜,牢记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是对客观事物整体感知占优势,感知事物细节能力较差,因此常常对形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分不清。我们可以把字编成"顺口溜"突破难点。顺口溜识字法琅琅上口,深受小学生喜爱。通过顺口溜记住的字,学生对其印象特别深刻,也许在很多年以后还能顺口说起。如:"左、右"左边一工厂,右边一张口;"辩、辫、瓣、辨"中间点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青丝扎成辫;"美"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美丽。"香"字念:"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小朋友们要记牢,身体不正就歪了(歪)"。顺口溜识字,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4.我当小老师

每个孩子都很乐意表现自己,当让他们当小老师时个个显得神采奕奕,兴趣盎然,因此我放手让学生教学生。首先,四个人一小组,每人教组员一遍并把自己识字的好办法告诉伙伴,当组员都会认时举手示意老师。其次,猜一猜,说一说其他组的哪位同学有可能还不认识,让其认读一遍,如果被猜的同学把生字都认识了,那么,猜错的人和组员伸出大拇指表扬该同学后,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如果被猜的同学有不认识的,代表和组员一起当老师教一教,认识后先谢过老师再为老师表演一个节目,最后,再让全体学生教教老师,此时,教师也可故意装作听不清或故意读错,让学生再教自己一遍,全体学生会更带劲,他们乐得合不拢嘴。

以上就是我常用的三种识字方法,希望得到同人的指点,下面,我再说一下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到理解课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古诗的教学。下面我以《静夜思》为例。

《静夜思》是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首古诗,由于大家都会,没有新鲜感,学起来肯定无趣,所以,我在上课前就反复想:怎样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唱起来,动起来。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学校教育 家长态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人数日益增长。教育部虽从1994年起已经开始逐步关注自闭症的教育需要,然而,国内为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准备还不充分,因此,目前自闭症儿童就学的主要方式还是进入辅读学校学习。当前,上海接收自闭症儿童的辅读学校的做法常常是将自闭症儿童与有其他特殊需要的儿童(如智力落后、唐氏综合症等)编入一个班级,接受形式雷同的教育,加之自闭症的症状表现必然对他们的就学造成许多障碍,使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实践在摸索过程中遭遇重重困境。

对于我国关于自闭症的研究,从现有的情况看,其范围主要涉及自闭症的成因理论、行为矫正方法、教育安置形式等方面,而对自闭症家长态度方面的研究尚少。家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长的态度影响儿童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化。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而这些儿童家长的态度对于他们个人成长的影响与健全儿童相比,意义更为重大。对自闭症而言,家长态度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导向作用亦不可忽视。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访谈,了解自闭症儿童家长对学校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期望,在此基础上,为更有效地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由来自于上海市三所辅读学校的自闭症学生家长构成。家长人数共有23名,他们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5~45岁之间,所从事的职业有科研工作、工程技术、医药相关领域、服务业等,还有协保、内退和失业人员。他们的自闭症孩子年龄介于7~16岁之间,就读年级为一年级至九年级。其中,7~10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8人,11~13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9人,14~16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6人。

2.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为保证访谈内容被真实而全面的记录,在征得家长同意后,研究者选用小型录音笔作为访谈的主要研究工具,必要时辅以文字记录。

3.研究工具

访谈围绕自编的访谈提纲进行。提纲的编制参考了以往相关研究和笔者先行非正式访谈所得的信息。访谈内容涉及家长对自闭症的了解和认识的程度、家长对自闭症孩子的学校教育期望、家长对他们的自闭症孩子所在学校提供的教育内容的认识、以及自闭症儿童家长得到社会支持的情况。

三、结果分析

1.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访谈中,自闭症儿童家长对于自闭症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都有一定的积累,他们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有关自闭症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对自闭症训练方法的了解就越多,体验更深刻。超过半数的家长明显感到,当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形成对自闭症较为系统的知识储备时,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错过了最适合教育干预的年龄。这让他们觉得无助和无望。

访谈中,7~10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认为自己对自闭症相关理论有一些了解,但对行为矫正知识了解不多。其中有2名家长表示对自闭症相关理论和行为矫正知识不了解,他们只是不断重复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没有眼神交流、喜欢独自玩耍、不愿受控制等。4名家长表示非常注意了解自闭症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展,这可能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如医药销售、工程技术、科研人员)有关。然而,家长们也表示,这些渠道只能帮助他们对“自闭症是什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很难清晰地辨别哪些信息对于自己的自闭症孩子更适用。

11~16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普遍感到,他们在亲身参与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内化的认识较为深刻,如卡片指认、感觉统合训练等。家长们认为,这个过程能使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实际的帮助。然而,由于普通家庭不能够长期承受高额的教育训练经费,因此,专业的教育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教育改善的效果并不持久。家长们普遍表示,训练的短期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长期来看效果就不大了。

2.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学校教育期望

儿童的成长过程不是一个任其自由发展的过程,而是需要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去引导的。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教育会受到自闭症障碍特征的限制,但家长的期望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了他们的自闭症孩子将朝什么方向发展。由于访谈对象的自闭症孩子障碍程度不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起到的刺激作用也有所不同,他们主要针对自己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提出了一些期望。

访谈中,家长们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自闭症孩子一直存在着的深深的忧虑,那就是:当他们老了、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自闭症孩子时,这些孩子将由谁来管。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希望孩子在生活上能够学会自理,在出行上能够自己辨识住所周围的交通信号、熟悉一些固定的往返路线,能够与周围环境发生简单的互动,而不是事事都得让父母操心、包办。不少家长还提到,他们对自闭症儿童的期望不仅仅寄托于孩子的发展和学校的教育,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支持。

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在生活自理能力、行为规范、语言发展、社会交往等方面有所提高,他们也希望孩子今后的发展能为家庭减轻负担。这种负担对于家长们来说,除了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一些家长提出,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多与他们产生一些主动的交流。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得到孩子的关注,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在各年龄阶段,家长的期望又有所不同。7~10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会自行过马路;能够生活自理;有较好的行为规范;并够在有意义语言方面得到发展。11~13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语言发展方面有显著的进步和提高,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11~16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以职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使其凭借技能在社会上得到工作机会。

3.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学校教育问题的看法

学校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身心发展的主要场所,是儿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由于特殊儿童的存在给其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承重负担,特殊儿童家长们迫切希望学校教育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对于自闭症儿童家长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希望学校教育能使他们的自闭症孩子学到促进他们自行料理日常生活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或发展某些能被培养成为职业技能的兴趣。

参与访谈的家长中,除1名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普通学校学习外,其余都认为他们的自闭症孩子受教育的场所应是特殊学校。其中有一些家长认为,将孩子放在哪里接受教育应以“对孩子最好”为原则,即学校的选择是为了孩子日后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家长的面子。

访谈中,2/3的家长了解孩子正在接受的课程类别和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1/2的家长能讲述执教孩子班级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不同教师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效果评价。另有3名7~10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对孩子班上的教师每天实施了哪些教学内容了如指掌,他们与孩子的班主任保持着频繁而广泛的家校联系,基本能够做到学校教师今天教什么,家长当天就在家中为孩子训练什么。从访谈的结果看,年龄段较低的自闭症儿童家长比较关心孩子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情况。

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目前的学校教育表示比较满意。同时,他们从师资和教学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师资方面,特别是7~10岁的自闭症儿童家长提出,教师接触在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应表现得更具耐心,这样才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自闭症孩子,同时也能增加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信心。教学形式上,由于目前同班的学生差异很大,特别是在7~13岁的年龄段的班级中,存在如智力落后、脑瘫与自闭症儿童等并班的情况,家长提出应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情况开展个训。特殊学校应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实施阶段性的评估和预测。

访谈过程中,各年龄段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希望能够以学校为媒介,联系专业人员为他们提供上门的特殊教育服务,这样既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

四、讨论

1.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及其教育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障碍的了解和认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观念和对自闭症发展的期望。我们通过对访谈信息的整理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在理论上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年龄段较低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的认识程度不如较高年龄段的自闭症儿童家长。但他们大多参与积极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因而对自闭症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通过访谈,发现家长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进行理解,也能从中得到一些简单的训练策略的传授。特别是较高年龄段的家长,通过亲自参与教育训练和观察,他们逐渐学会分析在自己孩子身上经常出现的刻板行为及其功能,因此,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需要。然而由于普通家庭不能够长期承受高额的教育训练经费,因此专业的教育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教育改善的效果并不持久。

访谈结果还显示,这些家长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观念。但由于家长能获得的专业指导因人而异,对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现状认识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家长们对于他们怎样教育自闭症儿童的观念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从自己孩子的障碍程度和能够得到多少教育资源的前提出发而获得的。

2.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的教育期望基于生活适应

由于访谈对象的自闭症孩子障碍程度不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起到的刺激作用也有所不同,他们主要针对自己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提出了一些期望。我们认为,家长们提到的这些期望是比较理智的,同时也是十分迫切的。因为诸如学会自行过马路、有意义语言发展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期望都与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紧密相联,这些期望的内容都是人的基本生活能力所要求的,也是社会能够接纳和理解这些孩子的前提。同时,家长们希望孩子今后的发展能为家庭减轻负担,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由此可见,虽然各个年龄段的家长对他们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期望各有所不同,但他们的期望内容都基于孩子在生活适应方面的问题。家长所关心和忧虑的是,孩子的发展能否使他们今后在社会上得以独立生存,毕竟家长不能保护和照顾孩子一辈子。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自理,也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能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机会,使其在社会上能够有所出路。

3.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学校教育问题的看法较为理智

访谈结果显示,就自闭症的症状表现来说,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更加合适,家长们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他们认为自闭症孩子受教育的场所应该是特殊学校。他们对教育机构的选择是从怎样对孩子的发展有利出发,而不是从顾及家长自身面子的问题出发。

访谈结果还显示,家长对于自己的自闭症孩子所在的辅读学校和班级开设的课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对于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能够给予肯定的评价。一些家长能够主动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基本能够做到学校教师今天教什么,家长当天就在家中为孩子训练什么。当谈及孩子所在学校在教育自闭症儿童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家长们提到目前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自闭症的问题上确实存在难处,也都表示能够感到学校和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这可能是由于目前辅读学校所教授的一些课程还不太适合自闭症儿童,因为它们的主要教育对象还是以智力落后的学生为主。同时,家长在家中也可能由于教学环境受限或教学技能缺乏等原因,没能很好的将孩子在学校学习过的技能长久的保持下来。另外,从家长们的角度来看,他们还是希望孩子所在的教育机构能够在师资质量上有所提高,在教学形式上能够注重开展个别化教育,以使自闭症儿童能得到相应的语言、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要使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其子女的教育中来,重要也是必须的一步就是要研究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特殊需要,发挥家长作用,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合作,以便更有针对性的为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服务和帮助。从访谈结果来看,家长们表现出配合学校教育的愿望,一些家长也身体力行的发挥了他们在配合孩子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此,特殊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更多地了解学生家长的需要,并将其作为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教育的一种依据。比如,一些特殊学校可以自身为媒介,邀请专业人员来校为家长进行定期的特殊教育知识或技能培训。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专业人员的支持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能够让他们在亲自教育自闭症方面学到方法和技术,还能帮助家长表达他们对自己的特殊孩子的教育需求。

此次研究让我们得到了关于一些自闭症儿童家长对他们的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期望的信息,了解了他们具体希望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上海市特殊学校中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现状。对于自闭症这样的特殊群体来说,怎样的教育实践能够更有效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就目前自闭症儿童学校教育的现状来说,需要了解自闭症家长的需求和期望,以便为有效开展自闭症教育

提供依据和信息。

参考文献:

[1]江琴娣,陈优.关于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就学现状的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6,(6):18-22.

[2]王小慧,陈振华,杜文婷.辅读学校教师与特殊儿童家长的家校合作观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12):12-15.

[3]万育维,王文娟.身心障碍家庭――建构专业与家庭的信赖联盟.台北:洪叶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2.105-167.

[4]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46.

[5]穆克利.关于我国弱智学生家长需要问题的调查研究.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5,(3):22-24.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社会文化 本土化

分类号G760

1 前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全纳教育因此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一方面,全纳的理念与目标成为一个全球讨论的热门议题,它以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社会文化特性是指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等特征_2’;回顾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社会公正、权利平等的理想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从人类追求公正、平等的过程来看,与其说是“天赋人权”,倒不如说是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自己抗争与争取的过程。例如,尽管美国自开国之初便在其宪法里确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与公民的自由与民主等基本权利,这些理想与实践却总存在着矛盾,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与冲突。平等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都是黑人白人分开;而华人也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利弗里亚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这些不平等的做法通过民权运动、其他相关团体的游说、法律诉讼、公众舆论等社会运动方才逐步得到克服与改善。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正是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所谓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使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教育与服务受到公开的怀疑与挑战,并导致全纳教育的诞生。

2.2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

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西方的特殊教育实践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学校与特殊班)、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建构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且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相互交织;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全纳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平等、个别差异、多元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崇尚的基本价值观。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

西方全纳教育的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特殊教育发展共同规律。西方在如何对待残疾人士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杀戮到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发展到逐渐接纳,到尽最大程度地促使残疾人全纳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特殊儿童首先从完全被拒绝的环境进入到寄宿制学校,然后到特殊学校和特殊班,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普遍到资源教室接受教育并逐步实现回归主流,进而发展到更为彻底的全纳教育。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的原则,从拒绝到接受与安置、从隔离到回归主流、从普通与特殊教育双轨制到整合的教育安置体系,并逐渐走向全纳,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前一运动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的。

可见,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时,这一过程与西方社会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变迁一脉相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表现。显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们应该结合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全纳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3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诉求

3.1西方全纳教育研究缺乏历史文化的视野

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争鸣对于推动全纳教育在各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但是,学术界从来就缺乏对于全纳教育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于全纳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总的来看,围绕着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焦点。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与成果发表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于全纳教育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总结。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专门术语及其定义、不同的思想观点与争论、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吹与游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与概活。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热情的语言与华丽的修辞,以人权与社会公平等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与深化。第二是操作与技术层面,关注的是通过全纳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改进其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强调通过学校重组、变革以及课堂的教学调整,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与学校参与的质量与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及社会支持系统。

在诸多全纳教育的论著中,对于哲学基础的论述仅仅简单停留在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极少有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思与探索的,因此,特殊教育理论的匮乏几乎是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下的全纳教育充满修辞的夸张,占领了伦理与美好道德的制高点。与其说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与完美的价值追求;与其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或思潮,不如说是一种崇高的、乌托邦式的道德追求。

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长期以来有着注重心理学、行为技术、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法应用的传统,新的范式的接受与应用总是慢半拍;建构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与范式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近来才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具有强烈西方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与话语体系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违背了全纳教育提倡的平等与多元的理想,也不符合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3.2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本土化理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文化对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途径、及其结果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全纳教育的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或适当的效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

中国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理论,需要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去探索,去发展。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从本质上来看,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我国并没有如西方那样的全纳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全纳教育背后的平等、个性自由、多元等西方哲学观念在我国没有或很少得到强调。目前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因此,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纳的理解存在着各种争论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4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需要研究什么

从本质上讲,特殊教育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更是一门理论缺乏,且需要理论建设的学科。特殊教育理论的缺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对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分析有助于厘清全纳教育的本质,确定全纳的历史文化特性,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全纳教育理论本土化建构至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奠定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理论以及隐含在这些理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与假设。社会科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各方面进行解释、预测并影响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一系列命题或者假设。例如,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理论就是对现实政治与经济生活系统解释的不同层次的命题与假设体系。社会科学范式是对于知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理由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假设或基点,它奠定或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研究的问题、方法。因此,“范式”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体系的问题,协调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与转换导致特殊教育从“心理一医学”向社会、教育模式的变迁,并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就是全纳教育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学习、社会批判、文化复制、文化演化、生态理论等不同的社会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则直接为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视野或研究主题。

因此,全纳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需要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恩与探索。从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范式变迁的宏大背景出发,厘清特殊教育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背后所秉持的哲学范式、概念框架、价值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模式的变化趋势[7]。

这有别于多数现有论着仅仅立足于人权、多元、社会公平正义等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念论述全纳教育的状况,有利于确立特殊教育的学科与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纳教育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与范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4.2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本质特征

全纳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性。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不仅通过相关人员的态度与信念对全纳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要素还直接对全纳教育各个层面的执行直接发挥制约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全纳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研究却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从教育或者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纳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一行为变化或者课堂管理与教学技术,重视干预技术的发展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从中归纳出生动具体的而非枯燥、抽象的全纳教育理论;同时,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全纳理论的发展。通过反思与意义的重构探索鲜明的个性化理论;通过人文价值的介入形成人性化的理论;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理论的发展;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4.3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理论

如前所述,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舶来的回归主流、全纳教育被巧妙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上,通过“扎根”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随班就读模式。它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下,嫁接到中国文化上重新生长的一个元素,嫁接的过程与效果同样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影响。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教育特征,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归纳,辨明随班就读与西方全纳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全纳教育理论,并对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4.4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着手形成本土化的全纳教育模式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聋儿;成长

文献回顾

特殊儿童包括弱智、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学习困难、语言障碍、肢体残疾与病弱、情绪与行为障碍、超常儿童等(张福娟、江琴娣,2005)。按照联邦政府的定义,聋儿(Deafness)是不能接受口头语言,甚至于借助助听器或其他形式的帮助也不能听到人们讲话的严重听力丧失。重听(Hard-of-hearing)就是比聋要好,但是对儿童的教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的听力丧失(艾伦、施瓦兹,2005)。而《残疾标准》把听力障碍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双耳听力丧失或有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的环境的声音。可分为聋和重听两个级别(张福娟、江琴娣,2005)。

而笔者这一研究是针对聋儿即特殊儿童当中有听觉障碍的儿童进行的,旨在研究这类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关于这一群体在早期所受教育对其生活以及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从家长的角度或对聋儿的变化的观察来了解聋儿早期教育对聋儿成长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这样的方法原因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研究者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的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和理论(陈向明,1996);定性方法可以依据典型的或少量的个案的资料得出结论(袁方、王汉生,1997)。由于条件的限制,笔者所能找寻到的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很难进行定量研究。

个案描述

本文被访谈的个案均为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的学生家长,该聋儿康复中心位于北京市德胜门附近的胡同中,是笔者有着两年实习经历的一个特殊教育机构。

A: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某学生的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为祖孙关系。其孙女现年三岁,属于先天性失聪。个案和其孙女一家都来自外地,为了更好的配合聋儿康复中心的教学在学校附近特意租房住下。

B:曾为聋儿康复中心学生家长,与学生为母女关系,其女儿现年十岁,曾经在聋儿康复中心接受过一年的教育和训练,个案的女儿已在某普通小学就读。

笔者通过对两个访谈的资料分析得出一些关于聋儿的教育问题的思考。笔者将得出的想法以聋儿教育为主线分成了以下三个部分:

一、聋哑儿童的家长对儿童抱有殷切期望

1.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上心,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来第一天哭的厉害,就是不愿意来上学,我没办法只好天天来看着她。”“她妈妈就在旁边租了个房子。”(A)

“总觉得她还是来接受一下训练比较好啊。在家里教的都是我们自己家的话,我家原来不是北京的,就不是普通话。”(B)

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未来都有着不同的设想,都希望聋儿能够和正常的儿童一样生活和学习,希望儿童在社会上能够适应。

“当然是希望她能直接去上普通的幼儿园啊。”(A)

“希望他能跟你们这些学生一样去上大学啊。就跟一般的小孩子没有什么区别。”(B)

二、家长对聋儿康复中心抱有期望和自己的评价

1、家长对聋儿教育的课程设置十分重视。认为只有好的课程设置才能使儿童有更多的发展。

“比如他们有体育课啊,认知课,美术课啊什么的,感觉都挺好的。”(B)

2、家长对聋儿康复中心的作用很有信心,认为聋儿康复中心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有些小孩,象他(手指聋儿康复中心一学生),就来了一年,说话都这么好了。他九月份都能去普通幼儿园了。”“我家孩子应该一年以后也能差不多了吧。”(A)

3、家长对聋儿康复中心师资较满意,同时认为儿童发展同老师的努力密不可分。

“这里的老师很辛苦啊,真的,特别辛苦的(反复强调)。有些小孩,象他(手指聋儿康复中心一学生),就是来了一年,说话都这么好了。他九月份都能去普通幼儿园了。”“这里最主要就是教孩子说话吗。老师们都很好。”(A)

4、家长认为聋儿康复中心有自身的优势,认为那些优势对儿童的发展很有好处。

“还有大概就是聋儿的环境吧。感觉这里有很多一样的孩子,有很多了老师,还有象你们这样的志愿者,然后还会有很多外国人来参观。” (B)

三、家长对整个社会抱有期望

“让他们知道有很多跟他们一样的孩子啊,这样不会自卑。还有就是可以接触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而且那些人也还是没有什么歧视啊或者不好的想法。”“ 孩子英语还有点担心。”“ 以后英语也是要练的,就是以后就不知道了。”(B)

个案在担心孩子在走出聋儿康复中心走向社会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个案对整个社会对聋哑人士甚至特殊人士的态度也有着自己的期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聋儿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聋儿语言能力发展上,还包括儿童心理、德智体美等方面。

①因为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课程设置,聋儿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着训练和发展。这些不同的锻炼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能够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聋儿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其适应早期教育之后的生活和学习。

②聋儿在学校中的早期教育也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聋儿康复中心拥有专业的老师及大量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同时聋儿康复中心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集体教育与单独教育并存的方式。这使孩子明白在世界上他的存在并不突兀,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孩子存在,同时志愿者和老师使得他们明白有很多群体在关心着他们,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受到很多人关注的。

③当然,聋儿的早期教育中最关键的还是对聋儿听力、认识和发音上的训练,聋儿的早期教育有着专门的一套训练方法和步骤,只有在这样一套专业的训练之下儿童才会系统的在听力、认识和发音上发展和进步,以后才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这一点也体现了聋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2.家长对聋儿的早期教育有着自己的经验看法和各种的期望,同时这些看法和期望不仅仅单独针类似于早期教育的学校,还包括儿童本身和整个社会。

①家长都认为聋儿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老师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家长尤其重视老师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否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认为只有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才能够使聋儿有快速和正确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家长也认为丰富的课程设置有利于聋儿的全面发展。

②有些家长也在担心孩子在走向社会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聋儿在接受了这些早期教育后不一定就能够完全适应走向社会,可能需要很长的过渡期或者很好的衔接,而这些除了需要聋儿的家长和学校的努力之外,社会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看出家长对社会对聋哑儿童的态度也有着自己的期望,期望社会能够帮助聋儿适应走向社会的变化。

二、建议

①笔者认为聋儿的早期教育方法选择上最好还是选择专业的学校教育,其优点和好处在研究中显示的十分明显。单一家庭教育或非专业的早期学校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都极有可能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儿童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发展和适应问题。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 生存现状

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成长的严重的发展障碍。20世纪40年代,自闭症由美国的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第一次发现并记述下来,从此人们开始了对自闭症的关注与研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自闭症开始进行专业研究。当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闭症的发生机理及干预治疗等方面,而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现状关注不多。本文以2007年4月至7月对河北省内5个城市中99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描述了自闭症儿童的基本状况,从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治疗情况、特殊教育机构及普通学校和社区给予的支持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生存现状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自闭症的含义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由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列昂・卡那第一次发现并记录下来的,是一种神经病理障碍,是儿童由于大脑功能受到影响而严重地妨碍与其他个体交流、与他人建立关系。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发生在3岁之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社会化障碍(socialization handicaps)、交流障碍(communication handicaps)和想象障碍(imagination handicaps)。其中有些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相似。在实际观察和调查中发现,没有两个自闭症是完全一样的。

二、自闭症的成因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自闭症成因的不同看法。卡那认为生物系统的缺陷影响孩子和他人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同时情感系统的失调又造成孩子在与他人情感交流方面产生障碍,导致儿童整个社会行为的异常。科恩在1985年提出了“心理理论”,把个体对他人的理解,即明白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个体,是其唯一的能力。科恩在研究中发现正常的儿童在3-4岁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理解力,而自闭症儿童很难培养出这种能力。还有一些研究者更强调自闭症的生物性成因,如认为是滤过性菌感染、孕期注射疫苗的副反应、新陈代谢紊乱、接触污染物质或化学成分等原因导致病症的发生。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至今没有定论,是今后研究中尚需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问题。

三、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患儿的临床特征如喜欢单独活动、少有与周围人的言语或行为交流、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逃避与人接触,尤其是目光接触,缺乏与人交往中的一般感情反应。②言语沟通困难,没有语言或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只会喊叫,会说话的患儿多是自言自语或鹦鹉学舌地重复别人,对“你”、“我”、“他”不分。③拒绝环境改变,其活动多是重复和刻板的,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他们就会烦躁不安。④自我刺激行为,如不停的摇手、转手等怪异行为。⑤感知体验异常,只会注意人物或事物的轮廓而缺乏对整体的理解。⑥个人特殊表现。如很强的刻板行为,在数学、记忆力等方面比较出色,有些甚至能够准确回答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但这些表现与智力发展无关。自闭症儿童一般发病在3岁以前,而其最大障碍是无法正常地和他人交流、沟通。根据2003年新华社的报道,国内自闭症患儿约为50万人,患病率达万分之五,并有上升趋势,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自闭症患儿逐年增多,需要家长、家庭及社会对自闭症有更多的了解,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让自闭症儿童的生存状态更好地提升。

四、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及衡水、秦皇岛等5地随机抽取了99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为对象。对99名患儿的诊断都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童79名,女童20名。99名儿童中除13%的儿童未进行过任何形式治疗外,其余儿童都接受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中医或西医治疗。家长问卷由封闭性选择题组成,从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以及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一)家长收入

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及对子女的投入。因此本调查首先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月收入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图1 自闭症儿童家长月收入的频数分析图

图1清楚地显示自闭症儿童家长收入普遍偏低: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母亲占总调查对象的60%以上,而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父亲的比例也近一半。家庭收入偏低成为自闭症儿童坚持治疗的困难之一。图中还显示自闭症儿童中母亲收入普遍低于父亲,这一方面是由于二者职业地位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在照顾自闭症儿童过程中母亲往往是主力,其劳动时间少于父亲,这也是导致双方收入差距的原因。

(二)家长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比较综合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特别是曾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家长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次调查中自闭症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如下表。

表1 自闭症儿童家长文化程度

从表1中可以发现,半数以上自闭症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这使他们从患儿尽早确诊及到协助专门机构接受治疗都成为可能。但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则比较担忧,自闭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为基础,因此对这部分父母的患儿尤为担忧和关注。

(三)自闭症儿童出生时的家长年龄

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父母在孩子出生时都处在25岁以上30岁以下这一生育黄金年龄段,仅有4.1%的母亲和2.0%的父亲当时年龄超过了30岁。得出自闭症儿童的发病原因和父母亲生育年龄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五、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治疗情况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正常地与周围的世界互动,自闭症被称为残疾之王。患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在其康复治疗过程中家庭和家长起突出的作用。对家庭在自闭症儿童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调查也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现异常年龄和接受治疗年龄

3-6岁是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期,也是治疗关键期。家长作为与患儿朝夕相处的人,如能具备一定的儿童自闭症知识及细心观察孩子的能力,就会有效地利用治疗关键期,收到最佳的疗效,将遗憾降到最低。下表反映了本次调查中家长发现孩子异常的年龄及孩子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见表2)

表2 发现异常年龄与接受治疗年龄情况

数据显示:大部分父母能较及时地发现儿童的异常情况,但对儿童的治疗却往往要延后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自闭症诊断治疗网络,得知患儿的诊断结果后,父母往往不知何去何从,一度陷入恐慌,因而患儿从确诊到开始正规的康复治疗需要延后一段时间。表中显示有15%的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二)康复治疗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治疗费用是否造成家庭的负担,这是自闭症儿童能否得到持续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见图2)

图2 孩子康复费用占家庭月收入比例的频数分析图

由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自闭症儿童治疗费在家庭收入中占很大的比例,在调查中约7%的家长反映这项支出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在很大的可能性上会放弃给孩子治疗。

(三)家长对自闭症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情况(见图3)

图3 家长康复只是掌握程度的频数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中18%的家长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或自学过有关自闭症康复训练的知识,因此能够在家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56%的家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知识,但通过其它途径掌握一些简单的理论并对自闭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但有26%的家长对自闭症知识完全不懂,所以这部分家庭无法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专门的训练机构之外无法再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这部分患儿相对得到的治疗单一,进步缓慢。

(四)家长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见图4)

图4 父母每天在家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

图4显示每日对孩子实施康复训练的时间少于2小时的家长占总体样本的90%,家长是日常生活中同患儿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仅仅靠康复训练机构每日短短时间的训练,而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巩固和生活化,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机构的共同配合。

五、自闭症儿童获得社会支持情况

和自闭症儿童接触比较密切的机构主要包括对其进行治疗及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以及家庭所在的社区。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特殊教育机构

家长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中有75%的儿童都接受过特殊教育康复训练,而家长对特殊教育机构的满意率也达到了74%。特教机构对儿童实施的训练也比较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一般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ABA行为训练、语言训练及音乐治疗等内容。但是这些机构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起步较晚,一般成立时间在2003年至2006年之间;专职教师人数少,家长们认为机构虽然能根据孩子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训练,但因为国内在这方面领域的技能和研究有限,导致教师水平有限,训练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机构和家长沟通不足,有的训练机构没有建立家长资源中心,组织家长座谈会的次数也比较少,往往只是每年1―2次。

(二)普通学校和社区

一些康复程度较好的患儿除了在特教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外,还在普通学校中就读,而孩子仅在特教机构中接受治疗教育的家长则希望普通学校能对自闭症儿童有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而且,家长们也盼望孩子和家庭能更好地融入社区之中。但调查数据显示,家长们的期望和现状有较大差距。

图5 家长对特教机构设置地点期望的频数分析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希望特教机构设立在自己居住的社区之内或附近,以及希望机构设在普通学校之内的家长比例分别占总样本的36%和31%。可以发现,自闭症儿童家长非常期望孩子以及家庭能和社区、普通学校有更多的交流,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而有26%的家长希望能设置集中的康复机构,这表明他们希望能与更多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家长沟通,以获得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及经验上的帮助。面对家长的厚望,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社区和普通学校的态度却并不尽如人意。图6和图7反映了社区及学校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态度。

(注:A为接纳儿童并做出特殊教学安排;B为接纳但无特殊教学安排,包括随班就读;C为接纳但不欢迎;D为拒绝、排斥。)

调查发现,对自闭症家庭实施特殊照顾的社区仅占总样本的12%,99名儿童中仅有2人享受了所在社区给与的优惠政策(就医优惠政策),其余均无任何优惠政策,另有10人曾零星地获得社区提供的帮助与便利。相对社区来说,学校的态度更为积极,做法也更为主动,但仍有25%的儿童被拒绝和排斥于普通学校之外。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治疗情况、特殊教育机构及普通学校和社区给予的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后,我们认为,自闭症儿童家庭治疗意识缺乏。自闭症儿童家庭支付的康复费用所占收入比例太大,从而影响对患儿的治疗。尽管儿童父母对获取社会帮助抱有较高的期望,但当前还没有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训练康复机构刚刚起步,面临着经验不足、师资短缺、资金匮乏等问题;社区及普通学校普遍缺乏有关自闭症的知识,因而对患儿及其家庭也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更不能给予有效的帮助。

(二)建议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治疗情况、特殊教育机构及普通学校和社区给予的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后,我们对自闭症儿童生存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1.父母的体贴照顾,并使康复训练家庭化、日常化是开启自闭症儿童心门的一把金钥匙。

对自闭症子女充满爱心的同时,对治疗前景充满信心,掌握丰富的训练知识和技能并对治疗过程包含耐心,是配合专业机构治疗时父母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反之,则可能使患儿进步缓慢,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是需要以月甚至季度为单位才可以看到患儿的点滴进步的,治疗期间,如果方法不当加上丧失信心和耐心就会前功尽弃。

2.加大自闭症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全社会从了解自闭症到理解他们,从而达到帮助并关爱他们的良好风气。

无论是学术界、医术界还是大众媒体,都应增强对自闭症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发挥自身的作用,使社会大众对自闭症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有利用及时发现病症,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另一方面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帮助。

3.增加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经济帮助。

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战,需要家庭投入相当多的资金。而因经济原因放弃给患儿治疗的家庭也不少,这需要全社会给予帮助,政府给予专项拨款及各社会团体和组织给予捐助的方式为自闭症家庭解决燃眉之急,给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大的力量。

4.特殊教育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专门针对患儿的特殊教育机构是自闭症儿童治疗的主要场所,而其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成为儿童康复中的巨大障碍。因此,特殊教育机构不能止步于现有的技术救治水平,而要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增加特教机构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此外,为了能使自闭症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正常的环境,特教机构也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普通学校的联系,尽可能多地与普通学校互动。

5.社区要尽可能多地关注本区域内的患儿及其家庭。

社区不应只是被动地解决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甚至不闻不问或推三阻四,而是要主动地深入了解本社区居民的情况,统计患儿家庭的数据,并争取为其实行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还要在整个社区形成对患儿家庭关爱的气氛,而不是冷漠与歧视。

6.努力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1)设立咨询指导中心:因孤独症预后能力仍较差,故很多患儿家长往往都处于绝望、愤怒和痛苦之中,这种心态无疑对患儿和家庭都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咨询指导中心对家长进行咨询和指导,以使家长了解该病的特点,了解患儿发育的特点,并掌握照顾、教育训练患儿及矫正不适应行为的基本方法。帮助家长走出误区,能够进行正确的家庭和社会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成立孤独症协会:协会由医生、康复训练师及家长共同参与,将整合多方面资源,互相交流训练体会和心得,帮助家长舒缓心理压力给予正确、积极的帮助,以帮助患儿和家庭走出孤独的世界。

7.努力建设全纳性学校。

全纳性学校(inclusive school)是世界教育潮流所趋,它强调不再把有特殊问题的儿童隔绝在专门学校之中,而是建立全纳性学校,采取特殊有效的教学方法共同完成对正常儿童和异常儿童的教育。全纳性学校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两种儿童聚集在一起,而是要对学校的环境、师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根本性改革,使其适应每个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让正常儿童帮助特殊儿童,培养正常儿童的同理心,使特殊儿童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全纳性学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在目前还不能普及的情况下,更需要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伸出接纳之手,并同专门的特教机构一起开展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片成男,山本登志哉.儿童自闭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

[2]孙圣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及其早期干预研究的介绍.中国特殊教育,2003,(3).

[3]魏爱棠.群体需求与环境资源的失衡.中国特殊教育,2004,(6).

[4]于松梅,王波.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中国特殊教育,2006,(8).

[5]陆汝文,邹冰,陈玉珍.儿童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方法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2).

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看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培智班;语文教学;探讨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智学生学习和锻炼如何与他人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使智障学生掌握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地用心、用爱去倾听他们的感受与需求。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在培智班课堂的教学效率呢?总结近几年的培智班语文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智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人交流,同时,而且对孩子们学好其它课程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对事物进行理解与分析。尤其是口语交际教学,更是关系到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是否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意愿。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而对于培智班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智力上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但是,通过语文教学,仍然可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口语教学来实现这些孩子对简单的表达能力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升这些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更好地培养这些孩子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因此,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培智班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效开展培智班语文教学的措施分析

1.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对于培智班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在智力发展上有着一定障碍,但是这些孩子也是非常敏感的。在教学中,做为培智班的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爱护,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学习产生预期效果。

2.注重培智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课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它对智障孩子心理发展来说,起着促进作用,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当然,游戏在智障孩子心理发展上的作用绝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和教师的正确组织形式与指导分不开的。教师将游戏教学法运用于培智语文教学中,改变了原有教法的单一和枯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潜能,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注重多媒体教学在培智课堂上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常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智班的学生做为特殊教育群体,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康复训练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对学习目标进行引导,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由静变动,把单一的教学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这样学生在对知识的接受时,也更加容易。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培智班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敢地去说,去表达自己意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听学生在说什么,用心去领会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学习,去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对于智力上有些缺陷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有着很多方面是无法理解的,可是对于同样的孩子,他们之间沟通起来却简单也容易得多,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和同伴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再慢慢地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这样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在与人沟通中更有自信,也可以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与人交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5.在教学中加强生活情境的融入

对于这些智力存在一定缺陷的孩子来说,他们面临着最大的考验就是今后进入到社会后的生活,由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这就使得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会比较差。在教学中,将语文知识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学习场景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这样不仅仅可以打消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不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抵触,也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于培智班学生这样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在教学中更需要教师用心去教学,打开他们学习的天窗,用语文知识去培养、提高他们对这个社会的适应能力,尤其是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今后的生活与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