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投融资管理;问题;对策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较快。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优势,但同时也迫使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大量的市场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最有益的信息,并迅速占领其相关市场。目前国家对于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仍有些企业因为没有充分了解市场,没有衡量投资环境与规模和考虑投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一、企业投融资概念

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按积极提高企业的生产利益。而为了提高利益,企业的投融资发挥着巨大作用。投融资即是企业的投资与融资,二者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利益。

(一)企业投资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扩大自身规模,获取大多利益,这时候企业投资是必须的。但是当企业以自身的资产进行投资再生产的时候就相应的的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毕竟市场是变化莫测的。投资前,企业要客观评价自身的条件,然后仔细分析所要投资的项目是否合理有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当然企业的的投资也分几种类型1.按照投资方向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顾名思义就是资金指向企业本身。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来源进行投资。如果一个企业的对内投资增大了,说明近期企业的收益较好,具有扩张趋势。而对外投资则是相对于对内投资而言。企业除了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还要投资其他的产业来获取利益。例如购买股票、证券之类的,这是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方式。2.按照投资与商品生产经营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主要是指企业直接将资金投入到商品生产环节,扩大生产量来达到市场需求,同时获得效益。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是通过股票、证券等投资来获利。3.还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就是指企业选择那些资金投入,短期后就能获利的产业。而长期投资则收益时间较长,一般是企业资金储备较多时选择的投资方式。4.当然投资的追向性投资、更新性投资等紧跟市场的投资方式也是企业的选择之一。通常情况下,高投资就意味着高风险。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专注在一个方面,资源整合性也是提高企业获益性的一个关键。

(二)企业融资

融资是企业内部为了达到资金流动平衡而是用的行为。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会进行融资。在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时,企业会尽量用损失最小的方法来筹集资金维持企业运转,获得利益。还有一种就是在企业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为了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企业会通过融资来实现其发展目标。目前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1.外源融资。这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合法外部渠道来得支持资金。一般企业会选择向银行借贷或者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来筹资。当然利用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获得外源资金。2.内源融资。指得是企业通过整合自己内部的资产,例如储存金,旧物折现,还有产品盈利来满足目前的资金需求。这两种融资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外源融资吸收其他经济体的资金来满足自身,融资方式快,可以满足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型人才,扩大规模的现实经济发展要求。但是其本身存在较高风险。内源融资比较稳定,风险性较低,但是由于其只在企业内部活动资金,具有局限性,不利于产业的扩建。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扩大,未来外源融资可能会占据主导市场。

二、企业投融资管理面对的问题

(一)盲目性投资

在经济压力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企业效益盲目投资,完全忽略投资环境和投资规模。事实上,稳中求胜才是明智之举。一般在投资前,企业需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投资环境的考察以及市场需求度,然后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投资规模。然而大部分的企业在选择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只考虑到盈利问题,并不去判断所投资的项目是否与自己的企业类型和条件符合,以及未来该项目的发展前景,例如只适合短期投资的项目,企业却做了长期投资的决断。结果可想而知,短期获得的利益并不能弥补之前的资金投入。情况轻微的话,只是对企业短期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严重的话都有可能破产。还有就是投资规模问题。投资过大的话,也就是说企业流出大量资金,这时候如果企业生产有意外发生的话,企业的资金链必定出现问题,而管理者所面临的就是资金缺乏的惨状。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

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满足市场结构的需求。在某一市场需求出现的时候,大部分的企业都会选择大量投资该项目。这时候管理者想要获取更大利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扩大生产量。所以管理者将大量企业资金投入商品生产环节中,例如购买生产器材、原材料、制造人员等。但是当企业投资过后可能就会出现市场饱和情况。因为许多企业同时进行该项目投资,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这时由于竞争力商品市场价格也会进行适当调整,一般都会普遍降低,企业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同时这也间接影响了企业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管理者太过注重产品的生产,而忽视了对于企业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其实在市场营销手段中:物以稀为贵,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融资渠道单一

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条件限制,融资方面的制度还存在很大缺陷。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太过保守,通常都会选择内源融资。虽然内源融资稳定性较强,风险性低,但是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如果市场条件与自身企业的条件符合的话,适当的扩建还是需要的,而这也是融资渠道单一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也就是国家制度的原因。例如国内的大型银行通常情况下想要从其中贷款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大型银行借贷的话需要企业抵押房产或其他有效财产,并且还有严格的审核程序。贷款过程较为复杂并且成本太过昂贵,这是国家接待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流转本来就不大,虽然想要贷款扩大企业规模,但是银行的高额的信贷成本使大部分管理者只能选择放弃。

(四)融资风险高

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流转是其商品生产的关键,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直接导致的的结果可能就是破产。中小型企业的信贷能力较低,缺少可抵押的房产或其他保证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很难从银行成功贷款。中小型企业属于那种短期经营,生产与销售联系太过紧密。销售来的资金除去获利部分,其余的要全数投入生产,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融资的话,大部分企业会选择高利贷,但是过重的债务负担长期积累的话,还是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也要高得多。

三、针对投融资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合理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

投资方向前面我们进行了分析。在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选择上企业需慎重。市场是变化的,而企业的投资要跟随市场。确定投资方向前,企业需进行仔细的市场考察,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还有就是在选择投资项目前,不能只考虑到该项目的市场现状,好要考虑一下企业与该项目的匹配,或者是企业适合投入多少资金才能获得更有效的利益。有时候片面追求规模只会增添企业风险。切忌盲目跟风。

(二)拓宽融资渠道

传统的内源融资无法满足市场对企业经营的要求,单一的融资渠道阻碍企业发展。融资渠道的拓展不是一时就能做到的,这要促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意信用度以及有效资产的积累,注意对于企业的创新,提高自己市场知名度,这样才能增加外源融资的可能性,只有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相结合,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三)提高信用等级,降低融资风险

企业在进行外源融资时,最先要考虑的其信用等级。无论是选择向银行贷款还是发行债券和股票,合作对象都会首先审查企业的信用度。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信用制度的建立,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同时对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积极组织员工培训,引进先进人才,这都是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方法。改变从小处施行,细节决定成败。优秀的企业员工也是企业降低融资风险的关键。

四、总结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立足市场,否则只会从市场逐渐消失。国家的贷到款体制或许阻碍融资渠道,但是经营者要即使根据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利用各种办法来达到融资目的,不要太过保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营者需考虑企业的内部建设,资源整合,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获得更大利益。

参考文献: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ETF资产配置投资策略

一、ETF简介

作为一位理性的投资者,对于任何一种金融投资产品,都要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认识到该产品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1.ETF的概念

中文正式名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追踪标的指数变化并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

2.ETF的特点

ETF是一种复合型的金融创新产品,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股票的优势于一身。

ETF所具有的开放式基金的优势为:可以自有的申购与赎回,不存在在特定时期申购与赎回受限的问题。封闭式基金的优势在ETF产品上的体现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从而使产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而流动性对于一个金融产品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并且具有极高的价值。ETF产品所体现的股票的优势为:二级市场上的连续交易价格机制,不但增强了流动性,而且使交易的信息更加透明,再加上ETF独特的套利机制,使得其价格能够紧贴净值,避免了封闭式基金的深度折价现象。

ETF具有双重交易机制:进行申购和赎回的市场与ETF份额交易的市场分离。前者在一级市场上进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

3.ETF的优点

ETF拥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基金所不可比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ETF是指数化投资的理念与资产证券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这一本质就决定了ETF具有投资运作成本低、费用低廉、交易方便、资金门槛低的特点。

(2)在一级市场进行的ETF份额的申购和赎回,采用的是实物交易机制,这就有效地避免减少了很多基金所面临的“现金拖累”的现象,提高了资产配置的效率。

(3)运作的机制简单易懂,容易在投资者中获得较大的认同度。对于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二级市场上的散户投资者,只要对宏观经济和行业产业的发展做出判断,并且投资相应的ETF产品就可以了。

(4)ETF可以尽量地延迟纳税甚至规避纳税。

(5)ETF可以避免由于基金管理人个人的偏好,所造成的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时,当市场上ETF产品细化程度非常高时,ETF甚至可以有效的代替个股,减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避免高位接盘、抬轿子等基金黑幕的出现。

(6)ETF的制度设计富有弹性,可以涵盖广泛的证券范畴和各种资产配置方式,可以通过一次性的交易活动便利的实现一篮子证券组合的买卖交易,可以在短期投资方面提供许多便利等等。

4.ETF的缺点

(1)ETF的表现不可能超越大盘,甚至不可能超越其跟踪的指数。另外,ETF的管理者不可能把所有的资金按比例分配到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上,这就导致在上涨阶段,ETF的净值增幅低于目标指数的涨幅。

(2)ETF不能像开放式基金一样,股息可以用于再投资。

(3)买卖ETF时,需要支付经纪人佣金和买卖差价。

(4)ETF为了紧贴指数走势,不能像一些积极性的基金一样,在某些行业或者股票表现逊色的时候,调整其投资组合。特别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缺乏卖空机制的情况下,ETF缺乏有效的对冲机制,容易直接暴露在风险下,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在了解了一个金融产品的特色和优缺点之后,研究如何运用该种产品、如何利用该产品构造和实现我们的投资目标,便成了重中之重。

二、ETF的投资策略

先要引入一个概念:资产配置。何为资产配置?就是将所要投资的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中进行配置。它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战略资产配置、动态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是一种长期的资产配置决策,即通过为资产寻找一种长期的在各种可选择的资产类别上“正常”的分配比例来控制风险和增加收益,以实现投资的目标。动态资产配置是在确定了战略资产配置之后,对配置的比例进行动态的调整。而战术性资产配置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对资产进行快速调整来获利的行为。一般来说,战略资产配置是实现投资目标的最重要的保证。诸多学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这一点。

1991年,Brinson,Singer和Beebower研究了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总收益率的贡献。他们将总收益率分解为三部分:(1)资产配置策略;(2)市场时机选择;(3)证券选择。研究指出,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收益率的贡献率是91.5%,也就是说,投资组合的价值增殖在于资产配置。

GaryP.Brinson在1986年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资产配置策略——而不是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对投资组合的总收益率和年收益率变化的幅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ETF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的作用逐渐凸显,如何有效的利用ETF产品实现有效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便成了研究的重点。

1.用ETF进行合理有效的资产配置

从本质上说,ETF是一种指数化投资产品。在指数化投资为核心思想的资产配置策略中,“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占据了重要地位。

“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是指将组合中的资产分为两大类进行配置,组合中的核心资产用来跟踪复制所选定的市场指数进行指数化投资,以期获得该指数所代表的市场组合的收益;组合中的其他资产采用主动性投资策略,以充分利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获利。“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的好处是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在更大的程度上控制了风险,增加了组合的收益。将组合的核心资产配置于指数化投资,实际上就是用更精确的手段将组合的整体投资“风险报酬”更多的“支付”给主动性投资的部分,从而实现最佳的组合风险——收益管理。

运用“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类指数化投资”的问题。所谓“类指数化投资”,是指,当在一个市场上使用多个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时,所有主动管理的投资加在一起,会构成一个收益和风险都与指数类似的投资组合,但是仍然面临高额的主动管理费。通过使用“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在任何给定的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将资产的一部分投资在一个指数化投资组合中,剩余的少量资产分配给主动管理者,授权他们进行更加积极的管理。

从分散化投资的角度,很多实证检验的结果证明,将组合资产同时配置在主动性投资和被动性投资上,可以降低组合集中于一种投资的风险。具体表现在,当主动性投资收益率好于被动性投资的收益率时,或者当被动性投资收益率好于主动性投资收益率时。投资者可以在享受自有资产组合的低波动性带来的低风险的同时,分享主动性投资与被动性投资带来好处。

ETF产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于用来构建组合中的指数化投资核心,成为组合中指数化投资的理想工具,特别是综合指数类的ETF产品,更适合于作为市场组合的替代,涵盖整个市场并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在拥有以ETF为核心资产,采取“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进行资产配置的资产组合之后,投资者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但是ETF的功能有很多不止这一点,运用其他的市场功能,投资者可以利ETF产品构建不同的组合,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

2.用ETF构建各种市场敞口

(1)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海外市场敞口

由于我国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ETF的这项功能对于我国投资者来说,目前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并无实际操作的可能。故以美国投资者为例进行阐述。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购买ETF而不用直接投资外国的股票,就可以获得外国股票市场的敞口,以获得投资外国股票所带来的收益。如果投资者不采用投资ETF的方式,而是直接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外国股市的股票的话,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要大的多。举个例子来说,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市场体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同,投资者不一定能够买得到想要买的股票和想买的数量。即使想要买的股票全部都能购买的到,想买的数量也都能得到满足,在购买之前,还要进行外汇的兑换,投资者要承担这一部分的汇率波动风险。

(2)可以实现行业敞口和行业敞口之间的替换

一般来说,持有股票指数或者一揽子股票的风险要比持有单支股票的风险小一些。所以,当投资者偏好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板块,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该持有哪支股票时,投资以对应行业或者对应的板块指数为追踪指数的ETF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3)可以实现敞口之间的对冲组合

因为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中某一行业或者某一板块的判断不同,所以持不同观点的投资者建立的投资组合不同。但是为了避免判断失误带来的投资损失过大,投资者一般都要使用对冲的交易策略将投资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投资者A看涨股票a、b、c、d,同时看跌属于能源板块的股票e、f、g、h、j,A对自己判断的会涨的具体股票十分有自信,但是对会跌的具体股票不是十分确定,这个时候,A就可以借助ETF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实现投资的目标。具体操作如下:A将自己看涨的股票组成多方组合,再以等量的货币购买追踪能源板块指数的ETF,以降低风险。

3.可以用ETF来实现投资组合中的现金管理

(1)开放式基金可以用ETF解决投资组合中的现金闲置问题

在开放式基金中,为了应对基金持有人可能的赎回,通常都预留总额为组合资产总值的5%的现金。这会引起“现金拖累”的问题从而影响组合的收益。为了避免这部分现金闲置,基金管理人可以将这部分现金直接投资于普通股票中。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很大,股票的流动性也参差不齐,这样做除了增加了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还带来了可能无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赎回的风险。但是,如果用组合中闲置的现金购买ETF产品,不但以更低的交易成本获得与直接投资普通股票相同的收益,而且,可以随时便利的在一级市场上将ETF变现,以应对赎回。

(2)ETF可以利用其他ETF有效管理组合中的现金流

虽然,ETF的申购与赎回采用的是实物机制,即一揽子股票与ETF份额的交换。但是在申购与赎回发生时,由于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的问题,难免会有某只或者某几只股票暂时无法获得或者无法获得想要的数量,此时便要用现金来填补相应的空缺。再加上所追踪的基准指数会有定期和非定期的调整,组合产生现金流会不断的发生变动。通过买卖ETF,可以实现对组合中产生的现金流的有效管理。

ETF管理人可以用组合中不断变动的现金购买其他的ETF,这样,在该ETF需要现金的时候,可以卖出持有的其他的ETF获得资金。

参考文献:

[1]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上证50ETF投资指引.中国经济出版社.

[2]马骥.指数化投资.经济科学出版社.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ETF资产配置投资策略

一、ETF简介

作为一位理性的投资者,对于任何一种金融投资产品,都要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认识到该产品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1.ETF的概念

中文正式名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追踪标的指数变化并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

2.ETF的特点

ETF是一种复合型的金融创新产品,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股票的优势于一身。

ETF所具有的开放式基金的优势为:可以自有的申购与赎回,不存在在特定时期申购与赎回受限的问题。封闭式基金的优势在ETF产品上的体现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从而使产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而流动性对于一个金融产品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并且具有极高的价值。ETF产品所体现的股票的优势为:二级市场上的连续交易价格机制,不但增强了流动性,而且使交易的信息更加透明,再加上ETF独特的套利机制,使得其价格能够紧贴净值,避免了封闭式基金的深度折价现象。

ETF具有双重交易机制:进行申购和赎回的市场与ETF份额交易的市场分离。前者在一级市场上进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

3.ETF的优点

ETF拥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基金所不可比拟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ETF是指数化投资的理念与资产证券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这一本质就决定了ETF具有投资运作成本低、费用低廉、交易方便、资金门槛低的特点。

(2)在一级市场进行的ETF份额的申购和赎回,采用的是实物交易机制,这就有效地避免减少了很多基金所面临的“现金拖累”的现象,提高了资产配置的效率。

(3)运作的机制简单易懂,容易在投资者中获得较大的认同度。对于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二级市场上的散户投资者,只要对宏观经济和行业产业的发展做出判断,并且投资相应的ETF产品就可以了。

(4)ETF可以尽量地延迟纳税甚至规避纳税。

(5)ETF可以避免由于基金管理人个人的偏好,所造成的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时,当市场上ETF产品细化程度非常高时,ETF甚至可以有效的代替个股,减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避免高位接盘、抬轿子等基金黑幕的出现。

(6)ETF的制度设计富有弹性,可以涵盖广泛的证券范畴和各种资产配置方式,可以通过一次性的交易活动便利的实现一篮子证券组合的买卖交易,可以在短期投资方面提供许多便利等等。

4.ETF的缺点

(1)ETF的表现不可能超越大盘,甚至不可能超越其跟踪的指数。另外,ETF的管理者不可能把所有的资金按比例分配到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上,这就导致在上涨阶段,ETF的净值增幅低于目标指数的涨幅。

(2)ETF不能像开放式基金一样,股息可以用于再投资。

(3)买卖ETF时,需要支付经纪人佣金和买卖差价。

(4)ETF为了紧贴指数走势,不能像一些积极性的基金一样,在某些行业或者股票表现逊色的时候,调整其投资组合。特别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缺乏卖空机制的情况下,ETF缺乏有效的对冲机制,容易直接暴露在风险下,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在了解了一个金融产品的特色和优缺点之后,研究如何运用该种产品、如何利用该产品构造和实现我们的投资目标,便成了重中之重。

二、ETF的投资策略

先要引入一个概念:资产配置。何为资产配置?就是将所要投资的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中进行配置。它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战略资产配置、动态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是一种长期的资产配置决策,即通过为资产寻找一种长期的在各种可选择的资产类别上“正常”的分配比例来控制风险和增加收益,以实现投资的目标。动态资产配置是在确定了战略资产配置之后,对配置的比例进行动态的调整。而战术性资产配置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对资产进行快速调整来获利的行为。一般来说,战略资产配置是实现投资目标的最重要的保证。诸多学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这一点。

1991年,Brinson,Singer和Beebower研究了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总收益率的贡献。他们将总收益率分解为三部分:(1)资产配置策略;(2)市场时机选择;(3)证券选择。研究指出,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收益率的贡献率是91.5%,也就是说,投资组合的价值增殖在于资产配置。

GaryP.Brinson在1986年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资产配置策略——而不是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对投资组合的总收益率和年收益率变化的幅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ETF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的作用逐渐凸显,如何有效的利用ETF产品实现有效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便成了研究的重点。

1.用ETF进行合理有效的资产配置

从本质上说,ETF是一种指数化投资产品。在指数化投资为核心思想的资产配置策略中,“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占据了重要地位。

“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是指将组合中的资产分为两大类进行配置,组合中的核心资产用来跟踪复制所选定的市场指数进行指数化投资,以期获得该指数所代表的市场组合的收益;组合中的其他资产采用主动性投资策略,以充分利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获利。“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的好处是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在更大的程度上控制了风险,增加了组合的收益。将组合的核心资产配置于指数化投资,实际上就是用更精确的手段将组合的整体投资“风险报酬”更多的“支付”给主动性投资的部分,从而实现最佳的组合风险——收益管理。

运用“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类指数化投资”的问题。所谓“类指数化投资”,是指,当在一个市场上使用多个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时,所有主动管理的投资加在一起,会构成一个收益和风险都与指数类似的投资组合,但是仍然面临高额的主动管理费。通过使用“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在任何给定的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将资产的一部分投资在一个指数化投资组合中,剩余的少量资产分配给主动管理者,授权他们进行更加积极的管理。

从分散化投资的角度,很多实证检验的结果证明,将组合资产同时配置在主动性投资和被动性投资上,可以降低组合集中于一种投资的风险。具体表现在,当主动性投资收益率好于被动性投资的收益率时,或者当被动性投资收益率好于主动性投资收益率时。投资者可以在享受自有资产组合的低波动性带来的低风险的同时,分享主动性投资与被动性投资带来好处。>ETF产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于用来构建组合中的指数化投资核心,成为组合中指数化投资的理想工具,特别是综合指数类的ETF产品,更适合于作为市场组合的替代,涵盖整个市场并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在拥有以ETF为核心资产,采取“核心/卫星”(Core-Satellite)方法进行资产配置的资产组合之后,投资者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但是ETF的功能有很多不止这一点,运用其他的市场功能,投资者可以利ETF产品构建不同的组合,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目标。

2.用ETF构建各种市场敞口

(1)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海外市场敞口

由于我国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ETF的这项功能对于我国投资者来说,目前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并无实际操作的可能。故以美国投资者为例进行阐述。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购买ETF而不用直接投资外国的股票,就可以获得外国股票市场的敞口,以获得投资外国股票所带来的收益。如果投资者不采用投资ETF的方式,而是直接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外国股市的股票的话,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要大的多。举个例子来说,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市场体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同,投资者不一定能够买得到想要买的股票和想买的数量。即使想要买的股票全部都能购买的到,想买的数量也都能得到满足,在购买之前,还要进行外汇的兑换,投资者要承担这一部分的汇率波动风险。

(2)可以实现行业敞口和行业敞口之间的替换

一般来说,持有股票指数或者一揽子股票的风险要比持有单支股票的风险小一些。所以,当投资者偏好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板块,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该持有哪支股票时,投资以对应行业或者对应的板块指数为追踪指数的ETF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3)可以实现敞口之间的对冲组合

因为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中某一行业或者某一板块的判断不同,所以持不同观点的投资者建立的投资组合不同。但是为了避免判断失误带来的投资损失过大,投资者一般都要使用对冲的交易策略将投资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投资者A看涨股票a、b、c、d,同时看跌属于能源板块的股票e、f、g、h、j,A对自己判断的会涨的具体股票十分有自信,但是对会跌的具体股票不是十分确定,这个时候,A就可以借助ETF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实现投资的目标。具体操作如下:A将自己看涨的股票组成多方组合,再以等量的货币购买追踪能源板块指数的ETF,以降低风险。

3.可以用ETF来实现投资组合中的现金管理

(1)开放式基金可以用ETF解决投资组合中的现金闲置问题

在开放式基金中,为了应对基金持有人可能的赎回,通常都预留总额为组合资产总值的5%的现金。这会引起“现金拖累”的问题从而影响组合的收益。为了避免这部分现金闲置,基金管理人可以将这部分现金直接投资于普通股票中。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很大,股票的流动性也参差不齐,这样做除了增加了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还带来了可能无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赎回的风险。但是,如果用组合中闲置的现金购买ETF产品,不但以更低的交易成本获得与直接投资普通股票相同的收益,而且,可以随时便利的在一级市场上将ETF变现,以应对赎回。

(2)ETF可以利用其他ETF有效管理组合中的现金流

虽然,ETF的申购与赎回采用的是实物机制,即一揽子股票与ETF份额的交换。但是在申购与赎回发生时,由于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的问题,难免会有某只或者某几只股票暂时无法获得或者无法获得想要的数量,此时便要用现金来填补相应的空缺。再加上所追踪的基准指数会有定期和非定期的调整,组合产生现金流会不断的发生变动。通过买卖ETF,可以实现对组合中产生的现金流的有效管理。

ETF管理人可以用组合中不断变动的现金购买其他的ETF,这样,在该ETF需要现金的时候,可以卖出持有的其他的ETF获得资金。

参考文献:

[1]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上证50ETF投资指引.中国经济出版社.

[2]马骥.指数化投资.经济科学出版社.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assets impairment in detail, mainly aims 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guidelines released.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企业

Key words: new criteria;assets;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61-02

1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研究

1.1 资产减值的理论依据“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来看,把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亦比较妥当,既然如此,当资产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能力受到影响时,剔除那部分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即提取适当的资产减值准备,才能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更能符合其定义,而这也是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价上的具体运用,是对历史成本计价的修正。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归根到底是属于资产计价问题,计提资产减值正是顺应决策有用观的思路,对资产的原始成本按其现时价值进行调整以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更为相关的信息以利于决策。

1.2 资产减值的会计理论设计资产减值准则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原则,下面我将从资产减值准则设计时所需要的几个会计理论支柱来阐述。①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种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根据财产权利指向对象性质不同可将产权分为原始产权和派生产权(如法人财产权)。原始产权是基于财产的原始所有关系形成的产权关系;而派生产权则是以原始产权为基础形成的。原始产权的资产减值会计体系研究性质决定派生产权的基本性质;派生产权以承认原始产权(即所有者)的权益为前提而形成,它具有自身独立的意识和权能。②受托责任理论。两权分离导致了受托责任的产生,同时也导致了原始产权与派生产权并存的局面。会计也是由于受托责任的发展才逐渐产生并成为必要的,会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及其结果予以认定、计量和报告。③资产评估理论。对企业资产进行的价格评估行为即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的价值重新评价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对资产的价格判断,是对资产某一时点价格所进行的估算。④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环节,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会涉及会计计量,并且作为一种定量化的信息。综合来看,计量理论一方面为企业资产随时间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资产计价作为会计计量的组成部分,资产的计量结果也是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反映。

1.3 资产减值准备的综述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2.1 资产减值准备的内涵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一种根据每一会计期内中企业各项资产预计可能发生价值减损金额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金并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当期收益予以补偿的会计处理方法。

2.2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在目前我国过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企业经营多元化的国情下,我国会计原则采用性谨慎原则,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充分考虑市场风险,高度重视资产减值问题,消除资产泡沫,保证资产质量,避免企业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导致的“虚盈实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在执行过程中,有关中介机构的表现也令人欣慰。

3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理论的特点及影响

3.1 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①确认时点。新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规定体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要求企业在年度终了或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有关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平时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②确认标准。主要分为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不符合“资产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观念:可能性标准主要采用资产账面价值直接与界限比较,并不关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发生的可能性;经济性标准引入可收回金额的概念,我国采用的是永久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标准。③确认范围。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企业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新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了资产组和资产组合的定义。④确认方法。由于内外因作用,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确认资产减值的方法有备抵法和直接冲销法我国目前采用备抵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优点,但相对繁琐;而直接冲销法优缺点正好与备抵法相反。

3.2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①资产减值准备计量的理论基础。首先,谨慎性是资产减值的核心原则。谨慎性原则是实现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也是会计人员在实务中发挥个人职业判断所应遵守的重要原则,新准则对此的运用更是显而易见。其次,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必然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了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也揽括当前对于资产减值要达到的目的的两种基本流派的看法,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②资产减值计量的会计处理。首先是计提范围。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在扩大减值使用范围的同时,明确“生物资产、存货、投资、建造合同资产和金融资产等,相关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其次时计提时间。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此规定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为“资产负债表日”。再次是确认标准。对于资产减值确认标准,新准则第十五条中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减计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记人当期损益。”再次是计量属性的选择。新准则提出“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资产减值计量的关键就在于合理确定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再次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我国原来对八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都可以进行不限制转回,转回时,贷计当期收益。此规定给很多企业以可乘之机,表现为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来操纵利润。最后是相关信息的披露。我国原资产减值会计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期末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单独披露,披露内容包括各减值准备的年初金额、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及年末余额。

3.3 资产减值的恢复对于资产减值的恢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资产的账面价值成为新的成本计量基础,企业不应在以后期间调整资产的成本;另一种认为,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只有在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由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不应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

3.4 资产减值的列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因其均为流动资产损失,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长期投资减值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及委托贷款减值损失计入“投资收益”账户三者均为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均为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度较小。若某种无形资产不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则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而国际准则列入其他费用净额。

3.5 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特点①对减值损失转回做出了新的规定。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同旧准则仍保持一致,但在转回问题上,新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②对减值迹象的判断上更加明确。一是明确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从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给出了八项判断标准,强调只要存在其中一项或几项应当估计其资产减值的主要要素,然后与账面价值进行对比,确定减值损失的金额。二是明确如果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③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在会计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时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确定。④增加了商誉减值的测试与处理的规定。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企业应每年必须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商誉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为企业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所以商誉必须分摊到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后才能据以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3.6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①为企业规避减值准则提供了可能。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新准则规定:可回收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其中公允价值的确认原则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但在实务中,新准则适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往往都是内部持续使用,使用中的资产不能与市场上流通的全新资产完全相提并论,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以职业来判断。②对首次执行期的利润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对商誉每年至少减值测试一次,因此对那些因企业重组而有大量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的企业,首次实行新准则时将对损益造成一些影响,但今后继续使用中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少。如果企业资产优良,商誉的减值损失小于以前按直线法摊销的金额,当期的利润将增加;如果企业资产运作不太好的,商誉的减值损失大于以前按直线法摊销的金额,将会减少当期的利润。③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我国以前实际运行情况时,资产减值已成为一些企业操纵损益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实施以后,将不会有利用减值准备转回而迅速改善财务状况的机会,有利于企业在会外报告会计信息时采用更加谨慎的态度。但新准则武断地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转回,虽有助于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行为,但也会有损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

综上,新准则的实施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了,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完善,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为确保资产的真实性,资产减值损失的转会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外贸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离不开责任。外贸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活动期间内(如1年、3年、5年等),都有其总的目标和任务,如进出口规模、销售额、利润额。要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其按企业内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各个责任中心(即责任单位)进行分解落实,使各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形成所谓的“责任预算”。而对“责任预算”的考核,则是通过“责任会计”来进行的。“责任会计围绕各个责任中心,把衡量工作成果的会计同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企业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余绪缨,1990年)外贸企业也可以按照经营活动的特点,将需考评的责任中心区分为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外贸企业的费用中心,即指不形成收入,或只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考核其收入的责任中心,通常,如办公室、计划财会部、人力资源部、储运单证部、审计部等综合管理部门,因其不直接形成收入,或形成的收入不易计量,一般作为费用中心对待。从事进出口的业务部(业务组、业务员,以下统称业务部门),由于其既控制收购,又负责销售,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寡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即成为考核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其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价格的制定,还包括短期经营决策和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如外贸企业的投资发展部、子公司等,通常可归属于投资中心来进行业绩评价。

一、费用中心的效益评价

考核费用中心的量化指标标准通常是费用预算,即将该中心的责任成本与其预算对比,从而来评价其成本控制业绩。所谓责任成本,就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即该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费用预算的制订,可以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也可以根据经验来制订,还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法,即详细分析支出的必要性和其取得的效果,从而确定费用预算。以上费用预算的编制各有优缺点,如依据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或根据历史经验法,虽然易于操作,但有时很难解释费用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依据历史经验,管理人员还可能会为了将来获取较多的预算而把现阶段能花的钱全部花完;零基预算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主观成分较重。从根本上来说,决定费用中心预算水平有赖于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判断。

费用中心的业绩评价,不仅涉及预算,还涉及其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量化,但与费用支出又密切相关。一个费用中心的可控成本没有超过费用预算,只能表明其成本控制业绩,很可能该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低于企业的计划要求。因此,在评价费用中心的业绩时,还需利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该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当前,很多外贸企业推行的国际标准化管理为此也提供了有益参考),才能对费用中心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利润中心的效益评价

外贸企业的利润中心,通常是利润中心,它们直接在市场上进行购销业务,对其考评的主要指标是利润额,另外还有进出口规模、出口结汇额、外汇核销率等。除利润指标外,其他指标数据的取得较易。我们知道,在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上,规模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效益,这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利润是核心指标,进出口规模只是特定阶段的考评指标,将来只能作为参考指标。在评价利润中心的业绩时,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利润指标,包括如何分配成本到该利润中心。

在利润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名称: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但在评价利润中心的业绩时,通常有这样几个选择: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部门(责任中心)边际贡献和税前部门(责任中心)利润。我们知道,外贸企业的成本,主要是商品收购价、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增值税中不予退税的部分。外贸企业的其他支出项目还有捐赠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从以上列示可以看出,对特定利润中心来说,有些成本项目是与其业务经营直接相关、并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即变动成本),如商品收购价、运输费、业务占用资金利息等,有些成本项目则与其业务量无直接联系(即固定成本),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诉讼费、房租费、折旧费等;有些成本支出对其来说是可控的(即可控成本),如商品销售成本、商品保险费,有些成本支出对其来说则是不可控的(即不可控成本),如企业董事会费、广告费等;有些成本支出对其来说,在特定情况下是可控的,否则则不可控。如按使用面积分摊的办公房租金或折旧费,如果某责任中心有权决定其使用面积,则该项成本对其来说就是可控的,反之,则是不可控的。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就是其业务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主要反映其业务经营给企业创造的利润,这一指标在外贸企业的业务决策中非常有用。当某项进出口业务的收入大于变动成本,即边际贡献大于零时,从上来说,此项业务就是可行的。但如果用其作为评价利润中心的指标,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部分固定成本对某利润中心来说也是可控的。

从责任的角度看,用可控边际贡献指标来评价利润中心的业绩是较恰当的,因为从人的责任意识来说,其愿意承担的责任是与其履行责任的能力密切联系的,一般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所谓可控边际贡献,就是在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中,再扣除其可以控制的固定成本,它反映了该中心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利润中心既然可以控制收入、控制成本,就应对可控边际贡献承担责任,这也是合乎情理的。使用这一考评指标的难点就在于确定利润中心的可控成本,在实施中必须予以重视。在评价利润中心业绩时,还可以采用部门(责任中心)边际贡献这一指标。所谓的部门(责任中心)边际贡献,就是在利润中心的可控边际贡献中扣除该中心发生的、但对其来说是不可控制的固定成本。在外贸来说,该指标准确反映了业务部门对企业所做的贡献。使用这一指标来考评,无论是从财务会计的角度,还是从责任制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较可控边际贡献这一指标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更便于操作。并且,这一指标,在企业的决策中也是很有用的。如在业务部门的设置决策上,只要该业务部门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即能够为企业的利润和管理费用带来好处,上就有存在的可能;反之,理论上就可以撤销该业务部门。在考评利润中心的经营业绩时,部门税前利润这一指标曾经被广泛使用,不少企业仍然在使用。部门税前利润,就是部门边际贡献减去分摊的企业管理费用后的余额。但实际上,以此作为考核指标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公司管理费用的高低,对业务部门来说是无法控制的,而且,其费用分配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公平性。如销售百分比法、出口额定额比例法,如何能说出公司管理费用与进出口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此一来,业务规模越大,其所承担的公司管理费用越多,公平性何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业务部门为公司所做的贡献,无疑会挫伤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外贸企业将总部管理费用分配给业务部门,用部门税前利润来评价经营业绩,其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业务部门注意:各部门提供的边际贡献必须首先用来抵补总部的管理费用,不足的话,企业从整体上来说就不会盈利。实际上,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指标剔除出来,加入到给业务部门下达的边际贡献(或可控边际贡献)指标中。如此,从积极的方面认可了各业务部门对企业整体所创造的价值,激励机制相对公平合理,就可以更好地激发业务部门的工作热情,使其集中精力扩大业务规模,增加部门边际贡献,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更大。

当然,要正确合理地评价利润中心的业绩,还必须对其经营质量进行评价,如应收账款坏账率、存货跌价损失,另外还要集合其经营规模、成长能力等相关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评价的客观、合理。

三、投资中心的效益评价

多元化经营是外贸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外贸企业必须要向生产领域、资本市场渗透,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的外贸企业,通过自行设立或控股参股,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投资企业,有的企业还设立了专事投资的部门。对它们的业绩评价,也已提到了外贸企业的议事日程上,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投资报酬率,此外还有剩余收益、现金回收率、净利润。投资报酬率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投资报酬与投资额的比率。用其来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可以用于不同投资规模、不同行业间的比较,促使其提高本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投资中心可能会放弃高于资本成本但低于其现有投资报酬率的投资机会,或者削减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资本成本的投资项目,从而使该中心的考核指标较好,但却损害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因此,这一指标适合于评价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及参股的投资项目,而不适合于评价企业设立的专事投资的部门。剩余收益这一指标较好地克服了投资报酬率的缺陷,使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同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投资中心积极寻找有剩余收益的投资机会,从而作出正确决策。所谓的剩余收益,就是投资中心的边际贡献减去按对其投资额和资本成本的应计报酬(投资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如投资行业不同,投资风险不一,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资本成本来调整,更便于不同行业的投资中心之间的比较。它与投资报酬率结合,适合于对企业设立的专事投资机构的业绩评价。但该指标也存在显著的缺点,就是不便于不同投资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的比较。评价投资中心的另一可用指标就是现金回收率。财务管理的理论之一就是现金至尊,偏好肯定的现金流入,并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予以高度重视。现金回收率这一指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而设计出来的。在责任会计中,现金回收率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在评价外贸企业投资中心时,我们可以直接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来评价企业的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可以将其变形为投资现金回收率,即用作为投资收益流入的现金与投资额相除,以此作为企业设立的专事投资的部门和参股企业的投资业绩评价指标。对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业绩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净利润。对子公司来说,在上,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依法自主经营,以其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母公司只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对子公司进行管理。因此,对子公司效益的考评,从绝对额来说,净利润应该是最恰当的指标(在正常情况下),因该指标较全面反映了子公司在考核期内的经营成果。对子公司的业绩评价,还须结合其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要求建筑物不仅具有适用性和安全性特点,还要有注意经济性及外表美观。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建筑结构过程中,为尽快完成建设工作,通常会注意考虑工程施工建设的便利性。所以,设计建筑结构时,要利用各种优化方法来满足人们各方面要求,研究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对房屋建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建筑结构资金占房屋建筑总投入比例很高,通过优化房屋结构设计,既能确保建筑质量安全,还能减少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内涵和特征

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方法是全面考虑建筑方便的同时,把结构设计方法和艺术学、审美学充分结合到一起,把房屋建设的目的和房屋功能全涵盖的结构设计方法,再优化选择各种结构设计方案,挑选既适用又安全、美观的建设方法,确保房屋建筑质量、建设方便性及经济性。所以,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有一些基本特征:美观性较强;涉及很多学科,多学科的联合性较广;实用性很强;方便建设施工管理;既环保又节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结构过程中,也要敢于创新,不断提出新的优化设计方法。

3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重要意义

在设计房屋结构中充分运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还能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争取市场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不仅要满足房屋建筑结构的长远效益,还要尽量减少建筑结构短期投资。和以往传统房屋结构设计比较,运用设计优化方法能够降低建筑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优化方法技术,实现建筑企业充分利用建筑材料。伴随我国高层房屋建筑越来越多,人们更加重视房屋建筑怎样既满足时展需求,又能减少建设投资的问题,而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是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和建材性能,对人们所关注的房屋建筑问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如果得到优化,房屋结构各单元就能实现有机整合,进而提高建筑质量,确保人民安全居住环境。以往传统建筑结构十分注重安全质量,建筑建设成本方面控制工作做的不到位,工程设计时期成本很高,结构设计也常存有缺陷,外观也不够精美,这些都难以满足现代人们对房屋的心理需求。设计房屋结构过程中运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技能把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生态戒指及使用价值有效结合到一起,还能降低房屋建设成本,节省施工材料,确保房屋结构安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提高房屋建筑综合效益。

4建筑结构运用结构优化技术的步骤

4.1建立建筑结构优化模型

选择设计变量过程中,要把对建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参数看出变量,例如:约束控制参数和控制目标参数。对变化范围小、影响较小或局部有关要素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参数,可以利用预定参数表示,进而减少计算数量和设计数量,变成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确定目标函数十分重要,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满足预定条件的已失效概率函数及对应钢筋截面面积,进而降低建筑工程总的建设成本。有房屋结构设计优化来讲,一定要保证结构具有较高可靠度,确定优化设计有关约束条件,约束条件主要含有结构强度约束、构件单元约束、裂缝宽度约束、应力约束、尺寸约束等约束条件。设计房屋结构过程中,一定有认真比较和分析目标约束条件和实际约束条件,保证每个条件均满足要求,争取获得最佳设计。

4.2合理设定优化设计方案及有关程序设计

按照可靠度所做的房屋结构优化设计有着多约束条件问题且有很多复杂变量,分析计算过程中,通常要将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转成没有约束优化问题求解。优化设计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复合形法、拉氏乘子法和Powell法。根据可靠度所进行的房屋结构设计优化模型和实际设计过程中利用的计算方式,为更好的实现它们的效果,可以把这些变成具有较强功能且运算速度非常快的运用程序,进而让优化设计方案得到全面实施。

4.3综合结果的分析

计算结构设计得出各种结果后要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选取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案。分析计算结果时,一定要全面考虑有关问题,并多角度分析这些问题。结果分析在整个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里占有重要地位,选取科学的设计方案可以确保房屋建筑安全性、美观感和实用合理性,并降低整个房屋结构的建设施工成本。优化建筑结构过程中,需要注意重视有关建筑技术要求,全面考虑对建筑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科学配置,进而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5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

5.1建筑阶段性优化和寿命优化

建筑工程使用年限期间内,对各个阶段都要做相应优化。房屋设计人员必须清楚每个阶段特征,按照实际计算分析结果确定优化方式,进而能够科学优化工程整体寿命。最终不仅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而且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5.2建筑局部性优化和整体性优化

房屋建筑在设计方面均具有相应复杂性与层次性特征。站在层次性角度看,含有建筑结构有关体系、整体设计体系及安装体系,每个单独体系也都含有很多下属体系。设计人员设计房屋过程中,要对应优化每个下属系统,突破关联横向性。站在复杂性角度看,房屋建筑复杂含有选取建筑施工材料和选取建筑物零部件。对每个房屋建筑来说,都要从整体上开始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设计优化。

5.3建筑上部结构优化

设计房屋建筑上部结构需要先构建对应模型再进行系统优化。科学设计剪力墙工作非常重要,剪力墙的设置要注意确保剪力墙整体质量均匀,才能使楼层平面刚度中心点和楼层整体结构重心相重合,进而减少风力或地震给建筑带来的破坏性作用。建设房屋建筑过程中,要尽量大开间构造剪力墙,加长剪力墙墙肢的长度,进而减少墙肢数量。

5.4结构优化和排水系统优化、电气优化相协调

排水系统房间机械设备的荷载强度与荷载能力都很大,一定要把机械设备布置在地下室,并确保管道预留深度和尺寸能够满足规范标准要求,加固楼板自身钻孔位置。除此之外,注意水平方向管线有可能会贯穿梁或柱,尽量降低管线贯穿梁或柱现象出现的概率。房屋建筑里的电气管线安装通常是利用导线形式装于楼板、墙体或金属管体外部,这种安装方法会增加预制结构施工难度,因此,若要把管线穿过梁体,需要在梁体预留孔洞,并确保墙体宽度和梁体宽度相同。

6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选择结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有关技术要求,还能节约建设成本。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且十分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设计人员一定要不断深入研究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敢于创新,为人民居住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保险业;包容性增长;权益保护

一、保险包容性增长和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的研究背景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基于经济发展成果未能有效普惠所有地区和所有人群的现实首先提出“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可以表现为绿色增长、均衡增长、正义增长和全面增长等多方面的增长。对我国保险业来讲,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实现均衡、和谐、可持续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增长。而保险消费者的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直接是保险业能否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

从包容性增长的角度审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保险业发展现状,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保险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宣传中存在虚假宣传,片面介绍,回避风险及免责条款,误导消费者,为了促使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对风险和免责条款缺少明确提示,甚至予以回避。造成消费者误解,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纠纷在所难免。二是保险理赔慢、理赔难。保险消费者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购买保险产品,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理赔,其权益将受到极大损害。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增长的质量和速度,违背了包容性增长的内在要求。因而探讨我国保险业包容性增长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联性就变得极为必要。

目前,保险学界对于保险业的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邵增兵界定了什么是保险业的包容性增长以及如何实现保险业的包容性增长的问题,认为保险业包容性增长是可持续增长、均衡增长、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和谐增长。在此基础上,陈浩等认为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素为“公平”、“均衡”、“和谐”和“可持续”,探讨了我国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针对我国保险业现阶段存在的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学界的讨论和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对于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都有着较为系统的阐释。就国外研究而言,虽然保险的历史很长,但对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和法规的研究则相对较晚。相关文献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如Meier在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ulation:The Case of Insurance一书中,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将保险的监管看做是其他行业监管的一种推广,认为相关的监管实际是相关利益方,尤其是政策制定方的相互博弈,因而监管目标也是多方面的,而非仅仅是修正市场失灵。Klein强调了保险监管的重要性,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末保险纠纷高发以来保险业所做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提高财务标准、提高透明度、增加监管工具以及严格监管措施等,并分析了这一系列举措背后的经济及政治原因以及随之产生的各种争议。Harrington针对自2007年危机之后美国AIG公司等保险机构的表现以及原有的保险监管措施在危机中的不足,在回顾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新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发展趋势下对保险监管措施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就国内研究而言,在对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分析基础上,郑伟探讨了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并提出了全面的政策建议。耶基盛分析了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上保险消费者权益主要在保险消费者被误导、被欺诈以及被陷理赔难方面受到侵害,并在分析根源的基础上,从实务和理念两方面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聂勇以100个诉讼案例为样本,从车险理赔难这一现实问题着手,对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诉讼案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了相关分类和分析,指出条款设计、承保核保、理赔核保和知识普及等原因是造成消费者权益损害的直接原因,并针对实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张领伟在比较分析了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优缺点之后,从借鉴国外实践经验与我国现实情况的角度,指出我国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消费者保护制度是一个逐渐培育和完善的过程,需要诸多利益相关者都要进行努力,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

综上,虽然学术界对于保险包容性增长和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都有相关研究,但现有研究明显将二者割裂开来,未能有机结合,从而未能从整个保险业包容性增长这个更高的高度来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在讨论我国保险业包容性增长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或地区)上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的在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政策建议。

二、保险市场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保险业发展之本,也是各国保险监管目标的终极指向。对于任何一个保险市场,没有对消费者权益的切实维护,保险业的发展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都不具有可持续性,更加谈不上包容性的增长。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核心内容,其原因在于:1、保险业涉及投保人等消费者,也涉及保险人、保险中介等保险相关人,促进各方面的权益保护本就是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应有之意;2、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性要求相关参与者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使相关利益相关方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3、保险业作为保险消费者寻求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对于风险的管理水平,如果不能做到有效保护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险业就难以健康发展,更谈不上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统一的和谐增长。所以,保险业包容性增长需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发展之本。同样,保险消费者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也需要保险业包容性增长作为后盾支撑。保险消费者更多的是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而进入这一市场,其赔付要求需要保险业的相关资产作为后备支持,而这又依赖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离不开保险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而保险制度是保险业包容性增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将会有更多的需求,需要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保险业能够包容性的增长,使保险业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满足保险消费者不断出现的新需求。而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同样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保护。

从实现均衡、和谐、可持续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增长而言,保险包容性增长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二者问的关联性体现在:

1 包容性增长首先体现在它是与社会经济相统一的增长,即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高度的正相关性。从欧美发达国家保险行业增长的经验来看,保险业的增长与整体经济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密切相关:当一国的人均收入能够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时,就要开始注意对于风险的防范和分散,此时代表人均保费的保险深度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目前,从保险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我国正处于保险深度不断增加,保险密度基本稳定,保险行业整体处于快速扩张期(如图1所示)。就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而言,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保证了保险行业总承保能力的上升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的保险业能够承担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责任,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然而,从体现保险业发展质量的角度而言,我国的保险消费者保护并没有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自动的改善。在这方面,新问题不断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逐年增长的人身保险退保金额却在不断增加。在2003-2012年,我国诸多人寿保险公司面临退保高峰,有些公司的退保金额甚至接近同期保费收入(见图2)。这表明,我国保险行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保险业的增长已经较为明显地受制于我国不完善

2 包容性增长是讲诚信、注重被保险人利益的和谐增长。和谐增长最为首要的要求就是注重各方利益保护,减少增长过程中的摩擦,降低增长内耗,重视保险消费者利益。然而,由于在我国长期以来的保险销售制度和渠道中,保险销售员的收入直接与销售金额相关,兼之整个保险监管体系构建不完善、监管行为存在疏漏,不能有效控制保险从业者的销售行为,因而,在销售过程中广泛存在着虚假宣传、片面介绍、甚至欺诈的问题,所以诚信问题突出,各种短期行为并没有自然消失,反而随着保险业规模扩张而越演越烈。根据最新数据,2012年全年保监会共接收保险消费者有效投诉件16087件,同比增长205.78%,反映有效投诉事项共17365个,同比增长195.98%。其中信件投诉2159件,网络投诉1079件,来访投诉977件,电话投诉11872件,几乎涉及市场上所有的保险公司及中介,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投诉渠道全面畅通,投诉总量显著增加;(2)产险公司投诉中违法违规类投诉下降明显,但合同纠纷类投诉大幅上升,理赔纠纷仍是投诉焦点;(3)人身险公司投诉中违法违规类、合同纠纷类投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销售误导依然突出;(4)电话销售扰民投诉增加较多,屡禁不止。这种状况,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必须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信誉度,营造行业文化,始终把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客户的信心,实现保险业的包容性增长。

3 保险业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均衡增长。包容性增长的“均衡”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保险业的内部,即各类险种的均衡增长;二是体现在保险业的空间范围,即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增长。从空间范围来看,我国保险业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这一方面体现在区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保费收入上。就保险业地区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区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当突出,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状况不仅对未来保险业的整体健康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也为我国有效构建统一的保险消费者机构造成了障碍;就保费收入而言,我国保险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相当突出,2011年广东省和江苏省的保费收人分别达到1579亿元和1200亿元,而欠发达地区的保费则相对很低,如海南省保费收入仅为53.75亿元。

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而言,各地区的保险行业发展差距也较大,其直接表现就是对有关消费者权益侵权的投诉数量上。根据保监会资料,2012年我国保险消费者投诉地区亿元保费投诉量平均值为1.04件/亿元,有12个地区高于平均值,依次为:北京(含12378所有投诉电话记录)、陕西、山东、福建、河南、广西、辽宁、重庆、新疆、宁夏、黑龙江、海南。

而从投诉机构的数量来看,消费者投诉地区千家机构投诉量平均值为214.58件/千家,有14个地区高于平均值,依次为:北京(含12378所有投诉电话记录)、上海、厦门、深圳、重庆、辽宁、福建、山东、陕西、天津、浙江、河南、广东和宁夏。

可见,我国各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无论从区域发展还是从行业发展质量而言,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长期来看,必将对我国的保险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重视各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均衡发展,将是我国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一环。

4 包容性增长是注重效益和质量的可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持续高速增长,无论是财险保费收入还是寿险保费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图3所示),但从保险行业发展质量而言,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突出体现在前文所述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保险行业量的增长与质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察图2的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可以看到我国人身险的增长在最近的两年处于徘徊停滞的状态;而同期的保险纠纷投诉率增长则高达205.78%。可见,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相当不力,这已经严重影响我国保险业的增长,尤其是影响人身保险的可持续增长。而造成中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侵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其原因可以归结到我国保险市场长期粗放的发展方式:保险业的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不强,部分公司主要靠快速增设机构、铺摊子实现外延式扩张,注重规模和体量,忽视提升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在产品开发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更多的是直接生搬硬套国外产品,忽视国情,使产品脱离市场需求,同时使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在保险资金的使用和保值方面,我国保险公司还不能有效匹配来源和使用期限,将保险资金用于短期投资的比例远高于应有的水平。资金来源和运用的不相匹配,严重影响保险资金的良性循环和使用效果。而另一方面,保险人(即保险公司)、消费者和监管方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保险人(即保险公司)而言,在保险产品提供与保险服务办理方面都存在缺陷,其中保险服务办理方面缺陷尤为突出,在销售环节表现为销售误导、夸大收益、风险提示不足,在核保环节表现为未尽审慎义务,在理赔环节表现为拖延、惜赔、甚至无理拒赔;就保险消费者而言,问题主要表现为保险消费者对保险重要性、保险产品的类型等以及违背最大诚信原则给自己带来损失的理解和认知不足;就监管方而言,尽管已经建立起相应的规范和制度,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对消费者保护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三、保险业包容性增长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改革和完善我国保险业包容性增长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应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成熟保险市场国家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为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和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笔者认为,我国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在促进保险业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理念下进行改革和完善。

第一,不断完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一个完善的体制是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根本保障。目前,虽然我国保险消费者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还存在着许多改进的空间和余地。在这一点上,既应该广泛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错路,实现快速发展,也应该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建设,不能生搬硬套,造成制度设计和现实的脱节。在这方面,金融危机之后的欧美等国家完善本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举措值得我们借鉴。美国保险业监管和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通过《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以及此后建立的联邦保险办公室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根据《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的第十部分的要求,2010年7月美国设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其改革思路是针对在危机中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并存的问题,保险业的监管开始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不谋而合,英国也于2010年9月通过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被称为金融监管的里程碑,其主要内容是成立了“一会三局”的跨境监管机构,确定了分业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控的框架。“一会三局”即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和银行业监管局、保险业监管局、金融市场交易监管局。

相较于欧美多年以来建立起的一整套保护保险消费者的体系,我国尚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我国要消化与吸收他国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后发优势,不断完善和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第二,成立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从目前的国际保险消费者保护趋势来看,设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美国设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正是其中的代表。该机构的使命是避免消费者和投资者蒙受金融系统中不公和欺诈行为的损害,拥有与之相应的权力来行使其自身使命。英国也于2010年6月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决定新设立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管理局(CPMA),后更名为金融行为准则局(FCA),负责监管所有金融服务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由于存在着广泛的侵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个有力的专门保护机构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需要。当前,我国对于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政出多门,看似保护严密,但在出现实际问题时,往往监管者相互推诿,职责不明。而一个有力的专门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能够克服监管机构职能局限,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惰性,将会成为保险业机构建设的里程碑。

第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督。即使能够建立起理论上完美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但如果无法将制度和规范付诸行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行事,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仍然是空中楼阁。实践中,很多侵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与监管机构和第三方监督的缺失不无关系。因而,加强监管,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实现社会舆论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方面,英国有较为成功的例子。英国保险监管机构极其重视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多种途径关于保险消费的权威资讯和研究报告,通过增强消费者的相关知识,来促进保险消费者通过正确路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英国金融服务局就在其官网上设置专栏,权威信息,同时还每年定期公布关于金融消费者的研究报告,设计商业保险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以及其他应要求披露的信息。

第四,加强行业自律,深化公众教育。在行业自律方面,保险公司应该完善理赔机制,加快保险赔付流程。一方面利用现代技术构筑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定损管理系统,提高核保核赔的科学性,同时要加强核赔制度建设,坚持双人查勘定损,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防止保险欺诈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快保险赔付流程,对于不存在欺诈行为的保险赔付,减少保险消费者等待理赔的时间,提高保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提高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