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协议;计算机;传输效率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和应用上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网络信息传输效率上,需要进行更加完善的建设发展,通过对网络协议的灵活应用,增强网络信息传输效率。

1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果,而这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这两种技术结合,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虽然我国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情况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中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号传递速度上已经获得了世界先进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很多的世界发达国家。而同时,在我国的一些偏远的地区,例如我国的西部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情况较为落后,所以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这些区域还没有真正的普遍的发展起来,尤其是在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很多地区还在使用着电话数字拨号的网络连接方式。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需要尽最大的努力缩短我国各个地区之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较为普遍应用的情况下,政府已经相继颁布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网络的运营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有力的支持。在这样的新时期下,我国已经实现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数条光纤主干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当前的网络信息传送的效率,但是在网络基础建设的过程或中还有很多在技术上的不足,在对光纤的应用上还缺少相应的实际经验,尤其是在光纤网络的基础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施工问题需要去解决。

2影响计算机网络传输效率的因素

2.1网络技术的基础建设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信息的传递以及数据的存储都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有力支持,只有通过在一定基础设施上的建设才能实现对网络速度的有效提升。例如在传统的电缆传递过程中,在安装完基础设施的建设后,其网络传递速度也就基本固定了下来,如果在这个时候需要提高网络的速度就需要增加相应的网络路线,但这样的改变方式在技术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现代的网络技术基础建设中,就需要选择更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多变的网络传输材料,就目前来看,光纤材料的属性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是最为合适的,然而光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有着良好的铺设环境,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当设计出最合适的工作环境。

2.2传输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除了受硬件设备上的影响外,传输协议也是影响网络技术传输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计算机当中,其存储信息的格式也会有所区别,这就导致了在计算机之间是无法直接联系的,所以想要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数据传递到另一台计算机当中,就需要建立起可以实现全部计算机都可以识别的信息数据标准,这个标准就叫做网络传输协议。在当前的社会中,IP/TCP协议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数据传输协议,这种协议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实际的需求而被发明出来,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专门针对网络传递的技术。

3网络协议的结构

3.1网络数据的收集

在通常的情况下,网络数据的收集是需要为其网络协议提供相应数据,因此在获取网络数据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便于在传输协议上进行高效的分析。

3.2网络协议的分析

在网络协议中,进行网络协议的分析是整个协议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网络协议的分析上,主要是通过在IP/TCP协议中建立相关的参考数据模型的方式,在各个不同格式中的数据会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来实现数据分析以及收集到网络数据包当中,其中进行识别的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的端口进行检测,识别其特征深度的方式。

3.3IP/TCP协议簇

在网络协议当中,IP/TCP协议属于非常复杂且规模庞大的数据体系。因此,为了实现更有效率的进行协议描述,就需要在协议的设计环节以及最后的应用中进行协议的结构分层,参考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在协议中对于网络数据在不同定义的情况下进行描述,对协议中不同结构层次上的具体功能以及其不同的交互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较为常见的协议模型有IP/TCP协议数据参考模型以及OSI网络数据参考模型。

4在计算机中网络传输的效率

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传输效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研究。其中整体的效率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传送过程中实际的信息传输效率,而局部的效率则是指在网络中不同子级网络的实际信息传送效率,因此在对效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网络的局部效率、网络传输效率、节点效率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4.1局部的信息传输效率

通常来讲,在计算机网络的局部范围内的信息传递效率应当是与其相应的各个节点以及与之相接近的点所构成的子网络二者相加的总和与节点的具体数量的比例值。因此,在局部的传输效率中,会与网络的簇系数有一定的相似程度,二者都是能够表示出网络中局部的性能。

4.2网传效率

在网络协议的基础上网传的效率是在计算机网络当中,其所有的节点在时间传输效率上的平均数值。

4.3点传效率

对于网络传输效率来讲,点传效率主要是指在网络的所有节点实际的信息传递效率上的平均数值。因此,点传效率在网络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网络设备中例如路由器、配置交换器、中继设备等都可以进行高性能的配置,在对网络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这些节点。5结论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但是在一部分的地区中还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信息的传输效率上不断的改善技术、提高设备功能,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翁慧敏.流控制传输协议分析及其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何贵阳.计算机网络接口的设计与传输效率分析[N].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学版),2014(01):319-320.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优势;应用途径

1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活动中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例子。也可以说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其与生俱来效率优势而广受社会各界的青睐,应用涵盖范围非常大,所以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国内整体发展形势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多数是以具体应用为出基础,其具备较强针对性的这一特点比较明显。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更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那么就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为导向,进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优势,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2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为全面信息化系统构建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提供新的数据传输协议,提升信息化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通过提供新的数据库信息技术,使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存储方式得到极大的优化。通过提供高效的传输方式,使数据传输更具准确性、高效性。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保证信息系统的构建质量,以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为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提供极大程度上的技术支持。不但提升了信息化系统数据的实时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同时也优化了整体数据传输的质量,进而达到系统设计预期的效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面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发展,信息系统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整体性能得到了高度提升,整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也得到了保障。信息系统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推动了社会各界信息系统的发展。教育科研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非常普遍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帮助下,科研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提升了整体技术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还可以构建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体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推动下得到合理的构建,这是实现教育范围覆盖面的提升、实现全民接受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手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帮助远程教育在未来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

3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社会实践

3.1网络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光纤技术拥有非常全面的应用,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传出技术就是我们日常接触的城域网的主要传输方式。在光纤数据分布式接口技术中,多数是利用分组交换和命令牌方式来实现光纤数据的共享,以传输距离长和传输速度快的优势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但光纤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列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通用网卡和双环光纤数据接口的成本比较高,发展过程中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方面的阻碍。现阶段局域网的重要结构形式就是以太网,以太网能够促进局域网应用发展,确保局域网整体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质量。以太网有常见的三种基本结构,即同双绞线以太网、双绞线合成、同轴电缆、轴电缆以太网。令牌环网最早是起源于美国,令牌环以其极大的权控性优先机制的优势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广泛应用。令牌环网的优势是对与要求较高的网络提供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满足大多数网络传输的条件需求,从而提升网络传输的速度和质量。仅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令牌环网是目前局域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其优势是能对网络体统提供极大的支持。

3.2公共服务体系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目前国内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如何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效率是相关部门工作重点,这使得整项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往的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的,服务效率不高是这种人工操作模式的弊端。因效率的问题,服务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公共服务体系当中会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国家公共服务体制的有效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使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工作得到了根本上的效率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模式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应用,进而使得国内公共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人工操作的低效性,服务管理模式的网络化变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公共服务体系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推动下呈现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促进国家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良性发展,使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收益。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帮助下极大力度的提升了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从整体上来看,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完全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国内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中的办公系统的网络覆盖程度很高,在咨询投诉、便民服务、信息调用等方面的效率提升程度很高,满足了社会需求下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基本工作内功。通过事例极大的展现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对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质量、效率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3篇

1.1计算机网络服务的概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服务成为当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服务,伴随着使用人群的增大,这也要求计算机网络服务规模加大。事实上,计算机网络服务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对于计算机不同的实际需求,根据服务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分组交换网模块、综合业务数字网模块以及虚拟局域网模块等三部分。计算机提供这三种服务,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服务与用户,近几年,随着网络服务的发展逐渐加快,计算机网络服务不仅在稳定性和信号强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运行速度以及服务规范性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1.2计算机网络服务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很大的优势,网络服务有特定的管理员,具有可靠性、监控性,能够确保提供的服务是安全、可靠的。然而,随着服务对象规模和需求不断加大,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存在统计数据损失率与传输时间过长、数据传输时,如果路由器的缓冲区被占满,此时在收到数据,路由器就会选择丢弃一些数据包,从而无法保障网络通畅和数据完整。此外,计算机的网络服务器可能对一些新服务进行复制,当发生故障时,会自动进行接管,这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实际上,服务器不能很好的考虑到性能接收点,从而使得负荷超标,最终导致个别服务器发生故障。

2优化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

2.1科学划分服务类型

要实现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服务,首先就应确定计算机合理的服务类型。通过改变服务类型的字段来实现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计算机的服务类型字段一般为八个二进制位构成,而网络IPv4数据包的每个数字则代表一种服务类型,服务器一般将排在前三位的服务需求作为优先。因此,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服务器也会优先向优先处理的服务提供最优的网络速度,而处于其后的数据则代表可以延迟。通过这样的原理分析可知,我们可以对数据包的服务类型进行划分,做好服务的主次排列顺序来确定数据服务类型,最终实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畅通的网络服务。

2.2综合服务模型的运用

所谓计算机网络综合模型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综合模块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以实现优化网络服务质量的目的。综合性网络服务模型的应用不但能为用户提供终端网络服务,更能将路由器当作网络服务器来发挥服务器的功能。事实上,路由器起到的作用就是将网络信号进行整合、发散,以保证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作为一种受控负载服务,路由器进行的网络服务不仅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传输的稳定性,更能为用户提供畅通的网络速度,并且不会出现延迟的情况。

2.3分区服务模型的运用

分区服务模型对比综合服务模型来讲,适合为大型的网络需求提供服务,通过跨网络工作的运行模式,使得网络传输通道保持流畅。具体来说,分区网络模型就是通过优化计算机服务类型进一步实现对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和提高,不但提高了传输通道的利用率,更有利于加快整个网络服务进程的处理。除此之外,合理的业务流量配置是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又一新途径。就网络服务的流量来说,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只有合理的配置网络数据流量,通过深入分析用户网络需求类型进行分配,有效处理价值低、要求低、流量占用率大的情况,从而实现对局域网流量的一个整体控制和整顿,缓解通道占用拥堵的现象,进一步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网络卡顿的现象,实现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4篇

一、仿真软件简介

为了实现对现实客观世界的模拟和分析,研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仿真软件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教学和研究的效率。目前网络系统中开发的仿真软件比较多,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网络教学中应用的仿真软件比较多,而且这些仿真软件具有比较强大的功能,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例如MATLAB软件系统能够在塑造网络模型加入各种参量,如噪声、通信信号等,并且能够实现对网络信号的调制,对于研究信号的传输具有重要的帮助。其中NS系列仿真软件是一项功能比较完备的软件系统,受到了业界的推崇,能够满足各种数据链应用系统的模拟等,对于无线网络系统、有线网络系统等具有比较好的仿真效果。在NS系列软件中,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对通信过程进行模拟,并且给出相应的信号土、频谱图等多种参数;同时还满足各种网络传输、应用协议等,能够为学生提供比较真实的网络实验环境,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NS系列仿真软件的应用

在网络教学中对软件的调用函数接口等开发应用的比较多,但是对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则关注比较少,当学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下手。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对网络协议的仿真等。为了解决学生在网络问题中的困难,可以应用NS仿真软件,对网络中的系统层、传输层、数据链路等进行模拟。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比较细化的参数,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创建客户节点到服务器中的FTP应用中,由于节点的移动性或导致链路发生中断的现象,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环境。由于这些数据会产生不规律的变化,所以学生难以应用自己所学习过的无线传播、信道以及网络系统结构等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仿真软件,利用软件来模拟节点的运动和变化情况,从而找到影响流量效果的具体原因,从而挖掘出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TCP拥塞控制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难点,网络中经过的数据超过了节点和链路的处理能力时,会影响到网络传输的效率,导致数据出现丢失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导致出现网络瘫痪的严重问题。因此应当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TCP传输的效率,目前在TCP拥堵机制中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在起始阶段会出现网络传输的慢启动现象,接着就出现了避免拥堵阶段以及重传和恢复阶段,其需要的时间比较短,能够满足网络传输的需要。目前在TCP协议中出现了五个不同版本的拥堵控制协议,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模拟和观察应用最广泛和最早的两个版本,使学生了解到其中的异同,加深对TCP拥堵机制原理的理解。通过仿真结果,能够使学生比较其中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三、MATLAB仿真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由于功能的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其中物理层包含了不同节点传输过程中的效果操作规则等,其内容相对比较多而且复杂,但是都可以借助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得到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其中网络中的电气特征比较抽象,而且是物理层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对于其中的信号可以通过数学式子来进行表现,但是由于数学式子比较复杂而且难懂,在教学中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的理解。MATLAB软件中具有比较多的函数,可以通过仿真的方法来展现出信号的调制过程,而且用图像的形式来显示其基本的模式。例如对于网络系统中的具体信号,可以利用软件来建立相应的模块图,然后采取合理的手段来实现信号的连接,从而实现对信号的调制。此外还可以利用软件中强大的数学功能,来创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示波器下的相关信号图形,能够显示出具体的星座图等。当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号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时,会影响到信号调制的结果,可以利用软件来模拟解决,例如当噪音影响了信号的传输质量时,可以在软件中输入不同的噪音参数来观察信号的参数结果;同时借助软件来实现对信号的过滤,为滤波器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1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技术?

1.1双绞线

用于公共电话交换系统,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1.2同轴电缆

具有传输频带宽,话路容量大,抗干扰性能好,传输速率高等优点;

1.3光纤

具有载波频率高,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是计算机网络通信领域中最具竞争性的一种传输介质;

1.4视线介质通信

包括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红外线通信等利用空间传输电磁波技术实现的通信。

1.5卫星通信

一个静止轨道的同步卫星只需要经过一次中继,就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一的地区。

2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

2.1电路交换网

电路交换网进行数据通信交换时,首先申请通信的物理通路,通路建立后通信双方开始通信并传输数据;

2.2存储转发交换网

在进行数据通信交换时,先将数据在交换装置控制下存入缓冲器中暂存,并对存储的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2.3混合交换网

这种网同时采用存储转发和电路交换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2.4高速交换网

高速交换网采用ATM异步传输模式、帧中继FR.及语音传输等技术。

3公用网络传输技术

3.1X.25协议

X.25协议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传输协议。它规定了网桥和路由器等通信O备如何在连接线路上打包和选择路由。

3.2帧中继

帧中继是继X.25后发展起来的数据通信方式。它通过按需要分配带宽来处理分段信息传输增加带外信号来实现。帧中继这种新技术在局域网的互连中得到广泛应用。

3.3ISDN

ISDN是基于单一通信网络、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综合业务的数字网。ISDN通过标准POTS线路传送数据。速率可以达到128kbps。

3.4千兆快速以太网

千兆快速以太网较快速以太网速度提高了10倍,达到1000Mbps。通常用光纤、6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组网。

3.5ATM异步传输模式

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高速面向连接的、标准化的传输、复用交换技术。它使用了由53B(字节)组成的传输分组,可以同时传送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视频和音频。在25Mbps-655Mbps的数据范围内提供专用带宽。

3.6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光缆网络使用异步传输模式(ATM),通过SONET同步光缆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传输的新一代ISDN网络。

3.7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其实质内容是要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及其控制软件的公开标准。蓝牙技术主要面向网络中各类数据及语音设备,如PC机、笔记本电脑等。

3.8无线AP

无线AP是无线局域网中的接入点和无线网关。作用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

3.9大容量无线网

大容量无线网是以蜂窝式移动数字通信网实现个人数据通信的技术。美国微软公司与美国移动通信公司已联合投资90亿美元开发卫星蜂窝网,建立21世纪的个人数据通信。

3.10空间信息高速公路

空间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规划全球Internet通信卫星计划,休斯公司已经筹划开发的空间信息技术。

4宽带用户入网技术?

4.1DSL数字用户链路网

以铜质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包括ADSL、HDSL和RADSL等,一般称之为XDSL技术。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一种专线上网方式。

HDSL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对称的DSL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电话线中的两对或三对双绞线来提供全双工的1.544Mbps(T1)或2.048kbps(E1)数字连接能力。优点是充分利用现有电缆实现扩容,可以解决少量用户传输宽带信号的要求。

RADSL速率自适应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自适应速率的ADSL技术。可以根据双绞线质量和传输距离动态地提交640kbps到22Mbps的下行速率。以及从272kbps到1.088Mbps的下行速率。

4.2Home PNA对称式数据传输技术

Home PNA对称式数据传输技术的双向传输带宽均为1Mbps或10Mbps。其传输距离一般为100~300m。Home PNA技术运用现有的电话线高速接入互联网。不需要改变原有电话的设置,而且上网速度很快。

4.3Cable接入技术

可以使有线电视公司利用现有HFC(光纤铜轴混合网)网络提供了宽带业务。HFC在一个500户左右的光节点覆盖区可以提供60路模拟广播电视和每户至少2路电话、速率至少高达10Mbps的数据业务。

4.4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是指在光纤用户网中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接入网技术。光纤用户网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4.5无线接入技术

利用无线技术作为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除了传统的无线局域网络接入外,卫星宽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用户通过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和卫星配合接入互联网,从而获得高速互联网传输、定向发送数据、网站广播等服务。

5网络安全技术

5.1端到端的安全技术

主要指用户(包括)之间的加密、鉴别和数据完整性的维护。

5.2端系统的安全技术

主要涉及防火墙技术。

5.3安全服务质量

主要指如何保证合法用户的带宽。防止用户非法占用带宽。

5.4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

主要涉及路由器、城名服务器,以及网络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安全问题。

6计算机网络的未来技术

6.1开放技术

开放的体系结构、开放的接口标准,使各种异构系统便于互联和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归根结底是标准化技术问题。

6.2集成技术

表现在网络的各种服务与多媒体应用的高度集成,在同一个网络上,允许各种消息传递。既能提供单点传输,也能提供多点传递;既能提供无特殊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传输,也能提供有一定时延和差错要求的确保服务质量的实时传递。

6.3高性能技术

表现在网络提供高速率的传输、高效率的协议处理和高品质的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 应用 探究

前言:因特网的应用带来了21世纪的信息变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遍布全球的各个领域,网络通信也融入人类的发展和生活。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网络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发展带来的变革之一就是网络传输的容量和品质将不断面对新的挑战。传统网络传输在进行容量扩展时采用空分复用技术或时分复用技术,而这两种技术的传输网络都采用单一的波长信号进行数据的传输。但这种传输方式并没有将光纤这一大容量的传输介质充分利用,从而形成了极大的浪费,光纤这一传输介质的发明以为这传输的容量还是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的,也就是说必须要使用容量传输量大的一种方式才能减少这种浪费。在此背景下,研究提出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这种技术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减少了对光纤宽带的浪费,是这种大容量的传输介质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一、DWDM技术的应用、发展及要解决的技木问题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DWDM技术的发展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而这些进步和发展总是离不开其他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因此,DWDM技术具有的优势都是由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产生的。但是,在DWDM技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其发展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决定着DWDM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以下是DWDM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

1、超大容量。超大容量,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通信传输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形式下,国内一级骨干网络通常采用32×2.5Gbit/s或者32×10Gbit/s的系统,就算是二级骨干网络的建设也会采用大于16×2.5Gbit/s的通讯网络。因此,DWDM技术的发展方向必须要朝着更大容量的网络通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下的网络传输需求。

2、超长距离。色散管理技术和拉曼放大器等新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DWDM系统的传输距离提供了可能。在色散管理技术和拉曼放大器等技术的辅助下,DWDM系统的o电中继传输性能将得到跨越性的提高,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千公里,有望实现国家级的全光网。

3、超宽带光放大问题。掺饵光纤放大器(DEFA)能够放大带宽的宽度,在内插增益平坦滤波器后能达到35nm。DEFA能够满足范围较广的波长需求,在C波段频段中的1530-1560nm范围中能够满足40多种放大需求。而光纤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L波段(1570-1610)即将成为商业化使用的波段,这一波段范围的成功使用将使光纤的容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拉曼放电器技术的使用将于EDFA技术得到互补,减少非线性传输获得增益特性。另外,拉曼放大器的极低噪声系数和宽带特点也使得其在DWDM传输技术中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4、色散管理问题。光纤和管器件的色散和偏振膜色散受到传输速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当传输速率在2.5Gbit/s以下时,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影响较小,色散的影响距离也能够达到几百公里甚至以上的水平。但当传输速率在10Gbit/s的单模光纤中时,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影响会明显变大,影响范围缩短到几十公里。因此采用色散管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色散补偿光纤、长调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模块、利用频谱反转技术等是常用的几种色散补偿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光纤型号来解决色散问题,如采用G665光纤就能够显著缓解色散问题。但在偏振模色散管理技术上,目前尚未有新的突破,必须要加强对偏振模色散管理技术的研究。

5、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所谓非线性效应是指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由于部分光信号发生非支线传输而造成了的信息损失,这种信息损失是一项不可逆的损失。在DWDM系统中,抑制这种非线性效应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目前,通过对AF光纤这种大孔径管线的使用来减少非线性效应,使用非零色散光纤来抑制四波混频,提高光纤的传输总功率,对波长传输的通道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基于DWDM系统的优势,DWDM系统的仿真技术在色散管理和非线性效应抑制方面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6、光信噪比问题。光信噪比是衡量信息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信息传输的速率越高,光信噪比的指标要求也应越高,否则传输信息质量会降低。影响光信噪比的重要因素是非线性效应的抑制,由于非线性效应导致了部分信息的丢失,因此放大器的使用功率就不能进行不断放大,以此来提高光信噪比的指标。解决这一问题可使用前向纠错码技术,该项技术在确保误码率的同时还能慢去对光信噪比的一般要求。

二、DWDM的组网设计与实现

2.1 DWDM网络结构

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DWDM网络有两种业务存在形式,包括今天业务网和动态业务网。而根据波长变换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将DWDM网络区别为无波长变换网络和有波长变换网络两种形式。根据光电转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跳网和多跳网两种形式。DWDM同时也可有多种形式的物理连接方式,如环状网,网状网,星型网,总线网等多种结构。在网络选路方式上,DWDM网络系统可采用广播广播与选择网结构或者波长选路网结构。

2.2 DWDM网络设计

DWDM的网络设计应该要满足成本最小化、网络结构最简化、网络功能最大化和最易修复等要求。在这些目标中,网络结构和功能最优是最具技术难度的问题,而在此前提下还要控制DWDM网络系统的成本就更具挑战了。因此,在具体的网络设计中可以分步进行设计,首先通过对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搭建来确定网络的骨架,在后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时就可以结合设计建设成本进行,对整个网络设计方案进行精修,实现功能最优前提下的经济化。

网状网络的优化设计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拓扑设计,拓扑设计主要是为了确定链路的结构;第二,业务路由器和容量传输要求;第三,空闲容量的分配,空闲容量的分配主要是为了应对网络故障。环形网络的优化设计主要可以从基本情况界定和环内选路由和波长对网络结构的分割和定位。环形网络和网状网络的设计在空闲容量的分配上有一定的区别,环形网络由于其空闲容量原本就已经嵌入环状网络内部,因此环状网络中无需进行空闲容量分配。

2.3 DWDM网络优化

DWDM网络的优化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息传输中的衰减和损耗问题,如色散问题、非线性效应抑制问题等。要实现对网络的优化首先必须要对光路传输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科学方法的计算,通过对设计缺陷的弥补来实现对网络的通信的优化。同时,在具体的网络建设中,也要尽可能的减少工程失误,优化工序,在信号传输系统架设完成后达到传输信号的高质量传输。为减少传输信号的失真和劣质信号的传输,必须要对高传输速率下的大容量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减少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小结: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不断普及,而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与计算机网络息息相关,于此同时人类的对计算机网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类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要求,使人类生活能够更加便利,计算机网络技术必须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发展。应该不断的进行网络传输技术的创新,对DWDM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要对其他新型的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开发,在各种技术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最终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性能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周旭娟.浅谈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6):273-273.

[2]张乐.波分复用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22):70-71.

[3]陈立.我国光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8):44-48.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7篇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日渐提升。当网络系统遭受计算机病毒或黑客攻击时,计算机网络内部的信息和数据会被破坏、盗取,严重时导致计算机网络出现瘫痪。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针提出相应的硬件防范措施,为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安全 硬件防范

1 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大体分为下列6个方面。

1.1 网络硬件

一般来说,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组成单元之一,而硬件设施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相关电磁信息在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传输线路实际传输过程中便被泄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窃密、失密、泄密的可能性。同时安全问题还表现在通信部分脆弱性的前提下实施数据与信息的交换和通信,并且U盘等移动设备的大量使用也增加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1.2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系统以及本地计算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ARP病毒的出现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并且Windows的远程过程涉及RPC漏洞。这些网络系统或本地计算机漏洞均可能严重威胁网络的安全运行。

1.3 网络数据库系统

当前微软等公司不定期数据库安全更新情况,并且提醒相关用户及时下载并安装补丁,从而有效避免系统遭受侵害。对于网络数据库系统人员来说,其需要根据相关系统安全更新情况,做好相应的系统更新升级,亩及时对安全漏洞进行修补。

1.4 网络应用软件

目前很多网络应用软件设计初期便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缺陷以及漏洞,随着软件自己功能的不断增加,缺陷以及漏洞也随之增加。现阶段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产生原因为这些应用软件的缺陷以及漏洞,因此应当重视软件的安全隐患且及时进行预先或补救处理。

1.5 网络策略设置

网络策略设置应重点做好网络控制工作,其包括设置用户类别与权限、禁止越权的访问和操作等。网络控制主要制定出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以及安全管理策略。

1.6 网络管理人员

当前很多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安全认识程度不足,并且责任心以及安全意识相对较差,其会导致大量安全事故出现,例如系统口令设置过于简单,使用手机号码、出生日期、姓名拼音以及其他简单的纯字母或纯数字密码,这些密码均可以利用暴力破解软件应用破解获得。因此要求网络管理人员提升安全意识,并设置一定长度且包括数字、字符以及特殊符号的密码,从而确保口令的安全性。同时网络管理人员应不定期修改密码,并对重要数据进行及时备份以及放置到相对安全区域。另外,用户级别权限划分明确性差或无级别限制均会造成病毒、黑客以及非法受限用户大量入侵网络系统,进而导致相关数据泄露、修改以及删除等问题,严重时致使系统崩溃。

2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硬件防范措施

2.1 防火墙安全控制

防火墙是现阶段网络安全较为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出于保护服务器和内部网络安全性的目的,通常采用双层防火墙技术,其中外层防火墙主要实施包过滤,而内部防火墙则对允许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进行控制,这样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独立区域。而提供外部网络访问的服务器则放置在该区域,这样使得攻击者及时破解外部防火墙进入,但也无法攻击内部网络。同时防火墙可以对网络访问进行日志记录,如系统出现可疑动作便进行相应的阻隔,这样可以避免计算机内部信息资料出现泄露问题。

2.2 入侵检测系统

这种技术可以对系统中未授权或不正常信息进行及时查找,从而有效保障网络安全,其还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违反安全策略行为实施合理检测。同时入侵检测系统可根据审计记录对不允许行为进行查找以及限制,从而实现保护系统安全的要求。根据数据来源划分,入侵检测包括基于主机以及基于网络等两种入侵检测方法。通常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混合使用,从而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2.3 端口安全控制

通常网络服务器的端口应采用自动回呼设备以及静默调制解调器进行保护,并加设必要加密措施进行节点识别。其中自动同呼没备可有效禁止伪装合法用户对计算机的访问行为,而静默调制解调器可以防止黑客的自动拨号程序对本地计算机实施远程访问以及攻击。

2.4 路由器安全控制

首先及时更新薄弱网络口令,目前很多网络安全事故主要产生原因为薄弱网络口令,很多网络路由器使用默认口令列表,因此应当合理设置边界路由器口令,并及时修改路由器的默认口令,从而有效降低薄弱口令导致的安全隐患。其次尽可能关闭路由器的HTTP设置和SNMP,并且允许路由器实施WEB界面进行配置,这极大方便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络运行的潜在安全隐患。最后确保路由器的物理安全,路由器依据具体地址对路由数据包进行智能化,但基于网络嗅觉角度进行分析,集线器主要向全部节点进行数据传递,因此和集线器比较,路由器的安全性相对更高。

2.5 基于硬件加速提升网络安全性

针对商用、家用或企业网络来说,网络传输过程包含很多较为重要的数据流,其主要相关高校网络各个节点之间进行传输,而网络传输过程也会将一些垃圾数据流混入到这些数据流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占用节点机器和网络带宽。网络管理人员也需消耗很多时间处理垃圾数据流,这些垃圾数据流还会限制现代网络的深入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硬件加速提升网络安全性,这也能有效释放通用CPU周期,并确保网络功能的灵活性。目前硬件加速技术大多采用硬件模块取代软件算法,并可有效利用硬件设备的快速特征。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来源较多,并且实际处理复杂程度高以及花费时间和资金相对较多,因此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根据实际计算机网络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硬件防范措施,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迪.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及硬件防范技术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5).

[2]陈健.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

[3]付欣,郭鹏.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 密码学 安全威胁 漏洞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19-02

目前,由于计算机网络为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各行业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依赖性极大,正因为如此,也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变得脆弱。若网络受到严重的攻击,使得信息系统无法运作,则极易引起整个社会混乱[1]。本文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漏洞的组成,详细探讨其安全威胁,并论述了采用密码学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具体应用。

一、网络安全漏洞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漏洞主要针对的是在设计系统软件时出现的逻辑缺陷以及错误[2]。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攻击Unicode目录的转换过程,每一个待转换的字符都有唯一的序号,则攻击方借助于向IIS的服务器发送出包含有非标准的Unicode字符序列的URL,然而IIS服务器并不对超出的Unicode字符序列实施检测,于是URL中一部分Unicode字符序列就可以避免安全检测,若对EXE可执行文件发送这样的请求,则攻击方就可以将该EXE可执行文件运行于IIS服务器[3]。此外,一些非标准的系统配置也容易将系统文件泄露。例如RPC漏洞,就可以提供可远程调用的、对所有人开放的通信规约。

2.应用软件

设计系统应用软件过程中,因软件开发工程的疏忽、考虑不全面,软件编程语言环境的约束等诸多原因,就有可能引起一些系统应用软件可以被其他攻击方改写[4]。此外,一些系统软件与另外一些应用软件采用某种方式捆绑起来,设计了连接等,这些都是属于系统应用软件方面的漏洞,极易成为一些网络黑客所攻击的目标。

3.IE配置与安全

目前,网络黑客或者网络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仍然是IE浏览器,由于IE浏览器中通常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5]。网络病毒篡改并劫持浏览器,然后将一些计算机病毒程序自发的运行,从而使缓冲区发生溢出现象,一些恶意的计算机代码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发生。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黑客攻击最易攻击的就是具有明显漏洞的IE浏览器,与此同时,防火墙等一些系统安全配置中存在的漏洞同样容易受到攻击。

4.截取网络传输信息

通常在计算机网络中所传输的信息数据,易被网络黑客所截取或者监听。于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以及网络传输线路均是网络安全考虑的范围,网络信息数据由于是借助于网络线路以及各个节点在进行传输的,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安全监控不现实,同时,网络传输线路中的漏洞也十分普遍。

二、网络信息安全威胁

1.恶意程序和病毒的威胁

这里所提出的计算机病毒是指以破坏或者感染计算机系统为主要目标的计算机病毒[6]。而恶意程序则是指以实现恶意目标而进入计算机应用系统、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而这里的病毒以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最为狠心的威胁,这类计算机病毒有5大特征:a.寄生性;b.传染性;c.潜伏性;d.隐蔽性;e.触发性,从而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出现,计算机病毒可放置于EXE执行文件的任何地方,一旦执行EXE文件,则计算机病毒会首先触发。而恶意程序的威胁会相对复杂许多,恶意程序有两种方式[7]:a.依赖于宿主应用程序;b. 独立于宿主应用程序,严格来讲,恶意程序也属于计算机病毒的一种,但其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特征。木马程序通常在表面上是具有一定功用的应用程序,但在程序的内部,一般会潜伏着一些恶性代码。从表面上看去,木马程序跟一般的正常应用程序没什么区别,但一定用户运行这类程序时,其里面潜伏的病毒程序通常会在后台运行,严重时,会对用户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2.黑客攻击

目前,黑客的攻击十分的普遍,频繁。虽然一些攻击还相对比较友善,然而在存在利益的情况下,这时黑客的攻击必然是恶意的,通常会比计算机病毒的危机更为巨大。计算机黑客会借助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来实施攻击,进行有目的的窃密、破坏,对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计算机黑客的攻击冬季通常是为了获得计算机系统的某种访问权限,以及拓宽计算机系统中的某种权限的使用范围,从而获得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保护状态的数据信息。黑客可得到一些网路传输链路的控制权限,从而实施侦听,寻求良好的攻击对象以及时机。例如:可借助于计算机端口的扫描来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确定目标对象是否接通;利用-SP指令来实施ping扫描,若发现目标对象接通;接下来实施计算机端口的扫描,接着采用-ST指令来获得已经打开的端口,并判断计算机端口的开放性,从而使用相应的攻击措施来实施攻击。

三、密码学解决措施

在论文前面探讨了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漏洞及其相应的威胁[8]。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漏洞以及其对应的威胁,均可利用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数据泄露的解决措施,即便是存在一定的数据泄露,攻击方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方可解密。密码编码学已成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技术,确保了信息数据的保密性与完整性。其常见的解决措施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