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叛逆 反抗 班主任 青少年青春期是叛逆心理的多发季节,是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依赖性和独立织在一起,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时如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往往会导致其逆反心理和行为,不接受教育者的正确教育,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就需要针对特殊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顺利走过“叛逆期”。

一、小学教育中叛逆的含义

(一)叛逆

对于“叛逆”的定义,教育学、心理学不同的学科词典、文献都给出了各自的定义,笔者摘录了对“叛逆”的解释如下几种: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心理学认为,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希望通过自己的“标新立异”甚至是“唱反调”,来引起别人注意。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青少年的叛逆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里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映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三)小学教育中的叛逆

小学班主任或者其他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小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就会产生与老师对抗的行为,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这些行为愈演愈烈,产生逆反的心理,这些现象就是小学教育中所涉及的叛逆。

二、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叛逆行为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一)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叛逆行为的表现

1.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班主任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2.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做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儿义气等不良行为倾向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务、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3.认为自己“长大了”

这一时期的孩子反对成人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儿”来看待,要求以成人的身份出现。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不大愿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决定;一旦决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更不想和老师沟通等等。

(二)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叛逆行为产生的原因

1.自身生理和心理原因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正由儿童迈进少年的行列,这是极为特殊的时期。调查显示,自升入高年级以来,将近38%的学生在生理上有变化,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比生理发育更为显著的是心理,将近有75%的学生有了成人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2.家庭教育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它是人一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不同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孩子。家长适当的教育方法,往往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学生又找不到适当的排解途径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指导、规劝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叛逆心理。

3.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有些老师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索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填“鸭”式、牧“羊”式,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僵化老化,枯燥乏味,学生很可能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叛逆;也有些老师因为个人的好恶,不能一视同仁;对学生评价不客观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片面的评价往往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三、班主任对学生叛逆行为的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对叛逆行为形成正确认识

1.正确看待,走出认识的误区

班主任对学生叛逆行为的认识的转变必将带动态度和处理方法的转变,这些都将为正确引导、转化孩子的叛逆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2.正确调节班主任对学生叛逆现象的偏见

其实,叛逆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应,是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可能产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高年级学生产生、形成叛逆心理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当老师的要珍视学生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二)班主任对叛逆行为的教育策略

1.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身处地与学生沟通

老师需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结合叛逆期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去了解这一时期学生叛逆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要想消除这些分歧,达成共识,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2.勇于“屈尊”,尊重、鼓励学生

这一时期的孩子渴望被认同、渴望被尊重,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学会善于打破师生之间阶级对立的模式和“老师至高无上”的态度,试着“弯下腰”、站在和孩子一样高度的视野去读懂学生。

3.重视“家校联合”的教育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如果学校和家庭能相互支持和配合,那么学生的身心就能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施教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叛逆心理,并非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能正确全面认识其实质,真诚关爱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疏导调试,相信定能伴随着孩子,一起走过叛逆,迎来和风日丽的明媚坦途。(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甘剑梅.青少年叛逆及其教育关怀[J].思想理论教育,2005(5):43.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抗逆力

一、概念界定

1.青少年

青少年是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各学科关于青少年的定义很多说法不一,这里主要指处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对着干”为基本特征的心理行为反应。广义的叛逆指青少年凡事都要反着来的心态,对内容不在意,最在意“反其道而行之”的表现。这里的狭义叛逆指青少年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对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种种抵制和反抗。

3.抗逆力

抗逆力也称为心理弹性、韧性、复原力或压弹,指的是物理上物体受到另外一个物体压迫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恢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在遭受困难的时候表现出的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系统的。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受年龄身心特点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有了新发展,追求独立和个性解放,自尊心与好奇心增强。另一方面,从优势视角看,随着年龄增长及知识经验增加,逆反是青少年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逆反的前提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试图通过逆反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逆反是青少年对学校规训的反抗。福柯认为:“纪律首先就是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教师通过座位的安排和相应惩罚来管教学生,比如有的将认真听、学习好的学生安插在教室前排,将“调皮捣蛋”的置于教室后排角落,对所谓“差生”的惩罚等,都容易伤害到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

青少年逆反心理受家庭、朋辈和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父母自身是什么样的,以怎样的模式对待孩子的,这些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映射。朋辈群体对于青少年而言,有着近似的价值观、心理感受和需求,很容易产生相互依赖和感染。由于青少年性格不稳定,受外界影响大,所以社会文化、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塑造同样不可忽视。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解读

逆反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之所以逆反,往往是因为部分青少年没有正常的情感、行为表达渠道。把握不好,逆反心理确实会带来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三个环节解读。

1.解构问题: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青少年之所以会有逆反心理、情绪和行为,出现很多让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是因为这些人认为青少年做事风格策略不同于常人,而给他们贴上“逆反”标签。所以要做到理解,了解青少年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困境,了解青少年及其社会关系网,倾听他们的生活故事。

2.建构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抗逆力

在重新界定问题之前,逆反青少年习惯于周边对他的各种描述:“顶撞”“不求上进”“无能”等。优势视角则转换角度看问题,认为种种“逆反”背后,有功能需要挖掘,青少年的逆反、挣扎、抗议等正体现了他们的力量和能力,这种不利处境唤醒了他们的抗逆力,彰显了他们渴望独立、坚持自我、不肯放弃的力量。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逆反背后蕴藏抗逆力,表明他们还在成长。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努力生长,没有放弃阳光。

3.重构生活:用“ 常规途径”替代“ 非常规途径”

抗逆力有两种:“ 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包括胜任力、爱心、贡献和乐群。非常规途径包括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和混乱的行为。这两种抗逆力途径的方式不同,常规途径所采取的行为是得到社会的认可的, 而非常规手段则采用反抗、挑战等行为,做出一些与常规相悖、成人不认可的行为。作为其监督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青少年借助常规手段表达,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帮助青少年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叛逆心理 人格教育 沟通

青少年时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使青少年常常处于一种困惑和矛盾的胶着状态。家庭不和谐,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则进一步导致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长辈对他们带来的威压感。如果不及时加以疏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学校、社会、家庭应正确认识青少年成长阶段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其在获得承认感的同时向正确的方向过渡。

一、对叛逆心理的理解

“叛逆心理”又可称为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部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然而青少年阶段表现得更加普遍、更加强烈、更具代表性。因此,逆反心理几乎成了青少年阶段心理特征的代名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1]换言之,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当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时这种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就应运而生。

二、青少年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成长阶段自然的心理“过渡期”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措手不及。从而应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去度过心理的“过渡期”。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期望,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是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但脱离孩子实际的水平的过高期望,会造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种高压状态,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便失望、埋怨、甚至打骂,影响家庭和谐的心理氛围。因此,父母应实事求是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的幸福成长着想。

(三)学校的教育方式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监护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引导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与高考有关课程,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和人格,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在很多地方,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是被动的、被迫的。

三、应对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策略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一)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内心,让师生敞开心怀,走进彼此的心,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感情。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提倡人格教育,形成评价能力,判断能力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曾说过:“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2] 在人格教育中,大多采用情景讨论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判断能力。例如用“远交近攻”法,激出孩子的拼劲。健康的心态、阳光的心理是青少年人格树立的养分。生活错综复杂,孩子难免遭遇误会、烦恼或者挫折,每当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心理疏导,打开孩子心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宽容大度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沟通畅达,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圈。所以,家长要“远交”“突发事件”中的老师或同学,达成相互理解口径一致;要“近攻”孩子的心理特点,促使孩子多看自身不足不断自我超越。 对于孩子来说,得到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是无法用其他东西来比拟的。

每个青少年都是独特而唯一的,都是各具特色的,需要每位家长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所以,每一位家长首要的也是长期的必修课就是――了解孩子,从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件小事,从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

(三)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老师除了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通过有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外,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无声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3]

1、热爱学生,严格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4]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有这样几点体会:一是严而有理。严格要求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是由教育过程的需要及教学教育任务决定的。只有当这种严格要求能促进人的智能、道德、体力、综合技术和美育上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单纯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效果就比较理想。四是严而有恒。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因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这就要求,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3、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5]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信息量极大的动态系统。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交际之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

总之,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施教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叛逆心理,并非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能正确全面认识其实质,真诚关爱,注重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情适时疏导调试,相信定能随着青少年,一起走过叛逆,迎来风和日丽的明媚坦途。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第235页。

[2] 江镇康:《大众健康》,1999年第7期。

[3] 王永娟、刘凤良:《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年第10期。

[4] 李学农:《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出版,第241页。

[5] 陈录生、马剑侠:《心理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出版,第212页。

作者简介 丁西省,男,河南封丘人,1967年4月出生,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电话:13598697701邮箱: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4篇

我们都曾度过这样的青春,满怀着“我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人理解我”、“是世界错了,不是我错了”的信念在世上横冲直撞,认为自己心底受过很深的伤并因此莫名悲愤,坚持做着被周遭人视为但自认帅气的事情。

青春期的大脑热爱冒险。成年大脑对“损失”更敏感。但对青春期大脑来说,最能打动他们的是“没准会有超出预期的收益”,此时的大脑中,“快乐中枢”腹侧纹状体有着较大的面积和密集的灰质,令少年们对能带来奖赏的多巴胺尤其敏感。当收到的奖金比预期更多时,8至30岁的被试者里,快乐中枢反应最大的是14至19岁的人群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许多人从青春期开始沉迷于最能激活多巴胺系统的上瘾物――烟草、酒精、赌博、上网、游戏……德国研究者曾找来一群每周平均玩21小时游戏的14岁少年,要求他们迅速按下正确的按键,成功就会得到奖金,有趣的是,即使失败,这群少年的快乐中枢仍然活跃 。正常大脑会“厌恶损失”,上瘾的青春期大脑反而可能“追逐损失”。父母眼中,这叫“专干蠢事”。

青春期的大脑过度乐观。这时候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刀枪不入,气运所钟,风险只会发生在其他“愚蠢的人身上”。 心理学上,这叫“个人神话”。父母眼中,这叫“无脑”。

青春期的大脑还没完全学会“共情”。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人类从五岁开始才逐渐习得,一般到三十岁左右才会完全掌握。伦敦大学的研究者就曾发现,成年人在行动前,会更多地思考“我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他人”,同时激活克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而青少年在行动前,大脑里活跃的是负责简单行动的颞上沟,“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这种念头压根就没出现在他们脑中。他们难以理解父母的担忧,为了摆脱“控制”,会做出许多毫不体谅的行动。父母眼中,这叫“无情”。

总而言之,在父母眼中,青春期的孩子们就是一个无脑无情无理取闹还专干蠢事的奇葩。有统计显示,有青少年的家庭中平均三天就会发生一次冲突,每次争吵平均11分钟。

当然,世事无绝对。对于青春期的这些表现还得从多方面分析探讨一番。这样,或许能从中找出某些个平衡点,让青春期不再那样可怕,青春期也一样美好阳光。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边缘人”?

过去,还在儿童时,他们心目中,存在两个世界,孩子的天地和大人的世界。他们曾经清晰地认定,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儿童自我的世界,没法与大人的世界平等。因此,孩子接受父母的管教,天经地义,理当如此。

现在,他们逐渐走出那个儿童世界,向成人世界挪步。可是,这两个世界之间,路程并不算短。于是,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他们成了两边都不隶属的“边缘人”。一个新的中间世界产生了,这就是青年世界。

你说他们是儿童,现在,决不会再被他们认同。是啊!男孩子,崇尚体育,爱好运动,而且,从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自己――体质,日益发达;力量,日益强大。女孩子,通过人们投来的目光,特别是异性,更关注自己身体外貌。成人,不正是如此的吗?可是,自己这就算成人?底气又觉不足。回头望望,那个狭小的儿童世界已容不下自己。向前看看,成人世界的门槛还无力迈入。于是,深刻的矛盾摆在了面前,回避不了。

“快快长大,快快长大!”我们小时候,天天都在期盼着有朝一日长成大人。于是,在潜意识里,就会无形中地憎恨自己,那么弱小,不像个大人。有的也会憎恨父母,是居高临下的父母,强大的父母,使自己更觉不像个大人。

怎么办?与父母去抗衡,掂掂自己是否真有力量。这举动,一方面表现出对儿童时盲从父母的怀疑;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建造自己世界的愿望。

可是,抗衡进行得并不顺利。于是,自信维持不了多久,又有自卑袭来。就这样,动荡、狂飙何曾休止过?矛盾,冲突,烦恼,使青年陷入混乱。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但同时,每个人又必须通过他人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当我们认为别人肯定、认识的人并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也许一直在笑,但真正的我一直在哭泣呢……”,如果是这样,心中会产生莫大的恐惧感,反射为一种不依从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独立思想、个人爱好、以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隐私或者是希望别人理解而又得不到理解的领域。我们也许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误解、心与心之间没有障碍的世界中。

而青少年,他们正处于心里上的一个“过渡期”,渴望肯定、渴望独立、渴望自由。在这一阶段,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渐加强,由于身体发育已经和成人差不多,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迫切地想要脱离成人的监护,却依旧缺少足以保证自我生存的力量和智慧。为了表现自己,孩子们往往会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其实,他们如此做,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担心外界忽视自己的存在,才会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地位。但这样的“争取”很多时候变成大人眼中的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生中不稳定的阶段,一个是处于成长期,一个是处于衰退期。在这一时期,子女与父母亲均处于格外紧张的状态,一旦碰撞出火星,便极有可能把两代人一并烧伤。

一位40多岁的母亲,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心烦意乱、好发脾气。这时,她的15岁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得非常叛逆。于是,更年期的母亲与青春期的女儿战事不断。女儿总是抱怨母亲管得太严,听听流行歌,说是“靡靡之音”;出去玩,也要刨根问底调查一番;稍微解释下,就是一顿臭骂,简直不可理喻……而母亲对女儿的一些追星行为觉得无聊又无脑;只要谈到班上的某个男生,母亲就觉得别扭,气不打一处来;还总觉得孩子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心思没花在学习上;故意和自己作对等等,这样的战争一波接一波地袭来,弄得家无宁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10~20岁为青春期。在这一时期里,青少年的身心都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逐步产生了思考问题的浓厚兴趣,热衷于争论和思想交流。他们急于独立,渴望被大人尊重,更希望得到社会承认,却屡屡惨遭失败。因此,他们以苛刻的眼光审视父母与社会,对大人强烈的轻视感中带有一定程度的仇恨,这种自主的青春期意识,使这一阶段的家庭代际冲突犹如大海的波涛永无宁日。也有的心理学家划出了年龄段的特征: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10~20岁是对父母的轻视期,20~30岁是对父母的理解期,30~40岁是对父母的深爱期,但直到50岁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所谓代际冲突,主要指10~20岁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是青春期现象,而中学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群体。

这时,如果孩子的青春期撞上母亲的更年期,对处于更年期的母亲来说,因为情绪不稳、心情烦躁,对儿女心烦话多。虽然很多人主观上是为了孩子,潜意识里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你听我说”的需要。于是,孩子与家长常会出现对着干的现象。

更年期遭遇青春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应对?作为母亲,应该避免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尽量把子女当成自己的朋友,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子女也应该理解母亲,平时帮母亲多做些家务,经常进行沟通,用心去爱自己的母亲。而作为丈夫和父亲,如果发现妻子和孩子的冲突,一定要从中多做些化解工作。

有研究表明,母亲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性格中关系更为直接,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母亲过分严厉,子女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母亲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因此,处于更年期的母亲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生活的健康性,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能放任自流或强行压抑,并训练和引导孩子学会情绪调控,尤其是在消极情绪的调控上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这样应对青春期的“叛逆”

“欣然接受”青春期的“叛逆”

专家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通过竞争增强自信心的过程中并不是找自己同龄的“优秀生”,而是喜欢挑战“权威”,在孩子心里,这种权威主要是父母和老师。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进入十几岁后,开始变得特别爱面子,家长再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肯定会惹孩子不高兴,和孩子打球、做游戏赢了孩子,他们甚至会气得痛哭,而孩子在学校也不再对老师崇拜和尊敬,却换之以评头论足,甚至针锋相对。

“这都是青春期孩子‘挑战权威’的具体表现,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挑战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且,出于安全考虑,孩子往往将这种挑战的对象锁定在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胡邓认为,家长对孩子在青春期表现的“叛逆”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而应该“欣然接受”。

“首先,这种‘叛逆’是不可避免的。”胡邓说,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同时,这种叛逆是必须的,孩子只有在青春期经过这种冲突才能初步建立未来社会竞争力的基础,为日后的社会竞争提供最初的心理自信心基础。当孩子在对家长表现出挑战的迹象时,家长最好能表现出有原则的示弱,而适当帮助孩子增强这种自信。

胡邓说,这种“叛逆”也是双赢的,孩子在通过“幼稚”的竞争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是在提醒父母,家庭中将要减少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而增加一位顶天立地的青年。家长在此时应该告诉自己,换个角度理解子女,并有意识地给他们更多更自由的成长空间。

适当尊重孩子的“叛逆期”

尽管父母会认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但养育这件事,从来都是充满互动的双向过程。父母在教导人情世态、“社会化”下一代的同时,青少年也会给“知识陈旧落后”的父母带来最新的时代观念,从而“社会化”父母。在此过程中,越是拥有开明心态、愿意接受新知的父母,越可能赢得青少年的信任。

青少年爱父母,并非因为父母是完美无缺的人类。父母爱青少年,也不该带有“你必须完美”的附加条件,而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接受青少年的本来模样。自认父母关爱并会支持自己的青少年,可以成长为所谓的“安全型依恋者”,他们适应性更好,社交能力更强,也更能在困境中平复情绪,找到合适出路。而依恋类型是焦虑或回避的青少年,则会更带有敌意,也更可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所以,亲爱的父母,假如你们不想让孩子日后的生活变得懦弱而平庸,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家庭,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失去朝气,那就让他在青春期的年龄段,适度地发泄,适度地放肆,适度地反抗,和孩子多多交流,总之,请尊重孩子的“叛逆期”!

批评孩子要把握分寸

要想减少孩子的逆反情绪,父母就不能滥用批评。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

谁没青春过?对于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家长要用理解甚至欣赏的态度去面对,要知道,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一味地打压,只会影响彼此的交流沟通,甚至扭曲孩子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成长,可以从和孩子切身相关的小事入手。如孩子爱打篮球,那就可以从他喜欢的篮球明星身上把问题展开,通过明星的成长经历来引导孩子。想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类行为,就要尽量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由此才能保证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侵犯。当他有错误的时候,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进行教育,而是私底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帮助孩子分辨清楚是非的同时,要让他们意识到其实父母是关注自己的,更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已经长大的成年人来看待。

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比一个雄辩的批评家更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逆反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孩子所思所想之后,父母可以对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判断进行修正,可以明确地指出他的哪些想法和判断是不对的,是父母不能同意和接受的,但在否定孩子的同时,父母也有必要表达出对他的充分理解。孩子如果感觉父母的态度是和蔼可亲的,对自己是能够理解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的,他自然也会乐于考虑父母的意见,而不会不假思索地与父母对着干。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康社会;逆反心理;正确引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当代九零 后青少年,绝大多数出身独生子女家庭,接受的知识与教育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截然不同,形成了独具个性、颇有创新或叛逆色彩的心理模式。其中,对于传统教育的逆反心态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心理影响因素,我们有必要加大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从而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心理基础。

一、正确认识逆反心理表象,积极探索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从逆反心理的表象上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往往对于他认不不合适的教育、知识及其能力体系,一律采取回避、拒绝、反对的态度,反其道而行之。其行为结果,或是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或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或是独辟蹊径、张扬个性;或是另起炉灶、开拓创新。有的逆反心理行为给正面教育、传统教育带来极大困难或反复;有的则给正面教育、传统教育带来猛烈的冲击和挑战。一味否定现实、否定传统的逆反心理,对于我们会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极其不利的。

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的基因,这是普遍现象;而青少年暴发逆反心理行为,则应是偶然现象。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主要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情感是人们对认知信息内容的情绪体验,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作用。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逆反心理现象,减少或杜绝逆反心理行为的发生。

二、全面把握逆反心理成因,努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不外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因而,我们应从这两个方面加以重视,改善客观环境,调控主观意向,从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从客观因素上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良环境、不良教育方式有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中更易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学校是客观存在的不良因素,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教师教育的方法不当、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知识不新,方式简单粗暴、教育人云亦云、心态傲慢自负、举止玩世不恭,都极易让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

找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我们才可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调控逆反心理走向,扎实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理基础

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逆反心理自由发展、走向叛逆社会的极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如果是一个心理畸形、行为怪异的群体,那将是国家的灾难、民族的灾难。因而,科学调控、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心理走向,减少和杜绝逆反心理的产生,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心理基础,极其必要。

一是要提倡关心关爱,杜绝冷漠心态。充分尊重青少年,是减少青少年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的重要途径。尊重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随时关心他们,学校处处关爱他们、家庭时时关怀他们,用热情代替冷漠,用尊重代替轻蔑,用重视代替忽视,让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认同社会、认可学校、亲近家庭。

二是要提倡逆向思维,杜绝逆反心态。针对青少年敢想敢做敢为的心理特征,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主动换位思考、换位决策,自己不仅须逆向思维,也引导青少年换位思考、逆向思维,从而识其大体、择其正路、崇尚真理,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掌握时代全新之理念,远其糟粕,辨其谬误,逆向思维而不逆反真理。

三是要提倡平等对话,杜绝粗暴心态。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育,内容再正确,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就更别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似的误人子弟了。我们须强化互动交流,减少填鸭似灌输;强化平等沟通,减少说教式训斥;强化个性独立,减少公式化培养。

四是要提倡正面引导,杜绝放任自流。谬误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青少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模式尚未成形的时候,社会、学校、家庭务须加强正面教育引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他们,用优秀的文化培养他们,从而消除代沟、清除误解、摒弃谬误,实现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材,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工作

一、引言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就像播撒在花园里的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最后绽放花朵的过程,一定是需要园丁们辛勤地浇灌与施肥的,教师所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在现在的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种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了各种新知识,新思维,而处于新知识下的青少年们,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向旧思维说不。他们对自身现状不满,愿意去不断挑战旧秩序,获取新的思想和事物。但是同时,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下的年轻人,也普遍存在着一些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有很大的虚荣心理,互相攀比,崇尚名牌[2]。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像青少年们传授知识,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三观才能指导我们的青少年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进,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这正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背景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因而青少年的心理是我教育工作展开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而心理学的理论则是我们展开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指的是一个人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段时期,一般为13-18岁之间[3]。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时期,也是最为叛逆桀骜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在青少年时期里,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智力都在迅速发展,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心理尚不成熟,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极端性,这是所谓的“叛逆期”。人们在这个时期,往往习惯向同龄人敞开心扉,而不愿意与长辈进行交流,对于长辈们的教导更是不屑一顾,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反叛性,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握这个时期,把握住群体的共性和个体的个性,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三、思维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当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他的教学水平能否提高将取决于他是否具有一种理性的教学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本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几种思维方法必须牢记。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期望

“毕马龙效应”指出,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师毫无疑问地在极大程度上会是他们信任和崇拜的对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和每一名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反之,由于青少年通常心理较为敏感,当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可能并没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是失望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也常常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慢慢地开始抗拒和老师的接触,并且拒绝老师的要求,表现出叛逆的心理。对于一些性格更为内向敏感的学生,可能老师一次的冷淡,便会让他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留下心理阴影,最后导致成绩的下滑和品行的变坏。因此,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来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信任。

(二)经常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很多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开始讨厌这位老师,甚至开始讨厌这门课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继续前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动力。

(三)巧妙应用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和语言,对其他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同学,任何老师或者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其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善学生的自卑感,发现自身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向成年人袒露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这对于提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

(四)倾听学生,进行相互沟通

学生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寻求老师的帮忙,首先我们要仔细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可以完全放松,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问题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导。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因此,我们必须应该承担起这个身份的责任。

四、总结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实际中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要想新时代下的教育更加的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在正确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燕.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9):197-198.

[2]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4):159-160.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对待方法

        笔者多年来从事高中教学,对学生的青春期特点,叛逆心理深有体会。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转化工作就“正确对待青春期学生叛逆心理的研究”这个主题谈一些笔者的体会和做法。

        此年龄段的学生有相当部分是比较叛逆的,所谓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充满爱意的班集体则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笔者努力把班级体,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笔者倡导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帮助,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使他们渡过了难关,战胜了青春期的消极情绪。他们就是高二(13)班的全体教师和可爱的孩子们以及所有关爱高二(13)班的领导---尤其是德育处王荣春主任、年级主任房玉进、杨建刚团委书记、王清军老师等和学生的家长。所以在对待叛逆期的学生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家一起努力。笔者教高一学生时,这些学生有很多的坏毛病。高一刚开学时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差,集中调皮孩子多,有“十大金刚”的说法,德育处王荣春主任专门组织开会,会前让笔者好好了解情况,会上建议各处室人员、包括他自己与这些孩子结对子。通过大家的帮助及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一路走来,现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心态都非常好。学生们先后获得过冬季长跑团体奖、运动会方队表扬、团体操比赛第二名、优秀班集体称号、歌咏比赛最佳组织奖、课间操跑步三等奖、卫生示范班、卫生达标班、张文哲获年级演讲比赛三等奖等殊荣,并获得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这一年来逼着做得最多的就是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大朋友。

        在这期间,笔者的做法是,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高一接班,笔者就先想办法和他们搞好师生关系,与孩子们交朋友,用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到笔者的真诚,真正感到我笔者是为他们好。笔者平时的教育是在乎他们、关心他们的表现,不听话当然有批评,但笔者更多的是充当引路人。要求学生做事要讲求良心,尊重他人,要学会感恩,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地接受笔者的观点。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笔者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情与理方面多作疏导工作。即便笔者偶尔火气很大,也尽量压住自己,提醒自己耐心点,避免与过于叛逆的学生发生摩擦,以免自己的绝招难以施展。所以接班至今,笔者可以很自豪地说一句,他班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记恨他。有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我们班,笔者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朋友,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笔者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笔者的班级现在

有很多这样的男同学,他们学习成绩很平常,比较调皮,但体育成绩比较好,特别喜欢打篮球。但若直接强行反对他们去打篮球,学生一定会在心理上与教师抵触。所以笔者没有这样做,而是找机会和他们谈心。笔者说:“你若体育好,高考要比其他同学有优势,如果你今后考上大学,那你绝对是很吃香的,你知道吗,现在好多单位都喜欢艺体人才。找工作会更容易些。”此外,笔者和其它教师还建立了“一帮一”互助对子。

 在工作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学生不理解笔者及教师的所作所为,但笔者并没有在意那么多,仍然为学生的成长不断努力。笔者也与学生坦诚相待,他对学生坦诚地说,他在乎的不是那点班主任津贴,在乎的是学生是否有好的习惯,在乎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乎的是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

        紧抓学生心理特点,笔者在“和睦”“团结”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具体体现如下:邱东建转学—笔者开了简单的欢送会,本班的学生全到,其他班的学生也有同学来。学生们跟笔者的关系都特别好,学生有人称呼她李姐,班里男生大多调皮习惯不大好,笔者有时也打趣说他们“像土匪”一样,他们也打趣叫笔者“司令姐姐”,他们还将班级qq群昵称就叫“盲盗”集团。不少的家长也告诉笔者孩子们在家懂事多了。

        笔者还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子女是真的很关心。家长会上,针对孩子的特殊心理发育时期,叛逆心理较严重,不论孩考试成绩和在校表现多么不尽人意,家长和教师都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事得其反。笔者劝慰每一个家长去找孩子的闪光点,回家之后表扬他们的进步、优点。不足也不要打骂,抓住时机正确引导。所以次日孩子们返校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笔者觉得自己也是幸福的,孩子们也不会出现开家长会不通知家长的情况了。杨梅的家长专门来校说了一番话---“我原以为我已很会说话了,没想到(13)班的老师更会说,尤其是班主任说的更好---”,刘炳晨的家长---孩子进步了二百多个名次、王平的家长---“孩子进步很大,感谢老师”—李淦的家长---“孩子虽然在班级有点退步,但在年级却进不了不少,说明(13)班是一个团结进步的班,感谢老师”等。还有一位家长在会后说“把孩子交到这些这么负责任的教师手上,我们放心。还有很多感谢等等的话语,这些话让笔者心里很感动,觉得自己在心理方面工作还是有收获的。

        班主任工作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班主任需要的不仅仅是责任心和实干精神,还需要极大的智慧。笔者会更加努力的在以后工作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索。这里教师们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不计较个人得失,但他们却在乎那一份份充实,及沉甸甸的情感。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和笔者一样,致力于教育事业,真正关心青春期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边玉芳,蒋赟.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特征及干预现状的剖析[a].第十届全

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牛涛.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探究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12).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家庭教育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乡结合部就是一个在地域上位于城市与农村连接处,在生产方式上脱离了农业,但又与农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呈现半城市化状态的同时又向完全城市化程度动态发展的新兴经济地理单元。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学校的日常管理体制较为松散,加之家长对孩子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得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较少,形成了学校、家长对学生管理的“盲区”。学生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正确的引导,则会导致步入歧途。

1我国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1.1暴力型家庭教育方式

一些家长常因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或因工作不顺心,家庭成员关系不好,采用命令、恐吓、惩罚等方法,甚至动辄打骂子女,丝毫不顾忌子女的自尊心。家长依靠权威和强制性训练,迫使子女听命,他们无视子女的存在,以粗暴手段将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子女,限制子女的活动自由。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容易使亲子关系严重恶化,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管教形成一种叛逆心理。

1.1.2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的关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过分的爱,从而陷入溺爱是对子女的害。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即使是错的也一味的纵容,千方百计的袒护。这种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与宽容,对子女百依百顺,百般迁就,过分姑息,其结果形成子女自我中心意识,任性、叛逆、不能与周围的人协调相处,更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气。

1.1.3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不关心子女的需要,不理解子女的心理,不负责任,放任自流。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无法教育子女,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尤其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由上一辈人看管。另一类是无意识教育子女,这些父母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他们负责,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类家长无所谓什么教育方法,一切听其自然,其结果是子女形成情绪不稳、惹是生非,用怪异行为招惹他人注意;或态度冷漠,缺乏责任心。

1.2我国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是不同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顺序,他们往往喜欢以成人的心理去思考孩子的问题或是把青少年的心理当成幼稚儿童的心理去思考。

1.2.2重智轻德

出现这种家庭教育的误区,易导致青少年对他人漠不关心,不会与人沟通,缺乏应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形成自私、易冲动,好嫉妒、冷漠的个性,甚至采取轻生、违法犯罪等极其偏激和极端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2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中家长对青少年的教养态度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1家长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较大心理偏差

家长与子女之间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心理偏差,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障碍,只有自觉消除这类心理偏差,增加家长和子女的沟通融洽亲子关系,才能使家庭教育顺利沟通,取得理想的效果。

2.2家庭教育方式的总体水平缺乏科学性

第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容易采取放任、纵容的教育方式,这类教育方式的失误在于家庭教育缺乏目的、理智和严肃性,牺牲教育原则和教育要求去取悦子女。过度的放任和纵容孩子只会任其缺点和过错放大,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加不会改正,这样孩子会走上歧途。

第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时会采取惩罚的专制型教育方式。由于城乡结合部家庭中的家长大部分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对于子女平时的所犯的过错更多的是打骂或者体罚,他们的教育方式仍沿袭过去。这样的教育子女方式让子女会和父母愈来愈疏远,也会愈来愈叛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偏向、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将是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全体家长的素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切实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和精神道德水平;二是端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念;三是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这不仅是改善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首要条件,而且也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3我国城乡结合部的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3.1重视家庭教育的道德功能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支撑。家庭作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尽到这个义务,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

3.2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长除了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外,还应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同时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重视子女早期性格的培养,尤其是进入少年时期,这可以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良好的性格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摆脱在青春期常出现的问题。

3.3保护子女自尊,进行适当的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子女施以影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行为规范的方法。在子女犯错误时,家长要给子女讲道理,一起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只会伤害青少年的自尊,他们虽然口服,但不一定心服,时间久了更可能用行动上的叛逆表达对父母的不服。

3.4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但这种爱要表现恰当,过分的溺爱是对子女的伤害,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即可,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应当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拒绝,并应摆明道理,对子女进行教育,使子女摆脱不良恶习。同时,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的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力所能及的事,培养青少年独立、坚强的个性。

4结论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其生态格局最终将随城市化进一步深化而消失。但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将会存在。但真正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绝不是城乡结合部家庭自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少菲,肖周录.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裴水凤.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探析[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 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

[4] 吴雪飞,刘宝龙.对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 卢梅丽.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程骏.“城中村”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