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1篇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常常造成肾脏、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结构与功能进行性损害。高血压患者病程一般较长,多反复发作。病人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情绪波动较大,倍感身心疲惫,多数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已日益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病后均有心理状态的改变。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心理护理

1.1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谈,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

1.2 创造良好的环境病房环境舒适、幽雅、温馨。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空气清新,尽量把轻重病人分开,以免相互干扰,影响休息。

1.3 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我们要做好解释,解除患者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以及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4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要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家属也应给病人以理解宽容与支持。

2 健康指导

2.1 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病因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嘱患者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

叮嘱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尽量让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如果血压偏高不宜降的过快、过低。对于高血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调脂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降糖药物治疗。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仍为服用降压药物,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需长期服药,所以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2 坚持适度身体锻炼

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根据病情可选择慢跑、骑车、健身操、太极等有氧运动,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悸、气急时应就地休息。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俯卧撑等。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恢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锻炼身体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对生活的信心。

2.3 健康膳食

高血压病人原则上以低盐、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可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尽量少吃酱菜、咸菜、咸肉、咸鱼等,牛奶富含蛋白质,其胆固醇与钠盐含量较低,可适当饮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改变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戒烟、戒酒。

2.4 保持大便通畅

日常除多食粗纤维食物和粗粮,养成每天适量饮水的习惯。一旦出现便秘也不用紧张,可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以润肠通便,必要时可遵医嘱用药,排便不宜过分用力,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还可服用一些缓泻剂。病人家属尽量配合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孤独的情绪。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50-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随年龄而上升,目前我国1.3亿高血压患者中,老年患者占25%~35%[1]。如何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是社区门诊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5年6月~2007年12月社区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5岁,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高血压并发症者。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66~80岁,平均(72.3±6.4)岁,平均病程(4.9±3.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1±3.2)年,平均血压(157.3±16.4)/(105.3±8.2)mmHg;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65~81岁,平均(72.5±4.3)岁,平均病程(5.0±3.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6.8±3.2)年,平均血压(154.3±15.1)/(101.3±8.9)mmHg。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疗程为8周。由医护配合共同实施。具体方法:①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热情耐心地听取患者的倾诉,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从言行、情感上亲近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②利用心理干预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数老年病人经历了漫长的就医过程,对恢复健康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对疾病严重的过分担忧或麻木。向患者耐心讲解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如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并介绍同种好转病历,传递良性信息,鼓励病人。③进行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戒除烟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④做好家属思想工作。经常与家属沟通,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第周测血压1次,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臂坐位血压。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下降较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已知反复的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可以引起高血压[2]。由于长期持续紧张和焦虑,使血管紧张性增加,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同时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形成高血压[3]。

本研究显示,药物辅助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当一个人面对疾病或心理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我们除了给患者本人以心理支持外,尤其加强了患者家属的支持系统。给患者家属做健康教育,让其意识到他们在患者疾病康复中所起的作用,使其积极、正确地参与到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护理中。研究资料显示,社会支持与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及疾病转归均有正相关系[3,4]。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使患者从中得到情感支持,有安全感,个人的价值得到保证、产生自尊,易保持和恢复健康[5]。同时,我们还加强健康宣传教育,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是 必要的,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此法操作简单方便,可在社区门诊、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国树.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11):879.

[2] 陈灏珠.内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6.

[3] 肖惠敏.姜小鹰.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9-970.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63-2

1异常心理

1.1恐惧心理多见于病情重因心理准备不足而导致过度的心理负担,易受外界恶性刺激为特点,表现为恐惧惊慌,性情易怒,思想顾虑较重。陷入困境难以解脱。

1.2抑郁心理多见于病情反复发作的高血压患者,他们背着沉重的包袱对疾病失去了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思维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1.3猜疑心理多见于急性期的患者,对周围事情特别敏感,毫无根据怀疑别人,对医疗中的特殊检查,特别护理及周围环境刺激爱追根问底,怀疑猜测医生护士及家属隐瞒病情,把一些无关联的事情扯到自身,导致失眠怠倦。

1.4孤独感多因环境改变,离开了家庭及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对家人的依恋需要不能满足。处在孤独寂寞中,呈悲观绝望状态。

2自我护理指导

2.1定期体格检查,发现血压高更要定期复查血压,尽快查明原因,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并通过一定的检查,了解心脏、肾脏、脑是否有损害表现。

2.2加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有关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正确合理用药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极为重要。药物治疗必须长期、连续、择时、适量、调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质,使用目的和副作用,掌握维持量,使用方法和时间,学会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按时用药,药疗是高血压终合治疗的重要措施,合理用药可较好地控制血压。切忌随意减药物剂量。更换药物及随意停药,特别交待用药注意事项及联合用药时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时必须严格遵守科学的客观规律选择药物,最好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而不是随意将几种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已证实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治疗。必要时做书面指导。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确信血压已控制较满意,另一方面要懂得此时还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支持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3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保正充分的睡眠休息。保持情绪轻松稳定。饮食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克,肥胖者需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多吃瓜果蔬菜粗量,少食高胆固醇类食物,禁烟酒,坚持锻炼身体。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总热量大体上有个合理的分配,一般热量计算:脂肪占25%左右,蛋白质占2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55%左右。改善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易患和诱发高血压的因素。

2.4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查,教会病人和家属测量血压,并坚持定期自我测量,切实掌握血压的变化情况,掌握引起变化的因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需定期门诊随访。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复查的目的、时间、地点、联系人,定期复查,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各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作用于机体,因此高血压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我们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62-01

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老年人的患病比例较高。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迅速降压,但要长期持续的保持血压平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经过5年的社区护理实践,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社区服务站管辖范围内的金星花园社区和金塔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男66例,女134例,年龄50~83岁,平均66岁,病程1~25年。职业为:离退休职工30例,一般居民170例。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5例,高中(中专)13例,中学、小学150例,文盲32例。本组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心理分析

1.2.1 焦虑紧张心理高血压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病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常易急躁、发怒,而强烈的焦虑、紧张、易怒等负性情绪往往是血压增高的诱因,且单靠药物降压效果很不理想。

1.2.2 悲观厌世心理高血压患者一般患病时间较长,且并发症较多,降压效果不佳的患者,对治疗易产生对立情绪,认为迟早会死,自暴自弃,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1.2.3 抑郁心理经济条件差的患者认为自己需要终身服药,成了家庭的累赘,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导致心情抑郁,寡言少语,血压控制不理想。

1.2.4 偏执心理我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回族聚居地,大部分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回族居民在封斋月里,’从东方发白前吃饱饭,一直到太阳落山前再不进食任何饮食,包括药物。因此在斋月里严格遵照他们的习俗,不服用或不按时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偏高。

1.2.5 满不在乎心理有些较年轻的患者在患病初期,对疾病不重视,认为得了高血压无非就是血压高一点,除了头晕没有其它症状,对身体没有什么妨碍,治疗不治疗都无所谓,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

1.3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1.3.1 焦虑、紧张心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社区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焦虑紧张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针对原因耐心开导,利用语言技巧安抚高血压患者的情绪,指导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改变急躁脾气,学会沉着冷静,自我控制情绪,多与亲戚朋友倾诉,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放松心情,从而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3.2 悲观厌世心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社区医护人员经常主动与此类患者交谈,向患者介绍近几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与患者展开病情分析,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介绍社区内其他治疗有效患者的病例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指导患者多晒太阳,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多去户外活动。还要与患者家属沟通,把家庭环境布置的宽敞、整洁、舒适,要理解患者,保持家庭和谐。鼓励患者遇事多从欢乐愉快方面考虑,不想悲伤忧愁之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消除悲观厌世的情绪。

1.3.3 抑郁心理的护理健康指导

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的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经常与人聊天,避免孤单、寂寞、空虚、无聊,适当的运动,科学的用药。尽量选用最基本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家属承担起陪患者聊天解闷的角色,宽慰患者的心理,以调整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

1.3.4 偏执心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给患者反复讲解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的危害,使患者在遵循自己民族习俗的基础上,也应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血压,重视自己的健康,改变在封斋月里不服药的错误观点,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并加强运动,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使患者在封斋月里也能保持较平稳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5 满不在乎心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社区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给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并发症的危害,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重视起来,克服对疾病的怀疑,拒绝满不在乎的心理,及早合理的用药,并加强饮食指导,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戒烟限酒。

2、效果

通过社区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改善,树立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了正确的用药方法。患者能主动参与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从而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27-0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必须进行长期的服药治疗【1】。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环境中缺乏负离子是引起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发病的概率也随之提高【3】。本文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的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作用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2.4.8±11.2)岁;观察组患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1.3.7±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给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该有耐心且认真的给高血压患者讲解相关的高血压知识,让患者正确的认识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其次,医护人员应该对高血压患者表示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与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并竭尽全力安慰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压力,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全国常模的评分标准,评分越低,与全国常模的差异越小。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90以上)、一般(70-90)、较差(70以下),总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的总值。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如表1。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SAS 干预后SAS 干预前SDS 干预后SDS

对照组 100 15.6±3.2 15.0±2.9 16.8±2.8 15.7±2.4

观察组 100 15.5±3.1 10.2±1.6 16.5±2.9 13.4±2.1

X2值 -- 4.76 0.002 4.56 0.003

P值 -- >0.05 0.05

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如表2。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满意 一般 较差 总满意度(%)

对照组 100 46 24 30 70(70.0)

观察组 100 76 16 8 92(92.0)

X2 -- -- -- -- 4.52

P -- -- -- --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提高。【4】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具有重大的作用。统计学指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性给与患者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且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朱翔.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08):153-154.

[2]吕启圆,李春玉.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焦虑和抑郁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1,12(19):1776-1779.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胶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排除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且排除无法坚持治疗或不愿参与心理干预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6.3±3.3)岁,收缩压(167±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103±5)mmHg;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2±4.1)岁;收缩压(165±5)mmHg,舒张压(104±3)mmHg。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常规给予降压药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组心理护理为1次/d,30min/次,共2周。指导患者掌握和学会应对、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致使外界致病因素乘虚而入,而致机体罹患疾病。因此,应指导患者做到正确面对压力;避免在同一时间内做多件事情;目标制定要合理,要有“知足常乐”的心理;量力而行,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娱乐,会使心情舒畅;学会主动宣泄不良情绪。

1.2.1保持乐观情绪心理学研究显示,有美好的愿望,充足的自信,积极的信念及顽强的意志是保持乐观情绪的前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面,理智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广交朋友,积极参加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

1.2.2培养稳定心理对外界事物反应适度,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高血压患者应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健全的性格,遇到困难与挫折能泰然处之,避免过激反应,切忌感情用事。

1.2.3保持心理平衡做到与朋友坦诚相见;待人宽容谦让;如遇挫折和困难,学会暂时逃避;避免异常行为等。

1.2.4加强人际交往应适当注重自身的仪表外貌,避免过分注意自身缺陷;避免过分谦虚,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与人交往要诚恳,勿过多责难或要求别人,以免身陷不利的情境中。

1.2.5学会主动关心要学会“换位思考”,他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选择适当的方式真心实意地给予帮助。

1.2.6学会并培养幽默幽默是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助于患者稳定情绪、消除忧虑。培养自身幽默时,要注意丰富知识面;培养审时度势、细致深刻的环境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1.3观察指标血压的测量要定点、定人,均由同一个护理人员进行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在入院当天测量的血压为治疗前的血压,测量5次后取平均值,15d后的血压同样是测量5次取平均值。测量的时间点一致,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同时间人血压的误差因素。

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卫生部(现卫计委)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血压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后高血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健康[3]。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人对自身健康和生活的感受质量,也影响着衰老的速度。故增进与维护心理健康是护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适应与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能应对紧张压力;适应周围环境,能参与社会活动;人际关系良好、和谐,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在职业和生活中,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过着高质量的生活[4]。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需终身治疗,治疗目的是将血压降至最大耐受程度和理想水平,同时还应注意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良心理[5]。如经常缅怀以往的业绩,悔恨过去的缺点与不足;羡慕中青年时期的光辉前程和大好机会,埋怨过去错失的良机;对某些不正之风看不惯,但又喟叹自己已无能为力等。总之,常心情复杂,感慨万千,易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国内学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其以往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如今步入老年,受到国家照顾,生活有保障,享有较好的医疗福利待遇,对此应感到满足,安度晚年。遇有不快之事,要以健康和大局为重,以豁达的态度自我解脱,泰然处之,并将注意力转移,使心境舒畅。老年人如有郁闷、愤怒、惊恐、苦恼等情况,应对家属、朋友或组织倾诉、宣泄,争取得到他人的帮助和劝导,做到“想得通、看得开、放得下”,解除精神压抑和不快。为了消除或转移不良情绪和注意力,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爱好或专长,参加一些文体或社会活动,或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以增加生命活力[6]。

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如戒烟、节酒、起居、饮食等。古人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适当的外貌修饰,改善形象,是在心理或生理上均有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保健问题;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69-02

本文关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问题与应对对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根据参与实验的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取得的理想效果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管理保健模式。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社区登记管理处登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且分为实施社区家庭干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520例,实施常规性管理的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600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病程以及平均病程进行详细对照,使之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性的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管理与保健工作。

(1)定时定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测量

(2)观察并记录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3)教导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不适状况并且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处理。

1.2.2实验组

实验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家庭干预的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管理与保健工作。

(1)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工作,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干预工作,避免老年高血压患者高盐膳食以及吸烟酗酒的日常状态,避免一切容易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的存在。

(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工作,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譬如焦虑、抑郁以及恐慌都是长期处于病态之中的负面产物,因此,务必要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3)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体育运动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的上升,进而降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再次上升的几率。

(4)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妥善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就医依从性,同时也让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的患病情况有着清楚的了解。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各项数据的记载来对血压控制不良发生率以及急性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且针对各种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譬如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以及高盐饮食引起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1)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X±s表示计量资料

(3)χ2 进行检验

(4)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血压控制不良发生率以及急性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根据以上调查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群体中,一旦出现持续高雅的现象,便严重影响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脏器的正常工作,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第二,除了遗传因素意外,缺乏运动、吸烟酗酒、高盐饮食以及不合理的作息时间都是引发高血压的罪魁祸首,长期饮用高糖高脂高蛋白以及长期酗酒吸烟的人群是高血压高发群体。

第三,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讲,一定要加强对其的生活管理方式以及日常保健工作,通过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总而言之,要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指导工作、日常心理护理工作、日常的体育锻炼以及健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维持正常的血压值。

参考文献

[1]刘耿科. 老年高血压患者保健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05(30)

[2]于志宏.老年高血压患者保健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8(15)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治疗依从性

Health education 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Liu Qiang(Shifang City Center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etwork, 6184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resul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thods to analyze our hospital's clinical dat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ccording to its health education b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500 cases and health education group of 500 cases. The results of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高血压是目前流行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其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及肾衰竭等疾病的高危因素[1 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本研究通过对我地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地区2009年1月-2011年1月高血压患者10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50例,女性350例,年龄57岁-80岁,平均年龄65.5±16.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0例,高中或大专450例,大学及以上240例,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525例,脑力劳动者475例。病程2年-30年。吸烟史者430例,饮酒史者500例。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依据是否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其分为对照组500例和健康教育组50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提示本次研究结果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 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不对患者治疗和日常生活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组:首先对高血压患者个人病情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从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识,加强服药依从性,鼓励建立正确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培养患者乐观向上的心态,加强患者进行自测血压,随时掌握自己病情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服药经历、服药重视程度、是否停药等状况;高血压患者运动依从性: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作息规律、运动适度情况;高血压患者生活、饮食依从性: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心理状态、饮食摄入类别等情况。每项总分30分,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

1.3.2 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血压控制情况标准 优: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且到达正常范围之内或者舒张压未下降却正常;良: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是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差: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的比较(如表1)

表1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比较(如表2)

表2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比较

3讨论

我国的高血压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特点,并且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投入不足,会加重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3 4]。提高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知晓和服药依从性,从而彻底控制其发病率,成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环节[5]。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下:(1)从患者纳入本研究开始,对患者和家属个人情况进行观察,收集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2)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临床治疗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预后注意事项。(3)督促患者建立其良好的服药习惯,走出服药误区,对于发病即服药,不发病不服药的错误思想进行纠正,着重讲解血压波动的因素和规律服药的有效性。(4)指导患者有规律的安排作息时间,保证7-8h/d充足的睡眠,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运动,通过步行、慢跑及太极拳,体重超重者适量增加运动次数。坚决戒酒、戒烟。饮食上注意减少盐的摄入,多吃韭菜、芹菜等高纤维食物。(5)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往往与其不良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患者烦躁、忧郁、疑虑、悲观、恐惧心理均可能导致高血压发病和加重,耐心的和患者探讨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多于患者谈论一些与病情的无关的、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淡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加与患者沟通。本研究通过健康教育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血压控制效果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董兰,吉方正,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观察及健康教育.青海医药,2008,38(9):85.

[2] 周丽明,粱小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08,6(6):57-58.

[3] 陈曦,冯艳敏,谢富明,健康教育和饮食禁忌教育对降压散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河北中医,2008,30(12):1331-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