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课程体系

新媒体课程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1篇

数字媒体专业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或传媒类院校等不同院校时往往还会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会有不同的偏重。本文的讨论将结合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予以展开。

1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面向新时期的人才需求,明确数字媒体专业的定位,借鉴学习国内外知名院校相似、相近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并加以整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科学、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出发,组织本专业课程内容,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必须体现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使得学生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可以充分理解数字媒体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特定应用领域的软硬件环境与工具;并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技术。

2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首先做到“强化基础,突出特色”,实施2+2模式。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设置的课程重在打实基础,包括数字媒体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技术技能与艺术修养;在三四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强化个人的专业方向特色,避免不恰当地期望学生面面俱到,否则学生在将来就业时可能无所适从。应当在课程安排上尽可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能够使学生在具备计算机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的同时,塑造自身的专长。

实现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是应对上述需求的有效手段。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采取课程群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组织优化。相关相近课程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可以组成课程群,建立大梯队,按课程群进行课程建设,就本课程群课程的设置、知识点、学分安排、相互之间的内容衔接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并形成课程设置的调研报告,进而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协调,获得整体优化。

课程群的设置以群内课程内容相关性较强、群间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为原则,同时考虑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的要求进行划分。原则上每个课程群内的课程数目在5~10门。课程群设置相对固定。如果某课程群课程数目过多或过少,或根据设置新的专业课程模块的要求,可以进行必要的课程群课程调整。

3课程体系设计案例

按照初步的规划,主要课程群可以包括:公共(数学)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人文艺术基础、数字媒体专业基础、游戏开发、动漫技术以及数字内容管理等。

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素描基础、彩画基础、速写基础、色彩构成、平面/立体设计、脚本策划、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渲染理论与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渲染、角色与场景动画、计算机游戏引擎技术、PC/视频游戏编程、游戏项目管理、Web搜索技术、Web设计技术、内容管理与版权保护等。

课程群与具体课程的对应关系请参考图1。课程群的设置规划还需要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的规范化建设经过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包括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及艺术类课程在内。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操作系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关系、当前主流操作系统的进步如何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等等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特点的内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许多课程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与课程讲授中,这一类的课程也要深入浅出,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将来可能进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进行深造的要求,再增设部分高级研讨课程,进一步深入讲述背后的理论知识。

我们还规划将部分知名公司或培训结构的认证课程适当纳入课程体系,学生通过相应的认证课程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限制每名学生的总的认证学分。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介绍详见本刊同期另文)。相应地,在课程设置方面,计划增设部分跨课程、跨年度的综合实验课程,允许学生按年级、兴趣与特长分别参与相应的项目中不同模块的研发工作。

针对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还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评价手段,将作业、课程设计、文献综述报告、考试等各种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加强课程设计与文献综述报告等形式的开放式考核手段的运用,加大分数比重,允许学生有选择余地,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既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避免完全以练代学的职业化教学模式。

在教材的选用上,由于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很多课程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有时也难免以教材定知识点与授课内容,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强调尽可能选用最新教材,并向国内外知名高校看齐,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取相同教材或相近教材;另一方面,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给学生传授完整、最新的知识,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建设工作,建立共享的课程资料库。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跨学科 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 无缝融合 双螺旋

“跨学科”又被称做“交叉学科”,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相互渗透、在相互交叉地带彼此融合而产生的跨越单一学科的新学科。学科交叉是当今知识融合的需要,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跨学科”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从2015年至今已有635余篇学术论文,足见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对其的重视程度。各级高校人才培养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跨学科专业,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众多跨学科专业之一,属于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的交叉学科领域,兼具技术和艺术的特点。根据我国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研发和数字娱乐产品的社会需求发展,数媒人才不仅要掌握数字媒体制作、信息传输和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课程建设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有别于非交叉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整合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1]。

成立于2010年的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发展潜力和创新素质,能在各部门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和制作、多媒体网络系统开发和设计及其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交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我校该专业专职教师摒弃传统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跨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力求对学生兼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专”和“通”的平衡中,提出从教学内容整合、引入工程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

一、以不同学科知识“无缝融合”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广告、项目管理等众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相关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这两门传统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建设围绕该专业的主干课程、配套基础课程、综合交叉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的完善课程体系。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I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课程等。

1.专业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加固学生的艺术基础,包括绘画基础和三大构成。2.专业主干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和艺术设计能力,包括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想想设计与动画、数字媒体后期制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3.专业方向课是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而设置的,重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兴趣方向上的专业能力。“游戏开发”方向的课程包括游戏概论、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等;“动漫设计”方向包括二维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4.专业拓展课全部为选修课程,重在提升学生对专业深度和市场前沿的认知。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Paws3D跨平台游戏开发、摄影摄像技术、离散数学、动态网站开发、信息技术前沿、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5.集中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性的培养。

结合该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和文理兼收的生源情况,课程建设过程中兼顾学生技术实践创新和艺术设计培养,把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无缝融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等模块化设置方法。模块式课程设置使其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但同时各模块间严重缺乏有机联系和贯通。“螺旋式”指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不断交叉融合,形成职业能力和技术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姿态[2,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搭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对人文素养、科技技术的理解能力良莠不齐,且普遍缺乏艺术基础。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市场需求,构建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多元自主化“双螺旋式”课程体系。

1.“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理论部分。根据招生情况,该专业的新生大部分缺乏艺术基础,且不具备艺术设计能力,对计算机软件实践操作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表现得参差不齐。但是,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但要有过硬的计算机软件创新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合格的艺术设计和欣赏水平。因此,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要结合交叉学科特点,在实践创新指导和艺术水平等专业理论素质培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计算机理论和艺术设计理论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相互交叉、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同时知识的难度和高度次第提升,最终在专业素质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呈现螺旋式进步。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分专业方向,着重夯实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重根基。第一学期的绘画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造型能力、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程序设计基础开设在第一学期,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培养其程序设计能力。图像处理基础课程通过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字艺术欣赏、设计和创新能力。第二学期的三大构课程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视觉形态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兼顾所有专业方向,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开设课程分布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在把同时期的专业基础课所学艺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数字艺术设计的同时,通过相关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比如,第一学期开设图像处理基础,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第三学期开设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第四学期开设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设计与动画、操作系统、C#长须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第五学期开设数字媒体后期制作,第六学期开设软件工程。

专业方向课程分方向在不同学期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方向课程的难度随时间纵向加深,知识融合度随时间横向加密。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开设一些开发性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主要开设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所需知识储备后的第三学期及之后。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兼顾了学生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学科素养提升,同时把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交叉融合于指导数字媒体技术作品的创新制作,从难度、广度和融合度上呈现螺旋式上升,使学生一步步成为专业数媒人才。

2.“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实践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都要最终应用于实践创新制作中。如何把没有艺术功底和计算机技术参差不齐的学生最终培养成合格的数媒人才,加强实践课程设置是解决该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一学年: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中的C++面型对象程序设计、二维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周学时设置均为1节理论、2节实践,学科基础课程中的绘画基础、三大构成等课程更是每周4节均为实践课。通过课时多倍于理论课的实践课开设,学生不仅理解理论知识,更能活学活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实践应用创新意识。

第二W年:专业主干课开设了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形象设计与动画、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专业拓展课开设了摄影摄像技术、Pasw3D跨平台游戏开发等课程。该学年,课程数量、难度大幅度提升,且所有课程的实践周学时均为2学时,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需求。

第三学年:专业方向课包括了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专业拓展课包括动态网站开发、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各专业方向课程综合程度明显加大,对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融合更加灵活和彻底。同时增加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度,为后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好了准备。

第四学年:专业知识学习已经结束,专业素养已具备,毕业实习能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使其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一线需求,把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灵活地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单一艺术实践和计算机技术实践,再到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最后艺术和技术高度融合进行创新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结合进行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结语

课程体系规划和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跨学科专业不同于传统单一学科专业,涉及知识面更广,对学生要求更高。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要兼顾多门学科的特点,从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点找出新专业的前沿性、创新性等特色,并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生源特点建设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结合我院学生文理兼收、缺乏艺术根底等特点,课程体系兼顾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难度、广度上的螺旋式上升,并在融合度上逐渐加强,始终以培养合格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数媒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张泊平,李国庆,刘晔,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C].北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2011:87-90.

[3]黄莓子,唐波.探索艺术设计专业构建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J].美术大观,2014(12).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3篇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媒体和市场情况不断变化,广告学教育首先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广告人才。尤其是,近年来广告学专业既在传统的综合类院校、新闻传播类院校中开设,也在农林、理工等各类院校中广泛开设。伴随着广告学专业在全国各类院校中广泛发展,各类院校都纷纷在课程设置方面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广告学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将广告学专业课程和广告实务案例相联系,以技能目标为培养核心展开教学过程,建立实训教学体系,寻求符合市场条件和广告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发展路径。课程实训体系的建立是广告学教育进一步向市场靠近的创新表现,也是广告教育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表现。

一、实训教学体系的含义

课程体系建设是广告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课程体系创新就成为广告教育改革的起点和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广告实务引入专业技能和策划创意课程体系当中,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与之相对应,考核方式也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展开,形成广告实训教学体系。

在广告课程教育中发展实训教学体系,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和策划创意课程中,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进展开课程教学和考核,成为广告教育中课程改革的创新点。

从广告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广告教育素来与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市场和广告实务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的营销与广告战略纷纷转向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另一方面,新媒体广告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突飞猛进,也使广告业务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产生变化。广告实训教学体系是指,广告教育为了适应市场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变化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与广告业务展开过程相配合。具体到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广告实务案例展开。尤其是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针对策划创意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从广告公司操作的实务案例中进行甄选,并以所选择的广告业务实例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确定难点与重点。

依托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展开知识重难点的教学,打破原有的线性教学流程,在学生参与实例操作中循环展开重难点的讲解和练习。同时,实训教学体系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巧的合并,围绕着教学活动,将专业操作技巧的讲授依托于业务实例的进展,与基础知识相互结合,使基础知识生动具体起来,也使操作技巧摆脱纸上谈兵,在操作中不断熟练。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改变原有试卷考核的方法,引入小组活动模式,在团队合作训练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基于团队配合训练专业操作技巧,又能够熟悉和串联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策划创意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巧。考核内容方面注重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结合程度,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将课程内容和考核方法与广告实务相结合,围绕着广告实务案例进行技能和知识考核,进一步紧跟市场变化,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维。

二、实训教学体系的作用

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改变原有课程教学的内容与考核安排,通过引进广告实务案例创新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对广告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使课程建设与广告业实务紧密联系

广告教育是针对未来广告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不仅是讲解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更是专业思维的培养。广告行业是与市场发展紧密相连的,课程体系围绕着广告基本理论展开,容易造成广告教育偏离广告实业发展。而教学内容偏离不仅使广告教育内容陈旧,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容易造成毕业生不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无益于达到教学目的。

尤其是我国广告教育发展经历了高速发展的过程,进入到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阶段。教育质量的提升意在紧密联系广告教育与广告实务,形成与广告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广告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与传统课程体系相比较,实训教学体系将广告行业正在进行的实务案例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依托具有典型市场和时代特征的实务案例选择课程内容,围绕着实务案例的需要分配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将课程内容与行业实务紧密衔接起来。

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将教学活动、课程设计与行业实务紧密联系,利用广告行业实务发展不断更新,通过广告实训教学体系,拓展广告教育课程体系的知识范围,调整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

2.促使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

传统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广告学理论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广告公司经营的分工作为核心,围绕着理论发展和经营分工的课程体系缺点不仅表现在与广告实务发展缺乏联系,也表现在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课程内容单一的原因主要是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广告行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情况脱节。现代广告教育中,课程体系不能与媒体新技术、市场变化特点相结合,单一的立足理论来分析讲解理论知识,就会导致广告教育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另外由于广告行业分工细致,并且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行业分工进一步细致,为了满足行业对学生技能的需要,各校课程体系进一步精细化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更进一步趋近于精细化和特色化,导致课程体系上逻辑松散,课程内容零散。广告实训教学体系以行业实务案例为依托,将本来松散于各课程中的知识点综合在一定的案例当中,按照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围绕着典型案例安排课程教学难重点,既在讲授中突出本课程内容的难重点,又能够将一门课程与课程体系当中其他课程相联系。

以行业实务案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各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各课程的课程内容又进一步丰富。

3.促使考核内容进一步丰富

考核是广告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考核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传统教学考核的过程在考核是否达到知识目标方面具有优势,而且由于操作简单,考核效果明显。但是就教育教学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而言,简单的试卷考核其效果就显得捉襟见肘。

广告实训教学体系的考核主要是围绕着行业实务案例的操作训练展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把广告业界实例引入课堂当中,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实务相联系,在考核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将业界实务人员引入到考核过程中。按照实训教学的要求,由广告行业从业者与授课教师共同从正在执行的个案中寻找适合课程内容的实例,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由从业者担任部分课程内容的授课,在考核过程中也可以引入从业者考核,将一部分考核权限交给从业者执行。

依托广告实训教学体系,将实务案例操作引入到考核过程中,将虚拟案例变为实际案例,变单一的纸面模拟式案例分析改为实务操作,将技能考核变为考核的重点。实训教学的考核形式更多样,内容也更丰富,在考核过程中兼顾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达成教育教学的素质目标。

三、实训教学体系应用的意义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17-02

1 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一般来讲,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出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要使得学生在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的环境下,培养出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媒介融合变革新形势的需要。但纵观我国高校新闻院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尚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跨专业选课难,通才教育成空话。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的无边界传播,媒介融合使当代新闻传播涉及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将新闻专业教育放在通识教育这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展开,已经成为了现在新闻传播教育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拓宽专业口径,让各学科建立融合,推进新闻传播教育向广博教育前进,形成综合性和专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成为了新闻教育重要的课题。但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新闻专业教学很难做到跨学科、跨专业。学生除了修完新闻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写等基本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一系列与不同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留给学生自由支配和使用的时间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跨专业选课成了基本上无法实现,通才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2)专业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当前,我国很多高校新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都是借鉴老牌新闻院校,而师资多是从中文系中分离出来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理论性强,实践课程少,加上很多教师在业务课程教学和实践中,只满足于理论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实践。另外,按照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崇尚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为导向的人事评价标准,高校的教师们大都忙于科研学术研究,无暇顾及也不屑于指导学生实践。倘若我国高校现行的这种教学评价体制不改变,重视实践教学就无法实现,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的构想也就只能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上;

3)传媒技术教育单一,难以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以“组合终端载体”为新闻平台的整体报道策划必将取代针对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策划①。而这样的策划者,必须具有了解和掌握不同载体的介质差异和所服务人群的需求差异, 并能以这两方面的差异为依据, 确定报道选题并设计报道方案的能力。而在我国很多新闻学院,即便是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学院里对多种媒体技术的教学也是各自为政,鲜有交融。

2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以上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革:

1)以新闻业务课程为核心,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在媒介融合这种新的传播形态下进行信息的与交流,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各种有益的、有害的信息并存。作为新闻职业人,只有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才能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中需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发出权威声音引领舆论方向,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来自于对各种知识和文化的了解。只有在原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以“融合”来应对“融合”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学生的课程中,新闻专业课程只占25%的比重,而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其他课程所占的比重达到了75%②。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学生所要修的128 个学分中,新闻学专业课程最多只能占到44 个学分,而社科、艺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类科目必须达到65 个学分以上③。而在我们国家,很多新闻学院新闻类课程占到60%左右,即使在人大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像历史、军事、文化、社会、经济等交融学科的课程也只是凤毛菱角,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足以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2)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走在前头的美国,各大新闻传播学院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提供条件。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办有一张名为《布朗克斯节奏》(The Bronx Beat)的社区小报, 每周发行一次。总编辑是名女教授, 报社的编辑和版面设计均由学院的教授担任, 采访写作和摄影由学生负责,办报经费由学院支付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师生们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学院拥有真正的报社和电台、电视台。他们的副院长Brooks介绍称: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方法同美国许多其他的新闻院校是不同的。他们拥有日报、商业电视台和电台等各种媒体, 学院的教师也都在这些媒体中担任编辑工作,这里给了学生第一份工作经验, 这样,学生们毕业之后比其他学院的毕业生就要成熟许多⑤。美国的新闻院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包括实践指导在内,他们要求教师有较多时间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花在改作业上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间的若干倍⑥。在我国由于体制的问题普通高校在短期内不可能建立如此高端的媒体,但可以整合学校资源,在校内建设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可以以校内本来就有的校报、校刊、网站、广播站等为载体,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实践训练。还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将课内实践、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贯穿起来,实现教学、实践和实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了解和参与媒体整个运作流程。在我国,现也有传媒院系在校内打造了类似媒体融合形式的“未来”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按照全媒体的运行规律,建设了多种媒体业态交融的管理系统, 在采编发的流程中提供了读写、编发、搜索以及整合相结合的管理界面, 使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站通过一体化的管理, 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 做到一次采集、多元, 而不再是各自相互独立的实验室⑦, 这为学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加强多媒体技术科目的教学。媒介融合导致大型新闻集团的形成,一条新闻将要在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同形式的媒介中播出,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后能够生产出针对不同媒介的,恰当的新闻形式,所以,我们要对不同平台的新闻的采、写、编、评进行系统的学习、比较和训练,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新闻实务课程体系,培养全媒体人才。早在2003 年左右,美国300所新闻院校中就已经有50%针对媒介融合对课程做出了相应地调整和改革⑧。在国内,也有个别学院于2007年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在2007年就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这一方向,同时除了开设这一新的专业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还为所有的学生开设了两门业务性的专业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和数字传播技术应用。学生们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的了解,从而做到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新闻学专业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专业课程体系⑨。

“媒介融合”引入我国已是十年有余,在这期间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作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探讨,但现代新闻传播业是被高端科学技术和多种学科知识支撑的行业, 它对于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养、知识基础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播日益大众化和国际化的今天,作为新闻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该如何更好的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新闻人才,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蔡雯,《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②《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 蔡雯,《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③《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新闻教育》,邓炘炘,《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

④《如何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蔡雯,《中国记者》2005年08期.

⑤《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蔡雯、周欣枫,《现代传播》2006年第三期.

⑥《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下)》,蔡雯,《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⑦《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路向》,郑晓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第23卷第4期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改革;重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32-01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1、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理论知识为构架,以应用为目标,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涉及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规格要求接轨,与就业结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选择

课程体系的建立,依据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并不断优化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分段设置,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按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

3、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上,要有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专业的或社会性的实践,并且要分等级[1]、分层次进行,形成系统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4、制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课程体系设计,需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编制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按新专业方向要求重构课程[2]

我校最初三大主干专业:动画、娱乐经济和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在认真进行专业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改造和整合了部分专业,一些专业还派生出了很多新的方向。主要有:考虑到北京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及其相关产业和人才需求,我校转变了对文化建设教育的方向,将动画系更名为文化创意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侧重于多媒体技术。考虑到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方面教育,我校将教育系增添了新的专业,主要有:亲子教育、幼儿行政管理、幼儿英语、艺术教育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侧重于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3、新课程体系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的最主要资源与载体,反映了教学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关于教材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选择教材。使用最近出版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同时借鉴使用兄弟院校的优秀教材。

(二)倡导教材创新。鼓励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更新和改造,贯彻实、新、宽、活的原则,在结构上更符合实际和使用要求,强调实际应用功能,体现最新内容与方法,教材涉及面宽,形式符合学生灵活的学习需要。

(三)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编写特色教材。为满足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实用性强的高质量教材。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来配套,进而体现它的进步和优势,发挥其作用。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接。

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能力层次进行剖析和研究,找出对应课程的知识点,并分析内在的联系,为专业课程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修订教学大纲,将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分模块、分阶段、分学期融合到相应课程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中。

2、创建综合性、多功能的实践教学环境

建立一个集教学、培训、科研、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体现综合性、多功能、高技术含量的实训中心。实现学习训练环境与实际场景的高度仿真,与就业岗位环境的充分一致。使实践教学具有模拟职业环境、能体验职业氛围,使技能操作训练能高度集中。设置循序渐进、覆盖面宽、有针对性、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相配套的实训项目,促使学生打好实践基础。

3、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一书多证”制度

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确定时,注重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挂钩,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以国家或行业岗位技能认证考试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成果。

4、实现以真实工程项目教学的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

将学生放在实际工程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利用工程现场运用专业技术在实际岗位上开展实训,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因为实际工作现场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战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硬环境,是实现技能培养与综合素养培育的一个有效途经。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应与各个专业发展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就业需求、社会需求。今后它还将面临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7篇

[摘要]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传统产业的转移与不断升级、新媒体技术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以及网络环境下商业模式的剧烈变革,产生了很多新型的职业岗位,急需大量专门技能人才。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作为高职学院应用艺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机构,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技能型设计师为己任,在调研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变量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以项目选修课为载体的弹性课程体系,即职教领域项目式教学模式下的灵活多变的实践性课程。项目选修课的产生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补充,改变了专业课程僵化性的形成逻辑,丰富了课程体系的变量因素。

[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弹性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乔国玲(1975-),女,河南南阳人,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陈设艺术设计。(广东 广州 51026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4年课题“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项目选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DG214Y08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89-03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作为应用型美术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特点。学科建设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依据,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拥有较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艺术设计系在实施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项目制教学,坚持开设灵活多变的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项目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初步形成了弹性课程体系,为适应行业新型技能人才需求、艺术设计系对外交流活动、校企合作等提供了条件保障,也为优化课程设置、开设新型专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一、项目选修课的环境背景

1.职教形势与社会背景分析。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方法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存在明显区别,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的主流价值趋向于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统一,课程目标从工作指向变为生涯指向,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岗位体系,课程实施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衔接,课程重心由单一技能变为职业综合素质,课程管理从刚性规定转向弹性选择等基本走向。

2.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艺术设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变化,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调整,以及广州地区文化创意与服务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不断提出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作为处于学院改革最前列的专业学科,如何跟上发展变化,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设计系教研室近年来一直探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外部环境因素是调整课程建设的外在诱因,尤其是当新的课程目标与原有体系之间产生矛盾、学业目标与岗位目标相脱离时,课程体系改革变成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僵化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建设弹性的、有效的新课程体系。

3.内部环境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作为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改目标的关键,受学校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管理机制、教学理念等因素影响,这些内部因素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果高职教育传统的知识本位体系向能力本位的转换,教学理念跟不上,课程教学中的能力本位就体现不出来;如果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只按照传统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无视新媒体技术出现对岗位的影响,就无法实现课改目标。项目选修课概念的提出能够将这些内部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项目选修课及其构成理论

1.课程理论依据。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几个常见模块: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综合课、选修课等。其中,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综合课包含专业实践课程、项目课题、毕业设计等;选修课包含专业选修课和文化素养选修课等。课程模块有单一性的、交叉性的,也有综合性的,不同学校的专业方向不同,硬件条件与师资不同,实施起来也不尽相同。

2.项目选修课程的概念阐释。根据课程构建理论,项目选修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既属于专业综合课,又属于学校选修课的范畴,可以容纳除本专业外的全部非专业师生的选择性教学的需要,是职教领域项目式教学模式下的灵活多变的实践性课程。项目选修课的产生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补充,改变了专业课程僵化性的形成逻辑,丰富了课程体系的变量因素。项目选修课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实践项目,结合师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兴趣爱好、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激发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活力因子与成长性,是构成弹性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3.弹性课程体系的变量因素分析。对于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影响项目选修课开设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市场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这三个变量因素中,市场是外因,学校是内因,学生是主体。如果要实现“学业、产业、就业”同步挂钩的理想职教模式,就要构建一个概念性平台,让学校通过对项目选修课的实验、实践与观察,来感知市场的冷暖。学业要与产业同步,甚至学业要先于产业,需要一定的先知先觉和预判能力,学院的艺术设计教研室要对变量因素做调查分析,提前布局,调动师生参与教改,为项目选修的实践做好各种铺垫。

4.项目选修课程与新学科体系。选修课的提出是对传统固化学科体系的冲击,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需求的必然。学科创新的驱动力除了外部环境外,学科之间的内在驱动力也很重要。传统学科之间的重叠部分可以称为交叉性学科,交叉学科往往是未来新型学科的方向,这与外部环境变化因素是一致的。实验性项目选修课的介入,实际上是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新学科之前的重要实践基础。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设计来说,新型科技与信息技术对传统岗位产生冲击,促使产生新型岗位需求,但有些与传统岗位技能是关联的;新型岗位是建立在传统岗位技能的基础上的。传统岗位技能之间的交叠部分可以称为“基础技能”,等同于专业基础课,新技术的介入与外部环境影响,基础技能加上特殊专门技能,将构成独立的岗位技能,当促使这种结合的欲望(市场驱动力)越强的时候,独立性学科体系的外部因素就系统性形成了。

三、项目选修课的实践探索

学院自建立之日起,就与行业、企业、市场形成了天然而紧密的联系。艺术设计系项目选修课的开设是结合学院自身的专业特色,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重构了原有的课程模块。通过这几年项目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弹性课程体系能促使学生较好地就业,并在一些新型行业中担任领头羊的角色。近年来,艺术设计系关于项目选修课的具体实践如下:基础项目模块开设装饰绘画、漆画、国画、音乐音效、书法,实践项目模块开设动漫工作室、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三维动画,导入了年画衍生品项目、广州老品牌利工民、荷花蚊帐,新品牌粉美儿、水大侠等项目推广,2015年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设计等新的尝试。

项目选修课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历多次的改革与调整,但牢牢把握了两个方面并从中受益:一方面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关注与引进,另一方面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技能课程。这看似两个极端的选修内容,恰恰为之后的项目实践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创意。此外,教研室把项目选修课程作为一个动态的教学实验,成立了若干个实践小组,如平面设计小组、动画制作小组、交互设计小组等,共同承担一些前沿性的商业项目并获得成功。如2013年与中国第一女童饰品品牌粉美儿合作,承担从品牌平面设计到动漫形象推广的项目任务,学生参与并熟悉一个完整的品牌设计与推广的过程。2013年、2014年艺术设计系毕业生的微电影作品《绝地反击》《梦想的逆时代》与优酷、土豆网合作,并公开发行。在新媒介、新媒体设计应用上频出好的作品,很多APP、交互设计等项目成功实践都是通过项目选修课这个平台实现的。此外,把设计竞赛纳入项目选修课,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参与跨学科合作项目,使学生近年获得了较多社会的奖项,如学生作品获得青奥赛国际标志设计二等奖,在文化部的大学生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优秀奖等。

四、实践项目选修课程的反思

项目选修课的实践响应了国家一直号召的“倡导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开发‘立体多元’的课程模块”和“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项目选修课程在艺术设计系实施三年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师生对市场的敏锐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专业课程改革有序进行;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项目、设计竞赛,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另外师生走出传统课堂,与企业携手合作,承担一些委托设计项目,对学生的设计经验有极大的提高;项目选修课程使课程内容与产业升级同步,及时更新的教学内容,调整教改方向,对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作为较强实践特征的专业,必须尽早结束封闭型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响应同志最近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号召:“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项目选修课的设置,为学院艺术设计系长期开展的对外交流、校企合作、引进专家指导、探索前沿课题提供了便利条件,项目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与创新培养理念、构建新课程体系、调研新型岗位需求、探索跨学科合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学生就业等任务联系起来,为探索专业课程的系统优化、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专业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2]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新媒体课程体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学;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提升其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教学略有差异,其更侧重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成为该课程深入改革的制约因素,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改革的研究才能促进高校艺术教学,实现高艺术素养人才的输出。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艺术课程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很大程度上侧重学生文化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侧重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导向的树立,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使得高校学生接触信息更加自由灵活,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引导,高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对艺术知识充满兴趣。学生个性表达更希望借助艺术的层面展现出来。此外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在各大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实现社会及新媒体环境对综合性艺术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必须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

二、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而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综合素质更多地与艺术的欣赏及艺术的感知联系起来。艺术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组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起到精神陶冶的目的,也奠定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其一公共艺术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可以开阔学生的胸怀与眼界,带来他们生活体验的进一步丰富,有助于其富有魅力人格的形成。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艺术教育的关注点是人与人、人与世界及人与自我关系的解读与梳理,加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艺术及精神的需求,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心理与文化的多元化支持。其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美育形式,起到品德塑造与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也带来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结合新媒体的背景,其更契合高校创新思维的培养理念。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思路

(一)做好内容的创新,奠定艺术学科教育的核心

高校艺术学科种类繁多,而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面临师资不足,学生基础不同的制约,其在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上也往往带有单一性,而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更希望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必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关注。对于低年级的高校学生可以开展基础性的艺术选修课程,让他们学习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及戏剧鉴赏等艺术课程。课程教学的落脚点依然是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审美为核心,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并将其与作品的鉴赏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也激发其艺术关注的兴趣,从而培养起审美能力,这属于基础奠定的阶段。对于热爱艺术并且具备一定艺术文化素养的学生开展形式多元的艺术选修课程,丰富他们的文化学习。课程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学生艺术表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写、画、唱及跳等实现其自身艺术技能的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进入到高层次的艺术文化学习中,实现人生境界的进一步升华。最后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专题讲座,邀请艺术家进行学生艺术学习的指导培训,从而让艺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实现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感悟能力的双提升。

(二)做好形式创新,让公共艺术教学更具吸引力

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参与十分被动。而新媒体时代下理应做好新媒体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结合,实现其展现形式上的创新。更侧重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实现学生艺术课堂主导地位的回归。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学习的主人,激发其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学中也发挥新媒体教学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开展慕课教学,线下网络远程与学习互动,实现课堂内外的学习延伸,让艺术理论的学习转化为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公共艺术学习的学以致用,让艺术学习的价值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改革课程体系,促进与新媒体融合

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本质认识深化而衍生出的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其课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然而我国公共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健全,亟需重新审视与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这是其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人格完善及情操陶冶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多层次与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原则,选修与必修结合,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在这两方面的实施中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发挥新媒体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优势,能够让学生顺应现代艺术发展潮流,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形式,更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体验性。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创新也应结合学生的主动性与体验性,从内容、形式与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调整,让艺术课程教学真正助力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成长发展。

作者:许孟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颖,胡志峰.浅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J].音乐时空,2014(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