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务核算不规范的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资金结算;风险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和意义
近年来,为了提高企业价值管理效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财务管理转型,将财务管理活动向集团层面的协同和业务层面的管控两个方向延伸,实现财务的管控创新和落地的目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企业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正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集中管理方式。
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资金管理的变化及存在的优势
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随着会计和报告业务高度集中统一,作为企业运营血液的资金管理活动也更加集中统一,具体体现在:预算管控高度集中统一、账户管理及使用集中统一、资金管理集中统一、货币资金收支高度集中,以利于公司进行资金调度调节、投融资活动的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规模发展。通过逐级上报、逐级下达、逐级分解、期中预警跟踪、期末考核来实现预算的集中管理,通过集中开设唯一、专用的结算帐户、集中分配现金流预算、集中进行支付结算及收支两条线管理来实现账户和资金的集中管理。
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资金结算存在的风险
(1)系统支撑不到位使资金集中结算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目标,资金集中结算必须借助网上电子流程进行审批、处理、传递数据,对财务核算系统、资金支付系统及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关系统及系统之间都存在一个检验、优化、升级的过程,各级成员企业对于结算模式的变化带来管理上的改变也需要一个适应期。因此,存在系统支撑不到位而产生的系列资金安全隐患。(2)资金预算集中管控和资金结算集中管理流于形式。近年来,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都趋向于高度集中管理,主要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进行资金调度、资金结算管理和预算管控。但因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相关内部审批流程较复杂,内部管理制度较严格,难以满足成员企业的紧急生产运营资金需求,使得实施资金预算和资金结算集中管控存在抵触而流于形式。建立FSSC后,因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结算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成员企业的资金存量、流量和流向难以把握和监控,部分成员企业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欠发展,存在很多实际情况难以满足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加上系统支撑不到位,使得资金预算集中管控和资金结算集中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流于形式。(3)资金集中结算使用网上电子审批流程存在安全隐患。因全面实行电子流程审批报账及支付,涉及到的操作系统和操作人员众多,因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硬件配置、安全措施不到位及网上银行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因资金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递都集中于开放的或局域的Internet网络系统,加上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资金控制系统中某些职责分工、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失去作用。光、电、磁介质也不同于纸质介质,可以被不留痕迹的篡改、截取和泄露。(4)会计核算的不规范性使得集中、统一、规范及优化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存在一定的流程管控风险带来的资金管理风险。建立FSSC后,会计核算、资金结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检查工作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会采取一些新的方法进行处理,如部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部分核心业务内部实行流水线作业。因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差异,需要一个培训期间,因业务流程处于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需要一个提升期间,因外包业务的扩展,存在新的管理风险,等等。这些新的问题需要摸索新的方法来处理,必然存在一些流程管控风险,很多时候直接体现在对外服务的窗口资金结算这一节点上,存在资金管理风险。各级成员企业对资金结算风险意识不强,预算管控工作不精细,发起付款申请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存在大量不规范的现金结算业务等,资金结算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存在不规范的操作、未及时做好日清日结工作等,都存在一定的资金安全隐患。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金结算风险应对策略
(1)加强系统支撑,高度重视系统开发支撑工作。要做好系统需求及升级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系统需求调查、评估和验收工作,不仅要注重高危型和危急型信息安全漏洞,也要关注中危型和低危型信息漏洞,发现漏洞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堵塞,并建立应急响应制度、制定好相关应急措施。形成系统支撑常态化、系统开发延续性,定期对系统的效能、效率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通过以上措施为资金集中结算保驾护航,逐步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金结算安全性和效率。(2)加强预算管控和资金结算规范化管理。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结算后,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统一预算、统筹安排、合理使用、精确管理、简化流程,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细化水平和整体效益。财务部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明确自己的财务管理职责,定好位站好岗,加强协作,将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无缝衔接。建立预算管理和资金结算信息平台,完善共享机制,对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集成和实时控制。加强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措施,逐步建立成员企业的授信评价体系与风险预警机制,跟踪了解成员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确定资金风险及信用等级,重点做好流动性风险、内部操控风险、经营性风险的防控工作。并强化审计监察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成员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规避风险,打造资金安全防火墙,减少经营风险。(3)进一步防范和化解网上银行信息传递处理及内部资金管理控制失效的风险。根据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加密技术。制定适应网络系统的控制体系及相应的岗位责任牵制机制,电子数据传递通道应封闭且严格责任界限,并对数据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实时备份加密保管,对关键数据,如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薪酬发放数据,在采用电子流进行传递的同时,也采用纸质介质进行传递和保存。要重视培养既懂电脑知识又有丰富财务金融理论、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针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不力的现状,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作,提前做好突发状况的相关预案,提高资金结算安全系数。(4)推进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标准化项目,并不断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工作流程优化,通过不断优化流程、统一标准来控制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结算风险。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被大大的集中,为规范财务核算和管理,实现统一规范的操作,提升基础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控制风险,通过推进核算管理、流程控制、业务稽核、会计报告等多环节的标准化,实现统一的核算细则、统一的原始附件、统一的取数来源、统一的审核界面、统一的关键流程控制点、统一的会计报告管理,并践行标准统一、先进性、独立稽核、风险控制、公平公开通报考核原则。同时,也要进行内部工作流程的优化,包括对外包业务的管理,对其内部业务操作流程、内部管理流程等进行优化和统一,对员工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内部质量分析、加强内部稽核检查监督及绩效考核考评工作。从而,做到从外到内双管齐下,加强管理推进标准化,做到集中、统一、高效,在工作流程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资金集中结算管理风险,提高资金集中结算效率。
参 考 文 献
[1]傅谨新.会计人员应关注网银批量上传打卡开资的风险[J].财务与会计.2011(2)
[2]周珣,刘忻.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10)
[3]朱琳静.浅析我国出版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2(4)
[4]杜恒国.企业资金管理浅探[J].企业导报.2010(8)
[5]曾建光.信息安全漏洞风险与会计年报的及时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0)
[6]左亚涛,尹卫平.网上银行管理模式的效用及注意事项[J].财务与会计.2011(9)
关键词:目标曲线,实时管控
引言:
财务基础工作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 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水平和成效的基本因素。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基础工作始终是企业财务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会计基础水平,建立规范、标准、精益的会计体系尤为重要。
一、综合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凭证摘要填写随意不能正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
2、会计记账随意性大,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会计一贯性原则执行不规范,各分、子公司对同类经济业务有使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等。
3、成本核算不准确,费用归集不恰当等,同类费用各分、子公司处理和归集的方法不同等。
4、经济业务发生后,相关业务部门配合不到位,不能及时入账,反映财务情况不真实,不完整。
5、资产管理不到位。如:资产随意调拨或发生损毁、拆除时,生产部门不办理相应手续随意更换损毁资产而财务因未获得相应的处置报告而未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导致资产管理帐实不符等。
6、在建工程管理不规范。如:工程超概算且工程结算、财务决算滞后或项目变更取消未完成概算,且未及时申报变更等。
7.资金计划的上报和使用随意性较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8、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不到位,内部监督机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等。
二、在建立高效、集约、规范的会计体系后,将逐步避免旧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的种种弊端,其优点有:
1、以“六统一”为基础,打破地域和组织界限、实现内部财务处理协同,重塑业务流程,将“六统一”即统一的会计政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成本标准、统一的组织体系镶嵌到信息化系统的各业务流程中,建立统一、规范、标准化的会计基础,通过各级分公司、子公司的“一本账”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同时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使用的会计信息口径统一、能更加准确、透明、规范,使关键控制点得到实时监控,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2、会计集中核算,将前端业务、关联业务等在信息系统内固定的业务流程和核算规则来完成,通过财务与各业务系统的接口集成,自动生成凭证,并在系统内完成自动抵消业务,保证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完整、准确,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3、资金集中管理,建立以国网总部为资金配置和管理调控中心,中国电财为资金结算和归集平台,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池”。优化资金归集路径,推行集中支付,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管理效率。资金的集中管理与财务核算相互融合集成,通过现金流预算合理安排各项收支的时间分布,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统一调度和安排,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存量,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实现现金流量使用效率最大化。
4、加强资产管理,通过信息系统规范统一业务流程,同时实现各业务部门间信息数据的融合、集成,并实时联动,保证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
5、通过预算的集约调控,强化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科学化、精益化,增强预算的引领作用,扩大预算覆盖面,深化细化项目预算管理,规范预算支出标准,实现成本的精益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风险;对策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财务发展逐渐细化发展,理财功能和会计核算功能分离。前者是通过统筹和安排,充分利用企业财务管理,合理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价值;而后者是对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事后核算,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报表的编制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财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和利用,科学的理财更是空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往往只限于会计的事后监督,并仅限于对财务日常事项的相关科目。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缺乏对重大政策和经济活动的预测功能。很多企业虽然不缺微观层面经济活动的监督,但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财务监督远远不够,不少企业存在多种财务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升,配置资源中市场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财务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作用,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财务风险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我国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千方百计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数量越来越多,成了市场竞争主要力量。[1]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企业忽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存在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问题。在这些问题企业中,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往往存在观念陈旧、模式单一、传统人治等问题。在管理实践中在,企业的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缺乏投资等经营管理上败笔较多。现代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本应该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和利用。
包括了财务审核、会计分析、风险控制、资本管理、企业投资、利润分配等诸多內容的财务管理构成了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企业运营的各节点和各领域,包括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等。良性互动地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企业有效的资金收付及循环,从而最优化地发挥企业现有价值,并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和反馈企业运营,达到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管理的最佳效果。但调研中的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却并不乐观。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绝大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部分企业能够规范管理,必将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相反,企业自身条件因素以及企业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使我国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二、财务管理的问題分析
首先,融资与风险控制问题。不少企业管理不完善、欠科学,必然导致企业发展上缺乏后劲,一个常见的与财务相关的问题便是难以建立可靠的担保系统。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就成为重要的常见问题。很多企业寻找中介机构担保贷款,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难倒逼一些企业进行有冒险成分的筹资渠道,特别是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淡薄,往往忽视对企业未来风险的科学预测。调研中发现,在某个沿海省份的中小企业中,很多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风险控制部门或管理人员,没有财务风险相关的预警机制。这样的企业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注重事后解决风险而缺乏事前事风险控制措施是目前很多公和企业的主要的财务风险。不但是融资风险,很多企业在风险管理上甚至缺乏从产品开发到生产过程再到到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总而言之,管理理念上缺乏风险意识,管理实践中处处在冒险。
其次,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分析不科学。《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全社会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但也有不少企业没能按要求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表现在会计实践中,常见问题有收入归集不科学;核算归类不正确;明细账和总账不一致;营业成本结转不连续;产品成本和费用核算口轻不真实等等。所有这些,都会造成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财务基础数据不正确也必然导致最终核算的混乱及无效。建立在虚假资料基础上的财务分析根本就没有意义。即使是有一部分财务分析有正确、真实的财务资料,但财务分析方法的非体系化也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严格而准确的会计数据面前,严肃分析企业经营结果,并在分析过程在与企业具体经济业务密切联系,预见企业存在风险的内容和客观性,设计防范风险应对策略。
第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参与企业从资金筹集到投放到营运,再到最后的收益分配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的财务战略和财务决策,再到企业较为细节的的企业会计操作屋面,包括会计预算、会计数据记录,再到会计分析和评价都应该离不开会计的全程参与。然而,调研中发现,不论是操作环节和企业策划,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常常出现。也就必然导致资金闲置或短缺的极端现象发生,造成资金浪费。财务控制基础薄弱和财务管理不科学导致的资金流、信息流周转率低也就成为常见现象了。
最后,缺乏内部审计和外部环境分析。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忽略内部审计的概念。企业内部缺失内部审计机构,不重视也不支持内审工作。不言而喻,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开展经营活动,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政策、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市场、行业背景等宏观方面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经营会受到来自于外部的政策风险(国家相关政策的存在和调整)、市场风险(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法律风险(合作与合同的约束)、持续经营风险(企业才能正常运转)等,与之相关的是诸多外部因素的密切影响,比如货币政策和物价水平;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等。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缺乏内部审计和外部环境分析的情况比较突出。
三、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很多企业中存在的管理层的管理缺失、模式单一、传统人治等问题,思考在管理实践中企业的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缺乏投资等现状,提出以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2]
首先,完善财务管理,强化财务核算。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真实可靠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就应该加强在这一薄弱环节上的建设。在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很多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对策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会计集中核算可以统一企业内部的会计标准和核算口径。同时,加強财会人员培训和财务组织的建设都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方法。保证企业会计管理由传统核算向管理和经营职能的转变。要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与加强惠及人员的道德素养相结合。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实务系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也是企业完善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
其次,健全电算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电算化管理是现代会计管理科学而高效的重要保证。借助于科学的程序和计算机信息运算,既能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又能准确高效地提供会计数据。是会计事务标准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财务信息的准确传递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在此基础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而成本的科学指标体系又会进一步影响价格标准化。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一直影响到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的科学管理,消灭建立在虚假资料基础上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正确而真实的财务资料必须有体系化、科学化的电算化管理系统。在严格而准确的会计数据面前,企业经营结果与企业具体经济业务也就能够良性互动、密切联系,预见企业存在风险并及时设计防范风险应对策略。
第三,加强会计管理中决策机制的建设。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要求来建设财务管理相关包括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等机制。可以考虑从政策上对相关人才培养进行支持。[2]在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职权分明的岗位责任制,建立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在财务管理范围内,科学设计预算制度;完善监督核查制度;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决策机制。在企业内部权力结构上明确各种关系和决策主体;明确责权利关系;增加决策有效性和科学性,并确保决策权力的均衡。
[参考文献]
[1]周美君.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7(2):168-169.
一、小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小企业是指资产总额或营业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所有者和管理权集中于少数个人,并具备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企业:收入来源单一;会计记录简单;内部控制有限,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
我国小企业有民营小企业和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制企业,本文仅涉及民营小企业。
二、现行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现状
(一)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1.客观情况。
2.主观态度
(二)财务核算方法落后
1.记账手段落后。
2.由执行新套计准则引发的能力欠缺。
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民营小企业都还在沿用旧会计制度,对于采用新会计准则表现出一种茫然无所适从的态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现实状况与潜在危机。
(三)操作不规范
从财务数据来源上,对原始凭证取得环节控制不够严格,违规发票、收据甚至白条都可用作入账依据;从资产管理来看,主要表现为实物控制环节比较混乱,不按期进行实物盘点,从而导致账实不符,甚至有账无物的现象;对往来款项不能及时与债权债务人核对,例如我们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实施函证之后,会发生一些回函结果不符却是山于被审单位记账环节形成的会计差错;在核算基础上,许多企业不能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及时与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核算,滥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自立为政、自行其是;在总体控制上,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甚至会出现账账不符、账表不符的现象,降低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人为操控现象明显
有些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人为调节利润、篡改账薄和报表。如在审计中我们就发现个别小企业提供给税务机关用以纳税申报的财务报表低收入、高成本、少利润以少交或不交税款;提供给工商部门用以年检的财务报表降低资产总额以节约年检费用,加大实物性资产比重或改变科目核算内容以掩盖其抽逃注册资本行为;提供给银行的财务报表为高收入、低成本、高利润与合理的现金流量,用以满足贷款所需的各项指标,提高企业信用等级,甚至出现为应对外部检查建立多套账薄的行为。
(五)注重经济业务核算,轻视财务管理
目前财务工作基本上还局限于对已即成的事实进行核算,忽视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更不会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资金、设计开源节流方略、提高营运能力和赢利能力等管理层面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重财务核算、轻绩效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使财务工作真正成为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发挥促进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六)内部控制比较薄弱
一般民营小企业出于资金、资源、规模,出资者认知水平和成本效益原则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能力、精力、时间及主观意愿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使内部控制通常比较薄弱,不能防止、发现、纠正舞弊与错误,从而也导致财务核算水平比较落后。
(七)财务机构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大
一般民营小企业组织机构不是很健全,财务职能不是很完善,专业分工不是很明确,人员配备也不是很精专。同时由于业务难易程度、工作舒适指数、风险收益对等及企业经营理念与个人价值观冲突等多方因素影响,致使更调频繁,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在财务报表层次就存在很大的错报风险。
三、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二)内部因素
1.出资者
(1)主体界限不清。
(2)关注程度不足。
(3)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
(4)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2.财务人员
(1)价值理念。
(2)敬业精神。
(3)业务能力。
四、提高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加强会计法律意识的宣传与普及
相对于其他法律法规,人们对会计法律地位的认知认可程度还有待提升,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强制力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确认和提高。加强全民会计法律教育,普及全民、特别是投资者和财务人员的会计法律认知水平已势在必行,这是提高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保障。
(二)提高道德水准
人员的素质直接关乎工作的成败,本文以为对专业技术人员选择标准级次归纳如下:道德品质、敬业精神、思维方式、专业胜任能力。现代管理学研究,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被视为最终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决定于人的主观意识形态。可以说,提高道德水平是提高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根本和归属。
(三)加大政府与行业监管力度
苡顶府丙核心,成立一个由银行、税务、财政、行业协会等部门组成的旨在提高民营小企业核算水平的联合中小组,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方案,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组织实施。
五、提高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相关产业信息化、多元化进程,民营小企业已进入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性阶段,其财务核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行业发展水平、国家财政收入甚至社会道德风尚,所以提高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其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企业财务核算 问题 对策
一、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企业领导不懂财务核算,对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不规范,对财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在人员的配备上不合理。为了考虑成本,有的企业甚至不按企业会计要求设立财务机构,造成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特别是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经常出现一人多岗,例如有的会计还担任着出纳,严重违反了岗位不相容规定。有的企业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多采用的是委任亲属,而企业的会计通常又采用外聘的方法,这些会计往往只负责为企业定期做账,而对企业其他的经营管理不参与更不了解,不能真正为企业领导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同时这样的聘请方式很不稳定,阻碍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企业领导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不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有的甚至没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会计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后续培训。
(二)财务核算混乱,会计资料管理不合理
从上述问题分析看到,由于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混乱。另外,会计资料的管理上,企业没有按会计档案要求保管会计资料,没有指派专人来保管会计核算资料。因此,有些企业的会计凭证、相关企业财务报表、账簿等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今后查询以往会计年度的资料带来不便,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的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更多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也开始启用电算化,但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对会计电算话缺乏足够认识,总认为传统的记账方式还是比较安全稳妥;有些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会计人员的财务水平不高,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虽然企业的计算机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电算化软件并没有相应的升级。虽然有些企业开始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但是并没有做系统规划,造成了不必须的浪费。
(四)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受我国企业传统的观念,很多企业的领导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没有引进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而企业的会计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技术的提高。虽然企业也进行了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但多数流于形式,最后会计人员能学到手的知识还是很少。加上,会计人员本身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工作中,很多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只由了解电算化软件的会计主管完成,而其他会计人员认为只要我会手工做账就行,所以不能把会计凭证及时录入电脑,阻碍了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五)会计凭证取得及管理不规范
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很多商家为了逃税,存在着要不要发票商品价格不一样的现象。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购买商品时在需要开据原始凭证的地方没有开据原始凭证或不要凭证,使得企业财务核算没有合法的原始凭证,而原始凭证是企业用来确定其经济业务性质及会计分录的一种凭证,是财务人员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没有了原始记账凭证对财务人员的账本填制带来了很多问题,另外这样的操作方式也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原始凭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登记账簿及编制报表的准确性,也是衡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依据,如果取得及管理规范,财务部门就能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可靠准确的决策依据,也更能使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顺利进行。反之,则阻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更不能真正发挥财务核算部门的真正能力。
(六)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会计人员没有真正发挥并实行会计监督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企业的领导不能放权给会计,又总是干预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经常会碍于领导的面子不能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以上也提到,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主要是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不当,财务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一人多岗,岗位不相容现象时有发生,会计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分析几乎没有。
(七)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不重视也不支持内审工作
由于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不重视也不支持内审工作,这也是体现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没有好的财务核算基础,也不能建立好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控制,导致企业不能规划出科学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组织机构、内部控制方法及内部审计机构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诸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性,自身的权利过于集中,常常干涉会计人员工作,不能将权力下放给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另外,企业领导自身能力有限,不懂经营管理理念,不重视人才引进,如很多企业领导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只考虑会计人员的忠诚度,不考虑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核算基础薄弱的原因。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电算化水平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高科技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已经加速了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因此会计工作也面临着和国际接轨,会计电算化就是它和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也是公司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缺乏,企业的会计手段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状态,参与企业竞争就不可想象。这就要求公司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现代化,加大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这需要公司领导首先必须自己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电算化的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电算化在公司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到在公司内部建立会计信息网络,使公司内部其他管理部门共享会计信息,充分地把会计信息应用到各职能部门,为公司服务。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实现基础财务信息化,对提高信息质量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为促进该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由于目前的会计工作已超出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范畴,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扩展到了会计的分析、管理、控制与创新上,新的会计制度使得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阔,复杂程度和会计风险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公司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上。因此,会计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将自己由一个被动的财务会计核算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管理意识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会计创新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应该转变以往的“唯亲是用”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局限于过去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计量,给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企业风险。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当然雇用优秀的会计人才是需要花费高成本的,企业可运用自己灵活易变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比如,利用奖金、诱人的职位和比较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来吸引、留住人才,多数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所以诱人的职位不失为一种很好保留优秀人才的措施。
(三)加强外部监督和规范化建设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健全账簿体系,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阎德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9年
[2]裘宗舜,韩洪灵.《论高质量会计准则》.《上海会计》,2003年第11期
1、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气象部门基层台站兼职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队伍不稳定,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就上岗,会计基础知识相对缺乏,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
(2)虽然气象部门四级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由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但核算的会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各有不同,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的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同时部分财务核算中心对会计把关不严,导致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
2、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
(1)原始凭证不完整、不符合规定。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金额、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有的发票无抬头或抬头不完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验收证明及发放物品明细;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自制的表格没有制表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报销差旅费未标明出差事由,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
(2)记账凭证的填制随意性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部分记账凭证摘要不能准确地描述经济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对;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采用正确的方法行填制;会计科目使用不符合其本义,把应列入业务招待费的记入办公费,应放入应付福利费的记入到劳保费用中去,不好列支的项目列进其它费用,造成其它费用数目巨大,从而形成费用项目与实际列支内容不相符,其它费用不明。
3、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如对无采购合同、材料或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单的固定资产与材料采购支出;未附工程合同、工程进度资料或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材料资料的基建工程款支出;未附会议费支出明细以及会议通知文件的会议费等支出项目给予审核通过,造成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甚至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部分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并在会议费中列支;部分购买有价证券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被列入办公用品支出,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
(3)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会计和基层单位的兼职财务人员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与结算过程监管缺失,被动地接受经济业务部门传来的结算单据和合同,没有参与到经济合同的签订中。另外,由于经济业务部门与财务人员沟通不够,经济业务部门未能及时将结算票据和合同交会计,造成经济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核算严重滞后。
(4)固定资产与材料缺乏有效的监管,管理上容易产生漏洞。由于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人员较少,无专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与材料管理,对一些已购进并使用的原材料或固定资产,由于没有及时开具供货发票,就一直没办理材料或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手续,导致财务账面记录与仓库或资产管理系统实存记录差异很大,核算不实。另外,由于上级调拨单位的调拨单未能与调拨的设备同时到达设备接收单位,有时调拨单会晚好几个月,致使部分调拨的固定资产长期未入帐,造成设备接收单位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也使单位内部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漏洞。
(5)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一些基层单位由于不重视对往来款项的清理以及会计人员更换的频繁,部分往来款挂帐长达10年以上,致使往来款项的核算内容失去真正意义。
(6)部分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单位制订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完善,但由于人力有限,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的职务很难有效分离,导致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能认真执行。主要表现如下: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种发票、收据管理未执行登记管理制度;基本建设管理欠完善,这些都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二、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基层台站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些基层台站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误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记帐,把财务人员当成“钱袋子”,不重视基层台站财务人员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基层台站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没有让基层台站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无法发挥财务的事前、事中控制及监督管理职能。
2、会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基础规范化的要求
(1)气象部门基层台站的财务人员大多是兼职的,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会计基础知识缺乏。并且,兼职财务人员的岗位考核以气象业务为主,投入到财务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满足财务管理需要,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2)由于气象部门三级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学历层次参差不齐,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对新业务知识的更新和业务法规的学习,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脱节
气象部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基层台站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由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基层台站只保留了兼职出纳人员一人,负责基层台站的收支业务。由于基层台站对本单位与财务核算中心的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内涵混淆,日常的财务监督工作过多依赖于财务服务中心,忽视了自己的财务监督责任,导致基层台站在规章制度执行上不到位,责任落实不明确。而财务中心对基层台站的监督停留在事后监督阶段,只能审查票据的合理合规性,对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负责,其本质上是否与票面一致,财务中心无从得知,造成会计核算的不规范。
4、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局限性
目前,气象部门三级预算单位虽然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审人员大多都是由三级预算单位财务中心的会计来兼职,并且基层台站的会计核算业务又由财务服务中心,同时财务中心还赋有对基层台站财务管理的职能,内审机构对基层台站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相当于财务中心“自己做帐自己审计”,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就大打折扣,往往导致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避重就轻,敷衍了事,使审计意见无法落实整改,造成屡审屡犯,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利。
三、规范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仅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任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对会计主管、会计和出纳的业务分工和相互制约关系也作了具体的规定,既反映了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又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如果气象部门基层台站的发票没有按规定审核、会计凭证填制不合规范、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那么基层台站的会计报表就不能及时、真实、客观、完整地反映其经营成果,就会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对会计资料的及时了解和利用。因此,规范气象部门基层台站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基层台站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四、规范气象部门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1、基层台站领导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基层台站领导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带头落实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财务工作制度,自觉接受财务工作监督。同时还要经常了解财务工作情况,帮助财务人员解决财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财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新形式下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需要。
3、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
实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基层台站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能力,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4、完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
气象部门基层台站要对财务岗位设置和财务报账、核算流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完善相关岗位工作责任制,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此外,还要对审批岗位予以特别关注,对大额资金的使用严格执行《广西气象部门县气象局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议事)制度(试行)》、《广西气象部门市县气象局重大事项报批制度(试行)》的规定,严禁领导个人说了算。
5、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基层台站财务工作的指导
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心要以《财务工作简报》的形式,对基层台站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对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点评,并对下月的财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推广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此外,财务核算中心还应对基层台每月的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基层台站相互沟通,主动做好服务,切切实实为基层台站决策提供详实、科学的依据。
6、完善内部审计和检查监督制度
一、中小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1.有利于企业优化经济资源,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涉税事项发生之前,根据现有的或将来的经营管理情况,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对企业经济资源科学的测算、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优化企业的经济资源,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通过税收筹划,让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相结合,使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在充分考虑税收影响的同时考虑企业的成本费用最优化,使企业财务收益最大化,最终达到整合企业经济资源的目的。
2.有利于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要想做好税收筹划,及时、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法规和最新税收政策的出台是保证。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除了必备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全局管理能力外,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的税收政策变化及相关行业政策变化,对税收的变化趋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一旦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变化,财务人员应从企业最大财务利益出发,采取行动,趋利避害,把税收的意图迅速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因此,税收筹划客观上促进了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促进税收法律法规的健全
税收筹划可以及时发现税法中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税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合理等缺陷。中小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人员在通过对税法的“边际”效应获取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将税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反馈给征税机关和相关的税法研究人员。从而推动相关部门在立法和征税管理中权衡轻重,修订和完善税法,促进着税法的健全。
4.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规范财务核算
企业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涉税诚信等方面是做好税收筹划的基础条件。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管理决策层对税收筹划不了解、不重视;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有的企业还存在偷逃税款等违反税法的行为。由于房地产企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工程成本的复杂性,成本发生的置后性,销售政策的特殊性,更加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专业化,财务核算规范化。
5.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税务处罚,提高税收合作与信任
中小房地产企业通过税务筹划实现涉税零风险,即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等措施,可以减少和规避税务处罚;中小房地产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为争得税务机关的认可,规避筹划风险,不断与税务机关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了税收筹划的效率,增进了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合作与信任。
二、中小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1.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和欠缺房地产业财务管理经验
房地产企业作为国家的一门新兴产业,有其生产周期长、成本发生复杂、涉及税种繁多、销售方式特别等很多与工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不同的特殊性。其账务处理周期长,核算要求高、所需的税法知识多。而在中小房地产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财务人员多数缺乏房地产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经验,部分企业存在会计核算不健全,账目设置零乱,账证不全,其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实施对项目的长远规划和统筹管理。
2.管理层对税收筹划的意识不够重视,决策层不够民主
企业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认识程度是税收筹划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中小房地产企业中,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不了解,甚至认为税收筹划是高水平的财务造假,通过造假大肆进行偷税、漏税和骗税等。此外,中小房地产企业管理决策层缺乏民主决策,普通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会难得,财务部门等财税专业人员参与企业决策的力度不够等。
3.会计核算基础薄弱
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不健全、成本费用归类不正确、账目设置不规范、台账登记不完整、账证不清、会计信息失真、收入确认不规范、未按税法规定缴纳税款;内控制度欠缺,如不经领导审批签字支付款项、现金管理未做到日清月结、限额库存、大额现金支付、购买贵重物品及办公用品未建立登记保管领用制度、记账凭证上记载的后附原始单据张数与实际不符等;预算管理缺失,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税收筹划必须以规范详细的预算作基础,如土地增值税的筹划等。
4.税收筹划欠缺操作的可行性和全局性
税收筹划决策关系到中小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营销、管理等所有活动。税收筹划只有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成功。虽然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管理层注意到税收筹划的巨大作用,开始着手强调税收筹划,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忽略了税收筹划的许多前提条件和环境,或者忽略了税收筹划的可操作性。如中小房地产企业在运用土地增值税中有关普通住宅,土地增值额低于20%免征土地增值税这一条款进行税收筹划时,如果在设计阶段忽略了当地的普通住宅标准这一规定,后期的筹划就会化为乌有。
5.税收筹划忽视筹划成本
税收筹划需要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方面,显性成本是税收筹划中实际要发生的成本,隐性成本是税收筹划中可能要失去的机会成本。而中小房地产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基于税收筹划技术和筹划水平等多种原因,往往会割舍成本效益原则和综合平衡原则。如不计成本的聘用专业的税务专家为其税务咨询和策划;在筹划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时,不计成本地增加成本支出,无限制地降低售价;在日常税收筹划中,花费于分析测算等的人力、物力、财力远大于税收筹划收益等。
6.中小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易割裂税种之间的内在联系
简单看每一税种,似乎都是独立的,有单独的条例和实施细则。但事实上,每一种税都通过某一经济业务载体,联系在一起。如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做土地增值税筹划时,易忽略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损失中营业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所能增减的成本费用及土地增值税缴纳的多寡等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三、完善中小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对策建议
1.提高全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水平
中小房地产企业应从企业管理层出发,提高全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水平,如聘请权威人士(专家)到公司作全员讲解等。财务核算是税收筹划的基础,财务核算不健全,账目混乱,成本费用归类不清,项目预算不够精细,都会给税收筹划带来障碍,房地产企业税种繁多,税收政策的变化无穷,都需要财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把握。
2.加强税收合作与信任
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并信赖税务机关的决定是公正和准确的;另一方面也要求税务机关有责任向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征纳双方应建立起密切的税收信息联系和沟通渠道。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做好税收筹划的同时,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与沟通,服从税务机关管理,力争企业的税收筹划得到税务机关及相关人员的认可,任何单方的行为都会给企业埋下隐患。不服从税务机关的管理将会引发和税务机关的矛盾与冲突,为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开展带来阻碍,增加企业的筹划风险。
3.重视筹划成本,务实税收筹划的可操作性
中小房地产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与从实际出发原则相结合。例如,税法规定企业的利息实际支出允许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规定扣除。因此,理论上一般认为负债融资对企业具有节税效应,有利于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然而,在实操中如果该项目的预售收入资金回笼到位,支付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还绰绰有余的情况下,企业再做项目贷款,筹划利息抵税的效应显然是不成功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把各种实际情况和前提条件综合考虑,税收筹划才能取得成功。
4.注重税种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合理性与综合平衡
每一税种虽有单独的条例和实施细则,其实任何一个税种都通过经济行为这一载体,联系在一起。企业所得税与流转税之间的关系足以说明税种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税收筹划应坚持合理性与综合平衡,把各税种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用足行业里的所有税收优惠政策。此外,税收筹划还应坚持合理性与综合性平衡。例如,在实际操作中,一个分期开发的项目,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都将人防工程和景观工程分割于相关的期数,规划如此,工程合同的签订也是如此,符合税法规定的能明确划分归属的成本费用按归属归集的规定,但是景观和人防是作为整个项目的配套工程,是整个项目的“卖点”之一,是整个项目所有业主都享有的“权利”,这种划期施工的做法不利于企业的税收筹划,割裂了合理性原则,损失了企业利益。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