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1篇

事业单位会计是持续、系统记录事业单位资金信息流的过程,是监督国家资产是否有效、严格执行国家核算标准的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规范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强化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金融新常态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新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必须保持先进、灵活的工作思想,切实加强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以管理好单位财政资金、用好单位财政资金,发挥单位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当前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不变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不差异化的环境需求,我国以往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经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会计核算的弊端逐步凸显,如会计信息失真、管理意识单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本文研究中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对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探索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进的策略建议。本文研究对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建设资金使用效率、规范国家财政资金使用、保护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单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

资产管理意识单薄是主观意识上容易产生懈怠心理,从而给国有资产造成严重的流失。例如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这样一条:“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项款项,如应付统筹退休金、存入保证金、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然而在实行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人员资金管理意识单薄,往往处于维护个人私利或者是事业单位的私利,从而虚假故意隐留部分收入。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必须将该收入例如预算外收入,但是在资金管理意识单薄的情况下非法将其排除与预算外收入,以“其他应付款”挂账。该种非法处理一般被查出,则收入上交;一旦查不出,也就长久留在“其他应付款”中一备事业单位自主使用,这部分国有资产出现了流失。

(二)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问题重重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存在多种问题,一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完善,如账簿设计部规范、会计凭证填写不规范、会计处理不及时等;二是事业单位票据报销存在不规范问题,报销凭证内容填写缺失;三是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没有依法获取从业资格证书;四是违法设账,随意使用票据;五是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有的单位根本没有指定财务管理制度,而有的事业单位也是为了应付临时检查而设置,制度的保障和规范效应难以发挥出来。

(三)现有的收付实现制度存在多种问题

收付实现制度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长久以来我国实施收付实现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收付实现制度实施人工成本低、直观性较强,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简单易行等特点。在预算管理中采用收付实现制度满足了会计核算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现实市场行情出现了新变化,收付实现制度的弊端暴漏出来,收付实现制度将事业单位全部现金支出作为会计核算期的支出,将事业单位的全部收入作为核算期的收入。然而在实际财务处理中,事业单位的某些收入并不是按照月获取的,有时候以年为单位,与之相匹配的支出往往由于多种原因会造成在下年度支付,或者是在当年无法实现全部支付,这就造成年度收支存在的失衡,会计核算期的收支耗费不平衡问题产生。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优化的改进策略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

规范、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必须有法可依,有坚实的制度保障才能保证其执行起来严格化、规范化。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登记盘存制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每个事业单位可以有效结合自身的差异化实际情况,选择按照每年、每季度或者是每月的定期阶段进行实地盘存。还可以制定或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计划的价格制度,当事业单位在进行办公设备、物资材料、存货等销售或购买时,采用定额管理制度或者是计划价格制度。将这些销售或购买的收入或成本在月末实行成本差异分摊处理。

(二)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检查工作

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则是从外因基础上结合内因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的监督是外部保障,加强监督有利于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形成外部约束力,从而维护整个财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其监督检查的范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按照《会计法》等有关规定设立会计账簿;第二,监督检查事业单位会计账簿、凭证、财务报告等相关的会计资料等是否是真实有效的,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第三,监督审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等;第四,监督检查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可以作出如下处理意见:对于检查没有取得相关会计从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要依法组织相关的职业培训,在从业人员依法取得会计职业资格以后才能够继续上岗;对事业单位存在会计账簿设设置、凭证填写不规范等问题,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对于存在会计制度漏洞、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必须限定期限建立起完善而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

(三)实行固定资产管理按企业会计原则计提折旧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现有的会计制度或准则等均是不计提折旧,例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都是执行上述标准,不计提折旧的规定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报废期限收费标准的制定,更新变卖等带了重重问题。为了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笔者认为我国事业单位必须结合当前的有关立法、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经验,从而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方法,规避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拆东墙补西墙”的不良处理方式。笔者建议,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时,可以不考虑购置资金来源进行列支,采用贷记“银行存款”、借记“固定资产”的资产类科目进行财务处理;而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则处理为贷记“累计折旧”、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处理上,应该借鉴当前较为成熟的方法进行处理,其处理的原则要遵循“客观性”,即尽可能的全面、真实。科学的反映和核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值或保值。

(四)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2篇

乡镇总预算会计会计核算财政管理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重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财政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大部分乡镇财政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缺陷。在财政改革落实年,提高乡镇财政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迫在眉睫。

一、乡镇财政会计核算和管理的现状

以我市为例,我市共有十六个乡镇财政所,2015年各乡镇财政所在职人数64人,各乡镇财政所平均人数4人,乡镇总预算会计人员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9人,在财政岗位工作超过十年的不足20人。从以上统计数据可见,该市乡镇财政所人数偏少,平均年龄偏高,高学历人员偏少,业务水平较弱,人员变动频繁。

我市各乡镇不单设乡镇级金库,其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县级金库。各乡镇财政资金由县级财政局根据乡镇财政收入执行情况,以调度款的形式下拨至各乡镇财政所。各乡镇财政所根据本乡镇的预算安排,支付相关财政资金。乡镇预算会计的业务由县级财政局负责指导,人事安排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自行负责。

二、乡镇会计核算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账套设置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账套设置是会计工作的第一步,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大部分乡镇账套设置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一是总预算会计账和行政事业单位账合二为一。二是执行的会计制度不清晰。三是科目设置混乱,没有按照相应会计制度要求设置科目。四是账表不符。

2、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

少数乡镇会计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来设置会计岗位。由于人员少,有些乡镇存在会计“一手清”现象,即开具支付凭证、管理全套财务专用印章、会计核算者为同一人。有的乡镇因乡镇领导变动更换印章,新印章启用后,原印章未及时上交销毁,仍延续使用。有些乡镇支付印章中的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由一人统一保管,未实行专人负责,分人分印管理。

3、资金使用不合理,造成资金支付滞后

目前乡镇还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乡镇将财政资金拨入各部门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这样一方面形成财政资金结余多户头分散存放,造成财政资金沉淀,乡镇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另一方面,乡镇财政以拨列支,再由预算单位拨付到个人或供应商,造成财政资金在途时间过长,支出滞后,乡镇财政支出报表列报的支出也不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付数。

4、财政支出不严谨,预算约束机制不强

部分乡镇重复列支拨款数,形成虚列支出,也有的乡镇将当年未使用的资金,以各种名义虚列支出。

5、往来款核算混乱,不良资产挂账严重

部分乡镇的总预算会计中存在大量的往来款,这些款项金额巨大,时间跨度长,大部分已属不良资产挂帐。

三、乡镇财政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财政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充分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对规范和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乡镇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人员配备和培养,提升乡镇财政会计素养

一是重视人员配备。乡镇政府应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善思考的人员调配到财政工作队伍中来,打好财政工作的根基。二是要注重梯队培养。要结合财政人员成长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人员或建立AB角制度,确保财政工作不因人员提拔变动而断档。三是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县级财政局应定期组织乡镇会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各乡镇总预算会计应加强会计、财政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认识。

2、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

一是科学设置会计岗位。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基础工作规定》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岗位设置要求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足额配备人员,明确岗位人员职责分工。二是合理分设账套。各乡镇应先确定好账户余额表,再按照有关会计总会计准则、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分设总预算会计账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分别遵循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是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各项财政收支情况,建立并严格执行对账制度。

3、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乡镇财政资金支付

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即将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出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支出运行过程处于财政有效监管之下,增强财政支出活动的透明度,同时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加快资金运行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确保乡镇财政资金运转安全和高效。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乡镇各部门预算单位不保留实有资金账户,使得资金存放由部门预算单位分散存放改为由国库统一存放,在支付方式上,乡镇财政资金根据先预算后支付的原则,按照资金的性质和类别分别设为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与部门预算改革相互配套,相互衔接,要在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建议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为顺利实施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4、加快往来款项的清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各乡镇应本着“积极、求实、规范”的原则,把本乡镇往来款项的清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清欠陈年挂账。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梳理各项往来款项的来历、现状和预计收回情况,加强对暂存暂付款项的清理工作。二是避免新增挂账。三是加强监督。对偷逃税金和转移挪用专项资金,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要严肃处理,以保证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综上,今年是财税改革落实年,乡镇财政应借财政改革的东风,逐步建立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和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程度,为加快我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3篇

水利工程是水利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防洪、兴利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使命,其财务管理任务艰巨。供水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一项重要内容。但现行会计制度对其要求不明确,核算不规范,甚至不算成本。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觉问题很大,需要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供水成本核算制度。我们联系工作实际,对水利工程供水成本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引起重视,尽快完善我国供水成本核算制度。

关键词:

水利工程;供水成本;问题研究

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核算是水利工程供水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会计核算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水管单位经济效益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改革,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被弱化,部门之间出台的政策相互矛盾,致使水管单位无所适从,一头雾水,水商品的价值不能真正体现。因此,搞好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联系工作实际,对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看法和想法,旨在加强供水成本核算,提高水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财政部在1994年颁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我国众多水管单位一直在执行,直到1997年财政部颁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度中要求除有行业会计制度以外的事业单位都要执行本制度。但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也没有废止,但在实际执行中财政部门已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成本核算要求。所以,水管单位无法进行成本核算。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又要求水管单位要进行成本核算,水商品定价要以供水成本为基础,执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成本核算要求,无法核算供水成本,对水管单位供水价格制定非常不利,已严重影响水管单位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提出改革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水管单位成本核算制度,科学准确核算水管单位供水成本。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研究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意义重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2.1有利于供水成本核算理论发展。我国水管单位水商品数量多,供水量大,成本核算情况复杂。但是在理论界对供水成本研究较少,迫切需要理论界和业内人士进行积极研究探讨,以便完善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理论。

1.2.2有利于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和实施。我国水管单位众多,国家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尤其是将水费由行政事业收费转变为经营性收入后,水利工程供水步入市场,水管单位变成经营者,他们就要按市场规则办事。需要有科学完整会计核算制度才能更好进入市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1.2.3有利于水管单位经济可持续发展。供水成本核算事关供水价格制定,只有国家对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核算有一套完整政策规定,符合我国水利工程供水生产实际情况,准确、科学的核算供水成本,才能为国家制定合理供水价格提供科学依据。多数水管单位是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水费维持生存和发展,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核算成本,不利于水商品的定价,势必影响水管单位经济发展。

2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我国几十万个水管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能够真正准确核算出供水成本的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长期以来把水管单位水费收入视为行政事业费收入、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等,对其成本核算没有明确要求,在这方面学术界研究的也很少。目前,有完全成本说,工程成本说,实际成本说。但是在财务制度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水商品具有其特殊性,供水成本费用支出有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准确核算供水成本,这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科学的供水成本理论,以此来指导供水成本核算工作。

2.2管理体制制约。

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形式对供水成本核算影响较大,如果由政府或水务局管理,经费由财政供给,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如果由乡镇和村屯管理财政不供给费用,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水管单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不同。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带来供水成本核算不统一,不规范。

2.3成本核算制度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缺少水管单位成本核算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供水成本核算有个雏形,但现在会计制度改革后,此会计制度已不执行,水管单位缺少供水成本核算制度。

3对加强水管单位成本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想要搞好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加强供水成本理论研究。

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好实践,我们建议国家将水管单位供水成本核算问题列入科研项目,组织专家、学者、实际工作人员认真进行研究,建立起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水商品成本核算理论。以利于指导实践工作,推进供水成本核算工作。

3.2理顺管理体制。

我们在改革中要对水管单位明确定性,凡是国有水管单位都要确定主管部门,除定性为企业外,其它应定为事业单位。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都应执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

3.3制定专门的会计制度。

水管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进行供水成本核算,财政部应该考虑水管单位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会计制度。现在学校、医院都有专门的会计制度,过去水管单位国家已经制定了专门的会计制度,在水管单位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水管单位国家已经确定为供水经营者,水商品已进入市场,它需要吸收社会资本,需要制定商品价格,没有成本核算和专门会计制度无法进入市场。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要积极修改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尽快颁布实施。

3.4制定专门供水成本核算制度。

我国长期以来对水管单位没有制定成本核算规则,致使供水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严重影响水管单位经济发展。我们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供水成本制度,规范水管单位成本核算行为,搞好成本核算。

4结论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一、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吴忠市会计核算中心自2001年正式成立以来,在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监督,促进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支付额度使用不规范,专项资金核算不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每笔资金的支付先要经过核算单位的支付系统申请,国库通过网上审批核准,核算中心开票,银行办理。申请、审批、支付、核算相互脱离,使得额度款项的使用规范与否无人监控,挤占额度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专项资金的额度使用与核算上,资金使用不在规定的款项,给记账与年终决算带来了诸多的弊端。

2.国库集中支付程序复杂,报账业务量大。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报账员普遍反映累,每笔资金的收付均要通过核算单位、核算中心、国库中心、支付银行再到核算中心,往往一笔款项要往返奔波几个来回才能完成。

3.报账会计配合不力,会计管理工作薄弱。

账务纳入统一核算后,单位普遍只重视资金的管理,选配一名报账员或由非财会专业人员担任报账员。大部分报账会计只注重金额的正确与否,而忽视了财务管理,报账流于形式,对单位的某些特殊资金运行讲不清说不明,致使核算中心处理账务困难,留下财务漏洞。

4.监督的主体职能弱化,真票据假业务的报账现象存在。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一人管十多个单位的账,大厅式的工作模式,造成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既不参与单位的经济活动,又不全程履行监督职能,只是在事后单位报账时以票据审核进行监督,而票据是否真实、合理,核算中心难以发现。核算中心也无处罚权,对不符合规定票据,只能按相关政策予以拒付,缺乏挖掘单位节支潜力,无法真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财务管理出现弱化倾向,资产管理困难。

财务管理实行集中核算后,资产的增减完全由单位报账员报结,核算中心未参与管理,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核算单位普遍存在往来款长期挂账,清理不及时,而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后,却未在账面反映,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会计中心只核算不清查,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加强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管理好用好财政资金,为核算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此提一些建议。

1.加强服务,做好沟通协调。

国库支付中心有必要与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到大厅办公,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核算模式,方便服务对象。搞好会计核算,管好用好财政资金,需要核算单位和会计中心的共同配合,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负有对核算单位指标额度使用进行指导、监督的职责,核算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性质据实申请额度,确保经济业务的准确、真实。

2.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应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配备工作责任心强,具备一定会计业务专长的人员担任报账会计。单位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有据实登记会计台账,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领导审批前的审核及说明,向会计中心报账并说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情况等职责,对专项资金,说明资金来源及使用范围、具体支付标准,及时报送项目申报审批书,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3.加强支出的监督管理。

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个适应性强,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使会计核算中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将业务招待费实行与公务费挂钩办法,控制在一定总额之内。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跟踪,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对于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不管任何理由均要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报账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财政部门及单位应切实抓紧报账会计的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报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通过一系列制度,制约报账会计的工作行为,保证报账会计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使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现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多是国有财政资金的拨款,受到传统制度的管制和约束。事业单位进行的资金的规划完全依赖于财政资金的多少。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薄弱,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没有制定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不科学也不严谨。即便是有,也没有按照规定制度进行操作,执行力度过低。在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上存在着很多的盲点,使得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存在投机取巧的行为,影响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有些事业单位根本没有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往往只体现为形式,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

(二)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却反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相互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和互相检查,导致了会计核算没有按照规则进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很难得到提高,甚至会产生违法、舞弊等现象。由于受到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之间常常存在着一个人担任多个会计职位,不相容的职位没有相互分开。而事业单位领导又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的经验知识,对于会计工作不能准确无误的进行检查,这样会计的监管就会产生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甚至有些单位不但不认真执行内部监督控制制度,还借工作之便进行专项资金的挪用,公款私用,给事业单位有效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

虽然在我国事业单位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实现了财政资金的集中首付和集中管理,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分散管理的现状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制度仍旧不完善,在预算的编制或者执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事业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使得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使财务预算的执行的难度也越来越困难。有的事业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中,对于支出控制的力度不严格,超支和浪费的现象普遍的出现。并且在资金的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界定不清,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由于预算监管制度也不完善,使得预算执行力度相当的薄弱。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

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只有会计制度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的一项明智的决定。事业单位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于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会计制度,在能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混乱以及不规范的现象,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要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出发进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管理建设必须完善财务会计的运作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科学的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规划监督的各项内容,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根据国家规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财务核算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对人员在岗职责的规定、账务处理的程序、内部相应的牵制制度、财务审批的制度等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分级别进行授权。同时建立内部相应的稽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反应出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

要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改革,合理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确其使用规定,实行部门的预算制度,建立国库的单一的账户制度,构架一个完善的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框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增加,则意味着财务管理的内容将会更加的丰富,而预算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中心的内容,财务预算将贯穿于整个财务工作之中。加强预算管理,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严格的执行,对于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反馈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解决。部门要根据上级的收支规模的批复进行预算的编制,对于批复的项目支出,要科学的制定项目的进度,保证项目的实施有计划、有预算。办理好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进度制定,并且根据执行情况,及时对于支出明细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种的成本核算体制,便于掌握事业单位的实际消耗,并及时进行补给,避免事业单位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只有完善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体制,才能对于事业单位经营水平和收益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在遇见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相应的财税政策。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资金效用的良性循环,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121-123.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6篇

摘 要 为了有效使用教育教学资源,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地的区县教育部门陆续成立了教育财务结算中心。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教育财务结算中心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教育财务结算中心 会计核算 改进措施

近年来,随着各地县区级教育系统财务结算中心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地展开,教育系统的内部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会计核算逐步得到了规范,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提高,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得到了加强,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教育财务结算中心在会计核算中仍存在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信息反馈不及时,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会计人员不能充分履职尽责等问题。笔者通过介绍自己所在单位会计核算基本情况,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想改进的措施,希望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教育财务结算中心的职能

目前,我国财务结算中心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即企业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企业模式的财务结算中心也称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负责资金调剂和资金管理的职能机构。行政管理模式的财务结算中心是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调控,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纳入结算中心集中核算。

笔者所在教育财务结算中心是一所隶属于政府教育部门的县区级教育财务结算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各项财经法律、法规、规章,负责经管单位的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2)负责编制经管单位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财务情况分析和其他各项财务资料;(3)负责经管单位的财务票据和会计档案的管理;(4)负责经管单位的税务报表的编制和报税的有关事宜;(5)负责经管单位国有资产的财务核算工作等。

二、教育财务结算中心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结合所在单位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当前会计核算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教育财务结算中心(以下简称结算中心)成立于2006年,为一区县级教育局属下科级全民事业单位,负责对全区教育系统各公立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局直属单位和局机关共119个单位的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自2010年开始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二)现行的主要管理模式

各经管单位在财务工作纳入结算中心统一管理后,不再设立会计、出纳岗位,原始凭证的审核、报销、资金结算、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编制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工作均由结算中心负责;各单位通过制定相关的财务审批制度和程序负责处理本单位的支出报销业务,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由报账员负责向结算中心办理报账事宜。

结算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财务管理机制,完成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的统一管理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核算规范统一,是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前提。目前结算中心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具体表现在:

第一,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上,结算中心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指导与培训不到位,账务处理欠缺规范统一。比如在国库集中支付后,年度结余需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学杂费等额度,年底额度注销和下年结转额度的会计事项问题上,目前结算中心统一的会计处理是注销额度时冲减当年收入,下年结转上年额度时再确认为下年的收入,但在所有经管单位年终决算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没有“财政待返还额度”这一会计科目。这样的处理影响了年度收入等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第二,在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的反馈上,存在着会计信息反馈不及时和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一是有的报账员办理款项的收付款后,没有及时办理报账事项,增长了单据的传递时间,推迟了会计报表的反馈时间,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二是会计报表的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以结算中心一所完全中学为例,其统一提供的月会计报表多达25页A3纸。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复杂繁琐,严重影响了决策者的信息作用。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在内部控制上,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运行。二是内控管理不到位,影响了会计核算质量。如:按照规定,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必须由不同的操作员来完成,审核无误的凭证方可记账。但有时后台会计为了省事,把自己的操作密码给其他的会计人员,使得审核环节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又如:有的经管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报账员认为各项经费支出有结算中心把关,票据的真假规范与请款手续是否完善与本单位关系不大;而结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又认为只要单位负责人(校长)签字就可以办理报销手续。这就造成各工作岗位职责不清,会计人员未能充分履职尽责,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质量。

3.会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存在偏差

有些经管单位的会计人员不能坚持继续教育学习,工作上不思考,不创新,对于经手的票据不管其是否真实有效,不管手续是否完善,觉得票据的规范与否反正有结算中心的人员把关,都将票据送到结算中心报账;有些单位的报账员缺乏必要的工作主动性,经结算中心提醒应补全单据手续的事项也不能及时完成;有些会计人员服务教学一线的意识不强等。会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上进心和社会使命感,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三、教育财务结算中心会计核算工作的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进一步规范结算中心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会计核算;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1前言

乡镇财政对于地方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于我国财政政策方针的落实和执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在财政管理中,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地方财政的作用,维护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利益,就必须重视改善会计核算,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

2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来讲,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模式不健全,虽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改进,但是目前其依旧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管理方面仍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2.1核算内容没有进行清晰界定

当前,乡镇财政所会计核算的开展缺乏明确的规定,实行的模式是“乡镇使用,县级监管”,实际上上级财政管理部门只是提出了较为笼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化和明确,其中规章制度以及执行规范方面都缺乏完善,核算内容没有进行清晰界定。

2.2核算和财政管理混为一谈

严格意义上讲,会计核算和财政管理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上,很多乡镇财政所既负责财政管理,同时也肩负会计核算责任,两种职责兼任,导致其在具体工作时,很难将二者完全分离开,常常是混在一起进行,不仅财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较为低下,会计核算也同样非常不规范。

2.3财政所自身定位不科学,没有明确权责

经过税费改革之后,乡镇财政的税收权力被严重削弱。我国相关政策提出,改革后乡镇财政的主要职能应以税费核算以及监督为主,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指导以及自身性质的复杂性,很多乡镇财政部门的职能不够清晰和明确。其中有一部分单位将落实国家政策为工作重点,忽视了自身的管理职能,导致财政工作重心偏移,造成会计核算中出现了很多实际问题。

2.4专项资金核算很难保障准确性

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于基层地区的支援,为了解决基层地区的发展问题,国家财政拨付了大量资金。但是,与此同时,乡镇财政的专项资金核算中却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匹配财政资金用途的明确核算体系,导致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中,很难严格依照国家法律要求实现统一管理和核算,造成核算的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5尚未实现精细化管理

与省市级单位相比,乡镇单位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并且经常还伴随着内容多的情况,导致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另外,由于村级财务的项目比较杂乱,会计核算包含的内容很多,再加上管理模式的差别,导致财政管理实施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3改进乡镇财政所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3.1制定规范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核算方法

当前形势下,要想改进会计核算工作,就必须重视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完善。目前,对于核算体系的完善,很多地方都在依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需要加强改进。鉴于这种情况,各个乡镇财政单位的上级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重视根据具体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一套与当地财政和核算工作实际相符合的管理体系,促进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

3.2强化核算工作,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

就当前来讲,国家对于基层地区的财政扶持都需乡镇财政付诸实现,比如资金使用分配等,都需要乡镇财政去具体实施,因此,从某种方面来讲,乡镇财政目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为基层建设服务。因此,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乡镇财政单位必须做好详细的资金使用记录和管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是确保国家政策落实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基层扶持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对于专项款项的使用管理。

3.3健全监督机制

国家财政对于基层地区的拨款大多是为了改善民生的专项资金,由于资金性质比较特殊,乡镇财政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一旦资金管理发生问题,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就必须重视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因监管不到位导致的财政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财政工作人员对于管理工作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加强人员的素质教育,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保障财政工作的质量,实现对于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真正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保障专项资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语

乡镇财政在国家财政政策实施和促进基层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管理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实际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变,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乡镇财政单位应重视加强财政管理工作,强化会计核算,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使专项资金能够真正发挥出改善民生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晟.施工企业流动资金借款费用会计核算探讨[J].商业会计.2015,(05):84-85.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24-2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房地产行业的财务会计核算问题也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其会计核算程序以及方法与普通行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尽管近年来,财政部和证监会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推行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改革,但是从在房地产行业实施的状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2006年11月财政部的一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通报了39家房地产行业存在会计失真问题。面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和税收流失极其严重的事实,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会计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研究如何提高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房地产行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导致了其特定的信息质量问题。总结如下:

(一)房地产行业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实质上就是会计信息加工和生成的技术性规范。然而,这些技术性规范是由会计人员来实施的,因此,会计人员对制度和准则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也即会计人员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的能力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现实中,由于房地产企业普遍只重视策划人员、工程人员等和项目直接关联的员工素质,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不重视,致使会计人员的素质差强人意。这些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即便遵守了会计法规,但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或其他原因,也可能使计量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实务中销售收入的确认随意性较大

在房地产企业中,项目建设期内的成本费用往往远大于当期确认的收入,一般开发项目峻工并售出后,大量预收款项或应收款项确认为收入。由于开发产品价值较高,往往采用预售和分期付款销售的办法,从而造成收款期与房屋交付期不一致。《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四个原则作为收入确认标准,而在会计实务中,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收入实现的确认可能有多种方法:有的在签订预售合同后并收取预收房款确认收入,有的在签订预售合同后以合同金额确认收入,有的在收讫房款并办妥产权过户手续时确认收入。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三)企业各期的业绩信息可比性较差

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土地开发至确认收入通常会跨越两个以上年度,在项目筹建期大量资金投入开发过程,大量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部分项目尚未完工,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所以,会计理论中的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在房地产业的体现并不明确,每年的损益表因项目在不同状态下而使利润波动相当大。例如某年A房地产企业的大部分项目在建设期内,该年度的业绩就只会反映费用的投入,因此该年的财务报表就不能适当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亦不能与其他同类企业比较,失去了可比性。所以,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等并不能正确、客观地反映房地产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四)风险披露不足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包括土地风险、政策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这种行业高风险性,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必须更充分地揭示有关风险事项。虽然2001年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1号―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对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披露做出了特别要求,但从近几年来看,执行情况并不太理想。

(五)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体系不规范,会计法规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财务会计体系仍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商品房所有权风险与债务是否转移的问题上,许多房地产企业自身判断的结果与正规会计机构的判断不符;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针对新兴行业的会计核算规定不明确,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从而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六)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不完善

当前有很多房地产企业缺乏健全的会计内部核算制度,使得现金流量统计不够科学。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主体是企业自身,然而,现实中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其他行业企业的现金流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现金金流量方面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筹资活动以及相关的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以企业作为基本单位的,而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则是以开发项目作为基本单位的,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期限较长,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的流出具有更大的异步性。

二、提高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房地产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及多样化的交易和事项,确认和计量对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他们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认真贯彻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组织本企业会计人员继续学习教育,支持会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职称资格考试,提高其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

(二)完善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构成上还较缺乏完整和系统性,其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一些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学术界和政府财政部门已开始考虑和探讨建立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对其进行完善。但是,目前房地产行业会计的一些特殊事项还没有相关具体准则或会计制度加以规范,例如,目前学术界对《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的四个收入确认原则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具体运用问题上,就还存在争议,使得该行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极大地影响了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所以现在急需完善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

(三)完善配套工程的会计核算准则指引

我国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制度》中曾经对相关的配套设施费用的预提以及会计处理方面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现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对配套设施成本核算当面的指引不足,这使得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采取不一致的财务成本核算手办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信息的质量与可比性。因此,我国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必须完善相应配套的会计核算准则做指引,以此来规范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信息管理。

(四)扩大信息披露内容

针对房地产行业风险披露不足的问题,房地产企业除了必须按现行有关规定披露信息外,还应增加企业的预售情况及政策信息、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信息、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质量保证金及风险等披露信息。增加披露信息一方面可促使房地产企业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提高风险的透明度,为房地产商品的质量提供保证;另一方面可使投资者在财务报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更准确、全面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评价,额外提供具有可比性的资料,也是治理信息失真的重要举措。

(五)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核算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监管体系的基础。但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财务会计规范,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对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尚未足够的重视。因而房地产企业在执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时,还应根据其管理要求和经营特点制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以使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张志达.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探讨[D].兰州商学院,2009.

[2]丁晓琳.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3(3).

[3]王晖.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