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因地制宜;高标准;基本农田;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我国土地整治改革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2]。国家高度重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工作并颁布一系列相关文件,充分体现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制定了建设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相关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农田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仍能产出高质量的粮食[3]。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在政策的支持下具体地区是如何因地制宜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通过土地整治的措施使农田达到集中连片、高量高质、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等要求,体现了运用现代化经营方式和技术的新型基本农田,是保证粮食与人均占有量相均衡的基本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保证粮食高产量和优质量的前提,同时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粮食不可预计的损害起到较强的抵御作用,为农田的安全形成一个“保护网” [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科学手段。广东省因地势、天气原因每年出现洪涝灾害次数较多,造成广东省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此,多次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开展了治理工作,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对水、村、林、路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改进交通、水利、环保等设施,主要目标是保护农田建设,能有效抵抗灾害所带来的影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5-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创建新型农业模式的前提,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实行农田责任制,将农田承包给个体。这种经营方式是土地利用结构较为零散,阻碍了农田规模的壮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应该利用现代化科技和新型的管理模式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进程,建设集中连片的农田模式。

2 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概况

2.1 广东省建设区划定形式

2.1.1 划定原则

广东省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划分原则是以国家土地资源部颁发的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文件为方向,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将划定原则划分为:集中连片、将农田进行集中化管理;重点整治土地潜力较大、取得效益较为明显的区域;将国家及各地区基本农田示范区作为参考标准与之相衔接;以不打破行政界限为前提进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2.1.2 构建指标体系

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专家咨询交流会。其主要内容是将广东省的粮食生产能力、财政支持力度、基本农田的连片性、土地开发价值4个因素作为广东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重要考虑范围,并合理划分了这些因素的在工作中具体比重。农田连片性占重点建设区划分指标体系的40%,财力支持占25%,粮食生产能力占15%,耕地政治潜力占20%(潜力因子分为潜力一级、潜力二级、潜力三级跟别对应的量化标准是100、80、60)。

2.1.2.1 连片性

连片性农田进行集中管理,是我国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方面。该研究以广东省2010年1:10000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参考,结合县域行政界线与相邻基本农田融合起来[8]。在融合的过程中要进行2次操作,第1次是将带有公共边的农田图斑进行融合后,再将空间距离100m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图斑进行第2次融合,每1次的操作过程的前后都要仔细核对面积、图斑个数等相关数据,保持数据正常化。

2.1.2.2 粮食生产能力

高产量、优质量的粮食出产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因而,将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考虑到划定重点建设区重点范畴内。广东省于2009年将其中的40个县(市、区)评为粮食大县。

2.1.2.3 财政支持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需要重新整治土地资源,依靠现代化农业技术来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资金投放之前要充分考虑并结合广东省近几年对建设高标准农田资金安排。

2.1.2.4 耕地整治潜力

确定耕地整治潜力级别可以直接引用广东省颁布的整治规划文件中的结果数据。

2.2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首先以土地整治的现状对土地利用的调查信息为基础,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结果对其进行评估、核实;要对基本农田保护片边界进行综合确定并将其编号、记录,提取农田保护片的地类图斑目前存在的信息;根据农用土地的分等成果提取基本农田质量相对应的等级信息,并按照规定录入基本农田图斑属性与基本农田保护片;建立有效的数据库并落实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基本农田的划定成果。通过对广东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举措的具体分析,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有着深远的影响。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应注意的要点

3.1 探究地貌地形、水文地质特点

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因素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效性。广东省位于南方,其丘陵地带与北方的平原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定要进行地质条件的勘察。只有在全面掌握和了解这些基本情况之后,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这些条件的观察和分析,是为农田施工建设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的途径。在施工前,相关设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做好规划。要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勘察结果采用不用的施工方法,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总之,在高基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条件的分析和研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应该充分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开展工作。

3.2 农田建设要积极对接其他的基础设施

农田建设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农田建设项目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服务。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拥有的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尽量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的扰动和影响。在高基准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将“最后一公里”的任务落实到位,取得最为理想的成绩。

3.3 注重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农田建设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保障施工安全。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应该做好工程验收以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与项目以及立项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调动全体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同步的监督与管理,将施工方与监理方的质量检验资料分类建档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工程变更问题进行严格的审核。工程变更一定要坚持以工程质量为中心,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进行工程变更。质量控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各种细节的管理,及时进行备报案等整理工作,将工程内业管理和外业管理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的总体达标。

参考文献

[1] 沈明,苏少青,陈飞香.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

[2] 沈明,陈飞香,苏少青等.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方法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7).

[3] 邓建中,周惠红.基本农田保护分布图的编绘及标志牌的制作――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地矿测绘,2012,28(3).

[4] 张满红.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20年回顾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

[5] 吴曼乔.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制作的技术质量实现[J].科技信息,

2013,(13)

[6] 王增刚.GIS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1、保质保量完成了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建设任务,通过市级验收并得到验收组一致好评。2010年是我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开局之年,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与进度,我办在项目建设招投标的同时,安排了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放样,保证了格田规格标准统一,坐标方向统一,开工时间统一,施工顺序统一。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赢得了施工时间,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建设,显示了区农发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市验收组在反馈意见的座谈会上对这一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应在全市推广。做好了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扫尾工作并及时交付给项目区群众使用。

2、提前完成了2011年度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支持少数民族乡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项目的机械土方及配套建筑物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11年度值夏芳洲垅、东固浪田垅共计高标准农田面积1.575万亩,在工程建设任务重、涉及范围广、施工战线长、人员极其少、天气又恶劣的条件下,我们以拼命三郎的旺盛斗志和实干精神,领导靠前指挥,工作人员常驻工地督导,及时掌握与协调施工中的问题,使工程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责任田及时交到了项目区农民手中,确保了不误来年农事活动。

3、与时俱进,成功申报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为在产业化经营项目上有所突破,我办认真摸清国家、行业投资动态,及时捕捉争资信息,在学懂吃透农业开发扶持农业产业政策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做好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掌握分析我区农业产业及龙头企业的现状、优势和不足,及时与企业传递信息,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并指导所选企业编制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成功争取到我区首个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目前中央财政贷款贴息资金28万元的计划已经批准,计划得到落实。

4、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编制申报了“十二五”高标准农田规划报告、“十二五”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规划报告、“十二五”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及“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2011年是“十二五”首开之年,为切实做好我区“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与规划工作,我办及时组织人员,对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的规划做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认真组织编制向上申报了“十二五”高标准农田规划报告、“十二五”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规划报告、“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及“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确立了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方向。

5、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过省级评审并获得通过。为使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安排更科学、合理,我办主要领导和水工人员长时间深入项目区,主动与项目区乡(镇)联系,走访项目区村干部与群众,吸纳项目区干部群众对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意见,使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具科学合理。

6、精心编制招标标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施工招标顺利进行,我办组织人员精心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标底,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招标机构做好中介工作,为10月中旬召开农业综合开发办招投标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7、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1及时捕捉相差信息,全力投入招商引资,目前进园项目正在与客商洽谈中;2落实社区帮扶资金2万元;3完成新工业园区招工任务;4做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下步工作安排:

1、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提前实施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的机械土方工程及2011、2012年度支持少数民族乡建设工程项目将于9月下旬挂网公告,争取10月中旬进行工程施工招标。

2、招标后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做好施工准备并开始施工,要求次年3月底全面完工。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全面完成2012年度项目的扫尾工程。2012年度项目从去年10月份开始组织实施,由于去冬今春多雨水天气,总的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春节过后,我们及时组织施工单位抢时间、战天气,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台班,克服一切困难,要求务必在春耕前保质保量完成所有项目。经各方努力,项目在4月中旬已竣工,并于5月中旬完成了县级自验,7月份市里将组织市级验收。2012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268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10万元,建设村、高标准农田2.0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1万亩。共完成新打机电井22眼,衬砌渠道76.55公里,渠系建筑物配套6450座,机耕路29.16公里,改良土壤1.1万亩,农田防护林0.04万亩,技术培训250人次,仪器设备4台(套),科技示范推广0.3万亩。通过对农田进行田、林、路、渠综合治理,基本达到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应的要求,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71万亩,新增和改善有效除涝面积0.3万亩,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8.5万公斤,油料4.95万公斤,成为项目区乡镇的粮食核心产区。

(二)认真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示范点。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通过土地流转租用500亩左右农田,以合作社加农户形式运作,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打造高标准现代生态农业及产、供、销一套龙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化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平整田地、修筑机耕路、新建深水井、开挖衬砌排灌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标准化、规模化的大棚蔬菜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实现项目资金效益扩张,使其成为我县高标准示范农田上的一朵奇葩。

(三)切实抓好省委书记挂点扶贫村的脱贫帮扶工作。村是天河镇第二个省委书记挂点扶贫的村,也是省、市、县“三级书记”挂点扶贫村。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强卫书记的讲话精神,在省、市农发办的大力支持下,县农发办及时跟进,深入村摸民意,查实情,共商扶贫计策。一是确定发展路子,根据村山多、森林覆盖率高、草场丰富的特点,将山羊产业确定为我们重点扶持的产业。二是构建科学的发展模式。结合去年帮扶的原省委苏荣书记挂点扶贫的村的山羊产业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管理上的不足、发展的局限性等情况,根据天河镇全镇产业发展规划实际,确定了建立“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长效机制,避免“返贫”现象发生。成立天河镇山羊产业专业合作社(包括原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覆盖全镇,不仅带动村村民发展山羊产业,还带动整个天河镇村民发展山羊产业,整体推进扶贫工作,逐步将山羊产业发展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新建、常林两个示范基地,同时,巩固老基地。在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栏舍,实行科学化饲养和规范化管理,使基地成为种羊调配、技术培训和参观学习的平台。三是高位推动帮扶工作。单位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带领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帮扶现场,与镇主要领导和村民共同研究扶持发展之计。组织天河镇和养羊代表外出奉新县学习养羊技术和管理方法。

(四)扎实做好定点扶贫帮扶工作。在帮扶镇屋场村建设工作中,帮扶工作组深入帮扶点,与村委会干部、理事会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座谈邀请了村委会干部以及部分贫困村民代表,通过座谈,全面掌握贫困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贫困现象,找准致贫因素,并提出符合实际的扶贫帮扶对策和建议:一是继续完善村部建设。二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立项对荷包江山塘水库进行维修加固,大坝加高培厚,每个村小组打一口抗旱井。三是结对帮扶。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党员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四是力争立项对养鸡、养猪产业上进行帮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今年项目财政投资已达3000多万元,建设规模达到2万多亩。项目大,涉及的乡村多,将会出现人手不够的局面,技术力量和精力难以满足工作的正常需要。二是经费不足。随着项目的增多,勘测、检查、用车、公务接待等各项开支也越来越多,而项目资金要求专款专用,不准随意挤占挪用,现有的预算经费缺口较大。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年,我县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59万亩,其中:敦厚项目区1.29万亩,澧田项目区1.3万亩。项目计划投资337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150万元。目前已通过招投标确定了设计和监理单位,7-8月将做好项目施工图设计,9月份进行工程公开招投标,秋收完后即组织项目实施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将该项目建设成全市具有示范性的亮点工程,为我县项目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道路 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1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提出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随着中央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不断的开展,在这些项目的设计内容中,农村道路占的比重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展而比率加大,为更好的完成道路部分规划设计,使其合理、便民利用,该文结合相关项目浅谈其设计思路和要点。

1 农村道路特点

昌图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东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因其农业占经济比重之大,所以对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更高,随着土地整治项目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开展,其中田间道路的设计和实施成为项目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而设计的成败在农村地区来说,首先要因地制宜,为达到这个要求,首要是需要了解农村道路现状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则性:所谓不规则,即在成片耕地内存在不规则田间道路,有的还存在现有断头路,多条不规则道路交叉等情况,使部分农田不能达到集中连片,且部分道路的不规则占用浪费了耕地,也不一定能达到道路通畅的最优状况。

(2)不规律性:所谓不规律性,即是指农民进地耕种及运输等路线不规律,呈现出随意性,前一年的路线,第二年种植庄稼且另开新路,不仅影响耕作层的使用效用,且破坏了设计初期规划的思路,因其后期不必要的变更工作,降低了设计和施工效率,也难以达到高标准农田设计的标准。

(3)用地矛盾多:即在昌图乃至辽宁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已划定原有砂石田间作业路的红线边界出现耕种占用情况,当地俗称“拱地头”,使得已规划的道路路面变窄,甚至断路等情况,且在准备规划设计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因此现象所产生的矛盾较多。

(4)农用车辆利用率高:因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用车辆、机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使得早年设计的道路承载能力降低,需要在设计中着重考虑。

(5)道路隔水性:部分田间道因其旧有路基多年压实,承载能力较高,可重复利用,增加面层之后,提高了原路面标高,使得道路影响两侧耕地的过水畅通,甚至雨季形成水体淤积,设计时应给与考虑。

以上五点是农村道路存在的普遍现象,在规划设计的现场调查、编制图件过程中应多考虑此多方面的影响。

2 规划设计思路

按照公路工程设计的规范的要求,农村田间道路属于四级路,对其标准要求较低,传统意义上对其规划设计只需要满足通行要求即可,细节上没有特别的说明,这样就容易造成设计人员忽视上述几点农村道路的特殊性,使得设计、施工衔接过程中产生很大不调和,最后导致变更发生,甚至对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该研究者结合多年设计工作经验,总结出一条农村道路设计的工作思路。

(1)以调查、咨询为主的工作思路:因农村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等因素,深入设计区域调查和咨询、请教当地村民成为设计初期的关键工作。

(2)结合规范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道路工程的设计首先应遵循规范的要求,而在设计道路的局部细节应进一步符合当地的情况,比如用工用料、机械使用的要求,路基处理对周边农田的影响,当地村民出行方式的不同都是导致设计成败的因素。

(3)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设计思路:因农村土地范围广大,道路使用率较低,投入资金的有限等问题,合理的利用资金达到预定的道路使用效能也是完成好设计的重要工作。对于昌图地区来说,增加主干田间道路的设计力度,对于路面3m宽以下生产路减少投资或不进行设计,把有限资金用到关键道路上,而生产路由村民随自身耕种方式的不同自行调整,以免因耕种结构的变化使得已修建生产路形成阻碍或者遭到破坏,导师资金的浪费。

3 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对农村道路特点和规划设计思路的阐述,结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昌图地区农村道路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简要介绍。一般情况下,田间道路分为起主干道作用的田间道和支线作用的生产路,规范中要求田间道宽度为3~6 m,生产路为3 m以下,在昌图地区大多数是以3 m宽田间道为主,2 m宽生产路为主,大多采用砂砾石、山皮石为主材。结合上述的一些农村道路特殊性,设计中也曾采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处理利用旧路基改建田间道时,如何解决隔水问题,主要采用埋设进地涵管的方式,而新建田间道隔水问题,主要采用开挖路床的方式降低路面标高以方便过水。在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田间道采用级配砂石做路基、水泥混凝土做面层的水泥田间道,但根据经验,为过车方便,水泥路宽度不得小于4 m,且应设置土路兼以保证路面结构稳定且可留有错车空间,而及特殊情况下要设计3 m宽水泥路时,应按规范在一定距离内设置错车道,以方便村民出行、运输。

4 建议

本文结合辽宁昌图地区农村道路使用的特点和笔者在此区域参与设计工作的经验,简要分析和总结了农村道路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案要点,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农村道路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应多参与现场调查,且多听取当地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变动。

(2)有关部门应制定地区级别的相应标准,规范地区道路设计和实施的要求,减少设计工作的随意性,以提高国家资金利用的合理有效。

(3)因农村交通设施严重缺乏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的专项投资。

参考文献

[1] 廖宇峰.探讨农村公路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1(4):350-351.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1.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 按照省、市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在全县建立高产示范田10138.4万平方米,按照“项目引进、政府支持、部门援助、多方融资”的思路,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社会投资、资本市场等各方面积极性,整合配套各类建设资金9228万元,重点在瓦店乡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涉及瓦店、辛村两个乡镇15个村的3335万平方米耕地。

2. 加大农业技术集成推广 通过深入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组织举办培训班35次,培训人数15万人次,发放明白纸、技术资料18万份。

3.大力推进农作物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筹措资金40万元,采取群众拿一半,政府补一半的原则,推动小麦吸浆虫和小麦全蚀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82万元,对全县50958.8万平方米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给予补助。

4.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完成了2个小麦、玉米展示田的示范试验,完成了500个取土样品工作,通过技术宣传和培训,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整乡推进1个乡,整村推进177个村,信息上墙472个村,触摸屏7个。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到了56695万平方米,应用配方肥面积达到了12006万平方米。

5. 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在全县20个乡镇继续实施了玉米、棉花、水稻和小麦良种补贴,累计补贴农户42.9万户,补贴面积90598.61万平方米,补贴金额1386.89万元。实施种地补贴50498.57万平方米,补贴农户21.5万户。

二、存在的问题

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田交通不畅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85.3%的农户有灌溉条件,80.2%无沟渠等基础设施,52.2%排水不畅。由于国家投入不足,农民又无力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田路况较差,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推广,农田灌溉只能漫灌,田间灌溉率低、灌溉成本高。

2.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 大部分农户还是独自经营,小麦生产仍停留在一家一户的水平,生产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农民惜地意识强烈,不愿交给别人经营,土地流转速度较慢,限制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3.管理粗放 在调查农户中69.3%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在家留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相对较差,年龄偏大;加之土地零散,使农业生产采取粗放种植,农业种植表现为常规的小麦玉米,一年两季,耕作不精细,科技含量低下,生产后劲不足。

三、对策

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项目申请,争取项目支持。县、乡、村、农户四级联动,多方筹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田抗旱排涝工程建设,促进沟、渠、涵、闸配套,逐步完善基本农田的防洪排涝和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力争达到旱涝保收的效果。

2.加大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实施订单工程 通过扶强扶大韩陵泰丰食品、曲沟康亿、三和面业和辛村银江面业等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小麦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 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化危为机:四川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临城县丘陵地区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永靖县西部丘陵地区文冠果基地建设的思考 山东省低山丘陵地区农林产业规划探讨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皖东丘陵地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果用林栽培技术 南方丘陵地区城镇色彩比较研究 宁波半岛丘陵地区雨水收集利用研究 浅谈丘陵地区排水设计 丘陵地区城镇设计初探 浅谈丘陵地区农机推广 丘陵地区治水的思考 苏南丘陵地区茶树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丘陵地区农机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丘陵地区小春作物秸秆焚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域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乡村旅游与川中南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互动整合研究 丘陵地区暴雨山洪\泥石流预警系统建设研究 丘陵地区路基边坡灌浆加固技术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四川省内江市农办.四川丘陵地区农民增收现状及途径探讨[EB/OL].(2006-05-27)[2013-11-01].http:///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15629.

[3] 廖阳,陈瑜思.新形势下农地流转障碍及对策分析——基于关中农户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7319-7320,7390.

[4] 崔智敏,陈合营.农地流转的障碍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2):35-38.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96-02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而农田沟路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2]。加强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现有的农田基础设施成果,关系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3-4]。现将农田沟路林等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总结如下。

1 当前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恢复完善,将会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提高,进而将会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沟渠排灌难

除大型河道外,现有的生产用沟渠大部分都被群众占用,沟渠里有的堆满了秸秆,有的平了堤种上了庄稼,有的长满了杂草,有的在地头垫成了路坝。每到连续阴雨天时,水排不出去,庄稼被淹,群众怨声载道。

1.2 道路通行难

村村通以下的生产路基本都不通畅,破坏严重。有的村民在路上取土垫宅子,导致路坑坑洼洼不能通行;有的村民在路上随意挖沟排水,有人挖无人填;有的村民犁路边种庄稼。经过逐年演变,宽路变成窄路(由原来的5~6 m变成2~3 m),有的甚至把路犁了全部种庄稼,造成无路可走的现象。

1.3 桥涵通水难

现在的桥涵大都是20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加上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大型农业机械作业频繁,桥涵损坏严重,而且乡村无能力维修,群众急于收种,就用土将桥涵填实,很大部分已不能正常通水,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1.4 农机作业进地难

由于道路变窄或变成农地,桥涵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通行困难,大型农业机械进地作业更难。在麦收期间有的收割机歪倒在路边的沟里。原因就是路面太窄,桥涵毁坏严重。经实地调查,原来道路宽5 m,桥涵配套齐全,但近年来,分到路边的农户已把路开垦了3 m,现在只有2 m,大型收割机根本不能行走。

1.5 主干道两侧填沟毁树建房现象严重

有些乡镇在县乡公路、村村通两侧大批建房的现象非常严重,路两侧的沟填平了,树砍完了,直接影响排水。

1.6 农田林网屏障功能减弱

由于沟路变窄或变成了田地,完整林网也就受到了破坏,有的多行树变成了单行树,有的连单行树都栽不上了,甚至年年栽树年年毁,农田林网的防护效能降低,失去了抗御干热风、防御沙尘等屏障保护功能。

2 原因分析

一是乡村两级对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监管不力,甚至对部分农民的不良做法有些失控,造成农田基础设施没人管。二是部分农民思想觉悟低,利己思想严重,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大局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三是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不用交粮,种田还有补贴,田地身价倍增,一部分农民不顾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到处开荒种地,肆意破坏现有的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四是资金困难。现在取消了农村义务劳动工,乡村没有专门的资金来整修沟路林等基础设施。五是靠沟路林边的农户,怕树大罩地,有意破坏树木,导致林网遭到破坏。

3 恢复改善现有农田沟路林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田沟路林基本设施出现的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探讨,现提出如下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已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发展思路,把农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统筹安排,有效解决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慢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赋予人们的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农田沟路林现状是:沟、路、桥涵不通,无法进行抗旱排涝和大型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影响农业机械效率;防护林网断带,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难以保障粮食的高产稳产等。这些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与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与建设生态文明不相适应。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就要求人们站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农田沟路林综合治理问题,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来抓。

3.2 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各地要从发改委、农业、水利、林业、土地、财政等有关部门抽调骨干技术人员,组成全县农业综合规划组,乡镇全力协助配合,利用10~20 d的时间对各乡镇农田沟路林现状进行详细摸底,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出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设施的具体实施规划,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全部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基本建设。

3.3 狠抓宣传,广泛动员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单、标语、动员会等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恢复农田沟路林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让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没有排灌设施及农田林网的屏障,粮食的高产稳产将无法保证;没有通畅的道路和桥涵,农机就不能顺利作业,成熟的庄稼就不能保证颗粒归仓,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广大群众。要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农民由不认识到认识,由“要我修”到“我要修”,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建设的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3.4 多方筹资,增加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办、社会参与的方针,以项目为推手,组织、引导农民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集资投劳,解决农田沟路林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可以把分散在财政、农办、农业、水利、林业、土地等部门的支农项目资金进行捆绑,集中投放到农田沟路林等基本建设工程中去,先集中连片,搞好样板,然后有序全面铺开。二是可以招标拍卖治理。由村委组织,对规划恢复的路段实行招标拍卖承包,恢复之后,承包者进行植树,被蚕食的沟路不是可耕地,不需要赔偿,村里不但不花钱甚至还要得钱,群众很满意。

3.5 加强监管,严格奖惩

农田沟路林基本建设恢复之后,要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乡村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受益农户。乡、村两级定期检查评比。制定奖惩措施,对管理好的给予奖励,对破坏农田基本设施的坚决予以严惩,对举报者给以重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田基本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 参考文献

[1] 安徽:郎溪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小城镇建设,2012(9):13.

[2] 隆化县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大见成效[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2(11):7-8.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质量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54

1公安县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荆州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发祥地。1988年,面对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原荆州地区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耕地在一定时期得到了切实有效保护。公安县地处荆江分洪区,受分洪区土地利用政策的制约,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有很多历史欠账,建设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三峡工程投入使用,荆州长江大桥、荆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加之荆州壮腰工程的启动实施,公安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一大批央企、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公安,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建设用地利用率低、各类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等原因,全县耕地保护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1.1耕地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自国家出台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以来,全县共实施新农村建设44处,占用地块大部分属耕地。其中以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区域,部分开发商受利益驱动,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小产权房”开发之嫌。

二是一些设施农用地建设擅自占用耕地。部分乡镇未经批准擅自占用耕地从事设施农用地建设,或借调整农业结构之名,在基本农田内挖鱼塘、栽果树等。

三是农民建房占用耕地随意性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农民建房零收费后,耕地保护力度有所减弱,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政府被问责风险。

1.2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一是耕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制度落实不力,存在占优补劣,先占后补,占水田补旱田,且补充耕地质量达不到被占耕地标准的问题。尽管全县耕地保有量一直控制在175万亩以上,较好地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非农业建设占用的多为城郊良田,而开发复垦整理补充的耕地多位于丘岗或坡度较大地带,耕地质量远达不到被占耕地标准。

二是因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低,地力逐年下降。

1.3耕地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奖惩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耕地监管制度流于形式,用地选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巡查制度落实不够,奖惩措施未严格执行等。

1.4遏制土地粗放利用行为刻不容缓

一方面,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据统计,近几年,公安县新增建设用地每年平均都在2000亩左右,而全县耕地后备资源不足10000亩,且大部分零星分散,或处于坡度较大的丘岗地带,开发复垦整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批而未用、用而未M、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普遍存在,群众反映强烈。2014年共清查出闲置低效用地22宗,面积763亩。2015年经初步清查,疑似闲置和低效用地共9宗,土地总面积6777亩。

2建议办法和要求

2.1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

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牢固树立保障发展的前提是保护资源。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各界的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与媒体单位联合制作耕地保护专题片,在黄金时间滚动播放。印制《耕地保护宣传手册》、《基本农田保护明白卡》发放到城区、乡镇、社区、村组、农户,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及基本农田保护标示牌、地块、面积等不仅是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下发到村组干部、耕地保护协管员及广大农民手中,做到家喻户晓。

2.2多措并举提高耕地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要按照“占多少,垦多少;占水田,补水田,占优补优;以补定占,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总量动态平衡。无法自行补充数量、质量相当耕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力度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

改造和治理要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治理,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保护转型。把土地整理从现在的外部整形向内在质量建设并重转型。三是提高田间设施水平和耕地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环境,开展耕地质量修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新耕地,改善耕种后期,综合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对退化的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对耕地进行污染控制和修复,加快土壤成熟质量,实施土壤测试和施肥,加强土壤肥力保护,有效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同时,逐步完善耕地质量、土壤墒情、肥效三大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形成耕地质量保护的长效机制。

2.3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一是由政府协调,组建住建、国土、农业等部门执法专班,形成耕地保护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二是健全县、乡镇、村三级保护网络,明确各级责任,严格考核结账。充分发挥耕地保护协管员作用,落实并逐步提高协管员待遇,强化协管员作为最前沿哨兵的责任,对违法用地做到早知道。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制度,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年度绩效考核,健全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三是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落实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及基础业务建设专项经费,明确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监管网络,形成全覆盖综合监管体系,确保政府在卫片执法检查中不被约谈、问责。五是始终保持对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典型违法用地,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2.4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