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研修;教师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31-02

一、网络集体备课――直挂云帆济沧海

网络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融合集体的力量进行再构思,紧紧围绕着预设一生成一实践一反思一研讨一再实践的螺旋式,以团体的方式改变教师较为封闭的个人备课形式,充分体现群体智慧,资源共享,提升团队的教科研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五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例,教学人物单元《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授课教师第一次试上后,觉得效果不够理想。备课组其他教师建议――这样的长篇幅课文应抓主线,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彭总喜欢大黑骡子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喜欢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它?同样一道命令,彭将军却下了三次,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借助网络集体磨课,授课教师二次授课后觉得收获颇丰,写出教学反思,再次形成教学设计定稿放在群内共享。网络集体备课有利于形成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教学智慧。备课组成员可以将随时将教学资源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去,形成备课组的动态的电子备课系统.通过不断更新、完善和积累,就是十分完善的教学资源。

二、教育博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1.拓宽了教学的展示平台。教育博客的操作简易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展示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日常的教学设计、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心得等记录到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并且能够与更多的同行、学生或他人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分享与交流。如笔者在2009年就开始建立了个人教学博客,加入圈子滁小课题研究之窗。

2.拓宽教学的交流、联动平台。教育博客打破了传统教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老师们可以随时在网上参与研讨,大大提高了对课堂教学交流的广度。下面以我自己2011年研课为例,摘选瑶海教研博客上的部分文稿及跟帖内容(见下页)。

在博客中进行交流时,老师们能更充分地思考,也能通过网络对相关交流问题进行理论查找,再发表自己的独特想法,实现了零距离的交流,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交流性与实效,拓宽教学的平台。

三、QQ群主题研讨――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瑶海区教研室老师的引领下,我加入了中国教师研修网中的小学语文网络教研二群。教研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灵魂.以有效地解答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的困惑。主持人确立群里研讨的主题后,教研的相关信息,讨论之前还要求教师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预先形成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在讨论的时候东拉西扯没有实际的言论。教研群充满魅力凝聚了人气,吸引了大批小学语文同仁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在开放、民主的气氛中不断将话题引向纵深。群中的管理员还对群里的研讨进行实录并,即使未能参讨的成员寻找这些只言片语背后的价值,一边阅读一边深入思考,让思想沉淀。下面来看教研群关于如何提高阅读实效性的实录。(教师A 下午 19:31:36)望文思义,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读书、学会阅读的教学。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学会作文,学会做人……最后让学生形成概括、理解、欣赏、作文的能力。这就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教师B 下午 19:34:49)

在读中学习,在读中理解文本。低年级阅读以指导朗读为主,加强词语理解及搭配训练,逐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尽量少讲解。细心欣赏这些思维碎片,恰似在体味写者在某一阶段的教学感悟,引发参与者的“头脑风暴”,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教师之间智慧的点滴交流,一定能积沙成丘,集腋成裘。视频听评课、微博教研……小学语文主题教研的网络教研方式在不断推陈出新,催人奋进、促人反思,充分满足了教师群体自主发展、交流沟通的需求,改变着教师的学习、工作方式,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书写负担,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将成为新时期教师成长新平台。

参考文献: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2篇

1.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新要求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我们发现,在农村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是切实可行的。而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一点,是先决条件,这一点做不到,新课程改革就会是一句空话。

农村教师角色的转变确实是一个问题。尽管许多农村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城市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农村老师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由其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道德、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构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意味着要强化其教育科研意识,完善教育科研道德丰富其教育科研知识,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要求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修养和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淡薄,一般全凭自己原有的文化底子和教育实践指导教学工作。他们并没有正确意识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之间的重要联系。在他们看来,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是各自独立的。在实际工作中兼顾二者是比较困难的。这实际上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教育是一项使人聪明和睿智的工作,自己都缺乏智慧的人,怎能使人聪明起来呢?所以说,教育教学工作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更不是某种程式化成年累月的无效重复,而是一种日日教,日日新,时时充满活力的创新。

2.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对策

2.1 加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或一到底的满堂问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2.2 结对帮扶,指导新教师,促进老教师

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虽然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但角色意识,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应首先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要特别重视对新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学校有必要制定一些措施,帮助新教师迅速而顺利地走上教学之路,走好教学之路。通过老教师或给各年级配备骨干教师来辅助新教师,促使新教师尽早尽快地适应教师这个角色。学校要有计划地让新老教师结成帮扶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安排老教师指导和辅助新教师。要帮助新教师上好第一堂课,上课前要试教。试教时,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其组内的全体成员要一起来听课,课后大家一起给予评点,指教。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坚持经常听新教师的课,并鼓励、帮助新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使新教师尽快进入教学角色,尽快成长成合格教师。

2.3 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必须要加强培训,学校要支持和鼓励积极参加州、市各级培训,认真学习新课程教育理念,把握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变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对比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函授、网络教育、自考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在职进修机会,努力造就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个性各异,要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教师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

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建议

我国每年培养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不少,但农村音乐教师却是如此匮乏,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我国基本上每一个地级市都设立了一所师范学院或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省,其中本市的农村生源占主要份额。因此,笔者认為,加快培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实行定向招生,地方师范院校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也能快速成长起来。另外,在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师范院校中实行音乐师范生免费制度,为农村输送专门音乐教师。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这笔经费将由中央财政安排。免费师范生需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农村中小学任教音乐8年以上。实行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又愿意为家乡的农村教育服务的学生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音乐教育师资匮乏的困境。此外,要建立长期的农村音乐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在职农村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等形式,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满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师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入了创新融合阶段,学校教与学改革和师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迎来升级发展新机遇。在教育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1]。高校师范生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师范教育是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发展的原动力,为教育事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教师是当前师范教育紧迫又重要的任务,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未来智慧教育价值落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习方式的嬗变

1.1学习方式变革:从知识获取到智慧提升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首先,从学习环境来讲,智能信息技术将为教育提供全面感知的学习场所,为教与学过程创建智能学习环境。其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与学可以促进学习者融合多种学习方式,如:个性化学习、正式或非正式学习、协作化学习、定制化学习、沉浸式体验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可实现学习社群联接,达到无缝融合的效果。第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过程不仅要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理念和学习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精神,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1.2学习空间:构建“云网端一体化”的全空间

未来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云网端一体化”全空间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型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构建基于教育大数据的精准学习分析、构建多元协同的个性化学习服务体系[2]。网络学习空间将有效扩充未来各级各类教育的主要环境,未来教师要学习并利用好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应用,学会并善于在网络空间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1.3学习支架: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架的作用在于提升学生“学”的能力和教师“教”的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知识权威和传授者变为學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新的角色下,教师除了要熟悉和精通学科教学内容和全新的知识外,还要掌握更多新技能,比如知识检索、学习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制作等,从而提升自己在信息化时代课程实施能力和服务学生的能力。

2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研

2.1调查问卷设计

(1)问卷内容设计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测量量表,查阅相关领域研究文献、评价标准和现在已有部分类似问卷,选用并改编了部分已有问题后形成该问卷整体内容。问卷包括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两个部分,共计43个题目,调查维度为:①信息技术意识及使用信息化工具和教学环境情况;②学科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应用能力;③使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④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

(2)信度检验

2019年12月运用该问卷在A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试测分析,试测中被调查的样本总数共有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之后对80个样本进行分析和信度检验。通过题目遗漏值分析、均值判断、独立样本T检验等环节后删除了问卷两部分各一道题后确定了41个题目作为正式测量量表。最后对试测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总体Cronbach系数为0.982,各维度Cronbach系数均大于0.9,因而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2.2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从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各选2-3所中小学开展调研,使用问卷星随机发放网络问卷共180份,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对其中的145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得分均值为2.52,均值范围在2.23-2.72之间。根据量表设计内容和被调查教师得分情况,对所有均值水平划分5个等级,并统计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均值频度分布(见下表1),以便更清楚地分析被调查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目前信息化教学能力整體水平不容乐观:其中,46.89%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还比较低或不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常表现为在教学中不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也不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组织教学活动;一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部分教师有一定的信息化设备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熟练程度不高,教学应用较浅,占调研总体的45.52%;只有少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或较高能力水平,这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创新融合发展有独到见解,能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与自身水平提升,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仅占总体教师的7.59%。

3高等师范教育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内容3.1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

师范生作为未入职的教师,具有双重角色,即学生角色和未来教师角色,根据其双重角色特点,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应该服务于两大目的——支持自身学习以及支持未来教学[3]。在建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时,根据前文调研的结果,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作为逻辑起点,以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和需求为依据,制定可顺接在职教师素养能力要求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师范生分类分层渐进式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如图1所示。

3.2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内容体系

基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进一步细化师范生各维度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和规范,我们构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五维度、三层次”内容体系结构,可以作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训练和培养的参考。

(1)维度一:信息意识与责任

①通用要求: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的意识;②进阶要求:理解教学改革政策和原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③发展要求:深刻理解信息化教学变革的目标,具备互联网+教育的基本理念,参与设计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计划。

(2)维度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①通用要求:掌握信息化教学基本工具和技能,熟悉常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设备性能与使用方法;②进阶要求:熟悉各种教学软件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资源,解决问题,并对学习资源监控和管理;③发展要求:设计基于信息化的学习共同体,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培养学生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的技能。

(3)维度三: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融合

①通用要求:将信息技术和设备融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②进阶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或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广泛接触实际问题;③发展要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模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构建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体验学习并掌握认知技能。

(4)维度四:学科教学分析与评价

①通用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并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②进阶要求: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在各种情境下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设计适当问题检验教学效果并合理收集、分析学习数据;③发展要求: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导下能够预测并合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教育大数据精准分析教学、决策教学。

(5)维度五:信息化与自我发展

①通用要求:具备必须的网络知识和运用能力,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促进自身专业发展;②进阶要求:通过网络与同事和外部专家或学术团体交流,支持自身专业发展;③发展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变革的教科研探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升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4高等师范教育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4.1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基础条件和保障

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同时学校要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环境建设要紧紧围绕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这个中心,贯彻以学生学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整合现有信息化环境,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学科特色和师生现状等,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为核心思路,建设简单实用、功能完善、能服务学生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提升的教学环境。

4.2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融合:立体化多维空间学习支持服务

高校要积极尝试建设多用途灵活性教室、多功能图书馆以及室内外公共开放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智慧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教学平台,最终形成高校新型一体化智慧学习空间[4],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的优势,探索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新模式,真正实现环境和资源有效利用,变革和提升教与学质量。在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和课程体系重构基础上,鼓励师范生利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学习空间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条件和实践价值,如图2所示。

4.3多模态教学与学习支架:数字资源支持的多元学习路径

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中,教学过程遵循“教师教学支架学习资源学生”的流程的多维互动学习过程。充分发挥概念图、信息化学习指导、问题解决路径和建议等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实现“教”与“学”关系的变革,让老师的“教”变为引导、支持、帮助、协作,让学生的“学”变为主动地学、积极地学、合作地学、创造性地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支架,并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进程,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逻辑顺序,使教学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有利于学生思维与心理的发展。

4.4以成果导向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科学教学决策的依据

师范生的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提供的相关技术与工具,及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常态数据,以学习分析结果精确诊断学习过程,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并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能力进行及时干预调整,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指导服务能力提升。數据驱动的学习分析评价还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行为中的数据提取分析,为预测并处理教学行为提供重要依据,为教学评价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弥补当前评价主观型强的缺憾[5]。

4.5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首先,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要为职前教育和职后能力提升教育搭建“立交桥”:在教学形式上要融合信息技术开展多种形态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自我发展,有效促进知识传授型教育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转变[5],使其获得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在学习资源储备上要促进学校教育和职后自我发展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适合师范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设施和网络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的职后发展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第三,高等院校师范专业除了加强对学生基本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之外,还要重视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未来职业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为学生从事教师职业后信息化教学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通渠道。

5总结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4篇

北京数字学校作为新生事物,有着发展壮大的目标和广阔的天地,同时又面临着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任务。数字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数字学校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手段,时刻冲击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习惯。数字学校的发展,要在继承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变革,不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数字学校的发展前途无量,任重道远。支持北京数字学校的发展是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优势

北京数字学校的初创,起源于中小学名师同步课程的录播,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课程走在前面,高中课程也将陆续推出。由于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教委的直接领导,北京数字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现已推出的名师同步课程展现出极大的优势。

第一,授课教师均从北京市各学科最优秀的教师中选聘,水平高,语言素质好,备课充分,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到位。有很多节课还整合了多位教学专家的集体智慧,堪称全市的最高水准。

第二,特别凸显教师的主导性,对课程的控制性强。教师可以充分展示具有个人色彩的学科思想、学科知识理解,以及个人风采。

第三,教学内容完整,教学环节紧凑,课时运用效率高。

第四,视频点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于不能保证正常课堂学习的学生(如因病、事假落课的学生)非常有益,方便不同需要的学生多次学习、反复学习和超前学习。

第五,很多教学内容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为教学中许多传统难点内容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六,复习课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很有帮助,可辅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和方法。

第七,互动英语的开设,方便了学生,使英语学习延伸到课下,延伸到家庭。

第八,在课程教学后,数字学校开设了精华区提问,还将提供课程介绍、教学工作计划、课件资源等。名师同步课程为缺少经验的青年教师指明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向,示范了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了素材。

此外,北京数字学校实行实名制应用制度,保证了网络应用的严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为今后数字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不足

由于开设时间尚短,北京数字学校目前提供的课程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缺乏互动,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教学类似,没有展现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具体如下。

第一,学生被动听讲,无法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授课教师感受不到学生听课的反应。整个课堂缺乏活力,缺少灵动。

第二,课堂里没有学生,提问、练习均由教师自问自答,小组活动也只能讲讲要求,给个样本。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与不同解法,无法得到教师的点评。

第三,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无法设计不同深度与难度的课程,没有因材施教。

第四,学生听课时,记笔记时间短,看哪本教材和哪页书没有提示。一些课堂板书内容、例题展示时间短,看不清楚,学生听讲难以跟上。

第五,不少教师在授课时面容呆板,严肃有余,亲切与生动不足。课堂的说教与灌输性强,使名师们的教学艺术大打折扣。

第六,一般是学生独自听课,缺乏同伴交流与互助。

第七,学生在搜寻学习内容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利用数字学校过程中,自控力差的学生可能“涉足”其他网站,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这也是需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从名师课程到数字学校的全面发展

名师课程是北京数字学校的主体,同时还开设了学习中心和互动英语等项目。然而,只有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能构成一所完整的学校。北京数字学校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自身也需要全面发展。下面仅就北京数字学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数字学校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

学校要继续开好名师课程,进一步丰富德育、智育活动,同时也要增加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内容。

2.对名师课堂的改进意见

(1)课堂教学建议现场增加学生听课,师生互动。但是,对课堂提问、回答和讨论要进行有选择的编辑,使之构成有效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质量与高效,同时配合名师课堂安排在线答疑。

(2)对优质课程的开设,在名师范围内公开“招标”,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做到精益求精。同时,开设以内容取胜的学科讲座(如科学史,世界文化、文学,英语词汇、写作、语法等)。

(3)教师授课不仅要内容科学、语言好,还要有镜头感,会表演,能抓住观众。课堂提倡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形成数字学校自己的“百家讲坛”。

(4)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灵活机动的特点,除按教材章节授课之外,对一些学生容易困惑的问题,学科知识的难点、重点和兴趣点,提供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便于学生和教师选择观看。

(5)同课异构,推出适合不同水平不同需要学生学习的课程。

(6)开设互动作文项目,聘请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及时点评。

(7)将数字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平台,成为教师学科培训的基地。设立学科专家咨询点,方便青年教师与名师交流。

3.开辟专家名人报告、课外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等栏目,精选内容,供师生参考和参与

4.开辟栏目,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成果,展示师生的各种才艺

5.举办北京数字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最受欢迎的教师”、“最受欢迎栏目”、“优秀学员”等评选活动

6.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网站的先进经验

参考“智慧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北京数字学校平台不断提升改造,增强师生、生生、师师的交流互动,增强数字学校与师生、家庭、社会的沟通。国外的YouTube等网站对节目的制作播出与受众的互动有非常好、非常成熟的技术运行模式,建议参考。北京数字学校平台界面的设计需更加简洁大方,排版需更加科学有序。每节课的开始曲可更加简短,音乐不宜激昂雄劲,可试用悠扬的铃声。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成长;教学行为;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87-02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可是在近年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笔者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仍然停留在完成任务的水平上,没有充分利用教学反思来促进自身的成长。

反思是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的检验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教学反思、学会反思、活用反思,在不断地积累和改进中获得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反思意识弱化

部分教师把教学反思当作任务,甚至认为它只是教学设计中必备的一个环节。因此,尽管节节课在反思、年年在反思,但基本原地踏步,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 教学反思缺乏持续性

教学反思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教师持续投入精力。即使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在短时期内也很难有明显的成效。再加上一线教师疲于应对各种任务,很少有人持续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许多探究型的教学反思点也就不了了之。笔者在查看教师备课本时发现,有部分教师很认真地做教学反思,但是仅限于某次课堂教学,是零散的,甚至对教学同一方面的反思在同一本备课本中反复出现,自然就感受不到教学反思的价值。

3. 教学反思缺乏交流探讨的氛围

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学反思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关起门来反思。不交流,不辩论,就没有借鉴,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最终也没有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是分学科进行,校际之间交流很少,导致教学反思缺乏碰撞与突破口。

二、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 教师既要反思“教学失败之处”,也要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集中在对教学问题的反思和探讨方面,而对很多堪称经典的教学亮点却搁置一边,较少提及。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没有从教学反思中获得更多教学自信和教学快乐,反而会因为陷入对教学问题的困惑中出现迷茫。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都应该及时记录,并进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课堂与学习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因此,教师要对师生产生的共鸣点、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及时进行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获得教学自信和感受更多的职业价值。同时,教师要对教学中出现的疏漏、失误甚至是败笔进行剖析,以吸取教训,不断积累处理教学问题的经验,在教学上实现新突破。

2. 教师既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要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反思自身的行为,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机智、教学对话等进行回顾与进一步思考。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反思。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精彩的、异常的、活跃的)。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学生会不断地制造意外:独特的见解、深度的思考、另类的角度等,这都会考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些问题无论处理得怎么样,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一旦教师积累了、思考了、探究了,对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水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还要注重课后积极与学生交流、对话,它会像镜子一样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课堂教学实际,更容易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也会在换位思考中找到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的教学突破口。

3. 教师既要在课后反思,也要在课前反思

现实中,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习惯于课后反思,其实课前反思同样重要。

课后反思的是“生成”。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后对这些节外生枝、锦上添花的教学捕捉和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爆发,是必须珍惜的教学资源。

课前反思的是“预设”。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在课前,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情感变化,对早已经司空见惯、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进行再思考,就可以给课堂融入更多的时代信息,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实效性。

三、重塑教学反思理念,在坚持教学反思中获得专业发展

1. 转变观念,把教学反思当作一种教学习惯,主动去思考和研究

唯有坚持才是硬道理,教师要主动完成教学反思。习惯一旦形成,教学反思就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只要留心,每个教师都会发现和找到值得研究探索的教学反思点。

2. 深度思考,学会在反思中找到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

教学反思不单单是课后记一记、想一想,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注重积累。不仅仅是一节课、一个问题的反思,更是对若干次教学反思的集合和挖掘,教师会在对比和反复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教师也可以拟定主题,有意识地去搜集和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在教学反思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

3. 勤于动手,在整理中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智慧火花,很多时候由于大脑遗忘规律,会导致思考停留在原地,甚至会因为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搁置。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将点滴教学智慧记在本子上积累下来,即使搁置一段时间,在需要时自然会有整体的把握和思考,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教学观点。只有坚持写出来,才会在积累中实现专业的升华。

4. 加强交流,注重实践,在碰撞中实现自我发展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中小学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交流,听取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换个角度可以使视野更宽阔,更有利于教学的进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在与专家的互动中解决问题;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探讨,汲取他们的教学智慧,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在查阅书籍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姜承启,杨春莲,代晓莉.从教师到教师培训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6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形式逐渐发生了转变,在线培训成为未来在职教师专业提升的主要方式。研究主要基于内容分析方法,梳理当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发展现状,指出平台在信息汇聚、资源建设、内容设置、呈现方式、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结合新理念、新技术的基础上,从创新设计理念、丰富平台推广创意、发展教育创客、提升支持服务四个角度对平台的构建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教师的在线培训以及信息化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师培训;在线培训;培训平台;教育创客;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2―0065―07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等级化、区域化的教师培训模式逐渐被打破,教师培训从传统的集中面对面讲授转向分布式在线学习,发生了实质性变化。2013年10月,我国正式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各地区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的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1]针对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全国各地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教师信息化培训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传统集中培训相比,在线培训具有跨时空、大规模、易实施、好沟通、低成本等特点,在知识传递、地区覆盖、资源获取、成本效益、协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依托互联网,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培训资源以及创新的教学技术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互通共享,这为提高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缩小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师研修网等在线培训机构相继成立,许多高校和地方政府部门也纷纷建立了在线培训平台,教师远程培训已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与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相并列的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三驾马车”之一[2]。

一、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建设现状

和相关研究评述

(一)在线培训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新方式,各种在线培训平台应运而生。按照服务对象,在线培训平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全国(或部分省市)教师的综合性培训平台,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现教师工作司)批准,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全国18个省级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共同建立,网站设立了32个省级门户,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根据各地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特定的在线培训课程和培训资源;另一类是服务本地教师的区域性在线培训平台,如江苏教师教育网[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管理系统 ],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面向省内教师提供个人信息管理和培训管理服务。

(二)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关于教师在线学习平台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涉及平台的设计、比较、评价。“E-learning 平台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节奏适应个人的学习需要”。Ferl在2005年提出了学习平台评价模型(learning platform evaluation nodel),他指出学习平台的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内容、交流和管理;[3]Colace等人基于层次分析方法得出要准确评价在线学习平台的潜力,关注学习管理系统、学习内容管理以及为教学和服务提供相关支持的网络环境十分必要[4]。而国内关于在线培训平台的研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平台设计和构建,二是关键技术的研究,三是基于具体理论的应用和策略探讨,四是平台的比较和发展研究(见表1)。

表1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主要研究类型

[研究类型\&研究案例\&主要内容\&平台设计和构建\&《基于MOOC的教师教育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白浩\&顺应网络课程的社会化、大规模化、自组织化的发展趋势,把MOOC引入教师教育平台\&关键技术

研究\&《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袁南辉\&论述了在线学习监控技术、视音频远程点播与流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培训平台中的应用\&理论应用与

策略探讨\&《动机理论在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张培\&将动机理论引入教师远程学习,构建了动机理论在教师远程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教师远程培训实践过程中\&平台比较与发展研究\&《培训、学习与发展―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际代研究》-武丽志\&基于理念和技术两个视角,纵向梳理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发展,对不同阶段平台的技术手段、设计理念、理论指导、培训模式、资源类型、功能、评价等进行了剖析,揭示不同阶段平台的特征及演替规律\&]

通过对平台的调查和相关文献分析,目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在实际构建和理论探讨上均存在不足:

1. 平台设计落后于教师的需要,缺乏持续更新

搭建在线培训平台是为了扩大培训的规模效应,弥补传统集中培训的不足。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不断提高,而平台功能的预设性使其更新步伐与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不同步,一些新的学习理念和平台开发的新技术,如学习分析、创客教育、响应式平台建设等没有及时得以体现。因此,既有的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在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功能较差,很难吸引教师的兴趣并调动其参训的积极性,更难以满足现代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 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内关于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评价研究较少,更多是关注平台本身功能、模式的设计和优化。网络教学平台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功能或模块的有无以及可用性和有用性的层面上,缺乏对用户体验和教学可用性的深层次探究[5]。针对当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建立有效的教师在线培训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二、基于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首先,以“教师培训研修平台”和“教师教育网”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检索研究对象,排除营利性学习网站后,共调查了全国59个相对开放的教师在线培训平台。这些平台大多由相关教育单位主办,联合高等院校、培训中心、电教馆等共同研发、管理和维护,包括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师研修网等21个全国性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以及江苏教师教育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等38个地方性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公益性、专业性、服务性是平台的共同特征,体现了我国教师在线培训发展的现状。而后对59个平台逐一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主办管理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注册用户、获得成果等,并综合考虑其实用性、影响性,选取了6个影响较大的全国性在线培训平台和4个地方性在线培训平台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见表2),它们分别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地方教育厅等单位主管,在平台的组织架构、技术应用、内容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

[编号\&平台名称\&覆盖面\&类型\&T1\&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门户网站型\&T2\&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门户网站型\&T3\&中国教师教育网\&全国\&门户网站型\&T4\&奥鹏教师培训网\&全国\&门户网站型\&T5\&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全国\&门户网站型\&T6\&果实网\&全国\&门户网站型\&T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地方\&培训管理型\&T8\&河南省教师教育网\&地方\&培训管理型\&T9\&江苏教师教育网\&地方\&培训管理型\&T10\&连云港市远程教育培训网\&地方\&培训管理型\&]

调查表明,当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主要分为两类:门户网站型(如T1)和培训管理型(如T7)。门户网站面向全国教师,在平台架构上采用了区域门户制,一级门户主要综合了全国最新的教育新闻、政策和动态,汇聚了各校名师和优质教育资源,内容丰富;二级门户则针对具体区域培训项目需求,提供特定的培训信息、培训方案、培训考核、培训成果展示和培训数据统计,教师登录后可进入个人学习空间,管理个人信息并进行学习。培训管理平台一般只面向本地区教师,大多由地方教育机构搭建,提供的服务和资源较为单一。

(二)研究维度的确立

经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和在线培训平台调研,确立分析维度。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一个在线培训平台为分析单元,以平台内的功能模块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将平台的界面内容设计和个人学习空间设计作为水平分析维度,并分别从内容、交流、管理和服务四个方面分析在线教师培训平台发展现状(见图1)。

图1 平台分析维度

三、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建设问题探析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习的进一步融合,在线学习不断超越作为手段的技术本身而发展为整合人、技术与文化的重要媒介。[6]教师在线学习的发展离不开平台的支持,平台往往决定教师在线培训的实施模式和管理模式,甚至影响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最终的培训效果。目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汇聚信息和资源为主,缺少有效分类和推送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7],信息的杂乱无章及其传递的无序性增加了用户有效提取的难度。在网络技术与教师教育日益密切结合的今天,在线培训逐渐展现了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资源共享、远程交互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但随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传统单一发散式信息传递已经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线培训意味着教师可以便捷地获取有效信息、选择性地获得学习资源。但实际建设情况显示平台在信息资源的汇聚和呈现方面存在不足。尽管不同平台的信息模块设置略有不同,但其类型和功能基本一致(见表3),主要是关于教育新闻、项目动态、政策文件以及专家团队四个方面的内容;资源模块则包括培训项目简报、教师参加培训日志、参训教师优秀作业作品以及其他拓展资源。可以发现:①全国性在线培训平台主页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地区平台仅有新闻公告等信息的,无项目成果展示以及培训专家团队的相关介绍;②尽管平台首页呈现大量内容,但是缺乏深层次分析,不能根据参训教师的学习需要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有目的的资源推送;③搜索功能不全,1/3的平台缺少搜索功能,这给参训教师检索信息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困扰。

表3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首页功能模块设置

[\&模块\&全国性

平台数\&地方性

平台数\&\&模块\&全国性

平台数\&地方性

平台数\&信

息\&动态\&6\&4\&资

源\&简报\&6\&1\&新闻\&2\&3\&博文\&3\&0\&政策\&2\&3\&展示\&2\&0\&公告\&2\&4\&活动\&4\&0\&专家\&5\&1\&作业\&3\&0\&搜索\&3\&3\&资源\&3\&0\&]

(二)内容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多终端自适应设计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泛在学习成为常态。[8]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仅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方式。除了在家庭和教学上的时间支配,教师的学习时间相对零碎,因此,将网络学习资源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打通不同设备间的壁垒,实现学习的碎片化、泛在 化[9],降低资源呈现方式对教师在线学习的干扰,满足零散学习的需求,是未来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仍然以传统网页呈现方式为主(见表4),缺少对随身设备屏幕的适应性显示支持,仅个别平台为用户提供移动版客户端。由此可见,虽然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研究不断深入,但能满足新型培训方式需求的学习平台为数较少,缺乏针对移动终端的设计开发,即自适应显示设计,网页内容显示与移动设备的屏幕不匹配,这给教师获取知识带来了不便,大大降低了平台的用户黏合力。

表4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内容呈现方式

[\&T1\&T2\&T3\&T4\&T5\&T6\&T7\&T8\&T9\&T10\&传统网页版\&√\&√\&√\&√\&√\&√\&√\&√\&√\&√\&移动终端版\&―\&―\&―\&√\&―\&―\&―\&―\&―\&―\&APP客户端\&―\&―\&√\&―\&―\&―\&―\&―\&―\&―\&]

(三)培训内容以预设性为主,针对性不强

随着新的学习理论,如社会化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的提出,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人们对学习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在线培训平台除了要在技术上实现创新,构建自适应无缝学习空间外,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也应有所突破。当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中的培训内容基本是预设的、固化的,由专家创建和修改并呈现给参训教师,是典型的专家生产、用户消费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对现实情境的动态化和复杂性应对较差。这种信息传递模式下,培训内容更新过于缓慢,与知识的更新步伐和教师需求的改变不相协调;教师被动地接受信息,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更无法分享给其他参训教师。此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以教育教学理论、整合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主,侧重教师如何教,较少涉及学生如何学,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培训内容单一,缺少跨学科交叉学习,设置的内容较为抽象,与日常教学工作脱节,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直存在。信息时代教师学习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预设的培训内容无法根据实际教学进行灵活调整,满足不了参训教师个性化且数量众多的学习需要。

(四)资源拓展有限,更新补充缓慢

如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不再是掌握已有的知识。学习者通过社会网络不仅能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还能一并发现其他相关内容,进而从其他渠道或者学习者身上汲取知识和智慧。教师在线培训除了为教师提供基础知识外,优秀案例推荐、名师风采展示、学习软件介绍和相关内容链接等拓展资源以及培训课堂以外的延伸内容建设十分必要。但是,当前的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拓展资源提供不足(如图2所示),具备拓展资源模块的平台仅占调查总数的一半,内容以优秀作业的展示和分享为主,缺少学习工具支持。分析显示,全国性平台的拓展资源模块建设较全,而地方性平台十分欠缺,仅有1例,且这些资源主要来自于学员的分享和上传。由此可见,在拓展资源建设方面,全国性平台已经在逐步完善中,而地方性平台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虽然各个地区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教师培训机构,但资源的更新补充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图2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拓展资源建设情况

(五)学习支持不足,个性化服务欠缺

除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支持也是保证教师在线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提供学习支持的目的是帮助、指导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提高在线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作为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支持分为学术性支持和非学术性支持[10],包括内容支持、技术支持、资源支持、过程支持、活动支持、交流支持、评价支持、管理支持,等等。除了上述探讨的内容、资源支持外,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在交流、服务、评价、管理方面的功能建设也不尽如人意(见 表5)。

表5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学习支持服务建设现状

[服务类型\&支持功能\&欠缺功能\&交流支持\&论坛、评论、在线研讨\&同步交互、协同学习、创客空间\&服务支持\&学习指南、统计查询、咨询答疑\&智能搜索、学习工具、学习分析\&评价支持\&考试、作业、作品、出勤率\&学习监控、过程评价、激励机制\&管理支持\&个人信息、课程信息\&自主选课、个人订制、动态调整\&]

总而言之,由于开放性、高效性、互动性等特质,网络培训平台在教师培训中展现了绝对的优势,但随着在线培训的发展,平台的缺点日渐凸显并逐渐阻碍了教师的使用,比如其易用性、兼容性、交互功能等越来越不能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另外,注入式的培训方式、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以及单一的评价管理模式都是目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建设策略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最终目的是利用网络更好地支持教师的在线学习。培训质量的提高,不仅要以优质的学习内容和资源为基础,还要依托在线培训平台的有效设计。从目前的调研和分析来看,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有效设计应包括四个方面:设计理念、需求分析、资源建设和服务实现。

(一)创新设计理念,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一个良好的在线培训环境能通过信息交换和意义建构,支持成员之间的讨论、分享和协作,改变学习过程,影响学习内容,有效促进知识建构社区的形成和成长。因此,对于平台的环境建设来说,其设计理念尤为重要。好的理念是设计的精髓,能够体现平台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应是建构活动的媒介,可以为参训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选择机会。因此,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建设应以联结教学、教研与学习为设计理念,以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平台的设计应根植于客观需要,通过理念创新,构建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学习环境,使教师、工具、情境三者相互作用,让教师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中找到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在线培训平台真正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学习平台。

(二)丰富平台推广创意,提高教师使用意向

如何使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更具有吸引力,激发教师的使用兴趣?创意是必要因素。有创意的内容才能有感染力,有创意的资源才能有影响力,有创意的服务才能有黏合力,所以,具有创意的平台才能引发关注,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创意是指能够根据教师的需求和爱好,发现能够打动教师,促使教师参与、创造和分享的连接点。这个连接点可以是内容的呈现形式,也可以是资源的组织方式,或者是教师的交流方式,并通过大众传播手段,让教师更好地认识在线学习平台,建立对平台的信任感,激发教师的使用兴趣。平台的设计推广,应从分析教师开始,探索教师的参训行为和心理。通过在线调查、学习数据分析等了解教师的需求,并结合其学习特点制订创意方案。根据创意方案,把合适的内容推送给参训教师,增加教师在线学习的满意体验,建立起平台与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师与学习内容之间提供一个平等的对话通道,改变教师先前的不良印象,提高其平台的使用意向,使在线培训平台真正融入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之中。

(三)资源协同共建,发展教育“创客”

随着知识产生和传递方式的转变,学习者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因此,教师在线培训应尽可能展现和挖掘教师的群体智慧,除了专家设定的学习内容外,更要鼓励教师协作共创、众建共享,利用群体智慧促进培训资源的进化和生长。未来,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从内容的提供到教师的学习,整个过程都应由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主要体现在:①课程去核心,取消必修与选修之分,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实践需要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建立个人培训课表。②创建微知识群,兴趣相投的教师可以创建并分享自己的知识微模块,在专家把关的基础上,平台能够按照不同的主题对微知识群进行汇聚和分类,进而推荐给有不同需要的教师。③平台开放共享,对参训教师,允许其自由并且免费学习平台内的所有资源;对于非参训教师,允许其免费试听、试学,在一定的权限内获得学习资源。

另外,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不是仅仅通过外部灌输就可以获得,而是在自我实践反思中以及群体合作中逐渐获得。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其特点就是具备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11]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教育创客将发挥重要作用。教育创客是有志于服务教育的创客,他们期望将自己的作品转换为课程并分享给他人,传播教育思想,启迪伙伴智慧。[12]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应将创客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培养教育创客;打造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创客空间,作为教师群体智慧的集合地,一个扁平化的知识生产、汇聚、分享地,具有不同背景而兴趣相投的人一起协作和分享,按照单纯的目标和规则,创新复杂的知识内容。

(四)提升支持服务,保持平台活力

有学者认为“远程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服务质量”[13],而对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来说,平台的质量归根结底就是平台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质量。目前,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并没有严格按照教师的网络学习特征进行设计,这不利于激发教师参加在线培训的兴趣,更不利于在线培训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侧重点必须从“教学支持”转向“学习支持”,考虑不同参训教师在学习风格、学习步骤、时间、地点上的差异以及在经验、背景、需要、学习条件上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且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支持服务[14]。平台整体的界面设计应友好,具备智能搜索、交互、管理、统计等功能,为教师在线培训提供实用的策略、方法、评价等专业化服务(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学习支持功能

友好界面支持。首先,培训专家和参训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网页中定制私人功能模块,形成符合个人需求和审美风格的学习界面。其次,采用自带设备技术以及响应式平台设计,实现内容呈现与终端屏幕相匹配,即平台终端自适应,真正满足信息时代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智能搜索支持。有效提取参训教师的需求信息,通过智能检索功能,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模型,动态生成最佳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并将其推荐给参训教师。

同步交互支持。平台内设置同步交互区,实现参训教师之间、参训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答疑无障碍同步,打破线上线下壁垒,方便参训教师及时获得有效信息。

学习策略支持。通过学习水平检测和学习特征分析,为参训教师提供科学的学习路径和合理的学习建议。

科学评价支持。通过学习监控、学习分析和测试结果,为培训专家呈现可视化的学习结果分析,进而为参训教师的学习评价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

数据统计支持。及时更新参训教师的学习进程。一方面设计重难点分布统计,使培训专家能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和测评重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提供学习排行分布统计,对优秀参训教师进行适当奖励,并积极鼓励后进参训教师。

智慧管理支持。培训专家依据需要和反馈管理所授课程,及时修改教学内容,根据学习动态发现教学问题,管理所教班级;参训教师基于个人需求选择所学课程、调整学习进度,根据个人风格规划学习空间。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在线培训逐渐取代传统的集中培训,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主要方式。而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设计和构建是影响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在线培训平台的本质就是“内容+服务”。优质的内容是基础,个性化的服务是保障,内容和服务是在线培训平台建设的核心。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教师在线培训发展势如破竹,但平台的建设却跟不上实际需求发展的速度,因此,未来教师在线培训平台的建设应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创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个性化的教师在线培训环境,突破时空限制,摆脱线上线下束缚,真正改变传统培训的灌输模式,实现教师培训的普遍化、社会化、移动化和服务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2):3-4.

[2] 武丽志,李立君. 培训、学习与发展――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际代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1):74-79.

[3] García F B, Torge A H. Evaluating e-learning platforms through SCORM specifications[C]//IADIS Virtual Multi Conferencd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MCCSIS 2006), IADIS, 2006.

[4] Colace F, De Santo M, Vento M. Evaluating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A case study[C]//System Sciences, 2003.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3: 9 .

[5] 王志军,余胜泉.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2,(05):36-42.

[6] 左璜,黄甫全. 网络化学习概念的批判与重构[J]. 电化教育研究,2014,(01):24-32.

[7] 陈东,肖立志. 现代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2):54-56.

[8] 高辉,程罡,余胜泉,杨现民.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22-128.

[9] 王娟,刘名卓,祝智庭. 高校精品课程应用调查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2):40-46.

[10] 岳秋,闫寒冰,任友群. MIT开放课程与我国精品课程的学习支持对比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3,(01):60-66.

[11] 陈琳,陈耀华.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 教育研究,2013,(11):114-118.

[12] 吴俊杰. 创客教育:杰客与未来消费者──2014地平线报告刍议[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7-12.

[13] 丁新,武丽志. 远程教育质量:一种服务的观点[J]. 中国远程教育,2005,(03):14-18、78.

[14] 袁南辉,杨改学. 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以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开发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2014,(07):79-82.

收稿日期:2015-09-10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7篇

从基础教育视角来看慕课

2013年,一些中小学校也开始探索和研究慕课,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慕课,来发展基础教育界的慕课呢?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慕课从草根开始,从细微的教育技术开始,引起教学模式、学校形态、教育形态的连锁反应,进而倒逼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交互技术,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慕课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模式。

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慕课学院2013年10月份调研的数据:参与慕课学习的人群80%以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高中生很少,初中以下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学习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第二,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或社会教育,课程形态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中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师生在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中不断碰撞火花,不断潜移默化,不能放弃课堂这个教育的主渠道,而采取自主网络学习。第三,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生活中实现情感生成,慕课在这些方面是不具备条件的。

所以,对于慕课,我觉得要用扬弃的态度去看待,既不要追随资本,跟风式强行将慕课大规模在基础教育推行,也不要对慕课置之不理,不去接受其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在马云豪言“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要改变金融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在社会资本对在线教育爆发式投资,用互联网包围基础教育的时候,你是否有兵临城下的感觉?我们这些基础教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时代的“土著民”学习,要以主动变革者的姿态去接受新技术、新媒体,充分理解互联网变革的内涵,培养互联网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学习慕课在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多渠道互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专题教育、个性化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优点。

北京数字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为进一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出路,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转变发展模式,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思路,是构建北京(世界城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新模式的中坚,以“融合创新”的思路积极深入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背景下“实际获得公平”的理念,推动从机会均等向实际获得均等迈进。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需时间等待、无需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2012年,北京市教委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北京数字学校,依托教育信息化,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北京智慧学习环境,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实质性地推进“实际获得”公平,打造首都教育的新品牌,在建设世界城市和智慧城市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初具规模,在电视和网络两个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一是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通道。在校园网络环境,家庭电视、网络环境,公共场所歌华飞视、WiFi环境下,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访问数字学校网站、电视平台,数字学校APP、微信公众账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数字学校学习和参与活动。

二是提供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建立以“用户参与和个性化应用”为核心的交互式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学生和教师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关注社区活动,参与群组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撰写便笺、日志、微博等进行社区交流,可以看到数字学校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推荐课程,参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学校拥有实名学生用户120多万人,经常参加活动的60万中小学生建立了个人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实名教师用户8.8万人。月浏览量保持在300万次以上,其中郊区县的访问量占了六成。

三是提供丰富、多元、精品的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字化名师课程。目前,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上已经有27个学科14000多节数字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在北京市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名校、名师课程,可以自主进行学习;链接一些来京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省市的课程,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础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回原籍进一步学习时,可以跟得上当地的教育进度,也帮助外地转学而来的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学习生活;扭转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提供网络英语口语和听力自主学习平台;为远在国外的北京学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弥补中文教育的不足。

四是提供家庭教育、育儿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每周为学生和家长的手机终端推送彩信、微信信息,为中小学生提供与学生课堂学习同步的学法指导,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家长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为学龄前家长提供“伴随成长 每周一信”的育儿指导。社区学前儿童早期家庭育儿指导信息共汇集了0岁~6岁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5000余个知识点,按照“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护理保健”、“营养饮食”、“合格家长”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一年52周,6年312周对应年龄阶段。形成了每期3000字~5000字,多张配图,共计312期彩信,120余万字,2300余张图片的完整指导内容系统。每周一,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对应年龄段发送,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会收到一条与自己的孩子成长年龄完全同步的教育指导建议。目前,已覆盖北京市多个区县近2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并取得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五是选择112所中小学校,开展基于区域和学校的深度应用,从七个方面开展应用模式研究。城里名校和郊区县学校结成协作共同体,探索利用北京数字学校在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德育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协作,开展名师同步课程资源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教师教研的深度融合试点。

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基于名师同步课程资源的有效教学形式(如翻转式课堂、问题解决型课堂、研究型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学习能力提升型课堂)。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提升数字化环境下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对12所实验校共351名教师进行了教师学习力测评分析,找出了教师自身在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实验校教师在语文、科学等14个学科开展了教学应用探索,形成了60多个教学应用案例(含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评价分析报告),其中案例资源视频超过100G。教师们感受到名师同步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很强的支撑性作用。

数字教研研究:16所试点学校参与,探索名师同步课程在学科教研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开展了集体听课、评课,提交60节教学应用案例,137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对学科(教研)应用实践的反馈和评价(包括观看名师同步课程节数、观看频率、观看途径、观看时间;集体评课频率;观看视频后修改原有教案的比例;专业水平提高;个人教学的收获;参与学科教研的态度;建议等)。调研结果获得了试点学校教师的高度认可,以名师同步课程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结合名师同步课程开展了学科教学应用实践。

校际合作研究:16对城乡合作学校,依托北京数字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将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多元化学习体验方面充分应用数字小学平台开展多元化的研究与应用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全国性的校际协作与研讨活动,与来自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网上互动与协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与学方式变化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和实践体验。

北京数字学校未来发展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北京数字学校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担着教育深化改革的责任,在信息化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敢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框架。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教育品牌。拓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方式,让广大受众可以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优质的教材教辅、作业、考试评价系统,促进减负增效。建设开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个性化高端教育服务融合运行,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发展框架,总体来说是一套机构(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两个平台(网络平台、电视平台),三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虚拟课堂模式、个人自主学习模式),四个机制(系统建设合作机制、课程开发机制、市场运营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五类服务(为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五个群体服务)。

在云计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决定e-Learning发展的现在,我们要学会向市场学习发展模式、向用户学习发展内容、向社会学习合作方式,找到关键环节和切入点,在转型中实现创新,在开放中获得动力,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1. 转型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三爱教育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北京数字学校就顺应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新的形势,进一步转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拓展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

(1)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拓展性课程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全面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在学科知识内容全面丰富的同时,开发、引进自然科学、科普知识、艺术、体育等课程和资源。

(2)课程形态更加丰富和精细化,朝向深度学习迈进。结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课程形态更加多元。比如混合式教学,课前提供给学生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和思考的问题,学生自学并按照设定问题进行思考,搜索资料,带着问题来上课,课上研讨、合作、解决问题。

正如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谈到慕课时提到:慕课,改变清华附中教育。他认为慕课之后,教什么、何时何地教、谁来教、如何教都发生了改变。结合学校实践的翻转课堂,他提出“课堂,重在启发,走向深度学习”,翻转回来的课堂教学,重点不再是一般性知识的传授(侧重记忆与理解),而在于质疑、表达、合作、实践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深加工、重组,形成分难度的知识网络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学科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内容的碎片化处理,以微课作为基本学习单元,按学业标准等级,开发相当难度的微视频、微作业、微教案等资源,建立1-4-N(1个知识点,4个学习程度等级,每个等级配套N种学习资源)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研究主题资源网络体系,建立跨学科、跨学段、跨系统,具有相同主题的资源。比如,关于生命的专题教育,既可以有文学对生命的描述,也有生物对于生命孕育过程的介绍,还有地理、历史、化学、物理、体育等对于生命不同角度的阐述,更有学习活动中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其中产生的思考、启迪和感情升华生成的教育资源。

2. 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还提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北京市早于2012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试点,北京数字学校已经进入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进入大规模服务阶段。移动互联网通过把人和网络实时链接,拥有比互联网更快的加速度,更低的参与成本,这些变化都是数量级的。

开放,是这一切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基础,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北京数字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进行北京数字学校顶层设计,做好区域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中小学校开放,实现中小学校与北京数字学校的有机衔接。启动建设17个区县数字学校分校、100所名校课堂建设。

建立“市、区、校”三级打通和“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模式,实现课程相互流通和共享共建。市级负责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规范化课程建设,区级负责本区域网上课程建设和运维管理,学校负责本学校网上课程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给社会开放接口。

为个人、学校搭建发展的平台,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教师乃至有专长的学生可以自由开设课程,分享学习成果,浏览者重点关注课程质量、互动讨论、体验、答疑等服务,以追随者、粉丝关注人数、评价鲜花数、参与度为主要评价依据,设置“最受欢迎的网络教师”、“最勤奋的网络学习者”等荣誉,提供展示的舞台,引导课程建设向“高质量、优服务、强互动”方向发展,打破传统权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市级课程资源共享、个人二次开发创新、试点应用后再开放共享”的课程建设机制。

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提出的,希望北京数字学校给予学校网络空间和发展空间(管理的自),学校建立优秀团队,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开设专题课程、选修课,通过市级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可以作为区域或者全市学生都可以选修的课程,学生在线学习并通过测试和认定,可以获得市级认定的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学校通过申报、评审通过后可以承担开设选修课的任务。

(2)建立开放的活动服务平台、宣传平台和应用管理体系。

为市区教委、中小学校、校外单位等部门提供开放的接口,在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区县分校和学校子站点,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理念的宣传,中高考的考前辅导宣传,区县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等信息。建立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校信息库,汇聚区县和学校的基本信息、政策、办学特色、宣传片、特色活动视频等信息。

(3)建立开放的运行服务、系统合作、评价考核机制。

考虑绩效评价制度,按目标要求建设,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推行市场运营机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免费,个性化的定制需求等增值服务引入市场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实行开放的网络对课程以及提供的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3. 融合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强劲发展,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深入、跨界融合发展的态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数字学校也将吸引多方跨界的优质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1)实施“合纵连横”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纵向打通学段和科层的壁垒,实现学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衔接,市、区、校三级课程和教育资源扁平化管理;横向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在系统、区域、部门和学校间传播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横向流动和融通。

积极与国内外参与慕课的大学联络,力争能够实现北京数字学校与大学慕课平台强强联手,在大学先修课程、科普课程、拓展性课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让学生们直接从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就可以学习国内外大学课程。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与北京数字学校联手,在“翱翔计划”上进行合作,将科研重点、难点、突破点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给更多的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的“可降解塑料”研究中,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和几所协作体中小学校谈到了融合,协作体学校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有从物理领域研究,有从化学领域研究、有从环境保护课程深入,有在班会深入讨论,协作体整体以融合的方式渗透了三爱教育、德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等。

(2)实现课程与活动的融合。将课程融入活动,将知识融入生活,将德育、美育和体育消融在日常活动组织中。例如:最近北京数字学校组织的“数字寒假,快乐成长”主题活动,就将阅读经典著作、吟诵古典诗词,亲子共同品味书香,与动手实践写对联、剪窗花、捏面人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动手中传承传统文化;将走出北京游学写游记,与英语口语阅读提高听说能力相结合,培养有知识、有胸怀、有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合格接班人。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范文第8篇

一、准确把握工作创新的方向

(一)坚持服从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机构编制部门是党委、政府配置执政资源的参谋助手,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而言,就是要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借助群众的智慧推进改革、创新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如,2014年,在对市12345市民热线办受理的,市民反映集中的社会生活噪声扰民、三轮车乱停乱放和非法营运、住宅小区城管执法、中心城区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等19个市直部门和层级间的17项部门职责交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编办分别提出处理建议,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关于市民反映比较突出问题的处理意见》,对有关部门职责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与市民热线办建立协调配合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市民反映的部门职责分工不清问题,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服务民生水平。

(二)坚持做好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文章。市县编办的主要任务是执行落实上级机构编制政策,要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必须善于将上级的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自觉地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进,使机构编制工作的视野更加开阔,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比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对照六个方面19项支持德州发展的措施,市编办组织落实有关措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针对省委、省政府“支持德州在精简下放审批事项、优化审批办事流程、降低审批收费标准、压减中介服务事项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的措施,与省审改办进行专门沟通,初步确定开展省级审批事项“县级直报省级”试点、“市权县用”试点等五项具体工作。

(三)坚持统筹兼顾,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创新,首要的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方向性、战略性,不能只图立竿见影,要坚持从群众和基层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实现机构编制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全市公务员招考中,在机构编制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通过“市级多退少补、基层少退多补”,将招考计划向乡镇倾斜,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坚持每个乡镇每年招考公务员不少于2名,五年来共为乡镇招考公务员1259名,目前留在乡镇工作的1080人,分别占现有公务员总人数的36.19%和31.04%,基本解决了乡镇公务员队伍年龄断层的问题。为发挥人才在融入京津冀、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集中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专户,为市直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编制支持,专户设立以来,已为引进博士核准使用专用编制18名。

(四)坚持讲规则求规范,严守政策底线。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都比较强,这就要求推进工作创新时要更讲规则、重规矩、求规范、合规律,管住管好机构编制资源。“管住”就是要把握好“编制就是法”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标准规定的条件设置机构,审定职责范围,核定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和经费形式,严格控制、管住总量,切实增强刚性约束,确保人员编制不突破2012年底的总量,行政机构不突破上级核定的机构限额。“管好”就是要不断优化党政群机构组织结构,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把管理融入服务中,向深化改革要编制,向加强管理要编制,向运用信息技术要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截至今年8月份,市直财政供养人员比2012年底减少1523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比2012年底减少6510名。

二、立足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创新

(一)着力强化理念创新,夯实工作基础。2010年编办独立运行后,面对由合署办公到单独设置、由政府部门到党委机构“两个转变”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广泛深入地研究、探索,及时调整编办的职能定位、职责范围和履职重点。一是在职能定位上,推动编办由业务部门向综合部门转变。明确提出机构编制部门是党委、政府配置执政资源的综合部门,教育引导全体干部树立大局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改革精神推动工作创新,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在职责范围上,推动编办由机构编制核定向综合管理服务转变。研究提出并积极实践包括职责界定和履职方式管理、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编制使用核准和人员出入编、部门履职和事业单位运营监管、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监督“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推进增量优化和存量盘活相结合、资源整合和重点使用相配套,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的需求。三是在履职重点上,推动编办由管数字向管职责转变。将加强部门职责管理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探索以职责管理为龙头、以实名制管理为支撑、以监督检查为保障的工作运行方式,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分工的把关和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部门职责目标的审核,通过履职检查理顺部门间职责关系,通过机构编制评估理清部门职责体系,不断强化编办作为职责主管部门的地位。

(二)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围绕权责清单落实创新举措:一是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在承担行政审批的29个工作部门全部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督促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70%的进驻事项实现了“一审一核”,30%的事项做到了当场办结,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从群众、企业关注的具体事项入手,探索开展行政审批全流程管理,全面梳理办事全过程涉及的行政许可、行政权力、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中介服务事项,编制全流程办事指南,推动行政审批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转变。三是开展部门履职尽责考核,指导部门对具体责任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逐项建立评价指标并开展自评,会同考评办对部门自评情况定期进行随机抽查,促进部门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四是构建“以批后监管为基础、以随机抽查为主体、以专项监管为补充、以协同监管为保障”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督促各部门单位建立落实随机抽查监管机制,完善并向社会公开基础信息台账、随机抽查台账、专项检查台账和隐患整治台账“四本台账”,确保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开展“市权县用”改革试点,对县市区要求市级下放权限的110项审批和权力事项,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分别提出处理建议,经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批准,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关于扩大部分县市区行政审批和行政权力事项办理权限的通知》,对市级能够自行确定权限划分的11项事项扩大县市区办理权限,实现“市县同权”,对31项县级需求迫切的事项,通过审查权和批准权相分离的方式,交由禹城市和齐河县试点办理,市直主管部门与两县市签订协议书,明确工作程序和双方责权利,稳妥有序扩大县级权限,激发了基层发展活力。

(三)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教育发展。一是在编制使用上向教育领域倾斜。2012年以来,全市每年安排中小学教师用编进人计划都在1200名以上,五年来共新招中小学教师7474人,占全市新进事业人员总数的50.67%,有效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二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工作。2015年9月,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开展全市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工作。2016年4月,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按照“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原则,开展补充核定工作。全市共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48922名,现实有教师48341人,解决了县市区教师总体超编问题。三是改革教职工编制管理方式。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批复到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其下达到具体学校,并根据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和学生数量变化每年调整一次,提高编制管理灵活性,促进教师在学校间流动。四是开展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和占编不在岗教师清理工作,共核查挤占挪用教师编制1774人、占编不在岗教师311人,清理收回教师编制1108名,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部用于中小学教师和教辅岗位。五是在县市区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对中小学教职工总体超编又确需补充教师的,允许县市区在市级下达的年度用编进人计划内使用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予以补充,待超编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后,使用临时周转编制补充的教师改为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目前,已有6个县市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调剂使用事业编制600余名,提高了编制综合使用效益。

(四)着力理顺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开展公安监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整合中心城区和陵城区、平原县看守所、拘留所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加强德州市看守所,设立德州市拘留所,实行被监管人员区域性集中关押,陵城区和平原县公安机关不再承担此项管理工作。通过改革,40余名监管人员转岗从事社区警务、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缓解了警力紧张局面。二是完善市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针对市属企业实行部门管理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将市财政局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和市直相关部门、事业单位的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职责调整到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同时市政府授权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依法对除国有文化企业等特殊领域之外的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了对市级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目前,市直部门管理的109家企业已全部纳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监管范围,涉及总资产近100亿元。三是理顺市直机关党建管理体制。撤销市委建设工委和市委工交工委建制,将其党建工作职责划入市直机关工委,人员根据职责分工相应划转,在市直机关工委设立机关纪工委,完善市直机关工委职责配置,为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改革乡镇人员编制管理机制。开展乡镇重新分类核编工作,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工作任务重、重点项目多的乡镇倾斜;探索建立乡镇行政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由县市区编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乡镇编制实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发挥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五是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会同市考评办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协调机制,对市委直接考核范围之外的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全覆盖,将事业单位监管列入主管部门职能目标,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系,增强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监管责任,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会同审计部门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和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双责联审”制度,目前已完成18个市直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审计,对发现的20余项问题督促责任部门及时进行整改,提高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意识。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巡查配合机制,对巡查中发现的机构编制违纪问题及时跟进,推动机构编制违纪问题的整改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创新的重点领域

(一)以技术创新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研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机构编制工作的深度融合,做好系统对接、数据整合等工作,打造以“一云、六平台”(机构编制信息数据云、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平台、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平台、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平台、信息宣传为民服务平台、互联网信息监测平台、协同办公平台)为主要架构的“智慧编办”。

(二)以机制创新促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标准体系建设,对设立、内部机构设置、机构规格、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和领导职数等具体核定。围绕简政放权、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结果反馈、材料移送、整改落实等制度,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审计工作。配合巡视组开展机构编制巡视工作,抓好问题整改。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查处通报力度,增强监督检查权威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