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管理方式

土地管理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土地管理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江农场;土地管理信息化;重要意义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劳动的资本,是一切生产和生活之源,是财富之母。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广西农垦国有西江农场土地锐减日益严重,制约了农场的经济发展和经营规模。因此,在农场辖区内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用科学手段对土地进行综合管理和利用是农场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西江农场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现实必要性

广西农垦国有西江农场位于广西贵港市,隶属自治区农垦局,属国有大型二档企业。农场辖区约有12万亩的土地面积,由呈马蹄形分布的四块不相连的土地组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农场面临的瓶颈难题,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和经济发展速度。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解决长久以来模糊状态的土地管理模式,农场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土地进行科学管理,增强土地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度,使地籍管理更为精准。

土地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农场土地管理工作的办公效率,实现简单高效的操作方式:打开电脑,轻点鼠标,整个辖区的土地权属和属性直观展现;建设用地、农用地和荒置地分布情况,耕种的农作物分布、种植种类情况一目了然。同时,还能使日常的查询和数据汇总工作简单化,规范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土地管理公平、公正、公开;且能为企管、生产、财务和规划建设等重要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为领导统筹规划和重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地管理信息化为农场推行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做好铺垫

为尽快扭转糖业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今年,广西在全区内大力开展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广西农垦为响应自治区政府的号召,在垦区范围内推行16万亩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其中下达给西江农场2万亩的工作任务。

西江农场的甘蔗种植地块零散细碎,不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型和集约型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更不适应全程机械化的推广,从而导致农场甘蔗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因此,农场对土地实行统一调整、重新分配和连片规模承包(租赁)经营之举刻不容缓。土地管理信息化建成后,能将现有土地地块大小、分布情况,道路、水利和电力设施布局情况等在电脑直观展现,为领导统筹规划基地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农场开展土地整治、实现连片适度规模承包经营、推广良种良法、实现和普及机械一体化技术等提供有力保障。

3 土地管理信息化使得农场企管部门的合同制定更加规范准确

土地租赁是农场的重要经营收入之一。农场设置有独立的企管部门,重点负责农场土地对外的租赁工作。过去,企管部门绘制合同图纸多使用皮尺和卷尺,每份图纸的制作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且数据精确度不高。

推行土地管理信息化后,企管部门开始使用先进的GPS-RTK精确测量仪器开展工作。新工具操作简单方便,只需要用测量仪对出租地块进行实地测量,再将仪器上的测量数据导入电脑即可。导出的数据可反复使用,既便于进行统计、分类、汇总,又能进行图纸绘制,且生成的数据和绘制的图纸真实、准确、有效。这样新制的图纸不仅准确标出租赁地块的面积、方位、方向以及周边具体标志物,还准确标注租赁地块独一无二的坐标。不管该地块及周边环境如何变化,只要通过坐标便可准确地查询到当时租赁土地的所有信息情况。这些都是皮尺、卷尺等传统测量工具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为主管部门缩减了工作量,确保每年的土地租赁工作高效完成,为增收打下夯实基础。

4 土地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明确农场界线,对土地的长远规划和征地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发展和土地变迁等原因,西江农场与周边农村的分界线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农场的发展规模。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坐标点将农场所属土地准确划分标注,便于农场有据可依进行协商。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与农场利益最紧密的便是对农场土地的征用。农场可以利用政府政策和财政补贴大力推进辖区内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同时要及时对失地职工做好赔偿和补助工作。完善信息化系统,从中了解对被征范围所涉及的职工家属、位置范围、面积及地上作物等详细信息,利于农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征地赔偿预算工作和对涉及人员动员工作。

土地管理信息化是科学管理土地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为西江农场实现高速便捷的办公效率、减少土地收益漏洞、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收益,为西江农场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全面、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作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42-1

国土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发展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快发展,国土管理的业务量与日俱增,再加上信息传输需求加大、管理任务加重等实际情况,传统的管理办法与作业方式显然不适应,因此在科学化、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行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势在必行。

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作用

有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可主要发挥以下功能和作用:

1.1 查询信息

查询信息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根本内容与基本需求,在办案或者审案过程中,可随时了解所处地点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籍、地政、地形等,以及所处位置的总体规划、详尽规划、道路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获得第一手管理信息,要求提供快捷、方便、准确的信息查询功能。

1.2 建库和归档

整理已经通过审批的图形信息,纳入到已经规划的土地管理信息库中,完成建库工作;将已经通过审批的档案进行保存,完成归档工作。对于同一个项目来说,建库和归档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其信息并非一致,建库信息是归档信息的基础所在。

在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编辑并处理已经审批的途径,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审批红线,制定审批图纸,以此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1.4 统计分析

对相关图形数据进行地理分析、统计分析,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土地规划理论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操作过程。

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数据库的应用

对于土地管理工作来说,涉及到各种报表或文档,需要利用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通过应用数据库系统,可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满足多元化的办公需求,提高数据处理与应用效率。因此,在设计数据库子系统过程中,应加强与土地管理实际情况相结合,满足特殊的数据需求。在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其数据主要来自管理部门、各级单位的档案内容,如土地登记的表单,包括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申请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地籍调查表等等;以及各种图件,包括1:1000宗地图、1:500城镇地籍图等。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程序编码、结构设计以及文件结构设计等,可以在利用数据库完成前台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最终实现数据管理目标。

2.2 业务管理流程

有关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2.1 收发文件 在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基本可以实现所有土地管理发文与收件过程,包括稿件的起草、审核、会签及签发、分发等多个流程,真正支持无纸化办公发展。系统的授权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完成发文流程工作,并支持手写签名、电子签名、公文印章等,提高公文规范性与安全性;另外,在系统中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的稿笺,模拟手工公文的办理形式,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公文的草拟到归档全过程,支持土地管理的异地办公需求,提高统一管理效率。

2.2.2 催办任务 通过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上级部门可以将任务直接指派到下级部门,被指派任务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受任务或者延期任务,还可以完成任务转交操作过程;同时,作为任务发送者,可以实时监督任务的完成情况,仅是获得反馈信息,对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统计或查询。

2.2.3 查询信息 该功能主要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信息查询的工具,只要是授权用户,即可在权限范围内对信息进行自定义,了解信息来源、实施情况以及同类信息等;在信息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查看范围,根据部门分类、根据级别分类等,系统可实现自动邮件发送,通知不同用户的查看权限。另外,在土地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还包括内部管理的相关内容,如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出差管理、会议办公等,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实现整体自动化管理。

2.2.4 管理知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共享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土地管理部门除了需要获取更多外部信息,强化内部积累之外,还应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的再生与增值。所谓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不仅仅强调计算机化,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的创新。因此,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构建在与各部门相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内部信息与知识的动态化管理与共享模式。另外,在设计该系统过程中,还应用了数据库与知识库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数据有形管理与知识无形管理相结合,支持内部知识的组织、获取、使用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钟辉.浅析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及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硅谷,2010,(23).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路 用地 管理 特性

铁路用地特性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量大,点多、线长、面广等。铁路用地的管理方式是由铁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铁路用地管理的所具有的鲜明行业特性,并且直接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及社会效益。应该创新铁路用地管理模式,对铁路用地实行资产化管理,并强化铁路用地管理力度、加快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路地土地管理部门协同机制、促进铁路用地开合理发利用。

1.铁路用地及铁路用地管理的特性

1.1铁路用地资产量大

根据2011年底数据统计,我局铁路用地总面积为28892.46平方公顷,按平均每公顷75万元计算,我局铁路用地总价值在216亿元以上,约占我局铁路资产总量的1/2。铁路用地属国家所有,铁路用地资产为中央管理的国有资产,通过加强铁路用地管理,依法维护铁路用地合法权益,合理配置铁路用地资源,科学调整铁路用地结构,努力盘活铁路用地资产,充分发挥铁路用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当前铁路用地管理的目标。

1.2铁路用地点多、线长、面广

铁路用地呈带状分布,在各类图件上为线状地物,涉及面广,用地量大,不仅多邻、多界,而且穿省过市(县),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就我局铁路用地涉及到4省(甘肃、青海、宁夏、内蒙)、17市(州、地区)、48县(区)。我国土地管理是“属地管理”模式,而我国铁路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管理体制。

1.3铁路用地是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和运输安全的重要设施

铁路用地作为铁路运输生产设施的载体,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运营秩序、运输安全和建设发展,在铁路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1.4铁路内部管理系统化、专业化的特性,要求对铁路用地严格管理

铁路内部各单位的用地依据其所承担的工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既分工细致又相互交叉,难以截然划分和具体细化;加之铁路各用地单位土地使用利益需求上的差异,极易产生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粗放使用、忽视使用效益等现象。

2.加强铁路用地管理的建议

铁路用地的管理方式是由铁路用地管理的特性决定的,直接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2.1对铁路用地实行资产化管理

铁路用地作为一种资源性资产,是铁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应通过合理配置铁路用地资源,科学优化铁路用地结构,积极盘活铁路用地资产,按照资产化运作途径和方式,使蕴藏在铁路用地中的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出来,促进和谐铁路建设快速发展。

2.2创新铁路用地管理模式

铁路用地属特殊用地,在属性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用地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受国家法律保护。

2.3协调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强化铁路用地管理力度

铁路部门承担的是国家确定的铁路用地范围之内的土地管理工作,是国家土地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年来,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把铁路用地管理机构作为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的延伸和有效补充。目前,经宁夏回族自治州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在我局设立了1个银川铁路土地区域管理办公室(所),负责自治区辖区内的铁路用地管理事宜,其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双重管理,路地自管,联合执法,协调通畅,效率提升。这种由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和铁路局双重领导的铁路用地管理机构,其部分管理职权是由地方性授权或由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委托的,这种管理模式大大强化了铁路用地管理效能。

2.4加快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铁路用地管理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必须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的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局在铁路用地信息建设上依据铁道部整体安排和部署并根据本局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由于铁路用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长,内容结构复杂,相关数据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是资金的注入,二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还因该着手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依靠社会分工的力量,取其长为我所用,不断缩短铁路用地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针对铁路用地点多、线长、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研究建设符合高速铁路时代铁路用地管理特性的信息系统,提高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创新性、有效性、时效性。当前,要按照铁道部的统一要求,把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列入铁路发展规划,设计和制定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促进铁路用地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提高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的利用效率。其实说到底根本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合理配置人员年龄结构,逐步实现老中青人员结合的格局,以老代新,以新促老,重点培养热爱铁路事业新生力量。

2.5促进铁路用地的开发利用

铁路用地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蕴含较大的经济效益,依法开发、合理利用铁路用地势在必行。铁路用地的开发利用要以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铁路用地资产。通过铁路用地的开发使铁路用地布局趋于合理,用途结构不断优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铁路安全生产条件和沿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铁路用地对铁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3.结束语

随着和谐铁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铁路用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铁路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铁路用地管理工作,努力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为我局铁路事业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01

一、历史回顾

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是附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一类体制,指一个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所设定的管理结构体系,其管辖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木、水、矿等资源。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到目前为止其已经经历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两个阶段。

1.各项资源管理独立,政府职能难以发挥

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国土资源中的各类自然资源管理基本都是进行分散管理的,也即将自然资源分割成几块进行管理。因而各类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都是在不同的时期建立的,其中土地管理局是由建国时期的开始发展形成的,主要的职能是土地资源的管理。但是这个时期土地管理局并不是管理所有的土地,其职能范围只涉及农村土地的管理,而城市用地则由其他部门分别管理[1]。

直到1982年,我国政府机构才真正成立了矿产资源专业管理部门,即地质矿产部门。与此同时,还开设了许多其他的职能部门,比如说有色金属部门、矿产资源部门等,主要用来生产和经营矿物资源。但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矿物资源部,并没有从事管理矿物资源行业,而主要负责开展地质勘探等工作。

2.各类资源管理逐渐得到加强,依法管理资源体制开始形成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继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建立才渐渐步入正轨,其刚建立时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统一管理全国的土地,并且下级又分别开设土地管理机构,用来分别管理地方土地。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便形成了由地方到上级层层管理的体系结构。

矿产资源部也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机构,而其到1988 年才开始逐渐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其职能不仅仅限于地质勘探和监测,也可以管理、保护、监督矿物资源。但是在这个时期,海洋资源管理工作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和进展,相关部门只是强化了其综合管理职能,真正地作用依然被限制了。

二、现状分析

1.管理体系相互交错,过于复杂

其一,省级国土资源管理主要分为地矿局和土地局,分别用来管理矿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但是它们都是由国土资源部进行领导的;其二,各省级国土管理机构及职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说,海南省环境资源厅相当于一个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其管理范围较广,包括管理环境、海洋、土地和矿物资源;其三,在行政级别上,不同的行政机构又有不同的级别,其中国家测绘局所管理的省级土地属于正局级,但是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管理的省级机构大多属于副局级[2]。

2.模块化分工管理体制限制了我国资源管理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中央政府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相关部门也正在逐渐将土地、矿产和海洋资源的管理方向由传统的分散转换至集中管理的模式。但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职能仍然不够完善,简单的说就是下级的管理人员必须服从上级管理机构,当上级各管理机构出现利益冲突时,不得不迫使下级管理机构服从,另外,矿物资源管理部门至今一直未被纳入国家资源管理部门,这便使各个管理机构出现较多的领导,最终导致管理权限的分散。

三、发展趋势

1.优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统一管理

国家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随着国家领土意识的增强,国土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密切。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都开始逐渐完善国土资源体制,将国土资源的管理模式逐渐从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

目前,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也越来越集中。一些资源大国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相继对本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美国内政部很早就是一个负责美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综合行政部门。俄罗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经过几年的改革,使得国土资源管理集中度越来越高,其对于事务的管理也越来越方便,由此,针对这些经验,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2.进行资源管理改革,促进发展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做好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强化自上而下的执法监督。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要进行机构设置,根据中央和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指示,应将地方的矿产、土地和测绘等相关部门统一合并成某一级别的国土资源局。

第二,确定上下级的关系,上级机构领导下级机构,下级机构的一些重要事务由上级批准才能执行。部分地区的部门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管理体制。

第三,明确职能及编制,各级国土资源执法机构要充分明确执法职能,做好正确的决策。

第四,改变管理机构事业性质,加强经费管理。要改变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的体制,把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收益与占用资源量的多少彻底分开,形成一种管好资源多奖励的长效机制。

3.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式

只有切实转变国土资源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有效履行法律赋予给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的部门的权利,才能推进国土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确保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要实现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从侧重开发转变到保护和开发并重;第二从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主转变到市场配置资源和行政配置资源并举;第三,从微观管理(批地、发证、收费等)转变到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相结合;第四,从事后整顿转变到事前把关和事后整顿的相互结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肩负着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任。要完成和实现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土资源管理新体制,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要求,是实现政、事、企分开,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是保障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参考文献: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 农民权益 郫县

一、土地制度改革及其所面对的问题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仅如此,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亦为农民财产权益保障的核心之所在。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日渐深入,乡村土地所有权产生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与义务尚未准确地界定,经常出现行政管理权侵犯土地财产权的问题。其二,集体成员资格没有得到准确的界定,由于农民待遇问题而导致的乡村地权矛盾愈演愈烈。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乡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缺乏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我国很多地方进行了与土地制度有关的改革,但是在总体上看来,现行土地制度导致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均有损失,并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亟待处理的事情

1.对所有权主体代表予以明确。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的关键是对集体所有者的最大权益得以保障所达到的程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掌管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然而该组织为实际上不存在的所有者,于是即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不少问题。于是,对所有权主体代表予以明确成为当务之急。

2.对城市与乡村建设用地规划予以统一。对国内当前规划系统的变革,须要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完成土地使用宏观规划功能的拓展。在对乡村土地规划予以编制的时候,须很好地听取弱势群体的意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农村定位中的功效。不仅如此,还应该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配套规划相适应。

(二)郫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情况

1.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对农村集体土地予以确权登记。其一为奉行政策先行。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形成了整个县集体土地产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体系。其二为奉行农民自主。真正地依靠基层自治组织,由农民自己协商处理问题,很好地处理了确权登记的不少难点。

2.为求确保流转畅通,促使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其一,很好地建设了土地交易平台,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纳入国有土地市场统一管理。其二,很好地对配套服务制度予以了健全。开创了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扩展了多种金融投融资渠道,完善了农村所有权流转的相关服务。

三、农村土地整治与农民权益保护

(一)农村土地整治定位的意义

1.破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标准约束难题。国内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不集中、面积偏大,还时常在市县土地管理里游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政策改革是以村庄用地非同小可的潜力作为基础的,村庄土地整治是处理城镇用地标准与耕地补占平衡两大障碍的重大战略选择。

2.破解农村建设集约用地的现实瓶颈难题。贯彻执行政策的重难点都在农村。这当中进一步开展城乡土地管理政策变革,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用地集约化的关键在于创新机制与否,打造现代中性化社区。唯有在创新机制上取得了成功,才可以为破解农村建设集约用地的现实瓶颈难题带来可能。

(二)农村土地整治的选择与创新

1.农村土地整治的选择。农村土地整治关联到的行政机构很多,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消极影响。在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进行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制定具体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推进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就乡村土地整治制度革新来讲,务必对部分制度设计思想予以转变。

2.农村土地整治的创新。土地整治应该规划先行,尤其当用县域作单元,探索乡村空心化生命周期,形成程序式整治模式;土地整治建设应该把握好时间节点,并经得住实践考验。重视规模效应,保证刚建村庄不会马上变成未来的空心村。乡村土地整治也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采用多种技术指标以及管理方式。

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与农民权益保护

(一)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增强第一产业规模效益,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这即要求形成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而调动农民积极性,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形成适当的规模经营。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保护耕地的费用不应该仅由管理土地的县乡级地方行政机关以及承包耕地的村民完全承担,中央与省级行政机关亦要担负有关的费用,从事非第一产业的人们均须担负一部分的费用。

(二)土地收益现状与征地制度的革新

1.土地收益欠合理。从表面看来,是征地和卖地价格存在剪刀差,实质上却是运作机制的问题。站在农民的角度看,是应该享有全部的土地财产权;但是站在政府的视角看,却为着实转变职能,对部门以及不同级别行政机构间的关系予以整合。

2.革新土地征用制度。其一,对公共利益予以清晰的界定,对行政机构征地活动予以规范。对于不是经营性的用地,可使用征地的方式同时予以合理补偿;对那些经营性用地,应该在土地使用宏观规划等的管控下很好地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其二,从征地补偿到征地市场定价。要不断深入地探究征地市场化补偿机制发展结论的成立性。土地征用制度需要从用途、价格双管齐下转向仅有的用途管。

五、结论

本研究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对成都市郫县的已有经验予以了总结。郫县根据城乡统筹、城市带动农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的主体思想,为保护耕地的村民提供经济补偿,催生了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只有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很好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及资产,才能更好地使农民权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谭术魁,彭补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的支撑体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2(10).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国土资源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 2 文献标识码:A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也为接受群众监督管理,对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是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必要手段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如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异常艰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带来的需求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毛段日趋加剧。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事实证明,如何大力推进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转变职能,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

(一)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

我们要加强第二次土地调查等专项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按照统一标准来加强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做到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并一定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

(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正确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促进发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如何加强统筹、建立土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将进一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其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三)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信息化建设最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实施,所以要保持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的稳定,要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又能掌握先进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应用技术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其次,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编制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至少要先制定出工作标准,确保现有的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遵守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渠道,实现国土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紧紧瞄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因此,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濮阳市华龙区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邓炯,路晓明,马惠.对建设局域网和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J]. 河南国土资源. 2004(02):104.

[2]?统筹规划 城乡一体 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J].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8(06) :260.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7篇

现在大家说的“互联网+”是一个新名词,互联网+农业也是一个新的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让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种子、化肥、农产品的价格及其他情况,能够实时准确地了解农产品的市场状况及销售情况。互联网大大节约了农民时间,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现在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单单是农产品的销售方面,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互联网应用,从农产品的播种到收获都在应用互联网,包括施肥浇水、疾病预防、收割运输销售等各个流程。互联网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一个保障平台,能够快速有效地运用于生产作业中。互联网服务于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既能分析市场也能指导生产。因此,互联网加农业是一个新时代的农业发展目标,也是农业发展的新变革。

2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通过计算机和科技研发技术等手段来分析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作业设备,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能够精化作业效率。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各种植物的光照时间、适应温度及生长过程记录等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中心来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补救,如缺水了可以及时灌溉,从而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能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在耕地、播种、施肥、疾病预防、收割、存储、育种和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率。互联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应使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方面转型,确保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做到精细播种、精细管理、精细收获再加工,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优化农业生产作业,从而节约时间和成本,使效益最大化,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最主要目的是方便于农业生产作业,能够使农业生产科学有效地进行,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技术是农民生产可靠的依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在育种、栽培、施肥、灌溉等多个环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既实现了传统农业的改革,也促成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

3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3.1在农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机械自动化方面,如GPS应用于大型机械中,能够使机械自动驾驶、自动播种施肥、自动喷药整个过程一次完成,既节约生产时间也节约生产成本。在农业灌溉方面,通过对农田土壤水分采集数据的分析来看,把数据反馈到灌溉系统中,实现灌溉实时化、标准化、智能化、可控化,这既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也节约了用水。在农田管理方面主要是发挥监控作用,通过监控能够随时随地地查看作物生长状况,依托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数字化天气雷达、病虫害数据录入系统及病虫害数据管理测报专家系统,实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的智能化,以便发现问题或病害能够及时处理[1]。

3.2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村服务网络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使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看哪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也可以查看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也可以随时查看农产品生产资料和销售方面的实时情况,可以在网上对农产品进行买卖交易,既快捷有方便[2]。

3.3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土地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为实现土地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必须建立高科技的土地管理方式。而只有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能够满足现在土地管理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可以给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土地管理现代化,建立林地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防火和防洪,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森林和土地的实时监控,利用庞大的计算机数据库来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在发生火灾和洪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治理,实现及时管理、有效预防的效果[3]。

4结语

互联网的应用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利用现代信息化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来分析农业发展前景,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发展模式改革。因此,应共同研讨如何运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创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钱晟磊.论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S1):79-81.

[2]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5(8):37-38.

土地管理方式范文第8篇

引言

土地是高度分化的资源类型,被赋予社会经济属性,区域土地数量、质量、区位、结构等特征信息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复杂化的特征,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更加明显。如果采用普适性或统一性的土地管理模式与政策,难免造成土地利用与管理效益损失。因此,有必要探讨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土地利用与管理的传导机制,实施差别化管理。

当前,已有学者从土地功能用途、利用结构、诅咒程度、资源禀赋、利用效率等方面探讨了土地利用与管理特征信息的空间差异。如赵小敏等依据土地功能空间差异,将区域土地划分为不同功能区以实施差别化土地用途管制[1]。Kruska等指出土地集约程度、轮作方式、弃耕与否等管理方式差异使得土地功能发生很大变化[2]。谭术魁等通过定量研究发现湖北省各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3]。张安录等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诅咒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空间传导机制[4]。周生路等对江苏省土地资源禀赋现状及空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土地资源禀赋差异显著[5]。陈江龙等基于建设用地和耕地产出的空间效率差异提出了土地利用政策调整思路[6]。在差别化对策方面,不少学者从建设用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如张俊峰等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7]。欧名豪等指出从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增量分配两方面创新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模式[8]。高向军等强调细化供应环节的差别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强化市场手段等用地政策应是现阶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思路[9]。杨刚强等从土地要素供给、土地资产价格、土地金融三方面构建了土地政策差别化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传导路径[10]。林超等基于土地利用管理生命周期模型,从土地规划、年度计划、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评价与监管等方面构建了详细的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体系[11]。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区域差异性,为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提供了参考。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是综合性概念,仅侧重单一属性的空间异质性,割裂了土地资源的整体性和多属性特征。另外,已有文献忽视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对土地利用与管理的作用机制,难以为土地差别化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研究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土地管理的作用机制与路径,对差别化土地政策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内涵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索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的传导机制,并提出差别化土地政策。

一、形成机理

(一)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内涵

从系统理论看,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是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或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表现为系统要素、功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空间异质性。从资源特性看,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表现为资源稀缺程度、功能价值、用途适宜性、区域分异程度、产权主体、权能和增值潜力以及利用效益等特性的空间异质性。从资源经济学视角看,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是土地属性特征的空间差异性,可描述为土地数量、质量、结构及区位等属性的异质性和土地资源与其它资源组合方式及匹配关系的异质性[12]。土地是特殊的基础资源,输出多种产品与服务,具有自然和经济两大属性。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空间上的复杂性与变异性和土地资源特性的空间差异性,最终都在土地自然和经济属性中得到体现。因此,可从资源属性角度来概括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内涵:(1)数量异质性。区域土地资源绝对和相对数量的异质性。(2)质量异质性。土壤肥力、土地产值和功能用途等异质性。(3)结构异质性。土地类型在空间上分布形式的异质性。(4)区位异质性。土地在要素聚集、交通位置、经济地位等方面比较优势的异质性。(5)时间异质性。土地结构、功能、数质等属性时间尺度上的异质性。(6)组合异质性。土地资源与自然社会经济等资源组合与匹配关系的异质性[12]。

(二)自然客体异质性

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和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形成的人化自然物,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土地是自然界的事物,土地资源“第一自然”指土地作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具有承载、生产和养育功能。土地资源“第二自然”指土地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载体,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是人化的自然物。可从自然客体异质性来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机理。

1.土地资源“第一自然”空间异质性。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地理位置、矿产储量、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差异性,导致区域土地资源自然禀赋存在明显的数量、质量、功能和价值差异。如土壤肥沃地区适宜农业生产;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往往成为工矿用地;生态优美地区能提供风景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多为人口集聚地。而土壤、气候、位置、资源储量及景观的空间不均衡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会造成土地资源自然禀赋的空间和区域异质。因此,土地资源“第一自然”空间异质性是土地资源禀赋异质性的直接原因,土地资源禀赋异质性也是“第一自然”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13]。

2.土地资源“第二自然”空间异质性。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扩张和能源消费等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和管理密切相关。为从土地上得到更多的服务和产品,人类通过生产和实践活动对土地“第一自然”进行改造,土地自然属性发生改变,与社会属性关联性更强,造成土地“第二自然”的空间异质性。如不同区域政策和制度的差异性,导致土地产权归属和权能异质性;土地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方式的差异性,造成土地类型数量和经济质量异质;人口集聚和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土地价值随着与经济体的距离和经济结构分工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对土地资源“第一自然”改造程度的差异性,是土地资源“第二自然”空间异质的本质原因。

(三)土地资源属性异质性

属性异质是土地第一和第二自然客体异质的重要原因亦是具体表现,可从资源属性角度进一步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机理。一是数量属性异质:不同地区各类用地类型数量、区域土地资源总量、土地经济供给数量等特征存在差异性,形成了区域土地资源在绝对和相对数量上的异质性。二是质量属性异质:地块土壤肥力、热量、气温、降水量、生物多样性等土地自然质量差异和地区技术水平、投入程度、管理方式、政策制度等经济质量差异是土地资源空间异质的主要原因。三是结构属性异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引导人们采用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同时人们的土地利用方式又改变着土地用途和类型,使得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四是区位属性异质:土地空间位置固定性和相对位置可变性,往往增加土地对区域人力、资本等资源的依赖,造成土地区位的空间异质性。五是时间属性异质:土地资源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价值、功能、数量和质量等特征,形成土地资源时间属性的异质。六是组合属性异质:资源通常都是结合在一起利用的,任何一种资源的直接利用都会影响其他资源的潜在价值[14];土地作为基础资源,与水、矿产、人力和资本等资源的空间组合模式与数量匹配关系的差异,造成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

二、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一)理论分析

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是指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对土地管理工作的作用路径与机理,主要从三方面影响土地管理模式。一是影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差异显著,不同产业类型产业用地绩效差异明显,为获得最大效益,土地供应总量、时空布局、结构调整等优化配置方案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二是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资源承载力异质性决定了土地利用强度、方式、标准存在差异性。生态脆弱区、农业保护区等经济承载力较弱的区域,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承载力较高的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大。三是影响土地均衡发展。由于土地资源数量和功能的空间异质性,林地、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生态产品和农产品输出大,土地用途管制严格,土地发展受限,而建设用地丰富的城镇化区,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大、利用效益高,造成不同用途区土地非均衡发展。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机制与路径进行探讨,有助于设计差别化土地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与政策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但我国区域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区位等空间异质明显,普适性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政策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与土地利用复杂化、多样化、精细化特征相冲突,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利用效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土地管理者通过改革与创新土地制度,调整土地政策,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等手段或途径,改变土地管理模式,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协调区域均衡发展。具体框架见图1。

(二)实证检验

1.检验方法。为验证和明确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与路径,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进行检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稳步持续发展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目标。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最终作用在土地管理上的效果均体现在土地利用效率、产业结构与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因此,可通过检验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对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检验土地资源空间传导机制。首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样本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其次,运用JJ检验对多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最后,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多变量情形进行成对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2.变量设置。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是一个综合变量,主要表现在其属性异质上,选择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贡献较大的数量、质量、结构、区位属性异质性作为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变量[12]。分别用耕地比重、地均GDP、土地均衡度、交通便捷度表示土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区位异质性变量。关于经济发展指标,大致可概括为增长型、生态型、综合型和可持续型4种[15]。但是无论那种测度类型,GDP或人均GDP都是经济发展必选指标。因此,选择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变量。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变化趋势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二三产业比重能够反映区域产业产出水平、产业发展类型与调整方向。因此,选择二三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的变量。地均投入增加,会带动相关要素集聚,为土地开发利用提供动力,促进土地高效利用,能够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用地均投入强度表示土地利用水平。

3.数据来源。以武汉城市圈1996-2012年的土地资源属性异质性、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信息为样本数据。人均GDP(PGDP)采用地区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的比值表示(万元/人)。二三产业比重(STP)等于二三产业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地均投入强度(PAFI)等于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土地面积之比(亿元/公顷)。耕地比重(PAL)为耕地数量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地均GDP(LGDP)等于GDP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亿元/公顷),土地均衡度(LED)计算参考张俊峰等[12],交通便捷度用城市圈公路路网密度(HRND)表示。上述土地数据均来自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变更数据,由国土部门提供,社会和经济数据均来自于《湖北统计年鉴(1997―2013)》,其中地区产值按可比价折算为1996年价格。公路路网密度来自于城市圈各城市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年份数据缺失,采用湖北省当年数据代替。

4.检验结果。根据所采集数据,分别运用不同的软件对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具体如下:第一,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6.0对武汉城市圈1996―2012年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数据进行ADF检验(见表1)。

ADF检验结果表明:变量序列中,ADF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说明原始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分别对原始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至少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为一阶单整序列。各变量序列ADF检验结果可用下式表示,PGDP~I(1)、STP~I(1)、PAFI~I(1)、PAL~I(1)、LGDP~I(1)、LED~I(1)、HRND~I(1)。第二,协整关系检验。运用Eiews6.0分别对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变量序列进行JJ检验,可得到表2。由表2知,各组变量只有一个检验统计量大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显著,表明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变量序列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一个协整关系。

第三,因果关系检验。为进一步探讨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土地异质性、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量序列进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在滞后1阶、5%的显著性水平下,二三产业比重、地均投入强度与耕地数量、地均GDP、土地均衡度、公路网密度存在双向的Grange因果关系,人均GDP与耕地数量、公路网密度存在双向的Grange因果关系,与地均GDP、土地均衡度、存在单向的Grange因果关系;在滞后2~3阶、5%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均GDP、二三产业比重、地均投入强度与耕地数量、地均GDP、土地均衡度、公路网密度存在双向的Grange因果关系。因此,可认为人均GDP、二三产业比重、地均投入强度与耕地数量、地均GDP、土地均衡度、公路网密度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三、传导机制分析

综上可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对土地管理的作用与影响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特性和属性空间异质性对土地管理的影响;二是间接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通过作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影响土地管理。

(一)直接作用机制

1.土地资源特性传导机制。土地稀缺性、价值性、动态性等资源特性的差异直接作用于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稀缺程度,决定着土地资源利用与分配方式。在用地空间不足的地区,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拓展地下空间是土地利用的方向和路径,而用地压力小的地区,资本、劳动可能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土地资源价值特性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土地资源开发方向与利用程度。如耕地适宜农业生产,需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而建设用地,土地经济价值高,适宜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土地资源动态特性差异,改变了人类的资源价值观和利用方式。传统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生态资源过度使用,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使人类开始认识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弊端,从追求经济利益转变为追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因此,土地资源稀缺程度、价值功能、动态变化等异质性直接作用于土地管理,影响并引导着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开发程度、利用方向与观念转变。

2.土地资源属性传导机制。土地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属性的空间差异直接作用于土地管理。土地自然属性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土地自然质量、现状结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的差异性,即资源本身异质性所造成的空间单元差异。不同土地类型、结构数量和资源匹配关系,引导人们认识和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和用途,采取针对性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模式。土地数量、结构、用途等差异性是土地供应、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等土地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的空间异质性指土地所处空间的非均衡性造成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土地资产增值潜力、土地产权主体特征、权能大小等方面。土地增值潜力大,在土地上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土地利用方式更加复杂,管理更为精细。产权权能越大,权利束越多,获得收益也就越多。而产权是否明晰、流转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了土地市场运行状况。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空间异质直接影响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土地产权制度设计、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等土地管理活动。

(二)间接作用机制

1.经济发展传导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土地需求尤其是建设用地的需求加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需要严格控制城镇规模,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土地作为资产,经济发展为土地流通提供了便利,土地资产特性充分体现,土地产权主体和权能更加复杂,土地增值链延长和利益网扩大,推动了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另外,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和经济建设强度扩大,土地用途和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地生态功能和农产品生产功能弱化,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要求土地管理者加强土地规划统筹管控作用,盘活存量用地,加速低效用地退出,严格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土地市场机制,创新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规划、土地税收、权属管理、产权制度等土地管理制度与模式,以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传导机制。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物品和服务,第一产业主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保障粮食生产与安全,所以必须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及生产功能,确保农产品的持续生产与输出。第二三产业主要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产业用地效益高,开发利用程度大,挤占农业和生态产品的生产空间。因此必须合理规划产业用地,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用地规模集聚效应,调整各产业用地结构与生产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空间布局通过改变土地投入产出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土地使用标准和土地供应方式、供应结构、税收标准、市场配置机制等内容,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价值与用途、土地区位、土地规划与空间格局,进而改变土地管理模式与政策。

3.土地利用传导机制。土地利用是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利用效果的总称[16],受自然、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如水文、气候、土壤条件好的区域,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是土地管理的重点;丘陵山地开发利用难度大,生态价值高,严格土地开发、保护生态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城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大,建设用地比重较高,土地经济产出高,产权复杂、多样,要求明晰土地产权,集约节约用地,实行更加精细的管理模式,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农村宅基地布局散乱,粗放闲置现象普遍,利用效率低下,土地管理应以优化布局、低效利用改造为重点。土地的利用方式、程度和效果的空间差异性,决定着土地管理内容应更具有针对性,管理模式更加精细化。

四、政策及建议

综上可知,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普遍存在且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影响土地利用与管理。有必要实施差别化、针对性、有效性的土地管理模式,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根据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从建设用地、产业发展和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提出差别化土地管理对策。

(一)差别化建设用地管理

差别化建设用地管理须解决四个关键问题:建设用地总量问题、指标分配问题、建设用地管理模式问题、差别化管理执行问题。首先,明确测算依据和方法,科学测算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市县级层面规划期内建设用地需求与可供给增量,确定供需缺口,寻找解决途径。其次,根据土地要素贡献率或产出弹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分配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提高建设用地指标的使用效率,同时兼顾指标分配的公平性。依次,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建设用地利用与管理水平和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别化建设用地管理模式与政策,提高管理有效性。最后,从试点、补偿、监管等方面,完善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配套政策体系,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创新。

(二)差别化产业供地管理

差别化产业供地管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用地绩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可从两方面探索与创新供地模式。一是产业用地准入管理模式。制定产业进入门槛,对不符合产业供地标准的,限制或禁止供地;对符合产业供地标准的,根据产业用地效率,确定产业用地优先序,即用地效率高,优先供地,提高土地供应效率。二是产业用地退出管理模式。对已供应的产业用地,实施监督检查,定期评估用地绩效,对违法违规用地实行产业用地退出政策;对用地效率不高、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业,督促用地单位限期整改,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实施产业用地退出,鼓励和引导用地效率不高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未来产业供地结构调控和对已有产业用地整改两方面构建产业供地差别化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用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