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1篇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中,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基础,随着企业的快速崛起,会计用量的不断加大,逐渐在财务会计中分离出税务会计,它是财务会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准确的计算衡量,了解税收法律,做到依法纳税的应尽义务,虽然两者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两者是相辅相成。[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探析两者的关系尤?橹匾?,可以增加人们的会计的进一步了解。

二、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现实中所有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的所有流程必须遵从《会计法》《财经法规》等规章制度,而税务会计主要按照《税法》等进行核算,两者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两者核算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财务会计在企业中占据很重要的分量,而税务会计是针对纳税人和国家之间的税收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两者的目标存在差异

会计目标是会计基本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会计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会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作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依据,会计目标逐渐成为两者最有效的区分方法。

第一,财务会计的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整个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

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受托责任”,受托责任是目前社会中国最常见的一种经济形态,存在两方当事人,委托人和受托人,委托人将自己的财产资源转托会给受托人管理经营,两者达成关系后,受托人应该承担委托人给予管理资源的责任,这个责任就叫做受托责任。[2]第二部分是“决策有用”是会计从业者应该对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财务信息判断。

第二,税务会计的会计目标。税务会计是属于会计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两者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税务和会计结合的天衣无缝,同时两者又是相辅相成,虽然两者同样属于管理经济范围但是两者在核算和监督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时在会计目标上税务会计有着“双重性格”,不仅要为国家税务机关提供可靠有用的财务信息还要对企业内部提供有用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会计所得税和应税所得的区别

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企业应该严格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纳税,这是每个公民以及企业应尽的义务,此文主要针对企业纳税,所以我们讨论一下企业所得税,它与增值税、营业税相比,企业所得具有更广泛的征税范围。在现实生产经营中,会计和税收完全隶属不同的法规,各自有各自的行为准则约束。所以在两者之间又各有针对性,两者相互独立存在。主要体现在永久性差异上。意思是说,在一个会计年内,因为会计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税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导致最后在核算的时候利润、费用等会计要素数据有所偏差,这样的偏差不会在下年的会计周期内转回。

三、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协调的意见

结合上述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性,接下来笔者将会对其差异性的协调做出以下分析:

(一)保证良好有效的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大对各部门之间交流的重视,应该设立统一的核算准则。这个会计准则是为了企业对外编制财务报表而存在的基本法律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税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准则。[3]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是以盈利为主然后才是按照税法进行相应的税款缴纳。与此同时,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随着对方的发展和改变而不断改变,目前两者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在企业中保持两者的有效沟通会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不断的省略纳税项目

在企业的现实利润和应纳企业所得税的两者之间,很大程度上有许多的项目是可以进行调整的。首先我们从税务机关的层面来分析,企业经营的项目越多,收入就会越多,相应的税务机关就会根据每个产生盈利的项目进行税务核算,逐一盘点核查,在很大程度上给国家税务机关的人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与此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税收成本。所以,适当地减少纳税项目,可以合理避税的重要捷径,不仅可以减少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还可以减少企业本身的税收成本,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利润。

(三)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家应该不断提高企业在职员税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人员是企业重要的管理人员,日常与金钱打交道难免会受到钱的诱惑。

员工的职业道德是员工最基本的素质,为了早日实现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机制的构成,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重中之重,淘汰无法胜任并且道德败坏的从业人员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4]与此同时,在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人员中开展法律法规讲座互动,更进一步的宣传政策解读,确保落实活动目的,以身作则,将法律法规真实有用的运用到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应该建立奖惩机制,真正做到在工作中人人监督,人人自省,会促进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本篇文章,笔者主要针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区别进行讨论,并对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了观点。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迅速崛起,贸易合作范围的扩大,经济活动量的增加及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加大,使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相应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两者对国民的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善,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2篇

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会计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会计学习心得120--.9.6-9.9我和财务科的主办会计孙奕华,科长朱俊杰一行三人,来到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参加了由公司组织的宁沪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业务知识培训。本次培训时间虽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随学的内容却是极具系统,四天的课件安排涵盖了经济,金融,财务,内控,还有沟通能力与影响力技术,可以说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它既有政策法规和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又有工作实践和案例的深入探索;既有新信息、新知识的大量提供,同时又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新经验、新启示。记忆犹新的是主讲会计准则的刘凤委教授、在讲具体案例分析时,突出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精心制作课件,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与实际运用。

还有主讲国际经济的刘敏博士,将当今国际间的金融形式分析的全面透彻;还有讲内控与风险管理的袁敏教授,用生动的实例加上幽默诙谐的语言,将我带入了一个我原本不熟悉,如今却深度迷恋的内控世界,他们将知识融会贯通,强调理论性与规范性;将案例分析注重启发性与互动性,感谢他们四天来带给我的震撼与沉醉。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学无止尽”,人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强大,同样的,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进取,才能求得发展。

四天的学习中,我是获益匪浅,记得教我们内控的袁敏老师说的一句话,给我的影响极深,他说,“我们要跳出会计看会计”,也就是说,不要总局限于自己所学的那点东西,要换个角度,换种思维来看,你会发现原来不一样。就说我自己吧,说实话,刚开始第一天拿到资料,一看目录吓一大跳啊,“金融市场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沟通与影响力技术”“企业会计准则热点问题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否太高了,他们都是由学院一流的博士来讲课啊,这些我们都用的上吗?一系列的问号在我脑中闪过,带着疑问,也带着期盼,我仔细听了每堂课,并精心记下了每堂课的笔记,通过学习,让我这个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的人,现如今也能对美国,希腊,日本,中国的经济状况做一个极其简单的小概述了,也明白了在没有强权,互相对等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建立信任关系,相互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学习,使我对于原先存在于新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等方面的一些模糊概念变得日益清晰、通过学习还让我明白了财务控制、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

四天的学习是伴着笑声,伴着愉悦的,四天的学习是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四天的学习还是带着嘱托与期望的,四天的学习更多的是责任是寄托,如今短短的四天已过,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即将新的征程,在此衷心感谢学院的老师,感谢公司的领导,还有我们的朱科,奕华姐,感谢你们给我的帮助,这四天的学海生涯将会是我以后的工作动力,也是我人生记忆中最难忘的篇章,我将本着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原则,坚守操守,永不做假账!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公司以后能多多支持我们会计的培训工作,诸如此类的学习能再多一些,涉及的面,涉及的人能在深入一些,类似的学习时间再长一些,毕竟这种高质量的学习是大家都愿意接受的,我更是!

会计学习心得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得能力是远远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的,实际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要细致得多复杂得多,这时才真正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实际的工作能力是书本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上没有办法教授给大家的,必须要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与强化。

会计学作为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学科,实习是检验学校里的教学成果的最好的试金石。学校中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要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从这个层银行工作心得体会面上来看,我们的会计教育和实践是有一段距离的。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会计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假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假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我非常希望学校能加强实际的工作与党校学习心得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程度,实践可以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对我们这些毕业生尽快熟悉实际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国企的工作效率非常需要大力的提高。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企业发展观心得体会下是国期的通病。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这一点,仅举两个例子:一天,有一个同事一上午只工作了两个小时不到,其余的时间都在一个接一个的打私人电话,一边说着自己很忙,另一边手里却什么活也没干;另一件是关于年初报税,在银行工作心得体会资料还没有准备好,单位却在下午三点定好了地方开联欢会(下午是一点半上班),于是,大家都去联欢了,报税的时间就被推迟了。我认为,造成这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铁路这种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没有引入非常有效和富心得体会有活力的竞争机制,分配方式不够灵活,直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动力与工作效率。我个人认为改变这种局面的直接可行的方法有两个:其一,领

导的工作作风的改变;其二,员工在工作时间约束的加强。我认为,联欢会虽不是庆功会,但也应该是在不发展观心得体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的前提下举行的,而不能由于要开联欢会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如:税收滞纳金);员工在工作时间,应主要处理公事,如有特殊情况,可请假专心处理私事,而不应该占用较长的工作时间、利用公共设施处理私事。这是我的一些个人的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看法,作为一名员工,我也是希望自己所供职的企业越来越好。

通过这三周的实习,我接触到了真正的账本、凭证,亲手进行了简单的实际业务的处理,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地了解了现实中会计业--大的心得体会务处理的流程,认真观摩了师傅针对具体业务的处理,使我对会计实务的认识从纯理性的上升到实践,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尽管实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受益匪浅,我深信这段实习的经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学习发展观心得体会作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会计学习心得3财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范文之心得体会:会计基础学习心得体会。因大量发生在企业,故通常主要指企业财务。财务随着商品货币经济产生以后,在各个社会形态下都表现为资金运动。如进行商品生产,首先要筹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才能购买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生产。工人除将已耗费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以外,还创造新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由企业通过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另一部分形成企业的纯收入。

产品生产完成后,通过销售收回产品的全部价值。企业取得产品销售收入的大部分,用以弥补生产耗费,其余部分要在投资者、企业和国家之间进行分配,用以弥补生产耗费的资金,又以货币形态开始继续参加生产周转,重新购买劳动对象,更新劳动资料,支付职工工资,实现产品再生产。这样,在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是物资运动,即物资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是资金运动,即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和分配。前者是经济活动,后者是财务活动。财务虽表现为资金运动,但它并不是资金,而是体现资金背后的经济关系,即财务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金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综合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这一论述,撇开了资本主义特有的属性,其基本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财务。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在的资金运动,是财务的表象,而由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是财务的本质。把两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财务概念。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五、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这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

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

一般的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地方。

一般是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

从目的上讲有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会计学习心得4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丝印器材供销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使我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我将来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真的是无从下手。这次实习,我是做会计,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变得烦躁了,而会计最大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幸好有老会计杨姐的指导和教诲才是我逐步进入状态。

几天过后我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此次的实习为我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

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些什么,加剧了紧迫感,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会计学习心得5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C2C交易;税收制度;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自从 1998 年兴起以来,一直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2013 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报告》指出,2013 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 4.98 亿元,同比增加 45.3%。2013 年 11 月 11 日当天,淘宝网的交易额已经突破350亿大关,其中作为电子商务中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C2C交易,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最为迅速。C2C 模式下的网络交易,具有非常丰富的商品种类、比较实惠的商品价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上购物,人们可以在 C2C 交易平台上通过浏览网页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如果你有创业的激情,不需要任何的工商、税务登记,就可以很方便地在 C2C 交易平台上进行注册开店开展经营业务。C2C 交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和交易习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从维护本国、本地区经济利益出发,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法律政策与税收原则来指导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也制定了几种不同的税收方案。

一、C2C交易的基本类型

根据 C2C 电子商务交易标的存在形式不同,可以将 C2C 电子商务交易标的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C2C 电子商务交易标的不仅包括传统贸易中的实物商品如家具、汽车、食品等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还包括无形的商品和劳务如电子书和数字音乐、在网上进行的医疗咨询和法律咨询服务等等。

根据 C2C 电子商务交易主体间交易标的的传递方式的不同,C2C 电子商务可以分为直接电子商务和间接电子商务。在间接 C2C 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卖双方只是在网上完成了交易的磋商谈判支付等行为,交易标的仍然需要按照买卖双方决定的物流方式,一般是由卖家安排物流进行发货,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交易的标的主要涉及有形的商品。而在线交易(直接 C2C 交易)则主要涉及数字形式存在的无形商品和劳务,卖家在得知支付宝已经代收货款后,就可以直接通过网上传输数据信息完成交易。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应该设计相关的税收种类,因此我们必须对 C2C 交易的方式有最基本的把握,才不会发生在税种适用的上混乱。

根据 C2C 交易主体能否获取收益为标准,将 C2C 网店店主分为营利主体和非营利主体。在 C2C 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店卖家能够通过长期经营获取一定的收益,他们有一定的进货渠道,遵循着低买高卖的市场规律,赚取差价,经营时间长,能获得成本外的收益。非营利主体可以进一步的区分为公益性的非营利主体和个人闲置物品转让的主体。区分营利主体和非营利主体能够更好地界定 C2C 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只有对 C2C 交易主体进行区分,才能针对营利主体和非营利主体制定不同税收规定和税收制度。

综上所述,C2C 交易模式具有自己形式上的独特特征,但是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C2C 交易只是将传统的实体店搬到网络上,其实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只要存在经营行为,不论何种形式,都应该缴纳税收。但是为了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在 C2C 交易市场上却仍然持免税的态度。2007年 8 月全国首例网络交易偷税案“彤彤屋案”就是利用 C2C 交易免税的优势而逃税的案例,最终以被告判处有期徒刑而告终。这个案例引发了很多理论上的争议,也显示了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的尴尬。在 C2C 交易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并给现有税收法律制度带来挑战的情况下,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对 C2C 交易征税,何时征税,怎样征税,这个理论问题的研究变得非常迫切。

二、我国 C2C 交易税收调整的制度环境

2001 年 4 月 28 日实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它主要调整传统贸易中的征纳税行为,已经无法适应 C2C 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要求,比如在如何处理 C2C 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与征管、税源监控、税收稽查等问题上,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形成了这部分的调整上的不足。依靠原有的税法依据,不能完整的规范 C2C 交易税收活动,立法上的滞后性,有可能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有鉴于此,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各个侧面进行调整的法律法规。由于技术上的落后,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也给这些制度的真正实施带来困难。以下是几种国家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保障了电子签名法律效力,为确定 C2C 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性与合法性,为 C2C 交易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的电子化技术手段发展滞后,不能跟上电子签名的合法化节奏,即使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已经明确,税务机关能够根据电子签名确定 C2C 交易中的纳税主体,但电子化征管手段发展的滞后性,国家税务机关仍不能对 C2C 交易进行有效的税收征管。因此,国家立法机关仍然需要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规范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该批复称任何人只要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收买网络虚拟货币后,再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向第三人进行销售赚取差价的,该批复规定对这种通过低买高卖行为赚取的差价征收个人所得税。该批复明确国家税务机关对数字化商品进行课税,这是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开始构建的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 年 7 月 1 日起实行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经营者进行工商注册时,必须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2012 年 5 月中旬,国家发展改委员《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试点专项的通知》,目前首次获批开展电子发票试点的地点有重庆等 5 个城市。这表明电子发票推广工作已经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无纸化”交易而产生的网上购物无凭证的难题;2013 年 4 月 1 日起实行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为 C2C 电子商务模式征税提供了可能性,网络发票的推广实施也便于税务部门的监督管理。

以上列举的有关调整电子商务的全国性普遍性的指导规范,目前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不多。最典型的是北京市工商局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的意见,该意见强调对电子商务加强监督管理并称在 C2C 交易平台上的个人网店只有在工商管理局注册后才具有合法性,不经过工商管理局注册的网络商店将按照无照经营进行注销、取缔。该意见遭到了反对,最终没有正式实施。上海拟将开始对 C2C 网络店铺进行行政监管,最终也未能通过。总而言之,这些规范就构成了目前调整我国 C2C 交易的主要制度环境。

三、我国 C2C 交易税收调整的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针对 C2C 电子商务交易进行税收立法,对 C2C 网络交易征税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依靠以传统交易模式为依托的现行税法对C2C交易进行调整造成了C2C交易课税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现行税法是针对实体交易制定的,调整的是针对交易实体的税收法律行为,而 C2C 网店购物模式是一种新兴事物,与传统的交易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尤其对于 C2C 交易的虚拟性特征而言,现行税法中的各种规定如关于各种税制要素的规定、税收征管规定等均不适用于 C2C 电子商务,在对我国 C2C 交易调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难题:

(一)不能明确 C2C 交易税制要素,传统税法形同虚设

现行税法对纳税主体的规定比较简单,根据其居住地或存在的物理场所就可以判定交易主体是否属于税法上的“居民”,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交易主体在虚拟空间里进行交易,这使得我们无法判定其居住地和经常场所,也就导致纳税主体居民身份难以认定。由于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传统中介人的消失,使电子商务条件下纳税主体呈现多样化、模糊化、边缘化的特点。现行税法对纳税主体的规定比较片面,无法涵盖电子商务中的纳税主体;现行税法以有形商品和服务作为主要的征税对象,税务机关通过物流系统监控税源比较容易,但是在 C2C 交易条件下,交易标的不仅包括有形的商品和劳务,还包括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各种无形的商品和劳务。依照传统税法,无法确定课税对象的性质,税务机关无法通过信息流进行监控,各种税收政策和税收规定和执行也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实际上处于无法监管的状态;现行税法对纳税地点的规定以领土原则和有形原则为主,由于 C2C 交易的虚拟化和无形化,就使得税务机关无法准确认定 C2C 交易卖家的经营场所、生产地、消费地,这给常设机构的认定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得税务机关无法正确行使税收管辖权;现行税法是根据传统商务活动中传统的支付方式来规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而对于 C2C 交易的时间难以确定,所以导致现行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二)不能有效调整税收征管活动,容易造成税负不公

根据现行税收征管法律规定,在我国从事生产、销售、提供劳务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需要到相关的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但是由于网络交易活动的随意性和虚拟性,使得传统税收征管制度变得毫无意义。C2C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税务登记方式的滞后性造成了国家税务机关难以监控税源(应税主体与应税行为),给税收征管、税收稽查带来了困难。依靠传统税法对 C2C 交易进行税收调整,容易造成传统贸易经营者与电子商务经营者间的税负不公。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现行税制是针对传统的实体贸易而规定的,由于 C2C 交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现行税制并不适用于 C2C 电子商务贸易,这就使得 C2C 交易主体可以利用法律漏洞轻易地逃税,而从事实物贸易的主体却还要依法纳税,这将导致两种不同的贸易方式下税负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本身的虚拟性,采用无纸化的操作方式,使得税务机关难以监控税源并给税收征管造成了带来障碍,一些实体企业利用 C2C 交易平台上零税收的优势进行偷税漏税,他们往往将实物贸易转移到电子商务贸易中,以此来规避税收征管,这就造成了明显的税负不公。现行的税收调整法规中没有与 C2C 交易相对应的商务处罚条例。制定于 2001 年现行的税收程序法,针对的是传统的交易方式,但是对于新的 C2C 交易来说没有任何相关规定。由于缺乏有关 C2C 交易的处罚条例的规定造成了处罚力度不足,因而不能有效的规范网络交易者的纳税活动。

参考文献

[1]余剑.我国电子商务征税问题及对策探析[D].西安:西安文理学院, 2014.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权利设置;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担当

一、经济法中主体类型分析

法作为规范主体行为、明确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对主体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主体权利由接受权和行为权组成,主体是经济法中主体权利有效行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明确经济法中的主体才能更好地设置主体权利的走向。经济法中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市场活动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法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和纳税人。其一,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市场交易、市场竞争是两大主要内容,市场交易体现了经营者、消费者的互利关系,市场竞争不仅体现了经营者与经营者的竞争关系,还体现了经营者、消费者关系;其二,投资者可以直接以经营者的身份进入市场,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三,消费主体是范围最广、最基本的经济主体,人人都可以成为消费主体;其四,劳动者虽然属于劳动法所调整的范畴,但也是市场活动主体的一部分;其五,纳税人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主体。第二,经济管理主体。经济管理主体主要为国家(政府),国家(政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建设和领导是具有绝对权利的。部分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畴内,可以行使部分经济管理主体权利,如烟草专卖局、地震局等。另外,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行为、法律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宏观调控和有效治理的职能;其二,政府能够通过国有资源来参与国民经济的建设。第三,介于市场活动主体与经济管理主体之外的第三类主体。第三类主体主要包括两种组织:其一,行业组织,如商会、消费者组织等,其所具备的权利为对行业的自律进行管理,是非营利性的组织主体;其二,中介组织,如质量检验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不仅为整个市场活动提供关联服务,还为市场宏观调控和监管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法主体权利设置思路

第一,经济发展由管理到治理的过渡和转变。要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全面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完善、落实治理体系。治理体系的完善,离不开经济法的保障和支持,将经济法融合到治理体系之中,要依靠国家(政府)的力量和权利来干预、协调市场经济活动,并不断完善治理方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经济法中的权利主体发生了变化,由此,依据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来转移、设置经济法中的主体权利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经济法建设需要市场决定与政府有为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旨思想是打破传统的经济体制,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化接轨。因此在这一变革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转变,政府不再仅仅发挥主导优势,还要以辅助者的姿态来进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处理、协调好经济、政府、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法中对经济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经济法中对主体的设置将突破主体构成的限制,并将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主体权利的设置上。第三,权利与权力关系的界定。在经济法改革中,权利与权力是存在差异性的,具体来说,任何一个公民都能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限定下行使自身的权利或权力,且履行应尽的义务。但是权力具有对公性,权利则具有对私性,因此,要重视、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运用。

三、法的社会化运动对经济主体权利形成的作用和影响

(一)探究、分析主体权利在经济法中的社会背景。首先,要想全面、透彻、深入地了解经济法,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该切入点不仅要兼具经济特征属性和法的要素,还要结合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点来对经济法中的主体权利进行设置,从而降低统一设置标准所带来的不公平性。其次,在对经济法中主体权利进行研究探讨时,要先对特定的社会背景进行设置,这样更有利于问题探究的清晰化和具体化,这一研究现象通常被界定为法的社会化运动。最后,在对经济法中主体权利进行设置时,结合法的社会化运动特征。不难发现,经济法不仅具备社会法的基本特征,而且在受社会法影响的同时,也隐含着社会公共性所特有的法律风格。(二)突破了传统公法、私法严格区分的限制基于法的社会化运动而形成的经济法,其主体权利就不应该按照传统公法、私法来进行硬性区分,而是应该突破传统非此即彼的约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其一为公法范畴的权利(公权力),如征税权;其二为私法范畴的权利(私权利),如存取款自愿的权利;其三为社会法范畴上的权利,即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结合体,如企业经济发展权。

四、经济法中主体权利设置的范畴

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经济法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素,其主体权利的设置可以涵盖以下范畴:(一)经济法中主体特定权利的设置基本的、独立的法律部门需要具备能够涵盖该类法律关系主体的、统一特定的权利形态。经济法作为经济领域阐释主体权利的特有法律,其权利构成较为分散,如审计监督权、企业经营权和预算分配权等等,这些权利具有典型的专属性和适用性,或适用于某一具体经济环节,或专属于某类经济主体。因此,其所覆盖的权利范畴缺少整体性和通用性,即经济法中的主体权利分散、模糊,且存在功能缺位,其健全性和成熟性要低于民法和行政法。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首先,就民法而言,民法平等性地规定了主体可以享有的四项基本权利,即物权、知识产权、债权和人身权,这也是构成民法的主要框架和模块;其次,行政法是行政机关所行使的权利,如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等,行政客体则主要是公民、法人以及企业等组织,他们所享有的是参与权、监督权和知情权,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行政法的主要框架。就经济法而言,经济法在主体权利配置上缺少统一性、普遍适用性的基本范畴,如企业经营权只专属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和组织。因此,加强经济法中主体权利的统一性、特定性设置至关重要。(二)经济法中主体基本权利与具体权利的设置经济法中的主体类型较多,且主体具体的行为又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经济法中设置主体权利可以重点体现基本权利和具体权利。就基本权利而言,其适用性要广,要以适用经济法中一切主体为目标;就具体权利而言,其要适用于经济法中各类特定主体,如金融法、消费者法、企业法以及财税法等。由于具体权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还可以细分为一般权利和特别权利。就一般权利而言,其可以体现正常的经济状态下,主体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如企业经营权和消费者权;就特别权利而言,部分主体在经济扶持状态所享有的权利。(三)构建以经济发展权为核心的主体权利设计体系经济法中的主体基本权利的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对主体权利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经济发展权为核心来进行经济法基本框架设计和完善。首先,就经济与法律的关系而言,由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经济发展作为该阶段的第一要务,势必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法律保障体系来支撑。因此,将“发展”纳入法律体系,进而引申为“发展权”,再融合到经济建设中是可行的。其次,就我国与国际的关系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已然成为国际经济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国际组织对发展权的提出以及我国对发展权的积极响应,设置以“经济发展权”为核心的经济法中主体的基本权利,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法律的必然要求。再次,就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分工而言,经济法是与国民经济发展衔接最紧密的法律,虽然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经济法不免会同其他法律部门交叉重叠,但由于各部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适用对象略有差异。最后,经济法中主体基本权利的设置可以包括经济发展权、经济分配权和经济安全权。这三类基本权利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或政府,还包括企业或组织以及个人,因此,能够适用于前文所述的三类经济法中的主体。

五、经济法中主体权利设置所体现的历史担当

第一,发挥积极权利的实用价值。积极权利,是指在主体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权利。积极权利依据是否需要外力支持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其一为主体本身依法享有,能够依法行使的权利,以消费者为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自主选择权;其二为主体本身依法享有,但是需要外力支持才能依法行使的权利,如企业对自产商品的定价权。第二,实现权利与权力的互相制约和维护。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权利的行使又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就为揭示权利与权力相互制约和维护关系提供了基础。经济法中主体权利的设置正是需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主体权利的实施,如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发挥经济法中主体权利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华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信和.经济法中主体权利设置的走向[J].社会科学家,2014,(12).

[2]陈乃新,陈阵香.经济法学重要范畴的确定与论证———从调整对象理论伸展和推导经济法的主体、权利和责任理论的探索[J].经济法学家,2015,(1).

[3]盛学军,唐军.经济法视域下: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均衡——以Uber等互联网打车平台为展开[J].社会科学研究,2016,(2).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5篇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难题,各国普遍提高了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政府间或民间合作以试图解决环境治理的国际间协调问题。1987年,联合国所属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世界各国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共识。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调整、限制当代人的种种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破解各种环境难题,在环境、资源可以长期承受的基础上考虑进一步的发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达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平衡。

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了一系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增加了环保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投入量明显不足、环保效能不经济等等问题。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投入和环保产业的产值均较高,而我国仅占国际平均水平的20%-30%。

国外环境会计的起步较早,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英国《会计学月刊》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二期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个文章为代表,标志着环境会计专门研究的开端。

此后的数十年间,各国会计学者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于环境会计成本研究方面,而在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却一直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更没能建立起能够实际运用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和能被相关利益方普遍接受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体系,自然也没能制定出相应的环境会计准则。

我国在八十年代末引进了环境会计的理论,并在会计界对环境会计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企业界也就环境会计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我国会计界众说纷纭,沈俊文,刘世清(2002)认为分高低两个层次,一个是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一个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绩效,也有的认为环境会计要针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抑制腐败为目标,也有人认为其应该满足会计信息系统对进行决策的需要等,蒋小瑛,刘焕峰,林西(2008)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传统目标在环境信息上的拓展,也就是说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的各种活动提供有用信息的平台,满足各个环境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要,并且同时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我们认为,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以充分满足他们决策需要。企业信息的使用者也就是企业的利害关系者,企业的利害关系者究竟是谁?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利害关系者很容易确认,他们主要包括债权人、股东、政府有关部门和管理当局,但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无形的企业利害关系者正在增加,这其中的主要利害关系人,就是企业的职工。

之所以把职工作为主要利害关系人,原因在于:

1.环境会计向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根本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然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诸要素相互协调的发展,也必然不会对人类生存和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其基本内涵包括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发展,对于职工而言,也就是可持续就业与可持续繁衍。

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中已较为广泛地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责任原则,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各地环保部门已大致形成了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等8个部分组成的环境管理体系。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要求,很多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的企业,大多已经面临着现在就承担支出、债务,或在将来某一时期承担支出或债务的局面,即只要企业现时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未来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企业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承担责任,从而形成会计上的预计负债,即环境负债。在履行偿付义务的支出金额和支出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此类预计负债又被称为“环境负债准备”或“软负债”。而由于大多数环境被破坏后恢复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未来环境治理的综合代价往往相当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最新一般的企业所得税法,已就未来环境恢复费用的预计负债可以税前列支作出了明确规定。

职工作为企业中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当然有必要了解企业环境负债的有关信息,了解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从而了解自己的职业前途,了解可持续就业的可能性。

2.职工处在企业生产或经营的第一线,他们必然直接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注重环境保护后带来的利益。他们有充分的权利知道企业在环境治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其治理结果,有权利知道自身所受的伤害和应得的补偿。有权利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手段,降低现实的和潜在的危害。因此,作为相关利益人,及时了解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是职工实现自身权利的必要途径。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6篇

关键词:税收本质;制度分析;公共财政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4-0032-05

一、税收与产权间的本质联系:新制度经济学的启示

在以交易费用概念为发端的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中,产权理论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作为产权理论奠基石的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费用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初始产权的不同界定决定着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表明,排他性产权的明晰界定和有效保护是实现市场交易进而增进效率的前提。由此使得以效率为主题的经济学将视角由单纯的资源配置层面深入到产权制度层面。在科斯奠基性论文之后,德姆塞茨、张五常、阿尔钦等进一步发展了产权理论。使得产权学派的研究更趋于精细化,在企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比较经济体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诺思教授则独辟蹊径,不仅在长期经济史考察基础上突出了产权结构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决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把产权与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地将经济学对产权制度的关注引人到对国家及其财政制度关注上。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交易不是物的交易而是附着在物上的产权的交易,但产权本质上作为一项排他性权利,需要强制力来予以保证实施。由于国家在强制力上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能比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以更低成本实现产权的界定、保护与实施。因此从效率角度看,国家就天然合理地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并使得国家与产权之间具有了内在联系:一方面,离开国家我们无法理解产权,毕竟如果没有国家法律的界定与强制力的保护,产权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离开产权,我们也无法理解国家,毕竟国家的法律和权力就是旨在社会范围内界定和实施一套权利规则。因此,诺思认为,由于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国家可视为“为获取收入而以一组被称之为保护与公正的服务作交换”的组织,简而言之就是国家界定、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笔者认为,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从未对税收本质予以明确概括过,但这一论述鲜明地表明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税收本质观,即从规范意义上来说,税收本质上应是国家界定和保护产权的价格。

新制度经济学这一税收本质观既表明了税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又划定了其合法性范围。由于国家凭其暴力潜能的优势介入产权时能有效降低产权保护和实施的成本,因而国家征税有其合理性基础,而税收则来源于政府――这一人与人交易所产生的合作剩余。考特和尤伦从无国家的自然状态到市民社会下国家这一思想实验即证明了这点。反之。如果国家获取收入时不是基于保护产权而是剥夺侵犯产权,那这样名义上的税收就不具有合法性。正如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所认为的“只要承认,法律――政府的管理结构――具有生产力,那么就得承认国家有权从经济中取得部分有价值的产出。如果没有一种制度来保护所有权并使契约付诸实施,那么国家也就无权来分享总收入”。由此来看,税收关系着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间的界限,其与产权问的本质联系体现在:一方面,征税作为一个资源由私人产权转变为公共收入的过程,只有税收明确了产权才能明确。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私人产权保护就不能形成真正合法性的征税权力,所以也只有产权明确了,税收才能明确。

二、现有税收本质观之不足:制度视角的重新审视

对于税收本质,长期以来在财税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我国传统财政理论的税收本质观;二是建立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上公共财政理论的税收本质观。但从制度视角来考察,两种税收本质观都尚存不足。

我国传统财政理论沿袭了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本质观的分析思路,明确表达了其税收本质观“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同时认为,税收与政治权力间具有本质联系,而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则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但笔者认为,从制度视角来看,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财政学将税收本质定义为“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存在较大缺陷,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缺陷就更为明显了。我认为,税收与政治权力之间并无本质联系。国家征税固然要靠政治权力,但靠政治权力而获得的收入并不都是税收,诸如没收财产、通货膨胀等都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获取的收入。即使对其属性再加上固定性的限制,也尚无法与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罚款收入相区别,因为后者在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同时也另具有依据法律的固定性特征。所以,单方面强调政治权力仅能将税收与公债、收费等财政收入形式相区别,但却并不足以真正认识税收本质。我认为,如果离开私人产权是很难真正认识税收本质及其契约关系的,因为在私人产权不能确立或受侵犯下税收的合法性基础便难以确立。若单纯强调政治权力性,则可能导致并非保护而是侵犯产权的国家行为,并由此带来国家依政治权力而攫取的租金而并非真正规范意义上的税收。

公共财政理论则承袭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主题的分析视角,建立了以公共产品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近十几年来,经过我国学者的不断阐释和倡导,公共财政理论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理论,其税收本质观的理论逻辑日益清晰。即“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应当承认,从资源配置视角看,把税收定义为公共产品价格有其合理性,特别在市场经济下更具有其积极意义。但从制度视角来看,这一对税收本质的概括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制度视角看,并不存在公共产品和直接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尽管公共财政论列举了路灯、治安等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所谓“公共产品”,但从公共选择的制度过程来看,任何一项支出议案都不可能获得一致同意,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然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甚至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由此带来相应的受益方和受损方。部分人不仅被迫强制消费某种所谓的公共产品甚至还要为此而纳税。产生私人产品市场交易所不可能存在的消费和付费上的强制

性问题。(2)按公共财政论的税收本质分析,公共产品税收价格在实质上形成了类似市场的等价交换关系。我认为,政府作为事实上的垄断组织,其垄断定价总是在竞争价格和边际成本之上的,公共产品价格定义未能揭示出国家租金天然存在的事实,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类似于竞争性市场的等价交换关系。(3)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按传统公共财政论对公共产品的分析,由于搭便车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而应通过政府征税来提供。但随着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早在1974年,科斯通过调查就表明了完全符合公共产品概念的灯塔在英国早期主要由私人供给。而近年来对公共产品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实验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更是显示,除了政府之外,社区、非营利组织乃至私人等都可能提供公共产品。由此表明,政府税收与公共产品间并无本质联系,将税收本质界定为公共产品的价格也有失偏颇。

三、新型税收本质观的历史实证

上述分析表明,国家税收与政治权力、公共产品间均不存在本质联系,而与私人产权间具有本质联系,税收在实质上是国家界定和保护产权的价格。制度分析视角得出的这一新型税收本质观,其理论结论是能得到历史实证支持的。

考察西方发展史可以发现,凡在私人产权能得以确立的历史阶段就存在税收关系,反之则不存在税收关系,产权与税收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明显。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看: (1)产权一税收关系初始萌芽的古希腊罗马时期。在商品货币经济自发萌芽生成的这一阶段,城邦国家财政制度和私人产权制度间内在联系已开始萌芽生成。特别是古希腊时期的梭伦改革以及古罗马时期的罗马法,标志着城邦国家(或共和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私人产权制度并予以保护实施。这一时期,就同时产生了对商人、自由民征收的市场税和财产税,而奴隶因既没有自身劳动力产权更没有财产权,故没有被征税的资格。㈣(2)不存在产权一税收关系的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庄园制是最基本的政治经济组织和最基础的制度结构,此时既不存在排他性的土地所有权也不存在排他性的劳动力所有权,由此产生的是农奴与其庄园领主间围绕土地使用而形成的依附关系。由于产权的不存在性且此时国家并不介入私人产权安排,所以这一期间并不存在规范意义上的国家税收。国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其自身领地收入,其不仅不对农民直接征税,而且对其诸侯领主也只依封君封臣关系而享受一些贡纳。(3)产权一税收关系扩展的市场经济初期。中世纪之后的欧洲在贸易发展与庄园制瓦解的基础上,产权制度与税收制度间的内在关系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商品和要素的排他性产权逐渐形成,而这离不开国家的努力,各新兴民族国家则致力于扩张市场和提权保护。其目的是向以商业资本为代表的新兴财富征税。在此期间确立了包括商品税、财产税在内的现代税收制度,甚至随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新型产权形式的出现而开征了所得税。(4)产权一税收关系稳固的市场经济成熟期。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国家和产权间的关系是单方面控制关系,即国家既可能出于长期税收利益而有效地保护和实施产权,也可能出于短期财政租金需要而随意侵犯产权。尤其当国家面临即时财政压力时更倾向于后者。但近代后期,西方各国在历经道路不同的财政立宪变革之后,在较为有效地保护产权基础上限制住了国家攫取租金的行为并同时赋予了税收合法性基础,从而为市场经济的真正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性制度结构。

虽然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与西方社会有很大差异,但回顾我国经济社会史同样可以发现税收与产权间的内在联系:凡在排他性私人产权难以确立的时期,也就难以存在明确清晰的税收关系,反之则反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看:(1)自然经济时期的古代社会。在我国古代社会,国家及其法制从未承担起私人产权界定和实施的角色,有效率的私人产权也从未出现。㈣如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对其所有制性质虽存在学术争议,但一般认为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排他性产权,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环境下国家仍然是终极土地所有者,而在秦以前更是典型的土地国有制。在没有私人产权及国家不介入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就没有真正规范意义上的税收,其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租税难分。我在中国财税史中能找到这么几句啼笑皆非的话“《广雅》:赋,税也”、“《说文》:税,租也”、“《说文》:租,田赋也”、“《广雅》:租,税也”。(2)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确立了全面公有制的产权结构。在排他性要素产权不存在的情况下,也不存在明确的税收关系。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国家主要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而获取收入,税制曾高度简化至名义上只存在工商税这一税种,但这一税种在实质上也并无存在意义。因为此时作为国有产权主体的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不存在你我界限,采取利润上缴还是税收只具管理上的意义,此时税利之分在本质上是根本分不清且没必要区分的。(3)转轨与市场经济时期。自1978年市场化改革开始,在以国家主动放权让利为起点下,市场化改革过程就是一个排他性产权日益形成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国家越来越需要并越来越多地从私人产权而非国有经济中获取收入的过程。税收与产权间的内在联系已日益明显,尤其是2004年的私产人宪,在立宪层面上明确了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间的内在联系。

四、确立新型税收本质观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明确从产权界定和保护出发来确立新型税收本质观,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我国公共财政的立宪实质

经过长期的理论争鸣,目前我国财政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间的内在联系已基本取得共识,实践中也早已确立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改革目标,但在公共财政及其公共性内涵的理解上尚存分歧。囿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视角,主流观点是从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效的角度来定位公共财政。但从制度视角来看,市场交易不是表面上的资源配置而是其背后的权利配置,排他性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市场交易的前提与基础。而国家则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都表明,政府既可能有效地保护产权,也可能出于短期财政需要而随意侵犯产权,而只有产权通过立宪层面对政府权力施以硬性约束时才能予以有效克服。因此,基于产权与税收间的内在联系,树立新型税收本质观有利于在制度层面明确我国公共财政的立宪实质。没有私人领域就没有公共领域,没有私人产权保护就不能形成真正合法性的征税权力。公共财政以市场经济为基点,而市场经济以产权为基石,产权则系于财政立宪,这应是我国公共财政构建的实质内涵之所在。

(二)有利于阐释我国税收法治的根本内涵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公共财政是法治财政,

这些都已是基本共识。但对于税收法治的理解,通常都只停留在税收征纳关系法治的功能层面上,而树立新型税收本质观则能从立宪层面上阐释税收法治的深层内涵,即要从个人权利对国家公共权力的制约上来阐释税收法治问题。我认为,从产权一税收本质联系出发,征税的过程就是一个私人产权变为公共收入的过程。纳税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征纳关系上与国家间形成委托关系,其之所以同意将私人产权让渡为公共收入,是为了换取国家的保护和公正。按照现念,这种保护包括财产权、生命和自由,从而产生一个建立在个人产权(权利)交易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因此,在征税权力关系上体现的是立宪层面的社会契约关系,并在此契约下形成征纳双方平等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由此构成了税收法治的元规则,而各项税收法治的具体规则则奠基于其上,涵盖了税收法定主义和受公众规范约束的预算全过程,也由此才能对国家权力和国家单方面获取租金的行为作出约束和限制,从而奠定财税法治的基点。

(三)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税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当前时期税务行政工作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并已在尊重和保障纳税人权利等问题上得到了较多讨论。而我认为。新型税收本质观从公民权利本位出发有利于在理论源头上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治税理念。当我们明确从私人产权界定、保护和实施角度来看待税收本质的时候,可以看到,一方面个人权利(包括产权)需要国家权力的界定和保障,否则就没有产权也不存在市场交易;而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来源于税收并从属于个人权利,私人产权开辟了私人领域进而在立宪层面上界定了公共领域和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范围。由此可以认为,包括产权在内的公民个人权利具有本源性的终极意义,而国家权力及其征税权在立宪层面上受限于私人产权,其不仅不能侵犯和危害公民产权,而且必须以公民产权的保护为前提和基础,以实现公民各项基本权利为目的和方向。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公民权利观构成了国家理财治税的权力基础和合法性范围。

(四)有利于构建和谐税收的制度环境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7篇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二单元)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构成税法最基本的要素范文第8篇

―、关于理论起点的涵义及其选择

1. 科学认识论认为:所谓理论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是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最高层次和会计系统的导向。因为它是进行任何层次的会计学研究和对其他层次的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的预设前提。人们在进行会计研究时,不可避免地要确定研究模式、研究策略和进行说明、解释的方式,这样,起点理论就潜在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正是起点理论制约着会计学研究的学科性质,决定着会计学反映经济业务活动所达到的深度,并为会计学科提供自我发展的深层依据。

2. 中外会计起点论简介由于美国在会计实践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和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最具有代表性,因此,这里以美国为代表介绍国外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的演变。

(1) 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是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的模糊时期。虽然自3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学界围绕会计原则的建立展开了大规模的理论研究,但大部分都是就事论事,主要对现行处理惯例加以选择和认可,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前后一贯的理论依据。如这一时期的公认会计原则制订机构——会计程序委员会——的“会计研究公报”。这种状况导致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工作受到强烈批评,从而在1959年被会计原则委员会所替代。

(2) 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是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起点时期。会计假设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决定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它是会计基本环境的集中反映。最早较全面阐释会计假设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他在1922年出版了成名作(会计理论>,其中最后一章专门讨论了经营实体、持续经营等会计假设。但直到50年代末,会计假设研究才在美国获得很大发展。美国职业会计师协会根据特设委员会的建议,决定撤消会计程序委员会,以会计原则委员会和会计研究部取而代之,并责成会计研究部采用演绎法从事研究。具体而言,就是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会计基本原则,然后用这些基本原则去指导具体会计程序和方法的确立。不过该部的工作并不顺利,其初期完成的两份重要研究成果:〈基本会计假设〉和〈试论广泛运用的企业会计原则〉几乎被会计职业界的头面人物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人们普遏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它规定会计应该怎样行事,在确定会计准则之前,应当先明确应该做什么,即会计的目标,否则,有本末倒置之感。而会计目标是无法由会计假设推导获知的。

(3) 从本世纪70年代初至今,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时期。7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的发展,人们在“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念上达成普遍一致。既然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由人来构造的系统是不可想象的,何况,任何研究窃域都要以阐明范围和确定目标为其出发点。与此同时,会计原则委员会以会计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理论研究也未取得戌功。因此,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了以会计目标为理论起点的会计理论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是美国职业会计师协会所设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财务报表的目标h这个报告对会计目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978年,公认会计原则制订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明确以会计目标为理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

我国对会计理论起点缺乏深人系统的研究,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会计本质”为会计研究的起点,进而阐述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任务、会计理论基础、会计方法论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均起源于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表述和认识,形成了我国会计研究的独特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西方会计理论的引进,我国关于会计理论起点的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关于会计理论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柠观点:

(1) 会计本赁起点论:持该观点的同志认为S该把理论研究所揭示的最终成果,作为构造理论体系的理论起点,会计本S是会计理论研究所掲示的最终成果,因此,构造会计理论体系的理论起点就是会计本质。

(2) 会计环境起点论:持该观点的同志认为,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会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会计理沦要素的全部“胚胎”,由此出发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掲示会计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从而是全面的、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3)会计对象起点论:持该观点的同志认为,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要构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首先应明确现代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使会计与其它学科相区别,进而才能研究其它理论问题。

(4) 会计假设起点论:持该观点的同志认为,会计是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与它相互依存的环境,现代商品经济和现代企业构成了财务会计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基本假设直接体现经济环境的特点,是会计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应该把会计基本假设放在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最髙层次。

(5) 会计目标起点论:持该观点的同志认为,研究现代会计理论必须明确会计目标,目标决定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其他要素,没有确立目标的研究都是盲目的、无意义的研究。

从上述关于中外会计起点论的介绍中可以看出:(1)会计理论研究理论起点的选择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理论起点模糊或不妥当势必影响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成效和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从而影响会计理论作用的发挥,反过来又影响人们对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评价和研究经费的投入等等;(2)会计理论研究中理论起点的转换,受社会政治、经济与法律环境和研究者研究水平的影响,是会计实践的产物。随着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理论起点的认识也逐步深化。

3.会计目标——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

在众多的起点论中,笔者赞成将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所谓目标,是指从事某项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它总是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征,即是在一定的客观历史环境下,表述人的主观意识。目标的选择不可能脱离现实条件,否则,必将成为毫无实现希望的梦幻。会计目标指的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会计目标明确地表述会计应当向谁提供信息、为何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以及以何种方式提供这些信息。会计目标之所以成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理论起点是因为:

(1) 是会计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会计是人们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人类之所以有会计活动,必然出于某种动机和希望。人们在会计运行中选择或摒弃某些程序和方法,也是出于某种动机和希望,由此追溯下去,直至逻辑思维的起点,即最终的动机和希望,这就是会计目标。马克思在分析人的活动和目的的关系时指出:“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只有会计目标明确了,才能在其基础上构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其他部分。此外,会计目标也是会计实践工作中起决定方向作用的客观因素,它制约和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所有方面,控制着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是会计工作的内在规律性。

(2) 是会计目标的内在属性决定的。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理论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外部环境保持直接联系,并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上具有同一性,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会计目标的内在属性,使其成为唯一具有这些特征的要素。这表现在:首先,会计目标具有连接外部环境和会计系统的属性,以此为起点,能使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有机地协调起来。会计目标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制约和影响会计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所有的因素的变化都会提出调整或重新选择会计目标的期望。因此,外部环境通过会计目标作用于会计系统,会计系统又通过会计目标去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其次,会计目标具有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属性,以此为起点,能够使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是决定会计理论结构中其他理论要素的基础,会计目标又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没有会计目标,会计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因此,会计目标最能体现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3) 从美国会计理论起点选择的过程来看,其他理论起点在实践中的失败,也从反面说明了将会计目标作为理论起点的合理性。

二、关于会计目标确定的有关问题

1. 会计目标的层次性

会计目标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系列和不同阶段的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括会计基本目标和会计具体目标。

会计基本目标是指会计目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会计行为的航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和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会计基本目标的认识和理解上,国外存在两个重要学派,即“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安东尼、罗伯特_T斯普劳斯、E*S亨德里克森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信息,会计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井尻雄士、恩里斯特帕罗科等。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会计的目标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笔者认为,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延仲。会计完成受托责任的目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有所表现,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水平等的发展,在资本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情况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且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需要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这时会计目标如果仅定位于受托责任则过于肤浅,而应将决策有用作为其目标取向。因此,笔者认为,会计基本目标的确定应视其具体的客观政治、经济条件而定。

会计具体目标是在会计基本目标的制约下,会计具体工作所应达到的结果。它可分为四类具体目标:财务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税务会计目标和预算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侧重于对外提供有关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的信息,满足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管理会计目标侧重于成本费用管理、预测决策、前景展望,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以利于提髙经营效果,谋求最佳经济效益;税务会计目标侧重于按税法规定调整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国家财税部门的需要,以维护社会制度,稳定经济秩序,贯彻国家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如税率调整、信贷紧缩等;预算会计目标侧重核算会计主体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为合理调配资金提供信息。会计基本目标制约着会计具体目标,会计具体目标必须服务于会计基本目标。

2. 影响会计目标的主要因素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国家必然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在确定会计目标时应优先考虑到各种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需要。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表述会计目标时,就认为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这一表述中,会计目标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掌握社会经济命脉的是私人投资者和债权人,因而投资者和债权人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这样,在确定会计目标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优先得到考虑。例如,在美国职业会计师协会所设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财务报表的目标〉中,将信息的使用者依次概括为一般使用者(即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社会。

(2) 信用的发达程度。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可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等。信用在一个经济社会中的发达程度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信息需求的影响很大。首先,随着信用的发达,企业权益总额中负债的比例提高,企业的债权人增加。为了保证投资能按时回收,维护自身利益,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倍加关注。其次,信用的发达既扩大了企业资金供应渠道,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机会。财务预测、决策、控制相对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而言,亦显得越来越重要。理财工作的信息需求也必将增加。第三,信用既可促进资金的流动,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也构成经济发展中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信用的发达必然伴随政府程度不等的控制,从而使政府成为会计信息的另一个重要使用者。在确定会计目标时应考虑到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3) 内部和外部信息需求的矛盾。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两大类。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多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外部使用者需要的有些信息内部使用者不一定需要。当外部信息需求过多,致使内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难以满足时,管理人员自然会要求减少会计人员向外提供信息方面的工作负担。在确定会计目标时应考虑到管理者的这种要求。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权限髙度集中,会计主要是向国家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信息较小。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国家由直接管理为主变为间接调控为主。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不断扩大,内部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也在增加,因而,我们在确立会计目标时应考虑这种变化。

(4) 会计技术水平对会计目标的影响。随着会计技术水平的提髙,人们可期望会计提供更多的信息,满足管理、决策和控制的需要。相反,在会计技术水平不很高的情况下,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可能无法满足。会计技术水平主要取决于会计研究水平、会计人员所掌握的技能和会计的技术手段。如果使用者希望得到某种信息,而管理人员也愿意提供,但会计研究可能证明此种信息暂时无法提供,或无法以客观的、可验证的方法提供。或者研究工作者提出一套既有必要,又切实可行的信息提供方法,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为实务工作者所掌握,那么使用者的这些信息需求一时也难以满足。另外,会计技术手段对会计信息提供的速度、广度、深度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会计目标的确定。

3. 我国会计目标的确定。(注:这里仅讨论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

无论是受托责任学派,还是决策有用学派,它们都是与具体的经济环境相关连的,离开具体的经济环境争论孰优孰劣,是无法达成一致结论的。在市场经济不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较为切合实际,它使得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相一致;而当市场经济发展得较为成熟时,决策有用观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为恰当。鉴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初建之中,资本市场既不发达也不规范的状况,我国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应当订为受托责任观。因为:

首先,会计服务对象较为明确。我国的企业不象外国的企业被很多不知名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操纵。我国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是最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反映受托者的经管责任及其责任履行情况。

其次,资本市场不发达。(1)上市企业数量少,而且不完全按市场规则进行交易。我国在上海和深圳两地的证券交易中心,已有600多家企业上市。它们对会计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上市企业,在数量上只占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数的极少部分,并且,国家都控制这些上市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这部分国有股一般不参与流通。(2)资本市场不在企业筹资中发挥主要作用。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仍然采用的是直接投资的方式。受托责任关系是一种直接关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直接接触。另外,市场的某种管制性限制,又对资本的“趋利性”自由流动有一定的影响。在特定的情况下,委托人无法自由流动资本。因此我国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

第三,会计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的会计研究工作相对迅速发展的经济活动显得滞后,会计人员水平不高,会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有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无法及时提供。因此,将会计目标订为决策有用观不符合我国会计技术水平的现状。

4. 研究会计目标的误区

(1) 将会计目标等同于会计任务。例如,在葛家澍主编的(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出版)中,就将会计的主要目标等同于会计的基本任务。将会计目标混同于会计任务,难以反映会计活动的内在的规律性,缺少一个合理的客观标准来评判会计任务的完成情况;正因为这种混淆,会计系统围绕着主观性的会计任务而机械地运行着,侧重于为国民经济汇总管理服务而忽视了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运筹;侧重于单纯地提供会计信息而忽视了主观能动地利用会计信息。

(2) 会计目标与财务会计目标的混淆。这种混淆在各种论著中屡见不鲜,不胜枚举。现在有这样一种误解:会计一企业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作为一个系统,是会计工作与会计学、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统一体。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如下:

会计目标与财务会计目标是会计基本目标和会计具体目标的关系,两者不能混同。会计目标制约着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要服从于会计目标。

(3)会计目标与会计报告目标的混淆。这也是在国内外会计研究中经常混淆的一对概念。例如张为国所著的(会计目的与会计改革〉中就将会计目标局限于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会计实践活动是指计量、确认、记录、报告、分析、预测。而会计报告只是会计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会计报告的目标视为会计的目标是片面的、孤立的、不严肃的。

三、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我国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会计理论结构体系,是反映会计实践的各种会计理论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理论系统,亦即对会计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描述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元素集合。按会计理论研究的性质或研究过程的标准,可将会计理论结构体系分为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两个层次。会计基础理论,是研究会计实践普遍本质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方法的知识体系。在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中,这是处于基础或根基地位的,其科学水平决定着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水平。会计应用理论,是关于基础理论在具体会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关于处理具体会计业务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介于会计基础理论与具体会计实践活动之间。通过对会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会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会计实践联系得更加紧密,新的会计基础理论概念更易于在会计实践中落实。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我国的会计理论结构体系可表述为:会计理论结构体系各构成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1)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最高层次和定向机制。从事任何学科的研究工作,均必须首先明确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目标。在会计学科领域,会计目标是最基础的观念。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会计人员必须首先研究会计目标,即会计信息是做什么用的,那些人需要会计信息。会计目标明确了,才能够进一步确立会计应该收集哪些数据,以及如何加工和处理这些数据,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只有这一基础理论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会计理论与实务。

(2) 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作出的一些合理推论。它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大要素。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时空范围。会计总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运行的,当不确定性继续存在时,为建立会计学理论结构,不得不设立若干假定的前提,其实质是对会计实践活动时空范围所做的一般性概括。X才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都以假设为前提,离开假设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目标体现了人们从事会计活动的主观意图,会计假设反映会计活动的客观环境,两者相互影响。但如果没有人们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会计活动,也就谈不上对会计活动时空范围的界定,从而形成会计假设理论,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会计目标是最基本的。

(3)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的具体类别。会计要素要充分考虑目标的要求加以划分。严格界定会计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对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它也构成会计基本理论之一。会计对象如何分割?它为什么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组成?这些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会计目标,研究会计目标提.出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会计假设是界定会计要素的前提条件。没有会计假设,就无所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

(4) 会计准则: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规范或规则。会计制度是指导和约束会计工作的规则、程序和实施细则的总称。会计程序和方法是指某一会计单位在记录和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时,所采用的会计技术方法。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其一,会计目标是会计准则、制度赖以产生的依据,会计准则、制度是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制订的、用以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的规范,是达到会计目标的途径;其二,会计目标是评价、修改会计准则、制度的标准。会计准则、制度一旦偏离会计目标或达不到会计目标的要求,就违背了根本宗旨,便会被修改或重造,使之与会计目标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