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1篇

待价而沽的企业

华天之星连锁酒店是湖南华天集团创立的拥有20多家酒店的区域性品牌,装修风格与经营模式完全照搬了7天酒店的风格,创立之后就快速步局,凭借区域影响力快速吸引了7天酒店的关注。对于7天酒店而言,收购系统接近的酒店更加适合自己的扩张脚步。2011年7月,7天酒店以1.3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天之星的股份。华天之星的“被并购战略”完美收宫,正确的战略规划使华天之星收益颇丰。

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商品,随着行业的整合,最后的结局一般只有两个,并购或被收购。在企业经营里,这是个不二法则。在创始之时,投资者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企业的创始目的是被并购,那么快速布局市场是战略的首选,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前期的经营亏损都是计划中的,因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收购时的溢价来获取利润,相对于溢价的股权,前期的战略亏损经营都可以得到高额回报。

显而易见,如果连锁企业的发展目的是通过溢价后被收购,那么发展战略就是要找出行业内最有收购可能的企业进行分析,以目标企业为模板进行仿制并扩张。这种战略的前提是分析目标企业进入本企业所在市场的可能性几率,几率达到要求的话,就可以提前布点,坐等目标企业前来收购。

先机的战略规划

通过行业内企业的分布、市场占有率等进行产业类型分析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目的是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涉足的产业目前的状态。例如,是属于成熟型产业还是成长型、衰退型,只有分析出产业类型后,我们才能根据产业所在的趋势来制定发展战略。

宏观产业分析是明确行业的定位,帮助我们寻找到战略的切入点,在宏观产业分析之后,就要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调研,所谓的微观就是要求企业将目光放到具体的区域市场,具体到区域内竞争对手、替代品的分析,通过微观的分析,找出公司的市场拓展战略,为商业模式的制定做好铺垫。

通俗的表达是,微观战略是指具向的市场动作,例如低价抢占市场、战略性亏损挤占、或规模化运作等具体拓展形式,连锁企业需要通过微观的市场拓展战略,来制定拓展的节奏。

理想的商业模式

治理结构与发展战略制定完成后,自然就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制定环节,这个环节中,连锁企业的工作是要制定出内部业务运作的流程方式,制定出市场拓展方式。常规来说,做为特许连锁的企业,盈利点要远远大于传统经营行业,常见的商业模式包括平台模式、网模式、资源衍生模式、免费模式等,国内的淘宝、国美电器等使用的是平台模式,通过搭建各种交易平台来获取利润;网模式则是通过区域内的众多相邻开店布点来垄断区域市场,使企业影响力快速提升增加销量的模式,如百丽鞋业采用的模式就是如此;再比如中国移动的经营模式等,无一例外的采取商业模式的拓展方式,一家商业模式清晰的连锁企业,发展前景往往都比较明朗。

国内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有很多,也有很多值得借签学习的地方,对商业模式来说,连锁行业是最容易操作成形的行业,很多商业模式在连锁行业运用得如鱼得水。

除了经营类的商业模式,在连锁行业,轻资产模式也是连锁类企业的一种惯用模式,例如掌控研发链的ZARA等企业,凭借终端掌控的优势,可以将轻资产模式发挥到极致。在传统连锁市场上,与技术生产相关的连锁企业,往往会把技术做为核心竞争力。而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如果不是以技术输出为商业模式,则会需要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需要不断的增加投入,造成资本的占用;特许连锁企业在业务链选择上,要尽量相方法将固定资本转化为可变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固定成本投入。

诱人股东结构组成

外来资金在选择投资某个公司时,首先要看目标公司的团队组成,所以在创立时,治理结构的组成就显得异为重要;一般的门店注册都会注册成个体商户类型,如果要考虑到未来融资的规划,则必须要注册成有限公司类型,在股东组成中,必须避免出现亲属人员,而要选择非亲属人员,一般以在其它行业有资历的人员或有高学历的人员做为股东,这样的股东结构是外来资金非常喜欢的。

中国的3W咖啡是具有电商氛围的咖啡连锁店,创立于北京,注册形式为有限公司,这家注册资本100万的公司,仅创始股东就达到了100个,股东里包括各大网络公司的高管。这家咖啡馆连锁自一开业就吸引了投资机构的兴趣,这种类型股权结构的组成是未来融资的重要因素。

创立在青岛的路德曼皮具护理公司也是一家经营思路异常明朗的公司,5个创始股东中,包括了两个MBA背景的人员,3名股东具有国内顶尖快消品企业的市场总监经历。其中两个股东都具有身家数千万的企业老总背景,如此优秀的股东团队,价值观非常一致,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也是异常明确,运营不久就立刻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洽谈入股意向非常明确,这样的股东结构往往让投资者有更大的信心。

反观国内的企业经营者,在创立时的股东构成大部份是夫妻式或亲属式,这样的股权结构是令外来资金却步的原因,一个良好的股权结构,一定要规避传统的亲属结构,才能在运营中吸引投资的青睐。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2篇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科技型企业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这个新栏目就是要与企业家和专家一起共同探讨企业的新商业模式。

谈到初创企业,无非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原本是一家做得很不错的大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重新定位,或为了开拓新的市场,从原来的企业中将部分人员和资产进行剥离后,在工商机构进行注册而成立的初创企业;第二种是几家原来独立存在的企业,为了加强合作或减少竞争,把各自经营的企业关闭,重新注册成立的初创企业;第三种是由个人为了实现梦想而发起成立的初创企业。

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初创企业来说,如何拿下第一单业务并不是难事,因为这两类企业本身就具备开展业务的能力,并且这两类企业可能还是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对于第三种由个人创办的初创企业,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由个人发起成立的初创企业又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原本在企业中从事生产管理/市场销售工作人员,手里有一些和他们关系很好的客户,认为自己出来做比在原来公司做要挣得更多,而辞去工作发起创办的初创企业;第二种是原本在企业中从事研发或生产工作的人员,手里有技术或者很善于管理生产,觉得自己出去做比在现在的公司做有发展而辞职创办的初创企业;第三种则是一些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想给别人打工,自己发起成立的初创企业。

这三种人创办的初创企业在拿下第一单业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做业务的关键要素,也就是在各种商业媒体中经常见到的商业模式。

一个是你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价值主张;第二个则是你要向什么样的客户提品和服务――目标客户群;第三个是你要通过什么渠道接触客户――分销渠道;第四个是你如何和客户建立关系――客户关系;第五个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应该在什么地方、用什么人、用什么设备提品和服务――价值配置;第六个是在你为客户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什么是你最擅长的――核心竞争力;第七个则是你的合作伙伴网络能不能支持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合作伙伴网络;第八个是你为客户提品和服务的成本构成――成本结构;第九个则是你获得收入的方式有多少种――收入模式。

商业模式的九要素都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商业模式九要素中的前两个要素,即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群。

在技术人员创办的初创企业里,由于创办者手里掌握着核心技术,非常擅长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这类企业的问题不是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是否齐全,而是在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探求中到底什么是客户内心真正想要的,而不是技术人员心中认为的。解决的关键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并不知道把产品卖给什么样的客户。解决的关键是需要仔细分析对产品和服务有真正需求的目标客户群到底在什么地方。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客户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2-0013-06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及研究框架

商业模式涵盖了企业从资源获取、生产组织、产品营销、售后服务、收入方式、合作关系等几乎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同的学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并不一致。笔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商业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研究视角,其内涵是企业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方式、实现收益的一系列商业规则,通俗地讲就是指企业从何赚钱和如何赚钱。

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研究视角。虽然任何企业都面临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方式以及实现收益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商业模式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出现和兴起才被大量引用和研究的一个概念。在网络企业出现之前,对企业的研究不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进行的。随着商业模式理论体系的发展,这一视角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并适用于对所有企业的分析、研究。

商业模式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和运用。

明确其内涵是企业选择经营对象、经营模式和实现收益等的前提。根据这一定义,企业商业模式可以分解为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三个方面。其中,经营模式是指企业的经营业态和方式,即是提品还是提供服务以及如何提品服务的问题;客户模式是指企业所服务目标对象的定位,即为谁服务的问题;收入模式是指企业获取经营收入的方式。从逻辑上看,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这三个模式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组成完整的商业模式,缺一不可。企业正是依靠这种整体性结构的创新和优化来实现企业发展和盈利的。

这一定义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的框架模型。商业模式概念内涵丰富、头绪繁多,商业模式分解为三个核心环节之后,为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实现路径等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本文对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也主要基于这个框架进行的。

需要补充的是,在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到商业模式的假定前提问题。笔者认为,任何能够称为商业模式的案例,都必须遵循“可持续性”和“规模性”这两个假定前提。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家创办新企业而采用不同于以往企业的商业模式或者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而改变和丰富其现有商业模式的实践活动。本文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法,需要明确界定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些相关概念。

(一)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网络经济的兴起对所有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是一种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一些改变,也有全新的商业模式被创造出来。具体说来,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被改造,即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造,形成商业模式创新;二是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竞争;三是新经济所提供的全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即传统企业无法企及的领域,用传统商业模式无法实现的手段向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广义地说,这些变化都称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本文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与广义的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网络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在网络背景下以所有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模式创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以中国网络企业为主体的狭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上面网络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所提到的三类商业模式创新中的第二和第三类商业模式创新。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静态含义和动态含义

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概念具有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静态含义上说,跟传统行业的企业类型相比,网络企业因为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并且多是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不同的新型商业模式,因此所有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践都可以视做商业模式创新,也即静态意义上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其次,从动态含义上说,“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创新”,任何商业模式都有风光不再的时候,企业必须随时审视和梳理既有的商业模式,主动发现弱点和机会,并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变化,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保证其经营目的和盈利目标的实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也不例外,而网络企业对已有商业模式的调整和创新,构成动态意义上的商业模式创新概念。

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十分密切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动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不了解现有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从实践和理论上都无从理解动态含义上的网络企业模式创新;而动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是静态意义商业模式创新的丰富和补充,没有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则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难以持续和成功。因此,本文中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研究中并没有刻意区分静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动态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而是把两种含义的商业模式创新都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进行研究,共同构成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经济理论基础

成功地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企业,往往受网络经济特有的一些规律支配。网络企业运营中的诸多现象,经常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大相径庭。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及网络企业的运作方法,也常常跟传统企业的运作背道而驰。比如,用户在网络上搜索、浏览信息以及使用很多在线服务都是免费的,不少网络企业早期都不考虑收入与盈利,而是依靠风险投资(VC)大规模“烧钱”。

这些看似不理性的网络经济的规律,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冲击,也是认识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钥匙”并构成其理论基础。

(一)注意力经济

稀缺(scarcity)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在网络经济里,稀缺理论不再是颠扑不破,注意力经济更能反映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注意力经济也经常被称为眼球经济,指在网络时代信息过渡超载情况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这一理论解释了信息超载和注意力缺乏,使得帮助网民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成为现实的需求;对网络企业来说,则要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向网民提供其所需信息和服务,以便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注意力理论是许多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采用免费这种收入模式的根据之一。

注意力经济理论催生了许多网络企业的商业经营模式,搜索引擎服务就是注意力理论的一个典型应用。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对网民来说,最有价值的服务就是能够帮助他们对所需信息进行定位、过滤,以便让他们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搜索引擎服务这种经营模式变得很有价值的原因。

(二)经验产品

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和传播的成本很低,花费上亿美元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在网络上复制传播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信息产品的这种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成本结构,使得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已经不起作用,信息产品的供应商在商业模式上只能根据顾客的价值而不是生产成本来为产品定价。

如果消费者必须尝试一种产品才能对它进行评价,这可以称为“经验产品”。在传统企业里,几乎所有新产品都可以称为经验产品,企业对这种样品常用的推广方式是免费样品、促销定价等。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每一次被消费的时候都是经验产品,用户尝试了这种经验产品,就不需要再次尝试它。这对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经营模式、客户模式和收入模式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提供者,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充分考虑经验产品的特点。

(三)网络效应

有的产品和服务,使用的用户越多,对其中每一位用户的价值体现越大,这被称为产品和服务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机制的实现过程也被称为正反馈。

互联网许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就显示出网络效应和正反馈。电子邮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全球第一件电子邮件是1969年出现的,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子邮件都只是在技术人员中使用,之后便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因为使用的人多之后,电子邮件的作用就会增强,其通信功能就会发挥得更充分。在只有一个人使用电子邮件的时候,电子邮件是毫无价值的。其他的像即时通信、短信服务等都经常会出现这种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从收入模式上看,网络企业在推广其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费的形式提品和服务,以便加速其用户量尽快增长达到网络效应和正反馈。其次,网络效应也影响到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没有显示出网络效应的时候,由于用户数量比较少,再完美的商业模式都很难成功。但是,在网络效应出现的时候,网络企业商业模式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实践来看,很多网络企业创立一段时间之后,难以坚持下去而倒闭破产或被并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而是没有把握住企业运作的节奏,在网络效应出现之前,消耗了太多的资源。

(四)锁定效应

在网络信息时代,锁定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现象。锁定指的是当用户从一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转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时,需要付出包括心理、经济等方面的成本,这些成本越高,说明锁定效应越强。

锁定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转移成本会随着时间增长或减小,但是它们不会一成不变,可以用图1来动态地理解锁定。

图1的锁定周期表明,顾客一旦已经习惯了试用品牌,产生了偏好,然后就进入锁定阶段。在进行下一个品牌选择的时候,很显然,顾客如要选择其他品牌,会面临转移的成本,包括失去偏好的痛苦甚至经济成本。

锁定有利于创新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但同时对后出现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实现往往会产生阻碍。

(五)微创新

网络效应使某家网络企业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锁定效应则解释了一旦一家网络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市场优势,则会对后进入者形成强大的市场壁垒,可能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碍。在中国网络经济领域,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为何仍能够不断出现?这种结果或许受益于“微创新”。

微创新理论最早由奇虎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神提出。他认为,对于网络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要想对其他已经拥有优势的企业和模式进行颠覆性创新非常困难,一种商业模式创新要想成功,可从用户体验入手,持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挖掘用户的需求,积小成大,从而能够实现商业模式上的成功创新。

微创新规律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的需求心理;二是专注一个方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微创新并不意味着就能一炮走红、一招制敌,微创新需要持续不断地寻找用户的关注点,然后持续地去发现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积少成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四、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

(一)经营模式创新方法及性质、关系

1.三种创新方法

(1)产业链法。是指在互联网产业的链条中寻找新的产品和服务角色的创新方法。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互联网的建设本身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网络接人、域名和虚拟空间、内容提供、信息交流等都是这个产业链条里的节点。网络企业要实现经营模式创新,可以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寻找新的机会和位置。

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历史看,从早期的接入服务(ISP),到后来的内容服务热潮(ICP)、网络游戏以及电子商务等几乎所有成功的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沿着这条产业链确立的。当然,互联网产业链条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就许多企业。互联网产业链条节点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每一个节点里都可以产生出不同的网络企业经营模式。

产业链法的链条节点之间没有必然界限,经营模式的确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网络企业必须在产业的链条上不断地寻找机会,伺机与网络企业已经确立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经营模式。搜狐公司原本是一家著名的门户网站,向网民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在2002年,该公司通过收购进入ISP接入服务,从内容提业层次进入了技术支撑产业层次,从而丰富了其经营模式,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

(2)效率方法。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效率优势分化、改造、替代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经营模式创新的方法。这也是互联网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思路和方法。网上零售经营模式能够成立,是因为网络经营对买卖都产生了效率,对网民而言,他们可以节省时间和去逛商场的路费,对网上零售的网络企业来讲,它们不需要租用房屋去建立现实中的书店、商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向网民提供更便宜的商品,而且由于网络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很好地分析和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能够让它们更好地改善商品的结构。很显然,网上零售的经营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络效率分食传统商业的例子。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利用互联网的效率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的例子会越来越多,效率方法是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最有潜力的一种方法。

(3)版本划分方法。是指改造和优化网络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经营模式创新方法。版本划分进行产品系列规划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提供不同的版本,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会使经营模式价值最大化,二是根据版本的方法设计产品系列时要突出不同的顾客群体的需求,以便每位顾客可以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版本。腾讯QQ初期只提供免费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后来腾讯开始把QQ用户分为免费用户和不同的VIP会员客户,从而利用这种版本划分方法,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增值功能并进行收费服务,从而实现了经营模式创新。

2.三种方法的性质和关系

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方法具有不同的性质,一般出现在网络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产业链法和效率法主要是指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静态创新方法,是网络企业经营模式外延式创新,这两种方法可以拓宽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使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经常是用在网络企业的初创时期。

版本划分法主要是指对现有网络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内涵式的创新,一般说来,它并不扩展网络企业经营模式的外延,而是对现有的网络经营模式进行改良和改造,从而实现网络经营模式的创新。经常是用在网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当然,这些方法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的,一家网络企业在经营模式创新的时候既可能会选择某一特定的方法,也可能同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二)收入模式创新方法

收入模式包括收费模式和支付方式。所谓收费模式,是指网络企业是否向其客户收取费用以及收费的根据;支付方式则是网络企业通过何种途径向客户收取费用。网络企业收入模式创新方法研究,包括收费模式创新方法和支付方式创新方法。

1.收费模式创新方法

(1)免费法。网络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是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常见的一种方法。网络企业为了确立自己的经营模式,并尽快达到网络效应的正反馈状态,需要吸引大量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费的模式。奇虎360提供免费的网络安全服务,在短短几年内就培育了超过2亿的用户,而通过在线广告等多种方式实现收入和盈利,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电子邮件服务、内容服务、即时通信服务、网上拍卖业务等多种经营模式,都曾经采用免费法。

(2)锁定效应收费法。免费模式是互联网上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网络企业所有的经营和服务不可能都是免费的,否则网络企业的经营就难以持续。在通过经营模式的免费服务获得足够的注意力之后,利用网络经济里的锁定现象进行收费,可以称为锁定效应收费法。

(3)版本划分法。利用版本划分对产品进行系列化,并逐渐把免费用户向收费用户驱赶,从而达到收费的目的,实现网络企业收入模式创新,可以称为“版本划分法”。版本划分法也是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锁定效应收费法温和。新浪的电子邮件服务收费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2001年,新浪开始把其电子邮件产品进行了版本划分,在提供免费邮箱的同时,提供了VIP系列收费的电子邮件产品。

(4)注意力出售法。内容型网络企业提供的内容信息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正是因为免费,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网民对网站进行访问。在信息超载时代,网络企业通过出售注意力来实现自己的收费模式,可以称为注意力出售法,这即是通常所说的付费式的网络营销,包括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以及销售分成模式。

2.支付方式创新方法

(1)预付法。就是要求网民先预付一定的资金,然后接受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在预付的资金用完后,网民再进行续资才能接受服务。实现形式包括购买服务卡、游戏点数、虚拟币等。

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实现支付方式是网络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在这种支付方式中,电信运营商成了网络企业的支付平台,网民消费了网络企业提供的服务,可以通过电话费的形式支付,然后由电信企业再与网络企业分成。

(2)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目前,已经有包括支付宝、快钱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这一支付方式的创新,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发展。

(三)客户模式创新方法

在商业模式中,客户是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没有客户就没有商业模式,网络行业里一些常见的商业模式名称,就来源于客户的分类,如B2C、B2B、C2C。我们可以结合客户定位、顾客分析的一些理论,研究总结网络企业在开发客户、利用客户价值的一些方法。

1.客户定位。实质上就是选择企业的特定顾客群。企业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服务对象,才能真正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进而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在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里也不例外。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客户对象,形成自己的客户模式。网上零售型的网络企业,客户是在网站上购物的网民,其客户模式也经常被称为B2C的模式,即企业对消费者,是一对多的关系;而网上拍卖型的网络企业,其实质就是一个交易平台,为买者和卖者服务,其客户模式又经常被称为C2C,即消费者对消费者,是多对多的关系,当然,也有的网络拍卖型企业,如阿里巴巴网站,其服务主要是为企业间搭建交易的平台,因此,根据顾客定位,这种模式称为B2B,即企业对企业,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客户定位的关键是对顾客进行细分。即根据消费者的多样性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将全部顾客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顾客群的过程。这样,企业就可以选择目标顾客群,明确企业的服务对象。

客户定位的基础是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购买规律以及购买过程中的整个消费心理活动。需求驱动和感性因素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本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内在因素包括消费需要、购买动机、购买认知、购买感情和消费者个性;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参照群体、社会等级、文化、促销活动。

2.顾客分析。互联网所提供的相互沟通能力大大增加了网络企业研究顾客的机会和方法。取得顾客信息在网络上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注册和开账单,二是观察。

注册是许多网络企业最常采用的方法,网民使用每一家网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几乎都要求网民进行注册,注册数据可以用来设置网络广告费率、进行电子邮件列表等数据库营销服务等。

观察网民的网上行为也是了解顾客的另一个主要途径。现在大部分网站都允许用户搜索它们的内容,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知道网站的用户常常在自己的网站上搜索什么,当然,这只是观察网民上网行为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为“监控搜索”。除此之外,网络企业也可以观察顾客的“点击流”,即他们访问网站时的一系列行动。网站运行记录文件包含了许多关于顾客行为的有用信息。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51-02

0 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广东为例,中小企业占了企业总数的99.3%,对GDP的贡献占55.6%[1]。与中小企业地位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极为狭窄,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风险投资的出现,解了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不仅为贫血的中小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还扶持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但中小企业对引入风险投资还存在诸多的疑惑,本文就中小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进行分析,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从内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中小企业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要素,根据《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统计,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前景、管理团队、技术、商业模式和财务状况。综合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标准,本文总结得到中小企业从内部入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是企业行业背景、企业管理者素质、企业管理团队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

1.1 顺应时代潮流 中国当前的时代潮流就是证监会所颁布的《创业板上市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两份文件明确指出国家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目前,我国创业板已上市的公司具备明显的“两高六新[3]”特征,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

随着创业板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各风险投资机构也在调整投资方向,更多地关注以信息化、软件、互联网、自动化为代表的新经济;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节能、航天航空、海洋、现代装备等为代表的“中国创造”;以商业连锁、高技术服务、中介服务、专业服务为代表的“中国服务”;以及文化创意、现代农业和新商业模式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企业[4]。成长性和创新性是中国创业板的灵魂,中小企业应当顺应潮流,积极向这些领域发展。

1.2 提升企业家素质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的素质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从而决定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对于企业家来说,诚信是基础、眼光是核心、进取心是关键、胸怀是保证,这四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①诚信。企业家应该积极履行对股东、员工的承诺,做到言出必行,展现出可以被信任的一面,才可能获得风险投资的信赖。

②眼光。企业家应当积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国家政策导向,通过学习提高对所在行业的认知水平,为企业发展出正确的决策。

③进取心。不论是为证明自我的主动创业,还是为生存尊严的被动创业,强烈的进取心会让企业家抓住一切机会做大企业价值。

④胸怀。企业家的胸怀体现在利益分配的时候,要善于使用各种激励策略,与团队共享成果,才能长久的维持核心团队的凝聚力。

1.3 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能力强的管理团队可以把二流的项目做到一流的盈利水平,而能力差的团队却可能把一个一流的项目做跨。中小企业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3.1 拥有坚定的信念。创业本身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在企业建立初期,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创业团队走过黎明前的黑暗。

1.3.2 制定明确而统一的目标。统一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可以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集合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1.3.3 不断学习。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创业团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能力,进而完成企业目标。

1.4 创造新颖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贯穿于各种业态和产业链中,它的本质就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的安排。新颖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原有市场之间的空白地带创造出新市场,有时甚至可以垄断不可复制的资源,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设计新颖的商业模式有很多思路,常见有以下几种:

①占有有限资源,如分众传媒;②进行资源整合,如PPG;③设计交易平台,如广东塑料交易所;④另辟细分市场,如阿里巴巴。

2 恰到好处地推广企业

融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除了要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之外,还要从外部对企业进行适当的包装,这种包装主要体现在展示给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和企业在投资机构面前进行的项目路演两方面。

2.1 撰写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内容一般包括概要、综述和附录三部分。概要部分负责对企业当前运营的总体情况进行整体描述;综述部分对企业各个方面和未来计划进行详细说明;附录部分对综述中设计、名单、行业术语进行补充说明。此外,好的商业计划书还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工业地产模式;商业地产模式

一、开发建设模式概述

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业务的主要目标是将 “生地”变为 “熟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等二级载体的开发建设,打造园区产业所必须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由政府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的方式选定土地运营商进行开发建设。政府与土地运营商在整个开发建设价值链中有着不同的权责和利益点,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政府与开发商在土地开发中权责与利益

1.土地一级开发

土地一级开发是运营商在获取土地后,投入人力物力将生地开发为熟地,并且不断提高土地价值,运营商最终可以土地转让方式获取主营收益,或以土地为资本对外进行投资合作。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特点在于开发技术简单、收益支付稳定、收益大但利润率较低。

2.土地二级开发

土地二级开发是指运营商获得土地一级开发完成的熟地后,进行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等使用权的转让获取一次性转让收益,或通过租赁获取长期租金收益,也可通过抵押获得资金从事其他业务。随着土地性质、物业形态的不同,土地二级开发运营模式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都可分为直接出售、持有物业两种形式。

二、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分析

从开发主体看,产业园开发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模式(表2):自主开发模式、开发商开发模式、合作开发模式。根据产业的具体情况,这三种基本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合作开发模式也有多种可能,可以是园区、开发商、入驻企业等开发主体之间的两两合作或三者合作。

三、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1.常见类型及开发模式

工业地产常见形态包括工业厂房、工业研发楼宇、物流仓储等,其中工业研发楼宇及物流仓储当前政府扶持力度较大。工业地产开发主要模式有工业地产商模式、工业园区开发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综合运作模式等。

2.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适用方式

结合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开发建设现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一般作为独立运营的经济主体,负责产业园的招商、投资、建设、管理工作,建议参照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对于工业地产项目,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可采取自主或联合开发建设,建成后租售结合的方式。

(1)自主开发建设。在具备资金实力及工业地产开发相关资质时,可采取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自主开发运营模式,获取全部物业所有权。

(2)联合开发建设。在初期不具备建筑规划、工程建造等专业能力之时,可引进具备资金实力、招商能力、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工业地产开发运营商作为合作伙伴,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共同分享收益

(3)租售结合的经营方式。出售方式:对已建成工业厂房、工业研发楼宇、物流仓储等项目进行出售,获取项目销售后的一次性增值收益。收益相对较小,风险较小。出租方式:长期持有物业,对已建成工业厂房、工业研发楼宇、物流仓储等项目进行出租,获取长期租赁收益,实现工业地产经营的最优效果。此时,不但能持续获得物业收益,还可获取项目及周边地产的持续增值收益。收益最大,对商业运作能力要求比较高,风险较高。

四、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1.常见类型及开发模式

商业地产在开发区中常见形态物业包括零散商铺、商业中心、专业市场、写字楼、酒店、会展中心等,其中开发区常见商业地产物业包括商业中心、专业市场、酒店、会展中心、零散商铺、写字楼等。随物业形态的不同,经营模式多种多样。

2.商业中心/专业市场开发模式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商业中心、专业市场项目可采取由独立或联合投资商开发建设,出售、出租、自留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利用可开发商业用地,独立开发或联合投资商(大型商业机构)成立公司共同开发建设商业中心、专业市场项目载体,独立运营或引进大型商业机构对项目进行运营,提升物业价值,保证长期收益。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出售、出租、自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出售一部分黄金商铺产权,可回收项目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投资;通过出租与自留进一步提升物业价值,获取长期增值收益,也为公司自身业务发展预留空间。

3.酒店/写字楼项目开发模式

酒店和写字楼开发模式基本相同,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是自我管理模式;二是委托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是开发商选用专业管理人士主持管理工作并配备专业人员,按照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要求管理物业。委托管理模式是当所有人不具备管理能力时应考虑托管,由专业管理团队提供运营支持。专业的经营管理可迅速提高物业形象,促进周边物业较快升值,国内外已有多家集团机构提供托管服务。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酒店、写字楼项目可采取独立或联合投资商开发建设,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的运营模式。公司可利用可开发商业用地,独立或联合投资商共同开发建设酒店、写字楼项目并采取委托管理模式加以运营,未来可逐渐培养自身管理团队,实现项目自我管理。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初期获得物业租金收入,同时提升周边物业价值,获取增值收益,远期可获得向园区提供生活及商务服务的收益。

4.会展中心项目开发模式

会展项目常见有三种方式:一是官营模式;二是商营模式;三是官商合营模式。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会展中心项目可采取引入政府投资建设、联合专业会展公司运营模式。首先引入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由运营公司托管并引入专业会展公司对会展中心进行运营管理。公司收益主要以获取园区影响力扩大、形象提升等带来的物业价值提升间接收益为主。

参考文献:

[1]龙 昱:中国商业地产的商业模式现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8期.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6篇

早在20世纪初期,“免费”的商业模式就十分盛行。例如剃须刀厂商通过免费派送剃须刀具,从后续销售刀片盈利,就形成了典型的捆绑销售模式;早期的电视节目也是免费向观众播放的,通过第三方——广告商预付的广告费来盈利。诸如此类的免费商业模式数不胜数,可见“免费”的商业模式来并非一个新生事物,而是不断的改变其模式形式来呈现。20世纪末的互联网革命诞生了互联网经济,随之而来的商业形式的改变则是以数字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MSN、腾讯、电子邮箱、306软件、维基百科等免费网络工具或网络服务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行为方式:利用互联网可以收看免费的电影以及下载海量歌曲,而不用为此付费;相对于传统电信及邮局邮件而言,实时的网络通话及电子邮件因为其几乎免费的成本和使用的便捷性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大量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类细分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免费似乎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的等价交换法则,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它愈来愈成为免费经济的代名词。传统教科书中关于资源稀缺性的研究在这个到处充斥着免费产品的“富裕”时代似乎变得不再重要。2004年提出“长尾”理论的经济学家克里斯安德森惊叹:“这个世界太疯狂,全世界都在发送免费的午餐”[1]。

一、“免费”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

免费信息产品之所以在互联网经济中大行其道,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经济形态。荷兰学者AMowshowitz(1997)认为:网络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均能增加它的交易价格。初始定价为零的产品可以看出基础产品,通过在基础产品上再次开发或者升级,会逐步的提升产品的最终价格[2]。Jean Tirole(1988)认为免费和收费产品的捆绑销售的方式是一种价格歧视和市场圈定行为,厂商通过捆绑销售,提高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获得比一般销售更高的规模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3]。Carl Shapiro和Hal Varrina(1999)在著名的《信息规则》(Informations Rule)一书中阐述了厂商以不同的价格提供不同版本的产品采用的版本化差别定价原则,其关键是通过不同版本的差别化定价来识别不同差别的需求,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该书同时也阐述了由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型商业战略——互联网竞争中的标准战略。这种商业模式中的“标准”扩大了网络外部性,减少了不确定性及消费者的注意力锁定,并通过互联网中免费信息产品的推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战略“标准”[4]。

于春晖、钮继新(2003)分析了信息产品市场中广泛运用差别定价的条件,并介绍了版本划分和捆绑销售等差别定价模式在网络信息产品市场的应用[5]。王峰娟研究了软件产品差别定价的四种形式:个人化定价、群体定价、地区定价和版本定价,从而发掘数字产品成本及价格的关系特征[6]。付力力(2003)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信息产品的版本划分和定价决策。当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时,通过免费派送信息产品的低端版本,以扩大其网络价值成为信息供应商的一项基本策略[7]。徐水尚(2007)认为互联网存在网络效应,在互联网经济中,信息产品或服务伴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其效益才会逐步增加,从而产生规模效应[8]。

在现有研究中,关于信息产品的定价及互联网经济特征的研究对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对于这些定价方法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策略性方面,并没有深入研究免费商业模式的深刻原因,对互联网经济的特征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本文以研究免费信息产品的形成机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信息产品的特性和市场竞争情况等决定互联网采用免费商业模式的原因,并力图建立一个科学的信息产品定价的分析框架,以解释随互联网时展而产生的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

二、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原因分析

(一)数字产品的成本特征使“免费”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数字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的特征,它具有特殊的成本结构。生产第一份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研发和创造成本,但是一旦这份产品创造成功,传播和复制的成本极低[9]。以在线音乐为例,在数字复制品和P2P传输方式的推动下,音乐发行的实际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微软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的过程中,WIND95的第一张光盘实际研发费用就花费了2.5亿美元,而在其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拷贝第二张和第三张却只要几美分。由于数字产品一般通过网络分销,几乎不花任何的分销成本,因此,数字产品具有较大的高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特征。

此外,生产数字产品的固定成本主要是沉淀成本,即一旦产品没有研发成功或者研发以后没能大规模推向市场,那么这份产品就不会创造任何利润,并导致严重亏损[10]。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在企业产品具有大量固定成本而边际成本相对较小的时候,该企业只有通过大量的后期产品生产及销售,以获得规模效应,从而赚取利润。对于这类产品而言,由于后续生产的边际成本远远小于初始生产开发的固定成本,所以产品的数量越大,其平均成本则越小。在销售价格至少大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随着销量的增加,总利润会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正是这种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生产关系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数字产品生产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产品的销售和消费模式相比,消费者或者受众在接受数字产品和服务时所花费的成本很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废旧产品的处理成本几乎都下降为零。消费者需要花费只是搜寻成本、以及学习使用成本,而这两项成本对于大多数数字产品而言也是很低的。随着以谷歌、百度、雅虎等搜索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搜索成本将会不断下降,网络用户可以准确而便捷的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字产品。正是基于互联网数字产品的这种生产及消费成本的特征,使得互联网数字产品的制造商往往选择前文所述的“免费”商业模式来销售商品,以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通过大量低边际成本的后续商品销售来实现前期投入的回收,并最终获得收益的最大化。

(二)“免费”的商业模式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宠儿

Michael H.Goldhaber(1997)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的概念,他在《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s)一文中指出,“注意力经济”是指如何更有效地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以最低成本去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其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无形资产,即经营消费者的注意力[11]。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以及同质化的产品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大量过剩的。消费者去寻找这些信息或产品就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以便建立对所需商品的了解和信任,而消费者的这种时间和精力的耗费随着信息的泛滥而不断增加。因此,相对于过剩的信息,消费者的注意力开始变得十分稀缺,从而使得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的显著特征。特别是当数字产品极低的边际成本使得传统的定价策略在数字产品市场上失效时,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就成为成功获取最终收益的关键。

在互联网经济中,互联网企业为了盈利就必须将注意力转化为经济价值,互联网媒体既需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同时又是要完成注意力价值的交换,所以互联网经济是在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基础上创造价值[12]。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拥有大量的客户就掌握了大众的注意力,庞大的客户群就成为了公司最大的资产。这种将客户群纳入公司资产的做法改变了传统经济对于资产的认识,与稀缺经济的理论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正如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腾讯公司当初所采取的商业模式,在通过“免费”的产品“诱饵”成功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和认可后,再通过这些产品的后续经营利润去回收当时的大量固定投资和免费产品的成本。当该公司2007年以免费聊天软件QQ赢得8.526亿注册用户后,其后续的盈利模式则变得简单而又清晰了。可以说腾讯公司的成功正是在于有效的吸引了当时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市场竞争尚未白热化之时及时的获得了消费者注意力的认可,从而获得了市场的绝大份额,为其后续数字商品的经营创造了非常有力的条件。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如果网络经营企业成功的掌握了大众的注意力,则可以认为该企业已经成功的完成了经营销售的“战略目标”。

(三)“免费”商业模式是提高“网络效应”的手段

所谓网络效应,是指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该网络用户的数量,用户数量越大,网络的价值就越大,即一种产品越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它的评价就越高,需求量也就越大。网络效应会产生滚雪球效应,一旦网络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网络的用户人数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网络,从而产生需求方规模经济,即产品的效用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大。这种效应也称为直接网络效应。试想,当某个消费者使用某公司的邮箱或者通信工具时,而其余大部分人都不使用这一工具,那么该消费者如何能与别人顺利完成沟通和交流呢?互联网企业就是利用直接网络效应来扩大网络或产品的客户群,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美国著名的流量信息网站Alexa曾就各大门户网站的访问流量与经济价值进行过深入的比较分析,一个显著的结果即是某个网站的访问量越大,则该网站的商业价值越大,这种价值初期表现在该网站的广告费用及网页版面收入上,随即则更深层次的反映在该网站的证券市场市值及评估价值等具体价值之中[13]。

还有另外一种网络效应,即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它是指同一个网络下多个相关产品的关系,即其中一种网络产品用户数量的增加会带动相关产品需求增加,产品之间有可能存在互补效应,也有可能只是同一网络下或同一品牌下的产品。随着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之间会形成正反馈效应。这种互补产品销量的增加从形式上和传统经济理论中互补产品的原理相似,但效果要更为明显。因为网络上的数字商品更容易做到系列上的配套,并且在互补品的设计上也更为简单。当消费者习惯于使用某网络企业的一种商品时,他也往往会被该企业同一系列的其他商品所吸引。因此,互联网企业就可以通过其中一种免费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用其他的产品或者升级产品来获取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效用取决于互补产品的品种多少、质量好坏和价格高低。互补产品的品种越多、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则产品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价值就越高。可见,互联网企业就是充分利用间接网络效应将注意力转化为价值。互联网企业深知网络效应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在产品推向市场的早期,为了产生网络效应,都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免费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如淘宝网在成立之初,为了迅速扩大市场就采用了免费的策略;同样,2008年360安全卫士公司也高调宣布360杀毒软件永远免费。这种种免费策略的选择,其目的均在于直接或间接的扩大网络效应,从而使企业最终从消费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另外,由于数字产品边际成本极低,因此网络新增一个用户或者多售出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也会很低,特别是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存储、信息处理和带宽通信等成本的急速下降,一个网络能承受的用户数量变得几乎无限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网络效应的扩散“威力”,使通过“免费”商业模式来扩大商品的网络效应成为企业的重要选择。

(四)市场竞争特点决定了“免费”商业模式的盈利性

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新兴经济的特点。首先,互联网经济是一种充裕经济,它的特征是当产品一旦创造出来,供给可以无限大,在网络经济中绝大部分信息和产品和的供给是不受任何限制,并且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同样一则新闻在不同的网站上播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同一首歌曲和视屏可以通过无数个网站提供下载,即便存在技术垄断的产品,如微软的操作系统,也很难限制别人拷贝。因此,当信息和数字产品的供给变得无限大且同质化时,对商品的需求方就成为经济均衡的关键。换句话说,互联网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的买方市场。由此特征导致的结果是:在网络经济中,大部分的数字信息和产品市场几乎是完全竞争市场。对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同质无差别的产品或服务来说,在竞争的驱使下,产品价格降到很低或者干脆免费就成为必然[14]。所以,网络经济也表现为以需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

其次,在互联网经济中,相对于那些因为同质化和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所造成的完全竞争市场的经营模式,互联网经济中也同时存在着其他的竞争模式,这些多种竞争模式的共存体现了互联网经济的另一个基本特点[15]。随着对互联网商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在互联网中也存在着很多个性化或者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从质量效果上区别于网络中所提供的同质化的免费产品,并且边际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消费者则会面对一个有价格差异的产品市场。例如通过网络得到过去的经济数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为了研究的目的需得到有关未来经济数据的准确预测则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如果某个消费者想拥有一个3G的免费邮箱,只需要去门户网站申请即可,但是如果需要更为先进的专业邮箱,则就需要付费了。这些专属化、个性化的产品以差异化服务决定差别市场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互联网经济中的另一个主要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通过对互联网经济所形成的市场竞争模式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同质化的完全竞争市场,还是专属化、个性化的垄断竞争市场,网络市场的供给方都可以通过选择“免费”模式来达到盈利性的要求。因为在同质化、低边际成本的完全竞争市场,生产企业正是通过免费产品的提供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从而起到很好的广告作用和目的;在专属化、个性化的垄断竞争市场,生产企业也是通过提供免费商品与付费商品的结合,以免费商品吸引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免费商品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导向,以免费商品衬托付费商品品质的提高,从而最终引导部分消费者购买付费商品,实现企业的盈利。

三、基于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分类

在互联网经济中,人们确实享受到了种种免费的好处,但作为互联网企业所最关心的问题必然是企业的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基本均倾向于通过免费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客户资产”以引起注意力,从而形成网络效应,但是长期来看互联网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以达到最终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每种免费模式下一定会有互联网企业根据不同经营战略需要所选择的商业模式。以下是互联网经济中几种常见的免费商业模式,对于这些商业模式的运用,企业往往不是单一的依靠某一种,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市场竞争的程度选择多种模式综合运用。

(一)免费加收费版

免费加收费模式是互联网最常见的一种商业模式。互联网企业先期通过向大众提供边际成本极低的数字产品或者服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些几乎免费的“馈赠”,就像用来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进来的诱饵,这些少许的一点甜头有特别深的用意[16]:首先,它们会直接吸引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的消费者来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让大家注意到这些产品和服务,毕竟大家的注意力相对这个充裕的世界是极其有限的;其次,这些馈赠还会逐渐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使原来不具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对收费的产品和服务产生购买意向。当一个网络吸引了足够多大众时,它就不必担心赚不到钱,因为总有少数人去购买他们的收费产品,这些少数人就足以使他们盈利。从销售价格与商品成本的关系来看,一项网络软件和服务中有99%的用户选择免费版,而只要有1%的付费用户就可以支撑整个业务。Gmail和网易邮箱,360安全卫士可以看成这个模式的集大成者。360安全卫士在中国有2.4亿用户,其中只要有1%的人需要付费服务,则企业所获取的收益就能够完全的支持其整体的经营战略:因为它意味着该企业可以拥有240万的付费消费者,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经营模式中在商店或书店能销售出去的商品总量。可以说正是提供免费商品所起到的广告和导向作用,才能使付费商品有如此大的潜在市场。

(二)三方市场

经济学家把这种模式称为“双边市场”:由第三方付费来参与前两方之间的免费商品交换。三方市场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电视媒体:电视媒体负责向观众免费播放新闻、娱乐节目以及广告,而广告商向电视媒体支付广告费,广告产生了较好的效应可以扩大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销量,最终弥补广告费;媒体运营商用广告费收入来弥补运营成本并获得利润。观众虽然免费收看了电视节目,但是只要观众中有极小的一部分人在观看广告后购买了广告商的产品,那么广告商就能获取广告效用的回报。

可见三方市场模式下仍然可以用注意力经济来解释,媒体播放的免费节目只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当大量的观众观看了广告之后,就有可能成为广告者的潜在客户。如果观众在观看了广告之后购买了广告者的产品,这样媒体和广告商的合作就成功的将消费者注意力转化为价值。现实经济环境中不只存在三方市场,还存在比较复杂的多边市场,这种模式严格来说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结构,彼此之间通过契约联系在一起,共同提供服务,完成产品的交换。

(三)非货币市场

非货币市场来自于个人行为的外部性。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成本很低,人们上网的时间几乎是免费的,唯一花费的就是时间成本,这也是互联网能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大的平台,人们在互联网上完成各种各样的互动,用来满足自己各种需求,或者进行交换。只要存在一个大型的平台,就存在交换的可能型,人们通过交换各取所需,彼此增加对方的福利[16]。例如,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或者增加在某个组织的认同感,人们倾向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告知他人一些信息。随着大量人群在互联网社区的聚集,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就会吸引更多的参与进来,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聚集,使互联网具有的一定的公共性。个人行为的外部性给其他人带来效用的提高,从而使公众处于一个有利的外部性平台上,这就是互联网络商业模式的非货币市场本质。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成就了互联网,而得益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不断的攻城略地,向传统的商业模式发出强有力的挑战。环顾四方,一片片的商业沃土上已然遍插“免费”大旗,这已经是一个用户对“免费”习以为常,商者视“免费”为盈利模式的时代。正如已经易帜的互联网商业巨头Ebay易趣更名为TOM易趣,重新选择“免费”模式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战略一样,诸多昔日的网络巨头正在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来迎合现代互联网新兴商业模式的到来,从而期望抓住下一轮经济变革的“命运”。可以预言免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大行其道,并将最终成为改变我们生活及消费模式的重要因素。(来源:《商业研究》杂志 编选:)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蒋旭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2]A. Mowshowitz. On the theory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systems[J].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14(1997):373-384.

[3]Carl Shapiro,Hal Varrina.Informations Rule[M].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9(1):127-211.

[4]Jean Tirole.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MIT Press, 1988(9):17-28.

[5]于春晖,钮继新.网络信息产品市场的定价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5):34-41.

[6]王峰娟.软件产品差别定价的四种形式[J].经济师,2001(3):11-17.

[7]付力力.网络效应下信息产品的版本划分和定价策略[J].商业研究,2003(24):13-21.

[8]徐水尚.虚拟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9]张小兰.论信息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J].社会科学研究, 2002 (3):31-33.

[10]欧阳效辉.信息产品的版式定价策略[J].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4 (20):24-26.

[11]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王立.e时代“争夺眼球”的新兴经济[J].求索,2004(6)

[13][英]布里金肖.网络公司价值评估:前沿观点——金融衍生工具与资本市场译库[M].周金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4]鲍熹懿,于斌斌,鲍曦静.网络市场价格悖论研究[J].当代经济,2009(7):45-47.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居住区体验商业街;场地;空间;人员流动;设计

前言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作之余外出消费成为了重要的活动,对于消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购物之外,还需要重视精神体验,居住区体验商业街能再现家居生活,让消费者对其情感上认同。居住区体验商业街是一种特色的模式,在居住地区建立商业街区,重视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商品交易,这种商业模式能将多个消费项目合理整合到一起,满足人们的消费期望。

1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的场地设计

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的场地设计,需要将设计内容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城市格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结合,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

1.1内向型居住区体验商业街

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能将居住区和商业街的特点集中起来,居住区中发展商业,为居民提供消费便利,借助物业管理手段,降低对居住区内部环境的影响。设置步行街,优化消费环境,者就需要在居住区内实现人车分裂,建立商业步行街,保证行人在步行街内通过的安全。商业街一般设计在居住区中心,充分引导人流,并且可以对外开放,真正打造居住区内的标志性公共空间。

1.2外向型居住区体验商业街

外向型居住区体验商业街是最为常见的模式,一般选择增加居住区入口面积,在入口处设计商业区域,方便居民区居民的购物,也能配以相关设施方便外来人员消费,同时还不会增加物业压力,增加物业管理难度。

1.3集中型居住区体验商业街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城市中心形成了大年的住宅区域,容纳了较多人口数量的居民,传统的商业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为了方便居民的多样化消费要求,建设了集中型的居住区体验商业街。街道和广场形成商业建筑区,加上一些景观等,视觉效果较好,并且在居住区内中心区域,为居民区内居民提供服务,也能方便周围民众,然后借助道路景观等手段分离商业区域和居住区域,以免影响到居民正常的居住。

1.4混合型居住区体验商业街

一般会选择一条贯穿整个居住区域中部的商业街,将居住区划分成为两个部分,但是在人口数量较多的居住区中,不能选择在市中心要道上,以免人流增加阻碍到交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通行。设计选择建立一条新型商业街,整体面积较大,并且和周围城市的主道路连接,吸引更多的外部购物者,能为居民区居民和外来人群提供服务,但是可能会影响到居民区环境。

2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的空间设计

和一般意义上的购物中心不同,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更加注重空间体验,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空间。其中“核”是向心性聚合位置,起到主导作用;“线”是线性方向,展现了“点”的分布状态,也就是不同的节点空间状态,规律性分布能更为合理的构建场所空间。

2.1“点和核”模式

(1)下沉商业街

在居住区体验商业街建筑设计中,选择退让空闲方式,预先留出一部分区域,作为商业活动区域,然后改变地坪高度,形成不同的商业空间,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受,如图1所示。

(2)结合公共空间

居住区体验商业街为了展现居住区和商业街的共同特点,其生活性不可忽略,为了体现商业街的价值,需要充分吸引人流,将商业街和公共空间结合在一起,能扩大公共空间面积,也能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空间需求,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中心岛

一般居住区体验商业街的面积较大,但是从居住区实际情况考虑,面积有限的状况下,可以选择中心岛来解决面积问题,形成两面单向车道,环绕成中心岛,实现了人车分离,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得到了保障,也能在中心岛位置设计景观、商业建筑以及公共空间,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2.2“线”模式

(1)半街道

在一些特殊的居住区环境下,可以选择半街道样式的体验型商业街,最为常见的就是滨水居住区,不影响居民欣赏滨水景观,在对面街道可以形成单向商业布局,避免了人流量集中影响到交通状况,又不会影响到购物环境和景观环境。

(2)立体商业街

顾名思义,将原本的平面线性商业街改变为立体形式,和地下通道、天桥等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地下和空中两种体验型商业街,然后增加扶梯、坡道等避免路程增加,也能提高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形成全新的商业空间模式。

(3)景观商业街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选择将景观设计和体验型商业街设计结合在一起,配以合理的景观,增加居住区体验商业街的观赏性,也能让购物环境更为舒适,避免过分强调商业,吸引更多的人流。

3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的人员流动设计

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的人员流动设计主要是利用店铺、娱乐区域、餐饮区域、造景、停车场等区域控制人流量,让人员分布在建筑的各个角落,避免出现店铺死角。

3.1店铺

一般情况下,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会借助主流店铺来吸引人流量,也可以引导人流,一般的主流店铺为知名品牌,往往是在人员流动线路中断,尽可能的延长人员流动线路。或者是将店铺安排在人流两段,中间设置一条较长的步行街,人们在两端移动时,会穿过步行街,步行街两侧设置多家专卖店。

3.2娱乐区域

娱乐区域也是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吸引消费者的区域,多样化的娱乐设施,满足用户的基础娱乐区域,常见的包括电影院、KTV、游戏城、亲子游戏、情侣游戏、情景游戏等,多种娱乐方式能吸引更多的人流。

3.3餐饮区域

餐饮区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来说,居住局人们对于一般服装或者零售的需求并不高,而对于餐饮区域却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是消费主力形式。餐饮区域可以选择固定位置集合以及沿路小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餐饮消费需求。

3.4造景

中庭造景是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营造良好购物环境的重要标准,也能在商业建筑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驻足观赏,美化购物环境,也能疏散人群,各个角落的造景也能让多家购物场所映入消费者眼帘,更容易找到目的地。

3.5停车场

设计高质量的停车场能方便消费者的消费,甚至可以成为消费者消费的决定性因素,一般会在外部设置足够的停车位,方便消费者停车,为了避免占用较大面积,往往会选择地下停车场,这就需要合理设计车库。同时,协调好货车、人员、快递、出租车、卸货区域等多方面的场地和通道,尽最大可能实现人车分流。设计合理的入口数量和位置,技能方便消费者的停车,也能避免混乱,一般选择街角位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观念,原本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而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能将多种消费有效的结合,通过场地、空间、人员流动等多方面的设计,既能体现现代商业的功能,也能满足消费者对于购物消费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馨.商业街建筑设计构想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106.

[2]许梦婕.居住区体验型商业街建筑设计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66.

商业模式的常见类型范文第8篇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sponsored by Qing Lan Project);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系统视角的商业模式内生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YK12-05-0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规模经济背景下企业利润创造的内在逻輯,即“产量中心”、“成本中心”逻輯,以及与之适应的商业模式设计的市场基础。同时,分析了个性化市场条件下利润创造的逻輯,即“客户中心”、“价格中心”的逻輯。文章指出传统规模经济的市场基础正在逐步消失,个性化需求市场正逐步形成,企业必须转变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范式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关键词:利润创造 规模经济 个性化 商业模式

创造利润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即可。但是,简单的利润公式中蕴含着“如何增加收入”,“如何降低成本”这样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在商业领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即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问题。两家在产品、服务、市场及其他要素方面完全相同的企业,盈利能力可能完全不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利润的方式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经营者“解构”利润公式方式的不同,对利润公式的不同“解构”方式代表了不同的利润创造思维。

规模经济背景下利润创造的逻輯

传统经济时代,企业通常按照如下方式“解构”利润公式:

P=R-C =AP×Q-(VC+FC)= AP×Q-(Q×UVC+FC)= AP×Q-Q×UVC-FC = Q×(AP-UVC)-FC

式中:AP为平均销售单价;Q为产量或者销量;FC为固定成本;VC为变动成本;UVC为单位变动成本。

根据这一解构方法,利润创造的逻輯也就随之而出。首先,销售价格(AP)方面,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价格比较敏感,提高价格往往导致销量下降,因此,通过提高价格增加销售收入未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提高销量(Q)就成了企业优先考虑的增收方法。传统经济时代,市场基本处于短缺状态,增加产量并未遭遇太大的销售阻碍,产量基本能够与销量平衡,销量的提升显著地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其次,成本方面,企业发现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变动成本(UVC)会显著下降,同时由于分摊效应,固定成本(FC)也被摊薄,产品的平均成本(AUC)就能降低。可见,增加产量不仅能够增加销售收入,还能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利润创造的根本任务就在如何增加产量上了。

上述利润创造逻輯遵循的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原理。规模经济原理的内在逻輯是:随着产量的增加,一方面,工人的熟练程度增加,效率提高,制造费用显著下降;同时,由于可以共享生产设施和其他资源,新增产量所需投入降低,管理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批量采购,企业原材料、零部件等资源也容易获得数量方面的折扣,从而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这样一来,产品平均成本就会明显下降。低成本使得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价,降低又会刺激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反过来刺激产量的提高,产量提高进一步促使成本下降,如此,企业进入扩张的良性循环(见图1)。“市场份额增加,利润随之而来”是传统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者比较常见的思维方式,扩张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成为经营者的使命,也是评价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

个性化需求背景下利润创造的逻輯

规模经济原理的基本假设有两条:一是成本随产量下降,二是产量等于销量。我们需要对这些假设做出一番审视,以便检验它们是否还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一)成本随着产量下降解析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成本可以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前者主要包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等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科目,后者则包括客户寻找、市场交易、风险承担等市场风险成本项目。这种关于成本类型的划分方法与传统的成本会计对成本的划分是不同的。根据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传统成本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个基本项目,这种划分方法是以制造为核心的成本管理范式,是典型的“产品中心”式的思维方式,即主要从企业内部出发考察成本问题,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计量不容易确定的外部风险成本时,成本会计主要采用坏帐损失、或有损失等方法处理,这样的会计方法在处理外部成本时均存在明显的技术性缺陷,容易被人为操控,无法从根本上管理外部成本。规模经济原理就是遵循这样的成本划分逻輯,奉行 “产品中心”的成本管理思想,对外部成本的关注不够深入,更没有转变为以“市场中心”的方式对待成本问题。

传统经济时代,市场基本处于短缺状态,企业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寻找客户、研究市场需求、开展合同谈判等,企业的外部成本较低,外部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显然,获取利润的关键就在如何降低内部成本上了。传统的“产品中心”成本划分方法适应了这样的市场环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企业的成本状况。规模经济原理正好反映了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内部成本降低这一规律,所谓的规模经济效应主要是指生产上的“内部生产的规模效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