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商业模式

物联网商业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邮政物流;商业模式

1概述

物联网是使用各种信息传感识别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形成一个广泛的网络实体[1]。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连接下,它可以促使人和人的连接,人和物体的连接,物体和物体的连接。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改变产业结构。在它的影响下,内部产业的渗透和集成将继续出现。然而这个行业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缺乏规模经济,这将阻碍快速传播和大规模的商业发展[2]。

2在邮政物流领域内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地方的实时跟踪和无纸化交易。邮政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在重点公路上的货物集装箱及航空公司等安装电子标签,当集装箱及航空公司接收到电子标签信号,再由GPS和GIS发送给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实现实时跟踪过程中货物订购,运输、储存和交付[3]。我们可以预见到,物联网很明显将成为一个改变邮政物流领域伟大的的操作方式,可以实现更好的跟踪、管理和调整货物集装箱、行李和表达等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相比传统的物流公司,物联网的优势:增加邮政物流交付中心的吞吐量,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减少浪费客户商品和不合逻辑的费用以提高公司的利益;缩短收发转换,和交付存储的过程、修改检查质量,并保存人力资源实现自动工作;实现灌装无纸化形式,因此,它可以从提高填充效率,从人类的错误中减少错误。

3在邮政物流领域内物联网对商业模式的建设和影响

邮政物流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此时沟通运营商将发挥关键作用,通信运营商有一个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网络基础,他们可以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服务网络支持物联网的发展。从而先进的通信网络和成功的运行经验会为邮政物流领域的物联网技术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中,通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将发挥优势和相互合作。系统集成商负责邮政物流的发展信息平台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而通信运营商负责邮政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网络操作和维护、业务推广、账单费用。这个模型允许企业之间最大化的整体效率,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利润增加、成本降低、服务水平,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它还为邮政物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它是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客户群体,同时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行业竞争力。物联网技术用通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转变成邮政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以实现合理的组合和高效的生产使用因素,减少运营成本,产生巨大直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成本太高将阻碍一些公司的发展。因此,作为邮政物流,它可以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邮政物流领域关于物联网应用的工业供应链有两个流向:一个是物流,从芯片商开始,以结束用户。这是一个单向流动,追求快速度,短距离、低成本;另一种是支付流程,这是货币流通的流动形成。支付流动是单向流动从最终用户到芯片商人,目标是精度,快速和无对手的[4]。物联网技术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邮政逻辑系统系统整合的问题,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对商业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结论

作为一种新技术,物联网目前在中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为了达到人与人、人与对象、对象和人、对象和对象之间的互操作,,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基于需求和对各方相关产业链都有好处的合理的业务模型。本文集中于邮政物流领域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是先进技术和邮政物流行业充分整合的结果。开放和合作是提升物联网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邮政物流供应链领域里需要物联网技术的那部分共同促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并建立一个共赢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个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上处于真正的领先地位,并发挥中国信息工业建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庞娟.无线电频率识别的应用(RFID)技术在中国邮政物流(中文).[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2]郑春平.射频识别技术的集成与物流系统(中文)[J].物流技术,2008,38-40.

[3]孙广福.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和分布(中文)[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2篇

但如今“土豪”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了,电信运营商企业一度找不到物联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过程中最合适的位置,不是没有位置,而是不知道哪个位置最容易登顶。随蓿《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训划》出台,更是如在运营商们犹豫不决的当口打响了令枪一般,催促着他们朝着既定的轨道往前跑。

在物联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进程中,电信运营企业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应用服务的先锋还是通信管道的支撑,或者是运营平台的主导?此次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电信运营企业是物联网应用服务的重要提供者,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前驱创新者,也是物联网产业的主要组成者。

来看看关键词,运营商的身份有3个:提供者、前驱创新者,主要组成者。运营商是应用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类似苹果公司这样的OTT领先者的带动下,电信运营商正在越来越加速成为信息和内容的“管道”提供商。OTT业务能高度契合用户需求,因此受OTT业务影响,运营商的很多业务如短彩业务、传统话音业务都在严重流失。在面临阻断、资费减免、推出自有OTT业务的可能性都比较低的情况下,运营商可能采用的模式就是对OTT业务推出额外费用和与OTT合作,然而如此一来,配角命运便在所难免。

而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成形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现在正亟待被提出、被发掘,因此在从传统业务转型信息时代、有着丰富经验的传统通讯即电信运营商们,便被摆在了商业模式创新前驱的位置上。物联网产业链包括传感器、芯片制造、设备制造、网络服务、网络运营、软件开发,内容服务,应用标准、行业应用咨询等,运营商将在其中扮演智能通信管道和运营支撑平台的作用。在运营支撑平台方面,电信运营商的操作之法确有值得借鉴之处,对整个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探讨具有一定价值,但正因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只是物联网产业的主要组成者一样,其商业模式的价值也仅在于“前驱创新者”。

运营商想在物联网领域称雄的计划似乎被政策给打乱了,如此“陪跑”的参与进物联网的行动计划,对运营商而言是一场已经预料得到的激烈竞争。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物联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基础业务方面,从新一届政府逐步放开电信运营商限制和鼓励多种资本进入电信运营商的政策来看,这个蛋糕已经在业界面前开始膨胀了。但运营商不能仅满足于通信基础业务,它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况且,虚拟运营商对市场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巨大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冲击运营商。而此外,运营商资源占用与收益的不匹配也在加剧盈利压力,如微信、QQ数据流量贡献仅为10%,却占用60%信令资源,给运营商自身的盈利空间造成极大影响。因而除了基础服务,运营商的触角也仲到了智能终端市场上,试水自主品牌智能首机成为了运营商们赚外快的时髦策略。数据也表明运营商试水智能于机的举措收益颇丰。据ABI Research报告统引,2006年底之前全球有5400万部移动运营商自有品牌手机推向市场。仅2006年一年,运营商自有品牌手机占全部手机市场超过5%份额,给运营商带来87亿美元收入。2011年,运营商自有品牌手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7亿部。如此看来强势插入参与进设备制造的环节,对运营商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尝鲜和试水。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3篇

周的观点是:“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竞争对手打,但有一个对手你是打不过的,那就是趋势。趋势一旦爆发,就不会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它会积蓄力量于无形,最后突然爆发出雪崩效应。任何不愿改变的力量都会在雪崩面前被毁灭,被市场边缘化。”这同马云的机关枪一说异曲同工。作为佐证,周鸿感慨说,“几年前,电商会不会冲击实体店这个问题大家还在争论不休。”

周鸿的这本书是根据他在各种场合发表的讲话整理而成,因此难免欠缺系统性。但通读下来,其实会发现周鸿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的理解主要是由对以下四个词语的阐述或者重新阐述组成。

第一个词语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这个词语的推动与风险投资人有关。所有的投资人都会要求来寻求投资的创业者讲清楚他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记得很清楚,田溯宁有次在采访中回忆他创办亚信时的经历,他坐在硅谷的投资人面前,投资人问他,亚信的Business Model是什么。这是田溯宁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他很紧张,问在越洋电话另一头的联合创始人丁健,“丁健,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丁健没有片刻迟疑地说:“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被普遍理解成“盈利模式”,这也是为什么“不赚钱”被很多人视为难以理解,称之为商业模式不成立。而周鸿的解释是:“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内容: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复合的模式,包括公司做什么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市场营销手法,盈利模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你应该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你究竟拿什么免费?这个东西会不会成为一项基础服务?通过免费能不能得到用户?在得到用户和免费的基础上,有没有机会做出新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用户愿意付费吗?如果你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不要因为只是盈利模式暂时不清晰,就否定它的整个商业模式。”周说。

互联网公司将“商业模式”的链条长度显现得更加清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用了很长时间在“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上,至于“收入模式”,在有风险资本支撑的情况下,往往是它们最后才考虑的事情。在盈利之前,它们忙于将产品做好,并且吸引尽量多的人来用它们的产品。从Google到Facebook莫不如是。但是“大公司看不懂新的模式,所以凭借老经验,对新生的事物报以嘲笑;但即使看懂了新的模式,它们又因为不愿意放弃既有的业务收入而错失转型良机,而这给了小公司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这就好像是中国的零售之王苏宁张近东在2011年时还在嘲笑京东的不赚钱,但在第二年他就发现,苏宁也需要全力去发展京东式电商。苏宁和张近东随后在电子商务上的投入和决心,可谓壮士断腕。但此时京东已经走得很远。

当然,最后公司也还是需要赚钱模式。周鸿说,互联网上的盈利模式只有三种,一种是利用互联网卖东西,如果是卖实体产品,就是电子商务,如果是销售金融产品,则是互联网金融。第二种是广告模式。当你拥有了海量的用户之后,广告价值也就随之产生。第三种则是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增值服务模式。

“再牛的互联网公司都逃不开这三种模式。但你一定要想办法获取最大用户群。”周鸿说。以奇虎360为例,360杀毒不赚钱,但是周鸿通过360的浏览器建立起了包括导航、搜索、网页游戏等赚钱的业务。

第二个词语是“创新”。对中国技术公司最多的指责就是它们总是在模仿和拷贝硅谷的创新模式,而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周鸿则对创新也做了自己的重新阐述。他认为,创新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那种创新,也就是发明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技术。第二种是从商业模式上创新,“把贵的东西做成便宜的,收费的做成免费的。”第三种是从体验上创新,“把复杂难用的东西变简单,把笨重的东西变便携。”

从张小龙开始,互联网企业家就开始乐谈人性,周鸿也不例外,“把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成免费,符合人性的需求。同样,把复杂的变简单,把笨重的变便携,也符合人性的需求……商业的本质就是让人性得到释放,颠覆式创新也不例外,归根结底就是怎样满足人性。”

按照周鸿对创新的解释,“免费”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属于他所讲的第二种创新模式。周鸿对免费的推崇已经人所共知。也正是他用免费杀毒的模式颠覆掉了传统的杀毒软件行业。

在这本自述里,周鸿对何种服务需要免费又做了界定:“只要是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需要的服务,我们就认为它是基础服务,基础服务一定是免费的,这样的话不会形成价值歧视。就是说,只要这种服务是每个人都一定要用的,我一定免费提供。增值服务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这个比例可能会相当低,所以这种服务一定要收费。”

第三词语是“用户”。周鸿格外强调“客户”和“用户”的差别。“以前你把东西忽悠出去,让客户购买了就达到目的了。现在则不同,用户是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人,但他们未必向你付费……你把东西卖出去或者送出去,用户才刚刚开始跟你打交道。你恨不得通过你的产品和服务,每天都让用户感知到你的存在,让用户感受到你的价值。”

用户这个概念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链条被拉长紧密相关。用户存在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每个环节之中。最初通过“免费”或“性价比”将尽可能多的用户吸引来,然后因为这个环节难以产生盈利,又必须用尽办法将用户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这个链条中,直至在这个链条的某一个环节产生盈利,完成商业模式的闭环。因此在互联网公司中形成了“拜用户教”。

周鸿的表述是:“(要)把用户体验从一种工具变成一种信仰。CEO不是首席执行官,而是首席体验官”;“我们只有用户这一个盟友,所以只要涉及用户体验,对用户有价值,普通员工也可以我的观点”;“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不能对用户发脾气,所以做产品必定是个痛苦的过程”。

第四个词语是“产品”。“产品”和“产品经理”这两个词语近两年红极一时。周鸿的产品观是,第一,行胜于言。“任何美妙的想法,都不如先把它简单地做出一点点,拿到市场上做试验:一旦对了,马上能看到增长,并能迅速跟进;一旦不对,调整成本也很低。”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4篇

在物联网的世界,科技产品必须更加契合用户具体的个别生活场景,科技行业的商业模式因此将出现本质性的变化。我们认为,五个主要的模式转移将驱动物联网时期的商业策略:

一、从横向拉通(Horizontal)到重视垂直行业特性(Vertical)

首先是市场构成。在智能手机时期,绝大多数的科技厂商聚焦于整体价值链中的一环,如芯片或终端制造,通过硬件的销售进行跨行业的横向拉通。在此商业模式下,众多的厂商在单一庞大市场中进行竞争,试图创造自身的差异化价值(如性价比、用户体验等)。然而,物联网时期的庞大商机将被分散在众多个较小的垂直行业,而不同行业将塑造自身对于物联网科技的独特需求。在物联网时代,深刻地了解这些需求并提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是致胜关键。

BCG的调研显示,至2020年,有别于高度整合的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规模近两万亿元人民币的物联网商机将平均地分散在十个主要的垂直行业。其中,以运输、制造及公共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最为旺盛(如下图)。

二、从通用(Generic)到针对使用场景(Use cases)

第二个关键的模式转移是生态圈将针对具体的使用场景(Use case)来构建。在智能手机时期,可先建立一个整合的通用平台(如iPhone)再吸引开发商建立应用(如游戏、教育等APP),在短时间内建立生态圈规模。但在物联网时期,产品和服务必须从设定极为明确的使用场景出发,避免过度投资于硬件使前期成本过高,或使用过度耗能的元件让使用者体验欠佳(此点对穿戴式装置尤其重要)。如前文中提到的Fitbit,因为锁定目标客群追踪运动数据的特定使用场景,进而避免在硬件中进行繁复的计算、以及高清晰度屏幕的投资。

三、从硬件(Hardware)到注重软件或服务(Software and service)

因为相对于智能机,物联网解决方案不一定需要高效能、高利润的硬件(如AP),硬件在物联网带来的价值占比将逐步减小。在物联网时代,厂商必须通过应用软件或服务创造大部分的营收。

举例而言,若以iPhone 6和FitBit Flex作为智能手机时期及物联网时期的代表产品,并仔细分析两个产品的成本构成,我们会发现两个不同时期产品的硬件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从43%大幅下降到17%,而投资大幅地向软件、服务甚至是品牌经营转移(如下图)。

四、从科技企业主导(Tech only)到与各垂直行业合作(Domain partnership)

在过去泛平台的竞争环境中,领先的硬件及完善周边生态圈是致胜关键,因此科技行业本身就得以通过技术创造市场的发展。然而,在物联网时代,针对各个行业及使用场景的深刻认知(know-how)将是创造差异化服务的核心。因此,市场的发展将从科技行业主导逐步转向由科技行业与各垂直行业合作共赢的模式。

在此模式中,科技行业的价值创造在于技术、生态圈的建立及供应链的管理,而垂直行业厂商则能提供具体的使用场景、品牌、渠道及客户基础。

五、从快速跟随(Fast follower)到先发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

最后,物联网时期的竞争策略也会随着上述四个模式转移产生变化。在智能手机时期,市场领先者将受到成本较低的跟随者的高度威胁。截至2015年,起步较晚的国内智能手机三巨头(华为、联想、小米)合计出货量已与三星及苹果的总和在伯仲之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反地,在物联网时期,我们认为低成本、快速跟随的竞争模式将不再强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显著的先发优势。关键在于物联网时期的领先者能够藉由累积用户信息及锁定垂直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进入障碍。

具体而言,领先厂商可通过更完善的用户信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形成强者益强的良性循环。同时,因为各垂直行业的优秀合作伙伴数量有限(考虑品牌、渠道、客户基础、对科技的接纳程度等)领先进入垂直领域的ICT厂商将可能享有提早锁定(lock in)合作厂商的优势。

结合上述的五大模式转移,我们认为在物联网时期共有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一、在特定使用场景中通过合理的低价贩售硬件:科技企业在特定的垂直行业中探寻尚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并依此场景设计对应的硬件。同时,通过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快速建立用户基础。此类型的商业战略获利模式与智能手机时期并无本质差异,厂商将在硬件出售时候获得营收。小米手环是此类型战略在国内的代表性产品。

二、通过数据的串联提供服务:在各别硬件的贩售之外,数据的串联将是物联网时期的关键应用。举例而言,儿童卫士360的儿童智慧手表通过移动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记录儿童行动轨迹,进而提供紧急求救的功能。不同于前述模式,此类型服务将不再只是通过一次性的硬件贩售获得营收,而是与使用者建立较为长久的互动关系。

三、通过数据建立客户洞察进而提供相关服务:在积累用户基础的同时,厂商在尊重消费者隐私的前提下必须有效地收集具有商业价值的用户信息,同时增加对计算及分析能力的投资,提高自身对于消费者的了解与独特认知。最后,将信息通过服务的方式创造利润,并形成良性循环。此类型战略的营收回收期较长,但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将高于前两种模式。Fitbit在有效收集客户资讯后提供每年的订制化的私人健身教练服务就是此类模式的代表。

对科技行业的启示

物联网科技驱动的模式转移将带来巨大的商机。然而,BCG认为有三个关键的阻力将限制现在科技行业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潜力:

一、僵化的组织与管理:现有科技业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的设计聚焦于发展横向拉通的整合平台。对大多数公司来说,"规模"仍是评估商业机会最核心的考量要素。因此,面对物联网时期多而小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机会,许多公司会持有保留的态度。

二、与现有利益的冲突:发展物联网商机必须对垂直行业有深刻了解,进而在价值链上做服务的垂直延伸,而这些延伸的服务往往将冲击现有的客户(如关键零组件制造商开始涉及与终端客户互动的具体服务)。在短期的利益考量下,许多科技公司将对许多潜在的商机裹足不前。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5篇

“小米手机今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这是一个奇迹。”

根据小米公司最近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小米手机每月发货量在50万台以上,月营收逾10亿元。截至5月10日,小米手机共出货200万台以上。

500万台,如何解读这一数字?王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移动终端白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18亿。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品牌厂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华为1900万台、中兴1300万台、酷派700万台、联想400万台。

成立于2010年4月的小米公司。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圈外人进入到了手机行业的第一方阵。

小米奇迹般的成长,让很多观望者如梦初醒。随后,手机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淘金潮”。

互联网企业混战手机市场

雷军在博客中写道,“创业就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于别人干过了但没有干成的事情。”

目前来看,雷军和小米手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然而,小米手机相比后来者并不拥有多少先发优势,不断加入竞争的互联网企业让手机市场的未来看上去并不那么美好。

紧跟小米的步伐,2011年12月,百度联合戴尔推出了搭载百度易平台的百度易手机。今年的5月,百度再度推出与长虹合作的搭载百度云服务的手机。

2012年4月,阿里巴巴与手机厂商天语合作推出的新一代阿里云智能手机大黄蜂正式预售。在谈到目前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终端制造时候,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架构师、阿里云计算总裁王坚表示,今天不是做手机人太多,而是做手机人太少了,只有进入这个市场人足够多了起来,我们这个行业才能发展壮大。

今年5月,随着一贯以“搅局者”示人的奇虎360和周鸿祎的加入,国产智能手机的战场变得更加混乱。就在5月18日小米手机青春版开卖的同一天,奇虎360也宣布推出了旗下首款360特供机“华为闪耀”。这样的“巧遇”并非偶然,“不管在互联网你如何呼风唤雨,但在手机这块儿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周鸿祎毫不避讳的表达对手机市场的企图。

此外,有消息称盛大也将在6月份推出自己的手机Bambook Phone,着力整合盛大旗下的游戏、文学等多个平台资源。一向比较谨慎、低调的网易也透露将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网易CEO丁磊对此宣称,“网易非常重视这一波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所带来的机会,我们很希望把做得很好的工具软件、资讯类产品和效率软件放在移动终端上。”

喧嚣背后,腾讯、新浪、人人网等多家还在围观的互联网企业也都传出对手机市场的兴趣。一时间,互联网最流行的不是搞好主业,“造手机”似乎才是各家最为关心的焦点。

不过,在HTC的元老级人物,多普达公司的前创始人杨兴平看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多是在盲目地跟风做手机,“与互联网行业相比,手机这个行业是一个更大的红海,从一个红海跳到另一个红海,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也表示,“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做手机会失败。互联网与手机两个产业差别巨大、企业基因不同,更主要的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只是为了嵌入自己的服务,争夺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做手机不但不加分,还要扣分,但也不排除会有一些可能成功,如果它们能够突破上述问题。”

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

即便作为竞争对手,奇虎360的董事长周鸿祎也多次表示,“对小米手机这种模式持肯定态度,它是第一个做互联网手机的”。

在雷军眼中,小米最早开始利用整个互联网行业运作规律,运作手机行业。雷军认为,要用互联网思想来武装自己。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你用这种方法论就能把握住互联网的精髓了,小米的成功即源于此。

一般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手机作为硬件,就会有调研、研发、生产、品控、仓储、配送、推广、售后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这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手机厂商面临商业风险。

小米手机采取的是“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模式。小米手机所搭载的米聊,MIUI为小米聚集了忠实的“米粉”,而按照摩尔定律来处理手机硬件的商业模式,保证了小米在硬件上的稳定利润。小米相比于传统手机厂商更加完善的互联网服务,不仅使小米能够及时处理用户回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订购控制产量,削减中间环节和广告成本。

小米将互联网商业模式引入手机行业的做法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不少灵感,随后涉足手机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们试图将手机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更加简洁化。

目前,阿里巴巴、百度、盛大、奇虎360等进入手机领域,均是以互联网平台和软件应用为主,采取“软件+互联网服务”模式,通过嵌入网络终端的方式,与手机厂商合作,而硬件制造、销售、手机质量和售后都由手机厂商负责,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周鸿祎认为,纯粹靠手机硬件销售获益的时代已经不再,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将一次性卖硬件变为长期的服务收费,是未来的趋势。互联网产业和手机产业这两个产业最终会剧烈地碰撞,最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厂商的进入手机领域,会对传统手机行业形成重大冲击。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来势汹汹,传统手机行业的运作方式将会向互联网模式转变。互联网企业一定会以他们的思维改变手机的传统生产、制造、营销、销售、应用的方式。手机的互联网化还没有完全清晰的商化模式,但这已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6篇

移动互联网很多商业模式,在传统领域是没有办法理解、没有办法拓展,没有办法想象的。不是这个世界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

你能理解产品免费而且挣钱挣得盆满钵满?你能理解“零费用”口碑传播比投入亿元的电视广告效果更好、更精准、更有效?你能理解几个普通发烧友在地下车库鼓捣的产品甚至可以融资几千万美金而且造就一个产业?

免费比收费更重要

360周鸿祎在一次演讲中说:2008年我们开始做免费杀毒的时候,传统杀毒厂商真的不理解。他们就觉得说我们卖了二十年杀毒软件,周鸿祎怎么能免费干下去呢?杀毒厂商是真心相信周鸿祎是一个骗子。

其实360是非常挣钱的,老周的商业智慧在于靠简单实用的小白客户端产品起家,但却不向用户收一分钱,渗透性很强,只有当用户用着爽、离不开的时候,360才能稳稳地挣“流量贩子”钱。360在线营销服务卖广告位挣钱、搜索引擎转化挣钱、页游联运挣钱,甚至远程修个电脑也挣钱。

在传统企业中,如果说一切都免费,那么是否都不挣钱了?还靠什么活下来呢?实际上,免费策略来自于收费产品的补贴,用户和顾客是有区别的。

用户是不挣钱,但是顾客是挣钱,就是看你有多少用户、多少顾客?顾客最终购买你的产品,用户会参与到你的产品;顾客会支付费用,用户会帮助你的产品。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货品化,即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高利润的新产品逐渐由于竞争的加剧和进入成本趋低而变成稀松平常且利润微薄的产品。而这种渐近线的经济理论,说明任何事物最终将成为商品,价格会无限制的趋向于零。

当货品化出现之后,产品接近于免费;而互联网催化了这种免费的进程;免费经济并非来自互联网,而是被互联网放大。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49-05

新世纪以来,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思维快速渗透,对产业领域的冲击和改造日益显现,依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些年,河南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企业案例。但是,总体上看,河南各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适宜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氛围远未形成,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不高。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省乃至我国都应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选择适合省情国情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理论述评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并没有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逐渐形成共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持续盈利的目标,整合内外各要素,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可复制的价值链体系和生态系统。通俗地讲,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2001)。如果说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那么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必然面临着瓦解与重塑,企业必须因应时代变化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创造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重点委托课题《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组长:完世伟、赵然。课题组成员:王芳、李国英、武文超、石涛、赵西三。执笔人:赵西三。

新价值、满足新需求。Chesbrough(2002)、Osterwalder(2005)、Morris(2005)等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简言之,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与提炼,王冬雪、董大海(2012,2014)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营销学等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江晓兴(2012)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判断产业链利润区所在,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围绕最高利润区重塑商业模式。还有些学者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王永兴,2013;李扬,2014)。

2.产业互联网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新革命,互联网对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驱动力。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消费者个人体验,而产业互联网渗透领域更加广泛,主要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生产、交易、融资、营销、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利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改造,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易欢欢,2014)。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产业,互联网渗入到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曹淑敏,2014)。田溯宁、丁健(2014)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大数据,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将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大数据”为核心,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2014年7月,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认为中国正从消费者主导型互联网向企业主导型互联网转变,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互联网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达到22%。

从以上理论梳理可以看出,一是理论滞后于实践,现有研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路径等进行了理论提炼,但是,近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成熟,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大多数学者缺乏新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背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现有研究系统性不强,而一些企业家的体悟、总结往往又缺乏系统性。二是中国学者相关研究滞后,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复制者”或“抄袭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企业已经具有全球一流的创新能力,余额宝、娱乐宝、微信、嘿店等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但是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分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无论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但也有一些企业通过适应消费需求、创新商业模式等仍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业中,河南逸阳女裤2013年线上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在天猫的女裤品类中排名第一,2013年“双11”当天逸阳旗舰店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0%,再次刷新了中国女裤电商销量的记录。中国产业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一般性产品、低层次产品比重大,产业附加值偏低,在新常态下,许多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开辟新空间。

2.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变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体,新生代消费者在信息渠道、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支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催生了新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生代更注重体验经济,对互联网更熟悉,对移动终端和“指尖上的消费”更依赖,易观智库①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其中30岁以下占比接近60%,40岁以上占比不到10%。1995年以后出生的伴随互联网长大的“Z一代”正在走向各行各业的关键工作岗位,甚至已经创业成为企业家,将主导商业模式的演进与演替。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作为员工与管理层,他们也在影响与革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海尔、联想的员工创客化就是对这一变化的回应。消费者群体结构的这种深刻变化无疑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出了要求。

3.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体感交互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将推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的跨界变革,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持续深化,从营销环节向研发、生产、供应链、价值链等环节全面渗透,各类APP应用被开发出来,不断塑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各类企业均在抓住转型机遇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否则将会被信息时代淘汰。

4.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理念正在落地转化为现实,核心均是依托新技术、整合产业价值链,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组织。中国制造业也在充分借鉴新工业发展理念,推进智能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家电、服装、装备等工业领域内一大批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型,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post-mass)生产的产业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任何企业如果不抓住本轮机遇就可能拉大差距。

三、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与问题

1.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

(1)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提供了创新空间。新一代消费主体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非常熟悉,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1―6月,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当前河南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居全国第8位,成为进入支付宝交易额前10大省份。2014年上半年河南电子商务交易额2816亿元,增长34.1%,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突破428亿元,同比增长47.6%。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为各类企业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入驻丰富了创新载体。近几年,河南抓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微软的公有云、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浪潮的云计算等第三方平台纷纷入驻,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载体与平台。以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为例,已经开通了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漯河、南阳、镇平等7个产业带,涉及服装、药材、工艺品、打火机、轴承、食品等诸多行业,入驻企业上千家,借助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平台模式,扩大了销售额,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快速实现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

(3)本土企业依托互联网的创新案例提供了借鉴与激励。河南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如逸阳女裤、好想你、黎明重工的电商模式创新。从区域视角看,郑州跨境E贸易、新乡车电分离的换电式电动车推广模式等在全国开创先河。以郑州跨境E贸易为例,项目运营以来,已经直通世界13个城市、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为100余家商户提供实货测试服务,已有备案企业131家,备案商品25223种,韩国企业2000余家,德国企业310余家,并且吸引本地电商迅速崛起,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区等产业逐渐集聚起来。这些本土创新案例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激励。

(4)不断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了商业模式创新基础。近几年,河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3G网络乡镇以上全覆盖、行政村光纤村村通、自然村宽带村村通。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工程――“河南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阿里巴巴、微软、浪潮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陆续入驻,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条件。

2.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商业模式创新认知不够。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不够,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平台接触不多,缺乏危机感。各级政府习惯于抓大工业、大项目,对于如何促进创新创业认识水平不高,政府职能从直接抓项目转向提供服务和环境的路径还没有理顺。同时,未来创新创业主要靠边缘性小微企业和80、90后群体,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这一转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2)商业模式创新氛围不足。目前,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政策措施体系较为完善,政府服务能力较强,与国外联系紧密,各类创业论坛、交流会、赛事活动等持续不断,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创业引导资金容易找到,创业投资项目案例较多。根据投中研究院②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市场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683起,北京、上海、广东合计占比超过65%,河南只有7笔,甚至低于四川、重庆、湖北等中西部省市。相比之下,河南目前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缺乏创业人员交流、创业资源对接的平台和载体,创业资源不能与创业人员有效对接,政府在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缺位明显。

(3)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支撑薄弱。人才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主要是拥有大批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同背景、领域的人才碰撞交流催生出持续的商业模式。尤其对类似于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创新型企业,会培育大批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今后有可能自主创业。但是,河南缺乏这样的企业,也缺乏对高层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占河南比重较大的传统产业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新生代员工比例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平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

(4)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偏弱。在很多领域,河南企业仍然以低价竞争和产品盈利为主,商业模式创新还停留于表面,与消费需求脱节严重。如一些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使用相对传统的广告宣传等营销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物联网等商业模式创新十分活跃的新兴行业,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相对滞后,对政府的扶持与投入还存在较多的“等、靠、要”现象,难以形成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拥有很强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力,但由于资源条件和资金压力限制,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四、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1.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面临问题,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传承和创新齐驱、外引与内培共进,引导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跨界融合,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友好型的区域生态系统。

(1)突出五大路径。积极推进各行各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创客化、移动化。一是网络化。推进企业强化互联网意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变化,依托网络资源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数字化。引导企业采纳数字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营销、设计、生产、交付、服务等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三是服务化。推进企业向研发、品牌、渠道、服务等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发展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四是创客化。适应新生代劳动力特征,大力倡导创客文化,推进企业内部员工创客化,变革组织结构,重塑业务流程,培育创新创业氛围。五是移动化。抓住移动端发展机遇,挖潜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移动技术优化提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围绕移动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创建全新的业务模式。

(2)打造三类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商业模式创新平台。一是创新平台。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围绕重点行业,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中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搭建行业内创新、交流平台。二是创业平台。积极培育各类孵化器、创客空间、众筹平台等,重点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打造创业平台,支持自发组织的创客空间发展,支持企业、社会资金创办各类创客空间,吸引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三是第三方平台。促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设立区域性创业中心、区域型创业基地等,引导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为企业提供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方平台。

(3)强化六大支撑。持续强化政策、载体、人才、社会组织、信息网络、金融等六大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建立健全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对网络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的创业园。二是载体支撑。培育发展创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三是人才支撑。依托各类创业园、孵化器、试点园区等集聚高端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社会组织支撑。简化审批流程,支持各类促进创新创业的协会、联盟、学会等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五是信息网络支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互通互联水平,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网速高地。六是金融支撑。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基金、创投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机构等蓬勃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2.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1)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新创业的土壤,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形成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一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商业模式创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创业者、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家等与各类企业、创新项目进行对接,提供高端交流平台。二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引导有关机构举办商业模式创新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学者,对本土企业家、营销主管、研发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大赛,引导各类企业举办专题创新创业竞赛。四是引导自发出现的创新创业沙龙健康发展,对企业、协会组织的创客分享会、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大力支持,扩大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联盟组织等积极举办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强化交流合作。

(2)发展壮大一批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无缝对接。一是引导各领域领军企业发起创建商业模式创新联盟以及各类专业创新联盟,提供高端对接平台。二是引导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推动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新创业组织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如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孵化与风格创新”论坛,组织42家企业家赴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汉帛集团、中国网商城、东部网商园、四季青服装电商集散中心等商务考察学习。

(3)转变政府管理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创新对发展软环境的要求更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打造“类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一是工作重点由抓硬建设向抓软环境转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放开、简化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注册、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环境,对企业落户过程中的各种手续、项目申报、贷款融资等,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招商引资由关注重资产项目向关注轻资产项目转型。应更加关注轻资产型企业,更加关注新兴领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以及尚处在孵化阶段、产业化初期的项目。三是服务方式由传统实体方式向在线即时通讯方式转型。积极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府及科技、工商、商务、工信、发改等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满足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信息需求,引导各地在即时通讯平台开设多部门参与的“移动政务大厅”。

(4)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等,引导各地加快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强化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的硬软件支撑。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专项。建议加快完善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互动互联,打通“信息孤岛”,并在某些特殊区域打造“网速高地”。二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培计划。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成具有“特定区域、特殊制度、特别政策、特有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创业。三是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计划。建议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方案,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引导各部门、各行业建立资源云平台,推进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快数据共享。

注释

①易观国际是中国互联网化市场最大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旗下三大业务线:易观信媒、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和易观智库。②投中研究院隶属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江晓兴.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线路图[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2]马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4]李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3).

物联网商业模式范文第8篇

几年前,物联网概念被热炒,国内企业一窝蜂地争相搭“顺风车”,可是经过一段沉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些投资者发现无法从中“赚大钱”,又争相撤资,于是“物联网”成为令一些国内企业“提不起精神”的词汇。一方面,这些企业的做法体现出短视、急功近利的一面;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也确实没有像这些企业预期的那样,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

近两年,通过直接采访或间接了解发现,很多外企都在加大力度(资金和人才)深挖物联网产业或者说所谓的嵌入式市场。例如,英特尔通过不断提升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以及配套软件开发的能力,提升在物联网产业中的话语权。而TI、Marvell、飞思卡尔、高通等芯片巨头也都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物联网领域解决方案,在功耗、安全、性价比、易用性等领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这些企业眼光非常长远,在资金和技术实力上也领先于国内企业。但无论如何,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之一,它所强调的物与物直接连接和信息交换将是未来智慧城市、智能化生产,甚至是人们智慧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毋庸置疑,物联网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那为什么我国物联网产业几年后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相较于技术,应用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和很多高科技产业类似,应用牵引才是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超前,拥有这项技术的公司反而可能成为“先烈”,技术落后当然也不行。只有技术合上应用的节拍,才能找到商业模式,并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产业链良性互动,企业“赚钱”则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对于很多人认为“高大上”的物联网产业,企业应该将思路瞄向微观,从百姓的吃穿住行、制造业工厂、医疗卫生等最微观的需求出发,用技术和产品创造满足这些微观需求的应用,让应用牵着产业大步向前走。

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在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应用及商业模式上给予了关注和支持,积极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工信部近期印发的《要点》,同样也强调了引导和督促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确定物联网发展定位,有序推进物联网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扶持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及应用推广的政策。结合地方典型应用需求,安排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在开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中,《要点》也明确指出了3大重点领域的应用: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智能化应用,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应用,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应用。这3大重点领域涵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环保、民生、健康、家居等方方面面,无疑为产业界指明了方向。另外,《要点》还强调“组织商业模式研究创新和推广”,建设国家优秀物联网商业模式及解决方案案例库,滚动更新,并对外,从而为应用保驾护航,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其实,一些国外企业在推销物联网解决方案时,也是紧密与应用相结合。比如当今高档社区对智能家居的需求、一些人型机构对智能安防的需求、一些热门的旅游景区对智慧旅游的需求等等。相信在政府的有效指导下,我国产业界只要能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将技术与需求相结合,让应用牵引产业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一定会更加充满活力。

专家观点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加长四块“短板“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提速,做强物联网产业链,要加长4块“短板”:一是为实现业务两化深度融合、装备一体化融合提供服务的创新设计产业,二是核心芯片、关键元器件、操作系统软件等专用的电子信息产业,三是在线实时可视化的定位与计量检测装备产业,四是云服务与云工程产业。从实践的角度看,上述4个方面都得到加强,才能做强物联网的产业链。

创新设计是实现业务“两化”深度融合、装备一体化融合的有效手段。它表现在创新设计能把信息化的装备硬件与信息化的各种软件融合为一体,融合到一个智能终端上;创新设计是系统装备生产企业与各部件、配件生产企业协同制造的龙头;创新设计可以使系统物联网装备与系统操作软件协同开发、同步集成;创新设计可以使业务物联网建没与运维水平建设的体系协调一致。

台积电董事长暨TSIA名誉理事长张忠谋:商机未来5-10年可望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