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直供直管 电力 废旧物资处置

引言:废旧物资管理遵循“合法合规,公平顺畅、规范有序”的原则,既管理流程规范,处置环节合法,以达到盘活公司资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废旧物资集约化管理。

1、废旧物资管理组织机构

废旧物资实物资产使用部门:是废旧物资直接管理单位,在所保管使用的资产、材料及工程物资符合报废处置条件时,要及时向项目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同时各实物资产使用单位,对退库前的实物资产的完整性负责,要保证废旧物资的完整,在废旧物资退库之前不得私自拆卸设备,不得私自处置。对不易移动和暂时存放变电站内的设备,负责代为保管。

2、废旧物资处理的基本流程及说明

工作流程:为确保废旧物资处置公平规范,实现处置收益最大化,要从废旧物资回收、废旧物资保管、废旧物资处置、废旧物资变卖收入等管理环节抓起:废旧物资实物管理部门、使用单位严格加强对拆除废旧物资的现场管理,废旧物资集中保管部门建立健全废旧物资移交手续,规范废旧物资保管台帐,定期盘点库存物资,及时进行公开处置变现,废旧物资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回笼处置收入,进行账务处理,形成对废旧物资的闭环管理。

3、关键环节的创新管理模式:

3.1 废旧物资退库环节是整个废旧物资处置的初始阶段,要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就要重视对源头的管控,要紧紧围绕退库这条主线,规范流程,突出责任。

主要采取的做法:

3.1.1以提高对废旧物资管理的认识为突破口,积极宣传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扭转员工,特别是基层职工的观念,使员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废旧物资管理工作。

3.1.2制定管理办法,细化、固化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明确废旧物资管理业务流程,以制度约束行为。为保证废旧物资退库环节的流转信息保持一致性、连贯性、完整性,设置统一完善的《废旧物资项目对应表》和《废旧物资移交清单》,并明确表单信息流转流程、各方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要求各相关部门按规定完整填写,以保持清单内容的一致,确保信息与实物保持一致,并为废旧物资管理责任考核提供信息记录依据。

3.1.3严格废旧物资报废计划的编制,要求物资需求部门在提物资需求计划时同步编制废旧物资报废计划。严格执行程序要求进行层级审批。对于大宗固定资产报废,审核是否有上报审批相关手续,财务人员有无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核销以及相关的会签审批。

3.1.4所有退库废旧物资必须过数、过磅计量并在移交清单签字确认,对重要设备变压器、开关柜等进行现场拍照确认相关配件是否齐全、完备,进一步规范废旧物资在周转过程中的交接工作,防范丢失风险和人员责任。

3.1.5开展废旧物资退库管理的效能检查,实施废旧物资退库管理全程跟踪监督,进一步规范废旧物资退库管理的流程,严肃查处废旧物资退库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规避人员违法违规风险,防止资产流失和不正当交易,提高废旧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

3.2废旧物资储存管理是废旧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该环节一般持续期间较长。该环节管理不善,措施不到位,同样会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资产贬值、资产流失。

主要采取的做法:

3.2.1加强仓库安全管理,安装电子围栏,定期检查仓库消防、防汛等设施,巡查安全隐患,保证仓库安全。保管员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识,仓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库人员擅自入库。

3.2.2废旧物资保管员在废旧物资接收时,进行现场清点,确保退库单据连续编号,单据记录完整;及时登记账册,做到日清月结。月底,在财务人员监督下盘点废旧物资,核对盘点废旧物资情况,形成废旧物资盘点报告,做到账实相符。审计监督部门不定期对废旧物资保管情况进行抽查,将检查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3.2.3对所有退回的废旧物资划分区域、分类摆放,要求分类清楚、标识鲜明、摆放整齐有序。

3.2.4减少该环节流转时间,加快废旧物资处置频率,定期汇总废旧物资处置计划,提请集团公司审批并进行集中处置。

3.2.5加强重点岗位人员教育,增强自我约束防范能力。通过扎实开展“学习制度,规范行为,廉洁从业”主题教育活动,督促保管人员认真学习与物资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物资管理制度,促使员工规范行为、廉洁从业,增强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发挥效能监察部门工作优势,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和教育。

3.3强化废旧物资出库过程监管,通过不相容职务职责划分,不相容岗位相互监督等手段以防范风险、规避风险。

该环节采取的做法:

3.3.1采用“先付款、后提货”的管理策略。在中标单位提货前,全额预收中标单位废旧物资款,杜绝废旧物资出售存在的资金风险

3.3.2强化现场装车、出库、过磅等过程管理和审查,参与人员均在废旧物资出库相关记录单据上签字,形成共同管理、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制约的管理机制。

3.3.3废旧物资管理专责在全程监装废旧物资的同时,坚持做到“一先后”,即废旧物资出库前第一个进入废旧物资现场,废旧物资装车完毕后,最后一个离开废旧物资现场,杜绝废旧物资流失风险。同时,对废旧物资出售进行全程记录,确保出售流程受监控。

4、现阶段废旧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1存在的问题:

4.1.1废旧物资的常规处置方式主要是先将其运回仓库集中保管,然后再进行集中处置。然而,部分废旧物资具有不易运输(如主变),或易贬值(如铁塔、导线)等,如将其先运回仓库再处置,运输成本或贬值损失较大。因此,常规处置方式不适合这类物资。对于具有这类特性的废旧物资,需要设计更加经济适宜的处理流程。

4.1.2目前废旧物资仓库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称重设备,废旧物资退库数量出入大,不利于废旧物资管理。

4.1.3在废旧物资价值评估方面,存在部分废旧物资评估价值与市场价值差距大,回收商对废旧物资竞拍不感兴趣,易造成流拍。

4.1.4部分变电设备由于检修工作安排的不及时,所报的大修、技改等项目的废旧设备虽然报废手续已办好,但是报废的变电站设备还在运行没有拆除,致使无法进行处置。

4.2改进措施:

4.2.1提高对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视程度,废旧物资回收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企业废旧物资的管理水平,同样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2.2加快标准化仓库的建设,为规范废旧物资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从而减轻人力物力,提高废旧物资管理手段和方式。

4.2.3针对难运输、易贬值等特点的废旧物资,建议可以使用现场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置,与常规处置方式相比,现场处置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二次搬运,从而节省运输和仓储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物资贬值和遗失等造成的损失。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精益生产;仓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11

1仓储精益管理的重要性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成本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通过对仓储管理进行细化和持续改进,识别和清除所有仓储管理中的浪费及不必要的物料,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生产中库存积压和原材料浪费等问题,实现损耗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2仓储管理中不符合精益生产的问题

2.1仓库存储能力不强,部分物料存放在库房外

仓库是长15米宽4米的长方体,并分割成3个相同的小间,只有3个货架和少量托板,空间较小,仓库面积和建筑物空间存在浪费,仓库的利用率低,货位布置不合理,物料标识不规范,物料堆放无规则,仓库的利用率低,影响生产效率。

2.2物料发放零散,小件物料损耗较大

物料发放采取的是现用现取的方式,物料发放不集中,容易漏发或混淆,并且领料时要等待仓管员取料、核对型号和数量,对生产时间也产生浪费。因为不能让工人等待太久,小件物料发放时经常不计数量,造成多次补料和不必要的损耗,多频率、小批量的物料领取,使生产经常中断,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按时交货。

2.3存在两年以上不使用的呆滞料,备件较多

由于是按项目生产,原材料采购都是按客户的需求,当客户变更技术要求时,部分材料也会更改,但其他项目又不能使用这些材料,致使部分材料成为呆滞料。还有一部分材料使用次数少用量小,但是采购时都是整包或整件,剩余量较大滞留时间长。重要材料都有备件,备件种类较多但并未统计,不能进入生产环节,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精益生产的要求。

3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1针对仓库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根据采购控制规定,将外购物资分为A、B、C 3类,3个库房分为大量存储区、小量存储区和退货区(呆滞料及废料),大量存储区存放A、B类材料;小量存储区存放C类材料,退货区存放呆滞料和废料。使3个库房充分利用起来,尽量不在库房外堆积材料,避免材料的丢失和混放产生浪费。

(2)采用横列式排放,根据物品分类目录规划仓位,小件采用货架摆放,大件托板放置。货位根据库房号、货架号、层次号、货位号四者统一编号,并在明显位置挂牌标识。货位布置要紧凑,便于收货、发货、检查,堆垛稳固通道流畅。

3.2针对发料零散和损耗大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根据生产日计划提前备料。生产日计划下达后,确定拣选的产品,明确产品存储位置,选择最短取货路线,到各货位分别取货,更改物品保管卡,将货物放置于备料区。备料制度的实行,减少了领料次数和等待时间,降低了生产时间的浪费。

(2)建立标准损耗量。大件、重要物料严格管控,争取实现零损耗;小件、次要物料称重计数,损耗控制在5%以内;易耗品物料损耗控制在10%以内。对超过损耗的行为进行倒追检查,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追责。

(3)建立和完善补料制度。在正常发料完成后,其余零散领料均为补料,如需补充材料要注明原因,并由班组长统一补料,补料次数尽量要少,对人为原因产生材料浪费要进行追责并予以处罚。

3.3针对存在呆滞料和备件多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呆滞料要进行预防,呆滞料和备件分类存放。在产品设计阶段反复和客户沟通,确定不再更改后下达生产任务,如采购完成后设计更改,应和客户沟通是否可替代,如不能替代应及时退货或更换。呆滞料和备件按材料分类目录划区存放在退货库,以便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退换。

(2)呆滞料和备件的内部消耗。通过替代使用、设计开发利用、二次开发利用等方式对呆滞料和备件进行消化,使呆滞料和备件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减少库存,提高材料利用率。对和现用材料型号规格相近的呆滞料或备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可进行替代使用;产品设计时可根据呆滞料进行专门的设计,或对呆滞料进行改造后进行再利用。

(3)呆滞料和备件的外部消耗。通过客户承担变更损失、原材料退回供应商或更换成其他材料等方式减少损失,降低可能会产生呆滞料的风险。备件如数量太多作用不大,可以在留够备用量后对剩下的进行出售。

参考文献

[1]杨杨.浅谈仓储精细化管理[J].经济视野,2015,(1).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3篇

辽宁销售仓储公司目前在管油库共16座,油库内主要装备由静设备、动设备、建筑设施、电仪设备、安技设备及特种设备组成,具有数目多种类杂的特点。各油库设备设施已实现由仓储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采买、统一维修,最大程度的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

二、管理概况

仓储分公司设备工程部编制设备管理制度,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操作卡、编制检维修规程并汇编成册下发执行,并计划搭建设备管理平台,确保对油库的主要设备在平台中实现采购、维修保养、设备报废等过程的管控,达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管理目标

①、实现精准计量。对仓储公司各油库液位仪进行全面维修和调校,保证液位仪的计量误差达标,实现凭借液位仪盘点,减少计量人员的上罐作业频次,将上罐作业变成有组织的可控作业,消除安全隐患。

②、制定仓储公司设备完好标准,实施设备区域承包制。首先组织专业人员制定设备设施完好标准,并通过培训及现场指导让各库熟知掌握。在此基础上各油库推行设备区域承包制度,将设备设施的管理责任到人,通过加强现场检查加大奖惩力度及开展管理评比竞赛等方式促进设备设施管理上水平。我们提出设备设施管理的原则是“设备可以旧,但不可以脏、乱、坏”。

③、完善监控系统。依据《仓储公司油库摄像监控配置标准》对各油库的监控视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或补充点位,实现高清晰、全覆盖、重点控、远传输的目标。同时按照省公司主要领导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实现‘可视化’管理的技术方案,为下一步系统升级做准备。

④、维保实现专业化。依据专业需求和地域划分情况选取资质强、技术精、服务好的维保队伍,通过签订服务框架协议框定服务内容、标准、单次服务费用、主要零配件价格等,从而统筹维修管理,改变以前维修主要依靠厂家,费用和服务质量得不到控制和保证的现象。并依托专业维保单位的现场巡检服务推进维修管理由被动式向主动、预知性维修改变。

⑤、开展设备创完好全年活动。全年开展两次设备专项治理活动,结合设备故障周报制度和设备巡查小组不定期到各库设备巡查,确保设备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使油库的设备完好率提升一个新高度。

⑥、组建公司自有维保力量。从油库抽调有基础有文凭的人员4名(信息系统、电工、机械、仪表),组成仓储公司维保队伍,采取设备厂家培训及参与维保队伍实际工作的方式使其尽快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达到可以独立判断设备故障解决简单故障的能力,从而彻底改变维修只能依靠厂家或维保队伍的短板,提升维修管理的质量和及时性。同时也是为公司储备专业管理人才。

⑦、建立消耗品仓库。建立公司级备品配件仓库,考虑设置在东陵油库,对各油库常用且采购困难、时间长的备品配件(如各种仪表电路板、电磁阀配件等)统一采购,集中管理,按需分发,达到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提升维修及时率的目的。

三、装备管理队伍状况

目前辽宁销售仓储分公司由机关部门设备工程部统一管理各油库设备设施,各油库指派分管设备主任一人及设备管理员若干。各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岗位能力评估,并由仓储公司设备工程部统一组织设备设施相关培训。

四、检查得分

序号

油库名称

分数

1

仓储公司

945

2

东陵

936

3

台山

942

4

瓦房店

925

5

大长山

902

6

首山

901

7

龙源

924

8

金山湾

948

9

王屯

961

10

盛大

958

11

鲅鱼圈

942

12

三家子

896

13

盖州

900

14

辽阳东

923

15

杨屯

930

16

铁岭

951

17

金沟

914

油库平均分

928

现场平均分

464

通过此次自查,共发现油库问题182项,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油罐基础及护坡完好度、油罐防火堤破损等基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油库设施老龄化严重,现仓储公司已申请费用进行逐步整改,逐一油库排查。

五、“四个评估”分析

1. 基础工作评估

目前仓储公司的基础工作为“合格”状态,经过一系列的隐患排查工作,各油库已基本杜绝“八小问题”,但个别油库存在基础设计资料缺失的情况,为今后项目改造增设障碍,现阶段设备工程部已着手联系各家设计院,完备油库基础资料。

2. 制度规程评估

仓储公司的制度规程处于“完善补充”阶段,仓储公司对于各项设备设施均建立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目前仓储公司共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9份,针对设备设施类操作规程24份。对于新制定及新修订的制度,设备工程部及时在每周工程例会各油库宣贯,但个别油库存在对制度吃不透悟不深的现象,针对此现象,设备工程部将加大制度下发后抽查理解情况的力度,确保各制度落实有效。

3. 人员素质评估

目前仓储公司人员素质在“胜任”状态,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巡回检查/维护保养能力均合格,但排除故障能力稍显不足,还需依靠厂家判断设备故障及发生原因,针对此问题,设备工程部已积极联系哈天源等厂家到库内为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工作技能。

4. 设备状态评估

仓储公司各油库设备状态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油库内设备设施普遍为2002-2005年的老旧设备,目前已进入装置寿命的中后期阶段,因此现运行设施存在一定风险。

六、工作亮点

1.设备创完好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油库集中化管理优势,将设备设施管理水平提升至新高度,及时消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持续改善设备面貌,我部开展所属16座油库范围内的设备创完好系列活动。为了确保活动取得成效,设备工程部制订了设备完好标准,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并在大石桥培训中心组织了集中培训,通过开展自查、互检、考核,油库自身整改和依托维保力量集中整治等活动提高设备完好率。2018全年度设备创完好系列活动自检项目汇总739项,互检项目汇总267项,完成整改944项。

通过制定设备完好标准,开展设备完好标准内容解读培训,组织设备创完好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仓储分公司及时消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强化设备设施标准化管理,并从根本上提升了员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降低员工对隐患问题的容忍度,切实将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在最近的两次集团公司对于王屯油库、金沟油库体系审核中,基本未发现“八小”隐患问题,有力的肯定了设备创完好活动的良好效果。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持续提升设备完好标准,深入推行区域承包,确保关键区域责任到人,号召油库领导班子带头打造付油岛管理标杆,力争实现根除油库“八小”隐患、设备养护达标率100%、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2.闲置设备调拨

仓储公司响应省公司号召,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促进闲置设备流通,把闲置资源变为可利用资源,今年在哈天源和大连佳力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完成关停油库闲置设备的统计工作,共登记输油泵、发电机、电液阀、下装鹤管等可利用设备17类364台,目前已经完成从大连庄河油库和抚顺矸子山油库调拨设备49台,投入使用36台,节约设备采购资金约160余万元。通过闲置设备调拨活动,减低了企业设备闲置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活化企业现有成本,促进公司资产保值增值。

七、问题及整改措施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4篇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物资的品种日益丰富,应用的范围及物品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对于医院物资的管理要求也日益严格,如今医院物资管理部门和医院各临床物资的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是医院物资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如医院中的各临床物资使用部门对于自己的领取和使用的情况不能实时地进行查询,医院中的临床管理部门对于自己部门的库存不能进行统计和管理,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物资出库和入库的情况,财务部门也不能及时对这个信息进行成本核算[1-2]。医院物资的使用部门不能对本科室里面的物资库存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医院物资库存管理部门也没有办法掌握物资使用情况以及物资的流向。医院物流和医院供应链关系,医院的内部物流以及各种物资、文档等传递工作,库存以及配送医院物资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鉴于此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2月采用云计算的物资管理追溯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对病区物资实施双重质控基数管理方式,经过医院物资管理系统的流程重组和优化以后,使得医院物资管理系统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医疗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1医院物资管理的现状

1.1临床物资领用流程

医疗物资购物单责任人手工填写需求的物资及数量护士送到医院的总仓库护士返回总仓库责任人接单核对需求的物资及数量派专人送物资到临床护士与送物者交接清点送物者返回。物资记账通过手写的物资购物单数量上账,工作量大且繁琐。

1.2临床物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临床物资使用需求量大,工作强度大,工作繁琐易造成差错;②物资数据人工填写,填写零散、不规范,不限具体时间;③没有网络功能,只能手写,物资信息孤岛,数据无信息化管理,物资领用不能追溯;④物资领用单保存不完善;⑤没有物资领用识别功能;⑥临床工作效率低,没有直观的物资数据图表,数据非数字化,医院总仓库与临床物资数据割裂,临床物资领用信息不完整,不能连续,数据难以统计。

2改进措施

2.1基于云端技术平台的物资信息管理

①物资与云服务器无缝对接,物资数据永久储存;②物资数据定向开放给总仓库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利于临床物资数据信息管理;③自动获取互联网标准时间,确保物资供给时间准确,方便物资准确及时可与医院临床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对接(I-GMS)连接,系统整合医院总仓库和临床物资仓库信息,便于物资数量精确性。

2.2物资报告申领表的功能

①电子质控-物资领用情况;②临床物资基数用量质控一目了然;③质控数据自动保存;④电子质控和临床物资基数用量质控双重质控确保物资领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3数据分析

自动分析物资用量数据,形成图形、表格等,并用不同颜色区分物资用量的使用和预警情况,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分析物资使用的状态,数据永久保存,形成大数据库,可进行全院物资信息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为临床科研、教学提供了数据的支撑。

3系统使用物资管理

系统基本上和外界的系统是不关联的,各个库房以及管理部门在管理的时候只关注本部门或库房的信息,库存物资管理部门与使用科室之间的联系断开[3],库存中的物资如入库、出库等这些信息是看不到的,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对成本进行核算的系统以及财务系统之间的关联基本上没有,运行的时候也是独立的,医院的各个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都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的,缺乏对于同一方面的规划,形成的信息不能相互之间进行共享。医院中已经有的一些信息只在各个库存物资管理部门以及仓库里面进行了保留,对于财务系统、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以及成本核算系统等别的部门都不能获取到这些信息。通过云计算可以快速将所需数据补齐。依照医院管理的要求,设计和实现基于B/S架构的云计算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并且对设计和开发该系统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对于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实现。使用MySQL数据库对系统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中信息的及时[4]。主要涉及的功能有:领用报告申请入库、物资用量的使用和预警库存数量、出库数量以及材料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和库房管理等。把临床科室的库存作为二级库来进行管理,使得医院物资的全跟踪系统得到了实现[5],医院的管理部门可以对内部的科室、病区消耗材料以及实时医院物资消耗情况进行了解,非常方便医院根据医院物资的使用以及库存情况进行采购计划,在成本控制和医院物资跟踪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5]。医院采用了本系统对物资进行管理之后,可以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同时可以对物资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是一个非常好、有应用价值的系统。

4使用效果

4.1实现规范化管理

①可统计物资领用的数量,利于科室绩效成本管理;②统计临床物资使用数量,便于耗材统计;各种数据统计分析便于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撑。③安全准确的物资报告更加便捷准确;④独有的电子质控技术,结合物资的数据用量,均纳入质控范围,突破医院物资质控瓶颈;全面自检功能,保证物资数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⑤自动统计数据功能,避免数据误差;超大存储达几千条记录,数据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物资数据永久储存,方便回顾和查看物资数据;⑥操作简单,数据直观,流程清晰。

4.2给医护人员带来的益处

①减轻护士统计手写工作量,不需手写物资领用数据,摆脱繁琐的手工操作;节约出时间完成更重要的工作,避免工作繁琐造成差错;②明确操作护士和物资领用时间的记录,规范物资管理;③电子质控、物资数量、批号、有效期,标准统一,可追溯,便于物资管理;④物资数据的特殊备注(如剩余量、使用量、预警、下月领用数据)统计物品使用数量,减少漏收费;⑤提供护理科研等方面数据;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全科、全院信息化、无纸化办公;⑦方便质控和耗材的管理,提升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⑧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约支出,减少浪费。

4.3双重质控

电子质控和临床物资基数的两种质控方式,质控数据自动保存,质控结果可上传至医院的总仓库信息管理系统,避免人为干扰因素,便于医院、科室统一管理[6-7]。

4.4物资领用识别

通过临床物资领用报告信息和ID号快速查找物资、物资信息源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现总仓库和临床精准核查,智能保存,提高物资领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4.5数据传输

输入数据后可一键上传至医院总仓库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并与HIS连接,将各临床的物资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

5小结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5篇

加强贸易业务风险防范,提升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牢固树立“有质量增长”的企业发展观,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决杜绝为扩大业务规模而盲目进入陌生领域。严禁开展对业务领域缺乏了解,仅仅以单据、票据处理为主的贸易业务。严禁开展无真实贸易背景的业务。

(一)深入掌握业务特点

尽可能充分调查客户资信企业在开展具体贸易业务前,必须对该业务进行全面考察,对涉及的货物、行业、销售渠道等进行深入了解,尽可能多的掌握业务背景情况。企业要通过现场走访,或工商、银行、税务、其他客户等多种渠道对客户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选择行业排名靠前、信誉好的交易对象。如果合作伙伴属于贸易商而非制造商或最终用户,更应当进行充分的资信调查。未对客户认真开展资信调查的,不得进入合同签约评审程序。

(二)全面落实合同评审制度

作好风险防范预案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必须通过合同评审程序,由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部门提出评审意见,确保对外签订的合同100%通过合同审查。签约前,要具体落实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

对于有可能发生融资垫资的贸易业务,必须要求客户提供有效、充分和可执行的担保。对方的担保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担保物(或权利)的价值应高于企业垫付资金的数额;担保物(或权利)必须可变现,便于企业能够迅速收回资金。以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国有划拨、集体土地,存在权利瑕疵的土地、房产提供的抵押担保;或担保方自身实力不足、资产负债率高于70%,资产负债表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的;或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等都不应当作为企业可接受的担保。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办理登记手续方可生效的担保,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对于资产、权利需要进行评估的,应聘请专业评估机构,严禁用对方提供的评估报告作为评估作价的依据。仅仅投保信用保险的不能认定为是充分的担保,必须针对投保的风险敞口要求对方提供补充担保。

2、制定货物处置应对预案

对于可能发生融资垫资的贸易业务,必须将此类业务涉及的货物当作自营货物进行管理。要对货物的市场情况、可能产生的不利市场波动进行充分的估计,对客户可能发生逾期付款、弃货等违约风险提前制定相应的处置应对预案。一旦发生风险,要迅速按照预案果断处理货物,及时止损。未提出货物处置应对预案的,合同评审不应予以通过。

3、合同文本格式化企业

应当根据主要贸易业务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本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尽可能在贸易中采用本企业制定的合同文本。非经合同评审机构评审,业务部门无权修改示范文本的合同条款。企业在贸易业务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要求客户支付保证金或预付款。原则上,合同项下预付款、保证金的收取方式及金额应与货物处置应对预案相匹配,金额应该至少能够弥补企业自行处置该笔货物时的差价损失。合同应当约定,在客户支付全部货款前货物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如果货物价格下跌超过一定幅度,应规定企业有权要求客户追加保证金,否则有权处理货物。如果客户到期不付款,则企业有权处理货物并追究客户的违约责任等。

4、认真落实合同评审意见

企业合同评审机构对贸易业务合同提出的评审意见,应如实、全面记录。企业法律、财务、经营管理人员对贸易模式或风险控制持有保留意见的,业务部门应当进行相应的整改,并将结果反馈给合同评审机构。未经合同评审不得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合同通过评审并对外签订后,相关合同执行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合同。未经合同评审机构再次评审,任何部门或个人都无权变更合同条款。

二、不断强化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要摒弃“重签约、轻执行”的合同管理理念

更要反思“各自为政、各守一摊”的“个体户式”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各部门协同、配合的风险管控机制,严格资金支付、使用特别监管制度,通过加强对合同执行全过程、全流程监管,实现企业风险防范的目标”

(一)建立相互制约的合同执行监督控制体系

贸易业务合同签订后,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必须建立由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物流管理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相互制约监督的合同执行风险控制机制。要求所属子公司要建立“三权分立”的风险控制和约束监督机制,即合同执行、货物监控、资金支付须由企业的业务部门、物流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分别负责,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坚决避免合同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业务员独自操作、独自负责的合同执行管理模式。

(二)建立资金支付、使用情况特别监管制度

贸易业务中,企业实际使用的资金不仅包括现金,还包括企业对外开立的银行保函、汇票、信用证等具有信用支付功能的票据。企业财务部门在实际汇出资金、支付货款之前,必须再次审查合同担保措施是否落实、货物物权能否控制,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是否具备等。对于贸易业务中需要先期安排资金进行生产制造的(如船舶业务),必须专款专用。可以由客户提出资金安排计划,经企业财务部门审查,再按照客户出具的委托我方企业付款的正式付款指令直接向客户提出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支付原材料采购款,切实避免客户挪用资金问题的发生。

(三)建立动态化的合同执行风险控制评审机制

贸易业务合同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客户以及原材料供应商、仓库等合作伙伴的动态跟踪评价,随时防止出现信用风险。要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个案分析,及时要求客户追加保证金或其他担保。对于客户提供的银行保函等关键环节,要实行业务、财务双重管理,双重监控并纳入信息系统,到期前自动预警提示。对于连续多单的贸易业务,必须对每一单业务进行动态监控,不能以第一单或前几单经过合同评审、履行正常为由忽视合同的后续评审和执行监督管理。任何情况下,企业对客户的累积垫付资金总额都不能超过客户提供的担保总额。未收回前一单或几单的货款且担保余额不足的,禁止执行下一单业务。

(四)建立以“控制货权”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模式

企业开展贸易业务,关键在于对货物所有权的控制。货权控制不仅指对货权凭证(如提单、运单、仓单)的控制,还包括对货物物流(如运输、仓储、清关、出库等环节)的全程监督和控制。控制货物所有权应该以对货物的实际控制为原则,这才是防范企业资金风险最根本、最可靠的措施。根据不同的贸易类型,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控制货权措施,包括:

1、建立派驻项目现场制度

对于合同金额较大、生产周期较长的贸易业务(如大宗商品贸易、船舶业务),企业应当考虑派驻现场人员或聘用独立第三方监理,采用最原始的划线做标记,对货物的生产建造情况、货款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了解,监督客户所采购的设备、原材料专项用于生产合同货物。

2、建立严格的货物检查验收制度

要坚决杜绝外贸业务中“四自三不见”情况的发生。对于货物的交付、验收、运输等环节,必须派专人亲自进行现场交接、签字认可。对于金属材料、矿产品、农产品、化工品等大宗种类物在仓储时必须根据货物的特性采取足以使其区别于其他同类货物的措施进行特定化,如单独堆放、单独储存或设置明确的标志等。严禁将货物的交付、验收、运输工作委托给客户或客户推荐的人办理,切实防止客户私自提取货物或设立抵押担保等问题的发生。

3、加强对存储仓库和货物的实际

监管保存货物的仓库必须是与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信誉可靠的仓库,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客户提供的仓库进行仓储物流工作。无论是否使用客户提供的仓库存放货物的,都必须建立完善的货物交接、验收、提货制度,对存货及仓库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实地核实,不能仅仅靠传真、电话敷衍行事。

4、极端情况下果断止损处置货物当

客户出现逾期付款或弃货时,企业的业务部门应根据货物处置应对预案及时联系买方,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果断处置货物,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业务部门处置货物时,企业法律、财务、经营管理等部门应予以配合。如果还有损失的,应当及时采取法律追偿手段,尽量挽回损失。四、坚决执行经济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应本着“谁主管、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合同评审、执行和监管责任,确保业务流程完善、管理职责明确、奖惩制度到位。签订、执行贸易业务时发现下列情况,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所属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1)未履行合同审批手续对外签订并履行合同的;(2)未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擅自对合同条款进行变更的;(3)未对货物进行现场检验、验收的;(4)合同执行过程中未对货物采取有效货权控制措施的;(5)客户提供的担保无法执行或者无法弥补企业损失的;(6)合同约定的条件未满足的情况下将货物交付给客户的。

三、总结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集团;财务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

财务风险一般是指因未知某事项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实际结果和原本预计结果相悖,从而给财务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换种说法就是在企业财务上的一切管理活动及其本身多具风险性,由于不可预计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中产生的实际结果与原本预计的结果相悖,由此会给财务带来不计损失的可能。如: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汇率风险等。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以总体经营为目标,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其管理活动中,对财务可能会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管控、评估与处理,从而达到改善财务风险的目的。财务风险管理重点在于提出管理措施和行为,比如:怎样看清并分析财务风险,怎样选择风险管理对策,如何预防财务风险及控制等。

二、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

目前,影响集团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因其财务风险的形成与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关,所以成因各具不同,在这里主要从内外两个因素阐述。

1、企业集团外部成因。

(1)集团财务管理的环境存在繁杂且变化莫测,财务管理系统下不可能完全适应其变化中的环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下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供给能力逐渐降低,造成供给短缺,通货膨胀引起的表现形式即货币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从而使资金持续上涨。以山西省垣曲县中条山有色集团公司为例,2010年,因钢材的价格持续上调,使有色金属煤炭工业的成本大大提高,因此降低了利润,从而未达到预期效益。可见外部的环境对集团而言决定了其收益与亏损。

(2)经济市场中市场风险因素对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最大的表现就是利率的调动,如果利率的变动性较大,势必会影响利率风险,比如利息支出风险,与其相对应产生的投资出现亏损风险等。

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多段,参杂着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的环境因素对集团而言决定着其收益和亏损。因此如果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势必将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而目前以我国现状来看,很多企业集团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构架并不完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管理者素质和知识文化普遍不高等,导致财务管理系统不具备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这些问题无形中给财务风险套上了枷锁。

2、企业集团内部原因。

集团财务风险归责的内部原因主要由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对财务风险的判断和分析迟缓和失误;财务决策不具备科学性导致不切实际而决策失误;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等。

三、防范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措施

1、在意识上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提高管理水平并建立完善健全的管控机制。

一切措施源于思想,只有意识形成才能做到真正的重视,上级领导和高管首先要重视财务风险管控,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整个集团从总会计师到经营部门应各尽其责,在集团公司的带领下团结协作。二级子公司应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对财务风险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其次,在现阶段集权制与分权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已经广泛被应用于各大企业集团的治理方式中,它可以通过对各种内部形式市场化建设及结算中心的构建优化财务管理,在投资决策上和成本的控制方面逐渐加强。然而面对来自全球经济的巨大压力,集团财务管理应用机制也应当逐渐适应国际化,利用网络技术平台掌控经营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如:集团财务管理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集开放性和高效性为一体,创建新型风险管理环境,将集团内部信息与外部先进信息进行互换交流和沟通,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学习外部先进的信息。

2、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

在财务风险中,通常有一些“信号”促使我们规避风险,比如:产品的库存、质量下降、款项回收率低、成本上升、获利的能力、经济效益等来判断和识别。举一个例子,某企业全部为自有资本,其面临的风险是经营风险,而非财务风险,如果某企业的资本非自有,应该考虑的是其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和债务资本率所占比重的大小,若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大于债务资本率,本息到期方可归还,完成财务杠杆收益。因此,要根据实际指标才能确定集团在什么情况下存在损失和原因,进而找出风险的存在点和风险程度。

建立预警系统主要是为了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观察到各种细微的变动会导致财务风险,从而给予快速预防或及时采取对策。首先,集团内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财务风险“信号”出现后,可准确传达,以免耽误风险的规避使危险系数逐渐升高。

3、建立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财务预算是建立在预测和决策上的,它既围绕企业目标又对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等进行资金运作。财务预算管理一般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对象通常是其本部及下属企业及分公司,各企业必须根据管理制度经集团公司审批后执行。其次,各企业财务必须落实预算的执行,向上级送报进度报告,进而加强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和跟踪管理。此外,还要对预算完成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最终评估。

4、对财务内部风险进行合理管控

(1)对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风险管控。

首先,要严格控制现金收支预算。入账的经营款收入全部入账,入账期限为收入最短有效期,如4月1日上午8时收款,最迟下午17时入账。其次,不得擅自挪用,不设置外账和赊账,加强收入监控,这就要求财务部严格遵守和实时监督,确保企业收入整体核算,控制资金风险。

(2)采购业务的财务风险管控

对采购部门形成制度和条文细则,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完成采购过程。其中,对生产、质量检测、仓库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侧重对所选的供应商进行全面了解,对其提供物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合同及其信誉度等进行综合考量。在采购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出具合法票据,采取合法手段,最重要的是把好质量关。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集团的存在与发展不仅是自身利益的发展,而且是国家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表现。财务风险在企业集团面临的风险中逐渐凸显,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集团财务管理风险,深入研究产生其风险的成因,并通过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和措施才能对财务风险有效防范,进而提高竞争力实现企业集团最大财富化和全球化,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明.对财务公司建立有效风险管理系统的探讨[J].华商,2007:51-52.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芯片;原物料供应商;制造

芯片作为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大量重要产品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电脑、通讯、交通等众多重要产业中,早在2000年,国务院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18号文件,2011年国务院又相关的4号文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原物料的管控对芯片制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原物料供应商也应该在严格的管控之下。供应商的管理包括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审核,以及异常事件的处理响应,制程的变更管理。选择供应商首先应制定一个潜在供应商名单,潜在供应商名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比如在半导体产品展销会上得到一些供应商的信息,他们会制作一些精美的产品目录介绍,通过浏览产品目录,我们会对他们的产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外,供应商都会配备一些销售人员或者经销商,他们通常可以提供24小时的咨询服务。通过和销售人员或者经销商的沟通,我们会获得一些产品更加详细的资料,和供应商公司的简介及资质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熟悉的朋友业内专家推荐,如果供应商的产品在公司内已经被使用,这样的供应商在选择起来就更加的容易。在同行业内被广泛使用的原物料也是可以值得信任的。

一旦供应商被初步选定,芯片制造公司就可以开始评估新供应商新物料的工作了。首先质量部门会要求供应商提供具体物料的详细规格,出厂检验报告,及质量体系认证。看供应商是否采用相应的质量体系是一个重要环节,质量与管理比如说是否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内部的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该质量体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其质量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公认的IS09000所规定的要求。如果是新供应商首次合作,芯片制造公司应派相关部门前往供应商工厂进行质量审核。物料管控部门和采购也应该去考察工厂的产能和物流情况。如果是包装器皿回收物料,一定要考虑到包装器皿的周转率。一旦前期考察结束,芯片制造公司要根据自己实验的用量反馈给厂商,就可以请供应商提供样品了。样品到达公司后,为了线上产品的质量保证和降低实验风险,进料检验部门最好按照正常物料的标准进行检验。当新供应商新物料被评估合格后,这个供应商就会加到芯片制造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名单里。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供应商的管理不容忽视。每一年的年初质量部门应该制定所有合格供应商的质量审核计划。根据前一年的使用情况,列出所有的供应商名单,排出哪些供应商应该实地审核,哪些供应商可以自评。实地审核和自评都是依据同样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应该包括文件控制,员工个人训练和资格认证,量测及测试设备校准,制程控制,出货检查和测试,不合格品的控制,成品储存包装和交货,客户服务,客户预警系统,品质持续改善。供应商的质量体系会根据不同的分数分为几大类,如果低于某个分数,这个供应商是不可以继续合作的。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任何不符合项,供应商都会以FORD 8D的形式回复改善行为。这些改善行为都会纳入到供应商审核纠正措施系统中,芯片制造公司的质量工程师负责填制不符合项报告,监控供应商成功实施纠正措施的进展。芯片制造公司所使用的原物料产地大都在国外,所以对供应商可以采取部分工厂实地审核。实地审核的评判标准是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供应商原物料进料数量是否满足前30%,供应商评估总分数(或质量部分分数)过低(供应商评估下文会介绍)。前文也有提到的新供应商首次合作,都应前往工厂实地审核。

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应该只是对质量体系的管控,应该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监督。芯片制造公司应每年两次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绩效的评估,包括质量,价格,运送,服务和环境这五大方面。这个评估满分是100分,质量占40分,价格占20分,运送占20分,服务和环境各占10分。质量的打分原则包括首先是退货事件数量,如果发生进料检验不合格而产生的退货,就要扣掉相应的分数。其次是线上使用者抱怨事件数量,在这类事件中,需要芯片制造公司的质量工程师和供应商共同去寻找抱怨事件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个抱怨事件是芯片制造公司的客户反馈而来,那么这个事件负面影响大大增加,所以这部分的分数要全部扣除。最后是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的分数,它也会占有一部分的份额。价格的分数是由采购部门打分,如果是独家供货的供应商,采购会集中在价格浮动和产能来打分。如果是多家供货,采购会集中在价格比较和产能来打分。运送的部分由物料控制部门来打分,主要集中在安全库存,及时送达,应急反应和当地是否设置仓库这几个方面。质量,价格,运送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而服务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主要是集中在对异常事件的反馈时间和是否举办技术交流会议等几个方面。环境的分数由工安环保部门打分,主要针对供应商对有害物质,绿色环保的一些认证来打分。最后的评估分数会汇合统一在一起,如果分数连续几年呈下降趋势,供应商也应该提交改善报告。

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主要目的是减少风险。实践中风险的来源众多,比如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无法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材料未能按照生产计划准时发货,以及材料可能存在缺陷或其性能不能满足(或不能全部满足)制造商的特定要求;最大的风险来自供应商出于各种商业原因决定停止某种材料的生产或是供应商停业。这些都能够通过审核和评审得到缓解[1]。随着供应商管理的日渐完善和供应商交付风险的降低,芯片制造企业会根据供应商的以往表现来降低监督级别,逐步实现互信的双赢关系。这也是对供应商管理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仓库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一、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序开展,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有利于规范医院经济管理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行为,同时防范医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目标。

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

公立医院在管理上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管理层会更加注重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忽视内部会计控制,通常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这种观念,使得公立医院常常是以粗放的管理模式,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旧的制度进行管理。因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科学、有效、可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从而加大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难度。

2、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相比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医院管理层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不能对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为了迎合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许多医院建立一些缺乏科学、严谨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仅仅只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医院整体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

3、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有待提高

在管理学中,执行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使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需要强有力地执行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地发挥作用。目前许多医院并未严格、科学、有效地将内部会计控制落实到实处,使得医院上上下下并未达成共识,致使执行力不高,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在工作中随意性较大。

4、公立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医院的经济发展和新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推进,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面临的新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医疗行业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已远远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

5、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需加强

公立医院因缺少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公立医院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同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难以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需要加强。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改进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

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现阶段内部会计控制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一大热点话题,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发展的必要举措。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管理层来自于临床专家,仍处于“重医疗、轻管理”的观念,通常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此,造成管理中存在漏洞。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知识培训,利用近几年一些医院在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中所导致的教训等等反面案例对医院管理层进行讲述,也可邀请一些内控专家对管理层进行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地增强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这样可以减少医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我院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加强收入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收入、价格、预缴款、票据、退费的管理制度和严禁各部门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的管理制度及相关岗位职责;第二,加强医院收入业务流程管理;第三,医院所有收入的取得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统一印制的票据,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四,医院所有票据的购买、印制、保管、领用、核销等均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第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结算,及时、准确地做好收入核算工作;第六,加强医院退费的管理。

(2)加强支出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医院支出岗位职责;第二,医院所有支出必须符合医院财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加强医院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环节的管理;第四,加强医院支出核算和成本核算的管理。

(3)加强货币资金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相关岗位职责;第二,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现金、银行收支业务;第三,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第四,严格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加强银行票据的管理;第五,加强医院货币资金印鉴的管理;第六,定期或不定期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盘点核查。

(4)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流程;第三,医院实行归口管理部门相应请购权,明确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审批流程;对于重大或重要的采购,须由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院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议;第四,建立健全医院药品及库存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医院统一对药品及库存物资进行采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执行;第五,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的库存量管理,根据业务需求做好采购计划;第六,仓库严格按照相关验收管理程序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第七,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药品及库存物资;第八,定期或不定期对药品及库存物资进行盘点。

(5)加强固定资产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制定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第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购建论证及购建控制的管理;第四,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及使用部门严格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做好验收、入账及付款工作;第五,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工作;第六,加强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变动处置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转移处置手续;第七,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实地清查盘点。

(6)加强工程项目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加强医院工程项目相关业务授权批准的管理;第三,加强医院工程项目决策、概预算、质量、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的管理。

(7)加强财务电子信息化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医院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法》和《医院内控》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第三,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与流程控制;第四,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加强对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程序、数据和网络安全的管理;第五,加强对财务文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资料的储存与保管。

3、强化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

为了更好地执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在内部会计控制中逐步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的功能来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得到统一的执行,便于管理者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会计队伍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的效果;从源头上,首先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让他们树立起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结合医院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规划,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最后,还可以鼓励会计人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地参加各种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或到其他先进兄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经验交流;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增强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打下坚固的基石。

5、加强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

为了使内部会计控制在公立医院管理当中持续不断地体现其管理职能,就应当加强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据医院的业务特点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实际情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监督评价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在实际管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找出原因,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现医院内部审计的同时,也可以外聘审计机构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弥补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控制专业技术操作中的缺陷;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形式,运用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地运行。

四、结语

随着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显得尤为更加重要;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及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为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刘立善:新时期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探讨[J].财会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