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 信用衍生产品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改革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面临着财富升值或贬值的变化。市场波动的出现不仅使避险成为内在需求,同时也为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交易的基础。在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银行承担了整个金融系统过多的功能,这会使银行因存在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出现自身经营的问题。目前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率结构,一个是活期的存款,另一个是长期的贷款,这样的结构使银行容易出现危险。对企业来说,也存在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问题。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企业融资的结构就导致很多企业对经济环境的变动有非常高度的敏感性。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同时应大力发展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最重要的功能是规避风险,同时也具有资产负债管理的功能。

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央行促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的重要安排。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改革,是由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经之路。中国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很差,要解决市场化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就需要使用一些市场化的手段,要给金融机构、企业足够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解决市场化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年5月份央行推出了债券远期产品,之后又推出了人民币远期交易和人民币互换产品。

相比国际市场的繁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总体上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还处于很低的层面,目前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总成交额占贸易总额的比例还不到2%。据统计,2004年全球柜台衍生品成交总额是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9。7倍。

金融衍生品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又是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避险器”。“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位高层人士指出。他认为,这个挑战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上,“我们在运用金融工具,特别是避险工具上缺乏经验,这直接造成了我国在国际上金融竞争力的薄弱。”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8160亿美元,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突破了14万亿人民币。我国国债余额为29631亿元,其中内债28803亿元,外债828亿元。数额如此之高,在没有金融衍生品风险对冲工具的情况下,市场汇率和利率稍有波动,必然对金融乃至整体经济的安全形成负面影响。

由于信用风险仍是现阶段银行所面对的主要风险,因此对信用衍生产品作简要阐述。几年来,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成为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银行参与程度的日益加深,活跃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正在改变着国际银行业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信用衍生产品是以债务(贷款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为基础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品种主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总收益掉期、信用联系票据、信用价差衍生产品、以及抵押债务债券等。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主要是衍生工具交易商用来转移较大的信用风险暴露,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合同额到2005年达到约6万亿美元。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国际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组合管理模式、信用功能以及业务流程三方面新的变化。

(一)信用衍生产品成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信用审查和抵押担保。尽管这些工具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由于违约现象的复杂性,银行仍不能彻底摆脱信用风险,特别是不能解决信用风险集中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信用风险集中是银行危机的重要原因。然而,银行受所处地区和擅长领域的限制,很难拒绝传统客户的贷款申请。这种困境称为“信用悖论”,即一方面银行要尽可能地分散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又要维持与传统客户的关系。

信用衍生产品为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风险对冲机制,银行可以通过买卖信用衍生产品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和分散。与资产证券化相比,信用衍生产品的独特优势在于:银行不需要出售自己的资产,只需购买信用衍生产品就能达到转移信用风险、避免风险集中的目的。此外,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只在银行与第三方之间进行,不影响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二)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式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信用风险呈现出商品化、流动化和市场化的新特点,这就为银行提供了动态调整信用风险暴露的灵活性,银行的组合管理模式逐渐从静态模式转变为动态模式。静态组合管理模式以资本管理为核心,建立在信用风险不能流动、不可交易的基础上。由于银行缺乏动态调整信用风险暴露的手段,资本管理自然成为组合管理的核心。动态的组合管理模式以信用风险的商品化、流动化、市场化为基础,它不仅包括信用风险的资本管理,而且包括信用风险的交易管理,资本管理和交易管理构成动态组合管理的两大支柱。

在信用衍生产品的帮助下,银行第一次能够像管理市场风险组合那样来管理信用风险组合。在交易管理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信用衍生产品灵活调整自己的信用风险暴露。在资本管理方面,银行可以依据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的信用价差来度量信用风险,使资本配置更加准确。

(三)对银行信用功能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Ⅱ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关注风险管理工作。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多源于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而国外先进银行对风险管理的实践也是首先从信用风险的管理着手,因此,笔者在此着重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与巴塞尔协议Ⅱ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能分析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效能将最终体现在其不良贷款状况上,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前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下的不良贷款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分析

对以上各表数据分析如下:(1)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12549.2亿元不良贷款结构中,次级类占比21.31%;可疑类占比为41.35%;损失类占比为37.34%,可疑与损失类合计占比高达78.69%,贷款损失率较高,资产质量堪忧。(2)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及不良贷款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截止2006年末仍高达9.22%,明显高于国际先进银行25%的比率,而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也达到了7.51%。

(二)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因素分析

虽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变化显示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呈下降态势,但进一步从影响不良贷款率的因素着手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方法对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可以看出,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9.22%,较2005年的10.49%减少了1.27个百分点,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较2005年减少了189.9亿元,此因素使不良贷款率下降0.186个百分点,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14.65%;二是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较2005年增加了12023.07亿元,此因素使不良贷款率下降1.084个百分点,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85.35%。因此,以上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贡献因素并非是银行不良贷款额的减少,而是银行规模的扩张,即贷款总额的增长。

再以上述方法分析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2005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49%,较2004年的15.57%下降了5.08个百分点,影响因素如下:一是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较2004年减少了5026.2亿元,此因素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4.968个百分点,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97.80%;二是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较2004年增加了1075.8亿元,此因素使不良贷款率下降0.112个百分点,对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贡献度是2.20%。因此,以上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贡献因素是不良贷款额的大幅下降所致。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改进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从过去的信贷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到目前实行的“审贷分离、分级授权审批”模式的变迁。信贷管理委员会主要汇集了较多的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信贷项目的审批实行集体决策,这从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建立制约机制,但审批决策本身缺乏科学的依据,而集体决策、共同负责也意味着无人真正负责。因此,较之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已有相当大的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审批人队伍,审批工作有专人从事。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了审批职责的履行,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充实到了专职审批人队伍里,专司审批工作。

(二)明确了信贷业务经营者的主要职责。这体现在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在贷前调查中,明确经营者的贷前调查应以“信贷业务申报书”、“客户评价报告”、“客户信用评级报告”等书面形式反映出来。在贷中审查环节中,明确规定信贷项目审批一经获准通过,经营者必须作好合同签订、登记、公证等事宜,确保合同履行的法律效力。在贷后管理环节,明确了经营者对信贷项目的资金使用、企业的后续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直至到期催收等工作职责。

(三)对信贷业务的审批,明确了“双签、会签、会议”等几种审批组织方式,并规范了审批结论的形成方式及内容表述要求。

(四)建立了“信贷经营责任与审批责任认定制度”,对商业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通过责任认定,确定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五)在信贷项目(贷款)的存续期内,建立了对信贷资产质量的五级清分制度。即由经营者(客户经理)按季根据贷后管理的状况对信贷资产存在的质量状态进行“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状态的初步认定,再由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者的初分结果进行调整、确认,界定信贷资产清分级次。

(六)对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已从信贷资产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专门的资产保全部门专司其职。

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明确了审批与经营的各自职责范围,从贷前、贷中、贷后到责任追究都有了明确的制度规定,同时还在贷后环节细化了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同时,随着商业银行资产清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信贷资产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对本行范围的信贷资产进行区域、行业、客户类型等维度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定期通报全行,并在贷款定价中引入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等参数,以期在贷前谈判中考虑风险

因素的覆盖。

三、巴塞尔协议Ⅱ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的问题分析

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的巴塞尔协议Ⅱ,更加重视银行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更加强调银行风险计量的精准与敏感。而代表巴塞尔协议Ⅱ核心技术的内部评级法则更代表着未来10年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发展方向。中国银监会也于2007年2月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的通知,将商业银行分为新资本协议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两类,将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含香港、澳门等)设有业务活跃的经营性机构、国际业务占相当比重的大型商业银行界定为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实施新资本协议。同时,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在2007年10月底前完成规划制定工作,从2010年底起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如果届时不能达到银监会规定的最低要求,经批准可暂缓实施新资本协议,但不得迟于2013年底。因此,在巴塞尔协议Ⅱ框架下,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分析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对内部评级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引入,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内部评级的方法和工具与银行的业务流程相结合,才能发挥决策支持、预警提示、动态监控等作用,而这也正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所欠缺之处。

(一)从审批机制看,信贷决策主要依赖主观经验,审批人员缺乏行业专家,审批科学化水平较低。审批决策人员主要是听从经办行客户经理的汇报,决策依据源于客户经理对客户的调查分析。这样的审批机制,将使不良资产的审批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制度难以执行。

(二)从贷款定价看,一方面由于贷前对客户的调查分析主要依据客户经理的主观判断,对风险因素的判别难免出现错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客户信用风险的持续监管,不能动态反映不同行业、区域客户的风险变化状况,对新客户的贷款定价也无法进行动态调整,使贷款定价动态机制难以建立。

(三)从贷后管理环节看,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银行很难把握企业的全部财务、经营信息,缺乏对放贷企业的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贷后管理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客户经理对贷款发放后的听之任之和“到期方才催贷”更使得贷后管理相当薄弱。

(四)存量信贷资产状况的动态揭示和风险监控弱化,使风险的主动规避和化解无法实施。

(五)从风险预警机制看,国内已有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定期信用风险预警信息推动预警机制的建立,但预警效果未得到很好的体现。预警信息源于不良资产的历史数据,在对增量信贷资产的投放上有一些参考作用,但较之于动态有效的预警控制体系差距甚远。

(六)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核心技术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还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的收集、模型的建立还有一个过程,尤其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存储量不大、信息准确性和完整度不高、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的缺乏等问题,都将对内部评级系统作用的发挥产生严重影响。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设计信用风险管理作业流程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风险管控与经营管理流程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设计风险管理作业流程时,应将风险管理工作涵盖贷前、贷中、贷后等各个环节,使风险管理工作与信贷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相匹配,同时须在关键风险点上设计准人环节,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2、建立风险管理的专门队伍,注重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将真正有风险管理能力的人配备在相应岗位。

3、明确风险管理人员与客户经理的职责界定,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引导正确的职业行为。

4、在设计信用风险管理作业流程时,要始终倡导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通过设计信贷经营及风险管理的整体组合方案来实施风险管控,在整体方案设计上尤其注意期限、担保(抵质押物)、贷款定价、银企合作等关键要素的约定,达到风险与效益的较好结合。

(二)加快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仍主要靠主观经验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多采取计分卡来进行,对信用风险的量化模型分析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审批决策的科学性和审批结论的可行性,提高审批决策效率,避免随意性,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评级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对评级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以提高模型的精准度和敏感度,尤其不能简单盲目引进国外商业银行的评级模型。

(三)建立信息维护和整合部门,为信贷资产整体状况的披露、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风险预警机制的形成作好数据准备

在信贷资产信息状况的描述上,应细化清分级次,详细揭示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已有商业银行正在推出的十二级分类办法便是风险管理实践的一大进步。

(四)建立完善与商业银行信贷作业流程有机结合的信贷资产风险预警体系

1、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现有信贷资产状况的分析,通过贷后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主动介入风险度呈升高态势的信贷资产管理,建立快速应对和风险处置机制,有效减少和防范存量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指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此风险又称交易对手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拆借、贴现及结算等过程中交易对手违约所带来损失的风险。外汇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散于各种不同种类的外汇中间业务中,具体表现在:信用证承兑及各种承诺业务产生连带责任而形成的信用风险;贸易融通业务如融资租赁、出口押汇等业务的违约风险;金融交易类中间业务如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由于对手违约或拒付产生的信用风险等等。

一、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还需要更加系统的,有层次的推进和完善整体的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1)策略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意味着拱手让出市场份额,给竞争对手创造提高声誉的机会。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复杂的信用风险,国际商业银行已经很少单纯采用保守的回避或分散策略,而是采取更积极的、富有进取性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敞口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从长期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2)内容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适当从内控向外部交易发展。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首先,设立两个层面的组织架构,一方面总行内控部门建立对相关业务部门的内控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方式,另一方面,部门内部建立专门的内控组织,负责对具体流程稽核。其次,根据业务特点制定内控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对每一项业务,业务模块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应当区分哪些风险是银行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银行不能控制的,并做不同的处理。最后,建立集中信息系统并有有效沟通渠道。通过这个系统,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使所有员工充分了解与他们履行职责有关的政策和程序。这样决策层能够及时获得有关业务财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性信息,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外部市场信息。

但是随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有关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商业银行还通过与各种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而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不同,这些创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具有风险拆分功能,能够把原来商业银行资产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解捆”,将各种风险分离开来,然后根据需要重新将一些风险捆绑在一起,形成不同特点的新产品来吸引不同的投资者。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而成为国际大型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3)方式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从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这一转变主要来自于要减少集中风险、衡量整体信用风险和确定经济资本等三方面的要求。传统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对象是基于单个业务的信用风险,而非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银行注重的是将每一笔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信用风险了,业务过于集中是造成银行问题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越来越倾向于对整个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在追求市场份额和股本收益率等目标以及银行监管机构对资本要求等因素的驱使下,商业银行倾向于更多的通过交易对手安排来交易各自的资产,从而达到转移信用风险并最终降低总风险的目的。此外,通过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决定相对于资产组合的资本分配,确定最优经济资本,即缓冲交易对手的全部风险造成的预期外损失所需要的总资本水平。

(4)框架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加快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的步伐。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再表现为单一的、独立的金融风险,而是日益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在一起,信用风险敞口和交易对手的违约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很多损失是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日益结合。为此,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努力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各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立足于全行的层次,全面监控整体风险。

二、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由过去单凭主观经验的管理模式向数量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如银行内部已经建立起了企业信用评级制度,部分银行开发出风险的评估方法等。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工商银行外汇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十分迫切的。

(1)建立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一是应建立健全业务操作规程,在操作规程中注意加强有关风险防范方面的内容。商业银行应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设置。决策者不能违反或超越决策程序;执行者应在其职责和权限内行使职权;内部监督系统应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状况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建立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科学的业务制约和监督制度以及规范的岗位管理制度,构建形成银行矩阵型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二是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可操作性、权威性、监督独立性是指,商业银行的制度控制面应覆盖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要公开、透明,并能够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实施,商业银行各单位和个人要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不徇私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商业银行应以制度保证检查监督机构、稽核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稽核部门独立行使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能,且只对一级法人负责。商业银行应当在内部完善外汇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针对具体的外汇中间业务制定具体的规范、指导方法,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限制,对容易出现风险点的环节重点防范,从基本制度上保证中间业务经营活动的安全性。

(2)增强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应形成统一的风险观念。信用风险管理要能够有效的被执行,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也就是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

其次,应加强对决策及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行长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品行及体现其经验丰富程度的资历,关系到银行的安全与发展,关系到存款人利益的保护及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建立银行内部高层决策及管理人员的控制机制,建立高层人员信息档案,并进行动态监控。

最后,建立素质较高的风险超前防范工作队伍。为使超前防范能不断扩大覆盖面,必要条件是要配备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监控队伍。对此,很有必要加强监控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培训,培养出多面手,不仅要使其熟练掌握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制度,熟悉商业银行的各项外汇中间业务知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还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外部监管

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这些风险可能不被预测到而且常常无法阻止,监管当局在估计这些事件对银行系统和市场情况及环境的影响时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动员其他权力机构有效的处理特定事件的后果,并且最终监督破产机构有序的退出。只有通过加强信用宏观环境和信用微观基础等多方面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水平。因此,除了商业银行自身需加强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水平外,政府也需要积极发挥作用。通过监管当局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系统。

(4)建立外汇中间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国内商业银行要建立起既便于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风险防范和监控体系。信用风险管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要适应国内与国际监管的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体系,拓展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流程,切实提高全行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战略要求,按照决策系统、管理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

不同类别外汇中间业务不仅风险程度差别很大,而且所面对的风险种类也各有侧重,因此在制定外汇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类业务不同的风险特征,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层级结构,确定风险防范重点。全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要将公司业务、机构业务、零售业务等不同客户种类,表内、外不同业务产品的风险,都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统领,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

另外国内商业银行应该要跟随市场经济迈进的步伐不断改革与完善。对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既要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国情与行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对症下药,解决自身问题。

参考文献:

[1]谢洁华.浅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及对策.企业管理,2008

[2]郑良芳.银行业信用风险需全面有效管理.转型探索,2008

[3]曹凤岐,袁宏泉.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研究.财政金融,2008

[4]温杰.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会计之友,2007

[5]彭业翠,钟玲静.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时代经贸,2008

[6]何德旭,葛兆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风险防范.中国金融,2008

[7]杜德春.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财会通讯,2007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4篇

押品管理模式变革的驱动力

押品管理模式发展的驱动力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2008年之前,发达国家的押品需求主要源自业务规模的扩张,如回购、衍生品交易等。2008年之后,押品需求转向,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对押品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标准。

外部驱动力。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监管趋于严格,提高了押品标准。对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等提出的新监管规则最终体现为更高的押品标准。流动性监管要求更多的优质押品,如流动性覆盖率,其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特定押品的融资能力下降、追加押品和押品质量下降等形式的冲击,并且在计算流动性覆盖率时,收到的可用于再抵(质)押的押品也可纳入本行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这就促使金融机构提高优质资产在押品中的比重,并减少以低质量资产作为押品进行融资的业务。

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也倾向于更高的押品要求。为降低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风险,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积极推进中央对手方清算模式,并推动非集中清算衍生品的保证金制度建设。由于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均转移到中央对手方,所以中央对手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押品或保证金,以缓释信用风险,并且为了推动中央对手方清算,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要求对传统的双边清算模式收取更高比例的押品或保证金。这就从整体上提高了衍生品市场的押品与保证金水平。押品的形式,通常是现金或以国债为代表的优质证券。对市场参与者而言,为满足清算所需的押品与保证金要求,就需要持有额外的优质押品,以避免遭遇强行平仓或大幅追加保证金。衍生品等金融市场日益提高的押品标准促使市场参与者的整体偏好发生改变。对于大额贷款,银行更倾向于采取有抵押的贷款方式而不是无抵押的贷款方式,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押品标准的进一步提高。

内部驱动力。提高押品管理的效率。传统的押品管理是碎片化的,主要体现为信息和押品的分散。当押品的取得成本较低,并且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时,较低的押品管理成本被较高的业务利润所掩盖。但是当押品的取得成本上升,而各个业务线又缺乏足够高的利润来支撑时,押品管理的效率问题便凸显出来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优质押品的供给大幅下降。优质押品供给的减少既源于市场流动性的下降和信用风险的上升,又源于监管机构对重复抵押的限制。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的了押品的选取范围,使得优质押品流向并停留在央行。优质押品供给的下降使得金融机构需要为新增的优质押品付出更多的成本。传统上,押品管理也因服务质量、地理因素或分散风险等理由而呈分散式管理,尤其是业务涉及多个监管区域时,不统一的押品标准使得金融C构难以对押品进行统一管理,只能采用分散式管理模式。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对应着持有和履约能力信息的分散,各保管机构和监管区域的押品不能相互调剂。当各个业务线的押品需求变动时,只能各自购买额外的押品或保留多余的押品,不能向其他业务线进行更有效率的调剂。

押品管理模式的国际发展趋势

在内外驱动力的作用下,西方国家的押品管理更加注重效率,金融机构的关注点从基本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扩大到押品管理,使得押品管理趋向集中、优化,并形成交叉的抵押链条。

信息管理高度集中。押品的集中管理以信息的集中为前提。传统的分散式押品管理模式按照押品保管机构纵向划分,不同的押品管理机构对应着不同的业务线,信息纵向流动,在不同管理机构和不同监管区域之间几乎没有信息流动。集中式的押品管理模式则以押品管理服务者为核心,各个业务线的押品需求和押品供给方均将信息汇总至押品管理服务者,并由其整合、优化与配置。

集中式的押品管理服务逐渐发展为由第三方机构来提供。相对而言,外部的押品管理服务可能更有效率,但是难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通常,如果押品管理服务者与保管机构重合,那么可以实现可用证券信息的实时获得,但是如果保管机构并非押品管理服务者,或者处于整个金融企业集团的外部,那么信息通常会延迟到次日清晨获得甚至更晚。

尽管集中式管理是押品管理的发展趋势,但是各个金融机构所集中的内容并不相同。一些金融机构只是将可用证券信息进行整合,另一些金融机构则通过押品的流动将可用证券也进行了整合。总的来看,当前的主流押品管理仍是信息的集中。

优化工具广泛运用。传统的押品管理是前台驱动的。前台部门根据开展业务的需要确定自身的债务责任,进而确定需要的押品类别与数量。押品管理位于后台部门,根据前台部门的押品需求和部门的风险管理要求来提供押品,其成本约束通常比较宽松。

但是,由于优质押品供给下降带来的押品成本上升,有效率的押品配置可以使金融机构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使得押品管理部门得以成为利润中心。一方面,通过计算押品的真实成本,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交易的盈利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跨业务线配置并给予最合适的抵押品,可以使金融机构在释放多余的抵押品的同时保持其流动性。

押品管理的优化工具通常是高度自动化的,以某种算法或工具来匹配押品的供给和需求,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押品使用效率。它可以是银行的专有系统,也可由第三方机构来提供。尤其在中央对手方清算方式下,买方更倾向于从外部获得更好的优化工具。

优化工具有两个基本的发展方向:一是注重提高可用证券的流动性,以便快速部署押品、快速补充保证金或者快速向央行进行再融资;二是注重操作自动化和标准化,以提高操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

和信息的集中相似,各个金融机构的优化工具也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窄范围的优化工具仅提供信息的优化服务,即对如何部署抵押品提出建议,并由市场参与者来决定是否采用推荐的押品配置。宽范围的优化工具则包括交易组件,并在市场参与者的授权下对押品进行转换、配置和转移。

押品链条相互交叉。优质押品的短缺推动了押品转换业务的兴盛。传统上,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回购操作来获得押品。但是,金融机构的债务期限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逐步延长,传统的回购操作难以在时间上和押品需求相匹配,需要有更灵活的押品转换时间安排,以在押品的需求期内将低质量押品替换为高质量押品。同时,一些金融机构也持有大量回报率较低的高质量证券,可以作为优质押品来获得额外的回报。

押品转换会形成较长的链条。常见的押品转换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借出低质量证券以获得现金;第二步,用收到的现金来取得高质量的证券。这一组交易的传统用途是根据风险偏好来配置资产,而当前的作用则主要是用于获得优质押品。这就使得押品的链条被延长了。当金融机构的押品转换与不特定对手进行交易时,押品链条开始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的担保链结构。发达国家陡峭的收益率曲线对押品转换产生巨大的推动。一般而言,押品转换是有成本的。提供转换业务的金融机构会收取费用,并扣留客户的部分抵押品,称为“削发”(haircut)。待转换抵押品的风险越高,“削发”的比例也越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持有低质量证券的收益能覆盖押品转换的成本。在陡峭的收益率曲线下,金融机构可以持有流动性较差的低质量证券并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之后在需要优质押品的时候进行押品转换。

押品管理模式变化带来的风险

发达国家的押品管理模式变革提高了押品的配置效率,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但是,这一利润空间并非毫无代价,不但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整体增加,而且金融机构个体的信用风险也开始向其他风险形式转化。

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水平有所提高。押品管理带来交易形式的替代,直接获得押品的交易减少,押品转换的交易增加。通过采取集中式的押品管理模式,不同保管机构与监管区域之间的证券可以相互调剂,不再需要根据每个业务线单独的押品需要来购买债券,也不再需要对每个业务线设置单独的押品缓冲(collateralbuffer),这就减少了以获得押品为直接目的交易。但是,押品转换需要同时进行借出低质量证券与借入高质量证券这两笔交易,所以证券市场整体的交易量反而会增加。

交易量的增加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押品缓冲的整体下降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证券用于交易。但是,新的市场结构孕育着新的风险,在押品转换交易形成抵押品交叉链条中,低质量证券的信用风险并未减少,新增交易又缺乏足够的信用保证,这使得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更高,也更具传染性。尤其是对押品转换的监管政策并非最终确定,金融结构还面临着较高的政策风险。

金融机构的期限错配风险也有所增加。在押品转换交易中,抵押责任的存续期和获得抵押品的交易存续期并不一致,通常获得押品的交易存续期少于需要抵押责任存续期,所以两笔交易难以准确匹配,需要在抵押期间多次买入卖出押品。这一方面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期限错配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大为增加。

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转化。在整体风险水平提高的同时,风险的形式也发生转变。高效率的押品管理使得原有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转化沿着多个途径进行。第一,业务线、保管机构和押品管理服务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能中断,带来更多的协调问题。第二,业务线、保管机构和押品管理服务者之间的信息更新可能缓慢且滞后,带来更多的时效问题。第三,某种证券的持有量下降可能同时影响到多个业务线,带来更多操作压力。第四,当持有大量低质量证券并依赖押品转换时,由于低质量证券的流动性较差,在减值损失的计提上有更大的难度。第五,集中式的押品管理跨越多个业务线或多个监管区域,并带来大量的跨境交易。如果监管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约定的适用法律,那么在结算、争议解决等方面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管辖权,从而带来法律风险。

信用风险向市场风险的转化也沿着多个途径进行。首先,押品转换交易以借出低质量证券和取得高质量证券的两笔交易来代替持有高质量证券,而借出和取得证券的市场价格是不断波动的,从而带来更高的市场风险。在期限难以匹配,不得不多次买入卖出证券时,市场风险还要进一步上升。其次,对押品优化操作将押品管理部门视为利润中心,需要构造追求市场收益的证券组合,从而对市场价格的变化更具敏感性。最后,押品转换交易对收益率曲线的形状有较强的依赖,尤其是陡峭的收益率曲线带来的长短期利差,所以存在较大的收益率曲线重构风险。

个体风险向宏观风险的转化。押品管理具有越来越强的系统性风险。集中式的押品管理破除了各个业务线之间的风险隔离,使各个业务线之间的风险关联度增强,在提高押品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每个业务线的风险都会扩散到其他业务线。

风险在业务线之间的扩散导致信用风险的宏观化。在传统的押品管理模式下,押品管理是业务线的附属物,而业务线的信用程度与各个业务线自身的资产负债或盈利状况相关,可以通过其财务指标来确定信用等级。但是,集中式的押品管理使得各个业务线可以在整个金融企业集团内部获得押品,而押品作为风险缓释工具又可以抵消各业务线本身偿债能力下降的影响。当第三方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外部押品管理服务时,各个业务线的信用程度进一步取决于各类押品的整体风险状况。@时业务线的信用程度已经不取决于本身的偿债能力,而是宏观因素。换言之,此时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宏观因素模型更具效力。

发达国家押品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总的来看,发达国家的押品管理受制于金融危机之后的较高押品标准,倾向于提高押品管理效率,押品管理本身的风险反而增加。这对我国的押品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押品管理效率需要匹配风险管理能力。押品管理的效率与风险并存,在借鉴发达国家押品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需要切合我国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管理能力。首先,集中式的押品管理建立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上,金融机构内部需要有整合各部门风险并进行统一管理的能力,或是有足够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提供押品管理服务。目前,我国的外部押品管理服务尚缺乏强有力的监管,集中式的押品管理仍需金融机构自身来进行,这就对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高效的押品管理对应着高效的证券市场操作,押品管理部门需要有较强的证券市场分析能力,以降低证券市场操作过程中的成本。最后,押品转换需要匹配借出证券和获得证券的周期,需要押品管理部门有较强的资产组合管理能力。

押品监管规范要立足金融市场现状。押品管理模式的变化是对金融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其监管规范也要从金融市场环境的实际出发。首先,监管变革是押品管理的主要外部驱动力,对押品标准的调整会对金融机构的押品管理模式产生全局性的影响,所以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也要考虑金融市场能否承载押品管理模式的相应变化。其次,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监管仍然是割裂的,使得集中式的押品管理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短期内尚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外部押品管理服务也难以大规模发展。最后,对押品转换的监管需要持审慎态度,要结合我国回购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押品转换交易的监管规范。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5篇

金融租赁业务是不同于银行信贷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它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设备租赁代替融资购买,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途径,体现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一般来看,金融租赁业务和银行信贷业务在交易结构、交易载体、定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同。1.不同的交易结构。租赁业务可总结为独有的“一二三”模式,即“一个租赁物、两个合同、三个当事人”。“一个租赁物”即每一笔金融租赁业务的开展,都必须有一个租赁物;以这个租赁物为依托,金融租赁业务会衍生出两个合同———租赁物的买卖合同和租赁物的租赁合同;这两个合同发生在三个不同的租赁当事人之间:出租人、承租人和设备生产商。在这个过程中,租赁资产是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最基本的区别。2.不同的交易载体。信贷业务的交易载体为货币,其信用的运动方式为“货币—货币”。而金融租赁业务则由货币融资变成了以实物资产为交易载体的融资,运动形式为“货币—实物资产(租赁物)—货币”,因此其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更强。3.不同的资产属性。作为租赁业务的核心,租赁资产不仅是单纯的金融资产,其背后更是实物资产、客户信用等的融合。以飞机租赁为例,租赁期内,如果客户违约,但飞机并未贬值,这说明租赁公司的金融资产发生贬值,但实物资产并未贬值,租赁公司可以通过租赁物处置等方式来降低损失。另一方面,如果飞机价格贬值,但客户并没有违约,作为金融资产的飞机依然能够为租赁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由于租赁资产的风险缓释作用,租赁业务的风险程度一般低于银行信贷。4.不同的定价机制。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准利率、交易成本和企业风险溢价。租赁业务定价同样需要考虑以上因素,但还需要包含以下部分,即定价是否需要覆盖设备的维修成本、特定市场投资风险、租赁物价格波动风险、资产余值估算等。5.不同的合同属性。在金融租赁交易中,租赁资产是承租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的,因此不能以退还租赁物为条件而提前中止合同;租赁公司也不能以改变租金为由来终止合同。因此,金融租赁合同具有不可违约性。6.不同的权属关系。在信贷业务中,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购买设备,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企业;但在金融租赁业务中,业务存续期内,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使用权则属于承租企业。7.不同的业务领域。由于银行信贷表现为纯粹的资金运动形式,因此其可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租赁业务必须以实物资产作为载体,这就意味着一些不依托于大型实物资产、提供智力服务和创意的行业,租赁业务并不太适合进入。①8.不同的风险类别。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别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租赁业务同样会涉及这些风险类别,但还会面临一些特殊风险,例如资产风险、税收风险等。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讨论,此处不再赘述。9.不同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的差异主要是针对承租企业而言的。信贷业务中,贷款的增加会提高企业负债比例,降低偿债能力;但是通过租赁方式融资可以部分规避和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能享受成本扣除、税收减免等多重“好处”,为企业“减负”。10.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具有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货币乘数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有可能造成信用膨胀;而金融租赁业务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和载体,一般不会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

租赁资产是金融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最基本的区别。由于租赁资产兼具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双重属性,因此金融租赁业务既会面对一般的金融风险,也面临了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资产风险。

(一)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风险②1.信用风险。金融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承租人、设备供应商或其他当事人不愿或无力按时履约,从而为租赁公司或其他交易对手造成损失的风险。金融租赁业务信用风险的特殊性在于其风险源不止一个,设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设备、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租赁物发生损毁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做好事前调查,强化后期管理,随时跟踪租赁物使用情况,以降低风险的发生。2.其他风险。租赁业务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与其他金融机构并无本质不同,但是,如果对租赁项目和租赁物的选择出现失误,对设备市场缺乏分析,造成投资不能按时收回,或者由于资金融通能力不足无法支付设备购买资金,也会引发市场风险。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③1.资产风险。由于租赁业务的开展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因此资产风险是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最特殊的风险。资产风险包括几个方面:购买风险、灭失风险、余值风险等。购买风险指的是租赁公司在选择租赁物和供货商的过程中,由于租赁物价格波动、质量不高、供货渠道不通畅、资产组合不合理等产生的风险。购买风险会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灭失风险指的是租赁物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其不能正常使用或完全损坏,进而给租赁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通常情况下,租赁公司会在租赁合同中要求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投保,以降低损失。余值风险即残值风险,一般发生在经营性租赁业务中。由于经营性租赁业务需要面临租期结束后的资产处置工作,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合理估计残值以保证权益。2.其他风险。其他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税收风险、资产价值与债权的不匹配风险等。(1)法律风险。由于租赁业务涉及了多个当事人、合同文本和交易环节,导致其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风险状况等没有在相关合同中明确体现,就可能产生纠纷。(2)税收风险。税收风险即现有税收制度发生改变时,有可能造成项目权益率发生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因此,租赁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税收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合理测算自身的税收承受度和项目收益水平。(3)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该风险指的是,由于未估算好租赁业务的信贷成本、交易成本、承租人风险溢价等因素,导致租金不能够覆盖租赁公司的成本和正常收益。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可以采取租金先付、收取保证金、倒推法计算各期租金等方式,来降低此风险的发生。实际上,无论是税务风险还是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其核心都是定价问题。只有充分估计到租赁业务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才能对租赁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并科学确定各期租金的额度和支付方式,最大化租赁公司的收益。

三、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

尽管租赁资产是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和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租赁公司不需要重视对承租人信用状况的考评。实际上,基于租赁资产的核心地位,以及资产和信用在不同业务中的不同作用,租赁公司必须围绕着租赁资产的使用和流转,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企业信用为重点,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特征要求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根据前文分析,租赁业务风险可划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这种特殊的风险特征,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必须同时重视对资产和信用的双重管理。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更深入地探究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区别,可以发现,尽管信贷和租赁都需要同时对资产和信用做出评价,但由于资产和信用在两个业务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信贷业务是以企业信用为切入点的,资产或物的因素为一种增信措施;而租赁业务是以“物”为切入点,首先寻求的是合适的租赁物,同时考虑承租人信用。正是基于此特点,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改变以往过于依赖信用管理的风控体系,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并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重塑风险管理架构,以更好地适应租赁业务要求。基于资产和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差异化的准入标准,通过不同等级的资产和信用的搭配,实施不同的租赁授信政策。

(二)如何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①1.基本原理。评级的概念来源于银行。在实践中,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客户和特定交易(即债项)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政策,实施不同的授信原则和限额管理,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差异化和精准化。可以说,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对租赁资产的选择、评价和管理是租赁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将分属于不同行业的不同资产,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租赁公司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借鉴商业银行成熟的客户信用评级经验,金融租赁公司完全可能总结、抽象出衡量实物资产好坏的关键因素和指标,建立起一整套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走出一条适应租赁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之路。2.指导原则。租赁公司“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在充分考虑租赁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除了遵循一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还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租赁资产为核心。租赁公司风控体系的搭建应该牢牢把握“租赁资产”这一关键,在当前的风控体系中,加入对资产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风险管理架构进行调整。(2)以企业信用为重点。尽管租赁公司要高度重视资产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会放松对承租人的信用考察。租赁公司依然需要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做好事前调查和事后管理,避免向资信状况差的承租人和风险过大的项目投资。(3)区别、侧重与融合。租赁公司应对资产风险和信用风险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运作中,应以资产风险为主,同时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以二者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既相互独立、又实现了对接和贯通的风险管理体系。(4)动态调整。鉴于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租赁公司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险管理的政策、制度、流程等,以确保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3.“资产+信用”风控体系的初步框架和实施步骤。一般看来,合格的租赁资产需满足几个特征:首先,具备保值性、通用性、可移动性;其次,本身具备独立价值,可单独处置;再次,变现力强、能够转让,拥有比较发达的二级市场;最后,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或者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设备和关键设备。从这几个特点出发,租赁公司可以提取出一套租赁资产评价的基本指标,构建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租赁资产评级指标的提取应该坚持全面、客观、科学的原则,既考虑租赁物的通用性、可变现性和可移动性,同时合理评价不可移动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设备。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宏观层面上,坚持全面性标准,着眼于整体框架的完整,确定租赁物评价的基本框架;微观层面上,基于不同的行业和租赁物,确定差异化的评价准则和指标,同时确定对应权重;指标的确立和权重的划分应建立在深度的行业研究和大量的数据支持上。租赁评级体系基本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来看,应包括行业指标、租赁方式指标;从微观层面来看,可以考虑租赁物的整体价值、单体价值、通用性、可移动性、保值性、技术先进性、未来可应用前景、是否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等。每个大指标之下,可以根据租赁物的不同特点,设计微观指标,并给予权重,例如,行业指标可包括行业基本面、景气指数、设备价格指数等;租赁方式包括直租、回租、厂商租赁等。具体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依据从好到坏的标准,设置5分到1分五个等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行业的不同和租赁公司具体业务的差异,具体指标选择还需要租赁公司依据自身情况而定,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适度调整。举例说明上述指标体系的应用。以飞机为例,行业指标可以从航空运输景气指数、旅客运输量、周转量等进行设置。如果行业非常景气,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很大,可以给出4~5分的分值,反之则给予低分。从租赁方式来看,如果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直租,则给予直租较高分值。飞机的整体价值和单体价值都很高,同时也具备优良的通用性、可移动性和保值性,可分别给予5分。在技术先进性和未来应用前景上,可赋予主流机型较高分值等等。这样,通过专家对各个租赁资产评价指标的赋值,租赁公司可以将以往对租赁资产感性、主观的判断,转化为理性的认识。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采取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即立足于行业和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从简单、有效、便捷做起:首先,应着重于整体框架的搭建,并从租赁公司占比最大的行业开始建立。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可先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并依据从业经验、职位等,对专家评判结果设立权重。最后,组织一批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加强行业研究,重视数据积累,最终过渡到计量方法的使用。4.适应“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做的变革。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下,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内容、组织结构、指标体系、流程设计、监控和预警体系等均要随之发生变化: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应从以“信用”为主,转变为“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专门的资产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并与风险管理部和业务部门进行分工、对接和协作;职能设置上,资产风险管理部门专注于资产风险管理,前台业务部门设置专岗,负责追踪、监测、研究最新的市场动态。预警和监测指标也应加入与租赁资产相关的内容,更关注行业指标、设备价格指数等。在流程设计上,也应加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的环节等等(相关流程设计可见图5)。

(三)“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之后,租赁公司就可以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结果为基础,结合承租人信用评级,在业务定价、租后管理、限额管理、监测与预警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从租赁授信政策来看,一方面,针对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授信组合管理。经营性租赁业务更类似于长期投资,因此对资产和承租人的资质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融资性租赁业务,可以根据资产、客户和债项的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的授信管理和增信措施。配合授信组合管理,租赁公司可以在流程设置上做出调整,设置差异化的流程分支,提高审批效率。总之,依托于“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租赁公司可以发展出一整套包含制度、流程、定价、监测、预警等的应用体系,实现差异化的决策和定价,并对当前“类信贷”的宏观风险管理框架进行重塑,进而走出一条符合监管要求、贴合业务特点的差异化道路。

四、“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下,金融租赁公司的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金融租赁公司必须从战略高度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梳理,从而真正走出一条特色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在具体的策略选择上,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风险管理发展规划,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分阶段目标,从短、中、长期有序地推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从短期来看,由于公司面临的资源约束、结构职能、管理模式等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因此更多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诊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寻找风险管理漏洞,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估未来发展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平台建设等资源;培育风险文化;着手数据积累和行业研究等。从中期来看,经过前期的梳理和调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已经初步搭建,更重要的就是对其进行落实和细化。例如,不断强化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全面整合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重大风险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业务风险管理线、职能风险管理线、内部审计线三道防线的建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激励等;开发更为精确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等。从长期来看,长期的规划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创新的过程。由于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金融租赁公司也应及时对公司业务方向、发展战略、风控模式等做出调整。鉴于前期的积累,租赁公司可以在数据、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储备等达到条件的基础上,研发较为高级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型,并将其与信用风险管理、授信决策、租后管理、预警和监测、资产分类等实现对接,构筑出租赁公司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实际上,对短、中、长期时间段的划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线,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也可以依据进度调整,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应该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但无论如何,有关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从当前得到重视,开始启动并逐步推进。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截止到2012年1月,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决定了银行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微观而言,信用风险作为金融市场最关键、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是每家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宏观而言,信用风险直接影响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指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1.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学习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开发合适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达到《新巴赛尔协议》所规定的要求。深入探讨并研究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内部管理的行为,从宏观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以及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2.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第一,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信用风险的评定需要各类企业的大量数据资料,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未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无从搜集,而已公开上市的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不时存在着虚假现象。第二,在运用信用风险计量的过程中缺乏专家的专业指导。因此,目前只通过股票价格来反应企业的信用能力并不可取,而实施内部评级法是可行的方式。内部评级法需要商业银行自主评定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方式,这种评级方法既能够强化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及进行有效内控责任,同时又增加了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目前,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有效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一方面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识别风险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由于历史遗留造成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公司治理。委托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缺乏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必然会产生信贷约束软化、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2)经营方式。经营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3)资产质量。由于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造成资产质量低下,潜在预期的不良贷款包袱有可能加重。(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缺乏有效性,对客户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动态跟踪与管理。

三、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银行信用风险信用管理的实际操作来看,中国商业银行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落后的风险管理量化手段

风险评估管理模型是国外银行对客户公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和信用风险管理时通用的模型,国外风险评估模型已经在技术上凸显了先进的发展趋势,而我国目前所实行的风险评估及管理仍集中于资产负债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在实际评估及管理过程中基本上还需依靠客户经理的个人工作能力和经验,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的管理机制本身就不够健全,因此这必然导致风险评估的量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缺乏专业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国外有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商业银行进行服务,专业的评级机构能为商业银行就客户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美国为例,美国信用风险评估实务设计和理论探索一直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这和美国拥有世界级评级公司是分不开的。而我国信用风险的评级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标准,尚无专业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专业的评级,因而无法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

3.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国内企业财务及各方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电子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我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扔不成熟,还缺乏准确的行业和企业的数据资料,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缺乏足够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因此无法对客户企业的信用风险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与预测。

四、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研究表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评估风险更为重要。商业银行为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大化,需要强化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尤其需要在经营业务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适用于其自身对于信用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信用风险价值判断体系包括信用风险的理念、信用风险的经营管理思想、优良的传统习惯、合理的行为规范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等。核心是信用风险理念和意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因素作用的发挥。

2.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内部需要根据其自身所理解的战略目标和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公司价值取向来划分出每个岗位清晰的责任,并贯彻实施;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其针对特殊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应发挥其监督的职责,承担起监督的角色,对每一笔信用贷款进行资格审批监督;同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内审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对客户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另外,商业银行还需要保证其自身的补偿机制与其目标、战略相一致,只有把激励补偿与业务战略相联系才不会导致管理层只专注于短期利润而不顾长期发展;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执行公司治理机制。

(2)合理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应建立监事会监督下董事会管理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纵向的架构,从而应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的冲击和挑战。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信贷业务,需要成立专门的信用审查机构对客户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进而对贷款额度进行审批。完善信用内控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贷款发放前,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之后形成结论,作为是否发放贷款决策的依据。同时,在战略规划、营销、决策、信息等方面,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从而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加快实施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管理,提升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水平。

(3)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优化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技术水平的内部基础。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行有赖于合适的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技术与管理相辅相成,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先进的技术;同时,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的配套,技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优化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与提高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同时进行,同时制度的优化也将促进风险评估技术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五、结束语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遗留及自身内部的各种缺陷,信用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以及优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静雅.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07.

[2]李维,刘晓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究[J].理论研究,2011.

[3]刘海龙,王慧.金融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马刚.商业信用风险研究[J].财税金融,2011(5).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7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 尽管银行和企业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经济特征, 但是仍保留着很明显的非市场经济特征, 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干预力量, 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产生了新的信用风险源。

企业经营和银行经营的非市场化, 导致信贷方面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 产权不清晰导致银企决策的非理性, 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导致决策难以达到最优; 其二, 存在着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外部环境问题, 如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其三, 市场结构问题也对我国银企之间的信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潜在的风险, 直接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积累, 最终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的增加和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业而银行业风险集中于不良资产,银行的信用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受到很多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初步成效,然而银行风险积累时间较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信用风险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缺乏,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管理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信用业务发展的需要,无法应对复杂的风险环境。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够完善,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并且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种风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银行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

3.商业银行内部没有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大多都有一套比较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而且还有比较权威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定期对企业进行资信评级。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机构尚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量化管理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没有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着工作量过大、有效性不足、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4.信用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缺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长期都是基于手工操作,信息层层上报,指令层层下达的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应的风险信息披露意识、也有相应的渠道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但仍停留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由于授信前的风险分析和审查力度不够,不少信贷人员都存在侥幸心理,致使业务发生后存在的问题交由贷后管理部门化解,很难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落到实处,整体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统一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无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信贷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具有显著的体制性,根据以上提出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完善贷款信用风险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工作,银行工作人员树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将“贷前审查、贷中检查、贷后复查”落到实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审查依据。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信用风险评估对银行来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求银行的信贷人员具备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的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且准确的信用等级。

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适当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程序,明确贷款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并且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

4. 建立适合中国银行业自身特点的风险评级模型。我国银行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就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法和设计结构,又要紧密结合本国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鉴于巴塞尔委员会高度评级内部评级法(IRB)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模型和配套的信息系统,所以,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

5.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控制机制。信贷管理部门要通过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能准确判断风险的预警办法,对不同的贷款管理阶段分别建立不同的贷款风险预警操作流程,制定不同的工作细则,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加强对客户个人风险进行预警分析的同时,更侧重于对宏观经济、行业、区域以及特定客户群等系统性风险的整体监测,建立一套完整和连续的风险预警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从根本上增强风险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柳永明,李宏主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J]. 财税金融,2011(5).

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112-02

一、中小企业信贷状况及政策分析

(一)中小企业信贷增速加快

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大银行也逐步增加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比重。截至2010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共有109家银行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部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新增贷款已超过全行新增小企业贷款的60%,少数银行小企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已达80%以上。

最近三年间,经营较好的中小型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客户数和贷款余额增长较快,贷款余额已达到较高水平。除此以外,各地城商行等机构以灵活的贷款政策和快速的审批效率获得了不少商户的青睐。

(二)今年相关政策将向中小企业倾斜

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从过去两年适度宽松的状态回归到相对稳健的水平。中国银行业今年信贷增速的目标大约在15%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人民币7.5万亿元左右。

信贷产业投向会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方向倾斜,房地产行业相关贷款门槛可能会持续提高。今年中小企业信贷所占比例会增大,银监会将“流动性比例”、“稳定性比例”两个指标引入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体系内。流动性不仅包括零售业务,还包括中小企业业务。

长期以来,大企业占据对公业务贷款更多的信贷额度。再次加息,尤其是增加对公业务贷款利息,会迫使大企业衡量信贷与其他融资渠道的成本,当加息到一定程度,大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如此一来,客观上也为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腾出了空间。

二、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逐步推进,风险管理意识逐步确立,管理手段和能力在逐步增强,比如,对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对贷款程序的限定等。但这些风险防范制度监控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大客户,对中小客户信贷风险的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款审批流程烦琐

银行信贷审批管理模式实行审贷分离、统一授信的授权管理,审批权基本集中在总、分行,基层行贷款审批功能弱化。基层行发放贷款的业务须一律上报,经上级行审批。这样的管理模式延长了流程,增加了贷款环节,从申请到审查批准手续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对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少、频、急”的特点来说,往往延误时机,丧失部分中小企业客户。

(二)信用评级定量分析较少、缺乏针对性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仍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成熟,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对中小客户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客户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确定每项因素合理的权重。

(三)风险衡量指标的设置不尽科学

目前,商业银行在衡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所使用的指标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中小企业基础数据缺乏,加上对数据的了解难以做到真实、及时,衡量客户信用风险所使用的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不完善,因此,对贷款信用风险无法得到完整的评价结果。

(四)风险管理政策的协调程度不高

方法体系方面,现行的信贷制度和业务管理模式均按大企业的标准制定,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情况加以考虑。缺乏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度,缺少对风险进行深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目前,国内银行现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多是按大企业经营特点设计的,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从现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实施以来的效果看,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如何在风险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来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呢?下面就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进行阐述。

(一)整合审批流程,提高授信效率

1.差别授权。在差别授权上,由总行集权制管理逐步向分权制管理过渡,提高分、支行审批权限,将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分解到各分支行,提高小企业服务的效率,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服务。

2.优化流程。实行“营销和授信预调查”、“授信调查与尽职审查”、“授信后检查与当期续授信”三同步,对一定金额以下的小额授信走简化流程,缩短决策链,对一定金额以上的授信业务走审批流程,整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满足小企业客户“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3.根据业务的风险程度简化操作流程。对风险低、抵押充分、金额小的小企业贷款,简化的程度相对较高;对金额大、担保能力不强,尤其是新客户,在确保基本效率的情况下,需要深入调查,严控风险。

(二)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应在借鉴已有适用于对所有信贷客户风险评估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特点作如下几方面完善。

1.保留“客户信用评级系统”中的关键财务指标,强化效率指标和成长性指标。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客户,相同行业的信贷违约相关因素不会有太大区别,影响大企业的关键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的违约影响同样存在,因此,应保留那些关键财务指标。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而周转和运营效率较高的特点,所以,需要对其参考标准作进一步调整,尽量弱化规模指标、强化效率指标。

2.强化非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违约的影响。根据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特点和违约特征,应增加对中小企业还贷能力和意愿影响较大的一些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企业主、企业及其关联公司的信用指标;二是行业前景、国家对同类产品扶持政策等宏观层面的指标;三是纳税总额、销售等与企业现金流相关的指标。

3.根据担保条件给予信用增级。商业银行应根据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担保的保障程度,考虑个别保障性较强的担保条件,作为信用增级的因素。对有较高保障的担保,根据其基础数据和具体情形确定不同的分值,计算其担保得分。同时,按照合理比例将其转换成借款人的信用增级得分,并进行相应的增级调整,最终确定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信用级别。

(三)创新风险识别方法

以财务资料为主要依据变为以实地调查结论为主要依据。客户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客户是否具有偿还借款的能力。针对现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笔者认为,只有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才能保证评价依据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按照信贷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进行贷前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可包括“五查、一看、一走”。即:查互联网,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是否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竞争力;查纳税凭证,确认是否有较好的销售;查用电量及电费缴纳情况,确认是否正常生产;查银行账户,确认现金流量是否正常;查央行征信系统,确认企业的信用状况;看经营要件,确认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走访工商、税务、电力、当地居民,确认企业负责人的资信。调查人通过掌握的综合信息,对借款人“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并提出贷款额度或不予贷款的意见,按贷款审批权限交有权人审查决策。

(四)采取多样化的风险防控措施

1.把好准入关。对小企业客户采取“近、小、好”的准入标准。所谓“近”,是指距专营机构10公里以内或半小时车程以内;“小”主要指授信总额在500万元以下;“好”则是指企业主品行好、信用记录好、经营效益好、担保能力强,资产负债比率合理。

2.采取组合担保方式。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的担保方式可以是不动产抵押,也可以用动产抵押、应收款质押、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方式;也可以由当地企业联合担保或行业“龙头”企业担保;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成立小型担保公司进行担保。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第二还款来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3.由总行向专营机构派驻风险监控官。风险监控官直接对总行行长负责,享有授信项目的否决权,不享有审批权,与专营机构负责人(审批人)构成双向制衡。风险监控官要熟悉小企业客户的运行特征,了解小企业客户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诱因,明白小企业贷款风险调查、识别、防范的重点在哪里。

4.实行风险经理制度。由小企业贷款审查人员参与每笔贷款的风险调查,与客户经理构成“四眼”,将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通过实地调查客户过往的经营历史和财富积累历史,结合其当前资产规模和结构,来判别其资产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