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两年经济形势

近两年经济形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 经济发展 有效措施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近两年来,国际经济大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内的各项经济发展呈现的困难增多,要求会计人员更应该正确判断和把握时下的经济形势。要使我国经济形势扭转困境,从而尽快恢复平稳发展的态势,增强战胜、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我们迫切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讯息万变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一系列政治经济活动对会计工作处理和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认识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计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封闭性思维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也不断更新。这些加快信息告诉我们,传统的守旧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下新形势经济的要求,需要我们用一种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快应变的新思维工作方式。要求我们会计人员改变从前只管算账、记账、报账的“账房先生”的形象,由从前的报账型转向预测型、管理型、决策型,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能动型,开拓出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对经济工作的财务管理能力,这是当下现实经济形势向每个会计人员提出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迫使会计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性知识结构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社会经济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知识融合性和行业融合性,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大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我们每一个会计人员需要更新恶补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提高专业素质,不仅要精通专业,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现代的先进管理水平、法律知识、国家的方针政治各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等。

(三)在新形势下需要财会人员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会计工作的职能已由服务监督型上升到管理型,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中心作用。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电算化操作技能,掌握相关行业的政策,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密切相联,面对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依据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经营,调查研究,搞好经济活动分析,当好领导的参谋与助手。

二、当下经济形势会计人员应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会计行业作为炙手可热的职业,面对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更应该加快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本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新型会计模式,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

(一)会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

为了适应当前知识经济时展的需求,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观念,抛弃一些陈旧的、墨守成规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运用全新、符合时展的思维,开拓出一系列经济时代需求的、全新的会计理念。通过着眼于新的经济实践和新的经济发展,着眼于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论思考,从而实现对财务会计结构体系创新、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勇于参与经济决策,做好财务管理决策。

(二)会计人员提高本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基石

会计人员的本身素质是做好财务会计管理的基石,正确的思想素质是正确做出处理业务决策的基石,业务能力素质的高低则验证着一名合格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会计人员应该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大大加快了会计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会计业务操作能力,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会计成本的预测、核算和决策,有效地、准确地实施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会计人员应该及时提高业务技能,才能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胜任当前岗位的需求而不致于遭受淘汰。

2、会计电算化更要求会计人员提高思想素质

会计工作电算化处理后,电脑软件完成了大部分数据处理,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危害了,而且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电算化条件下必须加强内控制度,此外,更需要会计人员提高本身的思想素质。

(三)会计行业应该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新型会计模式

1、建立强化会计治理的会计模式

我国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要建立强化会计治理的模式,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2、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相协调的会计模式

为了应对政府部门运用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而不是直接干涉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相协调的会计模式,这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

3、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知识治理型的会计模式

企业要融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和技术交往,要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知识治理型的企业会计模式,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迫使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国际经济大环境,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经济形势变化的原因和走势,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使我们会计人员肩负着公正处理各阶层经济利益关系的艰巨任务,面对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会计人员将应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飞速变革的时代真正发挥会计职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2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2篇

欧洲制造业持续收缩

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制造业活动11月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萎缩,一项重要指标跌至两年多低点。

根据金融信息提供商Markit经济公司编制的数据,欧元区17国11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47.1跌至46.4,创下自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陷入萎缩。该指数根据对约3000家企业的调查来衡量制造业的活动。

调查显示,欧元区制造业生产和新增订单的降幅,均创2009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最大幅度。

法国兴业银行的经济学家巴德尔表示,欧元区经济“很快就会陷入衰退”。不过他认为,这次的衰退可能较为温和,而非格外严重。环球透视公司的首席欧洲和英国经济学家阿彻则表示,欧元区制造业活动连续萎缩加剧了外界已经很强烈的怀疑,即欧元区第四季度正步入明显收缩的状态,同时面临重陷衰退的严峻风险。

受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财政紧缩等因素拖累,欧洲企业日益陷入挣扎。10月份,欧元区的失业率达到10.3%,创下至少13年来新高。欧洲制造商对前景的悲观情绪也创下近两年来之最。

经合组织此前表示,今明两年,欧元区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最大风险的地区。在债务危机的持续冲击和重压下,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也日渐出现难以“一枝独秀”的迹象。德国研究机构估计,德国经济本季度可能萎缩0.2%。而明年第一季度出现萎缩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这将意味着德国经济在技术上陷入衰退。

欧元区的低迷也对欧洲其他地区经济带来巨大冲击。Markit和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英国制造业PMI指数下滑至47.6,创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就业岗位的裁减幅度为2009年10月以来该行业的最大程度。

中国印度难再“坚挺”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一直表现相当“坚挺”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印等大国,也开始出现顶不住的迹象。制造业PMI纷纷发出萎缩信号。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印度的PMI都跌破50,而韩国、澳大利亚的制造业活动也出现收缩。

中国11月份的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从前一月的50.4降至49,这也是该指数自2009年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荣衰分界线,当时正值中国经济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另外,汇丰编制的一项类似指数也在11月份跌破50,报47.7,创下32个月新低。

在印度,汇丰银行12月1日的调查报告显示,印度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没能延续前一个月的反弹走势,从10月份的52降至51,勉强守在50上方。

12月1日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制造业PMI连续第五个月萎缩。11月份,澳大利亚制造业PMI报47.8,虽稍微好于10月份的47.4,但却是连续第五个月低于50的扩张及格线。

相比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美国制造业活动表现得似乎更具活力。12月1日出台的报告显示,美国1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2.7,高于前一个月的50.8。不过,经济学家普遍对于美国经济的前景不乐观,主要考虑到失业率高企以及欧债危机等因素。

Markit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至49.6,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而摩根大通的一项同类指数也显示,11月份全球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个月萎缩。

各国决策者应声出拳

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一向是经济表现的晴雨表之一。各国制造业发出的降温信号,无疑令全球经济的前景变得更加黯淡。

在上月底的最新报告中,主要代表发达国家的经合组织将其34个成员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仅为1.9%,明年更是只有1.6%。此前的预测分别达到2.3%和2.8%。

联合国12月1日《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在2011年明显放缓,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报告指出,高居不下的失业率、欧元区债务危机以及发达国家的财政紧缩政策使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了经济再次衰退的可能性。报告认为,2012年将是世界经济继续低速增长或是重新陷入衰退的关键一年。

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生产总值将增长2.6%,低于2011年2.8%的增长率,更低于2010年的4%。报告指出,在联合国的基准预测方案中,世界生产总值在2012年将会增长2.6%,2013年增长3.2%,但这一预测的前提是欧洲能够有序地解决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问题,将危机控制在少数几个国家,同时美国也能出台可行的中长期财政整合方案。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3篇

一、产能利用率调查的基本做法

产能利用率,业内通俗说法为“开工率”、“生产能力负荷”,又称“设备利用率”,是表示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即某些行业或企业实际利用的生产能力与潜在可投入使用的全部生产能力之比。简言之即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比,用公式可表达为:产能利用率=(实际产出÷设计产能)×100%。它反映了行业供需平衡、资源利用和整体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及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对产能利用率合意区间的界定存在一定差异,但多数认识趋同美联储的界定,即产能利用率79%―83%为合意水平区间,75%―79%为开工不足并可能出现通货紧缩,低于75%即为产能严重过剩;如果达到85%,就可认为实现产能充分利用;若超过90%,则可认为产能不足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湖北经信委借鉴了欧盟统计局对产能利用率调查方法,对产能利用率调查采取了企业主观调查法,即调查企业对自身设备综合利用情况和实际产出状况,比照潜在生产能力作一个近似的判断。调查过程中,将产能利用状况分为六档次:产能利用率9成以上为满负荷,7―9成为正常生产,5―7成为负荷不足,3―5成为负荷严重不足,3成以下为半停产,停产半月以上为全面停产。这种细分层次的方法,更接近企业生产实际,简便易行的获取近似可靠数据。

在测度方法上分三层次展开:一是企业层面测算。企业根据已完成的产量或产值,按现有设备能力潜在产量或产值规模估计,分六个档次进行评估和填报。二是行业和市州层面测算。在企业调查和汇总基础上,按六个档次进分类加权平均计算出行业或市州产能利用率。三是省级层面测算。依据行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比重,再加权计算出全省工业综合产能利用率。

二、近两年湖北工业产能利用情况评估

据调查,2014年和2015年湖北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3%、75.6%。分季度看,2014年一季度达到峰值80%,二、三季度降至78.2%、77%,四季度为77.9%。2015年二季度降至历史低点74.5%,三、四季度回升至75.5%、76.6%。从行业看,装备类及高技术类行业保持较高水平,轻工消费类行业相对稳定,原材料类行业持续走低。

近两年湖北新增产能释放加快,市场适应能力增强,工业产能发挥基本正常。但传统产业和存量产能发挥不足,技术创新和品牌竞争能力不强,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特征明显,整体产能利用率跌出合意区间。

(一)从整体水平看,产能利用率低于合意区间,工业经济仍处在调整周期

发达国家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与产能发挥程度高度相关。经济复苏时产能利用率升高, 而经济衰退期则产能利用率低迷。从我国看,1990―2008年,工业产能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的高位水平。2009年金融危机后持续下滑,2010年降至80%左右,2013年降至78%左右,周期性调整特点明显。从湖北看,工业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2014年二季度开始低于79%的合意区间下限值。2015年工业增速由上年的10.8%回落至8.6%,产能利用率由78.3%降至75.6%,逼近严重产能过剩界限值。基于产能利用率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湖北工业仍处在调整周期,今后一个时期产能利用率仍将处于合意区间以下。

(二)从行业内部看,产能利用状况分化突出,结构性产能过剩特征明显

产能利用率反映行业的供需平衡、资源利用和整体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是产能过剩状况的直观反映。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小于75%即为产能严重过剩。近两年,湖北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处在产能发挥正常向严重过剩逼近的区间,但行业内部分化较为突出。装备、消费类产业产能发挥相对较好,如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医药等行业2014年均超过80%,2015年保持78%左右;食品行业近两年分别超过78%、76%。冶金、石化等部分传统周期性行业2014年已降至75%以下,2015年分别为70.8%、75.1%,建材、纺织行业降至75.4%、74.4%,结构性产能过剩特征明显。当前仍处在刺激政策消化期和增长动能转化期,工业产能分化、结构性过剩局面还将延续。

(三)从存量与增量看,增量产能优于存量产能,新增有效产能支撑作用突出

产能利用率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体现。在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存量产能发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随着招商引资门槛提高和投资结构改善,近两年湖北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优质项目陆续投产,集中投产的一批重大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医药等适应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较好的行业或领域,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特别是武汉80万吨乙烯、东风本田二厂、通用武汉基地、联想武汉基地等一批新增产能加快释放,成为支撑工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力量。

(四)从产能发挥程度看,多数企业产能发挥基本正常,产能发挥不足企业比重呈扩大趋势

近两年,湖北多数工业企业处在产能正常发挥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满负荷生产的企业(产能发挥9成左右)占42.3%,正常生产的企业(7―9成)占33.3%,两项合计占比达到75.6%。而产能发挥不足的企业占24.6%,其中生产不饱和(产能发挥5―7成)占11.2%,负荷不足(5成以下)占4.5%,全面停产(停产半月以上)占2.5%。但产能发挥不足企业所占比重呈扩大趋势,2014年满负荷生产企业比重由一季度的56.7%降至三、四季度的44.8%、44.1%,而生产不饱和企业比重由一季度的8.9%扩大至三、四季度的11.5%、13.1%。

(五)从产能发挥因素看,产品质量、销售渠道、行业领先优势居前,技术创新和品牌竞争能力有待提高

据近两年问卷调查,在影响产能发挥的11项因素中,技术装备、管理成本、销售渠道、产品质量、品牌竞争和行业领先优势均超过10%,而政策性需求拉动、上下游产业扩容、季节性需求扩容均低于5%。其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产品质量优势,占20.7%;销售渠道优势,占14.7%;行业领先优势,占13.5%。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湖北工业企业从传统的以销定产、以量取胜向注重市场、以质取胜转变,调整转型意识和适应市场能力增强。但技术装备优势、品牌竞争优势占比分别只有11%、10.4%,特别是市场稀缺领域产品和技术较为缺乏,产品供不应求的仅占5.3%,技术创新和品牌竞争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措施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工业产能利用率波动问题更为突出,需要引起重视,强化预警,提高产能利用率根本出路转型升级,关键在企业创新和市场拓展,当前尤其要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加以谋划应对。

(一)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提升供给质量效率

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含着巨大的消费空间和市场潜力。坚持需求牵引,优化供给,突出具有市场需求和产能释放空间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突出抓好消费、电子信息、装备三大制造业。

(二)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优质产能比重

着眼于优化投入和产出结构,引导扩大合理投资和有效投资,以优质增量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利用效率提升。突出抓五种类型投资:技改扩能型投资、是接续配套型投资、消费跟进型投资、新兴产业投资、服务制造型投资。

(三)扎实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结构

通过改造升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集中资源环境容量和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提高存量产能利用效率。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即通过改造升级一批、向外投资转移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淘汰压缩一批。

(四)着力缓解资金矛盾,破解产能发挥制约因素

着力破解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制约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突出矛盾,改革金融体制性矛盾,探索建立银政企合作机制,创新金融服务,规范金融服务和收费;加大调控力度,确保制造业融资比重稳步提高,实现企业融资精准供给。

(五)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工业产能稳定发挥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4篇

很显然这位外表憨厚,说活声音洪亮的总经理并没有抱怨情绪,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目前的这种工作状态很是满意。

盯紧高端客户

《卓越理财》:近两年来,各个银行都在大力开办个人银行业务,这一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目前的形势,作为国内最大商业银行的工行将如何应对?

张爱民:从客户群、业务占比以及整体规模来讲,工行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站在最前面的。由于近两年来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个人资产亦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重视,当然工行也不例外。这两年来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方面工行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把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近两年开展的银行建设,包括优质客户的服务战略,建立优质客户的服务区域,个人客户队伍的建设等等。

现在我们努力为客户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对个人客户除了日常的业务和日常的服务以外,我们还主动地营销,主动维护与客户的关系,主动推荐一些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过去个人客户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因为老百姓的资产没有那么丰厚,真正需要银行理财的需求量也不大。从2002年开始,各大银行已经开始陆续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重视个人高端客户的服务了,各大银行都把如何加强客户服务和维护客户关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如招行的一卡通,工行的理财金账户服务等。

工行对高端客户的优惠还包括建立高端客户的财富中心,对高端客户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如我们经常举办一些高端客户的理财沙龙,理财沙龙也是我们维护高端客户的手段之一,给客户灌输理财理念,介绍目前的经济形势走向和个别理财产品的优势。对优质客户我们也会提供一些优惠,如理财金账户在工行办理汇款或者是其他收费业务时,工行通常会对贡献度高的优质客户提供免费或者打折的服务。

树立“大个金”理念

《卓越理财》:工行在四大行中网点是最多的,但很多网点往往都人满为患,有人认为这样会让工行的服务大打折扣,您认为是这样吗?

张爱民:从网点的覆盖面来说,在北京,工行是排在最前面的,物理网点大概有550多个。实际上,我们网点的数量比以前还有所收缩,但是网点的质量却大大提高了,我们现在的网点建设基本上是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融为一体。

标准化服务实际上就是日常的业务处理模式的柜台服务,而个性化服务则是我们的理财区、非现金柜台、客户经理的服务区域。所以我觉得从整个服务的发展理念来看,我们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的。有了这样的变化之后,我们在发展业务的战略上也会随之有一些调整。

《卓越理财》:当前各商业银行之所以逐渐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个金业务,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该业务对银行的贡献度已越来越高,请问您对此做何看法?

张爱民:就工行北分而言,现在个金业务对行里的贡献已占到40%左右,当然这个数据是估计的。因为在我们很多的测算里面,许多成本不容易计算得那么详细。哪些是对公客户创造的,哪些是对私业务创造的,都不是很容易计算。创造的价值好算,但是成本不好算。

《卓越理财》:现在很多银行开办个人业务都在搞事业部制,如民生、兴业、浦发等,那么工行北京分行下一步也会实施这种体制吗?

张爱民:关于事业部制这种垂直管理体制,我们工行也在提,并且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了,但试行范围都是在其他省市、自治区,北京并没有搞。从管理体制上看,事业部制的形式我们还没有。虽然我们在金融业务部、产品部门、前台后台的一些分区上有一定的创新,但是不能说是按事业部制在运行。

金融创新最重要

《卓越理财》:明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在个人银行业务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那么您觉得2006年个人金融业务的竞争态势又会是怎样的呢?

张爱民:现在我感觉竞争是一年比一年激烈,由于个人资产的增多,个人客户财富的壮大,给银行创造的贡献度在不断地提高,个人金融业务占整个银行业务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加大。各家银行原来都是以公司业务为主,个人业务为辅,可现在,它们都推出了一些特色产品,比如有些银行以银行卡为龙头先做起来,有些银行以外汇、活期业务为龙头先做起来。总体来说,现阶段都在逐步地,或者说是非常迅速地在更新这个观念,在提高对个人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

从明年来讲,按照入市的要求,外资银行可以做人民币业务,全面升级以后,可能这个竞争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国有股份制银行来讲是一个冲击,竞争会更加激烈。再一个就是我刚才说过的,个人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的加大,各家银行肯定会更加重视个人业务,竞争更加激烈是必然的。

《卓越理财》:现在各家银行都会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新产品,请问工行是否也有此计划?

张爱民:我们一直在不断地研发,不断地推出新品,总之我们各行有各行的手段吧。现在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也都了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手册,所以我们现在更加规范了,大家都在推,金融产品的同质性太多太强,没有哪个银行推出一个更加创新的产品而其他行推不出来的。所以说金融产品的创新,是我们明年竞争优质客户很重要的一个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它还要靠我们的日常服务、日常的客户维护的整体实力来体现。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5篇

从此次批复的“总体方案”看,山西将通过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土地制度、创新和改革金融、加大开放等10项措施,分两个阶段,力争通过20-30年的努力,使综合配套改革效应得到持续显现。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届时,山西省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达到全国上游水平。

禁不住要问在先行先试、市场运作的原则下,山西如何寻找自己的建设力?新晋商如何在山西转型跨越中找寻自己的建设力?

山西要形成自己的建设力,当真正摆脱以煤为基局面,做到多元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煤矿机械、铁路装备、重型机械、重型汽车、不锈钢、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是山西未来30年内可以形成影响力和建设力的领域,而这些行业又为新晋商们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融企业发展于社会经济发展,必是水融的完美统一。

新晋商在当下要紧紧抓住山西有史以来的转型契机,要经历塑造“三力相合”的必然阶段。新晋商们应追求的是“三力相合”:一是成长力,重在让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和盈利力;二是影响力,重在传递企业的经营智慧,包括实践、经营、理念、思考;三是建设力,重在推动企业、经济乃至社会变革,尤其是在关键领域、重要瓶颈、重大问题上实现破冰。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新晋商们正以完全不同的姿态和风采被外界所认识和熟悉,于他们而言,成长力已然具备,影响力尚欠火候,建设力尚需大力锻造。换言之,在山西如今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仅具有影响力,既不能满足作用社会、贡献社会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国家、社会、人民对他们的期待,从影响力到建设力已是一种必然。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能源型企业;物资采购;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61-01

近两年,随着经济形势不断下行,国际油价持续低迷,能源企业受到很大冲击。无法扭转经济大势的情况下,能源企业要想保留核心竞争力,势必要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能源企业前期投入大,资产成本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收益率大幅降低,降本增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物资消耗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加强物资采办和物资管理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

一、能源型企业物资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能源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型企业,物资设备为专用设备或特种设备,单位价值高、使用环境特殊,供应商选择范围受限,采购成本较高。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促进企业盈利,提高企业竞争力。物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利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加强物资管理对于能源型企业意义更为重大。

二、能源型企业物资管理手段

(一)采购成本的控制

首先,提高招标率。能源型企业由于其专业设备的特殊性,设备物资的议标采办方式比例较高,这种采办方式下,采购方缺乏定价权。必须世界范围内加强调研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参与竞标,从而提高招标率,加强物资采购的竞争力。

其次,降低采购成本。对于进口物资设备应寻找满足要求的国产替代产品,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降低采购成本。严格采购预算管理,编制预算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以物资设备需求为依据,以资金预算为保证。能源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影响产业发展的政策等进行调研分析,做好物资设备采购预算,为降低采购成本奠定基础。

再次,加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源型企业要研究同一类型不同厂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不仅考虑采购成本,还要考虑使用过程中的零配件成本、维修成本、设备及备件的使用寿命等。

(二)物资管理控制

1.进行物资清理工作。

物资清理的首要任务是先搞清楚自己手中有多少东西,摸清企业物资库存情况,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及时处置无动态库存。以统筹仓储资源,实施动态管理,有效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做好物资采购规划。

企业物资管理人员应该对企业的物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年度采购预算做好物资采购规划。既保障生产经营所需,又保证合理的库存量,做到采购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

3.合理降低库存。

目前由于市场持续萎缩,导致部分生产准备物资无法按期消耗,新建或新购置的大型装备导致库存有较大幅度上涨。降低库存意味着增加库存周转,从而提高现金周转。企业应开展精细化定额管理,控制采购量,加大各下属同业务类型公司间物资调配。

4.物资库存考核。

根据能源企业的物资特性,除确定正确的库存管理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对所确定的库存物资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 ABC 分类法。 制定库存物资考核相关规定,对企业物资库存情况开展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推动和引导企业的库存物资管理工作的优化。

(三)供应商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的定义是“伙伴之间就它们的共同利益形成的联合、合作,或达成的协议”。战略合作可以用来平衡采购部门通过与其他内部或外部合作者之间建立共同利益关系,加强组织的竞争优势。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共同、长期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以及共享由这种合作关系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利益。能源企业筛选核心供应商签订战略联盟协议,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根据采购物资的类型、规格和质量要求等选择最适合的采购方式,例如对于油料、钢材、通用产品等大宗的材料,可以采用集中采购、年度协议方式,提高议价能力。

三、结语

物资设备管理是能源型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强化物资的库存管理和考核,降低仓储成本,加快库存周转,提高现金周转。采用适合的采购方式采购,既能保障企业物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议价能力。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方互利双赢。做好物资设备采购管理,为能源型企业降本增效,度过当前的经济寒冬,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销售电价 调整 措施

1、销售电价调整方式

销售电价受国家管制,定价原则是公平负担,有效调节电力需求,兼顾公共政策目标,保护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输配电业务尚未分开,销售电价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定期调整方式。定期调价是指政府电价主管部门每过一段固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整数倍,对销售电价进行校核,如果年度间成本水平变化不大,销售电价应尽量保持稳定。

第二,联动调价。是指与上网电价实行联动。政府电价主管部门核定销售电价后,实际购电价比计入销售电价中的购电价升高或下降的价差,通过购电电价平衡账户进行处理。当购电电价升高或下降达到一定的幅度时,销售电价相应提高或下降,但调整的时间间隔最少为一个月。

第三,特殊情况下电力企业提请政府调整的方式,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供电企业经营困难时,可向政府申请调整销售电价。

销售电价调整的程序一般先由电力公司向政府提出调价方案,并附上必要的资料;再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向多方征求意见,形成电价调整的总体方案,并根据总体方案测定本省具体电价调整方案,报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批复后执行。

自2003年以来,全国性销售电价调整8次,提高幅度14.32分/千瓦时,其中11.4分为疏导上网电价上升、1.03分为政府性基金及附加、1.89分用于解决供电企业输配环节矛盾。

2、销售电价调整因素

销售电价调整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水平调整因素,这类因素变化将直接影响销售电价水平调整,包括:燃料价格、宏观经济形势、物价指数、电力企业经营状况、政府性基金及附件政策等;二是结构调整因素,该类因素变化仅需对销售电价结构进行调整,不影响销售电价整体水平,包括城乡同价、工商并价、基本电费比重、电压等级价差、峰谷分时电价等。

2.1销售电价水平调整因素

2.1.1燃料价格

燃料费用是发电成本的主体。在我国,燃料费用占火电厂发电成本的70%左右。如果燃料购进价格有较大的变化,电价必然要与之作相同方向的调整。2004年国家出台了煤电联动机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可见,燃料价格变化是销售电价水平调整的主要因素。

2.1.2宏观经济形势和物价指数

近年来,世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国家宏观调控压力巨大。电价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国家对电价调整时机和力度的把握更加慎重,更加重视电价调整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电价调整总体上服务于宏观调控需要,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宏观经济形势和物价指数已经成为影响电价水平调整的关键指标,当经济过热、物价指数高企时,国家需要调控物价水平,电价不能调整,当经济发展停滞,市场疲软时,企业承受能力差,提高电价水平对用电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电价也不能调整。可见,宏观经济形势和物价指数符合要求是电价调整的前提条件。

2.1.3电力企业经营状况

上面提到,燃料价格上涨导致电力企业成本增加,需要调整电价,但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和物价指数不满足条件,国家又不允许调整电价,这种情况下,上游增加成本需要电力企业消化。近两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销售电价无法及时、足额调整,导致电力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普遍亏损,加之国家收紧信贷,火电企业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无钱买煤导致停机的情况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电力供应安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紧急措施,实施电价调整。

2.1.4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目前,国家在电价中征收了多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用于解决专项问题。例如开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用于支持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扩大,需要补贴资金不断增加,征收的基金附加不足时,国家将通过提高销售电价来增加基金附加收入。

2.2销售电价结构调整因素

2.2.1城乡同价和工商并价

城乡同价前,一般农村用电价格高于城市用电价格,实施城乡同价将降低农村电价,提高城市电价,整体上保持农村用电降价减少电费等于城市用电提价增加电费,用电成本只是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调整,不提高平均销售电价水平。因此,城乡同价是一项结构调整因素。

工商并价与城乡同价类似,降低某类用电价格的同时,提高另一类用电价格,总体保持销售电价水平不变。

2.2.2基本电费比重

基本电费是指执行两部制电价的用户承担基本电价相应的电费。基本电费比重是指用户基本电费占总用电费用的比重。一般情况下,两部制电价应按照用电成本特征合理制定,即固定成本通过基本电费回收,变动成本通过电量电费回收。当基本电费比重变化时,电量电费也会随之变化,以保持用户承担的总电费水平不变。因此,基本电费比重调整也是电价结构调整的一项内容。

近两年经济形势范文第8篇

“踏空”,是此番A股大涨中机构、散户共同的痛。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2012年年末数据,散户持股账户是近两年来最少的,共5509万户,此外多达三分之二的账户是空仓。

这次波澜壮阔的A股上涨行情跟散户没有多大关系,绝大多数散户都是在股市低点割肉离场,倒在黎明前。不仅是散户,众多机构也没有料到此次A股的大涨。

你为什么会踏空?我们采访了近20位踏空的投资者归纳出6点原因:

01 / 性格原因。谨慎的人总是会踏空,而乐观的人总是会套牢。性格决定命运。有5位投资者向《好运·MONEY+》表明,谨慎小心的性格造成了自己在股票投资中存在宁愿踏空也不愿套牢的心理。正是这种小心谨慎的性格使很多投资者与此次领头上涨的银行股失之交臂。

02 / 从经济基本面上对A股上涨的不认同。虽然从经济数据上来说,2012年底以来无论是对外贸易总量还是PMI都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好转,但是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速放缓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仍然有所担忧,很多人都想等到“两会”之后中国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明朗之后再介入股市。有8位投资者都表示在2012年12月14日大阳线出现之前一直认为前期的上涨只是反弹而已。

03 / 在技术上等待双底。以往的行情全部都有双底,本次跌下去再起来并没有做双底,这使得一些傻等双底的投资者彻底踏空。

04 / 历史上,在熊市中12月出现上涨的概率很小。一位老股民对《好运·MONEY+》记者表示,历史上,熊市中12月只有4次上涨,其他都是下跌。以往低点都出现在12月底1月初,但此次低点却出现在12月4日。如果按照历史行情来操作,确实很容易踏空。

05 / 熊市的惯性思维。A股不景气长达三年之久,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熊市的悲观思维。所以在熊市结束之初,人们总是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熊市仍未结束,所以不敢买入。

06 / 不敢追高,等调整。一位投资者表示,虽然在2012年年末就早早确定2013年要介入银行股,但是等了三周发现想要介入的银行股都没有预期中的调整,反而越等越高,而自己又不敢追高,所以白白浪费了三周的时间。直到最后才小规模建仓银行股。

总结下来,在熊市结束的末期,踏空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主要是牛市初期的点位和时间总是很难预测。

不过,虽然踏空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投资者总是判断失误,那么对于以后的投资还是有不良的影响。

而《好运·MONEY+》也采访了一些没有踏空此次行情的人,他们盈利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投资者基本都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即使在A股创新低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将所持股票成本摊薄。所以,相信价值,不投机,才是防止踏空的有效办法。

受访者:

吴霄、索鑫、何加淼、白云、洪航、东浦、满林、朱新礼

新浪微博:

@小狮子蕙蕙、@胖胖Leon、@南木戚戚、@混沌与概率1997、@Stock_popo、@爱兰英伦JellyBean、@艾锐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