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投资产管理

城投资产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投资产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资产管理;BOT

一、BOT模式下高速公路的资产管理现状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运输通道,是现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先行条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发展,1990年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只有522公里,2000年发展到了16000公里,截至2011年底,总里程已经高达85000公里,通车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为解决极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巨量的资金需求问题,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建设都采用BOT模式进行融资并投入运营,如上海黄浦江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工程、广东深圳高速公路、海南东线高速公路等。和BOT融资模式建设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形成反差的是高速公路资产的管理,大量高速公路资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管理跟不上高速公路的发展步伐,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要求。

高速公路采用BOT模式运作,主要是从融资的角度去考虑,根本没有顾及对具有实物形态的高速公路资产是否会因为融资模式的变化而带来管理上的缺失。笔者认为,BOT模式下高速公路资产从建设、经营到移交往往会发生管理主体变更,不同的管理主体所执行的会计制度是不一样的,对相关基础设施所确认的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要求更是不一样。对于高速公路资产来说,其分类核算难度很大,管理的延续性要求很高。管理主体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以及所确认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要求的不一样,使得主体变更时资产管理脱节,不利于实物资产的管理,更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高速公路资产的特点

高速公路资产是一种特殊的实物资产,BOT模式下资产的相关特殊性更加突出,给资产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产价值巨大

高速公路投资规模较大,一个项目需要投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通车的宁杭二期高速公路,全长37.277公里,每公里造价为8267万元,总投资达到30多亿元。目前正在建设的沈海高速(复线)温州段项目工程,北起乐清南塘镇,南至苍南马站镇,全长147.939公里,每公里造价超过了14000万元,总投资为212.56亿元。2012年新开工项目,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长102公里,每公里造价超过了20000万元,总投资为210.79亿元。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和总投资不断被刷新,随之而来要面临的是高速公路巨额沉淀资产的管理。

(二)资产分类复杂

高速公路实物资产的分类非常复杂。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期,一般是分标段进行建造的,成本费用也是按标段进行归集,而不是按资产的内容进行归集、核算,完整的高速公路资产被人为的进行划分、组合。在高速公路运营期,一般按资产内容来分,这个阶段持续时间最长,资产管理要求更高,因此,应以这个阶段的管理要求为重心对建设期和移交后的管理进行规范。

在BOT模式下,合同投资方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08】11号)规定,将高速公路资产作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管理,为了节省管理成本,一般不会按照资产内容进行明细而清晰的分类。实物资产分类前后的不一致,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建设和使用周期长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一般项目从规划论证到建成投产,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比如,连云港至徐州高速公路,全长236.784公里,1997年12开工,2003年6月竣工,单单工期就达到了5年半。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始于2004年,2008年开始进行绕城西南段的线位论证,2012年底绕城西南段开工建设,工期3年,预计2015年底竣工,2016年下半年通车,前后时间跨度达到12年。高速公路建设和使用周期长,对管理的延续性要求也会更高,有些高速公路建成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立即投入运营,相关资产维护发生脱节,对资产的后续管理非常不利。

(四)资产管理的主体复杂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特殊的国有资产,在改革开放初期,所有的投资都是国家承担,由交通主管部门管理,高速公路资产的管理以行政方式为主。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国家逐步向经营企业下放经营权,通过股份制改造,使得高速公路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分离,引入多元化产权主体,从而造成了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主体的复杂性。此外,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管理主体,一般是由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这些具有行政机关性质的临时的高速公路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完成后,高速公路资产移交给各种组织形式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BOT模式下引入民资,管理主体将更加复杂。管理主体的复杂给资产管理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三、BOT模式下高速公路资产管理的建议

如前所述,高速公路资产本身具有特殊性,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在BOT模式下,其难度更加突出。为确保高速公路资产安全、完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笔者认为加强高速公路资产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应从源头上规范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方式。

不管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阶段还是经营阶段,不管是什么组织形式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不管企业执行的是哪种会计制度,不管高速公路资产是按无形资产还是固定资产入账。在管理方式上,高速公路实物资产都要严格、规范按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的要求进行管理。BOT模式下,合同投资方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规定,将高速公路资产作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入账。合同期满,合同投资方将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移交,合同授予方按评估价值直接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这样实物资产的管理发生了脱节。笔者建议在签订BOT项目一揽子协议时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在协议中明确细化资产管理条款,合同投资方对相关的基础设施不管是作为金融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入账,都要按照移交后的管理需求在金融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下设明细帐,明确实物资产的具体内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的要求对这些实物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减值账务处理。设置实物资产卡片,建立实物资产备查簿,如实反映这些资产的维护、保养、大修理、更新改造情况。

(二)应对高速公路资产进行详细而明确的分类,针对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详细的、清晰的分类会更好地衔接建设期和营运期以及BOT模式下移交后的高速公路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国家标准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规定了固定资产的分类、代码及计算单位,将固定资产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目,共四层,适用于任何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机关、军队及各管理部门等)的固定资产管理、清查、登记、统计等工作。但该标准只在土地、房屋及构筑物下的构筑物中对高速公路资产进行粗略地分类。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如下:

1、高速公路部分

路桥及构筑物:路基(土方和石方)、路面、桥梁、隧道、涵洞、防护工程等。

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护拦、隔离栅、护网等。

电气设施:灯杆、灯具、变压器、高压配电柜、低压供配电控制柜等。

监控设施:包括外场设备、控制中心设备等。

通讯设施:包括数据传输设备、业务电话系统、指令电话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电缆光缆外线路系统等。

收费设施:包括中心设备、收费站设备、车道设备等。

机械设施:包括清扫车、压路机、洒水车、摊铺机、工程抢险车、路缘机等各类工程作业车。

2、水务部分

水工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库区码头、输水管道、输水隧(涵)洞、渠道(含暗渠)、量水堰、渡槽、闸门、进水口、进水池、出水池、导流洞、倒虹吸等。

附属构筑物:包括库区路桥等。

生产设备:包括发电机、启闭机、滤油机、电动机、各类泵阀、消防器材等。

传导设备:包括各类开关、各类配电箱(盘、屏)、各类控制箱(盘、屏)、输水管、贮气筒、各类压缩机、避雷针塔、输电线路、控制电缆、变压器、屋外母线桥、铅酸蓄电池等。

工具仪器:包括电工仪器、观测仪器、机车床、焊接机、切割机、起重机、互感器、控制器、流量仪等。

监控设施:包括外场设备、控制中心设备等。

3、公共部分

交通工具:包括巡逻车、生活用车、拖车、轿车、摩托车(轻骑)、交通船等。

房屋与建筑物:包括服务区房屋、收费站房屋、管理控制中心房屋、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启闭机房、观测房、道班房、车库、油库、生产生活场地、绿化设施等。

其他:包括复印机、打字机、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音响设备、电视机、录音设备、空调、桌、柜、食堂厨具设备等。

(三)应设置专门资产管理机构,建立严格、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许多企业在高速公路实物资产管理中缺乏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权责不清晰,经常造成管理脱节和推诿现象。比如,财务部门只负责对资产进项账务核算,业务部门只负责对资产进行使用、维护、保养,这样管理就不能协调统一。再比如,更换某一附属设施重要配件,财务部门按会计准则规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而养护部门将其作为一项新的固定资产,造成账实不符。

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关系重大的国有资产,应设置专门资产管理机构,建立严格、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结束语

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资产管理工作,完善高速公路资产管理制度,极具探索性和挑战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开创高速公路资产管理工作新局面,为不断发展的高速公路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2008

[2]杨琦,杨云峰.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9(02)

[3]周国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对公路经营资产确认及其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建议[J].交通财会,2009(03)

[4]周国光.有关加强高速公路资产移交管理的基本思路[J].交通财会,2011(11)

[5]孙建红.关于还贷性收费公路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之我见[J].会计师.2011(02)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高校资产是高校教育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的发展。它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扩张,高校资产的数量有了迅速的增长,用好、管好资产成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管理工作。

一、近阶段高校资产的特点

(一)资产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许多高校的资产已超过百亿元,其中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资产已达二三百个亿。

(二)资产来源渠道增多

高校资产的来源呈现多元化格局。

1.传统收入形成的资产

传统的收入有政府财政补贴、上级部门补贴、专项资金收入、学生学费收入、学校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等。上世纪90年代前,传统收入为高校资产的主要来源。但这些收入由于政府的财力制约,增幅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等也往往带有不确定性。

2.高校兼并、重组形成的资产

20世纪50年代,为兼顾高校地域分布上的平衡,将当时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实行“裂变”;20世纪90年代,以共建、合作、合并、划转、协作为主要精神,以合并、划转为实质内容,将有关高等院校实行“聚合”,尤以1992年5月合并6所省属院校而成立了扬州大学拉开了序幕。21世纪初,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之后,在教育强省、教育兴市浪潮的推动下,一个以高等院校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学功能、产业功能、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学城(园区)迅速崛起。由于不断地兼并重组,航母式高校相继出现,高校资产飞速增长。

3.负债形成的资产

高校扩招以来,由于政府教育投入和高校扩张相比差距太大,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学生缴费空间已经不大,高校自身积累只能维持再教育,贷款办学逐渐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伴随着高校债务的增长,一些大学城平地而起,负债形成的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的比率迅速扩大。

(三)资产管理工作滞后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并没有随资产的增多而提高,相反管理工作滞后,资产浪费现象仍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主要有:

1.管理观念滞后,防范风险意识差

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资产管理意识淡漠。具体表现在学校工作中存在“重教学科研、轻资产管理”的片面认识,在资产管理中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2.管理手段落后,专职人员偏少、素质偏低

高校资产多头管理,相互脱节,造成资产流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为后勤服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基层教学单位等多头分管,缺乏统―归口的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使资产管理工作交叉重复,相互制约。各部门之间遇上难办的问题就相互扯皮。从近几年江苏高校年度审计结果看,许多学校资产账实不符,管理不到位,已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人员配置上,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偏少,学历职称层次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这与快速发展的校区规模和迅速增长的资产水平不相适应。加之其忙于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无法“充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材料管理不重视,账实不符,浪费现象普遍

材料在高校主要包括实验材料和类似工具、管理用具等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低值易耗品等,其主要来源是教育事业费(实验费)和科研经费购置。二级学院拥有对实验耗材等材料的采购权、使用权和管理权。这种管理模式方便了教学单位,调动了二级学院理财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此类资产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登记反映,使用单位直接购入,资产管理部门不再过问,财务部门直接作支出处理,不设明细账反映该类资产的存放、使用和剩余情况,缺乏相应的会计监督。部分二级学院对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造成实际工作中的盲目购置、重复购置、保管不善等浪费现象。

(2)学校历年结余的库存材料由资产部门直接划给使用单位,资产部门不再管理。有些材料如实验用试剂、药品等或早已报废,或被领用而未及时办理出库手续。此类情况,有的经财务部门上报主管部门(一般数额较大),进行核销处理;有的没有上报,一直挂账,造成了材料类资产账实不符。

(3)采购环节不够规范。实验用药品、试剂等材料的采购是学校二级学院根据需要随时购买、随时消耗,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批、采购与验收等可能都由同一人员承担,从请购到付款的工作程序不严格,在采购和领用等管理环节上存在一定漏洞。况且此类资产的采购小规模高校达到几十万元,大规模学校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二级单位使用教师采购既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也增加了采购成本。

4.不良资产处理不及时,负面效应大

不良资产成因一方面为高校兴办校办产业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负面效应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高校的合并、重组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资产。这些资产有的长期挂往来款,有的手续不完备却转作长期投资,已成为高校的包袱。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财务账面资产不实,不利于管理,最终会造成越来越大的资产损失。

5.无形资产管理重视不够,流失现象普遍存在

高等学校是我国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要科研基地,这里不仅汇集了大批高科技人才,而且具有学科综合、基础研究领先等科研优势,很多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都是高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长期教学、科研开发积累中形成的。但由于过去高校财务制度对无形资产没有明确规定,同时大部分学校缺乏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认识,对无形资产缺乏核查和管理,对属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的无形资产未予以认真保护和充分利用,造成高校在技术转让、产权、著作权等方面存在着较普遍的无形资产流失现象。

另外,管理制度不健全,协作共用意识淡薄,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产权不清,国有资产及投资效益流失等,也是高校资产管理滞后的种种表现。

二、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特点,高校资产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高校资产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事业发展的必要物资保障。高校要加强对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管理,就必须增强资产的管理意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都要有资产管理意识,要保证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加强对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和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学校各单位和教职工都具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只有这样,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针对高校经济行为的日趋多元化和联合办学后出现的新情况,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约机制。1.要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为依据,结合高校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具有约束力和规范作用的管理规章制度。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和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论证资产设备的购置计划,严格程序,落到实处,做好资产的使用、管理和建档工作。3.要按照教育和惩治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实事求是与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重大决策责任的追究程序和办法,使申购、管理和使用部门真正负起责任。

(二)重视资产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敬业精神

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必须重视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的进修和业务学习,有计划地组织这方面的培训和轮训,组织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举办国有资产管理与实验分析技术培训班。如,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讲解先进的实验技术、新仪器的技术情况、新实验的测试方法、先进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等,促进分析技术的进步和业务水平的共同提高,使更多的人员掌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从而整体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帮助学生进行设计性的实验。为了充分调动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高校有必要提高专职实验室与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待遇,并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以便留住这个岗位的人才,强化人才的爱岗敬业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增强资产管理队伍。

(三)加强材料类资产管理,及时处理不良资产

材料类资产的管理应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宜图省事而忽视管理。特别是在业务费包干的情况下,学校切不可对材料类资产放任不管,应当帮助二级学院完善该类资产管理制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对大批量该类资产集中招标或竞争性谈判采购,以降低成本。

不良资产的清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高校要发展,必须及时处理、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校办产业的不良资产,应追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以货币资金的投入应尽快清欠;以长期投资形式投入的,作为非经营资产转经营资产必须进行效益追踪,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虚假的长期投资不必再留下去,解决得越早损失越小,承担的风险也越少。

(四)加强资产审计监督,做好效益分析,提高投资效益

高校在广开财源、筹措办学资金的同时,更要管好、用好资产,提高教学投资的使用效益。

要优化资源组合,对学校通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中心、资料室等进行整体资源专管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做到物尽其用。

要进行资产使用效益分析,建立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量化指标,考核、评价资产使用效益,为学校从宏观上调控、分配资产提供科学依据。

审计部门在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要严格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计职责。特别是对大型仪器设备实施效益审计,设备的采购及各类基建项目要实行公开招标,降低采购(建设)成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规范资产管理工作,使高校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五)切实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的使用效益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将会有相当一部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对要转为经营性的资产进行充分的论证及可行性研究,并应经学校最高决策层集体研究决定,避免由于少数领导和少数人的决策失误而造成国有资产难以挽回的损失。对已转为经营性的资产,其产权仍属国家所有,学校应加强管理,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不得漏评估和不评估。对经营性资产要进行严格的考核,根据考核下达保值增值的任务或签订目标合同,以确保经营性资产能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

(六)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无形资产的管理

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有关领导、科技人员对无形资产产权的保护意识薄弱,无形资产管理体制和机构的不健全。因此,防止高校无形资产流失,一方面要提高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增加无形资产产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应对本校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转让以及收益分配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当学校无形资产发生转让时,应委托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进行科学评估,严防无形资产被低估,以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我国还拥有大量的中央企业,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突出主业、做大做强”的方针指导下,中央企业开始剥离非主业、非战略性资产,其中包括大量闲置、低效资产。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也开始参与中央企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本文所指不良资产包括不良金融资产和中央企业的闲置、低效资产。

不良资产投资与不良资产房地产投资基金

不良资产投资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领域,既有侧重于债权的投资基金,也有侧重于不良股权的投资基金。目前投资于不良类房地产的投资基金在华尔街的规模也非常大。

虽然我国不良资产投资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如泓天基金等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目前在国内还是刚刚兴起。中信资本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是较早起步的,2004年起即成立了特项投资部(special situation investment),一般以大型不良金融类资产为主。

我国不良资产投资发展历程

中国的不良资产投资,始于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四大国有银行清理剥离1.4万亿元不良债务,成立信达、华融、东方、长城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第二阶段:2004-2005年,为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上市,国有银行又陆续剥离数千亿元资产。

第三阶段:从2010年后,在全球金融危机及PE(股权投资基金)投融两难的背景下,一些基金和投资机构开始发掘不良资产的投资机会,资产处置成为新兴的投资热点。

不良资产的高额回报

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特别是行业发展的早期,其投资回报往往超出想象。

2001年12月,摩根士丹利以7亿元中标华融资产108亿元资产包,分四期付款;事实上,第二期付款之前,处置资产回收资金已超过7亿元,摩根士丹利未付一分钱,即获得10亿元以上利润,回报率高达150%以上。摩根士丹利处置从华融买来的近300件不良资产方法很简单:以8%面值买到的资产再以15%的面值卖出。

2004年7月,银建国际以8.5亿元收购信达资产旗下569亿元不良资产,收购价格为资产面值的1.5%;随后很短时间内,银建又以面值的2%转让给其第二大股东花旗集团,获利33%以上。2005年11月,银建国际又以资产面值的1.5%,即5.466亿元收购华融资产364.4亿元不良资产包。

不良资产处置的发展趋势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事业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市场规模趋于稳定,我国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每年约产生逾万亿元不良资产;二是投资利润合理化,不合理的暴利空间越来越小;三是项目渠道更广阔,银行、信托、资产管理公司、法院、产权交易所都成为不良资产的来源;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民营企业、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纷纷加入不良资产投资领域。

不良资产投资哲学: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可观察性,可预期性,使得不良类房地产基金的运作成为可能。

周期性使得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情况可以预期。观察、把握也可以变成投资机会和实践。可以说,房地产不良资产投资,是一种反周期投资。其实质是,在市场衰退时为优质项目注入流动性。引用中国战国时期的商圣白圭的话,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但是,在中国市场,其周期性与欧美表现不同,更多表现为政策性的周期性,而不仅是市场性的周期性。中央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性的周期性更为明显。国资委对央企辅业分离主要政策始于2010年初。2010年1月份,6号文提出1900家宾馆酒分离重组。2010年3月份,要求78家非主业央企退出房地开发。从目前来看,在房地产领域,无论是土地、宾馆、酒店、写字楼、工业厂房,大型国有企业都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这些机会重点集中于未来的五至七年内。

不良资产投资,一般来说,在市场环境下,我们是通过市场的恐慌性抛售获得的成本优势;在政策性环境下,一般是通过政策性折让获得成本优势。李嘉诚讲过,生意就是便宜时买,贵的时候卖。我们此前讨论了大型地产项目,在什么时候可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买到。但关键是,在市场萧条时,你如何才能得到完成收购所需要的现金。这是个关键问题。

在市场性比较明显的环境中,理性预期与资金安排比较关键;在政策性力度强大的环境中,对政策变化的前瞻性把握,以及对关键资源控制,就至关重要。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市场高涨时将项目卖掉,当然要经过良好的开发和运营。一般大型不良类项目周期都比较长,需要五至七年时间才能和市场的周期基本拟合。

危机孕育机会,火中取栗

自1997年以来,几次大型金融危机带来了NPL投资机会,如亚洲金融危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大规模去杠杆化等。从未来来看,中央企业无效、低效、非主业资产分离是一个政策性重大投资机遇。另外,各地愈来愈恶化的地方债和城投债,也会发展成一个有战略价值的投资机会。

不良资产投资的风险控制

关于实务方面,我们会重点谈谈风险控制。从平均水平看,不良资产的投资收益比较高。但是投资的原理告诉我们,收益水平与风险水平是正相关的。主要的风险,一般来自于信息披露风险、结构设计风险、法律税务风险、重组实施风险等诸多方面。

首先,此类项目不可能像其他优质项目或者正常项目那样,可提供充分的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情况下,信息披露都是相当不充分的。项目团队也经常是七零八落,管理名存实亡。很多企业面临诉讼甚至被查封状态。其次,企业处于特殊情境下,其债务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根本无法与正常企业相比。现金流短缺的企业,往往也有很高的税务风险。另外,就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风险,以及地方法院的执行风险。

从实践投资来看,不良资产投资的规模是个关键因素。控制风险的主要办法有专业团队合作、项目经验、适当的项目规模。

规模有助于放大成功机会,有利于资产证券化;规模有利于形成系统性机会。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近日,成立仅5个月的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推出GWS全球投资管理平台,据平安私银总裁林曼云透露,这套业内首推的全球投资管理平台系统,能根据客户提供的资产状况进行风险适应能力评估,并根据由投资、保险、产品等方面专业人士组成的顾问团队提供的诊断意见进行资产管理的重组与优化。

GWS平台的差异化卖点是,能够为客户的资产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风控。其一是GWS平台预期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渗透式分析,看透投资产品的本质。在中国,大部分投资者购买理财类产品时,其实并不十分清晰其投资标的是股票还是基金,是高风险的房地产信托还是五年期的城投债,包装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从来不是福音。GWS平台可以直观反映出产品最终的投资标的,并且一旦该标的出现风险异动,能够第一时间监测并报警。平台利用大数据收集的信息也能反映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估和调整建议。

就流动性管理而言,GWS也会追踪资产负债,分析其是否偏高及对现金流产生风险,这对国内客户来说是个相对缺失却越来越被看重的金融服务。平安私银副总裁梁大伟解释,国内的高净值客户中不少是创富阶段的第一代第二代,由于公司的运营还未完全稳定,仍有一定比例的负债,融资方面的需求也很大,做好这方面的风控十分重要。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 固定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18-02

多校区高校主要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校区,这些校区互不相连,甚至不在一个市区,但是法人代表是同一个人的高校。此情况主要形成于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在教育强省、教育兴市的口号下,各地纷纷建立了集教学、创业、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城,要求高校在大学城中建立新校区,由此出现了多校区高校的事实。它主要有两种模式:(1)合并重组形成的多校区高校;(2)新建扩建形成的多校区高校。

一 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随着高校校区数量的增加、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布局调整等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问题的出现,使得一些原本存在的问题凸显。

1.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

如合并重组的高校,各个校区沿用原校区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实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同时,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教学(务)部门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后勤部门管理基建房产及一般设备。合并之前,各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不同,办学实力、基础设施和办学设备条件差异很大,从而使合校之后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整合。在建筑物、设备方面,重复设置率高,但又难以搬迁集中使用,造成合并高校固定资产大量闲置、贬值。高校合并的本意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享,提高效率,但由于各个校区存在一定空间距离,难以实现资产设备共用、共享,变成理论上的固定资产共享,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困难重重。同时,多头管理使高校的固定资产在使用管理上职责不明确,教学仪器设备和行政设备不分,重复购置现象屡屡发生。

2.高校没有依托信息网络建立固定资产的共享机制

高校合并中有些校区的专业和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性,很多资源也都具有各自的特性,但校区的基础设施、校舍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都必须建立,而有些固定资产配置(如图书馆、公共课等信息资源)由于没有依托校园网等信息化工具,无法建立起合适的共享机制,造成固定资产重复添置、闲置和贬值。

3.高校资产管理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少,专业人员更少

第一,人员不固定,有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但由于任务烦琐、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院系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多为行政人员兼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只能行使一般的管理职责,难以提出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综合利用的建议和方法。第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大多从各个部门抽调出来组建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缺乏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难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4.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部分资产体外循环,流失严重。有些部门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广开财源,设置小金库发放福利,这是严重违纪的行为;有些部门利用部门资源和外面合作办班、接受捐赠、自购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有相当部分没有验收入账,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流失严重;有些高校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竣工验收、决算、移交、工程决算审核等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也导致了未能及时入账和账外资产的形成。

二 高校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

1.建立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新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高校需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各校区固定资产归口管理,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在各校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派驻人员,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调配与管理,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益。高校还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固定资产制度化管理。对于合并高校而言,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并对各校区资产进行清理登记,编号建档,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职责、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使用、维护、转让、报废等专项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管理制度,产权登记、转让和资产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2.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审计部门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和基建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降低采购(建设)成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3.加强固定资产的环节控制,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首先,加强对部门创收经费的管理;其次,加强接受捐赠、自制或改建固定资产的管理;最后,加强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

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活动管理

学校严格按规定程序组织招标统一采购,避免各校区在资产购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节约投资,预防腐败现象;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严把验收关,防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

5.充分运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合理地管理多校区的固定资产。根据管理的节点需要,设置二级管理模式。第一级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人,第二级为各校区或各二级学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人,各级之间利用校园网,实现校区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固定资产的优化与合理配置。

6.加强固定资产专业人员的培训

要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老师和各院系专(兼)职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业务能力;同时,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倾斜,设置职业规划,留住人才。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6篇

一、加强和完善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

(一)建立和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台帐

1、对投资公司(xx公司)所属资产及政府委托管理资产(包括土地、商业用房、工业用房、办公用房、住宅用房、车库、居委三产用房等),在彻底摸清的基础上建立明晰的资产管理台帐并进行动态管理;

2、将去年收回的原委托企业服务公司管理的资产(4050商务楼、xx商务楼、xx路商铺、xx路商铺、xx路商铺、车库等),建立好正常的资产管理台账并进行动态调整。

(二)加强集体资产增收、出租、招商工作

1、对到期续租的,参照市场行情进行调租续签,如xx路商铺、xx路商铺等,完成xx乐购主体变更协议;

2、,参照市场行情价格及依据企业的税收产出情况,与招商中心协商制定合理的租赁价格标准,与商务楼宇内新进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并与到期的租户进行调价续签;

3、完成原委托企业服务公司租赁管理的资产(4050商务楼、xx商务楼、xx路商铺、xx路商铺、xx路商铺等)已收租金和押金的核对及资金划转;

4、将商务楼内空房信息和项目信息及时通知招商服务中心,加强商务楼宇招商、招租及服务工作;

5、将有意向搬离的展丰公司厂房信息与经发办、招商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协商,扩大信息面,努力引进优质项目;

6、完成xx水电过户至xx公司;

7、加强出租资产及商务楼宇的租金收缴工作,对拖欠现象以电话、上门、发函等形式进行催缴,争取全额收缴。

(三)做好集体资产的维修养护工作

1、对世纪联华高压配电间委托电力公司指定单位进行电试;

2、就世纪名门监控设备现状及改造方案回复意见;

3、配合做好莘西南路158号(原玛兰厂)改造前准备工作。

(四)其他工作

1、根据中春路社区商业中心项目协调会的精神,签订青春村外居小区委托管理协议;

2、为了落实本镇农民长效增收机制,xx公司拟以成本价收购xx丽景置业公司位于普洱路的存量商铺(约1379.54㎡),但考虑到收购后公司存在资金压力及投资回报率低等原因,最终放弃收购;

3、做好镇属老企业的消防及生产安全工作;

4、做好镇属老企业的防汛防台工作。

5、三处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房产可享受产权转移,需摸底及政府协调后,方可继续办理。

二、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及办公室工作

1、规范财务管理,做好财务日常工作

按镇党委、政府要求,制定公司年度预算,并严格按财务审批制度报批每笔业务,严控公司成本及费用支出,尤其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每月按时开具收款凭据,确保租金的及时收缴;完成投资公司、xx公司、xx公司月度财务核算、报表结算及网上完税工作;完成年初3家单位所得税汇算清缴、当年度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工商年检及xx公司全国税收调查工作。

2、确保农民长效增收,完成年度红利分配工作

年初,完成xx公司XX年度红利分配工作,按25%分配率,已分派红利1919.78万元(税前)。XX年,按30%分配率,共需分派资金2303.73万元。年底前将做好资金的准备及董事会、股东会的召开准备工作。

3、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的统筹及运作工作

1月,公司配合政府完成了光控广域第二期的出资工作,二期出资额1500万元,由政府拨款至投资公司并委托投资公司出资。协助各村做好银行还贷资金的调头寸工作,并办理好相关借款手续,XX年上半年向各村出借资金1000万元。配合xx商务区发展,做好商务区银行贷款担保工作,并及时提供银行所需一切资料。

4、各方协同配合,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产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案例分析

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REITs)是按照信托原理设计由REITs基金(REITs投资公司)以发行受益凭证的方式公开或非公开汇集投资者资金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基金托管公司)进行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融资工具。REITs发源于美国,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让广大中小投资者充分参与长期房地产的投资工具出现,后来凭借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发展到今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00年开始,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效仿美国允许设立REITs,如日本和台湾的“不动产投资信托”以及香港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截至2007年6月底,全亚洲共有11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市值超过800亿美元,整体来看,亚洲已经成为全球REITs市场的一个新热点。

由于相关的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REITs在我国境内发展并不顺利,尚不能上市流通,但我国房地产企业及相关投资者一直在REITs领域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一些企业已经通过离岸公司等模式在香港、新加坡的证券市场成功实现REITs上市。2005年12月21日,越秀REITs成功登陆香港证券市场,成为首只以内地物业为主要资产的上市REITs。2007年6月11日,第二家涉及内地物业的REITs睿富在香港证券市场IPO上市。除香港证券市场外,新加坡证券市场凭借其较低的准入门槛成为我国REITs上市的又一目的地。2006年12月8日,凯德中国零售房地产信托(CRCT)登陆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市场,为国内开发商在中国新的制度框架下海外发行REITs提供了另一条新路径。虽然REITs在我国境内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但作为一种已被全球众多国家普遍认可的融资方式,REITs仍将是我国房地产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运用REITs融资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离岸式REITs操作流程及运作模式

由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因素,目前REITs在我国大陆仍无法公开上市,这就决定了欲通过REITs上市的物业,必须到我国香港地区及境外操作。

离岸REITs的上市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上市REITs结构主要由基金单位持有人、资产管理人、受托人、发起人、物业管理人和贷款人组成。其运作模式如下:

(1)公众、机构投资者、发起人和战略投资者等通过认购REITs基金单位成为基金单位持有人。发起人整合/收购各地的物业组成资产池,其租金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作为投资收益支付给基金单位持有人。

(2)资产管理人向REITs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收取管理费。

(3)受托人代表基金单位持有人的利益处理相关事务,收取信托管理费用。

(4)物业管理人为××资产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取管理费。

(5)REITs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例如:香港要求不超过资产池总价值的45%),通过向贷款人融资的方式,利用财务杠杆扩大收购物业的规模。

离岸REITs融资案例:越秀REITs香港上市

越秀REITs(0405.HK)于2005年12月21日在香港挂牌上市,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配售分别获得约496倍和74倍认购,最终发行售价为每股3.075港元,筹集资金约17.9亿港元。作为在香立上市的首只以内地物业为注入资产的REITs,越秀REITs的操作手法为国内REITs探寻离岸上市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示范。

越秀REITs的运作模式是典型的契约型REITs,其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越秀REITs作为第一只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信托基金,尽管最终选择以每个基金单位3.075港元上限定价发售,依然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2005年12月21日正式上市进行买卖一周内就累计升值16%。越秀REITs的成功上市,在为开发商募集所需资金的同时,并未破坏物业产权的完整性(无需将物业散售),并保证了后期经营过程中的持续投入问题,在单一产权的情况下,由专业的国际租赁及运营机构进行管理,为商业项目的发展和持续运营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贷款类信托融资模式指信托公司通过质押资金使用方的公司财产或股权为基本贷款担保方式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将募集资金提供给资金使用方。

传统贷款型信托融资的典型特点是资金成本低,进入门槛低,操作管理比较简单、运行成本较低,收益比较稳定,虽然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类业务具有一定的重合性,但大多属于点对点式的项目融资性质,在供给方式上比较灵活,可以针对房地产企业本身运营需求和具体项目设计个性化的信托产品,对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项目都可以量身定做解决方案。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出台后,贷款型信托一度成为许多开发商解决资金问题的新渠道,特别是在从单个项目立项后到四证齐备前这个银行资金不愿进入的阶段,成为开发商资金的一个重要补充。

贷款型信托融资案例:万科十七英里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004年,万科开始广泛与新华信、深国投等信托投资公司合作采用贷款型信托为旗下十七英里,万年花城、云顶等项目融资,成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尝试信贷信托这一融资渠道的代表。

2004年6月10日万科联合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万科十七英里集合资金信托”。“万科十七英里集合资金信托”是典型的贷款型信托,该信托计划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该信托计划灵活选择融资方式,实现了财务费用的最小化。该信托贷款的年利率为4%,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49%相比,低了1.49个百分点,按照1.9895亿元的融资规模,万科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近400万元;其次,投资者在购买该信托计划的同时,不仅享有通常意义的投资收益,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对该房产的优先购买权以及购房价格的高折扣率。这种将融资与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在随后的房地产信托项目中被广泛地运用。最后,该信托产品可办理转让、赠与或继承,流动性较强。

三、股权型信托融资模式

股权型信托融资模式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转移给受托人,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投资于公司股权。

股权型信托融资的突出优点有两点:首先能够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金,促使房地产企业达到银行融资的条件;其次,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进行股权融资类似于优先股,只要求在阶段时间内取得一个合理的回报,并不要求与开发商分享最终利润的成果,这样既满足了充实开发商股本金的要求,开发商也没有丧失对项目的实际控制权。

股权型信托融资案例:世纪星城住宅项目股权投资信托计划

“世纪星城”项目预计总投资8.99亿元,项目前期已经投入2.8亿元,并已取得一期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还需要取得开工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只有四证齐全才可向银行申请贷款。但121号文的执行,使得项目开发商北京顺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凭借自身1.5亿元的注册资本,不能满足30%的最低限(1.5/8.99=16%<30%),这意味着工程将面临着开发资金断流的窘境。在这一关键时刻,北京顺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推出“世纪星城住宅项目股权投资信托计划”,通过股权信托的方式筹集2亿元资金对北京顺华进行增资,使其自有资金达到3.5亿元,并将此资金直接用于项目的开发,保证工程顺利获得开工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从而在四证齐全的基础上获得项目原贷款行兴业银行的银行后续贷款支持,顺利实现了2005年项目竣工销售的预期目标。

世纪星城住宅项目股权投资信托计划是典型的房地产优先股权信托融资模式,即股权在退出时附固定比例的投资收益。世纪星城住宅项目股权投资信托计划凭借着自身的特色,一推出就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顺利完成融资任务。世纪星城住宅项目股权投资信托计划充分满足了开发商、信托公司以及投资者三方的需求,成为我国股权型信托融资模式的一个范本。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信托正从贷款型向股权投资型发展,从一般的集合资金计划向美国的REITs模式靠拢。随着国内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REITs将沿这一趋势继续发展。2005年3月,福建联华信托推出“联信•宝利中国优质房地产投资信托计划”,其最大特点在于没有确定项目下提前筹资,再进行有目的的投资,其投资方向涵盖房地产企业贷款、股权投资、商业楼宇或住宅的购买,充分体现了REITs逐步“从贷款型向股权投资型发展,从一般的集合资金计划向美国的REITs模式靠拢”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红,殷红.房地产金融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城投资产管理范文第8篇

金融是推动区域合作与产融结合的重要支撑。顺义独特的区位和产业基础,吸引了股权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机构自发向顺义聚集发展,带动顺义这个首都新兴金融聚集区成为了与金融街遥相呼应的中国金丝雀码头。

由面及点深入观察中国金丝雀码头构建的“两走廊一基地”空间格局,差异互补、错位竞合的“空港、后沙峪、马坡”三大产融结合金融平台日益凸现,顺义驱动经济的金融力量从未像今天这般强烈。

给产业插上金融的翅膀

2012年4月,北京市金融局与顺义区政府提出在顺义打造首都产业金融中心,也使得这个金融业刚刚萌动的郊区,短短几年蜕变为首都新兴金融聚集区。

从国际上来看,欧美、日韩等地,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化,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水平的一种趋势。

给顺义的产业插上金融的翅膀,到底会飞到怎样的高度?

新常态下,传统产业陷入挣扎,导致区域经济的增长趋于缓慢,而顺义却在产融结合大趋势下,立足产业聚集的新兴金融悄然崛起。2015年底顺义金融机构财税收入实现36.82亿元,年均增速23.35%。金融产业贡献率突出,已成为继汽车、航空之后顺义区第三大支柱产业。

截至2016年上半年,顺义区拥有金融机构235家。这其中,以促进产融结合为特征的商务金融机构在顺义快速聚集。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内的北京融资租赁聚集区成功聚集40家专业租赁机构,商业保理试点已有7家企业落地展业,民生系、国开系、中交系、中森系等为代表的产业金融成体系、组团式聚拢顺义,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已经初具雏形。金融业态持续丰富,业务领域覆盖银证保、VC、PE、财务公司、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十余个主要业态,金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的助推加速了顺义企业迈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步伐。目前顺义拥有上市挂牌企业44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四板、海外市场全部打开;上市企业累计直接融资1210亿元,股票定增、公司债、中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运用频繁,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带动作用明显。

为聚集送上积极的助攻

顺义的金融业聚集,源于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力量,而政府营造的发展环境,确实也为中国金丝雀码头的快速形成送上了积极的助攻。

早在传统金融伴随中国经济转型而创新裂变之际,顺义提前捕捉到了行业的脉动,在全市率先推出了《顺义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办法》和《顺义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办法》等两个办法,重点从新兴金融聚集和区域企业上市两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2015年,为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出台了《顺义区支持创业企业上市发展办法》,重点推动区域内的创业企业在新三板等新兴资本市场挂牌,由此也构建起了支撑顺义金融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

而对于陆续涌入顺义的金融机构,顺义建立了“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上市企业+”等创新联盟发展模式,通过获取项目信息,争取政策倾斜,部门联动,机制联通,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后续服务和延伸服务,不断挖掘衍生和相关资源,加速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合理分布及错位竞争。

与此同时,顺义以机制创新积极为入驻金融机构对接区域内的产业融资需求,通过研究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体系,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搭建起了统一的政府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平台,推进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面提升区域融资服务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下,蜂拥而入的新兴金融在顺义自发形成了“两走廊一基地”的空间分布:空港走廊、潮白河生态走廊和上市企业培育孵化基地。聚集了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兴金融业态,并吸引、培育了大批与金融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等金融智业机构,金融专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形成了产业为本、金融为用、产融结合的新局面。

以三大平台聚变引领未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2016年顺义被确定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区,金融业赫然其中。这也意味着,在顺义竞合l展的金融业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翼的顺义,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金融发展势能,自然成为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政治功能相响应的承接首都乃至京津冀经济功能的承载地。”顺义金融办主任周继武指出,新兴金融与顺义实体产业在“两走廊一基地”的有机快速融合,顺义特色鲜明、差异互补的“一园一区一城”三大金融平台日益显现,即空港融资租赁产业园、后沙峪金融商务区、马坡金融生态城,这也为顺义进一步强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经济功能提供了指引。

周继武告诉记者,空港融资租赁产业园以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政策优势突出、金融要素密集、人才资源丰富、生活配套完善。下一步,将继续放大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北京融资租赁聚集区、首都商业保理试点等区域原有品牌效应,并结合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的建设,突出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离岸金融等临空指向型特色金融,重点聚集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私募股权基金、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完善金融产业链,使其成为首都产业金融中心主承载区、金融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区、北京融资租赁聚集区、临空指向型金融聚集区。

后沙峪金融商务区以后沙峪镇为核心,该区域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功能疏解的枢纽节点,产业良好、商务发达、财富集聚,配合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宜居的环境,是北京金融主中心区产业外溢的首选地。未来将通过聚集私人财富管理、新兴投资、理财机构、第三方支付等新兴财富管理机构,积极吸引汽车金融、商务金融、物流金融等供应链金融机构,以及培育财务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产业金融机构,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北京产融合作试点示范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金融要素承接区、新兴财富管理聚集区、供应链金融创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