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司合作风险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一、普惠制金融体系下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必要性
普惠金融的引入是实现普惠型经济的重要工具,所谓普惠制经济,就是最大限度的让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增加。近年来发展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普惠制金融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也是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号召,是农村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解决农户和小型企业贷款困难问题,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能推进农村民间金融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机制灵活多样,针对农户不同的贷款需求,能从根本上满足,对解决农村资金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造成的金融服务空白能有效弥补。与正规支农渠道相比,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具有一系列优势,比如贷款门槛低、手续简便;与民间借贷相比较,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民借贷的首选,其比较规范、利率低。鉴于此,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与运营对于民间借贷的规范化有利,同时也有利于金融业的适度竞争。
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隐藏着一系列风险。
(一)市场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和4倍,分别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的下限和上限。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利率和收益状况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水平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在此背景下,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调整,利率的波动和变化比较频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风险增加。
(二)信用风险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户及居住在农村的个体工商户等,这些借款者信用一般不高,他们居住比较分散,个人信息小额贷款公司不太了解,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另外,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内部操作不完善、对贷款审查程序不严格、从业人员素质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由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农户进行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强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自身抵抗能力又弱,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无法还款的风险增加。
(三)流动性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而不能吸收存款,在现实中,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的速度比较快,而回收资金的速度较慢,资金紧张状况比较严重。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操作风险
由于不完善或者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就是操作风险。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少、专业技能不强,很大一部分人员之前没有从事过金融业务,缺少专业知识,这样操作风险极易产生。另外,大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职位,更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风险处置操作也只是形式上的。
(五)法律风险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意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不明确,只是把小额贷款公司确定为公司,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但至于是否是金融公司没有明确的定位。由于定位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不确定,致使小额贷款公司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经营与监管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所以《商业银行法》对其不适用,但其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不是一般的公司,也不能完全适用《公司法》。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严重的法律上的不确定性。
三、解决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存在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利率风险意识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要强化利率风险意识,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加强风险体系的建设。影响利率的因素复杂,利率变动频繁,小额贷款公司要有能力判断利率走势,准确预测。还要特别注意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准确判断利率走势。
(二)强化贷后管理
严格审批贷款程序,贷款发放后采取一些措施加强贷后管理,定期检查贷款项目和贷款资金用途。进行风险预警分析,根据情况是否对农户再贷款或进行展期,对风险大的农户按期收回本金或调整贷款期限或发放方式或不予展期,而对于那些经营状况好且风险低的农户则继续支持。
(三)扩大融资渠道
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同时只能贷款而不能吸收存款,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所以,管理当局应制定出台一些措施,扩大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允许股东增资扩股是一个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那些经营业绩好、无不良记录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允许其相互进行资金拆借、吸收转贷款等方式来扩大其资金来源。
(四)健全内部管理、增强风险意识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完善员工激励机制,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营造风险文化和加强内部控制。
(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定位
为了规范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法规。法律法规的完善健全,有利于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确定其法律性质,同时有利于明确其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及相关争议解决措施等。
参考文献:
[1]宋克玉.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北方经济,2008,(20).
[2]刘国防,齐丽梅.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9,(12).
[3]王纬.关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风险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
关键词:移动保险 操作风险 风险源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8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3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纵深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移动技术的成熟,各種基于移动设备的保险应用纷纷出现。从手机保险网站、短信投保到移动理赔系统,移动保险采用了多種多样的形式。本文所指的移动保险,指通过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接入无线网络实现保险经营活动开展的一切形式。
在保险企业与IT企业的联合推动下,移动保险迅猛发展,但是移动保险涵盖的产品却只是电脑网站的简化版,险種也仅限于投保手续简单的险種。对移动保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疑虑,是许多顾客不选择移动终端投保的重要原因,指引性文件的空缺也使保险企业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怯于推广复杂险種。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企业应该如何从人员、业务流程、系统、外部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有效操作风险管理,减少由移动保险带来的纷争,值得探讨。然而,目前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仍然欠缺。本文意在借鉴移动电子商务风险管理以及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源头、特征、表现形式的初步探讨,为强化移动保险风险评估和改善风险源提出建议。本研究将移动保险操作风险定义为在开展移动保险过程中由于人员、系统、业务流程、外部事件引起损失的风险。
一、移动保险操作风险源
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手段之一就是控制或者改善风险源。因此,有必要找出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风险源。根据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风险源指可能促成不利结果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来源,移动保险的危险因素源自下列环境: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移动保险的开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移动终端、移动通讯与相关人员的影响。恶劣的天气、自然灾害可能影响移动保险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安全状况进而影响移动定损查勘等工作的开展,可能导致移动终端的破坏与丢失、移动通讯的中断,进而导致保险信息的丢失。我们虽然无法控制自然环境,但是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切断风险的传递。
2.认知环境。移动保险的认知环境主要体现为移动保险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宗旨、企业使命和企业目标,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起到导向、激励、约束作用,影响企业资源整合。目前,我国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不强,风险管理作为一種管理职能基本上还未纳入保险企业管理,保险经营还处于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状态,这样的企业文化容易导致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产生。
3.运作环境。动保险的运作环境主要指保险企业的产权制度。目前,中国保险业形成了以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导,多家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分企业并存的竞争格局,中国保险业的产权也演变为公有产权、私有产权并存的混合产权形式。移动保险企业中包含政府部门、保险企业管理层、移动保险开发商、移动保险合作方、保险企业员工及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五个层次的委托关系,多层委托导致各级委托人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产生操作风险。
4.技术环境。移动保险的技术环境主要指移动技术、移动保险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保险信息化投入情况。近几年学者纷纷开展移动保险主要技术(包括GPRS、WAP、J2ME、SMS等)的研究并指出各種技术的优劣势及改进方法,但是随着技术发展,技术风险也不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中国保险行业信息化投入为65.5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12%,IT投入进入持续增长期,有利减少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
5.法律环境。移动保险相关法律的欠缺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我国对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的研究、立法起步较慢,至今尚未有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及其管理的立法。这样的情况下,解决移动保险带来纷争只能依据保险法,但是移动保险相关资料电子化、通过移动网络传递,保单的生效条件、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和保险说明义务的履行形式与传统保险应有所不同,保险法没有做出与移动保险相适应的修改,保险合同双方都面临法律风险。
二、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特征
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与传统保险具有共性:内生性、非盈利性、普遍性、可控性。同时,移动保险由于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网络的虚拟性,其操作风险相对传统保险操作风险有以下突出特征:
1.成长性。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成长性源于移动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序的开发。
移动技术的发展可能消除移动保险原有的操作风险,同时也催生新的操作风险。移动保险正处于不断变化阶段,从手机保险网站、短信投保、移动理赔到自助保险卡,每一種形式的移动保险操作风险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移动技术进步、移动保险形式更新,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特征会不断变化,具有成长性。
2.隐蔽性。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的隐蔽性源于其运用网络的虚拟性与保险信息的电子化。
移动保险的投保单、理赔资料等数据在移动终端中保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这些电子信息不为人们所见,泄露、丢失、被窃取或修改都不易被发现。另外,人为破坏造成的机器硬件和手机终端表面损坏很小,风险产生后较少留下破坏痕迹或者很容易消除表面痕迹,移动保险操作风险不易被发现。
3.高科技性。移动保险的部分操作风险具有高科技性,这是由其运用平台的高科技性决定的。
移动保险风险的有些制造者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背景与掌握较高的科技手段。黑客是其典型代表,他们利用自身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搜寻移动网络、移动终端系统的漏洞,伺机攻入移动保险的核心程序,通过更改程序、向计算机系统输入非法指令等手法,盗取、伪造投保人信息和理赔资料,给移动保险企业带来风险。
4.高传导性。移动保险终端的可移动特点以及其接入的网络虚拟的特点,使得移动保险操作风险可在地区间甚至全球的高速传导。移动终端可移动、终端的持有人可移动、网络信息的高速流动,三层流动决定了移动保险相关人员的失误行为、犯罪行为带来的后果可以高速传导。
移动保险操作风险隐蔽、高科技、高传导的特点决定了其后果的严重性。尽管移动保险风险复杂多变,但由于它是由于人员、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外部因素经内部因素传导引起的,具有内生特点,仍然具有可控性,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进行风险控制。
三、移动保险操作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类
为了对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奠定操作风险度量的基础,本节在借鉴巴塞尔协议与传统保险中操作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对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如表1。本分类只是对现有移动保险操作风险进行初步探讨,随着移动保险的创新,其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描述需不断改进。
(二)风险分析——以手机投保为例
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手机保险网站有中国平安、泰康人寿与人保财险的手机网。三家公司手机投保流程相似,如图1所示,值得注意的有两个问题:
一是保险条款阅读仅作为选择环节,免责条款需要用电脑登录网站才能阅读,投保人在利用手机投保时只能获知保险保障金额与保障范围。这会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投保人在不便于上网查看详细条款的情况下,出于紧急需要直接投保,后期容易出现理赔纠纷;保险人设置责任免除条款阅读的环节形同虚设,依据保险法该免责条款无效,保险企业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二是被保险人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对应的名字、信用卡持卡人姓名不一致仍然可以进行投保,产生利用他人的身份证号码没有经过被保险人同意就为非法定可为其投保人投保,进行骗保的可能。虽然保险企业可以以投保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经被保险人同意为由拒赔,但是这样就无法保护误填信息的保险消费者。
相关数据表明,外部欺诈和执行、交割以及流程管理的风险事件占我国保险企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比例超过60%,手机投保流程导致的操作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五、移动保险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一)强化风险评估
1.运用模糊影响图分析移动保险风险要素关联情况。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产生的环境复杂,通过关联因素高速传导,一系列的风险事故或者多个风险事故组合到一起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应对其相互关联的风险因素一起评估。模糊影响图是处理移动保险相关专家给出不够精确、完整的模糊信息的有效工具。
2.融合专家意见,决定移动保险操作风险因素等级。移动保险操作风险不断变化、隐蔽、高科技的特征,使得操作风险数据获取极其困难,无法定量分析损失发生的频率以及决定风险因素等级。因此,融合专家评价评估出风险因素等级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征集与移动网络密切相关方面专家的意见,进行群决策,避免由于问题的模糊性、复杂性和专家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从而导致评估信息的不确定。
通过运用模糊影响图分析移动保险风险要素关联情况、融合专家意见决定移动保险操作风险因素等级,移动保险企业可以决定各类损失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采取对应的措施。
(二)改善风险源
1.建立重视操作风险理念的企业文化氛围。认知环境是操作风险生长的土壤,移动保险的操作风险管理应该从建立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开始。移动保险企业从三个角度着手改善企业文化氛围:第一,从保险企业的董事会到基层机构都明确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目标,并且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激励机制;第二,通过日常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同时,适时地组织学习应对恶劣天气、系统问题、意外事故等问题的技巧,从实践中树立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企业风险文化氛围;第三,吸引、招纳具备风险管理知识与经验的人才,让他们推动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企业风险文化氛围的建立。
2.完善移动保险业务操作流程。业务流程的不完善是移动保险操作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保险企业加强与IT企业合作完善业务流程,是减少操作风险的重要措施。手机保险要进行推广得从这些方面完善流程:把保险条款中可能引起争议的条款做突出处理,对专业术语作详细说明;把免责条款的阅读作为投保的必要环节;减少数据传输可人为操作环节;建立精细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确保投保人的真实身份。
3.提高移动保险的安全性能。移动保险的安全性不高是阻碍其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改善技术环境既得有政府重视保险信息化投入,学者们技术研究,还需要保险企业重视操作风险管理,从物理层、网络层安全和系统层三个方面进行安全防范。物理安全防范应从设备、线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网络层可以通过防火墙安全技术、入侵检测安全技术等防止黑客、病毒入侵,保护移动支付安全。系统层安全防范需要关注移动系统研究最新成果、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数据备份。
[项目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184611008)]
[摘 要]供应链融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等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年来受到商业银行的广泛关注。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较多风险,尤其是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息传递风险等四种风险应予以高度关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 供应链融资 风险分析 控制措施
作为一种现代金融创新产品,供应链融资业务打破了以往孤立评价企业信用的方式,考虑整条供应链各主体的综合评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等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自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国内首次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票据、仓单、货押等新的融资形式之后,最近几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扩展自身业务领域、提升银行利润,都在积极开发和探索供应链融资业务。本文在分析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措施,以有效减弱风险。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主要内容与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个产业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商业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供应链融资并非某一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而是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N”模式。
由于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信息比较畅通,企业之间对交易对手的信誉、盈利水平、资本实力比较清楚,这就使得银行获得信息相对比较容易,信息获得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参与供应链融资一方面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增加了利润。另一方面,这种利润的增加相对应的风险较小。此外,对银行来说,开展供应链融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扩大客户基础,提供营销成功率,降低客户营销成本,而且除融资业务外,还可获取更多的服务收入。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是指卖方在采用赊销方式向买方销售货物时将应收账款相关权利质押给银行,由银行向卖方提供授信,并把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一种短期融资服务。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融资。上游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和银行都参与其中,核心企业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承担担保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银行则将关注重点放在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
2.保兑仓融资模式
对于短期流动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应用保兑仓融资模式对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的信贷支持。保兑仓融资模式是在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核心企业在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在这一模式中,需要生产企业、经销商、仓储公司、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合作协议,经销商根据与生产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向生产企业支付货款,由第三方仓储公司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仓储公司提供反担保。银行向生产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后,生产企业向保兑仓交货,此时转为仓单质押。
3.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动产质押融资是专为“存货类”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小企业以银行认可的货物为质押申请融资。具体申请融资时,需要将合法拥有的货物交付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仓储公司监管,不转移所有权。企业既可取得融资,又不影响正常经营周转。动产质押融资支持多种融资方式,包括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面临的四种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企业进行融资过程当中, 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 使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 或者资产不能收回从而遭受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内部管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其中尤以: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息传递风险最值得商业银行关注并须时刻保持警惕。
1.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发生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而使银行的本息不能完全收回或无法收回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三类:(1)违约风险;(2)敞口风险;(3)追偿风险。作为资金注入者,银行对供应链上企业的融资是基于交易背景真实性和自偿性,更加关注整条供应链的风险,更多的是对交易背景的评估。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对供应链健康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此外,当核心企业在行业经济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核心企业倚仗其在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下游经销商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再以支付预付款的方式提供给核心企业使用,此时,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关键词: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很多银行开始开展综合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此外还开展了多元经营来实现分散风险的目标。然而我国很多银行由于长期处于分业经营,风险管理多为定性管理,在开展综合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怎样化解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怎样处理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风险形式等问题。本文研究探讨银行的综合经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与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析
(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压力下,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从过去经验式的管理向数量化地管理转变,管理的技术也不断提高,不少股份制银行已初步建立了垂直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缺少清晰的,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职能分散,缺少一个统一协调的监督机制很多银行在治理结构还存在重大问题,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分心与技术处理的方法落后等。
(二)银行的综合经营风险分析
一般来说,银行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综合经营时会面临着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综合经营在集团层面上的风险及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行业风险。此外还有可能发生诸如道德风险管理风险及制度法律风险等重叠风险。其中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金融控股公司集团面临着内部交易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及透明度降低所导致的风险。重叠风险主要包括内部管理风险道德风险及法律与制度风险。
二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及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一)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
目前全球银行控股公司风险管理模式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式间接管理模式及双重控制型风险管理模式,其中双重控制型模式介于另外两种模式之间。由于风险模式的选择要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分阶段逐步实现。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仅能采用以股权关系为纽带的间接管理,控股公司借助管理层指导子公司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我国未来的风险管理模式应当逐渐向垂直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过渡。
(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对风险管理政策而言,集团控股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应当在整个集团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且涵盖和集团业务相关的所有重要风险,主要包括可承受的风险水平集团业务政策活动风险监督能力及法律监管规定,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应当涵盖到和敬业业务相关的所有重要风险。其次,制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是指对关键风险指标设置限额,且对业务开展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过程。风险限额应当和集团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相一致。最后,要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有效确保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度量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文化,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有长期相符的风险管理文化相匹配,在综合经营下,更需要有效促进各个金融机构融合的文化,对综合金融集团而言,需要重视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文化,强化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且内化为员工的工作习惯与职业态度,最大限度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设立防火墙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理论与制度不够成熟,在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过程中急需完善法人治理制度,银行综合经营一定要加强与完善各个母公司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完善银行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消除银行内部管理行政色彩,形成有效的权利监督与制约机制。其次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间的治理管理,使子公司的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信息管理统一于母公司。最后,要协调好金融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做好资本控制人事控制财务控制及审计控制。
(二)设立防火墙
防火墙突出强调把异业风险控制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防止风险的扩散与蔓延,一般分为法人防火墙及一般防火墙。构建防火墙主要包括业务上的限制人事上的限制信息方面的限制及资金方面的限制等内容。过高的防火墙管理措施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因此防火墙的设立需要和所要防止的风险相匹配,不能作过高限制,且适时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之,缺少清晰的,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职能分散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较为薄弱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分心与技术处理的方法落后是目前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的综合经营风险不仅包括集团层面上的风险,还包括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行业风险,要构建银行的综合经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选择恰当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此外还要设立适度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陈建超.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08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产学研合作;风险控制;技术风险;投资风险;营销风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01
1 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众多学者证实了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很有必要的。满海雁等研究了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中的作用,明确了政府在不同的合作发展阶段的定位。Marge Seppo等就欧洲情况基于欧洲各国的数据,分析了政府在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对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
马宁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成绩、问题和原因之后,提出了在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体,最快实现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文献,陈昭峰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的研究与开发风险、投资风险等,并提出了一些针对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余佳设计了相应的指标衡量与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张米尔在讨论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时,给出了针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钱丹构建产学研博弈模型提出了利益分配机制问题是道德风险问题的本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但因其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创新性等特点,需要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支持,所以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必要的,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关等,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微观方面,新兴产业取得成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产品、技术及工艺,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对大学而言,培育了高端人才、创造了新的知识、完善了理论知识和实践了现有的知识。宏观方面,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实现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帮助其发展,仍然面对不小的风险。文章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对的风险分为四类,分别是道德风险、技术风险、投资风险、营销风险,并对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合作风险类型
2.1 技术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风险分为两大类别:第一是指技术本身的风险,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在发展时因不具备技术开发的条件、技术决策失误等因素,使得产业发展中断甚至是夭折,这不仅打击政府、企业、学研方的热情,而且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是指技术需求方面的风险,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后研制出了新产品、新工艺,但这种产品或工艺并不存在市场需求或市场中已有同类产品,这也将导致较大的损失。技术风险的本质来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技术与经济的互动性,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风险。
它是发展新兴产业要面对的首要风险和核心风险,是因科技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人才水平、相关技术等因素导致的集成风险。技术风险发生在产业发展的早期,但严重的结果后期才暴露出来。技术风险的发生主体主要是学研方、企业两方,学研方的基础研究水平、前沿技术研发水准等因素都会导致新兴产业凸显技术风险,企业对市场把握不准、资金投入不足等也会导致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一种集成风险,要进行系统的防范和控制。第一,政府目光要长远。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技术创新,政府不要过于注重产业规模,而要关注产业的创新,依据创新现状给予企业“阶梯状”的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第二,注重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产学研合作时,大型企业或重点企业应吸纳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中小企业,共同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有利于新兴产业攻克技术难关、取得技术的进步;第三,针技术风险的第二类――技术发展与市场脱轨,企业要发挥其和市场密切联系的特质,对市场进行调研和预测、分析技术开发的市场潜力,以便及时调整技术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要求;第四,政策合力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搭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2.2 机会主义
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中必然要防范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产学研已达成合作,所以本节主要分析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有:第一,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已经签订了合作契约,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一方的机会主义导致合作破裂。如企业掌握了学研方的关键技术后终止合作,独立进行技术开发工作,获取超额利润;第二,合作完成后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学研方的研究人员面临着发论文、评职称等压力,科研人员未经企业同意提前把研发的先进技术或核心理念作为自己的创新点发表在论文中。合作过程道德风险的本质是合作双方的诚信问题及利益分配问题,主要发生在技术研发的后期或市场化两个阶段中,产生的后果立即表现出来,发生的主体是企业或是学研方。
本节提出防范道德风险的一些措施:第一,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对于学研方,要选择有高端研究设备、科研人员水平高等综合实力较好的机构。在选择企业方面,应该考虑企业的资金、规模、声誉等因素,声誉是企业无形但宝贵的资产;第二,签订合作契约时,列出违约的一些条款和惩罚措施。如企业违约,应加大惩戒力度,不仅要支付学研方研发投入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一切费用,还要明确规定学研方要占去这项技术市场利润的百分比;第三,合作研发成功后,技术产业的利润分配要合理。利益分配不合理是发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若新兴产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取得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利益在企业和学研方之间的合理分配是至关重要的;第四,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企业和学研方共建研发经济实体如成立联合开发的公司是比较好的合作方式,双方依据投入要素相当的股份,合理分配市场收益。
2.3 投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工作要求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技术的研发、技术的市场化等。我国R&D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但R&D占GDP的百分比不足,仍然不能跟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或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新兴产业是创新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第二,新兴产业的投资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收益。投资风险的本质是高风险,融资比较困难。产业萌芽期,许多投资主体持观望态度,依靠政府的一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投资。投资风险发生在新兴产业的各个阶段,发生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还有社会上的其他投资主体等。
本节提出降低投资风险的一些建议。第一,政府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尤其是在萌芽时期,政府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投资,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第二,发展新兴产业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融资模式。正如重庆市通过融资租赁、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模式培植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应用PPP公私合营的模式进行融资,使得投资主体多元化,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其他投资主体的风险,给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撑;第三,正确地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相关产业、资源和能力、市场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2.4 营销风险
政产学研合作把新兴技术产业化投入到消费市觯仍然会面临消费者购买力不足、消费市场无法打开的营销风险,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新兴产业只有通过营销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参与主体才能获得投资收益,从而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文章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营销风险的原因归为:第一,新兴产业形成的新产品没有目标用户或者目标客户定位不清晰;第二,新产品受到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的冲击或现有市场的抵制;第三,对于新兴产品没有合适的营销渠道。营销风险在时间纬度上处于产业的末端,发生的主体是企业方。
本节提出降低营销风险的一些建议。第一,政府拉动需求。新产品的市场购买力不足或者产品价格过高,政府应主动购买这些产品或技术,拉动需求;第二,大学或科研机构对于新兴产业的教育宣传。在大学开设相应的课程或专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人才;第三,企业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企业是与市场联系最紧密,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应当尽快做出反馈,而且应顺应时代、把握新兴产业的特点创新营销模式。
3 结语
产业的发展总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文章在搭建政产学研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产业遇到的四种风险:技术风险、机会主义、道德风险、营销风险,并对四种风险的成因、表现形式、发生主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防范风险,但是控制这四种风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参考文献
[1] 满海雁,陈明.论政府在“政产学研金介”战略联盟中的角色定位与功效发挥[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
[2] Marge Seppo,Kart Roigas,Urmas.Governmental Support Measures for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Comparative View in Europe[J].J Knowl Econ,2014,(5).
[3] 马宁,王立.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
[J].科学学研究,2005,23(增刊).
[4] 陈昭峰,江应中.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风险类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15(4).
[5] 余佳.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分析及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
[6] 张米尔,武春友.技术入股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德风险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3(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长期被抑制的保险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保险业快速扩张的表面现象也掩盖了行业潜在风险,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典型的新兴金融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薄弱;内控风险较为突出;外部风险日益凸显;保险行业的环境建设与外部监管水平跟不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固我国保险业已有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规模扩张和行业发展安全的辩证统一,全面而深入探讨我国保险业运营风险状况势在必行。
一、保险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保险风险的分类研究
保险运营风险的分类是保险业运营风险分析的基础,但由于保险以经营风险为业务,因而与保险相关的风险非常庞杂,有关保险风险特别是保险风险分类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babbel等(1997)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将保险业风险分为精算风险、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6种;而kuritzkes等(2002)认为,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承保风险。国内学者方面,赵瑾璐和张小霞(2003)认为我国保险业潜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投资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等4种;赵宇龙(2005)认为保险业面临道德风险、偿付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三大潜在系统性风险,因而保险监管应该将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作为监管重点。
(二)承保风险研究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三)投资风险研究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四)偿付风险研究
有关偿付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方面,偿付能力即“保险人在各种合理的、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保险合同所规定义务的能力”(solvency)。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2.偿付能力监管额度。粟芳(2002)提出了一种计算偿付能力额度的模型,并实证比较了这种风险理论模型和比率法、破产理论法在计算偿付能力额度方面的适用性;赵宇龙(2006)指出了我国非寿险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设置的不足,并依据欧盟标准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并实证了其有效性。
3.基于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占梦雅(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封进(2003)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认为1986年~2000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五)文献述评与保险运营风险分析框架
从保险风险的分类来看,不同的研究基于不同的侧重与视角来展开,缺乏一套统一可行的标准,这一方面说明保险风险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保险风险的多维性。对承保风险的研究旨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目前中国信用缺失和信用滥用的情况下,无论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还是保险中介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保险公司特有的运营模式,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不同于基金,也不同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保险投资风险与承保风险密切相关,更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充足;为了兼顾保险资金的安全与收益,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构建、运作与风险管理都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保险的偿付是保险履行分散风险、均摊损失职能的保障,对理论与实务、特别是保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研究来看,监管模式(模型)的选择、最低偿付额度的确定、偿付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偿付能力恶化的预警都应该适应保险业运营环境变化的需求。
本文基于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环节将保险风险简化为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和偿付风险,显而易见,这三个环节的风险因素都是保险经营的内生风险。本文有关保险风险的分类比较简明直观,但也疏漏了一些重要风险环节,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笔者认为这些重要的风险因素相对保险运营而言,都是外生风险因素。
对保险企业来说,其业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承保、投资和偿付,各个环节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各不相同:承保主要是通过合理渠道和价格提供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以追求规模有效扩张为目的;投资则是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和额度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构建与运用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偿付环节则通过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来保证可预见甚至是巨灾风险事件的偿付来保证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承保是资金运用的基础,自己承保和资金运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偿付的有效性,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保险业务的风险包括这三个环节经营的内生风险,同时受到外在风险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等外生风险因素的影响。
二、承保风险分析
(一)保险产品分析
1.产品同质化明显。从保险市场现存的产品结构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各保险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根据同业的销售情况来判断市场需求,进而模仿跟进,这势必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并进而造成市场的过度竞争。
2.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有关保费收入的比例构成凸显了我国保险结构存在的问题:就财产险而言,2007年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 997.74亿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人为1 484.28亿元,同比增长33.98%,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4.3%;而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6.69亿元,占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36.2%,同比增长145.3%。就寿险而言,2007年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 948.97亿元,其中万能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9亿元,同比增长113.44%,占寿险保费收入的17.09%,占比上升7.31个百分点;投连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93.83亿元,同比增长558.37%,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7.96%,占比上升6.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财产险和寿险而言,业务增长与构成对交强险和投资型险种过于倚重,产品结构单一。
3.投连险蕴含投资风险。源于2007年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投连险销售形式火爆。前面数据显示连投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将近8%,在个别外资保险公司占比甚至达到80%以上。由于连投险的销售与收益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因而风险较大2002年爆发的“投连险风波”缘于资本市场急转直下,并引发了各地退保潮以及此后投连险市场数年的低迷。
4.农业险、巨灾险和责任险比例过低。2007年的“猪肉危机”表明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据相关资料显示㈣,我国每年农险保费收入不到农业产值的2%。赔付不到农业灾害损失的5%;而在2008年春节期间的冰冻灾害中,尽管保险公司赔付近20亿元(多为车险赔付),但仍然不及1 500亿元直接损失的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达到36%和5%);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责任险保费收入只有66.6亿元,占财产险业务比重3.3%,而国际平均水平则高达16%。
(二)保险费率分析
1.寿险保险费率的管制使传统寿险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寿险保单的平均久期是15年,1999年6月以前,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普遍高达6%一8%,但随后央行逐步下调银行利率导致“利差损”产生。1999年6月以后,定价利率被保监会限制为最高不得超过2.5%,政策性管制使得“利差损”由此转变为“利差益”,整个中国寿险行业也扭亏为盈。但伴随着2007年以来银行利率的多次上调,传统保单和分红险等储蓄型寿险产品的实际收率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利率,这种产品自然会得不到市场认可,再加上资本市场2007年火爆,寿险公司主推连投险和万能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求成为当然的选择。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寿险产品营销策略实为一种“两难”抉择,具有较大的风险。总体而言,寿险行业的定价风险源于银行利率和资本市场变动,受市场风险传导影响较大。
2.财产保险费率的相对放开与市场的过渡竞争。在贴产险市场的某些领域,由于保费费率相对开放,部分地区音分险种甚至出现了不计成本的过度竞争行为,如,某些竞每激烈地区的企财险和建安险费率降至万分之几,在国际市扬上已不能顺利分保,行业的财务风险逐年上升。经测算,我国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受收入如下②: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
随着保费收入和保险金额的逐年上升,我国财产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逐年下降,蕴含着承保风险的逐年放大。
财产险某些险种的费率管制也蕴含着一定的监管风险,交强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制保险的特点,从一开始推出就颇受非议,就其费率而言,和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交强险费率相对较高。
(三)营销渠道分析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报告》中显示④,我国2007年的保险投诉为1 767件,比2006年增长4.8%。其中,涉及保险产品误导销售即为保险投诉相对集中的问题之一。有关保险营销渠道风险的主要表现:
1.营销中介滥用渠道权力。就目前保险公司展业的途径而言,主要通过保险中介来实现。由于保险中介把持了保险营销渠道,在和保险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少数不良中介往往抬高营销成本报价,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2.通过误导消费者来实现保险产品销售。由于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再加上保险合同往往具有繁杂的条款,因而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一些保险人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对消费者的误导,如将分红险称为理财产品,“疏漏”保险手续与证据导致保险理赔无法实现等。
3.银保合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由于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因而抬高手续费报价,代销人员甚至还根据业绩收取额外手续费。
三、投资风险分析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宽度与深度的相关规定①
1.股权投资。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中不超过20%的资金可以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其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上限均为10%,如果将因投连险带来的权益类投资资金一并计算,完全有可能超出20%上限;另据规定,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由原有的5%调至10%,同时取消“禁止投资于上年涨幅超过100%股票”的限制。
2.海外投资。2007年7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大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1家保险公司获得了qdii资格,其投资限额为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15%②。
3.基础建设投资。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牵头保险企业集体出资约160亿元,占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股份的13.93%,成为仅次于铁道部的第二大股东;根据2008年两会相关议题,2008年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同时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试点。
4.中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成为可能,目前已有民安保险等18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可“借道”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
据《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6 721.94亿元,较年初增长37.2%。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来看:银行存款6 516.26亿元,较年初增长5.38%,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24.39%,占比较年初下滑7.35%;债券11 752.79亿元,较年初增长23.78%,占比43.98%,占比下滑4.76%;证券投资基金2 5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85.35%,占比9.47%,占比上升2.46%;股票(股权)4 715.63亿元,较年初增长140.23%,占比17.65%,占比上升7.57%。
(三)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新增收入中80%左右与资本市场有关,但资本市场波动很大,蕴含着极大的投资风险;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和比例相比,我国保险业投资债券比例偏小,股票、基金所占比例偏大④;海外投资蕴含着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偿付风险分析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占市场份额主体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非常充足,长期困扰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不足和利差损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制于承保和投资环节,而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保险业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存在且较为突出,因而偿付能力风险仍然存在。
偿付环节风险还源自保险诈骗的存在。有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赔付总额中有15%一30%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诈骗形式获得,个别的险种的诈骗赔付率甚至高达30%一50%。另据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估计,该公司2005年赔付总额中15%以上与保险诈骗有关;华安保险武汉分公司认为,因保险诈骗产生的赔付目前已占到赔付总额的30%⑨。据江苏保监局不完全统计,2006年江苏省发现涉嫌车险诈骗案件1 900件,涉嫌诈骗金额1 860万元,全省因机动车险诈骗损失高达2亿元㈣。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做了规定。其中,有关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分别照搬欧盟1973年标准(财产险)和欧盟1979年的标准(人身险),即“偿付能力0”标准;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则以naic的iris为基础构建。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粟芳(2002)和赵宇龙(2006)等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额度与初始准备金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五、结论
保险业高速发展也掩盖了行业潜在的运营风险,我国保险业面临的运营风险可归结为三方面: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31-02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在今天已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但目前企业的管理视角还很小,对供应链的关注并不多,对供应链上的风险只能被动接受。2008年初中国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2008财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协议。与日韩企业一样,中国宝钢接受卡粉71%、南部粉65%的涨幅。铁矿石的涨价对国内钢铁企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生产成本急剧提高,这部分成本很难自己消化掉。目前国内钢厂大幅度提高钢材的出厂价,钢材涨价,牵动很多行业,诸如机械制造业、汽车业、家电制造业等,这些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话,在今后一两年的经营过程中,肯定要被淘汰出局。
显而易见,产业的供应链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因此,供应链风险值得企业管理者充分重视。
在这方面,诺基亚公司堪称成功的典范。2000年3月,飞利浦公司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工厂突然着火。该工厂原本为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大手机巨头提供无线射频芯片,工厂被大火吞噬后,两家公司立即丧失了供应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诺基亚公司立即创建了一个由经理领导的“突击小组”,向飞利浦施压,要求该公司把其他工厂的生产能力全部投入生产其需要的无线射频芯片。同时诺基亚的工程师迅速对无线射频芯片进行重新设计,使公司在日本和美国的供应商也能生产这种芯片。该计划十分见效,由于行动迅速,诺基亚得以实现其生产目标,甚至将市场份额从27%提高到30%,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的2倍多。相反爱立信处理不当,公司当年的损失高达17亿美元,并最终将其手机制造业务外包给另一家公司。
由于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关于供应链风险以及风险防范的研究逐步升温。特别是对那些拥有较长供应链且面对日益增长的不确定供给与需求的产业来说,有关供应链风险防范的课题显得尤为重要。
1 供应链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一般是指某一事件出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即实际值与预期值)有背离,从而产生的一种损失。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供应链风险管理旨在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规避或消除风险,可定义为“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协作,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来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脆弱性。”供应链风险往往会造成企业无法连续经营,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如果供应链风险造成的损失很大,那么有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风险分析与防范对于企业十分重要。
2 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
在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导致供应链管理中出现各种风险的主要原因。供应链风险产生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内部,二是供应链的外部。
2.1 供应链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是引发供应链风险的直接原因之一。自然界的水灾、火灾、雷电、地震、台风等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抗拒性,都会引起非常规律性的破坏。2006年由于地震引起的中美海底通讯光缆的中断,导致两国企业间的通讯无法正常进行,很多企业业务没法开展。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冰冻和雪灾一度使交通运输中断,导致很多产品不能准时到达消费地。人类目前普遍面临着环境恶化问题,这类风险将成为供应链的致命杀手。
(2)经济环境。
2007年持续至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但是CPI指数过高,面临通货膨胀的困境,由此给企业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企业若正常运营,必须提高产品的最后出厂价格才能保持一定的利润,但是百姓的收入没有增长,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对产品的需求不旺盛,这样反过来又给企业带来了压力,所以企业的运行一定要参照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针对特殊情况采取有力措施。
(3)法律环境。
供应链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为使市场经济有序进行,国家相继颁布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2008年随着国家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加之先前的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企业税率的调整、贷款利率提高等因素,很多企业关门大吉。
2.2 供应链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1) 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风险。供应链企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产生道德风险。比如供应商采购的物资达不到采购要求,偷工减料而谋取私利,就会给生产商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尽可能提高交易行为的透明度,使信息传递通畅。
(2) 采购过程风险。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模式尤为重要,当核心企业从降低建设成本的短期利益而不是规避风险的长期利益考虑,会觉得独家供应商制度较好。但是这种制度带来的后果就是可能被供应商控制,或者一旦供应商出现问题,对企业的经营都是致命的打击。
(3) 选择分销商产生的风险。在供应链中,一个环节的成败已不仅仅是其个体的成败,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各成员的利益。如果分销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导致核心企业市场竞争的失败,也会导致供应链凝聚力的涣散,从而导致供应链的解体。国内某重型汽车生产企业在江苏由于经销商的选择不善,导致2007年度销售业绩非常差,原因就是该经销商原来是从事食品行业的,对重型汽车行业根本不熟悉,不能很好的展开市场推广工作。
(4)生产组织风险。现代企业生产组织强调集成、效率,这样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刚性太强,缺乏柔性,若在生产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停顿。
(5)企业文化差异产生的风险。供应链为了获取高利润,一般不会局限于某一区域经营,供应链中各环节在地理位置跨度上是很大的,这些不同的企业特别是不同地域的企业文化差别很大,它既表现在企业经营理念、文化制度上,也表现在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方面。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采取有差异的处理手法,最后输出不同的结果。如何协调供应链成员之间不同的企业文化,也是令供应链各环节头痛的问题。
(6)供应链物流运作风险。供应链管理要求核心企业能够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是一种无缝衔接的合作。在物流运作上表现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存货统一管理、联合计划。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比如,运输企业追求的是运费最低,而不是考虑运输时间最短;销售企业为了保持货源充足,往往不惜提高库存。上述情况导致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生产过程、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合作”失误,这些“合作”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
3 供应链风险防范
不论是供应链的内部风险还是外部风险,直接作用的都是单个的节点企业,但是波及的却是整条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企业。为了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控制,建立起对风险具有足够抵御能力的稳健性供应链,应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1)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在供应链的各种活动中,风险并未受到人们的充分的认识,难以置信的结果可能令人手忙脚乱。供应链中的管理者必须提高对风险的主动意识,建立一整套风险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系统。当供应链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临界值时,马上发出预警信号。在预警系统作出警告后,应急系统及时对紧急、突发的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给企业之间带来严重后果。通过应急处理机制,可以化解企业合作中供应链管理的各种意外情况导致的风险,减少由此带来的实际损失。即使没有风险预警体系,面对突发事件,如果集思广益,采取得当的处理办法,也可能渡过难关,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加强对供应链上企业的激励,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出现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行不畅,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因此,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就成了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企业进行合作、信息共享,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双赢局面。
(3)加强供应链的柔性,预防供应链风险。
设计柔性的供应链是解决供应链瓶颈、预防供应链风险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在供应链中的设计必须注意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一方面,企业将非核心的业务交给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去完成,而把重点放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尽可能扁平化,适应性更强,更加符合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经营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营环境的竞争加剧,供应链管理己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供应链层数的增加,供应链的成员企业越来越多,供应链的结构日趋复杂,而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供应链的高风险。要实现供应链高效安全地运作,就必须针对供应链内外潜在风险,实施恰当的战略和行动来减少或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关键词】银行业务外包 风险
一、银行业务外包概述
业务外包(outsourcing),又称“资源外包”。一般认为美国学者Gary Hamel和Praharad于1990年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首次提出“outsourcing”――外部寻援这一概念的。金融业务外包被界定为“被监管者将部分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本应由自己从事的业务利用第三方(既可以是被监管者集团内部的附属子公司,也可以是集团外的公司)来完成”。
金融服务外包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发达国家一些金融公司为节约成本,将打印及记录等业务外包。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服务外包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外包业务扩展到IT部门及人力资源等更多领域。近年来,金融服务外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迅猛发展,随着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将非核心金融业务外包,可以缩短经营链、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竞争手段。
银行业务外包主要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和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处理外包。
二、我国银行业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外资银行是银行业务外包的先行者。自1996以年,外资银行就开始在中国设立离岸外包中心,这些外包中心服务定位明确、规模增长很快。其业务外包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涉及到数据处理、IT服务、人力资源、部分操作性业务,还将部分核心业务外包。
我国银行业务外包市场发展则十分缓慢,其根本原因除了技术水平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是政策限制、内部体制、金融机构自身的安全考虑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外包范围主要集中在IT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见表1)。
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成功融资后对外包的需求自然会扩大;另一方面,IT行业、技术和咨询管理行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外包业务的增长,金融外包行业伴随着行业的成熟出现了更多的专业化服务外包商,现如今欧美、印度等大型的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大量入驻国内。因此,需要防范商业银行外包业务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风险。
三、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分析
委托――关系业务外包是典型的委托与关系,银行是委托人,承包商是人。由此造成银行与承包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金融服务外包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可细分为:信用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依赖性风险、集中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合同执行风险、操作性风险等。
(一)信用风险
在合同签订之前,承包商可能隐瞒对银行不利的信息;在合同签订后,可能会出现承包商提供的服务与合同不符、战略不一致的情况。而我国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所以银行在把自身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信用风险。这是业务外包给银行带来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风险。
(二)战略风险
承包商未必符合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当银行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而外包业务又不符合核心业务战略发展时,外包合同就会制约银行战略的调整,成为银行发展的桎梏。正如鲍勃・艾罗特所说“外包合同一旦签订,就是长期的决策,而不是一时之计。你可以终止合同的运行,但是代价常常是昂贵的,而且还会很繁琐。”
(三)声誉风险
当承包商的资金、技术或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外包商无力履行部分或全部合同责任,或者承包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没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和标准,这些都会影响到银行业务正常开展和社会形象,导致银行客户群的流失,给银行带来信誉风险。
(四)依赖性风险
将业务外包以后,银行对承包商就有了某种程度上的依赖。过度依赖单一承包商,金融机构自身失去业务处理能力,无法在必要时将外包业务收回,因为终止合同的成本极高。
(五)集中风险
主要指外包商经营上出现问题,在业务外包的实施过程中,外包商会出现破产、内部技术人员变动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按时按质地完成服务的意外情况,从而使银行面临突发的、影响整个金融机构运营及整体战略规划的集中风险。
(六)信息安全风险
因为银行业务外包可能涉及银行的机密信息和数据,业务外包可能会导致泄露。虽然双方在合作时会签订保密协议,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外包业务的运作,一些信誉低得外包商可能银行的机密信息。
(七)合同执行风险
由于外包谈判人员与执行人员不一致,这样在执行合同中可能会对合同内容理解不一致,导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合同规定不符。
(八)操作风险
主要指银行内部因业务外包带来的风险。业务外包给承包商,必然导致银行管理和操作上的改变,这些都可能增加银行的操作风险。例如,承包商为了获得业务的承包权而导致寻租行为的产生,内外勾结,使承包权落入不合格承包商中,甚至产生内部员工利用外包途径获得非法收入等犯罪行为。
四、银行业务外包的风险控制
(一)选择优质供应商,降低信用风险
供应商选择的好坏关系到外包业务能否成功,是防范外包风险最重要的一步。供应商的经验、技术、能力、资本、信誉、对金融业的熟悉程度、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已有类似业绩等都是影响外包业务能否按约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选择了专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信誉卓著的优质的外包商作为合作伙伴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银行业务外包的信用风险,增强外包成功的可能性。
(二)对外包商的服务进行跟踪评价,防范战略风险和信誉风险
在外包商服务的过程中,银行应建立外包服务的风险内控制度,细化外包监控、审批等环节,降低战略风险。此外,还应建立外包服务评价体系,以便了解客户的满意度,掌握外包商服务的质量,防范业务外包中的信誉风险。
(三)确定合适的外包业务,防范依赖性风险
银行在制定外包战略时可以先将银行的一些附加值较低、成本较高的非核心业务外包,随着国内外包市场逐渐成熟,银行再制定长远的外包战略,逐步扩大外包业务范围,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对外包商的依赖性风险。
(四)建立外包应急预案,控制集中风险
银行在实施业务外包战略时,要针对服务商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建立应急预案,如将大规模的外包业务承包给不同区域的、无业务关联的服务商,控制突发事件带来的集中风险,降低集中风险造成的损失。
(五)恰当安排合约内容,规避信息安全风险和合同执行风险
银行在与合作外包商签约之前,对涉及的工作目标、合作范畴、责任划分、所有权归属、付款方式、违约赔偿及合约期限等问题应做出详细的说明,并且聘请法律顾问审查合约。当合作双方出现纠纷时可以依约明确各方的责任及权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合同不完善造成的信息安全风险和合同执行风险。
(六)严格管理外包服务流程,严防内外合谋的操作性风险
银行应注重运用招投标等方式来确保业务外包公平、公开和公正,另外尽可能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避免个人滥用权力,严防内外合谋的操作性风险,从岗位权责方面杜绝内外勾结、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景瑞琴、邱伟华.金融服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分析[J].商业时代,2007,(5).
[2]张秋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现状及其风险监管[J].浙江金融,2008,(10).
[3]金子财、杜胜.建立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J].西安金融,2005,(5).
[4]阮永平、王亚明.我国行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再造[J].上海金融,2006,(12).
[5]曾康霖、余永福.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机器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06,(6).
[6]Barbara J Spencer.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Incomplete Contract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3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