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国际商务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进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与商业模式正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学习方式。关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已有不少论著。2016年,《自然》杂志刊发谷歌的“深度心智”(Deepmind),这将会极大的扩大人的能力。2019年初,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2019年8月29日,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有望引领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推动人才培养更加多元化、更加精准化、更加个性化。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智能教育的发展。以美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各国相继推出面向未来的新教育改革战略,不断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设计本国智能教育的发展蓝图。

一、未来智能社会的能力预测

未来社会各种各样的颠覆性变革,全球各种组织都在做预测。世界未来研究所[1]对未来社会需要的10中技能的预测:一是意义构建,二是社交智能,三是新颖和适应性思维,四是跨文化能力,五是计算思维,六是新媒体素养,七是跨学科能力,八是设计思维,九是认知负荷管理,十是虚拟协作。十种技能分别体现在三个层面,即人际交往能力、应用知识能力与工作技能层面。引入这些技能,旨在深入探索未来技能存在的世界,以及目前教授和衡量这些技能的方式,希望这些技能能够更充分地融入高校国际商务的课程。[2]

(一)人际交往层面——团队合作精神

人际交往层面主要指与他人有效合作,有效沟通,与不同背景的伙伴有效合作的能力,即团队合作精神。数据来源:世界未来研究所第一,跨文化能力。4个主要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跨文化竞争力:知识组成部分、情感组成部分、精神运动组成部分以及情景组成部分。第二,社交智能。尽管社交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联系,但它们培养的深厚友谊却很少。微信、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主流化与普及鼓励人们以新的方式思考如何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3]第三,虚拟协作,即作为虚拟团队的一员,能够富有成效地工作,提高参与度,并展示自己的存在感。

(二)应用知识层面——逻辑性分析信息的能力

应用知识层面主要指个体可以逻辑性的分析信息的一系列能力,具体如下:第一,新颖的适应性思维。即熟练地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而非死记硬背或默守陈规。第二,认知负荷管理。以多种形式表现的信息流丰富的世界带来了认知过载的问题,人们只有学会有效的过滤和关注重要的信息,才能把大量涌入的数据转化为优势。第三,意义构建,即确定对方所表达内容的深层含义的能力。人工智能将取代仅仅需死记硬背、日常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而对机器不擅长的高层次的思维技能、不能撰写为文本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三)工作技能层面——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工作技能层面主要指个体可以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和决策者,包括计划和组织,解决问题,决策商业基础等。也就是需要如下的素质:第一,新媒体素养。由于可视化在技术时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信息的静态展示正在让位于信息图表和数据的动态模拟。第二,设计思维。从本质上讲,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结合。第三,跨学科能力。未来十年,专业领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具有重叠性,所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会占据世界创新的中心舞台。第四,计算思维,即将大量数据转换成抽象概念,并基于数据的推理能力。随着人类社会中数据量呈指数级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计算思维和技能才能胜任。

二、应对能力结构变化的教育创新

未来社会中,人才能力结构的变化也会对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需求,课程教学需要结合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世界知名高校和一些国际组织也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数据来源:世界未来研究所

(一)能力结构及思维模式

世界未来研究所提出的十种技能的背后,所体现了以下一些基本的思维模式。同理心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同理心非常有助于在虚拟空间中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加团队伙伴之间的有效沟通。元认知对于意义构建能力十分重要。元认知知识包含三方面:学习者对于自己的认知,学习者对于学习策略和使用方法的认知。成长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在认知负荷管理、新颖和适应性思维、新媒体素养以及设计思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长性思维是相对于固定思维提出的,固定思维者把反馈当做一种批评,成长思维乐于接受反馈,也从反馈中学习,反馈最终会产生积极的成长变化。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他们不会妄自评价他人,而是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并且去了解他们的世界观。跨学科一定有两种心态组成。首先,同理心。它允许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其次,好奇心。许多组织,包括IBM和IDEO,都开始从“T型”素质的角度来讨论这种技能,T型素质的技能组合中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但是杨壮①教授发现:现在π型人才已经在成为主流。所谓的π型人才是针对T型人才的一种升级,从字母的样式中就可以看出,π比T的下方多了一竖,所以它代表着“两专多能”,即除了你可能在高等教育阶段获得的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有另一项专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计算思维。未来的教育课程中应该纳入计算思维技能的发展,鼓励学生通过因果推理认知、元认知和其他技能来学习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析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况,来教授计算思维能力。[6]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模式创新

1.“鱼缸讨论”“鱼缸讨论”,也是一种促进学生讨论的教学小技巧,不仅让讨论者积极参与,更能让其他学生积极反馈。第一步,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参加讨论的学生围成圆桌坐在教室中间,就像是在被第二组观看的鱼缸里一样。第二步,坐在中间的组开始时长10分钟左右的讨论,的第二组学生要听着,并且评估第一组的讨论。第三步,做出反馈。这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环节,学生可以从熟悉的同学那里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了反馈确实会使得讨论变得更加激烈。2.项目式教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叫“项目式教学”,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展开一段时期的调研、探究,致力于用创新的方法或方案,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困难或者挑战,从而在这些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中习得新知识和获取新技能的教学方法。PBL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3.跨学科课程教学自21世纪以来,美国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实用导向的跨学科课程,如ICT课程,环境教育和STEM课程。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的核心是将原本分散的4门学科自然组合成一个整体,以项目探究方式进行综合性问题解决学习,以形成相应的综合。

三、针对国际商务课程的创新

结合世界未来研究所的十项工作技能、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国际组织在教育方面的改革,结合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硕士教学情况,国际商务课程实际教学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7]

(一)培养同理心和元认知的实践方法

一种方式是开展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体验式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人际沟通和跨文化能力。例如:体验式学习周;商务礼仪情景剧等。另一种方式是线上项目,线上项目中,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投票互动式的方法来增加课堂活跃度,争取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程中。国际商务课程是一门既要求专业知识扎实,又需要具备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性课程。那么,在已有的小组活动中,可以在每次小组活动或者小组作业之后加入一个环节——组员互评与打分。一些课堂讨论的小技巧会有助于培养元认知的思维模式。一种方法是在课上开展限时讨论,讨论映射是一种将学生的实时讨论视觉化的方法,这种讨论技巧使学生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培养成长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实践方法

在国际商务的案例分析中,引用PBL教学非常值得考虑。假设案例主题为跨国企业如何成功并购外国子公司,老师用一部分课时讲解完理论部分,提供参考资源之后,另一部分课时可以尝试组织PBL。一次PBL教学要分次给予问题,分次讨论。具体过程大致包括七个步骤:第一步,弄清不熟悉的术语;第二步,界定问题;第三步,头脑风暴(对可能的假设或解释进行集体讨论);第四步,重新结构化问题(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第五步,界定学习目标;(以上步骤为学生小组讨论);第六步,收集信息和个人学习(学生独立学习);第七步,共享收集到的和个人学习的信息(小组报告和讨论)。经过上述七步骤,完成一次PBL学习。在这个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角色是教学组织者、资源提供者、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在国际商务的课程中,有很多需要实际调研的案例报告,也有需要做营销策划的报告。创客空间则可以融入这种类型的报告中,结合导师的相关课题,最好有一定经费的支持,为学生的基于创造的策划提供完备的支撑。学生们可以就某个主题展开经验分享、头脑风暴、结合实际情况锻炼设计思维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适用于学校,而且也适用于未来工作中。

(三)培养跨学科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实践方法

注重“国际商务专业+21世纪主题”的课程框架,希望通过超学科整合来弥补传统学科的缺点与不足,构建适切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框架。主题选择具有适当的弹性,为跨学科知识的联结提供空间。比如在国际商务课程授课内容中,注重添加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中美、中欧关系等主题。在国内,“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所以提倡创建跨学科小组参加“挑战杯”大赛,比如国际贸易学院、国际商学院以及工程管理学院组建团队参加挑战杯,成员对不同学科都有相当的专长和良好的基本知识:国际营销、国际文化视野以及数据分析基础,在这样的团队中,更可能激发出新的思维和优秀的方案。

(四)全案例情景式教学

不同于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案例情景式教学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首先,准备阶段。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课程的专业特点,结合知识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案例作为分析材料。其次,授课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讲授知识点之后,就将案例发放给学生;接下来就是考验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学生可以自发组成小组,根据案例内容,并结合自己能力和长处与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案例讨论,而在这当中,教师主要的角色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最后,拓展阶段。在学生汇报案例内容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环节进行自查,发现自己是基础知识点薄弱还是实践能力欠缺。通过该阶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水平,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作为专业硕士能力缺失的部分,从而双方进行查缺补漏。

四、总结与展望

结合国外高校及国际组织已有的模式,针对未来社会所需十种能力的培养方式如何应用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思维模式培养技巧,如在线学习(以MOOC为主)、讨论映射和鱼缸式讨论、项目式学习(PBL)、案例分析和创客空间以及课上的投票互动式环节等,希望对国际商务课程的改革创新有实质性的辅助作用。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功,需要成为适应性强的终身学习者。随着组织形式和技能要求的快速变化,要求每位个人都必须具备远见,重新评估自己需要的能力,并迅速整合合适的资源来培养和完善需要的能力,适应万众创新时代,并形成决胜未来的新的竞争优势,赢得人工智能时代世界高等商科教育领域中的话语权。注释:①杨壮: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著名领导力专家。

【参考文献】

[1]InstitutefortheFuture.FutureWorkSkills2020[EB/OL].[2019-11-09].

[2]LiuJie.TheOptimizationStudyofGeneralEducationPracticeEffectinOurCountry[J].学术界,2013(12):283-290.

[3]陈妍蓓(编译).欧盟关注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培养[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10):74-75.

[4]段世飞,张伟.人工智能时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趋向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9(1):3-9.

[5]王文.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4):187-188.

[6]吴朝晖.智能增强时代的学习革命--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的发言[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10):3-6.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2篇

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渠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课堂环境。思想政治的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生活的强大动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是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实践

实践一:在《经济常识》"国际贸易"一课的教学中,涉及到WTO的内容,我没有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交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以下问题:关于WTO的起源、WTO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加入WTO的原因及现状、中国入世后会给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以及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面对入世后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动脑去思考,然后写出自己的实践论文。从同学们的实践论文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思想在慢慢地成熟,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洞察社会,了解社会,进而去适应社会,把书本知识和个人的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使他们深切地感到自己面临的生存空间是一个竞争的空间,是一个不容浮躁的空间。类似的实践论文很多。比如,利用学生暑期生活,调查他们所属镇第三产业的纳税情况,通过实地考察第三产业的税种、税源、税率、纳税意识,根据考察情况写出分析报告,对纳税意识薄弱的行业进行"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宣传、讲解。在这一实践活中,他们教育了别人,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把被动学转为主动学,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和社会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实践二: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式教育。比如,现代家庭子女教育是困扰许多家长的一个社会问题。对此,我采取了辨证式教学法,把现代家庭子女教育以德育为重、还是以智育为重这两个本来兼容的概念对立起来,让学生分组辩论。一部分同学站在以智育为重的一方,认为智育是德育发展的基础,他们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1、从人类认知规律说起,人总是先有对事物的概念性认识,才有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婴儿总是先认识水,在生活中才会慢慢懂得节约用水这一美德。2、从未来是知识经济时代看,现代家庭子女教育一定要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德育固然重要,但掌握知识的多少将决定着未来的生存权利。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现代家庭子女教育应以德育为重他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1、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德育为智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德育是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3、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我觉得通过辩论能否达到统一的认识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同学们掌握了辩论技巧,发展了思维,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实践三:在班级管理上,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带动班风、学风,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整体氛围中,个性得到自主的发展。比如,在一次个人小发明展览会上,同学们的作品精巧,有自制风扇、小手电筒、座式小台灯、落地灯、贺卡等。他们材料的来源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是不起眼的东西,如方便面袋、废纸袋、铁丝等,但每件东西在他们手中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礼物。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开始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幅幅的作品使得师生在思想得以交流,情感上得以沟通,心灵上得以碰撞。我表扬了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新精神,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对每个学生都抱有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二、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思考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人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教师启发式教育和学生发挥主动性为主的模式。通俗的说,是指在创造性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

1、变教师观念,突出教学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活力。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超过老师并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2)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使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3)研究学科特色,把握学科的教学过程、规律,融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个性风格,使学生学得主动。(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布鲁纳说:"知识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

教学是生动丰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创造、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示范管理者,而且是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2、用启发、多样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的过程性。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方式,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产生灵感,进发新思想,对同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以讨论,可以聊天,可以学生讲……从而为学生思考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会。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淡化"结果"意识,强化"过程"意识。(2)既强调启发式的"发现学习",又要进行有意识的"接受学习"。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主张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去独立探究,发现相应的原理、规则和结论,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智能潜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保持对知识的记忆。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方法特别要求学生注意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而有意义的接受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这就要求教师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使其相得益彰。

3、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形成一种带有情感色彩且自动化的学习活动,关注呈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发散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愉快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让创造者拥有宽松、自由、民主的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养成乐于创造、善于创造、勤于创造的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4、教学评价的延时性。

不过分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标准性,大力提倡开卷考试,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推迟教学评价或不作评价或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学。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私人领域;关怀;民主;智慧。

社会科学具有重视公共领域的研究传统。内尔·诺丁斯指出:“自柏拉图以降,哲学界一直遵循的惯例是先描述一个理想国或最佳国家,然后考察家与家庭对于建构这种国家所能起到的支持作用。”随着此理路讨论的深入,许多学者日益发现偏于重视此领域具有不完备性,因而将思考的触角拓展至私人领域。诺丁斯便将立足点置于家庭研究以及源于私人领域的关怀关系,然后延伸考察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政策[1]。戴维·黑尔德指出:“正式民主制度的常规很像良好个人关系中的常规”———人人平等,分享话语权,公开讨论问题,摒弃暴力,重视对话和自治[2]。吉登斯高度认同黑尔德的观点,指出“推进个人自主权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尊,应视作与公共领域中的法律和其它自由同等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这是那些自由的条件。”[2](P113)上述视域拓展符应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客观存在的互动,符合人的成长历程,揭示了家庭和社会深刻的同构关系。

如何实现当代社会科学所希冀的私人领域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这关涉到家庭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我国社会正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既折射在家庭之中,又可能被家庭教育所强化。黑格尔曾论述过亲子教育承载着重要的家庭伦理功能。传统社会中的亲子教育主要满足于“保证孩子存活、促进其成长、培养能被外界接受或认可的孩子。”[3]“可被社会接受”关涉的是个体对社会的顺应,而在加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未来性尤其突出。结合有关学科的学理指向,这种未来性在家庭教育的伦理层面至少可以具体化为关怀、民主和智慧三种路径。关怀是当代伦理学的一大新兴主题;民主作为现代德目的重要性已被托克维尔、杜威等人充分揭示;智慧或明智在伦理学中则是一种高位阶的流体道德素养。

一、家庭中的关怀回应。

成熟的现代社会是超越冷漠和单子式存在状态的公民社会。人与人相互关心,人们对社会正义常怀在意感。家庭教育为此应做的准备是帮助儿童对人对事学会关心。学会关心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具有被关心的体验,使得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恐惧不至于转化为伦理恐惧、敌意、冷漠,而升华为伦理关怀。为此,家庭中的成人要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做出适当回应,给予有效关怀。关怀伦理学依据努力程度的高低将关怀分为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家庭中的成人在两个层面上都必须注意关怀的限度和有效性。

埃利克森关于道德心理的发展研究揭示出儿童的需要包括自理、自主、自治,这些行为和能力直接影响其自信的生成和自我建构。因此,在自然关怀中,要警惕未经慎思的滥施关怀。生物学角度的考察表明:自然关怀生发于幼小者的需要,视需要情况,不同物种所获的亲代关怀或有或无。如果子代没有被关怀的需要,亲代的关怀就不会发生。海龟之类先天较成熟的动物,在自行孵化后从来得不到母亲的呵护。雌海龟仅将卵产在海滩的坑内,随即返回大海。几乎所有的海龟亲子终生无缘邂逅。很多低等动物却是这样生而自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由于子代先天早熟,一般具有护犊现象。人类是典型先天早熟的动物,刚性的被关怀需要时期很长,这才催生了人类双亲的关怀。但是,有效的关怀包括“不作为”,某些延迟满足,以提供支持性的环境间接地、隐性地促进儿童发展;滥施关怀会使需要的满足蜕变为餍足,反而会阻滞儿童成长,钝化其对关怀的敏感性,剥夺儿童自主关怀,进而关怀他人、关心社会的机会。

在伦理关怀层面,需要成人明晰、整全地思考儿童的需要,须鉴别社会环境、主流教育语境所断言的儿童需要。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患有“知识饥渴”

的症状[4],这已清晰地反映在唯知主义的应试教育中。在这里,儿童对闲暇、适度游戏的普遍需要被去合法化,而它们对自我的统整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学者克拉伦斯·金斯利提出的《教育基本原则》研究报告论及七项教育目的,其中就包括“有价值地利用闲暇”[5]。我国日益增加的儿童离家出走、逃学、迷恋网络游戏等现象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诠释,实际上是被高度宰制的本我对自我和超我的反抗和叛逃。过于激烈的知识竞争超出了很多儿童的承受阈限,使他们出现退缩现象。他们通过问题表征无声地呼喊,却常常继续被家人误解。儿童在患有知识饥渴症的学校内已然负担着激烈的竞争、超强的脑力付出,家庭不能继续成为福柯所言的极度严加规训的另一监狱。私人领域中,让孩子的多重角色都有舒展的机会,有益于儿童在道德心理上获得自我的整合。

从更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儿童还有成长为合格现代公民的需要。家庭中的关怀与民主、赋权不无交叉。

二、家庭中的民主建构。

杜威在“Democracy and Education”①一书中阐述了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对民主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塑形作用。自“五四”以来,建设民主的现代社会成为我国的一种政治取向。鉴于我国学校的层级制惯性非常强大,家庭是比较便于推行民主生活方式的微观社会机构。

然而,强调孝悌之道的传统文化对培育现代家庭并非没有阻力。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深刻分析了传统社会由于生活、工作经验的超稳定性,加固了长老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代际文化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多元。米德指出了前喻、后喻、同喻3种并存的文化模式。中国父母需要认识到,在加速发展的社会中,父母和孩子都同为探索者、思考者,不能要求孩子仅仅做“听话”的追随者、仿效者。

家庭中的民主建构要求父母至少在4个维度上尊重孩子。首先,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有些父母动辄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想打就打!谁管得着?”这是典型的前现代亲子关系模式,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儿童的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紧张。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和父母享有相同无涉年龄基本权利的公民。把垂直型家庭等级关系改造为趋于扁平化的学习型家庭组织,才更有利于发挥所有家庭成员的首创精神和发展主体性。

其次,尊重孩子的差异性。智慧地看待差异,让孩子悦纳自己,自信、勤勉地创造优质自我。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辩证地看,差异分为优势差异和弱势差异。多元智能学说表明: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有优势差异,没有弱势差异。虽然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起始的“被给定身份”并不能线性地预言努力主动获得的“获致身份”,而且人格尊严是平等的。因此,面对弱势差异无须自卑,两代人都要学会平和地接受自己和他人,不为弱势差异所累,进一步羁绊自身发展。父母切忌简单以他人之强对比自己孩子之弱,向孩子施压,使得孩子对于强于自己的同伴产生忌妒、怨恨心理,自暴自弃,以“不屑努力”作为失败的理由,从而避免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一旦陷入这种自卑型自我防御模式,则难以发展。面对优势差异时,则要不自傲,才能不与他人疏离。自负中含有自卑的成分以及向自卑转换的可能。许多高考优胜者进入名牌大学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泯然众人”

的新身份,就是优越感向自卑感转化的实例。父母应警惕过度的赏识,赞扬优势较多的孩子,帮助其葆有平常心和自我超越的意识。

第三,尊重孩子的合理选择。有些父母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未竟理想的工具、光耀门楣的载体,也让孩子熏染了“面子至上”的从众选择标尺。武断地替代做出短期选择,代价尚小;如果涉及择校、择业等长期人生项目,往往后果严重。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通过不断的选择对自己负责、建构自我。父母可以呈现自身阅历中与孩子选择相关的信息,协助孩子审慎地做出知情选择。这样,孩子得到的不只是一个现成的答案,而学会减少依附,较为独立、负责地筹划人生、建构自我。

第四,尊重疑似犯错孩子的人格。认知心理学和波普的证伪论科学哲学都肯定试误、证伪对于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儿童犯错误时,父母应慎用批评。

对于众所周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父母强化“批评”而虚化“自我批评”。他们将孩子的优点归功于自己;将孩子的缺点、不足归因于孩子,让孩子独立负责。实际上,“黑点”并非孩子与生俱来的恶,而是各种教育失当的产物,教育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孩子自身。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要客观公正地反思自身,如果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就应坦率承认,做自我批评,并和孩子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以身教让孩子学会负责。

三、家庭中的智慧生成。

关怀和民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孕育两代人的道德智慧。而智慧的生成之道还不止于此。

智慧作为高位阶的道德素养,不同于知识或机巧;智慧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反思性、前瞻性的特点。冯契认为,智慧是德性的能力。张汝伦认为:智慧是一种正确行动并使事物朝正确的方向变化发展的实践能力,能根据事情的特殊性做出正确的决断与反应[6]。

对智慧的内涵认识不清,会导致家庭教育出现病理现象。

许多父母将智慧混同于知识、文凭,过度崇拜知识,使自己丧失家庭教育的自信。实际上,知识是分特殊领域的,而智慧具有流动性、整体性和很强的可迁移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缺智慧的个体比比皆是。慎思、节制、诚实、慈爱、坚定,都是重要的生活智慧。无论学校教育经历多寡,每位父母都可以变生活阅历为人生的反思、智慧的财富,形成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那种明智,追求对事情的准确判断,坚持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此引导孩子共创幸福。

忽视智慧的伦理性容易混淆大智慧与小聪明。

有些父母面对各种售票处的身高量尺教孩子屈膝逃票。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屈膝”,更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屈膝。浸染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孩子会不耻于以良知为代价,换取不应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以此为荣、以此为智。及其成年,很可能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不赡养老人、蒙骗消费者等行径,在私人领域、公共领域都成为道德的侏儒。

如果父母知行(言行)分裂,就会违背智慧的实践性,即稳定、长期的经验性。许多家长感到“孩子和父母拧着来”。实际上,成人作为一个个体,也并非单质的,而是多维度的人。虽然过早达到绝对的同一性意味着人格的僵化,但是,任何阶段上都应该追求一定程度的言行一致,避免过度分裂。如果父母屡屡在言行上自己和自己“拧着来”,孩子在父母的多元榜样中,往往选择最省力的榜样来仿效。“孩子不听话”

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成人自身的低端自我远远悖离其理想自我。

智慧具有情境性的特点,而最大的情境莫过于时代语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考虑到德目的时代变迁,审视前现代“经典”文本中包含的德目。例如《一千零一夜》中充斥着以牙还牙的暴力色彩,故事往往以暴力、诡计等手段获得金钱、美色,将此作为成功、幸福的指针。如果讲述者不加改编,它们对于孩子的负面道德影响甚至超过劣质的电视节目。

因为后者是往往被批判的;而前者披着“经典”的外衣。对于形成于前现代的经典故事,要站在现代的角度再诠释,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能力。

家庭教育中智慧的反思性、前瞻性同样可以生成于道德叙事之中。以生活史的连续视野加以考察,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的,而有着前因、后果。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应以内隐的价值观暗示教育启动儿童的道德思考。蒙台、梭利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德目学习的一个敏感期。此时,父母为其讲授的故事中所含的德目容易被“有吸收力的心灵”内化。因此,在亲子故事时间里,可对德目进行拓展讨论。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铁斧子的故事》,试图传递的核心德目是诚实。故事中的权威“仙人”往往会把金斧子、银斧子一起送给铁斧子的主人,以奖赏他说真话,当即实现令人喜出望外的德福一致。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德福错位现象。父母可以问孩子:“如果你是丢了铁斧子的打柴人,不诚实,就能得到金斧子;如果诚实,没有奖赏,只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铁斧子,你还要不要诚实呢?”进而将康德所言的“完全义务”概念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播种在其心田,将孩子培养成道德的自主思考者、合格的潜在道德立法者。

关怀、民主、智慧三维度在实践中是密切联系、相互交织的。本文将其分而述之,以便在分析的基础上更好地综合,更好地回应现代性的挑战。正如童话《皮诺丘》描绘的那样,一个孩子从蒙昧的人形“木偶”变成拥有精神力量的真正儿童,需要关怀、信任以及智慧的引导。面对公共领域中良莠不齐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启迪慧眼,培养道德判断力和现代公民品质。私人领域的道德养成有助于以关怀破解道德冷漠、以民主平等促和谐、以智慧的慎思避免盲从,使社会以较低成本加速实现成熟的现代性。

注:

①我国大陆汉译本定名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未得此书主旨。杜威所言“democracy”不仅是政治制度,更是生活方式,译为“民主与教育”,方能全面涵盖两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

[2](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13.

[3]Ruddick,S.Maternal Thinking[M].Feminist Studies,1980,(2)。

[4](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83.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4篇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可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

2.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有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学生。

2.“智商”与“情商”

我国非常推崇智力开发,如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以前我们以为给孩子加质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那是错误的,一味地进行加压,加重的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学多悟少”的负重。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缺少了创造性。

3.“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 中学生 道德教育

现代条件下,社会变化、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非常迅速,其科学技术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如果不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公民。一个公民如果不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都将在大大小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甚至落后挨打的地位。面对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智力开发、科技教育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同时,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等人文关怀的话题也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我认为这些基本精神都是应该坚持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在急剧加速进行, 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也带来了冲击和影响,而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的实践、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我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下的德育老师,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全面分析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了解问题形成的因素,应对策略等做出了简单的阐述。请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在加速进行, 改革开放以后由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深刻变化,西方的人权观念、自由思想、民主意识和主体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精神氛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去追求那些完美的理想,而是回归常识,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去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和自我实现。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陷于一个空前绝后的荒漠化困境。对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而言, 既有有利的正向变化,也有不利的负向变化,这些外在的负向变化与青少年的内在成长互动,成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2、中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偏差,其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 呈现自我化倾向。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重现实、重效益,呈现功利化、实用化倾向;道德评价标准不一,是非不分,呈现模糊化、多重化倾向。心理素质极其脆弱,其表现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轻生、自卑、嫉妒等,承受挫折能力很差,常常因为一次考试就一跃不振,遇到一点困难就丧失信心,生活不能自理,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3、思想品德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常常被虚化,思想品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位置常常被淹没在升学率的追求中,思想品德课时比重正逐渐缩小甚至被挤占以至虚无化。思想品德教育课本身存在智育化倾向,对学生的考核只注重对课本上道德知识的掌握,似乎考分与道德认识水平成正比,这种考核评价的倾向使青少年学生只重考分而轻践行,从而出现了“高分低能”、 “知行不一”现象。

4、对于像我们这样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性面临着两个致命的困境。首先,如何在传统中培育一种完全异质的文化。其次,在形成现代性的同时克服现代性的毛病。由于我们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了我们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方向,我们不知道应一该用怎么样的理论来引导他们。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学生道德教育应对方式

1、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这块阵地,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我们要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 ,并坚持贯彻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用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及优秀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认真抓好五爱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倡导“八荣八耻”使中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树立远大的理想。

2、中学德育课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要突出体现现实性和时代性, 即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自身、身边、周围的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当今时代的国内外实际。这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对象、环境、目标的共同要求。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原则所主张的联系实际的出发点,既要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更要有利于思想政治道德

素质的形成;既要服务于智育过程的优化,更要着眼于德育效果的改善。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要求教师在表述上要更加科学、严谨,既要反对纯理论式的教学,又要反对纯感性化的教学, 还要反对理论与现实简单相加的形式化教学。

3、学校要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的道德素质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努力提高现代教育的理论修养,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去塑造学生,用高尚的师德去感化学生,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了,遇到社会上不良习气,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少健康成长的障碍。其次,培养并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宽容,接纳自己,接纳别人,让自身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再次,边远山区中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

多种渠道,吸收德育知识,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加强对自身品德能力的培养。加强优良道德认知,转变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5、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可塑性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因而,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应当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有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还应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努力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推动中学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提高素质教育转变,确保学生世界观的转变,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要以学习为本,学习要以德育为本”,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通过切实有效的形成教育和示范教育等形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6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重视教育、热爱教育的民族,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学记》,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其中的不少教育思想历经两千年后,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比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孔夫子提出并实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相传弟子三千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他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而不厌”等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在当今教育界仍然熠熠生辉。其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成为自古为师者追求的至乐至幸。还有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颜元的“实学、实习、实用”教育思想等,不断将中国的教育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近代以来,张謇提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蔡元培主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陶行知提出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将传统中国教育推向了近代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思想,促使了教育的当代革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的“四个面向”,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人类教育要进步和发展,变革是基础,而教育改革的先声是教育理论的创新,理论是使人走进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当下,恢复30多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正在受到来自各方面越来越严厉的批判,一些过度激愤的言论甚至把“高考制度”说成是制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万恶之源”。然而在当年,高考的恢复不仅使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还在全国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推动着百废待兴的祖国迈开了30年飞跃发展的步伐。同一制度,前后受到的评价反差如此巨大,如何让中国的教育顺应时代变化,真正获得长足发展,不禁让人深思。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自2010年开始,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以其履职以来对教育的深刻观察和用心感悟,先后出版了《教育的智慧》《教育的逻辑》,2012年,《教育的价值》一书也终于出版,使“教育三部曲”完整地与广大读者见面。拜读过后,深感其理论的恢弘,思维空间的辽阔。

其中,《教育的智慧》围绕“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的命题,从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和微观教育三个维度,以国际化思维、本土化实践和现代化目标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主体、价值、制度、内容、目标和方法。《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了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并铸造了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的术语“三生教育”。《教育的价值》对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进行反思,阐述了教育基础价值、根本价值、最高价值及教育价值的实现等一些基本观点,提出回归教育本真,使教育真正发挥“根植时代,引领社会,发展人,幸福人”的价值功能。

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教育三部曲”的第一部曲《教育的智慧》,扉页上的一行字格外醒目:“我追求的不是众人未见,而是众人所见但未思更未行”,这句话贯穿了三本书,也贯穿了作者的整个人生理念和思想。能见众人之未见固然高妙,能在众人惯见之处去发现、求索、追寻,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务实的精神,需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和一份广阔的情怀,以及对现实的满腔深情,因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叫人肃然起敬。

罗崇敏在此书开头写到:人类的最高价值是教育价值;人类的最大智慧是教育智慧;人类的最大危机是教育危机。这些话语,读来心中一凛。细读此书,除了领略到其中论述之博大,论点之独特,论据之充分,论证之严密外,也真正感受到了作者笔法之独到和文字之洗练,以及知识底蕴之深厚,虽然是专著类书籍,却完全不觉枯燥乏味,一点不“难啃”,颇引人入胜。

比如在“论教育制度与制度教育”一章里,作者从“唯有制度可以兴国”“唯有体制可以兴教”“唯有机制可以兴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小标题言简意赅,铿锵有力。罗崇敏先从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为何能席卷天下并吞八荒说起,最终归结为“乃制度变革使然”,再说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一度成为世界霸主,原因仍是制度变革。而与此相对是当时的中国,明朝覆灭,清兵入关建立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传统的改朝换代,正是“百代犹行秦法政”。变与不变,最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以此来论证“唯有制度可以兴国”这一观点。随着作者笔触,我们也仿佛置身古今中外遨游了一圈。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未来课堂:转变:回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3-0017-06

人们已经深刻体验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张首晟认为,信息时代目前只是刚起步,未来还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而技术革命的周期也日渐缩短。同时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积累的也驱使技术渗入各个领域引发更加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已经带给了教育更宽广的视角,网络教育也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繁荣起来,课堂的多媒体化也在进行着。但是比较现有课堂和传统课堂你会发觉,其实课堂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变化。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关注的是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人去系统地思考信息技术革命到底会使课堂形态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否能够给我们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本文从“人”的本质开始对未来课堂教学重新进行思考,希望获得未来课堂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为未来课堂形态的转变提供基础,为技术进入课堂提供空间。

纵观未来课堂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从技术层面对未来课堂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且很多项目是由技术公司推动的,如微软、INTER、苹果等公司。作为教育研究者是否也应该从教育发展的本身去思考未来课堂呢?正如早在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玛丽·怀特教授就曾说过:“作为心理学家。我必须承认关于人类学习的理论来自文字。如果电子学习具有的革命性质如我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就必须以电子学习而不是以文字学习为基础,建立一套完全新的教学理论。”我们既然承认技术正在和将要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伴随着信息技术领域不寻常的变化,教育界对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的理解也应该需要发生改变。那么我们的思考从哪里开始呢?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直存在着争议。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本质进行探寻,也得出了不同的现代教育本质观,各种教育本质观虽有不同表述,但是唯一脱离不开的就是人的要素。人是教育的核心概念,教育是人影响人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离不开人,那么我们思考未来课堂的研究取向思考就从理解“人”的本质开始。

一、从理解“人”的本质开始思考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认识,他从人类的社会、历史的宏观层面来揭示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作为人的“类”的属性被哲学和社会学领域所接受,这个马克思关于人的基本结论,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构建了他的整个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思想体系。同样如果我们认可人的社会性,我们的未来课堂研究也将回归社会性的研究,凸显教育的社会性本质。

作为个体层面的人的定义,从生物学的解释:人(拉丁文学名Homo sapiens)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通动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我们不想仅仅从生物学角度去看教育的对象。对于“人”的认识经历从猜测到科学。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对“人”的概念也将越来越清晰,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家Joseph LeDoux在他一本新书的开头这样写道“你就是你的突触”。从脑与认知的角度去思考人的本质。那到底什么是“人”我们可以从心理学领域对“人”认识的历史发展角度去寻求教育对象的“人”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从微观层面去揭示人的本质,也就是揭示个体存在层面了解人。当然我们的未来课堂研究也将直面人的回归。

通过对人本质的思考,我们可以尝试提出未来课堂研究的两个转变:社会性的回归与人的回归。并通过历史和理论的追述来证实这两个转变的发生。

二、未来课堂研究“社会性的回归”

我们提出课堂研究“社会性的回归”,那么人的社会性就要体现在:人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社会位置。通常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中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的争论一直存在,世界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以“主体”划分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教师中心模式”);另一种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学生中心模式”):还有一种就是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教师学生双主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

(一)对三种主体中心论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班级教学出现时就初现端倪,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曾说:“教师的声音不像宴会上的食物而像太阳,分享食物的人愈多,每一个人得到的份额就愈少,而太阳的光辉却给予所有的人以同等份额的光和热…”。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传递——接受”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确立了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长期的占据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想起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教育隐喻。反映的是一种近代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学校是一个“加工厂”,教师是“工程师”,学生是堆没有生命、任人摆布、有待加工的“原材料”,教育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张事先设计好的蓝图或图纸来组织、实施的一种生产过程,以大批量塑和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剥夺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为主体地位和应有的权利。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随着认知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在批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出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建构知识意义的主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的学习是个人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是把教育活动理解为一种“孤立的鲁滨逊对无声客体的改造活动”,这对于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而言过于残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水平无法实现。

双主的教学模式则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何克抗教授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它不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即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模式的长处吸收过来,避免它们的消极因素: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时候。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传递一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学生是在教师帮助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双主模式试图避免以上两种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与“学生”在不同阶段地位,也就是“主体-客体”相互转换,或者试图使用“双主体”的概念。但是“主体”的单一性。也就是对其他主体的排斥,人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分享的,使双主体的概念也受到质疑。

三种主体中心论的教学模式的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传统“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传统“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不仅仅是一个自我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它在认知和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只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理解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实践活动,致使社会实践活动仅仅成为了一种“主体一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把这种对待“物的世界”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迁移、扩大到“人的世界”。造成了“人的世界”的殖民化。应该说。传统的“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境”。因此,在“人构的世界”中,我们必须用人的方式来认识和把握,重构其中各元素的相互关系。在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交往实践,以此来规范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实践关系。人与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知识获得传承和发展。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社会性的回归。

(二)“社会性回归”的历史渊源

就人的本质而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就必然无法脱离“社会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作中,论述了社会交往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的生产“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交往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劳作并相互交换其活动:而交往本身亦成为人的需要和能力的源泉。促成生产者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各生产者之间内在结合力的形成和增强正是在交往活动中实现的。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不同领域都已经证实。我们是完全的社会个体,即使那些喜欢花费大量时间独处的人也不例外。“我们是强烈的社会性物种,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我们必须深深地相互依赖。”[高普林克(Gopnik)、麦特索福(Meltsoff)和库尔(Kuhl),1999]。既然人的社会性是如此的毋庸置疑,社会性的交互对学习又是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课堂教学这一人类传承知识创造知识的实践活动,其社会性的回归就应该成为必然。我们可以理解人的学习必然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发生。

其实对于学习社会性的关注在教育研究者中也是很早受到关注和思考。杜威对于“学校即社会”的认识。基于“教育即生活经历,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认为,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丰富性担负责任。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提出了关注社会性的学习理论。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强调社会文化对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维果斯基对于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强调有社会性意义的活动对人类意识的影响的重要性(Kozulin,1986&Winterhoff,1993)。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的作用。认为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的整合促成了学习。社会行为是一种能够帮助解释意识变化的现象。并能建立起一种使行为与思想相统一的心理(Kozulin,1986&Wedsch,1985)。

在近20年教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哲学上的转变就是强调学习是发生在团体的社会交互情景下的。这里蕴含着这样一个知识观,那就是认为知识是内含在团队或共同体中的,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表现为互动、中介、转化等张力形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知识观。继而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理论提出,学习不只是获得新技能的过程,也是一种一群人分享共同习惯的社会轨迹(Lave&Wenger 1991;Wenger.1998),Cook和Brown(1999)认为。群体知识应该与各体知识相结合。我们认为,作为未来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认为这种转变导致教学研究社会性回归。

三、未来课堂研究“人的回归”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对教育活动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独特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个模式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们被迫,或自认为是被迫去按别人给我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这种教育制度既使学生异化了,也使教师异化了。”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教育对象是“人”。也是对“人”理解的迷失。对人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视角去追述对“人”的认识,使未来课堂教学能真正实现“人的回归”。

(一)对“人”的认识的历史发展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时期,对人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哲学上的思考,科学上的探索。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把对人的认识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前科学时期

前科学时期也就是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影响深远的对人性思考来自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于人的本性、器官与功能的关系、身体与构成他称为psuche的各种不同能力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亚里多德的创新在于将psuche与一切有机体紧密相连,作为体现在每一生物体中的生命本原。亚里士多德没有将psuche(灵魂)视作独立于身体的实体,是视作生物体的各种能力,将心灵(被理解为理智)视作灵魂的一部分(与身相分离的不朽部分)。笛卡尔认为心灵是灵魂的全部。人本质上是一种rescogkans (拉丁文。义为“思维实体”或“思维存在”)。一种思的存在物——笛卡尔扩展了“思维”和“思”的概念,引申出了“我思故我在”。亚里士多德的psuehe的概念与17世纪取代之的笛卡尔的“心灵”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思考人类本性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始终体现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反思之中。

2.科学心理学诞生时期

在19世纪末以前。心理一直是哲学和神学的研究领地。可以说。1879年威廉·冯特(wiIhelm Wundt)实验室在莱比锡的建立,是人们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研究人类心理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为了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或成为一门什么样独立科学。冯特引入了身心平行论来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冯特的说法。这一理论是个基本的心理学假说,是心理学赖以“前进”的依据。典型的身心平行论观点,如G.w.莱布尼茨认为灵魂和肉体就像上帝造的两架十分精确的钟表一样。它们都按自身的规律而又与对方相一致地运行着。但这种一致既不是由于两者在相互作用,也不是由于上帝的随时调整。而是来自上帝的前定和谐。可以这样认为,身心平行论者把对人的认识分裂成不相关的两部分:肉体和灵魂。

3.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时期

在基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学派在20世纪诞生。行为主义者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一个在刺激反应问建立联结的过程。学习的动力被认为主要由内驱力(如饥饿)和外部力量(如奖励和惩罚)来驱使的(例如,Thorndike,1913;Skinner,1950)。约翰·华生宣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只要给予合适的条件我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乃至乞丐和小偷。而不用考虑他们的天赋和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明确指出了人类的自然属性没有任何差异。个体差异来源于他所受到的不同教育与待遇。行为主义者甚至认为老鼠和人类根本没有区别,只不过相较于老鼠人类生活在刺激更加丰富的环境中罢了。正因为如此,行为主义者用研究动物学习行为的实验来研究人类的学习,并且发展出自己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对“人”的认识沉迷于“科学”的理念,直接否定了人性的存在,认为人就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4.第一代认知科学时期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使科学家有可能对人的心理功能进行严肃的研究。并提出了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形成了挑战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新的学习理论。随着对行为主义反思的增强。从20世纪60年代起,质性研究和案例研究重新受到关注。社会科学也开始摆脱行为主义价值观的束缚,研究者开始把教育研究的对象从“动物性”的人向具有社会性的人和具有心智的人转变。从而出现了“第一代认知科学”。在第一代认知科学看来。基于计算隐喻,心智被认为是按某种程序(算法)对符号进行的操作(计算)。第一代认知科学的任务就是去为各种心智活动构建各种算法和程序——如果能够顺利实现的话。课中信息加工的理论或模型被提出来用于描述心智认知的过程。第一代认知科学对“人”的认识就是用“科学”工具方法研究心理功能,最终把人归结为智能的机器。但是,这种基于计算隐喻的认知科学研究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如布鲁克斯说,“没有人再谈论复制完整的人类智能了”。

5.第二代认知科学时期

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和作为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后期都对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提出认知心理学应该做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更多地关注环境对于智能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研究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的热潮已在认知科学领域出现。这表明认知科学家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智能系统内部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而随之出现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在基本立场就抛弃计算隐喻,第二代认知科学将认知主体的“人”视为自然的、生物的、活动于日常环境中的适应性的主体,认知就发生于这样的状况中。”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认知观念是:认知是具身的(embodied)、情境的(situated)、发展的(de-velopmental)和动力学的(dynamic)。”真正把对人的认识从“人工智能”向“人的心智”转变。心智的具身性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特征,也是拉考夫和约翰森所总结的上世纪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所获得的三大成果之一。心智的具身性意指:心智有赖于身体之生理的、神经的结构和活动形式。

(二)新的学习科学诞生。使对人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项目(1999-2007)的实施,就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学习的理解,为教育实践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其研究成果《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诞生》也预示着新的学习科学——教育神经学的出现。为后人的教育研究提供帮助。作为新的学科领域出现的另一个标志就是相关研究机构的出现。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菲舍尔及其合作者在国际“心理、脑和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Mind,Brain.Education Society)的会刊《心理、脑、教育》创刊之文章中,开宗明义说道:“整合各个学科来探讨人类学习与发展的问题;凝聚教育、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力量。来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心理、脑与教育”。同年,英国剑桥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斯祖克斯博士和格斯瓦米教授则试图来界定这一学科:“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行为方法来研究心理表征发展的学科:在此。心理表征就是以电化学活动形式来编码信息的大脑神经网络的活动”。

探究人的认知与学习关系的认知科学新的研究领域——教育神经学的出现,促进了关于“人”的教育研究发展。总体来说,最重要的发展是对如下事实的承认,即需要把人作为一个完全的生命系统来看待,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深深地与其他每一个方面呈网络连接。如,达玛西欧(Damasio)在其1994年出版的《笛卡儿的谬误》一书中这样写道:人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有机体: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互动:互动既不是仅涉及身体,也不是仅涉及大脑。这意味着,学习与行为的所有方面都在彼此互动着。底线就是大脑、思维和身体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达玛西欧提出把人的情绪加入到理性决策中,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教育神经学把心智理解为深植于人的身体结构及身体与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把情绪与理智孕育于人脑与身体之中。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把教育回归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时期我们的课堂将在新的学习科学理念中实现“人的回归”。

四、两个回归带给未来课堂研究的转变

通过两个维度的观念追溯我们可以看出,未来课堂研究应该从“社会性回归”向“人的回归”的转变。这也拓宽了课堂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社会学和教育神经学视角和方法的引入。为未来课堂形态的架构和未来课堂研究的架构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将改变课堂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笔者认为,未来课堂功能将是不同差异的学习个体创造、分享和理解知识的场所。需要打破这样一个悖论:儿童刚进入学校学习时。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但当他们毕业时却很少还保持着创造力。英国研究者肯-罗宾逊对1600名3-5岁的儿童进行研究。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他对这些儿童的差异思考能力展开了测试,98%的儿童得分都非常高。10年后,他对这些人进行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只有10%的人保持着从前的差异思考水平。

我们可以在未来课堂研究的中关注体现社会性的交互如何构建,这里包括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与环境交互、人与资源交互,无线技术、屏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使我们的课堂形式更加自由交互更加便利。如图1所示的多屏显示课堂学习空间的设计图,就是一个这样的课堂形式,在这种课堂环境下更有利于体现个体学习环境构建,更有利于社会互的形成,自由的组合、自由的交互、自由的展现,使学习个体的创造力、不同群体的创造活动都能有效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研究的视角要更宽泛,沿着“人的回归”和“社会性回归”两个大方向,我们的研究转变的重点应该是如下两点。

(一)要关注“人”与其学习环境的整体研究

人的学习是通过其所在的环境中发生的,所以我们认为。研究个体的课堂学习应该拓展到研究“人”与其学习环境的整体研究,这样把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如图2所示。

人的学习环境圈。展现了一个技术构建的学习环境。技术带来了学习者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学习者在课堂环境中获得的资源更加丰富,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1)交互技术提升了学习者和学伴的关系紧密度和扩展了学伴的范围:(2)硬件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交互界面的可移动终端;(3)软件技术发展使课堂应用更加丰富;(4)云技术的课堂引入为学习者的瘦终端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5)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课堂形式更加灵活,小组活动开展更加便利:(6)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课堂便利设施的使课堂更人性化。无论是座椅还是灯光等都能是学习者更舒适;(7)远程交互视频技术使学习者的学习社会网络得以扩展,社会网络资源能实时的进入学习环节。

所有的这些由技术构建的学习环境因素,都可以成为人的学习的研究范畴,对人的学习研究由此可以从人本身扩展到影响人学习的环境。因为技术构建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

(二)要关注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研究

近年在教育研究和发展中呈现出两个主流趋向,其中之一就是哲学性的改变——强调学习存在于社会组织的交互活动中。所以,我们研究课堂学习必然要关注社会性,作为课堂学习社会性体现。主要是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性研究。如图3所示。从个体意识到形成群体意识的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这也是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四个子过程。

1.交互过程

交互是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的第一步,也就是在学习共同体形成的第一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交互使在课堂环境下得交互形式趋向多样化。

2.参与过程

无线技术使个体参与群体活动无论从空间布局形式还距离都具有了多种选择,使参与更便利,只要你认同群体的共同约定可以参与群体活动。

3.会话过程

课堂位置的任意组合方式和无线网络构建的电子沟通方式使群体的会话界面更加友好,打破了沟通距离的通常限制(如亲密距离:一般在45cm以内、私人距离:在45-75cm之间、社交距离:在75-210cm、公众距离:在210cm之外)。

4.形成亲和力的过程

通过参与和会话群体认同的相同的规则和约定。使学习群体形成了内在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使群体形成共同意识。技术构建的环境外延使群体变成学习个体的社会网络资本,促进学习共同体形成。

未来课堂技术所支持的环境更加丰富了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过程,而这些过程所出现的变化也拓展了研究者们的视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和它的社会性。将可能成为课堂研究的重要部分。

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思考范文第8篇

一、基本概念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全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意识、思维的模拟,有望像人类那样思考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2]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结合之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同时也将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公平化、高效化、个性化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飞速发展。

(1)发展背景。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1956年以前是人工智能的孕育期,1945至1970年是人工智能的形成期,1966年至1974年是暗淡期,1970年至1988年是知识应用期,1986年至今是集成发展期。[3]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目前呈爆炸式发展,人工智能即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

(2)特点。①智能化。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将无处不在,基于大数据的自我学习能力会让智能终端越来越聪明;②交互化。人与智能终端的交互方式将更加自然,设备会越来越能读懂人类的想法;③服务化。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的驱动下,各行各业将越来越“服务化”。不管硬件厂商、还是服务厂商都在整合设备、云和服务,开展集成式的服务创新;④创新化。在智能互联时代,更加呼唤开源开放的创新平台,实现依托产业链、生态圈的开放式创新。[4]

(3)分类。①弱人工智能。科学界普遍将不能够模仿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称为“弱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进行交互的人工智能、可以与人类进行交互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外接设备进行升级的人工智能都属于弱人工智能。我们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人工智能均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②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相对应的,我们将能够模仿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5]可以通过云端共享信息的人工智能和能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人工智能都属于强人工智能。其最大的特点是大数据积累达到质变,终端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和类似人类思维的能力。

2、奇点

奇点又名技术奇点,它是一个时间点。机器发展的过程中,数据和系统不断升级,当从量变达到质变时,机器将具有自动学习和升级的能力,也就意味着奇点的来临。[6] 1983年,数学家佛诺?文奇提出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的概念,他将奇点定义为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力极限的时间点,此后世界的发展将会超出人类的理解范畴,世界的发展将会脱离人的控制。美国未来学家和人工智能先驱雷?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中预言20世纪50年代左右奇点临近。奇点之前人类的智力依然主宰着世界的发展,不具备感情和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仍然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我们预测和研究的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是指奇点前阶段的人工智能。

二、现有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运用的积极意义

1、促进教育公平

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城乡和区域之间教育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资源的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实验操作、阅读视野上有很大不足。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高考全国各地同题不同分的录取方式等不公平等现象的存在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工智能可以应对教育不公平现象中的各种问题。人工智能将不受地域限制,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并分享于网络教学平台上,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让更多孩子享受世界各地“名师”服务。甚至组合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主动生成针对性教学内容;人工智能不仅是海量移动知识储存库,而且具有搜集整理问题并整合资源,不断升级学习系统的能力,能够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提问,主动设置相关联知识库,解决知识储备难题;[7]推翻旧的地区差异录取,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国家制定的均等优质教学资源。因此,未来的教育将不受地域差异,授课形式,年龄区别,教育背景等问题的困扰,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化。

2、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工作中的重复性机械性劳动占用了教师在校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了课程编排和教学反思等脑力劳动的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目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和无人工智能设备支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吸取率低下。工作效率低下和知识吸取率低下都属于教学效率低下。

(1)人工智能利用其高速运算能力和超强储存空间在课堂教学中,避免教师做低附加值工作,为教师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将教师从批改试卷等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实现课堂和课下的全时互动。从而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把教育做得更好。智能系统会将学生做题的数据回传数据库,教师能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避免重复讲解。

(2)人工智能正在逐?u实现人机交互功能,这有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无论是人类学习还是机器学习,人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人机交互也带动了机器数据的不断翻新,从而达到机器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可以说未来的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是与人类一起学习的辅助教学工具和共同学习伙伴。此外,人工智能已具备图像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而且具有智能化搜集整理问题并整合资源的能力。[8] 扫描相应课本图片来获得3D展示,现场手机扫描后获得的成像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学科知识点;这对于课堂教学中知识点查询,文章检索和自动生成相关推荐,都有很大的帮助。海量数据库资源答疑,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学习中的问题。

3、促进教学个性化

班级制课堂教学的授课对象众多,课堂教学因学生个体差异而接受知识的水平不一,统一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很难把握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忽略导致学生创造力的衰微。

(1)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擅长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在倾向等不同因素进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由于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远远大于人类,而且能够不断进化更新状态,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更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因此面对相同数量教学对象,人工智能更加快速将学生的阶段性知识学习成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归类,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定制、推送知识点,帮助学生告别“题海”,走向有效学习。

(2)面对众多学习者,人工智能利用图像捕捉技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捕捉个人面部表情,解读分析表情数据并反馈到终端,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馈学习者的不同理解程度,调整个体学习内容和方案。通过捕捉课堂上学生的面部表情数据并分析,进行筛别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运用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在未来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迅猛发展,将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面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合理使用人工智能,使之为人服务,为课堂教学服务。

1、学校面临淘汰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会使目前的学校教育落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会面临淘汰。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提倡一刀切的课程设置,并对所有学生以固定的速度进行教学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人工智能系统在教学中允许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定制课程,学习时间弹性化,并且减少对教室和教师数量的需求。因此,传统学校的规模会发展地越来越小,大部分学校会面临淘汰,一部分创新改革后的学校衍变为小规模学习中心,采取一对一授课模式或者成为具有专门性的学习中心。

2、强化家长责任

人工智能终端设备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之后,减少学生在校固定时间,更加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家长承担更大的教育责任。不仅教育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家长也面临角色的转换和增加。与传统旧式家长相比,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生在使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还充当了教练、管理员和监督人等角色。

3、弱化传统规范

传统学校教育有一系列需要学生遵守的规范,而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出现更小规模和更个性化学习中心之后,减少了学生们聚集上课的时间,也就不需要遵守一些传统的学校规范,并且学生们将会失去一些共同的行为,社会规范和文化规范。然而,在特定环境和时间下,会有新的规范相应产生。

4、转移教育费用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学校和教师数量减少,学生只需要互联网或者人工智能设备就可以进行学习,个人教育成本会大幅降低。但由于社会的竞争不会减弱,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不会减少。家长将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增加陪伴学习时间的同时教育费用将会有新的转移。

5、定制个人教材

人工智能将全面改变传统学校授课的教材,采取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人工智能系统使用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定个人教材,或者按照教师的教学大纲中某个主题或学习环节,结合数据库内容重新组装一本主题教材。新定制的个人教材和主题教材更适应具体学习者的需求,从而更好服务教学过程。[9]

6、缺乏情感教育

奇点前的人工智能不具备情感和思维能力,也难以复制教师的行为模式。教师利用其教学管理经验,情感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并且对学生给与人文关怀和思想交流,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的适应能力和?ρ?生挑战的情感反应,都是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模拟的。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同时无法为学生提供类似教师的情感教育是必然现象。

四、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保障

1、数据精准无误

数据精准对于人工智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避免采集的数据客观上不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或者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主观上存在结构性偏差。课堂教学上,人工智能终端的海量知识库的数据精准化对于知识传输至关重要。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端数据的采录,必须严格把控,要求录入知识库的知识和内容精准无误,这对于下一步知识的扩散是关键环节。

2、法律政策保护

法律应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隐私和数据的安全有政策性保护。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集、使用用户知识、个人隐私和数据,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课堂教学上,不得收集与提供教学所必需以外的学生的人机交互知识、学生学习隐私和考试数据或者将学生个人信息用于提供教学之外的目的,不得以欺骗、误导或者强迫等方式收集、使用学生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