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中学历史教学两个阶段的衔接过渡,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确认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方面的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言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和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例如: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时,就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状态之中。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后,对历史的学习就会有正确的认识,教师也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历史学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世界发展之趋势。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历史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有效衔接,发展学生。

1.夯实基础,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高中历史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是初中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初中阶段打牢基础对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初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把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历史场景展现出来,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历史学科能力。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做好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初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历史学习和自身发展的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尝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增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我能学”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并不断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多是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那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进入高中阶段后,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书写规范工整等方面的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渡过这个衔接阶段。其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开卷考试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教会学生怎样将重点内容勾划在教材上,怎样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以及解题答题技巧等;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三、互相沟通,共同研讨,做好初、高中教师的衔接。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2篇

那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什么样的“动”呢?

一要动口说、动口读。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发言陈述基本的历史事实,积极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参与讨论,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讲敢说,善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在历史课堂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朗读教学法,有时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可以让学生朗读教材的重点内容或重要的历史史料,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处理教材结论性、评价性的内容时,通过齐读的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

二要动手做、动手记。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出历史简报、理历史线索、做历史表格等方式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使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动手记笔记,要求学生将教学的要点在课本上勾画、圈点,及时记录重要的信息。通过记笔记,一方面可让历史知识体系更加清晰、重点更突出,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记忆和复习。

三要动脑想。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动”是动脑想,表现为教师在精彩的教学设计与巧妙的设问中流露出来的教学智慧;表现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踊跃的发言及教学目标的达成;表现为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思维火花的碰撞及课堂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等。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动”,还需要“静”。

一要静下心来阅读。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把握重点的技巧,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历史、感悟历史。在课堂教学中,不妨留一些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去阅读。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历史,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静下心来听课思考。善于驾驭课堂的教师,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在学习任务上。教师巧妙的设问或适时呈现任务会让学生顿时安静下来,积极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单一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外在表现得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是思维深度的欠缺。巧妙的设问,不是让学生不费吹灰之力找到答案,而是问题要有梯度和深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学生静下心来听课的专注度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智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专心听讲、积极主动的思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静听、静思、静悟,此时无声胜有声。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3篇

一、影响衔接的原因分析

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面对全新的教材、更高的要求,出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认为历史很难,甚至有同学开始决定要抛弃这门课程,这就比较严重了。为什么会在衔接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高一新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认识,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观原因。这种状况是由功利观念所造成的。功利性使得初中历史所有的教与学都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历史教学中,中考要考的就教,否则就不教,同时,在中考总分中,历史科所占的比重有限,这就在学校部分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历史似乎是“副科”,由此,使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学生态度上的轻视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中考范围一般只选取中国史、世界史的部分单元进行考核,学生最后只需对较少的零碎的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训练,从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

第二,初高中课程设置的巨大差异和跨度,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种差异和跨度主要体现在:

1.课程体系的设置:初中采用通史体例,中国史、世界史分编,基本按照从古至今的时序,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而高中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模块+专题的体例。这种体例跳跃性大,时序颠倒,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2.课程内容的编排: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内容编写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高中课程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占一个模块,三足鼎立;内容偏深、偏难,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可读性不强。这样的差异和跨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一新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一旦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则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高一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二、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要对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中考的范围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第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零碎,缺少知识结构的状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尽量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空间中联系。比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整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表,接着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三个方面,把必修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全貌。同样,对于某一个单元甚至某一课,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复习,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基本还是沿用初中那一套,习惯于机械背诵,总以为读读背背是拿高分的法宝。其实,高中历史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初中大的多,知识结构也更复杂。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保证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科学、正确,以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比如在做笔记环节,可以指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和一些相关的说明,而不是全盘记下。这样既节省时间,也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将笔记记在书本空白处,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4篇

一、统筹规划,通力协作,制订教学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让课堂高效,制订科学翔实的教学计划是第一要务,师生要对各个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及每堂课作出规划,包括需要使用的资料、学案及练习都要周密考虑。同时要强调集体备课。同一备课组的老师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研讨课标要求,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情,统一进度,统一资料。每天上课前,教师可以再一次共同讨论当天的教学内容。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要我们真正将备课小组全体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齐心协力,就一定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科学合理,因材施教,精心编创学案

学案是高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编写学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展开思考,实施探究。其次是探索性原则。学案的编写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再次是启发性原则。学案的设计要富有启发性,充分凸显学生思维的灵敏性。第四是灵活性原则。学案的形式应灵活多彩,内容要多种多样。最后是梯度性原则。其中的问题设计要富有层次,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思考之后能够解决,不断感受努力之后获取成功的乐趣。

学案要包含学习目标、知识构成、学习方法、技能训练和自学小结等环节,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时间。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学生知道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所要提的问题、自己还在哪些地方存在疑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可以有的放矢地有所侧重地听,听课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三、突破常规,激活思维,灵活设计问题

只要我们留心课堂,就不难发现,目前以本为本,忽视学生主体,教师把控课堂的最原始、最低层次的教学方式依然还存在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之中。死教、死记、死练、死考仍然上大行其道,从而让初中历史教学陷入死胡同,课堂一片沉寂。如对于八年级上册“”这一内容,很多老师习惯这样考: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的?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中中国割让了哪些土地?这种考法无非都是让学生死记一些死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无丝毫的益处,导致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上。相比之下,如果教师突破传统,设计一些富有探究色彩的作业,则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①假如你是美国总统的高级幕僚,你当时会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有什么样的意见?②你认为当时是否只有投放原子弹这样的一个办法才能够结束战争?③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应该负有责任?④你认为在国际矛盾日益突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

这样题型新颖、富含探究的作业,无形中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命运,从人性的角度思考重大问题,不失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书本中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学生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与探索。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学生设计激活思维的问题,为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构建民主课堂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只有发挥最大程度的民主,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构建民主化课堂是让课堂更加高效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要通过开展质疑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会运用赞赏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关注,感受到温暖,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从而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班级和在老师的心中处于重要位置,在内心深处生发自信。

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必然是充满自信的,他们在课堂上必然勇于表现自己,实施自我管理,不断升华自我和超越自我,在愉悦温馨的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务实高效,夯实基础,注重课件设计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备课;完整性;融洽;和谐;质疑;配合

追求有效教W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在历史课堂上受到压抑,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学生甚至厌烦上历史课。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

一、备好课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备好课对上好课非常关键,上课质量如何,课堂效率怎样,首先取决于备课质量。

首先要精心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和知识要求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目标,也要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

其次要注意搜集积累历史备课资料。教师平时应广博地、不断地积累资料,要把收集来的资料,运用到教案的恰当部位,以便巧妙地展示给学生。

再次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最后要注意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地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认真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内容更集中、更具体、更贴切。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首先要妥善处理重、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注意力分散,长此下去就会因疑问越来越多,造成学习障碍,从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因而一定要妥善处理重、难点,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其次要精心设计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设置问题、演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课堂教学应注意讲练结合,在课堂练习的选用上一定要注意练习题的分量、针对性、启发性,通过恰当的课堂练习,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教师的讲评更正,可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课堂小结归纳也是不可或缺的。课后小结是一节课重点和难点的概括,此环节做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非常必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灵去沟通,用感情去激励,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每一个学生的个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五、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学生的配合

首先要做好课前心理准备,做到保持极强烈的求知欲望状态;知识准备,靠预习解决听新课的知识障碍;物质准备,上课前就准备好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身体准备,精神饱满,全神贯注。

其次要专心听讲,与“走神”作斗争。要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全部学习活动,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一个问题没听懂,先记下来,往下听,不要钻“牛角尖”,这样就不会“走神”了。

再次要积极思考,力争当堂掌握,克服“慢慢来”的思想。

第四要记好课堂笔记。记笔记,需要耳听、眼看、手记、脑想,密切配合。记笔记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以不妨碍听课思考为前提,当老师讲到某个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时,记下符号或简要记几笔。课堂笔记记什么?一是知识结构,或老师的板书。二是老师所讲的典型事例。三是记课本上没有内容。四是自己听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6篇

三国的历史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价,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云丛生。教师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中让这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活灵活现,同时又能讲出新意,讲出历史的味道,使其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这实非易事。我突然想起了在《历史教学》上经常读到的,台湾清华大学张元教授有关历史课堂教学的文章,为何不学张元老师的做法,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呢?于是,我试着对“三国鼎立”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付诸实践。

在本课里,曹操可以说是核心人物,他的历史活动影响了东汉末年乃至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然而他也是颇受非议的历史人物,其身前身后名一直被褒贬不一,所以讲三国非讲曹操不可。鉴于此,我把本课的立足点放在曹操身上,精选了其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片段,从曹操的故事入手来展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段历史,通过后人对曹操的不同描述,在追问中遐想,探究历史的本真。

一、曹操起家的秘密

为了让学生先对曹操有初步的了解,我先讲了第一个故事!

人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然而,从秦汉以来(尤其东汉)门阀士族一直把持着国家政治,一个人倘若没有好的出身是很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曹操的出身相当卑微,他的父亲曹嵩本来不姓曹,姓夏侯氏,为了巴结权贵,认了中常侍(宦官)曹腾为义父,所以冒姓曹。但曹操从来都讳言他这种太监义子的出身,他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同时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我虽然出身不高,但是我有本事,我要用自己的本事去改变我的社会地位。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的历史背景下,让曹操起家的机会来了。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在洛阳,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地采纳谋士毛(王介)“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想方设法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

在讲完第一个故事后,我及时追问:曹操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曹操起家的秘密何在?

曹操的殷勤让汉献帝十分感动,他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这虽然是虚衔,但曹操得到了一面在当时看来是正义的旗帜。做事情师出有名,在政治上大大地捞了一把。但仅凭借这些好处就足够吗?为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我接着讲第二个故事:

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埋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听完后哄堂大笑,看来这个曹阿瞒挺有军事才能的嘛!空城计不是随便就可以唱的!在笑声过后,学生们进一步读懂了曹操。

为了使学生头脑中曹操的形象更丰满,紧接着,我又讲了《三国志》里面的故事: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打得非常艰苦,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更要命的是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没有粮食曹操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这时袁绍阵营里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为什么“跣足而出”迎接许攸呢?据易中天老师分析,有两种可能:一是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干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曹操光着脚冲出去抚掌而笑,说好啊,先生您来了,“吾事济矣”,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曹公您的情况怎么样?“军粮尚有几何”?曹操说,我的军粮很充足啊,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还不说实话,再给你一次机会。曹操说,哎呀,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就问该怎么办才好?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乌巢袁绍囤积了大量粮草,有一条小路你可以过去,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抄小路,夜袭乌巢,烧毁袁绍全部粮草,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袁绍的部下许攸反为他人所用,并最终促使处于劣势的曹操一战定乾坤,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我紧接着追问。学生的回答让我很高兴,很多人都认为曹操重视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是取胜的关键。……不知不觉中,三个故事说完了。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又抛出问题:从以上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出曹操成功的秘密是什么?通过故事,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师生共同分享故事,在故事中展开遐想,总结归纳,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二、都是文学惹的祸

当我刚描绘完曹操形象时,突然有几个学生冒出来“唱反调”了。“老师,您是不是搞错了?《三国演义》里唱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吗?”“老师,照您说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戏剧里总把他描绘成一个白脸奸臣?”……我心里暗地高兴,这正是我所期盼的。我马上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对啊!怎么小说、戏剧里的曹操与历史的真实差别如此之大?于是,我又讲了第四个故事——南朝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王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这段文字讲什么?我请学生解释后,继续追问:从故事里你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们见仁见智,有的说曹操长得不帅,没有自信心;有的说曹操虽然丑了点,但一定气质非凡,有王者之气;有的说曹操心胸狭窄,性情奸诈……在学生议论完后,我及时告诉他们:刚才大家的猜想都是根据《世说新语》得出来的。学历史可以大胆猜想,但一定要注意论从史出。《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述汉、魏、晋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既然是笔记小说,那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吗?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讲得好:“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方法”。那么,鲁迅的话说明了人们对曹操形象的认识经常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赞同《三国演义》或民间戏说对曹操的看法吗?你认为什么才是正确的“观察曹操的方法”?通过以上探讨,让学生最终懂得该怎样去看待一位历史人物。

在学生对曹操有了多面认识后,我趁热打铁,马上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并节选了王立群老师《都是〈三国演义〉惹的祸》里的话:

历史文献告诉我们:曹操是个英雄!他是位具有非凡政治胆略的政治家、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军事家,他的诗文还证明他是位杰出的文学家;但是,谁愿听历史文献的意见?历史对曹操的解读远不及文学对曹操的解读!

讲完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曹操“具有非凡政治胆略”主要体现在哪些做法之上?哪一场战役最能体现曹操是位优秀的军事家?这位优秀的军事家又吃了哪些败仗?为什么会吃这样的败仗呢?一连串的问题,一步步地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兴趣。通过追问,让学生思考并把课本的知识应用起来,不仅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也落实了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体现了用教材学的理念。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要素 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11-01

一 教学缺失价值观的引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许多常态化的历史课堂仍以“应试”为主导,体现出功利主义色彩,缺失历史教学应有的人文性。课堂上,教师的教紧扣考试说明,教学变成了考点的落实,整个教学内容支离破碎,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及价值观的引领。课堂上,学生除了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外,并没有生成一些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人文性的东西。学生也质疑“历史课除了记住一些知识点以应对考试外,又有什么用呢?”

追问历史教学的本真,人的发展不可忽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人文素养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而有意义的历史教学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和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应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贯彻课堂始终。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不能仅是传授历史知识,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引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

二 教师缺失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新课程强调教材不仅是编者、教师、学生共同对话的一个媒介与载体,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重组,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有的教师却唯教材是教,不敢越教材半步。有的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到位,导致课堂教学主题不突出。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功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准确研读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教师对课标把握到位,对教材解读深刻、准确,才能使课堂教学趋于成功。

三 课堂缺失人文气息与文化意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导学案、教学案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导学案等确实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也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程序化,课堂上学生只是按照导学案阅读教材,完成知识填空等学习任务,教师只是根据导学案的流程设计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穿插教师的所谓精讲,再配合当堂的训练。教学就像生产的流水线,机械呆板,教师缺少自身文化内涵的展示,课堂缺少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力,教学缺失应有的思维性和情趣性。教学缺失了“情”,便丢掉了感染力,教学缺失了“趣”,便没有了吸引力,课堂缺失了“情趣”,也就缺失了人文性。

四 流程缺失生成性问题的处理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而课堂互动具有生成性,对课堂生成的有效处理是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大部分的教师由于功底薄弱而在课堂教学时不敢放开,害怕课堂的生成会打乱自己的教学预设,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在随堂听课中,笔者常发现学生会提出一些疑问,如有的学生提出:“民主与共和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维新思想和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思想解放运动?”等,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往往绕开学生的疑问,自顾自地讲下去。

教师这种处理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思维的开展,也阻碍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应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质疑能力、思考品质,另一方面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知识的铺垫,合理的阐释,或巧妙地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五 课后缺失总结反思

新课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检视自己的教学。翻看教师的备课笔记,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后总结和反思是空缺的。教学是一项复杂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创新。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才可以明确教学的得与失,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智慧,最终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初中历史听课笔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主体性原则

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要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

1.认真预习,勤于思考。

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材料,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依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载体。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引言、章、节、目和大事年表,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及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做到“读”、“思”、“划”三个字。读,就是了解本节教材的大意、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思”,就是边读边想,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划”就是边读书,边在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和词句上做记号。再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和插图,增强形象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不同学术观点,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总之,预习阶段要“俯而读、仰而思”,“读”要到角到边,“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为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应要求学生写学案。

2.专心听讲,积极参与。

从知识角度讲,上课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的活动。中学生每天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全部活动,不当旁观者。具体说,就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言行,要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两点: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即要会听开头,会听新知识,会听小结。其次,要求学生在原预习环节写成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授课内容,以及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重点对照、审视、补充自己的学案。特别对老师授课、同学回答问题过程中与自己学案不同的地方,要深入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多问个为什么,矫正思路,以准确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发展线索等。

3.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以往的课后复习,由于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和作业量的偏多,所以复习环节往往成了学生可有可无的学习任务。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情况下,有必要抓好复习环节。课后复习要做的事很多,重点要求学生做三件事:尝试回忆,看课本和参考书,整理学案。

3.1尝试回忆

就是要求学生独立地把课本内容和老师上课的内容回想一遍。尝试回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是新旧知识相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避免“温故”而“弃新”;(2)是梳理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通过尝试回忆,对所学知识作一次梳理,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3)是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相结合,做到对重点章节、重点历史事件勤思考、深理解,对一般章节、知识不忽视;(4)是回忆教师讲课时思路、线索和同学回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矫正自己的思维偏差。

3.2看课本和参考书

课本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依据,在对课本知识全面阅看的基础上,对于上课时已明白和理解的部份要少花时间,而应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尝试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理解模糊的部份。关于参考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好参考书;要在阅读课本并对所学知识有个基本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要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参考书上和课本、老师讲得一样的,一扫而过,如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或深化内容的,或扩展知识的,要仔细阅读,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加以理解。

3.3是整理学案

在听过课和复习后,再次审阅整理自己的学案。如何整理呢?重点把上课所涉及的知识而在学案中没有的部分补上,把原学案上不准确的部分更正过来,以保证学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弥补不足。如果平时下功夫写好学案和整理好学案,到了期末复习,只要一看学案,心中就有数了。这样复习时,既省时,又准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独立作业,加深理解。

首先,布置学生完成每个章节后面的作业题,这些作业题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具有评价、反馈、检测和鞭策的功能。它可以鉴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检查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及能力上的优缺点,可以预测学生能力发展的倾向,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鞭策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所以课后作业要做,且要题题过关,忽视课本后的作业,不做作业的现象有必要改变。

其次,要求学生做章节中的思考题。思考题是高一层次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完成,教师要重视分析、讲评,做到释难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