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技术新突破

科学技术新突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1篇

一 化学新教材内容由“知识本位”向“社会需求”转变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认识,化学教育目的一般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能力培养和素质形成被忽略,最终演变成了化学知识的传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知识点变成各种习题,以解题技巧为主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更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这种知识本位减弱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负担,认为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只是升学。

然而,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课程应从“三维目标”展开,新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媒介”,恰恰为此提供了保障。新教材是由若干模块结合构建:必修模块包括“化学1”、“化学2”;选修模块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活”、“实验化学”。这些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各不相同,但从社会需求的大视野来观察和挖掘,新教材鲜明地展示出化学与工业、农业、国防、环境、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密切关系,从而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能源、环境、材料、生命科学等的密切联系,突出了教材在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价值。教材内容的编选和构建明显地体现了由“知识性”向“社会化”的转变,由“知识本位”向“社会需求”的转变。

二 化学新教材内容设计既注重“双基”训练,又强化“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这是传统课程设置下狠抓“双基”训练的基本要求。但若单纯地强化“双基”训练,就会产生片面性,即“双基”训练的强化,使教与学双方把时间和重点都放在讲与练上,僵化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既注重“双基”的训练,又强调科学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新教材体现了两者结合的突破。

新教材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在实践中找出规律性知识,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对物质性质做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经过多次论证后,即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因此,教材突出强调了科学的认识过程和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三 新教材对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科学定位

在传统教材中,根据实验的主体把化学实验分成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内容基本上是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将实验药品的用量、实验的操作步骤做出详细说明,学生只需按照教材或教师的指导即可完成实验。

新教材将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定位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为了实现化学教学功能的转变,新教材在化学实验的数量、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栏目的设置、实验的呈现方式都进行了较大的变革,这些变化均体现了实验功能的科学定位。例如,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中,教师利用了音乐卡片和橘子、番茄等水果电池,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奇妙。尽管电流很小,但身体的敏感部位还是可以体会到的。当学生将水果电池的两极导线放在舌尖上,导线连接后能产生“麻麻的感觉”。这个奇妙的化学实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许多疑问,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 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凸显人文化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巨变,时代要求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具有更高的知识、道德、能力、技术,有丰富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富有创造力,有自主、自律和团队精神,实现人的社会化,成为社会化的人,相应地教材也应该体现人文化的理念。笔者认为,新版教材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结构体系恰恰凸显了人文化的理念。其中,必修模块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学生继续学习选修课打下必要的基础。而选修模块的内容各有侧重,或着重于实用的化学知识;或着重于化学理论的系统深入;或着眼于化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或为有兴趣于实验探究的学生而开设。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凸显人文化,尊重个人兴趣,自主地选学。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2篇

这些内容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又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工作的统一体。德育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实现德育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围绕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

1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背景

(1)德育工作环境的新变化。

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和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们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来说其挑战主要表现在:随着我国教育开放的日益扩大,更多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的教育领域,这些不同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激荡,深刻影响我们的大学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二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将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将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环境、对象到手段、方法都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随着学校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必将使学校内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竞争的加剧等都将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任务。

(2)德育工作内容的新变化。

德育工作内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党的教育政策密切联系。在党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育人目标发生变化的同时,德育工作内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前,学校德育要以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是德育工作的内容也还应有时代性,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我们认为,在当前创新德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培养,随着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独立自主、个性解放会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以西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模型的独立人格;二是现代意义上的共生(共在)型的独立人格,这种共生型的人格必备的内涵是:我们生活中正在出现并扩大着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以及正在形成的共同规则、共同伦理;当代人类发展中所具有的世界化、全球化、一体化;当今世界和社会存在多极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在这种多极格局下,每个个体都要承认“自我”,和“他者”共在一个生态圈中。其次,要关注网络德育,目前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并且网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对此,学校德育要增加相应的内容,加强人们的道德和规范,并借助法律等外界强制性措施,减少或消除网络中的隐患。

(3)德育工作对象的新变化。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的急剧变革,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一是在价值标准上,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从重政治转向重实际,从单一标准转向多重标准;二是在思维方式上,从唯书思维转向唯实思维,从大众思维转向个性化思维;三是在道德观念上,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利他型转向利己型;四是在教育心理上,从接受型转向选择型,从听从型转向参与型。

(4)德育工作手段的新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手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得到普及,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因此,加强网络建设,提高德育手段现代化水平,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2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举措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我们所理解的德育创新是指在德育的观念、制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为此,创新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结合必须突出重点,具体有以下举措:

(1)在德育工作观念上,突出新思维实现新突破。

一是由“小德育观”向“大德育观”的转变。有些人认为,德育工作只是“两课”理论教师、政工干部、党团组织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太大关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要做好当前的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德育观”的工作模式,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以求取得德育的综合效果;二是由单纯的灌输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转变;三是由模式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四是由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建立新型教育覆盖机制,形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德育教育对象上,突出针对性实现新突破。

一是要把大学生放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绪,对症下药;二是要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可能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注重事关德育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研究教育方法,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在德育教育内容上,突出主旋律教育实现新突破。

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要突出主旋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教育。因此,在德育的内容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德育内容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在德育教育方法上,突出有效性实现新突破。

个性化的教育时代要求在施教过程中注重教育对象主体意识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方法,使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认同——赞赏——践行——追求”的自觉过程。为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做到:一是要协调好大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二是学校德育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三是要把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结合起来。

(5)在德育教育载体上,突出科学性实现新突破。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的逐步建立,高校德育教育载体也要加以创新,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现代化,开辟新型教育空间,使学生充分实现思想碰撞,提高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

(6)在德育教育渠道上,突出互动性实现新突破。

德育过程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不同的互动形式构成不同的教育渠道。德育教育渠道的创新在于单一型与交互型相结合,集体型与个体型相结合,封闭型与开放型相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格局,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渠道受到教育。要改变过去以单一型为主的“你听我说”式的教育,积极拓展交互型的教育渠道,经常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问题讨论,切实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要改变过去以集体型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加强对学生个体性的教育,使德育工作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要改变过去以要求学生“不做什么”为主的封闭型教育,增强在多样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要做什么”的开放型教育,使德育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3篇

近年来,青海省提出发展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生态农牧业的战略思路,全省农牧业经济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几年,是青海省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农村牧区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优化特色农牧业结构 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牛羊肉、毛绒等十大优势产业,加快特色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促进了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2011年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3%。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32.6%。全省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55.1亿元,比2006年增长一倍多。粮食、油料、蔬菜、肉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09万吨、36.3万吨、148万吨、32.4万吨、32.1万吨。油、菜、肉、奶、蛋等主要农畜产品自给水平不断提升,自给率分别达到170%、98%、74%、100%和44%。

科技兴农兴牧 取得农牧业科技成果259项,4项成果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批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油菜杂交育种推广到2900米以上,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1%。全膜覆盖、测土配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大力推广。牦牛远缘杂交后代雄性不育与可育遗传机理研究和牦牛复壮综合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草地早熟禾、扁茅草早熟禾等8个品种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培育5个优质高产燕麦品种。猪禽良种比例达到90%。海东、海北、海南、黄南等农牧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1%,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9%。

发展设施农牧业 5年累计建设日光节能温室7.43万栋、9.66万亩,牧区牲畜暖棚3.3万栋,新增设施面积6774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近一倍。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31个,建设标准化畜用暖棚4.91万栋、589.7万平方米,贮草棚1.98万栋、79.24万平方米,设施化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5%,比2006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重要农时和关键环节上的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为农牧业生产迈向现代化积蓄了力量,创造了条件。

建设生态畜牧业 从2008年开始,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草畜平衡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开展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通过三年的努力,从试点到推广,从探索到完善,已经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了一条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退牧还草等重大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治理区牧草产量平均增长20%以上,植被覆盖度增加10%以上。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为全面启动实施提供了经验。

塑造农牧业品牌 6家省级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青海省“著名商标”14家、“名牌产品”达到11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6家,实现销售收入达40.3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30%。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认定无公害产品21个、绿色食品44个。动植物保护、种养业良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草原防火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服务能力提高。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0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30万户,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特色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和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提升农牧民幸福指数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64066户牧户实现了定居,县乡集中率达56%,村集中率达13%。水、电、路、卫生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启动牧区草原新帐篷行动,给5000户牧户配置了帐篷、太阳能光伏电源照明等生活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游牧民定居后的生活条件。粮食种植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到户。累计培训农牧民30.1万人,从事农牧业产业培训9.5万人。

335,新动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村牧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牧业、全面建设农村牧区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青海省农牧业发展思路,以新青海建设为动力,把握好“三个重点”,做实“三篇文章”,实现“五个突破”,加快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生态农牧业发展。

3个重点

一是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针对农牧业实现 “六连增”、农民增收取得 “八连快”, 深挖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切实增加农牧民经营收入和资产流转收入,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以农牧业发展的稳中求进,实现农牧民收入稳中有增。二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十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突破有特色无规模、有亮点无商品的困局。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土地草场流转,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提高草场资源利用率和牲畜商品率。三是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全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草原生态治理、荒漠化防治力度,扎实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3篇文章

特色农业 围绕“特”字做文章,突出“规模、良种、设施、园区”,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抓好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果品、中藏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继续打造河湟流域“百里百万亩马铃薯、百里百万亩油菜”工程,壮大生产规模,重点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推进特色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种植,不断提高设施化水平和加工转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把青海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和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省农作物覆盖率达到95%,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提升到45%。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设施农业,把土地流转作为集中建棚的重要突破口,创新经营机制,多渠道融资,提高建棚档次,实施“百栋千亩”计划,壮大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东部交通沿线、城镇郊区可视范围内特色设施农业经济示范带。采取“一区多园”的建设方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示范基地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力争创建4-5个国家级现代农牧业示范区。

草原生态畜牧业 坚持把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与生态补奖机制、游牧民定居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三位一体”,打好“生态牌”,重点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实现使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双赢”。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扩大实施范围和规模。努力完成570万羊单位超载牲畜核减任务。建立健全监督、奖励机制,确保各项补助奖励资金落实到户,调动广大农牧民核减牲畜、保护草原生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草畜平衡、资源优化、股权明确、集约经营、多产业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重点扶持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平台,继续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和政策,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快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速畜群周转,发展幼畜经济,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减轻草场压力,确保减畜不减收,禁牧不禁养,推动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质量效益型转变。

大渔业 渔业是青海省农业内涵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大产业。保护珍贵的裸鲤资源,保护脆弱的渔业生态环境。抓好渔业资源量年度动态、水生生物及生产力等监测,采取多种方式,扩大青海湖裸鲤资源增殖放流规模,提高增殖放流对渔业资源的贡献率。开发冷水资源环境,发展沿黄冷水鱼养殖。青海省黄河干流龙羊峡至积石峡已建10座大中型水电站,形成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的水面75万亩。以沿黄水库为重点,充分发挥青海省冷凉水体水质纯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冷水鱼网箱集约化养殖,打造“高原冷水鱼绿色品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冷水资源合理可发。选择目前大水面增殖较为成熟的高白鲑、池沼公鱼增殖放流,提高大水面鱼类养殖产量。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水产量达到1万吨。

5个突破

加快示范工程建设,在扩大农牧业特色产业规模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农牧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百里万亩建设,扩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产业化”的要求,加大特色蔬菜、名优果品、特色种养等专业村和粮油高产示范创建。全力打造海东、海北、海南、黄南以及大通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引导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示范区建立核心产业群和主导产业,提升示范带动能力。

全力打造增长工程,在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上实现新突破。实施规模养殖建设工程,加快奶牛、肉牛、肉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规模养殖比重,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推进畜禽良种化,抓好能繁母猪、奶牛补贴。实施草畜联动计划,扩大饲料原料作物复种套种规模,提高优质牧草和秸秆利用率,提高加工饲料入户率。实施肉牛肉羊倍增计划,开展肉牛肉羊能繁母畜补贴,提高农区畜产品产量和市场供给能力。实施奶业增长激励计划,推广“粮-饲(草)—畜—沼—肥—粮”循环农牧业发展的“民和模式”,实现以农促牧,以牧强农目标。加快“百里百万肉牛羊、百里百万生猪、百里十万奶牛”基地建设,推进农区畜牧业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在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重点加大牛羊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整合,引导龙头企业向现代农业示范区聚集,形成企业集群,带动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立足高原、绿色、有机品牌优势,整合品牌资源,打造高原 “富硒蔬菜、绿色制种、有机牛羊肉、柴达木枸杞、青海藏毯”等一批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4篇

中等职业技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革新能力。技校的物理教学要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以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适应教学改革、教学任务的需要,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革新,为中等职业技校培养应用性中等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技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大学生重知识轻能力,到社会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这给技校教育带来了很大启示,决不能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然而,在技工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些教师不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他们往往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一味地强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忽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实验性、趣味性,忽视师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流,忽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整个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技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二、提高技校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做法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

近年来,技工教育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双证(毕业证、专业技术等级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得到体现,它将有助于促使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重视,但是仅仅靠它是不够的。作为担任实验课教学的教师还必须做更多的工作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的严格要求,不合格的必须重做;对实验报告评分,期末通过考查对每个学生给出实验成绩;尽可能在实验课中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2、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

要掌握好实验的理论、规律、知识、方法和技能,需要由浅人深,有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学习、培养和锻炼。对多数实验应该要求学生做误差分析,并引导学生去了解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系统误差及为消除它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对物理实验中的一些基本仪器,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它们的性能、误差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一些基本电路(如各种分压、制流电路、电桥和电位计电路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3、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若实验的数据结果与正确结果差异太大,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操作和读数,往往需要重复一下实验。如果操作和读数都正确,则问题可能出现在仪器装置上。学生应在学习中逐步提高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和修复仪器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的个别指导和帮助

考虑到技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初中,都面临初中物理和技校物理课程“接轨”困难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帮助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基础好的学生应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要求也应更高一些,并介绍他们去看一些与实验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对学习比较吃力和困难的学生则要进行重点帮助。

5、严格课堂纪律,培养优良学风

实验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纪律和学习素养。因此从一开始就要严格实验课的课堂纪律,实验中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弄虚作假、不伪造数据,实验记录必须有规定的实验记录本等等。

三、技校物理教学中的突破点

1、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新突破

对技校物理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应强调理论过于系统严密,而应以需要够用、管用为原则,突出加强实践性、应用性教学环节。当然,改革一些普通物理教学的内容,绝不意味着对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的简单抛弃,而是在正确处理传统物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及最新科技成就的关系上,既保证知识技能传递的连续性,又保证知识技能传递的先进性,还能保证学生实际工作的实用性,实现三者之间的统一。强调技校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环节,必须在讲授基本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脱离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盲目的,不可取的。

2、在培养学生能力上要有新突破

技校物理教学如果只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上,显然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性、应用性环节。

3、在教学要求上要有新突破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探技术;地质找矿;综合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物探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用于勘探地质环境的技术,目前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包括矿物质勘探等多项工作之中。尤其是在矿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深入对物探技术的研究,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地质找矿工作之中,不仅是每一个采矿企业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更是整个采矿行业是否能够得到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就此,我们必须对物探技术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具体需求科学合理的运用物探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物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整个采矿行业的发展。

一、物探技术的含义

物探技术又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一般用于勘探地质水文地理环境。运用物探技术设备,勘探人员可以对不同的地质对象进行探测,而不同的对象往往会显示出不同的物性差异,通过对其所显示的物性进行分析便可以确定其的矿物质种类。此外,运用先进的物探技术设备还可以精确的测量出所测对象的物理场分布情况,并根据测量出的相关指数、差异与特征便可以确定该地质的具体结构、分布情况以及勘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二、物探技术的分类

一般来说,物探技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测试方法分为地震勘探、点法勘探、物探测井、弹性测波、地质雷达、水声勘探、层析成像、综合测井以及放射性勘探几种。然而,在实际的物探技术应用中,由于大部分地质勘探项目所需要勘探的地质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单借助一种方法并不能准确的确定地质环境的各项物性,因此便需要采用两种甚至更多种物探方法来进行综合使用,也就是采用综合物探的方法进行勘测。

三、物探技术的使用原则

1.科学推测原则

科学合理的推测过程是保证运用物探技术所收集的各类信息能够准确运用于勘探工作的关键,因此物探技术首要的使用原则便是科学推测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勘测人员在运用物探技术进行勘探后,往往会a生大量的数据、报表、图像等类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真有假,较为杂乱,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必须借助丰富的地质材料分析经验和专业的分析预测能力对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和删减,通过科学的推测和准确的判断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

2.择优原则

物探技术的种类较多,且每一种物探技术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适用的勘探对象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择优原则同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勘探人员必须根据探测地区的具体地质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物探技术来进行探测。

3.综合勘探原则

任何技术的诞生都是有其优缺点的,在实际的应用中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单一的物探方法是无法顺利完成整个地质勘探工程的,因此在选择物探方法时,应尽量遵循综合勘探原则,灵活选择多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最终获得最为准确最为科学的勘探结果。

四、综合物探技术的方法

1.电磁法

电磁法是一种能够依据岩层的导电性特点来进行地质勘测的方法,其主要应用于地质结构的勘查工作与金属矿床的寻找工作之中。此外,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电磁法又可以分为连续电磁法和瞬变电磁法两种,其中,瞬变电磁法主要通过借助一定的电源装置并利用电磁场的脉冲特点来对地质结构进行电磁勘测,尤其是在水文地质结构的勘测工作中,该方法尤为重要。

2.无线电波法

无线电波法是一种通过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并对电磁波衰减情况进行分析来得出地质结构特点的地质勘测方法,其主要运用了电磁波穿过岩石会被吸收和衰减的这一特性,可以非常清楚非常准确的确定岩石断层的位置及特点。

3.电流法

电流法是一种根据不同岩石之间的不同电阻率和含水性来进行勘探的物探技术方法,主要通过对岩石间电阻率的测量来判断岩石的种类,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准确的分析岩石的地质特点。

4.天然磁场法

天然磁场法主要借助了岩石自身所具有的磁场特性,通过对天然磁场的检测和分析,勘探人员便可以详细的了解岩石不同的层次结构。但是,由于地下外部因素较多,对于天然磁场存在影响的因素也较多,很容易影响天然磁场法这一物探技术方法的正常使用。

五、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通常来说,在地质找矿中运用物探技术主要是向地下放射一种可以产生振动的信号,并对反射回的信号进行分析来得出地质特点,最终确定地下的矿物质特点和种类,其主要借助了不同矿物质反射信号不同的特性,而根据信号的传输方式又可以将信号分为面波和体波两种,两种信号各有特点,综合分析便可以得出地质的具体特性。

六、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我国物探技术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之中,主要表现在技术、设备两方面。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已经成功运用计算机平台将曲面延拓、三维物性反演、三维体反演等先进技术构建成一个实用的软件系统,可以将不同地形下的各项地质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已经在物探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成功研制除了高精度的质子磁力仪,并为我国的地质高精度测量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设备基础。

七、结语

物探技术的到来为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国采矿企业必须提高认识,合理运用物探技术,促使其更好的运用于地质找矿工作之中,从而推动我国采矿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程远,薄贺天,黄传计,铁占琦,李国防.浅析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新突破[J].低碳世界,2016,(24):37-38.

[2]陈.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与资源勘查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3):62+64.

[3]房磊.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与资源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151-152.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6篇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样,科学技术体系在横向上就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部门。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各有自己的特殊地位,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而忽视技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否则,基础研究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因强调技术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否则技术科学就失去了“后劲”、“动力”。基于此本文对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科技管理 科学 科技创新

一、实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许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应用研究,没有应用研究就没有技术开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是先有生产实践和技术进步还是先有基础理论,人们也许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看成一条单向的流水线,历史上和现实中有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无法用这种流水线来解释。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指南针之前并不知道磁学和地磁场的基础理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获专利1000多项,他完成电灯等重大发明并非因为先掌握了光、电、材料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实际上,很多科技创新很难被简单地界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技术开发。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这种复合型的科技问题。这些科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又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需要多学科的技术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途径。现在还很难说将来是技术上先有突破,还是理论上先有突破。解决这些科技问题,决不能按上述一维单向模式,先搞基础理论研究,后搞技术开发。基础科学的进展离不开技术上的新突破,技术开发往往也需要基础理论的修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以,不应把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割裂开来,实行部门分工乃至分割。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创新

1、加大企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有72%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而韩国同期企业研发投入在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75%,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大量的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均由企业完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还偏少,相对量还偏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使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渠道。

2、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组织和机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中,院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作用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自由选择的结果。大学与企业“两张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者之间缺乏一个“结合”的平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试图以“校办企业”,通过内部循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试图依赖院校研发活动替代“企业研发中心”,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国家大型“专项”是聚集产学研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企业对学校的课题委托,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从硅谷和我国一些科技园区成功的事例表明,依托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的支撑与撮合,众多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院校、吸纳院校科技活动的扩散效应、吸引院校流出的人才,并发挥创新企业的集聚效应,开展技术转化活动,可以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在“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中,这是一条强有力的“结合纽带”。

三、确立以市场为源头的研究开发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已超出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强调技术要素与其他新要素的组合,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研项目立项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科研院所应培养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彻底转变旧的思维定式,转变研究开发模式。在科研立项时,改变过去的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即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有关企业的结合,让产业界进入课题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服务于社会。对于这种联合开发的项目,政府应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给予资金方面的照顾。当然,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上,要不断深化发展,要从企业出题研究所攻关的一次性合作,逐步发展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单位以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参与企业的活动。对非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在申报课题时需将科技创新信息与该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有机联系起来,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对科研项目负责,而且有责任提供该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及产业化投资估算的详细开发信息,供专家在论证项目时参考。只有这样,成果的研制才能减少盲目性,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才能得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才有了强大的依托。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活力的标志,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学术教养和规范。同时,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7篇

按照《建德生态市建设规划》(农业部分)、《建德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特”字上下功夫,在“优”字上做文章,调出质量效益。以“2066工程”农业项目建设为调整重点,以无害化、绿色化、有机化为调整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专业村建设,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数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大力发展生态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逐步形成以生态家园小区、畜牧养殖小区、生态农业小区、旅游观光农业小区建设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

2推进基地建设管理

目前,建德市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果。建德市的茶叶基地、柑桔基地、板栗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蛋禽养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效益。下一步,要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的不良倾向,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并把重点放到管理上。着重抓好茶叶、柑桔、板栗、莲子草莓、无公害蔬菜等基地管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在政策、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使之成为有经济效益、有生态效益、有示范作用的样板工程。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

围绕提升六大主导产业,依托企业建基地,发展龙头带基地,形成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加工布局。依托现有的加工企业,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大力推进绿色产品加工工业,力争在畜禽产品、有机茶、反季节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上有新突破,在精深加工上有新突破,在加工出口创汇上有新突破,突出建好绿色产业加工工业园。

大力扶持和培育有机茶、无公害蔬菜、鲜蛋等加工型龙头企业,着力解决分散农户与产业经营、规模化生产的矛盾。帮助企业与农户对结、与市场对结,并建立完善的经营诚信机制。帮助企业与农民正确应对市场变化,共同抗御市场风险,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思想,实现双赢目标。鼓励、支持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和科技人员与生产企业、基地和农户共同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创办科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实体。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商标注册,参加产品质量评比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标识,创建精品名牌,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推介,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建德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领先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渴望科技,农村呼唤科技。但计划经济体制下,遍布农村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由于缺乏内在动力,与农民利益严重脱节,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让科学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改革现有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努力形成以乡镇为纽带,以村组为基础,干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发挥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民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倡导农技人员送技术下乡,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发挥作用;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积极同有关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各种“产、学、研”基地,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促进农科教的有机结合,重点抓好各类高效种养模式的应用,重点推广生物工程、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信息高新技术。各乡镇要配合农业、科技等部门,引导农民逐步树立科技意识,学习科技、依靠科技、运用科技脱贫致富。

5推进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特别是要建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市场,二是抓好流通队伍建设。在继续发挥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积极支持的民间中介组织,多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特别要引导组建营销型的联合体,开展对外农产品营销。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气象气候信息和市场预测分析。

6推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

科学技术新突破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电气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 A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随着计算机学科新分支——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电气自动化也有了一定程度新突破。

一、智能技术的应用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新突破

电气自动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高低的标尺,是电气工程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最终目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可以减少电气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电气控制的精确度和电气设备设计速度等。电气自动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电气化工程信息自动采集、信息数据自动化统计分析计算和电器设备自动化控制。

电气自动化发展要依靠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基石:电力系统信息采集、信息数据分析计算、电力系统管理控制无一不用到计算机技术。所以,作为计算机科技的新分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电气自动化发展,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二、智能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1956年麦卡锡等人提出“人工智能”,标志着智能技术正式诞生。智能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模拟人类识别图像文字、收集和分析信息并作出自主决策的能力,解决一些只有依靠人类智能才能解决的难题。其最大特点是模拟人类思维方式自动处理问题。而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电气专家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带来了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迅速发展。

(一)智能技术的工作原理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遇到问题时,智能系统通过在相关数据库中查找行业专家的知识、经验和行业内规则并以此为依据,对照、分析和判断当前所遇到的问题,最终采取合适方法有效解决该问题,从而保障其所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一个完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至少要用到专家系统、模糊推理、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元网络四种智能化技术。

(二)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智能化技术可以优化电气设备设计,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电力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电力工人的安全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1.一部分智能技术属于非线性函数近似器,如遗传算法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电气工作人员从总体上了解电气自动化系统。但是非线性函数的最大优势是和传统线性函数相比较,非线性函数的近似器对其所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不需要过分苛刻地精确,只要其控制对象的模型在一定区间内,智能技术就能凭借相关数据库知识调整自身,以期适应系统正常运行。

2.人工智能控制的电气设备可以通过相对应的语言和信息进行设计,比传统函数控制的电气设备更容易调整。因为这样的电气设备具有高度统一性,在投入使用时,电气工作者可以忽略驱动器对它的影响,对输入的陌生数据进行直接估计。如:在反模糊化和模糊化检测过程中,只要坚持使用规则库控制器和隶属函数就能对系统进行实时确定。

三、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应用开始,智能技术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程度立下了汗马功劳,广泛地应用在电气设备优化设计、电气故障诊断、电气自控与保护、电气负荷测试、电子机器人、电力电子装置和驱动、继电保护等领域。本文接下来就从模糊逻辑、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这四种最常见的智能技术切入,为大家阐述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模糊逻辑的应用

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模糊逻辑认为所有实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度,而不是“非好即坏”的简单逻辑,其依据人类心理学,结合数学函数,通过用模糊集的方式反映出类似于人类的心理变化。例如在“好”和“坏”的变化中,模糊逻辑可以模仿人类心理一般将其分为好、不太好、一般、有点儿坏、坏五个等级。这种模拟人类心理的自然分法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其从数据库中搜索专家经验应对难以解决的问题。

模糊逻辑一般用在电力工人对电力系统发生的故障过程不甚了解,或是被保护的电气对象数学建模模糊时,用来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确定最佳电容分配方案和预测系统障碍型操作等。

(二)专家系统的应用

专家系统是指在某一领域中,以人类专家的专业水平来解决本领域无法用准确数字模型来表示的难题的计算机程序,程序最重要的部分是建立专家经验数据库和模拟人类判断推理程序。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计算机就会在专家数据库中查找类似问题,依据这些数据进行推理判断,最后做出正确决策使问题得以解决。

专家系统一般用于电力系统恢复、归类畸变电压和电流、分析判断电磁兼容率和电网调度等方面。

(三)遗传算法的应用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适者生存和生物遗传规律的程序,遗传算法先把把每一个有可能的候选解都按顺序编制成一个程序,类似于“染色体”,而相应的编码位置则是“基因”。接下来用适应度函数来测试“染色体”,最后根据适者生存将适应函数能力强的程序保存下来作为最优解。遗传算法主要应用于全面计算、组合问题优化求解、图像处理等领域。

遗传算法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主要是选择电气信号最佳采样率、无功优化电力系统、输电系统中电容的最优控制和配比等。

(四)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网络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计算机程序。此系统具有容错、联想、记忆、判断、推测、自学等类似人类思维的复杂逻辑和自主逻辑。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通常被应用于实时监控电力系统、检测与诊断障碍、负荷预测等领域。具体是用来建立谐波模型、分析系统动态和静态的安全度、基于系统可靠性上的容错控制、故障诊断和警报处理等。

四、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

从上文可以看出,智能系统目前在电力自动化工程的大多领域都有应用。但是,智能化技术本身的缺陷也给电气自动化带来了不少麻烦,如模糊逻辑本身的复杂性为建立数据库带来麻烦,并且模糊集并不能将人类专家的准确判断全部包含在内,这为障碍判断带来不确定性;专家系统不具备自学能力和电力知识的庞杂性使得专家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工作量过大,而建立的系统一旦数据不完备,还将会导致推理紊乱,造成损失;目前遗传算法中最重要的是确定适应度函数中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理论支撑不足;人工神经网络的缺点则是只能局部模拟人的神经,无法适用于大型电网系统运用。

为弥补智能技术各自的不足和缺陷,未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应该是混合式智能技术应用,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性和推理性弥补模糊逻辑无法包括专家所有体验的缺憾和专家系统无自学能力的不足;利用专家系统为人工神经网络提供大量研究样本,提升其推理判断能力;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和专家系统、模糊系统为遗传算法提供更多有依据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使其挑选出更为合理的优化解法。

五、总结

总之,伴随着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电气障碍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有了显著的突破。未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则同样要依靠智能技术发展,混合式智能技术将会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进一步的突破,推动其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