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一、财务管理专业调研分析

调研形式主要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用人单位财务管理岗位的需求情况,对毕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反馈的信息对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笔者筛选出4项调查内容,并对调查进行综合分析。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知识调查数据显示会计基础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法、财务管理实务、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选择会计基础实务、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达到lOO%,选择税法的达到93%,选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均达到91%,选择证券基础、国际金融知识的有43%,选择ERP原理与应用知识的有62%。而有的课程选择比例较低,则可作适当删减、归并。

(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中小型企业几乎都希望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能力,只有对会计业务处理熟悉,才能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只有奠定了良好的会计核算技能,才能掌握财务管理的核心技能。

(三)财务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调查表中请企业财务人员从专业课程当中选取3~5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调查数据显示选择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的比例较高,这与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一致。

(四)毕业生综合素质、岗位能力分析在所调查的单位中有87%的财务人员认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应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有81%的财务人员认为,学生独立处理账务的能力尚不够,必须加强实践技能学习,要多问多钻研;有65%的财务人员认为,学生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二、基于职业能力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探究

上述调查分析显示:被调查的中小型企业几乎都希望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财务核算能力,只有对会计业务处理熟悉,才能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企业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操能力的毕业生,因为具备实操能力,才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才可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对于职业教育所提倡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企业认为是可行的,可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管理型和技术型应用人才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都需要财务管理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框架,才能促使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联系得更加密切,才能改变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及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方式。财务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包括:筹资与投资管理能力、营运资金与收益分配管理能力、财务预算与控制分析能力、财务核算能力、财务监督与财务软件应用能力。根据财务管理职业能力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4。

(二)根据财务管理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财务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如图5所示。

(三)以点带面。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导向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以点带面,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率先对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实施课程改革。

第一,课程设计改革。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邀请行业财务专家对财务管理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财务管理岗位为核心,以财务管理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企业的理财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操作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等上个学习项目。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课程每个工作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以每个学习小组成立的虚拟企业基本理财业务操作为载体来进行,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财务管理实训室的设施、仿真财务管理业务,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二,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改革。以企业的理财过程为主线设计了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七个理财项目作为本阶段的教学内容,每个理财项目包括任务安排、知识储备、调查分析和项目操作四个教学步骤:第一步,任务安排。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创建一个虚拟企业,由小组成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负责经营本企业,每个理财项目学习以前,给学生安排本项目的实训任务,以“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步,知识储备。老师向学生讲授每个理财项目要求的基本财务知识,进行知识储备,并组织案例分析讨论。第三步,调查分析。让学生针对每个理财项目开展实地调查,进一步向企业学习,完成调查分析报告。第四步,项目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建立的虚拟企业中完成每个理财项目的实际操作,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并组织分组讨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做一体化。

(四)改进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精选实训内容,突出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认知实训、案

例分析、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第一,认知实训。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对财务管理工作及与之相联系的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哪些工作以及社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情况;了解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国家对财务和财务人员的管理方式;了解环境对财务的影响、相关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相关法规等。这一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找准学习方向,是学习阶段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教学实施上,首先,由专业辅导教师在入学时进行专业介绍;其次,在理论教学课程当中,由任课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通过案例教学进行认知实训;再次,利用寒假、暑假让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或者社会调查,开学提交实习心得或者调查报告,进行成绩评定,利用主题班会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实习、调查情况交流。

第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穿插在七个理财项目教学过程中,由老师精选案例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点评,这一过程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专项实训。专项实训是穿插在七个理财项目教学过程中的专项调查分析和虚拟企业中相关项目的具体运作,主要训练学生的专项操作技能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包括企业实习和企业培训两部分。企业实习的地点在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和生产流水线两个部门,由专门工作人员指导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和方法;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企业培训是由企业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为学生进行的专业培训。培训地点设在企业。培训内容包括该企业文化的特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的方法,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实施过程。授课结束后,进入互动环节,由财务总监、会计师和骨干工作人员与学生互相交流。互动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就实习和培训过程中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财务管理的方法和体验企业文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发展核心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所肩负的使命是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如何根据市场的需要对人才的动态来构建财务管理人才的能力框架将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讨论的问题。只有以能力框架为指导来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并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各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根据经济与企业的动态发展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才能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日强、许惠清:《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能力观》,《职教论坛》2004年第11期。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我校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毕业生调查,主要调研青岛周边企业的会计岗位构成和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应届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单位会计岗位的构成调研,二是往届毕业生调研,调查方式有的是采用实习报告中夹带调查问卷,有的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网络调研。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了会计专业课程的构建,全部课程重新按照岗位进行设置,统一自编了分岗位的项目化会计系列教材。现在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会计入门导引》(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实务》,《成本核算岗位实务》,《纳税申报岗位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excel财务分析),《出纳岗位实务》,《外贸会计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出口退税实训),《会计电算化》,针对往届毕业生很多进入记账公司工作的情况,还根据我校的财务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会计中介》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尽量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材统一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尽量使用企业实际案例。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有6个校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室,主要进行沙盘模拟实训,学生沙盘对抗竞赛,会计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室,主要进行会计电子综合实训,EXCEL财务分析,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和出口退税操作;会计账务实训室,主要进行分岗位手工作账实训,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上述校内会计实训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训操作练习。2“.校中企”建设虽然整个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实训项目,但课堂的实训项目毕竟还是企业实务的典型化提炼结果,跟现实多种多样的企业实际业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方便随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2012年我院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立了青岛海诺城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实践基地。实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主要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记账,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企业审计等业务,公司到现在已经稳定为22家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通过参与实训公司招揽的业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资料,从公司注册到使用用友T3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纳税申报,季末所地税税鉴,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业务相印证,并能灵活处理,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3.校外实习基地(1)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顶岗实习基地协议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外贸生产企业,由于阶段性的人工短缺,经过协商,我们分批派出学生去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了解了现实的外贸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同时该企业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请企业的人事部主任、财务经理、生产部主任等管理人员给实习学生讲课,讲课涉及公司制度、公司流程、公司文化、成本核算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内容。由于实习设计合理,企业管理人员授课贴合学生实习实际,使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知识,公司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实现了校企双赢。(2)建立7家事务所实习基地———常态化实习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从事给企业记账,网上报税,公司注册,工商税务年检、审计等业务,有些工作难度不大,重复率高,工作量大又琐碎,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很重的负担,这类单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学生实习遇到的典型问题是一般的企业所需要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少,为了解决事务所和学校实习双重困难,课题组与事务所联手,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从2009年开始与青岛志同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有了经验以后又逐步扩大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类的顶岗实习单位,到现在为止,已经同7家事务所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分批派出学生去顶岗实习。刚接触真实业务的学生工作热情高,能吃苦,工作认真,有耐心,不过于追求报酬,得到了事务所的普遍欢迎。常态化实习基地运行:每年1月、3月、4月、5月、6月、12月事务所将所需要的学生人数及要求与学院商谈,然后学院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方案制定原则是实习人数尽可能的多,每个学生实习时间尽可能的短,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实习。(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4)改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改为实习报告形式为免于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改革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式,改为提交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规定学生描述实习单位和实习过程,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并请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实习评价,同时给学院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反馈,及时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设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需求一致,更加符合岗位需要。

三、课外实训项目

除课内教学项目之外,我校会计专业还设计了“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训项目,和课程内的项目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五级递进”是指整个课程的实践体系按照“认知实训、流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难度由易到难,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统一到分行业形成的层层递进型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三线合一”是指:课内一线:学生在各课程的实训;课外二线:学生课外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小键盘、计算器、点钞比赛等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涉外会计手工操作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大赛,增长实践经验,比如“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校内沙盘实训室,组成了沙盘社团,会计会电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层层选拔,直到参加青岛区,山东区和全国的沙盘比赛,在沙盘实训和比赛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直观的感受成本核算岗位同其他岗位的关系;我们设立的校中企青岛海诺诚财务咨询公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真实接触了各种原始单据等原始资料,参与企业的记账;另外学生课余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课下的活动,组成了“课外二线”的实践项目。企业三线:是学生通过去校企合作的正乐食品公司,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其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习。“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体系设计,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实训实践项目,实现学生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的职业能力不断进阶,实现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践效果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性

1.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服务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需求为目标,培养一批技术娴熟、业务精湛、依法纳税、不做假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在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指导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关键,其对加快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2.加快以“3411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与推进。以“3411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含义是:会计专业学制3年,职业服务领域4个(会计核算服务领域、财务成本管理分析服务领域、纳税筹划服务领域、社会审计服务领域),工学结合课时比为1:1。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这一模式得以实施推广的关键是与之配套的会计核心课程建设。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

(一)《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材建设

1.《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材建设依据。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满足会计岗位需求为前提,而会计岗位有出纳员、往来账会计、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财务成果会计等,每个岗位其工作过程中包括凭证的填制、明细账与总账登记、报表相关项目的填制等典型工作任务,由此教材内容结构应满足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任务需要。

2.《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教材建设内容。根据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务需要,将《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设计成九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模块一:会计基础知识;模块二:出纳员岗位模块;模块三:往来账会计岗位模块;模块四:材料会计岗位模块;模块五:固定资产会计岗位模块;模块六:筹资与投资会计岗位模块;模块七:销售会计岗位模块;模块八:成本费用会计岗位模块;模块九: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模块。

3.教材编写注意的问题。(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把知识学习、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2)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典型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3)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强调知识性与操作性相融。教材突出岗位实用与创新,避免把职业能力的培养简单理解为单纯的重复操作练习;(4)教材内容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保持与时代经济发展同步。力求语言真实、语法规范。

(二)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建设

根据教学改革需要和会计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需求,建设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以营造会计岗位工作环境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建成具有模拟仿真会计岗位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成为校园培养与就业上岗无缝对接、零适应期上岗的摇篮。

会计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室的功能:出纳员岗位模拟训练、往来账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材料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固定资产与证券投资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成本费用会计岗位模拟训练、财务成果会计岗位模拟训练等,各岗位实训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条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的设备、材料及具体途径等。也可概括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但不是课程活动本身。作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包括:

1.除教材开发外,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素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教与学的渠道,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如利用幻灯片、音像制品、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与校外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作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的条件性课程资源。既满足学生实习、教师科研的需要,并在合作中提高了教学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为企业提供了财务咨询和服务,彼此在协作中求得双赢。另一条件性资源的表现形式是院内其他系部的实训条件、校办企业及校内财务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训空间,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过程的认知感和岗位适应性。

(四)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应采用量化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为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最终达到课程目标。教学评价一是要针对每一岗位工作过程,采用现场实景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二是要针对不同岗位的综合技能要求,采用综合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2.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即会计岗位综合业务测试和财务管理能力测试等。如对企业中存库材料不慎丢失而引发的相关税费的业务处理,进行现场业务处理能力测试,此为材料会计记账与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综合测评。再如岗位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设计、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的判断等则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测试。关注学生业务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成为“技术娴熟、业务精湛、依法纳税、不做假账”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3.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工作的反馈作用。通过教学评价,了解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4.积极与院系两级督导配合,使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日常化、制度化。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会计核算与报告》课程开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构建一个符合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为先进的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标准是在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会计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开发课程,针对课程开发而制订的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是教师的教学指南。可见,专业教学标准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石。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一、何为能力

能力就是做事的本领,是理论见之于实践的东西。现代人的能力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结构上讲,一个人的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等。还应指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能力,存在着二者不一致的反例;同样的道理,能力是素质的体现,但能力也不等于素质,后者的内涵远远大于前者。

胜任能力因为职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说,胜任能力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同样的一项胜任能力,对不同职位也有不同的要求。对特定的岗位提出相应的胜任能力要求,其客观依据在于各该岗位的职能和责任。

二、高级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能和责任

文章所指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包括财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执行官以及财务部门负责人等。其岗位职能和责任分别是:财务副总经理是对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甚至对内部审计负有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副总经理由企业总经理提请聘任或解聘,主要是对经营者负责。在不同的企业,财务副总经理的责任可能不同,但一般包括:融资、投资管理;财务报告、税务处理;重大财务战略规划;风险管理等。

我国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中设置总会计师,其职责、权力与财务副总经理相同。

财务总监因企业、规模、行业等的不同,其委派形式、承担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力也不完全相同。从委派主体分类,财务总监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外部所有者(股东)向企业派出,负责监督企业财务活动,即外部委派的财务总监。二是企业或企业集团董事会委派的,并与所在单位的经营者联签,以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三是企业内部经营者委派的财务总监,对经营者负责。有些企业只有财务总监,没有财务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这些企业的财务总监实则为财务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履行财务副总经理的职责。一般意义上讲,财务总监为所有者层次财务组织的代表,对经营者层次财务组织实施监控,但不干涉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财务总监直接对委派方负责,属于所有者财务组织范畴;财务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是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高级管理者,直接对企业经营者负责,属于经营者财务组织范畴。

所有者委派的财务总监有两种身份选择,一种是进入企业董事会或决策层,直接参与重大财务决策;另一种是进入监事会,主要行使监督检查权。而在决策权与监督权的定位上,财务总监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只有监督权、联签审批权,另一种是既有监督权又有决策权。

在跨国公司,通常建立首席财务执行官制度。首席财务执行官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构成公司管理团队的“三驾马车”首席财务执行官主要从事融资、投资业务,并对财务报告、内部审计负责,是公司连接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有些企业的财务执行官同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高管理者。

财务部门负责人组织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并参与相关的经营决策。

三、高级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

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胜任能力可以分为核心胜任能力和相关胜任能力。核心胜任能力直接影响到能否胜任其职能,而相关胜任能力则非必备能力,主要是个人发展潜能要求、特殊工作环境所需的能力或为履行职责起锦上添花作用的能力。有些相关胜任能力是每个胜任工作的人都应该努力追求的,但与其履行的职能并无必然关系,如自我提高能力、创新能力等。总体而言,相关胜任能力是核心胜任能力的必要补充。

从特定的岗位职能出发,笔者抽象出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核心胜任能力如下。

决策能力:进行财务决策及参与其他战略决策的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规划财务目标、财务战略及财务功能远景的能力。

分析能力: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

领导能力:领导团队实施财务战略,实现财务功能,建立会计系统和财务流程的能力。

协作能力:维护相关关系的能力,以及与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部门形成业务伙伴关系的能力。

控制能力:以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交易流程的能力,以及运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手段,控制既定业绩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

资源管理能力:管理财务信息资源的能力,保全公司资产并使之高效运转的能力。

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胜任能力则主要包括:

特殊专业能力,如财务战略、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购并与重组、税收筹划、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信息系统与ERP、经营责任与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有运用行业背景知识的能力以及借鉴、借用相近专业知识的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

职业价值观,是指职业人士的态度和与职业相关的行为原则。企业界的职业会计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诚信、客观、具备职业能力和尽职、保密、职业行为合规。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ERP沙盘 会计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

会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会计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和理解会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偏重于会计理论教学,而将会计实践教学放在辅助教学的位置。这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不符合的。为此,许多院校设置了ERP沙盘课程,并将将ERP沙盘引入到了会计实践教学中。但是在利用ERP沙盘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什么是ERP沙盘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即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个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词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沙盘实战》是将进入该课程的学生组成若十团队,分别接管几个相同的若干个业,构成相互竞争的市场。他们得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为自己的个业制定规划,付诸实施。该课程整合了多个学科并通过模拟的方法将专业知识用于企业经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在课程中,学生将进入场景担任角色亲身体验企业经营的完整流程,亲自操作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及其协同,亲验团队的力量和自己的作用。

二、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展开。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大多采用按学科型的设计体系进行教学,如设置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金融企业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审计等专业课程。这种教学体系的设计可使学生对会计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但在ERP沙盘的运用上却相当困难,因为许多课程都涉及到ERP 沙盘的相关内容,但却不完整,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着困难。为了弥补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的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会计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尝试,采用按岗位流程进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如设置出纳岗位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往来账款核算与管理、资本核算与管理、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纳税申报与核算和财务报告及分析等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较利于ERP沙盘的运用,将ERP沙盘的内容进行分解讲授与运用,可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对某一岗位有所认知。但却缺乏对会计流程的整体认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二,实践教学环境不利于ERP沙盘的运用。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需要ERP沙盘教具、专门的实验室。一些高职院校可能由于经费的问题,无法开展ERP沙盘课程,因此无法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只能让实践教师拿着一本实训教程,口授完成会计实践的模式来进行会计实践教学。这种会计实践教学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善实践环境,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采用仿真会计环境,引入了ERP沙盘课程,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按会计岗位进行了分步实习。这种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对实践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些硬件的支持,如专业实验室、专业的教学用具、配备计算机等。同时,对实践的学生人数也要有一定限制,要控制在40人左右不能过多。许多院校的实验室不能满足上述有关硬件或软件方面的条件,影响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展开。

第三,实训教材不利于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目前许多会计实训教材是将某些企业的某时间段的真实的业务资料全部照搬,这种实训教材固然能对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有帮助,但某个企业发生的许多经济业务不具备代表性,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受到影响。再有这种会计实训教材使用后,学生的实践结果都是一致的,由于学生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不感兴趣,造成学生对会计实践应付了事,许多学生会将其他人做过的会计资料照抄照搬,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还有一些ERP沙盘实训教材,侧重于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淡化会计方面的教学内容,或将会计部分的内容简化,都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三、改进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议

第一,合理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按照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可让学生从会计理论上总体把握会计知识结构与会计业务流程,但这种课程体系缺少对会计岗位的介绍。因此,本文认为应在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中注入新的血液,加入会计岗位课程和ERP沙盘课程的设置,从而使课程体系设置更趋于合理化和先进化。如,在第一学期设置了基础会计和初级ERP沙盘课程,则在本学期末留有两周的时间,实施初级ERP沙盘会计实践,在实践中按基本会计岗位设置,着重进行出纳岗位和核算、审核与记账等会计岗位的介绍与实践,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的基本知识、职责与工作范围;在第二、三学期设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和中级ERP沙盘,也在学期末留两周时间进行中级ERP沙盘会计实训,实训中全面开设会计岗位课程,进一步介绍各种核算会计岗位、稽核岗位、总账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的岗位职责与业务流程,并进行综合实践练习;在第四学期开设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高级ERP沙盘课程后,同样在学期末留两周时间进行高级ERP沙盘会计实训,介绍财务主管的岗位职责与业务内容,让学生根据模拟企业的ERP沙盘实践产生的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分析与决策。这样通过不同层次的ERP沙盘课程与相关的会计课程的结合,逐步地让学生通过ERP沙盘来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业务,并对发生的有关业务信息进行加工与整理,形成相关的财务数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的产生、形成及运用,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二,改善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环境。为了让ERP沙盘发挥其为会计专业学生服务的真正目的,改善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感悟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ERP沙盘仿真模拟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引入不同的ERP沙盘,实施不同企业环境的会计模拟,如设置工业企业ERP沙盘、商品流通企业ERP沙盘、建筑施工企业ERP沙盘、金融企业ERP沙盘等多种形式的ERP沙盘。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企业环境的模拟来完善模拟会计环境。在ERP沙盘中要设置企业的外部环境,如工业企业ERP沙盘的环境中可设置税务部门、银行部门、审计部门、工商部门、保险部门、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等多个部门,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真正置身于社会的环境中,让其感受到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将企业的会计环境按岗位设置,如设置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稽核岗位、总账岗位、财务报表编制岗位等各种会计岗位。这种ERP沙盘会计实践环境需要将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布置和设计上都要有一定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充分发挥ERP沙盘会计实验室的作用,为会计实践教学更好地服务。其次,参观企业流程是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有了ERP沙盘仿真实践的感受之后,可让学生参观一些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目前一些知名企业为了扩大宣传,均进行有关的企业流程参观。学校可借助这些公益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真实企业的流程,在进行参观时,让学生感受仿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不同,让学生根据参观后的感受来反映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完善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

第三,完善ERP沙盘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制。在会计教学中,可借助于ERP沙盘的操作来完成会计实践的教学,目前许多院校已将ERP沙盘课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因此,需要编制一些能将ERP沙盘与会计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材,以完善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制。在ERP沙盘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写中,一方面可将会计岗位与ERP沙盘结合,另一方面要将会计业务的整体流程注入到教材中,这样既体现了按岗位也体现了按会计流程来完成会计实践。

第四,多渠道培养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在高职院校中,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没有普及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所造成的,许多教师未参加过会计实践,对实践中的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说服力。为了让会计实践教学真正发挥作用,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让教师参加ERP沙盘的培训。高职院校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教师必须要掌握ERP沙盘的运用,教师没有接触过ERP沙盘,就无从谈起ERP沙盘的会计实践教学。目前用友公司和金蝶公司等财务公司都开展了ERP沙盘课程的培训与竞赛,让教师参与这些公司的培训与学习,可以为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做好准备。其次,让教师参加会计实践。应当鼓励那些没有会计实践经历的教师利用假期或定期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从而让教师本身对会计实践有整体的认知,这样才能在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第三,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设计ERP沙盘模拟会计实践流程。对于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可通过进行不同ERP沙盘模拟会计实践的设计,来提高其业务的综合能力,使其能从整体上把握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的方向,完善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最后,让教师参加与会计实践相关的社会实践。会计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在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中,模拟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可避免会与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发生业务联系。因此,为了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应让教师多参加一些上述部门组织的培训与学习,或亲自到有关部门进行实践锻炼,从而增强其业务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在ERP沙盘会计实践中,对学生组成的模拟企业与相关部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指导,更好地实施ERP沙盘会计实践教学。

总之,将ERP沙盘运用于会计实践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只有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ERP沙盘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效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服务,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阴丽美:ERP沙盘模拟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9

(7).

[2] 贾宗武、王惠珍:关于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7).

[3] 牛冬艳:ERP沙盘与会计实践教学[J].科技信息,2008(18).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既要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又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业务的能力和基本技能。它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会计》知识掌握得是否全面,基础是否扎实,关系到《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管理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过去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认为讲的越多越好,因而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不足。实践证明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一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实际收效甚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部分学生认为《财务会计》课程学习起来很吃力,越学越难,听不懂,心理逐渐产生怯意,到后来只能消极应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课改实验,改变了过去依据学科体系教材,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方法,采用依据与实际会计工作紧密相联的会计岗位实务,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改实验的做法

1.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仍然没有跳出学科体系的框架,主要介绍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理论性强,动手实践操作很少。经过多方调研,我选取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会计岗位实训》教材。

该教材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内容上从必需、够用出发,围绕职业岗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点与能力点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会计岗位,满足一些中小型企业会计各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分为十个模块,将企业中的出纳员岗位、资本资金核算岗位、材料核算岗位、往来业务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费用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记账员岗位、财务报告会计岗位等几个主要的岗位,以分模块的形式综合反映为会计岗位实训的核算内容,较详细地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将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反映,并以实际工作的操作形式进行讲解,突出了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兼顾了理论体系。

2.转变实施方式,改造教学情景

针对教材强调与实际会计工作接轨的特点,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1)采用小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主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获得帮助的机会,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我根据班级情况及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将全班分为7组,每5至6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设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带领本组讨论会计业务,辅导本组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上课时,同小组学生坐在一起,便于开展小组讨论、分层教学、角色扮演等活动。

我选择了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速度较快,又具有一定组织能力,能热心帮助他人的同学担任组长。作为激励措施,我把他们组成了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增加了一些专门的课外辅导。

(2)创设情境,模拟实际

传统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经济业务都是通过文字描述呈现并编制会计分录。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都是通过票据等原始凭证呈现,会计分录的编制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完成的。为了能更好地与实际接轨,锻炼学生处理账务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有重点的选取一些难度不太大的业务,只提供原始凭证,让学生通过识别、审核、填制原始凭据以判断经济业务,提炼出会计分录,再填制、审核计账凭证并登账。案例真实、资料仿真、步骤清晰,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对会计核算工作有了更深、更实际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处理账务的能力。

(3)讲练结合,理实一体,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应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学理论没有实践犹如纸上谈兵,要想达到应有的基本要求,就要提高实践环节的操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后集中一周左右进行会计大作业实践,然后再进行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教学期间很少进行实践的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都很欠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现在,我在理论教学中以应知为主,实践教学中以应会为主,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资料都采集于企业会计岗位上经常发生的真实的经济业务,所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帐簿等都是仿真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就接触、熟悉、使用真实的会计资料,增加感性认知,为今后走上会计岗位,胜任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还综合、灵活运用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多媒体网络技术、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表现得更直接、更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一般每教学课时45分钟内,10分钟左右以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为主,15分钟左右以教师指导、学生模拟操作为主,15分钟左右以学生独立实训为主,5分钟左右以师生答疑、小结与评价为主。

(4)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重点

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抓住知识关键脉络,精讲少讲,要多在学习方法培养上下功夫。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教”是为了“不教”,应以学为主,教为辅。因课时限制,在《财务会计》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岗位、所有的业务都要完成审核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三个环节。可根据会计岗位的重要性、经济业务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取舍,确定教学重点。

出纳员岗位往往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财务工作的初始岗位,虽然经济业务比较多,但账务处理比较简单。我在教学中重点围绕出纳员岗位的工作职责,将出纳工作任务划分成具体的单元项目。每个单元项目以学生模拟训练为主,从单一的知识点操作训练到知识群再到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岗位职业能力。

对于资金资本核算等岗位,其工作任务所涉及的中长期借款、股票和债券投资、无形资产等的核算,虽然发生的经济业务不多,但账务处理相对复杂,我在教学中侧重于理论的讲解,以应知为主。

二、出纳员岗位教学实例

出纳员涉及的主要业务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会计分录比较简单,但都要经过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环节。

下面以出纳员岗位现金收付单元项目一笔现金报销业务为例具体说明。

1.课前分组

将全班分成7个小组,每组6人。组内再按出纳、记账、报销人等角色进行分工。

2.相关理论学习(10分钟)

教师讲解该业务的作用和相关基础知识。出纳员是单位财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哨,是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第一道“关卡”,在学习出纳员岗位工作内容前,让学生了解,每个企业都会有大量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出纳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教师指导,学生模拟操作(15分钟)

(1)认识原始凭证

教师展示原始凭证――出差费用报销单,使学生了解报销单的构成及填制要求。

(2)审核、填制原始凭证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师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原始凭证,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

(3)填制、审核记账凭证

每组成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独立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填好后,小组成员内部应相互审核记账凭证,对正确无误的记账凭证应在审核栏中签名。

(4)登记现金日记账

每组成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独立登记现金日记账。组长、副组长负责检查本小组成员登账是否规范、正确。

(5)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选取1个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提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小组进行判断、分析、补充和解答。

4.教师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总结,指出本业务的重点和注意点,并针对与这笔业务相关联的其他情况,让学生换角色独立实训。

5.学生换角色独立实训(15分钟)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能主动完成相应的会计业务。出现问题时,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掌握各小组讨论情况,在总结时重点讲解一些学生易犯、共性的错误。

三、结语

我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不少问题,如尝试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研型”教学模式,怎样改革作业和考试方式,如何与其他专业课更好地衔接、融通等,有待于今后与同事们一起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0.8.

[2]牛志民.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3]晋波.会计人才与会计教育.会计之友,2004.12.

[4]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会计研究,2004.2.

[5]杜家龙.关于实践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职教论坛,2004.4(下).

[6]向有才,熊筱燕.会计模拟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探讨.会计之友,2005.11.

[7]张俊瑞.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05.9

[8]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职教论坛,2005.4.

[9]贺三宝.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教学探析.财会月刊,2006.2.

[10]程运木.企业财务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

[11谢国珍,孔国军.高职会计专业“渐进式全程实训模式”实施及成效.职教论坛,2007.2.

[12]孔德军.关于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7.3.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1.202

近年来,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由于财务工作的敏感性,财务管理实践教学难以深入企业,不利于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因此,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1财务管理职业能力解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职业专门能力指完成某职业主要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综合能力与专业的知识技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对于该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职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交流的能力;②方法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③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④个人能力:社会责任心、诚信、爱岗敬业、工作负责的职业人格。

就财务管理职业领域而言,上述职业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专业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律、税务筹划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政策。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职业技能:相应的资质水平、岗位技能、计算机和英语水平等;②管理技能:对人、财、物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技能;③协调技能:与企业生产、销售及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配合技能。

1.2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企业日益强调职业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善于沟通、协调、处理与其他人员、部门的关系,具有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操守等。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有基本业务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决策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结合不同的企业实际对行业的资金运行模式有所了解和掌握。

鉴于以上职业能力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财务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现存问题

2.1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训同质化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设置和会计专业雷同,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少,导致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与会计专业毕业生同质化,欠缺财务管理职业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虽然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优秀财务管理人员必要的专业能力,但是单一的会计核算和岗位技能训练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与特点,与会计同质化的实训对学生的培养停留在财务管理职业通道的第一层级,即使毕业生初次就业能力强,但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2.2对实训过程的职业性关注不够

目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混同,认为培养职业能力就是培养操作技能,另一种是将职业能力培养等同于就业能力培养。实训过程中存在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重专业能力、轻综合能力的现象,而实训教学中评价方法的重结果、轻过程性倾向,忽视了学生对工作过程和环境的感悟及反思,会限制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

2.3教学方式单一

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方法主要有两类模式:一类是以教师讲解实训教材的内容为主,采用练习习题的方式。学生无法提升财务管理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导致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二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但是案例分析的预设条件是确定的,限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不能体验企业实际经营过程、财务管理活动以及财务关系的处理,缺乏对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思路体系构成。从人才市场来看,财务管理的职位体系大致包括基层财务人员、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工作内容为基本会计核算 ̄――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及费用控制、利润管理――资金规划、财务预决算、风险防范――资本运作及融资、审查对外会计资料、财务监督和审计、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这就为财务管理职业的能力体系构建和实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本路径。

对照上述能力体系,在兼顾就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型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从课程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训练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通用职业素质。构建一个融合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梯级结构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旨在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初次就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和后期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解决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一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多元整合的综合能力。

实训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①从手工创建会计账簿、成本核算到会计电算化;②从基本会计业务到审计、纳税;③从财务预算到财务管理单项实验;④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的财务决策实验和财务资料的综合分析。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具体见表1。

(2)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导向及项目驱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在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课程组织以学生亲身参与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到每一个能够使学生动手、动脑的环节。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需要设计仿真的工作环境,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学生要取得的工作成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和实践操作给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查阅资料寻求知识,由独立学习转变为沟通、讨论、动手实践完成项目任务,由“学会”到“会学”,从而产生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在高仿真体验中提升财务管理技能,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认识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学生能够经历财务管理职业通道从低到高的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走出校门之前能够具备一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组织采用“团队学、赛中学”,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开始时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每组6~7人),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为四个主要教学环节,具体见表2。

表2

[]实训步骤[]具体内容

第一步[]布置实训任务[]教师讲解实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

第二步[]专业软件模拟实验[]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分组演练与对抗。具体软件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软件、财务管理专业对抗实验软件、沙盘模拟教学、审计及报税软件模拟实验

第三步[]撰写实训报告[]要求各组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以及社会调查搜集资料,就软件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延伸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实训报告

第四步[]实训汇报[]要求学生就实训报告进行公开展示,课堂上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和辩论,进行模拟答辩或案例分享[BG)F][HT]

(3)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目前,主流的财务管理教学评价依然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还在采用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体验。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从而做出发展性评估,注重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感悟体验,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着重对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相较于终结性评价更加契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因此采用非集中考核、过程性考核的形式进行。采用以团队为基础,以平时过程性考查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评价对象既包括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学习态度、表达书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目前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教学范式,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并完善,以符合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参考文献:

财务岗位认知实践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构成要素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直受到会计教育界的关注,但从实践教学的具体运行等方面看,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层次性不分明;在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实践教材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较为欠缺。现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仅靠修补性的完善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应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再研究后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本文认为,一个完整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条件保障和评价机制四大要素。

1 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仅限于专科学历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一总目标的最终达成有赖于多个具体目标的分别达成。要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实践教学目标就成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内涵,它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和评价标准。

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被设定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财务会计基本技术和专业技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一线从事财务会计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就是中小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技能。中小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群包括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统计和会计咨询服务等。这些岗位群所需实际技能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判断能力、二是实践操作能力(包括经济业务核算能力、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分析能力、税费计算与申报能力)、三是财务管理的初步技能。这样,实践教学目标就可以被分解成三个具体的子目标。

2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2.1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构成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载体,前者的设计必须服务于后者的定位,即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必须有助于学生获得较全面且扎实的职业能力。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应当是核算型实践、管理型实践和特殊行业实践之集成①;实践内容的实施则可采取课内实验、集中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

(1)核算型实践。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因此核算型实践的教学要求相对较低,多为验证性实践。核算型实践内容包括《会计职业认知与基本技能训练》、《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与分析》以及《计算机会计核算仿真训练》等。这些实践项目的任务,加强学生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初步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学生熟知会计工作操作规范,形成会计责任观念。

(2)管理型实践。会计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又具备了管理这一职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企业亟需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会计实践内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主要集中在核算型实践层面。管理型实践的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多为综合性实践。管理型实践内容包括《审计实务操作》、《电子报税实务操作》、《财务管理实务操作》等。这些实践项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知识对某一具体问题开展分析、预测或决策的能力,以便未来能较易适应不同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3)特殊行业实践。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制造业企业通用的会计人才,在特色行业实践方面力度薄弱,这使得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要。一些特殊行业中某些业务的处理与制造业企业有较大差异,如商业企业的存货核算、建筑业企业的收入费用确认等。特殊行业实践就是顺应学生能胜任不同行业会计工作的需求而设计的。特殊行业实践内容是在以制造业企业会计实践内容为主的前提下,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学制设置、实践环境、任教师资等具体情况兼顾商业企业、建筑企业、非营利组织、金融企业等特殊行业的会计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行业属性上有更多的选择。

2.2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的注意点

在进行会计实践内容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循序渐进。先强化实践教学的点(核算型实践),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再扩展实践教学的面(管理型实践和特殊行业实践)。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应首先强调认知性,其次强调技能性,最后强调应用性。第二,形式多样。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内容通常表现为在校内进行的技能训练和在校外进行的顶岗实习。校内技能训练一般可采取单项技能训练(实验)与综合技能训练(实训)两种形式。为提高有限课时内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可将实验嵌入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在相应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即进行,一般在上课地点即可完成。而实训则安排在先修理论课程完成教学后的集中时间段内进行,即将单项技能训练的知识综合操作训练,一般在专门的会计实训室完成。第三,与时俱进。应根据现代企业会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业务内容要能准确体现新准则、新法规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仿真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3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

3.1 实践场地

实践场地所即实施实践教学内容的场所,可以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典型场地所包括教室、会计实训室和企业财会部门。

大部分会计实践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单项技能训练的形式,一般在教室即可完成。例如,在《会计职业认知与基本技能训练》中,教师可将会计凭证、账簿、会计科目章等实物带进教室发放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理性认识得到升华。

综合技能训练一般在会计实训室完成。例如,高职院校可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用于手工账的实训。实训室是一个仿真的企业财会部门,并设置各个岗位。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建立专门的机房,配备先进的、能与企业实际工作无缝对接的财务会计软件。

顶岗实习在企业财会部门进行。根据学制不同,高职院校一般都把顶岗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或最后一学期。而企业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某一企业财会部门能够接受学生实习的人数有限;同时学校希望的顶岗实习时间企业可能暂时没有人员需要。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顶岗实习的时间②。

3.2 实践师资

实践师资是保障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核心力量,是实践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实践师资队伍中要增加企业会计专业人才担任的兼职教师的比例。

实践环节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指导的机制。高职院校应合理安排校内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以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院校相应有考核、奖励制度配套。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调研和实践锻炼,明确实际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不仅自身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阶段的实务操作,包括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而且可以得到源于企业实际的一手素材,这对于设计实践教学模块、编写模拟案例等也是大有裨益的。

3.3 实践教材

实践教材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的书面反映,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依据。实践教材可选用正式出版的特色教材,也可组织专业教师联系企业共同开发。实践教材应突出仿真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1)仿真性。仿真性是实践教材最重要的属性,因为它是达成实践教学目的重要保证。实践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均应取自实际工作,如反映各类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凭证、账页、报表等资料的形式应与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格式一致或基本相同。会计数据应该根据教师企业调研实践所得大量真实的核算资料分析、筛选、补充编写而成。同一套数据不仅应该满足会计核算岗位技能训练要求,同时也应该满足成本费用、税务、审计等岗位技能训练要求。并且,同一套数据先后采用手工和电算两种实训手段,实现一套数据,两种实训,多重效果。

(2)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实践教材内容体例的创新,以及实践教材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会计实践教材的编写要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以会计工作中实际的岗位分类为出发点,以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切入点,即以项目导向的形式和任务驱动的办法设计内容。实践任务的设计要给学生留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例如,对企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描述尽量去文字化,而以原始凭证展示。其中部分原始凭证可设计为存在问题的原始凭证。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强化训练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二是克服实践中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通病。

(3)先进性。会计实践教材的编写应该以《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及当前的有关税法、会计制度为依据,特别要注意当规范、制度、法规等发生变化时实践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以免误导使用者。

4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评价是运用质性评价方式和量性评价方式,对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系统评价,从而最优化地调节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的高效能,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评价主体的多重性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评价主体具有多重性,可以是教师、学生、企业会计人员、教学督导部门等等。评价主体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作出评价依据各不相同。如教师主要会从实践过程、技能发展、实践成果、目标达成等方面来收集相关信息;学生主要会关注实践环境、教学设施、教师绩效等方面;而企业会计员会以学生已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作为评价的标准。

4.2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确定评价内容是评价机制的核心。评价内容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素质与工作作风等三大目标领域里进行相应的设计,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③。评价的具体内容,如师生双方可以互评对方的指导/参与态度、实践内容、实践资料、指导方法/工作态度、实践效果等。

4.3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