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收;征管;税制结构;优化

1税制结构优化与征管水平的关系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知情者的纳税人,很可能会在税收制度实施中隐藏自己的涉税信息、隐瞒自己的涉税行为而使具体的纳税行为偏离税制规定,达到其偷逃纳税义务以增加自己当前利益的目的。因此,必须通过税收征管才能实现税收收入,实现税制设计目标,而纳税人的文化水平、征管机关的自动化、电子化水平等都会影响税款的征收,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建立起有效的税收征管机制,保障税制的准确实施。

1.1税制结构优化需要考虑税收征管的成本和征管能力

税制优化和税收征管是密不可分的,税收征管是保证税收制度有效运行的手段,税收制度目标依赖于税收征管来实现。目前纳税成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征税机关从事征税、管理等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二是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及所花费的时间等造成的成本。因此,优化税制应当考虑到税务机关的征管费用和纳税人的依从费用[1]。因此,税收征管成本对优化税制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大到足以扭曲优化设计的税制目标。

税收征管能力对税制结构优化有制约作用,所使用的税制模式只有当它与政府征管能力相适应时,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说,税收征管所具备的相应的技术手段、征管水平、征管队伍所具备的相应素质,对税制的实施必不可少。因此,必须避免不顾自己的征管能力,片面追求税制优化,虽然税制结构设计理论上可能比较好,但由于没有当前的征管能力作支撑,反而可能导致税收征管中的税收流失,不能达到税制的既定目标。因此,在政府征管能力许可限度内选择和调整税制结构才是最符合实际的。政府征管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的征管能力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可以提高的,政府征管能力的提高给税制结构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助于税制结构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努力提高政府征管能力是我国税制改革与征管改革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1.2税制优化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

税收征管能力对税制结构优化有制约作用,但反过来,政府税收征管能力、税收征管环境等因素影响优化税制设计的同时,税制结构的优化设计又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评价税收征管效率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考察取得定量收入所耗费的征管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衡量由于政府征管能力不足以及纳税人逃避纳税而造成的税收损失;同时还应考虑税收征管能够征收多大规模的收入,以满足政府必要支出的需要,又不会对经济产生过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过于简化的税制虽然其征管成本很低,纳税人也难以逃税,但集中的收入有限,又不够公平。而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税制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征集到适度规模的税收收入,满足了政府必要的支出,发挥了税收的职能;另一方面也使税收征管部门有能力承担征管任务,做到应收尽收,能较好实现税制结构设计的目标。同时,合理的税制结构也有利于减轻纳税人的抵触情绪,有利于纳税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有利于纳税人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切无疑会提高税收征管效率[2]。

2提高征管水平的措施建议

2.1建立健全税收法律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税源管理、税种管理

税收征管是以完备的法律制度为依托的,税收的缴纳在一定程度上是纳税人的非自愿行为,税收征管的实施需要有确实、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税收征管程序、方法、手段及相关措施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使税收征管的一切行为都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有法可依。我国应尽快制定和颁布适合我国情况的税收基本法,作为我国税收工作的根本大法?鸦提升现行各税收法律的级次?鸦加强税收法律对征税人的约束,对税收征管手段、措施和操作规程在法律上做出明确规定,保证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健全税收征管实施的法律依据,真正使各行为主体的任何税收行为都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

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税收经济分析,以税收弹性和税负分析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税种、行业、地区、纳税人的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积极探索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3]。还要切实加强户籍管理,充分运用经济普查、工商登记等数据资料,强化对纳税人户籍信息的动态管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制定工作规范,狠抓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其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纳税评估,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规范评估结果的处理,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促进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通过落实增值税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规范增值税网上申报管理,强化票表比对及推行增值税防伪税控“一机多票”系统,将增值税普通发票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进一步完善对“四小票”和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清单管理,继续采取加强商贸企业增值税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使国内增值税收入大大高于工商业增加值增长。深化企业所得税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实行新的纳税申报表,改进汇算清缴工作,规范税前扣除标准,改进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建立高收入者纳税档案,强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代扣代缴,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工作等。

2.2加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创新,实现人机的最佳结合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国税收征管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将使我国税收征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1995—1997年间,增值税发票存在很多问题:假发票满天飞、虚开发票的案件年年层出不穷,但通过信息化就控制住了,增值税的生命线保住了,新税制也保住了。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模式是以税务总局、省、地、县局四级为主干网,以统一规范的征收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税收企业管理应用系统(包括公文处理、税收法规查询、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系统)外部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包括互联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纳税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等)、税收决策支持应用系统(包括建立在综合数据交换处理系统之上的税收预测、分析等辅助决策应用系统)为子系统。通过积极整合各项信息资源,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数据分析应用,依托信息化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高各税种税源管理水平。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数据处理分析体系,提供支持各税种管理部门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为查找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加强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帮助。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观上要求税务机关加强管理,并在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人机的最佳结合,充分利用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2.3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税务部门应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重点查处涉税违法案件和组织税收专项检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对房地产业及建筑安装业、服务娱乐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煤炭生产及运销企业、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及用废企业和高收入行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等进行税收专项检查,并选择一些重点地区和征管薄弱领域进行税收专项整治。要建立起有效的税收稽查机制,确定合理的税收稽查面,提高税收稽查的针对性和准确度?鸦提高税收稽查的技术水平,提高税收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使税收检查人员能够适应当前税收征管模式条件下对税收稽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机制以达到税收征管的目的,即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但目前我国税收处罚力度较弱,税收稽查技术和稽查水平不高。如个人所得税逃税现象十分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逃税的惩罚太轻。虽然在《税收征管管理法》中,对偷税做了较为严厉的处罚规定,但实际对个人偷逃所得税发现率较低,实施处罚往往较轻,使偷税机会成本较低,偷税比重较大。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加大税收处罚的力度,提高纳税人偷逃税的机会成本,对依法纳税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结束语

税制结构优化设计涉及很多方面,征管能力和征管水平只是影响优化税制结构的一个方面,但征管水平的高低对设计税制结构的目标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水平,对设计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实现税收职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龙卓舟.税制结构优化与税收征管的关系[N].中国税务报2002-04-02.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分析

2009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达3949.35亿元,占总税收收入的6%,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76%,占全国GDP的1.04%,可以看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水平任然处于较低水平。除了目前的分类所得税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效率也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流失率常维持在50%以上的水平,说明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征收额与理论税额有较大差距,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效率亟待提高。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1.税收征管法律的不健全,征收过程中出现“逆征收”的情况。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实行源泉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的申报制度。鼓励年应税所得额超过12万的高收入者自行申报,但是由于税务机关无法清楚掌握纳税人的具体收入情况,不确定纳税人是否申报,以及申报数额、项目是否属实,因此对高收入者的征管效率低,往往造成高收入者的偷逃漏税。而工资薪金阶层往往实行源泉扣缴,不容易出现偷逃漏税。因此,容易出现对高收入者不征税,而税负主要落在中低收入者身上,不仅没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出现“逆征收”情况,加大收入的差距。

2.信息化管理不健全,缺乏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当前各地区自己花费人力物力建立个人所得税信息系统,而全国性的联网仍然没有建立起来。纳税人没有统一的税号,仍然是在哪里取得收入就在哪里申报。而对于那些自由职业者,如果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纳税,税务机关也很难查证。另外,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是由地方税务局征收,各地很多都使用自行开发的征税软件,个人所得税管理无法实现全国联网,也没法统一。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如海关、工商、银行等缺乏信息交换与信息比对,也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另外,电子报税统一征收系统标准,数字不够准确。

3.税收征收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低,队伍庞大,征税成本高。由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中包含大量个体工商户,税源分散,税额较小,纳税意识淡薄,自行申报率低,给税务机关带来较大的工作量。而由于经费不足、交通通信设备差等原因,对很多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和征收还处在定额定率征收的低级阶段,工作效率低。另外,税收部门的工作人员队伍庞大,而且大部分都并非是税收、财政、会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能力低,加大了税收的征收成本。同时队伍的庞大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办公设备支出,也增加了征税的成本。

4.征管质量不高,逃税现象严重。由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众多,税源隐蔽分散,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多样,税务机关无法监控隐蔽性收入和灰色收入,加上社会整体的纳税意识还很淡薄,因而个人所得税是我国征管难度最大、逃税面最宽的税种。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可操作的个人收入申报法规和个人财产登记核算制度,加之流通中大量的收付交易以现金形式实现,在实践中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制约和保障,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纳税人支付各种应税所得时,还做不到完全严格的扣缴。

5.纳税宣传不够,纳税意识淡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工资薪金阶层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源泉扣缴,纳税人在领取所得时得到的是已经由所属单位财务部门代扣代缴过个人所得税的纯收入,无需再自行缴纳。年应税所得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也想法设法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减免或逃避纳税义务。因此,纳税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意识非常淡薄,应当对其进行宣传和税收征纳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觉纳税的意识。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改革建议

1.建立一套严格完善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减少各种优惠减免措施,增强执法的刚性和严肃性。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法律和税制改革,并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督和管理,鼓励高收入者依法自主申报纳税,健全税务服务,为纳税人节税提供服务和帮助。减少各种优惠减免措施,避免高收入者利用优惠措施达到偷逃税的目的。

2.尽快建立并完善个人所得税信息化建设。(1)推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可以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个人税号,如个人的身份证号,由税务机关联网管理。纳税人的各种收支、纳税情况、社会保险费等都与该税号挂钩。纳税人如不按时缴纳税款或偷逃税的,一经查实,税务机关可以依其情节严重程度修改其信用额度并计入其个人税务档案。(2)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推广计算机在个人所得税管理中的应用,开发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系统平台。税务部门应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内外协作,既要做好与国地税内部的纵向联网,也要做好与海关、工商、银行等部门的横向联网,在切实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另外,应引进精通计算机的高素质人才,对现有干部进行培训,从整体上提高税务干部的信息化办公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住税源,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力度。(3)开发统一软件,建立自我纳税评估机制,提高纳税评估信息采集的质量。根据纳税评估工作的新要求,尽快统一研发全国性的纳税评估软件系统。从而更合理地整合现有的“CTAIS”、“金税工程”等系统,并自动选定评估对象、读取数据、进行数据测算,促进整个纳税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监控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同时,建立自我评估机制,主要实行自我管理,税务机关仅进行简单的监督和检查。对从事金融、演艺等高收入职业的纳税人实行重点监督、重点征管。

3.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税收征管队伍,提高征管人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税收政策法规,充实稽查力度,广收案源信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税收征管队伍,首先需要适当增加专业税务人员,完善税务机构设置。未来的税收征管过程中,除了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外,征管人员也将通过数据库系统掌握更多个人及其家庭收支等隐私情况,要求提高税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4.加大打击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力度,建立个人税收违法与查询系统。在今后的税收征管中应加大对偷逃税的惩罚力度加快建立个人税收违法和查询系统。通过建立个人税收违法和查询系统,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措施公布于众,从而有效加大纳税人偷逃税款的隐形成本。对个人偷税行为,除进行罚款等以上相应的处罚外,甚至应计入个人的税收档案和诚信档案。同时,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纳税,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氛围,将是否诚信纳税确定为在选择交易对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

参考文献

[1]潘孝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效率评价与改进[J].财政经济研究.2011(2)

[2]周优.澳大利亚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涉外税务.2009(1)

[3]刘晓凤.“金砖四国”个人所得税比较分析[J].涉外税务.2009(10)

[4]华雅琴,张志忠.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转轨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J].涉外税务.2009(10)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3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改善民生,客观分析财税工作形势,明确财源建设着力方向,落实财源建设政策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前段时间,省政府召开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财税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长林同志就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财源建设奖励政策作了说明,国税、地税就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同。下面,就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财源建设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市财税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财税质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财政实力、财源后劲、调节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仍然还有很大潜力。

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比2005年增收××亿元,增长×××,完成年初预算的×××。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全年超过预期目标大有希望。第二,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税源,地税型产业和骨干税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贡献率达×××。济钢、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税源的中流砥柱,对全市财政收入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县域税收占全市税收半壁江山,章丘、历下、历城、市中等县(市)区税收收入超过5亿,增幅均超过×××,历下今年有望超过12亿。第三,税源结构更趋合理。2006年,金融、房地产、钢铁、烟草工业和机械五大行业交税占全市重点纳税人的×××,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机械、贸易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增幅较大,均超过×××,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支撑作用逐步增强,2006年分别占整个税收的×××、×××、××0×××,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综合效益。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纳税人,向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差距和潜力主要有:一是财政实力还需增强。我市财政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内与青岛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个百分点,居第16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二是税收比重有待提高。2006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岛(×××)、莱芜(×××)等市相比差距较大,低于国内许多省会城市×××左右的比重。三是税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纳税大户,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力对地方财政支撑力较弱,市属企业财政贡献小于中央和省级企业;许多建成的工业项目尚未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第三产业一些优势行业税收贡献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种过于集中的税源结构,特别是过分依赖资源型行业,遇到宏观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将会引起我市财政收入大幅波动,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财源建设仍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差、收入总量低,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保平衡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财源建设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财源建设的潜力和压力。我们要正视困难和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勇于挖潜,广植财源,推进全市财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的着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税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依法科学征管,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财政增长建立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事关结构升级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显著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市金融业无论从增长率还是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都表现出强劲势头。金融业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依赖小、产出大,聚集财富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外部性极强,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取向,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增长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实现规模实力、质量效益、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四个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显著提升园区承载力,培育高聚集度产业区,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互补和协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发展、巩固、壮大骨干财源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植后续财源,形成多元化财源结构,分散财政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空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业平等获得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外部广阔市场。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财源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投资、金融、财税、外经外贸、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贫困县区适度的政策倾斜,营造县区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县区后发优势。通过做扎实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更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提升县域经济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县域财政做大做强。(

三、完善和落实财源建设的激励政策

会上印发了我市加强财源建设意见以及财政局出台的实施细则,长林同志也作了说明。会前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研究论证,会后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的来说,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导向明确。《意见》围绕保障科学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鼓励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鼓励财源质量提升。针对县域财源建设、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源贡献大户、财政困难县区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加快提升我市财税结构和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个导向,就是财源建设的方向,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万元专门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预算安排,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奖励,一次性补助×××万元—200×××万元,这个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财源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和动态增幅,相应调整扶持奖励幅度和分类补助标准,奖励幅度从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实。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意见》从组织实施、实施细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都作了扎实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治税部门责任,对支持政策作了详细分解,对奖励条件、标准、幅度作了明确规定,奖励面涵盖县区、部门、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特别要求县(市)区要把专项扶持资金纳入预算,体现出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征管,依法治税

财税部门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等骨干税源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力度;严格税收执法,严肃征管纪律,强化税务稽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在抓好内资企业税源控管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对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税。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抓好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强化税源管理,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防治税源流失;完善税务稽查工作机制,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发挥财税信息化功能,通过强化纳税评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综合治税成果,完善协税配合制度,加大区片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

(二)严格非税收入征收。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既不准乱收,也不准该收不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适应财税、资金管理新形势,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按照“成熟一个,规范一个,重点突破”原则,把所有应当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田开发整理,也要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权益。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费征管,努力变资源为财源,增强支持发展调控能力。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4篇

位于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的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近期屡有国企领导被叫至此进行谈话,就企业纳税问题进行磋商――这是今年4月以来全国范围税收大检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税收大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税收征管。

加强税收征管,是因为财政收入大幅滑坡,离2009年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在国家税务总局今年4月下发的检查通知中,要求“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以“确保2009年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

中国政府提出2009年GDP、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保八”的目标,同时确定了全国税收收入增长8.2%、中央税收收入增长9.2%的目标,即全国税收收入需增加4450多亿元,中央税收收入需增加近2840亿元。然而,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反而下降10.3%,上半年同比下降6%。鉴于近几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完成税收指标的压力还比较大,后几个月的稽查力度可能会更大。

加强税收征管合法合理,本来无可厚非,只是在经济艰难爬坡之际,此举无疑令企业感到负担沉重。在今年8月财政部召集央企负责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会议主题本来是讨论企业改制、经营方式改变和结构调整,结果参会者反映最强烈的却是对加强税收征管的意见。

有此同感的当然不只是央企。全国范围的税收大检查,范围涉及中国19个税种中的12个,甚至包括餐饮、美容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并分别详细提出了加强税收征管的要点和要求。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上述做法也存在颇多争议。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认为,这种做法“起到的是紧缩效应,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违背,财税部门不应该把财税收入作为任务指标,而应通过发债来解决赤字问题”。亦有专业人士称,目前的做法是强行投资、强行收税、强行循环,经济运行绷得非常紧。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边在扩张支出,另一边在加大征收的力度,总效果是什么呢?”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事实上,由于这种“政策层面扩张、执行过程收紧”的特点,2009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被打了很大折扣。

“加强征管”由来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措施为“扩张政府投资、减免政府税费”,中央财政发行赤字7500亿元,公共投资增加4875亿元,中央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供地方政府配套投向中央“4万亿”投资项目。此外,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今年9月9日称)――采取减免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方式,有效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预计2009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将减少财政收入约5500亿元。

“增支减税”两大手段,一方面扩张政府投资直接拉动经济,另一方面减免税费鼓励社会投资和消费,看似起双管齐下之效,但不幸的是,这两方面本身就存在矛盾:减免政府税费减少财政收入,扩张政府投资又需增加收入。解决矛盾的办法之一,是通过发债来筹集资金,而不是通过增加一般预算收入来解决。

障碍在于,中国政府今年的赤字率已接近3%。中国政府虽无类似欧盟成员国3%的赤字率约束,但无论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还是当前,中央政府都力求赤字率不突破3%。

今年前九个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绩是,中央财政下拨三批新增投资共计2800亿元,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也已发行完毕。在其拉动之下,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极为强劲,经济增长8%几无悬念,财政收入增长8%的任务则面临重压。

今年1月,全国财政收入猛降17.1%,直到5月单月收入才转为正增长。前七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0672亿元,比2008年同期还减少约210亿元。

各种迹象表明,政府并不打算扩大2009年的预算赤字规模,因此,加强税收征管,全力保证财政收入“保八”目标,成为财政部门的优先选择。一方面在政策上进行结构性减税,另一方面以“加强税收征管”为名的全国大检查便拉开帷幕。税收检查本是税务部门每年的常规工作,也是国际惯例,但此时被赋予了额外的职责。被检查企业普遍反映,“今年的力度明显比往年大得多”。

8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6.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更激增51.2%,税收检查功不可没。前八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长2.6%,首次由负转正,但要达到全年增长8.2%的目标,则后四个月要完成20320亿元,月均增长22.5%。

有专家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并非线性相关。在经济上升期间,税收增速是经济增速的近2倍,但经济增幅下降时,税收下降也更快。因此,如果参照过往经验,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8%,税收实际增长也就能达到4%-5%。而且,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中,税收含量很低。

继4月下发通知之后,7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又印发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提出了20项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管户清查”和“加强专业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管理”,加强税收征管随之开始“全面开花”。

据悉,下半年仅国税总局稽查局的任务指标就从700亿元提高到1000亿元,而其去年全年征缴补税不过1200多亿元。

按国税总局的安排,今年4月至7月之间,重点是大企业集团“自查”。由国税总局稽查局统一部署,进行了两批大型企业集团税收自查,第一批确定了银行、保险、通信、发电和石油化工五个行业24户大型企业集团,自查年限为2005年至2007年三个年度;第二批确定了36户大型企业集团,行业更为广泛,自查年限为2005年至2008年四个年度。为此,国家税务总局还专门制定了近1.5万字的“税务自查提纲”。

税收自查,就是让企业自行检查,在过去几个年度,有哪些税收违法问题及应缴未缴税款金额等情况,并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缴纳税款,调整有关账务。自查结束后,9月进入稽查阶段,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对企业进行检查。

安永税务部合伙人田雯琦称,今年的税务检查和往年有所不同,往年少数案例中应用了全国联查的方式,但该方式在今年被普遍采用,即全国各税务分局统一行动、统一调配。一旦发现某公司一地的机构有税收问题,其他各地的税务分局都将开始对该公司在国内所有机构的联查。这一力度无疑比往年大了许多。

自查是给企业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如果有问题或偷漏税,一般在下一年年报中自行调整回来即可,但如果税务部门对企业的表现不满则要稽查。稽查不仅涉及企业声誉,且罚款力度很大。一位资深大型保险公司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此中差别,“关键看态度。很多问题是企业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税务局管理得比以前严格了。”

国税总局还出台了一些严格规范企业经营情况的文件,如规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单一生产企业如果报亏损,就需要提交同期资料,但同期资料准备起来成本非常大,很多企业不具备这个能力,只好选择补税。一位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称,这一制度在世界上都算是最严苛的一类。

有些地方税务部门确定的任务指标和采取的方式更为直接,如青海国税局要求,将查补率达到1.5%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2009年稽查工作目标考核项目,并且“加大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稽查威慑力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使全年处罚率达到20%以上”。南方某省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也告诉《财经》记者,地方稽查局很多是带着任务指标去入户检查的。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也表示,感觉地方稽查局的执行力度比国税总局的要求大一些。

减税不减负

此前,财政部称结构减税政策将减轻税负5500亿元,但实际减税效果并没有如此显著。

这两年带来减税效果最大的政策有两项:一是通过企业所得税改革,企业所得税“两法合一”,法定税率从33%降至25%;二是通过增值税转型,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此外,配合以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等政策。税务部门一位资深人士称,今年的减税措施的实际减税额度,要低于理论上的减税值。以增值税为例,只有企业投资设备了,才能从中受益,但在今年产能过剩、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不会扩大设备投资,因此增值税转型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少减税收益。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很多优惠政策的实施还存在滞后现象,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在全国尚未完成,企业纳税人并未从中得到应得的实际好处;而在税收还没有充分减下来的情况下,税收征管提出“应收尽收”,会给企业造成税收负担增加的现象。

在结构性减税之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增值税税率为17%,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最高边际税率为4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总体税负水平在世界处于偏高位置。刘桓指出,这和当时国家整体征管水平比较低有关系。“比如过去说是征收33%,能征到20%收入就不错了。” 这种“宽打窄用”,以高税率来弥补低征管率的做法,正是根据时代情况作出的决定。

而目前,中国税收征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人员素质、征收方法都已今非昔比,绝大多数税种都已能实现网上申报,税务系统更可以做到与企业联网,随时核查相关信息。在征管率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税负严格要求,企业自然会有负担加重的感受。

于是,税收的严格程度便成了税务人员手中的“自由尺”。经济较好的时期,不必一丝不苟地做到“应收尽收”,便可完成税收任务;但一旦经济形势逆转,征管率与法定税负之间的弹性便凸显出来。

一位接近国税总局的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把‘螺丝扣’往紧拧一拧,不一定没理。这就叫‘应收尽收’,也不一定收了过头税。但和松的年份比,企业是看自己纳税的绝对额,它当然感觉,你在使劲,甚至是收过头税。”

国家税务总局在《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确保完成今年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而一旦作为任务指标,在执行中就容易偏离“依法纳税、依法征税”的本意。同时,税务工作人员个体的自由裁量权,也有可能使得执行之中出现问题。

据田雯琦介绍,2008年税务稽查共立案174起,结案152起,共补税超过12亿元。她估计,今年稽查立案数量可能会是去年的2倍。

对于减税和加强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国税总局前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许善达称,如果认为税负过重,应该调整完善税收制度和政策进行减负,但不能以此为理由要求放松征管。税收征管就是要严格按照税法执行,是否“合法”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否“合理”则是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看法。

此次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企业利润增长和企业所得税增幅对比中可见一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八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0.6%。而据财政部数据,同期的企业所得税累计同比增速仅下降2.9%。企业利润下降幅度是企业所得税下降幅度的3倍多。

另一项数据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据财政部企业司披露的数据,今年前八个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下降19.6%,下降幅度也超过企业所得税降幅6倍多。

进行税收自查和稽查的两批大企业集团中,多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应对危机时能获得更多来自政府的资源输送,比如承接政府投资项目较多,易于获得银行贷款,易于获得税收优惠,得到政府技术创新支持,以及从产业振兴计划中受益,等等,可部分“对冲”税收自查和稽查补交税款对经营的影响。

而对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以上资源的机会和能力非常有限。在国际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补交前几年的税款,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专家组组长倪红日认为,中国的GDP增长和税收增长,的确有一个乘数效应。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很大,2009年来自贸易的税收下降很快,出口退税又多次提高,两头挤压,导致税收下降幅度比经济增长下降幅度更大。所以,今年的税收增速低于经济增速是正常的。

刘桓认为,税收征管应该“不为指标、讲求实效,追求经济效果”,仅仅靠加强对企业征税、由政府投资未必是惟一途径,给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必要的,让企业把更多的钱用于生产发展、用于消费,产生和政府的刺激作用相辅相成的作用。

何须偏走“独木桥”

另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财政部门一再强调,完成2009年财政收入任务异常艰巨,支出压力很大。但同时,政府在央行的存款依然处于高位。2009年8月末,政府在央行的存款余额接近2.9万亿元,为年内最高。

3月,各级政府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较快,在央行的政府存款为年内最低,但也接近1.6万亿元。而7月政府存款比6月增加3000多亿元,这和7月税收自查结束、大企业集团补缴税款,以及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拨付进度放缓等情况一致。8月,财政存款余额又比7月增加1600多亿元。另一个因素是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也会带来政府存款的增加。

近年来,在央行的政府存款常年保持较高水平,而且“芝麻开花节节高”,存款规模逐年攀升,即便在金融危机恶化的2008年,虽然政府在四季度即开始扩张投资,但12月末,政府存款余额依然接近1.7万亿元,远超“4万亿”计划中央政府承诺的两年多投入的1.18万亿元。

对于政府存款居高不下,财政部门常从技术层面加以解释,例如,中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推进等。但根本的原因是,每年财政收入增加,而有些支出实际上没有拨付出去,但安排财政支出计划时,没有考虑运用年初国库存款。

在审计署近年来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中,几乎在所有被审计部门中都可找到实例。比如,作为政府预算负责部门的财政部,2008年,该部在编制专项检查费等14个延续项目预算时,只安排使用了这些项目以前年度累计结余资金1.56亿元中的4100多万元,其余结余资金1.15亿元未作安排。

再如,2008年,财政部安排的21个项目年末结余6100多万元,平均资金结余率达47%;2005年以前财政部机关预算中,财政事业费基本支出累计结余,仍有1.67亿元未纳入预算安排。

以上做法,近年来在政府各部门比比皆是,且“屡审屡犯”。细查历年预算审计结果,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万亿元财政资金“趴”在央行国库,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源(实质是来自企业和国民的资源)。

大量政府存款滞留央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类同于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对市场流动性具有收缩效应。而且政府收入,多来自市场中最有活力和效率的经济主体。

这就需要考量,2009年不扩大赤字规模,也不用超过常年的“税收征管”力度,难道就找不到完成预算的方式?既然政府在央行存有大笔现金,为何非要去向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企业和个人汲取?

此外,必须完成预算收入的压力,本质是来自预算支出的需求。应对经济危机导致的政府收入下降,常规政策选择之一是压缩政府支出,主要是行政性支出。因此,削减政府的行政性支出,也是缓解财政收入下降压力的举措。

据财政部综合司研究报告《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建设节约性政府》中的数据,1978年至2006年,中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年均增长19.3%,明显高于同期财政支出13.7%和GDP现价15.6%的年均增速。2003年至2006年,行政管理费支出年均增长17%,仍快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16%的增速。

中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4.7%提高到2006年的18.3%。可见,中国政府降低行政性支出的空间很大。

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张木生说,目前政府公车超过了400万辆,每年运行费用达几千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甚至大学等,在北京的办事处达到1.7万多家,还有数量庞大的政府部门的“星级培训中心”。“把这些处理处理,轻而易举就可以搞个四五千亿元,用不着伤筋动骨,还要去查什么美容美发店。”

除了调整既有财政存量资源的分配格局,也可以从增量找到解决办法。

比如,政府称要推进资源税的改革,即扩大资源税的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此项改革,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符合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可带来财政收入增加。但这项较为简单的税收改革,2006年就已经准备好了方案的改革,迟至今日仍未推出。

此外,中央早已确定了物业税(房地产税)的改革目标,出台保有环节征收的物业税,对完善中国财税体制意义重大,可为地方政府建立规范稳定的收入机制。但近几年,政府频繁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政策,以期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但对出台物业税这项利于长远的改革,推进却非常缓慢。

目前,政府依然强调“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经济增速加快势头已愈加明显。对经济危机恶化时的“救急”政策进行调整,应是必然。首要的是那些为应对危机、但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利的政策应当“归位”,比如,多次不计成本提高的出口退税,成为2009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其对促进出口的效果有限,反而占用了政府促进国内需求的财力。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19-02

一、前言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主要表现为:难征收、难管理、难查处。再加上缺乏针对性的征收手段,征收力量不足、征收流程不规范、惩处力度薄弱等问题,导致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开展不顺利,诸多税款流失。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采取“自行申报与代扣代缴相结合”方式,以代扣代缴方法为主。虽然税法明确规定单位及个人有义务支付个人所得税,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存在层层阻碍。再有,采取自行申报方式,很少有纳税人能够主动到征管局自觉申报纳税,而税务机关苦于证据不足的限制,增加了征收难度。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个人申报税款意识薄弱

过去,我国城镇居民职工仅能获得低水平的工资,普通老百姓无需缴纳任何税费,因此个人缴纳税款的意识不强,不了解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导致偷税、漏税、逃税问题频繁发生,个人收入不主动申报和申报不实问题非常严重。另外,我国针对个人所得税实行自行申报策略,但是税务部门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支持,如没有专门的税收稽查手段,没有指定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导致税务机关难以掌握个人收入情况,无法获取有关个人财产的准确信息,为纳税人逃税提供了便利。

(二)代扣代缴难以落实

虽然我国税法明确规定,所有支付应税收入的单位及个人都应遵循缴纳税款的义务,并且执行代扣代缴模式,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代扣代缴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很多单位帮助员工隐瞒真实收入或者将收入分散化处理,以逃避税法规定的起征点,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的目的。再有,由于每月代扣代缴税款的工作量大、计算过程复杂,很多单位不重视该项工作,甚至财务人员对该项工作较为抵触,认为征税工作与自己无关,造成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难以推进,大量所得税流失。

(三)税收征管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我国税务总局已经提出针对高收入行业及高收入个人实施建档管理,为征收个人所得税收集数据、整理信息,但是目前建档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仅能对个人基础资料进行管理,资料信息的利用率较低;另外,由于当前征管体制的局限性因素较多,难以传递真实、完整的征管信息,纳税人信息资料的跨区域管理难度较大,甚至各级税务部门都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难以约束纳税人,影响了征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个人收入透明度低

由于个人收入的来源众多,给核实真实收入工作带来难度。由于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均大幅提高,并且个人收入来源除了基本工资收入以外,还可获得更多的兼职收入、劳务收入、稿酬收入、房屋出租收入以及其他投资收入等,这些收入既有现金形式,也有有价证券收入形式、实物收入形式等,并且收入的时间不定,这些都造成税务机关难以把握个人真实收入。

(五)偷税漏税惩处力度不足

当前,在我国现有的《税收征管法》中,针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界定不清,给管理工作带来弊端。例如,纳税人获得收入后将其长期挂在往来账户中却不结转,难以界定这是纳税人的有意行为还是无意行为,税务执法机关开展工作较为尴尬。由于税法针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不强,没有对违法者起到震慑性作用,不能约束纳税人自觉守法行为,造成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因此,个人偷税漏税行为的犯罪成本较低,难以在社会形成良好的自觉纳税环境氛围。

三、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引导公民加强缴税意识

首先,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公民纳税意识,广泛宣传纳税政策,定期举办免费的纳税人培训讲座,让依法纳税观念深入人心;通过有奖征文、电视竞赛、公益广告、新闻会、热线电话等渠道,为公民提供免费的税务政策咨询服务,让公民了解税款计算方法、缴纳模式以及纳税义务等;其次,将“社会约束”手段用于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中,包括法律约束、政策约束、道德约束等多重策略,引导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坚持“执法懂法、知荣知耻”,追崇道德文明,当全社会形成了守法律、重道德的风尚,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必将水到渠成;再有,将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与个人评定职称、评选先进、升迁职位等切身利益相关,完善纳税评价体系,以此规范纳税人的行为。

(二)制定统一的纳税征管标准

为了做好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必须设定统一的征管标准,以表现公平性。其一,采取混合所得税制度模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以分类型所得税制度为主,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直接过渡为综合所得税制度的机会不成熟,因此建议采取混合所得税制度,即针对具有一次性、不固定性特征的收入,采取分类征管;针对具有常态性、固定性特征的收入,采取综合所得税征管。其二,科学调研,设计合理的征税起点,可考虑以家庭为单位设计起征点,综合分析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征收所得税的依据。其三,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实行区别性的征税方法,例如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考虑到生活成本问题,可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其四,划分不同的税率档次,从七级税率简化为五级税率,提高运行效率。

(三)落实税款代扣代缴制度

首先,要求各单位重视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积极配合,明确自身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对于不配合、不按照规定执行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需要根据税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起到震慑性作用;同样,对于积极配合代扣代缴工作,协助开展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单位,可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税收免检优惠政策,并适当支付手续费。其次,针对各个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工作的人员,由税务机关指定专人进行业务培训,采取定期组织、分批组织的模式,要求各单位的管理人员加强对该项工作重视,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专业辅导与训练,确保代扣代缴工作负责人能够随时关注国家的税收政策变化,提高专业核算水平,保证代扣代缴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通过税务部门的官方网站向各单位宣传最新税收政策,解答疑难问题,扫清代扣代缴工作的阻碍。

(四)加大个人收入监控力度

首先,针对个人建立支付申报制度,加强税务机关与司法部门、工商部门、银行等合作关系,实现信息资料共享,尤其要求银行、保险等单位配合税务机关定期报送个人支付情况,从源头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管理。其次,建立并推广个人信用制度,落实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例如:在一些特殊的经济活动中要求纳税人使用信用卡,是监督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落实征收征管策略的根本保障;按照先城市、再农村的顺序,全面落实信用卡支付形式,推动我国工资福利管理体系的改革,将工资收入以货币形式呈现,落实集中支付制度。再有,将公民身份证号码与纳税号码终身绑定,实施不动产实名制、金融资产实名制,同时税务机关也要加快电子信息化办公进度,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网获取信息,要求个人实行买卖债券、不动产及股票等交易活动时,登记身份证号码,以便税务机关掌握个人收入情况,为征收个人所得税提供信息支持。

(五)征管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

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计算机联网,完善征收系统;针对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软件,保证软件功能齐全、安全可靠,能够满足个人所得税申报、征收、稽查等多项工作要求;在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低效率的手工操作方法,提高了税收登记、申报、征收、管理等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实现全方位监控税收业务的目标。另外,通过计算机技术还可构建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处理系统及稽核系统,实现各单位、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包括纳税人的个人档案、缴税情况、个人收入水平等,进行实时跟踪监控;在经济发达地区,实现网上申报与税银联网,提高征管工作效率,降低征管成本,实现征管工作质的变化。

(六)重罚偷税漏税行为

想要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自觉纳税,仅有思想教育远远不足,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对违法行为严厉惩处,提高犯罪成本,才能保证税收征管工作的进行。从我国现有的税收征管法律规定来看,针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采取的处理措施,主要为补缴或者对少缴税款部分处于五倍以下罚款处理,以“查补”为主,处罚手段较轻,导致个人偷税漏税行为猖獗。另外,在税收工作执法中,没有明确提出处罚的标准与下限,这就给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留有极大的操作空间,税务工作人员对于“罚与不罚”拥有极大自由裁量权,常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纳税人抱有侥幸心理。因此,对于偷税漏税行为,我国要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将逃税行为惩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处理,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提高偷税漏税的成本,并且对社会公众人物的偷税漏税行为予以曝光,体现税法的严肃性、不可侵犯性,规范依法纳税行为。

四、结语

由上可见,个人所得税是我国重要税种之一,在调节个人收入水平、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公民缴纳税款意识不强,征收手段落实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征管制度等,阻碍了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进行。因此,我国应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工作的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民意识到“权利与义务对等性”,构建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完善配套设施,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征管效率,减少偷税漏税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3(2):109-119.

[2] 陈文东.论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的转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8):12-17.

[3] 潘孝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效率评价与改进[J]. 税收经济研究,2011(2):60-64.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6篇

今天,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这里召开全县财税工作会议,总结去年的财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财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找准差距,找出重点,找明方向,认真部署后八个月的财税工作任务。会议既是一次分析会,又是一次动员会。大家务必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完成财政收入“双过半”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突破五亿元。刚才,何英、文荣、天良同志就本部门工作分别作了发言,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

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财政收入“两年翻番”目标任务,过去的一年。狠抓征管,强化调度,财税各项工作可圈可点。

收入结构优化,1财政收入高位增长。财政总量壮大。

实现了一个纵向超越”和“两个横向进位”全年财政收入达到3.3亿元,一是增长速度上。比2006年增收1.07亿元;比2005年增收1.7亿元,完成了两年翻番”目标,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纵向超越”增长速度和增长绝对值均名列全市各县(区)首位,荣获全市财政收入综合考评第一名,财政收入总额在全省各县(区)名列第41位,较上年前移6位,实现了全市、全省范围的两个横向进位”

实现了两个比重”上升。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二是收入结构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上年的6.6%上升为8%提高1.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2.7%上升为77.1%提高4.4个百分点。

实现了三大产业板块的主导地位。工业、物流业、房地产业三大板块优势明显,三是税源构成上。三大板块总计完成税收2.2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7.2%占税收收入的87.2%其中:工业收入8489万元,物流业收入5052万元,房地产业收入8656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8.5%44.3%167%

可用财力充裕,2财政资金调度及时。保障能力提高。

自去年实施的人均5000元津补贴增支623万元,一是县乡两级人员工资足额到位。自2006年7月份以来的18个月调资增支5610万元。第13个月的奖励工资314万元全部予以兑现。二是部门综合预算中按新标准安排公用经费2033万元,小车燃修费344万元足额拨付到位,公检法系统人均公用经费水平全部达标,切实保障了县乡两级政权机构的稳定运转。三是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约4200万元全部按进度要求拨付到位;三保一金”中除乡镇住房公积金外,其余部分约1530万元也全部代扣代缴到位,缺口部分由财政预算进行全额托底;安排财政补困资金310万元,较上年增加190万元,较好地保障了农林水、中医院、县医院等财力弱势单位的运转经费。四是及时调度国库资金,拨付上级专项指标2.1亿元,拨付率达94%今年3月底止,财政“三级帐户”资金余额累计达4.41亿元。五是经济建设投入加大,完成财政总支出7.68亿元,其中“两区”建设资金1.95亿元,成功地启动了十八项”重点工程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建设。财政投入的加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财政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征收目标明确,3财税征管手段加强。激励措施得力。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工业税收。狠抓招商引资,税收收入方面。完成了恒安二期扩建工程,启动了渊山岗板块和创业园板块的建设,引进了海润陶瓷、永康机电、海裕金属、慧能金属等大型投资项目;突出财政扶持,千方百计促进鑫源、慧能两家大型铜材的扩大再生产;探索科伦、施美等制药行业实行总部经济的措施和办法。为去年的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也为今年财政收入过五亿元大关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突出物流业税收。深化调研和强化调度的基础上,对全县物流企业和物流税收奖励机制进行了整合与完善,加大了奖励扶持力度,启动了物流中心建设,全县物流企业达到15家,运输总吨位超过10000吨。三是突出房地产业税收。完善了征管模式,拨出40多万元资金购置一体化软件。全面兑现了优惠政策和优惠合同,大力开展三项治理整顿。对32户主要楼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税收清理,追缴资金2500万元;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土地非法交易集中整治,共清理非法私建户470户,私建面积16万平方米,追缴土地出让金2645万元;对私人非法开发房地产项目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清理,共查出非法开发项目23个,非法占地1.13万平方米,非法建筑5.87万平方米,待追缴非税收入2000万元以上。四是突出土地运作。按照“足量收储、适量投放”原则,稳健运作土地收放,收储土地约6100亩,当年实现土地净收益1.28亿元,为历年来最高水平,有力地支持了两区”建设。

加大了三个力度。一是加大了考评奖罚力度,非税收入方面。将非税收入考评纳入财政综合考评范围,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加大了账户管理力度,有效扼制了非税收入体外循环和坐收坐支现象。三是加大了专项整治力度,实现非税收入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乡镇级非税收入实现2556万元,较上年增长21%

强化三项举措。一是对乡镇财政收入实行“七奖一补”共奖励乡镇97万元。二是对进入房地产“一体化”中心的征管部门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奖励”共奖励返还征管部门1311万元。三是对财税三家实行“以奖代补”对财税三家的投入达到1538万元,改革创新机制方面。其中国税部门190万元(不含上级主管部门对口下拨的经费400万元)地税部门624万元,财政部门724万元。仅奖励性质的经费就达到135万元,其中:国税部门奖励40万元,地税部门奖励55万元,财政部门奖励40万元。

二、理性分析形势。

但我更应清醒地看到存在问题和差距,尽管去年的财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为“三个不够”

比全市落后0.1个百分点。二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7.1%比全省落后6.7个百分点,1财政结构不够优。一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8%比全省落后4.2个百分点。比全市落后2.9个百分点。三是去年我县财政收入3.3亿元中,地方财政收入2.26亿元,但剔除各项列支返还的收入0.94亿元后,地方财政收入对可用财力的实际贡献率仅为58.4%

鑫源铜材、慧能金属两家铜材加工福利企业所占税收份额过大。由于福利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2增收后劲不够强。一是工业税收中。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缴纳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二是物流税收中,新的税收政策规定,没有自有车辆的代开票公司不具备开票资格,势必会影响到整个财政收入的进度。三是房地产业税收中,供需市场疲软,房地产开发面积存量过大,商品房库存积压较多,造成税收增长后劲乏力。

收入征管抓得少,3征管力度不够大。一是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大。一些部门领导思想认识不足。经费拨款叫得多;组织收入办法少,困难条件讲得多;任务大局观念少,部门利益争得多;培植财源举措少,互相攀比想法多。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二是调研分析力度不够大。完成收入任务、盘活资金支持“两区”建设方面,财税部门对县委、县政府的参谋作用发挥不够,缺少有价值、有分量、有举措的建议和措施。三是收入征管力度不够大。如去年除福利企业外,工业企业所得税仅完成84万元,与工业大县的地位极不相称。四是部门配合力度不够大。主要是协调联动性差,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行其是不能充分发挥出群策群力、联合征管的强大威力。五是工业总部经济力度不够大。除福利企业、物流企业具有明显的总部经济特征外,对其他工业企业则缺乏有效的总部经济管理措施。

要以清醒的头脑、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姿态,对这些存在问题。沉着应对,加压奋进,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合力,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夯实基础,赢得主动。

三、积极抢抓机遇。全面完成财政收入五亿元的奋斗目标

增长51.5%增收1.7亿元,其中:国税部门要完成1.85亿元,增长72.3%地税部门要完成1.75亿元,增长41.1%财政部门要完成1.4亿元,增长39.9%从今年1-4月份财政收入情况看,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78%占奋斗目标的28.3%离均衡入库相差5.1个百分点,短收2554万元,形势不容乐观。财税三家中只有财政部门组织收入达到均衡入库要求,国、地税部门均未达到尤其是国税部门进度滞后。目前,今年我县财政收入要突破五亿元大关。离财政收入“双过半”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离年底不足8个月,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5亿元和集中财力支持两区建设两大工作目标,科学安排工作计划,强力推进,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

提高认识,1统一思想。努力促进财税征管工作再提速。

切实把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两大工作目标上来,要坚持完成5亿元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不动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既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极为严峻的收入形势和极为严峻的支出压力,更要看到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一系列优势。财政收入方面,基本稳定了两家铜材加工福利企业,引进了海润陶瓷、特色车辆等大型工业项目,完成了恒安二期、科伦药业、回音必药业及雨帆酒精等重点企业的扩改,启动了创业园和渊山岗工业园的建设;储备了充裕的工业和商业建设用地,物流中心、行政中心、文化广场等即将开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大幅度改善。两区”建设筹集资金方面,原来的财政“三级帐户”中有4亿元的资金有待盘活,土地收入下半年可适时推出并集中缴库,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政策条件、资金条件已基本成熟等等。以上种种优势必将更加坚定我完成两大工作目标的信心。为此,必须强化三个观念:一要强化任务至上观念,推进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工作,确保在全市各县(区)排位迅速前移。二要强化时间至上观念,严格按月调度财税进度,双过半”期间,由县政府牵头召集财税三家每十天召开一次财政收入调度会,促进财政收入的良性运行。三要强化效率至上观念,全面盘活财政资金,集中一切可用资金财力投入“两区”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狠抓征管,2突出重点。努力促进税收征管工作再升温。

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要突出三个重点板块的税收征管。要牢牢抓住工业、物流业、房地产业三大增长极的税收不放松。力争三大板块收入达到3.6亿元,较上年增加1.4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2%占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9%一是工业税收力争实现1.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4%较上年增长1倍。要密切关注鑫源、慧能两个铜材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时足额兑现各项税收奖励政策,确保两户企业实现税收8000万元。推进恒安二期、科伦二期、雨帆酒精、高信化工等重点企业的扩改项目,确保老工业企业税收基础的总量不滑坡。促进海润陶瓷等大型新上项目的竣工投产,实现工业税收增量上的新突破。要以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为今年的征管突破口,促进税收服务的同时,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和税源监控力度,力争实现税收管理上的新突破。二是物流业税收力争实现700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3.3%较上年增长38.56%妥善控制物流税收总量规模,使物流税收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和适当的占有份额。加速自有车辆及吨位的整合回流,减少磨合时间、降低税收风险。要严格兑现奖励政策,加速资金返还,用足用活闲置吨位,确保今年的物流税收不滑坡。三是房地产税收力争实现1.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4%较上年增长38.6%要重点抓楼盘清理,继续加大县城37户在建楼盘共14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的税费征管,对存量税收3.1亿元中已实现了税收,要进行全面清理,并足额收缴入库。要妥善抓税收挖潜,结合实际,启动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妥善开征。要强力抓治理整顿,继续加大对非法建筑房地产开发行为的清理整顿,并足额收缴各项欠缴的土地出让金和税费。

如园区工业企业税收、个体工商户税收、房地产业税收等,要完善三个方面的征管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征管机制。对涉及财税三家共同征管范围的税收。要建立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联动机制,防止和杜绝人为设立“部门壁垒”和“部门关卡”尤其要继续完善房地产“一体化”征管模式,全面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二是进一步完善县乡护协税征管机制。加大乡镇烟花鞭炮、粮食加工、采石场、砖瓦窑四种特色行业的税收征管,摸清行业发展和税收征管中存在问题,合理确定税收负担,扶持特色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业的纳税申报制度,国税、地税、财政部门对37户在建楼盘建好项目库,并按项目库的情况进行税收监控。

地税部门要搞好物流产业、邮电金保业、土地增值税的税源分析的专题调研,要搞好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国税部门要搞好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和烟草石油企业税源分析的专题调研。房地产一体化中心要搞好房地产项目库的税源分析调研,非税收入管理局要搞好县乡两级非税收入的专题调研,为政府抓好今年的财政收入工作出谋献策。

加强管理,3深化改革。努力促进财政运行质量再提高。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7篇

“一窗式”管理和“流程再造、业务重组”是对多少年来我们传统税收征收管理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新的经济形势和国税创新、发展的自身需要。“一窗一人一机”,将增值税的纳税申报,金税工程的发票认证、抄报税,全部在一个窗口办结,并进行“票表的稽核”,体现了科技税收理念、效率税收理念、民本税收理念和服务税收理念;而“流程再造、业务重组”是根据我们国税管理工作的实际,将过去税收管理的事务,组成咨询—受理—调查—核批—评估—检查—执行等7个节点的主流程,按照职能导向型向流程导向型重组机构职能,用“点对点”的服务方式切实让纳税人感到事好办,事快办,更加的体现国税管理“操作规范化、岗责明确化、工作高效化”。在新的征管格局下,如何更有效的防止“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现象的发生,本文从如何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实现应税销售收入与应征税金和应征税金与入库税金两个“零距离”的角度出发,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税源管理工作的现状

所谓税源管理简言之就是指对各税种税基的控管,它是做好各项征管工作的基础。它包括对经济运行的管理和税收执法的管理两个方面。税收来源于经济,来源于社会产品价值C+V+M中的国民收入V+M部分,它们又分别构成税制中不同税种的税基。而现代税收理论中对商品流转额的课税税基又涉及全部的社会产品价值C+V+M,这就意味着必须把全部的经济活动纳入税源管理的范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跟踪监控。但这只是理想的目标。

税源管理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对纳税人的管理。因此,对税源的管理离不开对创造和拥有财富的纳税人的管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税源流失,偷税、漏税、骗税、欠税等影响税收收入的情况仍较为普遍,具体表现在:

从税务部门看:

1、由于受管理资源短缺的限制,税源监控管理乏力,纳税申报质量不高。当前,税收监控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控网络不健全。由于税收信息化网络建设步伐滞后,国税与地税、银行、工商等部门联接的全国性信息网络尚未建立,再加之法人支付单位"多头开户"现象普遍和现金结算的大量存在,致使税务机关通过系统外的信息对纳税人收支状况、纳税申报真实程度的监控非常有限。二是监控管理不到位。一方面,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申报、税负、纳税、税源等变化情况没能得到有效监控,申报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偏低,出现了大量低税负、零申报、负申报等异常申报。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发票、税控设备、账簿等税收监控手段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事前和事中的有效监控作用,纳税评估等监控也未完全到位。

2、由于管理的缺位,依法治税还未能真正落实到位。1996年以来,各级税务机关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初步实现了税收的相对集中征收,实现了税收管理从“保姆”式管理向按环节管事的根本转变。但由于新的征管模式取消了专管员管户制度,使许多地方在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中出现了税收管理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税源管理出现缺位和内部岗位、环节间工作衔接不够严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纳税人经营情况深入了解不够,税交多少由企业申报,税务机关主要从纳税资料上进行分析,无法做到对每一户纳税人实行税源监控:二是注重了大户的管理,而忽视了小户及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以致造成漏征漏管增多,税收流失加大。

3、由于缺乏整体的管理监控机制,管理的效能不能充分的体现。虽然税收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税收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公文处理等诸多领域。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征管基础信息普遍存在不完善、不准确等情况,税收征管软件还难以对征管信息进行集中处理、深加工,信息共享程度低,计算机应用于税收征管的功能、作用还相当有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实质并未被大多数基层税务部门充分理解。计算机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其次,税收征管基础资料不规范、不完善,不能为税务管理、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

在从社会和纳税人的角度看:

虽然我们进行广泛的税法知识的宣传和辅导,应该说治税的环境和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有所提高,但偷逃税现象仍较为普遍,税款流失教为严重,每年税务稽查查处的大要案和纳税评功的税款都有相当大的数额,从一个成面反映稽查和评税的效果,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管理上的缺位和企业偷漏税的严重,纳税人不遵从税法要求,不登记,包括不办理工商登记和虽然办理工商登记但不办理税务登记。不申报,包括办理税务登记后不申报纳税和虽曾申报纳税但因种种原因又中止申报纳税。申报不实,零、负申报居高不下,通过各种办法少列收入或多列支出,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利用所谓的“税收筹划”进行虚假的申报。严重干扰了税收秩序的良好运行。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切实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实现两个“零距离”非常必要,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二、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实现两个“零距离”的途径

随着“一窗式”管理和“流程再造、业务重组”的顺利运行,各调查执行分局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加强对所辖地区税源的监控管理,确保应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完成好组织收入任务。

税源管理包括宏观税源管理和微观税源管理两个方面。而各级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主要是对微观税源管理。其?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行为主体和标的物。税收政策的执行主体是纳税人,施行的对象是纳税人生产经营的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为纳税人的收入或支出,收入是生产行为,支出是消费行为。税款收入最终是来自纳税人的收入,意味着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是对纳税人收入的一种转移,是一种经济资源或社会财富的转移。而在现代社会中,税收具有的内在的调节功能使征税的对象不只局限于纳税人的收入,还有纳税人的资产、行为等。因此,对税源的监控就不能只停留在对纳税人的收入上,还要对纳税人的资产、行为实施监控。当然,资产是由收入不断转化积累形成的,因此,需要对纳税人进行动态监控。

同时由于基层税务机关管理缺位,税源不清、监控不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加强税源管理,可使税务机关摸清税源变化状况,分析税源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税种分布、纳税人分布;抓住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调整管理的目标,落实责任,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堵塞税收流失的源头,从根本上治理收入流失的问题。因此,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实现两个“零距离”的途径,应从加强对纳税人管理和税务机关本身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税情监控册》为载体,构建三级税源监控体系。

以《税情监控册》为主要手段的税情监控是镇江国税的特色性工作。税情监控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流程再造理论落实到具体税收工作中的重要的理论补充和手段延伸,是对流程再造的一次完善和提高。在目前征管改革刚刚到位的背景下,做好税情监控工作,加强对税源的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如何用好这本监控册,除了在要做到“二个实”,即真实、务实外,重要的是要突出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真正在落实上发挥监控册应有的效能。结合我们征管工作的实际,要以《税情监控册》为载体,构建税情监控三级体系,强化税源监控,使监控工作做到全面监控,突出重点,抓住异常,及时处理。

1、以责任片、责任人实施一级监控,即零距离监控。税源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每天在发生变化,税源的流动性和可变性大大增强。一级监控是根据所辖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特点,对税源实行全面、细致的监控,其特点是各责任片、责任人掌握自己辖区内纳税人的涉税信息,由点成面,使全地区税源监控不留空白,形成最为严密的税情监控。一级监控要求纳税人信息完整、正确、及时。在实现“零距离”一级税源监控管理方面,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一是明确岗位责任。对所有的一般纳税人按户分配到税源监控管理岗位,并明确和落实监控管理责任。通过把监控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使基层监控管理岗位的工作变得更加明晰、具体、有效。二是动态管理监控。按照《税情监控册》的要求,动态了解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重点掌握对税源变化有影响的各项监控指标。三是监控报告制度。各监控管理人员到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取得动态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检验纳税人申报数据的真实程度,定期写出《分析报告》。四是深入企业。要求责任片人员,要经常深入到企业相关科室,从总体上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相关财务指标;到生产一线去了解生产流程、原材料耗用情况以及实际生产情况;对商业企业,到经营场所了解实际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情况,对其涉税情况必须“一口清”。

2、以分局为责任人实施二级监控,即关键性监控。作为分局一级要对分局所管辖的入库税款前30或50位的企业,以及重点个私企业列入分局一级重点税源档案库。明确分局负责人对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分局领导必须亲自掌握。要经常对这些企业实施“管户制”,对企业生产情况、营销情况、原材料、产品库存等情况要了如指掌。对重点企业监控做到位,基本上确保税情监控总体上到位。对企业采取二级监控中,有助于得到正确性、真实性的信息。这有利于及时摸清收入家底和税源增减变化情况,据此编制税收计划、分析收入增、减变化情况就比较客观、真实,能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增强税收计划编制的科学性,收入分析的真实,从而有效解决以往收入计划编制、分析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机械性,从根本上杜绝“有税后收”现象的发生。

3、在全局实施三级监控,即督察性监控。一是以重点税源监控软件来进行税收预警。以重点税源户的实际销售等相关财务指标、应征税款、实际缴纳等税收数据作为监测指标,及时把握全方位重点税源大户的生产经营和税收的变化发展动态。二是对异常申报户进行纳税评估,通过高平台系统、金税工程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异常数据,确定税源监控目标,下达监控指令,提出具体的监控意见和上报时限。三是对实施税务稽查提供案源。

实行三级税情监控,可以使我们的监控工作有了三个变化:

一是变事后监控为全程监控,采取事前介入,事中管理,事后监督的方法,把监控工作贯穿于企业涉税行为的始终,变被动为主动,使服务、管理、检查等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衔接,产生联动,发挥合力,一方面督促纳税人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依法照章纳税,另一方面税务机关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纳税能力,正确把握税收发展趋势,做到底数清楚,情况准确。

二是变时点监控为动态监控,企业的经营信息瞬息多变,按月、按季的时点监控只能反映企业某一阶段的经营状况、纳税信息等,而动态监控则可以反映企业任一时期的相关信息,较时点监控更加灵活、更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是变表层监控为深层监控,从以往的单纯掌握重点税源户基础信息、纳税数据等情况,转变到建立在纳税能力评估、行业综合水平评估基础上的指标监控。

(二)以现代税收征管体系为依托,建立有效的税源监控网络

税源监控是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功能的体现和作用对象,而征管从收入角度看是掌握税源、把税收从潜在状态转化为实际入库税收的管理过程。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税收征收管理对税收的基本方面具有决定性影响,也是税务部门内部唯一可以控制的方面。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建设基本到位,江苏征管信息系统、金税二期工程、税收信息集中等都已经稳步运行,以现代税收征管体系为依托,建立有效的税源监控网络,实行对税源进行立体监控的条件已经具备。

1、建立税收预警系统,研究微观税源控制方法。

为了建立现代税收征收管理体系、有效地监控税源,应该在全面估算各地区纳税能力,制定征收率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税收预警系统,研究微观税源控制方法。一是开发设计出税源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建立纵向可与各级税务部门联系的征管数据库,横向可与各部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互相交流的反映市场动态的数据库,并科学地将这些信息分类、解释、分析,对相关指标超过设定值的地区、行业、企业及时给予“报警”,充分发挥“团队”管理税源的效应,以便税源管理者比较及时、直观的了解所辖地区的税源变化发展的动态情况。二是建立异常申报的预警系统,这样可以使管理责任人根据日常管理情况和纳税人自查情况,把异常申报纳税人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加强巡查力度,严密监控其发票使用、库存、销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同时,纳税评估人员可根据税源管理责任人的监控情况,确定评估重点,找出管理漏洞,制定管理措施。从而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零、负、低申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建立税款征收入库预警系统,通过对已申报税款的开票、解缴、入库实现全过程的监控,使日常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企业未申报、已开票未入库、在途税款等,以实现应征与入库的“零距离”。

2、发挥“票表比对”效能,实行双向监控体系。

要实现税源管理信息由利用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利用综合信息转变。金税二期工程较好得做到了对增值税发票的“防伪”工作,企业开具发票的信息全部集中在系统中,“一窗式”的管理不仅方便纳税人申报、报税、认证的便捷,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申报信息和金税工程抄、报税的信息可以及时的比对,实行有效的“票表稽核”。从而加强对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监控力度。对两者信息不符的要及时查明原因,并作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重点,从而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3、加快“税银库”联网步伐,实现多渠道监控。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并不意味着只依靠税务部门自身的计算机网络,而应“借水行船”。有必要在统一规范的前提下,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税收信息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税务机关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和联网后所建立的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如对税银库一体化上,要加快联网的步伐,同时,在联网的方式上要通盘考虑,不要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在此基础上实现税收信息与金融、海关、外汇管理、工商管理以及千家万户的企业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和自动交换,提高税收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借助社会网络及银行、电信等部门的计算机系统优势,分别进行网上申报纳税、银行网点申报纳税、电话申报纳税等,使纳税人缴税难的问题得以解决。在目前纳税人资金流难以有效控管、货物流仅靠纳税人自行申报信息又难以掌握真实情况的情况下,只有把纳税人放到行业和产业链中,全方位采集其货物流和部分资金流信息,包括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企业基础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行业信息、产业链信息,以及从行业主管部门、工商、银行、技术监督、海关、统计、审计等职能部门获得的第三方信息,缓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将这些外部信息与企业的纳税申报信息、一窗式管理信息相比对,从而加强对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监控力度。

(三)加强税源管理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体系

完整的税收收入管理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严密的整体。税收收入管理体系不是简单地以组织收人为中心,而是从经济与税收的内在关系出发,利用税收收入预测技术和纳税能力估算结果,制定科学的税收收入计划,利用现代税制、征管体制和综合考核体系,实现税收的宏观调节职能,同时获得税收收入最优化。

一是要建立税收收入预测体系。税收收入预测体系技术在现代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依靠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大型预测模型。对于税收收入预测应建立一套大型动态组合模型。这个组合模型应包括决定税收收入的四类因素:经济因素、税政因素、征管能力因素和征税环境因素。预测目标应包括总目标、分税目标、分地区目标、分行业目标以及动态目标等。

二是要建立税收收入分析体系。对于月度、季度、年度税收收入情况分析,主要是针对本期的收入情况分析收入的特点,收入增、减的主客观原因,完成收入所采取的措施。其分析的基础信息应该是?《税情监控册》以及征管信息系统中的基础信息,而不是凭空捏造,靠个人的主观臆断。

三是以落实“五清”完善“五责”为基础,形成税情监控的责任体系。??市场经济社会最需要“理性精神”,人们必须依靠“理性”思维研究制度建设。提高税源管理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取决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在具备了一定技术手段的前提下,管理就是决定的因素。科学严格、合理合法的管理,可以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强化税源管理就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

(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下的诚信纳税机制,健全税情监控的法律规范。

税收管理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作保障,必须赋予税务机关相应的权力。除正常的管理权和检查权之外,税务机关还应有对企业开设账户、资金往来、对外投资等的知情权,要从立法上赋予银行等金融部门一定的义务,这也是新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网上支付越来越多,必须通过立法形式明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税务部门定期提供纳税人开立账户、资金流动等信息。银行部门要加强对纳税人开户的管理和现金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银行法、现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金融法规制度,严格限制现金交易的额度,超过一定金额的现金提取要问明用途,及时报告税务部门。否则,追究银行部门主管人员和当事人的责任。

建立工商、地税、国税等部门的联合信息交换、同步受理登记等制度,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地税部门、国税部门相互传递信息的具体义务和责任。工商部门在办理开业登记时,应先查阅税务部门对开业申请人以前的纳税资信评估信息,看是否有不良记录,对有不良纳税记录者不予以登记,直至其履行完应纳税义务为止,从法律上使有不良记录者在社会上逐渐无立足之地,从而加大违法者的社会成本。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措施范文第8篇

一、税收成本与税收成本控制的涵义

(一)税收成本的涵义。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它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税收成本。狭义的税收成本又称征收成本,是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广义的税收成本是指征纳税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征税成本指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税成本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耗费。课税负效应主要指政府课税对经济运行和纳税主体决策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扭曲,从而造成超过政府税收收入的额外经济损失。如,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则企业会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材料投入和劳务投入比例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税负,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本文所用的税收成本是广义税收成本。

(二)税收成本控制的涵义。税收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影响税收成本的要素进行改革、完善,使实际的税收成本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的税收成本,最终实现提高税收效率目的的过程。税收的效率高低要通过税收成本率来衡量。税收成本率=税收成本/税收收入×100%,税收成本率越高说明税收的效率越低,反之,税收成本率越低税收效率越高。从税收成本率公式可以分析出提高税收效率的两种方法:第一,扩大分母数值,即增加税收收入;第二,降低税收成本。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所以税收的增加是必然,但是随着税收收入的扩大,税收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税收成本增长的速度要大于税收收入增长的速度。所以,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提高税收效率都要对税收成本进行控制。在降低税收成本时不一定要降低税收成本的绝对数额,只要降低了税收成本的相对数额,就可以实现提高税收效率的目的。

二、控制广义税收成本的措施

从税收成本的定义看,广义税收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控制征收成本、控制纳税成本、控制课税负效应。

(一)征收成本控制

1、制定健全的税收征管原则

(1)依法治税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征管的本质要求,也是税收强制性的具体表现。征管系统的完善与改革必须要坚持依法治税的原则,否则税收征管无法正常运转,会加大无谓的开支。

(2)注重税收实效与监督制约原则。必须从实际出发,职责分明,做到管严、征足、查实的征管目标。对纳税人的经营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确保纳税人自觉纳税,并且要加强税务机构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纳税人廉洁奉公,整体提高征税效率。

(3)节约原则。现代化税收征管,必须严格管理业务流程,对表格、文书格式加以规范、统一,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取得最大的征管效果。

(4)明确征管权限原则。严格执行权限范围内的事项,对于权限外的事项或涉及到权限内的事项,及时与相关机构协商,以最优、最快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免单位之间发生重复作业,浪费资源,提高成本。

2、优化征管程序

(1)确定统一的税务登记号码,加强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缴纳税款。使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对纳税人资料进行核对管理,便于征税和审计,并且目前人力成本正逐年上升,计算机设备价格则普遍下降,从该角度,使用计算机可减少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开支。

(2)开发、完善高水平的征管监控应用系统。把从税务登记的建立、纳税申报的处理、税款的收缴与核销等全面纳入计算机管理,依托计算机对征收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控。

(3)严格规定纳税时间和地点。纳税人必须在纳税日期内按规定到指定的税务征收机关缴纳税款。如果延期未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应责令其尽快补交税款,并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责罚。

(4)加强对纳税行为的审计,建立人机结合的稽查系统。完善的服务和有效的监控,取决于稽查与稽核的力度和质量。由此应加强对日常纳税行为的稽查,加强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利用计算机采集储存的内外部信息,选择必要的指标进行纵横对比分析,筛选出纳税异常单位,对其进行严格的稽查。

3、强化税收成本意识,建立与完善征税成本核算制度。控制税收成本,首先,要树立并强化税收成本观念。采取一项税收政策或措施,如果其代价即税收成本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应当考虑取舍;在设立税务机构时,如果成本占收入比重过高,就应当考虑停止设立或撤销;在人员配备上,如果税务人员增加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就应考虑减少人员。其次,应尽快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税收成本核算制度,明确税收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管理责任等内容,规范税收行政经费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把预算会计和税收会计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税收成本与效益问题。税务机关要定期对征税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向政府报告,并向纳税人公开。对非资金性耗费和纳税人耗费也应进行调查并加以估算。

4、完善税务人员考核机制。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是行为和行为激励的基础。并由此得出一个公式:工作绩效=能力×动机激发。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在税收管理活动中,我们有必要应用行为科学理论进行管理,去了解人的行为动机、强化人的动机、改进人的行为,使之朝着达到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根据税收工作的特点,对税务人员可以采用绩效考评法。具体考评方法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对量化指标,如收入任务、税款准时入库率、错漏率、压欠率、检查率等实行客观评价法;二是对难以定量分析的工作,如执行政策、制度建设、工作态度等实行主观评价法。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直接上级评价、下级评价、纳税人评价等,以考评结果作为奖励和惩罚的基础。另外,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的激励方法一般以负强化为主,即以限制偷漏税等行为的方法来保持依法纳税行为。

(二)纳税成本控制

1、适当减少税务行为。税收的征收流程为申报――纳税――核实征收――税务稽查。如果采用了税务则征收流程变为委托――申报――核实征收――税务稽查。税务是一种自愿的、有偿的服务,属于中介机构的行为。所以,在纳税过程中,尽量减少税务行为的发生,可以降低纳税成本。

2、构建新型纳税服务体系。新型的纳税服务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纳税人广泛参与税收立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反映纳税人的意志,才能够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税收制度,这样的税收法规才容易为纳税人所接受;开展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服务制度,让纳税人能够便利、快捷、经济地进行纳税,从而减少其纳税成本;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与咨询服务,让纳税人充分了解税法与政策,提高人们对税法的认知程度与遵从度,从而在量上减少偷税、骗税的行为。

(三)课税负效应控制

1、税收负效应产生原因及影响。我国的税收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税收优惠造成的。从纳税人角度看,由于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并且优惠措施变动频繁,使得纳税人难以理解,纳税人想要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时常要请教一些专家,这使得纳税人耗费额外的时间与金钱,产生负效应,增加成本。从政府角度看,税收优惠的成本很高。一是税收优惠政策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在保持财政均衡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的减少必然意味着财政投资的减少。二是使税法的执行复杂化。大量的优惠措施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如支持特定的工业、增加出口、开发边远地区、促进技术转让等而产生的,加上在设计和结构上变化相当快,税务部门的审计人员有时不知有哪些优惠措施适用于企业,容易引起审计上的争议。还有一些公司在免税期内不填写纳税申报表,或者送空表了事,这些行为给免税期后的申报审核造成了困难。

2、课税负效应控制方法

第一,税收优惠方式应由单一向多样转变,由直接减免向间接减免转变。政府不仅要以折旧、利息等方面的税收处理办法来对投资进行不明显的鼓励,而且也应采取一些明显的税收鼓励措施,包括免税、税收扣除、税收抵免或为帮助特定行业、地区中的特殊组织或活动而设计的专门税收减免。目前,许多国家已逐渐减少了直接减免的份额,越来越多地使用了税收信贷、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等成本较低的间接减免方式。

第二,税收优惠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突出的重点,从区域性优惠向产业性优惠转变。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区域性优惠和其他一些带有明显歧视性的优惠;另一方面,要根据政府产业政策目标,对战略产业特别减税,使经济结构发生预期变化,促使劳动与能源密集工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