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思想政治逻辑与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7-02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宗旨是要学生学会思维。为此,教学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基本思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教师的创造型设计来创造性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熟练应用各种课堂教学技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近六成的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不感兴趣,近两成的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一般,与其它学科一样。这八成学生都反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教与学严重脱钩,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推理的严谨性、结论的针对性、思维的逻辑性等特点,知识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导致学生越学越差,越学越怕,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往往成了无效教学。
怎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要求呢?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智与能的增长和获得是由其心理的学习意向即注意、动机、意志来支配的,它们是学习的动力”。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注意是学习与记忆产生的前提,本文就我自身的研究探讨和多年实践,谈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艺方面的几点做法:
1 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从具体形象记忆为主向以抽象材料的记忆为主过渡,心理已经从幼稚趋向于半成熟,但因自身自控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深,容易引发阶段性疲劳,注意力不稳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实验情景、形象情景、问题情景、故事情景、对比情景、音乐情景以及寓言、笑话、名言、漫画等,通过具体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撞击学生思维,使枯燥的课堂活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如我在讲到《经济生活》财政收入内容的时候,为了撞击学生的思维,我问学生:“财政收入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有的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越多越好”,有的学生则回答“越少越好”,我将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辩论,使学生在思考中逐步认识到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综合考虑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需要,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再比如我在讲“诚信原则”内容时,则布置学生收集素材并编成小品,由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及老师的指导,表演起来有声有色,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使课堂生动形象,达到对知识的感悟要求。这种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可以促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2 教师要善于缬取经典案例
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大多数知识学生吸收、掌握和应用较为困难,为此就要用案例进行教学来加以理解和巩固。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经常介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把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也是优势。如我在讲解《生活与哲学》量变与质变关系内容时,就联系了2009年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材料以及“北极熊减肥”的影像资料,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在看完影像资料后,阅读教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我再作适当点拨,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同时,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作为学生更应该从生活中的节水、节电做起,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作出努力。又如我在讲述民族团结原则时,就联系了中日两国在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以及中国为维护国家与日本针锋相对的相关报道,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对维护国家和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一来枯燥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可感、有趣实用的材料,学生自然就会兴趣盎然,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能让学生在思维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能活泼、健康、全面地得到和谐发展,提高整体素质。
3 教师要善于追溯源头活水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正如《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只有对问题深入了解,思考、探索、归纳、总结,在大脑中构建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体系,形成独特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个方面,我的做法是:结合教材的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并指导学生作一些课题探究。如我在进行《文化生活》我们的中华文化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写出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进行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时,联系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海尔集团诚信为本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利用节假日,布置一些探究课题,如《我心中的嫦娥三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年之我见》、《神舟号中的哲学》等,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4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学习的内涵及特点: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它要求学生在一种类似于学习研究的情境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及交流等探究活动,使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提升与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探索研究学习的过程。确立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来定的,我校当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同学在初中时没有认真的学习导致成绩不理想而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就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在作怪,他们认为自己哪个方面都不行,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用“自主探究法”。因为“自主探究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帮助他们慢慢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一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在当地建一个蔬菜超市为话题,如“你希望城市里有一个专营新鲜、健康、绿色的蔬菜超市吗?”、“新鲜、健康、绿色并且经过环保包装的蔬菜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格你能接受吗?”、“你所能承受的心理价位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走进社区,问卷调查当地居民,调查结束后,每组汇总调查材料,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先生的任务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通过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能够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这种教学方法延续下去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宗旨。
总之,只有充分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技艺,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培养合格全面开拓创新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2] 鲁新民.还政治课堂以生活本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9
[3] 孟宪英.巧用活动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3
Searches analyzes the high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technique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思维品质;辩证思维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以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常识等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年龄阶段在身心上有其独特性。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易出现困惑,对家长和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作为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导者要时时关注主体的变化,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度过人生当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经济生活》中的知识有其整体性。整体思维能力强调整体,它要求从一个问题的整体全面分析,挖掘并寻觅整体中关键条件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对象。而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依赖于教学的导向,例如,讲到价格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题:价格呈现的特点是什么?价格为什么呈现多变的特点?价格的变动带来什么影响,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价格变化呢?这些问题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政治生活》通过对政治观、国家观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新教材在每一目的开始都选用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或者是文字或者是图片,如,第一课第一目的“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第二目反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图片,第三目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四组镜头等。这其实透视和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新的学生观。这种方式展现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前面的知识做好铺垫,到后面讲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抓住国家间出现亲疏冷热关系的原因就是国家利益。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新教材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于书本和教师,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考试的失败,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思维全面分析,既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又要能够做到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突破口。
总之,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发展中做出自己的努力,真正推动新课改,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趣味性 质疑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真正掌握新课程、新教材的内涵,一定要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模式,特别要对新教材中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课堂教学进行深一步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谈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新体会。
一、注重课堂教学趣味性,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结合教材,联系社会现实。要想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结合教材,贴近学生的实际,不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从而进一步强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不断突破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受编写时间和篇幅限制的缺陷,及时将社会生活中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新奇内容带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强化教材的时效性、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运用政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理论,多形式活泼授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相对枯燥,若教师一味地就事论事、以理析理,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感到索然无味。为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教师应该不断运用寓言故事、漫画、典故、名言警句等多种形式来授课,从而将抽象的理论以更加趣味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不断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我在上“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等”时,就通过向学生介绍书中的漫画“追星族”及“一元钱税案”等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解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行为的具体要求特征。
二、注重鼓励学生质疑,有效放大学生的思维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增加质疑教学的比重,通过适当点拨和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首先是教师一定要不断鼓励和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努力问难,科学质疑,从而确保学生逐渐提出有价值的个性化见解。教师要通过不同渠道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不断突破常规地探根究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和不同见解,认真听取学生不同的,甚至是幼稚的意见。更要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不同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确保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是不断提升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对高中思想教师而言,组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懂得分析处理教材,优化设计课型,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采取观察、提问、复习、考试等手段,具体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调整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是不断提升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在课堂上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得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强弱。这就是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断提升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用准确、简明、逻辑性强、有条有理的语言,来阐述政治理论观点。另外,教师的授课语言还要力求联系实际,力求生动形象,力求真实感人,力求启发学生思维。
三是不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每节课上基本都是面面俱到,但是如此教学往往会导致不少学生在课上“分心”,有的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讲,也是听而不思。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挤压,使本来许多应该由学生来完成的思维活动都由教师替代完成了,这样就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会致使学生的思维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弱化。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采取疏密有度、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为学生留有余地,不断为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素质。
总之,思想政治教师要想让思想政治课更加吸引学生,就必须不断转变观念,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黎为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高中思想政治是高中课程科目中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教师教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要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实现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教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对教材清晰地把握和对学生清楚地了解,这是取得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另一个是采取符合课堂实际的教学方法,这是取得实效性的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融通,不可分割。没有良好的基础前提,再好的手段也只是摆设;同样,没有恰当的手段,良好的基础就发挥不出来。因此,需要综合教师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达到实效性的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前提。
1.教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实效,教师需要清醒地认知自己,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当然,这种认知比较难。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喜欢往外看,对别人指指点点,很不向内思考,进行内省。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认知自己、解剖自己,需要巨大的勇气,克服惰性的制约。
2.对教材有清晰的把握。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编写体例、知识内容和语言风格。总体上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四本必修教材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讲的是社会有机体中的三个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另一门必修课是《生活与哲学》,这里的”哲学”是哲学,其反映的对象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普遍本质、一般规律。此外,还有六本选修教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具体到每一门课中的一个单元,一个课题,一个框题,甚至一个目题,教师在备课之时都需要充分的把握。这是上好课程、取得实效的重中之重。
3.对学生有清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指导,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个清楚的了解。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具体到个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爱好习惯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对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手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手段”有四种解释,分别是:(1)本领,技巧;(2)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指待人处世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4)手面,排场,指处事、用钱大手大脚。本文中的“手段”是第二种内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定方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教师
新的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当前的高中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以及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性造成的。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表面上看,这些内容和版本都是全新的,但实际上教学内容的改变依然没有跟上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不断会有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颁布,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材编写时间的局限性,编写的内容总是不够全面和完整,甚至有些已经完全不符合社会的实际,学生已经厌烦了这种现象,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同时,高中思想政治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既没有具体的事物可以表现出来其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逻辑思维,又没有优美动听的辞藻积累可以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所以,思想政治课程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课程的讲解上多下工夫,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抽象的理论和内容。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
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从而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学的抽象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接受起来也很是费力,相同的问题和知识,教师反复的重复和强调,但学生还总是错误不断,这就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的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就要不断地反思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
1.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一定要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了解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做相关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上以及课堂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2.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结合所学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因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有一定的渊博的知识,可以给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高中生对学习的兴趣。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反思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生活要经常反思才会过得有意义。一位敬业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的成熟和不断完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对于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实现其自身在教学中的自我价值。因此,当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自己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4.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护学生,就是指教师要懂得保护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要积极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更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赞美,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赞赏或者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就可以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激动,从而鼓舞他们学习的劲头和精神。同时,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敢于大胆地提出疑问。
5.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和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性的学习和帮助,共同为这个群体而努力。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几乎没有机会进行沟通和学习,这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也很难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思考和学习中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地得到发挥。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逐渐的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社会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5-01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类、环境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为特征,其中尤为重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主要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其中情感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对人的一生发展意义深远。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主体活动的心理动力,情感状态影响着主体能力的发挥,影响着主体活动的效果。”情感发展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促进人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的发展表明纯粹的知识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对人才的培养重要阶段一一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尴尬因素影响,高中生对政治的关注很少,甚至出现务实而不谈政治的极端现象。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9岁,这个时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这些能力的运用都是伴随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认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准确性和效率性显著提高。高中生思维能力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地位。
在高中教育阶段,人格塑造面临由波动向稳定过渡,运用纯粹的理论分析的方法渐成主流,无论是社会学基于尊严和价值而定义的人格,伦理学开启道德和品质视角的人格,还是心理学认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反映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人格,在实践领域均很难明晰高中生人格教育的目标[2]。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关注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情感的培养少之又少,而实际上情感对高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力巨大,待问题出现时,往往已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得到了教育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
1 理论意义
情感作为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是个体的基本心理要素之一,是对于外部因素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体验。政治情感培养作为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分支,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体现,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目标”的延伸,为更好的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有益补充。
2 现实意义
首先,政治情感是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情感是公民形成正确政治观点、政治信仰的基础,对树立健康的政治观有重要意义。高中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仰和力量。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感知;探索;参与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础。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生活逻辑贯穿始终。无论是从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还是从课程目标中的“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生活逻辑成为提升学生素养,体现教育目标的直接落脚点。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让生活这一大课堂走进政治小课堂,让政治课堂教学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樊篱,还原课堂教学的真本,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索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从如何实现生活化思想政治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感知生活--时政热点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要感知生活,就需要利用引入的素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起内心的思想共鸣,进而为课堂内容的展开作好感性铺垫。
关心社会热点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时政热点的引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体现教学的时代感。那么,什么是社会热点呢?社会热点是指社会生活中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或争议的问题,是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比如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3.15晚会视频。视频中“明星的虚假代言”、“卫生筷不卫生”、“手机中的诈骗” ……这些就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强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唤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这样的铺垫中教师趁势而上引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当然,引入时政热点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融合到教材中,使现实社会生活与书本知识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知识的角色转变为使用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
二、探索生活--巧用问题教学,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就我们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而言,生活世界“感性而又庞杂无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去探索生活内容,解剖生活过程,透过生活现象认识生活的本质。根据认知心理学,学生是否愿意学是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他们认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发了学生对原有认知和当前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搭建了沟通生活素材和教学目标的桥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例如在《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中,在讲解“市场调节”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教材P78页漫画,设计框架问题引导教学。
1.漫画中的人、钢、钱,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在经济学上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2.需要钢材的人很多,假定分配钢材有两种选择――由国家做计划来分配这批钢材或把这批钢材放到市场让大家自由竞争,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为什么?
3.我国钢材的生产地在北方,却有大量钢材运输到南方。同样,福州盛产荔枝、龙眼,北方的市场上也摆上了荔枝、龙眼。是什么在发挥作用使各种商品南输北运?
4.这种以市场价格、供求因素为基础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属于什么经济形态?
通过结合漫画、生活中的素材所设计的问题,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以及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的。
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寻找生活与教材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参与生活--综合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目标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有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康的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才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和途径获取鲜活的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结合教材的逻辑结构,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综合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综合探究”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参与生活的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例如在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中,学生就“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以及体现各种金钱观的具体事例”上网收集材料;以高一全年段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就“金钱是魔鬼还是天使”,“钱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分组进行辩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综合探究活动,为教师开展教学、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一块广阔的舞台。通过综合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接触社会、参与生活进行问卷调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是一大课堂,它满是宝藏也多姿多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像寻宝人一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创新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相信我们的课堂将化被动为主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凤龙、黄微《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8年第7期)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辽宁渤海大学政法学院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性,教材中许多内容是直接对学生进行训导的,如果教师扮演真理的化身,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教学效果不好。论辩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堂课的论辩;一种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问题的课中论辩。将这种论辩逻辑的方式和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容易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论题提出与思想政治教学
论辩的论题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提出时应遵循的原则是:论题理论性不强,但思想很强,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每个论题的在选择时,都可以运用逻辑对论题进行分析,看论题和反论题之间是否具有反对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论题实质,弄清论题本来面目例如:人民币有没有价值?国家能不能规定人民币的购买力?等等,这些可以提出反对关系命题,作为学生论辩的论题,我们通过分析易于形成论辩,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诱导学生不自觉地投入进去,可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论据收集和整理与思想政治教学
论题确定后,就要让学生在开展论辩之前对与论题有关的论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让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由于每个学生所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这样才能在论辩中易碰撞出火花,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论据收集后,根据逻辑的方法对论据进行筛选、分析、归类、整理。根据逻辑中论证的规则进行整理和分类,例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允许和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让学生事先对现实生活中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进行调查,搜集材料,并找出与论题同一的论据进行整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论辩中有的放矢,对非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认识。
3、论证和反驳的方法与思想政治教学
论辩过程中可以采取很多逻辑中的方法对论题进行论证,如论辩过程中进攻可采用类比、比喻、比较、反证等方法。采取这些方法可使论辩步步深入,老师可以通过设问,反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时,一方可以用比较理想和现实方法来回避对方在论辩过程中的意见,也可以运用反证方法,先承认对方论题,然后运用逻辑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来证明对方论题为假,最后,根据排中律对对方论题假证明我方论题为真。在反驳过程中,我们运用的是与反证法相反的归谬法来证明的。同时在论辩过程中学生在论辩过程中可能会离题,教师要将论辩引向主题,及时纠偏;论辩面过宽时,教师要向学生指出讨论的重点。
4、论辩评价与思想政治教学
对于论辩的评价,主要是对论辩者的评价。成功的论辩者具备的条件:论证完整、严密,有很强的论证性和说服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言辞流畅,富于雄辩等等。不成功的论辩者的表现为:论证中存在错误、漏洞,无论证性和说服力;采用不正当的论辩手法等等。论辩结束后,教师根据论辩者表现对其进行评价,特别是在论辩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和肯定,同时还要概括总结,指出共识,明确主题。
二、论辩中逻辑特性
论辩是对某一问题持不同见解的双方彼此间为确立自己的见解所进行的论证与反驳的说理过程。由定义可知,论辩遵循的逻辑性质就是论证和反驳的逻辑规则。
论题是论辩者对所谈论问题持有的看法与主张。从形式上,是一个命题。反论题是论证中与原论题有反对关系的论题。例如,思想政治课中货币一章对金钱是万能的看法,如果把“金钱是万能的”作为原命题,那么“金钱不是万能”便是与原命题具有反对关系的反命题。
论据是被引来作为论题真实性根据的一组判断,是论辩者用来阐述论点的材料。从内容上看,它们可以是科学已经证明了的原理、定律及已被确认的事实。根据逻辑充足理由律,论辩中使用的论据必须典型、真实、充分的。
论证是用若干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为真的思维过程。在逻辑学中,论证又称证明,由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组成。在逻辑学中要使论据有论证性,必须遵守以下规则:①论题应当清楚、确切,不应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对于关键概念,应加以解释、说明。②论题保持同一。③论据应当是真实判断。④论据的真实性应不依赖于论题的真实性。⑤论据必须是论题的充足理由。
反证法是通过证明与自己的论题相矛盾的反论题是错误的,然后根据逻辑中排中律,从而确定自己论题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反论题与自己的论题必须是矛盾关系,而不能是反对关系,因为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可以同时是虚假的。从形式上看,反证法就是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反驳是指出某一论断的证明不能成立的一种逻辑方法。反驳论点就是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反驳。反驳论据就是设法证明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以此否定由这论据所支持论点。反驳论证方式就是反驳过程中,指出对方的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从对方的论据推不出对方的论题。
论证逻辑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论辩方面,这种论辩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质疑问难、论证肯定,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锻炼能力,使学生在“动”态中学习,克服在“静”态中的死记硬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坚:论证逻辑刍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增刊43.
[2]王立华:思想教育与逻辑.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2期.
[3]韩登池:思想政治教育与逻辑规律.高等函授学报.2001年6月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