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创新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应用“生本理念”指导初中政治课教学。

在考试仍然是当前社会选拔人才的指挥棒的现状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仍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体现在政治课堂上就是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政治教师应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价值与尊严;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性政治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创新应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

创新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设计,故政治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时应把学生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创新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认知的水平、年龄的特点、已有知识的积累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想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规律,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以学生的有效接受作为创新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次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应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设计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1、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提升教学能力。

(1)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提高初中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理论保证,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改革形势下履行教学责任、提升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2)教师应时刻关心和热爱学生。要想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心里随时想着学生,把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当做自己的事业而奋斗。(3)提高教师的自身品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时效性和敏锐性,政治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感,随时展现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职业品质。

2、创造新型的初中政治课教学模式。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构建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教学形式,强调政治课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在目前教育的新形势下冲破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约束,创造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创新型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初中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技巧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产生和表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较为抽象和难懂,对初中学生来说学起来较为枯燥。所以教师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选择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感知教材的种种有效环境,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如教学电影、电视、幻灯片等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造出直观形象的情境,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以趣入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任务顺利而有效地完成。

例如,在讲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就身边的常见问题发表自己对消费的看法。结果学生列出了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中学生在过生日送礼物时、在穿衣服上、在吃喝上等各方面进行相互攀比。在列举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并适时引导,让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消费的正确消费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再现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方针和原则。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内容或思想主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把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的形式带入社会,融入生活。通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亲身生活的体验,再现了教材知识内容的情境,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求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如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单元中“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可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事后让学生谈谈对这次活动的感受,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达到了教学效果。

3、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

把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与拓展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观念和新方法。多媒体技术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最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机和数量要适当,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盲目追求形式和数量,将师生变为教学软件的仆人。多媒体设计和应用要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在课件设计结构上,可采用模块思想,变“线性结构”为“拓扑结构”,使课件流程、资源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开放性及其界面的人文性,将课件设计成服务学生学习的平台,以减轻学生的脑力负担,为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发挥提供时间和空间。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空间的突破,将教学视野向生活拓展,向学生的成长环境拓展,并且兼顾学生的身心特点, 更好地发挥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初中政治教学应当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结合学生校园学习环境,发挥校外教育基地作用,以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等等,充分发挥政治教学的促进功能。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教学突破;分析研究

一直以来,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空间拓展上思维创新不足,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局限于课堂这一空间,结果导致教学工作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拓展教学宽广度和提高深刻性。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更要重视教学研究,在教学空间突破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生动味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突破课堂制约进行简要分析。

一、初中政治教学应当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

新编苏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编辑意图非常明显,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与教学相关的素材,既密切联系了生活,又提高了教学形象性,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教学中,笔者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精挑细选,选择了本地区发生的一起青少年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的负面案例,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了介绍。两名初中生在宿舍因为一杯开水的矛盾而大打出手,一位学生失手将另一位学生打成重伤,两个家庭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笔者引导学生对这一惨痛案例进行了探讨,从事情的起因,从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这一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经过分析明白了造成这一惨痛后果的根源在于两位学生心中都有着逞强好斗的不正确心理,没有在生活中处处包容谦让,正是这一出悲剧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宽容谦让对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对整个社会文明的积极意义,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二、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结合学生校园学习环境

初中生大多住校,封闭的校园环境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远离父母又正处青春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教师一定要发挥好思想引领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因此,政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例如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升入了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学生学习上不如人,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不仅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同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笔者抛开教材组织教学,首先要求每一位学生讲述自己的特长,作为教学的导入环节。这一环节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经过学生简单的介绍后,大家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多的奇人能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进行引导: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每一个人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只是闪光地点不同而已。接下来结合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教育学生明白,文化成绩的落后,并不等于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落后,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以他们的优势长处增强学习与生活的信心。这对于激发学生奋起直追,以良好的心态融入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的疏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政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广阔的社会天地大有作为,也具有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理念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之中。例如,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学后,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由学生分散或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向自己的邻居、亲戚、朋友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例,另一方面搜集本地区消费者维权成功的一些案例,从中进行经验总结。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类型、主要现象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成功维权的案例,提出正确维权的方法路径,还形成调研报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转达。这样的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理解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发挥校外教育基地作用

政治教学既要着眼于课堂,还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基地的作用。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与多个校外组织建立了密切合作,共同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这些校外基地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做守法公民》教学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拘留所,听管教干警讲述遵纪守法的知识,听在押人员现身说法。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完全颠覆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说教的方式,以活生生的案例,以现场的氛围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震撼,让学生在思想深处受到触动,灵魂内心受到教育。许多学生在教育之后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改正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思想,尤其是崇尚暴力、崇尚金钱等不良思潮,在学生中得到了有效遏制。除此之外,文明创建教育基地、法律援助教育基地等不同类型的校外教育基地,也可以对学生的教育发挥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兼顾这些方面,有效提高政治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研究,在抓住课堂主阵地开展教学的同时,要努力整合资源突破课堂教学限制,使其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万古.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J].网络财富. 2010(18)

[2]李淑敏.浅谈初中政治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魅力中国.2009(11)

[3]董雪艳.浅析初中政治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0(11)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 兴趣 教学 自主 引导 经验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政治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德育知识的教学,特别是在初中时期,正值学生各项观念的形成时期,教师良好的个人形象、师生之间和谐的教学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师生关系,从最基本的地方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可以说,思想品德课在实际生活中就可以教学。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帮助学生,要多采用表扬激励的手段,要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融为一体,积极参与他们的讨论,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后进生时,教师更要关爱他们,力求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已。”而发现自己的关键在于情感的调控和兴趣的培养,教师通过情感控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和接受失败,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将学生看作有尊严、动态成长的独立个体。课堂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但学生在这里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真诚的爱,和在学习中给予的点滴关怀与支持。对学生要有爱心,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爱,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才能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情感更为融洽;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初中政治科目由于相对枯燥、单调,加之之前教师的教育方法欠妥,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想要做好初中政治教学,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避免空洞说教,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趣味的故事比比皆是,而学生又天生爱听故事。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历史、地理、人物等故事来创设故事情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循循善诱,本着“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教师要通过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动机来促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能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引导学生的多样化学习

新课改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现在应该抛弃。由于初中政治的学科特色,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此外,教师也要注重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总结,以便获得知识。我们可以主导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通过分析、探索,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世界的意义。

参考文献: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创新 教学研究

引言

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自身心理的浮燥,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产生了不稳定因素。作为政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为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空间进行进一步创新与拓展,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政治教学工作。

1.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

1.1创新教学理念

传统政治教育理念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成绩是衡量初中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毫无生气,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政治教师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是为了对付考试而被动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思维的严重僵化,很难做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题,提高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比如,在进行《树立公民意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我做合格小公民”的主题演讲,让学生以自己所学内容为基础组织演讲语言,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1.2通过创设情景课题,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近几年提出的情景教学便是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其主要思想便是根据教学内容,老师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氛围,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自然知识也在这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举例说明:当我们在讲爱国情操的时候,当时正好是非典时期,考虑到这一点,我翻阅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们讲解非典时期感人的抗非典故事,让学生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人间的真爱,明白爱祖国人人有责,自然爱国情操就会轻松理解了。这个例子说明通过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

1.3采用三步教学法提高创新能力

三步教学法自实施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三步教学法是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概括。这些需要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入手:1.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出问题。对学生预习进行相关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并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相对提高了。探索欲望也增强了。这个过程让学生养成了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的能力。2.展开讨论思路的开拓,活跃思维的养成都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养成的。在知道了提示问题的答案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不但增强了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勇气。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3.分析概括最后,便是老师的概括了,老师在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问题及其知识进行概括,纠正错误,鼓励创新,让学生在以后的讨论中不断提高。

1.4提高政治教学的科技含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课堂普及。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靠着一支粉笔、一张嘴来上课。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政治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信息量也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拥有图、文、声、色并茂的优势,能够比较直观地将信息传送给学生,为初中生营造了一种比较生动的语言环境,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透过多媒体所特有的形象及其逼真的动感画面,以及感情丰富的声音效果,加之政治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不断求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增强了学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空间。

1.5走出教条死板制约,倡导思维创新

许多教师在政治教学中习惯于采取标准化的答案提高应试效果,甚至要求学生进行问题与答案的死记硬背,学生的理解成效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教师一定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深入的分析问题,接近答案,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不同的观点,许多教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是充当裁判员,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判,这也是不科学的,学生的思想观点出现了差异,有时并不是坏事,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一般情况下,都将其设计为辩论的形式,要求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结合自己持有的不同观点,分别搜集相关资料作为论证依据,在班级开展辩论活动,通过相互辩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外,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学生提出疑问之后,笔者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依靠集体力量予以解决,其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维的过程中,即使学生说错了或不全面,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粗暴否定,让创新之花如同星星之火逐步点燃。实践证明,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才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2.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政治课堂教学急需改革。为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使用新科技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新生.论我国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学生之友,2008,(2).

[2]孔靖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9).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范生;职前教育;教学设计

一、师范生职前教育与教学设计的含义

(一)师范生职前教育

师范生的培养方向较为明确,一般毕业后的职业为教师,或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或管理工作。师范生专业主要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如今,非师范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也可通过修学规定科目并通过资格考试达到要求从事教师类工作,师范生也不一定以当教师为最终职业。职前教育是正式步入职场之前的培训,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即将面对第一份工作的在校大学生。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来看,教师教育被分为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教育。职前教师教育是指对准备选择教师职业的人所进行的专业化培养教育,或者说是为培养新教师进行的专业化教育训练。[3]师范生职前教育是师范院校严格按照教育科学规律与具体学科规律对师范生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科学的培训,使师范生形成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目的是使师范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师范生职前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综合素质、教师技能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是以一定目标指导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这类专职人员具备细心组织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基础。[4]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作业等的设计。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对于教学者而言也可以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逻辑性。教学设计训练质量的高低,深刻影响着今后师范生教学素养水平的高低。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的教学设计训练问题

当前,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从具体形式上看,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种。理论学习分为学科基本知识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教育理论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三。教育实践学习主要分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然而,大部分师范生职前教育在大三才正式开始,他们了解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步骤、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等。基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现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前教育中教学设计训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设计训练起步时间较晚。教学设计训练对师范类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教学设计训练为代表的教师技能应该与知识的积累同步进行。从目前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来看,学科专业课占总学时的比重超过70%,教育科学类的课时占弱势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训练时间很少。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方向较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更为明确,指向性更强。因此,师范技能训练起步时间会影响师范生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就业的竞争力。教学设计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教学设计训练起步时间晚会影响师范生的就业实力。其次,教学设计训练方法单一。教学设计的能力不仅需要相关理论支撑,更需要日常练习的加强,熟练方能出成效。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训练大多只强调理论学习和考核考试,对于师范生职前教育这方面,学校并未对教学设计训练投以足够的重视,教师只讲解基本知识点和案例不能达到强化教学设计技能的效果。师范生技能课程也极少督促学生进行日常教学设计训练,即使有,教学设计训练程度也不高,教师的反馈也不够及时,没有针对性。大多数师范院校只寄希望于学生在教育实习的时候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但是,教育实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自己原有教学设计的反思和修正,而不是在教育实习时才开始培养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训练也缺乏竞争性比赛的激励,相关技能的比赛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最后,教学设计训练缺乏系统化。由于教学设计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并不十分明确,师范生职前教育中的教学设计训练流程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相较于其他教师技能,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可以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考试得以证明,但是教学设计水平没有较为明确的考核方式。大多数师范院校对教学设计训练的态度较为简单化,一般性做法是教师讲解大致框架后,学生自己找优秀模板与案例进行自我摸索,再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临时修改。这样的教学设计训练流程是非系统化的,这样的训练模式会让在校师范生难以掌握教学设计的要领,学生得不到较为规范的引导。总而言之,在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中,教学设计训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而当前教学设计训练起步时间较晚,不利于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培养。面对不断变更的时代,新教育思想的涌入,教学设计能力作为师范生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不能局限于单一寻常的方式。教学设计训练是教师重点技能之一,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应该给予教学设计训练更加系统化的培训。

三、改进师范生职前教育教学设计训练的对策———以思政专业为例

(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规划师范生教学设计训练时间

师范生课程设计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内容安排,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训练时间利用率,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优化师范生职前教育内容安排并不意味着轻视学科专业知识,而是要提升师范生教学设计训练时间的利用率。优化师范生职前教育内容安排并不意味着丢掉学科专业学习,而是要双管齐下,需要学生加强自身危机意识。提升师范生教学设计训练时间利用率,也需要学生在紧抓理论学习的同时将教学设计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师范院校可以以班级学习小组或者宿舍为单位,学习委员和教师敦促学生每周一小练,每月一大练,从基本功抓起,层层递进。从大一至大三的课程,应该均衡设置学科专业知识的课时和教学技能课程,如师范院校可以在大一、大二进行教师理想信念的意识课程,让学生循序渐进,进入角色。教学设计训练不能通过一朝一夕的短期实践让学生掌握要领,需要长期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摸索,这样,教学设计训练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此外,教育见习的时间也可提早进行,如在大二时,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向师兄师姐学习并结成对子,或者组织学生去初中和高中课堂见习,从观摩开始,对课堂教学设计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印象。教育见习有助于学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氛围,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兴趣,为之后的职前教育打好基础。此外,教育实习的时间也可以稍作延长,教育实习可以作为选修课,有其他升学意向和关注学术的学生可有另外的侧重点。

(二)改进教学设计训练方式,促进多元发力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训需要打破封闭单一的方式,遵循师范生教学技能学习和内化的规律,秉持开放多元理念,努力拓展教学技能培训的方式与途径。[5]教学设计的训练不应只局限于课堂,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发展多元训练,提升教学设计训练质量。第一,将个人练习与集体训练结合起来。教学训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学生要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彼此协助。在结束基本教学训练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每一位师范生都应该自觉进行自我练习。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就应该时时关注新闻动态,让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新的变化,积累属于自己的教学素材,以便不时之需。集体训练中,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审查教学设计方案,促进彼此更大的进步。第二,将模拟上课与体验实践结合起来。许多师范院校的职前教育会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模拟上课的练习,然后进行教育实习。实际上,这样的割裂并不会有助于师范生的发展。学校应在师范生训练模拟上课的同时,积极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学校去见习,或者鼓励他们找一些家教进行实地演练,将模拟的预设状态与真实课堂结合起来,增强师范生的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第三,将传统教学设计训练与新型教学设计训练结合起来。要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功底深厚,是否熟知教学内容,就要抛开新媒体技术,看看他的讲课水平如何。因此,最基础的教学设计训练必不可少,踏踏实实写教案,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等,这些都是师范生职业生涯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新型的教学设计训练需要学生善用一切新技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增色增彩。例如,师范生可以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的软件推敲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还可以利用微格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等。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改革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99-02

一 引言

《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也要担负起自身的使命,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何改革初中政治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初中政治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 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理念落后

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仍照本宣科,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政治教师必须改变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平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片面强调政治书本的重要性,把书本作为传授学科知识的工具,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怕讲得不清楚、不全面而面面俱到,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

2.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

第一,由于政治学科有理论性、思想性强的特点,课堂上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背的教学方法;第二,多媒体在学校的应用基本普及,但部分老教师,不愿放弃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媒体、投影仪等成为摆设,部分教师甚至在现代教学手段的掩盖下,仍然重复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第三,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片面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的优势,将大量的信息展示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第四,有些课堂教师唯恐课件单调,幻灯片、录音机、多媒体全部用上,课堂上让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学习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初中政治教学比较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导致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学生感觉不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具体联系。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不能把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是纸上谈兵。即使举例子,也是多年不变的陈旧事例,与新时代相距甚远,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果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首要任务是改革落后的教学理念。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而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理念落后,即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转变,终将会被学生抛弃,被社会淘汰,无法适应课改的要求。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2.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已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政治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主讲的天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新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扮好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做好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丰富课堂内容,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联系实际,加强时政热点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时代气息极浓。但政治学科中的一些概念,又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如新课标强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原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可以鼓励天天看《新闻联播》,注重时事政治学习,了解国内外大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分析到的社会现象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分析,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所以,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又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使思想政治的知识与教育功能有效结合。

四 结束语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 政治 现状

面对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广大政治教师应该潜心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有效化解面临的困境,提高政治教学成效。

一、政治教学现状

1.观念转变不够,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实践,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无真正意义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没有灵气和活力,课堂教学没有现实感,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大多数教师以自己的讲述为主,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还总怕自己讲不明,出现知识点的遗漏,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太少,练习时间更少,出现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参与教学的时间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受到限制,主体性更加不能体现出来。

2.有的老师在教学时无论是什么内容都是一味地让学生看书,然后去说,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发挥不出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

3.轻视学生能力,学生兴趣不足。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对政治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二、改进意见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改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政治观念,并养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真正体现出中学政治学科在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伟大事业中的价值,并将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新课改思想和新的教学观念保持一致。

2.改变教学及学习方式。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师讲生授的局面必须改变。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时间,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今天的学生有敏锐的思维,有看问题独特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学生超越教师,教师必须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

3.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超越政治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引;二是外联;三是与现实生活对比。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了解生活,关注科学,走向社会。只有通过这样的政治学习,学生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从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政治学习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以饱满的热情和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部分教师因对政治学科缺少热情,对教学缺少热情,对学生缺少爱心,所以在上课时没有一个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同样在传授知识时,情感目标、能力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这些教师一定要摆正心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明确政治教学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5.强化教研,改进教学模式。一是要前移政治教学关口。在政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对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按照教师的布置搜集好相关学习资料,做好课堂学习的充分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与高效性。二是要增强学生参与程度。教师要将学生的参与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因素,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将学生预习情况考虑进去,注意搜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具有共性的内容还要吸纳进教学设计。三是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重难点的点拨与启发,整个学习活动让学生按照探究思考题进行讨论探究,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学习目标。在自主探究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成果的筛选与甄别,依靠集体的智慧对学习成果进行补充、完善,提高学习成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6.强化实践,提升政治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注重拓展政治教学领域,整合各种资源服务于教学工作。要充分发挥课外兴趣小组的作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组织探究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成效,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演讲、征文等活动,丰富教学载体,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进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或是到各种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与能力,受到深刻思想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初中政治教学 建构性学习途径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政治教学一直存在着偏重其工具性即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弊端。新的初中政治课程标准的颁布,虽然为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怎样转变观念,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思想,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的意义建构”有相通之处,本文结合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尝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探索实现初中政治课堂的建构性学习途径,以期创新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人的认识并不是对外在世界被动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的观点”(认识的建构主义)。这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即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学习过程,就是对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卡茨等都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其实际运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的意义建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

2.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应当承认科学知识的合理性,但不是最终的正确答案。建构主义尤其强调的是无论什么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以前,对这个个体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3.不能利用课本、科学家的权威来压制学生,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建构来完成,要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所以要尝试和体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政治教学

1.以情境创设为前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条件下,借助已有知识和别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初中政治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景创设问题。“这是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信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起催化剂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乐学好学。在讲解课文时,多联系实际生活情景,模拟交际情景,利用一些直观教具等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达成意义建构。遇到情节性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说一说,演一演。在学习生产力、市场经济等知识时,如果用提问、归纳、总结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不能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改变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让学生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自然、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愉快学习、主动学习,开发更多的潜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重点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绝对的、确定不变的“真理”,教学的过程就是传授这些“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自然就是接受这些“东西”。学生不管怎么想,最后都要和课本上说的一样,答案只有一个,如果与标准答案相左那就是错。这种对知识、对学习误解的“银行式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学实践证明,对待知识的理解,决定着我们怎样理解教学,理解学习,理解教学的目标、过程,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根据现代知识分类理论,按知识的本质属性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表达的是“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包含了策略性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尤其对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更加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建构。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只重视初中政治陈述性知识的单向传递和死记硬背,而忽视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和个人知识的形成,因而难以将获取知识升华到拥有智慧,初中政治教学的事倍功半也就不难理解了。

3.以完善知识结构为核心

建构主义者认为,人的知识是主动建构起来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对所面临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知识、新信息做出了“个人”的理解,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这样就使原有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从而完成了一次学习的过程。依据这个观点,学习离不开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的结果就是在学生的“经验系统”里增加新的知识意义,使学习者的“先前经验”发生变化。但就学生个体来说,这种变化不是机械的、累加的,而是有机的、融合的,是一个与先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经验系统的提升。

长期以来,初中政治教学不太重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对学生知识系统的构筑途径大多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通过反复、机械、孤立的训练,于是经常出现了许多学生考查课本内的“死知识”毫不畏惧,一旦超出课本,遇到灵活的知识或新的“问题情境”就茫然了。在我国,有的研究者就明确指出,政治课是一种“真理模式课程”,“它以内容和思想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为目的。因此,政治课的程序是一种知识论的程序论,它不以语意知识体系为参照背景,而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规律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这就启示我们,政治课的学习和训练不是在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性,不是通过训练量的增加和知识量的积累来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而是在于学习者的自主努力,通过参与、体验、实践,整体地获得一种素质,强调学习和训练的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从而完善学生的政治知识结构这一学。

四、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地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所以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指导初中政治教学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让它更好地发挥优点,还需要广大的教师进行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三虎.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7,(5).

[2]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