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培训 企业

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企业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对金融、营销、财务、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的学习,将工商管理知识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去,以此为企业营销的手段,有助于企业发展。为此,做好工商管理培训,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意义重要的事情。

一、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发展需要对管理的培训,但是许多企业对于工商管理的培训并不重视。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太多只看到眼前的技术学习,以生产、销售工员技术为主,并没有工商管理学习的意识。认为此类学习纯粹多余,没必要花费费用到工商管理的学习中去,宁可让管理人员天天监督着员工做好本份工作,也没必要给他们学习工商管理的机会和时间。在企业高管层中并没重视工商管理的培训。

1.2发展得较为稳定的企业,个别企业有一定的工商管理培训意识,渐而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作用。每年会安排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工商管理培训学习。但是由于仍处于初识工商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师质要求并不高。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并没形成一支高素质、高资质的培训师队伍。而且,有些企业有工商管理培训的形式,但是看似一种任务应付。为了节省费用、时间,培训师学历低,对企业的实践缺少经验,从而谈不上高质量培训效果。

1.3设立的工商管理培训机构形式、内容单一。由于培训形式比较传统,企业安排参与工商管理培训的人员往往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培训师与培训人员出现一种“对牛弹琴”的情况。在培训考核一块,考核形式简单,培训机构为了让培训的学员容易顺利通过,省掉许多麻烦事,往往都只是设立简单的笔试,任由互抄袭通过。考核不严,造成企业安排参与培训的人员学习效果差,达不到真才实料地把工商管理知识带回企业,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作用。

二、解决培训存在的问题

2.1做好工商管理培训应该从企业高层领导抓紧起,只有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从领导自身做起,才有可能发动员工进行工商管理的培训。领导思想上的转变很重要,领导带头号宣传、参与培训,才能动员整个企业员工,加强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之前,许我企业高层认为工商管理培训是一种没必要的投资,从思想上转变后,积极挖掘企业内部人才参与,把培训知识带回企业,运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实用性的利害,达到有效的培训目的。让领导看到工商管理培训给企业带来的实用性,有效性,从而转变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的看法。只有从领导自身改变思想,才能解决企业对工商管理的重视意义。

2.2在有了重视的前提下,做好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该加强对培训师的资质要求,建立一只完善、高质的培训师队伍。从培训师的学历、实践经验、更新知识等考核。只有达到高水平的培训师水平,才是做好工商管理培训基本条件。对于高水平的培训师应该鼓励实践、研究等途径,提高培训师的水平。从鼓励和精神、物质上提高,又无形中提高培训师的信心和责任心、积极性。提高培训师的责任心犹其重要,培训师有了责任心无形中更能发挥培训的积极性和作用。更大程度地教出高水平的工商管理知识,给学员、企业带来更高水平的工商管理效益。

2.3对参与培训人员的考核,也是解决培训问题不可忽视的手段。企业内部许多领导或者员工,每天需要参与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多,往往抱着完成企业管理学习需要的任务。然而没意识到哪项学习为重要性,每次学习只当作交差去执行,没有高度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有抓好参与培训员工的心态,才能获得工商管理的精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培训过程应该尽可能地改善培训良好环境,实践考核、理论考核等。抓住培训员工的心态,从意义上改变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标。对培训员工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让学员自觉、自愿地学习。更专业更实效地学习到工商管理知识,并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去,完成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真正目的。从而使参与培训的员工有针对性学习,更专业更高质、高效。

三、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发现,企业发展经济市场离不开工商管理培训。然而目前看来许多企业对此并未重视,首先是企业领导没有取到领头羊的作用。有些企业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能给企业带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是并未能建立一支高资质的培训师。培训师的学历、实践经验等方面达不到高水平标准。同时,培训师和学员并存在缺乏责任心,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即使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学习也达不到企业的目的。如何解决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这些普遍问题,仍需从企业领导自身抓起,转变企业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心态,让领导真正认识到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学好工商管理知识能给企业带来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而不是一种浪费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的事情,通过这种“浪费”,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邱国荣;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技术的着力点;《中国成人教育》 2009 第10期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企业管理 机械制造类专业 创新

0 引言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与竞争的关键,而工业机械制造类企业更需要具有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及本专业技术能力是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被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目前,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企业管理》选修课程改革成为管理教学的研究重点。必须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按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实施课程建设,使高职的教学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1 企业管理课程整合的创新

课程建设的创新应从培养对象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分析开始。从经验观察和信息反馈资料看,高职高专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趋向是到生产一线做基层管理人员,也有些企业把学生安排到市场第一线做销售员。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以便迅速适应企业管理环境,在工作中能够正确理解管理意图,有效贯彻实施。因此要以机械制造企业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结合企业管理课程内容进行职业或专业活动分析、学科体系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在课时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组合,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扩大相关管理学科知识,舍弃那些并非职业能力培养必需的内容,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内容和一些简单适用的方法,便于学生就业后,对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和整个企业的管理状况有一个比较和思考。

1.1 简要介绍管理学理论知识。《企业管理》应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先导,机械制造类专业不可能专门学习先导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及时将有关管理概念和理论言简意赅地介绍给学生,保证教学过程的逻辑合理性。

1.2 适当增加经济法相关内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在开设企业管理课程以前大都没有经济法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增加与企业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企业法、公司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的设置等。但由于学时数的限制,这些内容不可能深入地讨论下去。所以,该内容的设置应该系统而浅显,说理简明扼要。

1.3 加大市场营销学的比重。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要研究如何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市场营销在机械制造类专业企业管理选修课程中的比重,使学生牢固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树立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4 引入机械制造企业车间管理的内容。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应该围绕毕业生的就业来展开,机械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去向一般以企业车间为主,需要掌握车间管理相关的综合知识,这就需要按照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的方式,将有关原理介绍给学生,其中,车间布置、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流水线生产组织、库存管理和设备管理侧重于对物的管理;工作设计侧重于对人的管理;生产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控制、企业资源计划(ERP)、生产现场管理、作业排序和质量管理侧重于人和物的结合。通过车间管理的学习,以满足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企业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空洞的理论往往显得枯燥而不易让人接受,缺少实践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以职业活动和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之后,更多地是鼓励学生自学,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管理书籍与管理杂志,收集企业管理案例,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管理故事及管理哲理,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

2.2 课堂播放企业管理录像。在课堂上播放介绍著名机械制造企业运作管理情况的录像,一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二是带给学生“真实感”,让学生了解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懂得所学管理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由此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3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近的实际企业案例,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剖析企业的实际做法,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学生在讨论中灵活应用管理原理和理论,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4 去企业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到一些大的机械制造企业去参观访问,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感受到真正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充分认识企业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生产车间的参观,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场所。

2.5 请企业人员座谈或讲座。把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或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请到学校里给学生作讲座,介绍企业的实际做法。当然最好是与学生座谈,气氛更融洽。通过座谈或讲座,学生既会理解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也会觉得企业管理并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必然要接触到的事物。

2.6 模拟情景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就业之前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施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教学就是结合专业背景与行业特色,按实际的工作内容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角色,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具体做事,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领略到管理中各部门职能的内涵,了解、熟悉各职能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企业管理的课程整合与教学模式对于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师必须在课程整合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这将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促进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彤彤.高职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探析[J].社科纵横.2006(12).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 管理 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ZHENG Pu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226)

Abstract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for prosperity, formula and more difficult,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features strong, as teachers, need to adopt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of simplifying, of anything easy, so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accepted by students,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quality

财务管理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体系上来讲,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1.1 财务管理知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又和经济管理、税收、经济法规、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数学等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紧密结合,知识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1.2 财务管理课程实用性强,强调操作性

财务管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在贷款买房时,如何选取更为有利的还款方式;在购买保险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收益率选取合适的险种;选购股票或基金时,如何在收益和风险间权衡等等,这些都与财务管理知识密切相关。财务管理的实用性就决定了课程必须强调操作性,要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1.3 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性较强,难度大

财务管理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作出财务决策,该课程特别注重定量分析,其中涉及的公式多达165个,很多公式的推导要运用统计学、经济数学中的知识,要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又全面地学好本课程并非易事。

2 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思考

2.1 注重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

授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财务管理观念的培养。观念教学注重让学生逐渐形成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资金成本观念以及通货膨胀等在内的理财观念,逐渐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在分析经济现象和个人理财决策中能够充分运用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地经常使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及理财观念。

2.2 从大处着眼,在解决问题中传授知识

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这些都将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满堂灌”、“一言堂”向学生灌输的是正面的、平铺直叙的知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负债类筹资的“节税效应”时,采用案例教学,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就能将这一抽象的内容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

例:A公司的资本总额2000万元均由投资者投入,B公司的资本总额也是2000万元(其中,所有者投入1600万元,借入资金400万元,借款利率为10%)。2009年,两家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均为500万元,所得税税率均为25%。那么它们承担的所得税费用是否相同呢?

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两家公司资本总额相同、息税前利润也相同,由于资本结构的差异使得它们所承担的税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B公司有400万元借入资金,由于利息在所得税前支付,B公司少交了125-115=10(万元)的所得税。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知道了负债筹资具有“节税效应”这样一个结论,并且知道了“节税效应”产生的原因。

2.4 及时总结规律,化繁为简,去粗取精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繁、公式多,且综合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规律,及时总结,化繁为简。比如,在对个别资本成本的测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将零散的知识点,如:长期债券、长期借款、普通股、优先股和留用利润的个别资本成本测算中的共性抓住,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个别资本成本的测算原理。实际上,无论是长期债权资本成本,还是股权资本成本,都是运用“年使用费/筹资净额”这个原理来进行测算的。一旦抓住规律,学生就可以将此类知识点一网打尽,举一反三。

2.5 从学生实际出发,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作为教师,如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阐述财务管理知识,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提高财务管理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和不断总结,我们也想出了一些化难为易的好方法,比如,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很多公式的推导都要用到经济数学中对自变量进行求导的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变量求导,更别说怎样对自变量进行求导了,过去许多学生都对这部分的公式死记硬背,不带理解地记忆,运用时生搬硬套。

以存货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为例,我们来看看如何化难为易:要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就必须计算出现金管理的最小成本。

现金管理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TC =

式中,TC―现金管理总成本;Q―最佳现金持有量;K―有价证券利息率;T―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总需求量;F―每次转化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

以前的讲解,都是根据这个公式对自变量Q求导,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化难为易的做法是:根据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在现金持有总成本中呈此消彼长的关系知道,要使现金管理成本最小,持有机会成本必将等于转换成本。那么,求最佳现金持有量只需要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2.6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要教好一门课,简单地依靠“黑板+粉笔”是远远不够的,合理地设计模拟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设置专题讲座也都是不错的办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小结

一部教材就象一个剧本,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剧本,不同的演员却会演出不同的效果,一名教师就象一位演员,要想取得好的授课效果,必须懂得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时,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认真研究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将授课内容进行严密组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4篇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企业管理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造成了学生学习被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看教材和相关材料的状态。这种咀嚼式的教学方式,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加上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实践经验很少,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苦燥、乏味、空洞,甚至难以理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将实际商战引人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际,克服了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弊端。

2.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案例是一种特殊教材,它来源于各类型企业,但并不是企业真实情况的翻版,根据教学的需要重新编写。在案例分析时需要认真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案例尽管与真实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是企业经营真实情况的写照,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比较强,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并运用于管理教学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巩固,对企业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管理在日益复杂的形势下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案例教学法在这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案例教学法力图把企业管理在职学生置于实际环境中,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发现间题、解决问题。管理案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能够接触到管理企业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对这些问题做出适当判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了解各行各业管理企业的背景知识,为日后进人企业管理层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法着重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智慧都能够在团队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提高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能力,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企业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方式

1.讨论式

教师在企业管理教学过程中时,为了讲解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知识点,首先可以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不断吸取别人意见,弥补自身观点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能够正确把握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的线索、思路。当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升华,指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2.穿插式

在企业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阐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导入案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正确地理解,而且还能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案例中成功人士的优秀经验,领悟出案例中所蕴含的先进管理理论。但是,值得教师特别注意的是,在上课之前必须要挑选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案例,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3.辩论式

在企业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案例,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辩论会,进行案例教学。辩论会的开展,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以将同年级的不同班分成正方和反方。以辩论式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认识,锻炼他们的能力,还能通过小组之间的启发、分工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知识。同时,开展辩论式的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企业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步骤

1.选择合理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和设计。选择的案例教学不仅需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符以外,而且还必须具有时效性和吸引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贴近,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案例的收集方式有许多,例如媒体、报纸、新闻、实践活动等,并且还可以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编写。

2.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以学生对知识的牢牢掌握为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之前,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知识系统的构建以及知识系统的储备状况。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的情况,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相关资料,或者是开展相关讲座,强化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

3.综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对于理论教学方面的效率不高。同时,案例教学中所隐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讨论和领悟。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现场教学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毕业实习教学法等,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

4.对案例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请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针对学生的观点与看法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所隐含的管理知识,让学生提交案例报告作为课堂作业。对于教师的总结,其发挥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总结和评价的过程中,对于正确的观点教师需要进行肯定,而对于错误的观点,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同时,教师的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评价。

四、结语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5篇

一、《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

1《.企业管理》案例的选择

典型案例的选择是进行《企业管理》教学的关键,案例选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理解记忆程度。因此,老师在课前选择企业教学案例时,一定要遵循在普遍中找典型的原则,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生动案例。例如,一些老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过于盲从,常选择一些国外知名大企业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如可口可乐、Apple、海尔等。这些国外的大公司虽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普遍性,但这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并不相符,如此看来,这样的案例缺乏严谨性和说服力。我国中职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不论是管理制度还是公司机制,都是无法与国外的大企业相提并论的,但它们却是立足于我国本土发展情况的成功案例,因此,老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尤其注意此类案例。恰当的案例,是成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首要条件,而好的案例要兼具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

2.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老师个人魅力的重要表现。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老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其次,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和谐教学。与此同时,老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案例展示、分析、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不再僵硬。

3.结合实践,强化《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现实状况联系紧密。老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实践与案例相结合,理论作指导,实践为根本,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要有相关的实习基地,这是保障学生在稳定的实习场所顺利实践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的建立,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是课内结合课外、理论结合实践的表现。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可以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成为综合型的实用人才。

二、《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作用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是指导企业管理具体实践的科学方法论,有助于企业也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中职学生学习《企业管理》课程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与调研相结合,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结合。同时,要讲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应用、积极引导、鼓励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消化老师所讲授的内容。2.案例学习内容体系要恰当、符合实际,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够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引入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大量信息。3.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各抒己见,共同决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方式模拟企业运作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各种具体多样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管理者 素质 主导因素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己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产值、增长速度转为越来越重视产值和利润的创造者――人的因素。企业管理者是继土地、资金、劳动之后的企业第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在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创新和吸纳使用人才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企业的决策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所决定的,决策的正确与否、决策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管理者素质的主导因素

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环境、教育与个体交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特质。素质的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它是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品格、经脸、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组合。

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配置权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目标的确认者、计划的制定者、工作的指导者,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管理者水平的高低是由其素质所决定的,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提升管理者的主导素质十分重要。

管理者素质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特点相对应时,管理者素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全方位地评价素质,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下分析素质的主导因素,然后对这些主导因素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素质主导因素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素质起主导作用,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素质被称为素质的主导因素。在新经济时代,管理者素质的主导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的解析与驾驭能力、激情与探索、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系统思考及管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上。

二、新经济时代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基于素质的主导因素,新经济时代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析市场、驾驭市场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管理者要想驾驭市场,把被动变为主动,首先要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的变化、产品技术的发展,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其次要掌握科学、先进的市场调查方法,快速准确的获得来自市场的第一手资料,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第三,能够运用多种先进、高效的统计分析工具,科学、客观的对原始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从中分析出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影响过程与结果。最后,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研究能力,能够分析市场数据,形成条理清晰、切合实际的市场分析报告,发现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商机。

2.充满激情、勇于探索

激情是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思维和行动当中的一种情绪。激情是做一切事情的原动力,人如果失去了激情就如同汽车没有了发动机。激情对管理者更是尤为重要,2007年在央视热播的节目“赢在中国”,在全国引起了许多创业者的关注和参与。评委在节目里曾这样点评:“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而激情是不能受伤害的”。只有充满激情的管理者,才会管理出充满激情的团队,从而实现组织的即定目标与责任。

3.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核心。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源泉。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对创新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创新是大胆开拓的具体手段。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表现为个人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另一方面,还要集思广益,吸纳群众的智慧,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对待和利用群众的智慧,从而丰富充实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在于激励人才,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革新性行动。要做到集众人之力,让创新开花结果。

4.增强社会责任感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与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以各种方式承担责任,推卸责任的人得不到成长,更不会成功,管理者也不例外。

要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首先要从战略层面转换企业的经营理念。包括:节约经营,探索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源泉;诚信经营,恪守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底线;其次,在文化层面上注重人性化的企业文化管理。管理者应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创造一种让每个人都有目标的创业环境,在现代社会, 企业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显得过于狭隘和偏私,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悉心听取员工的心声,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5.系统思考能力

系统思考就是根据全局需要,从整体出发的一种思维方式。要形成系统思考,首先必须从思维方式上进行转变,改直线思考为环状思考,变立见成效为有时间滞延。其次在运用系统思考方式进行管理时应把握四项基本原则,即整体化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模型化原则。运用整体化原则,提高管理的整体效能;运用动态性原则,增强管理的时效性;运用最优化原则,增强管理的最佳性;运用模型化原则,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6.管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也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对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掌握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运用。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发明创新日新月异,技术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优秀管理者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了足够的知识,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它们,要利用所学的知识科学、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管理者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发展。

三、提高现代管理者素质的途径

1.不断自我反省,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应。一个人心智模式的形成与改变要受到环境因素、性格、智商、情商、逆境商的影响。

要改善心智模式,首先必须检视并了解自己隐藏的心智模式,觉察自己心智模式存在哪些缺陷,即找出它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距。能够正确的评价和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局限,并有意识的扬长避短;其次,重视阶段性的自我总结,通过对成败经验的反省、整合与提炼,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提升;再次,勇于尝试改进,形成“做―反省―改进―再反省―再提升”的循环模式。

2.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管理者要增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求知渴望,积极利用多种途径为自己创造学习机会。善于分析自身的知识和工作要求的差距,并快速采取行动弥补。能够将个人学习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彼德.圣吉在《学习型组织》中这样评价学习:“学习,生命的泉源。”在新经济时代,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终身的学习。透过学习,我们能重新认知世界。透过学习,我们能重新审视自己。透过学习,我们能重新创造自己,实现自我超越。

3.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趋势

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只有研究市场、开发市场,勇于创新,才能做出适应市场的正确决策。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纷繁的市场信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管理者必须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管理者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关注经济动向,寻求企业自身特点与外部环境要求的契合点,确立企业的基本使命和独特定位,开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4.进一步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管理者按照系统思考去研究处理事物,就应该把所处理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关联,并从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管理者在用系统思考观察、分析、控制、管理、协调某一个事物时应做到:看长期处理近期,看全局掌握局部,看动态把握静态。这样,管理者在动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5.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提高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管理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还要致力于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崇尚道德的管理要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以社会利益为重,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强调对人的重视。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确立明确的道德标准,设定工作目标等方式来建立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从而提升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管理者应更新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应用现代管理知识,把握市场脉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邱建林: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何种素质[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7,(2)

[2]瑞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严正:管理者胜任素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赵岳云:由《亮剑》看4E管理者[J].企业文化,2007,(11)

[5]艾小秀: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7篇

一、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简介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是一种以沙盘等教具为载体,仿真模拟企业经营,让学生在实战中以实战的形式培养管理人才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6至8个团队,每个团队4至6人组成,各团队分别代表同业竞争的不同公司,模拟企业经营6至8年。团队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运营总监、采购主管、信息主管等职务。各团队必须依据权威市场需求预测和竞争情况决定本公司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方面的长中期策略。每年年末依据经营结果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竞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预测,并制定下一年的经营策略然后继续下一年的经营。在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确定广告投入的金额与目标市场、决定产品研发的品种与进度、选择开拓的目标市场并把握开拓节奏、决定原材料采购的时机与数量、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以及调整、决定贷款以及资金使用策略等一系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些活动的完成需要各成员精诚合作制定详细的决策方案。

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的作用

财经类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确实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的内容,而且各部分都内容详实完整,实践教学在各位同仁的不断努力下取得很大进步,然而,各科分别设立开设,课程之间联系虽有却并不紧密,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把握企业流程并综合训练管理技能,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则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

具体来讲,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对财经类学生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1.掌握企业经营流程

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有独特的教具融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将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模拟,学生就是整个过程的主演,因此,对于企业流程的每一个部分学生都能身临其境的掌握。

2.有效培养了全局观念与团队精神

由于沙盘模拟教学采取的是以团队为单位,每个成员都是自己所属团队的一份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完成企业经营过程,一个团队的任何成员都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全力协作、顾全大局才能将企业经营的顺利成功,否则就及其容易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结局。

3.切身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机遇、挑战和商场竞争的残酷

沙盘模拟全面模拟企业经营环境,市场变化莫测,有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的残酷,有携手共进的精诚合作的机遇,但都需要各团队用心经营,稍有不慎就经营困难,学生在实训中亲自主导企业经营直面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机遇、挑战和商场竞争的残酷有切身的体验。

4.进一步培养编制和解读财务报表的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

由于沙盘每年都要编制企业报表并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再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下一年情况进行资金情况预算,再进行下年策略制定,因此每一年经营完成都是对编制和解读财务报表能力的检验与培养。

5.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模拟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各成员沟通协商一致才能制定方案因此对于沟通协调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6.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

由于模拟经营时要实现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的一体化,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协调统一。这些都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等各学科知识,那么在模拟经营过程中通过互相交流、自身感悟与理解以及教师的点评与指导,大大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逐步实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总之,该课程能让学生在对抗经营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受市场竞争残酷,体验作为经营者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在失败与成功中,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共同完成经营过程中提升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三、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教学面临的问题

作为以沙盘为载体,搭建一个仿真企业平台,用来仿真企业流程、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的一门课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固然有很多好处,然而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依然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目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投入的资源不足。

目前,高校在该课程投入上,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软件、硬件及教具、教材还有试验场地方面的投入,再加上教师培训等,实验室建设成本较高,有些高校因为经费原因对于该课程所用的设备配备不全,有些是省去培训教师的费用,另外一方面,该课程依然是同传统课程一样仅仅由一位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而该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高校中的教师是各有所专,并没有多少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都擅长的全才,这不利于该课程的展开,也难以发挥该课程的作用。

2.教学工作量大,教学管理难度大

沙盘模拟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负责教具的发放、登记,另一方面还要负责知识的讲授,个别指导,甚至设备的简单维护,还有课堂纪律的维持等等,而教学组织上教师还要扮演供应商、客户等角色教师工作量极大,教学管理起来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一门课一位授课老师,压力极大,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甚至有些学生那里滥竽充数的情况,这难免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缺少满足沙盘模拟教学所需的师资配备

目前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教学需求,一方面教师工作量大,另一方面高校中完全拥有擅长沙盘模拟所有知识的全才可谓凤毛棱角,纵然加强培训,依然尚有欠缺,毕竟个人所专不同,人的精力又有限,所以该课程所需的复合型师资整个高校中并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沙盘模拟课程的作用,展现该课程的魅力。

4.缺乏足够连续的学时

沙盘模拟要求参加各团队连续经营6至8年,第一年通常是规划企业经营的一年,决定了企业经营的大体方向,而传统教学依然是一次课2学时这样分散的教学模式,这极不利于沙盘模拟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无法在2课时内完成6至8年的经营,另一方面,影响各团队经营的效率,因为不连续进行极易导致思路中断,经营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5.目前的实验教材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该课程所涉及企业管理各方面知识很丰富,而厂家提供教材偏重软件应用知识,相关企业管理支撑知识偏少,所以目前教材尚难满足教学需要,必须组织企业管理各专业专家及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以满足教学需要。

四、对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教学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争取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沙盘模拟经营课程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互动性、竞争性和趣味性,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全局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该种模式的教学需要较高的投资,没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难以进行下去的 另外 沙盘实验综合性较强,需要企业管理各方面的专家参与配合实施教学,这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必须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2.以学生为中心,跨专业实行团队化教学。

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包括财务、营销、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而我们又难以寻觅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全才作为该课程的教师,不如充分利用高校现有人才,集合物流、企业管理、会计、营销等各专业各专长的老师组成教学团队服务于该课程的教学,把该课程作为企业管理各方面综合实训的平台来组织教学,作为企业管理、会计、营销等各专业课程的实训平台。在该课程中让学生接受本校最好的老师指导本课程所涉及知识的实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也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并解决了教学中教师工作量大的问题,另外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3.在实施过程中实行连续几天集中授课的模式。

沙盘模拟课程要求各团队连续经营6至8年,所以分散的课时根本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而且集中教学也让团队化教学成为可能。因为每一位任课老师平时都有教学任务,那么,如不集中教学在安排教学时极易出现所需教师有其他班教学任务的情况,实际组织教学时可选择在期末考试之前集中安排授课,这样,所有老师基本授课任务已经完成,就不存在教学任务冲突的情况发生了。

4.组织企业经营管理各专业专家编写本课程所需的教材。

企业管理知识涉及而该课程所涉及知识很丰富,厂家提供教材过于简单,所以目前教材尚难满足教学需要,必须组织企业管理各专业专家及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以满足教学需要。

企业管理知识总结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要真正落实参与式教学模式还需建立新型考核体系,并对其进行再拓展。

目前,《管理学原理》课程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是既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而《管理学原理》正好是高职学生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管理原理、技能和方法,又要能够运用相关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管理问题。传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过于强调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权威性和绝对性,往往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缺乏对结论的检验和质疑,理论知识很少有机会运用于实践,考核方式也是“终结性考核”,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灵活、高效与创新,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牢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方法设计《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发现在《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模式以管理案例为基本素材,以提高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的,其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如构建学习团队、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管理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频教学、辩论比赛、企业参观等,它强调在教学中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管理实践,在参与中理解管理原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能力。

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求教育的重心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和“练”,由关注学生“学习什么”和“记住多少”转向“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的学习管理者,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背景,持有客观、公正及开放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1],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进行创新。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参与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多种多样,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方法,构建了学生踊跃参与、管理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的师生互动式课堂。

下面介绍四种比较典型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1.构建“学习团队”

由学生自愿组成5-8人的“学习团队”,每个团队民主选出一个组长,在各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实训项目。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又很好地培养了团队精神,做到团队合作与自我控制相结合。

2.任务驱动法

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真实的工作任务,并引导学生完成,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通过经验反思,从实践中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管理能力。如介绍组织结构设计基本程序时,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假如你和你的创业团队一起创立了一家文具用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50万元,公司成立的一切手续已办妥,要想让公司正常运转起来,接下来还要具体做什么事情,你们该如何进行分工协作?”学生接到任务后,迅速展开小组讨论,并很快将自己置于不同的角色中,接着各个小组轮流阐述观点,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与组织结构设计程序相关的知识,而且知道怎样将这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激发了创业的热情。笔者认为,一门好的职业教育课程必定有着明确的任务,教师在课上,应该是带领着学生去完成一项项任务,而不是仅仅讲授一本书。学生兴高采烈地跟谁着老师完成这些任务,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本领,学到相关知识,获得实际成果,从而产生强烈自信心和的由衷的成就感。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自哈佛大学推出,就受到广为推崇和广泛好评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指教师选择能够反映教材中某一重要原理的事件作为案例,以事件的典型性和真实性为基础,让学生亲历、体验、模拟事物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感悟和思考一些道理,以各自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对案例做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的选择。首先,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有针对性,能反映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并与教学内容衔接紧密;其次,案例可来源于企业,也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其它各个领域,真实事件、故事、寓言、数据、图表等都可作为案例的有益补充。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时效性强,最好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并富有生活情趣,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分析、讨论案例的兴趣更浓厚;再次,如选用企业案例,应尽可能选用国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本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使其加深对国内企业管理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另外,除了大企业的案例外,还可适当地选择中、小型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对中国的企业管理形成整体的、全方位的认知。最后,教师一定要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精心策划和加工,并提前对学生分析案例的结果成竹在胸,为争取良好的课堂效果做充分准备。

第二,案例的呈现方式。案例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可以是多媒体课件演示,也可以是视频播放、小品表演、动画展示、漫画演示、单纯口述等多种形式,灵活、多变的方式使学生对将要分析的案例产生极大的新鲜感、兴奋感,他们很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案例分析效果自然能够得到保障。

第三,教师的作用。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引导、促进和协调讨论的进程。教师应与学生展开交流与探讨,找出学生思维的盲点,控制讨论的时间和节奏,并归纳总结,整体提高。另外,对案例素材的讨论中,教师需要引导分析思路,给出逻辑框架,要求学生客观地阐述观点,做到有理有据,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视角分析问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案例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4.管理游戏法

管理游戏是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进行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对相关管理知识产生深刻认识。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与其他教学法相比,管理游戏法具有寓教于乐、实践性强、效果持久等特点。研究也证实:“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到15%;但所体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80%。”[3]

例如,让学生参与“沙漠求生”游戏,经过亲身体验,学生了解了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并知道在什么情况该采用个人决策,什么情况下该采用集体决策。又如“头脑风暴”游戏,要求学生遵循头脑风暴原则,分小组讨论“如果可以在某商场内开家餐饮店,在现已有餐饮店的基础上,不考虑资金投入问题,开什么形式的餐饮店最有创意、最赚钱”,学生在兴奋中提出了许多好点子,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亲身体验,他们对头脑风暴的原则即“勿评优劣、大胆创新、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今后工作中,遇到头脑风暴会议,既清楚会议流程,又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在管理游戏中,学习氛围是自由的、轻松的、活泼的、有趣的、创新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管理学原理》授课过程中过于理论化、枯燥的弱点。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考评体系

要使参与式教学模式深入开展,还需要建立新型考评体系,变以前的“终结性考核”为“形成型考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考核,既注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考核学生的职业素质情况。比如,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其中包括平时课堂表现(考勤、作业、答问)、实践环节(学习团队、工作任务、案例分析、管理游戏、情景模拟、个人管理实践、参与社会管理实践等)和团队协作三大部分,总结性考核(即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其内容包括知识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两部分,知识性考核占分30%,能力性考核占分70%,这样,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就会更积极主动,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拓展

1.加强与社会合作办学

过去,《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教学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上,且主要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完成,很少有机会运用管理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比如,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对企业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或者请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来校讲课,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或者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任职于某一工作岗位,使学生接受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为今后就业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适当引入通用管理能力课程体系

通用管理能力是指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如市场营销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等)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适当引入通用管理能力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参加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认证考试,学生将在自我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资源协调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将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迅速成长为用人单位所需的综合素质人才,就业竞争力将大大提高,职业发展潜力将大大增强。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打造全方位的师生互动式平台

创建学院管理学QQ群,将课件、案例、习题、管理学参考资料、管理最新动态等资料都放在QQ群共享里,让学生下载使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在QQ群里一起讨论,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另外,师生还可以通过面对面讨论、电话讨论、电子邮件、BBS等方式进行随时的沟通与交流,打造全方位的师生互动式平台。

参考文献

[1]对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B/OL].[200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