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管理理论;三态和谐;核心内涵;绿色环保

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下,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各个地区也在环境的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环保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组织也开始被纳入环保工作的范畴中,绿色管理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诞生之后,绿色管理理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梗概绿色管理理论

(一)绿色管理理论的本质

绿色管理理论,是指在企业组织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完整的将环保绿色观念应用、融合于企业的每个管理层、每个涉及领域、每个经营方向及每个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或组织要有自发环保意识,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在这里是一个形象用语,泛指一切保护地球生态自然环境的计划、行为、思想、观念、活动等,它赋予了组织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实现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绿色管理理论不应当仅仅被局限在人与自然的生态角度,它更是涵盖了每个人自身的看法态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将政府部门、消费者、企业人员等错综复杂的市场关系相结合,是绿色管理理论所追求达到的根本目标。

(二)绿色管理的对象

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以生产力、技术等质量方面的目标,工程耗时目标和成本投资目标为重点管理对象的管理体系,绿色管理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更为推崇在管理过程中灌输环保观念,更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以及参与人员的心理感受,将这三者设定为新的管理对象,形成在原有管理体系之上的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管理对象体系。

(三)绿色管理应用现状

随着绿色管理观念的推广,在当今社会,绿色管理理论的重要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有了较为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例如:对绿色管理颇为关注的一些学者,将绿色管理定义为在环保和减少环境破坏、解决环境污染之外,将管理重心置于减少生产废物产生,确保产品研发生产流程的全面绿色环保化;一些研究人员则将绿色管理理论定义为一种在诸多管理理论与实践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管理理论框架,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论。

二、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

(一)内涵探讨

“和谐”作为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本质,包括了“生态”、“心态”和“人态”三态的和谐与统一,是顺应时展而产生的新型管理理念。心态和谐指管理过程中参与者内在的心理变化、心态和谐,是绿色管理的产生根源,人态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的和谐,是绿色管理的必要条件,生态和谐指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是绿色管理的最终结果。而从其分别的特性来看,心态和谐是基本条件,人态和谐是重要节点,生态和谐是既定目标。

在绿色管理中,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心态和谐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完善,三者都是管理过程中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涵不仅仅存在于环保圈子中,更是扩宽了管理者视野,将研究条件、研究空间扩大化,丰富化,能极大程度的获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二)内涵展开化

1.管理中的潜在规律

管理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有着潜在的规律可循。管理过程中的互动,只有将被管理对象、管理者、管理主要参与人相互调节,使其成为和谐统一的完善整体,才能最有效果,管理效率和质量更高。为了对管理进行评价,可将参与人员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标准,而非用正确、错误来评价管理。使用绩效作为标准可以避免参与人员过分关注对错,轻视管理过程的问题。

2.个人与整体的一致目标

由于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本质是“和谐”,因此,想要使最后的各项效益最大化,个人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对员工的心态变化予以关注,更多的给予员工重视和尊重,使员工在关注个人发展之外,能够注意到组织整体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寻求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共同点,使员工对工作有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工作投入精力和激情,从而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环境,凝聚力量,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三、结语

绿色管理理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将生产行为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和浪费降到最低,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先进新型思想。在将来的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绿色管理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芳萍,温玲玉,蔡明达.绿色管理、企业形象与竞争优势关联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

[2]沈洪涛,苏亮德.企业信息披露中的模仿行为研究――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2(03).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政治 运用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通过政治知识的充分运用其中,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明了,并帮助学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由主观思想引导转变为客观因素引导。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充分结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当下政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实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思想教育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74-01

1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提出的“中国梦”的议题阐述了中国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这一解读包含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当前全国人民共同愿望与期盼的宏大理想,指明了党带领人民的前进方向。“中国梦”不是一句空话,其代表的是全中国人民努力的方向,是人们心中的希冀。针对大学生所提出的“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对当今大学生的鼓舞与期望,希望学生可以以中国梦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将其作为年轻人奋斗的主要动力与中国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当代精神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国民团结协作的信念,带动国家与人民共同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带着振兴国家信念的大学人才步入社会无疑将国家发展与个人融入绑在了一起,只有国家实力得以增强,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足够的发展,因此中国梦精神早已成为了国民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理想,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强化国民团结作用和国家荣誉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路径探讨

2.1 增强“中国梦”思想研究,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发展形势,在当前中国梦视域下来看大学生思想教育,可以了解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发强烈,国家正处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重要经济转型时期,面对越发严峻的国家社会竞争关系,大学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较为强力,导致其极容易产生较为模糊的信仰,在不同的精神文化汇总逐渐的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原有的国家荣辱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出迷茫的状态,树立国家至上的科学的信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振兴。中国梦的思想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相互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递民族正能量,当代大学生在此大环境下吸收中国梦的精神食粮,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以中国梦的思想模式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以民族发展为伟大目标,为社会与国家做出榜样、做出贡献。

2.2 将“中国梦”思想融入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中

中国梦思想具有较高的历史责任与功能,因此在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应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中国梦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极为重要,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发展的核心思想与观念,通过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有助于坚定学生中国梦的信念,能够促进与实现自身发展与中国梦思想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梦理论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中。除此之外,教育课程也应该针对中国梦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相应的课外教学中,将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帮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会中国梦思想所要传达的宏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体会国家逐渐的发展与变化,理解中国梦的真实内涵,即便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也要坚定信心,坚信党会带领人民走出困境,赋予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决心,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荣辱感。

2.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前网络数据的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交流等都离不_网络资源,因此实现中国梦政治理念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在网络变得普遍与流行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起信息传媒技术,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发扬过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换,快速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网络资源。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将中国梦教育思想融入到网络传媒过程中,实现网络传播中国梦思想过程。如在网络上开展关于对中国梦政治思想的解析与探讨话题来加深国民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将理论教育转变成交流与对话的传输过程,鼓舞人们对中国梦思想的参与和奉献过程,时刻保持自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荣誉感,以自身行动来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领导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支柱,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血与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以实现中国梦思想为目标而努力。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从国民每一个人自身出发,为实现中国梦思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结语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其也是大学生所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大学生要在中国梦发展理念引导下不断强化思想教育,拓展其思维的开阔性,做好相应的计划安排,提升自我抗挫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教师更要在此过程中中助学生一臂之力,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让学生的思想认识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崔龙燕.“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56-160.

[2] 张百顺,李亮.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高教论坛,2014,(08):16-18.

[3] 吴林龙,王立仁.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48-51.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而语文教育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学科.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这门学科的内涵.本文从环境教育这一切入点入手,分析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拓展这一学科的外延.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也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教材设置和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文章中发掘环境教育题材

大学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

1.美好的环境促使人们提高精神追求。

语文课文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美好: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这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周南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里互相和答地鸣唱,诗人便情由景生,联想到人类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迷人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眼中捕捉到的是一派毫无雕琢、清新、优美、恬静而富有生气的大自然景象,使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高洁之美,在这种美的感召下,作者想往的便是洁身自好的宁静生活。

在《庐山面目》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庐山的景观:“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在作者眼里,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地球慷慨地把这一切景观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上面的例子说明:作者借助自然的没有污染景致,没有被斧凿的环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起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为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2.破坏环境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了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的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官,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阿房宫最终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杜甫的<兵车行)也记载了统治者穷兵黩武致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禾生陇亩无东西”就是真实的写照。

这些描述提醒学生,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类本身。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样,学生一方面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对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淮南子》中具体地介绍了狩猎活动中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打猎的时候,不要把一群兽都捉来,不要捉幼小的兽类;不要把池沼的水都放干了捕鱼,不要放火烧林来打猎。这些措施如能真正贯彻实行,那真是做到:“护、养、猎”并举的理想境界了。可惜的是古人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却没有做到。

时光流转,我们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保护环境已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环境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

二、在写作训练中体现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与其社会实践经验,思想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1.在学生平时练笔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意识。

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启发学生要有感而发,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在假期向学生布置调查报告时,根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或是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新晨

通过有目的地考察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

2,利用社会公开考试强化环保意识。

当今社会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环境保护也是一大热点问题。如2001年申论试题所给资料即是一名居民状告毗邻印刷公司噪音污染的事实,以及法院无法裁定的尴尬。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问题。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刑法理论;批判;反思

风险刑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风险社会理论,特别是风险范畴的内涵,并没有有效区分新社会与旧社会中的风险。该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社会风险,而当今社会的风险具有全球性、未知性及系统性等诸多特点,难以更好地应对系统风险,因此我们应积极面对风险刑法理论当中的批判和反思。

一、风险刑法理论批判

(一)理论层面的批判

风险刑法理论对传统刑法的创新引起很多学者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刑法基本立场而展开的批评。如有的学者认为风险刑法理是反统治的;二是追溯到社会学领域,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批判,通过否定理论描述的风险社会否认风险刑法理论的基本价值。如一些学者认为风险社会并非社会的真实状态,而是文化或者治理的产物。这种批判理论仅关注了理论层面,但受到理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无法通过对社会的状态分析和判断刑法的科学、有效性,于社会真正的状态存在较大差别,难以被公众接受和理解,在实践中的有效指导作用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1]。

(二)对批评的批评

由于针对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解不够完善,上文对于理论的批判深度不够,不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其中第一类批评是错误的,极易将人们引入到自由与安全、结果与行为无价值的争论泥潭当中。不同的主张都具有独特的理论渊源。尤其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这些主张不能够完全接受。而针对另一个批评来说,都定了风险社会是社会的本质,无异于都定了风险社会理论。从根本上来说,风险刑法理论的问题归根结底出现在它去接了风险社会理论,特别是风险的内涵。简单而言,风险刑法理论谈及的风险,是与传统社会风险之间的差别,出现了混淆。因此在引入风险社会理论作为根本主张时,风险刑法理论犯了基础性错误,促使理论的正当依据受到了消极影响。因此本文的根本任务就是还原风险社会理论的真实本质,并将曲解问题提出来进行反驳,完成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

二、风险社会刑法反思

就本质来说,风险社会是对自我批判的社会,风险社会的危机属于系统危机。因此需要采取系统手段进行解决,其中科学、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笔者认为,刑事法律人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视野在当今社会中,需要大力拓展到整个法律体系中,而非刑事法律领域之内,否则,法律将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一)科学反思

现代社会过程中,科学能够将宗教的神秘有效化解,在反思性现代化阶段,对科学的传统理解同样如此,科学的怀疑已经不仅仅关注事物的外在,而开始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反思主要是借助一些方式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将这种方式作为基础,能够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科学文明进入到新时期,人类已经不仅仅是科学认识自然、人与社会,而是认识它本身及其产物等。

(二)政治反思

社会不断进步,传统思想、观念势必会被淘汰,进步不仅仅是否认风险的绝对理由。民族国家政治逐渐走向世界主义、地球政治当中,亚政治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政治领域[2]。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政治民主将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如工厂管理的神秘领域,商业与技术也将被赋予一种新的政治与道德约束,古典工业社会风险定义将会被完全改变,朝着伦理学、哲学等多个方面发展。风险社会当中,处处是危机,在科学和政治完成制度性反思前,刑法不能够为所欲为,更不能够盲目进行,而应时时反思自身。反思能够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和调整。因此古典工业社会紧紧围绕着传统风险都建立起来,不仅无法有效化解风险社会当中的风险,且会产生更多推动力。因此需要对刑法进行一些基础层面的反思,如刑法保护的法益有哪些等。反思性不仅是当前刑法理论应对风险社会危机的主要态度,也是风险社会当中刑法的基本立场。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应明确认识到刑法反思会受到科学与政治的影响,刑法反思无法转化为具体的立法,且无法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其能够在冒进与悲观之间做出权衡,提供一条乐观的悲观主义道路,从而促进刑法的保护效益能够发挥到最佳状态。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风险社会意识是寻求复杂环境下国家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真正意义上理解了风险社会理论,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和控制刑法,促使其能够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有效约束和限制,为公众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因此面对当前存在地风险社会理论误解,我们应突破传统思想、观念,寻找风险社会理论中社会风险的根本概念及定义,不断完善刑法理论体系,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使刑法体系能够获得持续发展。

作者:张子高 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法治理念;大学生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43-02

当前我国大学生犯罪形势令人担忧,犯罪数量逐年递增。笔者对自己所在的四川省南充市部分高校进行了调研,在该市大专院校较集中的顺庆区,根据顺庆区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至2011年,当地在校大学生犯罪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且近两年数量明显增大。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可知,在校大学生犯罪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盗窃类犯罪逐步扩散到了校园生活的各种层面,并呈现出愈加暴力化的趋势。大学生犯罪形势严峻与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种种缺陷密切相关,很多学校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形式过于僵化,未认识到造成大学生法治理念淡薄源头在于新形势下青少年法治理念和守法意识的难以树立,而只是单纯对学生进行法律灌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单调,针对性弱,效果差。特别是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而教育资源的投入与管理却不能跟进,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重灌输知识而轻塑造法治理念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差异、学校教育的欠缺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在价值观上极易产生消极、彷徨的倾向。因此,如何从思想根源上入手,健全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建立弹性完满的精神架构成为当代大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来讲,我们必须打破固有教育模式,将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联系起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法治教育和预防犯罪的工作中来。而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正是我们可以大加利用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让其重要作用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现,将非常有益于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塑造,同时,对大学生法治意识与个人修养的提升同样意义重大。

一、儒家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儒家文化以人性论为根本,提倡仁爱,认为法律存在的前提正是对人性中“恶”的因素的合理制约。而法律本身也蕴含了仁义和公正的理念,其目标正是构建一种仁政、德治和礼治相辅相成的社会。儒家文化的最大特色也在于对“仁”的追求,而这种关于“仁”的价值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关爱与尊重他人,宽容看待社会各种矛盾和现象不谋而合。因此儒家文化对我们构建对法治理念的追求与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但受我国长期以来“重学历、轻素质”的教育定式和持续增大的就业压力影响,很多大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和就业机会,往往忽视了自身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大学生在进入强者如林的大学校园后,由于对自身的期望值较高,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起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质疑,心理极易产生失落感,进一步发酵为不健康的嫉妒、报复等心理障碍,加之社会不良习气的诱导和盲目追求物质享受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人生观发生偏离,价值观发生扭曲,进而做出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儒家文化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不端行为具有纠正作用,儒家文化在这一领域的重要作用非常值得现在的教育者借鉴与开拓。

信是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要素,儒家提出人无信不立,提倡一诺千金,诚信待人。儒家倡导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摆脱小我的局限,崇尚自强不息。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但一些人抛弃诚信原则,从而导致社会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对正站立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们必然带来思想冲击,对大学生来说,如何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洪流中正确树立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更显得十分重要。对此,儒家文化为我们开出了良方,儒家君子“言必信,行必果”的社会责任意识应成为大学生深化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从儒家文化中汲取精华,加强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建设互助友爱的校园环境,进而全面建立守法护法的法治环境。

二、儒家文化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大学生犯罪

儒家认为,犯罪现象主要是因人的贪欲而起,贪欲意味着道德的丧失,从而削弱了人遵守法纪的自律能力。同时,道德也正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防线,道德意识的增强对人们遵纪守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如今中国法治社会构建过程中,情、理、法的冲突成为一个阻碍,而儒家文化也对此给出了答案,儒家所倡导的“先教后刑”,通俗的说法就是通过做教化工作能达到的目的,则不诉诸法律。儒家历来认为提升道德品质、培养自律能力是预防犯罪的关键。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道德教化在儒家预防犯罪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因此,利用儒家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要重视借鉴道德教化对法治理念培育和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机械地切割开来,作为互不干涉的两门课程来进行推进。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密切联系,有机结合,才能在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许多大学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律条文的教导,重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惩罚机制及程序规定,往往忽略了学生犯罪思想产生的根源,因此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大学生道德情操、个人价值观的培养要么完全忽略,要么重视不够,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校园中泛滥,特别是个人主义思潮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突出,很多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奋斗、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过于强调竞争意识,甚至为达成目的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这类现象在当今校园中并不鲜见,并且为今后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埋下祸根。而儒家文化中的和谐观、义利观可对社会不良风气诱发的过分重利等观念起到良好的调节和抑制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善待他人、互相理解的精神风貌,避免因人际关系紧张以及不正当竞争引起的违法犯罪事件。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内涵及其对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道德教化首先能完善人格,因此能预防犯罪,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道德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有良好的自律能力,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去犯罪。总之,通过儒家文化来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预防犯罪、促进和谐。

三、儒家文化有利于改进大学法治教育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大学法治教育理念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迪,并且还要看到儒家文化对我们进行法治教育的具体方式与手段也有许多可供参考的价值。儒家文化为大学生法治教育勾勒出了一个非常系统的蓝图,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开展法治教育,先要学“礼”,在这里,我们可以转换为今天所讲的“学法”。儒家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只有通过学法,让大学生直接、具体掌握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定,同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标准,用现代法律语言来表述就是要明白“罪”与“非罪”的界限。然后要约之以“礼”,在此可以转换为我们今天所讲的“守法”。在学“礼”之后还必须有一个由他人以礼对修己者加以约束的阶段。完成外在制度与行为规范的内化,自觉地循礼而行,此时“礼”就不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规范,而是自我行为准则。随着礼由外向内的转化,从而实现自觉“护法”,法治的原则和精神也不再是个人遵守的规则,而成为全社会都要普遍遵守的自觉意识。

从纵向上厘清了法治教育的步骤,我们还要从横向上扩展法治教育的方式。我们在大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必须要认清阻碍大学生法治理念形成,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在许多大学生犯罪的案例中,被告人把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实现的尺度,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是诱发他们去犯罪的根源。为此,我们的法治教育必须与思想道德教育同步推进,用儒家传统道德理念来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义利观和社会责任感,淡化个人荣辱得失,这样才能让他们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人生的发展才能不偏离正常轨道。正如儒家所讲,礼教能“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其中“绝恶于未萌”正是强调道德教化对犯罪防患于未然之功效。另外,在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让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调整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义利观,才能对预防犯罪产生积极的作用。

儒家文化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就是,道德和法是可结合的,也是应当结合的,法应该用道德予以补充,而法治的发展也需要道德来推动。大学生在充满竞争意识的当代社会关系中,既要认识到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展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也要冷静对待竞争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学会宽容待人,更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在与他人的相互合作中谋求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当大学生们都能把“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这些儒家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违法犯罪自然就离他们远去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治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产业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因素,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①当今时代,城市管理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精细化方向迈进。在这样的发展新形势下,在数据收集、处理、加工方面颇占优势的大数据技术便成为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我们首先要掌握河北省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将其与大数据技术相联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变革社会的管理方式,从而找到解决河北省社会现存问题的方法,推动河北省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大数据的内涵

1.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又被称为巨量资料②,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通常是指以一种多元化的形式,通过众多来源途径搜集而来的庞大的数据组合,大数据通常具有实时性。大数据技术是位居数据分析前沿的现代化技术。2.大数据的特点在物联网等各种网络的迅速发展,智能终端、视频监控等网络技术快速普及,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背景下,应时代而产生的大数据表现出了四大显著的特征。首先,大数据规模庞大。所谓大数据,最重要的特征是大,从TB级别,跃升到了PB级别。到现在为止,社会所生产的印刷材料的总量才几百PB,从古至今所有人类所说过的话的总量大约才几EB(1EB=1024PB)。从这些对比分析中,足以看出大数据所蕴含的数据规模之大。其次是大数据处理的高速性。大数据有一个“一秒定律”,其含义是为了处理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大数据必须要在1秒钟内形成所需要的答案,如若不能,处理结果则过期作废。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群,要在1秒内获取答案,这是堪比光速的运算时速。第三是大数据种类的多样性。大数据的种类非常多,包括各种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多样性的数据类型,促使数据划分为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以文本为主的便于存储的数据类型,而非结构化数据则是与之相反的极不容易存储的数据类型,如今社会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多样性的发展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是大数据的价值性。大数据的价值密度极低,以一段视频为例,在整个视频中,能够使用的数据可能只有一两秒。想要获取大数据的价值就好像在沙地里寻找金子般困难,要从纷繁复杂数量庞大的数据中寻找非常稀少但却极其珍贵的数据信息。

二、河北省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河北省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飞速变化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机制却处于滞后状态。河北省社会管理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不能很好地做到共同分享,社会管理处于一种破碎化的管理状态之下,各部门之间相互分割,单独管理,缺乏沟通,进而导致对相同数据进行重复统计,极大地浪费了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成本。同时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致使民众办一件事要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穿梭,从而导致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低下。其次是河北省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越位、缺位现象。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实施着全能型政府的管理模式,忽视甚至阻碍社会组织和民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最终也导致政府自身负担过重,使社会服务效率低下。管得过宽分散了政府管理职责范围之内的事的精力,导致该处理之事管不好,多管之事也为难的局面。除此之外,河北省在社会管理中还存在着决策制定失误,执行行为受阻,社会监测和预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2.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从思想观念方面而言,河北省在社会管理中管理理念滞后,在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仍未实现从管制理念到服务理念的转变;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各类主体之间依旧没有协同管理的观念;在数据频繁变换的今天,仍旧没有改变静态管理观念。思想指引行为,管理理念落后进而导致管理行为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过来又阻碍了社会的管理。其次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在社会管理中缺乏对大数据的统筹机构以及标准体系,从而导致数据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且决策者忽视已有数据和民众意愿,致使其所做的决策不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民意,从而使得社会管理中民怨四起,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第三是在社会管理中,数据管理技术的落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数据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于预测,只有通过预测才能未雨绸缪,从而提早做好防范,数据管理技术的落后阻碍了这一过程的实现,进而影响了社会的管理。

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河北省社会管理机制的对策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第8篇

“诚信为本”、“诚信经营”――对于企业来说,便是履行对消费者讲信用的义务口号标志。企业品牌塑造带来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 、服务质量意识淡薄,对质量的信用承诺无法满足品牌建设的需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相互支撑。一个企业要创品牌,首先要创好质量,过不了质量关,创不了品牌。服务应是真诚的,只有这样,接受服务者的心情才会是愉快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偿服务更是如此。

2. 内部诚信缺失,使企业品牌建设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同与支持

品牌建设需要内部诚信支持,企业内部诚信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企业全体员工对品牌建设的认同与支持,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强有力后劲。

3对信用价值认识上的欠缺,使企业品牌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制约

在市场运行机制中,信用是一项最重要的企业无形资源。严重的拖欠和赖帐,使许多企业疲于应付,企业根本没有力量扩大生产发展,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企业品牌建设,给企业品牌建设造成极不利的负面影响。

4.企业不重视信用文化建设,使品牌文化内涵难以提升

信用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支配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经济单元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道德约束。

二、构建信用平台,促进品牌建设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稀有资源。信用是维持顾客品牌忠诚度的法宝,是品牌维持其魅力的重要武器。企业应把信用作为支撑品牌的一个基础来构建。

1.产品、服务质量信誉是品牌建设的基本保证

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品牌都是以上乘的质量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的。品牌竞争所依靠的就是产品的内在质量,品牌代表了一类产品的质量档次。品牌信誉实质上源于产品的信誉,产品信誉是消费者对产品信任度的认知和评价,而这种认知和评价又基于产品质量本身。

当今社会,服务已日益成为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务是品牌整体的一部分。而且,在产品差异化缩小的今天,服务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完善的服务可以减少顾客的风险和损失,是企业接近消费者、打动消费者的惯用手法,从而树立并维护企业品牌的信誉和形象。企业内部诚信是品牌建设的起点

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求:一切为了人,一切尊重人,这是企业内部信任的前提。企业管理者应从员工权益与企业权益“双赢”的角度来处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努力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培养企业内部诚信。企业经营管理团队要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经营团队的诚信工作作风对企业全体员工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良好的品牌形象反过来又能对员工起到进一步的激励作用,并给企业及员工带来良好的收益,还有利于吸引外部各类人才,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力量,从而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走向良性循环。

2. 建设企业信用文化夯实品牌文化建设基础

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品牌,不仅是依靠其优良的品质性能,而且比别人更胜一筹的是它的品牌后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信用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把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里。完善内外部信用环境,使信用价值得到认可,品牌建设获得支持

纵观历史,横析世界,诚信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感化的。教人以诚,育人以信,关键是要有一套制度,使守信用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制度是形成诚信的基础,法律是治理信用问题的主要手段。

企业自身也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首先是对自身信用缺失风险的防范,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评价机制,将员工诚信纳入绩小效考核体系,定期按相关制度和标准对自身进行诚信评估。其次企业应具有足够的识别、评估和规避客户信用风险的能力。

通过内外部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全社会重视信用,自觉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使信用价值得到市场各方的认可,并对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品牌建设走上健康有序的道路。重建诚信,拥抱诚信,共守信用,是品牌建设的必然选择。